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第1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阿拉伯语 阿拉伯文化 整合教学 iBooks Author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2

1 引言

对于阿拉伯语专业学生来讲,绝大多数同学在进入大学前从未系统地接触过阿拉伯语,这就使得初学阿拉伯语的学生,学习难度非常大。学生们在学习阿拉伯语时遇到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由阿拉伯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 复杂的发音方式

阿拉伯语源自一种古老的闪米特语,由28个辅音字母组成。与汉语注重清辅音发音的方式相比,阿语发音清浊辅音使用参半[1]。与汉语发音方式上的较大区别,使得在进行阿拉伯语口语和听力课程时,教学难度大大增加。

1.2 艺术化的书写形式

阿拉伯文字是现存不多的从右向左方向书写的语言,由于伊斯兰教不允许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存在,因此阿拉伯书法就慢慢演变成为一种书写艺术的载体[2],因此阿拉伯语写作课的教学难度比其他语言要大得多。

1.3 特色鲜明的文化背景

除了阿拉伯语本身发音和书写特点带来教学难度增加外,文化因素也成为阻碍学生很好地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穆斯林世界将《古兰经》奉行为根本经典,阿拉伯文字从中衍生而来[3]。如果完全脱离文化背景来学习语言,势必会增加学习语言的难度,甚至无法跨越文化所带来的语言鸿沟。

2 新媒体环境在教学整合中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其含义往往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变。例如互联网就被认为是典型的新媒体环境,近年来出现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都被认为是新媒体中的典型代表。新媒体环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4]。

2.1 泛媒体化的信息存储形式

泛媒体化是指不再严格界定不同类型媒体的使用场合,新媒体环境中一切信息都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展现,各种类型媒体可以无缝集成到一个存储和展现环境中,包括各种信息间的组织、链接、整合、交互等关系在内,共同形成类似数据仓库这样的信息集合。

2.2 强调交互性与融入感

交互性与融入感是新媒体环境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又一重要特性。例如新媒体环境中强调的鼠标点击或者是多点触摸屏的应用都是交互性的具体体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大量应用则增加了视觉上的融入感。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递则具有更多平等、交互的特性,信息不再是单向地获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审阅者、浏览者和评论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用户使用的融入感。

2.3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一方面,智能搜索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的搜索引擎可以预判搜索的结果,另一方面,云计算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使用不同设备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资讯,而且可以获得更加立体化的检索结果。

3 电子教科书模式在阿语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阿语教学模式中信息的主要载体为纸质书籍,近些年提倡的多媒体教学,通常是生硬地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组合到一起,并不能将信息很好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同时交互性、融入感等更是有所欠缺[5]。电子教科书模式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学习资源载体,由电子书阅读器和整合学习资源的电子教科书两部分组成。常见的电子书阅读器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标准的屏幕尺寸及分辨率,使用多点触摸技术操控,提供统一的资源和获取平台[6]。随着近些年人们对数字版权的越发重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电子教科书开始具备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市场进行竞争的条件。

以2012年初,苹果公司的电子教科书制作工具iBooks Author为例,终端用户不仅可以免费使用iBook2程序,同时在类似于AppStore的iBookstore电子书市场中, iOS用户可以像真实世界中的出版平台那样和购买电子教科书。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充分发挥了多点触摸技术带来操作上的革新,可以方便地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3D模型等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到一起并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在电子教科书中制作互动测验题这样的内容[7]。笔者利用iBooks Author针对阿拉伯语视听说这门课程制作的一本电子教科书,电子教科书可以章节的形式组织学习资源,更加符合教科书的编写习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电子教科书对各类媒体资源整合更加紧密,显示和浏览效果更加出众,互动式测验题的加入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重视。

4 结束语

对于语言的初学者而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新媒体环境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可以使语言学习的环境更加立体化、系统化,语言学习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范金梅.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J].群文天地,2012,(24):51-52.

[2]焦燕.阿拉伯语书法美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2,(7):93.

[3]魏启荣.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浅谈阿拉伯语教学[J].中国穆斯林,2013,(3):33-35.

[4]柴艳霞,王健.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的挑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8):11-13.

[5]康进慧.多媒体在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34):232.

[6]龚小浅.电子教科书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天地,2011,(5):250.

第2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 西班牙 阿拉伯文化 影响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又称摩尔人,los moros)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区区7年时间阿拉伯人就将伊比利亚半岛收入囊中,从此开始了在西班牙长达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起初,并存的几个阿拉伯酋长国隶属于大马士革哈里发帝国。公元756年,第一位摩尔国王――阿夫德拉曼一世,定都科尔多瓦,并宣布独立。阿夫德拉曼三世时期,南部城市科尔多瓦成为当时西班牙甚至欧洲最为繁华的工业、科学、文化中心。至公元十世纪,伊斯兰统治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

面对外族的入侵和占领,北方的基督教徒开始反抗。公元722年,光复运动从最北部的阿斯图里亚斯地区的科瓦东加山迅速扩展开来。此后的770年中,北方军队浴血奋战,连获大捷。与此同时,基督教各个小诸侯国经过混战和吞并,最终形成了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大王国。到十二世纪末,伊比利亚北半部已全部被基督教王国收复。到十三世纪末,穆斯林摩尔人的控制区就只剩下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格拉纳达王国了。在1492年,格拉纳达被天主教双王费尔南德和伊莎贝拉所率领的大军所征服。至此,整个西班牙光复,将近八百年的阿拉伯人统治宣告结束。

在这近八百年的时光中,阿拉伯统治对西班牙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种植了大片的小麦、葡萄、橄榄和其他果树,同时为西班牙带来了先进的灌溉技术。许多经济作物(比如茄子、西瓜、柑橘等)通过阿拉伯人引入西班牙,并传至欧洲其他国家。阿拉伯数字的使用促进了科学发展,天文、医药、数学、建筑等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阿拉伯的许多经典著作和《圣经》、《古兰经》通过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翻译传遍欧洲。至今西班牙语中仍残留着许多源自阿拉伯语的词汇。

一、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现代西班牙语,又称卡斯蒂利亚语,是由民间拉丁语派生而来。其雏形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正式定型是在公元十三世纪。卡斯蒂利亚国王“智者”阿方索十世(公元1252―1284年)把当时的方言确立为官方书面语。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西班牙语受到多种外来语的影响。在现代西语中,阿拉伯语成分仅次于拉丁语和英语。

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阿拉伯语约给西班牙语增添了4000多个词汇。据统计,西班牙语中的阿拉伯语外来单词中以字母A开头的最多(al是阿拉伯语中的冠词),约600个。此外西班牙语中其他来自于阿拉伯语的词汇包括约50个字母B开头的单词,约50个字母Z开头的字母,约100个字母C开头的单词,约100个字母M开头的字母,以及其他字母开头的阿拉伯语单词。这些词汇涉及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

首先从西班牙语地名中的阿拉伯语单词说起。南部的著名河流瓜达尔基维尔河(Guadalquivir)的名字就来自于阿拉伯语 wadii al-Kabiir (阿拉伯语意为“大河”)。直布罗陀(Gibraltar),源于jibl Taariq (意为塔里克的岩石),这是以阿拉伯人首领塔里克・伊本・扎伊德的名字命名的。公元711年,他率领部下穿过这个海峡,直取西班牙。又如西班牙南方大区安达卢西亚(Andalucía),源于Al Andalus,意思是伊比利亚的穆斯林。比如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在阿语里的意思是石头的峡谷。

当阿拉伯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时,先进的伊斯兰文化无法直接将当时半岛上不存在的一些科技、农业、数学词汇直译成当地语言,所以今天我们在这些领域还能看到带有浓郁阿拉伯语风格的卡斯蒂利亚语词汇。擅长耕作的阿拉伯人带来了与农业相关的词汇:azucena(百合),arriate(花坛), alquería(农舍), azafrán(藏红花),algodón(棉花),等等。阿拉伯人用水车(noria)将蓄水池(alberca)中的水抽取出来,通过精巧的泥瓦工(alba?il)建造起来的水渠(acerquia)引入农田,灌溉了大片的橘子(naranja)林、柠檬(limón)树和棉花(algodón)地。

