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绿色职业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职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职业的概念

第1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领;消费形态;生活形态;绿色消费;绿色营销

随着环境保护、绿色经济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又一个消费群体正悄然崛起,他们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支持公益、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就是“绿领阶层”,亦被称为Lohas(Life styles of heath and sustainability)。这里所提的“绿领”与蓝领、白领、灰领等职业概念不同,它打破了职业的分界线,汇集了各阶层人士,与社会地位无关,而是直指内心,只要具有相同的绿色生活理念,都可称为绿领。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讲,25~44岁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的绿领倾向性更大,这一群体有76.8%为在职人员,其中21.2%为高层管理者。地域分布呈现一四线城市多、二三线城市少的现状,多活跃于东北地区,其中以长春更为显著,这与生活节奏和生活水平有关。小型城市的人生活压力较小,能在工作之余为自己留下更多空间和时间来体味生活,而一线城市对于物质与欲望的追求所带来的环境及健康等方面的负面结果,使得他们意识到并开始追求生活本质的回归。

1.生活形态和人生观

2012年10月北京电通以CNRS 2011的数据为基础做了调查,选取对于下列语句均表示同意的人群为绿领,这些语句以及被选择比例分别是“我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58.49%、“人应该有责任感而不是只顾自己享受”65.55%、“为了保护环境,我愿意改变我的生活方式”57.08%、“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和交通拥堵令我担心”54.34%,调查结果显示对以上语句均赞同的有22.76%,这在精准定位的同时也描述了群体的人生观。

笔者2013年开始关注绿领族群,并有一组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国家二等奖的公益系列平面作品《我是绿领一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画面的内容和文案可以很直观地说明绿领的生活形态。他们追求生活本质的回归,穿衣讲究舒适、环保、天然,偏爱棉麻等天然面料,拒绝皮草;饮食注重营养、偏好低热量,愿意为绿色有机食品埋单,即使价格偏高;居家不在乎房子大小,而是追求惬意和温馨;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环保与健身一举两得,同时能够节约成本。这是一群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群,尊重传统又绝不守旧,追求事业但绝不放弃生活,注重家庭、善于交友、关爱社会。

2.消费形态与媒介接触习惯

绿领消费相对理性、保守,不喜欢透支消费,对打折和促销产品较为关注,同时尽可能选择国产商品而并不偏好高价位的进口商品,从中也折射出绿领“务实”的消费理念。消费常受非价格因素影响,例如对企业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注重品质、迷恋权威,专家或权威机构推荐的产品更受青睐。关注品牌内涵,并且品牌忠诚度高。与绿领的地域分配相对应,在消费的影响因素上,一四线城市也呈现出看重环保因素的倾向,例如从购车的影响因素来看,一线城市的绿领看重环保、品牌、低燃耗、低排量等,四线城市的绿领看重环保、车内空间、排气量等,而二三线城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更关注售后服务、发动机性能等因素。

上文提到这是一群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群,因此在媒体接触方面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时享用,基于相对保守的生活方式,电视则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喜爱旅游、养生类的节目,需要信息时也会通过网络搜索。此外,绿色出行的习惯带来了较高的户外广告和公交广告接触度,较慢的生活节奏和较高的生活品质使绿领对影院、广播和杂志,以及健身房媒体的偏好度较高。

3.对营销的启示

第2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职业农民;政策演进;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2—0067—05

据相关资料统计,到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27%。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1]。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急剧减少,明天“谁来种地”、“谁来养猪”的隐忧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由此催生了对培养职业农民这一问题的热议。

一、关于职业农民内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职业农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对“职业农民”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类似的概念还有“专业农民”、“农民职业化”、“农民专业化”等。其实,农民抑或职业农民的内涵不应该存在争议,农民和工人、教师、医生等一样只是社会职业的一种分工。然而,在中国,农民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社会等级,一种生存以及文化心理状态,甚至是带有贬义的一个词汇。提到“农民”,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居住在农村、以种地为主要收入来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特点是封闭、落后、愚昧等。这也是西方学术界一直以“Peasant”(传统农民)而不是以“Farmer”(职业农民)称呼中国农民的原因。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Eric Wolf)1966年在他的著作《农民》中就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差别做过分析,他认为“传统农民”是和“市民”相对应的一个群体,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其主要追求是维持自身的生计[2]。而“职业农民”则是将农业作为产业,充分自由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经济报酬最大化。邓聿文研究了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差异性,认为传统农民是“世袭”的,具有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而职业农民则具有自主选择性,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自我选择的结果;传统农民封闭在农村地区,很难流动,可以说是土生土长、土里刨食。而职业农民具有开放性,可以自由流动。从人员构成来看,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农民,也可以是外地农民,还可以是市民;传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完全靠经验进行。而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技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制约性[3]。付景远认为,职业农民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经济人,是农业市场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职业农民与传统身份农民在选择权、流动程度、经营方式、规模化经营程度方面有明显的区别[4]。曲建勋给出了职业农民具有代表性的界定: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来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5]。郭智奇认为,职业农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且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6]。周稽裘认为,所谓职业农民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伴生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也是农业内部分工、农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他还认为职业农民的内涵具有全职务农、高素质、高收入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四大特质[7]。

