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个案研究法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案研究法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案研究法概念

第1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关键词] 公共管理; 案例研究; 主体框架; 基本要点。

一、概念、优点与可能的缺点。

案例研究的要义如下: ( 1) 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可以使研究者原汁原味地保留个案现实情况有意义的特征; ( 2) 尽管个案研究的重心在于对个案的分析和探讨,但个案研究必须服务于对母体研究对象的理解,个案可以是母体的典型实例,也可以是母体的非典型实例; ( 3) 个案研究不能停留在实例材料的详尽描述,必须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从一定的视角出发,建构个案分析框架; ( 4)作为研究,在个案分析过程中,应当与其他同类现象、相关的理论对话,不能自说自话、把个案研究变成孤岛式研究;( 5) 个案研究并不排斥其他的研究方法,相反,它往往需要借助其他研究方法获取和分析案情资料; ( 6) 案例研究中的“个案”是关于包含有问题或疑难的真实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可以是时间性的( 某一具体时段) 、空间性的( 社区、地区、国家) 、行动者类的( 个人、群体、组织) 、行为类的( 互动、决策、事件) ,或是综合性的。案例研究中可以只有单个案例,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甚至一组案例。

个案研究方法因以下优点而受人青睐: ( 1) 使研究对象或方向更为明确具体; ( 2) 丰富和深化作者和读者对问题的了解; ( 3) 资料获取范围相对具体,较之面上的归纳式研究和统计分析,其广度和成本比较小; ( 4) 兼具实证分析和理论演绎的双重优点,有利于研究者将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案例研究出现以来,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批评最多的是案例研究的外在效度问题,也即是否可以归纳成为理论,并推广到其他案例研究中。批评者常常称,单案例研究论据不充分、不足以进行科学的归纳。对于这种批评,罗伯特·殷辩解道: “这些批评者实际上是在以统计调查的标准看待案例研究……统计调查依据的是‘统计性归纳’,而案例研究( 以及实验) 依据的是‘分析性归纳’。在分析性归纳中,研究者也会尽力从一系列研究结果中总结出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理论。”[1]不过,话说回来,有些案例研究确实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无视个案的代表性程度及其方向,将个案研究的结论强行拉升成普适性的观点。其次,由于一些案例研究不注重资料获取和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用模棱两可的论据或带着偏见进行研究,案例研究的信度常常受到质疑。对案例研究的第三种批评是,它可能会造成过于冗长的分析报告。案例研究确实需要对案例相关情况的深入探究,如果研究者只是为了案例而案例,既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又缺乏研究意识,既缺乏分析框架又不比较分析相关案例或不与相关理论对话,则难免落下材料堆砌的口实。事实上,案例研究的上述批评和不足的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问题不是出在案例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本身,而是有些很好的原则、技巧、步骤并没有在实际案例研究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2]。

二、选题、立意与研究价值。

根据研究动机,案例研究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 问题驱动式的、理论驱动式的以及混合式的。问题驱动式的案例研究旨在描述个案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究问题解决方案。这类研究多以调查问题、探求对策作为研究目的,基本上属于应用性的研究。此类案例研究的实质性价值在于它所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其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能够而且必须满足规范化研究的四个标准: 测量工具效度、信度、内部有效性与外部有效性。测量工具效度是指针对所研究问题构造的测量工具的有效性; 信度是指其他研究者可以复制同样的研究,并预期得到同样的结果; 内部有效性是指研究证据能够支持研究结论中所阐述的现象或因果关系; 外部有效性是指研究结论具有相当高的普适性。[3]前三个标准是任何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满足的。但对于第四点,笔者以为,就公共管理案例而言,由于任何个案都有其特殊性,而且有些案例并非类现象的典型案例而是特殊个案甚至反常案例,因此,不宜对外部有效性做硬性要求。是否应该符合外部有效性要求,取决于研究者的选题立意: 如果研究者立意通过对个案研究提出一般性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那么,案例的选取、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都必须具备代表性,也即外部有效性; 如果旨在展示个案的特殊性,则不必强求外部有效性,相反,应该突出个案情状、问题、成因与对策的个性。当然,大多数案例既具有类的一般特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类案例研究只需满足前三个标准,并兼具相应的外部有效性即可。

与典型的问题驱动式案例研究不同,理论驱动式个案研究的真正目的不在案例本身,而在于归纳出理论: 或是理论验证,或是理论批判,或是理论创新,抑或是兼具其中两者或全部。譬如,以美国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有关“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案例研究,都以完善、验证和支持“制度分析与发展”理论框架为目的,最终形成一个学派。以验证理论为目的的案例研究的价值在于二点: 一是为有待检验的理论提供了活生生具体的实例,此所谓材料创新。这一点要求运用具有较高效度的资料获取工具以及较高的研究信度。二是检验的理论具有前沿性和新颖性———如果案例研究用于验证的是一个已经得到公认和反复验证的理论,则没有多大意义了。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者更高的期望是通过个案研究对既有的理论进行批判,最好是能提出一些理论观点或新的理论框架。此类研究近似Barney Glaser 和AnselmStrauss 创造的扎根理论方法( grounded theory method) 。我们姑且称之为“扎根式案例研究”。它归纳出的理论得自研究者对观测资料所蕴含的主旨、特征和结构模型的分析。扎根式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不带预设地进入研究场景,因为担心知道其他人的结论之后可能会固化研究者的现象观察和研究思路甚至理论观点。该理论方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1) “将适用的事件和每个范畴进行比较”———在某个个案中出现某( 些) 有意义的范畴或术语时,就开始在其他个案中搜寻相同的现象,并将其概念化;( 2) “合并分类及其特性”———在此,研究者开始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研究该概念的关联现象或影响因素; ( 3) “划定理论的界限”———随着概念之间关系模式的清晰化,研究者可以忽视最初关注的但又和研究显然不相关的概念,便于减少范畴类型,并使理论本身变得简练; ( 4) “组织理论”———最后,研究者必须将他的发现变成文字,和他人分享。[4]事实上,许多新理论或观点的提出往往都是以对既有理论的批判为基础的; 不少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创新就是通过近似扎根式案例研究归纳出来的。譬如,GarrettHardin( 1968) 教授提出的公用地悲剧理论,以及三十年之后,Michael Heller( 1998) 教授提出的反公用地悲剧理论,都是基于大量实例的扎根式研究而提出来的,尽管二人发表在《科学》杂志的论文并非典型的案例研究。

与扎根理论方法不同,Michael Burawoy 及其同事提出了另一种旨在理论批判和创新的个案研究方法——— “拓展式个案方法”( extended case method) 。这种案例研究定位于发现现有理论的缺陷并修改现有理论。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纯粹问题导向型个案研究———只寻求对个案本身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无意于将个案研究中的发现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也不同于扎根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不带预设地进入研究场景。相反,Burawoy主张研究者在进入个案研究之前要事先熟悉相关的研究文献。拓展式个案方法的核心目的既不是要创造出什么新的理论框架,也不是证明或驳斥既有理论,而是要重建、发展理论。它旨在寻找和观察与既有理论相冲突的方式和他所谓的“理论缺口和缄默”。[5]以理论批判和创新为目的的个案研究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能通过现实存在的个案证明既有理论解释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并重新提出分析视角、理论解释甚至新的理论框架。这一价值的确立,需要较为严格地满足规范化的研究的前述三个标准,第四个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为某特定类型问题上的外部有效性; 任何一个标准的缺失或不足,都会招致批判甚至否定。

研究实践中,还有一类特殊的问题驱动式案例研究———理论应用式问题驱动研究。此类研究旨在应用某一个或多个理论,描述和解释案例现象,甚至提出解决对策。譬如竺乾威教授的近作采用理查德·马特兰德的政策执行理论,尤其是模糊- 冲突模型中的政治性执行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2011 年“拉闸限电”的行为逻辑进行了深度剖析。一般而言,此类案例研究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研究者首次选择了对个案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充分解释力的,或者是与以往解释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此所谓理论视角的创新。如果已有研究者运用类似的理论对同类现象进行过分析,则此类研究将无甚新意。

