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教师考核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考核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考核意见

第1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绩效考核;设计原则;360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24-02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善教师待遇,更为了兼顾校际间的公平,缩小教师与公务员以及其他城乡教师人群工资收入的差距,国务院常务会于2009年1月1日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的实施,教师的工资因此分为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大块,而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大部分。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处于主导地位,高达70%,而对于只占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就得看老师们的工作业绩[1]了,多劳多得,做得越多越好,工资就会越高。

简单地说,绩效工资就是按工作的多少以及成效来给予不同报酬的,勤劳奋斗的教师们,工资自然较其他教师的工资高,比如一线教师、骨干教师以及其他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2],他们的努力让他们都比别人获得更好的待遇。但是,我们不能胡乱地给予绩效工资,我们必须对教师们进行绩效考核,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评定。这不单单是看教师的教学成果,对于她们的工作过程,她们做的所有事情,乃至他们的思想道德觉悟都要进行综合的评价,所以我们说这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

一、如何进行绩效考核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因此,教师考核体系也应多元化,向全方位发展,而我们发现,360度考核方法恰恰适应了现代教育背景对中学教师绩效考核的要求。

(一)360度考核法的内涵

360度考核法是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一套绩效评估系统,又称为全视角反馈评价或者多来源反馈评价系统。它是一种发展性绩效评价方法,其核心在于“反馈”,即通过对多方面收集的不同信息进行分析和公开讨论,为被评价者提供建设性建议,从而有效地促进被评价者行为的改善,促进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二)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是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前提条件,它对规范教师行为、明确教师职责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绩效考核应该以教师的岗位分析为依据,必须根据各类各级教师岗位要求和技能规范,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考核标准等,使教师责任明确,目标清晰,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评价主体

用360度考核的基本原则,并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实际情况,评价模型可包括四个主体。

1.教师自评。自评是360度考核的重心,在考核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总结和分析,并据此设定未来的目标。自评的目的就是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隐性的评价内容,从而使得教师更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好地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相关领导的评价。相关领导主要是指主管教学的学校领导、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他们可以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组织者。他们与被评价者在教学活动中交往密切,对教师的具体情况很了解,这有利于综合平衡、统一标准和把握尺度,能够客观地评价事实所在。

3.同事的评价。与自己一起共事的人,必定是最熟悉自己的人。不过,同事的评价意见在有些情况下会存在主观性,人云亦云,所以应该单独收集才能更加客观。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学校应引导全体教师做到尊重和公平,用公正的眼光看待每位教师的工作,防止出现言过其实或借机打击报复的现象。

4.学生及家长的考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所以,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是最适合的人选了;而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有权利对教师进行评价,同时这样也可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

(四)考核指标的设计

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关键是制定全面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考核的指标既要体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又要将学生发展的好坏与教师的绩效评价联系起来,在制定各指标权重时,可倾向于教师的育人效果,具体权重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而定。通过对教师劳动特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初步构建了教师的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

在指标体系中,对于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可直接测量的指标,我们可以直接取其测量值;但是对于师德、育人效果、工作过程等难以量化的指标,我们就必须采用其他方法,360度绩效评价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评价主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转换,将其转化为得分。

表1 义务教育教师考核指标

(五)绩效考核的步骤

步骤1:组建360度绩效考核评价队伍。这一方面要慎重考虑,一定要选那些与被评价者在工作上接触多、没有偏见的人充当评价者。

步骤2:设定考核项目。确定实施考核方法后,应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被考核者,要基于岗位特点、工作职责、职务等来精心设计,并且对关键指标要赋予更高的权重;其次,对于同一被考核者,不同的评价主体,也应编制不同的评价问卷。

步骤3:对评价者进行训练和指导。选出的评价者对各方面的了解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进行培训,提供如何对他人进行考核和向他人提供反馈的训练和指导。

第2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关键词: 过程考核; 教学实践; 创造性思维;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91-02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检查学生把握课程综合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国外众多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教学理念和特色的、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1],而国内高校目前所普遍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仍比较单一,多以试卷考试加模糊的平时成绩构成学生该门课程最终的考核成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因此,改革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以多样化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过程考核逐渐受到重视[3]。在分析了目前国内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的前提下,笔者对以过程考核促进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1]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高校也在不断进行着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但受教学内容、师生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考核方式普遍单一化

目前课程考核方式仍以较易操作的闭卷式试卷考核为主,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使学生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强制性的记忆方面,缺少创造性的学习体验,与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符。