赵强社[8]、刘建兰[9]、李慧[10]、张晓山和李文学[11]等都从自身研究出发对职业农民进行过界定,为进一步研究职业农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总体来说,上述界定有一定相同的地方。笔者认为,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等级地位,而职业农民更类似于是一种“理性经济人”,职业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类型。职业农民从内涵上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从事农业方面的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能够取得社会平均收益;三是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而存在,并获得广泛的社会尊重。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实现农民本质属性的“去身份化”,重新回归到农民的职业属性,最终实现农民由身份到职业的华丽转身。

二、培养职业农民的国际经验

美国政府于1862年制定并通过《莫雷尔法案》,规定成立56个州立农学院。以1914年的《史密斯—利费农业推广法》、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62年的《人力开发和培训法》和1964年的《经济机会法》为依据,美国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庞大的农民教育体系。通过实行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培养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12]。

第3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所需要的装饰材料,设计师的意愿有所难以实现。一些技艺颇深的设计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鉴于我国目前施工工艺水平较低以及材料质量不高等原因,有些设计作品不能变成现实。目前,发达国家在装修施工方面技术提高很快,新材料不断出新,包括各种面层材料和各种结合剂、紧固件等连接设备。同时各种配套的材料,如各种卫生洁具、五金件、灯具以及家具等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我国技术更新较慢、高科技投入较少,这些方面相对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例如人造石材,我国国产的人造石材几十年如一日,很少有什么变化和提高。而国外,人造石材品种多、样式新、工艺水平高,并且新产品又不断涌入市场。虽然价格高,但还是受到人们的喜爱,装修施工中被大量采用。在一些高档次的装修施工中都用的是进口产品,有些进口石材的光泽以及花纹更加自然,贴合真实板材,更加有质感,制作精良,便于施工拼接,可以达到很好的装饰装修效果。为避免因为缺少材料而不能设计,材料质量问题不能设计,科研工作人员要加大科研力度,满足设计与施工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们常用的有些装修材料含有有害物质,例如甲醛就会在很多家具以及丝织物的涂层中出现,那么就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为了客户的健康,设计师以及施工人员应该尽量少使用这样的材料,或者做到不使用。在设计工艺以及加工工艺方面还应该提高,制造出更多的精品材料,服务于装饰装修工程。

二、绿色环保设计与施工对装饰效果的影响

1.注重环保理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装饰效果更加追求绿色与环保。绿色与环保的装饰与装修不仅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还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绿色的装饰效果可以使人眼前一亮,有助于心情的愉悦。注重室内的装饰设计,应该做到尽量遏制装修污染的根源,达到低碳装修的目的。装饰设计师应该按照健康、安全、简洁、舒适与节能的原则进行设计。一是要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了解室内合理的光照要求,不要一味的追求灯光效果,而造成光污染、电能浪费。二是要合理搭配装饰材料,减少人造板材的用量、充分考虑室内建筑的承载力。根据室内的功能、人员驻留时间选配材料,充分了解每种建筑装修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免对空间造成污染叠加。三是要考虑室内通风量和新风量的更换效果,提高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动,提高室内环保材料的利用效果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创造出更加健康、舒适、科学的生活环境。在室内设计装饰之前就应该注意室内空间的合理组合与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自然通风、采光等功能要求,初步设计出适合人们居住的空间环境。另外,设计师还应该提高室内空间布局的实用性以及空间的利用率,例如利用原有建筑结构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储物空间等。2.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装饰设计与施工不仅要考虑设计施工与形式美学相协调,还要考虑人体工学、行为心理学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职业的人对装饰效果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老年人更加侧重典雅、安静的装饰氛围,年轻人更喜欢活泼、动感以及有激情的装饰效果。总之,装饰设计与施工效果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品才能展示出人们需要的效果,才能确实体现出绿色设计的人文关怀。脱离了“人”来谈装饰设计与施工而谈绿色环保,都是毫无意义的。3.绿色装饰设计与施工的要点(1)选择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为了做到绿色设计与施工,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尽量做到绿色环保的设计,比如多利用自然光源、选用保温效果好的材料等等。在施工环节要尽量采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施工工艺,特别是一些已经被实践证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工艺,一定不要采用。还要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程序,比如板材在切割之后,及时进行封边处理;木质产品刷油应该要完全,最后不要漏刷;局部装饰结束后及时进行污染防治等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有害气体的释放。抓好施工现场的资源控制与管理工作,要自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施工中粉尘、噪音、废气以及废水对环境的破坏。(2)选用无害材料装饰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应该是安全和无害的,如龙骨及配件、普通型材、地砖、玻璃等传统饰材。有一些有机材料是有害的,一般会含有苯、酚、醛等物质。刺激味道很大,严重时会损伤人的器官。所以在装饰材料选择方面,应该选择环保安全型的装饰材料,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装饰材料不能做到零污染,但是我们可以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材料选择的时候,可以选用那些低污染的材料,以便降低污染物的释放量,比如尽量少使用含有甲醛的粘结剂、含苯较多的稀释剂、含纤维较多的石膏板材等等。另外,对于那些原料来源较为稀缺的装饰材料也尽量少用,毕竟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采用别的替代品,同样可以达到相似或者相同的效果。上面谈到了材料的品种,控制材料的用量同样也可以取得绿色环保的装饰效果。选用资源利用率高的材料,用节能、环保、可回收材料替换下了普通材料,如用复合材料代替实木;选用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如玻璃、铁艺件等。

