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研究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案中,更为重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出校园即能很好的适应相应的工作,因此,学院在专业课的培养上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通过任务的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更能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任务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1]。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2]。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3],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一般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设计任务。由教研室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参与制定本课程的所有任务,并交由系里审核,最后审核通过的任务将详细写入高职高专的教学大纲中,任课老师按照大纲的规定执行。第二,创设任务情境,引出任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挑战任务的兴趣。第三,分析任务,提出解决问题。在每一次任务执行之前,教师将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完成任务的思路和计划,为任务的执行做好充好的准备。第四,展开探索,完成任务。该阶段是任务执行的阶段,这个阶段将分小组进行,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索,完成任务,并记录下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第五,编写任务报告。该阶段主要将任务执行的结果进行一个总结,系里已经制定出任务报告编写的具体格式,学生按照格式的要求,填写关于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工作,让学生学习如何编写报告。第六,上台展示交流,评价任务。该阶段主要在课堂完成,学生将任务完成情况制作成ppt,到讲台上来展示,与台下同学交流互动,最后教师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任务用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也锻炼学生制作ppt的能力。第七,汇总归纳。该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汇总,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4]。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以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任务设计在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调查与预测》共设计以下8个任务:编写市场调查企划方案书、实地调查法训练、编写市场调查问卷、单一项目市场调查过程管理、绘制数据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定性分析市场调查资料、模拟专家会议法、编写市场调查报告,这8个任务也与所选用的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任务实现
1、调查项目设计及任务小组成立首先,由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性质,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教师安排了具体调查的项目,主要如下:项目一: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项目二: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月消费情况调查;项目三: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余生活情况调查;项目四: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堂纪律情况调查;项目五: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大学生涯的规划调查。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提供一些他们想调查的项目。当然,学校也可以邀请在校的商店一起完成,如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还有一些理发店、饮料店等。其次,成立任务小组,小组人数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7—10人之间。为了锻炼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任务的顺利完成,组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分组完成后,为了不出现组员“搭便车”现象,安排每个学生轮流担任任务组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和学生一起制定好任务完成过程所要遵守的相关规则。最后,让每个小组自行选择项目题目,确定他们这个学期所要进行的项目内容。
2、任务的实施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我们选取的教材是赵轶编著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该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整本书在结构的安排上涵盖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整个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调查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于课堂上让学生完成市场调查企划书、市场调查问卷的编写。市场调查企划书即市场调查方案是整个市场调查的基础,涉及项目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对象和范围、市场调查和资料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时间进度和预算安排等,这些内容都是后续市场调查实施的指引,要求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然后制作成word打印出来,在课堂上进行陈述,由其他学生提问,教师点评,总共需要3个学时,讨论完后,让学生当场完成实训报告的编写。当每个小组确定好调查方案之后,就可以着手准备调查方法的设计。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实地访问和观察法(因实验法不太容易操作),同样,留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自行设计观察表,留4个课时的时间进行问卷的编写。问卷编写关系到实地访问的效果,因此,必须学会编写一份合适的调查问卷。学生设计的观察表和问卷必须交由任课老师阅读批改,再发给学生修改备份。该阶段还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就是,单一项目市场调查过程管理,即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安排、访谈技巧培训和运用、问卷的填写,这个实训,任课老师的理论课教学可以引入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学习,留2个课时让学生当场组织一场模拟,先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市场调查的人员安排、访谈技巧、问卷填写,然后推选一名成员扮演“培训主管”,在班级进行市场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培训的模拟,最后形成实训报告。
(2)市场调查实施过程。该过程是市场调查的实施环节,主要完成“实地调查法训练”,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各个小组成员分别打印出问卷,根据事先设计的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由于条件的限制,此次调查安排在校园的食堂、宿舍楼、超市门口、图书馆、操场等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任课教师主要监督和指导学生进行问卷访问,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每个学生必须完成20份问卷的调查,最后统一汇总给组长,组长收齐后保管,之后各个小组形成一份“实地调查法训练”的实训报告。
关键词:调查 任务型教学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了飞速发展。英语作为高职教学中的必修课程,日益受到重视,但总体看来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时英语水平较低,再加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方法被动、机械,多数学生患有“聋哑症”,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外语教学界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刚刚开始,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小学和中学,大学课堂教学中较少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理论多于实践,而在我省高职院校中,任务型教学的可行性、适用性到底如何? 是否能够发挥预期作用? 笔者就以上问题展开调查及研究。
一、调查与设计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分析任务型英语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所高职院校08级380名学生和16名英语教师参与了调查和访谈,采用不记名方式发放学生问卷380份(收回372份),教师问卷16份(收回16份),主要了解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了解程度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等几个方面。
二、结果与分析
问题一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结果显示,61%的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不感兴趣;56%的学生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分析表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迫在眉睫。
问题二涉及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数据显示,67%的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法:读单词-讲语法-串课文-做练习。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问题三是为了掌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结果表明,只有4%的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活动;27%的学生表示较积极;而69%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处于消极状态,被动接受知识。师生怎样互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多数英语教师束手无策。
