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初中化学口诀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口诀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口诀总结

第1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关键词】化学式 策略 书写方法

化学式是最基础的化学用语,也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此内容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普遍存在于各分数段学生中。在学生平时作业和卷面中体现出化学式的书写错误主要原因还是不注意书写规律的总结,书写方法不够系统化,化学方程式书写粗心大意。为了帮助学生准确书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法策略。

一、构建系统的书写方法

不同的物质种类在书写化学式时方法不一样,多数学困生书写化学式时无从下手,因为对物质的类别不熟悉,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思路,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物质分类系统,知道了各种物质的所属类别,接下来就要将不同类别物质化学式书写原则方法归纳总结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面对一种物质时就能够准确的将其所属物质类别准确归纳,然后可以很有条理的将该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出来。一般不同类别的物质化学式书写方法如下:

二、化合物书写方法口诀

学生在构建了系统的化学式书写方法之后,基本可以将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准确书写,而在教学中发现化合物书写往往是化学式书写的一个难点,因此应着重讲解和练习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而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时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为十字交叉法,但许多学生在初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时还能按照步骤认真书写,但后面书写化学式时只是随意书写出物质的组成元素,并没有十字交叉法,导致化学式书写错误,如碳酸钠Na2CO3―NaCO3,硝酸铜Cu(NO3)2―CuNO3,为了让学生真正利用十字交叉法,在讲解该方法时可将书写步骤口诀化,概括为“写符号标价约简交叉得式”,并严格要求学生在初学时将书写过程写清楚,这样不但有利于化合价的记忆,且让学生养成习惯使用十字交叉法,确保了化学式书写的正确性。

三、巧用名称书写化学式

有些化合物名称里面既包含所含元素和原子团种类,又包含了数字,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这类物质化学式书写时只需遵循“写法与读法相反原则”,倒顺序写出所含元素和原子团以及对应的角数,如SO2 ,CO即可。

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是背的,是根据化合价写出来的,所以首先要记熟化合价。然后用用化合价来写化学式。

如氧化钾:

1、按着顺序先写出元素符号。一般都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2、在元素符号上方分别标出该元素的化合价

3、把该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另一种元素的右下角,作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4、略去化合价为化学式。

如果化合价记熟,不用标化合价,按照此方法可以直接写出化学式,即快又准确。

例如:氧化钾-----KO------ K2O (钾是+1价交叉在O的右下角,个数是1省略不写。氧是-2价将2直接交叉写在K的右下角,即得化学式。)

又如:氧化铜-----CuO(铜+2价氧-2价,都能被2整除,个数是1省略不写,)遇到这种情况,可直接写化学式CuO

如氧化铝-----------AlO---------Al2O3(化合价不用写在纸上,是记在心里直接用的)

这样能写出很多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价可以按口诀背,包括原子团的化合价。

说明一点:化合价也不是万能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性,如,过氧化钠用你现在学的化合价知识就无法解释,所以学知识要灵活,要掌握事物的一般和特殊的规律!

四、循序渐进,难点分散

化合物所包含物质很多,想要让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是不可能的,尤其酸碱盐类物质学生本身对此类物质不熟悉,所以酸碱盐化学式书写更是一个难点。此类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可分散在该类物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中学习该类物质的基本性质时讲解化学式的读写,这样可以将难点得到分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效果较好。

五、常见错误化学式多练习

虽然初中阶段接触的化学物质非常多,但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在平时考试过程中总是被一部分学生写错,如高锰酸钾―KMnO3,锰酸钾―KMnO4,碳酸钠―NaCO3,氦气―He2等。因此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总结出常出错的这些物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加强调。

总之,化学式书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重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形成系统的书写方法,知道化学式书写的一些小、技巧,力求准确写出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参考文献】

[1]熊有太.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育职能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1)

[2]伍素琼.初中化学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J]. 成功(教育). 2011(05)

第2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1.1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直译为有效率的教学,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投入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力和能力所能产生的最高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它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需要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能产生的。

1.2如何评价是否为有效教学

从有效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有效教学不仅仅是教师讲授完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而且还需要学生与教师产生良好互动,真正的将知识融会贯通并能以此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评价有效教学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标准。因此,我们将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外在表现归纳为提高学生三大素质:一是科学的探究精神;二是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三是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2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

