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1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图形变换 问题解决 案例分析

在知识发展过程中,教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最常见的途径,为使教学成为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电,总结经验,寻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频繁出现的“图形变换”的试题,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龙岩初中教育的进步,时代提出了图形研究的方向:由过去的静态图形向现在的动态图形的转变,改变以往学习图形的方式,学习更有用的数学,充分发挥数学基础学科的作用,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要用到变换的方法.图形变换就是几何图形在平面上满足某种条件的运动.运用图形变换将分散的点、线段、角等已知图形转移到恰当的位置,从而使分散的条件都集中在某个基本图形中,建立起某种数量关系,进而使问题得以转化解决.

一、图形变换型问题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图形变换的问题学生早有接触,但是经过问题同属一类专题复习训练后,老师和学生仍然存在很大的困惑,题目千变万化,学生难以突破,原因何在?

教师对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理解不到位:大多数教师只停留在图形变换的定义,性质及简单的图形变换的作图或图形的欣赏层面上.图形变换包含两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这一点为许多教师所忽视.若老师缺乏对图形变换的深入研究,则一批学习尖子对这块知识的思想方法会是一块空白,导致在实践中看不到学生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能力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图形变换问题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数学阴影.

学生对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理解的差异: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学习效果也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的梯度较大,导致不同层面的学生理解和应用层次差异明显,有些学生对基本的定义理解很吃力,但有部分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原有扎实的空间与图形论证功底的前提下,很快地实现了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突破,具备解决图形变换的综合题的能力.

二、图形变换型问题的解决途径

初中数学里讨论的图形变换包含全等变换和相似变换.全等变换主要有平移、翻折、旋转.相似变换主要研究位似.图形变换型问题的解决途径是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分析运动的本质,在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找到不变量,建立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问题:(1)求ABC的面积;

(2)求矩形DEFG的边DE与EF的长;

(3)若矩形DEFG从点B出发,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0≤t≤12)秒,矩形DEFG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解决途径分析:

(1)夯实平移变换的基础理论:

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的性质:

①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②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③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2)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分析运动的本质:

引导学生制作一个与问题中全等的矩形,最好纸质透明(以便在平移的实验过程中观察),随后让学生自行操作,或同伴合作操作,按题目的要求进行平移,注意观察在平移过程中矩形与ABC重叠的图形形状的变化,分析平移的运动本质:在12秒的运动时间里矩形向左平移了12个单位,G点从B点开始向终点A停止;平移过程中重叠的图形依次为五边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

⑶在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找到不变量,建立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②难点分析:在x轴上有6个点,共15条线段,将这15条线段的长度一一落实.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更深一步理解了这个模型.从而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排除了心理障碍.在弄清这些线段的前提下,再探究相应线段上的高,可以用三角函数或相似形处理,因此得到了计算各种情况图形面积所需的线段长度.

③问题拓展:在计算重叠面积时进一步确认面积计算的策略:直接计算与间接计算,并比较方法优劣.矩形EFGD在向左平移叠过程中与ABC不重叠的部分面积计算方法?

解题经验告诉我们在几何问题中,当题目给出的条件显得不够或者不明显时,我们可以将图形作一定的变换,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使问题得以突破,找到满意的答案.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处理孤立的、离散的问题的思想,很好地领会这种解题的思想实质,并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在解题中会收到奇效,也将有效提高思维品质.

总之,平移,旋转,轴对称,位似等图形变换是空间思维能力训练的最佳体操,运用它思考图形问题会使我们体会到思维的敏捷,感悟到数学的优美.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将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针对一类一类图形变换进行归类研究,把握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应用好图形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具体与抽象的转化,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多元与创新数学思维品质,顺应时代对数学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

第2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关键词 发展;环境治理;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32-01

0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近几年已经连连取得突破,人均GDP水平正在稳步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各种环境污染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目前国内的污染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许多地方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饮水和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基本国策,为促进国内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仍是现下需要研究的重点。

1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分析导致国内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从人入手。

首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发展观已经走入了误区,政府单纯的认为经济发展就等同于社会发展,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够解决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问题,才能够追赶发达工业国家的脚步。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单纯的经济发展缺乏成熟的政治文明做后盾,导致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目前仍旧有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先发展再治理,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路径[1]。但是这一观点并未从中国的实际资源情况深入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各种资源相对紧张,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很可能在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前蜂拥而至,导致经济发展难以承受环境压力。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长久利益的远大战略,也是必然要求。

其次,国内目前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现有的法律规范结构也不合理。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的保护。目前国内的许多法律法规的侧重点是如何防治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但是却很少提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漏洞[2]。而且,许多法律规范仅仅对如何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源做出了相关对顶,忽视了由根源引发的区域性污染的治理规定。总体来说对于污染后的治理进行了规定,但是忽视了最根本的环境保护规定。

最后,环境污染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污染性较为严重的物品被发明和使用,虽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为环境的发展制造了沉重的压力。空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都与科技发展有紧密联系,也是当前需要大力整治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2 提高环境治理新途径

