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苯酚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有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某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得到的观念、能力和品格。从学生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的转化需要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桥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从化学学科的角度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化学知识、化学思维、化学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化学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一是化学观念,通过对化学学科发展中核心概念、原理、观念、规律等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观点,如化学元素观、物质微粒观、化学能量观、化学史观、物质转化观、物质变化观等;二是化学思维和方法,这方面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了解并掌握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从宏观到微观、结构决定性质、物质变化守恒等,形成分析、判断、综合、抽象和推理等化学学科思维形式;三是实践创新,该方面的核心素养表现为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形成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是科学精神,这方面的核心素B表现为具有学习化学科学的好奇心,乐于探究物质世界的奥秘,正确认识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对与社会和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点。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核心素养着力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复杂多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二是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培养学生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三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上,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为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现以《苯酚》一课为例,谈如何在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材分析
《苯酚》安排在苏教版选修5专题四第二单元第2课时,与已学且具有相同官能团的《醇》安排在同一节,为结构、性质的对比学习提供了极佳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凸显“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核心化学思想,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认识醇和酚的异同点;了解酚的命名及物理性质;掌握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了解含酚废水的污染情况及含酚废水的处理;通过对乙醇与苯酚以及苯与苯酚化学性质存在差别的原因进行分析,感悟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认识苯酚的危害性及处理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
初中化学是极具抽象性的一门学科,因而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实验教学为中心,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1]。然而,在实际的实验课堂上基本都是以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进行观察、记录为主,这样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违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失去了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敷衍等现象。如此不但达不到化学实验教学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同时还会造成学生成绩的大幅度下降,各个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其心理变化比较复杂,他们更喜欢富有吸引力、挑战性的活动。而此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接触到的教学方式总是陈旧的、缺乏创新的填鸭式教学,那么他们就会认为学习是无趣、疲劳、乏味的,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就会越来越低。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一)学校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要想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学校需要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化学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持对化学长久、持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和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性。学校可以和相关部门进行联合,为学校争取更多的专门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资源支持,包括化学用具、材料、技术支持、资金、实验项目等[2],而学校还可以开辟出专门的场地和教室作为化学实验室,并且拨出专门的款项用于化学器材的配置,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化学用品定期的维护工作,对老化的、性能下降的器材及时进行更换,以保证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学校还要大力支持化学教师的创新性想法,及时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以此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多样性,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不断地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技术和素质修养。学校要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化学学术研究会、交流会,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保证教师将最新的教学思想运用到课堂上。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学校联合组织的化学教师教学、实验技能比武、交流活动,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化学实验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化学实验教学变成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到以生为本、以师为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按照“异质同组”的原则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动手实验、提出猜想、论证等过程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期间,经过“个体自学—小组间生生互动—全班同学与老师的互动”等环节完成教学过程,再采取小组成员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做出具体评价,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2~4人为一组的实验探究小组,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得出相关化学原理。有的小组想到了用盐酸溶液去鉴别,有的小组想到了用氯化钙溶液去鉴别,还有的小组打算用石灰水进行鉴别。期间,各组成员在组内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再合作动手设计、操作实验,最终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辩证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问题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5-02
最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体现“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为高中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读书,使他们体会到化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引出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对生活事例的探究中学习理解课本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化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应用化学,让生活引进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内涵
