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

第1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下期话题:自助餐,让我欢喜让我忧 自助餐这种餐饮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其最大的诱惑力莫过于“无限量”,如何才能既吃够本又吃得健康?为啥不知不觉就吃多了?欢迎发表您的亲身体验及观点看法到邮箱:或写信至:上海市吴中东路513号《食品与生活》杂志社 雪莉有约栏目收,邮编200235。每月我们都会选出独具风格的来信刊登在栏目中并送出一份礼品!

雪莉:

你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雪莉有约》是我每期都会关注的栏目,从中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很实用。

现在有很多品种的野菜上市了,比如马兰头、荠菜、马齿苋、蓬蒿菜、枸杞头、蕨菜等,很想知道他们的营养、功效和食用方法。我以前听说有些野菜含毒素,不能随便吃,这种说法正确吗?谢谢!

江苏无锡 沈芳

沈芳:

您好!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栏目的关注和支持。除了美味外,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公认的。下面对一些常见野菜在食用和药用等方面作些介绍,希望对您和其他的读者有所帮助。

野菜的“医食同源”

由于大部分野菜都具有药用的功效,营养价值也很高,因而蒲公英、荠菜、豆瓣菜、马齿苋、紫苏、马兰头、脑等几十种野菜还有望登上奥运菜谱。

马齿菜止痢消肿

马齿菜又叫马齿苋、长寿菜,它含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其味酸、性寒、无毒,可清热消肿、凉血止血,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常食使人健康长寿,但脾胃虚寒、肠滑腹泻者不宜食用。

水芹菜止血降压

水芹菜又叫水芹、河芹,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味甘、性平、无毒,能止血养精、清热利尿、止血、降血压,我们常吃的有猪肉炒水芹、水芹羊肉饺,此外捣水芹汁饮用,可去除暑热,医治结石。

荠菜清热降压

又名荠荠菜,纤维素和维生素C含量丰富,其味甘、性温、无毒,能明目降压、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民间常用荠菜治疗头痛、出血、目赤、眼痛、尿路结石等症。经常食用荠菜,可防止和治疗维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营养不良等症。

可生食、炒吃,也可烧汤、做馅,如荠菜粥、荠菜饺子、荠菜春饼、荠菜馄饨和荠菜豆腐羹等美味佳肴。荠菜粥对年老体弱、水肿、乳糜尿、肺胃出血、便血、尿血、眼底出血等症有辅助疗效。荠菜豆腐羹对高血压、目赤肿痛等症有辅助疗效。

蕨菜清热能增智

又名龙爪菜、吉祥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蕨根淀粉含量高,可加工蕨粉。蕨菜叶是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蕨菜味甘、性寒、滑、无毒,能清热解毒、增智安神、降气化痰、滑肠通便。常食对头昏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有辅助治疗作用,还可预防流感、麻疹。

蕨菜汤用于高血压、脱肛;凉拌蕨菜用于老年人便秘;蕨菜炒肉丝用于老年人津血不足。

蒲公英健胃消炎

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钙、磷含量丰富,其味甘苦、性寒、无毒,能清热解毒、消肿除湿、利喘化痰,现代医学证明其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

蒲公英不仅是中药,还是一种有营养的野菜,采嫩苗开水漂烫后炒食,味道鲜嫩。蒲公英马齿苋汤可用于急性阑尾炎;蒲公英煮粥用于胆囊炎;蒲公英煮汁饮用可消水肿。

鱼腥草散热抗癌

因有一股鱼的腥味而得名,又名蕺菜、折耳根,味辛、性微寒,日本人将其称为仙药,推崇备至,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咳祛痰,防止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脑血栓。

鱼腥草的嫩茎和根均可食用,根茎洁白脆嫩,具有特殊的清香和辛辣味,凉拌折耳根是餐桌上的时兴凉菜,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嫩茎叶可做汤、煎炒、炖食,鱼腥草炒肉丝、蛋花可用于脾胃湿热、咳嗽。

燥热天多吃苋菜

我们一般吃的都是比较嫩的苋菜茎叶,它们有清热利尿、解毒、滋阴润燥的作用。除了炒食、凉拌、做汤外,苋菜也常用来做馅, 比如凉拌苋菜、苋菜鸡丝、苋菜水饺等。

空心菜解食物中毒

又名蕹菜,营养丰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其性味甘平,无毒,能解食物中毒、清热凉血、利尿。

空心菜嫩叶可炒食或做汤、下面条,紫色空心菜还含有胰岛素样成分,可防治糖尿病。

桔梗宣肺又祛痰

桔梗又叫明叶菜、和尚帽、白药,朝鲜族人所说的道拉基就是它。其味苦辛,性平,无毒,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我们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用清水洗净后热水泡除苦味,再切成丝,可炒食或加调料拌食,可治咳嗽、咽喉肿痛。其嫩茎叶可经开水烫后,炒食或做汤菜。

春食野菜当慎重

野菜的烹饪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同时,野菜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野菜不含脂肪、胆固醇,富含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营养成分大多高于栽培的蔬菜,还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但凡事讲究适度,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如小蓟(青青菜)常食可致人脾胃虚寒、血淤气滞;灰菜、苋莱、苜蓿、洋槐花等还含一种对日光过敏性物质,有的人吃后经日光照射而发病。因此食野菜不能偏食贪多。

第2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胆、抗菌消炎作用。能防治家兔肠炎、腹泻肺炎、炎。

扁蓄:又名扁芽、竹苹菜,具有抗菌、止痢和驱虫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球虫有明显的杀灭或抑制作用。

紫花地丁:又名地丁草、老鼠布袋,有清热解毒、拔毒、消肿、抗菌消炎作用。治疗家兔流感、喉炎、肺炎、炎、肠炎、腹泻等。

葎草:又名拉拉秧、割拉蔓,有清热解毒、利尿、止泻、健胃抑菌功效。治疗家兔大肠杆菌、魏氏梭菌肠炎、肠道感染。

车前草:又名车前子、车轮菜,有利尿、止泻明目、祛痰功效,用于防治呼吸道、肠道和球虫病感染。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止痢止血、驱虫、消疳作用。马齿苋是家兔喜食的青料,梅雨季节喂兔能防止家兔腹泻和球虫病。

艾蒿:又名野艾子、艾叶草,有止血、安胎、散寒、除湿功效。防治家兔便血、血尿、胎动不安和湿疹。

黄蒿:又名香蒿、蒿子等,具有清热解毒、芳香健胃、清肝明目、通便利胆、止血止痢、祛痰退疟功效。治疗家兔流感、肺炎、痢疟等症。

茵陈蒿:又名绵茵陈,具有发汗利尿、利胆、退黄疸功效。治疗家兔肝球虫病、大便不畅、小便黄赤短涩。茵陈蒿是优质的家兔青饲,春天用来喂兔,能使幼兔生长发育快,被毛光泽,膘情良好。

野:又名野黄菊,具有祛风、降火、解毒之功效。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巴氏杆菌所引起的疾病。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家兔流行性感冒、肺炎、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及其他热性病。

大青叶:又名板蓝根,具有清瘟解毒、抗菌消炎功效。主治家兔咽喉炎、气管炎、肺炎、肠炎等。

第3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每天上午,张阿姨总要到小区附近的公园去走走,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最近,张阿姨在公园里发现了“宝贝”――草地里有不少野菜!于是,她便隔三差五地采点野菜回家,或清炒或做汤,感觉味道还真不错。一个晴朗的午后,张阿姨到公园去晒太阳,正好赶上园林工人喷洒农药,打听后得知,园林部门定期对这个公园喷农药。张阿姨慌了神:自己平常采回去的野草说不定哪次就刚刚被喷过农药呢!幸好没出什么大问题,以后可不能再随便采野菜了!