问题四涉及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了解情况。81%的教师知道“任务型教学”;13%的教师不知道该术语;6%的教师尝试过任务型教学。大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教学一知半解。
问题五是为了了解学生认可的课堂上最理想的活动方式。58%的学生认可“教师分派任务并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34%的学生认可“教师讲,学生听”;8%的学生认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讨”。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目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多数教师仍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很少,过分依赖教师,失去动脑、动口的机会,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启发与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基本要求》强调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体现语言教学目标由语言结构向语言功能的转变,强调由教向学的转移,实现由学什么到怎样学的转移。任务型教学主要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使用,要求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交际任务是该教学途径的核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合理运用将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008年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任务型外语教学模式探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 0803015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德育教育 调查与研究
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时期工作提出了思考。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涵盖了研究生个人信息及50道问题,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调查采取无记名,发放给首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研究生,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95.1%。调查对象:男生10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2%,女生14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8%;博士研究生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2.4%,硕士研究生17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7.6%;入学前,研究生30%来自大中城市,35.6%来自城镇,32.8%来自农村。
二、结果
1.研究生整体素质
在社会公德方面,85%以上者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74%以上的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孝敬父母方面,85.6%研究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奉献精神方面,91.6%研究生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90.8%研究生认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还不错,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医德医风。
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10.8%的学生认为无差异,80%的学生认为有差距,9.2%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见表1)。
2.研究生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德育课程(见表2)。
3.研究生德育课程适宜形式
目前,医院的德育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方式开展。通过调查,研究生对部分德育课程的形式提出了建议,学术道德:53.6%选择专题讲座,48.8%选择主题活动;医患沟通:53.1%选择专题讲座,45.2%选择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56.9%选择专题讲座,55.7%选择主题活动;责任教:58.2%选择主题活动,48.5%选择社会实践。
4.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体
调查显示,对于德育教育的执行者,62.3%研究生认为是导师,17.8%研究生认为是教育处老师,11.7%研究生认为是医院党委,8.1%研究生认为是德育课教师。
三、讨论
1.研究生基本素质
通过调查,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讲究社会公德、为他人着想、提倡奉献精神。由于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入学前已通过层层选拔,不仅对其学业,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查,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另外,研究生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基本素质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研究生德育课程
调查显示,目前各临床医院比较重视研究生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涯规划关注较少。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研究生就业已经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及自身优势,拟定个人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走入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生涯规划课程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导师德育教育的地位
研究生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导师。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是道德示范、思想引领和人生领航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德育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于培养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衡量指标。
导师在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与研究生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其思想教育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有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年龄较大,已经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不需要再进行德育教育;有的导师则重专业轻德育,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全面成长。因此,要不断强化导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让导师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2011年北京首次提出了北京精神,“厚德”已成为北京精神的品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梁翠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展[J].河北医药,2011,33(24):3792-3793
[2]王颖.新时期如何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探析[J].基础理论研讨,2011,7:435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36-02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认为建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极为重要”。为此,外语界开展了上下结合的教学评价改革。一方面,外语界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终结性评估手段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对写作、词汇结构等项目进行了顺序调整或增删、加大了听力测试比分,改革了阅读测试方式等;另一方面,为了使形成性评估成为观察、评估和督促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效手段,各院校根据各自校情开展了以形成性评价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自下而上的评价模式改革。既然重大考试对教学会产生反拨效应(Alderson & Wall 1993),那么,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于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参与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与反拨效应如何?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的实施与应用效果如何?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四所不同类别高校大学外语部师生为对象,对其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实践进行系统调查,了解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对于教学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有效合理地利用评价工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反拨效应如何?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评价模式的促学效果如何?