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指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理解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与我校开展的问题法教学不谋而合,生活化问题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以源于生活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生活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化学的作用,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问题教学的意义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化学。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之一。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加入一个科学小故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入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让课堂气氛达到等。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感觉学有所用,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有利于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让生活过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渗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如食品、保健、化妆品、药物、环境等,拓展生活视野。同时及时关注最新的科技前沿,如介绍载人飞船的船体材料、火箭燃料的助推剂,介绍最新研究的有机光伏技术等。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使学生感知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如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侯式联合制碱法时,可以介绍时代背景和侯德榜先生的高尚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如食品烹饪、美容保健、毒物、穿戴、环境、日用品、药物化学等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绿色化学、可循环利用思想,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新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自我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的变革”到“学的变革”。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所以教学“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1.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会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记忆。
2.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的困难,可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然后再将其中的思想方法横向迁移到所学习的化学概念的研究中,为化学概念的学习提供认知支持。因此,“联系生活”的有效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活经验。
3.回归生活解决化学习题。把改革习题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口,进而改变传统习题枯燥、抽象、脱离实际的“纯化学”模式,增加习题的生活气息,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让习题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习题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充分发挥习题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具有趣味性、激励性、挑战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解答化学习题,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生活的世界,化学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在这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中化学问题,使之走入课堂。如对氯气一节的教学,通过一则新闻报导材料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课,并配有记者专访某化工厂氯气泄露事故的视频,然后结合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①为何发生氯气泄露时,人应往高处逃生?②为什么可以用钢瓶来储运液氯?③氯气泄露后,有什么办法来处理?),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思考状态,同时也激发了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5.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的元素做实验,可使学生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获得充分的前期制作经验和动手欲望,而前期操作经验是相关技能或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练习体验,且前期操作本身就是向学生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使化学实验增添了一个物化的信息源,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获得良好的首次效应和动手欲望,不自觉的程序逻辑式实验成为灵活的、自觉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
6.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我们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的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新课程增添时代气息的源泉和活力,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生活化问题教学思想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它不是简单的回归生活和生活概念理解,而是借助于“生活知识”这个载体来容纳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场景”架起知识点和应用能力之间的桥梁,用问题探究作导向,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层次,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整体框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摘 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科核心素养一~频频出现在教学工作者视野之内,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何培养化学实验素养成为普遍受关注的课题。分析了初三化学实验课堂的核心素养培养这一话题,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人教版;初三化学;实验;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素养指的是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当中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我们将那些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内容称之为核心素养。作为实验素养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初中化学最终教学的成败。初三阶段是学生压力最大的时期,实验题在中考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的核心素养培养任务显得更为艰巨。
一、化学实验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
素养是一种素质和能力,它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比如男生和女生在思维方式上明显存在差异,但是更多时候,素养是通过后天训练和培养出来的。正所谓“笨鸟先飞”,即便是一个操作能力非常差的学生,经过一百次训练,他的动作操作能力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只不过因为先天认识习惯和接受能力差异,每个学生这种提高的程度存在一些差异。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实验核心素养的培养大致可以通过三个基本步骤形成:实验计划、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这三个部分侧重点各有不同,接下来,就以九年级上册“燃烧的条件”实验为例,具体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核心素养。
