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西方经济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经济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方经济体系

第1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字:经济学分析;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解决措施

由于经济适用房政策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原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容易导致寻租腐败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经济适用房的功能,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作用,还需要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制定国家低收入的标准,把经济适用房切实分配到低收入群体中去,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寻租腐败现象的出现。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居民住房的供需矛盾,满足了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要,从而提高了我国整体的居住水平。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

由于经济适用房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政府在监管和规划经济适用房时遇到的问题。下面我们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详细分析一下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

(一)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适用房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为解决城镇低收入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一项工程,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与建设关系到城镇人民的生活状况,因此对经济适用房进行很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经济房的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房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建筑企业的有力合作,然而在当前的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中两者却抱有不同的目的,政府是为完成国家相关政策,建筑行业则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经济建设房的建设靠政府的拨款来补贴建筑费用,建筑企业又要从其中盈利,因此在经济建设房的开发过程中两者都没有从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入手,使得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步履维艰。难以达到国家预期的效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也会出现比较混乱的因素。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在监管和规划经济适用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规划和监管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如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拨放和免收一些税费等,把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权出租给开发商。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所谓的寻租理论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维护既得利益或者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的经济利益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一般都采用一些行政和法律手段对既得经济利益进行再次分配。政府作为这一行为中的主要负责机构,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经济合理的计划,对投标的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进行有力的监管。然而在当前的很多地方政府却没有起到这一作用,他们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从而导致建筑用地较为混乱;另一方面,对相关工程缺乏有力的监管,很多建筑企业在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偷工减料的现象,影响了经济适用房的质量。

二、针对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任何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政策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出解决办法。针对上述经济适用房政策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改革经济适用房投标体制。在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一些激励约束措施,从而帮助解决经济适用房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在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中应该健全相关的投标机制,采取先进的投标机制,改变原有政府控制的运作方法,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从而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好的促进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政府拥有对经济适用房承包给建筑企业的权利,因此政府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把好质量关,抱着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思想做好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政府应该在保证建筑企业合理盈利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适用房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第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为了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还显得不是十分的完善,有时会表现得捉襟见肘。为更好的解决当前住房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健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让我过的经济体制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健全相关的经济房建设的监督机制,防止在经济房开发和建设过程中的不合法现象的出现,对不合法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制裁,从而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正常进行。同时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稳步前进,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监管力度,在保证不违背我国宏观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让我国的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三、总结: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的决策,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解决相关低收入人民的住房问题,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解决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的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为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新宁;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6年25期

第2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水体污染;原因;防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荆州市水体污染日益加剧,可饮用水资源逐步短缺,更重要的是,水体污染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已知疾病中约百分之八十都与水污染有关。荆州市曾经发生过严重的血吸虫病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水体污染现状

(一)人为活动使水体污染加剧

随着市区全年GDP不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空间不断拓宽,社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废水日渐增多,由于缺乏完善的排水管网系统,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城市水管网和河流、沟渠,导致该市中心城区和四湖流域内河水系污染严重。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市废水排放量超过1亿吨,特别是严重污染的水体会发出恶臭气味,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影响了周边居民饮用水质量。

(二)有机化学物品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一直是市民关注的问题,荆州市经济发展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一方面,市区内化工厂,医院等为了发展高效经济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大部分含有重金属元素及强腐蚀性物质,未经处理排放到水域,使水体变黑。特别是人类饮用了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的水后可引起中毒,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为了发展高产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利用率低,残余物通过植被间接进入水体,使水域大量富集氮、磷元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此外还造成土地盐碱化、荒地的形成,严重时可导致农作物减产。调查显示,荆州市农业化肥使用量平均达40吨每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单位面积施用量的安全上限。

(三)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使水体污染日渐突出

随着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为追求片面经济,向养殖场投放大量的饵料,由于投放量大,饵料利用率低,水生动物产生大量粪便,由于资金有限,缺乏较科学的养殖技术,大部分养殖场很难对其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大量残余饵料及粪便堆积与水体中,严重破坏了水体自然净化能力,水体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影响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水体污染原因

(一)企业缺乏环保意识

荆州市工业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以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为主,企业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污水治理环节,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建设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中,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一些大型化工企业排放污水中的重金属及酸性物质含量普遍偏高,使水体酸化,微生物大量死亡,水质下降,部分企业排放的污水中携带大量的好氧细菌,使水体溶氧量减少,生物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淡水湖泊生态系统。

(二)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市区尚未建立以《水资源保护法》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配套法规体系,环保部门实施的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职能还未确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制度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单位监管力度不够,有的部门甚至未将保护水环境摆在重要的工作会议上,各部门之间缺乏完善的协作机制,更不用说在社区建立保护水资源制度了,水污染局势严重。

(三)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建设滞后

荆州市规划中的两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大量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内河流,加重了下游内河水体的污染负荷。市区缺乏完善的污水排放管网系统,导致面污染日渐突出,由于污水治理难度大、资金高,有的部门甚至放弃建设二次处理设备,水污染日益加剧。

(四)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造成面源污染严重

随着市区人口的不断增长,社区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由于缺乏指定的堆放垃圾场所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垃圾填埋水体中,使水域面污染加剧,甚至影响居民饮用水质量,特别是生活垃圾还会携带病原菌,一旦进入水体,将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疾病的扩散,影响人体健康。

三、污水防治对策

(一)加强污水处理设备建设,提高水体质量

环保部门加强污水处理设备建设,一是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从源头控制水污染,遵循居民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的原则。企业生产单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对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的力度。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市规划局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网排水系统。二是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对未遭受污染的水体进行统一管理与保护,而对已经污染的水体进行多级处理,综合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净化水体,有效提高水体质量。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加大力度宣传水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一方面,利用3月22号世界水日在市区开展各种活动,使保护水资源成为市民心中的使命;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引导市民做好水体保护工作,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营造一种保护水资源为荣,破坏水资源为耻的社会氛围,使水资源保护深入人心。

(三)加大对企业的执法管理力度

一方面,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节约型转变;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要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大对重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企业生产设备改进力度,落实好对企业排放污水的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对未达到标准而直接排放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取缔。

参考文献:

1、任南琪,赵庆良.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明军.荆州市水资源保护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J].荆州纵横,2008(11).