三、设计效果层次的把握

装饰效果不是一个平面上的概念,而是综合的、立体的、形象的范畴。先谈第一个“综合”,设计效果是整个空间的组合,不是单纯一个效果的抢镜的效果。比如一个办公室设计,室内办公桌椅颜色、外形、布置是不能脱离这个办公室,它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为一体的。办公桌椅与室内盆景造型、墙面贴纸、屋顶布置是平行的概念,也是平等的元素。在设计的时候不能厚此薄彼,应该达到一个综合的效果。“立体”强调的是空间的融合,不只是一个面,而是整体空间物体的视觉冲击。为达到立体的效果,就应该在颜色运用以及物体空间摆置方面下功夫。“形象”就是设计与施工效果尽量符合设计师原有的构思与设想,做到最大程度的贴合原有思维。只有做好上面工作,才能把握好设计效果,做到完美设计和施工。

四、装饰人员技术以及职业操守行为的控制

第4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行业发展 酒店管理 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丽(1972- ),女,安徽五河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专业群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现代旅游服务专业群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201233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29-02

一、我国酒店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一)酒店业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我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及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状况,我国旅游业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预计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总人数将超过35亿人次,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游客源国,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作为旅游市场的基础行业,酒店发展势头正猛,未来3~5年我国高档次酒店将继续高速发展,预计5~7年内,我国的酒店客房数量将能够增长到500万间。未来十年高档次酒店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在15.0%以上。而酒店在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的布局速度也将继续加快,仅2013年第四季度就有55家星级酒店在广东、江苏、四川等地开业。

根据《2012―2016年中国酒店竞争力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未来的3~5年,中国酒店业将呈现以下主要发展趋势:一是酒店发展集团化;二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三是星级酒店规模和效益呈持续稳定增长;四是中国高端酒店的主流变为房地产开发业加跨国公司品牌;五是互联网将成为酒店营销的最大平台;六是酒店服务将进入定制化阶段;七是酒店管理向人性化发展;八是创建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成为潮流;九是绿色环保概念大行其道。

从酒店管理技术上看,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越来越快,产业融合的速度和广度加强。虽然酒店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不仅仅用于前台的经营业务,而逐渐向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国际酒店集团广泛采用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已能帮助成员酒店销售25%以上的客源。利用网络改善传统的酒店管理,网络给酒店业制造了新的竞争载体,许多酒店通过微博宣传企业的硬件设施、优惠活动与服务产品等,让客人了解酒店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进行远程预订,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客源。

从酒店管理质量上看,人性化和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酒店的硬件投入总是具有可模仿性,但是属于服务和管理的软性竞争因素确是难以模仿的。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酒店将如何通过服务和管理来赢得客人的青睐和好评,获得市场份额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如不同酒店所推行的个性化服务与定制化服务,就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以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为例,其“亲情一家人”的服务品牌和“以情服务,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已经成为国内同行学习的榜样和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

(二)酒店业对人才的要求

酒店业的发展趋势表明,综合化、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将在酒店业管理中越来越明显,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面向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与当前行业综合化等特点的需求吻合度不高,这必将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克服高职教育价值的种种错位取向,坚持行业引领的个体综合职业能力协调发展取向,科学制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快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来满足未来酒店业发展所需人才。

