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与多媒体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环境 英语专业 听力教学
一、国内高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陈旧
尽管公共英语听力教学不断进行改革,新的教材层出不穷,但英语专业听力教材的形式似乎都差不多,每一课都好似一份考卷,有填空、选择、听写、问答等内容,而且某些听力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已经脱节。有些教材虽然进行了改编,但并没有多大的改动。
(二)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在大部分高校听力教学模式仍是教师放录音,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整个听力教学过程只是通过“听”来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导致听力教学脱离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听力课堂中很少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交际能力,更谈不上对独立学习和解决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高校的不断扩招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如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等方面相对滞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普遍超负荷工作,等等。以我院为例,全部的英语教师每周上课在10学时以上,大多数在16到20节,有的还身兼数职。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也很少有机会进修。
(一)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多媒体网络环境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容器,而是意义构建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一改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而是为学习者设计各种任务,学生要自己或与同伴们一起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最终完成意义构建。在这方面笔者有比较深的体会,比如听新闻时常常会涉及比较多的背景知识,需要学生对这些背景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对新闻有更好的理解。所以笔者经常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网络查找关于某方面的背景知识。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远远高于老师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因为这样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就可以进行探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同时每个人的潜能在教师指导下得到了最大发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筛选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好且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英语专业听力教材的种类非常有限,且不适应学生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为教师增加课堂辅助视听材料,如BBC,VOA,CCTV等电台节目及一些视频提供了可能,使教学内容更新颖更丰富更贴近实际。
(三)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
目前,国内一般院校每学期30学时的听力课程设置,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很难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版)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课堂教学时间短、周学时少的困难。而网络在学生进行听力自主学习时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上教师上传的教学课件、即时新闻、听力辅助材料、英文原版电影等内容进行自主听力学习。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听力学习时,教师的指导、鼓励及必要的检查、评估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很可能造成有的学生放任自流。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选择优美的英文歌曲
在多媒体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听英文歌曲来提高听力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优美的声音,美妙的旋律,生动的画面,清晰的歌词吸引着学生的整个注意力,在这样轻松、愉快、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逐渐增强,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有了明确的任务后,学生不再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指令做各种活动。他们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不断努力来实现制定的任务。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任务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听力:第一,听的过程中,填写所缺信息。可让学生听三遍。第一遍完整听歌,对歌曲产生整体的印象。第二遍边听边写出所缺单词或短语。第三遍边听边检查所写信息。第二,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理解歌曲大意。考查学生在听到大量消息后的综合判断力。这种练习要求教师先设计好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要根据记下的单词或短语,做出判断。第三,听的过程中,适当停顿,让学生重复有一定难度的句子。老师要找出一些有挑战性的歌词,让学生根据所听的歌词,所看的画面,歌手的表情、姿势,甚至嘴型来预测听到的歌词。
(二)选用原版的英文影视材料
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推广,原版的英文影视材料的获取越来越容易,从而使英语专业听力教学能够融入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材料。它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的结合,再现了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观看英文影视材料时,教师一定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承担起组织者、安排者、计划者的角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使用原版的影视材料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选择优秀的电影片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效率:
第一,观看影视材料前,教师必须安排学生做相关的预习活动。基于影视材料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安排学生预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寻关于将要观看影片的剧情介绍、场景介绍和文化背景。学生的预习活动对于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影视材料的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有效的预习能让学生在观看中处于主动、积极、自信的状态,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二,教师在学生观看影视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在影视材料的观看过程中,教师不是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的目标。影视材料是一种综合性的材料,不再是单词和词组的单纯理解,对听的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需要重复观看,才能逐渐地完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设计,指引学生有效地观看。学生在第一遍观看时,可连续观看,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几道简单而概括的问题,如电影的中心思想、涉及的人物、发生的时间、情节的概括,等等。刚开始时,设计的任务简单一点,容易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此阶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基于学生的预习和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学生基本可以完成教师在第一阶段设置的任务。相对简单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的观看兴趣越来越浓厚,此时观看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遍的观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参与者。教师可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和细节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停顿或重复播放,并且讲解听到的生词、长句、俚语、俗语和难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基本完成教师在此阶段设计的问题。两遍的观看后,可以让学生第三遍观看。此阶段,学生又成为教学的主体,理解之后的观看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一种满足感。
结语
推广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模式转变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教学理念的一场变革,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确立了一种以学生为主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培燕.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4).
[2]贾国栋.现代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基于校园网络教学模式设计与试验研究外语界,2003.