3、况守龙.水污染的途径及危害[J].科技资讯,2008(2).

第3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与创新是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出发,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原则与注意问题,以期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及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西方经济学中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的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而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最重要核心专业基础课。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采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现象,提出经济理论,是最偏重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其繁琐的假设条件、抽象的概念与内涵、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使得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教难学,因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梳理保证其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基础上,重视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效果良好的解决路径。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把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得以突破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的局限,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已成为高校教师包括经济学教师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之一。要想使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表现优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需明确一个关系、遵循两个原则,注意一个问题。

一、明确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凭借广泛的集成性、灵活的控制性和信息的多维化等特色,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手段的典型代表,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然而无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多么优越,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其优势在于信息的大容量与影音图像的动态表现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其最大的不足是由于使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进行教学而产生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内容固定化的弊端,对教师的思维是一很大的束缚而难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课件仅是辅的工具,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功能如何完善,它也只是一种辅的教学工具,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完善,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传统教学,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尤为如此。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是内容广泛、理论抽象,有大量的数学推理和图形分析,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两者充分结合、优势互补,方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原则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两者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在应用时不能绝对化,应注意遵循两大原则。

1.内容决定形式原则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而内容决定形式。用不用课件什么时候用课件是由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基本经济理论的文字演示、数学公式的推导、图表变化的演示和教学案例的播放,构成了两大内容体系:一是以文字为主的理论体系(包括案例),二是以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为主的模型体系。内容的差异决定了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有所不同。

(1)理论内容课件具有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在文字性的教学内容时具有不仅具有信息容量大、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更能通过文字、影音、图像的有机结合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形象、较之传统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课件设计上,首先,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把教科书搬到课件上,其次课件层次要清楚,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西方经济学特点之一是内容广泛且前后内容关联性强,因而在课间制作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超链接功能,实现各内容板块的适时转换,实现逻辑结构的清晰。再次,课件设计应追求简洁明快,色彩要搭配合理,既增强视觉刺激,要避免课件太花太过凌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2)模型部分板书具有教学优势

数学模型的推导与几何图形模型的演示方面板书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教师的板书功力较高的话,可以通过一遍讲解一边书写、画图的形式带动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用多媒体,教师一定要在课件设计上下功夫,使其服从于教学需要。例如在利用图形讲解某一内容时,最好是对图形进行几何分解,讲一条曲线,就现“画”一条曲线,一边“画”,一边讲,这样将一幅图分解完成,同时也将分析问题的思路展示给学生,效果会比较好。

2.以人为本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贯彻以人为本为本的原则。

(1)注意节奏,忌放电影模式,跟着课件走

新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完全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地点击鼠标完成所有工作,教师的思维限制于课件中。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部表情呆板茫然、说明学生没有理解领会该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调整教学节奏、必要时重复梳理教学内容,不注意这一点,即使课件做得很新颖,效果亦未见得好。

(2)充分发挥教师得主观能动性

如果说备课、制作课件是一次创作过程,那么讲课就是教师的二次创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会有即兴激发的灵感与火花进发出来,这是传统教学过程优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前备课的作用,更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思路连续清晰、课堂气氛活跃的有机整体,如此方能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过程本身尤其内在的规律性,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其主管能动性;艺术性表现在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知识积淀的展现与个性的张扬,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正如一千个人教师就有一千种西方经济学。

第4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字:堤防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及评价

人类会对生活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和改变,这就会导致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例如1998年全国流域性特大洪水,其发生原因除了大自然气候变化意外,还和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很大关系[1]。此次特大洪水灾害以后,国家迅速加大堤防建设的力度,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践行堤防工程建设,其主要建设内容有:对未达到防洪标准以及汛期经常出现险情的堤防进行整体加固。但大规模的堤防工程建设中为防止堤基遭到渗透破坏,所使用的垂直防渗处理方案也给地方周边环境地质带来了极大影响[2]。

一、堤防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联系

堤防工程的定义范围包括各种防水堤、墙,堤上附带的各种涵洞、闸门、管道等穿堤建筑物,堤防维护、抢险需要的设备等则属于堤防工程的附属工程[3]。堤防的主要特点有:①建筑线路长、分布区域大;②其主要部分是线型水工建筑物;③其主要部分多是阶段性防水建筑,高度相较于大坝要低很多;④堤防工程附近支流和主流汇合口的挡水闸具有双向挡水作用;⑤堤防工程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各等级的堤防有不同的要求。堤防工程的所在地大都是江河较多的平原地区,地层环境以第四系冲积、洪积和湖积为主。堤防工程所处地质环境的重要特点是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补排关系比较清晰。江河湖水与与地层中的地下水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相互补排的关系。堤防工程的地理位置一般都是江河湖岸,这个区域是堤内地下水的排泄边界,也是堤内地面水位升高时给地下水补给的边界,这一边界改变的本质就是地址环境的改变。因此,堤防工程的建设对地质环境有很大影响。

