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小企业集群在各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各国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界定标准不同,但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来看,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很多国家在数量上都超过99%,就业超过50%。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融合、科技的进步,中小企业的成长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中小企业正在向集群成长方向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一般定义为:一群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关系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集聚。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甚至成为一些地主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一些学者更将其概括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营中小企业集群迅速成长,在经济的空间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它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高度的离散性和易变性特点,所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分类,研究者从自己着眼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分类。如按形成方式不同,分为由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而形成,由大企业分拆、改制而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概况
鉴于中小企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把小企业集群定义为由一群具有“外部分工”性质的小企业为完成某类产品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它是分工专业化的产物。
马歇尔将这种思想进一步深化,认为专门人才、专业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及技术扩散等“一般不发达经济”所造就的“外部经济”促使企业集聚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定义了“外部经济”概念,并认为外部经济可因小企业集群而获得。共产业集群理论以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及技术外溢为立论基础。
以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论。熊彼特认为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在于集群并成规模的发生,倾向于集中分布而不是均衡分布。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企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比单个企业更强的竞争力(包括国际竞争力)。
制度(交易费用)论。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等以“中间性体制组织”来解释企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既不同于科层制,又不同于市场制,而是一种介于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体组织。这种组织既可以克服由于单个企业扩张规模而带来的组织成本过大,对市场存在刚性、等规模不经济,又可以降低由于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小等纯市场制的缺陷引起的市场交易费用,而且还可以用它来解释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契约部份的具有长期性。
聚集经济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Webber)从工业区位理论(聚集效应)的角度来阐释企业集群式成长。他从聚集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成本开支”的降低来解释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并将企业集群成长归因于以下因素:集群强化了技术设备专业化整体功能;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及使用效率;提高了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基础设施共享。
三、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1.企业集群产生的条件。一般而言,中小企业集群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条件,其中经济条件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供给条件主要有集群产品存在的技术可分性、集群产品存在丰富的产品差异化机会、集群产品运输成本低、技术创新的网络性与知识传播的缄默性等;需求条件则主要包括集群产品的时装性与艺术性、消费者对集群产品消费行为的易变性、集群企业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需求利益等。
面对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多样性,依据中国国情,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所谓三维度原则:宏观维度――集群成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经济制度与环境、文化传统与基础条件、其它特殊干预等;中观维度原则―主要包括集群成长的支持、因子条件等;微观维度原则――主要是集群内的信任、联合与制裁行动、企业的优势互补、企业的创新、企业设立的难易、企业的竞争等。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因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形成)两方面体现出来,且这两个方面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魏守华等(2002)将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概括为地域分工、外部经济、交易费用降低、合作效率提高、合作型区域的技术创新与扩散。符正平(2002)则认为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是聚集网络的外部化、企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实质也是一个网络外部化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网络外部化不是体现在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企业的区位决策上。
周晖(2001)用协同论、知识战略联盟、强选择性并联耦合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进行经济学解释,中小企业在整体的发展演化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开始的零散技术到最后聚合、创新并逐步形成核心技术,进而形成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蔡宁(2003)将中小企业集群看成是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其竞争优势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集群的长期部分优势。企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资源的集聚效应、分工与协作效应、区域集聚效应、资源共享效应。刘金友(2002)提出企业集群式创新概念,并用“动态循环累进”模型对集群式创新过程进行描述,即利用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具有互惠共生性、协同竞争性、资源共享性和地:地方结网性等特征。
李勇(2003)将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状况、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战略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能力、文化与制度方面的特征等因素。
3.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在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即通过技术创新和外部性、协同性范围经济等方面从内部引致创新(金井贤一等,1995);一是创新能力是外生的,即技术范式的变更与引入构成了外生的创新能力源(Hobday,1994)。
事实上,无论是内生型还是外生型创新能力,其成长都是有条件的,现实存在的企业集群都是既不具备内生型创新能力条件,又缺少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网络(王,2002)。自发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往往因缺乏创新能力而自发地衰落下去,要避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衰落,技术创新将起关键作用,由地方政府引入创新能力产资源变得非常重要,设立以公司性运作机制的技术创新机构将是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因素
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障碍因素很多,贾生华等(2003)将其主要障碍因素归纳为三大层面因素,并对这些障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队,最后认为产业发展战略、地方产业政策和服务措施、行业协会的参与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全等因素会对集群内企业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李勇(2003)将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影响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结构、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性、文化与制度方面的差异等。
归纳起来,以下几个方面会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们是:
1.结构问题。一般而言,阿米巴式中小企业集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同质化较大、产品档次不高、简单的低成本过度竞争、重复建设、规模不容易扩大等情况,产品结构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更不用说引领时尚了。
2.技术水平提升与核心竞争力问题。在理论上,中小企业集群在核心能力的培育、整合、扩散、发挥和创新上有其优势(郑健壮等,2002),但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证上,这些优势的发挥会存在很多障碍,由于集群内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并不看重长远规划,进而不太重视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培育,使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多的表现为低价格(成本),而不表现在技术含量上。
3.集群内交易成本较高问题。由于价格竞争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企业间的合作效率通常只来自于静态生产力的提高(如分工),而不是来自于动态的创新方面,同质产品的激烈竞争和个体独立性使同质类企业间的合作较难实现,从而影响持续发展能力。
4.企业家的成长问题。中小企业集群会催生众多创业者,但真正的企业家产生并不多,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资本运营、品牌经营等运用并不多,更多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加上企业的短视行为,将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大型企业,影响集群企业的整体成长。
5.政府作用问题。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表现为政府无为,让企业自然发展,虽然开始发展快,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的无序化、竞争的无序化、发展的无序化,最终造成集群企业的逐步衰落;二是政府主导,从发展的初期就以政府为主,如政府建设工业园、统一规划发展,但由于政府涉入过深,使企业难以发展。恰当地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
五、民营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
1.关于概念的理解。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产业和企业等。目前,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较为一致,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它可以分成四类要素(层次),即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金碚,2001)。
但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定性则差异较大。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较统一的定义。事实上,目前对民营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很深入,不光表现在概念的理解上,而且表现在对竞争能力的评估、测定上,定性分析的都比较少见,更不用说定量分析上了。仅有的分析都停留在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及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上。
王(2002)认为,目前对集群经济演化的研究,严格地说,还停留在一种分类研究上,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理念解释,结合广东集群经济发展的实际,集群经济在演化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市场型(集群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纵向配套型(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和合作扩展型(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
关键词:中国顶级企业世界级企业企业系统竞争力
顶级企业是指一定区域和行业的最优企业,世界级企业(theworld-classenterprise)是指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带来世界级回报,在所处市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企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定义,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设计、生产并销售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比其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提供更有市场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的能力。
企业竞争力,尤其是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一直倍受关注。对中国而言,其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展示着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级企业(项兵,2005),所以本文主要对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的差距,探索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逻辑。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目前对这两类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是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区域进行的,国内研究是国际研究的继承和深化。在国际上,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开始重视竞争力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也相继投入到该研究中。目前,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提出的相对完整的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影响较大。李汉川和管鸿禧(2004)认为国际竞争力理论可分为四大学派,即以WEF和IMD为代表的国际表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力学派、以伯格·沃纳菲尔特和安蒂思·潘罗斯为代表企业资源学派、以布林·罗斯比和J·F·克里斯蒂森为代表的能力学派。
而中国对企业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乐筱康(1990)提出了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观点,并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定量分析;狄昂照(1992)与金碚(1997)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数量及其国际比较;王伯安(1997)、穆荣平(2000)对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韩之俊(1996)、范晓屏(1997)、彭丽红(2000)、张德平(2001)分别研究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测量、企业竞争力基础理论框架和理论分析方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反映。姜汝祥(2005)等认为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企业的差距是整体性的,表现在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公司管控、营销系统、领导力与团队五个方面。
上述文献为深入研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不够清晰、系统,究竟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根源是什么?中国企业,尤其是顶级企业如何能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不同,明确二者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构建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提出企业系统竞争力概念,力图对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根源做出新的探索;最后在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比较
根据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流程,竞争力可以从企业的研究开发、企业规模和生产率与收益、市场影响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加以分析。由于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相应的就是中国顶级企业的劣势和优势,因此可以世界级企业为参照系,仅分析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
虽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比其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自信的民族。中国不但具有无穷无尽的廉价的劳动力、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且大学生已经是世界第一,储备很多。而且中国人酷爱学习,在世界十大商学院和美国的顶尖十大商学院中,据统计,三分之一在读的博士生来自于中国大陆,2005年申请十大商学院70%的申请来自于大陆,因此中国顶级企业的智力资本储备是非常之强大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存在同时对终端和高端的市场进行冲击的现实可能性。中国顶级企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为将来进一步的创新和开拓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最活跃最广阔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活跃最为广阔的市场之一,这源于:中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被压抑多年的13亿人的消费欲望逐渐得到释放、多个行业远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国政府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这为中国顶级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和基础前提。
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企业家更多的协调发展的智慧,而协调发展是现代经济、现代社会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因此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中国顶级企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比西方企业先行一步,形成民族企业的群体协同竞争力。
(二)中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劣势
研究开发领域。中国顶级企业不少以引进技术为主,缺乏独立研发的能力。据悉,一些企业的技术引进费用与投入的研发费用之比,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2:1。但一味地追求技术引进并未达到明显改进的效果。一些企业甚至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越弱”的双重怪圈。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3年全国调查的重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1%,而按照国际标准,比例为2%才算正常,比例为5%才有竞争力。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只有106家企业的研发费用比例超过2%。由此导致中国顶级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总体上与世界级企业差距甚远。
企业规模、生产率与收益。中国顶级企业的规模、收益仍然比世界级企业小得多。据WEF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只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的5.3%,中国500强的资产总量占世界500强资产总量的5.61%,中国500强的利润只占世界500强利润的5.22%。整体而言,中国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从1992年到2002年,平均是7%到8.5%之间,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投入的加大,不是生产力的提高。在企业的生产率方面,这种状况也存在。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2004年世界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68.27万元,人均利润额为13.17万元;而中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3.54万元,人均利润额只有1.53万元,分别只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的16.23%和11.62%。
