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情报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题】理论纵横
【正文】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而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信息革命,人类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社会环境使包括情报学在内的学科研究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加以研究和利用,情报学的传统方法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就要进行自身的转化。如面对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相应地网络信息计量学(WebmetricsorCybermetrics)就应运而生,用新的研究方法如链接分析法来描述和组织网络信息世界。
1网络信息计量学
网络信息计量学是在网络信息环境下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的出现使传统的基于文献和信息的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面临着新的变革。关于其定义主要有:网络计量学是一门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互联网上数据相互引用的科学,是一门对网络文献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的科学,基于Web和软件计量分析工具,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计量学方法、统计学方法于一体,其应用范围覆盖了所有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信息测度。网络计量学是综合采用文献计量、信息计量、统计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网络文献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的一门科学。网络信息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的各种定量方法,对网络信息的组织、存储、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借以揭示网络信息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是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2链接分析法研究现状
2.1链接分析法的内容
链接分析法是网络信息计量学中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看成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网络超文本通过链可以将结点链接起来,一般使用两种方法——索引链和结构链进行链接,它既可以表示信息之间的关系,又是构成网络的手段。在将网络相关信息资源内容链接起来形成新的信息链或信息集合的基础上,融合了参考文献链接功能,并通过引文关系来分析链接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可以按照引用程度和引用权威信息源来分析,在网络信息组织、检索、评价、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1.1链接分析法在网络信息组织方面的作用
网络信息资源生产者如网页创作者使用链接分析,创建一些对访问者有用的链接,可以链接到不同主题或相同主题质量更优秀的网页。一般来说链接类型大致有:合作链接(被链接网站和链接网站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友情链接(网站之间可能由于在资源或其它相关方面有关系,相当于影视术语中的友情客串)、推荐链接(被推荐网站由于质量好、人气旺、访问用户多或是热门网站等原因链接)、内容链接(被链接网站和链接网站在内容上存在着互补或相通关系等),可以起到网络导航的作用,大大方便用户在网上冲浪。Google还通过链接分析来确定网络上的权威信息源来进行相关的排名。Google认为网页制作者仅创建他们认为重要的网页的链接,链接到另外的网页就像一本书的引文,网页之间的这种引文关系“像是对网页进行评论的过程”。例如,网页的制作者们创造了几千个Yahoo的链接,困此Yahoo被当作一个重要程度点;如果许多重要的网页都指向Yahoo,则其重要程度会更高。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网页制作者不可能误导网站的排序,并且扩展性极好——当网络增长时,产生更多的重要网页的链接,自然更能确定该网页是否是权威的信息源。
2.1.2链接分析法在网络信息检索方面的作用
链接分析主要应用于网络信息检索方面,如搜索引擎收集信息、检索结果的排序等。网络信息检索为用户提供海量信息多媒体数据库,采用超文本技术使检索空间比传统的信息检索范围更广泛,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以超链接的方式链接相关内容,更加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打破了线性存储的限制,真正实现多维检索。Web信息检索系统可以利用链接信息来优化对相关文献的查询,能够极大地提高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在搜索引擎收集信息的过程中,J.Kleinberg认为搜索引擎的Robots直接访问Web提取出权威页(AuthorityPage)。但是如何提取出权威页,这需要一个原始积累和评价过程。先给出一批起始网页,Robot从这些源网页开始收集,可以按照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算法进行。当网页提取回来后,采用链接分析技术(具体用递归算法)来计算出权威页。有了权威网页,Robot在收集Web信息时,就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访问Web网页。搜索引擎检索结果排序方面也运用了链接分析技术,由于索引数据库容量大,若用户输入一个关键词,有可能会有成千上万条记录相匹配,搜索引擎对如此庞大的结果如何排序,如何把最相关的几十条记录显示出来?搜索引擎按记录号的顺序提取结果集中的前几十条记录,再按邻近图(NeighborGraph)算法对这几十条记录排序,最先显示给用户。这种检索结果排序就是利用链接分析技术,大大减轻了搜索引擎的负担,Yahoo、Google等搜索引擎就采用了超链接分析技术来对检索结果排序。2.1.3链接分析法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面的作用
传统的引文分析法在学术方面衡量学术期刊重要性的指标之一是“影响因子”(IF),哪家期刊和论文被引用次数多,影响因子就高,谁就被认为是权威,论文也就是优秀论文。在互联网上IF对应于统计指向某一网页的链接数目后对该网页作出的排序,网站引用分析对应的是某个站点网页被其它站点引用的情况的统计分析,也就是网页可能被其它网站搜索提问命中的结果数的多少,采用计分法和线性代数方法对中心网页和权威网页分数进行迭代求和,以确定权威网页和中心网页。这与百度搜索引擎的创始人李彦宏1996年提出的搜索引擎的第二定律:“人气质量定律”相一致。根据这一定律,用链接分析法进行统计网站被链接和访问次数,可以作为评价网站和网络信息资源质量的一个指标。再加上相应的链接文字分析,就可以用在搜索结果的排序上了,对搜索结果进行的按相关性排序,不完全依赖于词频统计,而是更多地依赖于超链分析。在Internet上链接关系反映的是网页在全世界范围内、同一学科类属的影响力,评价范围是很广的、甚至全球性的。目前主要利用搜索引擎工具在网络上检索网站和网页的链接情况,并按相关性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大大方便了用户在浩
翰的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易于操作、实用且可以节省用户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同行评议等定性方法的缺陷。
2.2链接分析法对情报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向前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随之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它善于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科学研究中应用研究、实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比重逐渐增大,情报学研究方法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表现在:一是情报研究的领域、对象、内容等的扩大和深化;二是现代科学学科与方法的创立和发展。情报学研究方法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情报学科要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研究模式的更新、学科结构的变革和学科体系的拓展,就必须研究和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研究方法,及时反映最新的学科学术动态和最新的理论学说,移植、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哲学方法、数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经济学方法、信息技术方法等来丰富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加以创造和大胆创新,不仅引起自身学科结构的变革和深化学科前沿的研究,而且不断发展新的分支学科,促使学科研究充满时代气息。
链接分析法大大拓展了信息计量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充实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内容,是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完善了情报学方法论体系。它是情报学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历程碑,标志着情报学理论方法的一个新的飞跃。
2.3链接分析法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文献计量学中,传统的引文分析法只要统计参考文献数据就可完成引文分析的任务,但是在互联网上,链接分析法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覆盖范围广、动态性强,具的信息量巨大、不确定性、缺乏合理组织、难以预测等特点,且信息过载(InformationOverload)和信息污染(InformationPollution)现象严重;引用与被引用关系也变得十分复杂;链接分析法的适用范围也是有限的;Internet是在一个商业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个网站的被链接数量还与它的商业推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种评价体制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因此,在使用链接分析法时要充分考虑以上问题,尽大可能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
3结束语
