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财务预警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预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预警分析

第1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一)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校连续超常规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但经费严重短缺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从教育规模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3年已达到34.5%。从教育投入角度而言,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虽已达到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高校教育运行成本增加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运营的各项成本也必然会增加,才能满足高校日常运转的需要。随着高校纷纷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按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部分高校以多校区办学的方式运行,这势必会涉及到多套班子运转的问题,无疑又增加了运营费用。另外,老校区校舍的利用率不高,往往会疏于管理,老化及破损程度高,需要二次翻新;新区建设、老区更新需要投资更多的资金,为高校的财务运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必须要做好财务风险分析预警,以财务策略调整,防止资金断链。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由于现有高校的记账方式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账目以流水账形式呈现,看不出一个项目资金发挥的边际价值。一般的风险控制体现在预算和决算的简单对比,往往会产生毫无根据的追加预算,缺乏系统性的业务绩效评价,以衡量资金是否使用得当。所以,要建立有参考价值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应该从高校办学财务经费的整体上进行系统控制。

(二)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的缺失普遍存在于高校管理中。因为办学体制和历史习惯等原因,高校在计划和实际使用经费的时候很少考虑成本,一般只看重目标的实现。要让财务资金能够发挥边际价值,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用款制度且要投入一定人力和物力实施,会增加管理费用,这就需要权衡增加的支出与实施成本效益控制后取得的收益,看是否值得投入进行预期效果控制。

(三)科学性原则

财务风险分析要求建立的模型科学合理,数据的来源是可循的,剔除一些额外的干扰因素,并且数据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能够衡量和检测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实现风险分析预警。

(四)总体性原则

对高校财务风险的预警不仅需要分析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包括高校基本建设、后勤相关产业及校办企业,系统地评价高校的财务风险大小。

(五)奖惩原则

高校实施财务风险分析预警,为保证能够行之有效,必须建立一系列相对应的奖惩体系,保证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的结果能够落到实处。比如,在发现某部门某项目的财务出现风险时,令其部门马上进行整改,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对积极应对的人员进行奖励,否则进行问责,以保证财务风险分析预警能发挥实效。

(六)可靠性原则

在采集高校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模型数据及相关资料时,能确保所有数据具有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能直接或间接提取,保证其真实可靠性。

(七)动态完善原则

高校实施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所以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以适应高校办学模式的变化及财务风险的多变,改变或剔除高校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模型中不适用的数学因子。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

通过收集财务风险预警分析资料,发现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因子分析模型、奥特曼的Z记分法、高校贷款控制模型等。前三个模型的思路都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函数指标,然后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进行高校财务风险程度的衡量和预测。然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另外两个模型又有很大的区别。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所采集的是一系列非财务指标,而另外两个模型大多使用的是可计量的财务指标数据。贷款控制模型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银行贷款行为,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提出,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着重于对高校贷款风险的测量。本文选择Z记分法模型对S高校的总体财务风险情况进行预警,而关于Z记分法对衡量高校财务风险的适用性,我国已经有学者以高校财务决算数据为基础进行了验证。另外,本文关注的是财务类的指标,所以建立在非财务指标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不适用;而因子分析的结果有利于多所高校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界限与标准,所以在这里也不适用。Z记分法还有一个好处,其选用的指标虽然是按照公司经营模式设定的,但在高校风险分析预警操作中能够找到对应的指标,只需在后面的综合计算过程中进行处理。从高校财务风险的构成来源可以看到,贷款负债方面的风险是主要的风险之一,所以对S高校的负债风险进行度量,选择高校贷款控制模型。四、高校财务风险评估实例

(一)基于Z记分法的综合财务风险评估

利用Z记分法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的思路。在S高校使用Z记分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的实践操作中,结合其经营的实际情况,对Z记分法使用的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定义。高校的销售收入指的是财政补助收入、教育收入、科研收入以及其他收入,高校的支出指的是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结转自筹基建以及经营支出。所以高校的税前利润是销售收入与支出的结余。高校的流动资产有现金、银行存款、国库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等;流动负债主要对应的有短期借入款、应交税金、应付及暂存款、应存财政专户以及代管款项。递延税金指的是高校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根据S高校2009-2012年财务报表的财务数据对S高校2010-2013年财务风险控制评价Z记分模型进行计算。自2010-2013年Z记分模型计算出来的S高校财务风险值都在1左右徘徊,最高为2012年的1.08,最低为2011年的0.89,而和Z值计算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出来的4年都属于重警,说明最近几年S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不好,这是因为新建校区,进行了大量的举债,造成了银行贷款为主的负债增加,工程款项的增加,以及资金流动的降低。另外说明S高校的财务盈利能力较弱,没有充分发掘新建校区贷款资金的利用价值。既然S高校的财务风险存在重警,那么给学校领导班子做出决策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比如如何降低财务风险管理,增加财务风险管理的稳健性。

(二)基于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的财务风险评估

根据高校贷款额度控制模型,其财务数据为非限定性净收入设定,由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n年期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n年期可用于偿还贷款余额、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及现有贷款风险程度测算几个部分组成。以2013年S高校的财务数据为例。

(1)计算非限定性净收入。根据2013年财务报表决算,其2013年所有收入合计25000万元。按正常收入估计,假定以后每年所有收入的增长额度刚好等于每年支出的增长额度,呈一个均衡的增长趋势;同时预计每年刚性支出为15000万元,则2013年非限定性净收入为:25000-15000=10000万元。

(2)计算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假设每年将非限定性净收入的70%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则能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非限定性净收入为10000×70%=7000万元。

(3)n年期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的现值。假设需签订的是8年期贷款,还款方式是等本付息,同时设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5%,则8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年金现值系数=7000×5.9602=41721.4万元。

(4)留存收益n年期可用于偿还贷款余额。假设将2013年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的30%用于偿还贷款,以后因为考虑还贷款优先的原则,不考虑提取一般基金;根据2013年年终决算,一般基金结余为1000万元,则可用于偿还贷款的金额为1000×0.30=300万元。

(5)可得出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总额度为41721.4+300=42021.4万元。

(6)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截至2013年底,贷款余额为30000万元。则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为42021.4-30000=12021.4万元。