[3]杨坚定.听力理解策略训练与教师的作用[J].外语研究,2003,(3).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结合这个趋势,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改革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尝试。从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的教学优势和几点设想三个方面,进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畅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其中网络教学改革受到极大关注。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的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对国外,我国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实际应用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师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积极探讨基于网络多媒体与网络的英语专业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阅读课教学大多采用精读课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学生只是把阅读课当成是精读二课,上完之后只是对于个别词汇有印象,教师对文章的讲解只是停留在对语法和词汇用法的讲解,或是对于句子和篇章的理解介绍。对于阅读能力的技巧,如略读、跳读、如何把握关键词和主题句,教师都不做介绍,对于如何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如何进行阅读训练的测试以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很少提及,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阅读课失去了兴趣,阅读技巧没有掌握,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提高,阅读作为学习英语的基础至关重要,所以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改变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
2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优势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可以创造最直接、最主动、最真实、最优越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阅读内容丰富。网络信息是目前最大的资源库,而多媒体也能提供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相对以前的纸质阅读内容来讲,网络多媒体阅读可以说为英语专业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和资料。学生可以从各大学习网站搜索到各种各样的英语资讯和新闻来进行在线阅读,学习到英语学习的各类方法和技能的提高,对于课本知识的补充阅读,可以从网络上搜寻到背景知识及作者介绍,大量的英语阅读还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网络还提供了在线试题和分析,即时的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多媒体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ppt和文本资料进行补充阅读,通过布置任务来督促学生进行资料的阅读,清晰直观的多媒体资源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方便阅读。
(2)阅读环境开放。网络多媒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只要有电脑就可以进行阅读学习。网络多媒体阅读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广域性几个特点,为学生创造了轻松良好的阅读环境,网络多媒体阅读教学集文字、图像、动漫于一身,图文并茂的情景提供了与课文有关的,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学生可以运用眼、耳、脑并用,多方面接受网络多媒体环境传递的信息,有研究发现,通过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接受的信息量比纸质环境下接受的内容更不容易被遗忘,这与不同环境对感观刺激的作用不一样相一致。生动形象的网络多媒体环境能大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以多种感观技术来掌握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一种阅读行为。
(3)阅读内容即时。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简单内容的纸质阅读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相对来说,纸质教材的阅读材料更新较慢,而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层出不穷,时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资讯材料。网络多媒体阅读可以提供与课本相关的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背景介绍,学生不用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图书馆查询相关知识的介绍,网络可以迅速方便的提供学生需要的内容,网络多媒体阅读省时省力,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内容。
(4)学生角色改变。传统阅读课堂当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心理压力大,怕出错出丑或是受到教师批评,所以不愿意更多的参与课堂活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阅读课堂学生的交流对象变为电脑,参与网上分组讨论或是完成作业都没有了压力,可以尽情进行自己阅读能力的发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都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需求式学习,教师由领导者变成督促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前传统课堂的阅读只是个人阅读,没有动力和兴趣,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阅读,学生参与到小组作业和讨论中,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帮助,发现对方的问题,培养了互助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
3 网络多媒体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设想
(1)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网络多媒体环境阅读材料可谓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如何选取合适英语专业学生来阅读的材料?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比较高,应选取英语母语作者完成的作品、或是适合较高水平读者阅读的英文原文来阅读,材料应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需要相吻合。如各大英文学习网站上都有现成的阅读材料供各个阶段英语水平学习者阅读,还有英语新闻。新闻语言往往是一门语言发展的先锋,新闻中不乏新的语言形式。但新闻本身能使学生同时注意到新的语言意义和形式,并使学生对新的语言形式产生猛然醒悟的作用,而这一点正是许多阅读材所欠缺的。即时性很强的英语新闻不仅记录着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的大事小情,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讯息,还能从中学习到英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阅读内容的情景化。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使用ppt和网络环境展示各类题材、风格、体裁的文章,集文本、声像、动漫、图画等为一体,反映东西方历史风俗、人物环境、介绍社会科学知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开展精心设计的各类情景化动态交互活动。网络环境下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主要在学生与电脑、与教师、与学生、与英语母族使用者之间进行。通过网上搜索,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文学、历史、地理或其他学科的某一话题展开网上讨论和交流,以真实、自然、立体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真实或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下,增强阅读量的输入、提升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
(3)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作用为辅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挥和主动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小组进行在线相互交流,利用网络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利用电子邮件与教师进行沟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处理。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感观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对多媒体的视频和音频进行大脑思维再次加工,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记住和了解到阅读内容。需要提出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不是让学生放任地自主学习,而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和帮助,使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熟悉文章体裁激发其运用结构图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相应的略读、寻读、查读和跳读策略,运用到具体实际的阅读当中,最终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成绩。