二、堤防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

堤防工程建设造成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以下3个:①堤基土层在渗流作用下遭到渗透破坏;②堤基软土层不够稳定,易发生沉降变形;③堤防被水流冲刷,出现脱皮滑坡等情况。这是堤防工程常见的三个地质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解决,若处理措施实施不当,对地质环境的分析不够全面严谨,还会造成新的环境地质问题。

(一)堤防垂直防渗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

1.堤防垂直防渗对地下水排放的影响:堤基的最外层或者较外层覆盖有砂性土,也有外层粘性土层覆盖较薄的情况,在外江水位高于堤内水位时,会对堤基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堤基渗漏问题。堤基渗漏会对堤基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在渗透水流坡降比达到堤基土体临界水力坡降时,就会导致渗透破坏情况的发生。堤防工程建设中,对于渗透破坏一般采取以下四种方法:①增加伏粘土层厚度;②在堤防内部侧增设排水加压井;③建设堤基浅层截渗墙;④建设垂直防渗帷幕等方式来解决。前三种方法比较传统,效果也很好。

2.垂直防渗是1998年全国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害后被推广的一种方法,以前在堤防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少,在大坝中使用较为普遍。未使用垂直防渗的情况下,地下水能够按照其原有的流向通往江河湖水之中,在实施垂直防渗后,地下水原有的流向会被工程建设所改变,让其水文地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地下水的排泄途径被堵塞,导致其通路消失。大面积的垂直防渗工程会导致地下水雍高,溢出地面形成低洼或水塘,或者向更大的地下水排泄系统运移。但这种行为归根结底来说,都造成了地下水势上涨,让附近的土地出现沼泽化或者盐碱化,对植物生长、人类居住环境都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地下水流通不畅会导致水中的矿物质换量升高,水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上涨,造成水质污染。水质上涨会导致当地土层换水量增加,对居民建筑物的地籍造成影响,指示其出现沉降、失稳、裂开等现象。特别是水汽较为丰富的地区,封闭式垂直防渗会让当地居民时刻面临洪水的威胁。

3.堤防垂直防渗对地面水和地下水补排的影响:垂直防渗导致地下原有的水流通途径阻断,还会导致地下水无法得到大面积的地面水补给,影响水生态补排平衡,也会造成环境地质问题。首先,地下水需要得到周围地表水的补给,然后被人们开采,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地下水失去大面积补给来源后,会导致地下水面临只采不补的威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失稳。其次,地下原有的水流通途径阻断,江河湖水无法流入地下,导致其水位增高,为了防洪,人们不得不增高堤防高度,但防洪标准并未增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很容更易导致洪水灾害的发生。堤基渗透破坏和垂直防渗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解决这些需要利用各种专知识的配合,对其实用性进行讨论,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达到防渗漏目的的同时,尽量减小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二)堤防建设材料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

堤防工程建设一般都是就近取材,这种方式导致的问题有:①其取土点大都在堤基附近,人为对天然防渗铺盖造成了破坏,增加堤防出险的几率;②取土此案大都在堤基保护区以外,但又有相应的取土场地,因而会直接将农田土作为筑基材料,对农田造成损坏,严重时会导致农田砂化,进而导致可耕种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③堤防所需石料需要开山取材,导致山上的植被生长环境遭到破坏,石料任意堆放,极易引发泥石流;④地方建设需要的砂砾石需要从河床中开采,会导致河道起伏过大,改变河流流势,引发新的环境问题。

三、防止堤防工程对环境地质造成影响的原则

为了让堤防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也为了能够减小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修建、加固过程中,需要拥有环境保护意识,并以此为建设方案拟定的基础。堤防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原则有:①需要进行加固修建的堤防,尽量使用天然铺盖或者增加原有铺盖的长度和厚度来解决,或者采用堤侧设置减压井和排水沟来解决其渗漏问题;②若堤防建设附近区域无材料场地,取土必须使用农田土地时,需要对其取土深度,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测定,保证其可植层的厚度;③在河道采取砂石时,资源采集深度不能过大,尽量在主河槽中取材,弯曲以及狭窄河道不宜取材;④石材开采需要注意保护山中植被的生存环境,石料堆放也需要设有固定的场地。

结束语

建设堤防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固未达到防洪防汛要求的堤防,减小其发生风险的几率。堤防工程出现坍塌危险大都是江河冲刷力度太大,软弱堤基发生沉降变形,堤防出现脱皮滑坡等情况造成。有些堤防工程建设的防洪标准未能达到相关要求,也会出现堤坝崩溃坍塌情况。堤防工程建设必然伴随环境地质问题,其修建行为会对地质环境产生改变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地质环境发生改变就会导致环境地质的问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认知研究,以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

参考文献:

[1]陈伊清.福建省堤防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J].水利科技,2014,18(04):65-68.