第2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一、财务预警模型的分类简介

(一)单变量模型

单变量模型是指运用单一变数,用个别财务比率或现金流量指标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方法。fitzpatrick最早研究发现,出现财务困境的公司其财务比率和正常公司相比有显著的不同,从而认为企业的财务比率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指出财务比率分别对企业未来具有预测作用。beaver在此基础上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发现债务保障比率对公司的预测效果较好,其次是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预测效果。另外,日本的田边升一提出了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的单变量判别分析方法,以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的大小来判断企业正常与否,从而也可对企业起预测作用。

(二)多变量模型

多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多个财务指标或现金流量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警模型,进行财务预测。按所建模型是否具有动态预警能力、财务预警系统是否易于修改和扩充,多变量模型又可以分为静态统计模型和动态非统计模型。

1.静态统计模型。①线性判别模型。多元线性判别模型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判别分析建立起来的,它是根据一定的样本资料,建立判别函数、确定判定区域,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测。这种模型以美国atlman教授的z模型最具代表性。②主成分预测模型。该模型也形成一个线性判定函数式,其形式类似判别分析模型。不过该模型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提炼综合因子形成主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建立起来的。我国学者张爱民、杨淑娥等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行过研究。③简单线性概率模型。该模型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起来的,其形式是:y=c+β1x1+β2x2+…+βkxk。其中:c、β1、β2、…、βk为系数;x1、x2、…、xk为k个预测变量,即财务指标;y为企业财务失败的概率。该模型以0.5为危机分界点,y值越大,企业发生财务失败的可能性越大,y值越接近于0,说明企业财务越安全。④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它们也分别叫作对数比率模型和概率单位模型,都属于概率模型,是在克服简单的线性概率模型的基础上并分别用logit和probit概率函数建立起来的。logit模型的形式为:ln[p÷(1-p)]=α0+β1x1+β2x2+…+βkxk。其中:p取值为0、1;p为概率;x1,x2,…,xk为k个预测变量,即财务指标;α0、β1、β2、…、βk为系数。probit概率模型的预测效果一般与logit模型预测的效果相差不大,在此不多加介绍。

2.动态非统计模型。动态财务预警模型主要是把人工智能中的归纳式学习的方法应用于财务危机预测。目前,这种方法中最常用的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神经网络模型中,当输入一些资料后,网络会以目前的权重计算出相对应的预测值以及误差,而再将误差值回馈到网络中调整权重,经过不断地重复调整,从而使预测值渐渐地逼近真实值。当应用此网络到新的案例时,只要输入新案例的相关数值,神经网络就可以根据当时的权重得出输出值即预测值。神经网络分析是一种并行分布模式处理系统,具有高度的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和容错能力。该模型由一个输入层、若干个中间层和一个输出层构成。案例推理法是近年来才被尝试应用于财务危机预测上的一种动态非统计模型方法。它是一种依循经验来推理的方法,就是以过去发生的案例为主要的经验依据来判断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上一次当,学一次乖”的推理方法。当输入一个新的问题到案例推理法系统,该系统会在从现有的案例库中搜寻相似的案例,判断新案例的类型。案例推理法的关键步骤就是根据相似性演算法测算出案例之间距离,再转变为案例之间的相似度,由相似度选取最相近的案例,据此进行推理判断。

二、各类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

(一)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的比较

1.单变量模型方法简单,多变量模型方法较为复杂。单变量模型只对单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考察,观察企业发展变化趋势,据此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而多变量模型均同时选取多个财务指标或现金流量指标,再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模型的构建涉及多种方法和理论,操作比较复杂。

2.和多变量模型相比,单变量模型分析存在较多的局限性。①不同的财务比率的预测目标和能力经常有较大的差距,容易产生对于同一公司使用不同比率预测出不同结果的现象。②单个指标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等的影响。③它只重视对个别指标影响力的分析,容易受管理人员粉饰会计报表、修饰财务指标、掩盖财务危机的主观行为的影响,以致模型判断失效。而多变量模型由于综合考虑了反映公司财务环境包括财务危机状况的多个方面的因素,反映的是基本的和整体、全局的状况,因此能比单变量模型更好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静态统计模型和动态非统计模型的比较

1.建立模型的方法。两者在建立模型的方法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静态统计模型均是在利用统计数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计量经济中的回归分析等。这些模型的建立均有一定的统计理论依据,均涉及到判定区间的确定和误判率的估计问题,并且建立的一般是线性模型。而动态非统计模型不是依据统计理论,而是利用人工智能中归纳式学习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整个分析及预测过程就好像是人类学习及思考一样。它是一种自然的非线性模型。

2.模型建立的假定条件。静态统计模型的建立一般都对样本数据的分布作一定的假设,并以假设作为前提条件。如,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数据正态分布假设、协方差矩阵相等假设、简单线性概率模型的二项分布假设等。一般来说,只有在这些假设条件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静态统计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另外,静态统计模型的建立是以对数据之间的关系已有清醒的认识为基础的,一般假定各变量之间为简单的线性关系,并且比较注重数据本身的完整性及一致性。而动态非统计模型一般没有数据的分布、结构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非线性关系的数据并对数据的缺失具有相当的容许性,基本上能处理任意类型的数据。

3.是否具有动态预警功能和容错性。静态统计模型只是根据以前的样本资料建立起来的,样本资料一旦确定,便难以再予调整,除非重新建立模型。随着财务状况的发展和财务标准的更新,这种按照以前的资料、标准建立起来的模型难以对已经变化了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即这种模型不具有动态预警能力,不易修改和扩充。并且,静态统计模型对错误资料的输入不具有容错性,无法自我学习和调整。而动态非统计模型具备随着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随着样本资料的积累,可以定期更新知识,从而实现对企业危机的动态预警。并且,由于动态预警模型具有高度的自我学习能力,对错误资料的输入具有很强的容错性,因而更具有实用价值。

4.实际应用。动态模型如神经网络模型等的分布是自由的,当变量从未知分布取出和协方差结构不相等(企业失败样本中的常态)时,神经网络能够提供准确的分类。但是,它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模型的拓扑定义、网络架构的决定、学习参数以及转换公式的选择等比较复杂和难以确定,其工作的随机性较强,非常耗费人力与时间,而且其在决策方法中表现得像一个黑匣子,以致对它的接受和应用都较困难。另外,这种模型要求拥有大量的学习训练样本以供分析,如果样本数量积累得不足、没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广泛的覆盖面,则会大大地影响系统的分析和预测的结果。altman(1995)在对神经网络法和判别分析法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风险识别和预测中的应用并没有实质性地优于线性判别模型”。而传统的统计模型发展得比较成熟,计算也相对简单,应用也较为广泛。并且某些统计方法,如:logit、probit模型对数据是否具备正态分布、两组协方差是否相等也没有要求,常用的判别分析中的距离判别方法也可以在两总体协方差矩阵不相等的情况下使用。因此,目前在财务预警模型方面仍然以传统的统计方法为主,而动态模型尚不够成熟,对它的应用仍处于探索、实验阶段。