提高环境的治理,需要从环境污染的根源入手。因此,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还是要从人入手,落实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总体来说,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是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为环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力量,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影响程度。因此,政府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向大众宣传环境发展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营造整体保护环境的氛围[3]。加强政府的强制性只能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然措施,对违反相关法规,污染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律从重处罚,对各级执政单位的执政策略也要进行监督,发现以牺牲环境换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律严肃处理。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阶层,具备管理社会行为的权利和责任,只有正确意识到自身保护环境的责任,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权利,才能够实现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其次,环境的保护不能够仅靠政府采取措施来完成,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行为的主体,当然更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环境污染行为的危害,正确进行经济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目前,许多国家都发起了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公益性活动,掀起了全球绿色发展的新热潮,国内也大力宣传低碳生活,提倡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极大的促进了国内环境保护的效果[4]。

最后,重视对企业行为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工业化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严格审查企业的废气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从重处理,建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度,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整体角度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新时期政府需要引导和大力支持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提高环境治理新路径的实施,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为进一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恩钱.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多中心环境治理[J].桂海论丛,2005(6).

[2]楼苏萍.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与机制[J].学术论坛,2012(3).

第3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第4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生物学应运而生。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专业的交叉科学,其特殊性表明其在教学的独特性。本文总结了新疆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探究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39-02

一、环境生物学作为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日益受到人类关注,环境生物学应运而生。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产生的原因、解决的理论机制和解决途径,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1,2]。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生物学这两个庞大学科体系的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内容是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效应、生物或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净化功能、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然保护等[3]。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

二、环境生物学选修课程的特殊性

对生命科学专业来说,环境生物学常作为选修课程而非必修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有道理的。一方面,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环境问题有了更迫切的认识,因此,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环境问题及产生机理,并寻求利用生物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环境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内容涵盖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生物净化和生态修复等几大部分。例如,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污染物对生物体各个水平的影响、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风险评估等[3]。其中,部分内容与生命生科专业课程如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等出现了交叉和重叠。因此,对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环境生物学作为选修课程,可以避免重复教学。

三、环境生物学教学效果调查

本人有幸承担了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该课程的教学。作为选修课程,该课程课时量仅有18学时,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探索的内容。为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如下:

1.27%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很有必要开设,3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23%的学生认为开设与否无所谓,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

2.40%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很满意,53%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满意,7%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不满意,没有学生感到很不满意。

3.有33%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57%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期间偶尔干自己的事情,10%的学生表示在上课过程中从来没有认真听课。

4.有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可以没有课本,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4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无课本无所谓。

5.在认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的原因解释中,55%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本课程,33%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12%的学生认为没有课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

6.在你对本课程的看法这一问题中,有大约37%的学生认为对生物科学的学生来说,环境生物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要。40%的学生认为生物科学为师范专业,将来大部分同学从事教师职业,因此不必要学习本门课程,23%的学生认为环境生物学这门课程应该作为选修课,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7.通过本课程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各有说法,大致总结为:学到了生物污染的种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来水的形成过程,净化空气的方法等等。

8.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

四、环境生物学的教改途径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环境生物学》选修课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开设。大四的学生已经将大部分专业课程修完,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能合理地安排重点和难点,容易与其他已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在内容设置上,我更多的是考虑与生活相关的主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事实上,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然而,环境污染的问题浅显易懂,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则显枯燥乏味,且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较难,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可开设可不开设。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规避重复教学,同时又将枯燥的环境生物学课题变得有趣,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设置环境实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不少,但是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实验则没有。实验是验证和发展理论知识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过渡的重要过程。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植物种子在不同浓度重金属溶液中萌发率的变化、富营养化水中藻类的测定、自来水/河水中雌激素的测定、洗涤剂对植物微核产生的诱变效应等,这需要学院和学校给予相应的配套设施及课时设置。

其次,本学期学生有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各种事情,导致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力下降,若教师的教学手段没有吸引力,势必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探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是一项任道而重远的事情。由于该选修课程没有发放课本,由教师组织材料,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设立几个主题,由学生以个人或者分组收集材料,由学生用PPT讲解后,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并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此方法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好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增加。提前设置主题,由学生收集材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同时对生命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还能锻炼其语言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可谓教学相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该主题,才能对学生的讲解做出合理的评价,补充重点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讨论。同时,如何组织课堂,让课堂既热闹和谐又不嘈杂混乱是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每个学生对教师设立的主题内容喜好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题比教师直接给学生安排主题更合理。另外,讲授新课之前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上次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主回答,若学生对问题把握不好,则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或纠正,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新疆师范大学本科班级实行民汉合班,生源广、学生基础素质存在差异,如何因材施教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该选修课程没有发放课本,因此就是否应当发放课本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可以没有课本,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4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无课本无所谓;55%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本课程,33%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课本对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有影响,12%的学生认为没有课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学生已经习惯对照课本预习、复习等,失去课本使学生从心理上首先不重视该课程,也不知从何预习与复习,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并且不擅长使用网络资源的学生而言,失去课本进一步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对教师组织课堂而言,没有课本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考虑组织教学讲义,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归纳成文字材料,发放给学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讲义可以不断更改,紧跟时代最新话题。这给教师加重了负担,但我想对教学而言这是值得的。

最后,通过与学生的交了解到,很多非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对该课程亦有较大兴趣。环境生物学这门课程不应该只单单开设给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成为更普及的课程,可以作为公共选修课,让其他院系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环境问题与人类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环境生物学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环境和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

参考文献:

[1]陈燕珠,万红贵.环境生物学的发展及现状问题[J].浙江化工,2003,(34).