4 结语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笔者这里仅仅对其优势和教学内容的编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作为新型高效的技术手段,网络多媒体的发展对于全面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网络多媒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在改革当中提升和改变了自己——教师从繁重的模式化备课工作当中解放出来,通过这种模式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眼界得到开阔,学习时间得到节省,自主学习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对象的智能性与自主性,跨平台可移植性值得借鉴。因此,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必将促进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冬梅,刘耀辉.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48
目前,由于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量的逐渐加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了大幅提升,高职教育以其教育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得到了不断地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方式也正在随着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专业作为多媒体专业的衍生专业,由于其学科的独立性和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多媒体设计专业毕业生。但是在每年的毕业生回访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比较单一,并且不够深入扎实,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我院多媒体专业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深化教学管理,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辟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条新路。
1 多媒体专业的教育模式现状
现今,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和推进,其社会服务能力也随之加强,我国的高职教育一直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促进教学发展。多媒体专业是近年来受到热捧的专业,其知识涵盖全面,实用性强,也是我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一个老牌专业。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多数多媒体专业毕业生在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和掌握上并没有比其他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存在更多的优势,再就业市场上,许多平时成绩优异的毕业生不能成功地把自身的学习技能良好地转化为职场生存技能,表面上多媒体专业的毕业生许多门类的单位都可以接纳,但是实际在用人单位并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激增,这些现象正反映了专业教学模式和企业用人需要的脱节,多媒体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尽管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程,但是在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其实存在很大漏洞,由此看来,如何提升多媒体专业职业技能和就业素养仍是摆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道路上的一个难题。只有大力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才是多媒体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把握校企合作机遇,紧抓教学管理
2.1 明确新的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高职高专多媒体专业教学特点,高职多媒体专业走校企合作模式,对于推动多媒体专业建设以及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有着积极作用。考虑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辅相生的关系,学院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脉搏,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职业性作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导定位。紧密联系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遵循教学做用一体化的教改总目标,走访大量企业进行多方位调研,设定行业企业岗位目标,实现企业岗位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式对接,大大缩减了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真正按照企业岗位要求确立人才培养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保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输出。
2.2 确立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多媒体专业依照学院办学开放性原则,有针对性的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设立网页美工和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为本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邀请省内知名的传媒和网络公司作为合作企业,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充实现有师资队伍、体现实践性教学过程,并且重点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把教学队伍、实习基地、以及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加大专业内涵建设,保证合作质量管理,不断深化管理体制,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确保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有效施行。
首先,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地改革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模式。要在稳定现有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规模基础上,适当加以改造,由专业课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并通过论证和评价,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任务个性化,不断优化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
其次,推进校企合作,推行“职业化教育、企业化教学”理念,将校外实习基地加以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基地辅以企业生产要素,两者有效融合,各自优势互补,聘请校外企业专家担任实习实训教师,补充现有专业教师行业经验不足的问题,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都能融入到企业的运作流程中,真正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工作室模式下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3 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就业竞争力
通过学院专业与企业深入有效的合作,大大缩短了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距离,多媒体专业根据自身不同的研究方向,通过校内专任和企业兼职的形式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承担企业真实的案例项目,使得学生在执行的源头到终点的全过程进行参与,熟悉行业流程,并在参与过程中以项目执行人身份真实融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培养其职业素养,真正达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对接,逐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希奎,周小平,刘博航.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45-46.
[2]杨延.如何使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更加有效地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7):9-12.
[3]马海艳,庄肖冬,王云光.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38.
[4]李双雁.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述评[J].职教论坛,2008,(7):42.
