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变化观范文

化学变化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变化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变化观

第1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1、问题的提出

物质之间微观上的化学变化常伴有宏观上的现象变化,而现象变化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体系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两种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常伴有难溶物的生成与溶解、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如气体的颜色与气味)、体系的颜色变化等易于观察的现象变化,有时还会引起体系温度和酸碱性(pH值)的变化。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绝对的、确定的,但是,由物质变化引起的现象变化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涉及“宏观与微观”以及“量变与质变”等化学思想方法问题[1]。既然涉及反应的“量”的问题,那么,关于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和原因解释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凭经验理解,更不能凭借定势思维想当然地解释,例如中学阶段关于Fe2+与Fe3+之间的转化问题,二者的相互转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有氧化性(还原性)、催化作用、离子检验等等,这些变化大都涉及到溶液的颜色变化,而这种颜色变化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定的或必然的,其实不然,因为溶液的颜色变化涉及到物质的浓度问题,当浓度很小时,人们的眼睛是观察不到溶液颜色变化的。

例1.(2010-上海-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 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NO2通入FeSO4溶液中一定有明显现象吗?

分析:对于A选项,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3NO2+H2O=2H++2NO3-+NO

3Fe2++NO3-+4H+=3Fe3++NO+2H2O

合并两式得到:3NO2+3Fe2++2H+=3Fe3++NO3-+2NO+H2O

反应涉及到的变化有两个:一是物质变化,即Fe2+转化为Fe3+;二是现象变化,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空气中变为红棕色,溶液颜色可能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命题人根据NO2通入FeSO4溶液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为依据判定出A选项一定出现了明显的现象。事实上,如果溶液的浓度很小,小到肉眼观察不到现象变化的时候,A选项就不正确了。如果命题人一定要把溶液颜色变化当作明显的现象变化的判据,则必须注明Fe2+的浓度,比如1mol/L,只有浓度(也就是量)达到一定范围时,这种明显的变化才可以观察到,当c(Fe2+)(题干也没有指明)很小,比如0.001mol/L时,我们是很难也眼睛辨别明显的现象变化的。同样,也不可能把逸出的气体作为判断依据,因为通入气体和逸出的气体混在一起,而且又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的是反应产生的气体还是没有反应或来不及反应的气体呢。本题命题人忽视了实际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对应的现象之间的“量”的关系。问题解决也不难,只要指明反应体系的浓度(视觉可以观察到的范围之内)或把“明显现象”改为“一定发生了反应”就可以了,或改为“向1mol/L的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因为该变化过程中不仅可以观察到颜色变化,还有气体逸出。类似情况,2006年高考广东化学试题第18小题(见例2)就比较严密,试题通过一个物质检验的灵敏反应达到目的。

例2.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A. 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

B. 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

C. 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SO3溶液中

D. 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O4)3稀溶液

综上所述可知,化学反应确实发生了,因为微观发生的化学变化的量的问题,宏观上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现象变化。

2、微观化学变化与宏观现象描述的矛盾分析

2.1变化现象与变化原因不对应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化学反应与反应现象(结果)之间的定性与定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解释,此类问题不仅在试题中经常出现,在教材中也时常见到,例如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007年2月版)中,关于盐类水解的原因解释,给出了氯化铵、氯化钠和醋酸钠三种盐的pH值(教材图3-14):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类存在水解的事实,由于教材中没有注明溶液的浓度及测定的条件,大部分学生就认为氯化铵溶液的pH一定等于5.12。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1) 醋酸钠溶液的pH一定等于9.88吗?

2) 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一定大于7吗?

这里没有指明测定环境,也没有指明被测溶液的浓度,就算实验在常温下测定,这里也忽略了变化与结论之间“量”的关系。盐类水解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盐溶液的pH测定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1mol/L和0.001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肯定是不同的,0℃和25℃条件下测定的pH也不可能是相同的,更不可能都等于9.88。当醋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0×10-8mol/L时,水解依然存在,但pH的测定结果还大于7吗?盐类水解后溶液的pH与温度和c(H+)有关,此外,水解盐溶液的pH还与形成盐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和所在体系的酸碱性有关。问题关键在于需要明确被测体系的温度和溶液的浓度。

