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行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航服务与管理人员缺乏民用航空法知识是近年来国内航空企业与社会之间矛盾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航空服务人员作为民航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应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解决矛盾、处理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应做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邢爱芬的《民用航空法教程》。教材共十四章,为了使学生对民航法学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教学将会覆盖全部章节,再根据其与航空服务具体的工作特点对相关章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对相关度稍弱的章节进行概述性介绍。第一章导论,是全书提纲挈领的章节,重点介绍航空法的形成渊源以及现行的国际民用航空法的体系制度。第二章空气空间与领空制度,重点介绍现行的领空管理制度以及定期国际航班五大自由和定期国际航班过境两大自由问题。第三章民用航空器,主要介绍航空器的概念以及国籍制度,在此基础上详述航空器的权利和现行的航空器租赁问题。第四章航空人员讲解航空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重点在航空工作人员工作资格的取得和丧失以及机场的权力和地位。第五章民用机场,对于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来说需要重点掌握的是机场的管理、国际机场的通航条件以及联检制度。第六章空中航行,简述空中交通规则,也就是空管的指挥规则问题,因与航空服务的相关较弱,只需做常规讲解即可。第七章公共航空运输主要涉及一些航空运输管理体制,也只做简单介绍即可。第八章航空运输合同,实用性强,因此要做详细讲解。第九章通用航空,主要介绍我国通用航空的管理制度以及通用航空的从业条件,做相应简述即可。第十章搜寻救援和事故调查,根据航空运输的高风险特点,有必要对搜寻救援相关制度做整体介绍,明确紧急事件救援的规定,同时介绍事故调查的相关规则。第十一章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这一章的实用性也很强,因此也是重点介绍章节。本章需要重点介绍涉及损害赔偿问题的《罗马公约》。同时需要对我国的民用航空法对第三人损害赔偿的规则、责任承担人、诉讼时效和适用范围问题进行详细介绍。第十二章航空保险,主要介绍航空保险的险种,明确航空保险的范围和职能,最后介绍赔偿的程序和原则。第十三章民用航空安全的刑法保障和第十四章民用航空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这两章与实际工作的相关度较弱,但是又为须知内容,可做简单介绍。
二、教学方法
民用航空法涉及大量的民航法律规范,完全照本宣科会使学生陷入厌学的状态。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所学,成了本课程的一大教学任务。作者通过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视频展示等方式带动学生进行学习,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互动式教学。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会尽量寻找可以与学生互动的结合点。比如航空人员章节。此章节涉及大量有关航空人员的管理制度、工作资格的取得和丧失、工作中机长的权责等,与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内容最为贴近。因此,笔者会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收集整理我国对于各类航空人员工作资格的考核制度,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收集一个工作种类,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今后工作需要做什么准备,为毕业后尽快融入工作打下基础。
2.理论结合实践。对于民用航空法的教学,笔者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说明问题。如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一章,什么是“第三人”,造成损害时应如何赔偿,这些问题更适合根据实际发生过的航空器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实例来进行解释。因此,笔者引入“2004年包头空难”,从赔偿的法律依据到具体的赔偿形式、赔偿数额的确定进行讲解。再如,第八章航空运输合同里涉及的承运人对旅客的赔偿责任、责任的生效时间问题等,直接进行实例解读可以使学生对相关规定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
3.视频展示。民用航空法调节的对象是各类航空活动。因此,民用航空法贯彻在航空活动的各个环节。笔者在备课时会搜集各种相关案例在课堂上播放。如在讲解空中航行规则时配合“吉祥航空拒绝避让卡塔尔班机险致其坠机”的相关新闻,通过事实新闻提醒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要守法工作。
总之,民用航空法涉及内容众多,且大量的法律条文规范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达到提高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目的,培养出更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航空工作人员。
航海类专业既有本科教育也有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航海类专业肩负着培养航海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其课程模式理应不同于本科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要求,其课程模式应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即课程内容应体现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实现教育部2011年12号文指出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因此,课程及其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和载体,高职航海类专业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应当指出,传统的学科课程,强调在学习深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忽视工作世界的整体性,忽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是无法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无法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不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更严峻的是,近年来高职院校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促使这种以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进行下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这种压缩式的本科学科教育的课程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其核心不再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为完成某一典型工作任务,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传统的基于知识的学科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工学结合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模式不应是纯理论的课堂教学,也不应停留于一种孤立的技能训练,而是强调学生在完成具体、完整、综合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思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感受职业成长,从而形成敬业精神好、实践技能强和英语听说水平高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构建航海类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计方面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开发路径、步骤、原则和方法。即首先通过专业调研明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领域(即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对于航海类专业来说,其工作岗位就是驾驶员和轮机员,典型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的要求在STCW78/95公约中也都有具体详细的描述。因此,构建航海类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相应的语境表达,以及课程安排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认知规律要求。改革的难点和困境在于:如何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中,融入国家海事局理论考试知识要求。航海类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推进教学改革的紧迫核心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范式,其组织与架构,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取向。项目教学,是指师生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航海类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在STCW78/95公约中对航海类专业职业资格要求有着非常明确详细的描述,这就为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提供了便利。但是航海类专业要参加国家海事局适任证书理论考试,其内容的选择,不能像其它专业一样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而应两者同等对待。陈述性知识内容的选取,要涵盖国家海事局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第二,课程内容的序化。项目课程的内容来源于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其编排顺序要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融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因此,项目课程的内容编排是一种串行结构,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内容编排的平行结构。要打破原有学科课程按照“原理、结构、管理要点、故障分析”编排的平行结构,按照“船舶设备操作前的准备、设备的具体操作管理、设备停用”这一行动顺序来融合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使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顺序,也符合循序渐进自然形成的过程序列,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构建知识和技能。如何做到在行动过程中有机融合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实现学科课程内容的解构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的重构,是参与课程开发的专业老师和航运企业专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任务。第三,学习情境与实训室建设。项目课程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环境,应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知识和技能。因此,航海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项目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校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训室建设。应当指出,实训室建设不仅仅是一些硬件和场地,而应当是在理念主导下的物质的综合。只有有了优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及课程体系,然后按照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建设实训室,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第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又一关键环节。事实上,我们永远不可能为课程改革储备好师资。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形成教师什么样类型的能力,课程不改革,教师也缺乏转变能力的动力。因此,只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去重建教师的能力,通过大范围吸引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来建设项目课程所需要的教师队伍。第五,课程的评价模式。考核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不是一次性的知识考试,评价体系要全程化,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现、技能任务完成情况等纳入课程评价体系,重过程,重能力,在评价构成、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航海类专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构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抓住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促使该项质量建设工程健康发展,才能开创航海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局面,实现航海类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