除了上述三类案例研究动机以外,还有一类准理论驱动式的案例研究,姑且称之为理论对话式案例研究。这类案例研究的特点是: 它既不是问题驱动式的,也不是为了验证理论、应用理论或是创新理论,而仅仅是展示对特定个案现象各种理论之间的争议。研究者通过对个案现象多维度的展示,并搭建一个对话平台,把各种相关理论观点组织起来,形成争议焦点,以展现各种观点对同一个案现象的不同解释,或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和观点。这类案例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展示了价值多元化社会中理论观念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理论观点的非充分性及其与相关理论观点的分歧,帮助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学习者了解问题的多面性和理论的多样性。譬如,《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 社会调节政策八个侧面》一书的撰稿者们通过对堕胎、扶持措施( affirmativeact) 、死刑、同性恋者的权利、枪械管制等个案问题的讨论,展示了美国社会调节政策中的道德冲突; 《行政伦理两难深度案例分析》一书则通过12 个案例研究展示了中国社会对一些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对话。

三、研究构思和主体框架。

案例研究的框架构思应该服务于研究主旨和目的; 不同的研究主旨要求不同的思路框架。一般而言,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有三大类: ( 探索) 描述、解释和对策( 规范) ,不同的研究各有侧重或不同的任务组合。有学者根据研究目标/任务,将案例研究分为三种: ( 1) 探究型案例研究: 尝试对事物的新洞察,或尝试用新的观点去评价现象,它侧重于提出假设,它们的任务是寻找( 新) 理论; ( 2)描述型案例研究: 主要是对人、事物或情景的概况作出准确的描述。它侧重于描述事例,它们的任务是讲故事或提供图景; ( 3) 解释型案例研究: 适于对相关性或因果性的问题进行考察,它侧重于理论检验; ( 4) 评价型案例研究: 侧重于就特定事例作出判断。[6]罗伯特·殷根据案例研究的目的概括出案例研究的六种写作框架: ( 1) 线性分析式结构。这是一种撰写研究报告的标准结构。子题目顺序遵照研究的问题或项目的顺序: 以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综述开头,然后概述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如何收集和分析案例资料) ,从收集和分析的资料中得出了什么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结论和意义。这种线性分析式结构适用于阐释性、描述性和探索性案例研究。( 2) 比较式结构。它把同一个案例重复两次以上,比较对相同案例的不同陈述或解释。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阿利森对古巴导弹危机的著名案例研究。在该书中,作者把该案例研究中的“事实”重复叙述了三遍,每次都联系不同的理论模型,而非简单的、全面的重复。( 3) 时间顺序结构,即依据时间顺序陈述案例研究的例证。这种结构在解释性案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事件的因果顺序必须一件接一件以时间顺序展开。写作时需注意各个阶段的详略和匀称性问题。( 4) 理论建构式结构。这种结构里,章节的顺序依照一些理论构建的逻辑来安排。所谓逻辑,取决于特定题目或理论,但每一章或每一节都应揭示出理论论证的新颖部分。这种结构适用于阐释性和探索性案例研究,这两种研究都涉及到理论建构: 阐释性案例需要研究因果论证; 探索性案例则需要论证所提出的假设或命题的价值。( 5) 悬念式结构。与前面讲的线性分析式结构正好相反,这种案例研究写作把“答案”或结果在开头的章节里陈述,剩下的部分———引人入胜的主要部分,则用于解释这种结果的形成,以及后面章节中采用的各种阐释方法。这种结构主要适用于解释性案例研究。( 6) 无序( 混合) 结构。其章节的顺序并不是特别重要; 调整章节顺序,不会降低价值。这种结构通常用于描述性案例研究,而且常见于一些案例分析集。[7]由于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纯粹描述的案例研究( 仅对案例资料情状和问题进行描述)很少,只有现象描述和成因解释的案例研究也比较少,大多数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兼具上述三项任务。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论文的必备“附件”包括“引论”、“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其常用主体框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1) “现状- 问题- 成因- 对策”。这种结构属于罗伯特·殷所讲的线性分析式结构,章节安排的一般顺序为“现状描述问题分析成因解释对策讨论”。它主要适用于问题驱动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尽管有些“八股文”的色彩,但却比较容易把握和应用。一般来说,案例材料必须贯穿这一主体框架的始终。

( 2) “理论基础- 案情介绍- 理论分析- 对策或结论”。

这种主体结构常见于问题驱动倾向明显的理论应用式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在众多相关的理论中,寻求最具针对性、最有解释力、比较有新意的理论( 视角) 是这种研究的难点。

( 3) 旨在理论批判与创新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常见主体框架有二: ①“案例介绍- 既有理论分析及其不足甚至错误- 提出理论假设或分析框架- 新理论的应用前景或价值”; ②“案例介绍- 提出新的理论概念或预设- 比较新旧理论观点及其对案例的解释- 新理论( 观点) 的应用前景或价值”。这种研究的难点在于要能根据案例实情指出既有理论存在的不足甚至错误,并透过案例材料提出新的、较之既有理论更具竞争力的理论。

( 4) “案例介绍- 各种理论观点之间的交锋- 理论困境或出路”。这种框架比较适合于理论对话式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这种研究的难点在于构建理论对话平台,为案例所涉的各种观点提供平等的表达机会,并尽自己的知识所能为各种观点提供与案例相关的支撑性论据,以使它们能够充分地对话。

四、研究方法与注意事项。

所谓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如何获取和分析处理研究所需资料的手段与工具。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除了其质性特征以外,并无特殊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只要能够有效并可信地获取个案所需资料,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一手和二手数据的获取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都可用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因无专用的特殊研究方法,就不多谈了。以下主要针对初习者经常出现的不当做法,概括性地提几点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关于案例素材的处理与篇章安排。尽管案例研究强调“原汁原味”地呈现个案情况,但这并不是要求作者将所有与个案有关的资料全部写进论文。尽管对于个案素材到底应该占论文的多少篇幅没有硬性规定,但出于论文结构的匀称性、为了突出论文研究的重点等方面的考虑,一般来讲,整块式的个案素材描述不应超过论文总篇幅的三分之一,四或五分之一比较合适。特别要提醒的是,案例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只有极个别的情况允许虚构,否则,将招致严重的规范性批评。另外,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论文可以专辟一章或一节介绍案例情况( 不宜放在文章最后) ,也可化整为零掺入论文各部分,但原则上要求文章的主要部分或大多数内容中都有个案的参与。比较好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既基于案例又不完全拘泥于案例。这方面不妥的做法有二:

( 1) 脱离案例搞案例研究———专辟章节介绍完个案情况之后,文中再也找不到案例的踪影; ( 2) 拘泥于案例———全文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案例情况的介绍。

其次是个案式( idiographic) 研究与通则式( nomothetic)研究间关系的处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无论是个案情状的描述,还是其成因的解释,抑或是管理对策分析,无疑都具有浓厚的个案性色彩。然而,大多数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性取向,即超越个案、服务于“类”的甚至更一般的情况,但这样做时又可能被受到外部有效性的质疑。对此,我们建议: ( 1) 对于纯粹问题驱动式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研究者首先必须清楚对象案例的普遍性程度,如果案例情况较之于“类”现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属于后者的典型实例的话,研究的目的可以有较强的通则性取向———文中可以适当程度地强调个案分析中描述的问题、分析的原因、提出的对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果个案的特殊性、特色性非常强,那么,案例研究应重在个案式研究,即旨在对个案情形或事件进行深入的探讨、描述、解释。至少不应该强调其普遍性———最多只可以做些引申性的思考,否则,将招致外部性有效性的批判。( 2) 就对话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而言,因其旨在构建一个对话平台、使那些具有“类”解释意图的理论交锋,个案只是一个“托”,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个案式研究与通则式研究的关系问题。( 3) 对于纯粹旨在理论批判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而言,这方面应重点注意个案分析与靶子理论之间是否具有直接的关联性,也即所研究的个案是否属于要批判的靶子理论解释范围。与此类似,理论应用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也必须注意所选用的理论( 视角) 与靶子案例之间的关联性,换句话说,所选用的通则式理论必须对所分析的个案具有针对性的解释力。( 4) 旨在提出新的理论预设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一方面要充分注意个案研究与理论创新之间的逻辑关联,另一方面还应阐释新理论的解释范围与边界———即使个案研究充分支持创新理论,但它也仅是个案,因此,需要做些补充说明或反身性界定。

第三,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初习者切记避免理论基础与案例研究脱节,出现“理论”与“个案”两张皮的现象。逻辑上讲,理论对于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 1) 选择要研究的案例,无论对于单案例设计,还是多案例设计; ( 2) 当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时,界定探究的对象; 当进行描述性案例研究时,定义什么是完整适当的描述; 当进行解释性案例研究时,提出竞争性的理论; ( 3) 将结论推广到其他案例。此外,理论对于建构案例分析框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即使是纯粹问题驱动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确实也应有“理论”。然而,若是所用理论与案例分析脱节、“两张皮”,或者,“理论基础”或“理论视角”仅是文中的一种摆设,在案例研究的主体部分根本找不到理论的踪影,那么,还不如没有“理论”。

最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与写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1) 案例选题和研究成果必须要有价值( 详见前述) ; ( 2)案例必须“完整”( 注意案例的边界,案例证据材料要充分) ; ( 3) 应当考虑不同的观点,用案例现实或自己提出的观点与既有的相关理论对话; ( 4) 案例讨论必须具有充要的依据( 应客观地陈述出来; 应既有支持性的,也有质疑性的资料; 使读者信服研究者“熟知”其研究对象; 陈述重要证据时应做些提示,说明研究者仔细考虑过证据的效度) ;( 4) 必须以吸引读者的方式编写案例研究报告( 既要有清晰的写作风格,又要能吸引读者不断阅读下去) ; ( 5) 必须具有恰当的篇章结构( 详见前述) 。

总之,为了做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我们不仅要全面深入了解个案情况,而且要精心选题立意; 不仅要清楚自己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而且要精心构思主体框架; 不仅要注意对案例素材的处理,而且要妥善处理好个案式研究与通则式研究之间的关系。行[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obert K. Yin ( 3rd Ed. ) .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Inc. ,2003. p5,p37,p151 - 155.