第5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关键词:环境管理思想;环境科学;协同演进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06-05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对自然的索取和利用。自从形成社会以来,人类主要以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人类社会就是在人・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协同变化的过程中演进的,不仅自然环境发生着变化,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以及决定人类与社会行为取舍的思想、观念、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环境管理思想的萌芽和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是分不开的。

1 环境管理的思想渊源与环境科学的产生

1.1 “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两个术语都是舶来品

在中文词义中,“环境管理”往往被理解为管理环境的行为,但实际上它是人类调整和修正“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的行为,即对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行为的调整和修正,包括对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人(社会)与人(社会)的关系(包括代际关系)以及自然生态关系(通过人类行为调控)进行的调整和修正,这正是环境管理困难的根源。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它是一门应急的科学和问题的科学,是在认识、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需要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渐趋严重,从而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许多传统科学开始对环境问题给予关注,先后产生了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并相应发展了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环境美学与环境史学等,它们都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阐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程度、危害和机理,探索不同的治理和保护方法以及调整人与环境关系的办法等。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被称为科学还是近三十、四十年的事情。目前,具有独立意义的环境科学理论有环境学、环境质量学、环境社会系统学等,一种统一的环境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孕育之中。

1.2 环境管理思想是关于环境管理本身及其内容和方法的认识

应该说,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的“管理”,只不过是自觉程度,或者说是理性程度的大小和高低不同而已。人类对于环境管理的自觉程度决定于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激烈程度和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度。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虽然始终存在,但从来没有在世界的范围内紧张到使人感受到“生存危机”。当前,环境问题已被人们普遍感知并得到高度重视,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人们对环境危机的感受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起先,人们依照惯性的思维,以为凭借技术就可以制止环境的恶化,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然而曾几何时,人类不得不从单纯依赖技术治理、迷恋技术的局限中跳出来,转而向“管理”寻求出路。向“管理”寻求出路,本质上就是要改善自身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基本观念。由于生存方式、发展模式和基本观念具有极强的国际性、区域性和历史的阶段性,因而,环境管理的思想体系就显得丰富多彩、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1.3 我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已经发生并且还在继续发生重大的转变

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历程是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人类重视环境问题有一个历史过程,中国也不例外。后的前20多年,并不认识也不重视环境问题。只是在环境问题作为世界性重大问题之一被列入各国政治家、科学家们议事日程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才开始将把保护和改善环境列入议事日程。20世纪80年代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从而在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提出,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在发生并且还将会继续发生重大的变化。

由于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路程,加上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当、科技支撑不足以及自然环境和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之历史欠账太多,使本应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中国的环境问题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因此,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的内容都将在反思、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生重大的转变。

2 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实践的开展以及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环境管理的思想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2.1 污染治理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中叶即人类社会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开始到70年代末左右。由于最初人们直接感受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公害”问题即局部的污染问题,人们沿袭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这个时期的环境管理实质上只是污染治理,主要的管理原则是“污染者治理”。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初步建立。在理论研究上,来自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形成了早期的环境科学形态,如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在应用研究上,主要是开发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用于指导和支撑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炉、废弃物填埋场等建设。

末端治理工作对于减轻污染、缓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它没有在环境问题的根源上着力,因而不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它一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治理已经产生的污染,另一方面新污染和次生污染又不断出现。治理污染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2.2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由于末端治理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加之其他

环境问题诸如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进一步凸现,人们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寻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消除的对策。这类研究在原因方面抓住了环境成本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于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试图通过“环境经济一体化”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具体的环境管理原则就变为“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的研究开始兼顾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自此,人们开始重视从宏观和战略层面研究环境问题。所以,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核算,运用收费、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进行环境与经济的综合管理。对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途径等问题的探讨,使许多有利于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得以出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环境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

把保护环境的希望寄托在对经济活动过程的管理,通过对资源、环境进行赋值,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由经济开发建设行为负担,提高了环境保护的绩效。但大量实践表明,经济活动为其固有的运行准则所制约,很难或不可能在其原有运行机制中给环境保护提供应有的空间和地位,因而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小修小补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3 把环境问题作为发展问题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里约宣言》标志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在传统自然观和发展观等人类基本观念支配下的发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根本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发生偏差的情况下,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及由之所产生的财富观、科技观、消费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才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的研究更加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并在不同的领域里进行了探索,思考的深度已逐渐接近世界系统运行的本身。也就是说,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关注的中心不再仅仅只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把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发展的基石放在中心地位。2003年,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的要求被渗透到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之中,环境保护的领域由以关注生产环节为主,拓展到并关注索取、流通、分配、消费、处置等各个环节,并覆盖再生产的全过程,推动着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不少环境科学家从人类文明进步和转型的高度上,分析环境问题的起因和探讨环境科学的内涵,提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研究环境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行为,着眼于转变社会发展的战略模式和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并在各个层次上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动、社会物质系统的运动与环境的自然演化相互协调。如较早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三种生产理论、地球系统科学和当前的环境社会系统学理论、可持续性科学等。

