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创业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已经成为公益创业的主力军,中国青年公益的创业环境和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牵动人心。已经走入第五个年头的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了2014年度的青年公益创业成果,并首部《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八成公益创业者盼资金支持。
1.在校大学生最活跃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在内的10家公益组织机构的相关专家,根据对国内144名公益创业青年的调查问卷撰写而成。这也是中国首部公益创业报告。
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开展公益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65%的公益创业青年想挑战自我,59%的公益创业青年想回报社会,33%的公益创业青年想学以致用,30%的公益创业青年为了解决就业。公益创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启动资金规模大部分都在10万元以下,受访的144家组织中有113个人员规模都在30人以下。
公益创业组织小微化、创业主体弱势化、创业行业层次低、市场化运作效率低、可持续发展性不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邓汉慧教授认为,这是现阶段青年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
邓汉慧表示,公益创业区别于商业创业,公益创业的激情来源于社会责任,她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公益创业中。邓汉慧指出,社会企业面临几大困境:一是资金的延续性;二是因为收入低,面临优秀人才的流失;三是有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志愿者失灵问题,公益创业的模式还需创新。
2.期盼政策关注+资金支持
公益创业者期盼着政策的关注和资金的支持。公益组织获得资金的一个渠道是政府采购。可是公共关系建立、产品招标都挺麻烦的。我们的产品明明很好,就中不上标,没有办法。曹军在会讨论环节说。曹军是一位视障者,卖掉房子创业,研制出一款能让手机说话的应用技术。
有人在高校青年毕业后的就业意愿上作出调查,64%希望得到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32%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而想自主创业的仅占到4%。可以看出近几年在选择自主创业的比率偏低,创业成功的比率更是低的可怜。有关数据显示,近六年的毕业生有创业志愿并真正实行自主创业的只有不足1%(而美国达到23%-25%),而在这1%里面首次创业成功的比率仅为2.4%。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调查作出一份有关“高校青年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融资困难成为影响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比例高达80.1%,远远高于缺乏管理经验、市场推广困难等因素。
二、创业“融资难”的原因
1.要承认的是自身的不足
(1)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即将毕业的高校青年在没有步入社会之前几乎都没吃过苦,一直生活在温室里面的花朵,在父母和老师、家庭和学校的庇佑下,很难能让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和成熟起来,这样的环境下使得孩子们缺乏生活的磨练。(2)缺乏创业信心和勇气。对创业者来说,信心就是创业的动力。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敢于卖出第一步。美国3M公司有一句关于创业的“至理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有勇气直面困境,敢于与困难“接吻”。(3)缺乏社会经验。对于一直秉承成绩高于一切的学生而言,只有满腹的理论知识,却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对于怎么工作、怎么接触社会等都是一张白纸,而这些决策、领导能力和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等都只能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提高。所以这种情况下创业摔跟头会摔得很重。
2.创业融资形式单一且门槛高
(1)亲情融资———成本最低的创业“贷款”。个人筹集创业启动资金最常见、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亲友借钱,它属于负债筹资的一种方式。其优势在于向亲友借钱一般不需要承担利息,也就是说,向亲友借钱没有资金成本。因此,这种方式只在借钱和还钱时增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这个方法筹措资金速度快、风险小、成本低。缺陷又体现在向亲友借钱创业,会给亲友带来资金风险,甚至是资金损失,如果一旦创业失败就会影响双方感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压力。(2)政策基金———创业者的“免费皇粮”。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通常被所有创业者所高度关注。其优势在于利用政府资金不用担心投资方的信用问题;而且,政府的投资一般都是免费的,进而降低或免除了筹资成本。但申请创业基金有严格的申报要求;同时,政府每年的投入有限,筹资者需面对其他筹资者的竞争。所以这种模式门槛很高,对于刚毕业的高校青年而言略显困难。(3)金融机构贷款———创业者的“蓄水池”。由于银行财力雄厚,而且大多具有政府背景,因此在创业者中很有“群众基础”。银行贷款的优点是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抵扣,融资成本低,运营良好的企业在债务到期时可以续贷。缺点是一般要提供抵押(担保)品,还要有不低于30%的白筹资金,由于要按期还本付息,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在创业初期,项目开发、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稳定性,按目前国家的税收政策和新劳动法规定必须给员工“两金三险”企业一开张就进入无底洞,投入大于产出。另外大多数高校青年的人际网还不够宽广,并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因此通过这种商业贷款创业的贷款数量非常少,即便是得到了部分初期资金,后续资金也无法保证。
3.最后是创业融资政策需要规范和创新
自2002年以后,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高校青年创业的政策,明确规定了对高校青年自主创业的资金、税费、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但目前各种创业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缺乏整体性,各部门之间的相关政策存在诸多问题;二是缺乏规范性,我国政府在提供创业相关服务方面还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创业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执行难,由于政策执行单位大多还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经验,如何操作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执行起来相对困难。
三、加强和完善创业风险管理
1.积极正面的看待创业失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对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最受用的一句话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自主创业而言这句话更是鼓舞人心,没有哪个领域是只顺利向前而不受挫折打击的,而面对创业失败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更是宝贵。失败与成功是必然存在的,面对失败要打开自己的心扉,坦然面对。世上没有趟不过的河,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完成。如果社会和政府能将高校青年创业视为“教育的延伸”,形成鼓励高校青年创业的氛围,那未来将会出现一个由创业成长起来的精英群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2.提高高校青年创业融资风险意识,讲究融资策略