[2]刘庆贤,肖洪钧。 案例研究方法价值提升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 6) .Liu Qingxian,Xiao Hongjun. Research on the Path toValue Promotion in Case Study Method. Contemporary Economy& Management,2009( 6) .

[3]J. S. Harrison & R. E. Freeman. Stakeholders,Social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andTheoretical Evide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 42( 5) ,p479 - 485.

[4]Barney Glaser & Anselm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Aldine,1967. p105 - 113.

[5]Michael Burawoy,et al. ( Eds. ) . Ethnography Unbound:Power and Resistance in the Modern Metropoli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p10.

第2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全书共分6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描述了51个鲜活的儿童成长故事,并对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积极的回应。全书通篇没有空话和套话,在白描中道出了基于儿童、回归儿童的先进理念,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观察是教师存在的理由,进行个案研究离不开对儿童的观察。现实工作中,是否重视对儿童的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如何进行分析和回应,最终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讲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幼儿成长及发展个案研究》一书从对儿童潜心观察、客观记录、全面解读、积极回应等方面,引领着我不知不觉之中走进了幼儿成长及发展的世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及其理性的分析、积极的回应,犹如一束束智慧的烛光,吸引着我,引领着我。“顽童更要关注”中的欢欢,在老师“12点了,宝贝们午睡啦,大家都是漂亮的大花猫,静悄悄”的鼓励与暗示声中,仍然旁若无人地“像架战斗机,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还和同伴打着招呼”;“易子而教好处多”中的小铃铛不愿到“我”班里来,哭闹着一定要回到自己妈妈所在的班级……这些情景对一线教师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否能像案例中的老师那样对欢欢和小铃铛耐心细致地观察、引导,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最终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呢?读了这本书,内心深处或许会有一种共鸣;或许会深受启发,刹那间思维有了一个新的跳跃;或许脑中会立刻浮现出一个更加适宜的好办法……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全书没有生硬呆板的说教,而是直接抛出案例,进行分析,提供策略,说明效果,这种体例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不需要在一个个抽象的概念间费神,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轻松学习的范例。而在案例后面提供的或“反思”,或“策略”,或“延伸与讨论”,更让我感受到智慧与分享的河流静静地流淌在心田。

总之,《幼儿成长及发展个案研究》一书案例翔实、文字朴实,集可读性、指导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既可以作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教材,更是教师案头不可多得的教育读物和参考用书。

第3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1月16-17日,由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下简称“中心”)主办的“中国仪式音乐研究首届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与会者有担任“中心”主任和常务副主任的曹本冶教授、萧梅教授,还有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洛秦教授,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研究员等近30名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各高校、音乐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在研讨会中,与会者以音乐学为定位,就仪式中的音声为直接对象,在“仪式音声的地域性和跨地域性个案研究”、“仪式音声的地域性和跨地域性宏观比较”两大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的话题既包括对仪式音乐研究区域及定位的探讨,也包括对其中音声的思考,同时还有涉及古今、中西等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亦有对仪式音乐研究本身的再思考等方面。如长期从事东北萨满音乐研究的刘桂腾以及上海音乐学院萧梅等人,就萨满仪式音乐的界定标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方建军教授以音乐考古为背景,提倡应重视古代文献记录与当代仪式音乐民族志材料相互参证的研究和运用;张振涛根据对晋北阴阳、鼓匠等不同音声类型的研究,提出庙会空间中的“音乐级序”概念。此外,与会学者还提交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研究个案,如杨玉成博士的蒙古族宴礼仪式与宴歌、黄允箴教授的贵州革家“想竹姆”仪式歌舞、周耘教授的佛教仪式音乐的戏剧性问题等等。

除了对研究思路、方法及个案的阐释外,本次研讨会的另一收获是:很多学者都以自己的实践为基础,对今后中国仪式音乐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齐琨博士提倡民族音乐学者应该注重与其它人文学科研究者合作,以便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并建议“中心”以夏(冬)令营的方式,开展面对本专业青年学生的学术训练。

该“中心”的成立,体现了上海教委长期以来对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视和支持。相信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对今后中国的仪式音乐研究乃至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4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展演艺术;研究现状;艺术人类学

【作 者】魏美仙,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昆明,65010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192-005

Research on 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Wei Meixian

Abstract:Born in the tourism industry,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is the token of cultural transition in every type of local cultural tourism. Now academe mainly explains it with the view of the 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Ethnic Culture. Whether 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is viewed 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 of the invention,or is expressed in ideology and local self-identity,authenticity and mutual negotiation couldn’t show the difference from other cultural phenomena and the specific association with the local cultural life. It’s no doubt that the mental method of Behavior Study and double unscrambling of Art or Culture on Back to Life of Art Anthropology has provided study view with great explanation for 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Key words: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Actuality of study;Art Anthropology

在各种地方性旅游中,旅游展演艺术被作为旅游地文化展演的主要类别而呈现,主要行使“文化”展示而不是“艺术”表演的功能,因此,很多研究常常不分彼此地统称为文化展演。旅游文化展演是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学界对其关注主要在两个视阈中――以民族文化为焦点的文化变迁视野和立足于两种文化关系的旅游人类学视野,前者以文化传统和创新关系为主要论题,后者在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关系视角中展开研究,论题和取向多样化。

在民族文化变迁视野中,在切入角度、关注点、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呈现中学者对文化展演进行了或集中或分散、或明确或暗含的讨论,主要呈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文化作为实体的传统文化取向。此类研究以全球背景下传统文化变迁为语境,集中关注展演文化的传统性。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发展”等问题进行不同向度的探讨,以“传统”作为基本支点关注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或“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或对展演中文化成为“伪文化”、“伪民俗”的警惕与批判,或“合理”开发利用,或“创造性”地发展等等,都是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作为现代文化的代表,以旅游冲击下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审视中心的解读方式,是对“传统”“能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焦点的不同折射。研究或认为展演中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差甚远,不再是“传统”,或认为展演中的文化就是“开发利用”中新价值的创造,文化展演活动就是文化传承保护的有利手段等。此类研究大多是全球化冲击下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民族文化的实际生存境遇激发起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大多是对民族平等团结、文化多样、民族发展等现实需要的回应,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似的现实生存状况进行重复性描述,理论阐释的深度还有待于开掘。其中无论对个案描述还是理论阐释,大多并未把艺术展演作为专门的考察对象,只是在研究视角和阐述的脉络中隐约包含着对民族文化成为一种表演性存在的关注。

另一种是文化建构取向。此类研究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矛盾中对民族文化展演在二者互动中的建构进行阐释,超越了第一种对文化事象静态罗列的表述方式,从文化主体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化展演对地方人群的意义,对文化展演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以文化事象为主的传统、保护、传承等话题,而转向民族文化传统“复兴”、“重构”,在传统复兴与重构现象中,文化艺术展演的生成性成为主要关注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延伸性探讨,对传统“复兴”与特定时期族群身份认同、文化保护传承、文化再生产等一系列文化发展中不同侧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关注市场、政治权力、民间文化等多种力量的互动,使“开发”与“产业化”成为民族文化发展中最具吸引力的话语。