(杭州市统计局能源统计处,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美丽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切入点,分析了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指出其在企业自主利用意愿、利用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可再生能源;余热余压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34-02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汪璐(1982-),女,浙江台州人,杭州市统计局能源统计处主任。研究方向:能源统计。
可再生能源,是自然环境为人类持续不断提供有用能量的物质,其产生和使用具有持续不断或循环往复的自然特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杭州市能源资源匾乏,自供率约为3%,而规模以上工业又是第一大耗能主体,加强对规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分析研究,对了解杭州市工业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一步做好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杭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基本情况
(一)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推广,但总体利用水平仍较低
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共有近百家企业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涵盖余热余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废料燃烧、其他工业废料和其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五大利用方式,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为4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的2.3%。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丰富,余热余压利用量最大
1.余热余压利用量占比超六成
余热余压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的多余副产热能、压差能,主要来自高温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能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余热余压回收技术在全市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已得到推广运用,如杭州钢铁集团采用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干熄焦、炉窑烟气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现年余热利用量已超过5万吨标煤。2013年,全市有16家工业企业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量达868.54万吉焦,折成标煤29.62万吨,占全部规上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62.3%。
2.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模扩大
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杭州绿能环保、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杭州余杭锦江环保、杭州萧山锦江绿色能源、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等5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41.2万吨,折成标煤 9.26万吨,同比增长 5.4%,占规上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19.5%。
3.生物质废料能源化利用发展较快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固体燃料(木柴、木炭、农林废弃物及牲畜粪便)、气体燃料(沼气、垃圾填埋气等)、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添加剂等)。在全市规上工业中,生物质废料作燃料主要来源于竹粉、竹头、薪柴、木屑等农林废弃物和生物质颗粒。2013年生物质废料利用量达6万多吨,折成标煤3万多吨,同比增长14.3%,占规上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6.4%。
4.工业废料综合利用加快推进
工业废料是工业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在全市规上工业中,主要来源于有色冶炼、铸造、电镀等行业的废渣、废泥等固体废物。如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利用铝厂电解铝过程中消耗的残极作为冶炼燃料,用于冶炼铜、铝等高融点金属,年可处理各类有色金属固体废物20万吨。2013年工业废料作燃料利用量达4万吨,折成标煤近3万吨,占全部规上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5.5%。
5.其他废物资源可开发空间巨大
造纸是杭州富阳的传统支柱产业,造纸产生大量的衍生副产品——造纸污泥和纸渣。近年来,富阳建成投运浙江清园生态热电有限公司污泥焚烧资源综合利用一二期工程,采用污泥脱水干化、焚烧发电、余热造纸无害化处理技术,其利用能力合计每天可焚烧处置污泥3900吨,纸渣600吨,每年可向国家电网供电4.44亿千瓦时,向周边企业供热318万吨,折算节约标煤40多万吨。2013年,其他废弃物作燃料利用量为3.04万吨,折成标煤3.04万吨,增长60.2%,占全部规上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6.4%。
二、杭州市规上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面临的难题
(一)可再生能源技术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给统计带来较大难度
作为新兴领域,可再生能源涉及的数据量大,覆盖面广,内容多样。从资源角度看,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从能源利用角度看,又包括发电、供热等不同的应用;从专业技术角度而言,每种可再生能源又有不同的技术参数信息,在技术标准、产品检测认证、设备安装使用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仍不完善。目前在国家层面,可再生能源还没有被完整纳入正常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现有制度对太阳能、风能发电量是否计入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没有明确规定,开展系统的可再生能源统计面临的难度较大。
(二)总体利用规模小,企业自主利用意愿不强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2013年规上工业企业消费原煤占全部能源消费的32.1%;消费电力、热力、天然气分别占36.9%、10.5%和6.8%;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仅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3%,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企业仅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据调研,由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目前主要依赖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项目又多为新技术,投入成本较大,很多工业企业认为其使用会给运营带来更多负担,这些都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利用。
(三)利用结构发展不均衡,有待进一步改善
分品种看,全市规上工业中,余热余压的利用和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占比高达81.8%,生物质废料燃烧发电、生物质固化产业、工业废料等其他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还不尽完善。杭州市生物质能理论上可能源化开发利用的包括沼气、秸秆、畜禽粪便、次小薪材、生活污水等,各种固废品种可开发利用的包括粉煤灰、石煤渣、炉渣、冶金废渣、化工废渣、废旧沥青等。从环保和资源潜力综合考虑,生物质能、其他固废综合利用的前景空间巨大。
三、进一步推动杭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浙江省“十二五”及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开发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4%。按照目前的增速,杭州规上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还远低于该预期水平。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一)加强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认知和接受程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方式,加强可再生能源规划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同时,增强企业及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为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恒久的动力。
(二)因地制宜,加强优势资源利用,拓宽发展方向
杭州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 1400~2200 小时,年太阳辐射能为1280 千瓦时/平方米,针对这一特点,应进一步通过资金补贴、税收、价格、贷款、配额、技术援助等方式,大力加强太阳能的推广利用,推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利用两区、五县(市)可再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加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形成杭州市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特色。
(三)依托现状,推广循环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一是提高余热余压的利用率。加大余热余压在纺织、印染、造纸、化工行业的综合回收利用。二是推进城市垃圾的资源利用。高效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提高垃圾焚烧发电水平。三是合理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生态产业网络,推动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四)学习借鉴,积极研究探索,夯实可再生能源统计基础
北京从2009年就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调查,构建了《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杭州要学习借鉴北京的先进经验,探索研究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征的可再生能源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的确定上,尽量选择能够实现准确计量的指标,如无法实现直接计量,应利用相关的折算系数,确定科学合理的推算方法。同时,指标体系应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此外要规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形成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为我市可再生能源政策、规划、计划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海涛,黄东风.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J].能源工程,2013(3).
[2]叶堂林.北京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重点及政策建议研究[J].生态经济,2012(5).
