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风险防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泰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动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风险分析 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前景分析 浅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及原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中国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购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9-09.
[8] 左妍冰.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878亿美元 首列世界三甲[EB/OL].http:///42071/2013/09/09/6871s4247359.htm,2013-09-09.
[9] 商务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Z].2013-09-09.
[10] 郭晋晖.对外直接投资“十连增”近四分之一企业亏损[N].第一财经日报,2012-08-31.
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虽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企业效率相对较低(陈旭升和钟云,2013)。效率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获得更大收益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Lu 等,2014),较低的效率水平必将阻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鉴于此,国内有些学者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效率进行了研究。其中,许多学者使用DEA 方法进行效率测算。虽然DEA 方法具有不需要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刘兴凯和张诚,2009)等优点,但是其未能考虑企业结转活动的情况。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拥有大量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等资产、负债,员工也需要大量的培训,这些投资必将会对未来的企业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忽视这些投资的结转活动,将无法正确测算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由Tone 和Tsutsui(2010)提出的动态松弛测量(DSBM)模型不仅将企业的结转活动纳入模型,而且可以测量企业每期的效率得分,相对于静态的DEA 模型能够更准确测算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因此,本文使用DSBM 模型测量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水平。
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高技术、高智力产业,其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共享和整合。因此,智力资本应当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当前没有文献研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对效率的作用。另外,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高精尖行业,容易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的资本约束,而且会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战略进行干预,并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商誉,获得更多的投融资项目。那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是否会对企业效率产生改善效应呢?二者又是否对企业效率产生联合改善效应呢?本文在使用DSBM 模型测算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后,使用随机面板Tobit 模型进一步检验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的改善效应以及二者对企业效率的联合改善效应。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现有文献的不足及改进方式;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简要阐述了DSBM 模型的框架和Tobit 模型的设定及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第四部分讨论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测算结果与Tobit 模型回归结果;最后部分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测量
目前,国内外直接研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效率的文献较少,现有文献一般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效率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綦良群等,2014;牛泽东和张倩肖,2012;原毅军和耿殿贺,2010)和静态DEA 方法(韩晶,2010;陈爱贞和钟国强,2014)测算效率。SFA 需事先根据研究对象设定正确的函数形式,但是现有研究并不能使我们准确设定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具体函数形式,因此使用SFA 测算的效率存在偏差;DEA 方法则可以避免由于函数形式的不同设定而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等问题(刘兴凯和张诚,2009)。然而,传统静态DEA 方法由于忽略了连续时期的结转活动而不能被用于测量企业长期效率的变化,DSBM 模型则将结转活动纳入模型,可以更好地测算企业长期效率。而且相对于假设投入与产出同比例变化的径向基模型,Tone 和Tsutsui(2010)提出的DSBM 模型属于非径向基动态DEA 模型,允许投入、产出与结转变量的非同比例变化,可以准确测量一段时期内具体每期的企业效率,比传统的静态DEA 方法更准确。因此,本文使用DSBM 模型测量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水平。
(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受到极大关注。Bontis(2000)基于加拿大非服务业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Marvidis(2005)与Riahi-Belkaoui(2003) 通过对日本银行业及美国最具国际化的80余家跨国企业数据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
Ghosh 与Modal(2009)基于印度软件和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智力资本与利润率显著正相关。国内学者李冬伟、汪克夷(2009)与秦辉、王瑜炜(2014)以及陈劲等(2004)与傅传锐(2007)基于国内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蒋谈与茅宁(2008)甚至认为企业只有注重对智力资本的积累与培育才会获得长期的战略绩效。
还有学者研究了智力资本构成与企业效率的关系。Bontis(2000)基于加拿大非服务业数据的研究发现,结构资本与物质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人力资本的影响却不显著。而Firer(2003)基于南非75 家上市贸易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影响不再显著。国内学者李嘉明等(2004)与万希(2006)还发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企业获利能力均有正影响,但存在显著性差异。陈晓红等
(2010)与曹裕等(2010)研究还发现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会因行业的竞争程度不同存在差异。还有学者研究了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蒋天颖与王俊江,2009;卢馨等,2009;张慧颖与吕爽,2014)。
(三)风险投资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现有文献对风险投资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丰富的研究。Megginson 和Weiss(1991)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投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缓解道德风险,而且风险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专业知识的合作可以提升企业绩效(Cable 和Shane,1997)。Spekman(1998)则认为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知识共享、资源整合、缩短产品市场化时间提升企业绩效。但是Gompers(1996)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IPO 之后实际绩效会下滑,Jain 和Kini(1995)基于北美市场136 家企业IPO 前后数据研究发现,IPO 前后无风险投资企业比有风险投资企业绩效的下滑速度更快。国内学者蒋健等(2011)认为风险投资对企业在上市前的盈利能力与业绩成长有促进作用。陈见丽(2012)则发现当企业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超过30%后,企业的业绩成长状况变差。
还有学者研究了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效率的影响。Lerner(2002)和Leleux 与Surlemont(2003)研究发现,拥有政府背景比无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具有潜力但又缺少投资企业的认证作用更强。Celikyurt等(2012)和Krishnan 等(2011)发现,持股比例较高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监督作用较强,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与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绩效水平。Brander 等(2002)、Hochberg 等(2007)及Tian(2012)发现,具有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更多互补性管理经验,还可以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Bottazzi 等(2008)指出联合投资也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机构的搭便车行为,对其监督作用具有消极影响。Nahata(2008)与Krishnan 等(2011)发现,声誉好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帮助企业构建有利的营销网络和渠道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吴超鹏等(2012)、侯建仁等(2009)与孙杨等(2012)基于国内数据得出了类似结论。
现有文献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企业效率的测度主要采用静态DEA 与SFA 等方法,没有考虑企业经营活动在不同时期的结转情况;第二,只注重企业智力资本或风险投资对效率的单一影响,缺乏对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联合效应的研究;第三,缺乏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风险投资与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本文以2009~2013 年我国52 家上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DSBM 模型测算企业的动态效率,并使用面板Tobit 模型检验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企业效率的单一影响和联合效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DSBM 模型测算了2009~2013 年我国52 家上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得分,并使用随机面板Tobit 模型检验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得分的改善效应,以及智力资本与其构成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风险投资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得分的联合改善效应。研究表明:(1)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呈下降趋势和发散特征,企业之间效率差距存在扩大趋势;(2)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对效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应,但其构成要素中除物质资本对企业效率的改善效应显著外,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改善效应并不明显;(3)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具有显著的联合改善效应,持股比例较高和声誉较好的风险投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均具有联合改善效应,具有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则与物质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联合改善效应,存在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则与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联合改善效应。