二、适应酒店业发展趋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思路

(一)构建与旅游酒店业对接的专业群

专业群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认同的一种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是酒店管理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群组建的思路基本有三种:按职业技术门类与职业岗位组建;围绕产业链组建;围绕职业岗位群组建。

围绕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最佳的组建途径。依据中国旅游酒店业发展趋势,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分为酒店管理、闲暇管理和会展管理等专业群。通过构建专业群,以优势专业为核心,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调整专业方向或往相近的专业渐进拓展,一个专业群对应的是旅游酒店业职业发展的岗位群,使学生很清楚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领域,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保证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具体性,避免由于专业设置过于狭窄而致课程设置过于强调某个岗位的技能而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为毕业生具备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搭建平台。

(二)遵循服务类人才培养规律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综合化、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表明,酒店业与各行业各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一线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将是酒店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更新观念,以大旅游的思维,跳出已有的教育体系,跟随产业动态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动态调整,培养行业基础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复合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创造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确立综合职业能力为指向的课程观。在专业培养上既要重技,又要“厚基础、宽口径”,淡化具体职业概念,改为行业概念。增加培养目标的内涵,扩大外延,具备宽广视野、开拓意识、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即具有适应旅游酒店业各类工作的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也符合“学技终身”的教育理念。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以“为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为主题,得出了共识: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更是“学技终身”的教育。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能够体现在职业发展的后劲方面,毕业生要熟悉国内外旅游酒店业的状况及发展态势,具备宽广视野、开拓意识、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较高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围绕专业群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围绕专业群,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修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职业能力拓“宽”,注重以拓展学生发展能力为目的的专业选修课比例。这就要求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动态更新,专业限选课程设置应基于酒店业融合的关联性产业,进行适当的专业方向课程拓展。如考虑到目前酒店业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创意文化、会展旅游的融合,可开设“旅游与酒店业入门”“会展策划与营销”“旅游电子商务”“现代信息技术”“旅游文化”等相关课程;考虑到产业内与旅行社、旅游交通、景区等行业要素的融合,可开设“旅游资源”“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服务”等相关基础课程作为选修。同时,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结合产业融合的新趋势,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报告与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宏观局势,增强职业自信。

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酒店行业现行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首先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事行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及跨行业发展的能力。如现代信息技术在酒店行业中的普遍应用,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网络应用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在线交流能力等,那么就必须将这些能力嵌入课程模块中。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结合酒店业发展现状,不断优化实训实践教学,将行业企业中的服务模式与管理方法融合成为典型案例或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根据课程模块教学或能力培养的需要,高起点选择优秀的合作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改变传统的虚拟化、模拟化教学模式。

(四)职业养成教育与酒店业文化对接

酒店业的职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不仅仅依靠技能的提高,职场经验的积累和管理知识的综合化提高更具关键意义。对本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调查显示,从一线员工升至领班,81.6%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1~2年的时间;从领班升至主管65.8%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2~3年时间;从主管升至部门经理,47.4%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3~5年时间;从部门经理升至总监及以上,81.5%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5~10年时间。因此,职业养成教育有其特殊地位。酒店业属于服务性劳动行业,与纯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相比差别很大。相对于工业劳动,服务性劳动在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其劳动者有着明显不同的要求。比如,员工应具备良好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自我形象的管理能力及情绪管控和心理调适能力等,这些也是酒店行业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所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要对接酒店业文化,通过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让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实习等环节全方位渗透和影响,打造准职业人。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与国内外诸多高端品牌酒店合作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特质,借鉴著名的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亲情一家人”的服务文化作为优秀企业文化的典范,将企业的服务理念、管理方法、服务规范和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海景企业文化知识竞赛,邀请酒店企划部的高层管理人员来校进行企业文化宣讲,选拔在海景实习的优秀学生进行演讲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用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熏陶和感染学生,增进学生的职业意识,塑造良好的专业化人员形象。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不仅承载为针对当前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任务,还应该具有前瞻的考虑,要提前考虑到未来行业发展与进步,从而做到提前设计专业课程,培养未来所需人才。”旅游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的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酒店业与其他产业整合的趋势,必会出现许多新的职业岗位,形成新的岗位需求,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改革围绕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是个基本不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施泽波.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2]徐国庆.服务性职业与生产性职业的职业教育差异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4).

[3]赵婀娜,贾娜.从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看中国职教观念的突破[DB/OL],http:///huzhiwenlxh@yeah/blog/static/12383730020124258231777/,

2012-05-25.

