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对于环境这一概念,在这里做一简单的阐述。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问题是每个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最近几年,这个问题在我国日渐突出,由于我国存在的特殊国情,我国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在我国出现了多种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手段,环境监测是指以环境作为监测的对象,利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影响环境的污染物质及其有关的各种组成部分进行定性、定量的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探索研究影响环境质量好坏变化的规律,进而调整环境质量,逐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监测在监测污染物的同时,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已开始扩展为对生物生态变化的大范围全方位的监测。环境监测的特点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成本高。同时它又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它的准确全面与否会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好坏,因此在环境保护法中也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建立规范的监测制度,以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各项环境保护法的大力实施下,环境监测工作也日渐加强发展起来。
一、当前社会环境污染的特点
1、环境污染范围广,影响严重
首先,环境污染的源头来自于生产生活中,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产生的污染物通常也是经过转化富集等多种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第二,与一般的损害不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并非是一次性的单方行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链条反应经过复杂的过程产生的损害结果。比如,日本在1956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水俣病”,就是由于一家氮肥场将含汞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河中的鱼吃了含汞的食物,而当地的居民又吃了含汞的鱼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整个事件单一的某个环节都不会带来水俣病,而经过这一复杂的变化过程导致了这场环境污染事件。
2、可持续的损害是环境污染的又一特色
环境中有害污染物的浓度一般不高,基本上是在百万分之几,有一些甚至是在万亿分之几的水平,这样低浓度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大的危害,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积少成多最终造成环境污染,酿成惨重的后果,生活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相对于生产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很低,但人类经常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作用的时间很长,做用面很广,这样在人体中慢慢积累了污染物形成了低剂量、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3、环境污染损害的潜伏性
由于环境本身具有消化人类废弃物能力,所以环境损害会存在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但这种自净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不能消耗掉的污染物没有净化能力时,这些污染物就会慢慢的积累起来,最终导致损害的发生。
4、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作用效果复杂
环境污染通常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的环境污染物可能同时进入到人的体内,它们在人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了多种有害物质,形成了复杂的污染后果,同时,每种不同的污染物可以相互叠加形成更大的污染。
二、环境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鉴定、辨别以及测试,研究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那么,环境监测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趋势。
1、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首先对连续性进行分析,连续性是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的特性,必须坚持长期不间断的测定,才能从数据中找到其变化的规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那么,预测采用的数据越多,所得到结果将越准确,对于监测点一定要进行科学性的选择,一旦选中科学的监测点就要长期进行监测,其次是综合性,综合性是指监测的对象是空气、气体,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所有客体的综合性分析。
2、环境监测所产生的作用
(1)环境监测对城市环境规划的作用
经济与环境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在我国将环境保护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实行同规划、同实施、同发展,同设计、同施工、同投产的三同步政策。
(2)环境监测对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
随着污染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环境监测工作也得到不断发展,其主要作用有:首先对污染企业进行不定时抽检,提高了企业对污染物的治理,使排放的污染物达到规定的标准,其次是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性的监测,能够全面及时的了解企业的排污情况,为对企业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技术依据。第三是对违法的排污企业进行暗查,通过暗查,对于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超标排污企业进行处罚,对于治理后的污染物效果不好的企业,可以采取关停的措施。
三、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1、采样质量因素的影响
影响采样质量的因素包括有: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的深度与厚度、采样的时间等。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受到周边环境、天气情况等因素影响无法按照理论上的要求布设采样点,这种情况下,采样点选择的不规范、不准确,使所测取的数据准确性不够,也就不能够真实反应情况。
2、仪器设备因素的影响
仪器设备的影响主要有两点。其一,仪器本身的性能,包括灵敏度和分辨力等。其二,仪器使用者对仪器使用的正确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对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等。
3、分析方法对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
分析方法有很多种,监测人员应选择国家确定的标准方法或者是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但是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比如在适用范围或者是干扰物等方面的差别,由于监测人员本身存在的技术水平缺陷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选取错误的现象。另外,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本身也具有不完善的缺点,也会导致监测结果不够准确。
四、环境监测工作所采取的措施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它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所以根据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监测系统也应不断改进,应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应能够保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采取的具体措施有:第一,对环境监测进行法律建设,具体理解为对监测活动制定法规,确保每项工作都按照法律去执行,用法律来指引监测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划分监测部门的等级,明确工作职责,使每项工作都能够有序的进行。第二,是监测工作硬件设施的建立和改进,具体理解为推进监测活动所使用现代化的仪器,使环境监测能够更加准确,同时,要正确合理规划仪器的使用,保证监测活动的正常进行。