2.考核注重终结性考试,而忽视过程性考核

目前在很多课程考核中,虽然也采取了终结性考试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结构评分方式,但平时成绩比例较低。这种考核比例使学生不重视平时的考核,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最后的终结性考试上,使学习无法体现连贯性,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对考核方式还缺乏细化标准

有一些选修课程和小课程采用了论文或者小组讨论等考核方式,但还没有形成细化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考核方式的应用及公平性。

二、目前国内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2]

1.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现今大学课堂上的主流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老师一味讲解和讲述,学生抄笔记,知识只是单纯地从书本借教师之口传递给学生。

2.多媒体教学由于其生动直观、可控性强而受到重视,已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种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照读课件,缺乏深入讲解的状况时有发生,与学生互动极少。另一种情况是课件中图片、视频、公式繁多,上课时令人目不暇接,却缺少深入生动的言语讲解、提问、讨论和推理演算,学生被动地跟随课件快速翻页,课堂教学效果差。

3.启发式教学弊端。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比较而言,启发式教学方法较前二者先进了许多。但是在定位上,教师的任务仍然侧重于“教”,而学生的任务仍然侧重于“学”,学生更多的是沿着教师所启发的思路去考虑问题,他们的创造性仍然无法很好地被培养和激发。

三、以过程考核促进教学的教学实践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过程考核来促进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过程考核的目的、重要性和严格的评价标准。过程考核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将已有知识和信息储备与新学知识相关联,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相关书籍内容进行扩展,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应用,提出自己的创造性问题和想法。使学生了解过程考核的根本目的,并引导、敦促学生认真对待、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高质量的完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设计能力。在课程考核中,将过程考核规定比较重的比例(例如50%以上),并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且严格执行,可以避免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负面效应――一部分同学只为拿学分而在课程结束前临时抱佛脚复习参加考试。教学相长,教师应备课更加认真更加充分,准备更为充足的材料,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与学的气氛浓郁,那么课程教学的质量就得到保证。

在课程开始时,按惯例要告知学生本课程的背景、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参考书目、课程的组织、课程要求、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课堂要求,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了解过程考核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除了课程的期末闭卷考试,在课程进行中间主要采取两种考核方式,即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其中课堂参与占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的10%,期末考试占50%,小组讨论占40%。

1.将学生的课堂参与纳入课程考核

参与式教学法,是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受体”,而且是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的一部分。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必将加强,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更多、更充分的知识和材料准备,教与学、以及讨论的气氛将非常活跃。已经有很多教育研究者对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3-5]。

将学生的课堂参与纳入课程考核,以促进教与学,提高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个方面。

(1)教师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有理有据者得2分,回答内容与所提问题不相关者不得分。

在课程教学中,老师无疑处于主导地位。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必须在课堂讲课过程中进行启发和引导,教师提问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学生来讲,一门新课程意味着新的知识领域,对新的课程内容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新的课程内容必然与已修课程有所关联,并且一定是建立在最基本的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之上的。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善于将新知识与背景知识相关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新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刺激学生由单一接收信息转而进行知识关联和思考,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紧张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和上课的乐趣,从而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提问

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进行思考,问题不论大小深浅皆可提问。学生提出一个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可获得2分的课堂参与考核分数。

开始时,学生可能不适应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提问,这就必须改变讲台上教师照本宣科、讲台下学生全盘接收的局面。一方面,老师进行积极、充分的材料准备,在课程中引入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科学前沿研究和问题,由于其前沿性和未知性,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思索兴趣和提问、讨论的积极性,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提问意识逐渐增强,敢于提问;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课余时检索、阅读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从而扩展视野、拓宽思维,提高提问的能力。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慢慢增加,课堂自由度提高,学生积极思索,加强了与已有知识储备的关联,并能提出问题,课堂讨论气氛浓郁,师生互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加强,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包括书面报告(20分)和口头报告(20分)两部分。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以每一章的主题为题,以同寝室成员为小组,各成员独立查阅文献资料,按照内容要求进行小论文创作(书面报告),不得抄袭,出现雷同报告,否则不得分并反扣该次作业分;然后小组内讨论、分析、综合、提出问题,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做10分钟的报告(口头报告),与全班同学进行互动提问和讨论。此时,学生成为完全的主体,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课堂的活跃程度都由做报告的小组同学来操控,教师起引导作用。小组报告中,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听报告;讨论过程中,其他同学积极提问、小组成员全体参与讨论;积极参与讨论的其他小组同学,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也被记录入该同学的课堂参与考核部分;不能充分参与讨论的该小组成员将得到扣分。