2.调查对象
重庆市四所不同类别高校的120名大学英语教师和200名学生。
3.调查工具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旧题型试卷、问卷调查和访谈。
(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旧题型试卷各两套,以比较测试顺序、目的、内容和形式等。
(2)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是按照 Likert(1990)的1-5级量表设计,临界值为3分。问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反拨效应,由教师填写,另一部分是评价模式改革对学习的影响,由学生填写。问卷于2008年10月由研究人员发给各校30名大学英语教师及50名学生(大一、大二年级各25名)填写并当场收回。收回有效教师问卷98份,学生问卷184份,有效率各为81.7%与92%。对调查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统计分析。
(3)访谈:2008年11月,研究人员对四所高校中参与全国大学英语教改试点的高校(重庆工商大学)的20名大学英语教师和30名学生就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的实施与应用效果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和访谈笔录可知,92%的答卷者同意或坚决同意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变化。87.5%同意或坚决同意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于教学产生了正面反拨效应,93%的被访者认为它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内容、方法、教师的教学观与学生的学习观,下面从四个方面讨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教学;普通高校;分析与对策
作者简介:廖柏林(1981-),男,湖南衡阳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刘昕(1973-),女,湖南保靖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吉首4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2009年度精品课程、2010年度教改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75-02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其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测控与仪器等众多领域。该课程受到了普遍重视,国内工科院校的全部电类专业都开设了此课程,并定为必修课。[1]了解当前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情况,对进一步完善这门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吉首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存在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该课程教学的质量。
2009年5月开始,笔者对吉首大学开设“信号与系统”课程的3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共计15个教学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94份,问卷有效率为98%。调查样本的情况为:2007级、2008级和2009级学生各100人。本次研究在问卷调查之外,还采取了个案访谈、实地听课和访谈教师等方法,运用对比研究法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最终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一、高校“信号与系统”课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度较高,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评价一般
在被问及“你是否对‘信号与系统’课感兴趣”时,超过6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说明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度较高。在被问及“你认为‘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对专业素养的养成有帮助吗”时,认为“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学生占88.4 %(分别为37% 和51.4%)。可见,学生对“信号与系统”课在整个专业素质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关于任课教师授课水平的总体评价,选择“满意”的学生占27.8%,选择“一般”的学生占54%,选择“不满意”的学生占18.2%,可以看出,学生对 “信号与系统”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的评价为一般。
对比其他专业基础课(如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等),认为“信号与系统”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明显高些”的占18.1%,选择“水平差不多”的占61.2%,选“明显差些”的占19.7%。可以看出,学生认为“信号与系统”任课教师授课水平与其他课程教师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较少采用其他教学形式
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师讲授”的占89.8%,选择“小组讨论”的占4.7%,选择“其他”的占5.5%。可以看出,目前“信号与系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这样一种传统方式,较少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授课形式的单一造成了部分学生听课注意力分散。因为整个授课过程中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很少,基本上处于单向传播,没有现场反馈。这种注入式教学必然使学生注意力下降,从而导致知识掌握不牢,课堂效果不佳。
3.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认可度较高,但多媒体教学效果欠佳
对于“是否喜欢多媒体教学”,67.3%的学生选择“喜欢”,20.4%的学生选择“一般”,只有12.3%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说明多媒体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获得了学生的较高认可。但是在问及“当前‘信号与系统’课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何”时,选择“非常好”的学生只有22.5%,选择“一般”的学生有35.7%,而有高达41.8%的学生选择“不好”,可以看出当前“信号与系统”课程虽然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却并没有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在被问及“本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哪些弊端”时,学生集中反映在以下几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授课速度变快,思维跟不上;多媒体教学的采用,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呆板,不起作用。
4.实验方式单一,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于实验方式,在被问及“目前硬件实验对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帮助”时,选择“有帮助”的只占33.7%,选择“没有帮助”的学生高达66.3%,可以看出单一的硬件实验,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而被问及“采用何种实验方式更为有效”时,有80%的学生选择了“硬件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这一结果为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供了思路。
5.双语教学接受度较低
对于“是否希望开展双语教学”这个问题,36.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55.8%的学生选择了“不希望”,8.1%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一般本科院校中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度较低。这是因为一般性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差一些;受传统“哑巴”式英语教学的影响,听说能力尤为有限。如果不分层次地在所有学生中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其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回答“如果采用双语教学你希望英语讲授的比例是多少”这一问题时,有60.2%的学生选择“无固定比例,能讲授清楚就好”。可以看出,对于双语教学,学生还是希望以课程知识传授为主,专业英语水平提高为辅。
