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课程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来说,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对其有一个较为透彻的把握,同时有效的加以利用.这样在将来的发展中,才能获得较大的进步.很多的教师在应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过程中,对尺度的把握并不是特别的稳妥,因此没有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为了教师有一个更大的突破.需要对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有一个较为细致的研究.本文就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进行一定的案例研究.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本质,以全新的理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中,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本质,同时要以全新的理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在本文中,以苏教版的教材为例,例如,在“图像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像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如图:
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要想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必须对课程的本质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寓数学教学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是一种激发人的感情天性的境界.对学生的学习来讲,情境是一个猎场,学生可在这里发现猎物;情境是一个迷宫,学生要在这里寻找出路;情境是一块跳板,学生要在这里飞跃.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教材内容,精心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加深理解.在本文中,主要以苏教版的教材为例,观察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找垂直,验证垂直,相互谈论垂直,从而引出垂直的定义.图片中熟悉的场景,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做垂直、找垂直、验证垂直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概念表象.此环节培养学生将背景抽象成数学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要想把握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困难,只是需要将一些生活中的东西良好的应用到课堂当中就可以了.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有效引导具有很大的益处.当置身于课堂当中的时候,所有的阻碍都会消失,只有知识的动力.
三、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高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实际生活问题构建与发展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都有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让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操作,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引导.在这里,我们以苏教版的数学教材为例,比如在计算方程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利用日历来进行计算,日历与方程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关键在于学生如何的运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长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这样对将来的发展而言,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四、突出过程、引导探索、感悟学习
(一)突出过程
对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来说,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如果没有过程,只求结果,那么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学习到真正的知识,一个结果代表不了什么.就算是最精确的结果,没有过程,也得不到全部的分值,因此,一定要突出过程.要让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在苏教版的教材当中,对几何的教学就非常的注重过程,比方说全等三角形这一课,并没有着急的告诉学生全等这一理论,而是着重告诉学生全等的由来以及如何证明全等,全等的意义,等等.最后才会告诉学生全等的真正含义.如图:
相对于普通的教材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具意义,同时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方面,非常的突出,学生和教师也更加的适应这样的情况.在将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方面,突出过程,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
(二)引导探索
引导探索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都不是特别的健全,因此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和自己有效的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良好的引导,不能强制地让学生顺从自己的思维,这样是不会达到良好效果的.在苏教版的教材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编写,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硬性的引导,学生会主动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和学习,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探索的时候,也会根据书中所编写的方向去探索,这样就防止走偏.在引导探索方面,苏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做得比较到位,可以说是全国的典范.
(三)感悟学习
对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来说,要想有效的把握,同时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和教师有一个深刻的感悟,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教学中倍添助力.很多的教师在感悟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苏教版的教材也是一样,在立体几何中,苏教版的教材着重往感悟学习方向发展,力求获得新的突破.主要表现为,立体几何不再枯燥无聊,而是变得生动,通过一些有趣的语言和另类的问答,使学生更愿意学习立体几何.之后获得更大的感悟.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定的良性循环.对于感悟学习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只有感悟,才能学习,学习之后才会感悟.这就是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魅力所在.
总 结
本文对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大量的案例证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对学生和教师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积极影响,呈现出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非常愿意受到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过程中,需要对尺度有一个有效的把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需要根据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应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能够将这些问题彻底的根除,同时会获得较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杨晓凤.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引导——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目标;理念;特征
语文新课程目标,是以优化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的。这一核心概念,比较完整和透彻地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目标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
一、语文新课程目标的理念