2.1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首要因素在与课堂教学的死板单一,尤其是对于教材知识中的理论知识过于注重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甚者出现抵触情绪。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教学只是教师在台上演示,同学们很难有动手的机会,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只得流于形式很难让学生与教师产生良好互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2学生积极性不高,重“教”轻“学”,本末倒置

在当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教”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同时,只注重“教”导致学生间的差异不被重视,使得基础好坏,学习能力高低等因素被忽略,而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失去了兴趣,阻碍了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地发展。

2.3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率降低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地还有就是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观念,他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地方法手段、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个人掌握专业知识水平等等这些基本功都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及时地跟上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式,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3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1改变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开实验课,增加实验室数量,争取让每位学生真正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以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且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理解和消化课堂上的教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这也能提升学生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达到与教师产生良好互动和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分组实验的课堂教学,达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互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兴趣。

3.2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

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应真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并以此制定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学习计划。但是,目前我国班级制教学中学生数量庞大难以实现上述标准,因此,教师可以将几个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差不大的同学组成一队,为这一队的学生制定符合他们发展目标的学习计划,这种分队教学既提高教学效率的又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是教师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实现了分层次教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面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的队时,课堂上教师主要教授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课下有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或教师本人给他们指导;而在面对基础好学习能力高的同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前提下鼓励和指导他们在课下主动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3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实施有效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点所在就是教师,如果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等传统观念都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时常反思自己,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不足并及时寻求解决方案,以此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总结,将课堂知识的重难点总结的简单、通俗、易懂,从而提高学生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生在记诵化学元素中期表时,教师可以将各元素编成口诀或五言唐诗的格式方便学生记忆。

4结语

第3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中学阶段的理科学习,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理性思维能力。在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学生会从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许多有效的学习方法:1.归纳总结,有效记忆。将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分门别类,这是许多优秀学生和有经验的教师多次强调而又容易被许多学生忽视的一点,其实学习好比在一个衣橱里叠衣服,如果只是一味图快,那么衣服势必堆得杂乱无章,取用时变得困难。如果在衣橱里划分出格子和区域,分别堆放不同种类的衣服,那么衣橱不仅会变得美观,也会大大方便我们找到想找的衣服。所以说,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会经常性地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他们“整理衣橱”的好习惯。2.推理类比,巧妙解题。我们在做化学习题时,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根据掌握的化学性质和规律,由已知推断未知,由现象反推本源。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清晰地发现和掌握每类物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由他们所决定的各种化合反应的特点和现象。这样,我们解决这些化学习题时,无非就是对构建过程的重现,教师讲授得心应手,学生做题信手拈来。3.举一反三,强化掌握。举一反三体现在学生在引用知识体系内容的时候,很容易对其相关的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和记忆,这有助于他们对各个知识点掌握的牢固性;强化掌握体现在一些兴趣较强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体系中的空白部分(超纲内容)感到兴趣,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在寻求答案来弥补体系中的缺失。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逐渐达到这一层次,由被动接受逐步变为主动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兴趣。

二、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呢?我认为,应按以下几个步骤循序进行:

(一)注意课堂总结,做好章节回顾课堂总结是教师必备的一个良好习惯,我们应该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对该课知识进行罗列和梳理,分清主次重点,理清内在联系,并对下几节课可能用到的知识做一些悬念性质的点拨,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本堂课的讲授内容,尤其是———教师的板书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构建知识体系最初的模仿对象,当学生将教师的板书记作笔记时,知识体系的雏形也就相应建立,所以,我认为认为一堂课程的总结板书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步骤。

(二)主动发问,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足,绝大部分学生尚不能在初中阶段就具有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启发性问题。

(三)注重习题质量,保证练习效果化学学习离不开大量的习题,只有通过习题的练习,才可以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构建更加牢固、准确。但是,这些习题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值得每一位化学教师反复推敲,我发现,目前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整章整节地布置下去,不去深究每道题的含金量,不去对比许多题目是否存在重复,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作业负担重,而且练习效果也不好。我认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首先对题目进行一遍筛选,找出那些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堂内容,牢固记忆本章知识的习题优先布置。对一些题目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其涵盖面尽可能地广泛———甚至,我尝试一堂课程只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在题目的指引下将本章知识开枝散叶,自主地进行知识体系构建。

