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数学推理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推理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推理教学设计

第1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艺术精神;工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7-03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湖南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是具有鲜明城市办学特色的校级重点专业,其主干理论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在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并适应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等各项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

建筑设计有理性的要求,也有感性的操作,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长期以来,《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理念,也在此两属性间摇摆:理性的教学方法以系统理论为纲,把建筑设计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入门快、易接受,但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理性、直观,大部分学生缺少应有的艺术独创精神;感性的教学方法重感觉、讲技巧,以艺术精神及其美学价值追求作为主要教学宗旨,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成份,但只有少数同学能达到这种“灵感碰撞式”的教学效果。“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强调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同、交互推进,在培养学生艺术精神及其多元美学价值追求的同时,注重其纯粹性和抽象化的建筑艺术形态,与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同步提高,能较好地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注册建筑师考核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两阶段四模块”的特色教学内容

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探索性地构建了与之相协调的“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即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包括设计创意、设计方法两个知识模块);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包括设计知识、设计规范两个知识模块)(图1)。“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建筑学专业最核心的美学追求与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相结合,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其具体内容是:第一阶段: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①设计创意模块:建筑艺术的价值追求;建筑艺术的设计构思;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②设计方法模块:建筑艺术的形体构成;建筑艺术的空间构成;建筑艺术的细部构成。第二阶段: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①设计知识模块:单一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剖面完善设计;建筑立面调整设计;总平面与环境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原理;②设计规范模块: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此外,科研带动教研,2010年6月,“非线性建筑时代《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被确立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课题研究致力于拓展和创新前沿教学内容,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非线性建筑的模式语言,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随时更新建筑美学理论和参数设计方法的教学内容。

三、强化“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

“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是指,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图2)。在本课程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等,创设并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结合生产项目,完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和理论素养。创设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利用学校设计院和教师工作室平台,我们将学生8~10个人分成一组,在老师的带动下进行校内实训室实践体验学习,同时带领学生参加规划、建筑设计的评审会,广泛地听取当地部门、专家的意见,学生从第二课堂及其实践拓展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到了宝贵的体验感悟和知识积累。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学应逐步减少教师的外部控制,增加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传道解惑、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为此,我们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第三课堂“自主建构教学模式”。2007年以来,我们成立了多个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共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项目9项;2009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和探讨本课程学术界热点问题,校内、外专家建筑理论专题学术报告达11人次,开阔了学生学术视野,营造了学术氛围。此外,我们开辟教学楼五、六两层的走廊作橱窗,陈列优秀设计作品和上届学生的设计作品,开展各种学术沙龙、教师轮流参与指导等多种学术活动。另外,学院专门开辟了一个近200m2的展览室,展出各种优秀获奖成果,以丰富第三课堂的课外教学。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构建现代技术教育信息平台。本课程理论课全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其PPt课件已全部制作上网;此外,教学网站上还有学校所做的设计作品、设计实例、习题、教学录像等,大大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精品资源,构建了与时俱进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

四、完善“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通常是指,从教师的工作规范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包括听课制度、评教机制、考核机制等等,都有制度保证。在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探索了“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学习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首先,建立“成绩评定弹性计分机制”,即设立“创新附加成绩”计入总成绩的“弹性计分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体验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其次,通过介绍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协助课外学术沙龙和创新活动,培养对本课程学习热情;通过与学生座谈、课后交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一部分考研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带动学风建设。