同时阿拉伯人还带来了一些跟他们的社会组织结构相关的词汇,如alcalde(村长,镇长,市长), alguacil(法警,警官), zalmedina(法官), almojarife(税务大臣), albacea(遗嘱执行人),等等;善于经商的摩尔人还引进了不少商业词汇,例如:almacén(仓库), almoneda(拍卖), quilate(克拉), quintal(担,重量单位), fanegas(法内加升),alquiler(房租),等等。

阿拉伯人还是建房子的能工巧匠,于是一些与建筑业相关的词汇流传至今。比如aldea(村镇),alféizar(窗台),artesonado(花格镶板),花砖(azulejo),隔断(tabique),等等。

当时的阿拉伯人还掌握着较为先进的科技和工艺技术。如当今西语中的álgebra(代数学),algoritmo(运算法则),alquimia(炼金术)都与他们有关。

除了上述提到了大量名词之外,源于阿拉伯语的形容词和动词并不多。今天我们仍经常用的动词有halagar(谄媚),acicalar(磨光,擦亮),等等。

现代西班牙语中的后缀-í(如nazarí和andalusí)也来自当时的阿拉伯人。

现在,在语法和词法上西班牙语同阿拉伯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动词时态,名词分阴阳性,但这些不属于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但值得指出的是,西班牙语中第二人称敬称形式usted,即相当于汉语的“您”,来自阿拉伯语“老师”( ustaadh)。

二、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些在西班牙人生活中根深蒂固的习俗也与阿拉伯人的到来有关。

大文豪塞万提斯在其名作《堂吉诃德》中描述仆人桑丘请他的妻子坐在地毯和枕头之间的地板上。这里的席地而坐便是明显的带有穆斯林色彩的习俗。

亲吻他人的手和脚在伊斯兰文化中是表达对对方的顺从和尊敬。阿方索十一世在自传中记载国王不允许他的大臣们行吻脚礼,但是吻手礼却得到了他的赞同。如今在书写信笺时,西班牙人在信的末尾时常会加上这样一句话:beso a Ud las manos(意为亲吻您的手)。

沐浴的生活习惯也来自阿拉伯人。在古代各民族中,古代阿拉伯人沐浴制度之完善,可谓首屈一指。阿拉伯人把讲究卫生看做对真主虔诚的条件和标志,不仅要求灵魂纯洁,而且要求身体洁净。穆斯林每天做五次礼拜,每次礼拜前都要净身,大净洗周身,小净洗局部。阿拉伯帝国境内,各大城镇都普遍设立了澡堂。据史书记载,十世纪末仅巴格达一城就有公共澡堂300个①。伊斯兰教徒们也把这一习惯移植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在鼎盛时期大大小小的浴场遍布各大城市。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浴室在光复运动中被狂热的基督教徒拆毁殆尽,因为它们被看做是摩尔人统治的象征。

三、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建筑的影响

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踏上伊比利亚半岛时,从东方带来当时先进的建筑类型和手法。后来的西班牙王公贵族在建造宫殿甚至教堂时都借鉴了阿拉伯人的建筑工艺。阿拉伯人的建筑原料并不复杂,凭着一些简单的砖头、石膏和木头,就建起了至今仍令世人赞叹的建筑。至今最为西班牙人津津乐道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的代表作有: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科尔多瓦麦地那―阿沙哈拉宫,以及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

西班牙的阿拉伯风格建筑最大的特色就是马蹄形拱门,这是不同于一般拱形的超高形拱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特色并非源自阿拉伯帝国本土,而是土生西班牙阿拉伯人的一种模仿和创新(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基督教早期艺术的模仿,也有人坚持这一风格与西哥特建筑有关)。这种独具阿拉伯―西班牙特色的马蹄形拱门通常绘有红白两色,这一点在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中尤为明显。这类建筑中的柱子具有西哥特风格,即柱身平滑,而柱顶则为华丽的科林斯式。到了二楼,拱门和廊柱又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拱门的弓形变为半圆状,柱顶则换成了波纹线脚。在著名的科尔多瓦清真寺中,这两种风格的拱门和廊柱经常交替出现。

到了后期,华丽的巴洛克风格逐渐融入了阿拉伯―西班牙风格建筑中,起初的简洁之风渐被摈弃。拱门日益成为一种装饰,而非建筑中的必需品。这一时期的拱门将直线与曲线糅合在一起,并出现了凹曲线。在阿拉伯人统治的末期,拱形门已完全丧失了实用性,成为了纯粹了装饰物。

此外,阿拉伯人出于对“空白的恐惧”,其建筑物的墙面上通常绘满了各种图案。这种图案大致可分为三类:花叶形条饰(又称阿拉伯花饰)石膏花叶饰、阿拉伯字母纹饰。当然阿拉伯建筑必不可少的还有各种多彩的瓷砖。

最后,我们有必要提及的是位于格拉纳达城北面的阿尔罕布拉宫。这一宏伟的建筑建于公元1238―1358年,它融合了阿拉伯伊斯兰式的“天堂”花园和古希腊罗马式的中庭,是一处典型的西班牙式的伊斯兰庭院。这一宫殿由四个小院落和一个大庭院组成。其建筑特征是:第一,中央是方形庭园,多采用阿拉伯式的拱廊,缀有精美的雕饰。第二,在中庭的中轴线上,建有方形或条形水渠或是水池喷泉。这一设施在炎热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可给人带来凉爽湿润的感觉。第三,院落中多种植各种灌木、乔木,以与各种建筑搭配。第四,将几个这类庭园组织在一起,形成“院套院”。

四.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科学发展的贡献

来自东方的阿拉伯人对于当时西班牙的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将古希腊的一些经典著作翻译成阿拉伯语,促进了这些典籍的保存和传播。西班牙的穆斯林还克服重重困难,搜罗大批图书,建立了十余所公共图书馆。麦叶王朝的哈卡姆二世专注于学术。他的皇宫图书馆藏书多达60余万册,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学术中心。在他的儿子统治期间,全国的清真寺都成了研究学问的场所,人们在那里学习包括哲学、天文学和数学的各种科学知识。

在天文学领域中,最为著名的是西阿拉伯学派的阿尔・扎卡里(al-Zarqali,公元?―1100年)。他长期生活在托莱多和科尔多瓦。其著作有《恒星运动论》、《星盘》等。这位古代天文学家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测出了太阳的远地点相对于恒星的移动是每年12″.04(真实值为11″.08),黄赤交角在23°33′和23°53′之间来化。他还在1080年主持编制了《托莱多(Toledo)历表》,这一历表在欧洲长期使用,直至1252年才被代替。

在医学界赫赫有名的是宰赫拉威(Al-Zahrawi,拉丁名Albucasis,公元936―1013年)。他是在科尔多瓦出生的阿拉伯人后裔,擅长外科学,被尊称为“外科学的开创者”。他常年在后伍麦叶王朝哈里发哈凯姆二世的宫廷里担任御医,对希腊医学和阿拉伯东方医学各学科均有深入研究。宰赫拉威将毕生研究成果都汇集在了《医学宝鉴》一书中。该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巨著,全书计30章。他在书中除了总结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理论及治疗方法外,还结合了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了伤口烧灼术、膀胱结石破碎术等新疗法,以及解剖术和活体解剖术的重要性,记述了多种外科手术的程序。这一著作为欧洲的外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阿拉伯统治时期的医学界还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药物学家:伊本・白塔尔(Ibn al-Baitar,公元1197―1248年)。他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Málaga),自幼爱好植物和医学,成年后成为兽医。他熟知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东方国家的药物品类。伊本・白塔尔的最大贡献便是完成了当时阿拉伯世界最完备的医药典籍《单药大全》 (kitab al-jamifi al-adwiya al-mufrade或Treatlse of Simple Drugs)。其中收录了1400多种药品,有300种为新增品种。

在哲学领域,伊本・如什德(Ibn Rusd) 被称为阿拉伯逍遥派的代表人物。他翻译并评点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对于维护理性和传承希腊哲学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他的哲学观代表了中世纪阿拉伯哲学的主流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和哲学的矛盾,以及阿拉伯哲学家为调和这种矛盾所作的努力。

从公元712年到1492年的近800年间,阿拉伯文化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对西班牙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由于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上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使得原先本土居民的宗教、语言、艺术文化等得以保存下来。基督教西班牙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和睦相处,互相交流,他们各自所代表的三大文明融为一体,在半岛上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的繁荣而和谐的局面,将西班牙推向了欧洲文化的顶峰。

注释:

①王瑞聚.阿拉伯世界,1990,(02).