从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现的三维设计思路,我们就可以清晰地透视其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了这一三维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反思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育历程,曲折颇多,感慨颇深。从建国到“”时期,语文教育滑入“政治思想教育”的极端,愈陷愈深,几乎偏废了作为学科最基础内容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教学,以狭隘的“阶级论”取代了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学生沦为特定“义理”的被动接受者,致使思想的复制和言语的克隆成为俯拾皆是的普遍现象。进入历史新时期,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又使语文教育滑入“唯知主义”的另一极端。过于细密以至繁琐的语文知识系列和周而复始的机械式语文技能训练,从另外一个角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与智慧之释放,使作为名义上的学习主体逐渐异化为存储语文知识的容器,正如巴西教育学学者保罗・弗莱雷所形象比喻的那样:“教育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学生是储蓄所,教师是储蓄者。”两部语文课程标准在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后,非常清醒、非常自觉地将课程目标定位在“语文素养”的优化上。正如前述,这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目标体系,不但是“全语文”,而且是“全育人”。所谓“全语文”,是指新课标纠正了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使课程目标回归到语文本位上:不但是独立、个性化的阅读能力,自主、有创意的写作能力,而且恢复了被偏废的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即动态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语文知识则在一种全新的视野中纳入课程目标框架和教学方法中,使之落实在服务“语用”这一基准上。所谓“全育人”,是因为课程标准中所用的“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涵盖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发展的方方面面。除了狭隘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要素外,恰如方智范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文质俱佳的言语作品,它们是作者思维、情感、智慧、道德等生命情意要素的完美结晶,是一个个崇高、美丽、深刻之灵魂的真实显现。读《死水》,自然感受闻一多在沉郁中的绝望,在绝望中的焦灼;读《致大海》,则为普希金自由奔放的才情和豪迈开阔的胸襟深深感染;读《项链》,更可体验作家对人的命运及主宰命运的神秘力量的深沉思索;读《巩乃斯的马》,怎不为作家对力量和美的强烈憧憬所激动,为其对生命境界和意义的执着探求所升华!因此,语文课程内容决定了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深深地熏陶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洗礼着一颗颗单纯的心灵,优化其精神、美化其人格――这就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性,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立人”、“成人”之功能。也正因如此,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组涵义丰富的动词去完整地阐释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去精辟阐释支撑课程目标的内在理念。
二、语文新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综合两部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现了下述一系列基本特征,这对各阶段语文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第一,语文课程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两份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设计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一一照应到了上述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课程标准颇有新意地突出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也就是突出学习主体对文本的体验与内化,突出语言实践活动中文本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滋润、对其情感的怡养、对其德性的熏陶、对其思维的潜移默化。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更是直接、鲜明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特殊性质对课程目标的内在规定,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方面,在使之德、智、体、美、情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功用。孙绍振教授认为:“关于语文教育,一直有两种对立的理论体系:分别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我看来,二者不应该绝对地对立起来,语文即便是工具色彩很强,人文色彩也应该是同样强烈的。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的历史、认识自我,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同时它又在潜移默化地,而不是以强迫灌输的形式陶冶青少年的心灵。我想,这些要比单纯的识字、阅读、作文的能力的培养更重要。这里的关键是潜移默化,这是一个漫长的、无声的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的过程。”
第二,语文课程目标凸显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以全预制、全封闭、全垄断为基本特征的指令型课程,以国家教育意志为本位,严重轻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性、能动性、创造性,在语文课程学习的目标上,视学生为特定义理和知识系列的容器;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式上,以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从文本解读到作文教学,教师是课程指令的机械执行者,学生则是课程指令的被动接受者。“灌输”、“训练”、“测试”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关键词,导致学生“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甚至沦为“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并使“个性发展”获得了应有的合法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_―这是语文新课标所发出的时代强音。诸如阅读中的独立自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写作中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口语交际(特别是演讲)中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等。至于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的新学习方式的提倡,更是为达成语文课程目标而在学习方式上所发生的一次空前变革,其影响深远,将有助于造就出自信、自强、自主的划时代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则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潜能的前提下还其选择的权利、还其听说读写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这样,以“生本文化”为表征的教学就归正为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一种使学生心智进发、思维敞开、心境澄明、视界敞亮的发展性力量。合作学习,则以其组织活动形式的开
放性而见长,把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多向关系,有利于增进学习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变指令型课程中互相敌视、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分享成功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和“同伴”的关系。这种健康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净化班级人际关系,有助于降低个体自闭式学习中的压抑感和紧张感,使每个学生个体在欢愉、明朗、轻松的集体氛围中获得正常的同步成长。而探究性学习,以强烈的问题性、探索性、亲历性和开放性为显著特点,最注重的还不是含有某种原创性的所谓“发现”,而是探究过程中殊为难得的生命体验――这绝对不是教师通过文字教材所能传授给学生的,只能由探究者自己亲身参与后才会真切感受到。学生的求知欲将在探究后更加旺盛,意志力将在探究中获得砥砺,创造精神愈来愈趋向光大。经历一个探究性学习的周期,学生将会懂得“我思故我在”的真谛,试问:这与简单“接受”知识、“接受”教诲、乃至“接受”真理相比较,不将获得更丰富、更深沉、更有价值的东西吗?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特性 分析措施