高校青年创业过程中面对的融资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自身缺乏创业融资技能;其次,创业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不够完善;最后,资本市场的融资政策不健全。面对这三方面的创业融资风险,高校青年应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并讲究融资策略。(1)提高创业主体的综合素质,增强融资风险意识。创业主体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新企业的成败,建议高校青年毕业不要盲目创业,应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融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使自身创业能力得到提高。(2)健全新创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融资吸引力。企业应科学有效的建设监管制度和财务制度等,确保融资政策合力,高效实施。树立新创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为高校青年创业企业融资提供信誉支持。(3)完善创业融资政策,降低创业融资风险。创业融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资金需求来确定融资规模,同时政府也要为降低高校青年融资成本给予政策支持,保障企业业务及融资计划顺利进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途径优化创业融资政策环境,降低创业融资风险。
3.强化金融机构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打破创业贷款“僵局”
【关键词】 青年;就业创业;影响因素;建议对策
受陕北区域能源总量逐年减少、经济结构调整和近年就业人数基数大等因素的影响,延安市青年就业创业面临较大压力。调查发现,青年失业待业除了受自身技能水平低、知识结构不完整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外,还与政府扶持门槛过高、后劲不足、政策宣传不到位等有关联。
一、存在的问题
1、青年自身能力不足
学历、社会经验、人际沟通能力等因素都会导致青年就业创业的能力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青年缺乏就业创业所具备的学历水平,直接表现就是理论知识太薄弱,很难胜任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另外,大部分青年人从小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与社会接触的很少,习惯了校园的安逸生活,一旦步入社会就显得不知所措,缺乏一般的社会化经验,与人沟通不畅通,处处不顺利,心理严重受挫,从而打消了就业创业的积极性。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不足,人际沟通、组织能力都影响就业与创业。
2、资金是青年就业创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接受调查者反映,资金是影响青年就业创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没有技术和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缺乏资金是无法启动就业创业计划的。并且政府政策性扶持贷款门槛又过高,后劲不足,青年创业前期需要大批启动资金,即使政府有“小额贷款”的政策支持,但青年创业在使用小额贷款时需要实体资产做抵押,同时要按年或月结算利息。例如在调查中,有一个行政村,青年创业主要采取方式是果园种植,而果园种植从育苗到挂果约需5至6年的投资期,前期投入较大但又无回报,无法按时结算利息以及按时还贷款本金。这就成为了本村青年创业的一大阻碍。
3、社交能力成为青年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分析发现,雇主拖欠工资问题近年在政府干预下得到了有效解决,被访者对这个问题也谈及的较少了。由于语言、地域、性格、饮食等因素影响,青年人际沟通能力成为就业创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员工的综合表现,特别关注员工能否很快投入工作、适应工作、处理好各类问题、协调好人际关系等。是否名校毕业、专业对口或学习成绩等传统因素对于就业创业的影响低于综合素质。调查对象中很多青年人因诸多因素影响,他们说:“愿意留在陕北就业创业,担心离开家乡与人沟通不畅,没有熟人相助,工作生活没有照应。”
二、促进延安市青年就业创业的建议
1、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突破口重点在农村
建议平衡教育资源,使城乡青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为青年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项目组成员在宜川调研时,当地一部分群众反映,本县拥有宜川县中学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学校招生门槛较高,导致教育“三极分化”,即学习基础好的或家庭背景好的学生能够上好学校,分到好班;学习基础一般或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只能上其它的普通学校或普通班级;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学习不好的学生极有可能直接辍学。而有些村子家庭经济水平整体偏低,所以许多学生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间接地导致其就业难。
中国社科院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今年十月份,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委托有关单位针对1200名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子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人的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然而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机会。他们曾经将希望寄托于教育来改变现实的生活状况,然而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不少专家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已逐渐失去了承载阶层流动的职能”。农家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中有以牺牲父辈的生活质量为代价考上大学,而4年后却发现并未能如愿改变命运。有“贫二代”表示:“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没机会。”
据以上分析,接受大学教育的农村青年中很多人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更何况接受教育少、受教育水平差低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没有竞争的优势。就业创业工作应从教育抓起,使城乡青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减少农村学生辍学量。通过教育的力量,提升农村青年的整体认知水平和竞争力。
2、青年就业创业最需要的是针对性的基础性支持
调查发现,青年就业创业者最关心的是资金、场地能否及时到位,技术支持的具体方式以及政策支持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而非政府面向社会的宏观就业创业文件和鼓励性举措。政府面向全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支持举措,由于地区经济和个人自身原因,不能契合每个人。而政府帮扶青年就业创业最好的方式就是针对性地提供支持,精准支持,想就业创业者所想、给就业创业者所需,政府将资金、场地统筹协调,合理分配,切忌“撒胡椒面”,以此才能达到促进就业创业的目的。为每个就业创业的青年精准地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实施计划,实行一对一的辅导、培训、孵化、生长,后期投入市场后的定期评估和持续帮扶,由此有效地帮助每位青年人实现个人理想,稳定社会,提高社会就业率。