五、教学改革的应用成效与推广前景

1.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实际工作、继续学习深造的理论基础。毕业生同学都普遍认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收获大。特别是本课程教学的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其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在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助进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社会活动能力、设计实践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的全面提高。因而,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普遍成为各个建筑设计院的中坚力量,很多学生毕业不久就成为了建筑设计项目的负责人,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如刘君言、戴新征等同学,主要负责义乌市北苑资产管理中心办公楼、江西永修亲水山庄小区、江西高安德亿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多项实践工程,表现出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并很快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因此,本课程的“体验互动教学”,在提升毕业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筑学专业同学共完成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9项,学生的艺术追求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如2009届毕业生徐顺,就职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山东威海韩国风情街、山东惠民县人民医院”等国内大型招标项目中,多次赢得好成绩;2010届毕业生戴海飞,刚毕业半年,其蛋形蜗居的设计创意,以及他用竹子造出的“蛋形小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充分体现了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2009年,《建筑设计原理》教学课程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与该课程对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外加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等,已上传到“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课程网站建设水平高,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推广进程快。其网络教学资源更是倍受莘莘学子广泛关注,自2010年12月起,《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网站点击率一直稳居“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第一位。不少省内、外高校学子,都纷纷发来电邮,希望拷贝原版全套课件。与此同时,不少省内外高校同行,如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惠州学院的同行教师,也前来交流学习,并十分赞赏本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及其优秀的网络共享教学资源。显然,借助“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教学成果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中,取得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

注重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同步推进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教学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书斌.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华中建筑,2010,(6).

[2]潘明率.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09,(2).

[3]王璐.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09,(17).

[4]罗能.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方法的初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9,(12).

[5]胡莹.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8,(12).

第2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本文将在认识2011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数学学[JP3]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从教材文本走向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设计[JP]

一、教材文本的认识与思考

教材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一模块知识在不同的学习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关注这一点,并付诸实施呢?教材的结构特点十分鲜明,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为改进数学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保证同样,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也关注到这一点呢?

二、从教材文本走向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文本,我们提倡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不能忽视把握教材文本中的学习目标、经验、方法,设计有效的建构活动新课程更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提供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机会,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学生往往在此过程中觉得有困难,这不仅与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建构活动的设计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提出三点思考:

(1)关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目标,教学设计要紧扣现阶段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概率”这三个学习阶段的课堂教学时,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同,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如下面这个问题:

有4个盒子:1号盒子中放有10个红球;2号盒子中放有10个白球;3号盒子中放有8个红球、2个白球;4号盒子中放有5个红球,5个白球

对于以上题设,在苏科版《数学》教材中的“感受概率”教学时,设计问题是;现在要从某一个盒子中摸球,几号盒子一定能摸到红球?几号盒子有可能摸到红球?几号盒子一定摸不到红球?

但是,在苏科版《数学》教材中的“认识概率”教学时,设计问题是:让你分别从4个盒子中摸出1个白球,摸到白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而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概率的简单应用”教学时,设计问题是:将4个盒子中的球全部放在一个口袋里,显然袋中装有白球和红球共40个,如果事先不知道袋中有多少个白球、多少个红球,那么你能提供一种方法来估计袋中白球数和红球数吗?你采用的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事实上,学生对某一个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也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因此,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充分把握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尊重认知规律,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能力发展合乎规律

(2)关注学生原先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迁移方法来支撑有效的数学思考

设计苏教版《数学》教材“图形的相似”的教学时,全等形是相似形的基础,可以通过类比、猜想、说理的方法由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去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笔者设计的问题情境为: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的研究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如何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引导学生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类比,从中感悟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3)关注学生原先探索知识的经验,应用经验来支撑有效的探究活动

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心对称图形(一)”第1节“图形的旋转”引导学生回顾图形平移的概念,以及平移性质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从概念、性质、作图这三方面来研究,从而与图形的平移进行类比探索研究的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概念教学设计中,突出类似图形的平移,抓住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图形旋转扣住旋转的中心、方向、角度三个要点;性质探索设计中,突出类似平移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研究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旋转角等;作图教学设计中,突出类似平移作图,抓住几个关键的点的旋转来完成作图

三、开放、创新地处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设计有效的巩固训练活动

例题、习题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进一步理解知识,为此笔者提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的例题、习题课做加工比如,教材的章节开头,往往会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每节的例题讲解中,常常会以封闭的方式呈现问题,教师就要重新加工,改变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实际背景,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基于学生初学时的实际情况,教材大多数习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明确的,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如到了整章复习或期中、期末复习时,教师可以对例题、习题进行二次改编,改变陈题的条件或隐去旧题的结论,增强问题的开放性