引言: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程有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改变,尤其是课堂教学特征上有了一些明显变化。教师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且会灵活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乐趣。只有进行合理的转变数学课程的教学才会更为高效,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多收获,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1.对于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
想要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首先需要教师对于学课程的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做出合理改善,进而全面提升知识教学的成效。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分析课本的编排设置,对于知识的难度、教学的重难点等都要有良好把握。同时,在针对不同部分的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方法的选择。几何部分的知识要深化对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代数内容则要加强学生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此外,对于不同功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转变。新课教学中要保障大家对于教学内容有良好的吸收,复习课则要实现对于学过内容的巩固与深化。只有对于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才能够打造出更为高质量的课堂,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在“图像及其性质”的复习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像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再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要想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必须对课程的本质有较好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教学。准确把握教学标准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实现的一个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凸显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样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这也是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初中数学课本中讲到的很多知识都在生活实际中有着直观的应用与体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知识点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并且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给与学生引导与启发,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促进大家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这些都是对于知识教学的很好的促进,能够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较高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实际生活问题构建与发展的。因此,教师在知识教学时要善于构建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桥梁,这将会帮助学生对于新知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进而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计算方程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利用日历来进行计算,日历与方程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关键在于学生如何的运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长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习题。此外,教师要更多的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尤其是在学生的知识理解存在偏差时要及时指出。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对于知识有准确的理解与认知,这也是学生数学能力具备的基础所在。
3.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的特征分析
3.1课堂中师生关系平等,呈现民主的特点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感情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有平等的和民主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完全将自己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气氛会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3.2.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的过程较明显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双方之间即时的信息反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种平等式的交流互动,还能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和学习,教学的质量也就随之提升。
3.3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新课程下数学课堂上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老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索、反思,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思考方法。
3.4充分地利用教学环境来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和灵活。数学教学中通常会涉及到立体的图形和系统的流程,计算机等多媒体工具能将立体图形和更精确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新途径,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具有一定的特色。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主导作用,并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是主要的行动者,积极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基于学生的情况设计了生动的课堂教学方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共同进行探讨和研究,这种开放式的教学途径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让学生形成了主动思考、探索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科技手段来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讨,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不断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总结: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有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教师要对于教学标准要准确的理解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更为灵活,要善于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且要注重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这些方式都是对于知识教学的很好的促进,并且能够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胜利.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2(06):134-137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方法论;逻辑路径;特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7-0043-04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问,是方法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方法论是方法背后深刻、稳定的机制,是方法的升华和概括。有学者指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是方法的体系。”[1] 它是方法之上的方法,是处在顶层的、更为根本性的、上位性的哲学层面的东西。正如全指出的,“方法论就是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所采取的深层次途径和拥有的哲学观。”[2]
一、职业教育课程方法论演进的逻辑路径