市场影响力。中国顶级企业品牌的总体影响力偏弱,部分顶级企业甚至不注重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03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排名”中,中国只有海尔一家品牌上榜,居第95位,其品牌价值为530亿元。据英国《金融时报》的问卷调查,全球最受尊敬的90家企业的前50家中,有24家来自于欧洲,22家来自于美国,3家来自于日本。丰田排第5,索尼排第6,日产排50,一个来自于韩国,一个来自于墨西哥,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入围。在将来5年到10年之中,对新兴市场影响最大的90家公司,在世界同行的眼中,居然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该企业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如果该指标超过30%,就可被视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近几年,中国一些企业在国外的销售额不断增加,但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相比,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资料显示,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我国企业到2004年底累计对外投资不过是370亿美元,只占累计外商投资总额的3.58%。即使像海尔集团这样国际化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国企业,2004年起来自海外生产销售的收入也不足10亿美元,不到其当年全部销售收入的8%。
企业管理能力。世界企业具有十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委托问题;拥有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能够形成强大的团队竞争力;建立健全管理基础设施,从战略到战术的量化分析与企业控制各具特色。
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
中国顶级企业和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鸿沟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加以解释。
(一)企业的系统竞争力
企业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是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运用资源实现最高发展愿望的能力。能力受到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决定和制约。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是企业员工、产品的消费者或顾客、企业的非人力资源。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和雇员,所有者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的雇员;产品的顾客是利润的最终源泉;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由企业环境、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构成。企业竞争力就是由上述三种因素及其组合的综合整体表现,即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员工、资源以及顾客组成系统的系统竞争力。
(二)企业系统竞争力的分类及其演化
企业的系统竞争力的综合性或系统特征并不排除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而且这有助于深入理解系统竞争力的演化规律。
按照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可分为: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自然资源竞争力;营销竞争力。按照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可分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指在员工、资源、顾客三个方面具有一定分割市场利润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在基础竞争力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有别于同种或同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协同竞争力说明的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以核心竞争力为契机使得基础竞争力发生质的飞跃,整体性的提高;持续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时间上的表现,是克服信息导致的企业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按照竞争力展现的区域可分为:本国区域竞争力、本国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全球竞争力。
上述企业系统竞争力的不同区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体现着企业竞争力的演化路径和历程。文化、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是构成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不同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力。而且,要素竞争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阶段对应着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一般而言,国内区域竞争力对应着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诸要素生产力的初级阶段,体现着基础竞争力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出现;本国竞争力的形成是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比较充分发展的结构,此时已初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将使企业活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竞争力,各种要素生产力则应用得更加纯熟;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竞争力、文化制度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全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统一的。
由此将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对照,可以推断出,目前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仅处于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阶段,仅仅将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某些要素的竞争优势发挥出来,远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竞争力以及文化竞争力;而后者却是世界级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结晶。因而,企业系统竞争力才是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源,而非竞争力某些方面的差异。
提高中国顶级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远逊于世界级企业,但也存在生存发展的希翼。如何跨越企业竞争力鸿沟?如何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下列思路建议可供参考。
(一)注重培养尊重人的文化
世界级的企业到真正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美国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日本文化为基础的,日本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美国文化为基础的,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中国顶级企业也不会例外。
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过度宣扬以“真龙天子”为核心的集体文化,秩序以大多人失去自由、思想和理想为代价,这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相一致,而与人人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存在很深的矛盾。
以和谐发展为基调的现代中国社会的方向在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快发展尊重人的文化。这种文化尊重合法劳动所得,提倡社会公平,鼓励创新,实现法治社会。现代西方文明与中国古老文明精华的融合而产生的中国新文化将是培养中国世界级企业的沃土。
(二)政府应努力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
中国企业真正面对市场经济也只是近20多年的事情,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亟需改善。由中国顶级企业的困境和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中国政府有必要妥善解决下面几个关键性问题。
政府科学定位,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得行政权力彻底地退出企业经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合理界限,减少政府或政府公务员对顶级企业的干扰;确定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责,确立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政府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构建法治政府。这是顶级企业逐步向世界级企业转变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断完善中国的税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企业空间流动性的约束,彻底打破市场分割。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使得企业与所在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紧密相连,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积极性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或限制企业的迁出,阻碍区域外企业的进入和发展。这就是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区域雷同度极高以及全国统一市场至今没有形成的内在原因。
大力加强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对顶级企业的服务。现代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也是信息化的经济,二者内在的要求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为本国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顶级企业在研发、融资、信息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高品质服务。
(三)完善中国顶级企业的管理
首先,中国顶级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根据世界级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基础竞争力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清晰的企业产权、强有力的领导、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不懈的创新、稳定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由这些因素共同构筑的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以及持续竞争力无不与之息息相关。改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摒弃粗放经营思路,深化内部管理,努力克服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内部控制的限度约束,减少企业混乱甚至突然的崩溃,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提高我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其次,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以总公司技术中心为龙头,以二级公司技术为基础的科技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规划等。需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外在表现。大张旗鼓开展品牌战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品牌战略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打造出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的综合品牌。
最后,中国的顶级企业迫切需要有全球的理念,重视企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高新科技支撑下的全球化将市场的边界变化的日益模糊起来,各种类型的企业同台竞争已迫在眉睫。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战略,以逐渐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英伟.世界顶级企业的管理之道[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关键词:价值链 金融服务外包 企业竞争力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服务业中的外包业务在实践中迅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国际服务业转折的重点,欧美等金融服务业务较为发达的地区均倾向于将金融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转移至更专业、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以提升金融企业的竞争力(杨琳、王佳佳,2008)。
根据2009年中国外包服务研究中心及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的中国外包服务研究中心及中国国际促进会的中国外包服务发展报告研究显示,在2009年全世界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家,它们约占全世界服务外包转移的96%,而服务外包的承接方则以中国、印度、新西兰以及俄罗斯等为主。2009年美国约占世界金融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日本与欧洲占30%以上,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于服务业的不断重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必将迎来迅速发展阶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于金融服务外包进行研究。
在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外包是衍生于价值链理论的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从其内涵、动因、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但是,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由于金融服务外包的价值链与制造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研究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价值链的详细分析不多,因此从价值链视角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够细致,也体现不出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作用。基于此,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进行分析。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
外包的概念最初由Gary Hamel 与C.K.Prcharad于1990年提出,他们在研究中认为外包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Michael等认为外包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将以前从事的(或将来要从事的)业务转移给外部供应商。而具体到金融服务外包,国际金融业权威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受监管实体(金融机构)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外包服务商主要是企业集团内的实体或企业集团外的实体企业。同时,外包可以是将某项业务(或业务的一部分)从受监管实体转交给服务商操作,或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某一服务商,本文的研究遵循次界定。
根据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接着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对象与金融服务业务流程进行如下分析。从研究对象的视角来看,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对象包括: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外包的需求方;外包服务商(也叫外包商、服务商、服务提供商等),指承担外包业务的实体,是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担方;监管当局:主要指金融机构业务的监管部门(由于金融业务的特殊性,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客户:金融服务的需求方。从金融服务的业务流程来看,金融服务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金融产品开发与设计营销交互决策阶段消费阶段反馈阶段。
(二)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
在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基于价值链理论,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进行分析。由于外包理论衍生于价值链理论,而价值链理论主要针对制造企业,在应用到金融服务业务中时,由于其特殊性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于金融服务业务分不同类别,其业务流程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仅仅对基本的金融服务业务流程作分析,根据价值链理论,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如图1所示。
(三)理论框架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内涵的分析,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根据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可以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可以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四类。那么,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就从这四个分类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分析
(一)金融服务外包基本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分析
金融服务外包的基本活动分为可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从金融服务包含的基本活动来看,产品开发与设计、营销、交互决策、消费阶段和反馈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共同构成金融业务流程(胡峰,2004)。这些基本活动如何才能区分哪些适合外包,哪些不适合外包呢?根据相关研究,在基本活动中,可以将金融机构并不擅长,而且将技术性、操作性较强的金融业务外包出去,而将金融机构本身擅长的,体现知识含量与未来金融业务发展方向的基本活动保留在金融机构中。同时,在对于金融服务的基本活动外包决策中,以金融机构为对象来看,金融服务基本活动的外包获得的收益或价值要大于金融机构自身运作所产生的价值,此时的金融服务外包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够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命题1:金融服务基本活动的知识型、技术性越强,标准性越低,其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越能促进企业竞争力。
命题2: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所获得的价值大于其自身运作的价值,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越能促进企业竞争力。
(二)金融服务外包辅助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分析
金融服务的辅助活动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和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金融服务的辅助活动包括物流服务、融资服务、结算服务、保险服务和风险管理等。由于辅助活动是金融服务基本活动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其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在金融服务辅助活动的外包决策时,与基本活动类似,其主要也是从辅助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其外包获得的价值两个角度来进行决策。同样地,知识性、技术性越强,标准性越低的辅助活动越不适宜外包,而金融服务辅助活动外包获得的价值越大,其越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基于此,提出命题3和命题4。
命题3:金融服务辅助活动的知识性、技术性越强,标准性越低,其金融服务的辅助活动外包越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命题4:金融服务辅助活动外包所获得的价值大于其自身运作的价值,金融服务辅助活动外包越能促进企业竞争力。
(三)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应用
基于价值链视角,可以根据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特征和金融服务外包的价值两个原则来对金融服务外包进行决策。
从金融服务基本活动的特征来看,产品设计与开发属于知识含量高、技术性高和不可标准化的经营活动,营销阶段与消费阶段属于知识含量低、技术性低和可标准化的经营活动,交互决策阶段和反馈阶段与产品设计开发类似(王铁雁等,2012),因此,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外包决策。
从金融服务辅助活动的特征来看,物流、保险、风险管理等活动属于知识含量低、技术性低和可标准化的辅助活动,融资和结算服务属于知识含量高、技术性高和不可标准化的辅助活动,也可根据其特征进行外包决策。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价值来看,无论是基本活动还是辅助活动,假如其外包所获得的价值无论是成本减少还是收益增加,或者交付时间减少、服务质量提升等,均大于其自身运营所取得的价值,并且并非金融机构所关注的核心业务,则可以进行外包,否则不适宜进行外包,具体的决策过程可用表1来表示。
从表1中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过程与结果进行呈现,当然,表1中仅仅是根据一般的金融业务特征及外包价值进行的简单推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金融服务业特征及外包价值等均存在较大变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结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本文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与界定入手,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金融服务外包的分类,并提出了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命题。最后,根据特征与价值两个原则提出了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过程。本研究是从价值链视角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理论研究,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由于本研究仅属于理论分析,还需要在未来通过案例或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M].人民出版社,2008
