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高中物理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物理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物理课件

第1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物理世界本是多姿多彩的,但是由于课堂条件的有限性,使得学生只能在书本当中汲取物理知识,使物理这门学科在学生心目当中变得枯燥乏味,逐渐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就有效地解决了物理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有投影和幻灯、录音和录像,但是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的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一、易用性原则

多媒体设计制作的第一原则就是易用和实用,课堂时间有限,设备条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多媒体授课简单方便的特点。大多数多媒体课件都使用Powerpoint进行设计和制作,该软件使用起来较为简便,计算机初学者都能熟练地操作。除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软件简单易用之外,多媒体课件所讲的内容也要简单易懂,条理清晰,使抽象的定理和公式,以具体化的形式诠释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能将抽象类问题变得形象、生动的独特作用。

二、艺术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它的艺术性,这里所说的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主要就是从字体、颜色、背景、播放效果、插入素材等方面考虑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目的就在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解决高中物理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所以,增加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特殊的切换方式,吸引人的多媒体课件背景,有时还可以添加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老师特意设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就是多媒体课件要充分体现艺术性原则的主要原因。

三、科学性原则

教育类的多媒体课件一定要严格遵守科学性原则,尤其是高中物理的多媒体课件一定勿忘科学的严谨性,科学性原则体现在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对素材的选择上,结合自身的经验,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因素,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讲解速度适中,保证学生能够及时理解课堂所讲的内容。对于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严格遵守科学性原则,例如,在讲“重力加速度”的有关知识时,可以搜索与“伽利略斜塔实验”有关的内容,既增加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量,又使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双重作用。

四、互动性原则

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当中要刻意添加一些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原本乏味的物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当中设置超链接,可以连接到一些教育性的网站,也可以连接到精选的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短片或者是科学报道,然后让学生就所讲问题展开讨论,看完视频之后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和收获。类似的互动环节可以解放学生思想,并且学会用新的眼光看问题,所以。互动性原则是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够改善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是多媒体设备当中应用最为简便的一种方式,所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既要讲求上课效率,又要考虑上课的质量,在愉快的学习环境当中提高学习成绩,是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根本目的,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易用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第2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1)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普及率不高。很多高中学校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设备十分匮乏,这就限制了信息技术设备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2)对课程整合缺乏准确的认识。高中物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着盲目、随意的问题,无法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3)课程整合教学目的不够明确。通过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高中物理课程中,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明确这一目的,导致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有所偏差。(4)信息技术运用效率低。很多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1.加大学科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

只有在充分了解高中物理学科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的融合。教师要全面了解、准确把握高中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教学要求,从而确保信息技术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合理运用。

例如,利用手机摄像拍摄学生“交流电的产生”的整个实验过程:将交流发电机模型接入电流表中,同时接入示波器(用于测直流电压),旋转发动机矩形线圈,能够看到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以及示波器屏幕上的亮点在坐标轴原点上下移动,然后整个教室通过WIFI连接多部IPAD,将各个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目的。

2.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物理情景,物理问题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来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改变微观、宏观的约束,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教学中一些无法让学生实际接触的事物可以通过声音和画面显示出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取学习所需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图像、声音等方式,将死板的文字知识转为形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原子结构”的时候,借助有关的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制作动画课件,进而实景模拟“a粒子散射”,这样学生能够观察到动画课件中“a粒子散射”的整个过程,a粒子被反射源射到金属箔的原子中之后,大部分依旧顺着固有的方向前行,仅仅是少部分出现比较大的偏转。教师以这种方式实施教学,为学生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微观的物理变化过程,进而增强了学生对

“a粒子散射”的认识。

3.利用信息技术,展现模拟动画

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物理知识中理论知识通过动画模拟的形式展现出来,抑或是通过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来完成物理知识模型的展示,使学生跳过个人思维想象通过直接观察模拟动画或者投影等物理模型来理解知识难点,从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地降低了高中物理教学难度,改善教学效果。

例如,利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化现象和去磁现象时,借助多媒体模拟实验就可以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本质。又如“楞次定律”教学的实验,如配以多媒体模拟,直接模拟外磁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感应电流,从而能更形象、更方便地研究它们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楞次定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提高重视,加快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此外,课程整合并非是唯一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第3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高中物理课堂 实践研究 设计思路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并把后两个目标归类为体验性要求的目标,明确了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包括:经历、反应、领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的感受,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体验。

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的弊端便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教师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识结果替代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本文主要从体验式教学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期望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体验式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它是一种“以生为本”的生命教育观,是对人本身的深深关切,又是对教学本身意义的执著追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符合校情、生情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物理的思想、过程方法、科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并生成情感,使物理的课堂充满生命化、个性化的气息。