3 对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研究关系的反思

环境状况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的环境管理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对环境科学的研究更加深入。但在中国,环境科学往往仍被传统学科认为不够“专业”,或者说在研究相同问题时与传统学科处在不同的语境之中。这大概就是环境科学在中国一直没有被认为是“真正的科学”的原因,相关研究也很难被界定为“严肃的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因。

回顾历史,我们已经认识到,环境管理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问题。思想的转变不仅引领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内容、重点领域和问题发生转变),并使其成为一种开放的科学和反思的科学。

3.1 在管理对象方面,需要反思的是管理什么?是管理环境还是管理人类涉及环境的行为

(1)在治理环境污染是主流环境管理思想时,环境管理的对象是环境污染和污染环境的行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防治污染和公害,基本特点是针对某一单项环境要素或某一类污染问题。环境科学着重研究的是单项污染物和复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转化规律和降解途径,以及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等。

(2)在保护生态环境进入主流环境管理思想时,环境管理的对象扩大到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扩展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基础的维护,基本特点是将资源、环境和生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保护。环境科学着重研究的足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平衡、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健康风险等。

(3)今后,人・自然・社会和谐、协调的思想将成为主流环境管理思想,环境管理的对象将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环境社会系统和所有涉及环境的人类行为。环境科学与传统学科的交叉将更加开放、深入和综合,着重研究的将是循环经济、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公共环境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3.2 在管理主体方面,需要反思的是由谁去管理?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

(1)在政府的环保部门是环境管理的单一主体时,“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成为普遍的环境管理思想认识。而“环保靠政府”实际上指要政府的环保部门上负责污染防治和治理,如中国一开始成立的环保机构就叫做“三废治理办公室”。环境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主要也是由环保部门主导,科技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非常有限。实际上,由于环保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排污收费成为环保部门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于是,企业缴费排污成为了合法行为,而社会和公众则游离在环境管理主体之外,甚至只能成为环境管理的对象。

(2)在各级政府(诸多部门)成为环境管理的主体时,“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相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强化了诸多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责任。但由于环境立法的部门化倾向以及环境执法起步较晚且执行困难等问题,统一监管只能是纸上谈兵。屡见不鲜的对部门升格和垂直管理的迷恋,反映出政府部门狭隘的政绩观和利益观;“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状况表明了政府作为环境管理单一主体的尴尬局面。

(3)今后,社会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行为主体构成)将成为环境管理的主体,其中,政府以公益为诉求,企业将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发展要素,公众则既是环境权的享有者,也是环境义务的承担者。政府对于环保的干预必须公正、适当,正因为管理权寻租和制度破缺的必然存在,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就成为必要。当把环境保护整合到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存方式

转变的过程中时,三大主体行为的协调就成为社会作为环境管理主体必须解决的课题。

3.3 住管理方法方面,需要反思的是如何管理?是单一的手段还是深层次的综合手段

(1)早期的环境管理着重命令一控制型的行政手段与末端治理的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强行件规范是由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性所决定的。相对于立法、司法而言,行政权的行使更为简捷和经济,因此,各国在环境立法方面赋予行政部门更多的权力,强化行政机关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用行政强制来保障“以管促治”。

(2)后来的环境管理增加了税、费、罚款等经济政策手段,建立了源削减、预防为主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注重与经济技术结合。提倡性、激励性的自治规范使管理对象也成为环境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和维护者。对环境问题进行经济分析不仅使环境科学研究有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支持了行政指导和经济刺激等手段的运用。

(3)今后的环境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协同。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技术及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决非单一的手段和管理模式所能应对,因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寻求政策、管理、资金、科技、教育等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模式。相应地,环境科学的研究也应强化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法律、文化的综合,努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安全生产,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4 从主流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看环境科学的发展走向

在环境问题的压力面前,人类已经进步到有意识地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的阶段。人类认识并承认自然的存在价值,从观念到实践对自身的各方面行为进行全面的反思,并在实际操作层次上进行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探索。新时代的环境管理思想不仅强调要主动减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压力,同时还要强调对环境生产的支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民健康和公共安全将成为中国现阶段和今后长远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这样迫切的社会发展需要,环境科学将在新的环境管理思想的引领下,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4.1 环境科学的快速综合化

环境科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其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宏观和微观的综合、主观与客观的综合、整体论和还原论的综合。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环境问题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引起,因此它必须且只能在这种交互作用中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支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当前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能不能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改变“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内容。环境科学面对的是整个环境-社会系统,承担着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匹配和耦合的责任,在二者之间的界面上建立正确的匹配机制。环境科学既依赖于传统学科的发展,又是任何一门传统学科不能取代的科学。从目前来看,人类对环境一社会系统的了解还很少,该系统不仅成分多样,结构复杂,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功能,这就决定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将在“如何综合”的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难。