教师还可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练一练”等内容设计反思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提高探索规律的能力

[JP3]四、领会教材所遵循的理念,设计有效的应用与拓展性问题[JP]

第3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内容 教学设计

浮力 问题解决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是继“浮力”一节内容后,学生对浮力问题的进一步认识,由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感性认知转向对浮力大小的数学原理的把握。因此,如何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运算及浮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

现行人教版教材“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阿基米德的灵感;第二,浮力的大小。第一部分从“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出发,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所受的浮力越大。然后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体验这一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也密切相关”。第二部分承接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最后,以一道例题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可见,教材给出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后,未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公式F浮=G排可以进一步分解为F浮=G排=m液g=ρ液gV排,即F浮=ρ液gV排。学生在学完这一节内容后,也可以应用公式G排=m液g=ρ液gV排,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求解浮力问题,最终熟练运用公式F浮=ρ液gV排来解答与浮力有关的计算题。但这只是停留在公式表面的应用上,却不能深谙公式的物理意义。

针对以上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揭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及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并突出了与上一节“浮力”在研究意义上的整体性。

二、原理本质的教学设计

为了使 《浮力》一章的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整体,能够更好地揭示“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我运用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事实上,问题解决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学习活动,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学科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从上一节“浮力”得出的“如果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那么浮力就越大”的结论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间的关系设计如图1所示:

首先,由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出发,提出问题: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即F浮与ρ液、V浸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阿基米德的故事得出,使问题转变为F浮与ρ液、V排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探究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F浮、V排,液体的密度可以查找密度表,通过实验数据得出。

公式F浮=ρ液gV排回答了最初的问题,F浮与ρ液、V排之间是比例系数为g的正比例关系。公式F浮=ρ液gV排是浮力的决定式,直观地描述了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而与物体自身的密度、体积以及重力没有关系,同时阐明了公式自身的物理意义。

对公式F浮=ρ液gV排进行整理得出G排=m液g=

ρ液gV排,进而推导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不仅提供了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还明确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承接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开启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依据问题而展开思考和探究,对浮力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体系。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探究实验不再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而转变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及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这样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最后通过理论推理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我认为,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内容。

三、教学设计的讨论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联结了前面学过的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使《浮力》一章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问题解决贯穿于整个章节,彰显了教学设计的逻辑性。此外,教学设计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揭示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挖掘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突显教学设计的逻辑

教学逻辑是学生构建清晰认知结构的关键,因此,必须捋清教学设计的逻辑关系。所谓教学逻辑就是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所呈现的顺序,其顺序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把各要素联结起来的节点。如果找到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会更容易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整体性的知识网络。本节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线索――教学逻辑的节点,通过对问题“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的层层剖析,逐步深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探究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的,实验结论揭示了问题的答案,阿基米德原理是对结论的总结与升华,整个教学逻辑清晰了然。

2.浮力与各因素间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在上一节“浮力”中已经介绍了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求解浮力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浮力,而本节课“阿基米德原理”又提出了另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事实上,仔细研究两节的内容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浮力”一节中给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与液体密度,但没有给出浮力与这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而“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恰好解决了上一节课未解决的问题,公式F浮=ρ液gV排不仅回答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的意义所在,揭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物理(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桢.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及其教学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

[3]胡扬洋,耿爱霞.浮力增量公式的推导与应用[J].湖南中学物理,2013(9).