由于链接分析法借鉴了引文分析法的方法和思路,是情报学研究方法在网络环境下新应用,目前链接分析法主要实验工具是搜索引擎,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网络信息检索、计算机网络、知识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的发展,必将为链接分析法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情报学也必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吸收其它学科的先进方法来深化、完善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体系结构,从而改变情报学学科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徐久龄等.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情报学进展1998-1999年度评论,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78-105
2夏旭等.网络计量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图书馆论坛,2001,(12):44-47
3邹志仁.论情报研究方法体系.江苏图书馆学报,1990,(2):18-23
4杨涛.链接分析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图书情报知识,2002,(3):62-63
5刘雁书,方平.Web网站站外链接类型与特征调查-链接分析法可行性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5):65-68
6邹菲.试论网络信息计量学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情报知识,2001,(1):16-17,20
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一).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
首先,知识管理是产生新知识的高智力创造性活动。知识管理它是一种创新的劳动,它反映了现在知识经济的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目前社会发展对知识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并且还可以体现知识发展的新特点。相关人员进行仔细挑选和识别的显性知识,除此之外,这还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具有很大的要求,这要求工作者具有完整、严谨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还要求工作人员拥有丰富的相关的工作经验;还要求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要较高,对一件事情的认真态度足够好。然而,信息管理的特点和知识管理的特点存在很大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较为需要的是对物的管理,并不需要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投入。其次,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经济的原动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深化,我国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一般来说,知识管理主要包含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面是,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以,在知识管理的过程总知识管理的核心也是人;第二方面是,知识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的形式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因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是不断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知识管理的相关内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第三方面是,我国的知识管理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因为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由于我国的知识管理又是受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知识管理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总之,根据现在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对知识管理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必须要从多方面来对其进行研究,并且要更多的根据其发展趋势,结合实际作出相关的调整,实现更好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最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决定了我国知识管理的进步和发展。通常来说,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这已经促使我国的知识管理有了很大的转变。知识管理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并且,从更为微观的角度来说,知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相关文化和信息的搜集、分类、整理和总结,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可以更好的丰富我国的文化信息的,甚至,我们也可以从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这一角度来说,企业更好的运用知识管理可以为其发展积累经验和促使其不断地创新、改进。总之,知识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重要意义。
2.图书情报学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第一,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不断向知识方面深化发展。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慢慢的向“信息”以及“知识”这两方面不断的深入和发展,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对知识资源的组织、建设和开发,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管理。也就是说,现在的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注重对知识管理的研究。
第二,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信息网络的发展下,图书情报学当中所说的知识管理更加注重的是怎样更加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不断的推动我国的知识管理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要促使我国的知识管理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符合。这样是为了可以实现我国图书情报学不断进步和发展,实现其价值,从而可以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3.图书情报学的变革研究
第一,图书情报学更加注重知识管理的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并且由于新社会的新情况出现,我国对图书知识管理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整理,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知识管理已经有了新的结构和体系,还必须要更加的适合社会的发展。也正是由于我国知识管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以我国的图书情报学也应该更加与时俱进,综合利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积极引用新的观念和看法,不断地推动图书情报学的进步和改革。从而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的不断革新,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可以更好的推进社会的进步。图书情报学只有在更好的应用相关知识,才可以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推动自身的发展。新的观念以及思想会不断涌现。所以,图书情报学的发展也是不断的、持续的、进步的。在对图书情报学进行研究时要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创新,从而实现图书情报管理的与时俱进。
第二,要加强对知识的管理和创新,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在我们对知识进行管理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在对知识进行搜集、管理、和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时,要注重这个过程的完整性以及其针对性、相关性。不断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处理。在对知识进行管理时,相关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要知道这些知识的产生、来源和发展,以及这些知识具有哪些特定的含义,它产生的背景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对知识进行管理时,这些知识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对知识的评价上。
第三,图书情报学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知识和加强对自身的革新,不断地将其与社会相结合,促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情报学的变革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因为图书情报学的变革是和知识管理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对图书情报学的体系和结构进行创新和发展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关注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最新情况,还要积极引进国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相关体系和内容的革新,进步与发展。图书情报学的发展状况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前我国应该据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社会具体实际,以及相关知识管理的知识不断地推动其革新和发展。
4.结论
〔关键词〕极端天气;科学文献;共引;情报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9-0009-07