4.2 环境科学的日益人文化

环境科学是一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科学,是人类了解自身运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协调的规律性的科学,是如何调控自身的社会行为,以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是人类理想生存途径的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不能离开人的尺度去认识自然环境,因为甲,凭人类对自然秩序的认识并不能被用来很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规律的应用是社会问题,与社会秩序有关)。环境科学还是制定和执行相关环境政策、法律的基础,人文化的环境科学研究必将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环境科学的逐步立体化

环境科学的形成是长期以来人类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探索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结果。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立体性问题,最高层次可以到哲学,最低层次可以到技术,中间有管理、有政策、有决策、有文化等各种问题。这些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极强动态性。环境管理思想也呈现出对从技术开发到发展战略集成,从增长方式到生存方式乃至文明类型转变的全面重视和普遍关注。环境科学研究的立体化不仅表现在要从物质层面研究环境一社会系统物质流动的最一般的规律,还应从技术层面到哲学层面来分析如何积极转变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乃至反思发展行为的选择。因此,环境科学将逐步回归其应有的复杂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性。

4.4 环境科学的渐趋专业化

环境科学在走出综合化的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在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精髓和吸收自然工程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整合不同的学科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构建专门的、统一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学科,环境科学还很不成熟,必须建立开放与协作的研究机制。只有建立起环境科学的研究范式――专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协调途径,专业的、系统的、严肃的环境科学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

5 结语

科学研究是科学思想进步的基础,而科学思想的革命则是科学研究创新的指南。新的科学思想和基础理论往往超前于技术和生产,并引起技术和生产的革命。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正是如此。2001年,《科学》杂志:“环境与发展可持续性研究”一文曾提出了可持续性研究的七个核心问题,强调了“整体”、“融合”、“互动”、“度”、“前瞻”、“适应性”与“稳定演进”等系统概念。

第6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关键词】地理 迁移 练习 图表 途径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进行地理思维的基础。地理教学中知识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地理知识的正迁移是从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地球和地理环境基础知识和运动规律及与人类活动等关系中进行迁移,使知识联系起来,重新思考,产生飞跃,从而获取新知识。下面就两个方面谈谈地理知识正迁移的途径。

一、将地理知识和原理迁移到实际练习中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相关联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精选题,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思维定势;当学生的思维定势形成以后,又要通过训练,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建立、发展和强化更具一般意义的思维定势,实现学生的所学知识正迁移,要使学生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是培养知识正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如《海洋地理》中学习洋流知识,除了解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外,还要掌握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那么如何了解概念、规律和分布,可以把洋流和盐度知识迁移到实际练习中去,以检验知识了解、掌握熟悉的程度。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设计航海练习题,把全球的洋流知识联系起来,也可就某一环流系统设计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例1】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2004年10月25日从上海浦东民生港务公司码头启航奔赴南极。此次南极科考有一项最为艰难、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任务--冰盖考察,将力争到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区“冰穹A”的最高点,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准备,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南极冰盖之巅发起的冲击。2005年1月18日3点16分,科学考察队终于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请根据你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

1.科学考察船离开上海港驶入东海,盐度由近海向外海有何变化?为什么?(盐度由近海向外海递增。因为陆地河流注入海洋的淡水稀释了近海海域的海水盐度。)

2.科考船跨越北回归线和赤道附近时,何处海洋表面盐度最高?原因是什么?(北回归线附近盐度最高。因为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面的海水盐度最大。而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

3.科考船跨越北、南回归线时各经过何种洋流?(在北回归线时,经日本暖流;在南回归线时,经东澳大利亚暖流。)

4.科考船离开塔斯马尼亚岛以后遇到什么洋流?该洋流是怎样形成的?(遇到西风漂流。这种洋流在南纬40°-60°附近,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全球性的西风漂流。)

5.我国科考船为何多选择在冬季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刚好是南半球夏季,平均气温在一年中最高;南极也正处于极昼期,便于科考队员进行野外考察。)

像这样的迁移,使地理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也就互相联系起来。

二、将地理知识和各种图表信息相互迁移

图文转换能力是知识正迁移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有关知识点通过图表的形式(饼状图、曲线图、点状图、柱状图、文字表、数字表、符号表等)展示给学生,并运用图文结合、文图结合法读取图中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1.将地理知识迁移到图表信息中

有的地理知识难记难懂,我们可借助地图、图表等,帮助学生记忆、弄懂,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如学习了陆地水及水资源的利用、环境问题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关系途径知识。我们尽量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图表中,使知识“活”起来。

【例2】下表是环境问题与协调人类关系途径的因果关系。

含义是:纵向看,由于人为原因产生了种种环境问题,并使问题全球化。横向看,①人为原因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过低,所以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途径之一);②环境问题使地球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所以要搞好国土整治工作(途径之二);③环境问题全球化。警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不是一国所能及的,必须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途径之三)。

2.将图表信息迁移到地理知识中

地图是地球表面全部或部分的缩影。它是地理知识最简明的表现形式,它是学习地理极重要的工具。我们尽量将图中的信息迁移到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中进行解答。

【例3】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图1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图2为“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07江苏高考题)