二、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研究调查结果,针对当前普通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高质量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在进行同一个知识点授课时,由于教师不同,学生的反应差别很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以老带新,对于新聘的青年教师,为其指定一名老教师进行传帮带,指导其熟悉教学的全过程及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制定试讲上岗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比试,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组织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承担教改项目,以提高年轻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年轻教师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年轻教师进行新技术(DSP系统、片上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等)培训,拓宽其视野。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本课程整体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方法,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
传统教学很重视对课程内容的传授,而忽试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施教。
(1)重点内容讲授。对于两类卷积和三大变换等重点内容,教师应精心准备,详细讲解。授课过程中还应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避免单向的知识灌输;要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定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开拓学生思路。
(2)组织有目的的讨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讨论问题,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撰写讨论研究报告。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让学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自学能力是大学阶段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当中,这种能力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在对课程的重点和基础充分讲解后,可以指导学生对课程的有些章节进行自学。例如,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有着并行的相识性,教师在讲授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影响时域和频域特性后,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及其相关知识就可以指导学生自学。总的来讲,在该课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多种形式的施教,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能力。
3.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好,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并帮助学生克服遗忘。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课件而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件制作粗糙仅是教材的搬家以及讲解速度过快,从而导致多媒体教学效果有限。依据调研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多媒体教学。首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基本内容、课堂测试和仿真演示等采用多媒体教案;而定理推导和例题讲解等则采用传统板书。其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技巧。在讲授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件跟着教师走”,而不是教师被动的、死板的对着屏幕讲解。最后合理设计课件。课件内容应少而精练、色彩要明朗、同时尽量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内容和重要的分析方法用动画来形象地演示。
4.改革试验方式和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对实验教学进行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建设实验大纲和修改完善实验指导书、以杜绝实验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改单一硬件实验为Matlab仿真实验与硬件实验相结合。仿真实验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进行探究,为培养创新思维奠定基础;改单一验证性试验为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为此老师将实验单独设课,总计24学时,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部分实验指导书改为任务书,实施部分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创新性留有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分层次地开展双语教学
大学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教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行。[3]但是对于普通高校,由于其自身特点,开展双语教学必须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而不能照搬重点大学的模式。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材施教,适度推广。也即选拔英语基础好、并对双语教学感兴趣的学生组建双语教学实验班,一般而言有15个以上的学生就可以开班。同时针对学生英语读写强、听说弱的特点,教材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电子教案也采用全英文。教师讲授较浅显易懂的内容,完全用英语;对于较难的内容,先用英语讲,然后用汉语把关键意思复述一遍。当条件成熟,能保证专业和英语双赢,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就可施行大面积双语教学。[4]
参考文献:
[1]宫二玲.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1):59-61.
[2]王松林,郭宝龙,张永瑞,等.“信号与系统”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45-148.
一、“1+1”酒店实习模式的内涵
“1+1”酒店实习模式是指学生在酒店的实习由2个学期组成,即“l”个学期的教学性实习和“l”个学期的就业性实习。其中教学性实习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这一阶段的实习主要使学生对酒店环境及工作岗位有深入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利于他们返回学校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就业性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即最后一个学期,这一阶段的实习主要是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对企业文化的深入了解,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本文主要介绍对教学性实习的调查与分析。
二、“1+1”酒店实习模式下教学性实习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传统的“学习—实习—就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实习中即使发现了不足,也没有机会通过在校学习进行弥补和提高。而“1+1”酒店实习模式使人才培养过程变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就业”,学生在教学性实习中发现不足后,还有机会回到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做使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既利于下学期的教学,又利于再次实习的顺利开展。
2.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酒店行业,提高就业稳定率
教学性实习是学生在这个行业里试水,在真实而不是仿真的实操室中切身体会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能够使学生对酒店的认识更加深入。同事和客人不再是书本中虚拟的角色,赞扬和批评鲜活地出现在工作中,上班和加班成了真实的事情。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实习,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酒店工作的辛苦和压力,这将帮助他们更加理性地选择就业单位,为提高就业稳定率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学生及早明确发展方向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性实习,学生加深了对酒店工作的认识,对自己是否适合在酒店行业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有的学生会继续选择在酒店工作,教学性实习更加坚定了他们在酒店行业发展的决心;有的学生则打算选择在其他行业就业,教学性实习使他们早做准备,及早调整就业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4.有利于酒店、学校、学生实现多方共赢