五、结束语
生活质量的高低永远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做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础性环境监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应不断加强环境监测手段,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环境监测措施,有效的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从而使社会经济能够平稳有序的发展,创造出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统一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前言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不断涌现,生态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想顺应这一形势的要求,有效保护生态,必须对生态破坏状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生态环境监测是全面掌握生态状况的唯一途径,其体系的建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生态环境监测简称生态监测,国内的学者提出,生态环境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角度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1]。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的组成部分。建设其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生态监测网络,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二、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
2.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固原市,建立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系统,是科学的改善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固原市生态环境遭受过重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加剧了贫困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地压力,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是宁夏南部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2.2研究水源保护林工程技术
固原市水资源十分紧缺。据统计,固原市特大旱灾百年来急剧上升,从19世纪末16年1次上升到20世纪10年1次,由过去3年l小旱,变为3年1中旱,小旱年年有,不少河流基本干涸,地下水不断减少。缺水给固原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为此固原市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对水的利用,农业采用集雨、集水、打井、打窖、修水库、百井扶贫等生命工程;林业在整地环节上采取“漏斗式”、“88542”方式整地等[2]。这些都是一些应急措施,从根本上还是缓解不了旱情,因此,只有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作技术支撑,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提高境内水源保护林工程技术水平。
2.3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
固原市境内有国家级六盘山森林自然保护区、云雾山长芒草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党家岔(震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形成了森林野生动植物、草原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地震遗迹、湿地类型较全面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格局。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水资源最丰富和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云雾山属干草原类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长芒草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典型地段。因此,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数据,科学合理的指导实施大六盘该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切实保护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所确定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应与国内国际生态监测工作发展衔接[3]。固原市位于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地区和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其生态环境好坏也影响着邻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其在保护过程中要依据生态经济原则,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如果生态环境建设只求改良当地生态环境而忽略周边地区的环境,那么这一区域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足够、长期、连续、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做支撑,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4科学建立绿色GDP核算及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目前,环境质量指标已列入各地政府考核,通过对当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长期定位研究,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和动态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类森林的量与质的阈值,有效监控环境生态工程的实施。评价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工程。通过量化评估,为建立绿色GDP核算、生态经济科学补偿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生态建设工程等的投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多数回族主要聚居在固原市。固原市的回族人口比例48%,有的县已超过70%。近20年,固原市发生严重旱灾7次,平均3年一遇。山大沟深,靠“天”吃饭,“十年九旱、春夏连旱、靠天吃饭”是这里的基本特征。就是在这样的恶劣自然条件下还生存着180万人口。虽然固原市实施的扶贫开发工程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这一地区在灾年的返贫率特别高,扶贫难度很大,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因而固原市不能与宁夏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同步,形成了很大的区域发展差距。
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数据,科学合理的指导实施固原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和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
三、结论
建设固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研究该地区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必然手段,对于开展山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人工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空间垂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也是对我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开发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普遍的支持作用和示范意义。因此,建设固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吴忠勇,王文杰,等.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6,12(4):3-5.
[2]刘平,曹文洪.彭阳县南山生态经济流域治理模式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2(10):3-4.