旅游展演生存于旅游场域,旅游人类学在其对旅游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探讨中对文化商品化、文化商品的真实性、文化商品的族群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格雷本使用“第四世界”的概念描述传统地方性社会,讨论了旅游影响下民族地区艺术品的变化,文化的经济化以及当地艺术传统的复兴问题。①国内研究集中于国外理论的引介和运用相关理论对国内旅游文化表演进行个案研究。旅游人类学对文化艺术展演的研究,主要在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文化展演的“真实性”问题。对旅游地文化艺术展演的真实性探讨从客源地大众与旅游地人群的关系视角出发,关涉到本地文化在展演中的真实再现和游客他者的感受两方面,内含了文化展演与地方“传统”的关系,集中体现在“舞台真实”概念的提出。②对旅游展演“真实性”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学者在游客与旅游地关系互动中对“真实”的不同层面进行了区分,指出“真实”的感受不仅与旅游地文化的再现和游客的建构有关,而且游客也非同质化的,不同的个体对旅游展演“真实”的感受和理解有差异。对此问题探讨的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表述,同时,在彭兆荣的《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刘晖的《旅游民族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和张晓萍主编的《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三本著作中相对集中地对文化展演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是文化展演中的地方性认同。学者大多认为旅游中的文化展演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目的而被作为地方性文化的表述方式,交织着地方人群的文化认同。“东道主通过文化表演的形式,表达了其对于民族国家的观念以及地方关于自我认同的理解。”“当个人去思考表演中暗含着的、为国家所强调的文化多样性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对认同和民族主义的多种建构。”③弗里德曼在谈到日本阿依努人的文化运动时,认为认同策略不是简单的文化差异呈现而是全球位置的问题,旅游业的生产和展示已经变成了阿依努人认同的有意识重构中的核心过程,其整个旅游节目是文化认同的更大构成过程借助商品形式的一种展示。④玛格丽特・萨克西安围绕着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发展,对由国家主办的旅游文化表演中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问题进行了研究。⑤本迪克丝的《旅游和文化表演――发明传统为了谁?》以瑞士旅游胜地的个案为例说明传统发明与展演为当地人身份认同提供了手段。苏珊・露丝也以菲律宾个案为例说明村寨旅游展演对强化民族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⑥相对来说,国内对旅游展演中文化认同的研究无论是个案还是理论阐释都显得较为薄弱。

三是文化展演的意识形态性。旅游文化展演是不同文化相遇时的文化呈现,其中充满了不同文化权力关系的互动,与文化认同密切相连的是其意识形态性。霍尔等西方研究者认为,在西方都市博物馆和展览会上的土著文化展示中,展示的分类就是一种文化殖民的体现,⑦民族志博物馆的功效之一就是将“高级”艺术形式和“低级”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永久化。⑧金光亿认为,不同形式的生产和消费的民族艺术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艺术特征也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反映。⑨学者通过个案研究呈现了后殖民国家的旅游展演呈现出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组织者参与其中是对国家多元文化的工作,旅游景点超越了地方空间而成为国家的战场,意义被争论,认同被协商。⑩在国内,文化展演的意识形态性得到了学者不同程度的关注。他们认为,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展演某种意义上是主流文化霸权的一种体现。史丹利、萧竞聪在《再现中国文化――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述评》中认为深圳民俗文化村的旅游表现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11]刘晓春认为少数民族的展演是一种权力关系不平等中的被动被看,具有内部殖民色彩,民俗旅游服务于民族――国家现代化诉求,是现代性话语对民间、边缘文化的政治暴力的一种表述。[12]在“被看”的命运中,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适合主流世界的修改,从而使本地原有文化遭到破坏和异化。

四是文化展演的互动协商性。以文化建构论为出发点,很多学者把旅游场域各种关系互动作为旅游展演生成和存在的关系网络,关注其互动协商中的建构。旅游文化表演作为一种交流行为,参与其中的游客和本地人之间进行着积极的互动协商,在协商中本地人的自我、认同、身份等得以建构。[13]其中有政府力量、民间组织团体、学者、旅游机构、当地人等各种主体力量的参与互动。社会学家科恩对东南亚各国发展“民族旅游”的两难和此过程中少数族群、旅游机构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商互动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探索,[14]周星通过对贵州黔东南的民族风情村寨旅游个案研究对旅游中民族文化展示作为文化再生产、文化商品化、民族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关注了建构中主客双方的互动。[15]马炜从多种文化互动视角阐述村寨文化展演的建构,揭示文化展演生成和地方文化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16]

对旅游展演在文化互动中建构进行阐述时,学者关注到了产业化和文化再生产,如对旅游产品和商品的开发模式、措施手段等问题的研究。李蕾蕾等人以个案为基础考察了文化表演的产业化运作模式;[17]宗晓莲对旅游中文化变迁作为再生产的研究;[18]方李莉以个案资料分析了西部民族文化当代构成与生产状况,指出西部民族艺术通过“文化”“重构文化”的再生产图景,其中具体阐述了以地方性文化为再生产的原料,以国家、市场、学界、民间的各种“力”为动力的生产过程,并分析了各种“力”作用的具体方式。[19]以此为基点,学者对旅游展演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格雷本对艺术品涵化的研究涉及到了旅游展演中艺术品的发展变迁即艺术品涵化的生产过程与传统生产不同,他指出,加拿大的印第安人,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肯尼亚的康巴人,都在旅游市场中进行着不同于传统的工艺品生产。同时,他还对艺术品生产的特点、功能、前景等进行了论述。[20]戴琦就旅游对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艺术和工艺品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旅游不仅未对旅游地艺术和工艺品制造产生破坏,反而促进了古老的传统得以复兴。[21]李蕾蕾等人在对旅游表演的生产机制进行个案考察的基础上,指出旅游演艺是商业和艺术的混合,对艺术性表演与旅游演艺作了十九项差异划分,其中旅游艺术展演体现了几个明显的特征:表演内容的“混杂的文化主题、将文化碎片拼贴”,演员的“不强调核心演员,关注集体表演的场面效果”,“室外半室外场地”,道具的“人工制作与自然实物”,观众座位的开放、不设座位并多与景区融合,观众参与体验多以视觉和感官的身体体验为主而不是精神和意识体验。[22]徐赣丽以个案考察了旅游歌舞表演的建构手法和原则,认为表演歌舞不属于一种文化复制,而是主要按市场规则和商业化原则进行的文化再生产,其中很多传统文化要素发生了功能性转变,[23]同时她对表演的内涵、形式特征、影响等作了初步论述。[24]

以上立足于研究主旨与取向从问题探寻的不同视角和维度对旅游文化展演研究现状进行简略梳理,从中可以发现,对旅游展演的研究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旅游人类学视野都是聚焦于当代全球文化背景下地方性文化的变迁及其中各种复杂互动关系的分析,国外已进行了个案考察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形成了对旅游展演文化的不同理论关注点。国内旅游业发展较晚,旅游文化展演存现时间较短,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作为民族文化变迁的描述和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并初步运用于解释国内旅游文化展演实践。在目前研究基础上,对旅游文化展演的研究还有待于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拓展。

首先是个案研究中人类学整体观的落实。人类学的文化研究奠基于文化整体观的基础上,艺术是一种文化,其实践、功能、结构、意义都与其所处的文化密不可分,应该作为文化的整合部分被研究。旅游文化展演的生成和存在与地方性文化密切相联,只有践行人类学研究的文化整体观,回到地方性文化生活中才能理解它。当代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及其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开放度,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旅游文化展演连接着大众消费和地方性文化,是两种文化边界中的关系性生成和存在,在此背景下,文化研究的整体观不仅是地方性文化生活的整体,而且是包含了卷入其中的当代各种权力关系的整体。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是文化书写的基础,在旅游文化展演研究中,虽然有学者对广西南宁民歌节的研究这样突出的个案研究成果,在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引入及其运用于个案研究方面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对旅游展演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个案的浅层描述上,很多研究虽然关注个案,或称为个案研究,但仍限于对地方特色“材料”的运用以表述自己的主题,在理论和田野之间进行着一种倒转性研究,即个案不是研究的基础和事实,而成为论述或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未把展演放在地方具体人群生活中,只是把它分割为研究所需的文化事象,从而影响了对各种地方性文化展演差异的整体性把握及其不同运作逻辑的揭示。因此,对旅游文化展演的研究需要整体观中的个案研究,在扎实的个案支撑中构建相应的理论阐释,整体观的贯通与落实成为实实在在地面向现实生活、回到具体人群鲜活生活流的研究。

