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

第1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一物理;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师

高中物理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而是在此基础上保证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由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就要求高一学生在打破初中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建立起崭新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体系。要实现这一转换,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高一物理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对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有效链接,就必须对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之间存在的区别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实现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做好高一物理教学、让学生学好高一物理的教学目标。

1.高中物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相对独立的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高中物理所学的物理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几乎是毫无联系的。比如,在初中物理对速度、加速度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独地对速度和加速度分开来介绍,并没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是介绍力的作用,由于力而产生加速度,最后在加速的基础上产生速度。由此可知,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研究都是独立的、毫无联系的个体。

2.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

在初中物理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并没有对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在介绍简单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更深层次知识的研究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深度上的不同。比如,对于物体运动这一知识点,在初中物理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速度以及平均速度的基础性概念;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加深刻,在高中物理中,首先介绍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速度的改变而导致了加速度的产生,而在加速度的概念之中,又存在加速和减速这两种情况。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教学层次是不同的,初中物理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而高中物理更注重的是物理研究的方法和物理思维的培养。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

因为高中物理教学是比初中物理教学更高一级的,这也就注定了高中物理较之初中物理难的结果。在初中物理中注重定性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要比定性分析更加准确,但是就难度而言,定量分析的难度比定性分析的难度大。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高中物理还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图像法的运用以及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这就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之处,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的方法,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链接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链接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利链接,物理教师必须发挥其巨大的指导和教育的作用。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以及顺应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高一物理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也就是把新知识和新学习的物理规律有效地融入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中去,从而达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目标。顺应就是在同化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做进一步的重建和更新。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同化和顺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同化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彻底地掌握高一物理知识。

学生一般都能自觉地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化新知识,但由于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不能很好地使用顺应的认知方式。鉴于此,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引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过渡期中的过渡,从而达到学好高一物理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的目标。这对于学生在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利用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就应该抓住主要因素,省略一些次要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把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学好所教的知识。在从初中进入高中的过程中,学生都会感觉到高中物理的抽象化以及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形象直观、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高一物理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实例,以此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所带来的喜悦。这对于实现初高中物理之间的转化来说至关重要。

3.加强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而言,只有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完成解题任务。这就需要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解题的方法指导以及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特殊难题的相关技巧。比如,在分析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经常用到隔离法来对所研究的物体进行分析,还有就是在解题中常用到整体法来解题。在力学的问题中,充分地发挥好这两种方法的作用,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轻松解题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高一物理,从而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一些特殊难题的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产生刻苦钻研的不竭动力。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一物理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物理。

1.加强和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实验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好奇心和学习高中物理的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课堂上的前一段时间内,学生都是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的,但是当课程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开始与课堂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做一些随手可做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课堂中来。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富有幽默感,这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不仅自己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中的风趣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教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一些机智和俏皮,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感情,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3.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承认和创造成功的愿望,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为学生制造一些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目的。

4.列举物理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物理在现实中的巨大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兴趣。鉴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列举一些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或者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巨大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5.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的视频或者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们可以在网上下载大量的与物理学相关的资源,比如,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与发展前景相关的专题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定期给学生展示一些科普专栏。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后,能了解到物理学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这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并且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热情,能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一物理的教学对于正处于初高中过渡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高一物理教师只有在彻底地了解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具体的差别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致实现学生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顺利过渡。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了解初高中物理差别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方法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通过教师指导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顺利地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中来,从而为以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初中物理;过渡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区别有很多方面:首先初中物理的知识往往较为直观,但是高中物理则更注重于推理与论证;其次,高中物理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难度较初中物理大;再者,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也不同于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是学生和教师关注的问题,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过渡较为困难的原因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在心里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然而高中知识更需要理解,更注重于定性定量。由于初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教学的趣味性,习题练习较少,往往片面强调学生记住公式,导致不少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死记硬背。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依然集中在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但是其对知识的要求水平有提高,高中由于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多,导致上课速度较快,许多的课外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掌握,书本中其他的一些知识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思考。高中物理习题往往较为复杂,单纯依靠死记硬背相关公式是不可能学好高中物理的。高中物理知识往往较为抽象,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来引出需要学习的内容,一些知识往往只需要通过总结现象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高中物理更注重抽象思维,教学工具应用较为广泛,不仅仅涉及代数法、算书法等数学基本方法,还涉及函数图形的应用等。