第5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一、活动需要的应运而生

“一块长30cm,宽25cm的长方形铁片,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这是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习题。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在黑板上画图讲解:从剪了四个角的长方形向上折起来变成长方体后,四个角相邻的两条边长合在一起组成了长方体的一条高。因此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体的高,每条长边和宽边余下的部分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了。讲台上,教师结合图形和动作讲解得很是认真,一些学生表示听懂了,可是还有不少学生只是盯着老师看而不表态,接下来的书面作业自然反馈出没有几个学生真正弄懂了。

现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教师心中就有数了,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这样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学生动手做一做比教师在黑板上讲解要生动得多,也更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我带的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时候正好家庭作业中就有这样的一道题,当时我担心一些基础差、家长辅导不了的孩子无法解题,决定还是教师先示范做一个这样的无盖盒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盒子是怎么做出来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长方体盒子的高跟什么有关系,长和宽各是多少。在教师操作和提问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能很快发现并回答问题。对一些回答不出来、看得还不够清楚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回家模仿做这样的盒子,弄明白了再做题。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告诉我,长方体盒子的高原来就是剪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长和宽分别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减去两个高的长度。这样一来,无盖盒子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觉得题目相当容易。

二、活动价值的深入探究

2012年4月,在长沙市片区的说题比赛中,我们又深入研究了这道习题。难道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动手活动就是为了帮助他们解题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呢?“讲题并非只为做题”是我要阐述的观点,说题内容大致如下——

原题:一块长方形铁片,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如图所示),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

这道题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学生能明白求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就是求盒子的表面积,接下来求容积也不难。与以往的题目不同,这里没有提到这个盒子的形状,只有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从四个角切掉边长为5cm的正方形这些已知条件,那么盒子的具体数据跟这个被切掉四个角的长方形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接下来师生一起动手,用一张长30cm、宽25cm的长方形纸做这个盒子。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盒子的长、宽、高与原来长方形的关系。师生一起将剪好的图形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用彩笔标画出它的长、宽、高。画好后再将无盖的长方体展开恢复成原来的形状。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盒子的长是30cm剪去2个5cm,宽也是如此,而高正好是减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5cm。有了这3个数据,盒子的容积就可以求出来了。求盒子的表面积可以有多种方法,一般而言,学生习惯用直观的方式求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也就是求5个面的面积总和。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几遍折盒子和展开盒子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空间观念不强的孩子发现,减去四个角的图形就是折成的盒子的表面积,它的面积等于原来的大长方形剪去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有了这样的方法做指导,学生很快发现了求这个盒子表面积的其他方法,也就是以前学过的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原题做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过程中也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但是基本数学思想并未得到更好的渗透。如何拓展原题,让基本数学思想得以丰富和凸显,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呢?

原题拓展:小丽准备用一块长方形硬纸片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收纳盒。要使这个收纳盒的容积尽可能大,那么在四个角上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应为多少厘米?

为了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高)是1cm开始,应用列表法探究高的变化引起长、宽及其容积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而研究这些数据之间的变化关系,也就是向学生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在列表计算的过程中,当算到高是3cm时,学生可以发现容积随着高的增加而增加。我们可以暂时停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当高再增加时,盒子的容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可是当算到高是5cm时,学生很诧异,为什么盒子的容积突然变小了,再继续往下算还是变小。从表格中学生可以发现,剪下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cm时,做成的长方体的容积最大,但学生一定还想弄明白这其中的奥秘,于是我们利用课件进行演示,数形结合,帮助他们理解其中蕴含的关系。

从课件的演示中可以看到,当剪下的小正方形的边长(高)逐渐变长时,长方体的容积也在逐渐变大。由于长方形的长和宽是一定的,所以当边长(高)继续增加时,长和宽就会减少,容积也就逐渐变小。当学生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还可以补充这样的问题:这个盒子的高有没有限度,它最长可以是几厘米?如此一来,学生对这里的长、宽、高的关系会理解得更清晰、透彻。在小学阶段渗透函数思想,可以使学生了解一切事物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且在变化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这样的题目进行练习,可以较好地与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结合起来,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题,而是通过这样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活动,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掌握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活动研究的实证

该说题获得了片区比赛的一等奖,但这仅仅是一种思考、一种研究,算是纸上谈兵吧。如何证明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如何证明学生确实需要这样的基本活动经验?实证与研究会有多大的出入?能否达到预设的理想效果?我们以急切的心情亟待解决这些问题。

暑假期间,我们利用湖南省“生活数学”夏令营活动的机会,决定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活动,把题目设计得再放开一些,看看来自湖南省各地市的孩子们对这个知识会如何思考,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活动主题:“我来设计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预计20分钟)。

每组需准备的工具:

老师准备材料:A4纸(每组分发10张A4纸)。

学生准备材料:透明胶,剪刀,尺子,草稿纸,笔。

分组情况:10个同学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其余9人每3人一小组。

提供的数据:A4纸长29.7厘米,宽21厘米。

活动操作方式:本活动分为“动手设计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和“展示我们组最大的长方体盒子”两个环节。

活动环节一:小组成员合作,在规定的20分钟内,用A4纸制作出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每个小组仅有10张A4纸可尝试。

活动环节二:选择你们制作的最大的长方体盒子,每个小组派一名成员展示并讲解容积最大的依据。

制作后还要填写相关的答题卡。

答题卡:做最大的长方体盒子

活动一开始,学生很快投入其中。在巡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尝试方法。

有的学生一开始就问:剪下的部分能不能再补回图形当中?(这样做确实能让盒子的容积更大,也说明提问的孩子熟悉这方面的知识或有过类似的活动经历。考虑到时间有限和计算比较麻烦,统一意见不要将剪下的部分补回图形之中)

有的孩子不明白长方形纸如何能制作成无盖的盒子,就尝试将长边和宽边朝上折,发现要做成盒子必须剪下一些多余的部分(如下图)。而剪下来的一角正好是一个正方形。

有的孩子可能对书上的知识还有点印象,但是记不清在长方形纸的四个角是分别剪下一个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可以做成无盖的盒子,所以就先尝试剪下四个长方形,折起来后发现盒子一边高一边低(如下图),才悟到应该在四个角分别剪去一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