关键词:环境检测 环境保护 重要性 措施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仪器设备来进行工作,它能跟踪监测对环境具有影响或者破坏的物质,并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资料,掌握动态变化,从而便于进行环境治理或管理决策。由此可见,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对检测仪器的使用,首先需要对生存的环境有一个科学的评判,这也是在进行其他环保工作的前提。除此之外,环境监测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从开始对环境背景的检测、方案的制定,到对现场进行样品采集、配送,再到数据分析对比。环境监测的程序都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总体来说,就是通过计划、采样、分析、综合的精准衔接来获取环境信息,每一个环节都要十分精确才能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
一、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
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大的经济利润外,也对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破坏,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灾害不断发生,对环境的实时监测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日益加深,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效益,就连人们的正常生活都不能保障。为此,各政府有关部门都要投入到紧张的环保工作当中,加快环保工作步伐,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环保工作也已见成效,对一些污染大、波及范围广、影响恶劣的大企业毫不手软,清洁生产环节,尽量将污染消灭在源头,减少污染排放,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践行环保制度,树立健康、环保的生产工作意识。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监测通过对污染物的动态监测,提供数据资料,从而使环境问题直接显示出来,再用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来具体检测出具体的环境质量状况。通过了解污染物的具体情况,使环保部门对其有整体的掌控,保证了生产的污染物达标后再排放,以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见,环境监测工作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环境监测对于突发性污染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突发性污染就是在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的未知的污染事故,抢救工作艰苦,任务重,破坏性强,对环境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面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若不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分析决策,将会错失最佳时机,造成巨大损失。因而,在进行突发性污染的处理工作时,一定要及时控制污染源,将污染危害降低到最小。众所周知,日本福岛核辐射对日本国土及周边国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事件发生后,中国环境保护部紧急响应,制定相关策略办法,调动高水平监测技术及人才、设施,将样品进行集中检测,并及时数据结果,以此降低公众的紧张气氛,同时为治理相关问题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此,在处理应当做到及时、准确,明确污染范围,有效隔离或迁移群众。总之,应急方案要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同时,环境监测不仅是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免发生后续问题,也确保将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的普及力度。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运用环境监测技术 ,并充分认识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环境保护重视度。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再次,政府必须加大环境检测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环境检测管理理念。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环境监测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设立环境监测基金等形式提供环境监测所需资金,完善环境监测设备设施,鼓励相关单位自主创新环境监测技术;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积极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环境监测行业,推动环境监测产业的深入发展,拓展h境监测行业的投资融资渠道。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监测的宣传力度,呼吁社会民众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监测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环保工作社区宣讲会的形式,鼓励社会民众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
(二)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想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除了要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以外,还要有高技术的监测水平,因此各个监测站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专业人员的培养,针对技术人员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培养一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室分析能力比较强的技术骨干,形成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反应能力强的环境监测队伍。在培训工作中,不仅要培训工作人员的环境监测理论知识、专业的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的使用,还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及其它能力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监测的质量。
(三)实现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环境监测鼓励各级监测部门在监测工作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之前要经过验证后方可使用。仪器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测中使用的仪器相对落后,监测仪器不足及老化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为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仪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监测仪器寿命、降低监测仪器的制造成本、保证其使用性能,是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实现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可以掌握各种污染物的变化动态及途径;其次,提高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同时,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最后,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和连续自动化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五是生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四)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机制。质量控制跟每项工作息息相关,每年的年初,管理人员要结合监测站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质量监控计划,如设备和仪器的检验、员工培训情况、考核质量控制等,并且从事管理的人员要求熟识监测业务,这样制定的监控计划实施性才比较强。作为质量管理人员一定要以质量为首要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体系,并且监督实施,要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监测工作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监测方式与方法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因此,要不断的加强环境监测的整改力度和完善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关键词:环境质量检测;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并且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在这种现状下,做好环境的质量监测工作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环境质量的一项主要手段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工具。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下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再浅要的分析下如何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质量水平。
1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依据各种高科技对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环境质量以其环境的变化趋势。环境质量监测是对决定环境质量因素的全方面的、间断或者持续的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监测是不可或缺的。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环境质量监测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环境质量监测不仅仅是对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的监测,同时也是对自然界里所有生物以及生态的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有三个主要类型,即监视性监测、研究性监测以及特定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具有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可以全面的监测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而且这种监测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持久的,因为环保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而环保又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
2 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性
2.1 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相应的出现不少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成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环境质量监测是对决定环境质量各因素的测定,因此,当出现环境污染时,就需要环境质量监测对造成影响污染的各因素进行全面、持久的监测。比如当某一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环境质量监测测定影响环境污染的各因素,如大气、土壤、森林、水资源等等,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及时地制定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科学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在还没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地区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2.2 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
经济与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一对,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而环境也必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因此 ,我们必须搞好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关的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通过环境质量监测,城市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城市环境信息,这些环境信息对城市环境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它能使政府在制定城市环境规划时少走点弯路,提高城市的整个环境质量。
2.3 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科学技术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环境质量监测是一种以高科技为手段的监测,但同时环境质量监测又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质量监测在对决定环境质量各因素进行测定的时候,收集到比较全面的、科学的数据,这些科学数据为人们研究科学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加快人们研究科学技术的步伐,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比如,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为地质学家提供相应的地质信息;在监测生物资源时,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3提高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的对策
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监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环境质量监测的作用。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我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技术不全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水平。
3.1 改进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相对的落后,其先进程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监测方法,建立自动监测的体系,提高其在噪声、空气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监测的准确率,提升整个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自动化能力,促进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的提高,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更好地进展。
3.2 培养环境质量监测人才