第4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分析

物理为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必须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后才能实现书本知识的内化,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径,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作用,培养学生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能力。自物理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物理教育者对探究式教学作出了不少尝试,虽获得了一定的反响,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有不少“短板”,故笔者认为加大对于探究性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高中物理新课标的解读[1]

高中物理新课标规定高中物理课程选用“模块教学法”,课程设置更具弹性与灵活性,课程内容尽量贴合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精选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物理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课程教学要凸显实践性,有意地调动学生的主卦能动性,自主思考,自主研究,将探究性学习定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新颖的教学尝试。将学习重心由单向的知识传授与被动接受逐步转为知识探究,将学生被动性接受知识的学习地位逐步转为主动性获取知识的地位,更侧重于理解的质,而非获取信息的量,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探究能力。

2.我国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

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影响,不少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倚重于应试理论的灌输,认为只要理论知识掌握牢固,自然可应付实验能力的考察;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也做过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的尝试,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实验性教学技能不高,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与资源配备不齐,学生对于物理学习兴趣问题等均为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无法得到有效实施的制约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验证性演示实验教学,教师认为课堂演示实验虽然有助于提高实验题的得分,认为通过讲解实验过程也可收获同样的效果,而且可大大节约课堂时间,而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操作难度大,耗时长,不如以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代之。总之,我国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尚未成熟,教学研究仍待进一步地深入。

3.高中物理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设计建议

3.1 基于学生思维探究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该教学模式适用于物理基本概念与规律的探究教学,例如在讲解“动能定理”时,由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进行思维探究的学习效果要较单纯的实验教学得出结论的效果明显。该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度相对较低,考虑到我国大多数中学内大班教学的现实情况,该模式不失为极易显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组成:1.教师创设富有调动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产生问题,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资料既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相关文献、典型实验、网络资源等,教师新旧知识体系间的联系,学生有意识实现信息的整理;3.学生对筛选出的信息提出设想,并对设想进行推理与验证,该环节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差异,让每位学生均有提出见解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设想,提哦啊见允许这可实行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对自身设想合理性的探讨,想办法去验证,以实证来作为自身设想的佐证或依据;教师对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将其组织为概念或规律,这样学生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己经自然而然的构建了新的知识学生亦在探究过程中实现了新知识的架构,布置任务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案例:1.学情分析:学生已对动能有基本了解,高中学习则要对此进行定量的分析,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功能的关系,并可进行简单的运算,本节重点加深学生对于物体做功与动能关系的理解;2.教学设计思路: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功能之概念与关系,学生进行知识回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演示小车在倾斜的木板上下滑后与物体A相碰,研究影响动能的相关因素)─探究功、动能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播放汽车加速行驶时动能的变化,运用牛顿定律与公式推导,教师创设物理情景:猜想小明由台阶上跳下时速度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验证功和能的关系(举例:室内电动手扶梯在无人时运转缓慢,一旦有人站立后便缓慢加速,再转为匀速运转,试问顾客乘扶梯上楼的动能关系)─动能定理反馈练习,经过此次学习后,学生基本掌握动能的概念、关系,绝大多数学生可理解推导过程并进行计算与运用。

3.2 基于学生实验为主的探究性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5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节点把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63-01

目前,大部分教材都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单元式的教材有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节点”是指一个完整的结构整体中和其他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点,一旦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点,那么整个结构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初中物理单元教学必须注重“节点”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物理单元之间出现的现象联系节点

物理课程是在初中阶段成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必学的科目,初中物理的学习不同与其他科目,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更注重系统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具有科学性的解决问题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初中生是第一次接触到物理科目,因此,初中的物理教材内容也相对简单,同时又充满趣味。另外,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来自生活、生产活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现象,物理本身就是研究生活的科目,这些生活中产生的现象对于物理学来说更是宝贵的财富。教材内容基本处于唯象层次,但初中生由于年龄普遍偏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因此,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会存在一些障碍,这些复杂的现象中存在的联系就是单元的“节点”,教师要对这些节点应该引起重视,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达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时,关于汽化、液化、凝固、升华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在讲解时采用由点到线的方法,先将每个变化进行仔细地讲解,再总结出各个变化之间存在的联系和规律,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联系,加深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印象。

二、实验中容易出错的细节就是单元节点

初中物理的教学步骤通常是:第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第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用实验得出的结论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大大小小的错误,探究的结果会因为这些错误产生一定的偏差和影响,这些细节即单元教学中的节点。

