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1.培养怀疑精神,鼓励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谁不迷信权威,勇于与传统的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谁就能作出创造性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怀疑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敢于质疑。质疑是指对习以为常的、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疑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方设法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即使是学生提出古怪的疑问也不应该急于否定,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评价,以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寻根究底,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即要引导学生会疑。
2.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着眼于创造技法的训练,偏重于智力训练或思维训练,而忽视了轻松的学习心理氛围的创设。实际上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活动。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在热烈而自由地讨论中,学生非常轻松,思维渐渐放开,不再局限于教师的问题,而是根据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
从学生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馈)抓起,把独立思考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以预习为例要求学生改浏览型为思考型,使预习成为有意义学习。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诱发学生独立思考,再在课上作相互交流和提炼总结。独立思考不是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作准备。
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经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题目老师讲了我都会,可我自己做时又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他们在听课和习题课中,总习惯于跟着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思路走,当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有余地,设法创设情景或条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既要讲清,又不能全讲清。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而某些对理解概念和规律有益的扩展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的对比以及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知识归纳,运用知识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要给学生留出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钻研。
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品位
Abstract: Albert Einstein was not only a remarkable scientific giant, but also a preeminent ideologist and educator; his proposal, which stated that the education emphasis should be on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thinking, trainings of scientific method, and establishment of free and comfortable circumstance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inspiration in how we reform the education system, cultivate creative talents of quality.
关键词: 爱因斯坦;科学;教育
Key words: Albert Einstein;science;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32-02
0引言
爱因斯坦不仅是非凡的科学巨人,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很多思想,在我们今天强调科教兴国、科学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们搞好教育改革,更好地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1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对于有价值的教育生命攸关
一个不习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老是人云亦云,以别人的思想为思想的人是不可能在科学上有所作为的。爱因斯坦对独立思考非常看重,他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1]他非常强调在科学教育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认为“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1]在《论教育》一文中,他主张在学校教育中,“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认为“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内容失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1]
爱因斯坦说:“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做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1]
爱因斯坦在谈到他所敬仰的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时说“马赫的真正伟大,就在于他的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2]在纪念哥白尼的讲话中,他不仅赞叹哥白尼的成就,更推崇哥白尼“具有罕见的思考的独立性”。[2]在谈到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卓越科学家时,他非常看重极力赞美的优秀品格中也都包括了他们敢于挑战传统、不拘成见的独立思考精神。
爱因斯坦自己在少年时代就爱好穷根究底地思考各种问题,包括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生价值问题。他在阅读书籍的时候,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独立的批判精神,认真吸取各派哲学精华,不拘泥于任何一派哲学体系,不盲目附和任何哲学教条。[3]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反对学校给学生制造过重的课业负担。认为“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承担。”[1]
在强调独立思考的同时,爱因斯坦也没有忘记交流合作的重要。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日益密切,需要更多合作和相互依存的社会。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一样,它需要独立思考和探索,但也需要交流。爱因斯坦说:“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所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乏味的。”[1]爱因斯坦对美国科学研究机构的成就十分钦佩,认为“专心致志、坚韧忍耐、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在它的科学成就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14因此,他重视独立思考在科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也重视合作精神,他说“健康的社会状态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人的独立性,也同样取决于个人之间的密切结合。”[1]他不主张过分竞争,反对将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相关的选择的理论,引证来作为鼓励个人竞争的根据。认为这样的引证是伪科学的、错误的,他认为人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全在于他是一个过着社会生活的动物。[1]