[5]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2009,(9):3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专业项目化 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1 前言
随着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普遍对高职院校专业增加了“多媒体技术”专业知识内容。多媒体技术专业主要顺着这几个方向发展,一类是以理工院校为代表,学校依靠网络优势,突出多媒体技术特征;另一类以各综合院校为主要代表,学校依靠艺术学科,学习多媒体技术。此外,还有两者之外的学校,这类院校主要是培育应用类技术人才,对技术和艺术方面不是很重视。
2 高职多媒体技术项目化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多媒体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可以促进理论知识越发紧密地联系实际,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多媒体技术项目化课程教学变革。多媒体技术具有发展快、更新快、操作性强等特点,高职院校主要面向的是媒体技术和相关专业技师,应培育能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的人才,并且同时应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与修养,能把握基础的艺术设计理念和比较厉害的多媒体技术的优秀技能型专业人才。将培育具有比较厉害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以及影视、动画设计创作能力,以适合广告设计、建筑效果图描绘、室内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特技制作、综合流媒体技术等的人才作为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综上所述,人才培育目标相应的职业岗位包含了多媒体广告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建筑和室内装璜设计、排版、动漫策划和制作、影视节目编写和制作、综合流媒体节目制作和等七个方面。[1]
3 构建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环境的实践探索
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课堂的变革需要相应的教学环境作为支撑,依据高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环境的构建应当包括实践社会环境和教学师资团队环境两个方面的实际内容。
3.1 培育具备丰富的项目化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团队
3.1.1 选派教师到企业训练
选派的教师应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企业专业培训,促使双师结构专业教学队伍设立。经过进修学习、企业工作磨练、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专职教师取得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
3.1.2 激励教师对外承接项目或参加相关项目的构建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实践,提高实践技能,鼓励教师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工作任务、职业素质要求,掌握企业项目是如何转化成为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
3.1.3 招收相关专业教师或高校毕业生
从企业中招收具备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或具备发展潜质的高校毕业生,增强和丰富教学队伍的力量。
3.1.4 重视兼职教师团队建设
兼职教师应聘用企业一线的技术行家、技术能手。以“不为我有、但为我用”为工作思想,对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充足考虑,设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聘用制度,提高兼职教师管理水平,鼓励兼职教师设立创新性工作机制。[2]
3.2 构建项目化实践教学平台
3.2.1 完善传统实训室的实验装备
完善传统实训室的实验装备,更新传统的教学软件,实现教学装备的以旧换新,来满足课程的正常教学和实训的非线性编撰技术、创作三维动画、集中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应用设计等。多媒体专业机房的全部计算机,处理器的最低速度至少是I5,内存的存储量增加到4G,并配置耳机。
3.2.2 设立专业工作室,并不断扩大业务范围
实践教学枢纽变革的初步研究是设立多媒体技术专业工作室的目标,是以专业教师为引导、专业课程相联系、企业紧密合作、非盈利性的数字数据区域工作室。工作室设多个模块,模块下设有与企业紧密协作的项目,内容包括相关行业的重要工作流程和技术实现重心。当前可以进入工作室模块内的项目的是校园电视台、学院内部网络、简单办公装备的运营、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服务教学”是工作室的宗旨,既为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供应了良好的平台,磨练了教师团队,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又为学生供应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场地。经过参与工作室的各种项目,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提早了解市场需求,现学现用,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业的工作室不但为各电视台、企业、用人单位等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还为设立专业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增值服务。当用人单位经过工作室的项目察觉和接纳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时,也会要求网络技术服务、系统支持等方面的人才,从而带动了多媒体相关专业的就业,同时也为“工会建家”提供了场所。
3.2.3 成立校园电视台
根据校园实际的需要,成立校园电视台,应有效地使用校园电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设立一个校内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基地是电视台成立的最初想法。它的成立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工学结合的平台,也为多媒体技术项目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平台。[3]
4 结语
随着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将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引入到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在精品课程设立和学生技能培育中均获得一定的成果,学生在各级专业技能比赛过程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毕业生也深得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210014)
参考文献:
[1]金哲.技工学校数字媒体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7):80-82.
(一)审美能力与情趣不高
先抛开计算机的因素不谈,现在多媒体专业在高等教育中还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专业,由于学生能够从小到大接受艺术熏陶人数的数量很少,所以很多学生的艺术基础较差,没有专业的艺术审美能力。缺乏艺术审美能力的多媒体设计是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因为多媒体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艺术来作为支撑和辅佐。
(二)缺乏想象力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的很多软件、技术都较为模式化,并且在学生审美能力不高的情况背景下,容易导致学生想象力的受限。想象力就是决定多媒体设计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且想象力属于审美教育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其教育培养必须要得到加强。但是确实存在学生想象力不足,且训练不足导致最终的操作水平不足的情况。
(三)相关教育缺乏重视,投入不足
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培养缺乏领导重视,而且对于计算机相关硬件设备的投入也不足。甚至很多领导都没有意识到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培养以及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重要性。往往多媒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是理论多于实践,缺乏真正的锻炼,不能够有效的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存在因为教学设备硬件不足缩减训练课程的情况,而审美教学培训不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学材料的缺乏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依赖计算机而计算机技能教育匮乏
现代多媒体技术多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很多的操作应用都必须要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之上。所以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是单一方面,很多时候学生要能够展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设计思想还必须以熟练地计算机操作技能作为支撑,计算机操作技能虽然能够让学生自己依托强大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但是鉴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要真正提高教学的效果还必须要通过教师来对计算机技术教学进行加强。
(五)计算机技能与审美教育融合不足