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国春,高长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研究,2009(5)
4.Gary Hamel,C.K. Prahalad.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
5.王铁山,郭根龙,冯宗宪.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承接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7(8)
6.魏欣,李文龙译.金融服务外包[[J].中国金融,2005(13)
7.Outsourcing in Forum.2005:Financial Services[J].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Joint Forum,2005
8.杨勇,李晓明,郭文娜.产业链理论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的运用[J].北方经济,2006(10)
9.胡峰.银行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策略探讨[J].金融与保险,2004(10)
长期以来,企业竞争力大都以耗费资源为支撑,或者以消耗资源为前提,而无论是资源的消费还是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污染和破环,都是有限度的,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不仅会使企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而且还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出发,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引导企业从资源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从而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认识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绿色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不系统。最近,在循环经济下,我国企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理论指导。已有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技术、设备、资金、人员配备等“传统”的直接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而忽视了资源、环境变化对其产生的间接影响。现有相关理论已经难以适应其变化的要求,也无法为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服务。探索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通过循环经济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产生持续的竞争力,这些问题成为企业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新课题。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1966年提出,其意义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型经济增长。在其随后的发展中,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不同,对于循环经济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通过三个层次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是在企业的层面,即小循环,是在企业内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和服务的物料和能量使用量,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即中循环,是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通过区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区域间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即大循环,是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现实压力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现实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迫切需求
我国目前发展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首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存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其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流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再次,我国的环境污染较严重。而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在人们保护自然、维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仅像以前那样只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的提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要求企业在赚取自身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对环境、社会的责任,发展循环经济。
2.2迎接全球挑战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宣告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融为一体的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要符合各国不同的法规制度、不同的产品标准和不同的品质要求。在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屡屡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设置贸易壁垒的不利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获得ISO14000国际环境资格认证等绿色通行证显然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种明智之举。
3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策略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培育。
①当资源的价格过低(低于其实际价值)或处于免费状态时,从降低投入资源成本角度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将没有吸引力。这时人们会对资源过度开发、过度使用、过度浪费,从而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使其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其价值。具体为:在明晰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在通过分析国内有关资源的价格、国际上同类资源的可比价格,确定自然资源的定价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价格体系形成中的作用,使资源价格能充分反映其市场供需关系、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搭建起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与不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
②培育绿色消费市场,通过绿色消费拉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首先,企业要不断地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其次,要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购买绿色产品;最后,应发挥政府需求(政府采购)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政府可采用倾斜性的绿色购买政策,如优先购买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通过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表率、示范和号召力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从而推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③完善市场竞争体系,建立包括价格、质量、服务、企业形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促进竞争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动力,因为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将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
①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从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立市场准入条件。如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工业项目,要求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②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我国《节约资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环保立法观念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向了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依然较为薄弱,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建立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在内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既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思想,又可利用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款,如详细而明确的法律责任和污染损害处罚条款等,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进行激励(负激励)。
③完善环境税费制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一方面,应加大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的征收额度。对企业征收的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等越高,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程度就越高,则企业越有积极性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应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权进行合法有序的买卖交易,通过这种方法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因为对于未进行循环生产的污染企业来说,买进污染份额实际上是增加了排污费,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也把自己推向了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生态化。
①多途径增强企业的生态化技术研发能力。首先,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培育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其次,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生态技术,提高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对外部技术资源、技术成果的选择、消化和吸收能力。第三,加强产学研的生态化技术研发合作。加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以及在生态园区、开发区内开辟专门的实验研究区域,使产、学、政府各部门共同研究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等,为企业开展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②多途径融资,加大企业的技术生态化研发的资金投入。首先,企业自身应多方面吸引资金,走发展绿色债券、企业集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相结合的路子,为企业发展生态技术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应构建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如扩大银行对生态企业的信贷支持;深度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二级市场和一些地方性的小证券市场,给生态企业的产权提供交易的场所;积极发展风险投资,鼓励设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等。最后,政府应直接投资进行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技术研究,并对企业自身所进行的有助于循环经济开展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财政补贴。
(4)建立科学和严格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①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利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②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将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企业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挂钩,对忽视责任、违反规则的给予严肃处理;对发明新技术、降低产品的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生态化改造,以及对生态营销有成效的部门和员工给予高额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奖金、提成、技术持股、技术入股等。
(5)培育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产物,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本企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信念,并保证这种精神风貌和信念得以持久存在的制度和措施,它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必须将循环经济思想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对循环经济的高度重视,让每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应向外界积极传播这种新的企业文化,例如,通过企业的环保宣传、领导和员工的环保行为等取得社会的认同,从而在获得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种新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洪传春,张雅静.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10):44.
[2]杜欢政,张旭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近期研讨综述[J].统计研究,2006,(2):63.
[3]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第15版)[N].人民日报,2006-6-9.
[4]徐蒿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与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1-6.
[5]冯之浚,张伟,郭强,等.循环经济与末端治理的范式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3-9-22.
环境经营能力污染排放企业竞争优势
一、构建指标体系
以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模糊测度结合熵值理论的模型,对污染排放程度进行评价。结合2008至2012年沈阳市企业污染减排实际情况,构建沈阳市企业污染物排放评价体系,见表2.1所示。
二、数据收集
本文将选取2008年至2012年辽宁省相关经济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单位GDP能耗和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原始数据如表2.2。
三、评价值计算
将数据代入到公式中进行计算可得出2008年至2012年沈阳装备制造业污染排放的综合评价,如表2.4。
四、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影响评价
根据表2.4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问卷由低到高分别以数字1、3、5、7、9代表低、较低、一般、较高、高五个级别,让被调查者进行打分的形式进行回答。对调查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KMO 和Bartlett检验分析,结果如图表2.5。
由表2.5可以看出,检验得出的值为0.859,Bartlett球度检验卡方值达到1499.921,自由度为171,统计显著水平Sig.值为0.000
随后以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即可得出样本单元最后的综合得分;然后将每一样本单元的各因子得分按不同行业求平均值,便可得19个省、市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各因子平均得分和综合得分,其中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E=∑ni=1wiFi
可得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2008年到2012年相应竞争力得分和排序,如表2.7
五、实证结果分析
将污染排放与竞争优势排序相匹配,得出表2.8。
在图2.1中,通过将竞争力相关调查数据放大一百倍(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不变)的对比,只有政策环境的变化趋势与污染排放变化相一致,其他八个竞争力的影响关系恰恰相反。其中,变化较大的是企业形象,说明污染排放对企业形象的影响力较大;2008年至2010年核心竞争力的下降的较快,而2010年至2012年上升的趋势较小,整体幅度变化不大;与污染排放负向较强的是消费者的需求;2010到2012年期间,经济环境的上升呈现一定的滞后性;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受污染排放的影响也较大,而且在提升速率明显低于其下降速率;变化幅度最小的是技术环境;其他因素的影响趋势趋于中等程度的变化。
根据表2.8对假设进行分析得出表2.9。
六、结论
企业应当对传统的环境污染管理思路有所转变。从经营理念的高度去认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在此基础上,发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作用,以最有利的方式,真正自觉、自愿、自主地参与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意识,从而在商业目标和环境目标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企业的环境污染管理应当同全面质量管理一样,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监督”的方针,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过渡到综合运用法制的、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汤二子,孙振.制造业企业污染排放与产出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2(8):67-74.
[2]王鹏.区域创新环境、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一个文献综述[J].产经评论,2012(1):68-79.
第一节 选题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改革历程:从一元银行体制到多种类型银行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从粗放发展、风险积聚到科学发展、稳健经营,从长期封闭到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稳健、高效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性银行作为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性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渐显。地方性银行的出现,不仅推动了银行体系的结构调整和规模壮大,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截止2002年底,我国已有地方性银行110家。截止2001年末,地方性资产总额达3.27万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总额的21.57%;存款总额2.54万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20.86%;贷款总额1.67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19.35%。
浙江是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根据省人民政府数据显示,到今年9月底,全省在册企业71.7万户,同比增长5.49%,其中,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97%,私营企业同比增长7.96%。然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地方商业银行、民营商业银行的不断壮大,对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台州商业银行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地方性民营商业银行。台州商业银行以打造“我们可以信赖”的银行为使命,树立 “简单 方便 快捷”的优质金融服务品牌,始终坚持“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市场定位,专注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民营银行的代表性案例。它的竞争力研究对民营银行竞争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利用SWOT模型来研究台州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并结合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发展绩效,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选择SWOT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地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本文以台州市商行银行的竞争力分析为主线,采用SWOT理论模型,并结合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发展绩效等现状,从优势、劣势、机会、成本这四个方面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竞争力的建议。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简单的介绍本文所研究主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为接下去正文的竞争力分析,做好铺垫作用。