二、如何更好地完成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

1.将新旧知识不断进行融合

高中教师需要在认真研读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来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将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问题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掌握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内容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当设计到重新构建物理知识模型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举例来说,初中物理在描述物体运动时涉及速度与路程等知识,而高中物理则是描述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其中位移、加速度又是矢量,问题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由于其实际问题,学生会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状况。下面有一个例题:

质点A、B分别在做S=3+2t-52与S=4+5t-3t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试判断两者的加速度大小。

不少学生认为A的小于B的,他们的答案是A的加速度为-10,而B的加速度为-6。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没有理解矢量中负号的含义,在矢量中,大小与正负无关,只与数值有关。所以答案是A的大于B的。

再举一道例题: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为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求其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速率。

很多学生认为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导致其算出来的答案为0,但是平均速率不是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是指质点所经历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答案是v。

2.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利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主要是由于其逻辑能力不强,导致其只会使用初中的算术法来解决问题,却用不好代数法,不能及时发现题目所给数据之间的联系,导致不能合理利用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应用更多的数学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匀变速运动”这一章节时,学生对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矢量认识往往避免达到实际需要,只知道套用相关公式算出数值,却忽视了矢量都是有方向的。下面有一道例题:

一个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时刻其速度为4米/秒,一秒之后其速度变为10 米/秒,试求该物体在这一秒之内所发生的位移。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考虑到方向问题,根据公式S=at2,其算出来的答案是3米,却忽视了7米这个答案。再如,一物体在平直路上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面有障碍物之后立即进行刹车,刹车是的加速度为2米/秒,求8秒之后该物体的位移。不少学生在解题使套用公式S=v0t+at2,得出答案为16米,却忽视了根据物体的刹车加速度,物体在5秒钟之后就可以停止运行,所以t不是8秒,而是5秒。

三、不断推进直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高中物理的研究思路往往是考虑主要因素而忽视次要因素,不断构建物理模型,这样就导致其概念与模型较为抽象。这种问题的解决需要采用做实验的方法来解决。举例来说,在教学“力的分解”这一章节时,当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时,其会沿斜面下滑并压紧斜面,这样就可以用台秤来代替,用弹簧秤开拉动物体,效果图如右图:

实验有助于让学生从直观上把握知识内容,从而牢牢记住在实验中所得出的结论,学校应该积极完善相关设备,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学生在不断进行习题练习的基础上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实现师生互动,从而达到物理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阎金泽,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3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路径;方法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1.物理基础薄弱

在初中学习中,物理的学习是个重点是个难点,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对如何学习物理并不了解,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没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导致初中生的物理基础薄弱的现状。

2.学习方式不得要领

清晨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佳阶段,但多数学生在早读时只进行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科目的学习,很少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晚自习,学生只是匆匆完成课堂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进行课堂知识的复习与下节课程的预习。

当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由于学生对旧知识学习理解得不到位,对后面的新知识理解困难,由此在日后的学习中就积压了很多问题并且渐渐没有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和意念,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3.一味坚持传统式教学

当下,教师对于物理教学并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一味坚持着传统式的教学,但是传统式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贴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课堂上,教师严格按照课本进行知识的讲解,完全不理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也不会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决定教学进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对学习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受阻,课堂效率低下。

二、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路径

1.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激发其上进心和好奇心,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增设物理实验课程,使学生多接触物理实验器材,亲自进行物理实验的训练,在实践操作中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

2.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初中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初次涉足物理这一门新的学科,还存在很多疑惑与不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不能过于苛责学生,要遵循教学规律。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根据基础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操作流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的直觉能力,当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新鲜事物时,就会因好奇或某种目的而集中注意力对其外观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力是后天形成的,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敏锐地观察到一些瞬时变化。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通过切身的实验观察来深入了解物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深层次地把握物理的学习,提升学习技能水平。

4.采用小组讨论模式

分组进行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也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实验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学生的物理实验基础又比较薄弱,如果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器材安装上,无法及时观察实验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而进行小组实验时,学生可以边看、边学、边操作、边思考,这是提高学生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