二、培养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实验计划: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往往学生遭遇的问题在于“万事开头难”。计划是实验开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在这一阶段,教师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是化学实验核心素养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众所周知,新课程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入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学习经验,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理所应当尝试自主探究活动。这至少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实验题目是什么,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实验需要哪些化学仪器。例如“燃烧的条件”一节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实验计划阶段应当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准备酒精灯、蜡烛、火柴、小水桶、镊子、铁架台、小石块、纸条、木条、玻璃杯等实验仪器。
虽然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加上化学又是一门刚刚接触的学科,因此,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他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一出现问题,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帮助学生解决,谈何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合作者,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做好引导的工作,让学生掌握多种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例如,上网查询资料、图书馆查询资料、翻阅教材等,实在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进行点拨提示,否则培养核心素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自主探究能力也不会提高。
(二)实验操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操作是实验教学的精华所在,动手实践能力是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核心素养的第二个关键词。在开展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动五官,按照实验流程一步步进行操作。有时,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最终实验的失败。学生动手安装仪器、取用化学药品、推进实验进程,会发现很多化学现象。例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沉淀物的产生、气泡的产生、温度计水银柱的变化等。如果实验操作不规范,比如操作失误、气密性不严、线路接错、数据偏差等,都不会产生相应实验现象。为了保证成功完成实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必然会仔细参与每一过程,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了观察能力,细心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去动手。而不是一味地演示实验,让学生“隔岸观火”。“燃烧的条件”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在用酒精灯加热空纸盒环节没有控制好水量,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流程,再试一次,第二次果然成功。这一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加深对“燃烧”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操作
能力。
(三)实验报告: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实验报告是实验计划、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用化学术语进行表达的文本形式,这一阶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非常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基本情况有条不紊地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同时做到字迹工整、条理清晰、逻辑顺畅,让人一目了然。
有关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属于一个新课题,各位化学教学工作者都积极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但是教师应当注意,鉴于这是一个新课题,因此,在达成共识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争议。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理论行之有效地运用于初中化学实验课堂,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情况抉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作品创作;作品表达;鉴赏课程;乡土美术资源;讨论
一、立足作品创作,推动学生的图像解读
所谓图像识读,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图像以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解读能力。其中,主要涉及对用色、线条、配比以及造型特征等方面的解读。在现代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及解读能力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解读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按照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程度来划分,美术作品可以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从鉴赏美术作品的角度,教师应针对这三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特点的图像解读。例如,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中的鉴赏课“走进具象艺术”中,例举了《贵妇人像》这一享誉世界的美术作品,这一作品是具象美术作品的代表。该作品的作者安格尔基于一种独特的视角表现了画中人物的质感,使得人物无论是在神态,还是在气氛渲染及空间暗示等方面,都显得极为真实,仿佛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存在于画中,而是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可见,对于具象派的艺术家来说,“真实”是他们对作品最主要的追求。除此之外,具象派美术作品对人物体态的衬托往往较为鲜明。《贵妇人像》中的贵妇人莫特西埃本是安格尔一位亲友的女儿,画家选择让莫特西埃夫人站立的姿势,配以暗红色花纹背景和深色衣裙衬托人物鲜明丰满的体态,将夫人椭圆形的面孔与裸露的圆润肩部及手臂描绘得十分和谐,人物形象的塑造隐约可见拉斐尔式的造型。虽然此肖像画整体显得极为明快,但有色块的配置而无色彩的变化。安格尔认为,对绘画而言,色彩是次要因素,使用颜色的目的是让画面整体显得新鲜夺目,因此必须画得快。然而,画得快则很难从细节上体现形体,所以要想获得形象的准确就必须靠素描。因此,安格尔的作品可以说是用颜色画的素描,准确、深刻又细腻。又如,教学“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人物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设计作品精读。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色彩运用的角度进行探讨,如分析古代工笔画中的色调搭配,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姿态的剖析逐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提高学生的图像解读素养。
二、结合创作表达,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