职业教育课程方法论是指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的各类方法的总和。它以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探求方法生成的机制、原理、规则,各类方法的特征、本质及相互关系,是对课程方法的系统概括和哲学升华。逻辑路径是指课程方法论提炼、生成遵循的演进路线图,“路径”前冠以“逻辑”限制,是因为这一路径具有必然性、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强调路径的选择是必然经由的不二路径;客观性强调路径的设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应然要求;普遍性是指路径的模型是人们共同遵循的方法的“跑道”。这一路径的内涵就是“做法——方法——方法论”,与之对应的还有其表现形式、归属层面和方法特点,见表1。
表1 职业教育课程方法论的内涵及对应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方法论作为目标实现的途径和实践方式是一种结构化的体系建构,一种渐变发展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层级性和阶段性。说它是一个过程,是因为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做法——方法——方法论”三个阶段和由“做法而方法”、又由“方法而方法论”的两次转化,才完成的一种流程和建构,有鲜明的发展轨迹和脉络。说它是一种体系,是因为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构成,而是由三环节和多要素形成的一个整体、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体系横向上具有鲜明的层级性和阶段性,是一种拾级而上、渐次推高、由此及彼的逻辑递推关系。在符号表征上,它们虽然有共同的语素揭示相同的内涵,但却在同一中见差异,具有不同的本质规定,体现了总体逻辑进程的各个阶段与层级。纵向上它是一种内在系结、联动互补的同构关系。虽然在符号指示上大相径庭,但在意义所指上却殊途同归,在区别中见出同一,体现了每个阶段方法的各个侧面和不同视角。
(一)做法
做法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层面。这一阶段是方法论产生的基础阶段,是整个方法论逻辑建构的起点,只有把这一基础工程做好,才能使承载其上的方法奠定在稳定、坚实的基础之上。在这一阶段,一切都处在“做”的过程中,一切都在实践中融合、实现。例如,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在课堂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但在这一阶段,教师还普遍缺少方法的意识和自觉,他们知道“怎么教”,但对于“为什么这样教”、“用什么方法教”、“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缺乏反思和体认。就是说,教师只有具体的教学思维,没有方法思维,只有形而下的实践,没有形而上的思考与提升。再如,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鲜活有效的课程整合实施做法,充满了实践智慧。但却缺乏向方法层面的提升,只能停留在个人的经验层面,无法起到引领改革、指导实践的作用。
(二)方法
方法是做事的方略或法则、办法。方法之于做法有如下不同:一是方法已由经验形态提升为观念形态。经验是课程实践中积累的有效做法或体验,是方法之源和方法之本。换言之,方法不是抽象地栖息在经验之外的东西,它是扎根于经验、生长于经验沃土之上的理性概括的成果,是已由缄默的经验变身为显性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正如斯宾诺沙指出的:“方法不是别的,只是反思的知识或观念的观念。”二是方法已由实践层面上升到技术层面。实践层面是“教”的层面,是教师根据职业要求,完成自己份内工作的惯性操作层面,他们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因而没有技术可言。而方法一旦进到技术层面就大为不同,在这一阶段,教师已经有了“如何才能教好”的自觉意识,有了对好的经验做法的理性筛选,有了对课程实施优化的技术考量和掌控。教师的教学已经开始由自在的行为走向自为和自觉,上升到技艺和智慧的层次。如“教学做合一”是当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一致认同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如何才能运用好这一模式,还必须有保证“合一”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否则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合一”就很难实现。总结许多职业院校实施的经验,可以依循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提炼出:课程环境——车间与教室合一,课程内容——教学与工作过程合一,课程实施——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合一,能力培养——作业与产品合一,课程评价——样本与学习态度评价合一等保障方法。这样有了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方法指导,教师就能得心应手、娴熟操作,确保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 对精品课程建设及其实施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学新课程物理教学的思考及其认识 网络交往的内涵与特征刍议 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季羡林对及其思想的认识与思考 立体化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解读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对化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对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认识 浅议企业战略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对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及其思考 对企业税收筹划特征认识的思考 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内涵和特征的几点认识 开发课程资源的认识与思考 对网络新闻评论现状与前瞻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对网络直播及其技术的认识 对初中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网络课程特征与网络课程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5/10112.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6).
[3]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l(1).
[4]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l).
[5]蔡琦.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6]张剑平,陈仕品,张家华.网络学习及其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胡凡刚.简论Elearning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2002(4):1418.
关键词:客家;岁时节日;饮食民俗
客家地区的岁时节日很多,有诸如立春、惊蛰、食新节、立秋、尝芋节、牛生日等农事类节日;有社日、米谷神生日、清明节、沐佛日、六月六、观音升天日、七夕、中元节、冬至等祭祀类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喜庆团圆类节日;有天穿日、端午节、立夏、重阳节、腊八节等驱邪祛病类的节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岁时节日体系。客家人的节日活动内容丰富,饮食活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围绕着各个节日展开的饮食风俗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考各种文献的基础上撰成此文,试图对客家传统的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形成及其特色予以阐述。
一、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形成
客家传统饮食民俗的生成受到了客家族群聚居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同时,客家族群形成、发展的历史及民间的俗信心理也直接影响了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文化的形成。
(一)自然地理条件
赣闽粤三角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面积小,且中小水系发达,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种地理条件为稻谷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决定了本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并奠定了以稻米为中心的稻作文化和饮食民俗基础。水稻的广泛种植,催生了客家地区许多以大米为主的风味食品,如粉干、烫皮、粉皮、冻米糖、雪片糕、糍粑、年糕、黄粘米果等。无论是招待亲友,匿是祭祀祖先和鬼神,这些食物都必是必备的,它们充当了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客家民众提供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山珍、河鲜、蔬果野菜及畜禽。因此,客家人节日食物的原料也大都是就地取材,根据季节的变换,适时地出现在客家人的餐桌上。
(二)历史人文因素
1.文化传承因素