环境质量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可实施。在新时期,我国缺少专业的环境质量监测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环境质量监测人才。这些环境质量监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过硬的监测技能,并具有国家持证上岗证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正确的使用监测仪器,认真分析监测的结果,并且根据监测的结果制定出高效的防治方案。
3.3 提高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水平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地发展,在环境监测技术上,虽然我们拥有一些先进的技术,也取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效果。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水平,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不断研制出新的、先进的技术,寻找适合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最佳路线,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规范体制,提升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
3.4.1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的制度管理,制定全面及时的质控计划。
质控工作涉及到监测工作的每个工作环节,每年年初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这些计划包括: 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仪器运检,仪器核查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使用标准物质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质控考核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的对于工作量来说,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的流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系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要对监测任务,受控的岗位及受控的工作环节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控措施,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
3.4.2提高质量意识,端正管理思维。
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经过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各单位在质量体系文件指导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转化成为每个监测环节的自觉行动,使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贯彻落实。管理者应当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在从事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时不能走过场,同时运用好常规的管理措施,如现场空白、密码平行、加标回收、不定期监督检查等;质量管理员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应给予一定的权力,配备相应的资源,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质量管理效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人员、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员和任务发主冲突时,质量管理措施仍然要执行到位,不能由此形成管理时紧时松的坏习惯。
关键字:环境监测管理;重要性;管理目的;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各级环境监测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所谓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其实指的就是要充分实现监测数据准确性、 代表性、 精密性、完整性以及可比性。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为加强环境的管理、执法以及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因此研究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因此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其中,环境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且提出了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由此可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能够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也是实施环境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据,将这一工作深入地贯彻和落实,对于环境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目的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在这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过程中,除了要认识到其重要作用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管理的目的。具体说来,环境监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清楚地了解当前区域内的环境现状,并且采取技术手段,更好地为优化区域环境服务。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管理数据为基础,以计量认证体系为要求,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提升管理的质量水平,并且不断地完善并且改造区域的环境质量,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精确的监测数据资料。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还在于为环境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进而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充分地发挥环境监测工作的作用。
三、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区域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精确数据,上文对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目的进行了分析,从当前情况看,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1、环境监测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且综合水平较弱。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于管理者的综合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环境监测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常会出现思想松懈、管理放松的情况,认为当前环境监测站已经具有一定的承检能力,就忽视了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造成实际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加之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技能水平,导致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低下,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2、缺乏系统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机制。在当前情况下,中国的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卫生部门等都有权力进行环境监测,这样一来,多部门监测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需要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在这一工作进行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和技术规范,也缺乏一定的评价标准,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不健全,检测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重复监测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将会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浪费,在今后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
3、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环境监测站主要承担了环境监测、监督性监测、环评监测等工作,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监测数据,将会影响到环境信息的准确,影响到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情况下,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检测领域变化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发展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这也是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 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问题采取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1、 充实经费,保证仪器完备齐全
充足的经费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很多基层环境监测站经费不足,导致基本仪器设备配备不全,如果想要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手段,那么就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仪器购置费、仪器维护费以及自动监测信息系统运行费,不断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设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按照要求配备仪器,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保养,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开展。
2、重视实际工作中的环境监测管理
在我们进行现场环境监测工作时,环境复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采样时候,样品以何种方式储存,要求什么类型的容器等,这些环节虽然看起来很小很细微,但是一旦疏忽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完善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体系,对于采样时出现的种种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修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室外采样时,采样人员按照严格按照规范来采样,尽可能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保证采样的质量。
3、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要完善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制度,完善的制度保障能够保证监测的质量。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要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树立全程需监测质量管理的理念,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大对工作环节和工作流程的引导,保证各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环节高效率的进行,从而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要加强设备使用规范制度,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制度使用实验设备。另外要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质量巡查、抽查等制度,尽快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式。
4、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目前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式,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使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检测,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科学合适的监测仪器,也减少了传统环境监测的重复繁冗的工作程序,从而提高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研究一些质量控制的新科技,比如可以探索和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排污总量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一些领域的质量控制工作,提升这些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另外要建立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建立空气、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研究新技术如数据误差诊断、远距离实时监控技术等,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实现自动监测。
5、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的素质
首先,要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感,规范环境监测的各个工作环节。其次,环境监测工作以人为本,要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基层现有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环境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测部门要定期对监测人员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工作技能、管理水平以及质量管理意识,对于新上岗的从事环境监测人员予以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做一些项目的监测分析工作,所给出的监测结果才能认定有效。在监测任务繁重、监测领域更加广泛、而监测人员缺少的情况下,监测人员不仅要增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更要增加实践经验,提高技术水平,更好的应对复杂的情况。
总之,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特别是最近几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发展和完善,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 然而环境监督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发挥不着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关健.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与企业,2013,13:89.