首先小组选定题目,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地就选定题目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综合,写小论文,其查阅文献、自主学习和创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然后进行小组内讨论,这时候必然出现一位组织者,小组内每个成员就自己所做工作进行口头报告然后集体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在思想的冲撞中产生火花,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团队的合作,培养和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内选出代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制作出内容结构安排合理、外观优美的多媒体报告文件,在课堂上完成10分钟的口头报告,与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讨论。创作多媒体文件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团队合作和创作的能力;口头报告则锻炼了报告人面对多位听众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全班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充分表现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一方面锻炼了小组成员的现场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锻炼了全班同学尊重他人、听取信息、即时分析和现场提问的能力。在小组讨论的整个过程中,全体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个体的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现场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结语

过程考核促进了学生平时对课程相关内容的思考和自主性学习,自觉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充实已有的知识积累并扩展自己的知识框架,积极参与到日常的教学中来。由于平时对课程内容的积极学习和掌握,也使最后的复习、闭卷考试变得轻松和顺利。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相促进,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和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热情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备课、上课的热情,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加强,教师也更好地备课、上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师生共同努力中,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必将提高,而且课程外的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素质也各得到增益。

参考文献:

[1] 曹冬岩.美国大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92):177-178,195

[2] 吴晶.与美国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究竟缺什么[J].科技信息,2011,(7):92-94.

[3] 董仕华.基于过程考核的《创业指导》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136-137.

第3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一、倡导奉献精神,树立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风范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以端正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最重要的是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信仰问题。因为青年人经历短,缺少切身的体验,容易认识片面。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学习应始终保持经常化、制度化,每周定时间,采用学习、讨论、发言、听报告、参观等形式,还可经常组织先进青年参加学习、党课培训。学习抓紧了,正气就抬头,歪风邪气就会失去市场。

2.学习先进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激发政治热情。青年人更注重实际,对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容易模仿与受感染。我们注重“教师要有教师样子”的形象塑造工程,以“身边的好形象激励我”等专题演讲来陶冶教师的情操。

3.强化管理制度,以养成良好的师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教师管理条例,并制定了适合本校情况且便于操作的具体管理制度,对青年教师从进校起就严格要求,强化训练。良好的师德、师行需经长期的熏陶、耳濡目染才能养成,但对为人师表的一些基本要求必须坚持执行。对青年人来说,更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与压力,否则必然导致纪律松散,危及校风、教风与学风。

4.以个别思想政治教育与寓教于乐相结合来调动积极性。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是把工作做好。因此,首先要重视个别的思想教育工作,对青年教师的缺点,学校领导要及时提醒,个别交换意见,公开批评有失面子的事要慎行。增进了感情交流,青年教师就乐意接受并尽力去干好工作。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业务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双边的主要活动。教师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工作态度再好也难以成为一位好老师。青年教师学历大部分很高,但缺少教育规律和方法的把握,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我们采取了一些办法:

1.开展教研活动。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主要是结合平日的教研活动来进行,有时也组织教师利用每学期学生开课前和学生放假后的时间进行专门培训。上演练课,人人在组内交流,参与面广,大面积提高;上示范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上课,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综合性评课;上竞赛课,评出优质课;开展优秀课汇报活动,把教研活动引向深入。这些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活动中教师们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促进了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自我反思,形成自我发展机制。我校要求教师的反思要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不光要进行自我反思,还要在同伴中进行反思,通过家长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意见来进行反思。要求教师要通过反思,学会判断和寻找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教学期望值之间的差距;通过反思,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反思,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进步。

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师的工作重复性强,容易产生惰性。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提高理论修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举办学习讲座,更新观念,树立科研意识。我们处于信息时代,新思想、新理论、新经验层出不穷,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善于学习,不然就会被淘汰。

三、建立激励机制,增强自我提高、主动提高的动力

第4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一)考试

1、考试对象

凡当年符合现行评审条件,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含转评)的在职人员,均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学科知识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按照现行评审办法参加业绩和答辩考核。

2、考试内容和范围

考试内容为学科知识考试,包括现行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命题范围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四个学段(申报者的考试及参评学段、学科以实际任教学段、学科为准)。

各学段具体考试内容为:

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全学科教材内容;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及1—6年级教材内容;

初中:学科《课程标准》及7—9年级教材内容;