我们日常食用的栽培蔬菜,是千百年来通过人类选择栽培、逐渐进化的植物;而野菜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被人类选择为栽培植物而仍然处于野生状态的具有一定可食性的植物。我国民间一直保持有食用野菜的习俗。春暖花开、春来燕归时,采摘食用一些喜欢的野菜,即可享受美味,又可调节生活情趣。

我国可食性野菜种类约达300余种,分属40余科,常见的100多种。野菜在自然环境中多为早春萌芽生长,根据品种不同,一般从3~5月份开始可以采摘食用,个别野菜可采食到7月份。在全国或大部分地区经常食用的、较易采摘到的野菜大约有50余种,主要有:荠菜、薇菜、蕨菜、蒲公英、马兰、猪毛菜、野薄荷、车前草、马齿苋、紫花地丁、山韭、山芹菜等。

野菜可能受环境污染

野菜多生长在山坡、田间、地头、林边、树丛、道旁、岸边、宅院附近等处,自生自长。作为植物,野菜同人工栽培的蔬菜一样,也会受到农药等化学物质、重金属、致病菌的污染。如果野菜生长的环境存在污染空气降尘、污水、固体垃圾、农药等污染源,野菜会通过生长吸收使各类污染物质进入植株内,并不断富集,人们采摘食用后会危害健康。所以,采摘野菜应正确选择地点。

适宜采摘地点

长时间未喷洒过农药的农田、果园等;山区、荒野等不易受各类污染物质污染的的地方。

不宜采摘地点

空气污浊的公路边;垃圾堆附近;工厂、医院附近;被污染的河道附近;水源不洁的排水沟旁;养猪场、养鸡场附近;刚喷洒过农药的农田、果园、公园、绿地等。在这些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野菜极易受到有毒物质的污染。

温馨提示

农贸市场个人出售的野菜,其生长地点不明,应谨慎购买。

TIPS:

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许多野菜(荠菜、蒲公英、马齿苋、苦菜、野苋菜、蕨菜、薄荷菜、景菜、灰菜、香椿、冬寒菜、独行菜、珍珠菜等)有解毒败火等药用功能,适量吃一点是有益处的。但是,也有一部分野菜有毒(狼毒草、老公银、毒芹、曲菜娘子、野生地、毒蘑菇、曼陀罗、天南星、石蒜等),不慎食之,影响身体健康。食用野菜中毒,轻者会导致腹痛、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采食野菜务必注意: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此外,平时服止痛药、磺胺药或吃某些食物、接触某些物质易发生过敏者,吃野菜应慎重。首次应少量食用,食后如出现周身发痒、水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食野菜,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食用野菜的一般注意事项

1.苦味野菜不宜多食。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之效,但过量食用,损伤脾胃。

2.带有酸味的野菜:先煮烫去除酸味,若酸味无法完全去除,可用它作为酸性调味料,当醋来使用。处理此种野菜时,一定要煮熟,以免其酸性伤害胃肠。

3.具黏性的野菜如乌毛蕨、落葵等,其嫩芽或地下茎均带有黏性物质,处理时可加些醋油或沾面糊油炸,也可拌成生菜沙拉,以改善此类野菜的口感。

4.带有涩味的野菜,可与冷水一起煮约半小时除去涩味,千万不要等水煮开了才放入锅里,否则涩味就更重了。

作者补充内容

野菜文补充材料

一、具有解毒败火等药用功能的野菜:

荠菜、蒲公英、马齿苋、苦菜、野苋菜、蕨菜、薄荷菜、景菜、灰菜、香椿、冬寒菜、独行菜、珍珠菜等。

1、荠菜能清肝明目、中和脾胃、止血降压,主要用于痢疾、肝炎、高血压、妇科疾病、眼病、小儿麻疹等,被称为“天然之珍”;

2、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是糖尿病、肝炎病人的佐餐佳肴;

3、马齿苋也能消炎解毒,有预防痢疾的作用,并对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有独特的疗效;

4、苦菜则可以清热、冷血、解毒,治疗痢疾、黄疸、肛瘘、蛇咬伤等;

灰菜去湿、解毒、杀虫,可用于周身疼痒或皮肤湿疹;

5、野苋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治痢疾、肠炎、膀胱结石、甲状腺肿、咽喉肿痛等;

6、蕨菜的功效是清热、利尿、益气、养阴,用于高热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

7、薄荷又叫薄荷菜,可作药用亦可食用。薄荷是散风解热药,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药用的有效成分,常用于防治伤风感冒、咽喉疼痛等。炎热的夏日,薄荷是防暑降温的佳品。

8、景菜营养丰富,食疗兼用。具有降血压血脂、活血化瘀、益气强心和宁心平肝、清热凉血的功能,对烦躁失眠、惊悸癔症有较好的疗效。

9、灰菜的功效是去湿、解毒、杀虫,用于周身疼痒或皮肤湿疹。蕨菜的功效是清热、利尿、益气、养阴,用于高热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

10、香椿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之效,民间有“常食香椿不生杂病”之说。

11、冬寒菜有利尿润肠之功。

12、独行菜有较强的防癌活性。

13、珍珠菜可治皮肤热毒、目赤蒙痛。

二、有微毒的野菜:

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

1、食用时需要浸泡的野菜:山药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经浸泡,食后周身不适。这类野菜在煮食前,务必要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

2、刺嫩芽、榆树钱等,这类野菜宜蒸吃或做酱吃。若是炒着吃,即粘又涩,难以下咽。

3、灰灰菜、牛皮菜凉拌着吃。身体过敏者易患上了植物-日光性皮炎,脸上长满了小痘痘,红通通的,像癣一样,严重时会隐隐发疼。

三、部分有毒不能食用的野菜

狼毒草、老公银、毒芹、曲菜娘子、野生地、毒蘑菇、曼陀罗(山茄子)、毛茛(猴蒜)、天南星(蛇玉米)、红心灰菜(落黎)、牛舌棵子、石蒜(野大蒜)等。

1、狼毒草:又叫断肠草。高0.5~1尺,根浅黄色,有甜味。叶片呈线形,花黄、白或紫色。吃后会呕吐、烧心、腹痛不止,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2、老公银:根在幼苗时为灰色,长大后成浅黄色,像胡萝卜,因此又叫野胡萝卜。幼苗茎发红,无臭味;长大后臭味很大,叶和根都有剧毒。吃后会造成死亡。

3、毒芹: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生长在潮湿地方。叶像芹菜叶,夏天开花,全棵有臭。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4、曲菜娘子:叶狭长较厚而硬,边有锯齿,叶子贴着地面生长,秋后抽茎,高0.5~1尺多。籽很小,上有白毛。幼苗容易和曲菜苗相混,但曲菜叶较宽软,锯齿也不明显。吃了它脸部会变肿。

5、野生地:花紫红色或有黄色,形状像唇形的芝麻花。根黄色,叶上有毛, 有苦味。吃后吐、泻、头晕和昏迷。

6、毒蘑菇:种类繁多,常见有毒伞,褐鳞小伞,白毒伞,黑包脚伞,内绿菌,褐脚伞,残托斑毒伞,鬼笔等8种,均为腐生,形状特殊,像小笔、小伞。颜色鲜艳,有白色、红色、黄色等。要说明的是,蘑菇的颜色、外形、生态等特征与其毒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民间有许多关于毒蘑菇和可食蘑菇的识别方法只能做为参考而并非绝对。蘑菇中毒率非常之高,要格外注意。

7、此外,还有曼陀罗(山茄子)、毛茛(猴蒜)、天南星(蛇玉米)、红心灰菜(落黎)、牛舌棵子、石蒜(野大蒜)等。在采、购野菜时,若没有十分把握,要坚决不采不买不吃。

四、食用野菜的一般注意事项

1、苦味野菜不宜多食。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之效,但过量食用,损伤脾胃。

2、带有酸味的野菜:先煮烫去除酸味,若酸味无法完全去除,可用它作为酸性调味料,当醋来使用。处理此种野菜时,一定要煮熟,以免其酸性伤害胃肠。

第4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中医不仅借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并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实火很多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是用补法。怎样来分辨是实火还是虚火呢?

其实通过看二便和发热情况就可做出初步判断: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为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仍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在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凉,身体忽冷忽然,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心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心烦易怒等,可服用牛黄清心丸以降火。

肺火 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天冬、麦冬泡茶。

胃火 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可吃些有滋养作用的梨、甘蔗、蜂蜜等。

肝火 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服用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泻肝汤。

肾火 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烦躁、腰酸腿痛,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春天防治“上火”,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休息。其次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春季是身体各脏器“火症”的多发季节。无论是哪种内脏器官出现的“火”都和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是人们抵御疾病重要的“灭火剂”。

吃火锅防上火

很多人吃火锅后上火,属食物选配上不科学所致。特别是吃火锅喜欢以羊肉、牛肉、狗肉等高热量食物为主,调味时过于偏于辛辣时,当然会“引火烧身”。

科学的食物选配应该是多吃清火滋阴的食品,选用热量较低的食物,如鸡肉、鱼肉、海鲜等。同时,必须搭配大量的绿叶蔬菜。蔬菜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适当吃些豆腐,其中的石膏不仅能增加常量元素钙、镁的摄入,而且有清热、泻火、除烦和止渴的作用,可减轻上火症状。如在火锅中加些莲子,既有助于均衡营养,还有滋补强身、清心、泻火的作用。