3、举办的培训会要更加注重实用性、时效性
在调查中很多人反映,居委会或村委会组织的各类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会,不定时通知村民听报告会,这种形式对于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具有一定帮助。但有的报告会理论太多,村民常感到“是在云里雾里”,听不懂。
举办培训会的目的是帮助青年提高创业就业的水平,为成功铺路奠基,所以培训会要把握其中的实质,不能流于形式,邀请的专业学者要有选择性,报告内容必须确保接地气、接人气,让听众有所收获,切忌为了搞政绩、搞形象,丢掉了其实用价值。由于一个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程度和理论水平不同,培训会理论性太强很难博得基层群众的欢迎。所以举办的培训会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多一些实用技能、农牧业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同时应利用培训会机会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在调查中也发现,尤其是农村青年,对许多政府政策不知晓或了解的少,在访谈中问及“双创、互联网+”等名词,农村青年基本不知道。由于许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致使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要进一步增强时事政策热点的宣讲力度,提高工作时效性。
4、提高青年人自身素质
自身素质过硬是实现就业创业理想的必要条件。作为青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创业形势。首先是理论素质,自身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就业创业质量和水平,所以应该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结构,如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理论素质高也能够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市场领域,为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就业成功与否的必备因素。青年人,掌握的资源少、涉事经验不足等原因都会导致失败,在不成功情况下能否勇敢面对,能够鼓起勇气再重新开始,这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业创业是一项艰难尝试的过程,有成功也就有失败,正确面对得与失是获得长久成功的前提。再次,要具备良好的社交素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表达自己、获得别人帮助的有效途径,怎样表达、怎样与人沟通是一门学问,在就业创业的时候能够在这方面略高一筹,就会使成功的机率大一些。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既利当代又惠长远的工作,青年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有激情、有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搞好青年双创工作,使青年人有所为、有成就,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要重要意义。
【注 释】
[1] 2014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
[2]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D].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CX,来自于JCSFH,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建功立业中闪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大会上的讲话中,回顾了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展望了我们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指明了我们党在今后的努力方向。在讲话中,总书记有一段话是讲给我们青年听的。他说:“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他还说:“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
是啊!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家还记得吗?在冰雪灾害的前线,我们看到一个个青春的脸庞;在抗震救灾的险境,我们看到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青年英勇斗争,洒下汗水,播种希望,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实践证明,把远大的理想与建功立业的实践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者,这是一切有志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正是广大青年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大好时机。
去年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农发行的招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也就开始了自己人生历程中美丽的农发行情结。现在只要一提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几个字,在我的内心就会有一股莫名的激动,就会被与农发行有关的一切所牵动。因为我的父亲就是农发行的一员,他对我的耳熏目染,让我很早就与农发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的父亲是一个对农发行事业非常热爱和执着的普通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沉着冷静的妥善处理。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从基层行信贷员做起,先后做过科员、营业部副主任、支行副行长、行长,现在任市分行信贷管理部经理。我在市分行实习期间,恰好和父亲在一起工作。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记得他在审查一个企业的贷款资料时,严格按照贷款审查程序逐条逐项进行审核,当发现客户部门调查报告和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不符,便在第一时间及时指出,后又多次与客户经理进行核实修正,确保了上报贷款资料的真实有效。虽然这只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折射出农发行职工认真细致、坚持原则的工作态度,这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去学习、继承并加以发扬的。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抛去浮躁、扎实工作,让自己的青春焕发出更多的光彩,为我们所钟爱的农发行事业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前辈们的精神让我折服,但更让我深有体会的是大家对农发行那份深深的爱。特别是在参加了省分行组织的红歌赛以后,我懂得了很多很多,那就是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精神和和-谐的氛围。在排练期间,因为天气特别闷热,场地也不固定,有车的主动招呼路远的同事,大家集体行动;我们年轻人主动为年龄大的端茶倒水,大家互相帮助;演出前,我们互相鼓劲加油,消除了彼此的紧张情绪,团结一心,唱出了我们的精神面貌。这次红歌赛,让我充分感受到农发行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想,作为青年人,我们必须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并以更加广阔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青春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农发行更加壮丽的诗篇!