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及1—3年级教材内容;

其它教育事业单位人员的考试内容为通识性的教育法规及教育管理知识(不分学段、学科)。

3、考试形式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形式进行,试题分主、客观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4、考试时间

2009年9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考试成绩的使用

学科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者将发给成绩合格证书,持有者三年内凭此证书可申请参加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二)评审

参加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的评审总成绩为100分,其中工作业绩占40分(主要考核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的业绩)、答辩占60分(主要考核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行考评结合的办法后,原有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政策和办法仍继续执行。

二、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1、市教育局成立*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学科知识考试及评审的各项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人事处。

2、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地区参加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学科知识考试人员的报名、考试组织、资格初审及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

三、有关要求

第5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关键词:教育网络平台 意识形态 思考

信息化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推行意识形态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我院在推行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建设了“形势与政策”网络平台和“中国梦”精品视频课程网络平台。两个平台的运行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再运行的过程中也汲取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同时在平台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可以进一步改进优化的地方:

1.突出主题和多样化结合。我院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网站依附于校园网站之下,优点是方便学生快捷登录浏览,缺点是网页设计呆板,缺乏个性化色彩,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容上以文字为主,视频等其他内容不足且文字内容更新较慢,如我院“形势与政策”网络平台内容基本是一学期一更新,一学期一考核。半年的长周期难以应对突发性、敏感性问题的及时报道解析。半年的更新周期也使平时登录的学生人数寥寥,学生登录学习多集中在考试时段,形成了为了考试才会登录学习的景象。建议意识形态网络平台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考虑多主题的结合,将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主题也纳入其中,进行多板块嵌套,丰富内容亮丽网页界面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活、娱乐等主题表面与政治主题无关,其实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因势利导,将政治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其中。切实处理好思想一元性和传播多样性,网站主题内容的严肃性和网站形式的活泼性之间的矛盾。取使网站内容“实”起来,形式“活”起来。

2.完善网站运行评估机制。我院意识形态网络平台有专职教师进行网络建设,同时有教务、学工人员在网络技术层面提供支持。但评估人员目前空缺。如我院“形势与政策”网络平台在内容上基本上就是一位专职老师独立决定内容的主题和考核的内容,我院其他老师未能有效参与、审核。一人负责制虽然有利于提高平台运行的效率,但内容上缺乏审核把关,易出现内容不精等缺陷。只有加强评估、管理工作才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才能优化高等教育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意识形态网络平台的功能。

3.建设意识形态网络辅助平台,助力思政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手段,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建立电子刊物、电子版校报、手机报等形式扩大宣传的实效性。探索在QQ空间、微信公众号建立新的意识形态教育平台,丰富内容,唱响主旋律。利用新的辅助网络平台,把单向的宣传教育转化为互动交流,以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

4.发动学生团体,充实运营队伍。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样网络平台教育运行过程中,也要使有热情,有责任的同学积极参与到网站建设中,这样不仅有效解决网站运行人手不足的情况,也可以群策群力更好的办好平台建设。学生本身是网站平台服务的对象,选取优秀的学生参与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获得实践锻炼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切实把好“审核关”、“引导关”。

5.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政策支持。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平时承担了较为沉重的一线教学任务,交流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与公办院校相比相对较少。学校应定期组织培训给教师以成长的机会。对教师的培训首先是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从知识体系的传授者变成思想的传播者。其次,应该在技术上加大培训,使老师熟练掌握平台的各项功能,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以利于时效性很强的事件的分析报道。最后应增强网络平台信念的培训,学校应组织教师参观、交流、学习意识形态平台建设突出的学校,在培训中增强教师运用平台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使用平台的积极性。

在政策上学校要加大对教学的重视。从高校考核来看,高校基本上是越来越重视科研,教学则相对不受重视。科研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关系到职称评定和收入的提高。而教研的评价和激励则相对滞后。学院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评估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为了生存在完成沉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得不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之中。要把平台建设好、维护好也需要学院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我院意识形态网络平台在弘扬主旋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起过巨大作用。但实践上也暴露了一些不足。要克服这些不足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相应支持,学院德育中心也需要把相关教师组织起来,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状态,群策群力,使意识形态网络平台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功效。