盐泡荔枝不上火

甘甜的鲜荔枝好看又好吃,营养也非常丰富,但民间一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说,因荔枝属于温性食物,多吃易发龈肿口痛等“上火”症状。

其实,把荔枝连皮浸入淡盐水中,再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滞,更可增加食欲。另外,别在空腹的时候吃荔枝,每日进食量不超过300克。

如果泡上1杯用荔枝叶(晒干)煎的荔枝茶,还可解食荔枝过多而产生的胃滞和腹泻。

降火食物多,选对才有效

具有清热败火作用的食物种类较多,一般分以下几类,可针对上火时不同症候合理选用。

清热解毒类 如、黄瓜、板蓝根、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荸荠、菱角、马齿苋、金针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苦寒制火类 如苦瓜、苦菜、厥菜、丝瓜、田螺、茄子、小米、荞麦、兔肉、田鸡等,能以寒凉之性化热降火,多用于实火症。

利湿泻火类 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麦、苋菜、甜瓜、赤小豆、黑鱼、鸭肉、鲤鱼、鲫鱼、泥鳅、莴笋、绿豆芽、鸡内金等,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攻下泻火类 如熟香蕉、芹菜、马铃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萝卜等,适用于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腹胀纳差等症候。

凉血敛血类 如莲藕、梨、荸荠、生地、木耳、黄鳝、糯米、藕粉、荠菜、玉米须、芒果、鳗鱼、竹叶、白茅根、马齿苋等,可用于鼻衄、便血、尿血、牙龈出血等血热妄行的情况。

甘温除热类 如党参、白术、白菜、栗子、大枣、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窝、蜂乳、高梁、茴香、刀豆、芥菜、樱桃、石榴、乌梅等,适用于气虚火旺的情况。

滋阴降火类 如甲鱼、海带、紫菜、海参、菠菜、猪血、猪肝、红糖、乌鸡、南瓜、蛤蜊、银耳等,多用于阴虚火旺、五心烦热、潮红盗汗、夜不能寐等症。

补脏熄火类 如黑豆、山药、花生、牛乳、薏仁、银耳、鸽蛋、鹌鹑、雀肉、鳝鱼、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适用于因脏腑虚弱、阳气不举所致的各种虚火症候。

单味清热食物

苦瓜 苦瓜气味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载:“苦瓜青而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鲜时烧肉先除去苦味,虽盛夏肉汁能凝,中寒者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甘,润脾补肾。”

西瓜 西瓜味甘性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有利尿功效。诸如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泌尿系统感染等“上火”情况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西瓜的利尿作用可以帮这部分人“败败火”。此外,西瓜对于高血压、肾脏功能不好的人也有益处。

萝卜 萝卜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作用。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胡萝卜无效。最好生吃,如胃上有病可做萝卜汤吃。

啤酒 有人生气后爱喝酒,这更易引起疾病。因酒食裹气,还能助热,容易引起血压骤升。但唯有啤酒不但无此副作用,还能顺气开胃,改变恼怒情绪,适量喝点能消火气。

玫瑰 沏茶时放几瓣玫瑰花有顺气功效,没有喝茶习惯者可以单独泡玫瑰花喝,或者将香气扑鼻的玫瑰花插在居室的花瓶里,呼吸花香也能顺气宁神。

莲藕 藕能通气,还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亦属顺气佳品。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疗效最好。

山楂 山楂擅长顺气止痛、化食消积,适宜气裹食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对于生气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疗效。生吃、熟吃、泡水,各种食用法皆有效。

香蕉 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毒,润肠。宜用于肠燥便秘,近代用于习惯性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芹菜 味甘苦、性凉,归肝、胃经。可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白菜 味甘、性平,归肠、胃经。可解热除烦,通利肠胃。

苋菜 味甘、性凉。可清热解毒,通利二便。

茭白 味甘、性寒,归肺、脾经。可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湿通便。

黄瓜 味甘、性凉,归脾、胃、大肠经。可清热,解毒,利水。

枇杷 味甘酸、性凉。可润肺止咳,生津止渴,下气止呕。

梨 味甘酸、性凉,归肺、胃经。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绿豆 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本草纲目》里记载:用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消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精神、补元气、滋润皮肤;绿豆粉解诸毒、治疮肿、疗烫伤;绿豆皮解热毒、退目翳;绿豆芽可解酒、解毒。但要注意的是,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功效。又因绿豆性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食。

小米 味甘咸、性凉,归肾、脾、胃经。可清热和中,利尿通淋。

小麦 味甘、性凉,归心、脾、肾经。能养心安神,清热止渴。适用于胃热疼痛,湿热泄泻。

实用小验方

喉干嗓哑 饮淡盐水、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 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疼痛、用一匙酱油漱口,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

口长水泡 切几片生姜入口细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生嚼1~2瓣大蒜或蒜叶,水泡便可渐渐消失。

第5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野菜。顾名思义,指的是“未经人工栽培的植物”。中文的“野菜”相当于日本的“食用野草”和“山菜”;日文的“野菜”相当于中国的“蔬菜”或“青菜”。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苋菜。在日本被视为路边的野草,在中国却是人工栽培的蔬菜。

其实。从“神农尝百草”看来,当时并没有什么“家菜”与“野菜”之分,人们为了生存,寻找能够充饥解渴和治病的食物。曾历尽艰辛。“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经过“茹菜”的悲惨时期,神农们又筛选出“五谷”为食。由于谷类被初步粉碎难以下咽,中国人又形成了以“菜”就“饭”的饮食习惯。“菜”在现代被理解为可以就“饭”吃的副食的统称。而在远古,可以理解为被采的栽培食物,也包括野菜。

在古代甚至近现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北部地区的冬季,一年中要有几个月不能在露地栽培蔬菜。秋天贮存的冬菜到了四月份就所剩无几了。而春天野菜发芽要比蔬菜早。田野中的小根蒜和蒲公英采摘即可充饥。沙漠地带蔬菜难以生长,但野菜仍可生根发芽供人食用。如果遇到灾年,野菜更是人们的救命草。“糠菜半年粮”,就是旧社会穷人的生活写照。

我国开发野菜历史悠久,从历史传留下来的古籍中可以发现丰富的记述。从早期的《诗经》、《礼记》到后世的《齐民要术》、《食疗本草》、《食物本草》、《本草纲目》、《救荒本草》、《野菜博录》、《野菜谱》、《素食说略》等等,乃至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歌、笔记中均有涉及。不胜枚举。确是“千秋早有酸蒲菹。万户今留苣菜香”。据野菜专家杜福祥先生调查研究,我国国土面积大,非耕地多,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故植物品种之多居世界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药用植物即达11146种,其中相当一部分为药食兼用,是开发保健食品的理想原料。我国野生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菌藻类等植物中有入食记述者至少在3 000种以上。其中有开发价值者也在千种左右。此外。我国各地民间尚有一些入食野生植物品种在古今书刊中没有食用记载,因此野菜的开发前景是很巨大的。

首先,我国地域广阔,野生蔬菜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常被采食的野生蔬菜有100多种。原料易得,四季均有,而且蕴藏量大。开发利用价值高。以前荒年穷人充饥的野菜,如今已变成宴席和餐桌上的奇特菜点。

其次。野生蔬菜多生长在山野、林边、树丛、岸边、宅院附近。自生自长,不受农药、化肥、城市污水、工矿废水等的污染,堪称纯天然的绿色佳肴。早在汉代就有人上山采食野生菌类健体延寿。而今成为“归真返璞。回归自然”的一种新潮流、新时尚。随着患现代病的人越来越多,天然无公害、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能的野菜食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

野菜的另一优势是营养价值高。野菜的营养价值可与栽培蔬菜相媲美,有些品种甚至要比普通栽培蔬菜高上几倍。

野菜和栽培蔬菜相比,有一股截然不同的野味与清香。在野菜中。酸、咸、苦、辛、甘五味均具。用于鲜食、炒食、做馅、做汤、做粥、腌渍等均可,味道鲜美。如今,有些地方推出了别具风味的野菜宴,深受食客欢迎。

再有,许多野菜都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如,马齿苋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葛以葛花、葛根、葛藤茎、葛叶、葛谷入药,用于不同疾病;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绞股蓝有抗高脂血症、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并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野菜属于碱性食物,常食野生蔬菜利于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我国野生蔬菜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荠菜 又名荠、荠菜花、护生草、菱角菜、地菜、清明草等。荠菜产于我国,广布全国各地。每年3-5月份,可采其嫩叶炒食、做汤,气味清香甘甜,与肉做馅,味道鲜美。荠菜煎剂(含荠菜酸)有一次性降低血压、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的功效。