首先,在分析客家饮食民俗文化时,不能脱离中原文化这个母体。在思想文化方面,南下的客家先民带入赣闽粤边区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精神,重道义、守礼节、好学问、讲伦理,是客家民系孕育和形成的主导精神。整个客家地区因受儒家文化和理学思想的濡染,形成了一种尚仁礼、慕理义、敦厚好客的社会风习,这在客家人的年节饮食礼仪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宴席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行各种酒令的内容和方法等,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另外,客家许多传统岁时饮食民俗如过小年这天要用甜食祭灶王爷、端午食粽、重阳饮酒等习俗与中原地区传统一脉相承。中国传统医学对客家传统饮食保健习俗也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的作用:“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气于脉。”同时还提出了“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的理论,把以饮食来疗疾和调养身体相结合。客家地区在开发初期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人们稍不注意,很容易生病,加之当时地处偏远,又缺医少药,因此,这些重视饮食,以食代药,在特定的时候用以食进补的方式来调养身体的思想常常反映在客家节日食俗中。如《赤溪县志・舆地上・风俗》载:“立春日,啖生菜,饮春酒,以迎生气。”;道光《英德县志・舆地下・风俗》卷四:“夏至,砾狗御蛊毒,又谓之解疟。”端午节,以各种草药熬水沐浴,谓之可祛百病,并服用菖蒲酒、雄黄酒驱邪避蛇虫等等这些节日饮食习俗即是客家人在中国传统医学思想指导下,逐渐摸索出适合当地实情的以食防病、以食保健的经验。
其次,由于迁入地与原居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大相径庭,为了能迅速地融入迁入地的生活,客家先民对当地土著民俗的接受、吸纳也就顺理成章。例如,十月初一“牛生日”是客家人为答谢辛勤劳作的耕牛而设立的节日,这一天,牛不穿绳,谓之“放闲”。客家人还会给牛角上挂粉食或糍粑,喂以精制饲料,让牛休息一天,过一个象样的生日。这种风俗在北方地区是没有的,应是南下客家人来到居住地以后受到原住民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节日风俗。正如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曾说:“客家初到闽、赣、粤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要想不与他们互相混化,亦事势所不许。”0客家族群聚居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被称为吴头楚尾,周边还有湘赣文化、岭南文化、及福佬文化等多个地域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乃至相互渗透,因此,客家岁时节目饮食民俗的生成必定要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
2.俗信心理因素
客家岁时节日食俗的生成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等因素起了主导作用,族群的俗信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正月初七日据说是人的生日,称“人日”。道光《宁都直隶州志・风俗》卷十一载:“人日,以七种生菜为羹,相互饷遗。”这天,客家妇女会早早起床,到园子里采摘芹菜、芜荽、芥菜、葱、蒜、韭菜,和以鱼丸煮羹汤,人们希望吃了七种羹后,勤劳工作(芹菜),会划善算(蒜),聪明敏捷(葱),年年有余(鱼),团团圆圆(丸)。如果谁家没有准备七样菜,这家的妇女就会被人指着脊背讥笑为“懒尸嫡,菜园里摘不出七样菜”。这种由俗众心理而产生的岁时节日食俗在客家地区还有很多,如中秋节到邻居家菜园里采摘青菜,谓之“偷青”。被偷的人家不但不会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大家相信,“偷青”这件事对偷青的人家和被偷的人家都有好处,能人丁兴旺。
二、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特征
绵延数百年的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习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有其鲜明显著、独具一格的特征。应当说,这些特征,既是其自身长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日渐完善的结果,同时又是其最终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重要标志。
(一)多种文化叠合
客家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客家族群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分析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时不难发现它的这种多种文化叠合的特征,它既大量地保留了诸如社日酬神分食社饭、清明节吃冷食等中原古老的传统民俗,又审时度势地对赣闽粤边区的原土著文化和周边文化进行吸纳,融合。正是客家民众这种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消化吸收的开放心态,使客家传统岁时饮食民俗文化显现出多种文化叠合的特征。
(二)与信仰生活结合紧密
客家地区的民间信仰氛围非常浓厚,而且根深蒂固。从一系列的岁时节庆饮食习俗中我们可以一窥端倪。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灵魂,无所不在,因此对各路神灵和祖先都需要小心供奉。一年中的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是对举行祭祀 的好时机,因此,在节日中准备一份象样的食物来祭祀是必不可少的。客家人认为食用用于祭祀过的食物是能受到神的眷顾的,因此被用于祭祀后的食物会给家中成员分食以保全家的平安健康。
节日中客家人的无论是餐桌上食物还是与饮食有关的活动都比平日里丰富许多,但有些禁忌还是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会触了霉头。如大年初一,许多客家人都忌吃荤,认为这样作可“以通神明”,这一天也不能进入菜园摘菜;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客家人在这一天忌煮食生米,只能在头天晚上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再蒸熟,这样才能“五谷丰登”;立秋这日忌采食园中蔬菜,谓之“歇秋”,“不歇息触秋则无收也”。
在客家人的观念中,某些特定的时间的食物还有着可以预知凶吉的功能。如立春日,农人会将五谷(瓜、麻、豆、麦、谷)布撒于田间,然后观察种子撒得均匀与否,以此来占卜当年收成的丰歉。
(三)蕴含大量的仪式和丰富的象征
客家人的岁时节庆饮食民俗中蕴含着大量的仪式和非常丰富的象征意蕴。客家地区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要靠天吃饭,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很大,风调雨顺是农作物顺利生长发育并获取丰收的重要保障,而水旱灾害、冰雹灾害等则会导致农作物歉收。因此,人们往往要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定食物和饮食仪式来表达期待农作物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旧时的立春日的开耕仪式,不但农人们重视,连州、府、县的各级官员在这一天也要郑重其事地行参与其中,用牲果酒等祭品以一套复杂的仪式礼祭“芒神”,以此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理意愿表达出来。其它岁时节日中,民俗仪式与象征亦比比皆是,如赣南客家民间有“炒惊蛰”一俗。惊蛰日,人们会将花生、豆子、大米等放入锅中翻炒,并在口中念道:“炒炒炒,炒去黄蚁爪:春春舂,舂死黄蚁公。”人们相信这样能防治谷物的虫害,因此这一天又有“炒虫节”之称。客家人在正月初七人日食“七样菜”以讨吉利;正月二十天穿日吃糖米糍补天的漏洞;八月中秋“剥芋皮”,恶鬼就无法危害人间,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食俗中包含着大量的或繁或简的仪式和意义各异的文化象征意蕴。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视野中,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交往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提高素质。而生活,一般指的是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对人而言,它包括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具有更高价值意义的精神生活。作为有意识的独特存在体的人,更多追求和享受的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至于“化”,本义为转变,可引申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基于此,所谓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指政治教师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政治学科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寻找可能生活,不断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教学状态。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思想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基本原理,通过系统掌握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育人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师生在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感知多彩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锻造多样技能,最大化育人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1 立足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泉和载体,鲜活的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一方面,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活教材”。赋予课程时代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体系只有融入广泛嬗变的现实生活中才能有血有肉、有气有力,才能充分展示其生命力和学科价值。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学生改善生活、走向未来生活的基础。只有做到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思想政治课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接纳知识的积极性、自主性,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价值目标。