(二)政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坚持科学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改革,依靠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效率。政府部门应强化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政策引导,改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整合机制,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人才、融资、服务、管理等体系和模式的改进,促使完整高端装备制造业链条的建立,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升企业效率打造良好的基础;同时,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促进效应,促使企业改善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改善企业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水平管理人才、研发人才、技能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升企业效率,逐渐缩小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之间效率水平的差距。第二,优化智力资本结构,突出物质资本的作用。智力资本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作用不明显,反映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科研设备的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科学的企业文化及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为了通过智力资本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水平,除了加大科研设备投入之外,还应强化对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放弃重学历和资历、轻能力和业绩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同时还应当继续强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组织形式,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加强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和基础环境建设,健全知识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组织运作的灵活性,实现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第三,强化风险投资与智力资本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联合作用。虽然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构激发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效率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持股比例较高、声誉较好和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则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并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激发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联合投资和具有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则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激发结构资本对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注重风险投资与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共同作用,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构激发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正向效应。
关键词:风险投资;市场;金融
一、前言
风险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从我国目前来看,风险投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极大的阻碍。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寻求促进风险投资的完善策略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就对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我国风险投资的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非常重要,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风险投资是发展高科技技术的重要方法,能够让我国的金融发展与高科技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融资,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科技成果闲置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使我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和高效化。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制,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的,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科技运作机制,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产业化的整个过程。在当前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大力完善风险投资,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是我国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风险投资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乃至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具体来说,我国的投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资金不足,来源狭窄。从我国风险投资来看,资金的不足和资金来源的狭窄现状对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如此,在实际的风险投资使用中,资金利用率较低。在整体的风险资金中,财政的拨款和银行的贷款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而财政拨款以及银行的贷款对规避风险的要求不能与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相适应。在这种背景下,根本不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风险资金的经营效率,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如此,因为我国没有建立起非常有效的金融体制,使得往往保险基金及养老基金都受到了法律和法规的极大制约,根本不能有效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来。而在民间资本日渐兴起的今天,无法充分利用民间资金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亟须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
(2)风险投资发展区域不均衡。从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来看,存在着地域过于集中的问题,发展非常不平衡。风险投资能够同该科技产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彼此互相促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地区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引导风险投资的发展,进而有效带动高科技产业的进步,并具有了非常强大的自我完善功能,进而在该区域产生良性的产生循环积累扩散效应。同其他地区相比,风险投资的发展差距就被进一步拉大。所以,风险投资的区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这也充分表现出了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不同地区的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
(3)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急需完善。从目前来看,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并不完善,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风险投资的发展。系统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对于风险投资的连续性和报酬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旧不完善,使得风险资本并不能非常有效的退出。在我国证券市场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开始加大对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的完善支持力度,但是仍旧没有形成多种渠道的,多种层次的风险退出机制,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急需完善。
(4)缺乏必要的风险投资资源。缺乏必要的风险投资资源严重阻碍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并没有在大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而仅仅是停留在试点的阶段,是一种自发的状态,根本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此外,我国并没有充分有效的规划措施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也没有充分的法律保障。从另一方面来讲,缺乏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没有精通风险运作的相关技术人才,更没有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这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前景思考
基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考虑到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有效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希望能够提供参考性建议。
(1)大力开拓融资渠道。大力开拓相关的风险投资融资渠道,能够有效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多元化的风险资本融资来源,能够大大降低融资的风险,提升融资的效率。比如可以通过利用上市、募集或者发行债券等各种方式来有效筹集资金。要积极改变我国目前政府为主要出资人的现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风险投资网络,大力支持相关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等公司。如果一些公司的实力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且有必要上市的话,就要鼓励和帮助其上市,并充分利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去保证其合法权益。另外,在我国居民投资意识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应该充分挖掘这部分资金资源。
(2)积极引进国际先进风险投资,让区域风险投资发展更加平衡。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与高收益相互并存,从国际风险投资的经验来说,存在着“成三败七”或“九死一生”的情况。同时地区间风险投资的不平衡发展,要求积极引进国际先进风险投资,结合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情况,推动地区间风险投资的平衡发展。
(3)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立科学可靠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立风险资本市场的关键是建立风险资本的出口(退出机制)。没有出口就无法获得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无法补偿失败项目的损失。让风险投资卷入常规企业,风险投资的功能就丧失了。所以,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应从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场所入手。建立可行的退出机制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并完善第二板市场。
(4)加强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是吸引和保护风险投资者不可缺少的武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风险投资的重要性有别于其他产业。这是由风险投资、研发费用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决定的。如果没有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将直接威胁到风险投资的生命线。当前不仅需要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更需要有效地执行这些法律法规。既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也保护风险投资人的利益。
五、结语
风险投资是我国新时期能否有效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科技产业能否取得重大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要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该大力开拓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国际先进风险投资,推动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加快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建立可行的退出机制并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占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
博士学位论文.