其次要明确具体研究对象。在当代民族文化研究中,明确地以旅游地文化艺术展演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多,大多被包含在林林总总、大而化之的“民族文化”研究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层面或要素,而在对旅游文化展演的专门研究中,不论是集中论述还是略有涉及,又大多集中在共同的文化展演上,很少对其中的展演主体部分――艺术展演――单独进行考察,展演艺术总是被作为文化展演的局部进行研究。部分展演研究对艺术展演的关注已成呼之欲出之势,但总是被放置于笼而统之的文化展演中,而对问题探讨的实际向度又内在地以艺术为对象和参照,艺术展演成为文化展演研究中一根始终不断的暗藏主线,却总是掩盖在“文化”中。在人类学语境中,不论是文化还是艺术展演都包含了两个层面内容并呈现两种生存形态――文本以及文本展演,必须对文本符号与其实践方式即作为“文本”的艺术与作为行为“过程”的艺术双重解读,方能揭示展演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意义。

艺术展演作为明确研究对象的缺乏或含糊源自对艺术本体自身与一般文化符号不同特性的忽略,这种忽略又决定于研究者理论视野的局限,没有把研究对象作为“艺术”来对待,艺术生存的两个层面上的统一性完整性被人为地割离开来,对作为“文化”实践过程的展演艺术的关注遮蔽了对作为“文本”的艺术的关注,如对工艺品的研究没有充分注意到其自身所具有的符号特性。而很多对旅游开发中民族艺术的研究又专注于艺术本体,完全忽略了它是一种文化实践。单纯作为艺术的文本式的研究和作为文化的行为过程的研究都在艺术本体和文化解读之间顾此失彼。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研究者应该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在于理论视野的转换,注重对艺术展演的“文化”功能及其“艺术”特性的完整性阐述,如此,倡导“回到生活”和“行为研究”以及“艺术”“文化”双重解读的艺术人类学无疑为旅游展演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25]

最后还要关注展演艺术的建构生成性。在地方性旅游文化中催生的展演艺术,是在旅游场域中建构生成的,其中充满了各种力量的复杂互动,正是这种互动性决定了其建构过程的地方性运作,也生成了展演艺术自身的特性。做为一种特殊场域生成的文化,对艺术展演的相关特性的把握不在于其已然存在的结果中,对其探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其生成过程,这样才能对其建构与发展变迁作出符合事实和逻辑的阐述,学界目前对旅游展演进行的身份认同、意识形态化、保护传承、文化互动生产、文化产业等诸多问题的探讨都必须放在该文化自身生成的文化和实践逻辑中。目前研究中的“过程、再生产、建构、表演理论、当代构成、阐释、变迁”等关键词的提出表明学者已注意到了旅游展演艺术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的动态研究,但总体上仍以展演艺术作为既定的文化事实存在为研究起点展开对其特点、功能、意义等探究,研究者往往从客位观点出发对已然呈现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所作的描述大都建立在对对象静止考察的基础上,只把它看成固定的文本,忽略了展演艺术是一个行为实践过程,所作阐述与旅游艺术展演自身生存实际有着相当的疏离,从而导致理论判断的片面或是武断。

在艺术人类学视野中,对展演艺术生成逻辑的考察就是把其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从具体层面看,展演一方面指“艺术的行为(Artistic action)”一方面指艺术的情景(Artistic situation)。[26]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就是展演艺术的主体,它关联着艺术行为和艺术情景。旅游展演与地方人群生活密切相关,是地方社区“现实的”、“活”的文化,对艺术展演主体及其生活的关注成为解读的一个重要视角,事实上,旅游人类学关注游客对文化展演的感受和理解,在文化变迁中对当地人与表演的关系进行研究,都涉及到了“过程”研究。但总体上学者对展演生成过程关注不多,更多的研究是把文化展演当成静态的客体性存在,而不是作为文化主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过程,因此,它与地方人群的关系也未得到充分阐述,使展演对具体人群的有关价值、意义、感受等全都消失了,只停留在见物不见人的描述上。有学者认为,乡民艺术在当代逐渐从民族国家意识导引下的抽象化、符号化、工具化的政治价值开掘中走向乡民生活语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彰显被遮蔽的乡民自身主体意识。[27]主体意识是理解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关键,对艺术展演与地方性文化生活的关系思考无疑成为人类学回到“主位”视角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对展演艺术生存的生活语境的关注就是以地方人群及其生活作为理解的基础,把展演艺术当作生活过程放入地方人群生活流中去描述,在与地方文化互动生成的关系阐述中揭示当下地方性文化运作逻辑,得出趋近对象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现代旅游中越来越多地包含着对“艺术品”的审美需求,甚至“艺术之旅”已成为现代旅游中的一种类型。[28]民族旅游中对异文化的向往“实质上是立足于旅游者对自身的文化背景对‘异文化’的审美意象。”[29]而审美意象最典型而集中地体现在艺术产品中,很多旅游地的文化展演主要以艺术展演为中心,“在许多少数民族社区中,人们用具象化的形式,着意恢复和重新创造富有特点的民族文化,阐释文化遗产,并进而以此作为谋求更重要社会地位的象征性手段,艺术正在作为表达政治意愿、展现族群性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族群更娴熟地加以运用。”[30]因此,在民族文化学和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展演艺术的研究转换到艺术人类学的视野,把它当作一个实践过程,关注它在地方文化中的运作逻辑,既是人类学研究整体观的践行,也能兼顾到它不同于一般文化的“艺术”特性,从而做出切合其生存实际的解释。

第5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研究方法 异同

笔者以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参照物,与其他四本书即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

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首先,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就是探讨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论基础的方式和方法。在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概念是:所谓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教育问题和构建教育理论时,研究者采取的程序、策略、原则、工具、方式的总和。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就是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的方式的总和。

2.教育研究的类型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教育研究分为20个类型。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目的,按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分为了10个类型。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的角度,从教育研究是为了探索、描述还是解释的角度,从教育研究的性质,从教育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将教育研究分为10种类型。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及使用的手段,根据教育研究工作场所或资料收集方式将教育研究分为9个类型。温忠麟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未给出分类标准,只是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将教育研究分为7个类型。至于哪个作者的分类更好,要看读者的需要了。

3.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分为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制订研究计划,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并验证科学抽象与假设,检验假设、撰写研究成果。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简单地将教育研究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过程是“选题—研究—分析—成果表述与评价”。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课题选择、整理资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撰写成果。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主要包括选择课题,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成果表述。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不外乎就是选题、研究、总结。相对来说,孙亚玲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步骤比较完整,而且最后的成果正不正确也要有检验,在五本书中只有这两本书提到过研究需要经过检验。

4.教育研究方法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教育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述法、统计法等。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法等。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搜集与定量分析法等。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有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统计与教育测验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而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比较研究等,基本技术有文献检索、问卷编制、数据分析、个别访谈、抽样调查、教育观察、课题申请等。比较起来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比较详细具体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由不同的类型可以得出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定性法和定量法。定性法包括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定量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研究等。

5.结语

教育研究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在具体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著作也为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马苏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系列之比较[J].2008,(12).

[4]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第6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关键词:渠道宽度;经营年限;休闲装品牌;关系

中图分类号:F407.86 文章标识号:A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休闲正成为时尚,休闲服装已成为服装的主导潮流[1]。2008年,中国休闲服装至少拥有2200亿元的消费市场[2]。不仅是国内品牌准备在休闲装上大展拳脚,大量外资休闲装品牌零售企业抢滩中国市场,使中国的休闲服品牌化市场竞争进入了白热化[3]。渠道宽度,作为渠道结构三方面之一,这时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利用适合自身的渠道宽度迅速成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最快的营销速度和广度,把产品和服务快速方便地传递给客户是竞争取胜的法宝。

如果能找出休闲装品牌的营业额与渠道宽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对品牌的发展和正确选择渠道宽度、对品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

1.休闲装品牌定义

休闲,英文为“Casual”或“Leisure”,此词在时装上覆盖的范围很广,日常穿着的便装、运动装、家居装,或把正装稍作改进的“休闲风格的时装”……凡有别于严谨、庄重服装的,都可称为休闲装。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提出: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设计,或它们联合体,目的在于确定一个卖方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其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4]。

基于品牌和休闲装的定义,笔者认为休闲装品牌是指服装市场中,注册为品牌的休闲类服装,而这类休闲装所具有的品牌即为休闲装品牌。

2.渠道宽度的定义

渠道的宽度结构,是根据每一层级渠道中间商的数量的多少来定义的一种渠道结构。

3.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文选择对某品牌A做个案研究,首先对个案进行调研,然后进行SPSS曲线分析。经调研后得出:

品牌A:

品牌基本信息:女装、本土品牌,1998年于上海市注册,年营业额1800万

现用营销渠道模式:直营;品牌商-加盟商-客户

营销渠道运营评价:良好

目前全国范围内加盟商数量:96个

经营年限与全国范围内1级渠道长度的渠道宽度见表1。

四、SPSS曲线回归分析

1. 分析步骤

(1)导入数据;