2 着眼可能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理想化”极端以及简单沉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庸俗化”极端都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力避的错误倾向。“教学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来发展其在未来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其改造现实生活、适应未来生活的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学生活化必定要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树立起一个价值标杆,即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超越,使学生为了未来的理想生活做好准备。
3 凸显学生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从众多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主体间性”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师中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应在教学中得以凸显。因此,教学“生活化”应始终坚持“双主体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教学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提高。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以生为本,勇敢“退出去”,适时“站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民主平等开放的双主体互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1 本本相接,构建“双轨制”教材体系。新课标提出,教材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这些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新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建设上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在体现出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应变机制,即建立包含学科知识精髓的“硬教材”和反映时代变化、从生活中精选的热点问题的“软教材”共行的“双轨制”教材体系。
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或者说经典性的内容,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常规教材、基本教材,不妨称为“硬教材”。其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律规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常识等。这一教材的内容一经确定,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与此相适应,选择新课标要求中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的部分,如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现实方针、政策等内容,加上时事政治内容等,形成活页式的思想政治课的补充教材、现实教材,称为“软教材”。“软教材”可根据情况变化,反映最新理论和政策要求及国内外大事,每学期或每学年变换一次。
建立这种“双轨制”教材体系应把握和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保持基本常识、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参照系,从而提高课程的信度和效度,确立学生坚定的政治道德信念和稳固积极的人生价值体系。二是要根据社会及政治、经济变革的新情况和新精神,让学生了解社会变革的“窗外事”,避免成为象牙塔中的“隐士”,从而促进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双轨制”的优势在于,一是使思想政治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二是使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心及学习常规化和制度化,力避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
2 多管齐下,采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需要丰富的多层次的课程资源。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专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但从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清楚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也较欠缺。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迫切需要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彻底转变。
一是广辟路径,牢固树立“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但
不是唯一资源”的理念,把学科、学生、学校、社会等作为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来源,广泛搜集生活化的课程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创造活动,一方面,教师应该富有想象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类人士,他们能使学生感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们可以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可以请他们给学生现身说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如书报、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调查等学习资源。此外,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育需要、学生特点和教学原则,筛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筛选机制;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信息,构建网络课程等等也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因时因地,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有时甚至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要构建互动平台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生成,做到适时而启、适时而发、适时而导;其次要敏锐捕捉,防止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在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时应懂得取舍,用教育机智捕捉它,用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来整合它;最后要注重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引导与升华,对于生成性资源中富有个性与特色的部分应立足课堂,引导学生从本地实际、本人生活出发,突出本地、本校的人文资源优势,把地区区域的人文与社会资源价值上升为整个课改所需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特有价值。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教学生,上升为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发展学生。只有这样因时、因地开发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彰显思想政治课堂的个性化,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
效率就是生命。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追问,促成了相对于“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一话语向思想政治课堂的快速渗透与融合。审视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课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并不“幸福”。因此,关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问题,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合理探求,更是实践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课与生活世界的进一步契合,“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成为当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走出现实困境的可能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关键词:高中体育;排球;课程体系