青春是火,沸腾着我们的每一滴血液; 青春是水,澎湃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青春是风,抚平了我们的每一次伤痛;青春是雨,滋润了我们的每一次快乐。是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阶段,只有经历了青春的酸甜苦辣,你才会成长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
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小企业,但是台湾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特别为人们所称道。同为东亚经济,论及日本、韩国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公司、大财阀;而论及台湾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小企业。不仅如此,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的海外华人经济圈,主要都是通过小企业而不是通过股份制发展的。正如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一书中所指出:华人经济实体其实就是一个靠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
近20年里,台湾中小企业家数从1980年的70万家增至1998年的104.5万家,平均增加率为每年2.52%,其中1991年到1998年增加率为3.48%。由此可见,台湾即使已经迈入成熟经济,走向高科技产业阶段,中小企业的生成仍不减增幅,这当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密切相关。因此,对台湾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剖析,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一、台湾的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
自1967年公布《中小企业辅导准则》以来,台湾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共修订过7次。修订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影响了企业投入产出的计量,以及经济水准提高后导致价值判断变更。
目前台湾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见表1。台湾的许多商业点都可以使用人民币,比价是1元人民币=4元新台币,在表1中即以这一比价进行换算,以便提供更直观的概念。
表1台湾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合乎标准之一的企业即认定)
(二)中小企业的组织形态
制造业和商业是中小企业最活跃的两个领域,其中小企业的组织形态见表2。从表中可以观察到:这两个领域里中小企业都首选独资形式,商业更为明显。其后依次是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最少(在“其他”类中包括无限公司、两合公司、外国公司、外国公司办事处、分公司等)。中小企业在创设之初选择独资、合伙等组织形态,对于债务资金的融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无限责任的企业结构使得资金、资产得以在个人、家庭、企业之间无障碍地变换。台湾的经验表明:
第一,中小企业初期的投资资金,除个人的储蓄与家人的提供为主要来源外,寻求亲戚朋友的借款援助与民间标会者也不在少数。
第二,向银行借钱必须提出足额的担保品,除少数获得中小企业信保基金的保证外,大部分企业系以负责人自己的土地与房屋作为抵押品,而这些土地与房屋中,有些是经营企业赚到钱后所购买的。
第三,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多仰仗的融资渠道,是向信用社或农渔会借款。至少截至1992年,《合作社法》仍规定“法人仅得为有限责任或保证责任合作社社员,但其法人以非营利为限”,也就是说中小企业不能以法人名义与信用合作社往来。但事实上,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法人资格,自不妨向信用社告贷。而且,中小企业可透过其负责人、经理或股东以私人名义入社,造成贷款之实。
表2中小企业组织形态
资料来源:历年《中小企业白皮书》。
所以,企业形态与金融形态是有匹配关系的。如果是有限公司,这些资金渠道就都不通了。二、政策性措施
台湾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经济部”为政策制定机构、“中小企业处”为专责辅导行政机构,分别建立融资、生产技术、市场行销及经营管理等四项辅导体系。其中,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包括中小企业专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省属行库联合辅导中心。此外,当局还为中小企业组织专案贷款。
(一)中小企业专业银行
1976年起,台湾省公、民营之合会储蓄公司陆续改制成中小企业银行。依据“银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供给中小企业信用之专业银行为中小企业银行。中小企业银行以供给中小企业中、长期信用,协助其改善生产设备及财务结构,暨健全经营管理为主要任务。”
截至1990年12月底止,中小企业银行共有总行8家,分行274家,办事处68家,合计350家,其分支机构遍布各县市。中小企业银行的运营须符合关于“中型企业不得低于放款总额30%,小型企业不得低于40%,办理中、长期放款之总余额不得超过其所收定期存款总余额。……”的规定。