[2]李学仕,张淑婷.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127.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着自身的要求和特点,也有着一定的区域特色,不同的环境区域面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不同现状,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手段。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还缺乏比较充足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也在不断摸索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正在进行,这对促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也将自身工作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与提炼,现将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网络布局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奠定了基础
水土保持环境生态监测网络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网络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而且还要兼顾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根据区域差异来建设合适的水土保持环境生态建设网络。水土保持环境生态监测网络的建设有着相应的原则,首先就是要确保自然水系与行政区划是相统一的;其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兼顾微观监测与宏观监测相结合;再者,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注重整体与特殊性相结合;最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将治理与保护相结合,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观念。我国很多省市都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中秉持了这些原则和理念,根据省市之间的区域性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以保证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进步。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注意事项
2.1、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整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成效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全面客观认识水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以便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采取适合的措施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工作主要是宏观区域水土流失的阶段性变化,根据对区域水土流失的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分析,进而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下一个环节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制定下一步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策略。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时候要注意监测工作的全面系统性,不能只是将监测工作停留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完成状况上,也不能只是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数据复核,而是要将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预防保护与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相关内部矛盾问题,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
2.2、客观处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问题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划分,也关系到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工作配合。不同的省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监测工作管理内容,有些省份会规定一般省级的监测公告要在5年更新一次,这一个周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要展示出该省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例如某个省份展示的监测数据就可以显示出这个省份的侵蚀面积和侵蚀级别,其减少幅度大体上是南部大于北部,而国家和省份水土保持的资金重点反而不在侵蚀面积和侵蚀级别较高的地方,这就使得水土保持的效果很难实现。很多省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水热条件比较好、植被恢复比较快,这些水土流失的情况在影像上也可以体现出来。不同的省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该省区域应该间隔多少时间对数据进行采集,进行系统监测、评价并公告值得认真考虑。如果间隔的时间太短,那么就可能会导致监测投入的问题,以至于治理的效果不太明显;如果间隔的时间太长也会影响到监测工作的意义。因此,不同的省份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监测时间的间隔问题,根据省份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来决定适当的间隔时间,尽量确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和意义。
2.3、正确处理监测数据
利用遥感手段可以监测到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和程度等数据,但是如果要分析出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效益等数据,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观测或调查来取得。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点源数据得出的结果会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但是在一些省级行政区域公布的水土保持公告中没有体现出点源数据的重要性。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中的点源数据和面源数据关系和在公告中所占的比例,尽量将点源数据和面源数据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利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利用体系,而且也可以保证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三、结束语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我国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论述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内容,着重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燕莉.水土保持监测档案管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2012(7)
关键词:环境监测检验;重要性;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环境也是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污染而建立的环境监测检验是预防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有效预防措施,对于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二、环境监测检验概述
1. 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它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均为环境监测的对象。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空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物理污染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测工作的主体,它是指对各种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测,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积累质量监测数据,确定一定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可靠地技术支持。
2. 环境监测检验
实用性原则、经济原则、代表性原则是环境监测检验的主要三大原则。其中,实用性原则是指监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监测数据以实用为主,而非越多越好;监测手段强调精准、实用、可靠而非单方面先进。经济性原则是指在技术经济论证,