2.2变化现象与原因分析有错误

例3.(2010-上海-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CO32-+HCO3-

B. 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C.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3++2H2O

D.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4I-+O2+2H2O=2I2+4OH-

根据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的事实,可以判断体系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问题是所给的离子反应“4I-+O2+2H2O=2I2+4OH-”能够代表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真实反应吗?如果是,那么单质碘在碱性环境中能够存在吗?根据氯气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我们可以推知,这个离子方程式不能代表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的真实反应或最终反应,它可能是变化过程中诸多反应中的一步。根据相关资料[2],单质碘在碱性环境中的反应能够定量的进行得到碘酸盐:3I2+6OH-=5I-+IO3-+3H2O,说明D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是错误的。那么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的变化对应的化学反应究竟是怎样的呢?一种解释是KI在日光、氧气和酸性条件(来自空气中的CO2、SO2)下发生的日光反应[3]:

4I-+O2+4H3O=2I2+6H2O

或4I-+O2+4H+=2I2+2H2O

这种解释的离子方程式显然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来自空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酸性是很弱的,二氧化硫的量更是极其微小的,所有离子方程式中根本不可能用H3O+或H+表示。综合考虑碱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上海卷第19题D选项的离子方程式,得到如下反应:

4I-+O2+2H2O=2I2+4OH-

CO2+OH-=HCO3-

两式合并:4I-+O2+4CO2+2H2O=2I2+4HCO3-

第2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Changesofnitricoxidesynthesisincardia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andfunctionof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andinducibleNOS(iNOS)during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inrathearts.METHODS:IRIwasinducedbyclampingtheleftanteriordescending(LAD)ofcoronaryarteryfor1h,followedbyreperfusion.Nitricoxidesynthase(NOS)activitiesofheartswasassayedatvarioustimepointsandNOSproteinlevelsaswellasNOSmRNAexpressionweredeterminedbyWesternblotandRTPCRmethodsrespectively.RESULTS:eNOSactivity,proteinlevelandmRNAexpressionallincreasedafter26hofIRIanddecreasedafter3dofIRIandthengraduallyreturnedtobasallevelafter21d.iNOSwasexpressedafter12hofIRIandreachedthepeaklevelatday3afterIRIandthendecreasedtobasallevel.CONCLUSION:TheexpressionofiNOSishighwhilethatofeNOSislowduringcardia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ProperregulationofeNOSandiNOSexpressionmaybetherapeuticallyhelpfulintreatingpatientswithcardia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Keywords】reperfusioninjury;nitricoxidesynthase;heart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制作SD大鼠心脏IRI动物模型,用同位素法测定正常及IRI心组织的NOS活性;用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PCR法分析eNOS和iNOS在IRI过程中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脏eNOS活性、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缺血再灌注2~6h后均增高,3天后降低,21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心脏iNOS活性、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缺血再灌注12h后开始表达,3天达高峰,然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单纯缺血并不引起NOS活性的明显变化,再灌注损伤使NOS的mRNA表达增加,酶的合成增多,活性增高.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合酶;心脏

0引言

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esis,NOS)可分为原生型(cNOS)和诱生型(iNOS).cNOS依存在的部位分为神经型(nNOS)和内皮型(eNOS).心脏组织内的NOS同功酶有两种,即eNOS和iNOS.参与炎性反应及急性排斥反应等病理过程[2].我们研究eNOS和iNOS在心脏IRI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为其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SD大鼠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iNOSAssayKit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抗羊抗大鼠iNOS或eNOSmAb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HRP标记的兔抗羊IgG二抗购自Sigma公司;Trizol裂解液、Oligo(dT)、Taq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AMVRT)均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eNOS和iNOS引物及内参照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公司合成.冠状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制备[3]后在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点处死大鼠,收集心脏标本,液氮急冻,-70℃保存备用.