也有的孩子一开始就拿着纸在算,算什么呢?算当高是1厘米时,盒子的容积是多少?高是2、3、4厘米时,容积又是多少?因为A4纸的长度是一位小数,计算起来确实挺麻烦的。

前面的5分钟几乎都是每个孩子独立思考,5分钟过后小组成员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剪刀、透明胶频繁派上用场。20分钟时间一到,两位老师检查学生的作品,让每个小组提供认为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以及答题卡。用长29.7厘米、宽21厘米的长方形纸制作的无盖长方体盒子高是4厘米(取整厘米数)时容积最大。19个参赛组全部完成任务,成功做出了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有15个组交上的作品高都是4厘米,4个组交的作品高是5厘米,如果靠目测,高是5厘米的盒子看起来比高是4厘米的盒子大一些,所以如果不经过数据的计算和对比,可能会觉得高是5厘米的盒子容积最大。

因为活动时间有限,而且答题卡和作品已经很好地展示了孩子们的思考过程,我们没再安排学生讲解说明容积最大的依据。从一步步的尝试,有了一点点的启发和收获,再通过交流意见、统一看法,计算并找出容积最大的盒子,这些过程完成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方案的时候,我们几个教师确定活动时间订在20分钟,估计有的组能做出符合要求的作品,有的组可能完成不了,但是活动结束有那么多的组能交出如此完美的答卷,完全出乎意料。不仅孩子们兴奋不已,各地领队教师都高兴地说这样的活动太有价值了,学生的知识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看来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能干,更具有挑战困难和突破困难的能力。

第6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 四位一体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受到该课程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西方性”,借鉴西方国家著名大学(如哈弗大学)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案例教学;二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摆脱黑板经济学,进行多媒体教学;三是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将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置于实验室的情境下进行论证,即实验经济学教学法。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吸收了西方国家大学的经济学成功教学经验,从教学法角度看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因而对我国经济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教学方法均没有考虑学生受众的差异、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成本的问题,只单纯强调某一种方法的优越性,因而最终难以摆脱“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教学窘境,与“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最近,包天仁教授提出了“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该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因而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基于包天仁教授研创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思想,考虑到学生受众差异、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成本,尝试性的提出了“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的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凝聚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多位”精髓,按照“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殊性,符合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

二、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内容

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其中,“分明别类”是指教师在开课之前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据此对学生进行基本分类,目的是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我们知道,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的学科属性不同,其具有的数学水平各异,不同类别的学生对同一方法的认同和接受成本有很大差异。因此,盲目采用某一种方法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将压抑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成本,降低教学效果。“注重主次”是指教师在正式开始整门课程之前,应对学生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分析整合,并将其模块化,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确定主次,即确定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只需一般了解,等等,目的是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不分主次采用一种方法贯穿始终。“降低成本”是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本着降低成本的原则进行。这里的成本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成本,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本。其中,教师的教学成本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课前备课时间、课后辅导时间以及为此发生的资料等费用支出,学生的学习成本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中对授课方法的接受难度、学习的吃力程度、课前的准备时间和课后的复习时间以及为此发生的资料等费用支出。显然,这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成本较低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教和学。“五法兼施”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和教师自己的教学成本,应灵活选择讲述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经济学教学法等五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五法兼施”的目的既是为了为不同类别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为尽可能降低教和学的成本。

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强调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必须考虑学生属性和授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即所谓“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努力降低教学成本,以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即“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是基本,“减负增效”是目标。因此,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立足学生、面向内容、考虑成本、方法多样,从而满足了“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设计。

三、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实施

按照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内容,其实施主要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分类;其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模块化;最后,是本着降低成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和不同模块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方便操作对学生分类,分类时既可以按照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进行,也可以按照学生来源于文科还是理科进行(有文理兼招的班级),如果专业人数较多,还可以同时按照数学水平的高低和文理科属性进行分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首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增删,并将其分成逻辑较为严密的几大模块,然后针对不同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对纯文字描述的部分,如课程的导言或每章的引言部分以及经济制度或政策的介绍部分,教师采用讲述法或辅以多媒体教学法,成本最低,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有很强现实背景的理论部分,可以采用讨论法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由于有现实背景,题材容易收集,采用讨论或案例形式教学会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或模型推导部分,可以采用实验经济学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经济学教学法直观、形象,可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体验,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声音、图像直接对教学内容进行表达,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抽象繁琐的模型推导过程全面介绍给学生,教学效率较高。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分类和教学内容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五种主要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方法的实施成本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是我们对教学法改革的一个尝试,是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现有教学方法的缺陷而提出的一个方法体系。按照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设计思想,可以有效解决“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教学窘境,实现“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然而,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毕竟集五法于一体,为了确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实施该法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每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找出最适合学生受众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是采用该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参考文献:

[1]逯进,贺晓丽.对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50-53.

[2]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

[3]王力南.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5-37.