2形式逻辑和实证方法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必须注重培养和训练
什么是科学呢?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就是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地联系起来。[1]就是“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1]
而要“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地联系起来”,形成能够反映“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必须要有恰当的方法。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探索最重要的方法,一个是思维要遵循形式逻辑,一个是实验。他认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它们一个是包含在欧几里得几何中由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通过系统的实验找出因果关系的方法。[2]
欧几里德几何学所包含和展示的形式逻辑体系,并不只是一种数学所遵循的特有的方法,而是研究所有学问都应当遵循的普适基础和方法,是所有探索科学的人都应遵循的思维规则,因为形式逻辑实际上是人类理性借以展开的唯一方式,理性实际上也就是思维的逻辑性。
爱因斯坦盛赞欧几里得几何所展示的形式逻辑体系,认为它“使人类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的成就所必需的信心”。他说“如果欧几里得未能激起你少年时代的热情,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天生的科学思想家。”[2]
爱因斯坦强调形式逻辑对于科学探索的重要性,但他同时也认为,单靠纯粹的逻辑思维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实证和实验,他说“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2]所以,爱因斯坦反对空谈,主张切实的行动,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爱因斯坦自己从小对动手的技术和抽象而又逻辑严密的数学都非常感兴趣。10岁以后,他就读了一系列数学、科学和哲学书籍。在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读书时,他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3]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高的科学成就,与他从小就培养起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爱因斯坦曾给教育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1]他希望学生能够留下来的东西,无疑包括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勤于动手的习惯和能力。
3科学教育离不开宽松的环境,必须呵护和培养自由的心灵
科学并不是凭空就能够产生和发展的,它需要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前提。爱因斯坦认为:“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1]
爱因斯坦在回答“学术自由的根本性质是什么?为什么它对于追求真理是必需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所理解的学术自由是,一个人有探求真理以及发表和讲授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权利。这种权利也包含着一处义务:一个人不应当隐瞒他已认识到是正确的东西的任何部分。显然,对学术自由的任何限制都会抑制知识的传播,从而也会妨碍合理的判断和合理的行动。”[1]
爱因斯坦除了强调科学发展要有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还强调探索科学要有自由的心灵。他说:“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1]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教育要健康正常地进行,必须要有宽松自由的环境,必须在教育中注意呵护和培养学生自由的心灵。爱因斯坦非常强调想像力对于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性,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2]然而,想像的翅膀要能够充分展开,是需要有自由的心灵,更需要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的,如果在教育当中过于强调统一,强调标准化,对违反人们成见和“常识”的奇思妙想不加宽容和善待,学生的心灵得不到自由的天空,被束缚起来,想像是会被窒息的,想像的翅膀也是很容易被折断的。
爱因斯坦也很强调好奇心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探究科学必须要有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他将这种好奇心比做是脆弱的幼苗,认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他认为,对于学校来说,一切祸害中最坏的祸害,就是用强制手段将学生变成顺从的人。[1]
爱因斯坦回忆他少年时代在瑞士苏黎世的阿劳中学上学的情景时说:“这个学校以它的自由精神和那些毫不仰赖外界权威的教师们的纯朴热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使我深切地感到,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比起那种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地优越呀。”[2]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对自然奥秘的强烈好奇心,能够发展起杰出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造就了非凡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与他受到的这种比较宽松自由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M].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9,310,147,143,310,303,14,145,181,253,146,179-180,323,180,144.
1、人格独立,如同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
2、独立型人格是自主性比较强,有独立意识的一种人格。表现为习惯独立思考,独立实践,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理性能力,注意维护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利,社会参与程度较高。独立人格一般意义上是指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操守。
3、并且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会为自己的利益去做驾驭他人的事,不以自己的的意志去束缚任何人,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却能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意志。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列子杨朱》中的这句话正是古人对独立人格精神最生动的描述。以自己的存在为存在,同时又能尊重他人的存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以个体的独立价值参与社会活动。
(来源:文章屋网 )
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以下三点感受:
一是学会“做人”,做诚信的人,做实干的人,做有责任感的人。青年人首先要“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正所谓“为学先为人”。同学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实践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以自己的所学所长回报社会,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