为了检验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态度、能力和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做了实验,实验对象是82位来自泉港区惠华中学由我执教的高一年两个水平相当的平衡班,这两个平衡班分别设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把体验式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应用于实验班的课堂教学实践,检验产生的影响。

一、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平抛运动》这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1.激情引趣,诱发体验。

这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体验的阶段。通过情境创设这个载体,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诱发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内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体验愿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后面的课堂学习中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种积极的心境是为下一步进行体实践体验所做的必要的心理准备。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中,设计学生自己体验的游戏,让学生当飞行员,要求学生在多媒体课件模拟下从飞行的飞机上投放炸弹,投放的炸弹要命中敌船目标。请几位学生上台,在多媒体课件内从飞行的飞机上投放炸弹,看能否命中目标。几个同学试了几次都没有命中目标。班级内充满活跃的气氛,不时传来欢笑声,也有的同学不服气,也要上来挑战难度。

2.实践感受,充分体验。

这是学生自主体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体验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概念或观念。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活动,进行心理和行为的体验,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产生情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的认识由感性飞跃到理性,理解更加深化,使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分组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分别请各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利用平抛运动演示仪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与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平抛运动的水平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特点和平抛运动的规律。

3.评价反馈,内化体验。

这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关键阶段。内化体验指的是通过学生的反思、同化等方式,将体验活动中对具体的概念和规律的感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或观念的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到感悟的过程。评价反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励、调控和强化的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决定学生的体验的方向和价值。所以评价应贯穿于整个体验的过程,要注重对学习者体验过程进行评价,尤其是正面的、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产生正面的情绪体验。例如:在学生分组体验的时候可以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让一个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并展示探究的成果,其他小组对其取得成效,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并提出更好的建议。教师也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各小组将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交流,并相互启迪,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将实践感受阶段的体验进行内化,形成自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看法,将物理的研究方法、物理的思想、科学精神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学生的观念。

4.总结迁移,升华体验。

这是学生的体验的升华阶段。总结迁移的过程是学生“再体验再认识的飞跃”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要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对学习的物理知识的高度概括,让知识概念化、系统化、综合化。《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加强与学生的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体验活动,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揭示物理规律,并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例如:课堂的最后,教师带学生到操场实际体验一下平抛运动的应用,在不同的高度用同样的力推铅球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站在主席台上的比站在地上的推的水平距离更远,让学生自己在生活情境中用心智去感受、升华自己的体验。学生在在这一过程,实现了认知的飞跃,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享受了收获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

为了检验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笔者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物理学习兴趣、态度、能力问卷调查和学业成绩的测试,统计出学生前后测得分,然后输入SPSS统计处理,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整体均值的差异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1.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态度、能力的前后测对比分析。

①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态度、能力的前测

第4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一、用实验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导入的类型很多,同一个课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导入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如果学生存在着较顽固的错误概念,就需要选择能激起强烈思维冲突的方法;如果课题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性较强,而学生的准备知识又不足,则选择复习导入的方法。实验导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铺设达标阶梯。一般来说,优秀的课堂实验导入方案应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和谐,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2)课题意识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衔接自然,能调动学生知识、方法上的准备(4)实验与语言的配合密切,能引导观察和积极思考(5)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比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这节课时,我用发射水火箭进行导入,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场面很震撼,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物理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课堂中要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靠物理知识本身的力量来吸引学生。高中生处在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对各类现象充满着好奇心,而高中物理课中很多的知识就是在揭秘各类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真谛。如果教学得法,采用构建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到物体的平衡时,教师可以满足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观看杂技芭蕾的表演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时候学习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针对相关教学内容,可以有如下设问:人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为什么人在乘电梯上楼时快要停靠时会有轻飘飘的感觉?神州九号的发射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老师提出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先让学生来尝试回答,教师在进行点评和评析,得出相关的结论,这样的课堂就会牢牢的吸引到学生的学习乐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展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六个“允许”: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补充。课堂教学中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组织好有效的课堂练习

第5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首先,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是建立在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之上。现在,我们常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有:电脑、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电视、电子投影机。教育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主要是利用网页搜索引擎搜索网络资源,或是在QQ邮箱中订阅电子报纸、电子杂志和期刊、电子新闻和信息服务、到各个教育网站上浏览教育信息、到网上图书馆查找一些文章的资料、通过软件库下载一些免费的教学软件。这些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我把它统称为教学媒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学环境的创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优点:1.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易达到授课效果。

物理学中既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抽象,也包含许多内容深奥的理论,还有许多用实验器材都无法直观显示的现象,在实际的课堂讲授课中存在诸多难点。通过使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形象的模拟问题点、知识点的演示过程,例如:“静电平衡”和“重核裂变”等,课堂上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的多种感知和多种思维形式的整合,起到了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作用。