[2] 孟祥林.美德风险投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博士学位论文.
[3] 周敏.中国风险投资2006 盘点与2007展望[J].科技智囊,2007.
[4] 万金荣.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
【关键词】云南 风险投资 现状 对策
云南在2000年以后,伴随昆明、玉溪两个高新开发区的建立,陆续成立了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其中有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但由政府出资和管理的风险投资占很大部分,而相对单一的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风险投资组织不应成为云南风险投资的主要形式。此外,由于科技实力不够和资金管理上的不足,云南风险投资业发展水平一直远低于东部发达省份。
一、云南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云南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云南风险投资业处于探索阶段。云南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在全省各地主要城市陆续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云南省财政还一次性安排5000万元,设立了云南高新技术产业风险专项资金。昆明市科技局也从2003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支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其它还有一些由科技、金融、财政等部门和开发区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都对风险投资业在云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目前云南已有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如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红塔兴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云南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可以看出云南风险投资业起步晚,发展慢,其投资多以政府出资,项目多处在示范阶段,生命力还很脆弱,迫切需要更多资金技术的支持。
云南还没有较为正式的风险投资企业。云南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参与的社会化程度小,尚不能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风险投资活动远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目前云南省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只有1~2亿元的资本,而且基本靠资本金运作,未能牵动起更大范围的资金支持体系,只能支持一些短平快、投资少、风险小的项目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高技术创新对风险资本的需求。云南缺少真正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高科技风险企业,如云南省科技产业创业有限公司是省科技厅主管的公司,代表政府出资者参与运作,引导全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所以云南风险投资主要还是政府行为,而且主营业务也并非在风险投资上,云南省几乎没有一家真正的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风险投资公司。
云南风险投资企业多以参股方式进行投资。云南的几家风险投资机构普遍求稳、求保险,所以投入的资金不多,且基本上都以参股方式进行投资。例如成立于2000年8月的云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当时注册资金是8100万元,是一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股份制公司。但云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股份分配中云南银通投资有限公司有37.02%的股份,云南滇能(集团)控股公司有25.93%的股份,剩下的股份由云南省科技产业创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财福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金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持12.35%,控股比例在4%-30%之间。
云南风险投资企业多以委托方式进行理财。由于云南风险投资业刚起步,企业的理财方式也显得盲目,大多采取委托比较有经验的企业或中介机构进行理财。例如2000年成立的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健全,风险投资的进入、监管和退出机制还没有建立,以及在云南省适于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投资的项目不多,所以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几个项目主要集中在昆明的基因、生物和制药领域,而大部分资金则委托北京兴业公司理财,并且主要是用于买卖股票,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的主营业务并不是风险投资。而上述的云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也同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一样也是委托其他公司进行理财。
(二)云南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云南缺乏风险投资所需的创业环境。云南风险投资出现的部分问题与云南的社会文化相关,比如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社会缺乏必要的创新和发明的保护和尊重,社会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使风险机构都裹足不前不敢进行中前期投资。另外云南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与较发达的市场经济省份相比,云南的市场更加的处于无序状态和拥有相对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导致开拓难度增大。
云南地方政府对风险投资业扶持力度不足。云南省政府在风险投资方面采取了一些大的举措,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工作的进展仍然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作为政府,直接参与到风险投资当中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没有真正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可以出资引导风险投资的良性发展,但是政府绝不能完全自己投资自己管理风险投资企业,因为这样很容易产生权利寻租,滋生腐败。
云南风险投资业缺乏成熟的项目市场。在云南,昆明、曲靖、玉溪、红河、西双版纳几个地区占了全省科技投入的85%。其中曲靖、玉溪、红河都是大型烟草企业所在地,当地支柱产业比较单一且不够成熟,这一现象反映出大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云南的生物制药、生物能源企业也比较多,如云南大东生物制药集团公司、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但是都因为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原因,云南的生物技术产业没有形成成熟的项目市场,其发展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东部省份。
云南缺乏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的资金运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筹资、投资和撤资,风险投资能否顺利退出实现预期回报是风险投资发展的核心环节。在云南,影响风险投资的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发展太慢,所以上市比较困难,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现实问题。
二、云南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对策建议
(一)云南地方政府应加强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的力度
世界各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均制定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及相关的法律予以支持。我国政府虽然明确表示要支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但力度不够。全国范围内目前既缺乏宽松的税收政策环境和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又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规范的管理方法,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相比全国,云南风险投资发展水平最为落后,其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主要是缺乏地方法规的指引和保护,在国家层面上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散见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没有专门的风险投资法。这就需要地方立法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地方法规以引导地方风险投资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建立风险投资咨询公司,为省内外投资者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包括开展项目筛选、项目推荐、项目评估,接受投资者委托对项目进行管理,使风险投资得到省内外社会各界的认同并吸引各方资金参与其中,让风险投资业在云南的建立和发展得到保障。
(二)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大扶持力度
虽然当前云南省政府财力比较紧张,各方面对财政的资金压力很大,但政府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我省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量结合一些省内大型企业从资金上支持风险投资的创建,使风险投资业成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技术产业需要的资金支持体系。因此,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条件。