2 马齿苋 又名长命菜、五行草、长寿菜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尤以华北、东北、中南、西南、西北较多。生于荒地、路旁地边。每年5-9月可采摘花期前的嫩茎叶,用开水烫后挤出水分,加上调料拌食或炒食,滑爽可口,营养丰富。马齿苋入药可对志贺氏茵、伤寒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民间以其与肉末做馅包馄饨、饺子食用,能清利肠热。

3 蕺菜 又名鱼腥草、侧耳根、鱼鳞草、臭菜。主要分布于我国和日本。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的原野湿地。蕺菜有一种强烈的气味。嫩叶、地下茎均可食用。夏秋两季可摘嫩叶拌凉菜、炒食、做汤均可。根茎于秋后至早春采挖,可生食、炒食,也可腌食。蕺菜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外敷或煎汤熏洗息处,有消炎排脓之效。

4 绞股蓝 又名七叶胆、小苦药、福音草、甘茶蔓、天堂草、超人参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山东等省。多野生于林下、小溪边等荫蔽处。我国有11种绞股蓝。产于秦巴山区者最为名贵,有“秦巴人参”之称。广西大瑶山所产的绞股蓝,有“绞股蓝之王”之美誉。绞股蓝在每年春夏季采摘嫩茎叶。用水将其苦味去除,可炒食或凉拌。绞股蓝皂苷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同时有乌发美容、健脑壮阳、抗衰老的功效。

5 车前草 又名车前菜、当道、牛遗、牛舌草、车轮菜、蛤蟆草、猪耳草、车轱辘草等。原产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江西、安徽、江苏的产量较多。生于田路旁、河边、山谷等处。车前草每年4-5月份采摘嫩茎、叶或幼苗。先用开水烫软。再用清水泡几小时后捞出,凉拌、炒食、做馅、做汤或与面蒸食均可。车前草及车前子药用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可以祛痰、抗菌、降血压,还有抗肿瘤作用。

6 苜蓿 又名紫苜蓿、怀风、草头、木粟、金花莱、南苜蓿、光风草等。原产于西域大宛,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现广布于我国西北、内蒙古、华北、华东等地。在河边、水渠边及路边潮湿处生长。苜蓿可食部分是其嫩芽,每年4-5月采摘,可切碎拌食或拌面粉蒸食。也可以炝、腌、炒、煎、炖、做汤、熬粥等。苜蓿还可以做荤菜的垫底,色味俱佳。苜蓿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民间常用其治胃或痔、肠出血。

7 野茼蒿 又名革命菜、飞花菜、野青菜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用它充饥,故名“革命菜”。野茼蒿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江西、湖南等地,生于荒地、路旁、林间草地和水沟边。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茎叶,幼苗可炒食,甜润

可口,味道鲜美,亦可拌食、做汤、做馅。野茼蒿有利二便、消痰饮等作用。对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乳腺炎等有一定疗效。

8 香椿 又名椿叶、山椿、白椿、猪椿、红椿、香椿芽、香椿头、椿木叶、春尖叶、虎目树、大眼桐等。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春季采收。农历三月为香椿上市之时。用其嫩芽作菜肴,质地脆嫩,香味浓郁。椿芽可炒食、凉拌、做汤,亦可腌制后食用。香椿的果实(香椿子)、树皮(椿白皮)、树汁(椿尖油)可药用。但不能食用。香椿具有健胃理气、祛风利湿、杀虫固精的功效。香椿煎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人们开始接触东南亚菜,发现许多菜中都有九层塔香叶。九层塔的学名叫罗勒,又名零陵香、香草、雀头草等。其实,我国早在1 300多年前就有罗勒的栽培和加工方法的记载。罗勒野生于阴湿处,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湖北、河南、山西、辽宁等地。我国粤菜、闽菜、台湾菜中常以其为香料食用。罗勒的嫩茎叶可食。夏季采摘,开水烫后单炒,或配其他荤素菜炒食,亦可以滚水焯熟,在腌菜中加入少量,可增加鲜度。气味芳香,并有清凉感。罗勒的保健功效主要是调中消食,清热疏表。

除上述野菜外,我国人民经常食用的野菜还有天门冬、马兰、玉竹、薄荷、桔梗、野菊、野蔷薇、夏枯草、蒲公英、益母草、猪毛菜、水芹、小根蒜、榆钱、麦冬、番薯叶、芡实、藿香、薇菜、苦菜、地耳、黄须菜等。

食物短缺一直是地球上很大部分居民面临的难题。于是。一场绿色革命开始了。化学肥料、化学杀虫剂、植物生长素等被广泛使用,并带来了农作物的全面高产。仅从1955年到1985年这30年间。世界谷物的人均产量即从273公斤增加到343公斤。就在农作物大幅度增产的同时,人们也看到了绿色革命的负面影响――土质变坏。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食物的营养素含量下降了。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人类食物变得单调的趋势在继续,因为成千上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物来源被人们忽略,未能加以利用,有些还面临着绝种的危险。有鉴于此,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开发野生植物食品。其中追求回归自然的天然食品、保健食品热可谓是人类新的农业革命序曲。许多野菜、可食草药等野生植物不但天然纯净、少污染。而且微量营养素含量高,可祛病强身。是新的农业革命最理想的开发品种。曾对中医中药不屑一顾的美国人,最近开始青睐以草药等为原料加工的健康食品。蒲公英、苣荬菜、苜蓿、蕨类等野菜不但入食,还开发出多种健康食品。野果饮料也很受欢迎。在法国。马齿苋、野芥等多种野菜已成为佳肴,并且出现了专门的农场。日本更是野菜进口大国。日商不但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野菜。而且还来华投资建厂,就地利用资源。

我国有丰富的野菜资源,但利用率极低,仅可食菌类在我国就不下600种,但入食的不过十几种。在东北的一些山区,野生可食菌随处可见,有的品种收购价还不及小麦高。大部分野菜都生长在路边、山沟。任其自生自灭。甚为可惜。

第6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绿色食品走俏受青眯

由于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空气、植物造成大面积污染,使粮食、水果、蔬菜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发生变异。受污染的植物即使经过加工,也很难完全清除其残留的农药。即便是野生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可能吸收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大气和水,从而失去“纯洁”。因而,过去不大被人们重视的有色食品,如今日益受到青睐,对有色食品的偏爱已经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新时尚,尤其对绿色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正在被人们看重。绿色食品是一种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国家有关部门也特别重视,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跨世纪的工程来实施,对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管理体系已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地生产的无公害蔬菜上市后大受青睐,未受污染的野菜也渐渐风行都市,各种绿色保健饮料、食品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儿,不久的将来,老百姓的餐桌上绿色食品唱主角。

然而,面对涌动的食品消费“好色风潮”,某些绿色食品“色”的背后可能藏匿着不安全隐患,使我们在食品中“色”的诱惑下,也多了几分忧虑,多了几分担心。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在饮料糖果、罐头中任意超量添加人工合成色素,还有那些绿油油的西瓜、黄澄澄的鸭梨、紫珍珠似的葡萄、红艳艳的荔枝……,其实,这些食品鲜艳的色泽大多是浸入了不能食用色素的结果,还有的不法商家在劣质面粉中加入大量增白剂以增白面粉,在面粉中添加滑石粉以增加重量等等。严重地威胁着消费者,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提醒大家,在选购食品

时要尽可能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随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食品中“色”魔带来的隐患,切忌“贪色”伤身。

野菜美食再兴起

在人们返璞归真崇尚天然食品的今天,新鲜、无污染的野菜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走上餐桌。人们喜欢吃野菜,是因为野菜自然生长在田间或山区,未经人工栽培,没有被污染的缘故。它保持了原来的生态。所以,吃野菜又成了一种时尚,它以其营养丰富和美味可口成为绿色食品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野菜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有的野菜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栽种的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另外,野菜不仅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殊不知野菜在防病治病方面也有一手。如荠菜能清肝明目、中和脾胃、止血降压;香椿是香椿树的嫩叶,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单独炒食具有健胃作用;蒲公英可清热、解毒;马齿苋也有消炎、解毒、预防痢疾的作用;苦菜则可以清热、冷血、解毒;野苋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蕨菜的功效是清热、利尿、益气、养阴等。