1.图2 a、b、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处,主要原因是、。(b风能资源丰富用地条件较好)

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C)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影响鸟类栖息D.影响沿海气候

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

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2007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

本题涉及到区域图,考查了学生地图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关键信息的获取与运用可以迁移到所学过的知识中去,它们对解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像这样的迁移,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形象思维上升为逻辑思维,从而使地图信息升华,产生飞跃。

第7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关键词】环境权;国际社会;发展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03-02

千百年来,发展――始终是人类执着追求的一个最基本、最崇高和最普遍的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问题。虽然环境权与发展权作为法定权利的资格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分别为国际法和国家实践所承认或确认,但是,仅就二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言,却是自人类社会诞生之初便普遍存在着的了。

一、发展权是人类生存之根本

在讨论环境权与发展权时,首先必须明确,“发展权”,即人们谋求生存,并不断地改善自我生存条件以获取物质上与精神上更大满足的权利,是人类生存之根本。发展权的存在,是包括环境权在内所有其他权利存在的基础。正如1986年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中宣布的那样――“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没有发展,既解决不了生存问题,也解决不了环境问题”。目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环境权的确立或许是重要问题,但绝不是首要问题,其原因就在于此。

二、现代国际法上环境权确立的根本原因是发展权的扩张行使

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它自人类社会诞生之初便已产生,但环境权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为国际社会确立为法定权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展权的扩张行使。

(一)二战后环境问题加剧直接导致环境权的确立

二战后,伴随着新国际秩序的建立,“战争与动荡的喧嚣日益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贫困与富裕、发展与资源、人口与环境间“犬牙交错”的矛盾,而后者的凸显又迅速成为制约战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全球日趋加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中国家为摆脱贫困所承受的巨大社会压力,为了维持全人类“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不得不在寻求人类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利益,在发展权之外考虑环境权存在的合理性,作为法定权利的环境权随之应运而生。

(二)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环境问题在人类社会诞生之初便产生了,其并非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而是人类在长期寻求发展的过程中,禁不住以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来获取食物、衣服和庇护物,并在这种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试图摆脱所有道德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所造成的自然偿还的表现。

生产力又称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发展权的物质基础,发展权的扩张行使本质上就是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上述环境问题的骤然爆发,正是二战后生产力飞速提升,原有的道德规范在大机械的齿轮碾压下变得破碎不堪,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幅度远远超出自然的承载力,所造成的自然对人类“愤怒”的偿还。

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权行使的结果,其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环境问题,种类与强度或有不同,但实质都发展问题。

三、现代国际法上环境权确立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发展权的可持续行使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个能够持续人类进步的途径,我们寻求的不仅仅是在几个地方、几年内的发展,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国际法上环境权确立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保证这种可持续性发展权的实现。

“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发展问题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发展已成为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如上所述,二战后生产力水平飞升,人类发展权得到急速扩张,导致了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权观的正误并为长久以来的透支环境行为“埋单”。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片面强调发展权已无法保证人类社会的延续。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坦言:“发展中国家最应该学习的就是,不要像我们过去那样发展,制造这样的麻烦和问题留给这个世界。”

“虽然任何发展都要付出环境的代价,但是环境的代价过于沉重又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在环境与发展之间,在实现环境权与实现发展权之间,人类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除非在追求一个目标的同时追求另一个目标,否则两个目标就都无法实现”。发展权的可持续行使离不开环境权的辅佐。

四、环境权的实现与发展权的实现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第8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关键词]哲学 当代 生态思想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11-01

哲学是一种关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理论观点,其基本的功能是对于思想的批判、总结以及预测等。而本文以当代生态思想的视角来解读哲学,通过生态视野、生态范式等角度将当代的人与自然关系融合到哲学中,并将其哲学涵义进行延展,从而探索更好地构建当代文明社会的路径。

一、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对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要从历史角度说起,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人口数量危机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后形成了生态殖民主义。同时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要比早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后果都要严重,污染类型以及污染事件都在增加。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被提及并且被应用。

二、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的联系

(一)哲学是当代生态思想构建的主要动力和理论支持

当今时代人们对于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环境污染行为的不断增加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代的生态问题俨然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而要想改善并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相关的实践性措施;同时这与哲学的重要意义,即实践观和实践形式一致。

(二)当代生态思想是以哲学为基础的

同时,当代生态思想所提出的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也是哲学的论述基础和重心,所以当代的生态思想,是建立在哲学的论述重心之上的,同时也是以此为基础,对此生态思想的延伸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参照。

(三)二者在着重点上是一致的

哲学中,提出的“由自身而来的在场者”,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是当代的生态思想,都是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为重点,因此,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的研究

(一)经典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的关系

经典的哲学,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实践的形式和有效途径,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认为,人是依附自然而生存的,自然没有人类也会向着自然生态链发展,而人类的出现使其自然向着人的利益趋势方面发展。同时,哲学也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实现方式,《资本论》中提到的“社会化的人,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即“人不能为中心进行物质转换”;应当是人与自然围绕着某种规律通过合理地调控进行物质的转换。同时,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手稿》还提出了资本逻辑,有力地诠释了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方式。