2.通过预先做好的演示课件,能够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课件信息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减少了教师课堂上的板书量,也减少了课堂上各知识点之间停顿的时间,加快了课堂上的授课节奏,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并且多媒体课件中通常穿插了精美的图片和有趣的FIASH动画,能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为学生设计好了学习方略,学生容易领会老师的教学思路。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在老师预先设置好的学习环境中,沿着老师设计好的方法思路进行思考,避免学生走弯路,缩短了认知过程,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式的学习,达到对知识点的内在认知的迅速掌握。

缺点: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负迁移”作用。

多媒体课件画面的频繁出现使学生只对活动画面感兴趣而消减了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展示中画面的切换,而并未对演示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负迁移”作用。课件制作得再精美也比不过有专业团队制作出来的动画剧集,在看惯了大量动画片、美术片的学生身上,由于“负迁移”作用的影响,一节课随着课件一帧帧演示而结束,学生有如“走马观花”,对课件演示得内容印象并不深刻,学生的思考大门并未顺利开启,对所授知识点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

(1)单纯课件制作费时费力。

课件制作通常由影像、声音、图片、动画等素材组成。为了使课件更加图文并茂,要求教师在明确授课思路的前提下,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幻灯片及动画制作水平。这样,在课前,教师为完成一个满意的课件,达到模拟实验效果,需花费较长的制作时间,从而消弱了教师对授课思路和方法的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本末倒置,且费时费力。

(2)学生思考空间缺失。

学生们在迅速播放、快速充填式的教育被动接受过程中,在一个由教师固定的思路模式中,没有自我思考的空间,失去了对问题的主动思维过程,认知不主动,从而造成了理解困难,学的较为肤浅或者说成了纯粹的“记忆工具”。

所以,一味依赖教育媒体作用于学生,无形中扩大了教育媒体的负面作用,我们应当将教学资源设计得更倾向于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向,科学合理的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突出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的主导地位,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来发现规律,在“记忆-思考-理解-提高”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得到深度学习,构建出有效的物理课堂。

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手段灵活授课,激发学生兴趣点。

2.辅助教学适当“留白”,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空间。

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如同做菜中使用的“味精”,适量就好,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我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播放时间定为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合理调整教学节奏,穿插问题与思考。在课件中提出问题后,适当“留白”, 设计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改变传统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刻意的“停顿”与不经意的“示弱”,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独立思考的主导地位,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3.拓展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

第6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首先,教师要确定如何分组。一般来说,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都是遵循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进行分配的。而其中的“组内异质”指的是小组内部的成员应该是由不同的成绩水平、性别、遵守纪律的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等多方面都有明显不同的学生组成的。例如,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我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好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对于教师的指导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由协调员分工,谁负责仪器操作,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数据处理等任务,监督员督促本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过程,并能准确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由小组长公布本组的实验结果,以供全班交流。教师还要明确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教师的指导要突出“深、精、新”,并且,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或设置新的问题和矛盾,这样才能更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的评价与检测作用,教师要明确如何进行评价与检测小组任务完成情况。

二、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

物理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教师不应该把物理知识的学习拘泥于课本、局限于课堂。教师还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物理学习的欲望。教师在组织物理活动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物理在现代科技进步中有着突出的贡献,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板报或者墙报让学生去阅读、去欣赏,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的同时,体会到物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把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等等。

三、教师要积极灵活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善评价机制,在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改变或者调整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教师不能只是依照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还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考虑进去,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进行灵活、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教师通过评价,还能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四、总结

第7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37-02

目前,在一些中学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有效性不高的现象,这已经制约和影响了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

1.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历史遗留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消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很显然这已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2.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信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让学生从你的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的生活。"

3.重视运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类靠视觉感受到的东西比凭听觉感受到的东西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据相关实验表明,听只能记住知识的15%,看可以记住知识的25%,听和看结合起来就能掌握知识的65%,同时记忆的保持率也明显提高。所以说,利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的手段,能生动、形象、具体地把所要讲述的内容展示给学生,由静态变动态,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的机械性记忆,因而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软件,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这样既生动又直观,使学生对肉眼感观不到感应电流通过动态显现而产生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又易于"右手定则"的掌握。

4.善于运用生动活泼富有情感的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门语言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来进行。教师课堂语言修养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要使物理课抽象枯燥的概念、原理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在使用课堂语言时就应追求一点"声"、"色"、"情"的艺术,在讲课时的语调要有轻有重,有起有伏,适时调整讲课的力度和速度,让学生听了不但明确生动,而且能产生一种美感,勃发一种情趣。教师的面部表情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情节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自己的表情去感染和吸引学生。同时,教师课堂语言要有强烈的感彩,努力做到以理动情,以情助理,以情达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中领略到语言的美感和精神的鼓舞,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在课堂上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天真、活泼、好奇、敏锐的中学生,如果教师的语言风趣、讲解生动、精炼准确又带有幽默感,同时语速适中,那么学生就会愿意听,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师的语言规范、准确,又使得学生得到严格的 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结论似是而非,学生学的便糊里糊涂,因此做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不允许有半点的疏忽,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5.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质的科学,动手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实验教学无疑为此提供了最佳的路径.高中物理课程中涉及众多的实验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将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在学生动手进行亲身体验时向他们传授知识,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知识结合经验,会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加速度"时,教师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设计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纸条上点的认识,来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和公式。

总之,教师建立有效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之有趣的实验,把物理教学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气氛活跃。打造出情感交融、兴趣盎然、和谐的探究的物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实现新课程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子欣.高中物理思维培养[J].高中教学研究,2008,2.