1.2方法

取雄性200~220g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I)组和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每组60只,在再灌注不同时间点(0,0.5,1,2,6,12h和1,3,7,14,21,30d)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

1.2.1NOS活性的测定IRI组大鼠取左室缺血区心肌0.2g,对照组大鼠取左室相应区心肌0.2g,采用iNOSAssayKit进行测定.心组织NOS活性的测定采用3[H]精氨酸同位素法[4],心组织在4℃含有1mmol/Lleupeptin,2mmol/Laprotonin,1mmol/Lphenylemthylsulfonylfluoride,1mmol/LDTT,1ml/LTritonX100的30mmol/LHEPES缓冲液中匀浆,反应液为30mmol/LHEPES缓冲液(pH7.4),含1mmol/LCaCl2,100mmol/LNADPH,300mmol/Ltetrahydrobiopterin,1mmol/Ldithiothreitol,以40mmol/LL3H精氨酸(37kBq/反应液)为反应底物,在37℃下反应30min,用200μL含100mmol/LEGTA的终止液终止反应,反应体系过5cm的Dowex离子交换层析柱,加闪烁液后读取放射性记数.蛋白定量用Bradford法,NOS活性用每克蛋白秒fmol(即fkat/g)表示.

1.2.2Western印记检测iNOS和eNOS蛋白表达IRI组大鼠取左室缺血区心肌0.2g,对照组大鼠取左室相应区心肌0.2g,以5∶1(V/m)比例置匀浆缓冲液(含50mmol/LTrispH7.5,150mmol/LNaCl,5g/Lαcholatesodium,1g/LSDS,2mmol/LEDTA,10g/LTritonX100,100mL/L甘油,1mmol/LPMSF,2mg/Laprotinin)匀浆破碎组织.匀浆液于4℃10000g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并用dyebinding(BioRad)方法以牛血清清蛋白为标准测定蛋白浓度.取含30mg总蛋白的各组标本匀浆上清液点样进行75g/L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Mr135000的iNOS及150000的eNOS蛋白.Mr标准采用预染的彩虹重组蛋白(AmershamInternationalplc,Buckinghamshire,England).电泳后的凝胶通过Western印记装置(BioRad)电转移蛋白质至hybondC膜(AmershamPharmaciaBiotech,Buckinghamshire,England).转移膜经封闭、与1∶500稀释的iNOS或eNOSmAb4℃孵育过夜、洗涤、与1∶5000稀释的HRP标记的兔抗羊IgG室温孵育1h和第2次洗涤,最后用ECLWestern印记荧光检测系统(AmershamLifeSciences,ArlingtonHeights,IL)显色、曝光于X光底片(Fuji,Tokyo,Japan)和显影、定影.将感光X光片上蛋白条带应用HPIAS2000型图像分析系统(同济千屏影像工程公司生产)扫描测定光密度(OD)定量.

1.2.3RTPCR检测iNOS和eNOS的转录IRI组大鼠取左室缺血区心肌0.2g,对照组大鼠取左室相应区心肌0.2g,采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以thermoscriptTMRTPCR系统进行逆转录和PCR反应.PCR反应采取等量逆转录cDNA模板,分别以iNOS,eNOS,βactin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iNOS的引物对为:sense:5′TGGCTTGCCCTTGGAAGTTT

CTC3′,antisense:5′TCCAGGCCATCTTGGTGGCAAGA3′,预计扩增产物为574bpiNOScDN段,PCR反应条件为95℃5min;95℃30s,60℃45s,72℃1min,共30个循环;72℃10min.扩增eNOS的引物对为:sense:5′TACGGAGCAGCAAATCCAC3′,antisense:5′CAGGCTGCAGTCCTTTGATC3′,预计扩增产物812bp,PCR反应条件为95℃5min;95℃45s,60℃45s,72℃1.25min,共30个循环;72℃10min.内对照βactin的扩增引物对为:sense:5′GTGGGGCGCCCCAGGCACCA3′,antisense:5′CTCCTTAATGTCACGCACGATTTC3′,预计产物为540bp,PCR反应条件为95℃2min;95℃30s,60℃45s,72℃1min,共30个循环;72℃10min.PCR产物以含0.5mg/L溴乙锭的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紫外光照下观察电泳条带,用BioRad凝胶分析系统分析结果,结果以光密度值(OD)表示.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x±s表示.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心脏IRI时NOS活性的变化单纯缺血1h,心脏NO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心脏恢复血供再灌注0.5h后cNOS活性即开始升高,以2~6h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12h后却迅速下降,3d时活性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后逐日恢复,21d时心恢复正常.iNOS活性在对照组心脏表达微弱,再灌注2h后逐渐升高,12h~3d活性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7d后基本恢复正常(Tab1).表1心脏IRI后cNOS和iNOS的活性变化(略)

