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第1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8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课程中运用广泛,符合新课改要求,其具体操作要求教学理论内容与生活相贴近,教学形式生活化,让理论教学能够有效转化为生活认识与能力,是教学的理性回归,同时也是教学不断发展的需求。

1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从总体方向而言,高中化学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的让化学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为人们服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让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并服务于人们生活,以及改变世界而学。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懂得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同时运用化学技术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达到学以致用。

1.1 有利于学生明辨真假

高中化学将教学充分生活化可以有效的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效的利用专业设计后的化学试验来表现生活现象场景,让学生通过化学理论教学对生活现象有更多的认识,甚至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疑惑,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真伪。例如生活中有魔术表演或者骗子会运用一定化学现象来制造奇幻效果或者蒙骗民众,而如果学生可以了解相关化学知识,就可以有效的辨别真伪。例如部分号称神药的情况,通过维生素C、碘酒与方便面做实验,首先将方便面放入热水中,而后添加碘酒,在内容物变为蓝黑色后又添加其神奇药物,然后通过摇晃就恢复方便面原有颜色。而这个实验的过程只是维生素C促使碘发生还原反应。

1.2 在生活日常现象中运用化学技巧

人们日常生活中药物、食物中许多现象都可以运用化学知识做解释,同时也可以通过化学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升生活品质。例如生活中有多种食品安全问题,对于有害物质,可以适当的通过一定化学品做反应测试来检测食品安全性,对于食物、化妆品、护肤品中的含有成分做有效测定,又例如苹果经过榨汁机处理后会先表现为浅绿色,而后在长时间放置后会转变为黄色,而如果再添加维生素C做溶解混匀后就可以转变为原本的颜色,这其中就是运用了Fe2+与Fe3+产生转化反应所致。

2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2.1 建立生活化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创设一定生活化情境来提升教学内容生动性与趣味性。可以适当的做相关理论内容对应的生活情境做一定描述或者举例,让学生能够调取生活场景或者现象对理论知R做一定联想,让课堂整体的教学氛围充满了生活气息,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公式,让人们有效的通过生活化现象对化学理论更深刻的记忆,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的联想与转化能力。其主要目的集中在提升理论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积极的让学生培养关注生活化学现象的意识。

2.2 教学用具与案例的生活化

在日常的教学实验中,可以多采用生活中常见的药品、食品或物品,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实验实质就是生活中各种常见食物的组合,不一定要拘泥在化学专业用具与仪器。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家中可用材料做实验,提升学生个人的可操作性。但操作中需要强调安全性,对于具有高危险性的实验要禁止学生操作,强调其带来的伤害性。同时可以将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化学现象转化到课堂实验操作中,让学生明白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尤其是当下教学逐步的转向生活化,即便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各种考题也越来越多的重视生活场景的转化能力。同时在相关内容的转化上,积极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能力,对相似性化学现象进行举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具体化学例子的选择中,要多选取热点话题,甚至可以将时下热点话题引入到化学理论教学中。例如曾经发生的三聚氰胺或者苏丹红等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将其中所涉及的化学检测问题做说明,或者说明相关化学品自身的化学特性等。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去鉴别化学物质。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现有材料与案例,但是课本材料较为局限,也与实际各地生活情况有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更多与本地学生生活相贴近的化学现象做教学材料的补充。尤其是当下网络资源丰富,可以选择网络试验的视频材料,有效的减少实际操作所带来的繁琐性与不安全性,有效的提升实际化学试验与案例教学的可执行性。

2.3 考题与作业的生活化

在化学作业或者考题的设置上,尽可能加入一定生活化现象的比例。可以将题目的背景设置为生活场景现象,而后从中抽取出对应理论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安排一定具有安全性操作的化学试验操作,让学生在课下回家后自作,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积极的关注生活现象。例如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发挥能力找到相关实验工具,酒精灯、玻璃棒与滤纸等材料均容易获取,但是对于小漏斗、铁架台与坩埚钳等较难获取,需要发动学生自我能力与想象,去获取到替代品。一方面训练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与化学知识了解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用品的转化能力。无论化学实验结果如何,都有效的让学生尝试了化学操作的趣味性与其中的难点,让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有更强的探索精神。