(三)各种统计模型之间的比较

1.各种统计方法本身功能的比较。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属于多元统计分析,其中,判别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在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并已取得各类样品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如何判别一个新样品的归类问题,即判别分析的宗旨就是判断新的案例的类别。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解决样本数据中指标个数太多以及指标间信息存在重复的问题,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降维,二是减少信息的重复,从而使分析简化。简单的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t概率模型都属于回归分析方法,其目的是研究模型中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特定的关系,尤其是数值关系。所以,若只从各种方法的主要功能来说,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模型是最适当的,因为这种方法就是研究类别归属问题。

2.各种统计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判别分析方法的核心就是根据距离的远近来判断样品的归属,通常形成一个线性判定函数式,据此判断待判企业的归属。一般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和两组总体间协方差矩阵相等。主成分分析方法主要是对多维财务指标进行综合、降维,然后给各综合指标赋予一定的权值再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个判分式,根据财务正常企业和财务失败企业各自得分情况形成判定区间,计算出待判企业的得分,据此加以判断。

第3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关键词:公司治理 企业风险 财务困境预警 杠杆系数

至2012年,ST上市公司约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7.06%,ST公司一般是财务状况或其他情况异常的公司,应给予更多的监控和关注。ST公司为财务困境公司,学者大量以案例和实证方式从财务困境预警等角度分析研究ST成因,公司摘帽、脱困手段及对公司的影响。本文认为,大多数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应关注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路径。本文结合德棉股份的案例,从财务困境的形成路径出发,从企业风险角度分析企业财务困境成因,在分析公司治理、企业风险和财务困境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企业风险对企业财务困境的预警作用,并分析了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直接原因及其深层次原因。

一、公司治理、企业风险与财务困境

(一)财务困境成因探析 Wruck(1990)认为财务困境是由经济低迷、行业进入衰退期以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的,可以将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区分为内因和外因。赵国忠认为内因包括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其中非财务因素是诱发财务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财务因素受企业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影响,是企业决策的后果,而非财务因素往往代表企业的决策行为和决策过程,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翟金花指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都存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决策过程及运营过程,甚至导致企业财务困境。结合吴轶伦和任浩的分析思路,通过对公司治理、企业风险及财务困境三者间关系分析,本文得到财务困境路径,如图(1)所示。公司治理是企业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基础,公司治理决定企业战略和运营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转,其中,战略管理主要负责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和资本预算决策,二者决定了企业对于筹资性以及经营性固定成本的投入,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杠杆大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总风险越大。风险可能引致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当企业风险在企业风险承受范围以内,杠杆效应能够带来良好的业绩和提升企业价值;但是当企业风险超出其承受水平,杠杆负效应很可能使企业出现业绩亏损,导致企业价值下降,最终面临财务困境。因此,公司治理失败是引致企业财务困境的根源,而企业风险管理失败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直接原因。企业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当期投资所期望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距。企业面临的风险划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计量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杠杆系数和相关变量的方差、均方差和变异系数对企业风险进行计量,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本文分析角度等因素考虑,本文认为对企业风险衡量可以息税前利润(EBIT)为起点,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联系起来,以杠杆理论为工具,对企业困境进行分析。

(二)财务困境预警分析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以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设置敏感性预警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本文以纺织业为例,采用均值估计法,利用excel软件对纺织制造业杠杆的合理值域进行分析探讨。从对企业杠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杠杆的计算利用公式DOL=(EBIT+F)/EBIT,对财务杠杆的计算利用公式DFL=EBIT/(EBIT-I)能够较为直观的通过对其分析发现企业杠杆变化过程中的因素变化,将EBIT的计算与分析结合起来。截至2011年底,纺织制造业共40家上市公司,剔除5家2007年后上市的公司。从总体经济意义上来说,企业杠杆系数为负的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属于“非正常”公司,剔除EBIT<0以及EBIT-I<0的企业。由于总体方差未知,而样本数量小于30,为小样本,因此本文采用t分布统计量计算置信水平95%下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来确定纺织制造业上市公司杠杆系数的合理值域,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总体看来,企业杠杆在2005年至2007年处于平稳变化的水平。2008年至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杠杆波动幅度较大,但2010年从总体上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企业稳健经营的情况下,虽然存在固定成本,但企业能够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将其风险控制在其承受范围以内;当企业杠杆水平突然变化时,尤其是内外部因素导致企业杠杆大幅增大,可能导致企业风险超过其承受水平,使得企业出现亏损。此时,如果企业不采取任何措施,或采取的补救措施失当,企业将难以扭亏为盈,最终陷入财务困境。对企业杠杆进行分析,还应注意企业杠杆的变化情况。分析18家在5年间EBIT>0的上市公司,可发现2005年至2010年间,18家企业中,8家企业杠杆系数总体呈增长情况。其中,增长率最大企业杠杆系数总体增长24%,而8家企业增长率平均值为6.92%,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企业杠杆系数增长率超过20%时,应该引起相关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第4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架构;核心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速度,然而与此同时却也面临着企业寿命往往过短的危机,这其中同大量的中小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密切的关系,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发生财务问题而导致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失去控制。因此为了促使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能够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探讨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相关中小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与思考,据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就相关的财务预警功能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财务预警运行体系。

一、概述

财务预警通常为利用财务分析的方式,以及财务报表等其他相关资料,进而对于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内容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并采用此类信息化与数据化的运行处理方式,能够将企业日常经营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发现,并通过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将其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将其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隐藏的经济问题,与相关的管理不足之处显示出来,并最终给予中小企业以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可行性建议措施,以促使其能够正确的调整其在日常经营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差错,致使企业的决策能够达到最佳的合理优化,并能够加强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风险预防工作。

二、财务预警的功能

财务预警体系在中小企业日常经营过程当中,对其财务风险管理的功能性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一)信息收集

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必须要获取到充足的数据信息,并以此作为开展相关风险分析的基础,此项活动内容始终贯穿于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活动的整个环节。利用收集同企业日常经营相关联的国家政策产业信息、相关的市场竞争情况分析、企业自身的各种财务信息数据等内容通过相应的经济分析手段来实施相应财务预警工作。