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包括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通过对国内外这两方面文献的整理和总结,对认识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水平以及对本文的书写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第三章是从发展演变、发展绩效来分析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并从中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第四章是采用SWOT模型对台州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的的视角主要包括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对这四方面的研究分析,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资本金不足、人才短缺、核心业务单一等。
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做一个总结,并结合分析结果进一步阐述了培育和提升台州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业务的特殊企业,也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性。因此,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发展演变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具有指导意义,企业竞争力的一般市场表现也同样适用于对商业银行的分析。
本章首先归纳企业竞争力的文献,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有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三大学派,而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有了一些成果,其中代表性的有狄昂照、张志强、吴健中、彭丽红、金培等的观点。与企业竞争力理论发展一样,国外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也分为几派,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能力整合论、组合论、构成要素论,相对的我国这方面的论著还不是很多,颇有研究的有李萱、周战强、王子健、温彬、王小明等。
第一节 企业竞争力理论
一、 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
西方战略管理理论家对企业竞争力来源做了艰苦探索,逐步形成了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三大学派。
1. 结构学派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结构学派以波特(M.E.Poter)为代表,其理论建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这一分析范式之上。结构学派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即由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所决定。从这一认识出发,结构学派提出,价值链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企业可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个基本途径来创造竞争优势。从学术意义上看,结构学派首次明确提出了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但该学派着眼于从企业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出发,对企业内在因素未做深入研究。
2. 资源学派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资源学派以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科林斯(D.Collis)和蒙哥马利(C.A.Montgmery)等学者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支配的资源。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取胜,就需要开发利用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非模仿性、非流动性的资源,特别是开发利用非物质性的无形资产;凭借这些关键资源,企业可以获得经济租金。资源学派一定程度弥补了结构学派的不足,然而,它忽视了并非所有资源都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事实。在高效运作的市场中,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大多资源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竞争优势与多数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3. 能力学派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能力学派以哈默(G.Har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自身拥有的核心能力,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效率和收益的差异。企业核心能力隐藏在资源背后,它是一种开发、利用、组合和保护资 源的能力。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过程中,能力学派剥离了企业资源,强调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核心能力。应当看到,能力学派在弥补结构学派和资源学派的缺陷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的局限;它不仅极少关注企业外部环境,而且忽视了资源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基础。
以上是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献从其它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如将对外直接投资看作是企业竞争优势重要来源的跨国经营理论学派,以WEF和IMD为代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企业竞争力评价等等。
二、国内企业竞争力理论
我国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狄昂照(1992)等人所著《国际竞争力》是国内研究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本专著。之后,国内掀起了竞争力研究热,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尽管目前国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了个焦点,但其仍处于研究的初期,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二是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范晓屏(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特有的竞争方式,在不断有效地争夺市场份额、挑战竞争对于、寻找有利地位、扩张经营领域、实现经营效益等方面所表现出种状态与能力。
张志强、吴健中(1999)把企业竞争力认为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有效利用甚至创造企业资源的基础,与竞争对手比较,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以及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利润,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彭丽红(2000)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环境中支撑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企业持续拥有的、有价值性的、稀缺的超群性和独特性资产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优势。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能力与环境等。
金培(2003)较为全面地将企业竞争力来源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处环境,特别是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二是企业所拥有控制的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三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四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特别是获取流量知识。应该特别说明的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四类要素在概念内涵上不是截然排斥的,外延上不免有所交叉,甚至是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不用映像。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的资源、能力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第二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
一、国外有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国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得益于国外学者在企业竞争力领域深入而细致地研究。这些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在理论提升和实践发展的共同推动下,国外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1. 能力整合理论关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能力整合理论认为的观点,以Prahalad、Hamel、Kesler等为代表。该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技能整合,是多方面的技能、互补性资源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能力整合理论的特点在于它关注了不同技能与技术流的整合,主要强调单一的要素和能力不能形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经过协调整合。
2. 组合论关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组合论的观点主要以Prahalad、Coombs、凯文•科因等位代表。该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历史时空条件下获得的高于竞争对手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整合能力与创造盈余能力的优势集合体,即核心竞争力=资源能力势差+整合能力势差+创造盈余能力势差。组合论的特点在于强调能力的整合,以组合创新过程为载体,但这种观点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解层次性不强。
3. 构成要素论关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构成要素论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由技术产品人才服务、流程、银行文化、价值观机制管理等要素:业务经营能力、金融创新能力、人类资源管理能了和内部控制能力等要素构成。这种观点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紧密地联系起来,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便于研究和解决。
二、国内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李萱(2000)认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兼顾其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义务的同时,拓展市场、开创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分别是:商业银行竞争行为能力、竞争战略管理能力和竞争潜在能力。
周战强和王子健(2001)认为,银行的竞争力是银行或银行家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进行设计、营销各项业务的能力,及其金融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银行竞争力大小反映在银行管理――创新、盈利和责任等方面的有效程度上。银行竞争力既产生于银行内部效率,又取决于国际、国内或产业的环境。
温彬(2004)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个不断发现、识别培育和提上的过程。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金融技术,制度保障是组织结构,载体是人类资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翻译银行业的本质:以人为本,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银行盈利。
王小明(2008)认为,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该由完善的组织结构,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和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四种功能要素构成。
第三节 小结
以上是国内关于企业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观点,其学派或理论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竞争力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明确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台州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做好理论准备。
介于上述的理论基础,本文采用SWOT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虽然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利用SWOT模型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也已很普遍,但对于单个银行企业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且用SWOT模型研究,可以更好地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机会,从而可以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弥补和克服存在劣势和威胁的地方。
第三章 台州市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台州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以“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为市场定位,立足当地市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一切从目标客户需求出发,实现了低风险、高效益、高增长的经营目标。 根据2009年《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9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台州商业银行在全国近120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
本章通过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发展绩效来分析它目前的一个现状,从而为接下来的竞争力分析做一个铺垫。
第一节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
追溯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可将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以下有关数据是由笔者参阅台州年鉴以及台州市商业各年度报表而来。
一、1988 —1997 年: 准确的市场定位、灵活的经营机制赢得一席之地
作为台商行最早的前身—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创建于1988 年6 月6 日,建社时只有6 名员工、30 平方米的营业场所和10 万元资本金。服务社成立时,路桥便有包括四大国有银行营业机、农村信用社等在内的二十多家金融服务机构,金融同行间竞争非常激烈。然而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灵活的经营机制赢得了一席之地。存款余额由1988 年176.19 万元快速上升到1991 年的1705.36万元,突破千万元大关;人均创造的利润从1.42 万元上升到1991 年的25.29万元。在这一阶段,银座金融服务社充分利用了自身经营机制高度灵活之优势,避开了其他金融机构高度计划性的劣势,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与服务对象——个体私营小企业主等弱势群体,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1998 —2005 年: 扩大规模经营,服务微小客户
1998 年,台州市路桥城市信用社凭借其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与雄厚的经济实力,突破政策约束,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兼并了严重资不抵债的椒江区港口城市信用社,并更名为“台州市银座城市信用社”,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2000 年,银座城市信用社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利润和不良率分别为24.39亿元、16.89亿元、2959万元和0.993 %;而同期路桥区中、农、工、建四大支行中相应最好指标分别是农行11.67亿元,工行5.34亿元,农行1 078 万元,建行3.22%。在其贷款发放对象中,个体户、微小企业主等弱势群体占比83.3% ,有效地承载并实现了金融帮扶弱势群体的功能与责任。
2002 年3 月23 日台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1988-2005年其间,民营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占台州市商业 贷款余额均保持在98 %以上,单笔贷款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约60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52元,2007年更是降到46 万元,远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单笔均额,真正成为微小企业的伙伴银行。
三、2006 —2008 年: 摸索适合国情的小额贷款经验与可复制技术
2005年11月23日,台州市商业银行成为国家开发银行首批微小贷款项目合作银行。小本贷款自2006 年1月正式发放首笔贷款以来,其发放的网点不断增加,遍布台州市辖区。截至2008 年8月,累计发放小本贷款达177748 万元,共计22548 笔(其中无一笔抵押贷款) ,平均每笔金额为7. 88 万元,单笔数额为0.2万—30万元,利率为8.85‰—15‰,加权平均利率为14. 75 % ,贷款不良率仅为0.26 %。小本贷款2007年税后利润为2000万元,人均创利约28.57 万元,实现了金融帮扶弱势群体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注:小本贷款包括小本微贷款、小本小贷款、小本信用贷款、小本积数贷款等各细分贷款品种。)但台商行小本贷款满足率还比较低,截至2008 年8 月,满足基本条件的申请37940 笔,实际批准的为22548 笔,占比59 %;申请金额为479200万,实际批准的金额为177748万,占比仅为37 %。弱势群体强劲的金融需求更加坚定了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第二节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绩效
台商行自成立以来,持之以恒地为微小企业主等弱势群体提供融服务,有效地满足了其创业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图3-1台州市商业银行存、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亿元)
从以上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从2002年的62亿元到20009年的302亿元,增加了302%,是2002年的4.8倍;贷款余额从2002年的41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208亿元,增加了407%,是2002年贷款余额的5.07倍。而就目前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来说,存贷差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从这个发展趋势预测,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业绩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将进一步的提高。这也能从其净利润的发展状况来进行验证,如图3-2。
图3-2 台州市商业银行净利润、纳税情况(单位:万元)
从图表可以得出,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从2002年的3.12亿元到2009年的32.75亿元,逐年递增,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达10.4%,这相对于国内其他的商业银行,是少有达到的。
图3-3台州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情况(单位:%)
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31日,中国主要商业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174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63%。其中,5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798.2亿元,不良贷款率7.83%;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43.6亿元,不良贷款率2.41%。而相比之下,台州市商业银行2007年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53%。
且在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建行前的13.10%下降至2009年的0.31%,降幅高达97.6%。如此低的不良贷款率,是其战略优势运营的结果。
第三节 小结
台州市商业银行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存贷款余额等各项指标与其建行初相比有了质的改变,而其规模也由原先只有6 名员工、30 平方米的营业场所和10 万元资本金的银座金融服务社,发展到如今2000多名员工,14个管理处室,下辖45家分支机构的规模,如此迅猛的发展,在其背后定有其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理由。通过以上对台州市商业银行发展演变、发展绩效的分析,我们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与同类其它银行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本地优势、产权民营化、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制度优势。
第四章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SWOT分析
本章利用SWOT模型来研究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选择用SWOT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本章通过SWOT分析,旨在帮助台州市商业银行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最有机会的地方。
第一节 台商行的优劣势分析
一、 优势
1. 本地优势
台州商业银行立足当地,具有 强地缘性,较充分的利用地方上的信息存量,与当地中小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中小企业的品德、才能等有较为透彻的感性认识,因此无需支付太多额外的信息收集成本即可了解到其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往往能做到对中小企业“知根知底”。台州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但大银行难以具备的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信息优势,较好地解决了信贷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克服了由此使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贷方承担较大信贷风险而对融资所造成的障碍,使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能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