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计算机操作技能与审美能力更好地进行结合,但是实际上现阶段的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和审美的培养还没有融合。就算是开设了审美教学,开设了计算机操作的教学,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独立的。审美教育没有深入到计算机教学中,这样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多媒体设计操作能力。
二、如何加强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
要加强多媒体专业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我个人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点入手,再慢慢扩大范围。
(一)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育需加强
首先,计算机技能的训练必须要加强。因为计算机操作技能才是多媒体专业学习的基础,尤其是现代化的多媒体发展直接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深入到系统层。必须要加强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加强训练,结合实际情况,建议在多媒体专业计算机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尤其加入PhotoShop、CorelDraw、AutoDeskAnimatorPro、3DSMAX、Flash、VisualC++、以及Authorware、Director、ToolBook等软件的教学,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方向对于不同软件的学习有所侧重,但是教学过程中都必须要加入相关的内容,保证学生在接触到常用多媒体软件时候都能够具备相当的应用能力。其次,相关必须要在审美教学过程中加入计算机设计的内容。审美的教学培养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单独的时间,课程来加强;而是可以在计算机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就进行加强。比如可以在多媒体设计过程进行文字描述的评比,对比不同描述方式的效果差异;可以在PhotoShop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图片的欣赏,也能够通过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图片材料来让学生感受美学差异的同时锻炼软件的操作;甚至能够通过3DSMAX、Flash的设计编辑,并且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对比,发现彼此的不足,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多媒体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扩展
教学始终应该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所以在进行各种计算机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到趣味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结合。多媒体专业对于系统层知识教学的要求不高,但是为了便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有所了解。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计算机语言的教学,扩充各种多媒体系统的知识、原理,培养出真正符合现代要求的专业人才。并且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给学生指导,也需要一定的考察来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与审美水平。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就必须要按照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必须要以美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按“四步骤”进行教学。所谓“四步骤”就是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步是赏析模仿案例,首先确保案例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品味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加强知识点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第二步是修改、美化。在具备基本技能和审美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对案例作品进行实现、改进,并进行修改美化,达到实践操作和创意创作相结合的目的。第三步是评价、对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和分析各种平面图形、二维动画、视频作品所呈现的美,更多地激发审美感受,为后续创作提供指导。第四步是再创作。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评价讨论的基础上再创作,审美意识已初具框架,而且实际操作技能也日渐熟练。
(四)提升教师的审美艺术素养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多媒体专业教师都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艺术类院校的很少,这就限制了老师的艺术素养。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仅靠教授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对美学、美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技术和艺术双管齐下。例如,在专业课PhotoShop或3D等级教学中,可以将点线面的应用、光线明暗、动态效果、色彩搭配、肌理材质、平衡等美学知识融入到软件运用和技巧的讲解中,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怎样软件的运用技巧,更学会了如何从美学的角度去设计作品,并在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加强审美能力与技能训练融合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能够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多媒体能力
通过技能的训练与审美教育就能够真正提高多媒体专业学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为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好地多媒体作品,能够更好地、更熟练的操作各种多媒体软件,操作各种多媒体系统打好基础。同时利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学融合,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的直观感受也能够加强审美训练的效果。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学生能够通过教学从审美到操作技能都符合一个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正是由于计算机技能训练与审美的融合培养,就能够一边受审美训练,一边又通过训练来加强审美训练的效果。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模仿,感受,修改,训练,才能够不断地深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的学习多媒体技术。
(三)专业特性决定了必须要将审美教育和技能训练相结合
多媒体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科学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等关联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学科。而多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和网页设计师等。因此多媒体专业的从业人员与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同点在于: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能力,在创作作品时要遵循审美原则,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要满足人们对文化认同的需要。多媒体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对美学的感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创作内容的审美需要、市场需要来设计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所以对学生实践训练不能局限于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技能训练中,让学生具备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需要。
四、结束语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外语教学;“未来课堂”
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的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当今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首次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本文所做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一、中职外语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本就不强,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不会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职外语课堂一直存在教条化、静态化、单一化、模式化的特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单向讲授为主,从而导致多年来中职外语教学显得枯燥无味,一直处于尴尬地位,学生要嘛不愿意学,要嘛学不进去。因此我们无论在课堂物理环境上还是在课堂心理环境上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未来学习的需求,才能满足提升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本课题强调基于信息化技术为载体来构建中职外语教学“未来课堂”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善用技术手段或途径来进行沟通与创意思考,培养中职学生面向21世纪的技能。