第8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开放型 物理 高中生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将知识讲解与强化训练作为高中物理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导致高中生认知过程的弱化,从而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生硬干涩的被动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打折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高考的不断变革,开放型物理课堂应运而生,成为新课改体系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一、开放型物理课堂

开放型物理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开放、自由、愉悦的教学氛围,启迪高中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积极合作、大胆探究、主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一起享受探究的兴奋、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高中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有助于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与提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构建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能够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一个宽松、开放、自由的探究环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轻松的愉悦心情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帮互助、合作探究中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课堂效率。其次,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能够通过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提升高中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高中生在“同舟共济”和“荣辱与共”中体验到物理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又能够激发高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最后,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能够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功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也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三、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1]。

1.开放教学氛围,激活学生学习兴奋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绪才会高涨,积极参与物理教学活动。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物理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传统物理教学忽略了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过度强调认知结果的知识传递,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限制了高中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清除以往课堂教学的“清规戒律”,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精心设计物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主动为高中生的大胆探究与积极合作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开放平台,让高中生在无拘无束中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发散思维中积极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学者吴洪成也认为“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2]。

例如,高中生对青春洋溢、个性张扬的歌曲非常感兴趣,一听到歌曲就会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因此,在对加速度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将歌曲《加速度》作为导入新课的个性化方式。由于歌曲《加速度》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关联性较差,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就用多媒体播放,尽量不占用课堂时间,播放歌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兴奋状态。《加速度》不但能够缓解高中生紧张压抑的神经,还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概念,使高中生在大脑处于兴奋之时就进入物理学习的状态,从而使物理教学走向最优化。

2.开放教学过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如果说教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积极合作、主动探究和高效学习成为可能,那么,教师还需要开放教学过程,并将探究过程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归还给学生,甘愿“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学习的主人。物理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简单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在生吞活剥中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物理知识的活学活用,课堂效果自然很难提高。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猜想假设、实验设计与操作、收集分析证据、评估交流等探究活动,在学生经历探究物理问题过程的同时,学习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科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教学是开放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高中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之鱼”获得“生命之水”的最佳途径,能够让物理知识“活”在学生的心中,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理知识体系的拓展性,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动手。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让高中生感知加速度的神奇魅力。在钩码牵引小车和纸带运动的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就在纸带上打一个点,由于各点之间距离较小,以5个点为一个组合(相当于0.1秒的时间间隔)进行研究,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每个组合之间的距离差就可以获得小车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快慢,并以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让学生在边学边实验的过程中对加速度的概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四、结束语

教师积极探究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主动为高中生寻求一条人性化、科学化的认知途径,不但能为高中生创设开放自由、轻松愉悦的物理学习氛围,还能引导高中生在积极合作、大胆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使教师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通过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1] 莫雷、张卫,《学习心理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6页

[2] 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参考文献

[1] 张鹤《营造开放的物理教学课堂》《物理教师:高中版》2008年10期第9页

第9篇:高中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浅谈;高效课堂;方法

实施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首先要明确物理学科的思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想化,理想问题模型化,模型问题具体化,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我展示、大胆质疑,之后老师点评、学生归纳总结,形成一种老师及时合理的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究展示质疑的课堂氛围。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要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首先必须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还应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情境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保障学习的高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以下习惯:(1)良好的预习习惯;(2)上课边听边想、层层深入理解问题的习惯;(3)课堂上开展探究、讨论、交流和当堂应用、及时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备课。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其次要考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学法指导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一堂课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又分哪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灵活增删。在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要有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必须省时、有效;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必须有代表性,难易适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考虑和讨论时间。

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学习,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疑,能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提问时要注意:(1)设计问题精心构思,问题少而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难点,反映教学的目的要求。(2)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问题有梯度、广度和深度。对难度较大问题的设置,采取铺垫递进式,先易后难,保持活跃的思维,主动积极地学习。(3)设计问题循序渐进,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到新知识。(4)设计的问题要力争新鲜,能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5)教师提问语言准确,亲切和蔼,尽可能地运用物理学科术语。

四、认真进行课后反思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基础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并由此而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叶澜教授也提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作参考之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