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教师不但要借助传统的美术技术和美术语言,还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视觉形象,充分彰显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美术技术、媒材及语言结合到一起,切实构建既富传统韵味又不乏现代意趣的教学环境,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意识和能力。同时,为了达到培养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采用赏析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学“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瓷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瓷器的制作工艺入手,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物展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瓷器制作品专业名词及其技术特点的了解,而且能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瓷器欣赏方法,进而在夯实学生美术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美术素养的初步形成。紧接着,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媒材与技术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当前,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又能为美术表现空间的拓展提供理想的工具。因此,教师若能将美术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表现创作意图及思想,则不仅能让学生的美术创作形式更加丰富,而且能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出更为饱满的视觉形象,进而切实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通过鉴赏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在高中阶段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无疑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需要让学生“知美丑,明善恶”。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是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例如,开展“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花鸟画”这一内容的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同时展示工笔画与油画作品,如李嵩的《花篮图》和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赏析并分析这两幅作品的不同点,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线条让学生了解何谓美。首先,教师可以歪歪扭扭地用线条画出小动物,并询问学生的感受。对此,学生感受到了“别扭”与“丑态”。随后,教师可以画一只线条优美的小动物,再让学生谈谈心中的感受。对此,学生一致认为小动物很漂亮、很可爱。借助这两者的对比,学生不仅能了解到“美”与“丑”的区别,还能理解“美”的存在价值,从而逐步建立正确的审美理论体系。
四、充分挖掘乡土美术资源,促进学生的创意实践
若将核心素养视作当代教育的灵魂,那么有关教材及课程内容便如同肌体一般发挥着承载教育灵魂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外,还需要全力挖掘乡土美术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感受本土美术魅力的同时,增加创意实践的机会,进而提升美术素养。以江苏常熟为例,其花边艺术已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当地的“元四家”之首黄公望、虞山画派、虞山印派等在美术史上地位突出。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乡土美术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们进行创意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理解和学习独具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有效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沉淀溶解平衡;同课异构;问题链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3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12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必要性
面对未来社会呈现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生态危机、老龄化的特点,OECD(国际经合组织)根据社会愿景、个人生活需求,分别从人与自己、人与工具、人与社会即自主行动、使用工具、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提炼出核心素养的三个理论要素,进而达成个人成功的生活、形成健全的社会的目标(见图1)[1]。
自从OECD提出核心素养开始,各个国家基于提升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愿景,将教育改革置于国家战略地位,三个国际组织、十个国家和两个地区均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首位。美国基于21世纪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著名的彩虹桥模型(见图2),新加坡作为儒家文化圈针对本国实际特点也提出了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见图3)[1]。
我们国家针对教育改革过程当中呈现的重知识传授轻为人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问题以及教育改革整体设计不够、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教育目标和质量评估体系[2]等问题,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2013年教育部组织以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开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人与自己”包含“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人与工具”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人与社会”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三大类九个指标[3]。其基本特点为遴选学生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可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在核心素养整体大的框架构建完成后,教育部组织各个学科开始研究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学科研究团队在徐端均、王云生等组织下,经过精心研究,反复斟酌和多次讨论,提出了化学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具体表述及基本内涵见表1[4]。
核心素养为最近两年基础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不断掀起整个社会的大讨论,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也把“核心素养”作为年度会议主题。基于此,厦漳泉三地市组织教研人员、一线骨干教师在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适时举办了本次厦漳泉教育同城化研讨暨同课异构活动,突出在新时期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有效教学的主题。
二、教学过程
两节课分别由C老师和S老师执教。C老师,女,2014年参加工作,中学二级教师,任教于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教龄一年;S老师,女,2004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于厦门双十中学,教龄十一年。
1. C老师教学过程
C老师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蛀牙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忠实于教材从初中学习过的溶解度引发矛盾,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所谓不溶只是初中为了解决问题方便而有意设计。接下来从演示实验呈现的结果帮助学生建立难溶物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并归纳该平衡的特点,适时对平衡表达式进行巩固,提升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接下来指导学生解读教材中相关Ksp数据,并提出影响平衡的因素。最后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理论解释情境引入中涉及的问题,其设计思路如图4。
2. S老师教学过程
S老师课堂引入时进行情境创设:重晶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钡(BaSO4),在医学上常用作钡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由此生活背景引入课题,接下来围绕钡餐相关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问题设计了10个问题并形成问题链:
(1)碳酸钡(BaCO3)能做钡餐吗?
(2)如果产生Ba2+重金属中毒,如何解毒?
(3)加入过量沉淀剂Na2SO4溶液,Ba2+是否沉淀完全,如何利用实验检验?
(4)除了取上层清液,分别滴加极稀Na2SO4溶液和饱和Na2SO4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外,能否利用测定电导率的方法检验实验结果?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5)洗涤2~3次后,加入蒸馏水,沉淀能否溶解?
(6)能否用化学用语描述上述体系中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过程?
(7)使用BaSO4做钡餐是否安全?(已知:当c(Ba2+)
(8) 医学上医治可溶性钡盐中毒一般用5.0%的Na2SO4溶液(c=0.38 mol・L-1)给患者洗胃。请计算说明该浓度Na2SO4溶液能否有效解毒?
(9)如何用碳酸钡制取可溶性钡盐?
(10)如何用重晶石制取可溶性钡盐?