我国高中的体育已经开始深入发展,通过各方面的改革,我国的体育越来越完善。排球课程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程,在整个体育教育课程中居于中心地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人才是体育教育的核心。
一、高中体育排球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分析
1.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都在完善
在体育改革中,要求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增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建立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方案,对排球教学的方法进行调整,对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对排球学习的乐趣。
2.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使排球运动的发展迅速
现在,我国提倡全民健身,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人们会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体育项目,从而促进身体健康。排球运动能够展现出娱乐化的色彩。人们在排球运动中能够一边锻炼身体,一边使自己的身心放松,使人们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在高中排球教学中,体育理念是不断更新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建立完善的排球课程标准。现在,素质教育日益完善,在“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的书籍中也提出了排球教学应该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排球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技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排球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观念,建立全面而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也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健康体育为指导,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排球教学中收益。
2.课程设置的丰富性
现在,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在高中排球教学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的丰富性。在传统的排球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硬式排球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更加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技术比较单一的人才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所以,在排球的教学中,老师也应该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将不同的排球打法都讲授给学生,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全面的技术要领。老师在排球教学中还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在排球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适应教学的内容。
在课程教学中,课程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计,而且还要展现出课程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让学生在学习排球中能够获得知识和乐趣。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排球课程体系的建立方法
1.指导思想
在排球教学中,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发挥出来,实现创新性的教学,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排球课程在设计时应该遵循国家关于体育教学的相关理念,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根本,使学生能够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而且,在排球教学中,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不仅要有理论教学,还要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到排球运动中,体现出排球运动的竞技性特点。在排球教学中,要呈现出一定的娱乐性,促进身心的发展。在排球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展现出来。
2.教学目标
在排球教学目标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体育的相关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制定有特色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内容在设置时要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国家排球运动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掌握排球运动的规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排球运动技能,在教学中强身健体。此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现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善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而且通过排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自己,在学习排球课程时能够激发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大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关键词: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英文Language B;外部评估;内部评估
一、国际文凭课程简介
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是一门两年制的预科课程。这门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组织并且管理的。由于该课程具有综合平衡的课程设置以及高标准的学业衡量水平,其文凭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目前全球已经有75个国家的2546所大学明确表示乐于接受国际文凭课程的毕业生,包括斯坦福、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一直以来,国际文凭课程的评价体系深受教育评价专家的好评。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盛赞国际文凭课程“是一种类似于水仙花结构模型(如下图)的课程”, 并且进一步指出“这一课程设计为克服普通中等教育中科目林立,将知识割裂得支离破碎的弊端,做出了重大尝试,是现有的其他中学课程体系所不及的。”
从以上图形中可以看到,学生要想取得文凭,除了要学习六门学科的课程之外,还要完成知识论(简称TOK,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学科)、拓展性论文(Extended Essay,学生自主研究的课题)以及学生创造行动服务(简称CAS)为宗旨的课程。该课程体系一直致力于培养有探究精神的终身学习者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二、国际文凭课程英文Language B的评价体系
1.英文Language B课程的评价标准及实施
英文课程的评价由“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部分组成。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选择高水平英文课程(High Level),反之可以选择标准水平课程(Standard Level)。以下笔者将以高水平课程评价体系为例进行分析。
高水平课程的外部评价为笔试,所占比例为70%,试卷最终将呈递IBO进行统一批阅。此部分包括卷一“文本阅读”(25%)、卷二“写作”(25%)以及“文学作品评论”(20%)。卷一部分共囊括五篇文本,涉及国际课程核心话题的方方面面;卷二部分则以非核心话题(IB国际文凭Language B包含三大核心话题,分别为global issues,communication and media,social relationships. 此外还有五大非核心话题,分别为cultural diversity, customs and traditions,health,leis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为根基,考查学生对于不同文体(例如news report,interview,blog,diary entry,speech等)的运用;而文学作品写作部分则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所读文学作品自主确定写作内容,独立完成创作。在学生完成创作的规定时间内,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