2.2Western印迹IRI组再灌注0.5h后心脏eNOS蛋白质表达即开始升高,2h达到高峰,12h后开始减少,3d时为最低,以后逐渐恢复,21d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与NOS活性变化相一致.对照组心脏检测出iNOS蛋白微量表达,但表达量远低于eNOS,IRI可诱导其表达,在12h后表达逐渐增强,3d时表达最强,随后逐渐减弱,21d时恢复对照组水平,也与iNOS的活性变化相一致(Fig1,Tab2).表2Western印迹法测定心脏IRI后eNOS和iNOS蛋白表达(略)

2.3NOSmRNA的基因表达IRI组心脏再灌注早期(0.5~12h)即可诱导eNOSmRNA表达增强,2h达高峰,此后随着损伤程度加重,其表达迅速下降.3d低于对照组,以后逐步恢复,21d已相当对照组水平.在对照组心脏iNOSmRNA表达微弱,再灌注12h后开始增强,3d达高峰,21d恢复正常水平(Fig2,Tab3).以上eNOS和iNOSmRNA的消长变化与蛋白质的表达和酶活力的变化一致.表3大鼠心脏IRI后eNOS和iNOSmRNA半定量结果(略)

3讨论

eNOS来源的NO具有舒张心血管,抑制白细胞浸润和血小板的凝聚作用[5],从而对心脏可能起到保护作用.Song等[6]的研究表明,在早期eNOS的过量表达对小鼠骨骼肌的IRI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损伤过程的进展,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不断加重,eNOS表达也相应迅速下降.这可能由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导致eNOS的合成减少有关.eNOS的表达随着心脏损伤修复和心功能的恢复逐步恢复.NO在心肌再灌注损伤中加重心肌损害.缺血再灌注情况下,多种细胞因子上调巨噬细胞等内的iNOS的mRNA表达,立即产生大量的iNOS和NO.过量的NO与氧迅速反应生成大量的氧自由基如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后者可进一步反应生成HO-,NO2,NO3-等,其结果是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7].

我们发现,单纯缺血1h对心脏NOS活性无明显影响,再灌注30min后NOS活性即开始升高,2~6h到达高峰,持续到6h,此后迅速下降,24h降低到正常以下,21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RTPCR分析发现eNOS及iNOSmRNA的变化与其蛋白变化相一致.可见在IRI中,早期eNOS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早期心血流的调节,对抑制心血管痉挛、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有关;iNOS参与介导了心脏IRI的炎症损伤.可以设想,在器官保存过程中或移植后早期使用iNOS的抑制剂,将会减少急性心肌坏死和凋亡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对IRI起到保护作用,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为临床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荣庆,徐凯,程何祥,等.卡维地洛对缺氧心肌细胞NO生成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22):2071-2073.

ZhangRQ,XuK,ChengHX,etal.Effectsofcarvedilolonnitricoxideproductionbymyocardialcellsduringanoxia[J].JFourthMilMedUniv,2002;23(22):2071-2073.

[2]许春梅,董卫国,余保平,等.低氧诱导因子1α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7):1558-1561.

XuCM,DongWG,YuBP,etal.Expressionof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and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genesi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J].JFourthMilMedUniv,2004;25(17):1558-1561.

[3]SuzukiM,SasakiN,MikiT,etal.RoleofsarcolemmalK(ATP)channelsincardioprotectionagainst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mice[J].JClinInvest,2002;109(4):509-516.

[4]CheungF,SiowYL,ChenWZ,etal.InhibitoryeffectofGinkgobllobaextractontheexpressionof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endothelialcells[J].BiochemPharmacol,1999;58(10):1665-1673.

[5]OzakiM,KawashimaS,HiraseT,etal.Overexpressionof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inendothelialcellsisprotectiveagainst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mouseskeletalmuscle[J].AmJPathol,2002;160(4):1335-1344.