2. 产权结构民营化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如下:
表4-1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
股东类型股 股本数(股) 占总股本比例
国有股 45,000,000.00 5%
法人股 826,004,787.00 91.78%
自然人股 28,995,213.00 3.22%
合计 900,000,000.00 100%
该行由地方民营企业控股而非地方政府控股,20多家民营企业控制了该行90%以上的股份,政府仅以小股东的身份出现,这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尚属首例。该行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情况如表4-2所示:
表4-2 台州市商业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表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占总股本比例(%)
1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0,000,000 10
2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 90,000,000 10
3 临海市飞马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89,603,349 9.9559
4 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88,703,649 9.8560
5 台州市金泉农庄有限公司 87,000,000 9.6667
6 台州市路桥金鼎投资有限公司 87,000,000 9.6667
7 台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45,000,000 5
8 台州市汇业投资有限公司 45,000,000 5
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4,999,700 4.999
10 上海恒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4,620,575 4.9245
十大股东中除了台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外,其余9家企业均为台州的民营企业。从以上的图表可以看出,台州市商业银行建立了与台州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股权结构,政府仅以一个小股东的身份出现,在银行中不再唱主角,产权结构实现了民营化。使得银行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多变,大大增强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与适应能力。
在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基础上,现代商业银行形成了一个被称之为“三会一高”的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者,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责任明确,法人的地位、权利、责任明确。在这种组织形式下,银行的经营者以“三性”为经营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必然会不遗余力地推行银行的创新改革以适应市场需要,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3. 准确的市场定位
台州市商业银行及其前身——台州市路桥区银座城市信用社,在开展小企业贷款方面已进行了1 7年的探索,且台州市商业银行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小额贷款的专业银行”的理念,用经营实践证明了小企业贷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台州市以及更广区域内的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也为金融同业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台州市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市场客户,是金融竞争等客观环境决定的。作为地方性小银行,资金实力不强,为大企业客户融资能力欠缺,但小银行的优势是作为一级法人,决策高效,“船小调头快”,能够有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小企业贷款“额小、期短、量大、面广”的特征,恰恰与小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因此,选择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提出“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的经营理念,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它蕴含着生存之道、经营之道、发展之道。
4. 制度优势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但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对于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对其企业的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且其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摸索和完善。
就管理制度而言,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银信社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理念与较为完善的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银信社长期以来一直努力打造“银信社——我们可以信赖!”的形象,并奉行“你有多大能耐,我就给你提供多大舞台”的用人理念,从而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密切了与客户的关系,同时激发了员工拼搏、进取与创新的精神。其次,银信社的内部组织管理制度符合现代企业要求。如1992 年就实行的9 级行员制, 并以此为突破口渐渐地形成了能够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来建设内部管理制度, 表现为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完善,“三会”运作正常, 能有效发挥作用, 约束法人代表行为; 内部管理规章与稽核制度相当健全, 形成决策、实施与监督三大管理体系, 实行垂直多层的管理网络。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 继而形成决策、实施、监督与反馈四大管理体系, 建立起直线职能制管理体系, 在全社实施目标管理———年初确定目标,并分解至各部门、网点、分月分季实施, 建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就金融制度而言,银座城市信用社不断成长、壮大的自身制度优势与不断更新金融服务产品的有效结合才是其发展的根本源泉。如“存贷挂钩、利率浮动”这一工具就很好地解决了民营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数量小、需求急、期限短、次数频”与其自身信誉和实力不足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努力, 银座城市信用社业已形成一套适应个体私营小客户的信贷运作方式。如银信社1994 年首创柜员制服务, 2000 年“客户经理制”和综合柜员制服务等制度的实施, 减少了为客户服务的中间环节, 降低了与其沟通的难度, 避免了管理信息传递的遗漏与失真, 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劣势
1. 规模小、资本不足影响了银行业务快速拓展
一方面,由于历史体制上的原因,传统的大宗业务绝大部分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大企业集团的结算往来、事业经费拨付等,基本上仍由指定银行办理,资金的趋利性原则在政策的干预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仍然存在。台州商业银行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范围狭窄、政策限 制较多、发展潜力不足,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优势、网点优势、国家信用支持优势相比,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困难逐渐增力。而且规模小也限制了台州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积累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台州市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数量不高,受资本充足比率要求的限制,该行无法进一步快速拓展信贷业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贷款需求。近年来,银行主要依靠利润的积累满足不断增加的资本要求。为此,银行已经几年没有给股东分红,但资本增长的步伐仍然无法满足贷款增长的需求。
2. 人才短缺,并有进一步流失的危险
竞争需要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高素质队伍。银行业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员工缺乏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创新。现在,虽然现在的台州商业银行专业人才在员工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对员工进行了系统培训的次数也在增加,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银行的发展的要求。而且商行人员的流动率相对来说较高,随之的转换成本也就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运营成本。台州市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包括高管都不持有银行的股份,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如果不能对经营管理团队进行股权上的激励,将影响到银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如果产生过高的员工流动性,势必将对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3. 核心业务单一,中间业务开发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还是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存贷款利差,中间业务收入与净利息收入、营业收入之比分别为14.97%、3.4%。 台州市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就目前已开展的业务来说,利润中存贷利差存贷业务占大部分,中间业务明显开发不足。包括代收代付、第三方资金管理等在内的中间业务同行内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包括保理、票据贴现、出口融资、租赁、国际市场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国际业务开发力度有待加强。
第二节 台商行的机会威胁分析
一、 机遇
1. 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管制的放松
从长远看,我国入世后加快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知识化进程。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为中小银行的成长与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差异化程度的加深,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状态,这种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多元化的金融供给创造了前提,有利于中小银行发挥其比较优势,通过满足一些特殊需求,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二是随着社会消费的分散化,银行业的分散程度逐步加快,有利于中小银行发挥应变灵活的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占领市场。三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知识化,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增加,为中小银行开拓业务创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2. 中国银行业的战略转型
中国银行业自从2005年以来就开始所谓的“战略转型”。这为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思路、发展模式等有了极大的改变与提升,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级化,中国政府对利率、汇率、税率等金融和经济工具的操作手段越来越成熟,中国银行业由传统经营向现代经营方式的转变压力和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和迫切,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市场,商业银行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银行内部的软、硬件设施的更新速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并要不断地发掘、保留与扩大自身的核心业务,不断地巩固和开拓市场的份额,抓住有利的战略转型机遇尽快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
3. 政府推动
台商行的发展与壮大与当地政府的开明态度密不可分。2002年3月,台州市和金融监管部门审时度势,为草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促成银座等18家民营企业组建了股份制台州市商业银行,其中市财政仅参股5%,当时政府参股的目的是为了绕过政策上的禁区以及为民营银行提供信誉支撑。
二、威胁
1. 同业竞争加剧将削弱银行的竞争优势、
(1)其他民营银行的竞争
对台商行来说,台州市地处长三角,是上海大都市圈的有机构成成分,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质量高,这些优势将吸引商业银行更多的关注。目前,台州市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还面临着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更严重的竞争压力来自于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等台州本地银行。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管理技术、管理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少。可以预见,如果该行不能进一步培育出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其他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将会对其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压力。
(2)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的多种劣势
国有商业银行的独资性质使中小商业银行形成的价格竞争的劣势。利率市场化以后,由于国有银行的性质和实力,特别是其在资本回报上的约束较弱,从而使得国有银行在利率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小银行以批发业务为主,大额存款比例较高,客户和业务结构较易受到市场冲击,且缺少稳定良好的客户群体,缺乏独家性的产品,资金出路和效益无法保证,特别是上市银行,社会对其的投资回报预期呈现刚性。在此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无法与国有银行在资金价格上进行竞争,这将成为下一步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与外资银行相比的劣势
超国民待遇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压力,一是外资银行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率为15%,且新办外资银行自盈利年度起,还可享受企兰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而中资银行则享受这些优惠;二是外资银行的各项人员费用工发放的现金及实物(如工作服等)全部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对超过部分不允许进入成本,只能在税后列支;三是外资银行在存款准备金缴存比例上也有优惠,三个月以下的存款比例为5%,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的比例为%;四是外资银行的宣传广告费等营销费用均可按其实生数额列入成本,而中资银行的上述费用则按营业收入的比例进行控制,超比例部分也不允许进入成本,只能在税后列支;五是外资银行在办理贷款授信、过桥贷款、组织银团贷款等业务时,按国际惯例及贷款管理的复杂程度,均可收取承诺费、管理费、前期费用等,中资银行按现行规定,不能对贷款项目收取除利息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六是外资银行在开展业务中,实际上不受分 业管理的限制,而中资银行则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综合竞争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2. 外部经济环境
(1)不良的信用环境和不完善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小银行的发展
有些成本高、风险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关系的法律保障又不健全,造成拖欠、逃债、抵赖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给银行经营带来了不应有的风险。另外,由于银行贷款赔偿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和法院的执行不力,致使银行起诉收回贷款占涉诉贷款的比例很低,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多,经营性亏损严重。
(2)缺乏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由于我国金融政策的不平衡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中小银行长期处于不利的外部环境。金融机构以所有制不同划分类别,导致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政策待遇的差别。如中小银行在中央银行再贷款、国债一级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电子联行、业务经营范围等方面受到许多限制。由于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工具,融资成本高,以及中央银行全方位加大对中小银行的监管力度,在产品品种和网点设置上限制了中小银行的创新能力,造成经营困难。
第三节 小结
本章通过SWOT模型,对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和理论的分析。分析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在本地、产权、市场定位、制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对来说,在规模资金、人才、核心业务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虽然国际金融形势、中国经济以及当地的政府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契机,但也不乏同业竞争、外部经济环境不公平带来的威胁。这些因素对台州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台州市商业银行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并在原有竞争力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就要对其的劣势进行进行改善,威胁进行规避,从而把资源和行动集中在自己最有优势和最多机会的地方,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第五章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竞争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具有产权明晰、市场化运作、本地化特色等优势。但同时也发现了影响该行快速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如规模小、资本金不足,人才短缺且有进一步流失的可能性,核心业务发展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考虑下列应对措施:
一、 制定发展战略,加快上市步伐
自中国第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以来,中国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至少已有6家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也加快了步伐,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市工作同样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少数运营状况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捷足先登进入A股市场,如南京商业银行在2006年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就目前而言,全国申请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高达9家,很多银行在管理水平、资产质量上未必高于该行,该行在争取上市资格上不会存在问题。上市对该行来讲可以带来多重好处:一是可以补充核心资本,解决资本金不足的困难,有助于银行的业务拓展;二是可以借申请上市之机,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监管,降低风险进一步提升该行的制度竞争力。
二、健全人事制度,给人才以大展身手的舞台。
要借鉴国内外银行的经营理念、创新手段、运行方式,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实行委任、聘任、选任、考任、合同制、任期制等多种用人形式,健全岗位标准、责任制度、聘任管理、任期考核、竞争上岗等配套制度,使用工制度规范化。为优秀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层次的制度环境。对管理层和重要员工实行股权激励,解决银行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 加大业务开发力度,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加大业务开发,进行业务创新主要包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积极开拓中间业务市场,提高中间业务在银行中的地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非利差收入在收人结构中的比例。有些业务如代收水电费、提供保管箱业务等,虽然直接收益少,但可以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欢迎,有利于提高银行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收更多的客户,扩大经营业务量。中小银行应积极开展这些业务,在中间业务市场取得发展空间。
二是大力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日益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主体。但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要兼顾风险的把握。
四、抓住市场开放的机遇,以浙江为基础,向长三角扩张
随着今年三门村镇银行、以及温州分行的开业,台州市商业银行在一步步实行着自己的长远战略计划。预计到2010年年末,台州市商业银行将先后在上海、杭州、深证等城市开立自己的分行,这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不仅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本地化的优势,在以同样的模式发展到外地发展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镇西.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李健.民营银行比较优势及其市场定位[J].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第18卷第5期
[6]金碚.论企业竞争力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10 期.