课程的内部评价则为口试,占总分的30%,由任课教师出具测试结果,IBO对成绩进行监督调整。此部分将分别对学生进行individual oral(20%)以及interactive oral(10%)的测试,前者是学生基于图片进行个人陈述,而后者是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互动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文凭组织所采用的评估标准是标准参照法而不是对比参照法,即评估方法是根据所确定的有关评估标准来评判学生的表现,而不是参照其他考生的表现。(《大学预科项目英文LanguageB指南》,国际文凭组织,瑞士日内瓦,2013年7月,第35页)针对每一项测试内容,IBO提供了明确的评估细则并给出了0~5,0~10的分数段,教师可以更有参照地判断考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
此外Language B 的语言评价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语法使用情况,还关注语义的组织传达以及语言的交际性。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z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和交往。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语言教师不应以传统语言知识本身的测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和标准,应该从不同层面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其优秀智力领域的品质向其他领域进行迁移。
2.英文Language B 课程评价体系的特征
(1)内部评估倡导过程性评价的教学
《大学预科评估原则与实践》(Diploma Programme Assess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Geneva,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
tion,First Published in September,2004)中提到:“正式的大学预科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用来记录学习结束时学生所获得的成就,但仍然有许多评价工具可以用于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考试,尤其是内部评价。
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language B 强调学生学习动机、过程与效果三位一体的评价,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这对学校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我校为例,学校在安排教学管理时尤其重视内部评价的过程性教学。从学生进入课程(Grade 11)之后,要求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大纲时有计划地把individual oral 和interactive oral的训练纳入每节课堂,进入12年级之后,至少为学生模拟三次正式考试环境下的内部评价,为学生最终的内部评价做好充足准备。例如,在教授TCK(Third culture kids)这个话题时,在引导学生处理完所有文本信息之后,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一次panel discussion,分配给学生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学生在确定自身角色之后继续进行扩展阅读,搜寻相关知识,小组配合排练。通过观察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我发现学生不仅深入挖掘到TCK家庭面临的困境和享有的优势,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这种操练,学生不断自评、互评和接受老师评价,不断深化对于interactive oral的理解。
在过程性评价引导下的内部评估使学生和老师不断意识到评价本身就是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时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学生则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2)外部评估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多元化评价,采用PTA 量表进行参照评价
PTA的意思是“基本要素分析”,根据该评价法,“任何一种行为表现,包括行为的和认知的,都会有一系列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构成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行为表现的基本单元,只要找出这些基本单元,并对学生在这些基本单元上的行为做出准确的评定,则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时的总体特征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评定。”Language B 的外部评估对卷二以及“文学作品评论”两个部分分别制订了PTA量表。以卷二Section A为例,PTA量表把学生作答的内容分解为三个要素,分别为“Language”“Message” 和 “Format”, 各自关注语法、语意和语境三个不同层面。而针对每一个基本要素,又分别给出五条评估细则,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从0分到10分的成绩水平。
相较于传统的语言考试评价方式,PTA量表评价引导教师、学生在教授和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局限于语法知识的强化,更加关注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课程评价体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曾指出:“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它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教育的重心相应的也必须转移,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
仔细研究Language B 的课程评价体系,不难发现,该课程始终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努力调动学习者的自主性。例如,学生在完成“文学作品评论”的任务过程中,首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确定选题,然后发起研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可以对学生的选题和初稿提出建议,但不能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修改或参与研究。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和帮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适应海外求学生涯,甚至有研究表明,有过国际文凭学习经历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有更强的适应力和学习力。
三、国际文凭课程Language B 评价体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教学中创设更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语言知识的传播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可以将其作为语言教学的唯一目的。学生的自我实践方式会决定其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每个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尽相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反思自身的学习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将师向生的单向型互动延展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倾听同伴的意见汲取语言知识。与此同时,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宽容沟通,协作分享。
2.将单一的书面评价方式逐渐转换为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英语课堂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并且在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认知策略以及探究能力。采用过程性评价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自己的特长才能进行认定,能够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信,并且这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更加公平的评价过程。同时学生在过程性评价的敦促下,可以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探究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始终做到心中有数,学有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评价体系的沿革也势在必行。通过研究国际文凭课程language B的评价体系,笔者发现该课程将评价纳入学习过程,注重对学习者的过程性评价。同时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的多元评价方式的采用促进了学生语言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这一课程评价体系对于英语教师是极具借鉴意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常庆.IB:国际教育的统一度量衡[J].上海教育,2009(12):42.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