例如,在学生“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节时,需要用到天平对物体进行测量,学生会出现各种错误,像没有调整天平、调节游码缺少细心等,极易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及时提醒游码的注意事项,为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定量计算中涉及到的推理难点就是节点

初中的物理教学对部分单元有较高的计算要求,由于学生不熟悉物理现象的推理,涉及的计算和问题让学生觉得难度较高。这些推理的难点就是单元节点。这时,教师应该重视这些节点,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清推理思路,对这些推理难点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掌握推理方法的规律和步骤,为后续单元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在不理解公式由来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在做计算物理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公式,从而失去了做物理计算题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和功”这一章节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是这一章节的难点,机械效率定义的推理过程较为复杂,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繁琐的推理过程进行浓缩和简单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把握整个章节的重点。

四、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就是掌握物理单元的节点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掌握物理单元节点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不仅能够发展物理学,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近年来,新课标一直强调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环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实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阻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进程。只有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物理单元的节点。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创新的实验方法来使学生理解第一定律。选用毛巾、木板、棉布等三种材质,让小车在这三种物品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在小车下滑过程中,学生要及时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通过实验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五、掌握物理单元的节点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进,要求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设计创新的教学模式,另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把握物理单元节点的重要途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实践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两种模式。实践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物理课程的节点,合理开展实践性教学,将物理课堂转化到自然环境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注重物理单元节点的同时,教师要抓住课程的中心,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探究性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两者相互协调合作,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初中的物理科目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物理单元的节点引起重视,善于抓住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耐心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在物理实验上,教师也应该采用各种创新的实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从而锻炼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 扬.把握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节点”[J].中学物理,2013,22:34.

第6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探究 自主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67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既然如此,那么,数学教师能否布置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之类的“数学生活”手记呢?确实值得深思,我认为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1.在教学中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先教学的效果。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3.在教学中也提出了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4.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5.整个课堂教师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这样的教学,如果能上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参与到菜市场购买鱼的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会更生动些。

二、设计质疑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实践

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否则,那样的教学必然是呆板而肤浅的。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这些数学题材哪里来呢?通过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教师则对这些素材加以梳理、提炼,就可以成为通俗易懂而又鲜活的例题,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数学思想家”。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倍多一点。笔者趁机引入π,顺利地完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分数的加法时”的设计。

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四、重视教学反思,追求高效课堂

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付诸于实践后,再不断的反思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经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教学之后,我听取了老师们给我的意见,进行了教学反思。

第7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论文摘要: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公式和定理是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推理论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公式和定理的教学是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大部分是需要掌握的,按照课程标准对掌握的定位,就是必须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知识的本质,能从本质上把握内容、形式的变化,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要掌握[1]。

1.数学理解的作用

1.1理解可以促进记忆

由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形成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建构和再建构的过程,因此记忆并不是将知识直接原封不动地接收然后储存的过程,而是要理解要不断做一些建构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把原有知识变成更容易记和提取的知识;新旧知识尽量联系更多;新旧知识本质属性联系数量越多,就越容易提取。因此,在记忆知识时,个体会主动去理解,加强知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由此提高新知识的记忆程度。

1.2理解能降低知识的记忆量

没有理解,知识就是孤立存在,各种知识分别占用记忆单位;如果理解,新旧知识之间有联系,构成一些有机组成部分,那么需要单独记忆的东西变少,这样,记忆量就减少了[2]。

1.3理解将推动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由于建构性的理解活动能突破限制,组建表象与表象之间丰富的联系,在结构内部或更大范围以及结构之间寻找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能发挥知识方法的潜能,推动迁移的进行[3]。

1.4理解会影响信念

学生在思考和理解的过程中会渐渐地体会到数学是一个紧密的内部联系的整体,知识网络之间非常有条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联系是学习者自己通过努力去探索和尝试地建立起来的,这同时就建立了比较正确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信念等。就在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及关联有了理解,对数学方法的运用有体会时,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产生兴趣,想学习更新更深的知识。因此,只要抓住学习的关键—理解,或者学生的学习达到该水平,那么就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4]。