3 结束语

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受到普遍认可的,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让化学教学充分趣味,另一方面也符合教学效果与教学原则的要求。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多的考验着教师的能力。教师一方面对于理论知识有更多的把控掌握,同时也需要具备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同时教学的表现能力需要较强,有效的提升教学生活化内容的感染力,促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与动力,最终达到理论知识有效吸收的效果。无论是采用趣味化的教学内容,还是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都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与生活现状。

[参考文献]

[1] 何双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化学教育,2013,34(4):20-22,25.

[2] 陈春芳.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下旬,2014,(5):102-102.

[3] 程志宝.试述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14,(28):146-146.

作者简介:姓名:张玲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桐城

第2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近几年,为了适应高考改革,新课改一直在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要。过去在化学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单一传输知识,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其知识点也是零敲碎打,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所以,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老师应构建化学知识新体系,让学生全面把握知识结构,灵活运营,让师生之间互动起来,做到胸有成竹,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高考的挑战中。

一、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意义

1.能够帮助学生串联化学知识。高中阶段,化学作为一门复杂学科,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认知和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那就是老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新体系,通过体系的构建,学生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串联,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记忆牢固,学以致用。2.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构建知识体系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使学习更加条理化,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化学学习的脉络,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3.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各有差异,有个别学生一进入考试,便会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大脑中出现一片空白,对考试产生怯场心理,久而久之便对化学失去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对知识的脉络清楚地把握,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为应对高考打下坚实基础。

二、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1.从整体入手,把握全局。高中化学知识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要想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从全局入手,对化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概括地说,高中化学可以分为:基本理论、化学元素、化学实验、化学计算4个板块,学生可以从这4个板块入手,进行整体把握。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学学科实践性很强,许多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衣物沾上污渍,我们可以用双氧水氧化有机污渍,如茶渍和咖啡渍;如果衣物上沾有油漆,可以利用四氯化碳将其去除。将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提升学习热情,又能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加强和巩固。3.注重单元知识的有效整合。高中化学知识教学,基本以单元教学为蓝本。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时,首先要让学生对单元知识整体把握,弄清楚各单元知识的联系,再将每个单元进行整合,进而对知识进行构建。比如:(1)标注好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结构。(2)清楚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其中要展开:自然界是否存在;常温下的状态;颜色;气味;是否溶于水;密度;熔沸点。(3)清楚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其中要展开:和一些常见金属、非金属反应;单质反应;和水反应;和酸反应;和碱反应;一些特殊化学性质。(4)清楚元素氧化物的性质,其中要展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清楚元素形成的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其中要展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6)元素的单质,化合物的应用。这种方法的运用,很好地体现了元素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一目了然。4.加强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高中阶段,每个学科不是独立存在,它们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提高。如果一个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不强,那么在其他学科的理解上也会存在困难;如果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差,那么相应地,其物理和化学学习也会受影响。除此之外,化学知识中也包含了许多物理原理,这两个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关联。所以,科学地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能提升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能养成主动,积极,刻苦的学习行为和良好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明.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3,(20)

第3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生活资源 课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还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传统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局面将直接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知识接受通常依赖教师的直接灌输,使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掌握化学知识。显然,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遏制学生创造性、灵活性的体现,扼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导入生活资源不仅能给予学生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了解过程中接受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与应用化学知识。

一、选择具有趣味性生活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对于好奇心很强的高中学生而言,趣味性的生活资源必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只要将学生的兴趣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那么他们通过实验寻找答案的欲望则会愈来愈强烈。因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第一要素是增强探究课题的趣味性。