(三)基于云南生物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生物技术
在当前面临新的经济形势下,云南省经济也面临严峻形势。云南要使生物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急需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生物科技支撑能力,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云南必须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基于云南生物资源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把富饶的生物资源与风险投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生物技术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企业发挥加工和销售优势,风险投资机构发挥融资优势,研究机构发挥技术开发优势,由政府和风险投资机构整合各方力量,这样才能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从而规模化地走一条资金与技术相结合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产业化之路。
(四)建立和完善云南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便捷的退出渠道是风险投资运作和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虽然市场和二板市场发展太慢,上市比较困难,规范云南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必须依赖产权交易。因此,云南应积极创建一个区域性风险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专门从事科技型企业的产权、技术、专利等交易,以便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如并购、回购方式)提供多途径的出口。云南风险投资资金可以实行企业并购方式退出,企业被其他企业和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云南已经具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它们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并购,一方面可以提收购企业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风险投资企业的合理收益。
三、结束语
风险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遵循自身的经济规律发展,云南在其中既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亦不能放任不管无所作为。云南应着力于打造宏观环境,按市场经济规律引领各类资本的有序进入。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工业基础落后的省份来说,发展风险投资要适度、有序,目前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并不可怕,重在研究解决的措施。我们要认真研究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发展风险投资业为云南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树华.对云南风险投资机制的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11).
[2]《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对策研究》课题组.云南省科技风险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2,(11).
[3]何奕.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2010.
[关键词] 郑州市;科技和金融;结合路径;政策取向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几年来,河南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对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发展速度仍然相对落后,科技力量相对薄弱,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承担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做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工作,将对加快郑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分析
(一)美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分析
美国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美国财政性金融对科技的资金供给路径。中小科技企业是科技型企业的主体,也是最需要政府扶持的对象,美国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于1953年成立小企业管理局(SBA),为中小企业在其研发期、种子期等中小型阶段提供必要的科技、金融和管理支持,辅助中小企业顺利步入成长阶段。
美国的政策性银行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以扶持,如联邦政府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向外向型中小科技提供多种优惠的短期信用担保和保险;美国政府采购部门也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如1952年《小企业法》规定政府采购合同必须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中小企业。
2.美国金融中介资金供给路径。美国的商业银行数量在7000家左右,并且随着合并和2008年底金融危机以来的破产倒闭,有减少的趋势,但美国的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为主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信贷市场上的竞争驱使金融中介体系在市场机制下获得高度发展,促进了美国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的成熟。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为美国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补充。
3.美国科技对金融的技术供给路径。美国科技对金融的技术供给所推动的金融创新包括:纽约“票据交换所银行间支付系统”(CHIPS)、联邦储备通讯系统(FRCS)、银行和信用卡组织支付终端(POS)、美联储大额美元清算系统(Fedwire)、家庭银行(PC Banking)等。
(二)我国发达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现状分析
1.广州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传统化。在广州地区,无论是科技型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其技术和发展模式都偏向传统,成熟较快但发展较慢,使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也表现出传统性。在科技产业结构上,电子与信息行业这一“传统”的高新技术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使其他领域的技术难以进入。因此,金融对科技的资金支持路径传输的是银行信贷资金和上市得到的资金,而科技对金融的技术供给路径传输的主要是传统信息技术。
2.科技与金融结合基础牢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外资企业带着先进的科技涌入广州,众多金融机构也云集广州,这两者使广州在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不仅十分稳定,而且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向更高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财政对主导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广州市政府历来重视电子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其给予重点财政扶持,提供直接资助、创新基金等多项优惠政策,极大的促进了电子与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但这种政策倾斜也可能导致其他行业获取的财政支持减少,不利于多元技术的相互转化和弥补。
三、郑州市科技与金融结合现状分析
(一)郑州市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现状及融资情况
目前,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其中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行业为主。另外,企业使用过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渠道按融资金额大小依次是:民间融资、银行贷款、股权融资、政府资金和小额贷款公司等;24%的企业甚至没有进行过融资。另外,企业资金用途按紧迫程度依次为补充流动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投入新的开发项目、购置厂房或土地。
目前,郑州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基本上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向银行贷款,但条件苛刻,要有土地、厂房等抵押物,而且手续繁琐;二是向民间借贷,但需承担高利贷,风险更大。此外,政府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导致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缓慢。现实已经表明,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二)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
1.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看,呈现高需求、小额度的特点。郑州市目前有50%以上的企业对融资需求度高,其中又有80%的企业需求迫切。已初步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产品进入销售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大多在200-600万元之间。