(二)财务监测

要对于中小企业开展相关的财务预警体系建设,其必须要依赖于对中小企业日常生产及经营过程财务信息的全面掌握之上。利用财务预警体系当中的财务监测功能,能够实时的反映出中小企业实际的日常生产经营状况,进而以此进行相应的生产、经营计划制定,不断改进其生产经营的工艺水准,将其可能会存在的生产经营问题进行及时的预测或发现。

(三)风险规避

财务预警系统其通常依据相关财务监测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与相应的生产工艺标准与经营目标策略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来对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生产活动进行相关的分析评价,进而通过寻找其中的问题所在,来给予相应针对性的调整措施,采用此种方式能够有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够较为及时的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所在,一旦企业的某项重要财务指标出现了不正常的状况,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便会启动,给予相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警示,使其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使风险降到最低。

三、财务预警运行体系

(一)分析体系

当相关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内容通过相应的选取之后,纳入到了相关的财务预警体系当中,企业首要应当对此类信息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分析,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与应用,其作为财务预警体系的核心关键,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通常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内容,一方面是预警指标,其通常能够对于财务的运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判别阀值,其通常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临界判定点,具体负责财务预警的警示启动。

(二)处理体系

财务预警的体系必须要依据相应的具体原因内容来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而后达到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实际掌控的范围当中。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预警处理之时必须要结合其企业自身的具体财务状况,运用现代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而后通过对于企业各个部门间的意见征询后,通过头脑风暴、集中讨论的形式来选取出最优的应对方案。

(三)职责体系

财务预警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长久性特征,因此必须要依靠各部门间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之间通力配合才能够开展具体的实施才做。因而,财务预警体系理应建立起职责权利划分明确,具体的工作开展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能够确定相应的具体责任负责人,致使责任追查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进而再通过将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逐步完善,加大执行力度。

四、结束语

在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架构核心分析中,本文首先就对财务预警的具体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进而就其所具备的信息收集、财务监测、风险规避等功能进行了深入探究,并进而提出关于财务预警运行体系的分析体系、处理体系、职责体系等三项体系架构。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相关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给予一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贺彩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的计算机管理[J].上海经济研究,2014(9).

[2]李君.中小企业如何建立财务预警信息系统[J].财会月刊(综合版),2014(5).

第5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第一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第二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

第三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本文观点认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义还应包括两个基本点:第一,财务危机预警是管理预警的一部分;第二,从系统原理的角度看待财务危机预警。

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方法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单变量分析法

单变量分析法是指用单个财务比率来进行财务预警,预测财务危机的方法。当企业模型中所涉及的几个财务比率趋于恶化时,通常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先兆。单变量模式所运用的预测财务失败的比率,按其预测能力分别为:

债务负债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债务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当这些指标达到经营者设立的警戒值时,预警系统便应发出警示,提醒经营者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单变量分析法选取的预测指标也可以根据企业所处的阶段、行业及其特点选取其他的财务指标,包括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

2 多变量分析法

1.Z记分模型

最早运用多变量分析法探讨企业财务危机预测问题的是另一位美国学者爱德华.阿特曼,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额/总资产

其中:X1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营运资本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项目繁多、性质复杂、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等特点。一个企业营运资本的持续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出现短期偿债危机。

X2即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期末留存收益是由企业累积税后利润而成,对于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余额。一般说来,新企业资产与收益较少,因此相对于老企业X2较小,而财务失败的风险较大。

X3即EBIT/资产总额可称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而我们通常所用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EBIT/平均资产总额,分母间的区别在于平均资产总额避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通常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测定的是资本结构,分母是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分子以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了账面价值,因而对公认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产权比率进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观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大小。

X5为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如果总资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终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Z记分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Z记分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的Z值的临界值为1.81,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Z≥3.0 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财务不失败组

2.8≤Z≤2.9 有财务失败可能

1.81≤Z≤2.7 财务失败可能性很大

Z≤1.81财务失败可能性非常大财务失败组

2.F分数模式

由于Z分数模式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有学者对Z分数模式加以改造,并建立其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F分数模式如下: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

其中:X1、X2及X4与Z分数模型中的X1、X2及X4相同。区别就在于其X3、X5与Z分数模式的X3、X5不同。X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它是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企业提取的折旧费用,也是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入,必要时可将这部分资金用来偿还债务。

X5则测定的是企业总资产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相对于Z分数模式,它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其中的利息是企业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

F分数模式中的五个自变量的选择是基于财务理论的,其临界点为0.0274,若某一特定的公司F分数低于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F分数高于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

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设想

依其系统结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两种建立方式――总体财务预警和分部门财务预警系统。现将两种方式分述如下:

1、总体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总体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让企业经营者能提纲挈领地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预先了解企业财务危机征兆。其方法主要有三种:

(1).运用多变模式思路建立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的总判别分(如前面所述的Z值、F值)来预测财务危机。

(2).运用单变模式思路通过个别财务比率走势恶化来预测财务危机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稽核制度。一般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制度应该包括诚实有能力的员工、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审计客观独立等内容,并确保其能予以切实执行,这是预警系统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内容。

2、分部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即依企业主要部门分别确定检查要点并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经验,正确的评估现状而设立相应的预警线。如对生产部门的产品成本、营销部门的销售费用、财务部门的利息费用、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等设定警戒值,侦查企业财务运营可能失衡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一般的,所设警戒值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前瞻性,分部门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辅助总体财务预警系统寻求财务问题产生的源头,以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整体团队之综合效益。

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第二,财务预警系统应和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第三,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第四,需要以两大辅助系统为基础。第五,不能单纯注重定量分析。第六,需建立一套预警传递系统。

第6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预警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从20 世纪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腾飞,建筑市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因为我国的政府行政管制逐渐地放开,打破了原来计划体制的产物―――行业壁垒。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缺乏必要的规范与对应的准入机制,市场没有完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而建筑行业也相对较早地变完全的垄断行业为尚不成熟的完全竞争性行业。而当时的国家采取了以控制投资规模为重点的宏观政策,由此导致了我国建筑行业经营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收敛状态,建筑行业的处境不容乐观。随着时间推移,在近些年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经济社会的宏观环境有所改善的形势下,建筑行业也随之迎来了乐观的经济增长周期。建筑行业从原来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良好现状,似乎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现实去仍然严峻。究其原因,是建筑企业仍采用之前的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的管理系统以及经营模式,仍然是采用落后的扩大再生产的经营方式来承担远远大于本身经营能力的业务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企业风险。