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前提下确定技术装备和确定监测技术路线。代表性原则是指监测样品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3. 环境监测检验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还存在部分问题,如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监测技术不够先进、监测工具精密程度不足、环境质量分析不全面、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准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极大影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影响政府正确决策的制定,因而为了规避此类问题,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严格管理,使监测部门对自身肩负的职责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改变对监测工作的懈怠态度,主动完善人员配置,购进精密监测仪器,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按照科学的监测步骤的来开展工作,使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三、环境监测检验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和颁布了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对不同级别的环境监测单位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就实际应用来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环境监测检验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检验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一)相关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体系建设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疲于应对评审或者复审,将自身置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在体系建设中,盲目照搬先进的经验,使得相关的规章制度缺乏实用性,没有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三)适用性较差,没有对岗位质量控制形成相应的指导,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沦为形式。
2. 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测领域不断增大,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进行完善,从而导致环境监测站在工作中沿用多年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四、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原因
1. 环境监测设备老化,影响监测结果
环境监测本身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设备,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同样也需要一批高科技设备。仪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质量监测的结果,所以,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是必须的。但是,目前大多数环境监测部门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经费的不足很多的设备都已经老化,跟不上当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严重影响质量控制的水平。
2. 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由于基层站工作环境的落后、地方经济不发达,无法吸引相关专业高学历的人才。而现有工作人员大部分专业底子薄弱,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已经跟不上正在不断提高的环境监测技术。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的人员存在严重不足,质量监测人员和技术负责人员往往由行政领导兼职,这又难以适应监测质量的发展需要。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保障不足
一是,新的监测技术还没有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方式,比如有机物监测技术的运用;二是,自然环境中一些新的需要监测的领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监测质量管理;三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科学技术应用较少,许多先进信息技术产品没用应用到实际监测工作中。
五、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工作的综合治理措施
1. 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技术体系。此体系应包括环境监测学基础理论体系、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技术规范体系、分析方法体系、质量评价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六个体系。环境监测学理论体系,界定概念和框
架,揭示科学内涵和基础,指明研究对象和内容,阐明研究手段和方法等。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确定我国应急监测、近岸海域、地下水、电磁辐射、振动、光污染、热污染监测技术路线。
2. 构建环境监测网络,建立自动监测系统
根据目前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必定是构建环境监测网络。我国已经根据环境监测对象的不同,构建了水质监测网络、空气监测网络、酸雨监测网络、沙尘暴监测网络、噪声监测网络等。在未来,还会根据实际建立
越来越多的环境监测网络。
3. 加强对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有机污染的来源、负荷、危害及影响情况不清,技术不配套,人员水平差、缺乏经验。我国即将颁布重点控制有害化学品79 种类,累积100多种化合物,急需建立监测方法,开展污染调查与研究。
4. 研究突发污染事故监测技术,有效评价监测数据
确定应急监测工作重点,采取多种手段应急和预警,研制自动化程度高、便携式的监测仪器设备,引进国外监测技术,加强国外仪器国产化的研制。利用环境统计学将大量可信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度加工,对监测数据的内在含
义、相关性以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切实提高环境质量监测的综合分析水平。
5.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师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重要保障。随着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管理需求的日益提高,监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提升监测质量和管理水平,是使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走向科学化、法制化、定量化和标准和的必然要求。
完善监测技术体系,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实施监测活动和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对提高监测质量具有重要意思:加强科学研究,及时跟踪监测技术的发展;实施监测仪器准入制度,保证监测依据可靠;稳定监测技术水平,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建立监测方法验证机构,保证工作标准质量。
补充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建立基准实验室,补充国家基准;建立量值溯源规程,健全行业技术体系;恢复质控实验室,承担质量控制重任。
建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重视质控措施研究,强化监测过程的质控;注重质量活动策划,逐步实现项目任务管理;建立质控指标体系,完善质控评价体系;建立质量控制目标意识;参考监测方法验证数据,建立自身质控指标;合理使用标准不确定度,加强统计方法应用。
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技术交流;丰富培训热情;强化考核机制,完善持证上岗考试办法;提高要求,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强化体系管理,促进管理与技术有机结合;体现特殊,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体系;实施有效管理,注重自我完善。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机制:推行网络化管理,实行全国一盘棋协调机制;利用通用管理模式,促进各项领域共同发展;开展监管方法研究,建立长效质量监督机制;配合开展技术研究,提升质量监督实效;建立质管评价体系,有效实施监
督与管理。
六、结束语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检验中,由于环境监测的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对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也要熟悉我们身上的责任。环境监测是对未来有着长远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要从管理上认真对待,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的监
管职能,确保环境监测的数据完整、正确,并且准确、及时。这样才能使得环境监测检验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小红. 论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J]. 科学与
财富,2011(5):349-350.
[2] 王丽宁.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 商品与质
量・学术观察,2013(1):44.