借助课堂教学解构模型[5]可梳理出教学逻辑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图5展示了S老师本节课的教学逻辑。
三、教学评价
1. 教学理念分析
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设计思路。C老师作为一位刚毕业一年的青年教师,忠实于教材的设计思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平稳地将本节课上了下来。仔细分析这节课可以发现,C老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属于割裂性质的。教材第二章以一章的篇幅阐述化学平衡,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平衡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中,很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利用第二章平衡的知识解决具体的平衡问题。因此解决这节课关键首先要抓住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问题。因为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符合化学平衡的所有特征,因此可以从大平衡观的视角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其次上好本节课还要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相较于其他化学平衡的特殊性,由此紧紧抓住Ksp的意义以及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展开教学设计。很遗憾C老师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上还是上化学平衡的思路,导致对教学的重难点定位不准,使得整节课的设计缺乏生动性和深刻性。
S老师对本节课的理解显然是很到位的,基于大平衡观的角度重新审视本节课的教学,将教材作为素材,重新整合相关知识,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硫酸钡的相关使用问题,表达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利用实验不断激发思维冲突,由冲突形成认知结构,总结形成相关结论。然后利用相关结论从定量角度阐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形成化学问题解决的经典范式(见图6)。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是核心素养最核心的问题,很显然面对未知世界的挑战,学生如何学会问题解决是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的功能及作用需要重新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整合者,从教学的绝对权威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者。因此,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行为亟需将具体的知识外化为实际的问题,利用实验解释问题,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形成化学理论,由理论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6]。
2.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一节课价值判断的优劣。C老师本节课在教学衔接处理上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情境导入素材与核心主干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处理。C老师一开始通过视频及图片的形式展示蛀牙并告诉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接下来的时间基本没有回应这个问题。虽然C老师在本节课的末尾重新回应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其中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晰,其中的过渡与衔接显得很生涩。二是C老师关于Ksp表达式的设计也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C老师在讲解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及特征的时候没有适时给出其表达式书写的要领,却直接跳跃到“学以致用”环节“书写CaCO3、BaSO4、Fe(OH)3沉淀溶解平衡K表达式”,这显然违反了技能教学的授课原则。所谓技能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展示正确规范的书写流程,然后学生根据标准流程进行模仿迁移演绎,教师针对典型错误进行教学纠偏并给出相应的变式练习,学生继续强化提高。而C老师一上来就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平衡知识书写,由于没有了解其平衡表达式书写的特殊性所以学生基本都犯了教师预设的错误,教师此时的纠偏虽然突出了教师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元认知前概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以后想进行纠偏,难度显然可想而知。三是教学进度调控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把控也值得商榷。C老师在讲到“学以致用”环节“向5mL 1.0 × 10-5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15mL 4.0 × 10-5 mol・L-1 K2CrO4溶液,计算说明有无沉淀生成?”的时候,可能由于教学时间紧迫的原因,C老师只给了学生1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计算,然后教师直接就开始板书呈现整个解题的过程,讲的是精到准确,学生们听的也是频频点头。在这看似完美的背后其实令人深思,这样一个大运动量的试题,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真的可以完成吗?学生没有真实体验过的讲解有多少意义?没有学生反馈呈现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学有效性体现在哪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学会如何智慧用力,使得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松弛有度,这样的教学才会引发学生智慧的生成。
S老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首先,整节课以问题链(类型及功能见图7)[7]为核心展开教学,在问题的设计上讲究锻炼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习惯。问题(1)属于引入性问题,目的在于导入新课,构建学生生活经验与新知之间的联系。问题(2)属于差异性问题,意在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3)、(4)、(5)属于探究性问题,意在通过明确目标,清楚抓手,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实验与辅语言的时候抓住实验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问题(6)属于总结性问题,意在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及分析得出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问题(7)、(8)属于迁移性问题,在于巩固新知,延伸学习。问题(9)、(10)属于递进性问题,意在增强学习动机,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其次,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谈到BaCO3是否可以做钡餐的时候S老师指出Ba2+属于重金属离子会引起中毒,此时有同学立马冒出了NaHCO3不会产生重金属离子不会中毒,因此可以替代BaSO4做钡餐。此时S老师赞赏了学生迁移思想,但是也用类比思想,使用Na2CO3可以吗?钡餐在胃镜检测中的作用是什么?其实这样两个小小的反问就将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第三,S老师重视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取上层清液,分别滴加极稀和饱和硫酸钠溶液都观察不到沉淀现象”的时候,S老师尊重实验事实,换了一种思路,分别取蒸馏水和滤液测定电导率,得到蒸馏水电导率为0.026,滤液为0.036,用对比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力证明了其中一定存在钡离子的实验事实。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面对实验异常现象,我们的老师是选择武断地给出结论,还是智慧地巧妙处理,是值得每一个老师思考的问题,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老师谈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时候扪心自问,自己教学当中是否遵循科学规律办事。
3. 教学资源分析
教学资源合理的使用可以拓宽教学的广度和宽度。C老师在课前使用了导学案、导入阶段使用了视频及图片资源、课中使用了演示实验、PPT、板书等资源。从资源的使用来看,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静态资源,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老师就好比高明精巧的电影导演,对故事情节的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但是这里也激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样主要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老师的核心地位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是否可以替代?很显然,利用MOCCS是很容易替代现有的教学,老师的价值与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那就是从知识的预设到课堂的生成,从重视静态教学资源的开发转移到关注动态生成资源的挖掘上来。S老师很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十个问题平均用力,而是针对学生们普遍困惑的问题(3)反复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进行相互论证,解决了同学们对BaSO4的电离方程式与沉淀溶解过程之间相互混淆的问题。另外,S老师只是将教材作为诸多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中基于定量数据的价值,弱化教材编写中关于知识的描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认知逻辑体系。