参考文献:

[1]朱凯.西班牙拉美文化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马联昌.西班牙语与西班牙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廉美瑾. 西班牙文化概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4]郑春笛.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5]陆经生. 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阿拉伯世界, 1988,(01).

[6]ALTAMIRA, Rafael. A History of Spain:from the beginnings to the present day.D.Van Nostrand Company.Londres,1933.

[7]CASTRO,Américo.Espa a en su Historia:cristianos, moros y judíos. Ed. Crítica. Barcelona,1983.

第3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苏丹学生 汉语语音 困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6-01

苏丹学生的母语为阿拉伯语,其固有的语音和发音规律自然会对本地学生的发音特点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汉语语音与阿拉伯语语音有着不小的差异。苏丹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从汉语和阿拉伯语语音系统的差异找到原因。

一、单韵母

有不少学生在发汉语语音中单韵母“a”、“e”和“ü”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发“a”时唇形不够圆满,导致发音接近“o”;在发单韵母“e”时,经常会发出类似汉语拼音中“i”的音;不少学生总是忘记“ü”的发音,犹豫之下,会发出“u”的音。

究其原因,对于很多初学者,他们第一次如此系统地接触汉语的“韵母”,所以在学习时不容易放松。另外,对于这几个单韵母的发音,学生还不会去对比它们唇形的大小,因此会产生“该张大嘴巴的音嘴张得不够大,不该张大嘴巴的音嘴张得太大”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学生发不好“a”音时,告知学生这个音最为饱满,嘴张得最大,所以完全不要担心会“过度”。亦可用医生检查喉咙让病人发“啊”音来比喻。

发“e”时,可以利用阿拉伯语中“太贵”(额里)的说法来纠正。当学生无法准确掌握“e”的发音时,可以让其与“额里”进行比较学习。在阿拉伯语中,这个音发音部位特别靠后,像在喉咙里,现在只需大家把喉咙里的“额”放到嘴里来,使发音部位靠前就可以了。

对于“ü”,可以先让学生发“i”,然后保持唇形,逐渐将嘴唇搓圆并向前突出,如此,就会发出“ü”。

另外,还可以将“a”,“e”,“i”提取出来,让学生逐个来发音,体会在发音时,唇形依次从大到小。

二、声母

汉语语音的声母会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例如“p”和“b”,“t”和“d”,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个别学生无法区别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尤其是会有学生将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也就是将清辅音发成浊辅音,例如将“p”发为“b”,将“t”发为“d”。

这时采用“吹纸”的方法很为奏效。就是在发清辅音时,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放在靠近嘴巴的前边,尽量夸张地去发音并送气以吹动纸片。虽然这种方法总是被汉语教学工作者在书中提及,可是教师似乎会忘记在现实中的使用。

三、声调

声调是汉语语音所独有的特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难点。比如学生在发一声时,音高不够;二声和四声有时会出现混淆;发三声会非常困难等。

当学生在发一声时,如果音高不高,首先可以鼓励学生不要担心将一声发得“太过”,从心理上打消学生不敢发“高音”的想法。其次可以采取举例对比的方法,纠正其发音。

在学生混淆二声和四声时,根据“全身反应法”效果,可以立即让学生伸出双手比划两种声调的调值,帮助其区分发音的不同。

对于苏丹学生最为困难的三声发音,除了利用手势以外,还可以利用阿拉伯语中“什么”(“矮”)的读音,帮助同学们体会三声的发音。

教授音调时,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教学方式,如:让学生起立,两臂伸出处于肩膀两侧,以不同的高度来表示不同的声调;利用中国诗歌的平仄规律来加以练习,除去五绝或者七绝诗歌的文字,只留下声调,用不同的韵母来练习。我国古诗的音韵美能够很好地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因此这种方式也不失为声调教学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Mark Aronoff .and Janie Rees-Miller,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1.

[2]刘徇,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3]肖贤彬,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的几个问题[J], 汉语学习,2002(6).

[4]梁雷,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素教学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1(12).

第4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在非洲大陆的东海岸,北起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南至莫桑比克的索法拉,万里海岸线及附近岛屿上,分布着一系列文明积淀厚重、富于海上贸易传统的古老城镇,它们是非洲历史上面向外部世界而形成的蔚蓝色海洋文明一一斯瓦希里文明留存下来的珍贵遗产。其中,被称为“丁香之岛”的桑给巴尔共和国首府桑给巴尔城(俗称“石头城”),就是这样一个幽静美丽的古老城市。

黑人之城邦

桑给巴尔是坦桑尼亚一个有自治地位的共和国,它由桑给巴尔岛、奔巴岛等1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岛上最早的居民是大陆来的班图族黑人,后来,随着它成为东非印度洋上商贸中心,来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移民也多起来。千百年来,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居民相互通婚,融合成一个特殊的桑给巴尔族群,他们肤色黯黑而带棕色,讲着一种将非洲班图语与阿拉伯语、波斯语混合在一起的语言一一斯瓦希里语。在阿拉伯语里,斯瓦希里有“海岸”之意,东非沿海历史上曾分布着一系列由讲斯瓦希里语的居民建立的城邦,中国古代史书将这些城邦国家叫做僧祗国,“僧祗”一词源自波斯语,有“黑人”之意,桑给巴尔也即“黑人之城邦”。

桑给巴尔城就像是传说中的天方之国。小城里那些迷宫般弯弯曲曲的民居小巷,那一条条在雨后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石板路,那些雕刻精美厚重结实的透着亚非文明融合神韵的“桑给巴尔门”,还有它那平和缓慢的生活节奏,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当夜幕降临之时,你若独自转悠在古城深处那些曲曲拐拐的小巷里,你或许会晃晃然地觉得是不是来到了《一千零一夜》书中描述的某个神奇的阿拉伯城堡,或是来到了传说中的某个波斯古国。可是,定神一看,对面走过来的,却分明是披着黑纱长裙的肤色黯黑的非洲女郎,店前闲坐的也不是阿凡提似的伊斯兰商人,而是一身白色长袍、头戴小圆帽的非洲老头们。而那飘浮在古巷深处的掺糅着来自非洲大陆、阿拉伯世界、印度和波斯风格的桑给巴尔塔拉比音乐,却清楚地让你从这种幻境中走出来,知道你确实是身在非洲,在非洲东海岸的一个斯瓦希里城堡里。

丁香王国

桑给巴尔的繁荣是因为它是非洲大陆与印度洋贸易的中介站。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商人来此贩卖黑人奴隶、象牙、黄金。贩卖黑奴是古代阿拉伯人在东非沿海主要的活动。他们将大陆上劫掠出来的黑人集中到桑给巴尔奴隶市场上交易,然后渡海贩运到中东阿拉伯世界及亚洲一些国家。19世纪黑奴贸易被禁止后,岛上开始种植丁香,并长期占世界丁香出口市场份额的90%,成为名符其实的“丁香王国”。丁香树是一种看上去如茶树的名贵植物,它开出的紫色花瓣可用来制成食品保鲜和调味的香料,直到今天,大片的丁香种植园依然遍布在这绿色海岛上,与碧水蓝天互为影衬,景色美丽。

2000年桑给巴尔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但它并不是一个废弃的遗址,而是一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古城。古城密集的建筑,多为19世纪来此做生意的阿拉伯和印度商人所建,楼高三五层,以灰白坚硬的石材砌成,紧紧相邻,形成弯弯曲曲的街道胡同。在古城旅行,你可以在那迷宫般的小巷里慢慢闲逛,发现许多来自非洲大陆的木雕、皮革、牙雕手工艺术品,来自阿拉伯及伊朗的银器,及欧洲和中国的商品,不过更多的是当地生产的香料加工品、海产品。

桑给巴尔文化有着融合亚非多元文化为一体的独特魅力。岛上流行着一种叫做“塔拉比”的音乐,这是一种将非洲黑人音乐舞蹈传统,与来自阿拉伯、印度的音乐歌舞元素融合在一起的非洲东海岸说唱艺术,它既有黑人音乐舞蹈以击鼓为特征的强烈节奏与动感,又有阿拉伯与印度音乐的回旋婉转旋律与优美歌唱性。