(2)将经营年限选入曲线回归中的自变量(Independent),渠道宽度选入因变量(Dependent);

(3)“Models”复选框组:选择曲线回归模型,具体包括:Linear直线方程;Logarithmic对数方程; Logarithmic 曲线;Inverse倒数方程;Quadratic二次多项式方程;Cubic三次多项式方程;Power幂函数;Compound复合曲线;S形曲线。因为因变量中有0值,所以Logistic 曲线、Growth生长曲线、Exponential指数方程等不适于加入研究。

2. 结果解读

通过以上分析,SPSS输出结果见表2和下图。

从检验结果看,11个模型Sigf值最显著的为CUB、COM函数模型,其Sigf值为0.01;这些曲线方程最显著的。但从上图拟合曲线拟合情况的优劣看,拟合三次方曲线的决定系数为Rsp最大,为0.918,证明该方程较显著,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次曲线拟合较好,优度很高,与实际点值边线趋势一致。考虑到曲线回归中,模型的拟合的优度,应该选择选择三次方曲线。

y―渠道的宽度(个)。

五、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代表性渠道长度中渠道宽度与品牌经营年限之间呈3次曲线关系。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服装行业协会.2003-2004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R].

[2]李纷.沙溪休闲服的八年创新历程[J].服装时报,2007,10:56-58.

[3]郑磊.休闲服饰进入大卖场竞争时代[J].服装时报,2005,3:35-37.

第7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视频公开课;幸福课;教学视频分析;ARCS动机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72-04

引言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式推出开放课件项目(Open Courseware),引发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时至今日,很多国际知名高校都已加入开放教育资源提供者行列。网络公开课(或称视频公开课)是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它将现场课堂教学的真实过程完整记录,以视频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提供视频形式公开课这一行为实际上并不新鲜,但引起我国网民和社会广泛关注则是近几年的事情。2010年11月,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在网络上了哈佛、耶鲁、牛津等世界顶级名校的精品课程视频,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和推崇,引起社会对网络公开课的热议。2011年5月,我国教育部《关于开展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采取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社会公众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等方式,组织部分名校申报、建设首批优质国内视频公开课。

不少研究指出学习和借鉴国外网络公开课对发展我国视频公开课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网络公开课之所以受到关注和追捧,主要可归结为如下原因:(1)网络视频的传播特性。网络公开课以网络视频为形式进行传播,具有直观、动态、连续、便捷等特性,比较符合网民的观看习惯,容易引起学习兴趣。(2)名校名师效应。这些网络公开课大多来自世界名校,由名师主讲,这对很多网民具有很大吸引力,借此可体验名校的课堂氛围,领略名师的授课风采。(3)语言因素。一方面,网络公开课是学习英语的绝好视听材料,很多网民希望借此提高自身英语语言技能;另一方面,在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下,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开课有了中文字幕,这为网民理解网络公开课内容提供了极大帮助。(4)优秀的授课品质。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不论从课程选题、授课内容,还是从讲授方式、教学氛围等方面来看,这些网络公开课无疑具有较高的品质,能够得到“淘课族”们的认可。学习国外网络公开课的重点应该是学习他们的授课品质,特别是在讲授方式,即如何教方面。当然,国外网络公开课中也有品质差、无人问津的,那些受到广大网友喜爱的公开课应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如幸福课、公正课和死亡课等。严冰指出,“中国大学公开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应以一种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探索公开课建设进程,赋予公开课以灵魂,不能仅是赋予其形,更要赋予其神。”本文选取广受网民关注的哈佛大学幸福课进行个案研究,从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角度分析该课程缘何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及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其神”有更深入的认识。一研究目的

幸福课是备受网民热捧的网络公开课之一,由哈佛大学“名不见经传”的教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讲授。幸福课的主题比较新颖,这是其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课程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阅读、写作,并没有人教学生如何更好地生活,而幸福课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一门课。但光有新颖的主题是不够的,合理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更为重要。“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幸福课开设的初衷。幸福课的受欢迎程度已无需多言,那么,从学习动机角度来看这门课程为何如此受欢迎?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本文试通过幸福课教学视频分析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如下两点。

1 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幸福课缘何受欢迎

幸福课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优秀的授课品质最为基础。幸福课的受欢迎从某种角度上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本文以颇有影响的ARCS动机模型为基础,对幸福课的教学视频进行编码和分析,揭示其在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方面的特征。

2 归纳幸福课教师在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

如今,大学生学习动机普遍不足,课堂教学质量引起很多人的担忧。“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我国视频公开课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教学视频分析基础上,归纳幸福课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具体策略,为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我国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策略参考和借鉴。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课堂教学视频分析方法对幸福课进行个案研究。

1 教学视频分析

教学视频分析是一种基于事后观察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与传统课堂观察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教学视频分析中,研究者对课堂教学视频进行系统观察,分析和研究其中的重要问题,以寻求改进教学的有效策略。教学视频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手段,即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或他人(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找到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的经验,进而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网络公开课这种课堂传播形式促进了教师教学实践在世界范围的交流,为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供了宝贵资源。

教学视频分析包括确定研究主题、录制或获取教学视频、组织观察研究等主要步骤。其中,设计编码系统是进行视频观察的基础。编码系统的确定既可以是研究人员自主研发,也可以借用已有的编码系统。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将ARCS动机模型作为视频分析的编码方案。

2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视频编码

动机是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有效学习以适当水平和强度的学习动机为基础。凯勒(J.M.Keller)整合了相关的动机研究成果,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并与教学设计的宏观理论相结合提出了ARCS动机模型。ARCS动机模型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有效性已得到很多研究的验证。ARCS动机模型将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要素分为: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四类,即认为教学过程应能够引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建立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切身性和相关性、使学生产生并维持对学习的自信心、并提供一种满意感和成就感。ARCS动机模型自提出后不断发展,本研究以一个包含有4个一级策略、22个二级策略、60个三级策略的三级结构模型作为视频分析的编码方案。

三 研究过程

网络上的幸福课教学视频共有23节,每节时长75~80分钟。随机选取其中的九节课(第1、4、5、7、9、10、13、15、19节)进行视频分析。参照课堂视频分析的常见做法,选择以30秒为一个单位时间段进行观察记录和编码,如表1所示。首先对课程视频进行观察和记录,即在反复观察教学视频的同时,客观地将教学过程简要记录下来(如表l的第2列)。完成记录后进行编码,编码按ARCS第三级策略进行,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对该时间段内出现的策略进行编码(如表1的第3列)。由于某一策略可能占用了多个时间段,编码的第二步对出现跨时间段的一次策略进行合并与时间标注(如表1的第4列)。

表2是九节课全部编码结果的汇总(受篇幅所限,这里仅列出前两级策略的编码结果),所有编码由一名研究人员完成。编码完成后,随机选择了一节课(第4节)进行编码检验,即邀请一位研究生对该节课进行观察与编码(提供给该研究生课堂观察记录,但不提供编码结果),然后对两者的编码进行比较。对于不一致之处,又邀请另外一名研究人员进行编码,最终确定不合理编码4处,占本节课编码数的3.5%,编码质量可以接受。

四 研究结果

教学视频分析是一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根据编码数据分析课堂教学行为,还可以通过将统计数据重置于课堂情境中,用文字描述做进一步分析,进行更全面的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本研究结果如下。

1 幸福课教师ARCS策略使用特征

从一级策略来看,使用最多的是A类(注意)策略,每节课的使用次数基本在90次左右;其次是R类(切身性)策略,每节课的使用次数在20次左右。从二级策略来看,所有二级策略都有被使用,其中A2(具体化)、A3(变化)、R1(经验)、A4(幽默)、A1(不协调)、R4(需要匹配)被使用相对较多。从三级策略来看,A22(对每一个重要的概念或原则作举例说明)和A23(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轶事、个案研究、传记等)被使用的次数显著多于其他策略。概括而言,幸福课教师有充分地使用ARCS动机策略,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能够“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

在分析所有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将幸福课教师教学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如下几点:

(1)具体化的举例贯穿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概念的定义,直接将新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各种具体化策略来促进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分析发现,平均每节课使用A2“具体化”策略50次,A2策略所用的时问平均占整节课时间的35%左右,特别是A22和A23策略被大量使用,甚至可以说具体化举例的策略贯穿全课程。