2.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看,渠道单一,门槛和成本过高。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多靠银行贷款。另外由于银行不愿在不能分享企业发展收益的情况下承担更多风险,造成企业融资门槛、成本过高,手续过于繁琐,甚至超出企业承受能力。
3.从企业获取资金的难易程度看,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风险投资以及政府资金的扶持。由于郑州市创业投资机构少、规模小、投资能力弱以及市场体系不完善,吸引社会资本少,退出渠道不畅等问题,使得8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基本无法获得风险投资。
四、郑州市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对策分析
(一)加强规划引导,培育创新资金供给主体
通过设立科技银行、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专业化的科技融资租赁公司、支持专业化的科技担保公司发展等,完善科技创新资金的供给主体。总体上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不断推动科技与金融的合作。
(二)创新融资方式,拓宽科技金融合作路径
1.路径一: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一是扶持商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的设立与发展,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并在投资过程中进行资金与企业的匹配;二是政府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联合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发现前景较好的投资项目。
2.路径二:政府、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多方合作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一是设立科技企业信用互助担保基金。政府、企业群体和金融机构按照适度的投资比例合作对科技企业发放担保贷款,通过协定资本运作模式,建立健全风险共担机制等。二是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金融机构。组建由政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公司,如“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目的是推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票据贴现、贷款转让以及与小额贷款有关的咨询等业务。
3.路径三:政策支持科技担保公司发展,拓展科技融资担保服务模式。一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设计,将原来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资助改为政府担保风险补助,通过担保公司担保、银行贷款、风险共担的市场机制,将财政科技投入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二是不断推出了创新担保产品。如“天使担保”、“担保期权”、“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订单/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政策性拨款预担保”等担保特色产品。
(三)健全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离不开协调有序的政府管理、高端的科技金融人才、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等,主要包括:建立科技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统筹规划科技金融资源,协调制定科技金融政策;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体系;吸引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各种服务体系。
[参 考 文 献]
[1]Aghion, P. and Bolton, P.A Theory of Trickle-D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64(2)
[2]Allen, F. and Gale,D.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Sharing. Cambridge : MIT Press,1994
[3]Alchian, A. A. and Demsetz.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5)
[4]陈洪.广东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特点和对策[J].财政研究,2008(8)
[5]樊纲.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总论[J].财贸经济,1999(6)
[6]范承泽,等.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1)
[7]郭鸿.风险投资与科技创业[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8]李颖,等.金融发展对国内科技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决策,2009(23)
[9]林毅夫,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10]彭文平.金融发展阶段: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刚刚起步,还处于学习阶段,发展相当不成熟,风险投资市场还未健全,风险投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还处于边实践边探索的阶段,无论是实业界,还是理论界对风险投究竟应从哪几个方面评估,采取什么方法评估,以及由什么样的人或机构来评估等还处于研究之中,没有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评估体系。本文从国内外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情况以供参考。
一、国际风险投资评估概况
风险投资的对象是新项目或新创企业,由于市场前景等各方面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是名副其实的一种高风险性的投资行为。要想降低风险,需在投资前较准确地预计风险之所在,投资后对其加以有效的管理控制。可见投资前预测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风险预测取决于有效的风险投资评估决策过程。在风险投资的发祥地美国,风险投资家和金融界的专家将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风险投资家用何种标准来评估一项投资项目的投资潜力?”“风险投资家利用何种模型来对投资进行评估选优?”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者采用一定评估指标来判定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对此许多研究机构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投资决策评估指标选择的调查结果表明(表一),管理层素质构成风险投资决策的首选指标,其次是产品市场增长和投资回报率。
美国纽约大学企业研究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s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对100家专业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评估决策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在24个考虑因素中,首选因素是“企业家自身具有支撑其持续奋斗的禀赋”;其次是“企业家非常熟悉企业自身的目标市场”,第三是“企业家以往领导能力的证明”和“在5到10年内至少能获得10倍回报”。位列最后的是“风险企业将开发一个新的市场”和“我不会进行追加投资”。调查再次表明,管理素质、产品市场及投资回报等构成风险者进行投资评估决策的几项主要因素。表二列示了该调查揭示的前10个评估决策考虑因素。
在定性阐述评价准则的基础上,tyebjce and bruno (1984)最先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得出美国风险项目评价模型。数据基础是从电话调研的46位风险投资家和问卷调查的156个风险投资公司中选出的90个经审慎评估的风险投资案例。他们请风险投资家根据案例对已选好的23个准则评分,标准是4分(优秀),3分(良好),2分(一般),1分(差),此外还分别评出各个项目的总体预期收益和风险。这样得到一组数据后,经因素分析和线性拟合,得出评估基本指标,划分为五个范畴,并根据各范畴指标对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的影响,模拟出风险投资的评价模型。
因此认为对预期收益影响最大的是市场吸引力,其次是产品的独特性,而管理能力和环境威胁抵抗力对预期风险产生影响,兑现能力对两者不产生影响。
相关的研究有:macmillan, sicgel, and subbanarasimha (1985),利用信函方式,通过格式问卷,调查风险投资家评估潜力投资时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并对各标准的重要性打分。macmillan,zcmannl,and subbanarasimha在1987年对风险投资的评估指标做了一个类似的统计调查。1988年sandberg,schwerger,and hofercf对其经济统计评价和修正。
rah(1991)t ran turpin(1993)分别分析了新加坡和日本,创业家的人格及经验均被认为是重要的评价依据,而财务因素(financial consideration)则是风险投资中最不重要的方面。
美国vanceh?fried and robcrt d?hisrichz(1994)两位教授联合做了有关调查。他们在三个地区:硅谷,波士顿和美国西北地区各选择六位著名风险投资者,采访其投资项目决策的具体过程。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所选取的案例是真实的和最新的。这18个案例分别是电子等行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种子期:3,成长期:7,扩张期:4,杠杆收购:1,在公司收购:2,重组:1),投资额在5万美元至600万美元之间。实证调研结果分两部分。首先得出15个“基本评估标准”,分战略思想、管理能力和收益三方面。
评估准则分别是战略思想,包括成长潜力、经营思想、竞争力、资本需求的合理性;管理能力,包括个人的正直、经历、控制风险能力、勤奋、灵活性、经济观念、管理能力、团队结构;收益,包括投资回收期、收益率、绝对收益。其次,建立起一个决策程序模型。模型描述从寻找项目到选择出正确方案的六步流程;同时总结出风险投资家在评估过程中采取的多种评估手段示。