对酒店而言,使用实习生缓解了酒店的用工压力,降低了用人成本,为行业培养了后继力量;对学校而言,酒店是真实而优良的实训场地;对学生而言,酒店实习一般为带薪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1+1”酒店实习模式下教学性实习的调查与分析
为加强教学性实习的有效性,培养出优秀的酒店专业人才,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模式来分析酒店教学性实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帮助完善和优化酒店教学性实习的不足。由于问卷调查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分别设计了三份有针对性的问卷。此次调查,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2008级酒店管理专业11个班随机抽取了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实际收回24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分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实习前对于实习准备的认知,实习中对于在岗学习的认知、实习后对于后期学习及就业的认知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对教学性实习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如何在教学实习前开展准备工作、实习中开展指导工作、实习后做好总结工作。
1.实习前的调查(见表1)
(1)对实习意义及实习安排的调查。调查发现,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能够认识到酒店实习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认为实习有必要的占到95%,只有5%的学生对实习的意义认识不清。80%的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接受学校的酒店实习安排,但是仍有20%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对于教学性实习来说,学校是从有利于教学的角度出发来安排实习酒店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乐意接受教学性实习。
(2)对实习单位及自身技能的认知。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实习单位不甚了解,说明学生对实习酒店缺乏整体、理性认识,学校对实习单位的宣传与推介工作有待加强。虽然通过在校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但学生担心自己在校的实训课与实际岗位中的操作要求有出入,仍然觉得岗位培训十分必要。
2.实习中的调查(见表2)
(1)学生对目前岗位的满意程度及岗前培训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32%的学生对岗位不满意。找出学生不满意的原因,提高满意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岗前培训,实习之前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实习过程中却只有56%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说明岗前培训工作有待改善。
(2)对指导老师作用的认识。调查显示,有89%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是负责任的,有88%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对自己的实习是起作用的,但是主要体现在非工作领域,表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是以酒店方教授为主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指导教师在具体实践工作上的欠缺。
3.实习后的调查(见表3)
(1)对教学性实习满意程度的调查。有13%的学生对自己的实习不满意,主要是由于学生初期对实习了解不深,充满好奇和向往,期望值较高。一旦走上实习岗位,却发现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运用上,这时学生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很快冷却了工作热情。由此可见,实习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
(2)对本专业了解程度的影响。只有75%的回答是肯定的。对于这个结果,笔者不满意。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实习的深层理解仍旧欠缺,有相当的学生认为实习只是从事简单的服务劳动,缺少专业认知的深度;另一方面,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对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内在联系上仍需加大力度进行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家庭;学前教育舞蹈;国内外教育状态
学前舞蹈教育是教育阶段一个实施美育途径之一,主要的目的是要向全体学龄前儿童,提高审美素质,开发出一些创造力和想象能力,促使学龄前儿童全面的和谐发展,拒绝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单一,死板。
1 学前教育发展状态
(1)家庭存在因素。在舞蹈学习中,多数以难度较大的肢体、形体训练较多,过程中可能会有些困难。我国一直在实施计划生育,因而近年来许多家庭独生子女普遍居多,大多数家长把孩子当作家庭中的小太阳,尽量满足于孩子的各种要求。有的家长因为怕孩子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吃苦或孩子说苦,不支持继续学习下去,或觉得应多进行文化知识学习而放弃舞蹈。
(2)学校存在因素。在现在的中国教育之中,大多数的学校以文化教育为主使,从而慢慢忽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而正是因为这一点,造成了孩子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只看成绩而忽略其他多元化的素质教育。因此,一些学校极度忽视了舞蹈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根本没有在舞蹈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还有一些学校的教育中虽然包括了舞蹈教学,但实际上却在大大缩减学生在舞蹈课上的课时,以文化课占用较多。
(3)师资存在因素。现在的舞蹈师资方面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受过非常专业的舞蹈培训,在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中教师普遍能力不是很高。我国学前舞蹈教育中,教授的课程比较传统,有一学一,大部分都是在模仿老师所教授的动作,而没有让孩子自主创新地去学习想象中的舞蹈动作,这样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发展。师资教育中一些老师虽然教学能力很强,但是缺乏对幼儿的了解缺乏耐心,不能完美地培养和教受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而更多的都在遵循着严师出高徒的理论来教学,这样造成一些孩子恐惧老师,排斥上课,从而未由心想要去学习舞蹈知识。
2 学前教育的研究现状
(1)国外教育现状。美国是最早提倡发展和普及了舞蹈教育的国家,在20世纪初,美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基本都已设立了舞蹈课程,而并非是一门选修的科目,而是从小、中、大学一项必修的教育课程。《舞蹈教育在每个大学里》曾经写到:“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州里,每个大学生中几乎都没有舞蹈学科,从小学到中学舞蹈、音乐是必修。”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人们会把舞蹈当作一种学问和文化来对待,它不仅不会受到排挤,理所当然地和其他的课程受到尊重。
(2)国内教育现状。多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未曾把舞蹈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虽然现状的教育中,许多教育学家承认舞蹈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落实中,学校本着课业负担很重的情况下,舞蹈教育很难走进学校的推广领域中。因此,大多数的孩子失去了可以受到舞蹈教育的机会,一段时间里,我国只有极个别的几个专业舞蹈学校,而这些学校却只是在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样普通的学校和艺术教育几乎是无缘的。
3 学前舞蹈起到的重要性
运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当作教学的一种手段,从而对幼儿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幼儿在鉴别、感受、创造与欣赏中培养自身的情趣,提高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呼吸、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等生理机能发育,都可以通过舞蹈活动加快幼儿的新陈代谢,来增强体质。
大卫・小洛克菲勒说过:“舞蹈是最特别的思想、实践与感受的融合体。如果我们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又怎能忽略能够同时发展身、心、体三方面的舞蹈教育呢?”