(2)具体化策略与变化策略组合使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维持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大量A2“具体化”策略外,还组合使用A3“变化”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维持。分析发现,平均每节课使用A3“变化”策略20次左右,且A3“变化”策略常常与A2“具体化”策略组合使用。

(3)在组合使用具体化策略和变化策略后,接着配合使用相关性策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结合,进一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分析发现,R类(切身性)策略常常配合A2、A3策略一起使用,即往往紧跟在“具体化”和“变化”策略之后(除R11策略“课堂开始时复习上一堂的教学内容”外),目的是帮助学生积极地把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经验和生活切身联系起来,一方面使学生更易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学习对自己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达到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效果。

(4)使用具有亲和力的策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同时树立榜样。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信任感和榜样感,这也有助于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维持较高的学习动力。教师使用了很多发挥其亲和力的教学策略,比如,几乎每节课都有使用个人化的例子,大胆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与困惑,分享自己的家庭与想法,使用家庭化与个人化的图片等。

2 幸福课教师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具体策略

虽然ARCS动机模型对教师教学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对一线普通教师来说,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仍显不足。本研究结合编码数据,采用定性观察法对教师教学策略做进一步的分析,归纳出幸福课教师所采用的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具体策略。以A21策略为例,A21是指“将重要的对象、观念系统或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那教师具体是如何用“直观的形式”进行呈现的呢?先将九节课中所有编码为A21的记录集中到一起,在观察对应时间段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将教师使用的A21策略归纳为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4个具体策略(参见下方列表)。依照这种方法,将幸福课教师使用最多的A2、A3、R1策略具体化为如下的25条:

A2具体化策略:

A21将重要的对象、观念系统或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 使用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 通过在黑板上画图解释抽象概念或过程

· 用形象化、生活化的事例类比抽象概念或原则

· 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化展示

A22对每一个重要的概念或原则作举例说明:

· 列举一个原则或概念的多种具体表现形式

· 使用可以体现抽象概念的实例

· 使用与教师个人生命相关的例子

A23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轶事、个案研究、传记等:

· 使用有趣味性的小故事

· 引用其他专家或名人的话语或故事

· 使用教师的亲身经历或家庭故事

· 介绍某一研究者所开展的研究

A2变化策略:

A31变化声调,使用各种身体语言:

· 讲解过程中适当地来回走动

· 配合教学内容的手势

· 习惯性表达节奏的手势

· 随内容起伏调节声调和语速

A32变化教育形式:

· 讲解过程中插入现场练习

· 讲解过程中插入互动游戏

· 鼓励学生间进行互动

A33变化教育媒体:

· 讲解过程中穿插视频教学

· 通过PPT展示配合讲解

· 利用黑板上的图画与文字配合讲解

R1经验策略:

· 课堂开始时,复习上一堂的教学内容

· 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强调有相关性的己学知识

· 与上课同学的生活学习经验相联系的内容与例子

· 结合同学们已知的经验与知识

五 总结与启示

以幸福课为代表的国外网络公开课受到网民的热捧,授课品质是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视频分析方法,从学习动机角度对幸福课进行个案研究,对其教学进行了深度剖析,对其优秀的授课品质进行了验证。在幸福课中,教师使用了大量符合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和维持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动机,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总体来看,鉴于课堂教学的特点,A类(即注意)策略是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策略,R类(即切身性)策略有一定使用,c类(即自信心)和S类(即满足感)策略在课堂内使用很少。进一步来看,具体化表征、利用变化、联系已有经验、借助幽默和冲突、体现亲和力等是幸福课教师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其优秀授课品质的主要体现。

第8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1、将社会资本引入政治领域所进行的研究

(1)在对社会资本的解释过程中将其引入政治领域。解释过程主要是指在对社会资本的界定过程中将其引入到政治学领域。代表人物是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和肯尼斯•纽顿。罗伯特•帕特南将社会资本作为培育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的基础,按照信任、内部规范、网络、协调合作、服务共同利益等要素构建起的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加强更大范围的社会互惠合作,从而更容易“使民主运转起来”。肯尼斯•纽顿则在帕特南观点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社会资本是构建在公民之间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是一个将家庭私生活与工作、社区管理中的公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是社会结构中有助于协调社会集体行动的社会关系。(2)在对社会资本的分析过程中将其引入政治领域。代表人物是詹姆斯•科尔曼和林南。科尔曼指出,社会资本通过社会规范、信任网络、公共利益等要素从而影响个体行动者,为社会结构中的个体行动者的行动提供便利。林南进一步阐述了行动者(个体或集体)如何在工具性需要或者表达性需要的驱动下与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从而获取其他行动者的资源以得到更好的回报。

2、关于社会资本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

学者普遍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的、实体的、要素的有序集合。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包括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组织等。奥斯特洛姆则把社会资本看作是基于共同期望下,在知识、规则、规范达成认同基础上实现关系网络内部成员的良性互动。(1)关于关系网络的相关研究。部分学者侧重于社会资本中关系网络要素的研究。波茨强调社会组织内部个人凭借社会资本搭建的网络及服务结构内部个人的宗旨,可以在获取稀缺资源方面占有优势,侧重关系网络和内部人员资格的强调。帕特南主张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建立基于相互信任的纵向的和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并对破坏信任的人予以严肃惩戒。科尔曼强调了社会网络在培育社会资本中的重要性。林南则认为,社会网络是正式性较弱的社会结构的代表,在网络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利益节点,自我的社会资本则正是由嵌入这些节点的资源转变而成的。(2)关于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制度、规范,作为规范、协调结构内部成员行为的重要准则,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引起了国外学界的广泛研究。从规范的效用方面展开研究,科尔曼主张规则、规范与有效的惩罚并存,共同作为规范结构内部人员行为的有效形式。正如他所说“:在某些自治体的村庄、公社以及部落社会中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规范,限制某些行动,鼓励其他活动”;奥斯特罗姆则主张通过实现规则、规范、知识、期望的共享和认同来摆脱集体行动中面临的困境;福山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推进结构内部开展有效合作的非制度化规范;埃里克森认为,保持互利互惠的内部规范会推进组织总体利益的最大化。⑦(3)关于信任的界定。纽顿认为:“信任就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其他人不会故意损害你,而在最好的情况下,其他人将站在你的利益的角度采取行动”。

3、关于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互动关系的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帕特南(RobertPutnam)经过对意大利南北地区社会差异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之间潜在的互动关系。北部地区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合作、公平公正的网络,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政府保持高效率、回应性、公平公正;南部地区则恰好相反,公民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意识淡薄,帕特南称其为“无公民心”。

二、国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1、关于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互动关系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的关系。王强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指出,发育良好的社会资本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家本位、伦理本位、依附权力的社会资本会严重制约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⑨;郑光梁则从政府回应性的角度指出,社会资本中所包含的网络、信任、互惠等构成要素,有助于在政治参与活动中实现公民之间、公民与第三部门、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互惠合作,同时,社会资本的组织网络又可以整合各种利益和要求,为申张公平正义、政府善治创造基础。⑩因此,他认为社会资本可以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胡洪彬从信任、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三个要素进行论证,指出信任可以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公民遵守社会秩序,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可以协调公民参与,推动公民意愿的表达和权利的维护。陶国根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角度指出,信任社会资本可以强化参与主体的相互信任,规范社会资本可以规范社会管理格局的秩序,参与网络可以推进社会协同机制的形成。刘雅静则从意识形态领域展开研究,她指出,信任社会资本可以培养政府及社会管理参与主体的责任意识,推动行政伦理建设;规范社会资本可以强化公民的自我约束意识;参与网络可以强化公民的集体意识、大局观念及政治参与意识。这一切,都有助于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样,良好的社会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资本的健康成长。陈述飞指出,良好的社会管理体系对培育社会资本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存量为创新社会管理创造了优良的社会土壤和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的广度、深度和质态都取决于社会资本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管理体系有助于推动互利互惠、相互信任的公民参与网络的构建,从而从强化信任机制、构建服务网络等方面推动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輯訛輥

2、关于社会资本构成要素的研究

在诸多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信任机制、社会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互利互惠、民间组织等,但是,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表述和解释方式。刘雅静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是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輰訛輥唐贤兴从社会资本的性质和来源角度指出,人际信任、制度规范、关系网络和互利互惠都是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輱訛輥陶国根在探讨社会资本发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信任”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赵曦对少数民族社会资本的内涵作出了界定,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道德伦理、宗族观念及民族和谐基础之上,蕴含于少数民族社会结构之中,并以成员间的信任和规范为保障。輲訛輥