edward?b?roberts(1991)对两个风险投资公司进行了深入调查,atlantic capital公司和boston investors公司从事高科技行业的风险投资有十几年历史,都使用多阶段的评估选择投资项目,但是在评估准则和决策过程有自己的特点edward?b?roberts 详细介绍了两个公司评估风险项目的准则,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同时分析20个已经过审慎评估的项目,提出创业家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
相关的文献还有joshua lerner (1994)提出的风险投资家如何利用联合管理来降低风险;robert?d?hisrich (1995)提出风险家的个人素质要求、能力要求,被认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价值不仅是钱,还有管理,信息等管理服务。robert polk等人设计了一个具有58个变量的指标体系,通过工业新产品的案例统计分析发现,单独进行技术风险评价对预测高科技新产品的成败十分重要。
我国台湾地区的创业投资事业一直蓬勃发展,从1993年颁布“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以来,至今成立了41家创业投资公司,具估计总资本额已超过200亿台币(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系的客座交售刘常勇先生等,在创会的帮助下,对台湾地区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现状作了调查和统计,总结出台湾地区创业投资事业的特点,经营形态和投资策略;同时总结出创业投资决策程序和评估准则(表四)。决策程序包括如下阶段:投资方案取得阶段,投资方案筛选阶段,投资方案评估阶段,投资方案协议阶段;各阶段评估重点不同。评估准则主要归纳为商业计划书、经营机构、市场营销、产品与技术、财务计划与投资报酬等五个方面的22个重要准则。认为台湾风险投资家最关注财务和商业因素,具体评价等,风险投资家希望看到的好项目是合适的企业在合适的时候拥有合适的技术,并存在或能够创造出合适的市场,最终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就对投资项目的评估提出很高的要求。有经验的风险投资家认为,识别投资对象是好项目的关键,因为环境与市场的变化是不可预知的,也是无法控制的,只有经营者的强烈愿望和意志,才能克服困难和挑战,确保成功,因此投资对象应是具有创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经营团体。 同时客观的数据资料与科学的实证分析过程,也是筛选好项目必不可少的,投资公司面对每年数百件的申请案例,没有一套严谨有效的投资评估程序,难以做出最适当的投资决策;针对越来越专业化的高科技项目,只有事先充分的信息搜集和审慎的研究评估,才能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事先防范,将投资风险度降低。
二、我国风险投资评估的现状分析
风险投资在我国目前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吉林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已开展了有关的课题研究,许多专家就如何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风险投资概念及特征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式和机制;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及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
风险投资的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
风险投资的创业投资体系等。
还有学者对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指标及投资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东南大学经管学院的尹淑娅还对美国santa clarn 大学的tyebjee and bruno(1984)两位教授提出的评估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修改,并用权重和概率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的评估标准做出了量化,对我国风险投资评估的量化作了有效的探索,但是修改的数学模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决定预期收益的预期风险的权重系数如何确定,以及当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的数值计算出来后,应该如何确定一定的数值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投资决策的结果将是否投资该风险项目等,从而影响模型的实用性和使用范围。总之,我国学者对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初步的探索阶段,总体来说有助于了解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的风险投资运营特点,但目前的研究对微观层面的问题涉及不多,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国内的风险投资在实践中还处于起步中,目前的主力是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在项目选择评估中比较侧重于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忽视了其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性,缺乏“通才”式的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大多数投资公司基本上是站在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评估项目,进行项目的投资,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缺乏深入的量化研究。与国外风险评估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学科研究滞后,风险投资评估学理论体系尚待建立。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门系统的风险投资评估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大多数投资公司往往采用一般项目投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远远不能适应风险投资的需要。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使得对评估中某些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不一致,对一些评估方法混淆不清,运用有误。目前,风险投资评估理论研究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实践的发展呼吁着风险投资理论的指导。
(二)我国在进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时,着重于项目自身要素的评估,而对被投资企业素质(尤其是创业者)的评估注重不够。
目前,我国在进行项目评估中,着眼点大多仅仅盯在项目本身的预期经济效益上,进行市场调查,查阅的有关资料,都是为了证明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否先进、适用,以及产品需求如何,销售量可能多大,目前及以后年度的销售价格怎样等,从而测算出项目预期经济效益有多大,以之作十分重要的项目取舍标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种短缺型经济,一个重要特征是供给方面的经济性短缺。从供给短缺的现状出发,几乎大多数投资项目都是需要的。通过项目评估往往表明它们都是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但是,仅从项目自身要素出发,以单纯的效益标准来衡量投资是否可行,其条件并不十分充分。项目预期效益好,仅能说明项目是可行的,其投资就不一定可行。因为,投资最终总是要落实到一定区域的某个特定行业的企业。当投资项目估价不准确或被投资企业的素质低下,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其预期的经济效益时,经济效益标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其结论的准确性自然也是值得怀疑的。
(三)缺乏对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
投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与投资活动有关的各种条件,它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优越的投资环境是投资顺利进行和发展的保证,有利于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恶劣的投资环境会阻碍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缺乏专业的风险投资评估机构和中介组织。
当前高新区企业融资难限制了企业发展壮大,而高新区政府狭窄的融资渠道则直接制约着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高新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经营环境的能力。在深入调研太原高新区的基础上,分析了太原高新区的投融资现状,提出构建我国高新区投融资体系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高新区;投融资;战略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17-01
1 太原高新区发展情况
(1)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2年底,太原高新区按新办法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4家,共实现科工贸总收入769.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32.5亿元,实现利税38.0亿元,出口创汇2.87亿元。
(2)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效应凸显。2012年末,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4364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2035人,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2395人。高新技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园区科技创新与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2012年,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35.9亿元,科技活动人员13489人,拥有发明专利325件,共申请专利783件,专利授权数511件。统计表明,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区开展R&D活动的绝对主体。