桑给巴尔门

最能反映古城悠久历史的是小镇上每家每户门前所谓的“桑给巴尔门”,及门两边光滑的大石条。这是一种用坚硬的非洲乌木雕制而成的大门,雕工精美,气派高贵,经海风热浪上百年侵蚀而陈旧斑驳,但依然坚硬结实,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岛上曾有的耀人财富。大门前板上都排列着整齐坚硬的尖头木镞,据说这种风格来自印度,因为在印度,人们在门上安装这种尖头木镞以防大象来撞门。大门两边,是一条条一尺多宽的长石条,人们三五成群地坐着闲聊。临街的一楼多是商店铺面,出售本地出产和来自非洲大陆的商品。

古城初建时大概没什么特别的布局考虑,一栋接一栋的房屋紧挨着建起来,形成狭窄弯曲的小巷。随着古城不断扩大,小巷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弯曲深长。那小巷间相互之间的通道,只有世代在此居住的人才会清楚而信步自如。新来乍到者,转上几个弯后便会昏头迷失了方向。不过,小城其实并不大,你一直转下去,总会忽然感觉眼前一亮,开阔无边的湛蓝海洋已展现在你面前。原来你已经转出了古城胡同,来到了天水一色的大海边上。这种“左转右转困无路,城暗海明忽有天”的奇妙感觉,正是这印度洋上古镇小城的独特之处。

中华文明与斯瓦希里文明

第5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维吾尔族;传统学校教育;经堂教育;吐鲁番;亚尔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研究》(10XMZ040,主持人:阿地力.阿帕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2013年招标项目《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研究》(XJEDU040113C01,主持人:阿地力.阿帕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伊斯兰教育是在9世纪伊斯兰教思想体系形成后逐渐产生。传统的伊斯兰教育具有浓厚而鲜明的宗教特色。它的根本目的是在伊斯兰教信仰和伦理规范的基础上造成就有德性的人。维吾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以后,他们的传统学校教育与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有着一致性。维吾尔族传统学校教育,又称“经堂教育”,是一种私塾式的宗教与科学教育,经堂教育随着清真寺的建立而普及起来。因此这种教育主要在清真寺内进行。本文主要探讨亚尔村维吾尔族传统(经堂)学校教育的概况、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特点等内容。

1.亚尔村概况

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村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维吾尔族聚住的一个村庄。关于“亚尔村”名称的来源,当地维吾尔人认为,“亚尔(Yar)”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悬崖”,来源于交河古城的名称。交河名称的来源在《汉书。西域传》有记载:“车是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交河故城是车师前国国王的治地,是车帅前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因为两条河水绕交河故城在交河故城南交汇,维吾尔语古称雅尔果勒阔拉城(Yarghol 或 Yar Shahiri),此城周围的地区被叫做亚尔(Yar)。亚尔村位于交河古城的东北部,人民把这个村叫做亚尔村(Yar M?h?llisi)的另一个原因是,1785年吐鲁番第二任君主苏来满把交河古城周围的地域赐给予王廷的一个官员,名字叫库力帕力万(Quri Palwan)。库力帕力万(Quri Palwan)的家族是伯克家族(B?g J?m?ti),主要居住在雅尔果勒阔拉(Yarghol)的周围(现在的亚尔村),他们居住的这个地方被称为“亚尔伯客村”(Yar B?g M?h?llisi)。

2.亚尔村传统学校(经堂)教育历史演变

1875年在亚尔村(现在的亚尔村第九小队)的清真寺里建立了一个经堂,被称为“亚尔经堂(Yar Kona M?drisi)”,教师是买合苏提阿訇。“亚尔经堂”以培给这里的人们传授宗教知识为主要目的。在1895年“亚尔经堂”有146名学徒。1917年,在亚尔村,一个名字为达吾提的人在“亚尔经堂”旁边,自己出经费建立了一个新经堂,被称为“达吾迪亚经堂(Dawudiye M?drisi)”,教师是买买提再迪,有40个学徒。1934年在亚尔村(现在的亚尔村第七小队)的清真寺里,亚尔村伯克家族的阿訇伯克建立了一个经堂,被称为“卡哈尔亚经堂(Qahariy? M?drisi)”,教师有两名,阿布拉汗和阿布地热依木.欧虚尔,开设了三个班,有105名学徒。“卡哈尔亚经堂”的一位教师接受过“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上有一些改革。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性,教育上的这种改革没有成功。

“卡哈尔亚经堂(Qahariy? M?drisi)”的第一批学生于1938年毕业,经堂开始收第二批学生。但是,经堂的教室、办公室、桌椅等不能满足招收第二批学生的需要。1941年阿訇伯克赠把属于自己的五亩地和一些钱物赠给了学校。在亚尔村(现在的第八小队)建立了一个新学校,有四个办公室,六间教室。“卡哈尔亚经堂(Qahariy? M?drisi)”在1942年开学后,与1917年在亚尔村(现在的亚尔村第九小队)建立的“达吾提经堂”合并,改称为“亚尔学校”。1934年在亚尔村(现在的亚尔村第七小队)的清真寺里建立的“卡哈尔亚经堂”延伸到1950年,被改造为现代学校,称为“亚尔学校”。下面主要探讨的是1934年在亚尔村(现在的亚尔村第七小队)建立的“卡哈尔亚经堂(Qahariy? M?drisi)”的教育。

3.传统学校(经堂)教育的教学条件

亚尔村建立的“卡哈尔亚经堂(Qahariy? M?drisi)”建在有大小六间房子的一个清真寺里。每间房子有木头制作的4米长的三排桌椅,桌椅前面有一张白色木头板子,把木头块儿烧黑作为粉笔。教育经费来源于群众给清真寺的赠礼。学生免费上学,教师的工资由“吐鲁番维吾尔公会”负担。“卡哈尔亚经堂(Qahariy? M?drisi)”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伯克家族的孩子,还有一部分是普通农民的孩子。在经堂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是男孩子,女孩子不能去经堂接受教育。女孩子在家里母亲或者其他女毛拉的教育下学习。

4.传统学校(经堂)教育的教学方法

亚尔村维吾尔传统经堂教育的学制有小学和中学之分。小学部又称“经学”或“小学”,小学部的教师多由“阿訇”或 “毛拉”来担任。凡清真寺不论大小,均可招身体健康,语言习得好、4至10岁的男童进入清真寺接受教育。亚尔村维吾尔人的传统经堂教育学期没有具体规定。在春季群众的生产劳动开始和秋季开始收获时,学生放假10——15天左右,假如学生家里有事,可以请假1——10天。其他时间学生仍然继续学习。学生学习达到一定标准,即学完规定的课程后,举行“穿衣挂帐”的毕业典礼,承认他们的卡热(Qari)或者毛拉(Molla)或者大毛拉(Da Molla)或者阿訇(Ahun)的地位。

传统经堂教育采用口头传授教义的传统方法。学生刚进经堂的第一个月,毛拉以背会阿拉伯字母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上课。学生背熟阿拉伯字母后,毛拉花一个月的时间教会他们练写阿拉伯字母。他们学完写阿拉伯字母后,毛拉让他们跟着自己背诵做礼拜(乃麻子)所使用的“经文”。学生后来的学习基本上以写,读和背书为主。

5.传统学校(经堂)教育的教学内容

亚尔村维吾尔传统学校(经堂)重视给学生智力教育。学生从进入经堂后,首先背学阿拉伯字母,背完后学习练写阿拉伯字母,学完字母后开始学习词语和词组以及它的意思,学会读写词语和词组后,逐渐学习经文。

传统学校(经堂)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播伊斯兰教教义。在传统学校(经堂)里,学生学习字母和词语过程当中,毛拉不断的教给他们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会简单的经文。学生能读经文和词组时,毛拉给他们教会每天做五次礼拜(乃麻子)时必须念的25个经文和五次礼拜(乃麻子)的做法。毛拉每天早晨给他们讲解《古兰经》的解释和圣训,帮助学生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巩固他们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亚尔村“卡哈尔亚经堂”比较重视传授学生科学知识。因为,毛拉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各种科学知识基础上建立的,假如要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要学所有的科学知识。”亚尔村维吾尔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在小学经堂教育中教维吾尔学生学习阿拉伯文字和伊斯兰教教义。小学部的教育是向穆斯林青少年普及宗教知识的启蒙教育,传习经典,普及宗教知识,培养宗教继承人。教读阿拉伯文,学习伊斯兰教信条,学习基础“算数(数学)”。同时,在亚尔村“卡哈尔亚经堂”的教师给学生教会维吾尔文字和简单的汉语。中学部课程有文法基础课,课程主要有《古兰经》注释、“哲学”、“阿拉伯语语法和波斯语语法”、“文学(波斯文)”、“逻辑学”、“数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天文学”和“民族医学”等课程。课程教材大部分用阿拉伯文字写成,部分为波斯文。