[关键词] 休博会 杭州 休闲业 旅游
2006休博会的举办对杭州休闲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休博会背景介绍
世界休闲组织是联合国备案的世界休闲界的学术性非官方组织,该协会以往主要是通过组织论坛、提供教育、咨询、培训、研究等项目,致力于发现并创造最好条件,以使休闲成为人类进步发展及良好生存动力过程中的有机融合。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休闲大会,第九届大会决定于2006年10月16-20日在杭州召开,同时经过世界休闲组织的认可,杭州在申办第九届世界休闲大会时,不失时机地把世界休闲大会重新策划成博览会,由世界休闲组织、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和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经与世界休闲组织商议决定,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定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杭州举行,为期3个月,以后将定为五年一届,举办地将永久落户杭州。
在运作模式上,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原则,在休博会主场馆建设中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资金,三大园区建设全部依靠民营企业投入,成为国内大型博览会历史上的首个范例。
休博会的举办进一步宣传杭州城市休闲形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计显示主会场全部会展活动项目累计观众数达2765万人次,贸易成交额120.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额10.17亿美元。休博会主园区 “一湖三园”接待人数565万人次,营业收入8.2亿元。并邀请了近3000 位国内外代表参会,英国利兹、西累西徘、法国嘉德省、澳大利亚悉尼市、日本歧阜市和韩国春川市等39个国际城市以及上海、武汉、开封、乌鲁木齐、昆明、南京、台北、高雄等41个中国城市在此设馆,展示各自休闲风情和历史文化。
二、休博会背景下的杭州休闲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杭州在休闲城市的目标发展进程中虽然休博会带发挥了不少积极影响,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
1.国际化程度低、旅游消费不足
一直以来,杭州在国内具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是国际上并不尽然。在近邻日本,杭州的知名度除了低于北京、上海、西安、桂林外,还低于苏州甚至大连、长春、哈尔滨,在韩国 更是低于青岛、烟台等地。
杭州始发国际航班数量非常有限,洲际线路仅有荷兰阿姆斯特丹一条,其他都是亚洲城市首尔、东京、大阪、釜山、曼谷、新加坡、吉隆坡、台北等,绝大多数入境游客都是从上海口岸进来,杭州入境市场对上海的依赖性无疑又是杭州缺乏国际知名度的又一表现。
休博会虽然吸引了一些国际城市参展,但数量少、知名城市少;当年来杭观光休闲的境外游客人数也仅 182.02万,居全国第六位,而同期来华旅游总人数则达到了 3978万。
2.休博会的某些运作令人质疑,园区项目吸引力不够
该届休博会虽然政府没有经济投入,全靠市场运作。但是市场的参与者仅有宋城集团一家,并获得来自政府的特事特批、圈地造房售房等多项优惠支持,不禁让人生疑,民众不满,甚至有人怀疑宋城申办休博的别有用心。这无疑让休博会的公信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园区的人工化色彩浓厚,绿地率低,建筑密集,展示空间和方式变化少,手段平常。虽近百个城市参加休博会,但基本演变一场为期半年的旅游推介会、招商会,且门票过贵。
3.交通瓶颈阻碍了休闲产业的发展
杭州在国内的知名度使之每年吸引来2600多万游客,又因为省会的特殊身份,求学 、创业 、居住人口众多,对通行和停车形成挑战,每天有30多万辆机动车在主城区穿行,还正以每年5万辆速度激增,现有路况已经难以应付,阻塞常常发生,即使高架桥亦如此,机动车时速只能达到 30 公里/小时左右。停车方面,杭州目前注册汽车泊位3. 7万个 ,与国际通行的每辆车 1. 15 个左右的车位相距甚远。
4.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影响城市形象
杭州近几年不时有马路飙车或酒后驾车致人死亡新闻事件,加上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肇事者的包庇袒护,国内外舆论广泛传播,影响恶劣,甚至网友发出“杭州是天堂还是地狱”的疑问,不少网友认为:“杭州目前不是一座安全的城市,至少在交通方面很不安全。”不少人因此为是否来杭州犹疑不定。
此外,流动人口数量上升带来治安案件如盗窃、抢劫、杀人等,因此市民或游客都避免前往人少幽静处如河边或山上。
杭州群山众多,易发生游客景区迷路事件,往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搜寻,但因为目标确定困难,容易错过最佳救援时机,有时找到时该游客已经死亡。
5.仍以观光为主,,还未达到“休闲之都”的要求
“赏湖 、赏花、喝茶 、爬山”是杭州人传统休闲方式,但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包括国际游客的休闲需求。虽然杭州的休闲文化设施在国内已算一流,但是与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图书馆设点还太少,不方便;歌剧院剧目少、票价贵、距离远;其他如昆曲团、越剧团等,对百姓来说基本名存实亡;博物馆也往往开张时热闹一阵;大多数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业余时间的活动仍主要是打牌、看电视、玩电脑。
虽然是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但杭州距离国际休闲城市还有不小差距;虽然有 “拼休闲”的强大实力,但充其量杭州目前也只能称作是国内走在前面的旅游观光城市或者具有休闲品质的城市。
6.城市休闲接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杭州酒店业等服务体现的更多是职业色彩而非柔,缺乏亲切感;在为境外游客服务时语言是其提供服务的基础,杭州酒店等场所服务人员的外语沟通能力还有待提高;市民的外语水平也很差,碰到有帮助的外国游客也无能为力,只能视而不见,容易使对方误解为冷漠、不欢迎。这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游客对城市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三、休博会背景下促进杭州休闲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下一届休博会已定于2011年在杭州召开,并且今后将每隔5年举办一次,休博会将继续带给杭州休闲产业发展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应针对已经暴露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1.扩大国际影响,提高国际游客到访率
除传统的走出去、请进来,申办高规格的国际会议赛事等营销路径外,开辟更多国际始发航班也非常重要,据了解,浙江籍海外华侨约140万人,经常往返于家乡与欧、美之间,对直航的要求很强烈,欧美也是世界重要旅游客源地,开通直航对双方是双赢的。
2.休博会的运作模式应公开透明
休博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模式非常好,开创了国内会展运营新局面,但是应该走市场化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参与企业,并让企业、媒体和公众全程监督。
3.进行科学的交通管理
除加紧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外,应增加公共交通的种类、线路、价格的优惠度和在城市交通中所占比重,让公共交通拥有优先通行权;让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和公共自行车一起形成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在中心城区的空车出行,鼓励公交出行、拼车出行。
4.树立安全的城市形象
交通安全方面,严格交通安全管理,杜绝酒驾、飙车等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公正调查,结论客观,不偏袒富人。景区安全方面,应增强景区安全巡逻,震慑犯罪分子,保护游客前往僻静景区的游览权益;景区可以学习北京安装“野外山区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游客迷路时可以给手机充电,并打救援电话,报告准确位置,可大大提高救援效率。
5.提供多元化休闲服务
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和歌剧院、戏曲剧院等休闲场所,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尤其青少年的气质涵养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的设置应近距百姓社区;博物馆和艺术馆也应通过各种方式亲近社区和青少年;歌剧院和戏剧院应编排丰富的节目、以平民的价格走近百姓,使之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还可以充分利用杭州多水多山多峡谷的地貌特征,开展游泳、冲浪、攀岩、滑翔、远足等适合国内外年轻人群喜好的动感休闲活动;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满足富裕后的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6.提高外语沟通水平,提供柔性化服务