1992年15家新的民营银行加入营业后,台湾地区金融体系更趋向激烈的竞争,而中小企银在资本额、营业区域、业务范围与资金运用等方面受到法令的规范,先天上便无法与一般银行处于公平的地位竞争,因而从1998年纷纷改制为商业银行。当然,改制后的银行不再受到对中小企业放款总额不得低于70%的限制。看来,只有政策性的资金投向限制,没有政策性的资金来源补充,是难以永续发展的。
(二)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
1974年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经核准设立,并完成财团法人登记。截至1990年止,基金计获捐助82.3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各级政府计捐助60.1亿元,金融机构计捐助22.2亿元;另历年之累积结余计16.25亿元,以上合计净值约98.6亿元。
信用保证对象系参照“中小企业辅导准则”,并依其性质和规模划分为生产事业、一般事业及小规模商业等三类;另配合“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辅导青年创业之措施,将创业青年纳入保证对象。现有行业除极少数外,均已纳入保证范围。至1989年,每月承保金额已成长至65亿左右。以1988年为例,一般贷款信用保证、购料周转融资信用保证、政策性贷款信用保证、外销贷款信用保证是四项主要业务,合计约占95.5%。这四大项目在各年度所占的百分比基本都在90%以上。
据统计,信保基金从1974年至1990年共对中小企业提供6650亿元的担保,因而协助中小企业自金融机构获得融资8326亿元。全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有5%左右是通过信保基金的信用保证。以1990年信保基金的净值98亿来说,每年能有将近800亿的保证业绩,不可谓成效不彰。所以研究者认为,在整个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中,保证的重要性绝不低于融资。
(三)省属行库联合辅导中心
出于政策性考虑,以及认识到中小企业乃是促进工业升级、再创经济奇迹所不可或缺之因素,台湾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台湾省合作金库、第一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及台湾中小企业银行等七家省属行库乃奉核准,共同捐资,于1982年7月成立“财团法人省属行库中小企业联合辅导中心”,推动辅导工作。其辅导宗旨为:“配合政府积极辅导中小企业之政策,选择策略性及具有发展潜力之中小企业,予以综合辅导并协助其融资。”
由于一般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知识,成为营运上最主要的障碍,因此该中心业务范围乃扩及财务管理辅导,积极协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改善财务结构,强化经营素质,并在辅导范围方面扩及一般中小企业,不再以省属行库客户为限。
省属行库联合辅导中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无明确的权责。虽然其与“经济部中小企业处”、中小企业信保基金、台湾中小企银等就中小企业各方面需要保持密切联系,但在融资诊断上,它仅能“建议融资”,对信保基金和金融机构并无强制力或约束力。同时因其地位独立,一旦诊断失误致融资金融机构发生呆帐,它也无须负担任何责任。这种既无权又无责的情况,使它的功能大打折扣。
(四)专案贷款
为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当局核拨专款,指定金融机构(绝大多数为公营银行)办理低利贷款,这就是专案贷款。
例如,自1983年至1989年,计有33宗专案贷款。每个专案持续的时间不等,发放的金额已计入各银行贷款,没有专门统计。这些专案可类分为一般性辅导贷款、策略性工业贷款、促进自动化或电脑化贷款、公害污染防治设备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其他。专案贷款有如下特点。第一,由于掺有财政性资金(如开发基金)及海外捐助,所以利率能够低于一般商业利率。也有的是规定公营银行必须执行,无利率优惠。第二,均属中长期贷款,有些且有宽限期。第三,项目由银行审核,呆帐责任也由银行承担,但大多透过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予以保证。
三、基层金融
基层金融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是由旧有的大陆金融系统及日据时期原有的金融机构混合而形成,其中合会储蓄公司(1976年起改制为中小企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与农渔会信用部等负责基层金融资金的周转。游离于正式金融之外的地下金融也可视为基层金融的一个组成部份。
(一)信用合作社与农渔会信用部
信用合作社与农渔会信用部乃根据自有、自营与自享原则,调节基层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台湾省合作金库为合作金融的中心机构,随时收受基层合作金融机构的过剩资金,并配合其资金需要,适时提供融资,而且受央行委托办理基层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检查工作。根据台湾地区“金融统计月报”和“金融机构业务概况年报”,1992年1月,在货币性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中,信用合作社与农渔会信用部占有9.2%(中小企业银行占有8.2%)。
作为最基层的金融机构,在1990年底,信用社和农渔会的分支机构共1517个,是一般银行的2.1倍,更是中小企业银行的5.4倍,可见它分布之广,支撑面之大。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统计显示,自1981年至1990年,基层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中的存款比例从29.9%上升至36.5%,放款比例则从19.5%上升至28.0%。而在基层金融机构中,信用合作社与农渔会占有放款额的65%。