四、结论与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新定位
传统以知识为价值导向的教学容易导致“目中无人”,这样的教学可替代性较强。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新一轮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摒弃传统过于注重能力的教学,摒弃工具理性取向,走向价值理性取向,把立德树人、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基于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掌握现代教育的理念、具有运用新型科技的能力、具备创新教育的思想、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层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教师应当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8]。因此,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建构知识的关键一环,带领学生发现知识、体验知识的价值。教师应该成为资源的整合者,将传统学习、网络学习整合于一体,发挥不同资源的优势,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学生应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成为问题的提出者与解决者,将探究总结出的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升到解决一类问题的关键素养,为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滕君认为21世纪人才的三大核心技能是“真实情景和非常规的复杂思维、高阶智商的认知和开发、跨学科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复杂情境下根据当时的情境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作为教师的教学应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探求教学活动中学生发展与教学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积极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进而去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其次老师应具有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教师的情绪直接决定着课堂文化的构建与目标达成,教师课堂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激昂澎湃的身姿,这些都是构成理想课堂最重要的维度。只有教师上课富有温度,学生才会有热度。三是老师需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水平。不要以为课堂上提问越多越好,问题越多越彰显问题意识。问题一定要经过精雕细琢,选取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教学,使得教学紧紧围绕着核心问题逐渐铺展开来,使得教学有深度。最后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不是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展开的教学不论其设计多么精巧,表现多么精彩都是无效行为。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逻辑,使得教学从“形式教学”转向基于学科本质的“深度教学”。
同课异构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对某节课的优劣做出优劣评判,进而对老师做出价值判断,而是以此作为思维的激发点,引发大家的共同思考,提炼出对今后教学大有裨益的经验和教学策略。通过C老师和S老师两节精彩的教学设计,重新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下如何注重营造情境的真实性、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进而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四林,林崇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8-14
[2] 刘霞,林崇德等.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5-22
[3] 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4]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5] 历晶,郑长龙.如何优化课堂教学逻辑―优质课的分析与启示[J].化学教学,2015,(10):6-10
[6] 辛涛,姜宇,刘霞,林崇德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9-32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构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其中《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科学素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把学科教学和科学素养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化学新课程对科学素养教育提出的要求
科学素养教育主要是指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达成对知识的掌握,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对科学的理解、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新课程对科学素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深刻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认为课程教学就是学生主动完成的真实、科学的探究过程,教师在课程中对学生的研究给予必要的理解和指导,师生合作完成研究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研究过程还是研究结果都可以转变成在科学素养教育中有教育意义和发展价值的资源。新课程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脱节、把化学教学主要看成是化学知识传授的简单过程,真正重视学科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做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理论、规律及应用都是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和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化学家的设想、假说、理论都要求通过科学实验或实际生活的验证。化学课程为科学素养教育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新课程赋予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渗透融合
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涵盖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主要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来进行。结合学科特点,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化学实验对培养科学能力有独到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实验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为求得单纯化学知识的演示实验或简单的操作实验的做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善于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将科学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验教学中。此外,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记录要尊重实验事实,不能凭空猜想,胡乱编造,应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
在化学教学中对实验要进行精心设计和恰当分析,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各种实验现象,让学生产生新奇的感受,并使之带着这些新奇的感受进入化学知识殿堂,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去分析、猜想产生现象的原因,从而达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金属铝的性质学习的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熟知的“铜树”图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制作“铜树”,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剖析实验原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铜树的生成和产生的气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讨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原理,让学生理解了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进行学习科学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科学素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科学设计综合实践课题让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是交叉、渗透的,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联系。把这些课程人为地割裂,有碍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而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则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局限。