2.强化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学在高二学生中的理解措施

2.1教师要增强对公式和定理证明的意识

在课堂上适时的简单证明公式和定理,让学生掌握公式和定理的证明,也就是把大部分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水平提升到领会水平,学会公式和定理的证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的信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信念,教师如果自己觉得公式和定理只要会用就可以,那么要学生掌握公式和定理的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目前普遍认为公式和定理只要记住会用就可以了,可见教师信念对学生信念的影响很大以及学生本身对公式和定理的认识不深刻。处于公式和定理的不同理解水平的学生在解题能力上有显著性差异,两者成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掌握公式和定理的证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2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和理解

让更多的学生能正确表达数学和明白数学专用名词的意思。在学生访谈中,当问到错位相减法的字面意思时,所有的学生都不知如何回答,经过提示,才慢慢的能说清楚一些。因为数学名词的命名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它跟命名的对象有关,所以教师在讲解比如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时,把推导过程与名字结合在一起,学生当时理解会稍微深刻一点,以后估计看到方法的名字就能想起或知道具体的证明过程。这也让学生慢慢形成一种意识,就是中学数学中只要从字面上简单清晰地理解数学,不仅在以后可使回忆变得简单,而且呈现知识的“原貌”也显得不是那么困难了。

2.3教师本身应提高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认识

问卷的同时,也与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交流,比如问为什么公式和定理的证明一般只讲一遍,对公式和定理的要求一般为什么是只要记住会用就可以?教师的回答一般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好的学生都被最好的市重点先录取;就算讲了,学生能掌握证明的也很少。事实上,分析学生测试卷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学生都有比较完美的解法,说明学生并不差,总是有很多不错的学生存在,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资优教育。如果教师因未发掘学生潜能而期望过低,使学生感受到老师认为自己不行,那么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定位就己经很低了,学生要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就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教师讲得简单,没讲一些数学深刻的地方,那学生也没法领会数学的深奥,以及数学原来很有趣。

2.4教师有时要基于数学史作教学设计

以有趣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以一些更简单、更巧妙、更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数学可以很简单直观,只不过是自己没发现而已。

2.5教师平时应多强调推理的严密性,少用“记住、别忘了”等词

比如对于学生忘记分q等于1和q不等于1两种情况,或在学生忘记a=0的情况,不要只强调下次别忘了,而应该指出这是数学推理的严密性,a=0时就不是等比数列了,就不能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的深刻性,可以减少认为数学只是解一些题而不存在多少思想和特点的学生的人数。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公式和定理,学生不能只是简单的“一背二套”,还要学会其证明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记忆、知道应用条件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最终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教师也不能注重应用,而忽略推导过程,并且推导过程中最好“艺术化”一些,更好地创设情境加以引导,多加入美的元素,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因此,研究高中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水平,对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和中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喻平.对数学理解的再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03):17-l9.

[2]胡梅.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j].考试(教研版),2009(07):67.

第8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整体 内涵 体系 顺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09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等。数学知识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任何一课、一单元乃至一册书,都不是孤岛,而是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甚于还可以跟中学阶段相呼应、衔接”。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一册教材、一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深刻研究每一课时的具体内容和编写意图,着力读懂、读透教材的每一幅图和每一道习题,把握文本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下面笔者结合几个课例,谈谈如何基于教材整体,关注教学设计。

一、本质观:把握概念的内涵,深入理解教材

本质即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性质。小学数学教材上对概念的表达大部分采用描述性的方法,比如,“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直线概念就是“拿一条直线,把它拉紧,就成了一条直线”……看起来都浅显易懂。事实上,要科学地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分数的意义。一般地,分数有四种定义:份数定义、商定义、比定义、公理化定义。在小学阶段需要向学生渗透前三种定义。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强调份数定义,以致于学生形成错觉――“分数就是分出来的”,也不习惯用分数表示具体的量,譬如半个,学生宁可说0.5个,也不说1 / 2个。其实,从数学本质上看,关于份数的分数定义,表面上是“一份或几份”,其实表示的是部分和整体之比,而比的定义就是将它从部分和整体之比拓展为“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比”,这另一部分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部分。