这就难怪2002年在当局以逾期放款比例过高为由,要取消农渔会信用部时,引发了有12万人参加的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示威游行。
(二)金融双元性
所谓双元性金融体系,乃是“正式”与“非正式”金融体系并存的现象;或称“已纳入管理”与“未纳入管理”之金融体系;或称“有组织的”与“无组织的”金融体系;或称“合法”与“非法”金融体系,后者又俗称“地下金融”或“民间借贷市场”或“黑市资金市场”。
无组织民间借贷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个人、家庭、非金融机构之一般企业、租赁公司、分期付款公司等,其交易型态有信用借贷、质押借贷、远期支票借款、存放厂商(如员工存款)、民间互助会(标会)、融资性租赁与分期付款等方式。民间借贷与银行贷款的利率对比见表3。
表3民间与银行的利率对比(年息,%)
资料来源:《台湾地区金融统计月报》,1990年。
当局方面认为无组织金融的弊病,一是导致资金成本负担较重,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二是民间借贷查核不易,利息所得漏报相当普遍,严重侵蚀税基,影响政府税收;三是民间借贷缺乏法律规范,金融纪律不良,风险偏高,倒帐情事时有所闻,进而危害金融稳定;四是民间借贷市场盛行,透过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削弱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当局虽然总想“规范”、“引导”,但是民间金融仍然长盛不衰。除市场确有需求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起着均富、转移支付的作用,使资金供应者也能和企业家共享经济高速成长的果实。《台湾地区金融统计月报》表明,民间放贷利率要远高于其机会成本——存款利率,从1964到1994三十年间的年利差,都在11.5~18.1个百分点区间。
四、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特点
(一)民间借贷的地位非常重要
《台湾中小企业的成长》一书中所做的一次问卷调查,尽管只反映一部分业者的看法,但仍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这次调查所得到的企业创业之初(组织形态为独资)的资金来源,依次为个人储蓄(74.43%),向亲友借款(71.43%),银行贷款(47.62%),标会(42.86%)。因一家企业可有多种渠道融资,所以各项比例相加后大于100%。
据《台湾地区资金流量统计》,从1964年到1989年,在一般民营企业的借款来源中,金融机构(历年平均)占63.68%,民间借贷占到36.32%的份额。由此完全可以推断,在中小企业的借款来源中,民间借贷所占的比例要更高一些。
(二)银行放款比例下降
根据1992年到1999年的《金融业务统计辑要》,在1990年代,全体银行对中小企业放款总额逐年增加,然就放款比重而言,却呈现逐年下降走势,由1992年39.36%逐渐下降到1998年的28.78%,到1999年7月又降为27.29%。这显示中小企业从银行体系中所能分配到的资金有恶化倾向。
(三)融资结构和大企业有显著差别
“经济部”于1996年和1999年分别对台湾地区制造业所需资金来源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报告可见,在9种资金渠道中,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更多仰仗的渠道依次为向亲戚朋友借款、向信用社或农渔会借款、向本岛银行借款、向民间标会借款;小企业最不具优势的渠道依次是发行商业本票等票券、发行公司债、现金增资、向外商银行借、保留盈余或公积金。同一报告显示,制造业企业对融资困难的看法,小企业比大企业更觉不便之处依次为金融机构借贷审查严格、利率太高、没有足够的担保品、金融机构作业时效不配合;而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多抱怨之处,依次为增资或发债申请手续太复杂、股票市场不景气、金融机构授信紧缩。
(四)负债率偏高
“当企业家头脑要清醒。只有头脑清醒才能做到判断准确,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和保持精神世界的和谐。企业得的多就要回报社会多。”旭日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勋如是说。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受到世界休闲潮流的影响,我国休闲服装市场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1993年真维斯刚进入内地时,多数人的工资水平虽然只有几百元,买真维斯的衣服花100元左右就能追逐流行,这满足了很多年轻人对时尚的需求。真维斯的成长伴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容和发展,2001年至2011年,中国休闲服行业销售收入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同期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
真维斯营销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名牌的大众化”,追求“物超所值”,让年轻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真正的名牌。实际上,真维斯提倡“名牌大众化”是基于拓展中国市场的需要,杨勋说:“我们的定位就是‘名牌大众化’,这就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就是让广大的消费者都能穿起我们的衣服。”
一条专注的“民牌”之路