初中物理有着其鲜明的学科特点,只有发现了这些特点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由于物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实验的教学方法,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和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爱珍.谈初中物理“自学、实验、讨论、总结”四环节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

第4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预习;复习;动手能力;生活情境

初中物理作为初中科学的一部分,主要是以理解为主,学生只有理解了所学的物理内容,才能真正掌握物理知识,才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然而,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因此,可能会有部分初中物理老师觉得初中物理的教学是很难开展的。故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理解能力展开以下探究。

理解能力可以分为三种水平,比较低级的理解是说我们知道事物是什么,例如,我们看到了一根香蕉,我们知道这是香蕉。中级的理解是指我们知道我们看到的事物是怎样的,例如,我们同时看到一根黄色的香蕉和一根绿色的香蕉,根据我们的认知,我们可以知道黄色的香蕉是甜的,绿色的香蕉是涩的,不是甜的,在选择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黄色的香蕉来吃。高级的理解是指我们知道事物为什么会这样,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为什么黄色的香蕉会是甜的,而绿色的香蕉是涩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要一步步来,先从低级的理解开始,然后逐步地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理解能力。

一、加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

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理解能力,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因此,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物理概念的初级理解能力就要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预习以及复习。例如,在进行温度模块学习的时候,学生首先就要了解温度的概念,在上课前就要对温度这一模块的内容进行预习,以便在上课的时候更好地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了解完温度的概念,我们接着就要了解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在上课前,学生可以拿自己家里的温度计来预先了解一下,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构成。在课后,学生也要加强对上课所学的知识的复习,主动完成课本的练习,在练习的时候巩固所学的物理内容。通过对物理知识的预习以及复习,学生是可以掌握大部分的物理概念的,这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初级理解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初级理解后,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中级理解能力,中级理解是指学生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是怎样的,比如说学生已经了解了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①的剧烈程度,所谓的中级理解就是指学生了解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所谓的中级理解就是指了解当中的原理以及法则。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原理以及法则的了解并不能靠死记硬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中级理解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动手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电路的学习当中,老师可以选择在实验室上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在串联和并联的电路中都分别加入一个开关,当关上开关时,串联和并联的电灯都可以亮,然而当打开开关的时候,只有并联当中的电灯会亮,学生可以从中更好地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很明显,当串联电路中的任意一处断开,整个串联电路是没有电流通过的,因此,当打开开关的时候,串联电路当中的电灯是不会亮的。而并联电路当中的电灯是亮的,也就是说当断开并联电路中的其中一个支路的时候,另外一个支路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这就是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最大的区别。通过自己动手搭建电路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电路的搭建原理,也通过在支路当中加入开关的设置,直观地了解不同电路的区别。

三、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景

理解能力当中最高级的是指知道该事物演变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已经很好地了解到所学的物理现象出现的原因时,那么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了高级,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地融入部分的生活情景。例如,在进行浮力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引进生活当中所见到的浮力的情景。比如,在生活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把一颗比较重的石头投入湖中和将一个比较轻的纸团投入湖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不一样的,石头会沉入湖底,并发出“咚”的一声,而纸团是不会发出“咚”的一声,而且还浮在水面。石头之所以沉入湖中,是因为石头的重力比水对石头的浮力要大,而纸团浮在水面是因为纸团的重力要小于水对纸团的浮力。所以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较重的石头会沉入湖底,而较轻的纸团会浮在水面。通过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融入生活情景,可以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的高级理解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物理知识都要一步步地提高理解能力,有部分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可以直接跳过对初级理解能力的加强,直接加强中级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浩.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第5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度;降低;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67―01

高中物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科目,也是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的基础。在高考中,物理学在理科综合中占的分值也相对较高。 物理难学几乎是所有高中生的普遍反应,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物理存在较大的跨度。这种跨度的产生,既有知识内容的客观跨度,又有教师和学生等主观因素造成的主观跨度。下面,笔者就如何帮助学生降低学习跨度,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初、高中物理存在的跨度

1.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知识内容上的客观跨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以感性认识、定性分析为主,高中物理教材既有感性认识的内容,但更多的教材内容以理性思维为主。二是初中物理教材一般教学容量小,目标单一;高中物理教材密度大,难度大,教学目标多样。