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外语沟通能力,特别强调服务人员应去职业化服务色彩,增加富有亲切感的柔性内涵;加强语言学习,不仅是英语,还包括日语、西班牙语、韩语、马来语、泰语、德语等小语种。继续发挥杭州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多语种”和“老杭州”志愿者作用;也可组织多语种志愿者走进社区,在市民间推广外语学习和礼仪培训,使其具备一些帮助外国游客的能力,有利于树立杭州友好的国际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在创新实践中办好首次世界休闲博览会[J].杭州通讯,2007,(1):68-69
[2] 江俐蓉:从昆明世博园看杭州休博会的后续发展[J].中国会展,2007(7):46-48
[3] 徐茜:杭州休闲产业链的整合研究[J].经济论坛,2008,(3):36-37
[4] 白红义:杭州休博会吊诡[J].中国新闻周刊,2006.7.31:44-45
关键词:工业设计;科技竞赛;创新培养
0 前言
设计类专业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尤其注重设计创意与实际产品的结合。课外科技竞赛作为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有力的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创新培养有重要意义。工业设计专业除了培养学生广泛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借助种类众多的设计大赛,大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1]本研究旨在对在杭代表性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课外科技竞赛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各类型高校培养模式差异,提出学生竞赛创新培养的意见建议。
1 研究方法
问卷与访谈是调研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选取在杭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代表性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5所高校),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采集各高校师生的态度和想法,为后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2 调研分析
通过对在杭几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在比赛各阶段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培养。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296份,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91.4%,有效率85.8%。参与调查男女比例为51.85%∶48.15%;各年级比例(大二、大三、大四)17.41%∶52.96%∶29.63%;学科类别(艺术类与理工类)之比37.04%∶62.96%。在调研问卷的设计上按照竞赛时间节点分为赛前、赛中、赛后,各项目数据及分析见下:赛前获知渠道的方式上,8成多(81.48%)的学生选择通过老师和同学得知比赛信息,剩余选择网上查询、通过学校官网报名。一半学生参赛想获得对未来有帮助及发展的项目,并获得一定的奖金,其次是荣誉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在选择参赛的具体项目时候较多考虑的因素分别是是否有兴趣、是否有奖金和荣誉、对未来是否有帮助及重在参与。由此可知学生参赛动机基于兴趣及赛事的奖金之上,获奖是否对未来有用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比赛习惯上近半学生选择个人和团队皆有的形式(48.15%)其次是个人参赛(37.04%)和组队参赛(14.81%)在竞赛类别选择上22.22%学生倾向概念设计类、未来产品,25.93%学生倾向企业实际产品类,近半学生(51.85%)以上皆有。学院是否将竞赛融入教学环节,8成同学持肯定态度,否定者主要是大二学生,这应该与课程进度有关。遇到问题时候的处理上,7成学生请教专业老师,其次是网络查询、高年级同学、班内同学。竞赛用时的统计为每周少于10小时占四成、10~20小时占三分之一、剩余的为20小时以上。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赛后的体会和收获中,参加课外竞赛会不会耽误学习的选项中选择偶尔会的占48.15%、不太会占33.33%、完全不会占18.52%。8成学生表示已经参加过省内设计比赛,如市长杯、省工业设计大赛等,5成学生参加了企业类设计比赛,14.81%同学参加了国外设计比赛(红点,IF等)。未参加的比赛原因中,觉得没有希望占37.04%、没有兴趣29.63%、报名费太高17.41%觉得没有必要15.92%。竞赛结果是否符合期望一项结果为一般符合最多(77.78%)、不符合(14.81%)、完全符合(7.41%)。参赛收获最多的是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74.07%)、团队协作意识(17.52%)、课外知识(7.41%)。
3 培养对策
通过以上各时间点各题目结果统计,显示了在杭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于课外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对于竞赛的认知和体会等情况。以下从创新培养的角度就课外科技竞赛与工业设计的教学进行说明和阐述:
(1)课程设置与课外竞赛的衔接。调查显示各高校已经将课外竞赛与本院专业课程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和竞赛实际进行部分课程的增补,或相关课程内容的升级改进以达到适应需要的目的。在大三、大四学年开设弹性度高的设计课程,如设计竞赛专题、设计workshop等[2]在课程的具体衔接上有设计调查、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设计方法等课程,可以和学生参与的各类型设计比赛相结合。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实际的项目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在课上及时对疑问进行解答和处理,同时及时掌握学生参与进度和动态。
(2)探讨各年级及本研学生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课外竞赛的参与不分年级,促进各年级互动可以有效调动各年级积极性,在互动交流的过程实现互补与项目促进提高,中国美术学院已经建立研究生创新平台机制,在各实践操作间建立优先使用及负责制,协助本科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结合杭州市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产学研结合及本科生研究生协同创新的培养机制。
(3)导师工作室、平台一体化自由选择机制。以往的实践显示导师负责制下本导师所带学生只能在其自己的工作室或小组内进行实践等活动,将各工作室及平台打通后实现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竞赛进行参与并由相关项目熟悉的导师进行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最大化发挥。浙江大学在各导师下进行工作室整合,实现学生互动交流的便利化和常态化。
(4)竞赛经费激励与赛后二次奖励。从实际调研结果看,学生较为看重竞赛的奖励和荣誉,院系在经费上给予一定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去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设计和讨论。设计竞赛的主题大多是企业的实际项目或社会需求,让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意味着让他们进入“实战”状态。设计竞赛又均设有奖金和证书,学生的参赛积极性非常高。[3]进行二次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赛事,在学生获奖后及时将其纳入到奖学金评比及各类评优的加分并适当增加权重。
4 结语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设计教育至关重要,工业设计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师、生、校三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竞赛创新的培养需结合各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基础,通过加快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打造一种符合其自身发展需要,同时适应现阶段设计教育规律的环境氛围,使其逐渐形成具有创新性设计思维和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艳敏,郭茂来,姜霄.工业设计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嘉兴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2(4):210212.
[2] 何铭锋.以设计竞赛驱动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2(6):151.