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对小学阶段分数教学进行分段,结果如下表:

由于思维发展的特点,儿童对概念的理解可能是散乱的,以点呈现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相关概念的真正内涵,着眼完整的知识体系,引领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并让知识体系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和认识的深化而日趋完善。

二、整体观:完善教材的体系,科学拓展教材

整体观指从全局考虑问题,从整体的角度研读教材。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原则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就决定了教师研读教材需要有长远的目光,把这几个原则真正体现在研读每一个章节上,真正体现在教学设计上,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作好铺垫,而不是仅仅将课堂的教学目标停留在小学,停留在这个学段,停留在这个单元,甚至于这一课时。科学拓展教材,可以从知识的延伸点、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思维空间的拓展等方面展开,加强研读教材的系统性,使教学不单单站在小学的角度,而是将知识看作一个整体,整体把握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要纵向分析,从小学数学教材体系甚至从大数学知识背景中理清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明白它们是怎样构成一个递进的知识结构体系。

譬如“圆柱的体积”一课,听过很多教师的课,大部分都是一个常规的教学过程:“呈现问题,猜想公式”――“推理转化,验证公式”――“总结归纳,运用公式”,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圆柱体积公式的得出,然后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促进学生熟练运用公式。纵观几何体体积,柱体是一条“线”,锥体也是一条“线”,还有圆台等,仅从柱体这条“线”展开,就包括前面已经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刚学习的圆柱体,这些都是柱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的计算方法是相通的。笔者以为,如果将柱体的体积公式仅仅停留在圆柱体的体积的教学,不上升到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教学显然是有些缺憾的。翻阅北师大版中学教材及高中教材,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中,学生将认识各种各样的柱体、圆锥、圆台等图形,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则安排了“立体几何初步”,将对各种几何体的计算方法进行汇总,而且直接呈现一般的柱体。这样看来,如果小学阶段不教学相关内容,学生将到高中才有机会接触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对学生而言,遗忘是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缺少一个知识的链接――诸如长(正)方体、圆柱体之类的特殊柱体与一般柱体的联系。其实从长(正)方体、圆柱体之类的特殊柱体过渡到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仅仅需要几个问题,五分钟的时间而已。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就尝试增加了一个环节:

(第四板块)沟通推理,延伸拓展

(1)提问:长(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能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它们的体积呢?怎样的图形才能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体积?(根据学生的举例,教师随机选择一种验证)

(2)(呈现圆锥)提问:你们认为它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吗?说说你们的想法。(由此得到:只有上下一样粗细的立体图形才能用“底面积乘高”来算计体积。)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学生马上就能领悟到只要是上下一样粗细的立体图形才能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体积。尽管学生的语言描述不能达到高中或者初中的要求,但他们基本上能用自己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类的几何体,同时找出它们的共性,从而实现从特殊柱体的体积计算过渡到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

还有很多小学阶段的知识在初中也会出现,譬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小学阶段是学生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初中阶段则把它提升到推理验证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到推理验证的必要性。又如“负数的认识”,小学阶段注重应用实物、图形、数字、语言的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通过温度计的零上与零下、企业的收入与支出等描述实际生活中两种量的关系来认识负数,而中学阶段则把它抽象到数轴上,最后归纳到字母式的解集等。因此研读教材时,教师应当抓住主线,放眼远处,了解后续的数学知识体系,弄清自己所教的内容应有怎样的拓展与延伸,从而着眼当下,让教学多一些“顺水推舟”“承上启下”,学生也就能多一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使用观:调整教材的顺序,合理活化教材

教材是专家学者、教研员等精心编制的,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认知规律,但作为使用者,教师除了应该尊重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更应尊重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及学生学情的需要,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先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应用题,再用方程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不愿意使用方程解决问题,而是用原先的计算方法,他们的想法是:“这些题目我们老早就会了,为什么偏要用‘方程’这么繁琐的方法来解答。”是的,要求学生用方程来解决本课的问题,他们是体会不到“用方程”的便利,而繁琐的“解”与“设”,反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从用方程解决形如“ax±b=c”的问题入手:

呈现一组题:

(1)女生有3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还多10人,男生有多少人?