(二)生态与当代生态思想的关系

生态,即利用哲学,引导生态思想,以他的观点分析当代生态危机及解决途径等。同时,基于生态哲学提出的构建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包括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等当代生态思想。同时,人类社会也通过政府干预、非政府以及国际环境公约等方式解决或缓解生态问题。

(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的误区

将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进行结合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的人认为马克思是物种主义者、价值理论缺乏自然性质等观点,认为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是对立的关系。抱着这种观点的人并没有从实际上认识到实证主义与理论主义的结合不仅属于一个范围,同时两者之间还存在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通过其他方面的论证也充分说明哲学并没有与生态观念相违背的方面,并且有效通过批判诠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和谐统一、复活自然界的实践观和实践形式,从而更好地完善的世界观和实践观。

第9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

目前,把环境与贸易联系起来已成为广泛共识。始于20 世纪70 年代的贸易与环境关联性问题的讨论,在多边贸易协定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持续进行,其重要性也不断增强。1994 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在FTA 中包含环境协定的典型案例,随后其他国家也积极响应。在FTA 协定文本中环境条款主要以如下形式体现:

( 一) 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及环境例外条款

绝大多数纳入环境规定的国际FTA 协定,都选择在序言中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序言条款中一般以宣言式或忠告式提出环境合作与改善环境的目标等,对缔约国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仅在进行条约解释时起到一定作用。这已成为多数国家FTA 里环境内容的基本方式。在FTA 中,对协定所规定一般义务的环境例外条款,也就是以环境为由可对特定商品的交易进行限制或管制。

( 二) 单独设立环境专章

这是FTA 讨论环境的最高形式。美国所签署的一系列FTA 都专门设立有关环境专章,除在序言中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外,还在环境专章中明确国内环境法的有效执行义务、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义务( 不降低环境标准或与国际标准协调等) 、程序保障及公众提交、与环境义务有关的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争端解决程序、执行协定时的公众参与机制、对贸易措施的环境层面的例外条款及环境政策的独立性明示、环境产业合作及能力培养机制、有关FTA 与多边环境协定所规定义务条款的协调问题、环境措施不影响贸易投资的相关条款、促进环境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条款等。高水平的FTA 一般包括上述大部分或所有内容,但松散的FTA 可能只包括其中一部分,并且强调的重点也不同。

( 三) 在正文条款中制定环境保护+ 环境附属规定

有的FTA 既在协议正文部分涉及一般性环境问题,也在更详实的环境附属协定中规定处理环境合作的具体问题。如,韩国与印度的FTA 分别在投资、旅游产业合作里规定环境标准,并通过附属协议规定环境合作项目的履行及其资金筹措相关事宜。

( 四) 环境保护例外条款

几乎大部分FTA 都有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它可分为一般例外条款和领域特别例外条款。前者参考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ATT) 第20 条例外条款的内容,以保证一国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政策的自律性或独立性为目的,也就是可以为环境保护而限制特定商品的交易; 后者是指一个国家把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SPS) 、技术性贸易壁垒( TBT) 、投资、政府采购等有关领域必须推进的环境政策作为例外。

( 五) 将环境问题从贸易谈判中剥离

有的国家为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或减轻谈判的负担和阻碍,把环境问题单独剥离出来。1991年成立的南方共同市场,在2001 年成员国间正式签署了南方共同市场环境框架协议,因为当时急需解决巴西和阿根廷跨国伊瓜苏国立公园的环境友好开发问题。澳大利亚虽然一般都签署内容比较全面的FTA,但几乎没有包含环境合作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澳大利亚也把FTA 与环境问题分离开,只有与美国签署的FTA 中,根据美国的要求专门设立了环境一章。实际上澳大利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给予了较高的政策优先顺序,只是基于在单纯的贸易谈判中不适合讨论环境问题的基本判断,把环境从贸易中剥离出来专门讨论。

二、韩国FTA 的环境条款内容

2003,韩国开始实施同时多发FTA 战略,2007 年韩美FTA 正式签署。目前,韩国与美国、欧盟等10 个国家和地区的FTA 已签署或生效,与中国、印度尼西亚等4 个国家正进行相关谈判,与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进行FTA 共同研究,而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谈判处于停顿状态。特别要注意的是韩国与包括美国、欧盟、东盟等约占世界经济( GDP) 60% 的地区构筑了FTA 网络。2013 年,按GDP 和人口标准的韩国FTA 市场达到整个市场规模的56%和41%,预计五年左右时间或将提高到76. 9%和62. 1%。

在一般情况下,在FTA 中环境所占的比重与参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如人均GDP 等) 成正比,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的FTA 中环境条款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韩国是中等发达国家,在与美国签署FTA 之前,在双边FTA 中环境条款大多是在前言提及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在协定正文的环境合作、TBT、SBS、投资等领域规定了环境有关例外条款。虽然韩国与美国的FTA 签署了高水平的环境协定,但这是根据美国的要求被动接受的。在谈判过程中,美国还对拟议中的协定进行环境评估,以确定其对美国国内环境的影响,使美国谈判人员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协定潜在的环境利益和成本,并随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谈判目标和策略。韩美FTA 中有专门的一章来谈环境问题,有11 个条款规定了高水平的环境保护义务,明确了环境合作、环境法的适用、相关制度措施等内容,并在附属协定中明示了适用于双方的多边环境协定。