关键词: 材料改性技术课程教学 行业标准 考核方法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1]。随着高分子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急需大批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型“通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2]。
1.原有《材料改性技术》课程考核方法存在的弊端
《材料改性技术》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开设于第四学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了解高分子产品改性的方法及技术,认识材料改性的重要性,理解材料改性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改性的基本工艺过程、技术要点,具备调整设置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工艺操作的能力,具有对材料改性初步设计和解决处理常见质量问题、生产出符合要求产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提高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材料产品的生产、改性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原有的教学过程主要以“知识”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聚合物的填充改性、纤维增强改性及共混改性”,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纪律、其中考试、作业)占40%,实验(实验报告、纪律、实验态度)占20%,期末考试占40%。在此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只要不迟到、早退,完成作业,考试前背背就能通过,完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较差。
2.基于行业标准改革《材料改性技术》课程考核方法的重要性和措施
行业标准是行业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行业主管机构制定并报送相关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3]。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通常都是由行业有关部门组织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与《材料改性技术》课程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高分子加工的相关标准(如GB/T6038-1993橡胶试验胶料的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GB/T9865-1988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等)、高分子材料的测试标准(如GB/T2411-1989邵氏A型硬度、GB/T1043-93简支梁冲击强度、GB/T9871-1988硫化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等)、高分子制品的相关标准(如GB/T2952-1989电缆外护套、YDT1113-2001光缆护套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特性等)。
将行业标准的要求有机融入到《材料改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符合当前行业岗位职业资格的要求;有助于促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通过行业标准这一行业企业共同遵守并有效实施的规范性文件,深入挖掘行业企业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从而保证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最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4];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通过与企业专家的接触能够了解行业的需求,得到高新技术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总之,行业标准的融入,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实训营造了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了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提高了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高分子产品的生产、技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教学改革相对应,《材料改性技术》的考核方法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考核可以检查教和学两方面的效果,同时能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中各任务的特点,通过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及阶段性考核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重视项目进行的每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1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占期末总评成绩的10%。经过与企业专家、本系教师的反复探讨,将过程考核细分为素质考核、项目考核、实验考核三个过程。
素质考核主要基于考勤、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项目考核主要基于项目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检查、项目讨论总结进行。实验考核基于实验态度、实验动手能力、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现场管理来进行。具体的考核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过程考核考核表
A、B、C、D对应的份数依次为100、80、60、0,在计入总分时乘以成绩比例。评价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共同给出过程考核的等地和分数。
2.2结果考核
此模式用于期终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的程度。考核中包括了灵活性的题目如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知识的具体应用等。题目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选择题、综合应用题等。
3.结语
将行业标准融入到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标准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所从事行业、企业的工作标准和技术要求;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实现与企业零距离。与之相对应,应当对原有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主要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伊丽丽,刘春鸣,刘爱军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60-62.
[2]王庆桦.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58-63.
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概况
二、建设条件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依据
第三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环境分析
第一节社会经济环境
第二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投资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相关政策
二、地方政府作用
三、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章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盈利水平
二、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偿债能力
三、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增长前景
第二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投资机会
第三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主要投资风险因素
一、投资环境风险
二、资源及原材料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市场风险
五、财务风险
六、安全风险
第四章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市场调查
一、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使用情况
二、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现有生产能力
(一)现有生产能力及利用率
(二)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三)本地区现有生产能力
(四)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
(五)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生产能力及预计投产时间
三、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产品产销量
(一)总产量及其变化情况
(二)地区产量分布结构
(三)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比较分析
(四)近年来产品进口量、进口价格及进口来源
(五)近年来产品出口量、出口价格及出口去向
四、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价格
(一)产品定价管理办法
(二)产品销售价格及其变化
(三)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分析
五、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主要替代产品
(一)替代产品性能、质量及优缺点
(二)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及产量
(三)替代产品市场价格
(四)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第二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市场分析
一、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产品寿命周期分析
二、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产品市场供求分析
三、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市场细分
(二)选择目标市场
(三)产品定价
(四)需求量分析
四、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消费者分析
五、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市场前景分析
(二)产品需求预测
(三)产品价格预测
第三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市场推广策略
一、产品销售方式
二、促销价格制度
三、营销策略
四、销售费用预测
第五章企业竞争分析与项目规模选择
第一节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一、竞争对手市场表现
二、竞争对手实力及优劣势
三、市场竞争策略
第三节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状况
三、企业优势及劣势分析
四、企业竞争策略
第四节产品方案与项目规模
一、产品方案
(一)产品选择依据
(二)产品名称及规格标准
二、项目规模选择
(一)项目总规模
1、主要产品年产量
2、主要副产品年产量
3、主要设备装置
(二)项目经济规模分析
(三)项目建设方式及内容
第六章项目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基础设施与设备
一、基础设施与设备使用情况
二、费用估算及折旧
第二节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
一、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二、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一)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二)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
(三)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四)各项费用估算
第三节人员配备
一、生产组织形式
二、劳动定员与培训
三、工资及费用估算
第四节实施进度与时间控制
一、项目实施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五节安全措施
一、安全隐患分析
二、主要安全卫生设施
三、消防措施及建议
第六节环境保护
一、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环境治理方案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一、固定资产投资
二、无形与递延资产投资
三、预备费
四、投资方向调节税
五、建设期利息
六、流动资金
(一)资金构成
(二)资金估算
第三节资金来源与筹措
一、资金来源
二、筹资方案
第四节资金使用和管理
一、资金使用计划
二、还款计划
(一)还款资金来源
(二)还款方式
(三)还款计划
第八章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项目结果预测分析
第二节成本收益分析
一、生产成本
(一)总成本
1、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2、外购燃料动力
3、工资及福利基金
4、设备折旧
(二)单位成本
二、费用估算
(一)销售费用
(二)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三、收益估算
(一)收入估算
(二)税收估算
四、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第三节项目财务分析
一、盈利能力
1、投资利润率
2、投资回收期
3、财务内部收益率
4、财务净现值
二、债务偿还能力
1、资产负债率
2、贷款偿还期
三、项目财务评价
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
二、盈亏平衡分析
三、风险因素与对策
第五节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节结论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第一节可行性分析结论