第6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会计专业,在为社会培养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践教学是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则跟中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要让中职生全面掌握中职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则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本文在剖析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困惑,并提出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据笔者了解,许多中职学校虽然开设了会计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中职生毕业以后大部分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学生对会计工作兴趣不高;二是有些学生没有掌握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导致难以胜任会计工作。为此,中职学校要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强化会计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那么,为何中职学生会缺乏动手实践的会计能力?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有些学校没有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更是没有注重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的实践教学,大部分是停留于手工会计操作方面的锻炼。可是在手工操作过程中,虽然可以促进中职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方法理解,但是难以适应现代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实施会计工作的迫切需要;第二,严重缺乏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 一些中职学校没有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仅仅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一下,这样实习效果欠佳,学生难以真正了解现代企业的相关会计工作,也难以提升自己的会计实践技能。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困惑

虽然一些任课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用价值比较大,但是这些教师也比较清楚地意识到开展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许多障碍及困惑。这样困惑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学校内部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比较简单, 而去校外企业进行实习的难度却比较大。比如,某所财会专业学校,由于投入不大,会计专业相关的模拟实验室没有完善起来,设备较少,软件及硬件不多。此外,大多数中职学校还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建立了若干模拟实验室,但是里面仅仅存在数张工作台, 以及数本账本, 若干张凭证,设施非常简单。我们可以想象的到,中职会计专业的实验室比较简陋, 学生进行的实习内容比较简单,肯定是学生的实习效果不够理想,难以达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三、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近年来,笔者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认为应该注重会计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会计工作兴趣的培养,走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跟学生毕业实习有机结合之路,既然注重校内实习教学,又要注重校外实习,以切实提升学生的会计工作判断能力与解决企业现实的会计问题之能力。笔者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建议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以素质、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

中职学校的领导层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要更新观念,拓宽中职会计教育的工作思路,加大经费投入应用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切实加强中职生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满足新时期现代企业对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中职会计人才的真实需要。

(二)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第一,积极开辟校内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要充分利用好校内的一切实习资源。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在自己学校的财务处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真实的会计岗位上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第二,中职学校要跟会计行业中的各个大中型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定期委派一些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比较高、敬业精神强的的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到现代企业为其进行财务把脉及诊断, 并开出操作性强的“药方”,进而帮助企业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中职学校可以将这些合作单位建立良好的实践与实习关系,将其当做本校的实践基地,定每年可定期安排学生去这些合作单位进行实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单位上进行实战锻炼。最好能够让这些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成为中职学校今后会计专业的就业单位, 进而让会计专业实习跟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然解决了实习问题,又顺利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题。

(三)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之路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会计专业还是沿用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考虑到会计专业知识自身的逻辑性, 另一方面可把其跟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有效地结合起来, 便于课堂组织教学, 不过它比较注重过分地追求会计专业学科知识之完整性, 非常容易使得理论教学脱离了实际, 导致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不强,脱离了实际。为此,笔者建议,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之路,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加强实践部分教学,既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实践技能,并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完善理论,进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

综上所述, 中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进而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燕.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 ,2010(3)

[2]陈桂菊.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13)

第7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艺术实践是设计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艺术实践是设计专业知识延展的最好方式,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精心组织和搞好艺术实践教学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对专业的适应能力相当重要。

一、明确艺术实践目的

艺术实践教学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设计专业必须经过的学习内容。实践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收集有关设计素材,磨练课堂所学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创作和设计打下坚实基础。要搞好实践教学,针对具体专业和各年级阶段,应该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首先,艺术实践是专业知识的强化与补充。高等艺术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的,虽然各自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但在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艺术的亲和度和敏锐洞察力上是一致的。设计专业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同时也得到培养。其次,艺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从广义而言,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虽也有实践的机会,但这与专门的外出实践活动是有区别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有较多的机会探索艺术规律,结合课堂理论知识,探寻表现方法和审美追求,对于高等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说,充分的实践训练是学生技能提高与锻炼的良好机会,学生在设计实践活动中,表现技巧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获得了工作经验的积累,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也为将来学生毕业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拓展艺术实践形式

艺术实践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实践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实践的意义在于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理论知识得到检验,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的横向联系。为了达到实践目的,除增加艺术实践内容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因素,探索新的实践模式,适当拓宽艺术实践面相当重要。艺术设计专业,多数院校都把艺术实践单纯看作设计考察活动,既没有制定计划和方案,也没有明确目的和要求,更没有确定实践的形式,艺术实践等同于学生旅游,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收获。