对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发生概率极小的天气气候现象,通常发生概率只占该类天气现象的10%或者更低[1-2]。近几十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例如: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2-3],多数陆地的异常暖夜频率显著增多[4-6],全球陆地的副热带地区干旱现象变得更强、更持续[7]等等。而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使人类健康、居住、工业、农业、旅游、保险等方面都受到影响,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发生频繁,灾害损失和影响也不断加重[8]。面对日益增多的极端天气,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避免极端天气发生,对极端天气加以防御,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从而给人类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极端天气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对极端天气气候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9]。
本研究统计和分析了1993-2012年间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极端天气专题研究文献的数量增长情况、文献类型、国家分布、发文机构、著者、来源分布和学科类别,并确定了高被引作者、高被引出版物和高被引文献,同时对高被引文献进行了共引聚类分析,旨在了解极端天气研究的发展历程,客观反映当前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极端天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开发的Web of Science三大引文数据库——SCI-EXPANDED、SSCI、A&HCI获取文献数据,检索的时间跨度为1993-2012年,检索日期为2012年2月9日。多次试检后,确定检索策略为:TI=(extreme* weather) OR TI=(extreme* climate) OR TS=“extreme weather”OR TS=“extreme climate”。
1.2 来源文献与被引文献分析
执行检索后,利用WoS的“分析检索结果”功能,对来源文献的年代、文献类型、国家、机构、期刊、学科类别、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出版物进行统计分析。下载这些文献记录及其引文,利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bliographic Item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BICOMB)统计来源文献的第一作者、引文出现频次并抽取高被引文献。
1.3 聚类分析
利用BICOMB软件统计高被引文献在检出文献中的同被引次数,形成被引用——引用矩阵,将该矩阵输入到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5中,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类间相似系数计算采用Ochiia系数和组间距离方法,最后得到这些文献的同被引聚类分析结果。分析这些高被引文献的题目和内容,得出各个类别所研究的主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来源文献分析
2.1.1 文献数量增长情况
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其初期在研究论文上都呈现快速增长的现象[10]。本研究共检出1 509篇极端天气的相关文献,其中2012年有18篇,因检索时还不能获得2012年全年的数据,故根据1993-2011年的文献数据绘制的图1可直观的展示该领域文献数量的增长情况以及该主题年文献增长曲线与指数曲线的拟合情况(拟合度为0.936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的相关文献年发表量几乎是以指数型方式在增加,说明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兴趣在逐步加大,该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2.1.2 文献类型
Web of Science收录的极端天气研究的文献类型见表1,其中研究论文的数量为1 324篇(87.74%),是该领域学术交流最主要的形式,同时也说明对极端天气的研究非常活跃。此外,会议论文有126篇(6.9%)、综述有88篇(5.83%),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文献,这说明极端天气的研究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并且一些学者开始总结极端天气的研究成果。
2.1.3 国家分布
根据WoS数据库的国家字段,统计了极端天气研究的国家的分布情况,以考察该领域各个国家的科研状况和影响。WoS数据库中关于极端天气的文献涉及了大约70个国家,表2列出了在前10位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这10个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其中美国发文最多,有458篇,占文献总数的近1/3;英国其次,有219篇,占14.51%。中国大陆发文量排在第6位,共102篇,占6.76%,说明中国对极端气候的研究也相当重视,处于科研的前列。
>>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前言 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图书馆与情报学(LIS)的使命与视域 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关系分析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1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预通知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图书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图书馆学语言的严谨与浪漫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比较与思考 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模型方法 浅议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人才需求的思考 论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整合 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部分图书馆学情报学译作中的瑕疵 SSCI收录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研究 西方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研究的真实展示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标准的比较研究 浅谈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的共性与差异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质化竞争及其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张瑜.2011年度《新华文摘》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点及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12,(3).
[4]李朱.你可能不了解的《新华文摘》.[N].中国青年报.2011,(8):30.
[5]陈业奎.书:图书馆学永远的DNA.[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
[6]张瑜.图书馆学精英化研究路径的缺陷.[J].图书馆学研究,2012,(3).
[7]陈吟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2003-2005)收录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图书馆学刊,2007(6):57.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项目类型、地域分布、单位分布、立项主题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图书情报文献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的统计和分析,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力量分布状况,探讨十二五期间图情学科的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084-04
作者简介:栗霞(1968-),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王美芳(1977-),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获得经费的多少往往是衡量一个研究人员研究水平和研究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在我国,则可以是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衡量依据。因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基金项目,代表着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而该基金的立项课题,往往代表着某一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对该学科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选择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1、2012、2013年立项项目的统计和分析,揭示十二五期间图情领域的新变化。
1 研究方法
关于数据来源,笔者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办公室网站所公开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2011、2012、2013年年度项目立项情况(由于西部项目公布时没有注明学科类型,故此处数据不包括西部项目情况),以一级单位为统计对象,以Excel为统计分析工具。
查阅时间为2013年7月18日,以此为数据源,对项目的地域分布、主题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立项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分析
十二五期间,即已经公布的2011年、2012年、2013年来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立项数分别为96项、114项、130项(见表1),平均每年立项113.3项,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数60.4项,增加了近一倍。