2.学生的主观因素造成的跨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用学习初中物理的方法去学习高中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知识不仅要分析物理情景、物理状态、物理过程,而且在处理各种物理问题时还要建立物理模型。学生如果不积极主动地研究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仅仅跟着教师的思路,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习上的跨度。二是学生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验证、分析和推导。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感性认识的水平上,或者正向理性思维过渡,他们学习高中物理仍依靠具体经验材料,他们的思维水平很难马上适应高中物理思维的抽象程度的要求,故造成了进一步学习物理的跨度。

3.教师的主观因素造成的跨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认为讲清了知识就解决了问题,教师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的上课没有过渡性,一开始就进行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教学的步伐,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高中物理难学的畏惧感,从而造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跨度。

二、降低学习跨度的有效策略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高中物理的不同特点和初高中学生思维水平的不同特点,对刚刚进入高一的新生进行物理学习方面的指导。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初、高中物理在知识上虽然有它的连续性,但跟初中物理比较起来,高中物理在知识内容、深度、思维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高中物理必须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对高中物理的认识,为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打好心理基础。

其次,教师要指导高一新生尽快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例如,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先要告诉学生,预习是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个环节,缺少了预习就有可能上课跟不上教师的思路。然后还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当然,最后还要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并针对自己了解的情况提出可行的方案。

第6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有的实验课在课堂上也比较难以让学生完全理解,所费的时间也比较多,很多教师也是选择直接讲述,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难,微课主要是用短小的视频为载体,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所以在物理的课堂上利用微课将物理知识传达给学生,既可以弥补教师讲课的时候的一些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听课的下效率,加深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理解[1]。

一、微课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重视,也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微课能够将物理的抽象知识形象化。初中的学生刚接触到物理科目,会感觉物理科目比较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进行简单的灌输的话,学生则无法真正的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点,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严重不利于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提高。微课在课堂上应用,则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形象化,通过动态视频的播放、空间立体图形的展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此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物理课堂上运用微课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微课也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微课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最重要的一点儿就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保证学生能够在观看微视频的时候有效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利用微课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划分,确保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很快的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再次,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助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观看有关课程的微视频,对课堂讲解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进而对相关的例题进行思考,对课堂上学习的有关内容进行相关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最后,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是被动的接受。但是在新课改下,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将微课运用到物理课堂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如何将微课运用到初中物理的教学中

微课在物理教学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有效的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2]。那么该如何才能让微课运用到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呢?

1.在预习环节的运用

预习是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前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好的预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教学中,预习只是在口头上说以下,很多学生从思想上也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因此,可以利用微课,提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日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帮助学生对整节课有各很好的认识,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参与提供了保障。例如,在讲到《声音的产生》一节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更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这节课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有目的的走进课堂,在预习时,可以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了下面的几项内容:(1)生音产生的原理;(2)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高学生的预习目的性,加强学生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对一节课有了整体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

2.微课在探究环节中的应用

探究式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这个环节中,运用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一题多解为例,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增多,学生解题思路也会越来越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展示多种解题方式,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方式不理解,可以在课下继续观看微视频,对有关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教学讲评环节运用微课,教师可以制作一些题目较为复杂的题目的微课,让学生反复的观看,可以理清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冯静 单位:甘肃省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一、增强好奇心,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已接触过很多科学实验,比如:潜望镜的制作,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学生对科学怀有一定的好奇心,急于想知道很多原理,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在物理序言部分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总想弄个明白,这就使学生对物理形成初步的认识,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培养动手的能力。

二、增设科学探究内容,让学生从成功中获得自信,从自信中产生兴趣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在于对成功的追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活泼好动,好胜心强,一旦获得成功将信心百倍,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增设学生探究实验,通过学生探究,让学生体验到真理的客观实在性和科学家的艰辛。同时也让学生从一次次的实验中获得成功,增强自心。例如在教学电流和电路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连接简单的电路,而后闭合开关后灯亮了,学生此时的兴奋劲是无法形容的,从这一幕可看到成功者的自信来源。学生接下来当然是想探究更多的物理奥秘,以致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习惯