[7]顾芳.关于中小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商业经济.第2008第5期
[8]赵巧真.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中小银行竞争力[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6月,第20卷第3期
[9]卿定文.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SWOT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9月,第23卷第3期
[10]谢少雄,李鉴情,刘飞舟.商业银行网点核心竞争力研究[J].金融论坛.2008年8月
[11]傅白水.草根银行的奇迹与困境[J].南风窗/半月刊.2005年9月
[12] Ma. Chelo V. Manlagñit , Mario B. Lamberte.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competition policy reforms on the efficiency
of philippine commercial banks[J].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2004-46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孙泽生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 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我还有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思路和意见,并帮我积极寻找材料,热情而无私的帮助我。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次毕业论文能够最终顺利完成,归功于各位老师四年间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在毕业论文中得以体现。也正是你们长期不懈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最后,我向栽培我的老师衷心地说声:谢谢你们!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市场形态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进一步激化,顾客的争夺开始成为各企业与学者研究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大量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影响关系,期望探究出影响顾客忠诚的机理,从而对企业从顾客角度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文献综述
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那时起,服务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总结关于服务质量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的观点:1984年,Gronroos提出了感知质量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的差;另一种是以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为代表的美国学派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提供者满足顾客对于服务期望的能力,也就是顾客的感知,其定义为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
虽然学者们对于服务质量的定义并不相同,但其实差异并不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顾客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价者。本文比较偏向于Garvin等人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就是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的质量,也称感知质量。
对顾客满意的认识起源于心理学中的差距理论。Kotler(1996)归纳各学者的意见,认为顾客满意可以解释为个人在比较了对服务或产品的绩效认知与自身的期望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愉快或失望的感知状态,并指出顾客满意水平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
在商业领域中,对忠诚概念的引入可以追溯到Cpeland(1923)和Churchill(1942)的研究。从那时起,学者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关于顾客忠诚的概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行为论: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来定义顾客忠诚,认为顾客忠诚是对产品或服务所承诺的重复购买的行为,这种形式的忠诚可以通过诸如购买份额、购买频率等指标来衡量。第二类是情感论:基于情感的观点把顾客忠诚定义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偏好或依恋。测量指标有购买意愿、偏好程度等。第三类是综合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情感依恋和行为取向结合起来,认为真正的顾客忠诚应该是有着较高态度取向的重复购买行为。
二、三者的关系研究
对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两两关系的研究,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的意见,但是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下面这个案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三者关系。
代顿·哈德森(Dayton·Hudson)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公司因为能够提供给顾客具有个性化的款式新颖、领先潮流的产品而受到顾客的青睐。但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以折扣闻名的低价零售店和一些产品的专卖店由于能够提供给购买者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使得代顿·哈德森连锁店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和挑战。公司决定实施“金卡计划”以重新获得顾客的信赖。
公司管理层依靠对顾客消费习惯和偏好的细心观察,在顾客购物的过程中,积极的留心每个顾客的消费习惯。经过细致地观察,研究小组发现,顾客们最关心的是与店员的充分交流,顾客希望店员能够与他们一起分享商品信息,甚至一些小的不被注意的细节也能够赢得顾客的好感。所以公司最终决定充分提高服务质量,并提供一些费用不是很高的软性优惠条件:比如赠送一张上面有有关流行时尚信息的新闻信笺;给消费者提供一些即将要销售的产品信息;一张金卡:购物时附带的一些优惠,比如免费包装,免费咖啡,以及专为关系金卡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号码。此外,每个季度还为他们邮寄一些赠券。
在这项活动运作了一年的时间后,“金卡计划”取得了成功。随着销售额以百万美元的数量递增,“金卡计划”被公司认为是一本万利的举措,这项举措在获得顾客的商度忠诚方面实在功不可没,在今后的公司运作中,代顿·哈德森公司决定将这项运动的核心理念运用到公司更多的顾客身上。代顿·哈德森公司通过“金卡计划”成功地挽救了公司顾客的忠诚,而“金卡计划”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赢得了顾客的好感,提高了顾客满意,从而促使了顾客忠诚。
在此借鉴霍映宝、韩之俊对三者关系用PLS路径(PLS路径建模方法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HermanWord等学者提出,PLS路径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结构模型也称内生模型,它描述的是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又称外生模型,它表示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在外生模型中,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有两种形式,即外部模式和内部模式,也称之为反射模式与形成方式,前者的每个显变量与其隐变量成简单回归关系,后者的隐变量与其显变量成多元线性函数。)分析的结果。
霍映宝、韩之俊通过PLS路径建模,数据采集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企业服务质量即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效应系数为0.783,对顾客忠诚的效应系数为0.586,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作用明显大于顾客忠诚,而且感知质量对顾客忠诚的作用几乎完全是通过顾客满意产生的,因直接效应产生的效应仅为0.003,所以,三者的关系应为因果关系。
三、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1、顾客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与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拥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就等于拥有市场。市场环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顾客、员工等因素都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
其中,顾客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通过顾客忠诚、顾客满意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无论是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还是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围绕顾客满意的竞争,有顾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在顾客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顾客是其经营的对象,保持顾客显得更为重要。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等都是由顾客说了算,企业认为自己的服务再好,得不到顾客的认可,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顾客是否满意与忠诚,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状况。
顾客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利润而体现出来的。顾客的主观感受是企业无法控制的,而顾客满意或不满意对企业的长期绩效有重大影响,这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证明。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表明:对瑞典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在5年时间里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则投资收益率平均每年增长6.6%;对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资产净值平均增加约6.46亿美元;企业若每年将顾客保留率提升5%,在5年内就可以将其利润提高25%到85%。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顾客满意、忠诚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顾客忠诚会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加,增强竞争力;顾客不满,有可能导致顾客抱怨,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顾客抱怨,就会导致企业现有顾客及潜在顾客的流失,进而使利润减少,企业竞争力下降。
2、顾客忠诚的价值
美国贝恩策略顾问有限公司在长期的企业咨询工作中发现:在知识和智力资本举足轻重的行业,处于同行业的各个公司之间的业绩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巨大差距的原因,用常规的市场份额、经济规模、单位成本等因素已无法解释,那么,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贝恩策划顾问公司通过对几十个行业长达10年的调查发现了人们所未注意和研究过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足以解释上述现象及其相互的数量关系,这个因素就是顾客忠诚。西方一些顾客忠诚领先的企业的大量实践证明,客户忠诚是企业经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大动力之一。顾客忠诚的价值也可以用顾客保持率来体现,如果顾客没有流失,维持原来的顾客保持率,本身也创造了公司的较高业绩增长,那么,新增的业务和顾客保持率,将对公司产生持续增加的经济效果。
由于忠诚顾客与企业保持长期的联系,对企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质的改变。加上顾客忠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拥有同一忠诚顾客群的现象,本企业顾客忠诚的增加意味着竞争对手顾客的流失。一旦形成顾客忠诚,竞争对手想要争夺市场,不仅要付出数倍于本企业维持顾客成本的代价,而且往往一事无成。因此,在竞争时代,顾客忠诚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更是企业获得长期利润的重要源泉。
3、顾客忠诚价值来源
顾客忠诚之所以产生如此高的经济效果,主要来源于两种力量。
(1)顾客增长效应
即忠诚对企业顾客存量的增长作用。假设两家公司,一家公司的顾客保持率为95%,另一家公司是90%,即前者的顾客流失率为每年5%,后者为每年10%。再假设两家公司每年的新顾客增长均为10%,那么第一家公司的顾客存量每年净增5%。而第二家为零增长。这样持续14年后,前者的顾客存量将翻一番,但后者将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可见,顾客保持率维持在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则企业的顾客存量每14年翻一番,倘若每年维持10%的增长,企业的顾客存量每7年即可实现成倍增长。
(2)顾客保持时间效应
这一力量往往在利润方面为企业带来更为直接和显着的效益。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赚自每一顾客的利润与其停留的时间成正比。随着顾客保持年限的延长,投资回报率会以指数规律增长。
造成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顾客人均的营业收入增长效应。在大多数行业里,长期顾客对企业的贡献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也就是延长顾客生命周期)。因为高度满意的顾客随着时间的增加会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并愿意为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服务付出额外的费用,使营业成本减少。长期顾客的服务成本,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在已经建立信赖感前提下的交易行为会把供应商推荐给其他潜在顾客,因而在公司向新顾客进行营销推荐时成本几乎为零,从而间接地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当面临供应商合理的价格调整时,长期顾客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不会因一点小利而离开。
四、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顾客满意与提高顾客忠诚的对策
通过对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关系的探索,我们知道,企业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顾客忠诚。而顾客忠诚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达到顾客忠诚?
1、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要使企业服务质量切实得到提高,首先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企业的一切设施、员工、工作程序都必须以是否满足顾客需要为前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再造企业流程,强化服务的重要性,使员工真切体会企业生存、发展、繁荣的根本是顾客。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达到顾客的满意与忠诚,首先要做的,就是,贯穿一个理念——以顾客为中心。
2、培养员工的各方面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顾客忠诚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无论是优质的产品还是优质的服务,都是企业的人员创造的;另一方面,员工与顾客交往时的表现,即与顾客之间交流的言谈举止,也是决定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按照菲力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顾客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性利益,而且还包括情感性利益。情感性利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有形产品来满足,但是,很多情感性利益是在顾客与企业的交往和交易中由企业人员的行为和态度来满足的。所以,如果企业人员在与顾客交往中能使他们身心愉悦,这实际上就是增加了顾客的情感性利益,就会激发顾客的购买动机,甚至获得顾客忠诚。提高员工的素质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培养员工胜任工作的能力,能够至始至终准确地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专业服务质量;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与顾客接触中应表现出礼貌、体贴,永远做到诚信、尽责、合理;培养员工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深入地理解顾客,并与顾客准确地沟通;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3、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使实现企业与客户利益关系共同体成为可能,CRM不仅能给顾客带来价值,而且也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良好的CRM不仅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更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存的客户,而且还可使企业找回已经失去的客户。
CRM的核心是客户的资源价值管理:通过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保有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这也是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基础。
4、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企业提供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不仅能体现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与众不同,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更能以特色赢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从跟本上说,对手难以模仿与超越的服务质量、服务特色是企业设置的最好的转移障碍,这也是企业增加顾客忠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建立个性化服务有四个关键的步骤。
(1)识别企业顾客,并运用差异化分析。企业对顾客根据他们在消费方式上的某一两个共同特征,进行分析归类,从而成为企业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消费群体,甚至是个别顾客。
(2)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对消费者进行归类后,就可以把他们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产储备起来,作为现在和将来进行营销活动的数据基础,并在营销人员需要时能随时调出供其使用,这就是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这也是CRM系统的一部分。
(3)与顾客保持良性接触。只有经常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的营销提供方向,不管目标顾客有没有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都应该与他们保持良性的接触,建立紧密的关系,和顾客做朋友,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关心他们的利益。新晨
(4)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制定产品与服务。这可以说是个性化服务营销的实施阶段,企业按照顾客的特定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都依顾客的需要来定制产品或服务。
5、建立优秀的售后服务与反馈机制
售后服务包括免费送货、安装调试、保质、保量、保时维修等。企业提供良好的售后维修质量、良好的维修服务态度、合理的维修费用、方便快捷的退换服务都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对这些事情所做出的承诺,可以减轻公众的疑虑,提高公众的信任感。同时这种服务补救并不只局限于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存在瑕疵的弥补,企业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真实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反馈,以追求持续的改进和永久的顾客满意。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Gronroos.C:MarketingMixtoRelationshipMarketing.TowardAParadigmShiftinMarketing[J].ManagementDecision,1994(2).