第二节中经纵横(CMRN)建议
一、产品定位
二、价格策略
三、营销策略
附录:
Abstract: The stud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bout methods and approaches is i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carrying out research in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developed a new way for research, it is the focus and goals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duct research.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科研;渠道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vocational colleges;research;channel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06-01
0引言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一个突出特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高校并列的三大重要社会职能,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校企合作的机会,拓宽科研渠道,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1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
近年来,校企合作被认为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而被大力推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订单式”模式培养人才,让高职院校充分把握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行“就业式实习”,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实行教师挂职顶岗培养、聘请行业专家,壮大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了办学实力;合作建设实验、实训室和教学工厂,节约了办学成本,促成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联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转变了教学方法与思路,让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切合实际,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得到了众多高职与企业的强力支持。
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纽带,应当充分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之中,实现其促进人才培养、推动社会服务的职能。其一,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提升了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人才培养、顶岗实习、专家聘任、教师挂职、基地共建等方面。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可以合作建立科研院所,加大重点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这本身就拓宽了合作的领域。同时,还可促进对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等方面的研究,促使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改善,使校企合作更加充分、有效。其二,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一方面锻炼了教师队伍,帮助教职员工了解行业现状,掌握最新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有机会参与行业调研、技术改造等研究性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质,激发了他们的操作热情。其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可以改善高职院校科研条件,激发科研热情,科研成果更容易转化为生产力。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科研经费不足,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少,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更少。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可以把研究工作放在厂房、公司等现场进行,节约了研究经费。在进行科研工作时,遇到的经费阻力较小,同时得到的是行业、企业第一手资料信息,科研成果具有明显的实践操作特性,更容易转化为生产力,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就可以充分调动起来。
2共建研究院(所)是校企开展科研合作的前提
从199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来,高职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给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社会经济做出了贡献。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中专学校、技校,或是由成人教育院校转制而来,在科研工作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高职院校管理层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前提是要要建立健全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可以由企业赞助资金,指定课题,提供场地,并派出技术管理人员全程参与课题研究过程,获得第一手课题研究成果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改造项目。高职院校可根据教学专业领域研究情况,指定学科专业带头人组建科研院(所),组成以学院师资力量为主、包括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在内的科研队伍,围绕科研课题,对相关企业、技术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得到科研成果。这种合作模式,正好可以弥补高职院校科研经费不足、组织机构不健全的弊端,形成合力,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3技术改造、行业调研是校企合作研究重点
今天,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非常不容易,平白无故地让企业拿出钱来赞助科研项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校企合作开展的科研项目,就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所以,充分参与、开展企业行业调研、技术改造是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重点。
技术实力是厂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落后就意味着在市场中处处被动挨打,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与更低的经济效益。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改造,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带头人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可以深入发掘企业技术人员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企业生产平台,推动师资科研队伍与专业学生同时积极参与其中,既可加强师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又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实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同样,企业的生存也离不开对所在行业信息的准确把握。由于所处位置不同,高职院校更容易获得整个社会行业的各类信息。校企合作开展行业信息调研,可以让企业准确把握行业现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规避市场风险。同时,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为主组成和科研团队也因此能及时捕获行业信息,给学生传授的是最新学科专业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4改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是校企合作研究核心
高职院校依托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实现服务社会目的。因此,改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核心。
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对于改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作用体现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锻炼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水平;二是在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改造与行业调研相关课时,应同时注意把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到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接受专业最新专业知识与信息,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三是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同时应当注意加强校企合作方式与渠道的研究,推动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促使高职院校改善教学教学方法,抓好教学改革,让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关键词:转制 科研院所 科学发展
十多年来,国有科研院所的转制改企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如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在科技产业规模和效益方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等都迈出了成功的步伐,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转制改企的科研院所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尽管转制改企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却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如科研活动的外部性、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弱化、创新模式的不适应、产业化的瓶颈等问题,由此制约了转制改企的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在政策上、发展模式上进行进一步改革以得到妥善的解决。
一、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成效
(一)科研院所科研及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1)科研能力得到有力提升。转制科研院所不但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科技计划和行业重点研发任务,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取得了行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性技术成果,而且还积极进行技术扩散,对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批地方科研院所已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具体表现在研发活动重要性继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行业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应用性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优势突出。据科技部统计,2007年247家中央级转制科研院所共转让技术成果1800余项,受益企业1.5万余家。如(图1)所示,2004年至2008年期间,中央级转制科研机构完成科研项目数由2004年的4835项增加至2008年的7497项,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虽然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数明显减少,由2004年的144项减少至48项,但获行业科技奖励数近三年却逐年递增。不难发现,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转制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质量总体有所下降,但为竭力保证在行业内的科技领先地位,转制后科研院所更加注重科研的行业针对性,而专利申报数的增长则说明转制后科研院所对技术的市场价值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2)科研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据科技部对247家中央级转制科研院所的调查,2007年科技经费投入约150亿元,其中,来自政府部委的纵向经费26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倍多;来自企业的横向科研收入127亿元,是2000年的4倍;院所自身从市场竞争取得的效益中自筹科研经费约20亿元。近几年转制科研院所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及发明专利。仅2008年,以上科研院所共完成科技成果7497项,获得国家级奖励48项,申报专利5779项。