第5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建筑能耗一直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改变建筑能耗特征,促进低碳时代到来,生态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1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科技,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2 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2.1 生态建筑理念的萌芽阶段

上世纪8O年代,顾孟潮先生提出了“未来是生态建筑学时代” 的观点;余谋昌在《建筑的生态设计》一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增加,生态学的各种观点渗透到建筑领域,将对建筑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出现建筑和生态的融合并形成建筑设计的新潮流。这是我国生态建筑思想萌芽的开始。

2.2 生态建筑探索研究阶段

1994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l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入了国家“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 列为国家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国家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导则;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作为国内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该手册以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防污染为主题;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施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近十几年来我国也进行了多种生态建筑的实践探索,例如,“北方严寒地带节能研究”、“广州人工湿地试点研究”,以及夏热冬冷地带的建筑节能、覆土建筑、太阳房等方面的研究,都体现了我国对生态建筑研究的不断努力。

3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指的是综合运用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环境。其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

3.1以人为本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的多样化需求。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3.2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人类、建筑都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活动必须和自然环境建立起一种协调关系。因此,建筑在设计理念上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设计理念。

3.3 能源合理使用

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冬季过冷,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4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要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施工、建筑使用三个阶段都要贯彻生态建筑的理念,在各阶段满足生态建筑的建设要求。

4.1 方案设计阶段

4.1.1 建筑与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尽量不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人工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在设计时必须对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壤、日照、风力与风向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尊重自然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建筑群落的布局、朝向、体型因地制宜,使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

4.1.2 建筑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资源节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必然趋势。建筑设计方案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适应将来发展。

4.2 建筑施工阶段

4.2.1 材料选择

在建筑施工时,在不超出成本预算的基础上,首先选择生态节能材料,降低建筑运营中的能耗。同时要贯彻节约建筑材料的设计理念,达到以最少的材料营造出功能齐全的生态建筑。目前,材料技术发展很快,已大大改进了传统的砖石结构,为节约施工材料提供了技术依据。

4.2.2 环境绿化

在建筑施工中,要注重环境的绿化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局部微气候。尽可能多的铺设渗透性强的生态铺地,多种植绿化效果明显的乔木,扩大绿化面积。

对建筑物的立面、墙面、屋顶、阳台进行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墙面种植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照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屋顶绿化是采用屋面蓄水覆土种植技术,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花草和灌木。阳台绿化是在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美化室内外环境。

4.3 建筑使用阶段

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是建筑使用阶段的重点,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

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空气流动,为使用者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广泛采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节能技术。

5 结语

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我们把生态原则整合融汇到建筑创作中,创造建筑发展的新时代。

6 参考文献:

第6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雾霾的凸显,环境问题已成为最紧迫也最受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低碳社区建设可以在绿色家居、绿色建筑、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我国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公众认知方面仍存在着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居民的低碳能力低和低碳意识低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将以当代动机理论为视角,探寻目前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中如何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低碳社区;动机理论;激励居民

近几年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一再证明: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明确的。如今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城市排放的CO2 占全国的90%,排放的SO2 占全国的98%。中国地级以上287 座城市排放的CO2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城市发展与改善环境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如何避免高碳化发展模式的各种挑战①。”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作为连接城市和个人平台的社区,尤其是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低碳社区,必然会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一、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意义

低碳社区除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外,也具有“以人群聚居为主要特征的生活空间②”的社区共性。低碳社区的建设就是通过低碳理念的普及和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来引导社区内的人们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修建低碳建筑、低碳设施从而优化社区的整体环境,最终达到节能减排这一目的的社区建设活动。

在我国,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性为:1.城市发展低碳化的要求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 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14 年的54.77%,快速的城市化同工业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③。显然,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低碳社区符合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的要求。

2.城市环境亟待改善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活垃圾污染和处理问题,汽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低碳社区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材料,要求居民把垃圾进行分类,鼓励居民绿色出行,所以建设低碳社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大有裨益。

3.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低碳社区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④。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通过城市居民低碳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⑤。因此,建设低碳社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成就

2010年政府就社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专门出台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建〔2010〕61号)指出:“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强调开展低碳社区试点是我国走新型低碳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探索,是控制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过快增长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我国在低碳社区试点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列出少部分有代表性的低碳社区试点:

上海低碳社区的主要措施是“红虹桥枢纽,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预计2040 年竣工的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的一个碳中和(CO2 零排放)的区域。⑥