[3]CroninJR.、J.J.Taylor、S.A.:MeasuringServiceQuality:AReexaminationandExtension[J].JournalofMarketing.1992(7).
[4]Parasuraman.A.,Berry,L.L.,andZeithaml:RefinementandReassessmentoftheSERVQUALScale[J].JournalofRetailing,Vo1.67.
[5]汪纯孝、韩小芸: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B
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并以此明确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即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下文称“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动我国整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以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然而提升我国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尽管理论上和国际经验都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产业国际竟争力是个比较的概念,为了更好地把握竞争力程度,并适时设置、调整竞争力提升的激励,需要设置合理的指标体系。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范式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其中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中,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分析范式主要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分析,即对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影响因素等的分析。迄今为止,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他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1],第一次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该理论突出了国家商业环境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强调了高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重视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地位。但是,该理论也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比如过分强调商业环境对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未把产业内部因素作为主导;淡化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国内需求条件的作用,却低估了国际需求条件的重大影响;忽视了政府在产业竞争力中的特殊作用。
在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各国政府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十分关注。1983年,英国政府委托“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对本国20多个项目进行了国际竞争力研究,并于1992年起由贸易与产业部每年提交不同主题的竞争力研究报告。法国计划部、德国经济部等也曾经分别就本国的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日本通产省也对日本与美国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如政府作用、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深入研究。另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它们形成各自独立而成熟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组织不断调整评价理论、方法和指标,实现了与时俱进,从而对国际竞争力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采用。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如金碚(1997)提出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视野应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应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应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模型[3]。裴长洪(1998)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即可通过市场占有率指标、利润率指标和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指标来说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另一类分析性指标,即可从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来解释为什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4]。国家计委课题组[5]把产业国际竞争力范围概括为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四个方面,并据此设计出一套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用于反映产业“要素供给”方面的实力、竞争潜力(包括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竞争能力(包括市场化能力、资源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环境(包括竞争动力、竞争压力、竞争活力)。
周星、付英(2000年)从产业的素质、产业的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的环境制度因素,及产业国际化程度和能力方面分析评价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侧重反映一国产业的总体国际竞争力,对单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6]。但是,由于该指标体系非常庞大繁杂,大部分相关数据还难以获得,在实际运用该指标体系析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张金昌(2001)基于出口与国际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设计了一套用进出口数据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反映市场占有率的指标(主要有市场渗透率指标、进口所占比例指标、出口贡献率指标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反映贸易赢余(净出口) 的指标(主要有贸易竞争力指数、相对竞争力指数和贸易分工指数),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7]。张铁男、罗晓梅(2005)通过确定某一产业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评价某一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他们把产业投入因素分为基础要素和核心要素,其中核心要素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是评价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关注的重点,基础要素支持核心要素的长期持续发展,并直接提供竞争动力。在指标设置上,他们分别从产业的收益能力、产业的规模效益、产业的社会效益、产业的生产效率、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等方面,揭示出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即主要从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和贸易竞争能力三个方面分析,而这三大要素的子层分析要素由产业利润总额、资产利润率、产业增加值、产业生产率以及产业出口份额等组成[8]。
(三)总体评述
任何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都无法避免竞争,任何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只有增强自身的某种优势、形成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范式不管都多么不同,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三大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是微观环境,即作为产业竞争力提升主体的企业竞争力的形成,这不单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创新、成本控制、要素占有条件等企业战略和策略层面,还取决于企业参与竞争和企业内部研发的能力与机制。
二是宏观环境,即一个国家的市场环境与公共部门的协调环境与能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单取决于政府的产业政策的引导甚至规制,还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竞争政策,即市场的竞争环境是否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力,是否有利于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三是中观环境,即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间的过渡,或者说是宏观环境作用于微观主体的特定的环节。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即能否形成有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产业链条,保证产业与相关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环境的形成,从国际经验上看,这以内容不但取决于政府的产业规划,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或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最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能否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在市场环境中,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效率水平的提升,因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需要企业或者个微观主体在市场竞争中“锤炼”出来,而产业政策政府主导和市场竞争两者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也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构建中的基础性因素。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标体系设置思路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综合性理论,一国竞争优势是因为产品、技术、规模、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价值链分工、产业集聚等因素越来越多地考虑进来。据此能够大致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含产业技术政策);其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要通过企业的竞争力来反映;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其根本作用的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第四,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社会性系统工程。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本文对我国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设置状态指标体系、发展指标体系和激励指标体系。其中状态指标体系是对某一行业某一时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衡量的是经过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达到了什么状态。发展指标有两重含义,一是从发展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关系上看,状态指标是发展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结果的状态反应;二是发展指标衡量的是动态过程,它们反应的是状态指标的发展方向。因此,发展指标体系解决的问题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激励指标体系的设置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对社会层面的激励,即通过一定的社会管理(公共政策)对整个社会系统创造一种激励,这种激励作用于发展指标体系(激励整个社会系统调动能够促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各个因素的指标值)通过企业管理系统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要通过企业竞争力来实现,因此,需要针对对企业管理层面设置激励体系,即通过各微观政策(如税收优惠、投资优惠等)引导并促进企业管理系统提升其竞争力。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标体系框架阐释
(一)状态指标体系
状态指标体系是相对静止的,在这一指标体系中可以通过产业整体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来衡量。
1.产业整体竞争力。产业整体竞争力是衡量过去产业竞争力成果的积淀、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表现现有产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表现为未来发展的基础,该项竞争力可以用总产量、产业地位和产业利润率来进行分析评价。
首先,总产量、产业利润率可以分别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个方面衡量产业状况,而且数据也很容易获得,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衡量了产业整体的产、销状况。但在实际操作中,用利润指标衡量竞争力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虚假,比如高利润可能与低工资、出口补贴等相联。
其次,产业地位的衡量可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等形式获得主观评价,但也可以通过量化形式进行客观评价。比如,可以通过某产业的增加值与GDP的比重来衡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可以用国内该产业的增加值和全球该产业增加值的平均水平作对比,来反映本国该产业在全球该产业中的地位,同样可以用国内该产业的增加值与国际该产业最高水平的增加值作对比,来衡量与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2.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是产业竞争结果的体现,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
首先,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包括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上,某种国产品销售额占世界该类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某种国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类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反映该产品所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用下面的公式衡量:
某国i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SX(]某国i类产品的出口额[]世界i类产品的出口总额[SX)],其值越高,该产品所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其次,在世界市场背景下,市场竞争力指标考察中还必须考虑到国内市场占有率,可以考虑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用本国该产品国内市场销售额与在国内市场上国内、国外该产品的销售额之和的比值来表示)。但是,在存在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该指标不能准确地反应真实的竞争力,可采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表示:
贸易竞争指数=[SX(]产品出口额-产品进口额[]产品出口额+产品进口额[SX)],该值越接近于1,反映出的竞争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3.企业竞争力。企业是产业的细胞,产业竞争力最终要通过企业竞争力来实现,特别是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该产业中大企业的竞争力来反映。国内大企业在世界同行业种的产销量的排名,可以简明地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企业的领导地位是与历史过程紧密相连的,它的成功取决于外部因素、知识结构、组织以及过去积累的自身能力之间的协调。
4.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是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载体,分析和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对产品的质量、价格、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由于统计上的问题及相关数据的缺乏,用国际上常用的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衡量我国产品的质量及附加值的变化比较困难。但考虑到产品价格是以产品质量为基础的,同类产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比较可以间接反映出一国产品质量与档次,可以借鉴金碚[9]的分析方法,用单位产品价格变动反应的制成品质量水平(质量指数)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比来进行评价。
密切的关系。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需要用到状态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三个竞争力,而这三个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也是很明确的: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取决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具体化为国内该产业内部各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看要由其产品竞争力反映出来。
(二)发展指标体系
从相关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的角度看,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资本、技术和人才,这已经被相关经济学理论所证明。由于资本因素、技术因素和人才因素的改善并不必然带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些因素必须通过合理的配置才能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本文对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对资本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和政府与市场竞争力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而正是因为这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它们便成为产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1.资本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反映的是产业吸引和利用资本的能力,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生产能力以及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能否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资本竞争力可以用产业总资产数量、平均资产规模(产业总资产数量在该产业内所有企业之间的平均)等反映资产规模的指标来衡量,也可以用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资本效益的指标来衡量。
2.技术竞争力。一个产业的真实竞争力是与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相关的,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体现在成本竞争能力、差异化竞争能力和领先一步的创新能力上。技术竞争力则对成本、差异化及领先一步等竞争力均会产生重大影响。技术竞争力可以从劳动生产率、产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经费、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衡量,其中劳动生产率是国际上衡量技术水平的通用指标。产业技术水平的衡量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比如通过设备的技术水平(可用先进技术装备数量/总设备数量衡量)、产业技术依存度(技术贸易总额/GDP)、单位产品物(能)耗率和专利数量来衡量。技术创新经费既可以从绝对量上衡量,也可以从相对量上考察,比如可以采用RD经费支出强度(RD经费支出/总产值或销售收入或工业增加值)。产业技术竞争力从量化指标的角度入手来进行衡量是必要的,但技术竞争力从根本上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机制。比如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有没有实现从生产型向创新型转变,一个国家是否形成了创新国家氛围等等。