一、概述

建筑工程投资规模大,工期长,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工程在建期间,施工管理任务繁重,生产经营状况复杂多变,造价控制所面临的考验是非常严峻的,而且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诸多风险,加之企业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那么财务运营状况恶化,如亏损、投资回收率低等将成为必然。建筑企业要进行风险预控,提高投资回收率,首先要基于财务风险的特点和根源对风险点和风险类别进行准确预测,提高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同时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尽量使企业规避风险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客观必然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之中,人们无法改变它的存在状态,只能通过一定措施有效减少或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存在于市场经济之中,必然受到财务风险的干扰。

(二)复杂多样性。风险不可能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如市场环境改变、企业的某个决策失误、财务管理不得当等都会引发财务风险,所以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特点。同时财务风险又是多样的,企业的任何经营环境都可能产生风险,这是管理者很难把握的。

(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只是存在,但并不一定确切发生。如果风险产生了,那么肯定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不发生,那么就会朝有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并不一定是坏事。

(四)损失性。财务风险总是与损失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损失是大还是小,都会使企业蒙受损失。

(五)收益性。损失与收益虽既矛盾又可相互转化,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一般风险越大所得收益就越多,就像建筑企业一样,在迅猛的发展时期,其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但同时承受的财务风险也十分大。

三、建筑企业风险内容

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不同于计划经济,所有企业的本质的经营目的都是赢利,建筑企业也不例外。但是随着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市场的扩张以及承建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风险的出现和变化。在企业的管理中,对风险的管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建筑企业的投资数量和种类更多,规模更大,周期也相对较长,产品更是较为多样。

(一)履约风险

建筑过程中,在工程承包合同生效以后建筑企业要根据合同的规定依法提供给业主一定的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通常各为合同价的10%),保函方式为现金担保和银行担保两种。但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成本和资金等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影响建筑企业,致使建筑企业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最终导致建筑企业面临履约风险。

(二)投标风险

建筑企业的运营是以投标为起点的,只有投标中标之后才能有工程项目并开始建造。但现在的投标市场尚缺乏规范性,监管也没有落到实处,就目前而言,投标风险在建筑企业的主要表现于不能确定的标价盈利空间以及不能准确预计的投标成本与投标回报。

(三)质量风险

工程质量的高低与建筑的工艺水准、技术是否成熟、材料质量好坏等许多因素有关。建筑企业要承担的质量风险主要有工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由修复工程水平差异导致的工程缺陷的相关费用多少。

(四)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建筑企业并不能确定自身可获得的营业利润。建筑企业最终获得的工程收入、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消耗的总成本都会对其运营产生影响,存在运营风险。

(五)采购风险

在建筑的企业总成本里比重最大的当属材料成本,通常超过五成,所以材料成本对于工程成本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因为建筑的施工一般来说时间跨度较大,建筑材料价格受瞬息万变的供需情况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难以预计,尤其在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通胀形势下,要承担比之前较高的材料采购风险。

(六)财务风险

2013 年10 月,中铁建发出一则公告,显示中铁建在沙特正在进行施工的一个轻轨项目面临着超过四十一亿元的巨额亏损。财务风险表现为:由于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致使建筑企业的坏账增多,资金链受影响;建筑企业的实际能力不能满足在一定时期所进行的建筑项目的总量,令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决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效益分析,导致建筑项目发生亏损。

(七)技术创新风险

当今社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同意,企业要想具有生命力就离不开持续创新。技术创新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对称性。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创新风险就是因为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受到技术创新过程的可控程度的影响,而这一过程是难以有效控制的。一项统计显示:商业成功率约为30%、经济的成功率为12%,也就是说失败率分别为70%、88%。据国内一项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调查显示,7O%的获得技术成果,但开拓了市场的项目仅有11%。

(八)工程分包风险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层不能与作业层进行即时的信息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为作业层,建筑企业也许无法对工程的管理进行实质上的监管,使得建筑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建筑企业面临无法履约的风险。

四、建筑企业风险预警系统

以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组成原理为基础,可以将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分为危机评判子系统、危机监测子系统、危机预报子系统三个组成部分。考虑到对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将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见图1)。

(一)风险评判子系统

风险评判由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两部分组成。风险估计是指通过对风险的定量分析来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后果。风险评价则是指基于各种风险的共同作用,对风险的各项因素对建筑项目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建筑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的风险量作出科学的评价。就建筑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的种类而言,建筑企业应当确立并构建风险警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警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筑企业能正确认识到所面临的风险的性质以及风险的程度。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要面临的风险种类很多。成功构建风险预警系统以后,建筑企业在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更能适应工作的新指标,就应把新指标加入到警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去,这样才能更为及时和准确地发现新风险,降低甚至规避预警系统的误判和漏判出现的可能性。

(二)风险识别子系统

风险识别是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指分析在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面临何种风险,并进一步把这些风险按照特性进行分类。风险识别子系统通常由收集资料、分析项目的不确定性、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等部分组成。

(三)风险对策子系统

风险对策子系统是建筑企业存储处理不同情况的风险的方案的对策库。要发挥风险对策子系统的作用,须完成如下两项工作:一是归纳和总结已实施的对策,以便于日后借鉴和参考;二是模拟预控对策,预控对策子系统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和选择警戒状态下和危险状态下的危机管理对策。

(四)风险预警子系统

风险预警子系统是依据风险评价子系统中得到的风险量,判断是否有必要发出警报,如果有必要,还应判断需要发出哪种状态的警报。如果风险的危害程度较大,就要及时地向建筑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发出警报。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当前的状态、风险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风险预警子系统对风险预警所处的区间进行确定,进而判断风险量处在哪一种状态。

(五)风险后评价子系统

在风险评判、风险识别、风险对策和风险预警四大子系统完成运行后,仍有必要对风险预警管理进行风险后评价。风险后评价包括:一是对改进后的风险指标进行再评价,判断实施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后所获得的效果;二是收集风险计划实施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三是检查预警系统能否准确判断,如果有误判等情况要尽快地处理。

五、建筑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建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风险预警系统是建筑企业的战略信息系统。在该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多数步骤需要企业几乎所有部门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完全构建建筑施工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离不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合作,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和所需配套资源的支持程度。同时,建筑企业采用风险预警管理还必须依据项目的进展情况来确立配套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并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