2 太原高新区投融资现状分析
2.1 资金短缺严重影响高新区企业的发展壮大
资金短缺是高新区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有的处于“孵化器”中的产品因资金短缺而不能及时转化现实产品,有的已经走出“孵化器”产品因资金短缺而不能扩大生产产量、形成规模。不解决企业资金的瓶颈问题,高新区企业的发展壮大将受到根本性的制约。
2.2 企业投融资环境恶劣,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环境尚未成熟,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是几乎所有企业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很小,许多企业甚至根本没有银行贷款;科技扶持资金覆盖面小,仅是一些企业资金来源的补充。
2.3 风险投资没有真正进入高新区为企业服务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金融通渠道,没有风险投资,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会受到很大影响。现有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规模小、启动慢、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手段落后,管理体制不合理,作用有限。在太原高新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几乎与风险投资没什么关系,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绝大部分采取“自力更生”的办法自己解决。
2.4 资本市场不发达
资本市场是高新区企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虽然国家在股票市场上推出了高新技术产业优先上市的政策,但在具体的操作措施上支持力度仍显不足。与沿海地区相比,山西资本市场发展慢、规模小、上市企业数量少、筹资规模小。从企业所属的行业来看,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从省内证券市场来看,证券经营机构少,远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3 我国高新区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新区投融资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投资发挥着提供公共产品、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信息和其他公共服务、引导、扶持和放大民间投资等市场和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提供市场组织创新规划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制度性公共物品、提供财政出资的政策性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府资金扶持与引导政策等三个主要方面。
3.2 与金融业相结合,形成1+1>2效果
高新区和金融业的结合,产生以下两个效应: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将触角伸向金融行业,高科技前沿信息和动态通过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传递到金融业,专职或兼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的评估论证,从而产生高新技术产业评估机构;另一方面,金融业向高科技产业渗透,将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传递给高技术企业,经济、金融专家协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通过合股或参股等形式投资,提供信用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产生科技开发银行。
3.3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利用风险投资的步伐
鼓励银行、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联合成立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多层次、多元化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并允许部分养老金、保险金及其他长期资金运作。通过完善购并和清算市场等途径,建立良好的风险资本撤出机制。建立高效的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采取灵活的投资形式,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风险投资机构的健康运作。培养风险投资人才队伍,提高风险投资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4 建设相关的支撑体系,完善配套体制
通过制度环境建设,达到规范、促进高新技术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的目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制度环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制定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有关政策,包括金融、教育、人事、知识产权保护、财税优惠等方面;建设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的合理流动体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并加强监管,保证其相对的独立性、权威性、公平性。
参考文献
[1]索玲玲.中小企业投融资与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刘曼红,(美)林博.风险投资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元.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3[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摘要:近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风险投资的发展显然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本文中,对风险投资在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国内国外实例以及国家政策调整和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风险投资;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风险投资广义上主要是指均具有较高的潜在回报、高风险的投资;而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资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企业的股权资本。在投资行为方面,投资是隐藏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失败风险,旨在尽快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产业化,以获得一个高回报的投资流程。从运作方式的角度来看,是根据投资中介投资的高科技企业组成的专门人员管理,尤其是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具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公司,切实的把分管的资金投入具有丰厚利润回报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并通过后者的上市或被并购从而获取高额资本回报的企业。除了客户是在一些初创企业,而不是大公司外,风险投资公司在这点上类似于投资公司。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初创公司,除了缺乏充足的资金还需要经验丰富的经营企业的建议。风险资本家投资于一家新的企业,帮助管理团队将企业经营发展到可以“上市”的程度,即将出售其股份给投资大众。一旦实现这一目标,风险投资公司将售出其权益,转向下一个新的企业。
二、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分析
无论在其他国家还是中国,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都在创新和创新财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使本国经济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时开始萌芽,于80年代中期的“863”火炬计划,在一些部门、地区和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也相继建立了一些各具特色的风险投资公司。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大量成立,风险投资行业在总投资额上大幅提升,上市公司、证还司等机构也开始看好风险投资领域,特别是以创业板市场作为主要退出渠道的风险投资正掀起热潮。但中国的投资周期较长,投资期限至少3年,大多数都经历了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风险投资一旦成功,将获得的回报率很高。但是,当其他产商的伪劣产品可以使风险投资达不到预期收益风险投资目标失败的全部损失和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风险投资的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投资专业化。风险投资不仅是一种投融资体系,而是一种集资金融通、企业管理、科技和市场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活动。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领域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虽然风险投资在中国真正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久,但是由于中国的发展以及特殊的市场,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非常的迅速,这其中很大的一个方面是风险投资公司中能够看到这一个体现。中国风险投资远远不能与国际惯例中的风险投资相比,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中国风险投资确实世界级的。这种反差造成一些在中国的风险投资问题。
三、现有的风险投资在中国发展中的问题
1.风险投资的扩大,小规模基金受到成熟大企业排挤