(四)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手段,使构建过程更为容易枯燥的文字和公式经常让学生望而生“厌”,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记忆的“兴奋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展示手段,让学生的记忆更为强化和牢固,我经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1.课堂实验。化学课最吸引学生注意的当属课堂实验,根据调查,学生对于课堂实验的记忆往往能持续整个中学阶段,所以教师应该珍惜每一个课堂实验的机会,将实验内容完全、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尽可能地做一些拓展试验和试验后的提问总结,帮助学生从实验课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充实到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去。2.图表法。学生对于图像和色彩的敏感程度要远远高于板书,所以,我经常利用电子化教学手段,利用PPT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深刻地印象。而在平时的板书中,教师也应避免杂乱无章,信手书写的习惯,尤其是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时,应尽量地成图成表。3.口诀法。化学知识点多而有规律可循,这就为我们编写口诀提供了条件,口诀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死板的化学知识用生动活泼的口诀反映出来,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口诀贵精不贵多,最好以一章或一个大知识点为宜,否则,学生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变成了记诵口诀,反而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第4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情境探究;兴趣激发

一、衔接的必要性

初中化学是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对全体初中生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要求学生“知其然”,它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知识体系不完善。初中化学的特点:一是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不足,逻辑性不强,知识零、散、乱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淡化了某些重点知识,如溶液、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初高中化学知识脱节太大。二是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比如溶液中离子的检验,二氧化碳的检验等等。三是初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比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等。四是初中阶段很大程度上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学生死记硬背,欠缺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化学的特点:高中化学式探究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材编排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同时,高中化学教学不但需要加强形象思维,还需要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来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比如说: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等。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要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通过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说学习了碱金属、卤素,周期表,接着再通过周期表知识学习氧族和碳族,这些知识联系是相当紧密的,层次要求更高。但如何搞好其中每两个阶段化学教学的“衔接”,却有很多事情要做。

二、知识内容的衔接是根本

要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在初中化学已经基本解决的知识内容是哪些;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是哪些;需要在高中教学中拓宽和加深的是哪些。由于初中化学的知识不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而这一些知识正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通过对教材的整合,结合教学的实践,形成盲区的知识点如下:

(1)高中教材中未出现但须做要求的.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2)必须掌握但学生任然容易遗忘和混淆的知识。一是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对组成物质的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原子任然含糊不清或出现遗忘的情况,尤其是1-20号元素的符号的书写和原子结构的示意图的表示从很大的障碍,导致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出现困难,要衔接清楚金属和非金属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和简单的原子示意图。二是物质的分类中初中化学提到三酸两碱,常见盐时,没有对酸碱盐从组成上下定义,淡化了酸碱盐概念、原理的文字分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多元酸、多元碱、酸式盐和正盐等重要知识点要补充讲解。

(3)高中化学需要加深和完善的知识。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更要做好化合价方面的衔接,熟练化合价口诀,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之间的关系。二是电离方程式。在初中阶段只是说某些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方程式在初中没有涉及,盐的溶解性和电离方程式的衔接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奠定基础。

(4)化学实验的衔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类型、原理等知识点要结合氯气的实验制法,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气体收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四大方面加以归纳总结,使验证实验自然的过渡到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是重点

(1)认真专研教材的整合,熟悉初高中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性,适当进行对比、分析和筛选,合理的安排和调整教材衔接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深化旧知识,接受新知识。

(2)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化难点,突破重点,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潜能,求得乐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记忆的东西多,但理解的东西相对较少,所以在衔接的过程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4)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错了没关系,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的参与课堂,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合作探究,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积极合作,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学法的衔接是关键

(1)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本身具有的一种能力,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都要把知识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该学什么,以及该如何学。

(2)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小组合作总结,小组内进行汇总,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时,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总结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即从“欲学”到“会学”,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共同成长和进步,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教会学生学习的时候分析平时的学习得失,建议学生准备错题笔记,比如对每次考试的错误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分析题目错误的原因,分析知识点的应用,分析解体的思路,总结类似的习题。对每次自己解题或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是自己成长的关键。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应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于是,教师还要花时间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及时整合,使他们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五、教学感悟