由于传统伊斯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伊斯兰教信仰和伦理规范的基础上造成就有德性的人。亚尔村“卡哈尔亚经堂”也比较重视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维吾尔学生从进入经堂的第一天开始,教师们不断地给他们强调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规范。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讲每门课的过程当中,与课程内容不断的解释和强调伊斯兰教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内容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经堂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在亚尔村“卡哈尔亚经堂”中教师讲的那些伦理道德规范内容包含亚尔村维吾尔人的社会法律制度即家庭制度、社会制度、学校制度等内容。亚尔村维吾尔学生在经堂中比较全面的学习了亚尔村维吾尔人的社会法律制度和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观念。

6.传统学校(经堂)教育的评价方式

亚尔村“卡哈尔亚经堂”的教师每天早晨上课之前检查学生完成上次上课时布置的作业情况,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背诵经文。假如学生不做作业,教师会要求他们下一次做完,同时安排对他们进行体力劳动惩罚,即下课后教师让这个学生打扫经堂等。

亚尔村“卡哈尔亚经堂”的学生学习达到一定标准,即学完规定的课程后,经堂教师安排考试。首先邀请为经堂教育提供经费的阿訇伯克和亚尔村大清真寺的依麻木,商量后准备为每一个学生出一个题。在规定的日子,学生在经堂的一间教室里参加考试。四位考试者坐在经堂教室前面放的长木椅上,学生被一个接一个地叫进教室里,先让他们抽签,按他抽到的题目进行提问。考试以口试形式进行,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回答对所学知识基础的理解、与书本内容和课堂讲课内容结合。学生回答问题时,周围的四位监考人员不断的提出问题,测量学生的真实能力。依麻木和两位教师最终评价和判断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实际能力。

7.传统学校(经堂)教育的特点

亚尔村维吾尔传统学校(经堂)教育作为一种维吾尔族传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学校建立的形式上看,亚尔村的大多数维吾尔族传统学校(经堂)属于民办教育。历史上在亚尔村所建立那些经堂都得到了经济状况好的人提供的经费,并且将在村里的清真寺里,教师从亚尔村群众中有学问的人之间选定。教育经费来源于亚尔村群众给清真寺的赠礼。学校所在的清真寺依麻木直接管理经堂教育事业。

二、从教学条件上看,物质条件决定了亚尔村维吾尔传统学校(经堂)教育的教学条件。由于学校(经堂)的教材和教学设备不全,教学条件比较差。

三、从教学方法上看,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学校(经堂)教育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不太高,教学方法上以读、背和写等教学方法为主。

四、从教学内容上看,亚尔村经堂教育的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不仅传授给学生伊斯兰教教义,而且传授科学知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传统价值观念等内容。

五、从教育的本质上看,亚尔村维吾尔传统学校(经堂)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教育,也是一种双语教育。亚尔村维吾尔族传统学校(经堂)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教材是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教材,如《古兰经》注释、“哲学”、“阿拉伯语语法和波斯语语法”、“文学(波斯文)”、“逻辑学”等,学生学习的也是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字母和语法、维吾尔语和简单的汉语。但是教学过程中实用的语言是维吾尔语言。因此,可以说维吾尔传统学校(经堂)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双语教育。

参考文献:

[1] 葛莘.“吐鲁番市建置沿革”吐鲁番市文史(第六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2)。

第6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涵化;融合;安达卢西亚文化

涵化(acculturation)是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概念。赫斯科维茨在《涵化――文化接触的研究》(1938)一书中,曾对涵化进行了如下的定义:“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也就是说,涵化研究的正是不同文化群体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的过程。涵化与传播、创新、发明和发现都不同,因为凡是发生涵化的情况都会发生传播,文化特质和思想都通过传播的各种渠道被传递到接受文化的一方,产生影响,发生涵化。创新、发明和发现与涵化也存在这样不同的过程。文化融合则指两个不同文化系统的特质融合在一个模式之中,成为不同于原先两个文化的第三文化系统。由此可见,涵化侧重于文化接触的过程,而融合则强调了文化接触之后的结果。安达卢西亚文化的形成是文化涵化与融合的例证。

安达卢西亚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是今天西班牙最南边的一个地区,也是西班牙面积最大的地区。这里气候湿润,四季如春,山高林密、沃野千里,这里被誉为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地方。”公元七世纪末,这里由西哥特人统治,处于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之中,统治后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90%的土地掌握在大官僚、大地主和贵主手中。在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阿拉伯人叩开这座黑暗城市的大门,点亮了中世纪欧洲的漫漫长夜。在阿拉伯人长达九个世纪的统治下,这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民族文化相接触以后,产生别具一格的安达卢西亚文化,以阿拉伯文化为主流,兼容并蓄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特质。

一、安达卢西亚文化形成的历史经过

709年,西班牙因政治混乱,给了阿拉伯人进入西班牙的机会。经过四十多年战争的洗礼,西班牙逐渐摆脱了大马士革哈里发国王的统治,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哈里发王朝,755年,阿拉伯伍麦叶阿卜杜勒・拉赫曼・穆阿威叶在西班牙建立了后伍麦叶王朝(755-1031)。拉赫曼在战胜外敌、平定外乱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内部的经济文化建设。786年,科尔多瓦清真寺始建。在农业上,开凿运河,兴修水利,引进物种。在文化上,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初步尝试消除阿拉伯人、叙利亚人、柏柏尔人、西哥特人之间的民族差别,对当时的民族交流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阿卜杜勒・拉赫曼二世(912-961)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兴起了雄伟的扎赫拉宫。当时首都科尔多瓦以其大学、图书馆、造纸业而闻名,成为后伍麦叶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此后的继承者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和哈克姆二世继续推广学术研究,并投资扩充科尔多瓦大学和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斥巨资派人到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等地探求学问,搜集珍本图书。此时,科尔多瓦成为与君士坦丁堡、巴格达齐名的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吸引了各地的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人前往求学。著名历史学家伊本・赫尔东赞誉这个时代为“文学艺术灿烂的时代”。

哈克姆二世之后,继承者年幼无知,政权逐渐沦落到侍从长曼苏尔之手,他以君王的名义发号施令,甚至命令全国上下在聚礼时为他祈福,并在货币上铸上他的名字。曼苏尔凭借个人的才能,在军事上屡建功绩,但是由于他的势力过分强大,导致中央集权的削弱。曼苏尔死后,各派系之争愈演愈烈,中央集权一再被削弱,1031年,哈里发制度被科尔多瓦的贵族集团永久废除,后伍麦叶王朝结束。1609年,列康吉斯达运动,即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终于收复了整个西班牙的国土。

二、安达卢西亚的文化成就

从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至1609年西班牙收复运动的胜利,基本上经历了九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在这期间,阿拉伯人的统治经历了兴起-强盛-衰弱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安达卢西亚文化也逐渐成为一个混合型文化,一方面,它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兼具了安达卢西亚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民族特性和历史背景。

(一)哲学成就与宗教科学

安达卢西亚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东方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影响。早期穆尔太齐赖派的哲学思想就曾在安达卢西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记载,部分安达卢西亚的学者的观点都与穆尔太齐赖派有一定的渊源。例如,扎希兹(?-868)就是一位受人赞誉的穆尔太齐赖派作家。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个学派并没有在安达卢西亚这片土地上扎根。而伊本・马萨拉受到了希腊哲学的启发,在他那尚不十分明确的看法中,可以发现恩培多克勒的某些观点。当时马萨拉遇到来自科尔多瓦马立克派的强烈反对,被迫到山中修行,他培养了少数门生,为安达卢西亚的神秘主义奠定了基础。十一世纪之后,西班牙境内的穆斯林在哲学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成就。