例如:教学《原电池》时,为了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可设计出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将10个铜锌原电池串联在一起,再将一台电量已经消耗完的MP3连接到电路当中。”此时,教师将开关闭合,MP3立即进入充电画面,又立即将开关打开,画面瞬间回到黑屏状态。此时此刻的场景必然能让学生陷入沉思“这是如何做到的”?“怎么能通电呢”?随着好奇心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上升。到了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桌上的相关材料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行科学探究,并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了解与认识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等知识。相信这样的过程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还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选择合理的生活资源,保持学生探究信心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究信心,可以合理选择生活资源,并根据生活资源合理设计课堂探究问题。同时探究问题的方向应该非常明确,给学生足够时间查阅与探究相关资料,且探究的问题不能过于繁杂、支离破碎,必须形成统一完善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导入生活中、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氯化钠配置的,以及小苏打(碳酸氢钠)等,让学生明白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然后,要求学生对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进行深入探究。有了明确的探究目的,加之探究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紧密联系,如氧气、氢气、氢氧化钠等都是学习“钠的化学性质”之前已经掌握的化学物质。而烧杯、试管、酒精灯等也是极为常见的化学仪器。显然,在这样的课题设定下,学生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更加亲切,不会出现畏惧情绪,通过自主思考即能完成整个探究过程。

三、通过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社会生活现象、自然现象都存在于学生实际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化学现象与问题也不例外。显然,通过对这些问题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思考能力、解决能力,让化学知识彻底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素养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中,教师设计探究性实验问题时即可以提出这样的生活实际现象:“一是苹果削皮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什么颜色会逐渐变为锈黄色?二是为什么市场当中所卖的苹果汁都具有维生素C的成分?”对于这样的现象,学生必然是熟知的。那么在学生思考与感到困惑的时候,教师应该予以点拨,并提出问题,即在溶液中,Fe■与Fe■会各显示出哪种颜色?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此时,学生通过前后联系就会出现这样的猜想:苹果当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O■氧化后形成了三价铁离子,因此苹果的颜色逐渐变成锈黄色[2]。那么,如果在苹果当中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预防呢?显然,通过前后问题的联系,学生已经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化学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对实际生活现象的应用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还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应用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结论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依据教材内容,还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现象。原生的才是最美的,只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从而为下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模式

很多化学知识蕴藏在现实生活中,且生活中的化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应将生活中的化学实例与课堂上的化学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并学会将所学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1、高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且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化学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提高高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结合课本内容穿插一些化学科学的小故事或者一些化学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且通过生活化的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进行分析。如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的案例,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向学生分析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的物力性质及化学性质,并对商家加入这种物质的原因以及加入后人体的影响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其中所隐藏的知识记得更牢固。也能够学会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分析。

2、生活化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通过生活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按照课本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来开始新内容的讲解,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陌生,难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但对于现象的本质不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大家都熟悉的生活经验来结合要学的化学知识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可以通过与生活相关的一个故事、实验、视频或现象等形式来创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通过探究成功引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价值。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且将化学与生活进行相互联系,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利于让学生进行有规律的记忆。如在进行乙酸的相关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平时生活中热水瓶中水垢的化学成分,并让学生思考平时生活中通过什么来去除水垢。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再告知水垢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并通过学生提出的去除水垢的物质是平时厨房中常有的食醋后,告诉学生食醋能去除水垢的原因,从而引出乙酸的概念,并讲解乙酸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这种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化学知识讲解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并将单调的化学式通过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

2.2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化学概念

有些化学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学生在理解上会比较困难。这时可以通过结合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所学的化学概念。一点一点的进行疏解,让学生能够逐渐抓住理解的关键规律。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都各不相同,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进入误区。教师应及时洞悉学生错误的理解概念,并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纠正学生理解的误区,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所学的化学概念。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例举生活相关现象来进行辅助说明,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如在解释缓慢氧化放热反应时可以举例说,有的学生翻过农家肥,用塑料布将其盖好,并通过晒过一段时间后打开翻过后有热气冒出,这种现象就是上述的反应现象。