其实,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内容以及实践方式不难做到,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社会岗位也有各自的岗位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时代建设所需的设计专业人才,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的各类专业是培养拔尖型的美术创作设计人才,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取向和要求,实践的方式也就应该有所区别,对于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艺术实践应考虑学生就业、知识提高与巩固等因素,单一的实践模式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多种艺术实践模式是时展所需,分专业、分年级、分特长、分阶段考虑艺术实践形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培养实用人才和创新人才十分重要。

三、拟定艺术实践计划

艺术设计专业艺术实践计划是指导和安排学生实践的基本依据。系统性、目的性明确的实践计划,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非常重要。现在许多艺术院校都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得到了足够重视,但对艺术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把艺术实践搞成了游山玩水的简单形式。科学的实践计划是实践教学的指南,针对艺术院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结合院校所在地区的资源优势,考虑教学进度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安排,才是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

科学的艺术实践计划应该对学生和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艺术实践要实现的目的、时间内容和活动方式都是必须列入计划的内容,计划中既要体现学生作业和作品或草图的基本要求,也要体现实践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材料因素,提出建议和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信号和努力目标。

四、探索艺术实践的方法

(一)带任务开展实践教学

艺术实践教学进行前组织学生召开实践动员会,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校外实训,艺术院校把它看作是提高学生设计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针对不同的专业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规定具体的作业量,任务中适当考虑一些文字性的草图、体会、日记、小型座谈会等内容,这样会对学生有较大帮助。

(二)结合教学进度配备相应指导教师

艺术实践教学指导安排适合的指导教师十分关键,由于扩招的影响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的专业方向区别较大,针对实际情况安排专业对应、责任心强、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才能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由于现在一部分教师能力都有限,带学生开展艺术实践就会有较大难度,学生抱怨实践一趟回来,钱花了但没学到东西的情况也较多,所以,对实践教师的选择必须考虑专业过硬、扎实并经常从事设计实践活动的教师参加。

(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建立实践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正常化的关键,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十分缺乏。事实上,很多问题是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解决的。因此指导学生专业实训时,特别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包装装潢设计课程中,里边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仅在课堂上比画,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它的复杂和多变甚至令许多年轻平面设计师都感到头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跟单,了解包装特种材料和包装结构,利用厂家的有利条件,通过比较和识别,他们对设计与工艺的整体掌握就容易多了。

另外,印刷工艺是广告平面设计技术的关键。实习期间,在老师和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感悟其中的奥妙、领略其中的道理,这样既增长了操作技能,又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容易发生的问题有了亲身的体会,也为日后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探索展示实践成果的形式

实践汇报展览是展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的最好形式,经过一段实践锻炼学生收集和画了一定数量的东西,通过一定形式展示出来既是对学生实践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的检验,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好渠道。展览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以组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或班为单位,鼓励个人专题的汇报展出。无论什么形式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好的,学生回到学校后有了一个再创造的体验过程,这对将来打下设计工作有好处。

实践座谈体会是总结实践经验,表达学生实践体会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展现学生实践成果的一个方面。通过总结座谈,了解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感想和对实践的要求,对教师进一步搞好实践指导,制定新的实践计划非常重要。实践座谈是学生与教师间建立的对话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座谈、对话、答疑等,对实践过程中的感想和体会进行梳理,确定有用素材并进一步加工和创作,逐步培养独立创造能力。

第8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上课程序严谨。很多教师是很“认真”地备课了,可是他们仅仅是备“课”,而没有备“人”。教材是他们唯一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做的是仪隈穹二知识传授技巧这层意义上的备课,严重地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学生听得是枯燥乏味、时时瞌睡;作业时,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不入正轨”,你教他画这,而他却画那。这是学生的“不务正业”,还是“故意捣鬼”?不是,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美术教育的现状:美术教育不合“人心”,不符“学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个性得到解放,画心中之画,表心中之情。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画。而在新形势下,我们进行美术课教学,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改变传统美术课教学重讲解轻感受、重知识轻体验、重技巧轻审美、重理智轻情感、重社会性轻个性、重模仿轻创造的弊病,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也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教学总目标为“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美术教学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有的喜爱工笔,有的偏向写意,有的追求厚实,有的欣赏飘逸,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妄加评判。比如说画花,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然后让学生临摹,那么学生所画的都是老师所画的复制品。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去观察,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画面将是多彩多姿的。在逻辑思维中。1+1=2,是不存在任何解释的余地。然而,在美术创作中,绘画内容或绘画方式等都没有任何限制。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小孩和小孩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则是树。作品中表现出的这种观点上的差异是宝贵的,这些差异丰富了孩子们的心智并使我们洞见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教师表达对这种差异的欣赏会对学生的自我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美术教学中,往往要考虑学生表现出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高度评价。试想当一个孩子发现他画的树的形状与另一个孩子画的树的形状被老师认为是同样正确时,他会有何感受呢?美术学科还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要创造,有成功就有失败,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中自我进步。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更新颖、更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要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需要和兴趣。所谓需要,就是一种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环境,人自出生后就会在社会生活、周围环境及家庭中生活成长。由此可知,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需要,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生活。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由经验中来的,而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学生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于他们的真实生活。