安达卢西亚的宗教文化与穆斯林的东方世界基本相同,也包括了《古兰经》和经注学、圣训学和教法学。早在倭马亚王朝之前,安达卢西亚就有人前往叙利亚向当时著名的法学家奥扎仪求学了,虽然奥扎仪是倭马亚王朝大马士革的主要法学家,但他的思想依然对这个遥远的国度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后来,麦地那马立克派的观点由于与奥扎仪的观点相似,也开始在安达卢西亚地区流传。直到约在800年,两位年轻的法学家在北非根据马立克派的法学原则编撰的法学问题问答传入安达卢西亚,出于实用的目的哈克姆二世正式采纳了这一法律汇编,从那时起,马立克派教发在西班牙的官方地位正式确立。同时,安达卢西亚也有一些伊斯兰中心地存在的其他学派,他们都对《古兰经》和圣训进行了诸多研究。

(二)文学艺术与历史名著

安达卢西亚的文学艺术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据史料记载,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的安达卢西亚诗风极盛,“男女老幼,贵族平民皆吟诗。”由于阿拉伯人在当地政治上的优势,阿拉伯语不仅成为受保护的官方语言,传授与学习阿拉伯语也成为民间的时尚。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阿拉伯的文学艺术也为当时民众普遍推崇,特别是诗歌艺术。在安达卢西亚地区创作的诗歌主题,主要有颂扬诗、哀悼诗、讽刺诗、苦行诗、爱情诗、哲理诗等,例如安达卢西亚著名诗人伊本・哈法贾曾有精美的描述,

安达卢西亚人呀,

真主赐你们幸福,

潺潺流水和绿荫,

还有果树和园林,

永恒天堂何处觅,

就在你们的大地,

若是让我来比较,

选择这儿不犹豫。

从这寥寥数语的诗句,虽然缺乏深邃的意境,但是其中“真主”、“天堂”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键词,足见安达卢西亚人对阿拉伯文化的认同;其次,诗人将安达卢西亚的风景与天堂相媲美,可见安达卢西亚风景的秀雅。

除诗歌之外,史学著作也是安达卢西亚文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贡献,《安达卢西亚征服史》是科尔多瓦史学家阿布・伯克尔・本・欧麦尔(?-977)的专著,记述了自穆斯林开始征服西班牙到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执政期间的历史。著名的地理学家阿布・欧麦德・阿布杜拉・阿布杜・阿齐兹・白克里(?-1094)所撰写的名著《列国道路志》,系以旅行指南体裁写成的。

(三)建筑史上的奇迹

拉赫曼三世在位时,对安达卢西亚的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建设,其中最光辉的成就主要在于修建了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和扎赫拉宫,其后的继承者不断的加以扩建和修缮,精美绝伦的建筑设计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科尔多瓦清真寺的美名享誉伊斯兰世界。据史料记载,科尔多瓦清真寺在当时可与麦加、麦地那、大马士革、耶路撒冷的四大清真寺齐名。从该寺最古老的部分可以看出当时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当时的能工巧匠们把哥特式、罗马式和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揉合在一起,并加以发挥和创新,形成别具一格的安达卢西亚的建筑风格。当阿拉伯人从西班牙退出之后,科尔多瓦大清真被改建为基督教的升天圣母大教堂,而扎赫拉宫则被毁于一旦,成为伊斯兰文化的巨大损失。

(四)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阿拉伯人从炎热干燥的沙漠进入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安达卢西亚之后,充分利用了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伊斯兰历史上创造了少有的农业文化。如前所述,拉赫曼三世是一位开明的君王,他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引进植物种,极大的提高了安达卢西亚的生产力水平。另外,由埃及、也门、叙利亚迁入的阿拉伯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安家落户,带来了他们特殊的礼物先进的耕作和灌溉技术,如挖水渠,造蓄水池,制造了借助风力转动的水车等。同时,东方的阿拉伯人,特别是埃及人把几千年的农业种植技术,如种植棉花、柑桔、葡萄、西瓜、石榴等,这些经济作物,至到今天仍是西班牙的主要作物。

由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的日益丰富,满足了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部分民众就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使得手工业和商业均达到了繁荣阶段。在手工业方面,大量来自在阿拉伯和中国的工匠,纷纷到安达卢西亚各显其才。10世纪时,科尔多瓦有一个象牙雕刻艺术派,他们制造了许多精致的小盒子和小匣子,外层的装饰有雕刻、镶嵌、彩画三种,图案则有音乐演奏、狩猎等,令人叹为观止。格拉纳达的铁器制造生产在当时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宝剑锋利无比,远近闻名。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入安达卢西亚,据载,当时安达卢西亚很多城市因出产品质出众的纸张而闻名,像薄绢一样的纸张传遍整个欧洲,很多国家的政府公务和信函,甚至罗马教皇也这种纸张来印制《新约》和其他基督教经典,这样以来,书写工具的生产也被带动起来。随着文化用品的发展,誊写笔录也成为一门行业,参与这一行业的有不少是妇女,她们大都书法秀丽,文面整洁,深受欢迎。此外,安达卢西亚的工匠精于金属和皮革制品,至今科尔多瓦生产的皮革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商业方面,货币的铸造对西班牙的商品交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率先铸造了金币和银币,不仅在安达卢西亚地区流通,在北方的几个基督教国家中也广泛通行。

三、安达卢西亚文化对当今多元文化交往的启示

(一)安达卢西亚文化对当今文明对话具有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针对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交往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西方部分学者建立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立场上的文明冲突论,视西方文化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将西方文化看作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西方文化中的经济、政治制度、价值观是其他国家和文化群体仿效的标准,是现代化发展的唯一出路。代表人物有塞缪尔・亨廷顿,不仅大肆标榜西方文化的优势,而且认为中国文化是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联盟,是“异文明间的种族暴力冲突的升级最危险,也最可能成为导致世界大战的原因”。第二种观点则是建立在文化相对主义立场上,强调不同文化、价值、不同民族、不同宗教,通过平等深入的交流和对话,到达相互的容忍和理解,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1998年联合国提出了“文明间的对话”的概念,并把2001年确定为“文明间的对话年”。中国社会人类学家先生将这一观点凝练成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指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各自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各民族应相互尊重对方的价值标准,能做到包容别人的文化,也就是“各美其美”。而美人之美更进一步的接纳别人的文化,慢慢发现别的民族觉得美的东西自己也觉得美,再进一步升华,就是美美与共了,不仅能包容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进而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这样就离真正的文化就融合不远了。实质上,费先生就是要在不同文化中寻求共同的、相互认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建立互补共生的心态秩序,这对与文明对话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安达卢西亚文化就是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之后,产生文化涵化和融合的例证。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流传至安达卢西亚地区所带了客观结果是,造纸术使得当地的造纸业和书写工具业初步发展并日益繁荣,并推动了安达卢西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指南针从安达卢西亚传入欧洲,为欧洲开辟新航路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除四大发明传入此地带来的文化变迁之外,阿拉伯文化与当地原有文化融合带来了艺术上的奇迹,科尔多瓦大清真,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从该寺最古老的部分可以看到一种新的建筑传统的特色,它虽有倭马亚和叙利亚建筑的特色,但却找不出任何的原型。塔尖是非洲式的,而非洲的塔尖则是模仿叙利亚的。圆马掌形的弓形结构,成为穆斯林西方建筑的一种特征……以交叉的弓形结构和可见的、交叉的湾梁为基础的圆顶体系也是科尔多瓦穆斯林的一种新贡献。”在当地的文学、手工业、农业等方面,都可以领略到东西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巧妙结合。可见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是促进更加进步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文化多元、各美其美的时代,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各自的优劣,因此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生共荣才是人类社会最和谐的发展状态。相反,任何对他者的不理解和不尊重,甚至偏激的言行只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冲突和灾难。

(二)安达卢西亚文化是正确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显证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并称为当代世界四大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历史体系,内容浩繁,难以用只言片语理清,那么从安达卢西亚文化的形成-发展-强盛-衰弱,可以显而易见的洞悉其中阿拉伯文化的实质。