4 调查分析结果
在调查过程中92.3%的老师同意或者极同意学前儿童接受舞蹈教育,97.4%的老师反映应对舞蹈教师本人进行舞蹈方面的专业培训。
教育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态度会影响着学生,所以老师必须要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有一个舞蹈老师的教学态度。在对不同性别的儿童学习舞蹈的态度中,74.4%的老师对男、女学生都学习舞蹈表明同意的态度,只有极少数的老师还不能同等对待,5.1%的教师保持着中立的意见。作为现代学前儿童的代言人的老师们,大多数还是会有人无意识的给予了男生女生不同的教学态度,不同的期望、对待和奖罚,这都是不符合艺术教育理念的。如果没有把舞蹈在教学中实践,说得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现在人们已经把艺术教育想得很美妙,但是需要实现这种美妙的主要因素,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舞蹈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有更好实施舞蹈教育的能力。舞蹈教育艺术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项发展的一种美育活动,我们教育的目标是运用科学中的动的规律与法则来培养学生在艺术中的审美力、创造能力和表现力,使学生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让心灵和形体都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把一些理论性的舞蹈知识灌输给整个学习班级的孩子们,这样虽然能够节省许多教学时间,也能让老师更好地把握整体学生的舞蹈能力,但是有利必有弊,在这种教学下,所有的孩子都在被动地来接受这些舞蹈,没有自己的选择,创新性,正因如此会大大地导致孩子失去了对舞蹈的兴趣,而未能表达出自己对舞蹈更好的理解。在调查过程中92.3%的老师同意或者极同意学前儿童接受舞蹈教育,97.4%的老师反映应对舞蹈教师本人进行舞蹈方面的专业培训。教育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态度会影响着学生,所以老师必须要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有一个舞蹈老师的教学态度。
简・罗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关心的不是培养出来技巧表演者,而是怎样通过表演来教导学生,使学生热爱舞蹈,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力及培养敏锐的洞察力。”66.7%的老师在这方面是对其有足够的认识,约20.5%的人还对学前舞蹈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近年的幼儿舞蹈表演中,我们看到很多小演员掌握了很多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如“蛮子”、“虎跳”,都让人忍不住叫好。但是我们都知道舞蹈是由技巧动作、组合动作还有基本动作形成出来的,用自己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对舞蹈人物性格思想情感的刻画,而不是单纯只是去展现那些高难度的表演技巧,毕竟现在的学前舞蹈包括了很多知识性和思想性。
5 结束语
在现在的教学中,舞蹈已经成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学前舞蹈更是大大提高了一些儿童身心身体感官的教育体系,也是儿童艺术素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之一。现学前舞蹈教育是一个教育时代的潮流,我国家同时也在大力地发展全方位教育的要求。促进我国现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为向社会来培养更多的多方面人才,都需要各方面人士给予支持学前教育极大的指导与鼓励。
参考文献:
[1] 许卓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摘 要 健美操课是高校选项课项目之一,深受女大学生们的喜爱,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及访谈法等,对盐城工学院和盐城师范学院两所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师资、教学内容、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健美操选项课中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健美操 选项课 教学现状
高校健美操运动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课程,这一课程受到很多年轻学生的关注和喜爱,目前基本上各个高校都在开展,但开展的情况和效果值得研究和改进,从项目来看,演变出许多项目如:拉丁操、街舞、搏击操、爵士舞等,从锻炼形式来看,有:形体塑造、有氧健身、普拉体、动感单车、健身球操,垫上运动,把杆练习等。本文通过对盐城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选修课的开展状况,课程设置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盐城高校更好地开展健美操教学提供参考意见,使我市健美操教学向着更新、更多层次、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的健美操公共体育选项课2008、2009级(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的2008、2009级(大一、大二年级)健美操公共体育选项课健美操选项课班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08级学生和2009级学生各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92%。
3.访谈法:对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健美操教师进行咨询,对两院2008级、2009级参加健美操公共体育选修课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二、健美操在盐城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
(一)盐城本科院校健美操的师资和教学内容及场地情况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中,健美操教授的内容基本上是大众一到四级为主,也有教师教授竞技健美操的内容,但因受教学课时的限制,只进行部分内容的教学,其它类型的健美操则很少或者是根本没有进行传授。健美操选项课都是在操场或者体育馆边上进行教与学,没有足够的体育场馆供学生使用。
(二)学生选择健美操项目的动机
从学生选健美操课的动机来看,学生对健美操课总体兴趣较浓,健身意识较强,都想通过学习而达到健美形体、陶冶情操的效果。但是没有更好的项目可选上占17.5%。说明还有许多学生是很牵强的选择健美操的,这部分学生以男生为主,这跟盐城高校的选课机制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体育选修各个项目有一定的人数限制,有些项目早早的被学生选掉了,选得迟的学生就没有其他项目可选,因此就很牵强的选了健美操项目。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只有少数男生选择健美操,其中自愿选健美操的只有个别人,绝大多数是选课迟了或者其他原因服从了健美操项目,这部分学生由于客观原因引起的落差情绪带到课堂中来,一定会影响到健美操的整个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对健美操项目的主观期望
表2 通过健美操的学习你希望你那方面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多项选择)(N=368)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健美操课的期望值较高,健美操是一项涉及到协调、柔韧、耐力、力量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可以达到塑造形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深受女大学生们的喜爱,但学生在入学之前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健美操,学生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表现能力不够,为使学生在健美操课中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在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学众健美操一级、二级、三级等基本内容外,应该适当增加拉丁操、街舞、搏击操、爵士舞等不同风格的健美操的学习,辅以简单的器械操以及垫上练习,每次课准备活动结束后,趁学生出汗时对她们进行肩、腰、腿部柔韧性的练习,如:压肩练习、手臂大绕环练习、单手扶把杆练习等提高学生的柔韧性,提高健美操课教学效果。