(一)履约风险预警

就一个建筑项目而言,如果发生违约,需要支付的违约金额远远超出预计的亏损总额,这意味着其面临的履约风险被提升。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充分地考虑企业总资产、全部的保函金额和净资产的关系。当保函金额的比重持续加大时,建筑企业对履约风险的考虑要特别慎重。

(二)投标风险预警

投标风险在建筑企业的一切风险中是最不容易确定的,相应的控制和风险预警也最不容易把握。建筑企业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来对投标风险进行预警,对以下的指标涉及最大的,即在中标项目的预计盈利空间和投标成本之间建立联系,以及在签约合同额和投标的成本之间建立起联系。倘若盈利空间或签约合同额持续减少,但投标的投入持续增加,就意味着投标风险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财务风险预警

资本金、负债、工程款以及金融机构借款是当前国内未上市的建筑企业的四种主要资金来源。向金融机构借款所产生的财务风险最应注意资金的成本问题,即利率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利率一旦变动,就会对企业财务费用的风险目标造成一定影响,要时刻关注并预测利率变化。

(四)经营风险预警

许多方面的因素会对施工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工程成本以及工程结算收入。建筑企业应建立起本企业的收益模型,在本企业的收益模型的基础上确定有可能对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因素,并建立起相应的指标体系以体现和量化这些风险。

(五)材料采购风险预警

材料采购风险预警的常用方式是通过风险指标的设定来显示单位成本的降低率。当风险接近或者超过该指标时立即通知相关的部门以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控制风险。

(六)质量风险预警

建筑企业在建立质量风险预警以前,必须核算好质量成本,完善好质量成本核算帐簿,并设置好质量成本的预警目标。质量成本越接近预警目标,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钱来修复工程缺陷,此时企业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七)工程分包风险预警

业主通常都会对建筑企业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但建筑企业对分包单位却缺乏有实质性作用的风险防范,这导致建筑企业在与业主发生纠纷时常处于被动局面。对工程分包风险预警的重中之重是建立起对分包单位的指标防范系统,使建筑企业能对分包单位采取行之有效的监控。

(八)技术创新风险预警

技术创新的风险的重点是衡量技术创新工作的投资回报,所以要重视和完善对于技术创新的核算,准确核算,若无法按原先的计划实现目标控制,就要立即进行风险预警。

结语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预防财务问题的产生,建筑企业要时刻进行财务分析,加强强化资金管理意识,加强预算管理力度,提高建筑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只有如此,建筑企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得以生存。

参考文献

[1]田粉方.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研究[J]. 企业研究,2014,(18).

第7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关键词:发电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159-01

一、前言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发电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防范和化解发电企业财务风险之前,先要了解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二、财务风险的不同形式

1.经营风险在经营发电企业的过程中,要满足市场结构和社会需求,还要考虑到售电的单价以及企业自身的债务等问题,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使企业经营时面临着财务风险。2.资金风险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必定会向金融机构融资,如果发生不良的借贷或者担保,资金额度越大,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3.投资风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也对发电企业进行了大力的发展与扶持,从而使发电企业获得投资额巨大,进而出现的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会直接影响到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性发展。

三、发电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1.自然因素电力供应是一个庞大且重要的网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支撑着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自然因素有时往往是使发电企业损失巨大且无法预测的。比如:地震、山体滑坡、洪水等都会造成电力供应中断,危及电力安全,对人民生活与抢修人员的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自然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2.政策因素发电企业作为国家垄断企业又直接关系到民生,必然会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政策的调整肯定会影响到发电企业的发展方向。比如电力单价的变动,电力体制的改革,还有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种种改变都需要发电企业来承担风险。加之如果资本市场的不发达或者经济市场不景气,必然会给发电企业带来财务风险。3.内部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足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靠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来尽可能避免客观的财务风险。但是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意识不足,在进行财务活动中没有足够的警觉性或者意识来防范财务风险,而且有些内部人员根本不能把握风险的本质,以为把上级的任务做好,“管好”财务就尽职了,没有主动意识去防范风险,给发电企业造成了许多潜在的风险。4.内控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涉及企业方方面面,健全的内控制度犹如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自我抵抗风险、自我修正的能力。发电企业在人、事、物、钱四个方面都不能够懈怠。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很多发电企业管理粗放,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缺乏,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漏洞时常出现,甚至有些管理人员挪用公款、假公济私等都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5.融资活动中的风险在融资活动方面,由于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但是在当前体制下,电力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融资资金来源单一,而且投资风险巨大,如果投资周期长,更是加大了风险。同时随着发电企业的不断发展,投资项目增多,如果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够很好的判断,必会造成巨大的风险,给发电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影响。

四、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措施

1.完善电力设施的建设为了避免自然因素对发电企业的影响,应该完善电力设施,出去不可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需要运用科学技术来建设电力设施,增强电力设施的防护,延长其使用寿命。2.时刻对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国内外的形式不断变化,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政策的调控是发电企业发展的方向标杆,只有深入对我国政策的了解,才能时刻应对发电企业市场的形式变化,作为国家的骨干企业,更应该配合国家各部门的工作,尽量的减少因为没有及时做出调整而造成的此物风险。3.提高财务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将风险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不仅仅是管理人员还有员工都时刻具有防范意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能因为个人的能力不足或者知识欠缺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可以使企业更加稳定安全的发展。4.完善投资机制投资作为发电企业的重要资金支持,其选择和规划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投资前,要详细分析市场竞争力,消费者的需求,未来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还要建立投资长效机制,要将企业的规划建设与投资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并依照形式作出调整。而且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有发展的眼光来选择投资。

五、结束语

众所周知,电力产业作为我国最基础的产业,紧紧关系着民生大计,而且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所以一旦出现财务问题,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财务风险作为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发电企业要清楚其类型及成因,从外部到内部做出及时的防范和预警,并积极创新,探索更多的解决办法,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将风险降到最低,是发电企业更加平稳安全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苏淑欢.企业财务管理.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

[2]张敦力.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3]王丽伟.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识别.现代审计与会计,2014年9月(第312期).

[4]刘淑莲,刘丽娜,吴大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第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

[5]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经济师.2013年1月.