第3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观念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教育应该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自尊心。因为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不会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赏识和鼓励学生,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的看待和评价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相信学生能行。教师必须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学校中应该参与的各种活动,并积极落实服务学生的意识。教师必须意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而教师服务的对象当然也必须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贯穿于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当好学生的参谋,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为学生的主动发展铺路架桥,提供服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使用英语的国家)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最终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准确设计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教学过程必须突出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性,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来练习,同时尽可能实用英语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图片、教师姿态语来引导学生感悟英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学模式应该以学定教,即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核心、以任务型等教学活动为主线和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并充分利用文本资料、音像教学素材来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朗读、表演、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和内化,并学会学以致用。尤其是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关注学生学习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和保持,尤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里恰当使用分层次教学来因材施教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不同的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发展速度等都是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层次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引导不同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能获得符合自己学情的不断进步,从而使学生学有所得、日有所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关注学生创新能的的发展与培养。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学生的不断进步,教师必须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学习现状等综合分析,把学生分成动态的不同学习群体,并设计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增强自己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自觉性,鼓励学生力争上游、鼓励学生后来居上,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发展。

三、关注学习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往往过于看重结果,过于重视总结性评价,从而或多或少的影响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同时明确告知学生:只有不断地长期的练习与模仿,才能学好语言类学科。只要过程能坚持,最终结果会令人满意的。学习不仅要看最终的学习效果,更要看平时的学习过程。而我们平时的大部分评价其实是属于过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要学会从问题中找到促进自身发展、提高和成长的有效手段。教师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关注个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并反思自己,积极改进学习策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让学生学会自评和小组互评,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必须正确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科学评价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并积极改进自身教学,使评价成为促进自己和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4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1.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观点教育

在初中化学中进行原子分子论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教学时,教师可指出,从客观讲,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有着气象万千的无数天体,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员,银河系以外还是河外星系,这些星系构成总星系,这些都是宇宙空间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而且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从微观讲,我们周围的各种实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原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氧原子构成等,这些构成微观世界的各种成分,尽管微乎其微,但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基本粒子都是运动的。

2.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观点

在初中化学中进行溶解平衡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教学时,指出这些平衡都是动态平衡,从表面看,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不再溶解,也不再结晶;在可逆反应中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在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自由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好象各种变化都停止了,但实际上这些变化的两种相反过程从未停止,只是溶解和结晶的速度,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而已,在这一定条件下保持平衡,若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

第5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本文主要就目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中职英语教学的途径。希望本次研究对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Abstract: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an educational symposia, pointed out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educational system. Unlike higher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ed the skilled talents in front line of production, not the academic talents. That w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hina's basic utilities. And he also offered that we must vigorously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vocational schools, the students often have a lower English capacity. If we still adopt the traditional means of classroom and the cramming method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will be seriously affected. Therefore, it requires that the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s must change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in time and optimize teaching processes constantl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indicates the way to optimize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the hope of helping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concep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07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高,外国企业与我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这时英语便成了沟通和交流的官方语言。因此,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使英语教学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在中职学校中,由于学生在初中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之后,都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内掌握英语知识。

一、中职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差

随着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高中也逐渐放低了入学的标准,这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有很大的影响,每年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会因招不到学生而担忧。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都中考成绩不太理想,文化课成绩普遍比较差,英语基础不太扎实,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一般在初中阶段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会更低,这就给提高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教学模式落后

首先,大多数的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对单词、语句、语法、句子结构进行讲解,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一切以教师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使学生失去了独立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将学生置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走,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英语职业教育的全新需求。

其次,教学方式固定、单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材就完成了整个课堂教学。有些教师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使用语音教学、多媒体教学,即使教室中有这些现代信息设备,他们也都习惯性的不去使用。教学不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从而对英语学习丧失了动力。

3.教学评价方式过时

中职英语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期末的英语测试成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因此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自然在考试过程中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即使再进行附加考试依然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的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仅凭期末英语测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的主体性和创造力,而且这种对学生考核的方式不利于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那这种单纯的依靠成绩的评价方式,势必将会对中职英语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优化中职英语教学的途径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要想优化英语教学,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大胆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把握职业导向,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对知识进行精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学生的身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去探究知识,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心

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的第一要素。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初中阶段英语基础知识较差,在中职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畏惧的心理,缺乏学习好英语的自信心。这时教师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引导学生,发挥其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英语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学生学习英语提高充足的原动力。让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到当前国际交流中使用的第一语言就是英语。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英语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它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树立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同样也是树立学生学习好英语自信心的前提。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而现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和单位要求职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对于外资企业更是要求人才具有专业英语人才的能力。因此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极为重要。