3.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指标的衡量可以从人才培养、人才应用和人才流动三个方面来衡量,这几个方面从本质上讲都是定性的概念,但也可以从量性关系出发找出代表性的定量衡量指标。首先,就人才培养方面而言,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完整过程。从广义上看,需要涉及的有入学率、教育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可以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研究生比例、研究型大学比重来衡量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考虑到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还应该考虑继续教育与专业培训的可得性。其次,就人才应用方面而言,在国际技术与创新基地的激烈竞争中,单枪匹马的个体和单一学科领域再也无法拥有能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全面技术优势。处于价值形成过程各个环节的个体,只有通过紧密合作,结成创新联盟,突出创新重点,形成区位优势,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驾驭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和经济变革。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才应用可以从创新型人才团队的数量的角度来衡量,这应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所在。另外,人才的应用离不开人才识别系统、人才考核体系。第三,就人才流动方面看,人才竞争力是通过人才的竞争来实现的,而人才竞争必然伴随人才的流动。就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而言,对人才流动的考察关键在于考察相关重点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可以通过人才净流入来衡量。
4.政府与市场竞争力。政府与市场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使资本、技术和人才物尽所用,人尽其才。政府与市场竞争力考察的是政府和市场两个因素在外部环境创造方面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虽然政府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机制,但是我国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的形成、规范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因素的作用。因此,对这一外部环境性质的竞争力因素的考察重点要关注政府本身的直接作用(政府改善生产要素和扶持产业发展),以及政府通过规范市场机制而产生的间接作用(改善竞争环境)。
(1)政府在改善生产要素方面的竞争力表现。首先,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①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技术研发的基础设施,如重点实验室、关键性实验设施、信息资料库等。②组织力量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为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保障。③对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技术进行研发。④从事高风险性技术的投资。⑤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⑥组织企业公关协作。其次,政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①通过大力兴办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②围绕产业发展,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作为重点,为提高这些产业的企业素质及经营绩效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③增加教育经费投入。④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进行培训。⑤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最后,政府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①加强基础设施等社会先行资本的投资力度,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②有选择地对基础性产业、重点行业的研发、融资进行直接财政支持或降低融资风险,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③完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
(2)政府在扶持产业发展方面的竞争力表现。就产业竞争力而言,当一个产业处于幼稚或发育阶段时,其竞争优势尚未最终形成,此时不管是从产业成长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整体利益维护的角度看,政府对幼稚产业提供一定的市场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之后,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政府也应该在国际贸易规则的框架下采取灵活的方式或策略加强对本国产业的市场保护,力求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对幼稚产业来说,开拓市场是行业起步阶段并走向发展的关键,政府的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引导性、服务性上。①通过行政干预,诱导国内消费者增加民族产品的消费(日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做法)。②制定鼓励消费,特别是鼓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消费,引导消费习惯。③政府采购。④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推广。⑤设置市场准入制度和一定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防止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损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在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上,政府主要是帮助行业/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①在WTO框架下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轻国内行业的冲击。②财税金融措施的运用,如政府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汇率政策等。③通过政治经济外交为国内行业创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并为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搜集相关的信息。
(3)竞争环境: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虽然市场是一个自发的秩序,但市场竞争环境却是需要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及其持续性从根本上看需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政府的作用仅仅是提供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期准备。因此,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便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一。首先,促成市场充分竞争。①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一开始就成为竞争主体,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完善资本市场、要素市场等。②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的统一性;加强质量评价与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③限制垄断。对基础性的行业建立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促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次,限制过度竞争。通过实施产业组织政策,设置市场准入制;在退出机制上,促成资产重组和实施破产。
综上所述,政府与市场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中大都是属于定性评价,和其它指标体系一样,定性衡量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其应用会更显复杂。但是,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在政府和市场因素中选取一些可以说明问题的定量指标。①对政府的衡量,特别是衡量政府对改善生产要素方面的竞争力表现,可以考察政府公共支出的结构(科教文卫支出、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及其变化。②对市场的衡量可以通过市场化总指数(李晓西等:《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商业效率来衡量。③对特定产业可以通过股权结构、生产率、资本可得性来衡量。
(三)激励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讲,只有通过一定的激励才能激发各因素积极性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激励指标体系反应的是如何通过政策选择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社会层面的激励系统和企业层面的激励系统。最重要的联系,是对社会系统的激励不单是通过发展指标体系作用于企业系统(第一重间接激励),对社会系统的激励本身又可以将这种激励通过社会环境、社会舆论等介质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一种激励(第二重间接激励)。由于激励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有正向的激励促进作用,还要不断地通过反馈来修正激励体系。因此,政策选择要不断地根据状态指标的反馈进行不断地完善。据此,激励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1.财政支出实际利用率,用来衡量政府产业支持政策的实际激励效果,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财政支出实际利用率越高说明政府产业支持政策通过社会系统对发展指标体系的贡献越大。
财政支出实际利用率=[SX(]财政对某产业的支出-产业内实际有效利用额[]财政对某产业的支出[SX)]
2.企业家队伍及其管理效能,这是一个定性指标,企业家队伍越完善其管理效能越高,说明政府政策、社会政策对企业管理系统的激励越有效。
3.社会创新环境、社会舆论与社会价值体系,这些定性指标反应了社会环境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因素和企业管理系统的外在作用。
4.社会活力和政策弹性,这是反映社会和政策对状态评价的反应能力,其中社会活力构建了社会纠偏机制,能够迅速通过捕捉产业国际竞争力状态,通过创新体系等改编社会行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政策弹性反映的是政府政策对现实状况的放映能力。
对于激励指标体系而言,它们衡量的仅仅是激励作用的大小。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综合衡量而言,由于激励本身的作用,它们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指标体系中的组成本分并给予一定的权重。然而激励作用的大小毕竟不是安排的指标所能决定,本质上讲取决于其背后的激励机制。
四、结语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全面分析和认识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不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状态评价的依据,也应该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着力点和激励对象――这本身也说明合理而科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应该是状态指标、发展指标和评价指标的综合,这也是本文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然而,指标体系毕竟要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这些引导性在操作中更多地需要用一些确切的等级标准来加以界定。根据本文分析可知,在这些指标体系中有许多因素特别是对于定性指标而言,在其量化和标准化上存在内在的难度,这虽然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但却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标体系操作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 2002年IMD世界竞争力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4] 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8.
[5]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1(7):35-39.
[6] 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科研管理,2000(3):29-34.
[7] 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经济管理,2001(20):17-25.
关键词:服务利润链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追逐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永远的使命,随着企业不断增多,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原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成功的原因。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本文将借鉴服务利润链理论,从企业文化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路径,为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个参考视角。
一、相关理论概述
1.企业文化理论
据相关统计,企业文化共有180多种解释,不同领域专家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彼得斯与沃特曼合著的《成功之路》中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长期形成的,被员工普遍接受并认真执行的基本信念。国内学者陈庆修与彼得斯与沃特曼的定义相似,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被员工普遍接受并认真遵循,利于企业管理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表述方式不一,但本质一样,我们可以概括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员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及自觉遵守和维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由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和使命构成。
2.服务利润链理论
20世纪90年代,赫斯科特教授为首的哈佛商学院研究组提出了服务利润链理论,认为员工满意度、忠诚度,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即内部环境影响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决定员工流失率和生产率,影响外部服务价值即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而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客户对银行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理论存在三对关系:一是企业内部环境与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的关系;二是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与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的关系;三是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与企业利润的关系;模型如下图1。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研究
企业竞争力强的表现在于企业的顾客忠诚度高。顾客忠诚由顾客满意引起,顾客满意会引起顾客的持续购买,并通过口头宣传等方式引导周围的顾客购买,产生乘数效益;反之产生乘数亏损。因此,员工的服务质量高至关重要。企业文化使员工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增强员工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从而将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呈现给消费者,提高企业的顾客忠诚度和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核心竞争力概念首次由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至今已发展23年,对它的定义各执己见。尽管如此,对于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持长久不衰的认识却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可。本文引入服务利润链模型,从企业文化视角切入,构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层次结构模型,如下图2。该图从核心层、媒介层、感知层、表现层4个层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描述。
图2 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第一层为核心层,包括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企业文化赋予员工使命感,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学习,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又会引起企业文化的演化,三力相互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层为媒介层,即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是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对所得与付出进行权衡,从而判断是否满意,是否值得继续购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顾客的重复购买得到提升的。
第三层为感知层,由顾客满意组成。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后,对感知所得与感知付出进行权衡。从而产生满意还是不满意的判断。
第四层为表现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顾客是否忠诚来表现。研究者指出,顾客忠诚是企业长期财务绩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说,顾客忠诚更能极大地增加企业的利润,忠诚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顾客保留率提高5%,就可能使企业利润提高奖金80%-100%。
2.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核心竞争力形成模型告诉我们:基于企业文化建设角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可以分为核心层、媒介层、感知层和表现层四个层次。经营一个企业犹如培育一棵大树。树被分为4层:核心层――树枝、媒介层――树干、感知层――树枝和表现层――果实。树根汲取养分,树没有根活不了,养分通过树干传输,树枝感知开花结果。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文化力,鼓励员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即提高外部服务质量。消费者在消费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通过对感知付出和感知所得进行权衡即获得一定的感知价值,从而在心里形成是否满意该产品和服务的判断。这会促使消费者作出是否继续购买的选择,顾客满意形成顾客忠诚,顾客忠诚不仅保留了原有顾客,也带动了潜在顾客的购买。在成本和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量增加必然引起企业利润的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又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环境即企业文化优化,引起新一轮竞争力形成,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
1.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构建现代企业文化
服务利润链模型告诉我们,企业员工作为顾客的服务者,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顾客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盈利的最直接表现,因此,加强服务管理、强化服务理念、推进服务创新,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吸引有潜力、高素质和懂管理的经营团队,提高员工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发挥员工作用,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意义十分巨大。因此,坚持深化“以人为本”,构建现代企业文化,提高内外部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建立机制,理顺关系,将现代企业文化具体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需将企业文化化为企业员工可以理解、为员工认可并认真执行的作用力,也就是将企业文化具体化为与员工有关,员工可以感受,企业管理员工日常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规则,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规范了企业内每一个员工的办事规则和行为规范;精神文化保证了员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的意志和信念;物质文化保障了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理顺三者关系,将企业文化真正为员工理解、认可、执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桃,王志刚.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