第8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质量,并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帮助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四是有利于社会信用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本文采取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而实证研究作为支持。

一、财务报表舞弊理论分析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

197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ICAP)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舞弊财务报告是一家公司或企业有意的错报自己的财务状况或者遗漏可能对自己公司造成影响的重大事件。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的准则的指导下,“舞弊”的定义指是会计报表不反映事实的故意行为。其中包括:第一种是伪造、变造记录或者凭证的行为;第二种指的是侵占资产的行为;第三种是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行为;第四种是指记录虚假交易或者事项的行为;第五种是指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的行为。可以看出财务报表的舞弊包括除侵占资产以外的其他行为情况(挪用或者侵占资产是区别于财务报告的舞弊的其他舞弊行为)。

(二)财务报表舞弊的性质

虚假的财务报表的财务报表类型分为错误和舞弊类型的虚假财务报表。虚假财务报告的错误类型是指业务活动的主观的虚假陈述的无意识状态,主观上不想让财务报告歪曲反映业务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低质量的会计人员造成的错误、遗漏,如遗漏经济业务、会计政策的误解;舞弊型虚假财务报表指的是虚假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特定经济目的,并有意识地偏离公认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准则,使虚假陈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它是利益集团或个人是深思熟虑的行动,以便获得经济利益,而损人自利的行为。

二、企业财务报表舞弊类型及手段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类型

会计报表舞弊分为粉饰利润表类型、粉饰财务状况表类型;粉饰利润的方法有虚增利润、虚减利润以及巨额利润冲销。粉饰财务状况的手段最主要从操作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来粉饰的。

(二)会计报表舞弊的手段

企业为了达到短期偿债能力或配合其他科目,如调节利润的目的,通常使用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账户。应付账款是企业的过程中正常运行中,购买材料,耗材等产品和服务,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在实践中,具体的舞弊手法有:一是少计应付账款,隐瞒负债。二是不按事实列出应付账款,往高或者过低成本费用。三是隐藏销售收入。

其他应付款企业的财务报表舞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方法有:隐藏成本和核算民间借贷来掩盖债务的性质。

(三)财务报表舞弊的成因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的是舞弊的经典理论,这是Albrecht在1995年提出,他是美国著名的反舞弊专家。三因素舞弊三角理论如下:压力、机会、和借口(合理画),舞弊只需要这三个因素,而之前的工作压力可能是腐败的原因。压力、机会和合理化三因素都是是连续的,互相影响,但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单独的看待。

三、银广夏造假事件

(一)银广夏会计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

《财经》2001年发表了“揭开银广夏陷阱,”有权基于一些数据和事实的文章,发现了被遗弃的调查文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及时组织力量,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查取大量的违法事实,200多个文件。经验证,1998年至2001年,累计虚构销售1049626000元,49453400元费用少计,导致77156万元虚增利润。1998年,17761000元,1999年、2000和2001年上半年的利润虚高177818600元、567047400元和8940000人民币,其中利润为实际损失5003万2元、49401000元和25571000元的。

1.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内部人操纵会计信息。(1)银广夏巨大舞弊的情况下,被证明虚假财务编报会计信息,公司的内部管理权过大,内部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是不够的。在银广夏案件,超过700万的虚构公司丰厚的利润,证监会确定主要通过购买和出售伪造文书合同,出口报关单证和如免税的金融票据来获得的。在最近的法庭参与审判银广夏有关人士,原天津广夏(集团)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董博声称别人怂恿下进行舞弊,并在法庭上当庭辨认是原来的银广夏董事,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丁功民指使的。

(2)独立董事和监事及其他如同虚设,内部制度和监督部分失去效用。银广夏破产舞弊,虚构利润的巨大,事实上超过了大多数中国股市已经触违规行为。查视银广夏破产前的2001年度报告,证监会发表独立意见也没有异议。根据证监会的调查,可以找到大量的证据证明证监会的明显过失:如果银广夏破产在1999年和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1999年确认公司募集了超过3亿元的基金已经投资承诺分配分配的基金项目,但根据验证实际的投资只有1.78亿元,和其他由银广夏董事局及其控股子公司占用及挪借,其中有1200万元被用于支付董事会费用的。再一次,在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内容银广夏破产超临界萃取设备价值4351万元作为投资。

2.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缺陷。虽然中国一直强调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但实际情况比制度安排多了更多来影响的独立性。据了解中天勤注册只有为200万元的资金,即使中天勤遭受的最严重的经济制裁,这与其年收入利润超过6000万元相比,这是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不直接参与14银广夏审计合伙人立可以即以避免其收入来源的来避免责任责任。可见其低风险。而因为风险是非常低的,更多的是要关注的项目合作伙伴的巨大利益向上提上拉,而不做业务。

其次,在整个行业人员素质上,专业水平低、经验不足及缺乏职业道德观。在银广夏的虚假事实中,天津广夏提供的海关报关单上,所有“出口商品编号”的商品都是空白。违反了报关单的基本知识,如果按常识进行贸易报关,是可以发现的,它但可能不会引起中天勤审计人们的注意。关联交易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银广夏不能抵消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未按协议合并子公司的股权比例。据调查,有多达26家控股公司的一些关联交易未合并报表,涉及1.5亿元以上的关联款,银广夏因此巨额虚增资产和利润。

除此之外,证券监管低效,进一步助长了违规造假行为的蔓延。许多研究者并不完全信任银广夏证券,也不认为可以将钱投资进这个股票,相反的证券监管部门没有怀疑过银广夏证券。另几个例子是银广夏事发之前暴露的湖北康赛,中科创业、郑百文事件、黎明股份分公司的业务暴露出来的事件,甚至普通人也可以看到明显的违规炒作,但未能获得监管部门的注意。因此检查出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离法律要求的法定管理的机制监管要求距离太远。我们可以说,舞弊蔓延和升级,近年来大量事件的出现对股市舞弊现象也与证券监管无力的有关系。

四、财务报表的一般预警信号

(一)财务报表舞弊预警信号分析

1.销售的一般舞弊的预警迹象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部报告收入过高,以及过低的销售退回、折扣,显然未计提足够的坏账准备。在对外财报表,现金的比例已显著偏低;增加的应收账款幅度比收入的增长幅度高。

2.销售成本舞弊的常见危险的标志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部报告的销售成本过低或降幅打,购买购买折扣高、期末存货余额过高或增长幅度过高,库存和销售的成本相关的交易是不完整的,并记录在及时,或在交易中,会计期间和明显不当分类和记录的。

3.负债和费用的舞弊常见危险的信号包括:期后事项分析表明,下一会计期间的所支付的负债金额都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已经存在,但不会被记录;库存盘点过数大于存货会计记录;和出库记录表明有期末验收入库期末存货的,但采购部门未能提供购买发票。