(1)学生虽然扎扎实实的学习了初中化学的内容,化学的好多用语在初中已出现,在进行元素符号的教学时,发现铜“Cu”、铁“Fe”等,学生易写成“CU”“Fe”。一些酸根离子的写法如“SO42-”、“CO32-”等,学生易写成“SO42-”、“CO32-”。所以在衔接中还要反复练习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强调用化学用语表达时要弄清楚是写元素名称还是写元素符号,写离子符号还是原子符号,写物质的名称还是写物质的化学式。初中能把这些化学用语严谨地表达出来,到高中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离子反应等化学用语时,学生就能够看清要求准确地表示出来。

第5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化学式及化合价的知识这部分的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又是初三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化点,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忆,通常教师都会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口诀,然后让学生背诵。但是学生往往把口诀背得很熟,真正应用化合价推导化学式,或者计算元素的可变化合价时,却一点都不知道使用,根本不理解那段口诀是什么意思;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标出元素化合价时,常把元素的化合价乘以化学式的角码后才把计算结果标在元素符号的上方,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化合价数值。在该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这个部分的学习效果又直接影响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影响着有关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是初中化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用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解决此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不同的教学尝试,并具体分析比较了不同做法的教学效果,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

二、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创设情境,承上启下。

片段一:从复习前一节课中提到的钠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进一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离子化合物氯化镁和共价化合物水的生成。然后对比NaCl、HCl几个化学式,学生不难看出: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由于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因此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这“一定数目”正好反映了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为了明白易懂,教材中把化合价定义为: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分析: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合价”概念涵义,粗略认识化合价就是用来确定化学式中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教材中未提出氧化数的概念,而笼统地叫做化合价,从科学性来讲是不够严格的,但也是受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所限而迫不得已。所以教材中强调:“元素的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对这一句话所描述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对学生则不必引伸过多的内容。)

2.主动建构,加强记忆。

分析:为了更熟练地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通常我们会给学生编好口诀,但在教学实践中,做法二更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不是被动接受,学生主动参与这个口诀的编写活动,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容易使其加深印象。有了明确的指引,枯燥的化学用语学习增添了乐趣。

3.善对比,把方法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片段三:利用化合价推导化学式,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常用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和十字交叉法,并利用计算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推导。我在两个程度相当的班中进行了不同尝试,第一个班先介绍十字交叉法,分析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右下角原子数的关系:(如下图)

三、结语

化合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规律,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并在反复的练习中熟悉各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学会自己总结归纳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关键词:多种媒体;兴趣;合作;情感

化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初中化学,掌握一些化学基本常识及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及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四条途径:

一、利用多种媒体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1.继续发挥传统教具的作用。如进行元素符号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把元素符号制成双面书写的卡片,正面写拉丁文字母符号,背面写汉字名称,用“钅”旁、“石”旁、“气”旁、“水”底、“氵”旁区分金属元素(固态金属)、非金属元素、气态元素、液态元素。其使用方便,帮助记忆效果好,是其它教学媒体所不可取代的。

2.充分发挥各种实验器材的作用。化学本来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失去化学课的学科特点。我们还尽量把教师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改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使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3.恰当运用投影媒体,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化学实验中的瞬间反应稍纵即逝。我们把这种反应现象绘制成投影图片,在实验之后映出,让学生再观察模拟的实验现象。通过覆盖片上的文字说明和给出的符号与数据,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效果很好。投影字幕片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板图时间。

4.化学实验装置零件组合叠映投影片可以随时复习化学实验装置的合理组装,不仅可以在投影仪上放映,学生在白纸上也可随处进行复习,兼有学具功能。

5.由化学教师自行设计,电脑专职人员编程制作电脑动画辅助教学。如化学实验由于装置不合理或违反操作程序会造成试管爆裂、有害气体溢出等现象,现场实验不安全,而这部分内容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电脑动画的演示效果极好。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1.发挥实验的魅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起兴趣。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手段。演示实验要确保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要多组织学生实验,发展和稳定学习兴趣,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先做好示范和讲解。怎样操作,怎样观察、记录,如何分析实验现象,如何完成实验报告,都要一一指导。同时,要增做一些实验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授分子一节时,为充分说明分子的特性,笔者增做了“碘蒸汽扩散”和“水与酒精混和时体积减少”的实验,让学生看到化学变化奥妙无穷,化学世界就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很多明珠等待着他们去摘,立志从现在开始学好化学。