杨勋很推崇吉姆·柯林斯的“抽枝和剪枝”理论:“如果你在一棵树上添加足够多的新树枝,并且聪明地修剪掉枯枝,那么你可能使其长出生机勃勃的枝条,且它们极有机会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下枝繁叶茂”。2011年真维斯的销售额达到48亿元,目前在中国内地的店铺达到近3000家,拥有当今中国最大的休闲服饰销售网络。真维斯今天的市场地位与成绩,正是杨勋对其“抽枝和剪枝”的结果。没有明星代言人,没有刺激消费者的营销样式,但每年的销售额保持15%至20%的增长,竞争对手层出不穷,但真维斯却成为激烈市场的“常青树”。
品牌专家认为,真维斯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民牌”之路,其品牌有五个特点:一是价格上的“民牌”,做大众买得起的衣服,不牟取暴利;二是使用量的“民牌”,真维斯盯住人们衣柜里种类最多的一种衣服,不引领时尚潮流,只追随时尚潮流,只要不是特殊场合,都可以穿。三是时间上的“民牌”,强调品牌的生命,真维斯注重的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20年来一直坚持定位不变,未来也不准备向中高端转型,不为了“名牌”而“品牌”,强调“守业”,让品牌在时间中沉淀、成长。四是责任上的“民牌”,在品牌大众化的过程中,强调品牌的生存基础,真维斯保证价格降下来,品质不降下来;五是服务上的“民牌”,就算是打折的商品也会摆放的很整齐,体现一种时尚和温暖;在推销上坚持跟踪服务,但不干扰顾客的选择,只有在顾客需要时才给予及时解答,体现一种尊重。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我国休闲服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6271家,实现销售收入7485.90亿元。如今的真维斯面临的是多如牛毛的竞争者,而眼前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面对低迷的市场需求,库存和资金链的压力骤然上升。如何调整运营策略、消化库存以维持良性运转,是真维斯能否实现核心理念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市场形势大好,每年的销售额增长20%-30%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一直不希望真维斯发展得太快。”杨勋说,“把销售额做上去很容易,但是我们的门店遍布全国,高速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管理和服务,相比之下就没有销售增长那么容易。”
在营销模式方面,“真维斯”坚持以直营为主;特许经营虽然能迅速拓展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在贯彻品牌理念上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真维斯”只在某些边远地方采取特许经营,而且特许加盟的份额在整个营销体系中只占20%。真维斯门店的规模在国内休闲装领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自然对品牌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极大的考验。真维斯总部能通过电脑了解全国分店1小时之内的业务情况,并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效率很高。真维斯总共有16个仓库,通过设在全国各地的13个物流中心,能将货品迅速传送到全国各个店铺。为了紧盯世界服装潮流的变化,真维斯总部每月均有商品开发人员远赴欧美日等地区,收集最新的潮流资讯,再结合内地各市场汇集的调查报告,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货品。在符合潮流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功能细部,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没有明星代言的真维斯
与竞争者森马、美特斯邦威不同,不论是初到中国,还是后来与众多休闲品牌大战,杨勋的真维斯一直保持着一个特有的风格——不请明星代言人。明星代言品牌,可以很快带来效益,也可以拉近品牌和顾客之间的距离,是很多服装品牌热衷的市场推广策略。但是杨勋认为,服装企业创建品牌是个长期的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事,过分依靠代言人来推广品牌形象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另外,请形象代言人也存在一定风险,当形象代言人事业过了巅峰期,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其代言的品牌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走下坡路的印象。
不请代言人,如何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找到共鸣呢?如何拉住年轻顾客群的注意力呢?真维斯另辟蹊径。2012年3月,第21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正式启动。从1993年开赛以来,经过20年的坚持和锤炼,真维斯杯得到了服装业界、各大院校师生及社会人士竞相推崇,逐渐升级为国内同类比赛中最受关注及竞争最激烈的服装设计比赛。
第21届真维斯设计大赛邀请著名设计师祁刚的加入,担任真维斯杯设计精英会总会的会长,祁刚是1997年真维斯杯的参赛选手,如今他已经成为了国内顶级设计师之一。他说,“真维斯团队是非常具有活力与热情的团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才让品牌走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使‘真维斯杯’大赛成为中国服装设计比赛中的一大亮点。”