从项目类型上看,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21项,所占比例为6.2%,比十一五期间的比例3.3%增加幅度较大,涉及内容有维护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情报理论与体系研究、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及图书馆对策研究、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研究、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一般项目立项数量为176项,所占比例为51.77%,比十一五期间的比例64.6%,下降了13个百分点;青年项目立项数量为143项,所占比例为42.06%,比十一五期间的比例32.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与十一五相比,国家十二五期间在各类型项目比例上有所调整,重点项目略有增加,说明国家还是比较重视新时期图情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般项目比例持续下降,青年项目增幅甚快,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采取了切实措施以更快促进青年学者的成长。特别是2012、2013申报指南均规定:“申报课题的平均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5万元。”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的经费相同,均为15万元,切实体现了国家对青年学者的倾斜政策。
至于自筹经费项目的消失,除了有学者认为的原因外,自筹经费由一定难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面越来越广,申请立项机会相对增多;自筹项目不如其他三种类型的项目影响大。另外的原因亦不容忽视,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定中不认可“没有经费”的项目有很大关系,如某某师范大学就在《某某师范大学关于申请高一级教师岗位的条件》中规定:“上述所有项目均指经费进入学校财务的科研项目。”该校在职称评审中对没有经费资助的项目一律不予认可。再有,不少高校对研究人员所获得的国家项目都有配套经费支出,你所获得的项目没有经费,自然也就无法配套了。这些都让研究者不再感兴趣申请自筹经费项目。
再有,有学者在论文中断定图情学科“未得到国家的足够重视”,依据理由是“图书情报学的立项数总是低于22个学科的平均立项水平,在22个学科中立项数的总排位始终处于12~13位。”此说颇有可商榷之处。立项的多少,自然与学科是否得到重视有关,但其实更加相关的是与该学科的研究力量总数有关,也与申报总数有关。就全国而言,图书情报学还是个小学科,立项数处于平均水平是正常的。
2.2 立项项目的省际分布(见表2)
注释:2011年军队(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所立3项,因地处上海,便归于上海;同理,2012年军队(南京政治学院)所立3项归于江苏;武警学院所立1项归于河北;2013年军队(第二军医大学)所立2项归于上海,国防科技大学所立1项归于湖南;2013年兵团(石河子大学)所立1项归于新疆。
表2反映出,十二五期间,31个省(市、区)皆获得了立项,但省际差异较大。
2.2.1 北京仍保持领先地位,但优势在不断缩小。三个时间段,北京皆排名第一,但这种领先优势有随时间的推移不断缩小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其一,北京立项的比例在不断降低,三个时间段分别为:19.79%、17.54%、13.85%;其二,北京与后面省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十五期间,北京的立项数(49项)为二至五位省份(湖北19项、上海16项、湖南8项、天津8项)的总和(51项)几乎相当,而在十一五期间,北京的立项数(63项、57项)仅为二至三位(湖北35项、上海30项)的总和,十二五期间,排名二至三位的上海37项、江苏36项的总和63项超过了排名第一的北京的立项数57项。
2.2.2 第二层次(二至五位)难分伯仲,广东和江苏跻身第二方阵。十五期间,江苏仅为第六位,广东更是只排在第八位。而在十一五期间,江苏升至第四,广东升至第五。十二五期间,江苏更是超越老牌强省――湖北,名列三甲。广东虽仍位列第五,但与排名第四位的湖北差距只有4项。其他研究者对十一五期间的统计与此类似,“北京地区一枝独秀,湖北、上海、江苏、广东地区立项差距在缩小,显示这四个地区研究实力逐渐平衡。”十二五期间的立项数愈加证明了这一点,上海、江苏差距只有一项,湖北、广东之间的差距也只有4项目。
2.2.3 区域分布差距有所缩小,但仍较为明显。大陆31个省(市、区)皆获得了立项,这与十一五开端2006年云南、青海还没有获得,有了较大改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变,有照顾的成分在内。而且各省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之大的。立项最多的前5个省份(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170项占有全国立项数量的正好一半,与其他26个省份的立项数相同,但就北京市的立项数量(57)就比排名后16个省份的立项总和(56)还要多一项。
2.3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的机构(见表3)
由表3可知,承担项目最多的8个机构共承担项目76项,占项目总数340项的22.35%,接近四分之一,其中承担项目最多的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值得指出的是,中山大学由十一五期间的第7位跃升为第四位,传统强校北京大学退居第六位,说明其他学校在奋力追赶,国家图书馆一跃而为第六位,反映了在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近年来特别重视科研工作,2013年更是获得了9项重点项目中的2项,表现颇为引人注目。原来分列第三位和第七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未能位列前八名,而黑龙江大学从原来的籍籍无名到此次的金榜题名,显示了新生力量的崛起。
2.4 预期成果类型
从项目的成果形式看,目前,申报人选择了4种类型:研究报告、专著、专题论文集、电脑软件,工具书不再作为成果类型,这是因为申报指南中明确指出,“不支持以工具书为目的的研究”。作为提供对策研究的研究报告居第一位,有218项,占总数的64.12%,这反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智库性质,专著的比例减少,原因可能有三:一则说明专著的系统性较强,需要深厚的学术实力;二则可能是专著多系个人独力撰写,而现在非常强调科研团队的协同作战;再者,专著需要的周期较长,不利于快出成果。
2.5 项目研究周期按照国家社科基金的规定,“项目一般以二至三年为宜”,十二五期间立项项目预计的研究周期统计(见表4)。
注释:“项目数”栏括号外是2011、2012、2013年的总计,括号内三个数依次是2011年的项目数、2012年的项目数;2013年的项目数;“百分比”栏括号外是2011、2012、2013年三年之和的百分比数值,括号内三个数依次是2011年的百分比数值、2012年的百分比数值、2013年的百分比数值。
项目研究周期的计算应该以项目正式之日算起,与研究者预期完成项目的时间相比,立项项目的研究周期多集中在2.5~3年,与刘文云等的统计1994年到2006年间预期1.5年以内的占42%相比[3],预期1年、1.5年的项目2011、2012再无出现,2013年也只有区区7项,2012年预期2年完成的没有,而在上述刘文云等的研究中,3.5年之上的只有1%,而十二五期间预期3.5年以上的占到了11.48%,增加了10个百分点,反映了人们的研究态度更为慎重,同时也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办公室加强了对项目的管理、监督有关。表明了管理越来越规范。
2.6 立项项目的研究内容分析(见表5)
2.6.1 研究内容的范围。十二五期间立项项目的研究内容依然延续了过去范围广泛的特点,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如“类序研究”、图书馆资源组织语义化理论及方法研究,也涵盖了对策咨询性较强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如基于我国文化发展新战略的公共图书馆政策建设研究、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及图书馆对策研究等,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包容性,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各个分支学科,涉及基础学科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历史发展、专业教育等不同的方面。
2.6.2 研究内容的频度。在立项的340项课题中,“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类46项,位居第一位,是学界关注的首要热点,其他20项以上的课题类型有:图书情报档案事业24项、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23项、知识管理29项,信息技术研究32项,理论研究与学科调查27项,法规政策与标准研究24项,信息检索26项,上述内容可以说都是本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主题,也代表了学科前沿,是为本学科的核心领域。知识管理、信息检索都是本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
2.6.3 重视社会服务研究。特别注重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立项的重点项目此类倾向就更为明显,如“维护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情报理论与体系研究”、“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建构与服务内容研究”、“图书馆面向残疾人的服务模式与规范研究”。
2.6.4 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本领域所依托的机构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等都是信息技术大有用武之地的场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已经成为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这方面的研究皆为研究者所重视。
2.6.5 进一步面对图情领域新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国家社科基金强调面对新问题,要跟进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可操作性方案。比如公共图书馆(含档案馆)的发展与变革是当前亟待研究的新问题,2012年就有立项,分别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与保障研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环境与功能定位的变革研究、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定位研究。2013年又有立项,分别为: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研究、中外公共档案馆发展路径比较及对策研究。
3 结语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是当前我国研究者获取纵向项目的最重要来源,在支持学术研究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从以上分析来看,十二五期间,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资助项目的数量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在区域分布方面,虽然北京等五大地区仍处领先地位,但领先的优势有逐步缩小之势,进一步走向平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立项,也体现了国家的导向作用。从学校分布来看,亦有此趋势。研究领域也是兼顾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应用。从立项周期来看,研究者的研究态度更为严肃,也更加慎重。
参考文献:
[1][2][3][4]张晓阳,曹曼.我国“十一五”期间图书情报学研究力量分布―― 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分析[J]. 图书情报研究, 2011(3):41-45.