(二)形成了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技企业 转制改企以来,科研院所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产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提高,资产运行质量明显改善。根据科技部组织的“转制院所改革跟踪调查课题组”对两批转制的国务院部门所属的开发类科研机构共376家进行的连续跟踪调查数据显示,两批转制转制院所2008年资产总额达1811亿元,比2000年的514亿元增长了252%;净资产为795亿元,比2000年的236亿元增长了237%;年收入总额1152亿元,约为2000年的5倍;利润总额82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501%;上缴税金73亿元,比2000年增长803%;2000年有约16%的转制科研院所处于亏损状态,2008年下降到8.5%,且亏损额明显减少。 从2000年至2008年转制科研院所主要经济指标变动情况如(图2)所示,2004年以后的四年,转制科研院所无论是资产规模、收入、利润水平,还是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都明显高于2004年之前(即转制后第一个四年),增幅也明显提高。这表明2000年至2008年期间,转制后科研院所不仅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资产投入在大幅增加,而且盈利能力也在稳步增强,对国家的税收贡献日益增多。虽然受转制过渡期影响,短期内转制科研院所总体资产周转效率还不理想,资产运行质量还不够乐观,但纵观转制后的九年数据,基本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后。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4年是个转折年,而该年也正是国家“十五”计划结束和“十一五”计划的开始,这也验证了目前对科研院所转制的阶段划分。从主要收入构成看见(表1),2000年至2008年间转制科研院所在保持总体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销售收入比例逐年上升,即从2000年的59%上升到2008年的74%,产品销售收入成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收入来源。这表明转制科研院所已经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在改革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科技产业化在院所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企业化对科研院所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从各项收入增幅的比较分析可见,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其他收入,横向科技收入增幅大于纵向科技收入增幅,转制科研院所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稳步增强,同时对行业的科技贡献日益加大,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制科研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产生的效益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由技术推广所产生的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行业经济效益、配套带动效益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等间接经济效益更是无法估量。因而,转制科研院所在国民经济发展、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的作用,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及其带动作用和涵盖面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最好诠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包括人们观念上的改变,是全社会变革前进的内在动力。
(三)转制科研院所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截止到2009年,仅国资委所属的转制科研院所就投资成立了约20家规范化股份公司,其中有15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多数业绩良好、初步实现了科技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释放出了巨大的潜能。其他直属、控股公司180多个,生产基地20多个,已建和在建的生产线50多条,分院和分所30多个。科研院所创办产业是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新型院所管理体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为今后吸引战略投资者、联合兼并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转制科研院所的所办企业一般具有明显的高新技术特征、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技术壁垒,对于发挥其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加大转制科研院所对上下游相关领域的渗透,增强科研院所的经济实力,从而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转制科研院所人才建设得到较大改善,科研人员待遇明显提高,人才外流现象得以根本遏制,保持了人才队伍的稳定,如(图3)、(图4)。同时,引入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形成了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转制后科研院所人员流动虽然比较频繁,但人才流失现象逐渐好转。在流入人员中,高素质人才占主体,其流入大于流出;而流出人员中,低学历人才居多,且流出多于流入。可见,高素质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并逐步趋于稳定,如(图5)所示。随着转制后各院所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研究生培养人数会逐年增加,人才队伍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人才流动必将更好地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五)科研院所竞争力有所提升 转制科研院所的核心竞争优势显著,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突出的科技领先优势;雄厚的人才优势;特有的专业、技术系统配套优势;无形资产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逐渐加强的科技产业优势。
二、科研院所转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迟缓,制约了科研院所的发展国有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在取得成绩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关键原因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缓慢。而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因此,可以从这以下方面来分别考察国有科研院所在企业化改革过程中的进展情况。(1)产权清晰方面。国有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虽然历经了十余年的历史,但其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却十分缓慢。大多数国有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采取的是整建制划转,只是在二级公司层面上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而在科研院所的母体上仍然存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没有变动的现实,有关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的归属仍然比较模糊,因而产权结构并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2)权责明确方面。权责明确要求转制改企的国有科研院所应该拥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转制改企的国有科研院所在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差强人意。第一,转制改企的国有科研院所中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不明确。第二,转制改企的国有科研院所仍然是国有独资企业,因而保留着传统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内部管理制度也缺乏活力。第三,由于转制改企后的国有科研院所仍然带有相当大程度的国有企业性质,企业的凝聚力和管理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3)政企分开方面。仿效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战略,在转制改企时政府对大型国有科研院所的控制力有所增强,政府在转制改企中没有实质性地撤出国有科研院所的经营管理。(4)管理科学方面。转制改企后,国有科研院所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或组织的竞争。然而,纵观转制改企的科研院所,缺乏有效率的激励机制的不在少数,依赖政府直接指定科研课题、确定行政级别、划拨科研经费的现象大量存在,同时,包括人力资源招聘、分配制度改革、研究与开发活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没有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
(二)科研活动外部性与企业盈利目的之间的矛盾受行业特征和业务惯性的影响,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仍然需要从事大量公益性的科研活动,以便向全行业、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公益服务。科研活动带有正外部性、基础性、集成性、公益性,但转制改企后的国有科研院所毕竟需要满足企业活动的某些特征,特别是需要满足其盈利目的。由于转制改企后,政府对科研院所的资助力度十分有限,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的经费大部分需要靠自己来筹措,科研管理及技术人员疲于到市场上争取各种资助,从而弱化了科研院所既定的研究方向和职能定位,这不利于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公益服务的提供。
(三)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弱化转制改企后国家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少,由于行业共性技术的外部性,其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收益小,因而企业化运作的科研院所在提供这些技术的研发方面存在供给不足的倾向,这就使得在某一行业或多个行业或企业中使用的前沿共性技术慢慢地进入缺位状态,行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不容易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多数行业或产业领域的发展必然会遇到技术瓶颈,最终达到发展停滞。在转制改企过程中,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任务不明确,企业化的科研院所在承担行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相互推诿、互不合作等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行业共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工作十分缓慢,技术扩散的效果不理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减少了企业化的科研院所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动力。
(四)创新模式与创新要求不相适应 首先,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一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出于技术安全的考虑,其内部的人力和设备资源仅供本单位使用,这既不便于与其他的科研院所形成合力攻关、相互取长补短的合作关系,又不能联合起来共同承接和攻克国际性重大科研项目,即便各科研院所有小规模的合作,也是由政府主导而非根据知识和技术创新条件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技术联盟。这种靠行政命令形成的技术联盟不一定符合知识和技术创新的规律,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次,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与各类生产性企业展开合作与交流的行动不够踊跃,共创适销对路的科研产品的主动性不强。再次,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中人才流动与重组机制不够顺畅,这既有国家现行人才体制的原因,又根源于科研院所专用技术人才流动性不足的痼疾。只靠转制改企科研院的资源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科技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就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知识和技术创新将难以达到理想的境地。最后,企业制度创新缓慢也是制约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从事知识和技术创新的科研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