[4]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

第7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参与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西方经济学的学科本质及其定位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出现的一门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特色与伦理特色的科学,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布坎南将经济学定位在“介于预测科学和道德哲学之间”。同时,在过去200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经济学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随着经济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马歇尔指出:“经济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真理本身。”凯恩斯认为“它(经济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它是一种心灵的工具,是一种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技巧。”①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的本质是特有制度下,一定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伦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与具有普遍性的一般经济学原理的综合体。

上海政法学院,以注重培养应用类综合基础人才为目的,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依据西方经济学学科本质,指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与学主要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培养源于经济发展演变的经济学思维;三是培养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剔出意识形态因素抽象地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其中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最终理论应用于实践,是为后两者服务的。

2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其效果

根据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质的分析与定位,上海政法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与教授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上,但是效果有限。

2.1 课程改革安排现状

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中,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改革依据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群体不同的学习诉求,将西方经济学课程具体划为三个门类。

首先,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我校分上下两学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共120课时,以充足的课时来增强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可能性。其次,作为在经济管理领域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的专业加强课程,我校针对此类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了西方经济学专题课程,共30个课时,旨在巩固加强。最后,针对非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例如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我校开设了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程,共45学时,旨在对非专业人才进行经济学原理普及。

2.2 教授改革现状

教授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改革两个方面。首先,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采取传统的灌输法与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采用理论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随堂提问、课后准备课堂presentation的方式,完善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不足,在强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知识点的同时,不断开拓学生的经济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关心日常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学手段改革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多地依托PPT课件教学,涵盖从基本经济学理论文字的演示、经济学原理的数学推导、经济学原理的图形变换以及经济学案例的播放全部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用于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有效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2.3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课程安排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旧存在很多不足。

成效方面,通过同学生的日常交流,以及团学定期组织的一些活动(大富翁、理性经济人互动讲座等)来看,学生对实时经济问题的关心程度不断增强,展示了一定的将所学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思维也日渐活跃。而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能够通过专题学习,巩固加强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一效果体现在近两年经济类研究生的升学率指标上。不足方面,从课堂提问、学生所做的presentation以及期末试卷的解答中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就课堂提问与期末试卷的解答方面看,学生对于经济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回答较好,但是对论述、案例分析等进行理论扩展分析的能力较差,理解深度有限;学生的presentation,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表象的观察较为细致,感性理解为主,缺乏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与解释,思维的逻辑连贯性较差,并且跑题现象严重。

3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改革效果的实现。

3.1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典型事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方式,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进而培育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有教学材料独特性、高度的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型、突出的启发性以及高度的互动性特点。”②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教师教授的过程中,错把举例当案例,大量地课堂举例替代了案例。举例属于讲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理解知识点,相对于案例,例子选取随意,学生不需要主动参与,讨论价值较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二是现有教材以及课程教学中,本土案例极少,即使存在本土案例,也普遍存在综合性不强、缺乏代表性、时效性、设计不缜密等问题,大部分案例仍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象及问题的经典案例,与中国经济实际相脱节,缺乏经济学原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直观性,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3.2 参与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的,注重学生的观点表达能力,是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形成自我观点,清晰表述自主意识的课堂环境,授课过程中参与式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学生的presentation环节。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点所在,搜集现实经济问题现象,运用经济学原理对经济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将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效果实现的现阶段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小班授课,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但是西方经济学其基础课的特征在师资有限、学生众多的条件下很难实现小班教学;二是学生形成一个规范的presentation。一个规范的presentation需要学生至少具备如下的基本能力:首先是发现经济现象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将经济学原理同经济现象相联系并运用数学、图形等进行辅助分析的能力;再次是收集有效资料分析资料,理清所要阐述内容的条理以及逻辑发展关系的能力;最后是简明清晰的经济学语言表达能力。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对于这些能力的专项训练是缺乏的,学生普遍不具备上述能力,制作presentation的基本能力较差,因此参与式教学效果实现有限。

3.3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新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得以普及,其作用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充分展现了特有的扩展信息量、节省实践、活跃课堂气氛的优点;尤其是把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中,明显提高了信息传授的效率,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③西方经济学的特征决定了,其经济理论的形成是以一种数理逻辑为基础的动态演进的过程,存在大量的公式与图形的推导,而现有的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主要以PPT课件教学替代传统的板书教学,而由于师资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教学课件的制作往往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简单的静态陈述,并没有将动态的数学推导、图形曲线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导致纯粹依靠PPT课件教学,并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相关内容的结构逻辑、变化过程与规律,虽然节省了课堂时间,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堪忧。

4 细节上深化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规范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效果,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必须要从细节上完善教学改革内容中的各个方面。

4.1 加强本土化案例的编撰与推广

学校应组织经济学教研室教师以及有经验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现象、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概括与总结,对应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学原理与知识点进行筛选,并按照经济现象与问题描述—产生后果描述—解决问题方法描述这一思维逻辑进行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案例的编撰,旨在形成恰当的西方经济学辅助教学资料,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更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更加贴近中国现状,增强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直观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开发学生观察思考经济问题、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小班授课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专项训练

50人以下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小班授课模式,可以使任课教师轻松地了解学生的个体经济学素质与学习状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团队交流,有利于增强教学改革的效果,有条件对学生进行较好的专项训练。笔者认为专项训练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新闻等渠道,收集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动态与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关心实事经济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逻辑、经济学图形分析经济现象与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用语言来描述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讲述经济学结论的同时,不能忽视数学推导,要不断运用数学语言来解释经济学原理,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某些已经讲过或者类似的问题进行数学推导,将经济学思想用数学逻辑进行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应用于解释经济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图形解释时,注重对经济图形基本要素、图形基本含义以及图形的变幻推导重复地展示给学生的同时,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图形以及图形变换的工作,增强学生图形联系经济学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抓住主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济学思维逻辑。教师可以进行专题讲座,采用灌输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讲述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不断剔除与论题无关的资料、吸收论据,分析资料的共性与不同,形成“现象—问题—原因—可行的解决方法”这一基本思路,并且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追问式提问的方式来不断巩固这一思维逻辑。最后锻炼学生的经济学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经济学资料,熟悉经济学术语的应用,并在课堂上规范经济学语言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好的经济学语言视听环境。另一方面,经常性地布置经济类文章读后感及小论文作业,批改中对不恰当甚至错误的术语进行修正,逐步规范学生的经济学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经济学语言表达能力。