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心理,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他们常常会在各种场合突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乐趣之中。兴趣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我们还可以利用童话传说,激趣乐画:我们知道中小学生特爱看小人书,既然他们对童话这么感兴趣,我们何不就利用这一点,让他们画出一些想像画来呢!

开展绘画竞赛,激趣乐画:根据学生的好胜心,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油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我还将画得好的作品贴在橱窗给全校师生欣赏,并给予表扬。这样,有些学生在暗地里较上了劲,良性循环,学生越画越起劲,越画越感兴趣。

第9篇:教师考核意见范文

【关键词】设计素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

目前社会上普遍着存在设计人员设计能力低下,抄袭成熟设计的问题,而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缺乏较强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设计素描作为一门基础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设计素描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培育设计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素描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是中职以及普通中学学生,他们过去学习成绩较差,为了上大学而去学习美术。由于其美术学习时间短,且授课教学方法单一,因此这些学生的基本功普遍较差。除此之外,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不好,知识接受能力薄弱,这使得高职教师的授课难度变大。考虑到学生薄弱的基础,有些授课教师就因此减少创意类素描课时,增加写实训练的比重。其结果是短期的写实训练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造型写生能力,而创意类素描授课时数的减少又使他们无法理解以及掌握创意设计素描的核心知识,难以通过课程学习来提高其思维方式,最后使得开设这门课程意义大打折扣。设计素描授课老师有必要改革教学方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先进的理念来增强授课效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拓宽并激发他们的创意兴趣。

二、以创意为导向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的教学体系

设计创意素描课程在设计素描基础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要上好设计素描,相关教师就必须优化课程结构,采取灵活的授课模式。教师可对专业基础课进行课程整合,将设计素描作为专业创意形态的基础课程,以此将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相贯通,使学生能够在后学课程学习中强化某些创意概念。教师在立体式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上可以采用基础加模块的方式,将与创意素描有关的模块课程内容引入课程教学中来,其具体的结合方式如下:

(一)把课程活动和课程要素相结合

在设计素描几何体和静物结构写生的实践训练课程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去发现各自写生对象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求学生从单个或整体的写生物象内外结构和轮廓上重组、异变、派生新的具象物体或抽象物体进行创意设计,由于写生角度的不同,创意素描物体组合的构图必然不同。在不同构图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引进各种方法进行多样性变异创新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的表现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将专业教学脱离于基础教学,教师盲目地培养学生的准确造型能力,却忽略创意能力的培育,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的开发。采取此种多样化的教学培养方法,能够实现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体现高职实践性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性。

(二)与构成设计中课程中的点线面要素相结合

要求学生对身边的物体进行仔细观察,寻找和发现其独有质感、肌理、结构、特点,并运用构成设计的原理进行画面的点线面、黑白灰关系的归纳与处理。之后学生要根据韵律、节奏、对称、均衡、重复、特异等形式美法则,让作品具有设计形态感。为了能在创意表现素描中形成富有创新创意的思维模式,学生可以参照客观物象,将其形态和情节进行归纳,简化成构成设计中丰富的点线面关系,重新解构、整合,创造出新的理想组合方式。在处理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形态的主次和疏密感,整体风格的一致性,教师要求学生的绘画位置不再是单一的某个角度,而是要全方位地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的学生要根据所在位置自主地构图,主观地移动所描绘物体的位置,根据自己的画面的需要而设计画面的构成。这种自主性思维对于未来的设计组织,视觉形象和空间形态布局将有很好的帮助。学生可以采用的放射旋转法有具象——抽象的变异法、重叠反复强调法等。