首先,总所周知,阿拉伯文化为安达卢西亚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阿拉伯文化注重和平和仁爱,伊斯兰本身就是“和平”之意,其经典《古兰经》这样告诫穆斯林:“至仁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谦逊而行的,当愚人们以恶言伤害他们的时候,他们说‘和平’”。“当他们听到恶言的时候,立即退避,他们说:‘我们有我们的行为,你们有你们的行为,祝你们平安!我们不求愚人的友谊’”先知说:“爱人如爱己,方为真信士。”人是造物主创造的,无论是何种种族、部落、肤色、地域、阶层、身份等,都是阿丹的子孙,因而理应互敬互爱,和谐相处。从本质上讲,阿拉伯文化是主张“爱”的文化,而不是“恨”的文化,是主张“和”的文化,而不是“斗”的文化。阿拉伯人来到西班牙,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境遇,解放了当地的奴隶,消除了奴隶制度。此外,还实行自由,对待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犹太人一视同仁,;对城市居民,仅要求他们缴纳一定数量的人头税,对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采取温和政策,也只要求缴纳收成的三分之一。这样以来,人民的负担轻了,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其次,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政治保障,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重视教育的思想对安达卢西亚文化大放异彩有着重要的贡献。《古兰经》中说:“谁禀赋智慧,谁确已获得许多福利。唯有理智的人,才有觉悟。”圣训有曰:“求知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求知,从摇篮到坟墓”。正是在这种求知精神的鼓舞下,穆斯林在天文、地理、医学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伊斯兰文化。安达卢西亚的教育事业在中世纪也闻名卓著,并一举成为欧洲的教育中心。在阿拉伯人的统治时期,安达卢西亚人享有更多教育机会,识字率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连妇女都获得了普遍受教育的机会。哈克姆二世修建了科尔多瓦大学,使得人们不仅在此学到了各种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善于思考,用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此后建立的科尔多瓦图书馆,收藏了各种典籍图书总数逾40万册。科尔多瓦和托莱多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的几百年中,安达卢西亚经济繁荣、文化先进、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曾一度成为西方世界中最繁荣、最先进和最优秀的地区,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在安达卢西亚求过学的人,称不上学者。”

安达卢西亚文作为东方与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它的历史功绩至今仍被世人所享用和称道。历史发展至今,宗教冲突、族群冲突、地区战争等都成为危害整个地球村和平发展的障碍,而安达卢西亚文化中的种种表征,都在静静的感慨着这种文化融合所带来的人类的进步和幸福。以史为镜,当人们反思西方化并没有如期带来幸福时,可能只有文明的相互融合吸收才是今后人类谋求发展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蔡伟良.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文学[J].文坛艺苑1997(3).

[3] 孔令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朵奇葩――浅谈安达卢西亚文化[J].阿拉伯世界,1998(2).

[4] 赵荣珍.安达鲁西亚文化[J].国际观察,1993(5).

[5] 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第7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大约15年前,我和威廉·柴提克(William Chittick)以及我们尊敬的同行杜维明教授开始研究回儒文本。从那时起,我们就和中国研究伊斯兰教的学者和学生们往来甚密。显然,很多中国学者并不认为回儒学说与伊斯兰主流学说是一脉相承的。这很可能是因为20世纪的某些事件中断了回儒思想的传播。由于维持其宗教传统的教育体制不复存在,中国穆斯林不得不重新学习自己的宗教传统。他们主要依靠外部资料,而且往往是西方历史学家的作品。

即使是学过阿拉伯语的人也很少能够深入研究安萨里(Al—Ghazali)之后所发展的诸多思想学派。我们需要谨记的是,安萨里正处于穆斯林学者思想大繁荣的开端,而非终结之时。毫无疑问,安萨里是伊斯兰教所培养的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但是他对于后来的伊斯兰学说的影响却被后代的一些人物给掩盖了,尤其是在那些以波斯语为主要学术语言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所有欧洲和亚洲的非阿拉伯语穆斯林地区,从巴尔干半岛、土耳其经中亚一直到印度和中国。

在这些地方,安萨里的著作(包括他的波斯语著作)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和阅读。其他一些学者在教义和功修的解释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例如,波斯诗人阿塔尔(Attar)、鲁米(Rumi)和哈菲兹(Hafez)用来表达伊斯兰世界观的语言更容易被讲波斯语的人所接受。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对伊斯兰思想核心主题的阐释,而这些思想是由伊斯兰教义学家和哲学家们所发展的。例如,在向普通民众传播伊斯兰这个方面,鲁米要比安萨里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在伊斯兰国家中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另外一位学者是伊本·阿拉比(Ibn Arabi),他在安萨里之后130多年去世。尽管学者们通常认为他是一个“苏非”,并且忽略了他极富多样性的学术思想,但他依然被视为伊斯兰传统中最伟大的哲学一教义学家。事实上,他精通所有的伊斯兰知识。阿拉比对真主、宇宙和人类灵魂的洞见要比之前所有的穆斯林思想家都更为全面。他对伊斯兰思想发展的影响能够和同时代的朱熹对后期儒学的影响相提并论。

穆斯林学者们所共识并主要由伊本·阿拉比等学者所发展的这种世界观,可以用天人和谐论(anthrocosmism)这个词来描述其主要特征。杜维明教授用这个词来描述新儒家大师们所发展的儒家传统世界观。天人和谐的世界观将宇宙和人视为同一个实体的两面。在伊斯兰教看来,真主是绝对存在,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显现自身。一种形式是宇宙全体,也就是真主之外的万事万物。另一种形式是人,他有能力认识真主的自我揭示之全体。

在这种天人和谐的世界观中,宇宙是神性在外在方式上的无限延展。人是全部神性在内在方式上的集聚。所有分散在人的意识之外的事物和实体同样呈现在人的意识之中。人类生命的目的就是对潜在于自我之中的万事万物的知识予以现实化。这种现实化的要旨可以在诸先知的教诲中找到,他们被赋予了将人们导向完美知识和正确功修的职责。

在这种天人和谐的世界观看来,所有世间的罪恶和缺陷都源于人们不能正确理解他们和真主以及宇宙的关系。人们变得健忘而无知,然后破坏了小世界和大世界之间的平衡。没有了人的健康和完整所建立的和谐状态,世界将会逐渐陷入失衡和无序之中。

以上是对天人和谐观的简要概括,这种思想可以在许多穆斯林学者的作品中,特别是在回儒所研习的波斯语文献中找到。在我们看来,回儒专注于某些特定的文本,正是因为这些文本为天人和谐观提供了清晰和系统的例证。中国的穆斯林发现,这种观念与中国本土的世界观有相通之处,并且可以很好地用儒学术语和概念来进行翻译。

安萨里在12世纪初去世。回儒所研究的两个重要学者作家——拉齐(Razi)和奈赛菲(Nasafi)则生活在13世纪,他们的著作对穆斯林的天人和谐观进行了精彩的阐释。拉齐是伊本·阿拉比的同代人,但要略晚一些,没有证据表明他曾受到阿拉比作品的影响。他属于另外一个伊斯兰教思想学派,这个学派由拉齐的老师奈吉木·丁·库布拉(Najm al—Din Kubra)创立。与伊本·阿拉比相较,这个学派缺乏哲学和教义学的色彩。拉奇运用了大量比喻和象征来取代专门的术语。例如,鲁米也属于这一思想脉络。我们很容易看到鲁米和拉齐学说之间的相似之处。和拉齐一样,鲁米也从未受到伊本·阿拉比的影响。

奈赛菲在拉齐之后50年去世。虽然他同属于库布拉维学派的导师之一,但是他也精于伊斯兰哲学,并熟知伊本·阿拉比的学说。所以,在他的学说中,伊本·西纳的哲学、伊本·阿拉比的苏非行知和库布拉维学派的苏非行知这三股不同的思想线索汇聚在一起。

影响回儒的最后一个重要学者是贾米(Jami),去世于15世纪末。贾米是伊本·阿拉比学说的诸多传承者之一。伊本·阿拉比的观点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之后,贾米对之进行了概括。在他生活的时代,要对学者们所研究的伊斯兰思想的不同观点进行区分,实非易事。贾米等学者认为,在理解万物之本质和自我之本质的过程中,哲学、教义学和苏非行知是相辅相成的。然而,与奈赛菲相较,贾米的作品更加忠实地继承了伊本·阿拉比的学说。

简而言之,从安萨里逝世到贾米逝世之间的400百年是伊斯兰思想史上最富创造力和最为多产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内出现的所有伟大的哲学家、教义学家、苏非和诗人实际上都以天人和谐观来看待实体,并且在其著作中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这一观点。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人之生命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对实体转变之后的感知,人和宇宙以完美的和谐状态在其中运行。他们认为,始自阿丹并以为顶峰的所有先知都为通向这种状态树立了典范。