4.3 加强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西方经济学这一逻辑性强、理论推演过程复杂的学科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以PPT代替板书,虽然能够在观感上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逻辑推演方面的动态性的缺乏,使得教学的结果不能保证,一定要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下找到一个比例平衡点,充分利用PPT节约课堂时间、视觉效果强烈的特征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论等基础知识点以及案例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巩固基础理论点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传统教学手段—黑板教学亲自演示理论的分析逻辑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理解经济学知识点的基本思路,提升教学手段改革的质量。

4.4 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监督

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监督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完善系部或者教研室的自我监督机制,例如阶段性地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效果研讨会,分析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的不足,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改革的细节内容,同时要健全向有经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实施学习听课的制度,进行教师业务素质拓展培训,提高师资水平,丰富教师内在素质;二是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采用学生评价、教师间互评、督导评价、教学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评价高的教师及时地进行相应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评价低的教师,查找问题所在,必要时进行严格约束,从而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

注释

① 黄阳平.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经济思维培养[J].集美大学学报,2008(7):54.

第8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社会经济;对策

房地产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占据着支柱性的地位。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房地产的宏观经济管理力度,且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但对于房地产市场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成效。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从而导致房价上涨得不到有效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需对房地产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正视,确保推动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明确长远目标。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管理失衡,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房价增长过快的状况但却忽视了我国整体上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为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管理作出长久性的规划。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土地来源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房地产的政策规划并不明确,采取的解决措施缺乏科学合理性仅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发挥效用,没有长期效果。1.2泡沫经济问题严重。近阶段以来,房价处于持续飙升甚至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也只是在上升趋势上略微减缓了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样和容易造成虚假的需求信息,不仅会影响到开发者对行业前景的预判,也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房产的规划,而由于这些虚假的需求信息很容易造成房产堆积、无法处理等问题的出现,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房地产泡沫问题就是源自于虚拟需求,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不仅对房地产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1.3开发商的资金来源单一化。房地产开发需要的资金有很多,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需要依靠银行贷款才能够实现房地产开发的正常经营,而只有完成房地产开发、房屋出售后的所得才能够归还银行,但是由于现今房地产行业存在“房价高、卖房难”的问题,部分房地产商并不能够在预计的期限内卖出房屋、归还贷款,再加上相关的商业银行不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工作,很容易出现监管漏洞,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想要改善房地产经济管理必须要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起来,近年来针对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很多,进而造成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房地产经济管理造成滞后性,不仅给房地产市场造成了混乱,也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工作难度。虽然政府针对房地产经济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太过笼统,以致于在落实细节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这样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在行业内形成恶性循环。

2解决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研究

2.1制定长期的经济管理规划。要站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制定长期的房地产经济管理规划,既要制定发展目标,也要明确各个阶段的管理任务,给房地产经济管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从而减轻房地产市场的负担。同时也要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房产需求和国家建设需求,在房地产建设方面有一定的把控和规划,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制定更为适合我国发展的房地产经济管理规划,从而更深入的解决房地产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制定房地产经济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时,需要做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工作,详细对我国当前房产地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根据调查所得结果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确保我国房地产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2.2严格把控市场经济泡沫。面临现阶段我国出现的房地产经济泡沫现状,不仅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引起高度的重视,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购置房产的过程中谨慎有余。房地产经济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出相关的制度来约束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不能太过抑制也不能太过松弛,一定要在宽严并济的基础之上进行更为谨慎的衡量和管理。严格把控市场经济泡沫不仅对房地产行业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的稳定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对于市场失灵情况的存在进行正视,在具体干扰过程中,需要在市场自身调节能力得到有效发挥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还要对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在干扰时要确保做到适当性和适度性。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房地产运行管理机制。2.3逐渐发展并健全房地产行业融资体系。要想更好的管理房地产经济,首先就要在融资途径上严格把控,当房地产融资来源加以分散而不是原来单一的借贷,既可以减轻房地产商们的还贷压力,也可以为商业银行减轻出资压力,既可以起到方便经济管理的效果,也可以降低房地产行业整体的产业压力,逐渐发展并健全房地产行业融资体系是很重要的一个监管对策。2.4建立健全房地产经济管理严格法律法规。我国针对房地产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太过松懈,以致于在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对较为重要的房地产经济管理细节问题没有做出明文规定,这就使得一部分房地产商钻了国家法律法规的空子,不仅给整个房地产经济行业造成不良影响,也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以法律切实保障我国房地产综合、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继续完善《土地管理法》、《建筑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尽快出台各相关的实施细则,促成《房地产法》的出台,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交易管理、中介服务管理及相关的后期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完全纳入法律规范体系,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相关规范政策的层次性、稳定性和严肃性,使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结束语