历经20年,真维斯杯不仅成为了年轻设计师实现梦想的起点,更为真维斯带来意想不到的推广效果。杨勋曾经对媒体说过,“当时我们就是希望能为这个行业做点事情,为想参与这个行业的人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给他们一个机会,但是没有想到搞了这么长时间,结果下来变成了一个全国颇具规模的一个大赛,这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顾客,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从参与举办“真维斯娱乐大典”,邀请60位明星举办“真的更精彩慈善歌会”,到冠名光线传媒的《娱乐现场》,再到与李宇春合作推出“Why Me”系列服装、成立“明星慈善团”。在真维斯的心里,它希望品牌真正的代言人是每一位再也普通不过的“消费者”,而不是某一位光鲜亮丽的明星。这些普通的年轻人穿着真维斯,彼此之间能够传递年轻活力的心态。真维斯的目标消费者,就是它最强有力,也是最天然的“代言人”。
电子商务发展的“保守派”
作为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品牌,网络是不可或缺的阵地。2010年商务部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相比较而言,真维斯是电商转型的保守派,其电子商务之路显得踏实而保守。真维斯选择线上线下“同步上新”,短期内让销售额有大幅度提升,在占据一定线上市场的同时,也在等待着电子商务最佳时机出现。
2011年7月,淘宝商城夏季大促活动,真维斯名列休闲服饰类服装销量第一。2009年9月9日,真维斯在淘宝商城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并在2010年7月成立独立电商部门——网购业务部。杨勋说:“我们的淘宝商城2011年一整年大概就销售了三千万。我估计我们今年的销售应该翻四倍。”尽管网上的销售形势是火热的,但是对待电子商务,杨勋还是相当冷静,“我们网上的投入不会增加。我们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建立线上的渠道。”杨勋认为,真维斯现有的资源和管理已经足够应付电子商务的发展。
成立之初,真维斯将品牌上线的类型定位为,与实体店同步销售各款当季新品、特价货品等。经过对电商趋势以及真维斯上线目的等多方面的研究调查后,真维斯决定继续沿用店铺初创时“同步上新”的品牌上线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上新”,使两者尽可能融洽衔接,逐步实现渠道大融合。
为了让买家可以率先在网上体验到最新款服装,同一款新品,真维斯的线上比线下提早两周推出,但是真维斯线上线下却并没有很大的渠道冲突。真维斯做电商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自建统销货。最终公司针对电商新模式的需求,真维斯的电商部门开发了一套自有的自动销货系统。系统自2011年1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投入之后真维斯的线上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官方旗舰店可以做到每天三次发货,每小时一次销量汇报,并能针对发货、销售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快速反应。
目前,公司没有考虑像百丽、七匹狼等品牌一样自建电商平台。不久前,真维斯在淘宝商城开设了真维斯时尚店,成为继官方旗舰店之后落户淘宝的另一家网店。目前两个店铺的货品差异还不是很明显,接下来公司会逐渐加大两个店铺服装款式的区分度,旗舰店主推男装,时尚店则侧重女装。网络销售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经营成本低则带出了一条新出路。真维斯也正在努力发挥网上平台的最大作用和效应。这对于真维斯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给年轻人梦想与机会的慈善事业
2011年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学子和网民不息的抗议声中,仍有学者仗义执言,一位曾在广东知名高校担任主要校领导的资深教育人士说:“如果捐助的企业是合法的、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它要求给学校的建筑冠名,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风口浪尖,杨勋选择了沉默。直到9月份,在真维斯杯部分赛区比赛结束之后,杨勋才首次公开回应“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
“冠名大学的教学楼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我们不怕被人议论,这次事件也不会影响我们做慈善的选择。现在社会需要更多鼓励慈善的行为,如果我们做好事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就不利于善行的传播。”杨勋说,对真维斯来说,慈善是企业回报公众的社会责任。
真维斯是国内少数几个把回馈社会与公司文化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企业之一,真维斯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慈善公益活动。“一个企业在发展初期,可能注重于内部的管理走向成功,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他就必须回归社会、回馈社会,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杨勋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就是真维斯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