(四)是否希望学习更多形式的健美操内容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们希望在学众健美操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到街舞、有氧拉丁操、哑铃操、踏板操、搏击操以及形体锻炼等健身锻炼项目上,其中器械健身操和时尚的拉丁操、搏击操等健身锻炼项目最受学生欢迎,也有部分学生对竞技健美操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说明盐城地区学生与外界联系密切,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这就对我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体育教育要进一步跟上时代的节奏,加快与更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接轨,开展多种层次的健美操教育,除了健美操基础课程外,增设多种动作风格的健美操锻炼项目非常必要。从我市教育评估的结果来看,体育课程开展项目偏少,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增设课程项目。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健美操教学内容安排过于单一化,学生希望学习更多形式的健美操内容。
2.学校的体育选课机制还需改进,对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项目的学生及时做出一定的补救措施。
3.健美操的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不够,这也是影响我校健美操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建议
1.大学生对健美操内容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适当增加竞技健美操以及不同风格的拉丁操搏击操等健美操的学习,辅以简单的器械操以及垫上形体练习,提高健美操课教学效果。
2.分层次选课,分基础班、提高班。大一可以开设健美操基础课程,有氧健身操结合形体练习等,此类项目的开展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培养基础,大二我们可以开设提高班,开设不同动作风格的健美操锻炼项目,如器械健身操,搏击操、竞技健美操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健美操学习的行列中来,从而避免选择其他选项的学生服从到健美操项目中来。
参考文献:
为了了解成人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效果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与我院合作办学的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与分析,再进行定性描述。
1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运用问卷表法对本教学点2013级和2014级各专业专升本学生就目前的学习现状和学习效果做了问卷调查。
1.2调查方法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填答法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500份,并当场回收491份,有效回收率98.2%。
1.3问卷调查表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地区、医院级别、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现有职称等;第二部分学习现状: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困惑、学习需求、学习收获;第三部分学生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的调查。
1.4调查信息处理。对调查问卷进行信息处理,采用三线图表来描述搜集信息,进行解释,做出分析,报告结果。
1.5学习现状的调查:
1.5.1学习动机调查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提高学历”位居首位,“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位居第二,由此表现出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与价值取向指向提高学历层次和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也有是为评上职称而参加学习,从学习的动机来分析学生对自我职业作出规划实现投入学习时间与个人价值和职业价值的效能最大化和最优化,这是成人学生学习动机的显著特征。
1.5.2学习中遇到困惑的调查
从调查数据反映出成人学生在学习中最大困惑:在安排工作、家庭和学业,时间上会有所冲突,尤其是抽出时间集中教学点进行面授,学生普遍认为抽不出时间,存在严重的工学矛盾。
1.5.3满足学习需求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成人教育学生学习需求满足率不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跟不上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1.5.4学习收获的调查
从数据可以表明成人学注重掌握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不够重视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太注重提高思想素质,存在“重知识、轻修养”的现象,也反映出成人学习对学习的内容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主观的判断,凸显出成人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1.5.5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对医学类成人高等专业课程感到结构合理紧凑,也有一定数量学生反映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践比重不合理,要求调整理论与实践比例,增加专业实践内容的教学。
1.5.6教学方式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以集中面授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无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者提供最有效的教学,学生工作忙,请不出假,不能在规定的时间来上课,工学矛盾突出,学生不太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完全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又可以进行交互协作网络教学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喜,实行传统的教育形式下的优势互补,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教学普遍受到欢迎。
1.5.7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
从调查数据中反映出成人学生喜欢综合评价考核方式,感到能将平时成绩折算分数计入学业总分之中,可以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而一次性期末考试给学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因为期末考试往往几门课程集中在一起考试,学生既要工作,又要学习,还要照顾家庭因素等等,大部分学生感到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很大,希望通过依靠优秀的平时成绩来提高学业评定的等级,缓解期末考试的压力,这是成人学生特殊性所决定的。
1.5.8课程考试类型的调查
从调查数据看,选择综合分析题的人数位居第一,知识记忆题第二,反映出成人学生普遍的学习特点:分析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较差。对机械地记忆课程知识点比较反感,而对知识的运用、实践比较感兴趣。
1.5.9课程考核方式满意度的调查
调查表明学生对于现有的考核方式满意程度多数评价一般,满意率不是很高,由此可以推测学生对现有考核方式不是十分满意。
2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2.1来源的多样化