第8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重要意义策略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理论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理科性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难以理解的特点,因而初中学生的物理成绩总是不理想。面对这一现状,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更好的理解和获得物理知识,提出了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新方式。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联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去,更加有利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物理课程进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一、 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比较强,因而学习难度也比较大。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到并运用初中物理知识,当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初中物理课程提出了生活化的教学要求。之所以对初中物理课程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主要在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首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

对初中物理实行生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众所周知,物理知识难以理解,理科性比较强,因而学习起来,不少学生会感觉到吃力,对于一些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公式推理等不理解,这样必然会带来一些学习上的障碍。把课本上抽象的物理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对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结合物理知识进行解释。由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我们比较熟悉且常见的一些事物,这样联想和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到物理知识,并能加深印象。

(二)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般来讲,物理课程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特殊课程,并且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够通过物理知识来解释。举例来讲:夏天,在屋里洒水会感觉到凉快,这是由于蒸发吸热的物理原理;炒菜时如果锅里着了火,最好的方法是把锅盖盖上,这是利用氧气不足来灭火的物理原理;又比如在高山上做饭,饭始终做不熟水就没了,这是由于高处沸点低造成的等等,这些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和习惯,都能通过物理知识和原理来解释。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会让学生感到好奇,从而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致和热情。

二、 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建议

我们对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教学情境生活化

我们知道初中物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输的形式,老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被灌输,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掌握着主动权,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未发挥出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这样,学生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另外物理知识还比较抽象,当学生某一环节听不懂时,接下来就完全不听了,这样久而久之,对物理知识的把握越来越差,兴趣也渐渐消失。如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突出位置,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设计并制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课堂形式进行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举例来讲:在进行气体性质的学习时,可以从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爆米花讲起,爆米花是采用不密闭的高压锅制作,高压锅内进行气体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制作出香甜可口的爆米花。以此引入课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 物理实验生活化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对于课本上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都能通过物理实验的方法得到论证和验证,并且物理实验是物理进行教学的有利工具,通过物理实验,我们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物理实验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例如:我们楼道里所安装的声控开关,大型文艺演出舞台上闪烁的霓虹灯等,这些物理实验和现象,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亲身参与到物理实验中去,对物理实验知识的印象会更深。

(三) 物理作业生活化

物理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教学的生活化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为了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通过课后作业的巩固作用,因此物理作业的生活化也是必不可少的。物理学习中的很多知识,都能直接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为了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和对物理作业的反感,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联系生活实际,使问题生动、形象化,更好的解决物理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是初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课程,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鉴于对初中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到并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我们要不断创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策略,重在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卓颖.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4(03)

[2]沈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1(04)

[3]许颖.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5期

第9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范文

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探索、接近自然以及未知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和一些探险活动的特点比较相似.通过探索活动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旨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要将遇到的困难看成是探险和挑战,学生应该要把物理学习看成是一种挑战、探险的学习方式.考试时很多的学生都有一种抵触和厌烦的心理,物理教师可以把考试解释成一种探险活动,因为探险活动和物理考试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以及具有一定的挑战.学生把物理考试看成是物理探险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可以养成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那就是探险和冒险的精神比最终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采用探险活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去面对困难的人格特点,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激发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冥想的方式学习

冥想就是集中注意力.在积极心理当中,冥想是促进心理积极和健康活动的一种方式.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冥想的学习方式指把冥想的技术融合在物理的教学当中.采用冥想的学习方式的时候,学生要在非常放松的情况之下入静,然后对物理的概念和现象进行理解和想象.如教师讲完牛顿第一定律之后,采用冥想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学生应该先入静,然后教师通过一些语言的描述表达出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空间中,物体的一些运动情况,然后学生要认真想象这些运动情况.学习物理知识的采用冥想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性格更加乐观和沉稳,学生对于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够有一定的提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爱心互助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爱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情感,在积极心理学当中,爱心是一个主要方面.爱心的情感包括了自爱、接受爱以及传递爱三个方面.爱心的情感中,自爱是基础,当一个个体自爱的时候,爱就会很自然的散发出来.同时接受爱和传递爱也一样的重要,个体在接受爱的时候也应该传递爱.初中物理教学利用爱心互助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很多的教学手段表现出来,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帮助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而且最主要的是在学习之后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互助在个体心态积极向上发展的过程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互助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养成比较乐观和积极的性格,可以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到自爱和接受爱,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也有提高,最终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好.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