过去,野菜是我们餐桌上的稀客,野菜因为“野”常常不能登大雅之堂。如今却把它们装扮出来,就成为时尚。看着那些我们从前就熟悉了的姿态各异的野菜,被加工成难得的山珍,端上星级宾馆的餐桌,心中温情,勾起我们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如今,市场上野菜品种繁多,如荠菜、马齿苋、枸杞头、蕨菜、蒌蒿、地米菜、鱼腥草、马兰头、蒲公英、车前草、苦菜、野百合、山芹菜、兰花、木通等数不胜数,野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清鲜味美,可制成各种风味菜肴美食。如常见的荠菜嫩叶清香甘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既能生食凉拌,又可爆、炒、蒸、烧、烩,还可用以做馅、做汤。制作“荠菜馄饨”、“荠菜春卷”、“荠菜饺子”、“荠菜肉丝汤”、“荠菜冬笋山鸡片”、“荠菜炒肉”等均为款待贵宾的佳肴,令人百吃不厌。

药膳进入百姓家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尝百草、吃野果,体会到许多食物和防病、治病有不解之缘。自古以来,“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食忌(食禁)”这些贯穿日常生活的膳食原则,使“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与应用。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医学与烹调相结合的产物。根据食疗原料的性能、宜忌、应用食品烹制和部分药物炮制加工技术而形成的一套特殊制作方法,使其具有了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所以,近年来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相继研制出了一系列药膳食品。一些酒店、饭店纷纷推出花色品种繁多的系列药膳,如壮阳药膳、蚂蚁药膳等等,一时吸引了大量顾客,就连平时很少光顾餐馆的工薪阶层,也在家中做起了“黄芪炖鸡”“当归蒸肉”等药膳,药膳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可喜的是药膳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如药膳罐头、药膳糖果、饮料等,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既有适合糖尿病、肥胖者和不同疾病患者服食的药膳食品,也有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或用于老人延年益寿的保健食品或药膳。万物复苏的春季有“升补”膳;赤日炎炎的夏季有“清补”膳;秋季有“干补”膳;冬季有“滋补”膳;更多的是男女老幼,四时皆宜的“通补”膳。各种各样的药膳食品在消费市场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津津品味美食药膳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一点:药膳必须对症,不可滥用,应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性别、工作和环境等进行选择,如青壮年身体健康、旺盛,一般无须补益,或者只用滋养清补。而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肾气渐衰、肝肾不足、气血虚少,所以补益肝肾和气血是老年人必不可少的方法,食补可选用蜂蜜、海参、鸽肉等。因此,食疗药膳经营者应真正懂得药膳原则,适时推出各种色、香、味、形俱佳,营养药效俱全的药膳佳肴,并引导消费者根据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对症施之,使食疗、药膳真正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

蔬菜、水果受欢迎

随着人们对科学饮食和身体健康的重视,已开始由过去的嗜好肉食转向注重素食,水果也不再仅仅是零食,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辅助食品。过去,人们常常以“餐餐桌上鸡、鸭、鱼、肉”为炫耀,而今却以食用蔬菜、水果养生为荣。

膳食纤维受重视

过去,人们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视为食物中渣滓而不屑一顾,如今“膳食纤维”被营养学家列于传统六大营养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发现膳食纤维对人体大为有益,膳食纤维主要来自植物中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分为可溶性纤维素和不可溶性纤维素,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吸收水分的特性,具有增强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有助消化,更重要的是高纤维食物还有助于预防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所以,纤维食品有“生命绿洲”之称,在欧美一些市场,将可溶性膳食纤维加入食品中已流行多年,相信不久的将来,膳食纤维饮品或保健食品将在我国市场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7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115-03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血压值持续超过正常范围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将其归为“ 眩晕”、“ 头痛”等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病程长,需要终生治疗,并发症多,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全球广泛流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每年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高血压不能单纯依靠降压药物,科学合理的饮食对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着积极辅助作用。本研究应用中医食疗辅助临床治疗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疗效显著,为中医食疗有效增强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0年8月―2015年6月在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云南中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和云南省中医医院就诊的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13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其中试验组68例,男33例,女35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9.46±12.66)岁;病程4个月~29 a。对照组68例,男31例,女37例;年龄18~65岁,平均(48.81±13.52)岁;病程3个月~27.5 a。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1]。高血压诊断标准(1999年WHO/ISH四次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见表1。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在18 ~ 65 岁之间,并获得知情同意书者,可纳入试验病例。2)以Ⅱ期高血压为主要观察对象。3)原发性高血压病, 1 周内不同日3 次测压,血压达到诊断标准。4)未用药,或服用高血压药物但停药两周后。

1.3.2排除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排除标准:1)年龄在18 岁以下或65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继发性高血压。3)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4)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中医药治疗。药物基本组成:天麻12 g,粉葛12 g,钩藤20 g,牛膝15 g,益母草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杜仲9 g,甘草60 g。随症加减。

1.4.2试验组在对照组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用食物进行辅助治疗。

在用食物辅助中医药进行临床治疗时,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肝火亢盛证高血压的病证、症状特点,制定出该证型的中医食疗原则,再在中医食疗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从而达到提高中医药治疗的效果。

(1)食疗原则肝火亢盛证高血压患者主要采用性平,凉,微寒的食物,且低钠、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热量饮食。忌食性热的食物。限制总热量,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内。限制食盐的摄入,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以2~3g为宜。限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1.5∶1左右;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mg以下;多吃海鱼。补充足量维生素。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限制动物蛋白摄入,植物蛋白质可占50%。补充矿物质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多吃含钾、钙、镁丰富的食物。适量饮茶,每天用4~6g茶叶冲泡。戒烟限酒。合理选用碳水化合物,多食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燕麦等;少食单糖、双糖或甜食;忌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番薯、干豆类、土豆等。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浓咖啡、葱、蒜、韭菜、洋葱、生姜、辣椒、胡椒面等。忌食煎炸、炙烤、油腻、肥厚的食物。定时进食,不暴饮暴食,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晚餐应少而清淡,避免夜间进食,合理安排饮食结构,不偏食,食谱多样化。食用有促进脂质代谢及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

(2)食物及剂型粮食类:小米、玉米、燕麦、全麦、黑米、荞麦、薏苡仁;肉、蛋类:瘦猪肉、牛肉、鹅肉、鸭肉、兔肉、鹌鹑、鸡蛋、鸭蛋;豆制品:豆腐、豆浆;奶类:脱脂牛奶;水产类:各种有鳞的海鱼、紫菜、海蜇皮、海参、淡菜、海带、牡蛎、鲍鱼、龟、甲鱼、蛇肉、性平的淡水鱼类(鲤鱼、鲫鱼、青鱼、黄鱼、刀鱼、黑鱼、鲢鱼、三文鱼);蔬菜类:白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菠菜、胡萝卜、萝卜、莲藕、芹菜、茼蒿菜、空心菜、卷心菜、荠菜、莴笋、苋菜、油菜、马齿苋、茭白、竹笋、茄子、西红柿、山药、黄豆、黑豆、绿豆、苋菜、黄花菜;蕈类:银耳、黑木耳、香菇、蘑菇、平菇;果品类:苹果、梨、香蕉、西瓜、橙子、橘子、柠檬、山楂、猕猴桃、葡萄、柿子、菠萝、芒果、草莓、荸荠、甘蔗、番石榴、柿子、柚、桑椹;坚果类:花生、胡桃、黑芝麻、莲子、松子;其它类:食醋、绿茶、、荷叶、葛根粉、玉米须。

在临床应用时,根据患者的喜好,可将以上食物随意搭配制成不同的剂型作为早、中、餐、加餐、零食等食用。作为食疗剂型主要有米饭、粥食、汤羹、菜肴、汤剂、饮料等,果品、坚果和较少的蔬菜可以直接食用。避免油炸、烟熏、炙烤、盐腌、盐渍等方式制作的食物。2组均以5周为1疗程。

2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进行判定。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 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己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 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3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拟订。n值的计算公式为: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减少,n值≥66.7%;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减少,66.7%>n值≥33.3%;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减少,n值

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P

5结果

5.12组降压疗效比较见表2。

5.22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见表3。

6讨论

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中医食疗学与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完全一致,即整体观、调理脏腑、扶正祛邪、辨证施食(膳)、辨病施食(膳)、“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制宜、阴阳五行理论、配伍禁忌、配伍理论、治法理论等。