切合教材中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为基础设计了综合实践课题“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暖”,在这一课题中,学生探讨、研究了二氧化碳的化学产生过程以及大量砍伐树木导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利用模拟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温室效应,探讨了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从环境科学、地质学、生物科学等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为人类带来的危害,最后,学生从新能源的开发、新材料的应用、植树造林、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多个视角设计了如何应对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方案。由此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注重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整合。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获得综合性信息用以弥补学科课程按知识体系分科学习的不足,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能力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还原自然科学学习的本来面貌,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3.充分利用化学史材料展现科学的本质。化学史是化学科学的发展史,既包括发现的化学知识、发现知识的科学方法,更包括化学家为之奋斗的忘我精神、坚忍不拔的创新过程,具有趣味性、故事性、思想性、情感性和过程性等特点。化学史可以作为教学中科学本质教育的原始材料,通过化学史可以展现科学的本质。
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化学史料中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史料作为科学本质教学的原始材料。比如,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与技术》”中“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材料,可以让学生在认识科学的道路上要不怕困难,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的学习中依据史料,首先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继承性和发展性,认识、理解科学知识不是绝对真理,只是对当时客观世界在一定层次上的正确认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发展而变化的;门捷列夫对大量元素理化性质进行观察分析,结合理论进行推理,总结出元素周期律, 通过对这一史料的介绍、剖析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与推理不仅是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化学史是科学探究过程的最好呈现,通过化学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剖析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历史,展现了观察自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典型科学探究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先辈们为科学所付出的艰辛,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得到磨练,能够正确理解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科学总是曲折前进的,了解化学史,也许可以在今后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这些都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密切相关。
【关键词】化学工艺专业;职业能力;课标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47-02
【作者简介】沈新安,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16)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和有机化工研究。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中职教育之后的预期结果所做的一种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是中职教育质量应达到的基本指标,是管理与评价中职教育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2015年,省教育厅职教处、省教科院职教所组织相关专家开发了中职化学工艺专业“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电气及仪表”三门专业平台课程的课程标准,对中职化学工艺专业规范教学管理、教材编写及课程资源开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标准主要核心内容的解读
课标开发团队首先在全省27家化工企业进行调查,确定用人单位对中职化学工艺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实际需求,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课程骨干教师多方参与,共同论证,形成三门平台课程的课程标准(试行)。化学工艺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基本框架主要由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及编制说明组成。
(一)课程性质
依据“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表确定课程地位,尽量明确前导、后续课程,明确课程任务和作用,“化学基础”等三门课程均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及基本职业素养的养成”。如“化工单元操作”的课程性质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化学基础”“化工制图”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常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工程观点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养成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职业素养,为学习“化工工艺”“化工生产DCS仿真实训”等其他专业课程及获得化工总控工等职业资格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及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和规律,确定课程目标。其次,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最后,课程内容以模块为基础设计学习单元,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合相应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职业成长规律,以化工总控工等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序化学习任务。如“化学基础”课程精选学生发展和专业学习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确定课程内容,组成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基础实验技术四大模块,下设11个知识学习单元和10个实验技术学习单元。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经验及岗位工作的联系,反映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相互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化学工艺专业职业能力分析,合理设置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三)课程目标
在确定课程总目标后,结合课程特点,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要求,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实践素养、发展素养、安全素养、职业素养等。