二、所谓的“未来课堂”
国内外的文献中目前尚无统一论述,对于未来课堂,从名称上有“未来教室”和“未来课堂”两大类。Clayton M.Christensen,Michael B.Horn and Curtis W.Johnson在“Disrupting Class”一书中指出未来课堂是一个继承了技术与软件,提供给学生一些替代方法和选择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的课堂。它们鼓励形成一个让学生一起工作计划,分享经验和教训和进行概念化的学习,而不是单纯记忆一些信息的环境。“未来课堂”中应用了大量的信息化设备,要构建中职外语教学的“未来课堂”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未来课堂”是一个泛技术支持的,以高互动为特征的个性化的智能学习空间,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环境的设计和活动设促进学习者进行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并实现课堂中人与资源、环境、技术的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和谐交互、共处。
三、中职外语教学领域的实施
本文重点研究将中职的外语教学放置于“未来课堂”之中,不仅要研究该模式下外语教学的过程、评价、反馈,更要注重其对专业学科主体的辅助作用。本文着眼于中职的日语及英语两个学科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的“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处理专业、幼教专业、多媒体专业、软件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及成果,并希望通过完善这两个外语学科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对专业主体的辅助作用。
1.信息技术处理专业多面向日资企业,因此日语教学尤为重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每堂课的欲授知识点制作成相应的日文信息技术处理的素材,提前共享于移动网络终端,让学生课前在做任务的基础上对课堂知识点有所了解,并做出相应反馈,互相给与点评。这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日语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锻炼他们本专业信息技术处理的业务能力,一举两得。长此以往实现良性循环。
2.英语学科对于幼教、多媒体专业、软件升学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幼教专业可以分组提前录制英文版儿歌、故事等视频然后进行学习及展示,并在交互式网络平台上和大家进行评价及反馈,老师及时给予点评,这样学生会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将英语教学中所学知识,如单词、短语、会话制作成多媒体影片或动画播放出来,大家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进行预习、学习、复习。并定期检验学习成果;软件升学专业在自主网络平台上每人每天都有经典的英文励志短句、短文推荐分享给大家,同时提供译文及注释,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既锻炼了英语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大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课堂模式不仅让中职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外语的目的,也实现了锻炼运用本专业知识的效果,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服务于学科主体的初衷。
四、教师业务能力需不断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能力及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当下流行的信息技术软件和手段丰富、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更要将本专业外语学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同时,本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及与时俱进也是势在必行的。
五、“未来课堂”的前景
实际上,所谓的“未来课堂”不仅应该应用于中职的外语教学,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所有学段、所有学科领域都应该逐步的融入新鲜元素,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形式。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的教学改革不仅要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教育理念、更要改革教学手段和媒介。这样才能够更充分的使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教育、作用于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文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2,4.
[2]王湘云,戴丽华.网络新技术及其在国外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从“网志”到维基“播客”[J].山东外语教学,2007(1):41-44.
[3]冯青青.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8):38-39.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虚拟数字世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49-01
随着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数字化学习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数字化学习的核心和依托,并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定义,李克东教授的研究颇有代表性,如下阐述:
李克东教授是国内较早从事数字化学习研究的学者,他提出,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其中,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与传统资源相比,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性;可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
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在理想的状态下与职业教育网络化学习平台具有同样的内涵,是满足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培训师和社会学习者等用户需求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专门研制的具有资源集成、网络传播、用户服务功能的资源平台和支持用户共享使用、提供用户服务的机制三者的组合。其服务于各级职业教育与在职人员终身学习需要,既要针对职业教育专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又要针对企业职业岗位高技能人才培养,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具有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示范性院校展示和推广本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平台。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特质决定了资源的“数字化”形态,网络是资源传播的主要载体,普遍适应是资源共享的基础,遵循规范和标准是资源便捷使用的关键。
关键词:数字媒体;多媒体;艺术;案例
中图分类号:TP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The Research of Experiences and Method of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Digital Media Designing
Jiang Mingxing
(Anhu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Hefei231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industry,the major of digital media has flourished in a number of college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But,at the same time,it exposes a range of issues.The author summed up a number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from his own teaching and practical work combining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Digital media;Multimedia;Arts;Case
一、引言
数字媒体,从一开始就是艺术创作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结合日趋紧密,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个人艺术才能的新天地。如今,摆在艺术创作人员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些艺术概念,而是现代的网络、计算、电子等与艺术毫不相干的技术术语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所以,只追求艺术,不重视技术,是创作不出精品来的。作为新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势头非常迅速,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来,社会对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类院校纷纷开设这类的专业或课程,而该领域最缺就是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软件使用人员,我们在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技术和艺术能够完美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和数字媒体设计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综合技能。