学生的基本情况的结果:被调查的491名学生中,已婚学生占78.8%。年龄最大42周岁、最小24周岁,平均年龄30周岁;工作年限情况:工龄2年以下31%,3~10年占51%,10年以上占38%;职称分布上,初级职称占61.5%,中高级职称占35.5;工作单位地市医院为占38%,县级医院占26.5%,乡镇卫生院占16%,其他占20%。由此呈现出成人学生来源有着多样化的特点。
2.2学习动机的复杂性
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动机比较复杂。第一,求知型。在工作中由于工作竞争的需求,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作需求,更新自身知识,学习动机明确,有远大志向,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习主动积极;第二,“文凭型”。这类学生的特点就是参加成人教育高等学习是为了提升职务、职称,学习上也很努力,也很刻苦,但是对于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就不努力学习。第三,“混文凭”。只求及格,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精益求精。
2.3知识基础差异大
成教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基础差异大,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好,各方面都优秀;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佳。学习没有计划,缺乏合理安排,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懂得如何学习,这在学生中十分普遍。学习畏难心理,缺乏自信的心理等在学生中表现也很突出。
2.4“工学矛盾”突出
高校成人学员年龄跨度大,加上家庭背景、担任职务、工作职责以及经历不相同,学习形式多,较之普通教育有许多自身的特点。成人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果等方面差异较大,通过调查最为显性的是“工学矛盾”尤为突出。
3研究对策
3.1优化课程结构
高等教育课程是教育实践载体,其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实践的意义和目的的价值体现,融合在教育教学的理念之中。将理论知识和操作实习融为一体,这不仅能够巩固学科的知识,还能够提高成人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解决成人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强调技术,突出实用,服务于临床医学的需要,调整理论性与技术实用性的比例,加大技术实用性教学内容的教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性的讲授,有足够的课程量来保证学员对实用性技术的掌握及运用,提高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成人学员掌握学术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提高科研水平。
3.2开展网络教学
大力实施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教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并不是网络教育的简单复制,它借助了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扬网络教育模式的优点,同时并不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取传统教育之精华,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相结合,创建一个选择性高、适应社会发展节奏和需要的教学模式。
3.2.1开展网络在线授课
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点的网络教育平台资源,开设网络在线授课的形式,使学生在工作之余能随时随地上网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医学知识。对于实践性较强课程,如:检验专业中的临床检验、护理专业中的急救护理,康复专业的推拿等课程,采用与现实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采取图像资料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在网上讲解学习方法和实际应用,并布置一些课外习题或案例让学生消化知识。将这些案例教学、医学见习、专业讲解编辑成视频上传教学点的网络教育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分析讨论活动等,这样也有组于学生加深对医学知识点的理解。
3.2.2开展多形式网络解答
每当教师教完某一章节,在网络平台上布置课外作业、测试试题、教学录像、案例分析等课程内容,利用提供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络解答,让学生提出疑惑问题,任教老师针对问题进行答疑解难,为学生解决学习上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人高教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排除实现自学目标的障碍,发挥网络辅导、引导、支撑、服务、咨询、激励、管理、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期间及时获得老师的指导和反馈,建立非面授时间师生间的互动关系,促进他们坚定学习信心、克服学习困难、顺利完成学习。
3.2.3开展面授辅导
成人高等教育应坚持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采用网络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面授辅导,教学中采用启发式、问题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为此,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为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3加强学法指导
通过调查发现成人学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研究“学”法,其目标是建立一种学习秩序,使得学生的主动生成性学习更有规律并更有效果。”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对成人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按照成人学习个人情况、知识基础、实践操作工作经验,把学生分成“学习刻苦型”“学习积极型”“学习督促型”。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式”“小组合作式”“导学帮学式”等学习方法。推进“自主学习式”的学习方式,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倡导学生开展同步交流、互动研究的活动,发挥“学习刻苦型”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入钻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有效的读书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4改革考核方式
针对成人教育学员学习接受教育的程度各有不同,创新考试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构建能力评价本位的体系。要把对知识的应用、对技能的培养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点,考核内容不应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应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讲述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是能真正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针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确立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建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为成人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拓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