3.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去维持,而且需要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支撑。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持续饱满和高涨。教师在日常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中,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赞扬的目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应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渐被广大教师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教学集图像、文字、视频、音频等教学方式为一体,能够显著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能够发挥眼、手、脑的各项感知功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英语教师特别是青年英语教师的多媒体操作技术培训,将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应用到中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去,通过广泛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6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尽管国家对学校体育非常重视,场地器材、师资、经费等都得到了极大完善与提高,但喜欢体育课的人数反而减少。以本校为例,调查显示喜欢上体育课的只占65%,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足5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经常出现逃课现象。从而出现课堂无精打采,课外生龙活虎的尴尬局面。从学校、从体育教学角度来说,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也缺乏新意,没有吸引力,这造就了既不参加体育活动,又无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反思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教法、模式制约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厌倦体育课。当前是追求“个性”的时代,特别是独生子女,这要求体育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个性”,而要从人格发展角度去分析。

随着教改的实施,广大体育教师应切实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乐”上体育课。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技术教学为中心,也就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统一口令的“军事化”教学,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时空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余地。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不到很好的培养。教师应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行列中去,充当一名“裁判员”或“运动员”的角色。想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就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平时要多钻研教材,阅读课外书籍,广收众所之长,弥补自声的欠缺,还要充分运用电脑资源制作各种课件,熟练的进行多媒体操作。

多让学生观摩体育比赛中的“明星”们的动作,用“追星”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学生才愿意上体育课,上体育课是才会尽力去学习,去模仿。去训练。

二、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兴趣来自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个性因素多会制约表现方式。好动的学生对任何体育活动都可能感兴趣;而好静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就会较弱。在笔者任教的初三年级就有几个特别好动的学生,上体育课集体意识单薄,通过接触发现他们自尊心特强,爱表现。因此根据其活动兴趣,培养他们为同学服务的意识。适应后,这些同学组织纪律性与活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现在的初中生好奇心与求知欲都较强,因此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多样化,多选择竞争性强、富有趣味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不同教法并注重引导、转变,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并着重体验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三、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第7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关键词:转变观念;优化;小学语文

一、自主探究,学会学习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特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自己的疑问。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从而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最后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其次,探究伙伴的疑问。探究伙伴的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观察发现,对于伙伴的疑问,学生往往能积极主动探究实践,形成互动机制,增强竞争意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教师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团体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合作规范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引导,学贵得法

教师在教学和学法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例如,教给学生一定的概括方法,让学生善于概括,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把老师在课堂中教的概念、原理、知识等记下来,而对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则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加深理解。同时,每学完一个单元,自己可以把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这样不仅利于归纳整理知识点,而且还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又如,可以引导学生善于记笔记,特别是能够把自己对老师讲的这节课经过思考得到的体会简要记下来。就如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与总结,同学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检查这个结果以及得出这个结果的路子,同学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所以说,在学法指导上教师应该多花工夫,多花时间,不断地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找准切入点,突出能力训练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得以实现。为此,课堂教学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该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和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而采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

四、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优化教学活动,必须活化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语文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语文教学新大纲的要求进行上课,同时,语文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再组合和排列,重新编排,形成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学习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活化语文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思想就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第8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一、编写依据

对于新教材导学案的编写,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地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在编写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体验过程,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活动;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二、编写意义

通过编写导学案这一策略,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功能,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通过整理学案,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编写原则

1.能力培养的原则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为主,知识点多,教材容量大,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高,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满堂灌,相对的化学实验也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何谈能力培养呢?而导学案可以针对这种弊端,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尽可能多的手段使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使教师由传统的“独角戏”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

2.师导生学的原则

有一种误解认为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就不需要教师的讲。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观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克特说过“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让你的学生因你的讲解而喜欢上科学,你应该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烈”。教师的讲关键在于怎样讲,教师的讲解应引导学生理解、引导学生产生想象。

3.以教材为根本的原则

吃透教材是基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另外,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而是看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碰撞、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状上升。

4.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那么怎样设计问题?我认为:(1)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2)问题不易太多、太碎;(3)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4)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5)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5.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的学习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6.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要求。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7.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

四、导学案的基本组成举例

我设计的导学案由学习目标、阅读思考、问题探究、知识整理、达标检测、巩固提高六个环节组成。

例如: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学时

1.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2)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

(3)知道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阅读思考

(1)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历程:古希腊原子―道尔顿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