二、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特点
数字媒体产业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和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属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课程,特点是信息量大,实践性和艺术性强。在高职高专院校,该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分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两个部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该课程表现形式上,主要使用一些媒体设计软件,比如音频编辑软件、动画创作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课程目的很明确,主要包括动画、图像、影视作品等媒体设计类课程,课程联系密切,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艺术设计和编辑软件的综合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教学体会
数字媒体是视觉艺术与电脑制作技术的综合表现,设计者用数字媒体作为自己创作或设计手段的一种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更为注重和强调受众的感官刺激和行为感受,同时,在设计领域和信息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数字媒体人员大都是从相关专业转行而来,对数字媒体专业缺乏深程度的理解,大部分教师注重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了数字媒体产品背后所支撑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就自然如此了。现在所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学校大多数都是从技术的掌握程度来作为专业衡量的标准,这样从教师到学生普遍对数字媒体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技术的熟练程度,对美学素养关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类似的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比较多,但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课和实训技术课较少,同时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加上教学资源不足,现有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行业要求。在这类课程教学中,学生也往往会重视对软件操作方法的掌握,而轻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设计理念的培养。在设计实践中常常学生也忽视设计文化、设计理念在技术上的应用,造成过分重技术、轻设计的局面,这样设计或处理的作品也是缺少美感和创作性。在多媒体作品创作之前,先是有创意,而电脑技术只是完成设计的工具。
四、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在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中主要采用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中,主要侧重在对学生理论理解的培养,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学科的交叉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才是数字媒体的显著特点。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从中外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和本土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善于动手的能力,并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发展求异思维。因此,在实践环节上,可以布置一些多媒体创作的,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策划和设计来完成该作品,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和创作意识。例如,动画制作中常需要插入一些声音,比如人物的配音或背景音乐,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动画短片自己录制声音,通过音效处理,最后加入到动画作品中。
(二)提高CAI课件质量,注重课程教学的互动性。现有的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虽然丰富多样,但其应用的目的还是服务于教学活动,所以在设计和制作中应该考虑课程教学特点,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包含的信息量要适中。同时,在课件的编辑合成过程中,将艺术性、教育性、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突出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将较好的创意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课件的画面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设计观念的语言表达,使师生在互动式教学中更加强化所学知识。
(三)建立课程的教学网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网站不仅可以为老师提供教学文件和网络课件的平台,还可以上传多媒体作品创作的素材,而相应的论坛也会为师生提供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网站中,可以考虑开辟优秀作品区,用于展示师生自己优秀的做多媒体作品,供大家相互学习和欣赏。
(四)突破课程教材要求,注意行业应用。目前数字媒体类教材存在着软件版本滞后和专业性不强的缺点,难以达到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所以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数字媒体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在进行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的内容讲解时,注意由浅入深,层次分明,使得知识的讲解变得深入浅出,容易掌握,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的教学。第一阶段,电脑美术素养的培养,以及常用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的介绍和练习;第二阶段是高级阶段,围绕行业应用和就业需要选择教学和实验内容,选取了一定的来演示操作和评议设计理念,来强化对软件功能和特点的体会,了解相关领域的行业规范,逐步培养学生的电脑艺术设计的表现能力;第三阶段是更高一级的课程训练,结合经典的多媒体,使学生进入专业的动态设计中,比如三维动画、影视作品特效,其中包括一些设计软件的联合使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创意能通过电脑技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五)在课程考核上,应突破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实践性强,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不太适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必须采用创新的考试方式。一般院校都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合成来给出学生某门课的成绩。平时成绩可以结合平时教学和实践形式,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价,评价的方法一般有:实验小组自评、教师评价。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实践考试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给出成绩,实践考试一般要求包含课程要求的重难点,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相关背景或主题完成相关的。
五、以就业为导向,做到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目前,数字媒体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涉及很多的行业领域,教师应该依据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和人才素养,在教学中应不断挖掘该类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的能力,为该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影视作品编辑等工作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和实训中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东西,就业时能够胜任企业或单位的岗位要求。
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关于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我认为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的就是,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生动得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行业也使学生的设计制作得以“规范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需要专业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及时了解行业规范和行业应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R].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2005,12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虚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44-04