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并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文中提出的相关对策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房地产经济的有效管理,更是为了能够让房地产经济管理在更为持久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些对策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发挥到应有的效果,但是一旦持续下去,房地产经济管理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作者:余良 单位:天津市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9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试题库建设;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教学理念;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108-03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目前较多的理工专业也开设了该门课程,其教学质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类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改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和经验总结,谈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试题库建设,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研究观点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研究,近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从研究者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来看,主流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系统性、抽象性与逻辑性,以数学等其他学科为依托,模型多,其中的数学公式及推导、图形、曲线、规律等比较抽象,而且课程教材具有多样性。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特点,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从研究者总结的情况来看,原因主要集中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教师数量不足、年轻化、能力差;(2)案例教学少且联系实际不充分;(3)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唯一的考核和评判标准;(4)缺少实践教学;(5)启发教育方法运用不足;(6)重课内轻课外;(7)教材使用参差不齐;(8)教学研究少;(9)教学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认为课程不实用,学习兴趣不高;(2)期末突击复习,死记硬背;(3)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欠佳。

可以看出,研究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在教师方面,学生方面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三)改善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对策

从研究者提出的解决西方经济学教学问题的对策来看,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对比式教学、辩论会教学、学术讲座或报告教学、多媒体教学、科研项目教学、调查研究式教学、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调整教学计划以及增加教学基础设施投资。其中案例教学是研究者认为最重要的解决措施。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辅助教学手段,尤其是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以下就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浅谈几点认识。

以不变应万变。西方经济学中有较多的边际概念(边际报酬、边际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倾向等),其实质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动导致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动程度,因此,教会学生把握边际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掌握一个边际概念,那么所有的与边际有关的概念和内涵都能理解和掌握了。

举一反三。微观经济学中,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性质、特点及其曲线与等成本线、等产量线完全相同,所以通过教授一组曲线,辅助讲解另外一组曲线,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宏观经济学中,IS-LM曲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把它与需求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只是变量不同而已,学生掌握了一组曲线,另外一组就迎刃而解了。

演绎与归纳法结合使用。西方经济学中涉及的理论较多,这些理论都代表了一些观点,是西方经济学家们论证的论点。因此,讲解这些理论时,一些可以采用演绎法,即首先讲解理论,然后再用案例或计算题的方式应用这些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些理论可以采用归纳法,即通过数个案例或现实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课本中的理论,如果有偏差,帮助学生修正。

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中心。西方经济学总是在寻找经济现象的最优。例如,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等,研究极端情况及引入边际的概念,是因为这些理念可以转化为数学,相对容易证明。例如利润最大化问题,引入边际利润的概念以后,如果能建立利润函数,边际利润就是利润函数的导数,而数学中一阶导数为零,二阶导数小于零时就存在利润函数的最大值,也就是把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经济理论,更要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推导的能力,从而形成逻辑思维的意识和理念。

题库与教学同步推进。大学生极少对课程进行预习,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但课堂学习不可能完全掌握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和再理解,通过引入题库,与课程同步,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解决案例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就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但其前提是必须要建立和应用合理、有效的题库。

三、西方经济学题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题库建设的原因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建立与应用西方经济学题库非常必要,因为题库是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再认识,同时也能巩固和消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何建题库,建立的题库如何与教学紧密结合,尤其是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模式的目标,必须采取客观、合理的策略。

(二)题库建设的方法

目前关于西方经济学试题库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较少,较多的高校没有建立专业的、系统的题库,尤其是在题库的更新与教学结合的方面比较薄弱,加之教材的频繁再版与更换,出现了教学与题库不匹配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快题库的建立与更新,形成题库的编写、分类、归档和纳入教学系统的专业化、信息化与自动化,并且定期对主讲教师进行培训,实现试题库的应用与普及。

为教学工作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覆盖课程全部内容的各种题型的题库,为学生自学、教师讲授使用,从教学方法上也可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项目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题库建设与课程建设、教学保持高度一致。把试题库建设列入课程管理中,授课老师在准备教学文件时必须更新题库和完善题库,同时把教学大纲、讲稿、多媒体演示等与题库内容紧密衔接,不断强化教学重点。结合该门课程各位老师的授课经验,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和构建试题,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题库形式和教学结合起来,达到教与学同步进行。

2. 试题库建设与应用保持同步。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尽可能采用现实中的事例编写题干部分,同时反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题库中编入社会经济中热点讨论的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辩论,增强学生的兴趣。题库中增加利用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专题,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另外,题库生成后,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甚至让学生参与题库的编写,把题库的思想和内容充分运用到常规教学和课后练习中去。

3. 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库的构建与归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济学与数学结合)构建试题库,构建与归类同时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围绕着边际和均衡,通过定量(数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解经济学定性的部分。可以通过对西方经济学每一章节编制四种难易(容易、较容易、较难、难)程度不同的试题,并且把试题章节讲解初期至结束分别对应四种难易程度题库。

4. 不同类型的试题库构建与归类。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构建多种类型的题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按照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构建八种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习题,分配到每个章节并附有参考答案,共享到学校教务处网站,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

5. 不同版本教材的试题库构建与归类。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撰适应课程的题库,延伸学生学习的视野。根据西方经济学各类教材的特点和内容,把题库尽可能覆盖到所有教材,尤其是教师已经使用或将要使用的教材,按照教材分类编写题库,既可以方便教师授课,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和解决国际、国内或局部地区的实际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目前关于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的方法研究较为普遍,主要是宏观层面的,针对某一门课程,尤其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研究不是很多,关于如何建立西方经济学题库的研究更为少见。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和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能更多地把各个学校的经验及方法整理出来,供大学教师分享,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士德.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新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100-104.

[2]吴宇.“四段式”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8-121.

[3]课题组.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05-109.

[4]汪红梅.关于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267-26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