2.3将化学习题与生活相结合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遵循理性的逻辑,将课本上抽象的概念直接灌输学生,而忽略生活实践。但很多科学知识都蕴藏在现实生活中,逻辑理论也是从生活中的现象总结出规律整合而来。而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剥离,会加大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且传统化学习题的设置也与生活实际脱离,过于抽象和复杂,学生虽然知道理论知识,却缺乏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面很不熟练。因此,应改革传统的化学习题的形式,将化学习题与生活情境进行结合,增加习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生动的氛围中进行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化学习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因此,教师应多注意观察生活,在进行习题的设计时,注意联系实际并能够充分的体现所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及时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

2.4将化学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化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可以将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生活资源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做一些化学实验。这种方法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并能让生活资源发挥出教育的功能。如用一些家中常见的物品,酒精、蜡烛来做实验的工具,常见的化学物品做实验药品,让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且这些实验能够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难情绪,并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化学世界,并能够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到身边物品在化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生活中,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的联系现实生活来进行化学的学习。

2.5通过生活培养应用化学的能力

化学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因缺乏理论的知识,学生并不了解其中蕴藏的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应将实际生活与化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如生活中有的地方的井水颜色呈浅绿色,并有酸味,但放置后有红棕色沉淀等现象都蕴含着化学知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效率,应将生活化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的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王菁菁.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浅探[J].新课程导学,2014,09(5):65-66.

第5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研究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是促使我们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在乐中学、趣中悟,才能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新课改的执行,都把培养,唤起我们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是提高和保证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也是高中化学老师实施教育的目的。然而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求老师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学习的心理需要,因材施教精心培育。老师要做到熟悉教材精髓,帮助学生掌握归纳知识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化学知识内在的规律性和逻辑性建立化学知识体系,应用高中化学知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做实验紧密联系实际;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要与学生在实验中多交流沟通。只有掌握以上几点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才能收到高效的学习成绩。

一、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唤醒我们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各个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也就是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了以发展为本位。老师要做到熟悉教材精髓,精心备课,用化学知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做实验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手段,形象生动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要用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的心去认真设计每一堂化学实验课,才能收到高效的学习成绩。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让我们学生在实验中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记录相关实验数据,获取实验信息,与其他同学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从化学实验的研究分析和观察化学现象中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我们学生学会科学归纳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帮助我们学生探索化学规律、学习化学规律。作为老师要尽最大的可能为我们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我们学生根据可靠的生物事实和已有的背景知识,通过想像和推理来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的实验仪器、工具等来搜集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去验证假设、修正假设,形成最后的实验结果。教师要能注重教材中有关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有趣的化学实验中感受到无穷的化学魅力,心理和智力都得到良好启迪开发。

二、实验是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

实验是通往化学学科知识的桥梁,实验是掌握化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关键,根据多年学习经验总结高中化学实验学习兴趣的方法如下。第一,只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学生尊重、信任、喜欢、爱戴老师,老师尊重,关心、喜欢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老师指导下,信任遵从老师进而喜欢学习他教的的学科,养成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可想而知蒸蒸日上。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师生间情感共鸣,才能产生和谐统一的行动,表现在教学上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差。教与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鼓舞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实际的成绩观察中发现,好的优秀的成绩绝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能够取得的,都是在激发兴趣充分理解,又努力专研的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在实验课堂上,按新课程要求老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创建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是关系。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才是我们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有效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发挥化学学科实验优势,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兴趣也能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化学本身就是研究物质间相互反应变化的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存在美妙的颜色、气体和其他现象,美不胜收。实验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Fe(OH)2,按要求用煮沸且冷却的蒸馏水配好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将试管改成微型注射器,先在注射器内吸入适量的NaOH溶液,紧接着吸入FeSO4溶液,在注射器内Fe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接触处可以看到明显的白色不溶物。在化学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两种物质反应后颜色发生变化;也有的物质反应后有气体生成等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燃烧金属钠,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生成的黄色火焰以及实验产生的黄色固体,这样就能对实验的结果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与理解.通过丰富多彩的变化,准确反应自然界中物质之间相互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的同时,观察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化学学习。因此,老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步骤及及实验现象,适时讲解达到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和化学实验的目的。第三,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高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巧妙的把生活中的现象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索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把化学知识与我们学生身边的各类生活情况相结合,将化学知识融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设计质朴真是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例如:拓展实验:2P+3Cl22PCl3(液)2P+5Cl22PCl5(固)(燃烧,白色烟雾)。设计实验或者教师演示实验:氯气与水反应.利用这个知识来介绍自来水消毒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出氯气漂白原理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再次用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漂白性的本质原因.这些常见的现象都与化学有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遇到化学问题,我们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不仅有兴趣还有实用价值。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在生活现象中体会化学美,通过化学实验证明化学美,最终达到通过实验培养兴趣是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有效学习方法的目的。