[3] 冉启华.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J]. 华人时刊(下
旬刊),2012(2):95.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144-2
1.我国环境监测现状
1.1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迅速
1.1.1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 我国在探索研究自动监测技术手段上也做了很多工作, 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我国有约 70 个城市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在 31 个省和 10 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讯系统的建设;在淮河流域及部分省市开展了污染源废水和废气在线自动监测试点工作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1.1.2环境监测科研工作发展迅速
全国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开展了涉及环境容量、排污许可、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技术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1.1.3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形成
我国已有各类方法标准 400 余项, 多数污染因子均已有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 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在一些区域进行的预计污染物调查研究及部分城市开展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在群众中产生强烈的反响,极大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1.2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2.1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尚存问题
环境监测队伍素质与紧迫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发展不协调。环境监测人才的引进、管理、培养等缺少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导致我国多数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出现监测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缺乏复合型高级监测人才。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被逐渐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监测技术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完善,对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要求我们的监测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
1.2.2资源配置不合理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先进的仪器和设备, 如果缺乏, 那么监测工作只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不到发展,即使业务水平再强的监测人员,不能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 也难以完成高质量的监测任务。
我国环境监测在资源配置上存在 2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资源配置手续、制度上的不健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特别是一些基层监测站的仪器
1.2.3监测技术能力不足,未能有效控制监测质量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大多数仍以人工现场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为主要的监测手段,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重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忽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监管力度不够,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薄弱, 使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得不到有效的运行。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环保机构及主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偏于末端治理,即只有哪里出现了污染,才到哪里调查监测,因而造成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污染监测阶段,没能切实做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全方位的超前服务。
2.2监测经费投入不足,监测设备陈旧
环境监测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配备先进的监测和化验设备, 监测仪器设备既要反映仪器本身的性能, 又要反映监测和污染治理效果数据的可靠性。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监测站的设备不能得到更新、更换、添置,大多数仪器设备处于淘汰半淘汰的状态,缺乏与形势要求相配套的设备,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种类的增加、浓度的变化,原始的监测设备远远适应不了现有监测任务的需要,更谈不上为环境管理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决策依据。
2.3监测人员配置不当,影响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对监测人员要求很高, 需要懂技术、业务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把各级环境监测站看成了“执法的二线”,把环境监测工作当成了软任务,在人员配备上重视程度不够,随意降低监测人员选择标准,甚至把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的人员安排在监测部门, 致使环境监测站无法完成繁重的监测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监测工作不被人重视。
3.环境监测的发展对策
3.1提高对环境监测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既关注化学物质的污染, 又同样注意到辐射等各种物理因素所带来的危害;不仅关注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而且也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给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关注常规的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关注痕量污染物质。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法制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等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建立,首先就需要我们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2资金投入增加,完善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配备精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相应的测试手段,这就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部门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支持,力争将监测站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有条件的还要积极开辟新的经费来源,充分利用各种援助资金、民间资金等。
要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 完善环境监测购置仪器的调研、审批手续,有计划、有组织的配备、更新、更换环境监测设备,加强环境监测的技术装备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向测试手段多样化、 技术规范化、信息资料计算机化的方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3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是准确地测取数据、 科学地解析数据和合理地综合运用数据的过程,准确、可靠、可比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 是环境管理的依据。 这就要求我们环境监测队伍必须是一支各方面素质过硬的队伍,首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要求我们的监测人员熟悉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熟悉监测技术,掌握监测质量保证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并且要善于分析总结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4加强制度建设,督促监测部门履行职责