【摘要】 目的:研究牛膝药理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和对脂多糖(LPS)所致血管内皮损伤的预防和修复作用。方法:给Wistar大鼠灌服牛膝醇提物后取其血清加至单层培养的VEC细胞中观察VEC的形态及功能变化。结果:牛膝药理血清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够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预防脂多糖对其的损伤。结论:本课题为牛膝对高血压病预防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血压病;血清学;药理学;牛膝;大鼠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5-28-219)
近年来研究表明[1],牛膝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镇痛抗炎、子宫兴奋及抗生育和抗凝血的作用。在已证明牛膝煎液有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作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牛膝的降压机理,笔者给大鼠灌服牛膝提取液一定时间后,收集其血清进行实验,观察单味中药牛膝在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报告如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均为雄性,体重220-280 g,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实验药物 牛膝醇提物,由长春中医药大学新药药理实验室制作,每毫升含生药4.8 g。牛膝购自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邓明鲁教授鉴定。
1.3 主要试剂 1640培养液(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Ⅰ型胶原酶(Sigma公司);兔抗鼠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AB染色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LPS(Si gma公司);MTT(Genview公司)。
2 方法
2.1 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2-3] 以组织贴壁法分离内皮细胞,实验用第3-5代(培养基为1640,含10%胎牛血清)。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鉴定。
2.2 含药血清的制备选择 Wistar大鼠7只,6只分别每日给予牛膝提取液3 mL(参照标准为10 mL/kg)灌胃,另1只每日给予3 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7 d后,于最后1次灌药后1 h(灌药前禁食不禁水12 h)经腹主动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经液氮冷冻后,-20℃保存备用。
2.3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牛膝药理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取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进行细胞计数,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使每孔细胞数为5×103个,分为空白组、胎牛血清组(对照组)和牛膝血清组,空白组加入1640培养液(1孔),胎牛血清组(2孔)加入含10%胎牛血清培养液,牛膝血清组(4-9孔)加入总血清浓度为10%的混合血清,其中牛膝药理血清浓度分别为1.25%、2.5%、3.75%、5%、7.5%、10%,余为胎牛血清,第10、11孔为15%、20%的牛膝药理血清。每组4个平行孔,每孔总反应体系200 μL,在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h后每孔加入5 mg/mL MTT 20 μL,继续培养4 h,弃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00 μL,震荡10 min使混匀,选择490 nm波长,于自动酶标仪上测定各标本吸光度A(OD)值,取各组均数进行统计。
2.4 MTT法观察牛膝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脂多糖(LPS)导致的损伤的防护和修护作用 取对数生长期的VEC进行计数,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使每孔细胞数为5×103个,将VEC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保护组、修护组,每组设4个样本,每孔总反应体系200 μL,加入10%胎牛血清后放入37 ℃,5% CO2培养箱培养24 h后弃液,并用PBS轻轻洗3次,保证板上没有血清残留。正常对照组加入2%胎牛血清;保护组分别加入0.5%、1%、1.5%、2%的含药血清,用胎牛血清补足至血清浓度为2%,置入培养箱24h后弃液并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25 mg/mL,继续培养48 h;修护组先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25 mg/mL,置入培养箱中作用48h后加入牛膝中药血清0.5%、1%、1.5%、2%,并用胎牛血清补足至血清浓度为2%,继续培养24 h;最后将所有孔内液体弃之,加入DMSO(二甲基亚砜)100 μL,震荡10 min使混匀,选择490 nm波长,于自动酶标仪上测定各标本吸光度A(OD)值,取各组均数进行统计。
2.5 数据统计 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s)表示。
3 结果
3.1 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3.1.1 到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将大鼠胸主动脉切开后紧贴六孔板底,经过3-4 d的贴壁培养后将内皮弃之,细胞生长成为多数单层小多角形集落,培养7-14 d后,细胞生长迅速,逐渐融合形成排列紧密的单层细胞。细胞呈铺路石样镶嵌排列,无重叠生长现象,细胞为多角形,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可见核仁1-2个,随传代次数增多,细胞分裂旺盛,可见多个双核细胞。
3.1.2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 取已平铺成单层的2-3代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染色,镜下见胞浆中呈现棕黄色颗粒,表明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存在。
3.2 VEC生长与功能变化
3.2.1 对细胞增值的影响 见图1(横轴为分组,纵轴为OD值)。
图1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略)
3.2.2 对细胞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见表1。
表1 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防护和修护作用(略)
注:与损伤组比较P<0.05
4 讨论
MTT法是检测活细胞中线粒体脱氢酶的一种简便、高灵敏度的方法,可反映细胞活力的高低,从而间接地反应了细胞的增殖情况。实验1表明,随着中药血清比例的增加,内皮细胞的数量也成上升趋势,说明牛膝药物血清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实验2的结果表明:防护组细胞的数量随着药理血清比重的增加而增加,均显著区别于损伤组,说明牛膝中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修护组的细胞数量却随着中药血清比重的增加而减少,这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有所差异,我们在实际中培养液的血清浓度采用的是两种量,维持浓度(2%)和生长浓度(10%),MTT结果一致,都呈递减趋势。这并不能说明牛膝中药血清对内皮细胞没有保护作用,分析此种现象出现的理由可能有3种,一是损伤后细胞数量过少,降到了对数生长期以下;二是相对于损伤后的细胞数量,中药血清的浓度偏大,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三是中药血清修复时间不够。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将传入96孔板的细胞浓度增大,使损伤最大组细胞数量维持在每孔1×104个左右再进行实验研究,并延长中药血清的作用时间。
本组实验说明了牛膝药理血清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够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预防脂多糖对其的损伤。为今后牛膝对高血压病预防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兴梅,徐光忠.川牛膝和怀牛膝的现代药理研究概况[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3):205-207.