二是学会“独立”,能够独立生活,善于独立思考,养成独立人格。青年时代是最具有创造活力的阶段。目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激发自己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这些都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素质。有很多同学在学习期间都会加入各种科技兴趣团队和学生社团,并由此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同学之所以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因为他们不局限于传统和常规的思维范式,而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首先来自于他们的独立性。陈寅恪先生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独立人格。独立生活是一种自主、自立的生活态度,让大家能够独自面对和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选择。独立思考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让大家遇事不跟风、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独立人格是一种不依附他人和权威,具有自我人性与追求的精神品格。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帮助你们激发好奇心、启迪想象力、建立批判性思维,才能促使你们真正走向成熟,也才意味着你们可以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是学会“珍惜”,珍惜青春,珍惜健康,珍惜友谊。无论你们饱览群书、潜心学问,还是投身社会工作、社团活动。只有珍惜青春、珍惜时光,而不是痴迷游戏、沉迷玩乐,才能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同时,大家要爱惜身体、珍视健康,不要整天宅在宿舍,注意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珍惜友谊、热爱集体,结交诤友、共同进步。其实,人格独立和公共生活并不矛盾,只有关心同学、融入集体,才能使你们走出自我、懂得包容,体谅他人、关注公益,收获友谊和快乐,砥砺团队精神,将来能够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团结更多的人成就大事业。
大学在我印象里是灰色的,因为我在北大的5年过得并不是那么意气风发。5年的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中下游,书倒读了不少,但是这与别人根本没有可比性。你知道,你多读书,北大有很多人读更多的书啊!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写的东西比你好得多。我大三伊始就得了一场肺结核。大三一年,再加上从医院出来以后,重读大三大四这两年――等于一共三年时间都在病的阴影下。
不过,北大给我留下的最好的两个东西――一是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精神,到今天,它们还是我血液的一部分;第二是给我带来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这也是后来新东方能够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是多种途径得到的。一个是不断地阅读,你总能遇到诱发你独立思考的书籍。尤其是我是学英语专业的,读外文原版著作比较方便。那个时候,很多信息都能接收到,挡不住,我们就比较容易得风气之先。英语系当时在整个北大,都属于思想比较新潮的。还有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同学们读的都是带有独立思考性的书籍,像《旧制度与大革命》那样的书,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就碰到了。我们天天探讨黑格尔、尼采、叔本华,还有马基雅维利,等等。再有是老师的影响大。尽管不少老师都是从“”过来的,讲话的时候比较谨小慎微,但是一不小心就会露出狐狸尾巴。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孩子们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以高考为驱动力的思想统一的行为,但是到了大学,突然发现所有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辨别是非,需要独立思考能力。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大量的学生,其实都一直没有完成这个过程。
我大学读书的时候,其实怎么样都赶不上我的一些同学。但后来大学毕业后,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不读书了,但是我还坚持读书。到今天,我的读书量在我的同学中间是名列前茅的――不能说最前面,王强老师比我读书多多了。这实际上构成了我通过自我修炼从自卑和发展走向自信的基础。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大学4年中不太容易完成。大学4年中最容易找到自信的是你在某一门课中钻进去,变成全班同学中最好的。我没有这样的课。但是我大四的时候,局部自信的基础是我的词汇量在班里算最大的了。生病的一年,我一直在背单词。
对于现在的北大学子在学习成为真正完整、健全、充满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的人方面,我有些不满意。我经常到北大去,跟北大的校长和教授都有讨论交流啊,还老和学生见面交流。我感觉同学现在每年读很多书的不是很多。我们那时候,从八零年到八五年这5年中,我认为全北大任何一个学生一年的平均读书量都不会少于100本。而我是300本左右。我认为,一个人的读书数量跟他的独立精神是可以直接连在一起的。
不读书其实是心变得浮躁了,很多同学也认为读书已经没有用了,不认为读哲学名著、社会学名著、诗歌散文是有用的,但它们实际上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构成以及形成完整的人格是极其有益的。
有些人可能认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面对的生存竞争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如今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高房价更是让年轻人在大城市立足举步维艰,很多人认为这个时代“赚钱才是王道”,读书不能直接创造效益,是耽误时间。这种说法恰恰是一个误导――因为表面的生存竞争压力非常大,所以大家都觉得要为生存竞争本身而努力,但实际上恰恰放弃了读书作为生存竞争的最高手段。就是说大家拿着原始武器在战斗,号称要生存竞争,但是忘了为自己制造核武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很多人不磨刀了。
如果要我给同学们建议,第一个是多读书,读有思想的书、能引起思考的书。第二个是应该认真探讨一些务虚的问题。不要老去探讨怎么做生意、怎么赚钱、怎么找有钱的男人、怎么找有颜值的女人,要去进行思想的碰撞,让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人生哲学在碰撞中逐渐成熟起来。第三个是如果有可能的话,对现实多一些走访。我说的不是去旅游,而是说对中国的各个地区进行一些主题调研。当然了,骑自行车翻山越岭走也算是一种体验。但是我觉得更加重要的还是去做一些实地调查,比如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不就是从调查中国农村开始嘛!再比如,调查中国的环境问题、政策问题、法治问题。这些东西能让人的思考逐渐成熟起来。我觉得这比什么都重要。
一、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时,误把“算法多样化”等同于“一题多解”,这样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但不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不利于“面向全体”,不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原来的“一题多解”所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法的多样化,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事实上它常常表现为少数优等生的专利,而“算法多样化”所追求的是学生群体方法的多样化。对某一个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呈现出多样化。优等生可以用多种方法,也可以用一种方法;后进生可以只用一种自己的方法。因此,无论是从追求的目标,还是关注的对象来看,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改变自己在认识方式上的单一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同一道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用自己的方法解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与传统教学观念相比,“算法多样化”为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打开了一条通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解决同一问题的目的,使每个学习主体的大脑都得到“开通”。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尝试和交流,逐步发现更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发现哪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更快,这样,学生就会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如教乘法“12 × 4”时,我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独立完成,于是,学生给出了好多种算法:
12+12+12+12=48(4个12相加);
4+4+...+4=48(12个4相加);
4+4+...+4=24(6个4相加),24×2=48;
6×4×2=48;
2×6×2×2=48;
.......