(五)科研院所的科研绩效考核缺失 虽然转制改企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时间,但对大多数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而言,其绩效考核仍然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甚至与一般性企业的绩效考核在同一层次上,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科研院所绩效考核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由于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从而主动或被动地忽视了对公益性、公用性或基础性科研产品的重视,在现行企业绩效考核机制中这方面是不尽人意的。其次,科研投入的特殊性没有在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的绩效考核机制中体现出来。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在科研投入上也与一般性企业有很大的差别,同时,科研人才的社会效益也很难用比较准确的数字来衡量,因而单纯重视经济绩效的考核办法在评价科研人才资本的大小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转制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滞后,阻碍了适合转制改企科研院所长远发展的科研成果绩效考核机制的形成。一味地依靠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科研成果的优劣,或仅仅重视科研数量和科研成果为本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将科研产出的绩效考核与科研人员的收入结合起来,岗位管理与科研绩效评价出现严重的脱节,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政策很难落实到位。最后,转制改企科研院所成果评价的现行机制不能适应科研院所业务发展的需要。国资委考察的往往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否及其可能性,特别是科研院所的收入增幅和利润水平,而对科研的投入产出关系、基础性技术比重、技术外溢效应、社会效益等指标的考核实际上是缺位的,特别是没有能够把创新能力、人才资源、科研成果等列入考察的范畴之内,这就违背了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对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六)科技中介机构的缺失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在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上采取了重点扶持和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但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很不成熟,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同转制改企的科研院所的需求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科研院所生产组织方面。由于各级行为主体的认识不充分,软硬政策投入不到位,科技中介机构管理体制机制不规范,目前能够满足现实需要的科技中介机构仍然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偏低,它们服务于转制改企的科研院所的能力还有大量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空间。(2)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它们一般按照企业化模式运行,其逐利本性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诸如运作不规范、缺乏信用、短期行为倾向严重;另一种是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它们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由政府或行业授权而成立,但大多数只是一个空壳的牌子,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正是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的缺陷使得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3)共性技术扩散方面。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也囿于种种原因而不能为共性技术的扩散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让共性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大打折扣,这对本行业、学科或领域的科技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七)科技产业化的困难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存在不足,这些不足既有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滞后所导致的资金、人才短缺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科技中介机构缺失的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转制改企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化的资金瓶颈。转制改企后的科研院所在科技产业化方面的资金缺口很难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而筹措,同时,科技产业化从整体上缺乏政府和其他企业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科技成果因缺乏转化资金而未得到应用的比例高达25%,因此,必须尽快解决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投融资渠道不畅问题。(2)转制改企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化的人才瓶颈。科研院所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存在后劲不足的隐患,这就造成了科技成果的研发一方面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不高。(3)转制改企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规模化问题。由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滞后,转制改企的科研院所在处理科技、经济、市场之间的关系上仍未取得成功的经验,从而对科技产业化的规模化运作形成障碍。(4)科技适应市场的程度也是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经常需要遇到的问题。市场导向的科技产品生产对于科技产业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脱离市场需求的科技产品必然在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供需不对接的问题。
三、科研院所转制的建议
(一)关于国有科研院所的定位 经过10年的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国有科研院所基本完成了第一次的改革定位,即从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并且不断做强做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那么,国有科研院所改革的最终目标就算已经大体达到了呢?国有科研院所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发展目标,不能采取 “什么盈利就发展什么”的发展战略,不可以擅自改变国家赋予其必须实现的重要任务,不能任意放弃国家决定其从事的主要科技方向,尤其是国计民生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科技目标。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必须实行即使不赚钱也要研发的原则。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就是要实现国有科研院所根本性质的再塑造。国有科研院所自己做强做大,具有强劲的竞争力,这只是实现了一个方面的目标。社会并不仅仅满足于国有科研院所的“独善其身”,而是要求国有科研院所必须“兼善天下”,国有科研院所的贡献不能主要表现在自身做强做大上,而主要是要表现在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上,国有科研院所的根本性质就是促进及引领国家及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在这方面国有科研院所的改革显然还做得很不够,还有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因此,转制国有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第二次定位目标应为以下方面: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整体有效运行和保证科技成果的有效扩散。第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大民生事业工程建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关键科技创新突破,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危机应急机制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科技依托作用。第三,在改善产业发展结构方面发挥关键的科技推动作用,实现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当基本实现了国有科研院所改革的第一次定位目标后,国有科研院所必须向更高的第二次定位目标推进,对国有科研院所的绩效评价采用更高层次的评价标准。国有科研院所实力的不断增强,使之有条件和有能力更好地承担起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队”的功能。现阶段,我国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整个国家和各领域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能力。在这些方面国有科研院所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二)基于二次定位的深化改革方案选择应根据行业特性及自身不同的特质,与政府及行业机构一道,共同商议确定进一步改革发展模式。对于国务院国资委或地方国资委集中管理的科研院所,建议采取联合做大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探讨横向联合重组,成立如“中国技术研究院集团”等机构,搭建创新平台,以充分实现国家或地方科技战略,体现科研院所“国家队”的作用及社会责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其特殊而重要的价值。对于仍存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科研院所,尤其是还以工程研究为主的科研院所,可以探讨按照签约研究院的模式。与政府紧密捆绑合作,发挥“国家队”或“地方队”的作用,引领行业的发展,实现科研院所的真正社会价值,减少不必要的科技资源浪费。如国家住房及建设部可以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签约,国家工信部可以和电信科学研究院进行签约等,将其在公益性科研方面视为该部直属的科研院所,授权其进行有偿科研活动,而在其他方面,仍然按照国资委对其所辖国有大型企业的要求进行。对于所处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尤其是以产品研究开发为主的科研院所,建议选择战略重组方案。进入该行业大型企业,输出了技术得到了资金与支持,在大型企业中实现科技产业化以及产业科技化的目标,增强大型企业的行业地位,提升科技水平,真正成为国内第一,国际一流。同时,也促使大型企业二次定位,更进一步地发挥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国民经济强有力的支柱。对于已经转制为民营或股份制上市的科研院所,宜采取自强发展的模式,继续独立运行,通过自己的特色取得研发的优势以及市场的份额,通过融资等金融手段得到科技产业化需要的资金,使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做强做大。在最大限度上发挥科技促进作用,提高竞争层次,补充国有科研院所的不足,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其他科技型企业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三)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改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政府在基础和公益性方面的投资和管理作用;二是改进政策支持体系;三是推动科研院所上市融资。除了利用国家科研经费支持、政策性金融信贷等金融支持外,转制的科研院所还应依托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四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化。应该重点突出和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科研投入力度、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等重要指标及其权重,采用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指标,对转制科研院所建立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分类考核体系,构建一套全面反映转制科研院所特点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总之,国有转企改制科研院所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其进一步企业化改革要紧紧围绕着二次定位目标来开展,切实履行自身的历史使命,以国家兴亡为匹夫之大任,争取在十二五发展期间取得跳跃性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转型期中国国有科研院所的改制问题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陈章水、方兆本:《我国科研院所改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第5期。期。
[3]周、杨钟鸣:《对科研院所经营性资产管理与运营的几点思考》,《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年第4期。
[4]朱传柏:《对深化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几个问题的再认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7期。
[5]陈伟:《福建省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徐丰伟、吉晓婷:《科研院所转制后存在问题及对策》,《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年第1期。
[7]张杰军、汤世国:《中国科研院所治理改革引入市场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4期。
[8]刘蓉蓉:《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探讨》,《农业科技管理》2009年第1期。
[9]黄建国:《中国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10]谢宝富:《北京市市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1]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2]徐冠华:《关于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几个问题》,《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7期。
[13]王胜光、李真真、刘会武:《科技机构企业化转制的问题与对策》,《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4]赵吟佳:《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后新型研发体系的构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7期。
[15]张恒力、叶中华:《现阶段公益型科研机构进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1期。
[16]韩金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科学与管理》2004年第2期。
[17]辛贤:《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报告》2001年。
[18]陈章水、方兆本:《我国科研院所改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第5期。
[19]赵予生:《基础性公益性科研院所改革改制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