(三)与图形创意课程中创意手法相结合

由于图形创意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在设计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可引导他们运用图形创意的某些设计方法,使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豁朗开朗,从而激发他们对创意素描的兴趣:学生以画创意稿的形式进行立体式、多角度多方位的尝试,结合图形创意等设计创意原理,升华出多种创意形态。这种教学方式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眼、脑、心、手实现协调统一。经过几年教学,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最基础的设计素描创意方法:填充形态法、形态仿生法、发散性思维联想、交像形态的变异法、材质的替换法、形态同构的变异法、换置或置换变异法、共生图形法、迭视形态法等等

第一,与装饰图案相结合。中国传统设计中图案设计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学生通过对图案的设计可以使原来物体的质感产生变化,赋予它不同的含义,使之具有设计性与装饰性。

第二,与手绘表现技法的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导入文字,用不同的线的排列形式来表现人的情绪情感。线条的扭曲、夸张等多种排列与组合可使画面形成不同的气氛与表情,让整个画面产生不同的氛围:如直线表达使人觉得宁静的感觉,斜线表达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曲线表达则有一种动感。

第三,与不同表现工具的结合。教师让学生多角度、多视点、多方位的立体观察与表现,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手段来打破常规的物体组合模式。通常我们都是主要使用铅笔进行素描绘画,而这却使得学生感觉过于枯燥与单调。因此我们可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大胆地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形式与表现风格:例如比如采用树叶、鞋底等一切可以用来拓印的工具进行转印。拓印能使转印物在画纸上产生深浅不一的肌理,可以让画面变得丰富生动。

其它的创意素描方法还有:多维空间想象法;点、线、面,黑、白、灰的综合处理手法;无序线条勾勒法;光影聚散法等等。尽管每个学生层次都各不相同不同,但通过使用这些变异方法,他们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出不同创意的作品。

三、以设计素描教学中创意素描教学为范例,提倡“个性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意能力

艺术应该是张扬个性,把自己所见所闻通过视觉语言巧妙的表达出来,把有限的造型通过无限的想象,准确快速的表达出来并富有内涵。在了解传统素描基础性原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进行变异训练、个性化训练,他们可以从一个小切入点的变换到大物形的变化,从写实逐渐过渡到抽象甚至打破常规从寓意中、偶象上得到深层次的理念训练。学生可以从观察方法上寻找切入点,也可以从构图上寻找切入点,他们可以从自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经历与磨练、个人好恶喜好中寻找到自己设计灵感,从而设计出具有创意的素描作品。

(一)创新素质的培养。

创新素质的培养分两步走:一是从高考美术向设计素描教学的转换。从明暗写实素描转换到构造素描的方法,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设计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对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形态、比例、透视、空间的严谨性的把握。二是“从生活中的各种观察做起”,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各种积累运用到创意素描中去。学生通过从结构素描的写生到变异,运用发散性思维,利用结构素描的外部轮廓与内外结构线,根据画面形象在头脑中的具体反映,捕捉到头脑中或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形态结合起来,特别是细节,以及跨时空的可动观察,都会勾引、触发许多意想不到的基本灵感和形态变化。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必须通过不断的积累转化。设计创意素描,不再拘泥于一个局部,而是要从已有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从更多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教师应当让学生多阅读设计类书籍,自主分析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具有善于观察与分析设计手法的眼光,将其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思路所用;鼓励学生多参观各种类型的设计展览,空余时间多观摸一些设计作品,寻找设计灵感,养成主动的、个性的、富有创新的思维组织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一有想法多去尝试与记录,多画草图,一稿多图,选择最具创意的图形。增强表现能力与图片的处理能力。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通过创意设计素描的训练,在素描与创意设计之间建立起更紧密和直接的联系。“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基本的原则,“一个中心”就是要围绕“创意”这个主题。“两个基本点”,一是表现性方面:形态创意与画面的构图、明暗的黑白灰的处理关系,培养灵敏、灵活的意识,对画面的处理抛开传统的画法避免死板无思想地“死画”。二是表意方面:就是画面必须要具备含义,能用“设计说明”去支撑整个画面。使画面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四、总结

本课题以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创意素描教学的改革为切入点,针对设计素描中的“创意”这一主题,加强基础教学课程间的协调能力,意在探索出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从创意素描的小单元、小切口中寻找到创意设计的途径,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有研究、有乐趣地学习,使学生学有所用。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做铺垫,为将来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打好学生基础,在专业领域拓展思路,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也是我们高职高专的教师在当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所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熊风.浅谈以岗位主导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型的《设计素描》教学[J].大众文艺.2011(18)

[2]位郁斌.设计素描的教与学——解读形体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张春盛.主动与被动—关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艺术探索.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