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是指药物和食物都来源于自然界,它们不能绝对地划分,食物和药物都具有相同的药性理论,即“四性”、“五味”,对人体都有相应的功效。《本草求真》曰:“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中告诫:“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有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因此,在防治疾病时必须辨病施食(膳)、辨证施食(膳),才能有效地辅助中医治疗,增加其有效性,相反,不但起不到增加中医疗效的作用,还会减弱或抵消其疗效,加重病情。曲政军等[2]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形成或始于肝阳有余损及肝肾之阴,或从肝肾阴亏发展到阴虚不能制阳。窦彩萍[3]认为病因为肝肾亏虚、饮食不调、情志失常,病机为肝肾亏虚,风火痰瘀互见。曾垂文[4]认为病机为肝气郁滞、木郁化火致肝热上冲。赵晓红[5]认为,心肝火旺、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患者素体阳盛,肝失濡养,致肝阳上亢;或长期抑郁恼怒,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或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使血压升高。故清肝泻火、平肝潜阳是肝火亢盛证高血压病的重要治法。所以,在治疗肝火亢盛证高血压时,应严格遵循该病的中医食疗原则,并选用具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的食物进行食疗。

本试验所用各类食物能从不同角度辅助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如粮食类中的小米性寒,小米具有清热解渴、除烦、健胃、养神安眠等功效,还可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硬化;玉米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燕麦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素,还富含钾、钙等矿物质元素,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高血压。肉、蛋类中的瘦猪肉性平,有滋阴的功效;牛肉性平,能补肝强肾、安中益气;兔肉性凉,可补中益气,凉血;鸭蛋性凉,可滋阴;鸡蛋性平,可滋阴。豆制品中的豆腐性凉,可益气和中,生津润燥。奶类中的脱脂牛奶性微寒,可补虚损,养血,生津润燥。水产类均有滋补健胃、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蔬菜类中的黄瓜性凉,有清热的作用;莲藕性寒,可清热生津,凉血;芹菜、茄子性凉,可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黄豆性平,可能会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蕈类中的银耳性平,有滋补生津的作用;黑木耳性平,有补气养血,降压的作用。果品类中的苹果性凉,有益胃生津,除烦的作用;猕猴桃性寒,有清热止渴的作用;芒果性微寒,生津止渴。坚果类中的花生性平,与醋合用,治疗高血压;黑芝麻性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其它类中的绿茶性凉,辅助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及高脂血症。

临床试验证明,这些食物能有效增强中医药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的作用,促进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另外,还有原料来源充足、食用安全、方便实用、作为日常饮食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3.

[2]曲政军,汤钟娟.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治规律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4):195.

[3]窦彩萍,葛健文.葛健文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3):429.

第8篇:马齿苋菜的作用和功效范文

1内治法

1.1中药内服法:刘俊英[3]临床将痤疮分为肺胃郁热型和脾虚湿盛型。肺胃郁热治宜清解肺胃、活血散瘀,治疗用Ⅰ号方:枇杷叶15g、白花蛇舌草20g、生地黄10g、黄芩10g、桑白皮10g、金银花10g、丹参15g、生甘草6g、薏苡仁10g、夏枯草15g。煎服,随证加减,直至痤疮完全消失。脾虚湿盛治宜健脾清肺,治疗用Ⅱ号方:柴胡12g、白术15g、山药15g、茯苓15g、枇杷叶15g、白花蛇舌草15g、薏苡仁20g、蚤休6g、赤芍10g、丹参12g、夏枯草10g、黄芩10g。煎服,随证加减。刘大文等[4]认为应从心论治面部痤疮,可以分为心火上炎型、气阴两虚型和心血瘀阻型。心火上炎治宜清心泻火,方选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生地30g、生甘草9g、淡竹叶9g、黄连9g、黄芩9g、栀子9g、大黄9g、丹皮20g、连翘20g,若心烦心热加淡豆豉9g、莲子心9g;若口干渴甚,口舌生疮加生石膏30g、天花粉30g;若大便秘结加川厚朴15g、枳实9g。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酸枣仁40g、柏子仁15g、麦门冬9g、天门冬9g、生地黄30g、当归15g、人参6g、丹参15g、玄参15g、五味子9g、炙甘草15g,若神疲乏力较重加黄芪30g以补气;若自汗现象较重加防风9g、浮小麦9g,以益卫固表止汗;若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合用黄连阿胶汤。心血瘀阻治宜活血化瘀,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9g、红花9g、当归15g、生地15g、川芎9g、白芍15g、丹皮20g、丹参15g、三七粉3g (冲服)。若舌苔黄腻加赤芍15g、土茯苓15g、黄芩9g,若面部瘢痕成片,久不消退加浙贝母9g、牡蛎30g、三棱9g、莪术9g等,若胸闷心痛加丹参15g、檀香9g、砂仁9g、瓜蒌30g等。冯小菁[5]采用面针配合中药治疗痤疮135例。肺热型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15g,桑白皮、赤芍、、黄柏、白芷各10g、丹参12g、生甘草6g,脾胃湿热型方用三仁汤加减:杏仁、蔻仁、厚朴、法半夏各10g,薏苡仁30g,通草、竹叶各6g,滑石20g,鸡内金、山楂各15g,热毒型方用消毒饮加减:野、丹参、丹皮各10g,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各15g,蒲公英25g。面针取穴:神庭、地仓、颊车、迎香、承浆、四白、巨、大迎等。操作方法:上穴分成两组, 每次选3~5穴。此外还可根据面部皮损情况施以局部围刺, 隔日1次。方法:常规消毒,用0.75cm面针直刺, 留针30min, 10次为1个疗程。对残留色斑红斑者继续围刺1个疗程, 以消除色斑红斑。敷面药物组成:黄连、黄芩、黄柏、茯苓、锻牡砺等。磨粉水调, 每周敷面1次, 4次为1个疗程。治愈后每月敷面1~2次,135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75例,显效4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100%。

1.2 药膳疗法:黄霏莉[6]药膳疗法将痤疮分为三型:肺经风热型、脾虚湿盛型、脾虚湿盛型。肺经风热型:将枇杷叶洗净切碎,煮沸10~15min,捞去渣后,加入薏米煮粥,粥熟后,将切碎的枇杷肉,放入其中搅匀,食用;脾虚湿盛型:将鲜苋菜、鲜冬苋菜、鲜马齿苋各100g,分别用开水焯至八成熟,捞出后浸入冷水中5~10min,取出控去水,切段,加入调料后拌匀即可;脾虚湿盛型:将桃仁、山楂、贝母各9g煎成汤液,去渣后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日服3次,共服30天。

2外治法

2.1中药制剂外用法:李海华[7]应用中药内服外敷加刺络拔罐治疗痤疮50例。内服消痤汤(基本方药组成:桑白皮15g、杏仁10g、杷叶30g、丹参15g、黄芩10g、生地30g、大黄10g、双花15g、紫花地丁10g、夏枯草10g、栀子10g),脓疱重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痒重者加白鲜皮,皮脂溢出多者加生白术、生薏米,女性月经不调者加香附、坤草,炎症消退遗有粉刺结节囊肿者加红花、浙贝。每日1 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外敷痤疮膜:珍珠10g、硫磺10g、大黄10g、月石30g、密陀僧10g、冰片10g、白芷30g、丹参10g、滑石10g、石膏20g、僵蚕10g、白芨10g、炉甘石10g,取各上药共研细粉过100目筛,每次取适量细粉,洁面后,用蛋清或矿泉水调制外敷于面部皮损处,日1次,每次保持1h 以上,最好待至膜干后,用温水洗净。刺络拔罐法:取大椎穴,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击穴位(或用三棱针局部点刺数下),立即在该穴位用小号火罐拔罐,以出血为度,留罐10min后起罐,用棉球擦去血液每3天1次。治疗1~3个月后,治愈14例,显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张莉[8]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痤疮60例。药物制备及用法:取黄芩、黄柏、黄连、野、苦参、白芷各150g,冰片、薄荷各50g,混合烘干打碎,过80目筛备用。患者治疗时采用清洁皮肤,挤压器挤压粉刺清毒脓疮,取磨好的中药粉20g以蜂蜜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外敷1cm厚石膏,30min后取下,每周2 次。治疗总有效率98.3 %。王少安[9]用双黄一白散治疗痤疮。药物制备及用法:大黄1000g、雄黄50g、白芷100g。以上药物共研细末,过120目筛,装入瓶中,加凉开水300ml,摇匀备用。每晚睡前温开水洗脸后,倒备用药水20ml加红醋2ml,涂于患部,次日起床后用温开水洗去即可。每晚1次,连用2周为1个疗程。症状轻者1个疗程见效,重者2~3个疗程即可治愈。