以“化学基础”课程为例,其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目标要求如下:第一,要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鉴别方法、重要有机物的官能团特性和官能团间相互转化的规律;第二,能进行基本化学计算,能正确理解基础化学涉及的相关概念、方法原理及实验现象的特征、形成原因;第三,能借助工具书及有关文献资料获取相关化学数据;第四,掌握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第五,能综合应用化学原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职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第六,养成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形成安全、环保的职业意识。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与要求主要来源于《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并进一步调整、序化教学内容,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如“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安排,企业对本专业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较多,在课程标准中以项目教学的方式呈现,放弃纯理论性质的验证实验,集中有限的实践教学课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对传统“化学基础”教材内容大胆改革,降低部分纯理论知识要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化学基础”“化工电气及仪表”课程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强的特点,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和要求采用模块化课程的格式。“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是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线,根据典型工作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职业成长规律,以典型产品的生产流程为参考,序化学习任务。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和要求采用项目课程的格式。
二、实施建议
化学工艺专业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在从事化工总控工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是课程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与传统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本次开发的化学工艺专业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调整,对教师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观。站在专业需要的角度,把握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所需要经历的过程,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工作实际,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了解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了解专业、通晓专业,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运用自如,在不经意间渗透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基本观念;科学本质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新事物、新情况、新信息不断涌现,传统的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大量事实性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做法已难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只有以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为依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科学方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并对科学的价值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并承担相应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化学基本观念是落实化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过于强调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降低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价值和意义。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化学教学,重视学生对典型事实和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突出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基本观念,增进对化学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三)培养化学基本观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基础,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念是归宿。因此,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关键在于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二、初中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构成
(一)元素观。元素观是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所持有的看法,反映了人们从物质的化学组成方面来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思维倾向。化学组成是反映物质内化学元素的质与量的范畴,是人们认识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出发点。科学元素观的建立,有助于人们理解庞大的物质世界和有限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自觉地从物质的元素组成上来认识物质的类别和性质,这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
(二)微粒观。微粒观就是人们对物质微粒性的基本看法,表现为自觉在原子、分子、离子的水平上认识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变化现象的思维倾向。在初中阶段学生建立的微粒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宏观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极其微小的并且存在着质量、体积大小不同的差异;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三)物质变化观。物质变化观就是指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现象的基本看法,表现为自觉从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日常生活中包括生命现象在内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的思维习惯和意识。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四)物质分类观。物质分类观就是指人们在学习、研究形形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转化为系统性和规律性的思维倾向。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物质和反应逐一研究。
(五)化学价值观。化学价值观就是指人们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应用所形成的对化学科学的价值与局限性的根本看法。通过中学化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化学价值与局限性的终身意识,对化学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化学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策略
(一)统筹规划,及早培养
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化学基本观念并非一定要等到学生的心智完全成熟以后再专门进行培养,因为“任何观念都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而且这些初次阐述过的观念,由于这种早期学习,在日后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也比较有效和精确。”
(二)设置问题,驱动思维
在观念为本的教学实践中,一种关键的教学策略就是围绕问题设计课程与教学。为了尽快地将教材和教师视野中的化学观念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根据课程进度,将化学观念的基本含义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层思维活动。明确问题可以使学习活动超越那种时刻存在的随意性,问题不仅仅起着促进理解的作用,它们在课程学习中还起到倡导化学观念的作用,使学生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受到思维的锻炼和情感的陶冶。
(三)创设情景,活动建构
情景活动是把知识形态的化学观念与学生的经验、态度以及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中介与桥梁,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通过经历特定的活动去认识客观事物,个体借助于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感受,把内心的经验世界与外在的事实结论联系起来,用自己深刻的内省体验去洞察、领悟与解释世界。
(四)巧用类比,促进观念建构
类比是促进学生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建构新观念或更高层次观念的有效工具。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有限的化学元素与庞大的物质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往往用英语字母之于英语单词、积木块之于积木造型进行类比,以便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大多数类比是由教师提供的,其实应该培养学生自发运用类比的能力。有学者研究指出,让学生自发运用类比并对所使用的类比作出精致化的要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观念的深层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