三、小结

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上的一门科学,老师要做到熟悉教材精髓,精心备课,用化学知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做实验紧密联系实际,能否正常完成实验是能否正常开展学习的重要基础。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关键部分,我们学生可以从思路、内容、方法等方面适应实验教学,从而打破陈旧的常规思路通过创新达到全新的化学教学效果。

作者:浦天佑 单位:淄博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二利.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第6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其实化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如果老师脱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那么就会使整个教学氛围变得单一枯燥,不利于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老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挖掘化学教材中存在的生活元素,使得整个课堂可以“活起来”,改变过去沉闷的教学氛围。举个例子,老师在教“有机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大家能不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便开始思考有机化合物的特性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有的学生回答“葡萄糖”,还有的回答“汽油”,这时老师便可以顺着问下去:“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很对,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看到这些有机化合物是没办法水解的,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都陷入了深思,有的学生说:“这是由有机化合物的内部结构决定的。”老师便可以接着学生的话说:“对的,这是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这种生活场景的融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明白很多生活用品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从而形成一种科学的化学学科思想,有利于正确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小组合作,提高效率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会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更多的是“走形式”,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反而下降了。因此,老师要组织高效的小组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保证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举个例子,老师在讲“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对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和总结,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思考,然后将想法说出来,进行小组的内部讨论,选择正确的想法和思路,共同总结,最后由小组内部推选出一名代表发言。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散,小组的激励讨论可以使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能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高效组织化学实验,强化化学实验学习

我们知道,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原理需要通过实验来分析和验证,如果老师只是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教学,那么教学的效果并不会很明显,因此,老师务必要高效地组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了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学“酸碱”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用pH试纸对不明溶液测定酸碱性,通过自己操作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用pH试纸进行测定时,发现试纸都是没有颜色出现的,他没有马上询问老师,而是自己再认真地根据课本的步骤进行操作,最后成功了。通过这种高效的实验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主地思考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老师不用再花过多的时间给学生解释,而是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利用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优化了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第7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142-02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化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这就给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必须实现有效教学,通过教学的不断改进和突破,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高效性,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有效教学概述

有效教学来源于上世纪的欧洲教学科学化运动,主要核心在于教学效益。“有效”是指通过教师的课程讲解教授,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获得进步,也就是说教师教学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是对教师教学成效的反应和评价。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在开展有效教学时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进步为核心;第二,关注单位教学时间产生的效益;第三,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对教学进行科学评价。

二、构建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一)师生之间和谐沟通。要实现“有效教学”第一点就是创建一个互动交流的课堂空间,为此,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应针对化学知识的教授和学习进行分享和讨论,课本知识、实验结果、实验经验等都是相互讨论和沟通的内容,只有建立这种交流和互动,教师才能获得教学方法的提升,学生也能掌握知识的要点重点,从而形成共同的目标,实现共同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产生不同,其中肯定会存在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在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要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老师必须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有足够的信心,让他们从教师的关怀和鼓励中获得学习的动力,挖掘其潜在能力,使其获得学习的进步。