首先,要落实环境监测责任制。各个有关部门要切实完善和落实责任措施,对未履行职责、措施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督促环境监测站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其次,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客观,维护环境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性, 必须严厉打击监测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的行为。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监测数据需求种类的多样性也越来越突出,这就为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同时,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眼睛和基础手段,环境监测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学聪.发挥环境监测在环保中作用的浅见[J],大庆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关键词:雾霾天气;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重要性;措施
雾霾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的,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人们开始意识到并重视这一问题。环境检测就是检测会影响到人类以及环境的物质,对它们的含量以及排放量进行检测,并且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对这些物质的含量和排放量进行跟踪,随时掌握它们的发展和变化,这个手段是治理环境的基础和前提。
一、当前我国雾霾天气的现状
2015年初一个名为《弯顶之下》的纪录片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让人们开始注重雾霾这一问题,观看纪录片后让人们深受震撼,让人们树立了关注环境污染的意识,随着雾霾问题的越来越重,能见度不但的在降低,使之成为我国环境问题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雾和霾虽然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却有着很相似的形态,因此被统一的成为雾霾,雾霾是在2013年出现的新鲜的词,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雾,然而其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让人们从不知道到常在嘴边念叨,足以证明其发展之快,雾霾最初是从我国的中东部出现的,之后就一直存在着,并且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其中感染呼吸道疾病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影响,甚至还会对人类的寿命产生影响。面对这一背景,国家开始为雾霾问题建立了实时报道的环境监测,通过这一技术手段,随时监测空气的质量,在天气预报中也加入了对空气质量等级的播放,全国上下都在重视和关注着雾霾问题。环境监测是实施环境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显示了对空气治理的效果。空气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PM2.5,因此国家开始重视治理,虽然历程还有些短,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且需要克服各种问题。
二、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人们对环境监测的数据缺乏信任,这是因为环境监测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环境进行监测的范围还很小,需要监测的项目还有很多都没有监测,监测的项目少,相册内容简单、不够详细,环境监测的数据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对于空气质量的检测不能保证实时监测,这些不足都让能够提供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的依据不足[1]。严重表现出我国的环境监测社会化不足,从中能够看出国家行政环境监测机构存在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的建设,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准确的数据。北京以及上海等一些大型城市也有已经认可一些环境监测企业的监测能力,这是环境监测中社会化的体现,能够促进环境监测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人们对于这一问题也极度关注,我国的环境监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社会化和能为建设还不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无法了解环境质量信息,这是因为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上有一些问题存在,导致人们对环境监测缺乏信任甚至是不信任,比如但环境监测出现多次数的检测数据不准确,人们就会对其产生怀疑,而且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前提,因此其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了环境治理,因此不精确的数据为环境治理造成了困难。
不断严重的环境问题,让我国对于环境监测也越来越重视,对其的社会化与能力的建设也在加强,比如国家不断的建设的各地铺开的监测站标准, 这就是加强环境监测建设的最好证明,体现了对环境治理工作的支持 ,也是对社会负责任[2]。加强环境监测社会化和能力的建设是需要一直不断进行的,为社会和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市场化的环境监测体系
目前我国的环境检测体系对于其社会化发展方向是不利的,因为其检测是从中央到地方或有关部门的,监测范围不够,因此政府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建立一个市场化体系的环境监测,让第三方的环境监测公司多发展,且支持其行业内有序竞争,不断的、全面的扩大环境监测的范围,保证环境监测的数据能够准确、有效,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和更好的服务,以此来加强人们对环境监测数据报告的信任度以及满意度。
除了市场化的环境监测体系,国家应该在此基础上另建一些环境监测体制,为环境监测提供制度保障,约束其行为且督促其工作,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能够得到提高,制度中还需要明确规定对于监测结果的规定,要求其结果必须要透明化,对于那些从事环境监测的企业和公司为他们提供统一监管的标准,对于企业也要进行资质认证,通过规范企业的检测资格,以此来让社会大众能够信任企业,体现了对社会大众和环境负责[3]。
(二)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透明与社会化
环境污染并不是局限的认为是某个单位造成的,每一个自然人的活动都会对环境污染造成影响,因此保护环境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监测结果应该加强其透明度以及社会化,让社会大众能够及时的知道监测结果,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除了满足社会大众的求知欲,也是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加强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
加强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的,扩大检测范围是基础,除了空气质量、噪音检测以外,还可以对土壤以及水质等进行检测,扩大检测范围,对于这些以前没有检测的方面进行检测,能够全方面的对环境问题有个了解,通过对其中污染物的检测,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解决隐患。其次应该提高检测技术的能力,不断加强对检测人员和器材的建设,提高人员的检测技术和综合素质,为人员提供培训,让他们能够满足社会对这一岗位的需求,国家对于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也要加大。确保检测的机器是最先进的,在具体检测过程中,也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断的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能力,对于检测过程中发生的突况也需要能够及时、有效的面对、解决,培养检测人员这方面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国家还需要加强建设,对于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需要加强监测,提高监测社会化与能力的建设,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环境治理做好基础工作,数据要做到透明化,为社会大众和环境保护负责,加强社会大众对环境监测的信任度,扩大检测的范围,不断优化问题,促进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保荣.从雾霆天气谈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