第8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柯尔克孜族;西迁;宗教

柯尔克孜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汉代就以坚昆之名出现于我国史书。柯尔克孜族先人原居漠北的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向西迁徒,进入中亚地区,天山山区和帕米尔高原。柯尔克孜人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中宗教文化是主要部分之一。其是比较复杂的,他们曾信仰过萨满教,袄教,景教等。其原始先民信仰的萨满教,即使是现在,仍然有部分柯尔克孜人信仰它。此后,西迁的柯尔克孜人除了少数改信喇嘛教外,绝大多数改宗了伊斯兰教,而这则经历了一个由突厥化再到伊斯兰化的漫长过程。

一、信奉萨满教的柯尔克孜人

历史上,柯尔克孜人曾信奉过萨满教。在相关关文献考古发掘中都可证明。有关柯尔克孜族先民黠戛斯信仰萨满教的记载,最早见于《新唐书・黠戛斯传》,称黠戛斯“祠神惟水草,祭天时,呼巫为甘。”祭祀水草,这属于萨满教中最古老的自然崇拜形式。萨满文化对柯尔克孜人的观念,意识,习惯,文化的影响力相当深远。直至今日,萨满文化留下的痕迹,仍能在柯尔克孜人生活中看到。

当今早已信仰伊斯兰教的柯尔克孜人仍然认为“腾格里”(苍天)是至高至尊的。将腾格里与“胡大”(真主)并论,遇事往往祈求腾格里保佑。现在柯尔克孜人传统节日“诺肉孜”节的全部活动,都是萨满文化留下来的古习。即便在伊斯兰教节日古尔邦节时跳的狂欢舞,依然是萨满教遗俗。在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作品中,到处可见萨满文化的遗迹。随着历史的变迁,某些萨满文化也逐步形成了柯尔克孜族独特的文化。

二、信奉喇嘛教的柯尔克孜人

上文已讲到,在新疆除了大多数柯尔克孜族信仰伊斯兰教外,新疆额敏县的一些柯尔克孜人信仰喇嘛教。其历史只有三百多年。当时,原游牧于阿勒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一带的一些柯尔克孜部落,被信奉喇嘛教的厄鲁特所奴役,成为他们的“阿拉特”(属民)。随之也信奉了喇嘛教。其信仰主要表现在婚姻,丧事和其他礼俗方面。订婚时,要请喇嘛测算男女八字是否相合或相克。如果相合,就可以订婚,相克就作罢。在认门、婚礼、认亲等大仪式中,都请喇嘛念经,祭拜天佛。他们在饮食和服饰方面与蒙古族相同。在语言上仍保留着柯尔克孜语。丧葬仪式有天葬,火葬,土葬三种。死后7天和40天要宰牲举行祭祀仪式,请喇嘛念经,在日常生活中,供拜佛像。

与此同时,额敏县的柯尔克孜人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蒙古、哈萨克、汉、回等民族杂居,民族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甚至是相互融合,形成了该地区柯尔克孜族的独特文化。

三、信奉伊斯兰教的柯尔克孜族

当今,我国境内的大部分柯尔克孜族信仰伊斯兰教。由上文可知,虽然历史上的柯尔克孜族发生过几次大变化,但是伊斯兰教在其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它的教义、教规、教法以及婚姻、丧葬等制度,都渗透到柯尔克孜族思想、文化、道德、生活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其语言文字、文学、宗教教育、艺术、建筑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影响较大。

(一)语言及文字

柯尔克孜族在皈依伊斯兰教的过程中,通过邻近的维吾尔和乌兹别克等民族语言,吸收了大量阿拉伯、波斯语介词,并将这些词汇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本民族语音结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成新词,丰富了本民族的词汇。现在的柯尔克孜文是在阿拉伯字母的基础上拼写出来的。如:阿拉伯语介词aalam(宇宙),amal(办法),adabijet(文学);波斯语介词:dastan(史诗),ilim(科学),peri(仙女),masele(问题);

(二)文学

任何民族的任何形式的文字作品,都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伊斯兰教对柯尔克孜族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无论是流传广泛的英雄史诗《玛纳斯》,从书写格式、故事结构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都可以感受到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对柯尔克孜族文学的影响。

(三)建筑

伊斯兰教对于柯尔克孜族建筑的影响,不仅反映在清真寺,麻扎等建筑上,也反映在一些民用建筑上。伊斯兰教严禁在绘画、雕塑中出现人物和动物形象,这对皈依伊斯兰教以后的柯尔克孜族绘画、雕塑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不过这些情况,改革开放以后有所改变,但是在清真寺严禁出现人物和动物形象。在一些民用建筑上,其形制和风格多为阿拉伯式或中亚式尖拱形洞式窗,穹窿形大圆屋顶。

(四)思想

从伊斯兰教的发展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的体系。广义的伊斯兰文化这种体系,不只包括有关伊斯兰教本身的宗教文化内容,例如在《古兰经》、《圣训》、教义、教法、教派组织等,而且还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哲学方面的文化内容。伊斯兰教对他们的影响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约束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这些柯尔克孜人的思想文化中都有着重要影响与表现。

(五)习俗

信奉伊斯兰教后,伊斯兰教在柯尔克孜人生活中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原始宗教的残余,信奉伊斯兰教也常常被当作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化的特点之一。他们信奉真主,做礼拜,行土葬而无殉葬品,禁止猪肉,行割礼,婚丧由阿訇主持等等,他们同其他穆斯林民族一样每年都过开斋节和宰牲节,所有这些风俗习惯都表明柯尔克孜族的生活很大程度上遵循着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伊斯兰教在他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信仰领域占据着主导作用。

四、结语

柯尔克孜人在长期的游牧和迁徙生活中,不断发展游牧文化和氏族部落文化。其中多元宗教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对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化变迁都起过重要的作用。由于伊斯兰教文化对其影响是最显著的一元。因此整体文化而言,体现出以伊斯兰教为主导,同时兼有原始宗教形式的特征。

注释:

(1)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3年

(2)昆杜斯.托克塔逊.萨满文化对柯尔克孜人的影响[J].帕米尔;2006年第4期

(3)万雪玉董秀团.柯尔克孜族―新疆乌恰县库拉日克村吾依组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3页

(4)杜坤荣安瓦尔.柯尔克孜族.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184页

(5)秀梅.从柯尔克孜谈其民族文化变迁[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第9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美国符号学概观

俄罗斯符号学家洛特曼思想综论

论汉字符号的肉身性理据

英语have与汉语“有”之对比

赵元任与罗曼·雅柯布森——变与恒

《西伯威书》“绪论”中的语言思想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

“语言类型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指人名词人称分裂的语言共性研究

汉日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的类型学考察

网络语言中数字指称的不对称性研究

语言态度对聘用决策的影响研究

斗牛文化在西语中的象征、隐喻和熟语

汉语零形指代中的模糊性

论阿拉伯语回指的语用修辞制约因素

试论俄语的题元与状态元

Meillet的普通语言学思想

“生成语言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再探英语get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

“完结短语”假设理论与“着”的语法化过程

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下的汉语正反问句的生成

汉语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的韵律问题再探讨

“多学科语言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语用推理——逻辑学与语言学的交汇点

否定和双重否定的多维度研究

语用等级含义加工的脑与认知机制

论“相关性”及其在语言层次上的分布

从“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的演变之评论

从传播学和接受学视角看外来词

俄语动名词的过渡性特征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社会阶层差异研究

现代日语动词テ形作副词使用标准的考察

普通语言学基础上的当代英语功能分析

研究生语言学专业课中的参与者结构

形式科学对生成语法产生的影响

纳木依图经历书与神路图解读与初探

“英语词首/s/后清塞音需要浊化”观点的是非论

也论汉语“字”和英语“语素”之关系

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互联网中介交际研究

论Chomsky语言研究目标的继承性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认知语言学与客观主义、生成语言学的理论关系探讨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调查

话语的再情景化与“价格垄断”的建构与解构

网络语言中指称词语的嬗变——以微博文化词语为例

文化间性视角下国内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类型学视野下的汉日语人称代词语法特征对比研究

类型学理据竞争视野下世界语属格体系的自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