(三)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在有效教学的探索中,教师除了要重视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基础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应正确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化学实验,这两个阶段缺一不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实现对教学的反思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要提升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再通过制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指导方式及有效的教学评价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以生为本制定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最终标准。传统的制定教学目标多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深化知识理解等作为目标,但这样的教学目标比较笼统,教师是无法直接观察获知的。为此,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细化目标,要将化学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与导向性放在首要的位置。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制定:设置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到其中电子的转移现象,并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现象。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才更具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更易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更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课堂氛围的调节。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始终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传递中,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见机行事采用策略,抓紧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解铁生锈条件这一课时,学生对枯燥的化学内容逐渐感到烦闷,不少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为了抓回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利用一些新闻来调节课堂气氛。如把 NASA 向火星发射“机遇号”和“挑战者号”作为引子,提出问题:为什么“机遇号”和“挑战者号”在火星上找到氧化铁就能说明火星上有水?抛出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被点燃,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课堂的气氛随之活跃起来。在学生热烈讨论一番后,教师顺势结合本课知识点对这一新闻进行解读。由于高中生对科技事件关注度大,许多科技事件看起来非常深奥,很多同学认为与我们当下学习的知识无关,其实不然,将新闻内容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始终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这堂课的有效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具有严谨性和绝对性的特征,学生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容易产生枯燥感,降低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集图像、文字、音频、视频于一身,能将化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觉、视觉及其他感官上产生巨大冲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教师可通过动画设计,让学生在动画中体会微观世界的奥妙,形象地构建起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又比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 NO2 与 N2O4 之间的转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学生往往不会注意到颜色在加深后又略变浅这一现象。将这个变化的过程制作成实验模拟动画,将颜色变化有层次地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压强变化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这一知识点的认识,从而为平衡移动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重视实验操作教学。实验操作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实验操作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强化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讲解 CuSO4・5H2O 时,学生往往会对其中的蓝色物质产生兴趣,但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能让学生对其属性有深入的认识,此时加入实验操作,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进行溶于水、加热等试验操作,学生就会对这种物质有循序渐进的认识,并在实验中得出自身的体会,这样的教学会获得显著的成效。

第三,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化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许多现象都能在生活中发现,因此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实现与生活的结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快速掌握知识,还能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比如在阐述氧化活动相关知识时,可以以生活中金属生锈作为话题,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哪些金属容易出现生锈现象,生锈的金属如何除锈?应用到哪些化学知识?又有哪些金属是不会生锈的?是什么成分让它们免遭生锈的干扰?这些生活化的问题都可以作为课堂的教授内容,丰富学生的认识,真正让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第四,采取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要求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仅以分数为唯一评价的评价方式。为此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中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评价,让学生在鼓励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对学习化学更有自信。另外,通过多元评价机制的设置,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做出自我评价,这也为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种更加公平的评价方式。

第五,重视课后反思。教师在每次完成课堂任务后,对于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及教学成功之处进行反思和总结。只有对每堂课内容进行细化地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更加理性地掌握有效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构建起更加合理、科学、全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得到知识的积累。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强调的教学本质是有效性,主要开展教学的阵地是课堂,要顺利实现高效性课堂的建设,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任课教师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教不仅要对课本知识努力钻研,还要借助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大胆创新突破,才能不断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史 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2]晏 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与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张晓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探究教学的策略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第8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学习与实验生成学习为内容的,高中化学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创设和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教改探索之一。本文以鲁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

一、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策略

根据化学的应用性与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针对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策略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1.合作突破策略。由于高中生的时间紧、任务重,教师选择和组织学习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之间以合作学习的模式形成知识和智力的合力,去推动他们自主地学习和高效突破。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在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后,指导学生开展关于“元素化合价升降、元素电子得失”的“问题解决”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基础可以相互帮扶的小组,组织学生运用“双线桥”的方法,去表达元素化合价的决定因素及其发生变化的要件,与同一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的数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元素得失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难度,但学生能自主处理的重点、难点等类型的知识,既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成长中培育学习的信心,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习惯和难度知识挑战意识。