2.2 中医面膜法:将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制成面膜,涂敷于面部,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可以有效地消除炎症,加速有效成分的吸收[10]。韩树勤等[11]采用山百合保健面膜治疗痤疮1629例。方药组成:山百合50g、苦参30g、槐花40g、防风50g、草河车30g。功效:清热解毒,收湿吸水,化瘀软坚,清凉止痒。适用于急性湿热性而又没有(或较少)渗出的痤疮急性发作期,2~3日外敷1次,皮损较严重者可每日1次。总有效率为99.82%。田东梅[12]采用口服痤疮灵联合中药倒模治疗寻常痤疮。痤疮灵由生地、淡竹叶、金银花、土大黄等组成,煎汤剂备用。中药倒模配方:大黄、姜黄、黄柏、白芷各2500g,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g,天花粉5000g,共研细粉,加蜂蜜调和混匀备用。治疗方法:痤疮灵口服,3次/天,一次30ml。中药倒模法:先用温水(油性肤质可加洗面奶)清洁皮肤,再用离子喷雾器热喷面部约5min,用粉刺针挤出黑头及粉刺,配合人体经络,穴位按摩,涂覆中药于面部,辅以面膜石膏粉倒模,过15-20min后取下模型,用温水稍加清洗面部即可,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1%,其中5例无效病例继续重复1个疗程治疗,显效4例和有效1例。郑水立等[13]采用复方颠倒散面膜治疗痤疮37例。面膜主要含大黄、黄柏、芦荟、苦参、升华硫、液体石蜡、甘油、滑石粉、丙二醇、薄荷醇、柠檬草香精等成分,按面膜制剂工艺配方组成。面膜呈土黄色半流动状均匀膏体,无沉淀及药物结晶析出,无分层现象。使用方法:水洁面后,以适量面膜外敷于皮损处,30min后用清水洗去,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总有效率达86.49%。敷药后患者均无不良反应。黄瑾等[14]采用中药喷雾及面膜治疗痤疮106 例。中药面膜药用:黄芩、黄柏各20g,大黄3g,白芷20g,硫黄5g,滑石粉50g,石膏粉20g等。混合后研粉,过180目筛备用;中药喷雾药用:金银花、甘草、蛇床子各2g。用纱布将药包好放于喷雾机的药碗中。使用方法: 让患者平卧在床上,以硫磺皂洗面后,用中药喷雾机喷面5~10min,并行面部穴位按摩15min,主要穴位有承浆、颊车、下关、地仓、迎香、印堂、攒竹、鱼腰、瞳子、承泣、四白、太阳等穴。炎症明显者按摩手法轻柔,炎症性囊肿处不按摩, 有黑头粉刺者以暗疮针清除之,取上述中药粉10g,凉水调成稠糊状,敷于面部,30min后清除,根据痤疮性质不同,有脓疱者可加连翘,痤疮愈后遗留色素沉着者可加白芨、丹参、白茯苓。每周1 次,间歇期每天早晚搽痤疮霜(维生素B62g,甲硝唑5g,研成细粉,红霉素注射液10支,加入基质调匀),4 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3%,平均治疗57天,平均见效14天。

2.3 面部经络穴位按摩:经络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通过对穴位的按压,可以调节人体各脏腑的功能。刘宜群等[15]面部经络穴位按摩分三型,肺经风热型主要在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上取穴,可选择百会、大椎、尺泽、曲池、合谷、肺俞、中府、云门、迎香等穴位,脾虚湿盛型主要在足阳明胃经上取穴,可选择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等穴,气滞血瘀型在足少阳胆经上取穴,主要选择听会、阳白、风池、肩井等穴。

2.4 针灸疗法:是利用针灸的美容作用,将腧穴治疗和护理按摩法结合起来,利用按、揉、提、抽等手法,使面部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加速,产生微热,使气血通畅、肌肉弹性恢复。根据中医理论,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既有经气输注,又可以调节内在脏腑功能。

2.4.1 针刺:郭焕容等[16]采用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120 例。刺络放血: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脾俞,皮肤常规消毒后,于各穴周围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3~5 针,每穴点刺后即用闪火法于各穴上拔罐,留罐10~15min ,各穴出血量约2~5ml。起罐后清除血液,盐水棉球擦净皮肤,隔日1次,3~7 次为1个疗程。针刺:痤疮周围用0.5寸毫针围刺,同时配合体针。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另根据各人证候不同分别配以相应穴位,各穴均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行针2~3 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陈积详等[17]将痤疮分为三型:主穴取双侧的合谷、曲池,脾肺风热配足三里,肺经风热配大椎、肺俞,冲任不调配三阴交。分为二组:单纯针刺组57 例,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日一次,20 次为一个疗程。痊愈30例,显效25 例,无效2 例。电针组:87例,用G6805治疗仪,断续波,每次通电20min,日一次,20 次为一个疗程,痊愈76 例,显效11例。

2.4.2火针:陈纯涛等[18]应用火针治疗痤疮1148例。点刺皮损局部(阿是穴):暴露面部皮损部位,选好进针点,常规消毒后用盘龙细火针(直径0.5mm),在酒精灯上烧红至发白之后,垂直快速点刺皮损顶部。若皮损为丘疹、黑头、脓疱,常点刺一下即可,稍加挤压把皮疹上的黑头粉刺或脓疱分泌物、脓栓、脓血清除;若为结节坚硬者,则应在其中心和周围多处点刺,其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刺入结节中部为宜;若为囊肿,刺破囊壁时则有落空感,然后用棉签轻轻挤出囊内容物。无论何种皮损,都应先浅后深,且深度尽量控制在2mm内。一般治疗后第二天开始结痂,且勿用手抓,让痂壳5天左右自行脱落,若痂壳脱落后皮损未消失则再次治疗。5天1次,3次为1个疗程。点刺背部腧穴:常规选肺俞、膈俞、脾俞。热重者加大椎,便秘者加大肠俞,月经不调者加次。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火针在酒精灯上将针尖烧红后,迅速直刺各穴,每穴点刺3下,深度控制在5mm内。5 天1次, 3次为1个疗程。1148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603例(52.53%),显效267例(23.26%),好转171例(14.90%),无效107例(9.32%),总有效率为90.68%。

2.4.3 耳针:徐宜厚[19]取肺(双)、肾(双)为主穴,脓疱型加刺心,皮脂溢出重者加脾,便秘加大肠,痛经加肝、内分泌,皮损集中某一区域时加刺其表面投影反应点。操作:耳区皮肤消毒后,取五分毫针,快速刺入反应点,以不透过软骨为宜。留针15~30 min,其间轻巧捻转3~6次。2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80例中,10~25次后见效,痊愈62 例,占77.5%,显效11例,占13.8%,无效7例,占8.7%,总有效率为91.3%。王泽锡等[20]应用耳针治疗痤疮200例,取穴配方:主穴为内分泌、神门、肺、面颊、耳尖,配穴为肝、胃、脾、大肠、风溪。配穴:主穴5个酌情加2个配穴。操作方法:耳尖放血法,其余各穴均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法进行。耳尖放血法:常规消毒后,操作者持消毒的一次性采血针在穴上垂直剌入,深达耳软骨,放血10 滴,术者可用手协助挤压出血。贴压法:常规消毒后,操作者持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0.4cm×0.4cm) 按照选定的穴位,准确贴上压紧,并嘱患者每日早、中、晚各穴分别按压3 次,每次2~3 min。3天治疗1 次,10 次为1个疗程。前3 次两耳同时进行,从第四次起每次只治疗一只耳,让另一耳休息,以后轮流交替进行,总有效率为89.5 %。治愈时间最短的半个疗程,最长的2 个疗程。黄霏莉等[21]耳针法将痤疮分为三型,肺经风热型、脾虚湿盛型、气滞血瘀型,肺经风热型、脾虚湿盛型:主穴选用耳尖、肺、皮质下、丘脑、神门、内分泌、肾上腺、局部穴,配穴选脾、大肠、小肠、肝,便秘加大肠、直肠下段,脓疱加心,月经不调加内生殖器、卵巢。每次均耳尖放血,甚者可局部穴刺血,其余主穴选2~3个,配穴选2~3个。毫针刺,留针15~2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或耳针埋线或耳穴压豆,二耳轮换,3日1次,5次1个疗程。气滞血瘀型:主穴选用肺、皮质下、交感、心、肝、脾、病变局部穴。便秘配大肠、直肠下段;有脓疱等配耳尖,月经不调配内生殖器、卵巢。每次取主穴3~4个,配穴2~3个,以王不留行籽贴压。病变局部穴可刺血。两耳轮换,3日1次,10次1个疗程。