总体看,韩国与其他国家的FTA 中的环境条款内容如下:

( 一) 实体性环境条款

1. 规定了环境保护水平。确认了缔约方设定各自的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发展优先顺序,据此制定并修订各国环境法及政策; 各缔约方为保障环境法及政策激励高水平的环境保护而努力; 各缔约方要努力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2. 纳入多边环境协定清单。中韩FTA 纳入了一份多边环境协定,规定每一缔约方应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履行其在协定项下的义务,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七个多边环境协定。

( 二) 程序性机制

1. 国内法律程序。首先,FTA 缔约国根据各自法律,利害关系人可向相关部门要求对涉嫌违反环境法的主张进行调查。其次,各国应对违反环境法的行为进行制裁或提供补救措施,为根据本国法律所认定的利害关系人提供法律途径,包括保障程序的公正、公平、透明及符合法定程序,并除特殊情况外应公布于众。另外,还要保障审理或复审案件裁判的公正独立,并与所涉案件无利害关系。再次,当事国为相对利害关系人提供补救和制裁的有效途径。各当事国既要根据违法性质及轻重程度,还要根据违法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违法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因素,采取责令遵守协议、处罚、罚款、监禁、命令禁止、关闭生产设施等措施。

2. 促进环境保护的措施。缔约方鼓励各国的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自发法律措施,如加强经济主体、社区、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开发能实现高水平环境保护的方法、自发环境审计及报告、有效使用资源或减少环境影响的方案等。

( 三) 制度措施

1. 设立环境协议会。韩美FTA 规定环境协议会由各当事国负责环境事务的高级公务员构成,负责监督韩美FTA 环境条款的执行,致力于增加公众参与环境合作活动及其开发、履行的机会,包括对公众进行咨询服务、围绕公众感兴趣的环境问题与公众进行对话等。

2. 公众参与机制。各缔约方应保障环境法的执行,遵守有关信息公开原则,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环境合作。中韩FTA 确认了提高环境保

护力量和增进与双方贸易、投资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确认了双方的合作有助于包括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等共同环境目标的实现,并扩大其合作范围。

4. 争端解决机制。首先通过磋商解决纠纷。

当事国一方可向另一方发出书面协议请求,另一方接受请求后迅速开始磋商。为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可求得专家或相关机构的咨询或支援。若通过磋商,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的,可请求环境协议会,协议会通过周旋、调节或仲裁等程序为迅速解决问题而努力。如果60 天内争议得不到解决,可根据韩美FTA 申请争端的进一步解决。

总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韩国与美国签署了高水平FTA,在此过程中改善了各自国内的相关制度。当然,韩国也不会盲目模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在与发展中国家的FTA 中将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

三、中韩FTA 的适用范围和核心义务条款

( 一) 中韩FTA 是高水平的、全面的FTA

中韩FTA 是高水平的、全面的FTA,自由贸易的范围不仅包括货物,还涉及服务业、知识产权、环境、投资、政府采购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包括环境、金融在内共设22 章。在中国已签署的所有FTA 中,中韩FTA 所设章节最多,最初独立设立了金融、通信、电子商务章。

( 二) 独立设环境一章

中韩FTA 把可持续开发作为谈判的五大原则之一,并把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力量、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解决与贸易有关环境热点问题、采取合理的环境管制等列为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因此,中韩FTA 把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设为这一协定的主要目标之一,努力提高贸易与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及平衡,为避免这样的目标流于形式,通过制度来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力量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因此,中韩FTA 在协定文本中单设环境一章,规定高水平的环境保护、遵守多边环境协定、有效执行环境法等义务。第一,规定了不减损义务,即禁止缔约方以促进贸易或投资为目的削弱或减损环境法的效果。有关环境保护( 环境标准) 水平问题是FTA 当事国有关环境谈判的核心条款之一。为实现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执行环境法,不降低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为目的的环境标准是非常必要的。第二,规定了环境法的有效执行义务,特别是规定了当事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有关环境法、规定、措施等的有效执行义务。第三,规定了遵守多边环境协定的义务。第四,规定了运用环境法和相关政策、为保障及鼓励环境保护水平的持续提高而努力。第五,承认国际环境管理及协定的重要性,加强国际环境合作,设立环境委员会等。

( 三) 中韩FTA 环境条款是在中国已签署的FTA 中水平最高的

中国在FTA 政策实施的早期阶段,主要涉及关税和非关税等内容,较少甚至没有涉及环境问题。但随着中国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开始在FTA 的宗旨和目标中探讨环境问题并约定在环境领域开展合作。中国最早的FTA 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签署的,其中未提及环境内容,只是提到合作应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金融、旅游环境、渔业。与巴基斯坦签署的FTA 中只在前言中提到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的FTA中,虽然有一些环境有关内容,但只在合作一章提到环境合作,在TBT一章提到环境有关例外条款。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