[2]张进华,丁彦青,周 军.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方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13(1):55-56.
关键词 残疾学生 权益保障 体育权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75
0前言
残疾人体育权益的实现和发展都必须以一定经济条件为基础。他们的贫困问题不仅是生理缺陷造成,更多的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所以必须从基本的权益保障开始,而这不是单单依赖于一两项法律法规,更重要是根据于一系列的规章政策。为此,要真正实现残疾人的体育权益,必须采用与全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权利联结为一体的人权保障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从而真正实现确保他们的体育权益从法定向实有转变。
本研究重点调查广东省肇庆市普通高校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现状和体育权益,分析高校的残疾学生体育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为日后更好地完善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1研究工具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肇庆学院、广东工商职业学校、广东省理工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金融学院5所全日制本科、专科高等院校的在校残疾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有22人,女生有27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站,收集和整理国内有关学校残疾学生体育权益保障的有关文献报道。
(2)问卷调查法。向肇庆市5所高校的49名残疾学生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49份,在发放后的第二天收回调查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为97.9%。
(3)教师访谈法。就本论文研究方法、研究的意义、目的及论文思路与指导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访问后将资料收集并归纳。
(4)学生访谈法。以自由交谈的形式为主,了解影响肇庆市高校残疾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现状的因素,收集材料以使本论文更完善。
(5)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到的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肇庆市在校残疾学生的人数结构
被调查的肇庆市5所普通高校2012-2015级在校残疾学生共48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6人;参加调查的残疾在校学生中男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8%和54.2%。
2.2残疾类型
我国高校中残疾学生常见的残疾类型可分为: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肇庆市5所普通高校中48名在校残疾学生中调查结果显示,有18.8%的在校残疾生是听力方面存在缺陷的;视力有问题的残疾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22.9%,还有超过一半的在校残疾学生是肢体残疾。
2.3高校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
态度对个体的行动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在进行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中发现,肇庆市各高校的大部分在校残疾学生是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且认为有必要,态度呈现积极的,从数据可以看出,肢体障碍残疾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要比听力问题和视力原因的在校生浓厚,更认同其价值。
2.4高校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体育锻炼的动机可以是在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内在需要以及体育锻炼的环境诱因相互影响下产生。肇庆市高校残疾学生加入活动锻炼的动机各有不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听力、视力、肢体有残疾的学生均表示参加体育运动的最大愿望是强身健体,分别占该类人群的33.4%、36.3%和32.1%。其次是以调节情绪、扩大社会交往和丰富业余生活为目的,强身健体恰恰是体育的本质功能,说明残疾学生对锻炼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
2.5高校残疾学生体育锻炼项目选择
体育项目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被调查对象中在校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方式主要是跑步占35.4%,其次是做操和游泳,分别占25%和18.8%,乒乓球项目的选择也占有12.5%,还有8.3%的学生会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这可见高校在校残疾学生比较喜欢参加简单易实施的体育项目。
2.6高校在校残疾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
随着体育锻炼项目的种类日益增加,人们在选择体育锻炼的场所也越来越讲究。由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参加锻炼的地点主要集中于学校运动场占41.75%,有16.6%会选择社区场地、20.8%选择体育场馆、还有14.6%的学生会在宿舍进行体育锻炼,以及6.25%的学生会选择其他场所参加体育锻炼。
2.7高校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许许多多,在调查结果中,了解到影响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总结下来可分为:自身阻碍、学校因素、社会问题、经济困惑四个大的方面。
(1)自身阻碍。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自身的身体缺陷引起的各种问题成了限制他们日常活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在此次有关影响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中调查中,发现他们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34%的残疾学生认为行动不便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其次是在意别人眼光的调查对象有1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5%;担心参加体育锻炼暴露自己生理缺陷的人数有1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2%。
(2)学校因素。学校作为学生进行身心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因素与他们的体育权益保障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在学校因素对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调查中,认为没有专门的指导人员和没有专门的组织是影响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分别占调查对象的45%和38%;有10%的残疾学生认定没有适合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是次要影响因素;选择周围人群的态度对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只有7%。
(3)社会问题。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本身自尊心就比其他身体正常的学生强,他们在意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只停留在校园,绝大部分考虑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关注与支持,还有法律法规方面的书面保障。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得不到政府的关心与支持的占调查对象63.5%,还有26.5%的残疾学生相信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影响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
(4)经济困惑。体育的改革受到政治的制约,而经济对体育的影响更是多层面的。据相关的报道,残疾人的思想较为成熟,他们的思维往往偏向理性,在对待事情上会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在经济因素对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中:因为基本生活保障不好、不能很好锻炼的调查对象超过调查总人数的一半;而担心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残疾学生占调查对象的39.5%;还有12.5%的调查对象没有额外金钱可以购买体育锻炼用品而导致他们对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从总体上看学校因素影响最大,虽然近几年教育部门已对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了关注,但在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在校残疾生需要方面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存在“怕暴露自己生理缺陷”的心理;而在自身因素中“行动不方便”是残疾学生自己难以改变的问题,在“经济困惑”影响调查中,发现个别残疾学生的生存、生活条件对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残疾学生中大多数人在获取信息方面较正常人困难。由于相关的文献没有明确界定公民的体育权益的内容,使公众的体育权益保护处于朦胧状态,难以被人们直接认知、操作和实现。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无血清培养液;细胞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7-0085-03