扬州社区传统建筑的现代节能改造项目由扬州市政府与GTE(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将节能建筑的理念与技术运用于扬州老城区的改造,对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的传统建筑中地方修建的新办公楼采取了节能措施,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节能概念相结合。⑦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及绩效指标的指导下,制定多用途社区概念规划,建立低碳、经济可行、社会包容、环境优化、资源有效的社区。⑧

三、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居民认知及参与调查

我国的低碳社区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大量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现状。

调查研究说明:本调查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调查方法为自填式问卷法。问卷发放点主要包括:北京、重庆、南京,河南省开封市四地,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3.4%。在置信区间为95%的条件下,834 份有效问卷,呈标准正态分布,符合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则。

1.样本的基本情况:

样本说明:

性别结构:男性占49%,女性占51%,被调查者女性稍多,但符合研究要求。

年龄结构:20 岁以下占16%,20~40岁占44%,40~60 岁占30%,60 岁以上占10%。

教育水平结构:初中占14%,高中占40%,大学占39%,研究生占4%,其他占3%。

职业结构:政府人员占6%,企事业单位人员占30%,自由职业者占30%,其他占3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说明:60岁以上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明显低于60岁以下的人,20~40岁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最大。

总体上来说,各年龄段的人对绿色生活的熟悉度都明显高于低碳生活,可见大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还处在较低层次,对低碳生活的相关宣传仍需加大力度。

表2说明:在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中男性略高于女性,总体来说,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比没听过的低六个百分点。

性别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影响不存在较大差异,没听过低碳社区的人还在半数以上。

表3说明:虽然有多数人没听过低碳社区,但是在调查者中有将近2/3的人表示有兴趣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存在着23.7%人对低碳社区建设没有兴趣。

表4说明:学历越高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大概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在所调查的人中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有1/3多一点。

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大概明白甚至是不明白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也就是低碳能力(低碳能力包括实际执行力和支撑执行力的相关知识储备两方面)较低。

表5说明:选择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的人大约占一半,有大概44%的人偶尔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还有一部分人不会关闭暂不使用的电器。

可以看出,多数人会让家用电器时常处于待机状态,而不是主动切断电源,这反映出,人们的低碳意识还不够强烈,日常行为往往会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把我国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居民对于低碳社区的认知度普遍低下。

(2)居民关于如何过低碳生活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真正选择低碳生活模式的人也就不多。

(3)居民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4)居民普遍忽视生活中节能减排的细节(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

四、动机理论视角下提高居民认知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

低碳社区的建设问题,也可看作是社区管理的问题。社区的管理者可以将社区看作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效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工作,了解员工如何受到奖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激励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求”⑨。文章将运用管理学当中的动机理论寻求解决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低碳能力低、低碳意识低(“三低”)的问题的对策。

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管理的目的就是解决“三低”,而社区内的居民可以看作是员工。从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图(图1)可以看出,在建设低碳社区过程当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到以下6个问题:

①要认清个体差异;②利用目标;③确保目标被“员工”认为是可实现的;④个人化的奖励;⑤奖励与绩效挂钩;⑥检查公平性。

因此,在动机理论视角下,可以提出提高低碳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对策:

1.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

因为居民间因年龄、学历等因素存在着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差异,所以相关部门要依据居民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借助与之相应的媒介(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对低碳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节约用电的技巧、如何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等等进行普及。

2.引导居民建立低碳生活目标

社区管理者应运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宣传、引导,让居民知道自身的行为(如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对优化社区环境以及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质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地把低碳生活作为他们的目标。

3.增加低碳社区建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社区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要建设低碳社区就要让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能感受到建设低碳社区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者可以在社区内或社区间举办有关低碳知识的竞赛,要创新居民互动方式,比如创立社区低碳日,组织居民参观低碳示范社区等。

4.设立社区低碳生活评估标准、引入低碳生活竞争机制

社区管理者可以定下本社区的低碳生活衡量量表(衡量维度包括低碳出行、低碳建筑、低碳饮食等等)对个人和家庭的低碳情况予以记录评估,并适时在社区内予以公示(当然这需要得到被公示者的同意,毕竟选择低碳生活应当遵从自愿原则)以供社区居民交流讨论,营造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竞相“低碳”的社区低碳氛围。

5.建立低碳生活奖励制度

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尤其是初期阶段,管理者要注意到奖励对居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激励作用。管理者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低碳生活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一方面肯定其努力和激励其在低碳生活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或家庭参与到低碳社区建设中来。

6.建立有效的低碳纠错和监督机制

一个好的制度和好的社区建设活动在于它们是公开的,透明的,可以自我修正错误的。毫无疑问,有关低碳社区建设的活动和制度是需要监督和纠错机制的。这一点是管理者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可以长久维持居民低碳生活的模式,纠正居民生活不低碳的行为,确保上述诸条措施能够公开、公正、透明地实施和低碳社区建设活动本身的正常运转。

总之,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长期生活在社区内,随手关灯,选择爬楼梯上楼等一些小举动都会给社区整体环境带来影响,一旦社区内居民选择低碳生活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我们国家的整体环境和低碳排放都有可能因之得到巨大改善。所以说社区居民是低碳社区建设,或说是节能减排的不可小觑的力量。

社区管理者只有通过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建立低碳生活激励机制和自查制度等方式,才能将居民在节能减排中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引文注释

①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105.