2.4.4 刺络拔罐法:袁云霞[22]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0例,肺热型取肺俞、合谷,胃热型取胃俞、足三里,血热型取肝俞、太冲。嘱患者反坐于椅上,暴露所取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3~5 次,然后用闪火法拔罐于其上,使出血适量。取下火罐,用消毒干棉球拭去渗血。同时配合用针刺合谷、足三里、太冲穴,采取疾刺疾出针法,隔日一次,10 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勿用手挤压痤疮,以防感染。治愈21 例,痤疮全部消失,无新痤疮出现,半年未复发;6 例有效, 痤疮大部分消退而未净或消退后又有少数新的痤疮出现,余3 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任幼红等[23]应用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58 例。刺络拔罐:先让患者俯卧,将背部大椎、双侧肺俞、膈俞、脾俞、肾俞局部常规消毒,然后用梅花针重叩至局部皮肤潮红、渗血,再加拔火罐5~10min ,使出血1~3ml 。火针疗法:患者仰卧,先将需要针刺的痤疮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尽量接近针刺部位,右手持火针,将火针在酒精灯外焰烧至通红发白,迅速准确地刺入痤疮中心,再迅速将针拔出。然后用棉签轻轻挤出痤疮内粉质或脓血样物质,若为结节囊肿性痤疮,则不仅需要点刺痤疮中心,尚需在痤疮周围点刺,然后轻轻挤压其内容物。针面部时要用细火针(直径为0.4mm),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刚接触正常组织为宜。火针在操作时,要注意三个要点,即“红”、“准”、“快”,这是取得好疗效的关键。以上疗法均为每周1 次,426 次为1个疗程。火针当日的正常反应为针孔发红、发痒,注意不能搔抓,火针点刺部位1天内不能沾水。治愈42 例(72%),好转12例(21%),无效4例(7%),总有效率为93%。

2.4.5 刮痧法:蒋晓霞[24]采用刮痧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痤疮56例,治疗组取项背部督脉经、膀胱经共5线,督脉经从哑门刮至腰俞以下,两侧膀胱经则分别从天柱至大肠俞以下,从附分至胞盲。以刮痧板蘸刮痧油由上向下顺经络下刮,以痧出为度。刮完后,嘱患者饮下2大杯白开水(300ml以上)促进水液代谢,同时中药局部外敷。净面后,以自制的清热去痘面膜,外敷30min后洗去。面膜以清热解毒药为主,配伍少量活血祛风药,根据情况加减;对照组单纯用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

2.4.6 梅花针面部叩刺法:孟军红[25]梅花针治疗痤疮286例。采用梅花针轻打局部,直至雨点状出血,再用哈慈五行针轻吸2~3min 后酒精棉球清洁局部,隔天1 次;轻打曲池、大椎、合谷、血海、委中等穴至点状出血,每天1 次。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煎熬0.5h 后给予薰气15~20min ,每天1 次。TDP 照射10~15min ,每天1 次。严重者加以穴位埋线,每月1 次。粉刺128 例全部治愈,丘疹65 例全部治愈;脓疱治愈38 例,有效5 例;结节或囊肿治愈17 例,有效10 例;瘢痕治愈18例,有效5 例,无无效病例。治疗时间最长3个月,最短2周。

2.4.7穴位埋线疗法:邹本桂[26]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痤疮86例。取穴:大椎、灵台、合谷、足三里、下关、曲池、太阳等穴,操作: 背穴用穿线法。穴处消毒局麻,用穿有2号肠线的三角针,从穴旁1cm处进针,横穿穴下深层,从另一侧1cm 处出针,剪去线头, 留置肠线2~3cm,出针后从针眼处挤出鲜血数滴。合谷用注线法,用12号腰穿针装入1号肠线1cm,刺入2cm,注入肠线,20 天埋线1 次,3 次为一个疗程。足三里、下关、曲池、太阳均用埋线法。局部消毒局麻后,取1号肠线放入12 号腰穿针内, 刺入穴内2~3cm (太阳穴向后斜刺),注入肠线,退针后用胶布保护。10 天埋线1 次,三组穴交替使用。治愈7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赵喜新等[27]应用埋线配合局部针刺治疗痤疮50例。埋线选穴:大椎、肺俞、膈俞、脾俞、胃俞、大肠俞为基础穴,肺胃郁热型加内庭、曲池,瘀血内阻型加三阴交,痰瘀结聚型加丰隆。操作器械及材料:灭菌埋线包1个(弯盘1只,手术剪1 把,镊子1把,洞巾1块,磨平针芯尖部的7号腰穿针1支),创可贴若干,4-0 号羊肠线。操作:打开埋线包,戴乳胶手套,将羊肠线剪成1~2cm若干段,将羊肠线从腰穿针前端穿入,后接针芯;助手将穴位消毒,把洞巾铺在埋线处,暴露穴位;把装有羊肠线的针头垂直刺入穴位2~3cm,然后一手抵住针芯,一手回退针管,把线埋入穴位。针孔用创可贴覆盖24h。20天治疗1次,2次为一疗程。局部针刺:让患者仰卧,常规消毒面部,用直径0.20mm、长10mm的毫针在患者有痤疮的部位或旁边刺入1.5~3 mm,半小时后把针取出。2天治疗1次,20次为一个疗程。配合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80天后进行随访,有效率为90.0%。

2.4.8 足三里注射自血疗法:邬裕琼[28]用足三里注射自血疗法治疗痤疮。方法:足三里穴位注射自血4ml,每周1次;外搽20%金粟兰酊,每日2次,脓疱者,加入氯霉素针0.5g;口服四环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葡萄糖酸锌;给予人参枇杷饮加减,每周间歇性服药3剂。设对照组:除不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自血的方法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0%。

2.4.9 温灸疗法:罗敏然[29]采用温灸疗法治疗痤疮35例。治疗方法:纯艾条温和灸关元、足三里(单)、三阴交(单)、合谷(单)各30min,若舌苔厚腻加灸丰隆,局部痤疮用艾条悬灸。隔日1次。每10次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愈20例,好转9例,未愈6 例,总有效率82.9%。

3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治疗上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刺拔罐、面膜等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并且多数医家倾向于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医中药的特色,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痤疮的临床治愈率。虽然近年来中医对痤疮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研设计不严谨,疗效标准不统一,部分文献不设随机对照。因此我们在开展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基础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实验研究是说明中医药治疗机制的方法和途径。目前此类文献报道较少,如何从病理上、生理上说明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②在临床研究中,亟待进行严格的随机双盲研究,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统一的疗效标准,使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药物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从而增强说服力;③更多地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有目的地研究有效方药的药效、药理及其作用机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方药。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4.

[2]刘肇瑞.北京高二学生痤疮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华皮肤病杂志,2003,36(9): 519-520.

[3]刘俊英,贾延明.辨证施治治疗痤疮[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38):81.

[4]刘大文,钱秋海.面部痤疮从心论治[J].北京中医药,2008,27(1):20-21.

[5]冯小菁.面针配合中药治疗座疮135例[J].医学论坛,2006,23(6):189.

[6]黄霏莉,佘 靖.中医美容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5-247.

[7]李海华.中药内服外敷加刺络拔罐治疗痤疮50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9.

[8]张 莉.中药治疗痤疮60例临床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 17(1):70.

[9]王少安.双黄一白散治痤疮[J]. 家庭中医药,2008,3(3):60.

[10]刘宜群,佘 靖. 健康教育丛书-痤疮[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87.

[11]韩树勤,王树才.山百合保健面膜治疗痤疮1629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1,20(4):32.

[12]田东梅.口服痤疮灵加中药倒模治疗寻常痤疮3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644.

[13]郑水立,郭婷婷,陈 莹,等.复方颠倒散面膜治疗痤疮37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4):24.

[14]黄瑾,卢 源,刘伟芳.中药喷雾及面膜治疗痤疮106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90.

[15]郭焕容,顾立.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120 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3):43.

[16]陈积祥,冯世华,廉有山,等. 针刺治疗痤疮144例.新中医,1986,5:27

[17]陈纯涛,黄蜀,郑 蓉,等. 火针治疗痤疮114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1):38.

[18]陈纯涛,黄 蜀,郑 蓉,等.火针治疗痤疮114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1):38.

[19]王泽锡,文 娟. 耳针治疗痤疮200例[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0,23(1):61.

[20]袁云霞. 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0例[J]. 中国民间疗法,1999,7(8):10.

[21]任幼红,张文平,陈竹碧.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58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16.

[22]蒋晓霞.刮痧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痤疮[J].天津中医药,2005,22(1):67.

[23]孟军红.梅花针治疗痤疮28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5):275.

[24]邹本桂.穴位埋线治疗痤疮86例[J].中国乡村医生,2000,12:33.

[25]赵喜新,吕晓蕊,冉鹏飞,等. 埋线配合局部针刺治疗痤疮50例[J].中国针灸,2008,28(8):615.

[26]邬裕琼.足三里注射自血疗法为主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1,23(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