hUCMSCs因来源丰富、体外扩增能力强、免疫原性低、无伦理问题等受到干细胞研究者的重视。无血清培养基因组分较明确,减少了异种血清临床应用的潜在危险。本实验应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分离培养hUCMSCs,解决其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基(杭州百通)、0.25%胰酶(吉诺生物),Ⅰ型胶原酶(Sigma),anti-CD29、anti-CD45、anti-CD90、anti-CD105 (BD Biosciences),anti-CD34(Santa Cruz Biotechnology),anti-CD44(Abcam),细胞周期即时检测试剂盒(凯基生物),成骨及成脂诱导分化培养液、茜素红、油红O (Cyagen)。脐带取自剖腹产足月胎儿,由117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实验方法
1.2.1 hUCMSCs的分离培养及传代 无菌PBS漂洗新生儿脐带,剪成3 cm的小段,剥离血管,用PBS洗涤干净,剪碎后放入离心管中。加入10 mL 0.2%Ⅰ型胶原酶及5 mL PBS置于37℃孵箱中消化过夜。加入10 mL 0.25%胰酶-0.02%EDTA,37℃消化45min后,200目滤网过滤掉较大团块,用PBS充分稀释,反复混匀后分装入离心管中,室温3 000 rmp离心20 min。弃上清,加入适量培养基混匀。细胞计数,接种密度为106个/cm2,置于37℃、饱和湿度、5%CO2孵箱中培养。3~5 d后换液,洗去悬浮的组织和细胞。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PBS清洗2次,加入1 mL预热的0.05%胰酶,待显微镜下细胞变圆后,用旧培养液终止消化,轻轻吹打,吸取细胞悬液于离心管中,室温300 g离心10 min。收集细胞,并计数,以5×103/cm2的接种密度进行传代。
1.2.2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L加入96孔板,每孔100 μL,放在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7d内在特定时间点,取出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分别加入10 μL CCK-8溶液,继续孵育1 h。用酶标仪(波长450 nm)测定各孔吸光度值(OD值),以OD值代表细胞的相对数量,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1.2.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常规消化,1500r/min离心5min,取细胞悬液100 μL(含有2×105个细胞)。加入200 μL预冷乙醇固定,室温孵育10 min,加入RnaseA 200 μL,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室温孵育10 min,加入碘化丙啶300 μL,室温避光孵育15 min,上机检测。
1.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消化并计数,以每管含1×106个细胞,分别加入10 μL单克隆抗体CD29、CD34、CD44、CD45、CD90及CD105,同型对照10 μL作为阴性对照,室温避光孵育30 min,PBS洗涤2次,室温300 g离心5 min,PBS重悬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1.2.5 成脂、成骨诱导分化 待第3代细胞达80%融合,常规消化,以5×104/孔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成骨诱导培养皿底部包被明胶),常规培养,待细胞达80%融合时,成脂、成骨诱导组分别加入2 mL成脂、成骨诱导分化液,对照组加入等量基础培养液,一周换液2~3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与生长情况,3周后分别进行油红O、茜素红染色。
2 结果
2.1细胞基本生物学特征
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4d后有大量细胞贴壁,部分细胞伸出伪足,形态不一,见封三图4A。经过约8d培养后细胞汇合成片,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形态。传代后细胞较快贴壁伸展,增殖较快,培养3d细胞可达80%融合,见封三图4B。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接种后1~2 d为适应期,第2~5天为快速增长期,随后进入平台期,符合正常细胞的生长特性,见图1。
2.2 细胞生长周期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第3代hUCMSCs中G0/G1期细胞为78.87%,G2期细胞为3.96%,S期细胞为5.46%,见图2。
2.3 hUCMSCs表面标记物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CD29、CD44、CD90、CD105阳性率分别为99.9%、96.4%、98.5%、94.1%,而CD34、CD45阳性率分别为0.262%、0.125%,验证此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而非造血干细胞来源,纯度较高,见图3。
2.4 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
成脂诱导组细胞形态逐渐由梭形变为圆形,3周后有成串的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后呈现橙红色,见封三图5A。成骨诱导组细胞外基质分泌逐渐增多,3周后运用茜素红进行钙化结节染色,可见大量橘红色致密结节形成,见封三图5B。对照组染色均未见阳性结果。
3 讨论
目前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应用的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来源于成人骨髓,但在衰老和疾病情况下其数量和扩增、分化能力显著下降,取材过程会给患者带来创伤,面临医学伦理学的困扰,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脐带是孕妇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通支,是分娩后的废弃物,来源丰富,收集脐带对产妇和胎儿均不造成伤害。与骨髓MSCs相比,hUCMSCs增殖潜能、活性更高,免疫原性相对较低[1]。Ma等[2]研究发现人脐带沃顿胶中的MSCs不表达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的抗原MHC-II,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前景[3],有望代替骨髓干细胞成为一种新的MSCs来源。
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成功分离培养UCMSCs[4],但培养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血清如胎牛血清、脐血血清、正常人的AB血清等。血清含丰富的营养成分、细胞因子、微量元素以及贴壁因子等,有利于细胞的生长。添加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被认为是体外扩增MSCs最有效的培养基。但是,血清中的成分尚不明确,可能携带病原体、异种蛋白抗原,在生产临床级别的细胞产品时,理论上会导致病原体的传播及临床排斥反应。基于能够提供应用于临床的MSCs为目标,本实验选择了无血清的MSCs专用培养基培养体系,避免以往使用任何人与动物血清培养体系,为MSCs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的标准化提供有益的依据。
目前分离hUCMSCs主要有组织块贴壁法[5]及酶消化法[6]两种。前一种方法费时较长,很难彻底分离脐带组织中的干细胞,传代后纯化时间长,很难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种子细胞满足临床细胞移植的需要。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可快速获得大量贴壁生长的原代细胞,操作简便易行,冻存复苏后免疫表型无显著变化,保持较好的细胞活力[7]。吴伟等[8]利用化学成分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在体外培养扩增骨髓MSCs,可以维持干细胞特性,用于细胞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研究。方彦艳等[9]利用无血清的人MSCs专用培养基培养体系,脐带组织培养法能够分离培养出大量MSCs,避免了培养中异种蛋白的混入而降低临床排异反应。
应用该培养体系,hUCMSCs传代后3d就可达到80%~90%融合,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发现,细胞体外扩增和自我更新能力很强。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无血清培养条件下78%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符合干细胞的慢周期特性。体外培养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均一性好,CD29、CD44、CD90、CD105均呈强阳性表达,但不表达CD34(造血前体细胞表面标志) 和CD45(白细胞抗原),证明此细胞非造血干细胞来源。经成骨、成脂诱导液体外培养后,hUCMSCs具有良好的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细胞贴壁能力很强,呈漩涡状的集落形态特征,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以上特征与Bruyn等[10]报道的结果一致,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委员会规定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三条鉴定标准。研究表明,应用无血清培养基体系酶消化法可快速获得足够应用于临床治疗级细胞数量,为下一步体外定向诱导hUC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为肝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来源。
[参考文献]
[1] Weiss ML,Anderson C,Medicetty S,et al. Immune propertie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Wharton's jelly-derived cells[J]. Stem Cells,2008, 26(2):2865-2874.