②蒋慧琴,张丽丽.基于个体行为的低碳社区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045.

③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3.

④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生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2):17~20.

⑤苏瑾.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J].世界环境,2007(4):32~34.

⑥佚名.上海、保定入选WWF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城市发展项目正式启动[J].节能与环保,2008(2):37.

⑦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传统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扬州试点项目[z].2008.

⑧奥雅纳工程顾问.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J].城市建筑,2010(02): 44-46.

第7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Abstract Henan is a populous province, 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the unperfect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and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Besides that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did not achieve good shunt and docking;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setting is not well coordinated and unified with market economy dem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great effort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system and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河南省,其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应融入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速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的实现,紧密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任务,不断调整空间布局以及专业设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供给人才资源。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之间的匹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回顾

纵观期刊、杂志、书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方针政策制度研究,概念、内涵、特征、目标等本体研究,内部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衔接贯通等纵向研究,以及多角度相关性发展对策的横向研究、国际先进经验借鉴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集中在政策性导向,缺失少独立性思考方面的研究。研究大多跟随政府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研究的角度比较狭隘,普遍集中于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观分析,结合实际具体情况研究的文章占少数。第二,理论性阐述研究较多,实证调查取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是对获取经验的总结或是文献研究综述,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取证的几乎很少,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说服力较低。第三,借鉴性经验介绍研究多于自主性创新研究。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中,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文章达到11%,因此,要注意在吸收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的同时,要处理好国外经验与本国实际的适应性。第四,理想性构建占多数,针对性实施策略很少。重点任务的研究较为集中,概念之下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普职融合的标准等等这些更为细化的针对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五,相关性研究缺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互相影响,因此应加大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之相关因素的研究。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

2.1 职业教育体系意识差

人们的意识中由于存在着轻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思想,从而导致职业教育被忽略冷落的现象,为了提高整体的职业教育体系意识,正确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必须正确地、全面地掌握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模式、外在影响因素,否则就会造成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解的片面化和肤浅化。

2.2 职教体系内部衔接不顺畅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两大主体,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们之间缺少衔接、且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脱节。第一,由于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基本上按照家长的愿望,听从学校、老师的建议选择专业,导致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缺乏兴趣,出现厌学辍学现象,最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基准,忽略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造成中高职课程的脱节,而且许多课程教学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目前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造成学生所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社会服务功能就出现滞后。

2.3 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职业教育普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职业教育内的高职、中职院校缺乏与企业的良好沟通,没有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造成校企合作中的职能不清、执行不力、行业企业缺位等问题,使职业教育的成果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另外,企业不愿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学生水平不符合用人要求、工作中眼高手低,怕吃苦,企业付出的收不到预期的利益效果等因素也影响着校企合作。

2.4 职教体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协调

河南省采用了许多策略,收获到一定的成果。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和师资素质也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但是,目前河南职业教育发展在多方面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人才需求供给不足、高职院校空间布局与中原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区分布不一致、职教体系学科结构不合理且专业设置分散。

3 中原经济区建设环境下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着力点

3.1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起来,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职业教育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人才需求规模。职业教育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与企业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共建人力资源培养基地,共同进行产品研发生产,为中原经济区提供足额的技能人才。第二,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对接。根据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要求及发展趋势要求,河南省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应着力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创新建设绿色、环保、节能、高附加值的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专业在校生数比例须与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基本一致。第三,职业教育体系分布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吻合。河南职业教育体系应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结构与当地经济不吻合、区域位置布局结构不合理的学校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布局进行调整、合并;对布局结构合理、辐射力强的学校,加大扶持力度,扩大规模,增强其各方面实力,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3.2 畅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中高职衔接

中高职衔接不仅是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效衔接,还应包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衔接,要通过有效方式,构建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立交桥”。中高职衔接还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的调整、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等之间的衔接。第一,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必须适应区域产业需要,开拓创新,统筹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第二,未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的衔接模式成为中高职教育畅通衔接的关键步骤,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提供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统一课程标准,完善衔接机制加强教材建设,统筹教材编写,建立互聘互通的师资团队,这些策略无疑成为了保障衔接机制畅通的铺路石。