一般来说,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其依托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耗资多、设备旧、师资缺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资金、设备、人员等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经济实用的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虚拟实践平台的提出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坚持技术和艺术相结合,培养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优良职业素质,具备多媒体作品创作、web视觉设计、平面作品设计等职业能力,并能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领域内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依托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开展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确定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项目化课程为依托、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软件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将操作技能训练和设计制作实践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缺乏设备和师资,学生操作技能训练不充足;各类软件课程相互独立,学生对各类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不高;缺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
本文基于对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研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激发兴趣、强化技能为指导,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关键,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模拟环境下的高职多媒体专业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提供服务。
二、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虚拟实践平台框架设计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是一种交互式、智能型的多媒体实践教学系统,各个模块层层递进,集各种教学模拟项目和企业真实项目于一体,形成一个公平、开放、竞争、合作、仿真且极具吸引力的虚拟实践环境。
(一)设计理念
平台设计以最近发展区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倡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系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亲自体验各种工作流程,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与自信。在实践过程中,将虚拟实践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引入同伴间合作和竞争,再现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在激励方面,有效利用网络游戏中的获取经验值形式,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在评价方面,摈弃只是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引入同伴之间的评价,通过算法使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有效提高评价质量和效率。
(二)组成模块
平台分为教师管理平台和学生实践平台。教师管理平台包括实践项目管理、学生管理、学生实践过程管理、成果评价等模块。其中实践项目管理模块包括项目、删除、更新等,即对实践项目各类操作属性进行基本管理。学生管理模块包括对学生个人信息、学生个人或团队竞标项目的资历进行审核。实践过程管理模块主要监控学生实践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提供必要的指导、对团队各成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等。成果评价模块是对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完成项目过程以及对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同伴的评价进行管理,最终形成评价成绩和意见。
学生实践平台包括基础技能实践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职业综合技能模块、真实竞标模块等。基础技能实践模块主要呈现比较简单的、基础的实训项目,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实践,并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进入后续的专业技能实践模块进行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模块主要呈现较为复杂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实践项目,部分为学生个人完成,部分需要学生团队完成,取得一定成绩后进入后续的职业综合技能实践模块进行实践。职业综合技能模块主要呈现大型、综合性项目,部分为企业真实的实践项目。学生要组成一个团队完成,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进入真实竞标模块。真实竞标模块中的项目来自企业真实项目,学生团队通过竞标的方式,完成方案的制定、投标、中标、签订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验收等步骤,并获得一定的酬劳。另外,每个模块都具备成果展示和同伴评价交流功能。
三、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虚拟实践平台工作流程
学生虚拟实践平台的设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项目的形式,采用经验值增长的方式,激励学生开展技能学习。其工作流程主要分为4个模块,学生从第一模块即基础技能实践模块开始,只有获得一定经验值,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平台进行全程的辅导、监控及评价。
(一)基础技能实践模块
如图1所示,教师通过教师管理平台实践项目(的项目多且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为课堂练习或拓展练习,适合于学生在学完某个知识点后进行巩固练习,侧重于自主完成),并注明完成项目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注册信息,并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选择项目。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进行审核,并对学生开展完成项目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辅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项目成果。一方面,教师通过平台,根据学生项目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同伴对的成果进行评价,根据两个评价结果系统自动赋予学生第一阶段学习的经验值。达到一定经验值的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未达到的学生重新选择本阶段的项目开始学习,获取经验值。
(二)专业技能实践模块
如图2所示,教师小组学习项目,明确项目岗位,并注明每一个岗位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自我评估,根据兴趣和能力选择项目和岗位。教师审核,组建项目小组,指定组长,并根据学生情况明确每名学生项目岗位,制定岗位要求和评价标准,并开展指导。项目小组相互合作,开展项目制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成果。教师根据工作任务以及成果对小组进行评价;同伴根据的成果给予评价;结合两者评价,系统自动给每位学生赋予这一阶段的经验值。达到一定经验值的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没有达到的学生重新选择本阶段的项目开始学习,获取经验值。
(三)职业综合技能模块
如图3所示,教师来自企业实际需求的真实项目,并招聘信息,设置工作岗位要求以及参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值。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经验值以及兴趣投递简历。教师审核,组成工作组,确定每名学生的工作岗位,并对其岗位职责进行讲解和辅导,提出制作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制作项目,形成项目成果,由教师提交给企业。企业审核项目成果,并提出修改意见,项目小组进行完善。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教师根据学生工作量支付给学生一定的费用,并对学生的表现和工作量进行评价,系统在结合同伴评价的基础上赋予学生经验值。
(四)真实竞标模块
如图4所示,此模块真正的参与者是企业和有一定经验值的学生,主要流程为:企业通过此平台直接综合性的真实项目以及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经验值的学生向企业投递标书,在有一定意向的基础上进行当面协商。获得项目的学生自由组建项目团队,并聘请教师作为指导,开始项目的制作,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项目成果,企业审核通过后支付费用,将成功项目在项目展示区展示,并对项目团队进行评价,给予一定的经验值。
参考文献:
[1]王金岗.虚拟现实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76-80.
[2]陈德清,钟燕瑾.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22-25.
[3]郭健辉,郭嘉喜.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8):165-166.
[4]娄志刚,岳保兴.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14):151-153.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of Computer Multimedia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HENG Jun-qing,ZHANG Chun-jun,LIANG Ning-sen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