2.利用图表直观的特点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教学录像、多媒体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能对学生理解知识起相当大的作用。化学实验挂图,学生不但喜欢,而且对仪器装置、实验操作,突出本质特征的实验现象都能一目了然,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如在初中化学系统复习时,将常见仪器和主要实验挂图在实验室中张贴,学生往往怀着深厚的兴趣去观看、思考,对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这一难点若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挂图讲解,教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有味,效果颇佳。

3.利用趣味的比喻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往往使学生听得入神,想象丰富。讲课时语言要准确、明白,动用一些比喻可加强学生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如讲原子构成时,比喻为:假设原子有一座十层大楼那样大,那么原子核却只有一个核桃那样大,相对来说原子有一个很大的空间。

4.运用通俗易懂的口诀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不仅要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加强理解记忆。要尽可能把一些必须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运用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的歌诀、口诀或顺口溜等形式表达出来,以帮助记忆。如:讲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编这样的顺口溜:查、装、定、点、收、立、熄;再如:讲授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顺序时编这样的口诀,氢气是:早来晚走,酒精灯是:迟到早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又如讲授收集气体方法时编这样的口诀,与水作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三、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双方的默契配合,教师在感情、语言、教态、自身素质等方面都感染着学生。首先,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防止和消除感情上的隔阂。同时给学生创设宽松有序的课堂环境,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知的欲望,通过不同难度问题的提出,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参与。

其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艺术对学生化学情感的培养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钻研教材和大纲、习题中的问题和阅读材料等,同时尽可能多的预见课堂上有可能发生情况和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要灵活、恰当地处理在课下没有预见到的问题,授课的语言生动、简捷、准确,板书流畅、美观,教态优雅、大方,表情从容、自信,教学方法灵活、实用。所有的这一切都潜移默化感染着学生,学生因“信其师而亲其道”,由此对化学产生浓厚的感情。

第三,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提问和测试,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应给予一定的提示,当问题回答正确时应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在提问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1.小组合作研究抽象疑难问题

对于分子、原子、元素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的最大疑点。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可能感到模糊。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微观模型,让学生对照模型去描述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这样,小组内学习气氛反而热烈,大家各抒己见,然后每组发言,班级给予评价。在逐步的评价中,学生逐步发现了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和联系,相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红这一问题的处理中,笔者安排学生在实验室里先分组完成几个实验:(1)向水中加石蕊;(2)向水中通二氧化碳后再加石蕊;(3)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加石蕊。通过以上实验,小组内讨论是哪一些物质能使石蕊变红,然后再做加热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问题自然明朗,比教师直接讲述效果要理想一些。

2.小组合作完成综合实验

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教师讲好后再由学生完成这一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耗时也较多,往往实验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放手让学生在空余时间共同协商处理方法:包括实验所用药品、仪器、步骤、计算方法以及组内成员的分工。然后汇总到教师,教师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方案进行公示,请班级成员加以修正与补充。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每一个人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找出自身思维的不足。通过动脑、动手,可让学生充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中,天平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不会平衡,这样可能造成实验后得不到正确结论。白磷燃烧后如果瓶内白烟较多就立即称量,指针会偏向砝码一边。硫酸铜与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时,如果氢氧化钠溶液的量较多,相互混合后若不及时称量,指针会偏向药品一边。学生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可能会发现上述现象。如果教师刻意把现象引申到平衡或说明大致平衡将会使学生留下疑点。学生发现了,教师应该肯定。然后教师重新组织实验,天平却重新平衡。这时学生一定能得到关于质量守恒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天平不平衡的动机。教师可以就“天平不平”这一专题组织一次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准备,甚至可上网查询或咨询物理教师。然后小组发表意见,小组间相互评比。这样学生便能较全面地分析了问题,而且逐步意识到进行化学研究应掌握的一种思想方法:控制变量。

参考文献:

[1]马晓霞.现代教师素质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

[2]何彩霞.对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测评和思考[J].化学教育,200l(5).