(2)女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的2倍还多10人,男生有多少人?

学生基本都能做对第(1)题,而第(2)题全对的学生居然不到5个。笔者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不同之处,并讨论有什么办法能提高第(2)题的正确率。当学生讨论一番后,笔者提出:“我们最近不是一直在学方程吗?如果这道题用方程来解答第(2)题会怎么样?”学生很快就发现,只要将男生的人数设为x,就可以得到方程“2x+10=30”,接下来无非就是解方程的过程。就这样,调整教材顺序,学生不仅正确解答了问题,还从中体会到用方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妙处,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产生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第9篇: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导入新课

一、实验演示法

利用小实验的演示来导入新课,是个好方法。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就可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这符合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

例如,在讲 “曲线运动”时,可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作为楔子而导入新课。当学生们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小实验演示,容易做,成功率高。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多个小实验可做,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二、刨根问底法

对某一现象,在学生对它还没有透彻理解时,教师有意设置障碍,让学生陷入事先设计好的 “陷阱”中,使他们的回答自相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为解决矛盾而开始新课的教学。

例如,在讲 “自由落体运动”时,学生已知由于重力的作用,手中的铅球在放手后会竖直下落,又看到从同一高度下落的篮球与铅球快慢不同(教师演示)。教师可问:“为什么铅球和篮球快慢不同?”学生必然回答:“铅球比篮球重。”教师可进一步追问:“那么,将铅球和篮球绑在一起下落,又会怎么样呢?”此时部分同学会说,它们下落快慢介于铅球与篮球单独下落之间;教师当即因势利导地指出:之所以发生矛盾,问题就在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个前提是错误的。接着开始讲新课,学生没有不认真听讲的。这种导入,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三、媒体课件法

媒体课件法就是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方法。有条件的中学都有多媒体教室,只要教师针对教学的内容制作出相应的教学课件,就可以进行现代化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图片、动画有机地展现在屏幕上,使声音不断地回旋在教室里。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对物理过程认识更清晰直观,印象深刻。我在进行 “焦耳楞次定律”教学时,制作过相应的教学课件,学生学后记忆非常深刻。

四、随机应变法

随机应变法是教师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临时随机地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要求用得恰到好处,而不牵强附会。随机不是随便,必须切合本节课的内容,引用得自然而巧妙。

有一天正当我在讲 “运动的合成”这一节的时候,窗外下起了大雪,有些学生向窗外看,为使教学正常进行,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让同学们都向外看,并问:“雪花是怎样运动的呀?”学生答:“斜线向下飘的运动(对于雨就更准确了)。”我又问:“如果没有风,它会怎样运动呢?”学生再答:“直线下落。”我进一步追问:“那么沿斜线运动是怎样形成的呀?”由此导入新课正是时机。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虽说是 “随机应变”式的,但“机”的几率很小,我们不能刻意地去找“机”再“变”。相反,要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良机,加以利用。

五、巧设悬念法

巧设悬念法指的是在导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太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考的方法。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提出下面的问题: “马德堡半球抽成真空后两边用人拉,每边各用多少人才能拉开呢?”

生:一人就足够了。

师:差远了,你们尽量想多点。

生:能要十人吗?

师:要用八匹马来拉。

通过对该实验的讲述,学生能实在地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的导入使学生马上进入积极思考,学生兴味盎然,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六、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是指在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由某一特殊知识推理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另一特殊知识的方法。例如,在导入学习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这节新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然后老师问:“力是矢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对其进行合成和分解,速度也是矢量,能用该法进行合成与分解吗?”

一些学生推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