(2)原子的基本性质: 等。

(3)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

(4)能层与能级: 。

(5)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3d 4p 5s 5p 6s 4f 5d 6p 7s……

(6)写出22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3.问题探究

钾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什么不是2、8、9,而是2、8、8、1呢?请写出钾的电子排布式再加以说明。

4.知识整理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 开始。任一能层,能级数= 。s、p、d、f……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 的两倍。

(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能级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能级能量的现象。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

(3)电子排布式书写:能层低的能级写在左边,不能按 写。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5.达标检测

写出11Na(钠)、14Si(硅)、26Fe(铁)的电子排布式和简化电子排布式。

6.巩固提高

第9篇:化学变化观范文

【关键词】音乐编舞 交响化 编创教学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每位编导在编舞时都会选择自己的方法,除了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以外,也会借鉴文学、音乐、美术、诗歌等的创作构思。正因为有了这种借鉴,舞蹈作品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征。“音乐编舞”属于诸类编舞方法中的一种。历代舞蹈编导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音乐编舞”,形成了种种观念和创作形态,并在分歧、争论、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音乐编舞”的理解。

一、交响编舞法

20世纪的舞台上,“交响编舞”法可谓风靡世界,从苏联到欧美多国,一大批优秀的舞蹈编导借此成长起来,如乔治・巴兰钦、尤里・格里戈罗维奇等。巴兰钦指出:“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让我感动,感动得想把音乐的律动、旋律及和声变成看得见的东西,甚至还想把乐器的音色变成可见的东西。如果从音乐开始编舞,我会从头至尾熟悉总谱,比我编舞所用的时间还长。”①格里戈罗维奇在创作时则强调:“舞蹈应与音乐、戏剧水融并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②

1987年,肖苏华教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苏联学习,师从编舞大师尤里・格里戈罗维奇,并于1988年归国后,在北京舞蹈学院开设了“交响编舞法”课程。何谓“交响编舞法”?肖苏华教授指出:“‘交响编舞法’作为一种编舞方法,是借鉴交响音乐的思维方式,以舞蹈特有的规律为主,力求达到音乐与舞蹈高度统一的一种编舞方法……在此,借鉴不是照搬;运用交响乐的思维逻辑,而不是运用其思维方法。在充分运用音乐的作曲技术和逻辑思维同时,一定要保持舞蹈的独立自,既要尊重音乐,又绝不能成为音乐的附属品。”③

“交响编舞法”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其中用音乐的曲式及复调乐曲进行的编舞,已成为我们编舞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实质则是运用音乐的思维逻辑进行编舞的一种教学形式。肖苏华教授曾指出:“舞蹈编导要深刻理解音乐,包括它的结构、风格、情绪、内涵、作曲特征及创作背景,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住音乐,而且也要从微观上尽可能细腻地处理好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假设舞蹈编导是‘乐盲’,我无法想象创造的结果。”1992年,北京舞蹈学院上演了肖苏华创作的交响芭蕾舞剧《红楼幻想曲》。该剧借用音乐“幻想曲”体裁命名,将“交响编舞法”的思维逻辑自如地带到了舞剧作品的创作中,并转化成舞蹈的手段表达,在理解音乐、转化音乐为“舞蹈语汇”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编导家自身的音乐修养。

二、编舞与音乐合作,为舞蹈编创教学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方法

“交响编舞”法课程的开设,借鉴了音乐创作的思维逻辑,丰富了舞蹈创作手法,强化了舞蹈的表现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推动编舞技术发展的同时,打开了舞蹈编创教学的思维。上世纪90年代中国舞蹈创作的发展与“交响编舞法”的引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回首往事,我们不仅要如此喝彩,一粒种子自生根发芽以来,就彰显出如此的魅力,也试图为中国的“音乐编舞”教学及创作开启一扇智慧之门。

从“交响编舞法”引入至今,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编舞与音乐合作的崭新方式,为“音乐编舞”的教学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方法。1989年,中国的第一部交响民族舞剧由北京舞蹈学院的首届编导本科生张守和、于春燕、黄蕾、邓一江四位学生,通过学习肖苏华的“交响编舞法”,创作了《无字碑》这部舞剧。在谈到舞蹈与音乐创作中的合作问题时,张守和说:“该作品的创作手法是对传统戏剧编舞的突破,借鉴了交响乐的思维方式,淡化情节、虚拟象征和简约的手法是我们创作的基本法则,避免了用舞蹈‘图解’故事的窘境。音乐为我们敞开了丰富的想象世界,是我们创作《无》剧的主要支柱,全剧结构也是深受音乐影响而构思设置。在编舞的过程中进行了‘主题与变奏’‘卡农’‘赋格’等交响编舞法的实践与探索。”④