3.3 建立具有河南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大环境下,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建设由特色的课程体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是基础性的,而且是支持和保障性的。转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观念,将“以学科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适度够用”的文化基础课程,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设置交互式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性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成为综合性技能人才,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另外,在课程体系内部建设方面,要培养高职教师职业教育课程研发意识,吸纳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参与课程体系研发,保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出现脱节。同时,政府出面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系统,搭建网络开放课程平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

3.4 探索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机制

第8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五号选手,来自水产学院的谭庭有。很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作品--《立足现在,胸怀未来!》。同时也盛邀您与我一同见证这条绿色的寻梦之旅。

1、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对于我而言,21岁的韵华,不仅仅意味着年轻,更多的意味着发展,意味着不可估量的潜能还有无法预计的未来!但我一直坚信,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屏幕所示就是我在过去的两年大学生活里所参加的组织活动以及取得的一些奖项。积极邪恶校园活动及多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为我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这一职业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常言道:“今天的好计划,胜过明天的完美计划!”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行走路径。屏幕所示便是我职业规划的三大设计板块。首先邀请您走进自我探索部分。

3、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对未来设计合理的规划。通过一系列的测评显示我的职业兴趣偏向研究型,适合于逻辑性强的研究性工作。

4、职业能力与我的职业兴趣相符且普片偏高,数理能力,推理能力和人文素质都比较高分,同时擅长于目标管理与团队合作。

5、而对于价值的取向,我更注重于长远的发展,竭尽全力渴望施展才能,通过自我实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6、概念主义的个人特质,追求完美,逻辑性强有判断力。

7、以上显示我的种种特征均与环评职业要求相吻合。

8、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纵使测评再客观科学也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寻求更贴近生活的评价,我有走访了周围的亲朋了解他人眼中的我。

9、结合旁人对我的评价及橱窗分析法,我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总结我认真谨慎,待人真诚,勤奋上进。但有时又过分注重原则偏向固执,处事欠缺圆滑,这些又是我日后需要改善的。

10、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分析,我已明确我所喜欢的,我能做的,我所看重的,我适合做的。进一步确定我的目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11、然而说了设么久,到底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呢?顾名思义,他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工程师资格证书》后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2、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事实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工作。

建设项目事实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工作。13、生活在共同的地球上,由于收到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随着生产物质财富和改造能力的提高,我们人类对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也越来越大。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迫不及待。

14、然而要胜任这一职业需要从业人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科研基础,我作为一名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转向资源与环境监测方向仅一年多的时间,各项能力都还没达到要求,我该如何与人竞争呢?

15、基于大环境下的考虑,我又进行了职业胜任力测评,分析发现,现阶段我的各项能力都不高。但8分的职业适合度给了我选择这一职业的肯定与鼓励。相信在日后只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各方面能力,要想成功也是有可能的。

16、明确了自身能力后,知道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所以我又对自身的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目标地域进行了全方位的环境分析。

17、结合自身能力与目标职业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我撰写了一份SWOT分析表。发现能力的差距是我现阶段的最大劣势,而面临的威胁正是逐年上升的考研热。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定能把鸿沟填平并跨越前进。

18、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便进入第三部分--我的生涯规划设计。掂量各方面情况,我给自己选择了一条职业生涯航线。

19、金字塔的高度取决于他坚实的基底,要想达到自己人生的高度,就必须从基层做起,摆正方向。成功就是设定目标并突破目标。为此,我对自己目标的实现分成三个阶段。

20、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将行走在屏幕所示的环评大道上。

21、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对自己在未来的十多年里编写了预计中的行走计划。在剩下的大学两年里,目标是考取环境科学硕士学位,为此,我必须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为备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利用课余多做实验和参与社会的实习,增加自身竞争的筹码。

22、中期计划是向环评工程师迈进的关键年头。在刚步入此行业,我会从地做起,把握好每一个发展提升的机会。因为深知只有在自身能力得到一定肯定的前提下才能给他人给社会一个安全、科学的保障。

23、步入中年,我也顺利成为一名资深的环保专家,此时我会投身社会环保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并回到我的家乡江门,创建我的个人事业,为家乡的环保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9篇:绿色职业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牛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2001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区域规划,则要与城市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研究探讨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等。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式、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机。

另外,要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法律和规范。法律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直接影响我国生态建筑研究的战略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仲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Z}、佚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规,对我国节约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每平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规范,不仅使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