3、关于社会资本发展现状的研究

从目前的社会管理实践看,社会资本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存量上来看,都未达到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相匹配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1)从宏观层面进行的理论分析。陈述飞指出,在目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社会资本的发展缺乏兼容并包,呈现出非理性化、分布失衡、成分杂织的趋势。张凯兰通过对频发并不断扩散的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信任危机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和谐,以法律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化规范和道德规范为代表的非制度化规范普遍缺失,加之官本位思想突出和参与机制缺乏,致使社会资本存在严重问题。(2)基于实证调研的社会资本研究。张弛指出,北京大兴区城乡结合部在实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前,社会资本的状况是伦理缺失、规范失效和关系网络弱化。輳訛輥胡洪彬以浙江省为基地,采取试点的方式对浙江省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资本发育状况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信任方面,从纵向来看,政府的公信力较高,但从横向看,民众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在规范方面,宏观上指导性规范较多,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具体规范不足;从参与网络来看,公民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缺乏参与能力。吴开松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道德伦理、宗族观念及民族和谐基础之上,蕴含于少数民族社会结构之中,并以成员间的信任和规范为保障、与传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内涵完全不同的一种资本形式。輴訛輥

4、关于社会资本培育策略的研究

如何将关于社会资本的理论创新成果应用到指导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去,从而实现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1)整合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陈述飞、蔡潇彬、刘雅静都强调要整合社会资本,并从价值观、制度、社会等层面提出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共价值),完善制度、规范,发展民间组织等第三部门等举措。(2)重构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部分学者侧重于对构建关系网络重要性的相关研究。吴东民主张将社区NGO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通过合作模式、信任模式、互惠模式来突破社区治理困境。张弛认为,通过强化社会关系网络,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可以培育社会资本,推动村庄社区化建设。张凯兰等学者侧重于对规范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的相关研究,将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非正式制度,纳入到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当中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也有学者从完善机制的角度提出通过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来完善社会资本结构。胡洪彬从宣传机制、治理机制、工作机制和民间组织四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完善治理机制,提升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推进制度构建,完善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强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构筑社会管理的辅助平台等重要举措。輵訛輥(3)优化社会资本外在环境的相关研究。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资本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那么,通过构建适合社会资本成长需要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培育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按照这个要求,唐贤兴提出通过完善法律执行,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及时回应民众需求,构建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等举措来适应和谐社会和社会资本成长的需要。(4)区域性社会资本发展研究。鉴于民族地区丰富的社会资本与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更需要发挥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吴开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人际网络、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创新乡村发展的互惠机制等五项适合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举措。

三、社会资本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评价

1、社会资本研究取得的成效

(1)研究是多层次、多视角、丰富和全面的。从研究的内容看,学者分别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主要构成要素、发展现状、培育策略及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从研究的视角看,学者分别从内部构成、服务功能等视角展开研究;从研究方法的看,学者主要包含规范研究,也包括实证研究;从学科领域看,社会资本的研究横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甚至出现学科交叉研究成果。(2)突出了应用价值。学者分别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为组织内成员提供工具性便利、推动组织内部成员的有效参与、构建组织内部成员的信任网络等方面对社会资本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和剖析。这样,更加明确了社会资本的研究导向,并给社会资本的研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社会资本研究过程中凸显的不足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是丰富、全面的,整个研究过程是深入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凸显。(1)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滞后。目前,国内外对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规范研究或者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模拟法等许多研究方法并未得到广泛而有效的运用。(2)社会资本的测量未引起重视。尽管研究中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从概念到构成要素到培育策略,但却忽视了对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如果不能对社会资本进行有效的测量,就无法了解某一区域的社会资本的存量,有效运用社会资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3)缺乏对社会资本的个案和比较研究。社会资本的存量是受区域限制的,社会资本的发展具有区域性和发展不均衡的特征。在目前的研究中,除帕特南对意大利南北进行比较研究外,国内外没有其他学者从事社会资本的比较研究。在个案研究方面,只有国外的帕特南、国内的张弛、吴开松、胡洪彬三位学者从事过社会资本的个案研究,其余的学者基本没有从事过社会资本的个案研究。事实上,顶层的理论研究是基于个案研究的,否则,缺乏可信度和合理性。

3、创新研究的建议

第9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优质课堂;教师话语

由于在国内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均是英语课堂,即便是所有的英语教材中都包含有大纲以及教学方法,但是学生接受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以课堂的形式展现的,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将课堂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知识点贯穿起来。因此,教师话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化,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了促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人们开始研究教师的话语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教师话语的概述

1.教师话语的概念

教师话语指的是外语(英语)课堂上教师对于二语学习者的授课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从事教学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因此又称为教学语言。教师话语是在20世纪50年代被人们首次提出,该种语言类型首先不是教师的生活语言,其次与其他的专业语言等也不能归于同类,只是一种教学语言的变体。该种变体语言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2.国内对于教师话语的研究

之前,我国在教师话语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主要研究重点放在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新的体会方面,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教师话语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类似于教师话语的研究也开始增多,专家和学者在研究的方向也是非常的多样化,比如有的主要研究教师话语的特征和功能,而有的则注重研究话语的礼貌性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还有人对教师话语的输出形式和输出量等进行系统详尽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对于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人们来说无疑都有非常大的启发,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给出理论依据的同时,真正进行实际研究的比较少,这也是我国目前教师话语研究的一个弊端。

二、个案研究

1.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Krashen和Swain的可理解输出理论及Long的交互假设理论等理论。二者分别对某校初中英语课堂进行观察,同时对该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挖掘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提问、互动、反馈等三个特点。

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某实验初中的英语优质课堂展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八年级(全班学生共45名)的英语优质英语课堂各一节课,英语教师均是本校被评为年度最佳英语教师的教师,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本次所选取的教师均是具有非常丰富教学经验,且吸收了全新教学理念的英语教师,因此研究对象非常具有典型性,同时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数据的收集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课堂为初中八年级优质英语课堂,讲授的内容是“What should I do?”,课堂时间为45分钟,课堂全程均进行录音,然后将录音的内容转化成文本格式的课堂观察,然后对教师话语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话语总量

教师话语的时间为30分钟,所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为66.7%,该数据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保持一致,由此证明在初中优质课堂上有大多数时间都是由教师话语组成的,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较低,课堂过程中很少出现互动的情况。

2.提问形式和类型

提问的形式主要是只需要采用Yes/No来回答的问题,或者选择疑问句,即“or”的问题,或者需要回答出特定的答案,最后一个是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提出问题。而提问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参考性问题,其二是展示型问题。所谓的参考性问题是教师对于问题的答案也不够明确,因此问题的答案随机性比较大。展示型问题则是有固定答案的,要求学生将固定的答案回答出即可。

在本次试验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共56次,其中Yes/No形式的问题所占比例为14例(25.0%);“or”形式的问题为18例(32.14%);Wh-形式的问题24例(42.85%)。由此说明,在初中优质英语课堂中Yes/No形式的问题主要目的是控制课堂,而Wh-形式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体现出教师在提问时更多的是想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而这种提问的形式对于课堂上的互动意义非常大。

参考性问题所占比例为53.57%,而展示性问题所占比例为46.43%,参考性的问题明显高于展示性的问题,参考性问题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可以说明优质英语课堂的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素质的提升。研究表明,参考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交互能力,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问题,因此参考性的问题对于答案中所要使用的语言要求也更高,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语言的输出量,对于其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展示性问题摘录:

Ask:When was Jim on duty?

Say:On July 18.

参考性问题摘录:

Ask: Do you have these problems or other problems in your daily life?

Say:Of course, there are a lot of...

Ask:Can you tell me?

Ask:What’s wrong?/What’s the matter?/What’s the trouble with you?

一般参考性问题,教师会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的生活建立某种联系,这样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创设一个真实的交流过程,从而使得课堂的互动性更强,同时也能够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如果再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这样在教学效果提高方面会更有裨益。

3.话语调整

教师在课堂上对语言就输入和互动两个方面均进行了调整,所谓的语言输出调整就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的停顿、重复或者放缓语速等,这样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对初中优质英语课堂展示进行记录中发现,教师分别对当堂课程中所学新单词、新语法时均出现了重复、停顿和语速放缓的情况。比如,在讲到“keep out”“the same as”等短语时,均有多达数次的停顿,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了解和记忆。

通过对初中优质英语课堂的展示中看出,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课堂时间,相对于学生话语来说更多的是由教师来主导课堂。虽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互动、提问等,但是互动和提问的问题都相对比较简单,教师也尝试去创设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情境,但是学生的差异性较大,所以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成绩比较优异的群体中。这样一来,无法保证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因此在以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颖子,何彤彤,王银霞.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个案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