4.资产舞弊的常见危险的标志包括:缺乏正当理由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以评估变化记录价值调整入账;频繁更换的非货币性资产;重大资产剥离;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内并列入研发费用或广告和促销费用。

五、财务报表舞弊的防范对策

(一)针对缓解舞弊动机提出的对策

我们因为中国法律规定和会计制度规定而导致引起的虚假财务报表。有以下的情况:在会计计量上的利润和资产决定着净资产收益率受到,而舞弊的动机也必将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这两个因素里,利润和资产的相关的产物都有人为主观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深刻的,所以利润和资产往往会被人们拿来进行操纵。从消除舞弊动机方面讲,我们可以通过抑制着两方面的因素来缓解舞弊的动机。

(二)针对减少舞弊机会提出的对策

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是让外界了解和认识这个企业的重要方式。而对外披露也是一个纽带将企业与相关利益人之间联系起来,以此达到完善证券和资本市场,增强资本市场资源的调整和协作配置,这些有益之处是靠财务信息披露所起作用的。相反的是在现实中,证券市场里的上市公司,企图以粉饰财务报表来掩盖许多企业真实信息和情况。鉴于此,为了可以使信息披露的真实,令经济市场产生调节作用。保护中小投资者和其他相关利益者的自身利益,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的公司应该层层减少舞弊的机会,已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真实准确的。

1.上市公司层面。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内部,从根本上控制了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加强公司治理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可以从改善股权结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着手。

2.社会监督层面。因为社会监督深刻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所以我们应从社会监督层面来减少舞弊的机会。例如注册会计师应该进行独立审计和公允客观地对报告的真实,并且合法、公正的发表意见。例如:一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二是改善审计市场结构;三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等方面去加强社会监督。

3.政府监管层面。(1)完善政府的监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政府监管,是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的存在,政府监管体系不是很顺利,导致财务报告舞弊,因此,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必须是完善政府监管。

(2)加强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政府监管。目前会计公司财务部门的监督部门,审计部门,证券监管当局。对于财政部门和审计等部门监督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会计市场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地明确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只能有一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而并不是同时所有的监管会计事务所。

(3)使政府监管部门要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还需要建立社会评价和问责制和政府规制行为的约束机制。所谓的政府监管行为的约束是指有一个社会的社会评价和问责机制(民主)审查机制(如社会评估机构的专家,代表和政协委员,公众和其他成分的政府机构进行审查)和政府监管部门承担其后果的制度安排,监管行为的责任。这一机制的建立是消除官僚主义和防止私人滥用公共权利、实现科学和政府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重要措施。

(4)健全有关控制舞弊法律制度。因为法律协助规范市场活动和调整市场行为,而法制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法律以及它的体系约束和制定真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可以从中不断引导着从业者的行为,按照法律所约束下来划分和承担个人责任或过失。由于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同时个人道德观念的不足,法律就会成为一种在短时间内最规范最有效可以划分和确定追究责任而控制减少财务舞弊的一针见血方式。

六、结论

第9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在对企业失败进行界定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财务危机,但是究竟是什么财务危机,在理论界还没有一个定论,总的说来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仅指企业因为过高的负债而不能按照合同期限偿还无争议债务本息造成的危机,严重的甚至破产。其二,指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负债过高)而造成财务失败或经营失败,这些原因包括应收账款不能回收或回收不及时、盈利的预期目标未实现以及现金流量控制效果不佳等。财务危机又叫做财务困境。企业的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多样性、突发性、灾难性和可预见性等特征。

二、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当存在于企业经营中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危机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财务危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成因就是由上述风险构成的。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类,其财务危机的成因也可以分为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两大类,下面就分别进行阐述:

(一)外部成因分析

(1)建筑市场明显不公平。主要表现形式是因为供应远远超过需求,为了中标不得不压低报价。这种现象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每年的建筑工程都是有一定的限额;另一方面,建筑行业门槛较低,很多劳动力都向这个行业转移。在上述两个方面原因的作用下,建筑行业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获得中标机会,建筑企业不得不相互压价,达到低价中标的目的。

(2)保证金制度大大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负担。近年来,政府部门出于保护农民工利益、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等目的,实行了保证金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越多,所缴纳的各种保证金也就越多,这样一来企业流动资金的很大一部分就会挤占,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3)仍然存在违规招标现象。尽管《招投标法》已颁布多年,但是暗箱操作依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杜绝。有些评标委员受到金钱诱惑或利益驱使,一味袒护投标人,而对投标企业的评审和考察只能流于形式,严重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从而增加了未中标企业的财务风险。

(4)垫资施工给企业造成的压力过大。低价中标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垫付大量的资金,而业主往往会推迟结算时间或克扣部分工程款。这样一来企业的资金压力就会加大,为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建筑企业不得不持续低价中标,以下一个中标工程资金来弥补上一个工程的资金缺口,如此循环。

形成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原因除了上述四点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普遍存在工程款的拖欠现象、索赔制度缺乏效力以及乏力的工程担保制度等。

(二)外部成因分析

(1)企业内部在管理上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企业标书的制作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尤其是投标规模比较大的工程时。其二,由于施工员、成本核算员等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及时交换信息和资料而造成差额。其三,设备、质量和材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退场或调配等。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错误必然会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从而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自身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为数不少的建筑企业沿用的仍然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对科技创新关注不够,机械化水平不高,很少用到信息化管理,这无形中增大了成本。另一方面一些没有资质或资质低的建筑企业靠挂靠来承接工程。这些企业的负担相对来说要轻得多,所以他们有资本以更低价格中标,最终导致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

(3)对项目的管理不到位。项目是建筑企业的中心,成本管理、市场采购、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任何一个过程出现失误,整个项目都会造成灭顶之灾,造成巨大的损失。

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成因除了三个方面外,还有诉讼案件标的增加和财务管理缺乏力度等原因。

三、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选取从2013年和2014年两个会计年度的108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的总样本(其中包括分别包括ST工资和非ST公司各54家)。将这108家公司随机分成检验样本组合和估计样本组(两组各54家)。

(二)财务指标样本的选取

根据2010年和2011年的财务数据分别对2013年和2014年公司是否成为ST公司进行预测。才参考以往研究文献后,总共选取了30个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还能力和流金指标等。

(三)粗糙集――神经网络的财务预警实证建模

(1)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归一化预处理,神经网络输入变量规定在[0.1]范围。

(2)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训练。神经网络输入端的约简结果即为粗糙集的处理结果。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