从当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来源看,主要由政府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出资。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绝大多数风司只能进行投入少、低风险的项目投资,也很难设计有效投资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VC是一种更适合于传统融资方式。(1)风险投资具有较高风险性,投资项目是具有高成长性,目的是获得潜在的高收益。它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不是资产负债状况。传统中小型企业开发新项目,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产品试销、扩大生产等方面各环节都潜藏着巨大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安全性考虑,往往不会提供贷款;(2)风险投资资金流动性不高,是一个长期投资,资金流供给稳定。在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它能满足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和不同的阶段发展对资金需求。银行贷款都难以满足这种少量多次的资金需求;(3)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投资者和企业是风险利益组合体,并会积极参与企业经管理,为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明晰产权,为传统中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完成向现代企业的转型有指导作用。银行贷款则只注重本金和利息,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及费用。(4)风险投资严格规范企业财务监督的运行机制,通过各种法规政策的规定执行,可以调节中小企业的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在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很难顾及规模较小、且一般为民营的中小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趋势的产生与OPI市场疲软以及科技股下跌有很大关系。同时,特也表现出投资的民营资本的强劲增长,在2006年私募资本投资总额高达6600亿美元。在民营资本赚钱的同时,风险投资公司也不甘示弱。五大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发展的同时,其它公司的融资规模已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缺少具有发展前景的风险企业,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难。
2.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水平不高,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
在中国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决定投资、谨慎选择、缺乏系统,确定投资对象仅进行股权投资,缺少进行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和优秀的理财家在参与经营管理方面是十分欠缺的。有的甚至不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直接以发放贷款的形式进行投资。在对投资对象的选择方面,也不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初期,而是已发展到一项目的某个阶段,而不是从开始到结束,参加科学和技术开发、合资企业成就转让、引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因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表现在A股主板交易市场上市门槛高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专门为风险企业提供退出途径的创业板市场至今尚未建立等。
3.投资目标转向国外发展缓慢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风投投资缓慢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企业经营,而是实现增值,一般在发达国家,有三种风险投资的最终退出机制:一是公开上市;一是并购;一是股权转让。但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也不能保证风险投资的未来。最终,使风险投资扩大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投资目标转向国外,意味着较难吸引投资,面临巨大挑战。
4.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制约中国的风险投资的发展,因为法律法规滞后,行政干预,资金投入不足,在经营和发展的法律环境,以及中介机构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形成真正适合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和现有的法律基本上是在许多方面的公司法和风险投资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和矛盾。体现在市场准入和组织形式存在,如合伙企业法的法律障碍的风险投资机构只允许一个自然人,做行政色彩过浓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利益的商业伙伴关系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动机的资产委托管理缺乏法律规范等,如在我国已经实行风险投资的基础,但仍然没有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立法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建设,使禁止非法集资活动税收的国家,尽管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15%的所得税率,但没有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的风险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所得双重征税。市场环境和中国的风险投资运作和发展的法律环境的滞后。
四、现有的风险投资在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完善法律和融资的规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投资的各类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涉及企业、中小企业和投资者保护的操作规程合法权益的;增加融资风险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其融资的歧视,如风险投资的税收减免,补贴。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降低投资风险;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资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的支持,积极倡导企业创新、青年创业。同时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向,积极促进行业科技成果的完善。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建立专门的服务,咨询服务,树立企业债券和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2.针对公司管理层面对策。加大科技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满足产品和服务要求,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必要的证明技术可行性,项目的经济的成功,以吸引资金;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团队,明晰产权,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运作更高效,更规范,更透明;将培养创新和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培养专业的创业投资机制,树立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超前的创业团队形成统一的;在具体的实施阶段,真实的评估项目的增长,利润,风险市场形势预测,生产和营销计划,使投融资双方有更深入和项目的全面了解;投资者友好协商阶段,互惠互利的原则,平等的精神开展合作,主动帮助风险投资管理和退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友好的关系,形成良性吸引投资者的周期。风险投资是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传统的发展的有效融资渠道。
3.顺应市场环境发展。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科研投入,吸收人才,及时转型;再者,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次,降低企业负债率,完善财务规划,以避免发展中的重复建设,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最后,引导企业在品牌建设、提升形象上,提高社会地位和信用。
政府提供良好的发展政策。构建畅通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主要有公开发行上市IPO、企业并购、破产清算、管理层并购等,不同退出方式的周期和收益各不相同。政府需要清除退出渠道的一些障碍,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疏通并购渠道等。规范市场环境,完善法律规范。(作者单位:北财经津桥商学院(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39-02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图1是来自省略的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中国低碳能源行业创投市场月度投资规模,从图中可以看出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低碳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4.王遥,刘倩.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10(2)
5.俞颖.我国风险投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过程的分析[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