[2] Ma L,Feng XY,Cui BL,et al. Human umbilical cord 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into nerve-like cells[J]. Chin Med J(Engl),2005,118(23):1987-1993.
[3] 张颢,龚伟,孟磊,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12):1102-1105.
[4] Baksh D,Yao R,Tuan RS. Comparison of proliferative and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umbilical cord and bone marrow[J]. Stem Cells,2007,25(6):1384-1392.
[5] 徐燕,李长虹,孟恒星,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生物学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2):6289-6294.
[6] 张宁坤,陈宇,高连如,等. 不同消化方式对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的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2):342-345.
[7] 侯克东,卢世璧,张莉,等. 人脐带Wharton胶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 医学杂志,2008,33(4):375-378.
[8] 吴伟,周燕,谭文松,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J].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121-128.
[9] 方彦艳,马健. 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21-24.
1 现代中医对热毒致中风病机的认识
近年来,“热毒致中风”理论在中风发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脑病研究所所长王永炎院士指出:毒邪致病是中风病情险恶,难以治愈的关键。
中风病的发生,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因素引起,其中情志因素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中风病的发生,可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因素引起,其中情志因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朱丹溪说:“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即不良的情志刺激,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火热内生。如情志内伤,肝郁化火;劳心太过,暗耗心阴,日久使心阳相对亢盛而发为心火。肝火、心火相激相助,加之中风患者多为年老体衰,肝肾阴亏之人,火无所制,导致火热内炽。火热煎熬熏蒸,炼血为瘀;与血相搏,结而留络为瘀;伤津耗液,阴伤血滞为瘀;损络迫血,血妄离经为瘀。火热一样可炼液为痰,津液为之痰聚。形成痰、瘀、热同病。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说:“火为痰之本,痰为火之标。”王清任亦说:“血得热则煎熬成块。”
火热、痰瘀胶结,伏于体内,若不能及时、不断地清除于体外,即可成热毒。火热、痰浊、瘀血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热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脑络损伤的恶性循环状态。可见,热毒是中风病发病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代不少医家通过广泛实践,对中风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中医证候特点等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认识。刘卫红认为,中风病虽与外来毒邪无明显关系,但其发病后所形成的内毒却直接影响着疾病的病理变化,预后和转归。内生毒邪具有毒性火热,毒性猛烈,依附性以及败坏形体,易攻脏腑等特点。毒邪致病力强,给机体造成危害重,且内毒一旦形成,便迅速加重病情,是产生变证及危害症状的重要原因。毒邪致病的症状多属火热,火可生毒,毒具火性,毒与火密切相关。内毒的最大特点就是败坏形体,损伤脏腑经络。中风病毒邪除损伤脑络外,同时侵犯其它多个脏腑,如毒人于心则致昏迷,人于肠腑则大便干结。因此,内毒在中风病急性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 清热解毒法在临床的应用
以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临床报道较多,如鲍益铭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病45例,总有效率62.2%。其作用机理重在祛除热毒病邪。黄连解毒汤集苦寒于一方,正是针对热毒病邪而设,疗效显著,反证了中风病中毒邪的存在。张建平,王心光亦将黄连解毒汤用于中风急性期的抢救,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林亚明更强调了出血性中风的内毒致病因素,他认为出血性中风病发后,瘀血、痰浊、热邪偏盛,雍滞体内不得外泄,则化毒邪。内毒具有毒性猛烈,善变,易攻脏腑而多属火热之特点。能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或损害脏腑器官,尤其是损坏脑质,甚至导致死亡。林亚明在临床上用解毒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在对脑血管的研究中,尤其是近年来分子基因技术的发展,逐渐认识到出血性中风病发生与免疫炎症机制息息相关,存在着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物质过度产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毒性物质,损伤组织细胞。上述诸方面的变化,具体反映了热毒内生,引起脑受损的生物学基础,表现出类似中医“热毒”症候,可归于中医“毒邪”范畴。
目前,中风的“内生毒邪”的论断,临床病案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不多,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3 高血压脑出血与白细胞趋化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均有明显变化,如脑出血后血浆和脑脊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病变局部白细胞浸润。近年来,特别随着对脑出血损伤机理的研究深入,白细胞的损伤作用倍受关注。出血后白细胞在脑组织中聚集并释放出某些炎性物质,导致出血周围组织产生缺血和炎症反应,参与水肿形成和发展。这种继发于脑出血的炎性过程是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部分,对损伤的最终范围和程度有很大影响。深入了解这种炎症反应的发病机理,时间过程,影响因素和病理作用,有助于为治疗急性脑出血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