尽管以上的算法并不都是十分可取的,但却是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学生自己擅长的方法总是个体最优的方法。我对上课的学生做了调查:“上完课后,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好?”很多学生都坚持用自己的算法,并表示:我只注意自己的方法,根本就没有注意其他同学的方法,因为我的方法得到老师的鼓励,我就很乐意用这种方法。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算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应把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来展开,不要追求全班几十名学生算法的高度统一,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哪怕学生的选择出现了两种甚至多种算法,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当加以肯定与鼓励。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这样可以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即便是相同的问题,各人的思维层次、思维方式也会不一样,而对于不同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认知方式不同,因而思维模式也不一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或形成同样的思维层次、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猜想,提倡“算法多样化”,让每个学生在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个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之后,有这样一道综合题:“修一条4800米长的公路,4天修了全长的40%,照这样计算,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在这一题的教学中,我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独立解题。
有的学生用上具体量4800米,列式为:4800÷(4800×40%÷4)-4;有的学生不用具体量,列式为:1÷(40%÷4)-4;也有的学生用倍比法来解,列式为:4×(1- 40%)÷40%;也有不少学生的算法更简便,直接用4÷40% -4……
(一)还数学课堂安静
听完课,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老师讲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讲课;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一节课下来,涉及的科目很多。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几何知识,或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教师主要讲了六年级的《比例的性质》和《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练习内容也是设计的丰富多彩;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三)是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变化的关系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老师把合作学习看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就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把学生独立思考说成是一种封闭的弧军备战,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于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任课教师把合作学习到了“随手拈来”,“动辙合作”的地步,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次公开课上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同桌或前后桌间互相讨论。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不像以前一节课闹哄哄地多次合作、讨论。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他还有什么创新呢?
(四)多媒体的大量运用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要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权力
之所以必须这样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这首先是为了满足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精神需要。教育实践已证实,中小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和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已往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做法,当学生头脑正需要独立思考、探究的时候,教师却“剥夺”了学生的这一权力,想出各种“灌”的巧妙办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结果很荒诞,这种善意的、错误的“巧妙办法”却在实质上将学生教得不会动脑了。目前,仍有不少教师感到迷惑,为何学生小学毕业时成绩优良,进入中学后却学习吃力,对知识态度冷漠,甚至显出愚笨?没有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权力应是一个关键原因。其二,这一保障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前提。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就没有知识的真正掌握,越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我们越要耐心地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究,没有思考的死记硬背只不过如无底的口袋,是记不住什么的。另外,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还是课堂激发学生兴趣,都是吸引学生的根本手段。有的教师只喜欢用那些有趣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去激发学生兴趣,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易导致学生过于兴奋,使学生安不下心来,“也就根本谈不上正常的脑力劳动了”,并批评这是“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给教师的建议》)。除明确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重要性外,要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权力,关键就是要尽量科学地将教学内容间接地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思考、发现。
二、要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
尽量将教学内容间接地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后,还必须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以往教学中存在这种现象,即教师有让学生思考的意识,但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紧接着就是提问,学生当然答不出来,于是就误认为学生不会独立思考、探究,便只简单地问是不是或以讲代思告诉答案,又成了教师一厢情愿的灌输。其实“满堂灌”的主要弊端即是教师占用了绝大多数的课堂时间。一个好的驾驶教练是善于指导学生自己操作,而不是总坐在驾驶位上“示范”。课改课堂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好“教练”,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要耐心地多给他思考、探究的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正确关系,已被多数教师所认识,但是,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时间上来体现,将多数时间给学生。
三、要保障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如果课堂教学中没有及时的反馈矫正措施,即使给了学生问题和思考时间,学生的主体性也难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做到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状况成为教师注意的中心,注意每一个学生,注意他是否在学、在思考,注意他们的思路、他们的疑难,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指导与调控措施。要改变上课只注意书不注意人,将上课弄成了背课的做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又是要注重对上课的间接准备,因为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主要是教师知识不足,对本节课、本学科的知识未能达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的程度。如何作间接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很关注这一问题,他认为:“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结下终生的友谊”。“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所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只有这样驾驭知识才能达到像能熟练驾车者一样自动化的程序,看路面而根本不必看方向盘、离合器和刹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自己注意的中心,从而保障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四、要保障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