第7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 课外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学生最初接触化学课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上好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在讲“绪言”时,笔者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笔者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绪言课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例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三、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作为负责任的教师,无疑应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严格要求学生,严明课堂纪律,密切注视学生的一举一动;若发现有些学生的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或准备打瞌睡时,说明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使学生厌烦,就应该及时轮换另一种方式,巧用故事、运用诗歌、比喻、成语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不同。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听课状态。

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熔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五、设计优美的电脑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实施方案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第一,不少教师采用讲学式、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师讲得津津有味、神采飞扬,学生却听得浑浑噩噩。第二,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教师仍在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第三,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一味追求教学成绩,对相同的题目反复地训练,学生一直被动的学习,久而久之,使会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如此以往,给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带来极大阻碍。

2.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没有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初中化学只有初三一年,学习时间短,任务重,有些学生对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有抵触心理,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不会主动学习化学。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不主动吸收学习,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依然无法提高学习效率,这种状况对于学生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很不利的。

3.缺少实验课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配备不足,直接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此外,一些教师觉得实验麻烦,就取消了实验课,只是口头描述实验现象,让学生记住结果。殊不知这样让学生失去了动手实验和观察现象的机会,缺少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金字塔学习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长期掌握知识,更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二、做好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效率和质量的策略

1.全面提升初中教师的综合素养,采用多种化学教学模式

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言行对中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要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化学专题教学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结合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反映化学基础知识点和方程式的背诵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记忆,学生易记错记乱。我在教学时通过给学生总结化合价的打油诗,让学生在押韵的节奏中将化合价记准、记牢。例如: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一二铜、二三铁;三铝四硅五氮磷。然后再记忆5种常见离子团的化合价,这样学生就觉得非常容易记忆,念几遍朗朗上口就记住了。有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根据这种形式自己编了些类似的记忆口诀。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了。

3.增加学生实验次数,改革创新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能力,巩固知识技能,开发智力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1——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家庭小实验2——用白糖、玻璃杯、水来做分子间有间隔的实验,大多数学生在家里都动手做了实验,而且都很成功。第二天,学生就争先恐后地讲自己做实验的感受、互相讨论实验现象,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了。之后,每当做实验时,学生都会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做?”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起到巩固作用。

第9篇:初中化学口诀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在化学课上要合理、适时地用好实验.

例如,在绪言课上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魔棒点灯”、“无中生有”、“变幻无穷”、“烧不坏的手帕”等使学生一接触化学就产生浓厚的d趣.又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可以创设以下情境:让学生用手在脸庞边轻轻扇动,学生自己感受轻风拂面的感觉,再告诉学生这其实就是分子在撞击他们的脸,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真实存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着化学,只要用心去探究就能领略到化学的无穷奥秘,从而引发了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激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困难学生会充满热情,信心百倍,会想方设法克服,即使有再大的曲折也不觉得辛苦,学习的有效性会明显得到提高.

二、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课前要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甚至要能做到超越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组织好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过程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要有层次,让在同一课堂上的不学生生各有所获.教学内容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问和进行有效地讨论,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的,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例如,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探究实验时,在设置思考问题上,可以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再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上做深入探讨,当学生基本能分析出酸和碳酸盐反应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时,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如何从反应的速度、反应能持续的情况,经过这一系列的逐层深入的思考、探究,不仅能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的选择等知识给联系了起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以人为本,科学指导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多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也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推进教学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先学一步,让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学生平时学习中遇到头疼的问题、容易犯错的知识点,教师应思考如何将知识简单化、明朗化、规律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如,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除了要强化记忆,还要多采用表格式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其中一些规律帮助记忆,如,讲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列表一一对比,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谐音、口诀、数字化概括等办法,帮助学生接受原本比较繁杂的知识内容.

四、总结得失,加强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其实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不但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就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为了提高今后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①总结成功的经验,将好的案例、教学方法等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用于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②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先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再进行修正,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③记录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是一节课的难点.只有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④课堂上的灵感也尽量要捕捉下来并加以修正,再用于今后的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

参考文献:

[1]李荣华.“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探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