《无字碑》的问世,为“音乐编舞”教学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也为这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例证。舞剧《无字碑》的创作经验给“音乐编舞”教学带来了可探索的方向。

“音乐编舞”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想象是核心,情感是动力,离开了想象和情感,就没有艺术”。⑤同时,在作品体裁的选择、主体的提炼、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设计等,或多或少都离不开理性思维。那么,这种感性和理性的思维如何在“音乐编舞”的课堂上呈现,这是每一个对“音乐编舞”教学感兴趣的人应该思索的问题。

“交响编舞”对我国舞蹈创作的积极影响,是其所强调的对音乐的理解和重视,使我们的编导逐渐放弃将文字形象“硬译”为舞蹈思维。就总体来看,90年代中国舞蹈创作的发展与走向与“交响芭蕾”这种大胆探索、大胆突破、大胆实践的精神是分不开的。⑥

三、音乐和舞蹈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是各自独立的

苏联编导费・洛普霍夫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舞蹈的交响性”,他把无情节“舞出”音乐的音符和外在的结构称之为“用脚写音符”。他提醒说:“不要比着音乐编排舞蹈,不要机械地处理舞蹈。因为毫无内容的‘用脚写音符’一点也不比戏剧芭蕾派‘用手写字’好一些。所以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舞蹈艺术的自身特性,用舞蹈动作的手段进行表达,尽可能提高舞蹈本体表现能力,而不能去‘复制音乐’。”进行音乐编舞练习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在创作中有不少的非理性因素,如灵感、直觉等,也有相当成分的理性因素,如对主题的发掘、对作品表现形式的分析等,学习者要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交融的能力。

其次,要求编导具备分析音乐的内部结构的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的音乐作曲、曲式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采用分析,对照、类比等方法,将音乐的结构和形式特点进行舞蹈的构思和艺术表现,以概括和抽象的形式来展示舞蹈内容。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不断地探索。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变质过程,也是编导充分发挥自己独特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过程。开设音乐编舞课,除了开发舞蹈本题语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编导对音乐的感受。这是音乐编舞中要求舞蹈编创教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我们舞蹈编创教学应当努力追求和提高的方面。

结语

中国音乐家吴祖强在《舞蹈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一文中曾写道:“舞蹈和音乐的任务是共同努力通过塑造鲜明、有说服力的形象来展示企图表现的内容,从总体来看,不管是哪种合作方式,舞蹈音乐的最大特点应该是能尽力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和确立,丰富舞蹈形象,加强舞蹈形象的感染力。”⑦多丽丝・韩芙莉的论点同时也印证了这个关系,她认为“舞蹈决不是音乐的奴隶,但也决不是破坏者”⑧,须重视两门艺术“合作”而产生的效果。

同时需要指出,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动作,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质,音乐材料在舞蹈作品中无论有多么重要,舞蹈也决不可逐句追随音乐,成为音乐的附庸,否则就会出见“主辅”倒置现象。因此,在与音乐合作的过程中,虽然每个人方法可能不同,但是一定要考虑如何用“身体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作品的表达。舞蹈并不是对音乐形式的机械模仿和复制,因为音乐的意念已由作曲家陈述,舞蹈不需赘述一次,舞蹈应在自己独特的形式中与音乐熔铸于一炉。

注释:

①巴兰钦.编导与作曲家[J].舞蹈论丛,1985(4).

②格里戈罗维奇.编导与作曲家[J].舞蹈论丛,1985(4).

③肖苏华.芭蕾之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48.

④于平.舞蹈编导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68.

⑤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4.

⑥肖苏华.初论二十世纪芭蕾的来龙去脉、基本走向及其基本艺术特征――兼谈中国芭蕾创作问题.舞蹈艺术,1994(1).

⑦万斯洛夫.舞蹈交响化理论及其运用[J].舞蹈论丛,1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