2.探究生成策略。根据学生相对平均的学习基础,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的探究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地探索、研究、实验与总结中,去生成某种原理、定理或化学性质等,让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复习、消化和运用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硝酸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关于硝酸的实验探究活动。从观察硝酸的颜色开始(无色),逐渐地去了解硝酸的气味(有刺激气味)在时间充足或学生学习进度较快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探究活动,如在上述学习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制作氮肥,以体验学习和探究的乐趣。

二、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根本是把教材内容的学习和课堂的主体时间都放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1.设疑导学模式。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其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特定的课堂环节科学设置各种“问题”,为学生开展新知识学习和探究活动制造激发学习欲望的“障碍”,使他们在新知识的学习和验证中完成学习和更多的预习活动。如在学习“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化学反应率的基础上,对在特定质量条件下的不同元素之间化学反应后化合物的质量进行对比,尤其是在反应后化合物质量低于化学反应前综合的情况下,为学生设置化学反应程度———化学平衡的质疑,继而引导学生开展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征的学习活动,教师或通过班级实验集体展示或学生自主实验活动等,去全面地了解和归纳在影响化学平衡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浓度与压强等。

2.质疑验证模式。由于高中化学知识自身的难度、深度与宽度,由于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等原因,导致他们会产生各种疑问或夹生现象,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去“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达成验证知识和矫正错误的目的,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常见和高效的方法。当然,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中,既需要运用一般性的验证方式,也可以指导不同学生运用相对个性或特定的验证方式。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装备,教师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化学实验视频,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电视求证节目的视频片段等,只要能为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获得新知与验证对错即可。在教学实践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运用,既要注意在各种实验的支持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要充分运用现有精品教学视频及其实验过程视频记录等,为学生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与平台,实现学生的知识学习、知识验证、知识总结与知识发现过程的统一,为学生化学高考、化学知识日常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吴金花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一、用趣味性的实验开个好头

在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就开始接触化学实验了。高中的化学实验较初中有很大的区别,更注重实验的实质,所以趣味性也较高。在第一节课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实验,让学生感觉到实验带来的乐趣,在以后的实验课上,学生就不会再觉得实验枯燥无味了。笔者在上最初的实验课时,经常做一些现象明显的实验,比如有着鲜明的颜色变化的,而且操作简单,可放手给学生自己操作或几个人合作,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实验印象。

二、学生的参与让实验探究更有实质性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做化学研究就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讲究的是证据与实践,所以实验对于化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用实践验证知识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了实验,那么化学就没有了魅力,也没有了真实的科学性与自然性。然而,在教学中,老师可能会因为实验准备时间长或者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不让学生参与,学生只是被动地观察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可能认真地观察与思考,他们甚至没有看清老师做了什么。所以,为克服以上的缺点,笔者经常用大量的时间准备实验,让几个学生一组进行实验操作,他们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探究式学习。比如在做氨的喷泉实验时,笔者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制作氨气,再让学生在实验前考虑怎样才能让实验做到万无一失,如果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大家再动手试一试,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进行总结。这样,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

实验是一种实践与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都喜欢去做。所以,在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探索、发现问题。实验中,有很多量是不确定的,学生在操作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有的步骤不同,有的化学药品的用量不同,有的实验的时间不同等等,所以,产生的结果也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些现象,都会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例如,在做“盐类的水解”实验时,要让学生先明白一个道理:盐类的水解能力与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相反,容易水解的盐,其相应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越难。

这是一个规律,做完实验后要注意总结。有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再与一些常见的弱酸或弱碱的性质实验对比。这种探究式的化学实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应该多多提倡。

三、用实验演示来辅助习题的完成

很多化学练习题都是很抽象的,学生即使会做也不知道其中真正原理是什么,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口授,学生只能是通过想象去学习。如果我们把抽象的练习通过实验来演示,就可以满足学生的思考需求,把练习的结果通过实验的形式展示出来则会更有表现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改进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非常注重化学实验的操作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多用实验来演示证明所产生的现象。通过探究实验教学,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芳.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 教学与管理,2007(22) .

[2]姚新平.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最佳情境[J]. 中国民族教育,20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