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声乐的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声乐的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

1.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生源差距大。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就不能采取专业院校“一对一”这种单一的上课模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1.2 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仍然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1.3 声乐教材严重缺乏。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学校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格得到升华,从而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能力。

2.不断创新学前声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声乐课堂教学创新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未来职业的特点,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2.1 游戏教学法。

玩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交流方式。我们不妨把音乐知识编成游戏的方式,和学生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可用设疑的方法导入,先由学生猜出哪种乐器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推动学生去探索那段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在学习音乐节奏知识时,可以采取小组接力模仿节奏的游戏推出新知,由小组的第一个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后,在传递给后面的学生,一直向下传,直到小组的最后一名学生把这个节奏写到黑板上,由第一个同学评价,教师再给出答案。这个游戏很有趣,调动了每个学生都在注意那个对的节奏,强化了学生对正确知识的注意,学生在玩中学会了要学的知识。在训练节奏时,可以训练学生嘴念节奏、手打节拍、脚打强拍或手打弱拍等“玩”法;还可以把节奏编成总谱式的合作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有打节拍的、有打节奏的、有唱谱的、有加打击乐的等,一起合作;也可继续发展为加入打击乐、钢琴等乐器来“玩”。这种利用猜谜、游戏、打击乐、钢琴伴奏等手段以“玩”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手、眼、脑并用,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与审美,发展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2 情感体验法。

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中的高层需求法,是知识互动中的另一种高级形式。

要达到真切的情感体验,教学就必须设计丰富的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创造多彩多姿的情境,例如: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歌唱水准,教学内容可以从幼儿歌曲着手,如:《小乌鸦爱妈妈》、《摇篮》、《大鞋与小鞋》等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歌曲进行歌唱训练。这些歌曲短小、精练,音域也不宽,对刚学歌唱的同学来说容易接受,从中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还可以增加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和艺术实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我展示、相互评价、挑战自我。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心理的满足,师生可以根据歌唱作品的内容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2.3 互动交流法。

教学中的互动与交流是实现良好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寻找他们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对条件差的学生以鼓励为主不嫌弃,并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每班只有2到7名男生,在上课时他们总是低着头坐在课堂的最后面,为了消除他们不平等的心理压力,我将他们调整到自己的身边,上课时总是给他们送去鼓励的眼神,在教学的内容上也选择了适合男女声演唱的歌曲,在课堂个别抽查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调让他们演唱。对五音不全,连张口的勇气都没有的学生,教师不是用眼神去斥责学生,用动作去制止学生,而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害怕就是自己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调整好心态,每个人的学习都是从不会开始的,只要努力就会获得好成绩,就能获得美好的歌唱。

在课堂提问的环节里,让学生知道提问、抽查不是为了让他们出丑,而是针对每位同学对知识理解的程度进行教学反馈或把他们存在的不同问题和错误进行纠正。以点带面使没机会被问到的同学也能进行自我更正。

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用表扬、赞许的语言,哪怕是一个眼神和会心的微笑,也会让他们对教师产生真正的信任,以便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消除过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低年级学生的声乐基础训练过程由于声乐理论比较抽象,技术性又很强,初级练声曲也比较单调,又要不断反复地练习,因此就需要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的、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与教师积极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师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空间是无限的,只要教师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就会不断地创造出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地教和快乐地学,顺利地实现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目标。

一名优秀的学前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应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上课时不能仅仅是复制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启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所以,就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而言,注意培养和开拓学生在幼儿声乐教学方面的创新素质,必须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去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海波.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及整合[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第2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声乐;教学方法;探究

声乐,是指用人声表现的音乐。声乐演唱艺术发展至今,歌唱发声技巧与表演的实践经验已不再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而是从发声生理科学的理论出发,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歌唱发声方法,用以指导歌唱实践和声乐教学。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教学双方的交流是互动的,学生对歌唱状态最直接的印象主要是来自教师的讲解、指导、示范和演示。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技能和知识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面对受教育者“授业传道”,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了解基本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子,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要做到能正确、科学地发声并利用好嗓子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子的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

二、构建科学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声乐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思想禁锢。任何唱法都不可能墨守成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随着作品的创新而发展。作为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三、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包罗万象,大到教学整体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小到每个具体教学手段的设计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一点,就在于因材施教。常用的教学法有:

1.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种直观感性的教学方法,也是声乐教学的基本手段。通过教学演示可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意图产生直接的印象和共鸣,以利于激发学生歌唱学习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包括动作演示、嗓音演示和表情演示等。

2.分析法。分析法所涉及到的内容应涵盖声乐理论、声乐技术、艺术表现等三个方面,所研究的对象应包括声乐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两个不同层面。借助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歌唱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等;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从歌唱艺术现象深入到对歌唱艺术本质的思考;通过分析帮助学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取得进步。

3.练习法。声乐艺术是具有显著技能特征的艺术,在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之后,需要通过经常性的重复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同时,那些错误的发声技能也需要通过练习加以克服和纠正。在歌唱艺术实践中,学生对作品的演唱处理以及歌唱技术方法的设计安排和表演运用,同样离不开练习的帮助。

4.听赏法。听赏法是声乐教学常用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歌唱听觉训练和作品赏析训练。对教师范唱和声乐大师音像制品的听觉赏析,有助于逐步确立正确的声音观点,使之在歌唱训练中起到正确的引导。同时,听赏法必须逐渐渗透到对不同体裁、题材、风格、流派、演唱形式的听觉训练方面,学生在接受技法训练的同时提高歌唱听觉感受、感知和听觉思维创作能力。

5.情境法。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关联的情境内容的创设,为学生勾勒出特定的内心人物、场景、情景、环境、氛围等鲜活艺术形象,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谋求格调高雅的审美品位。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将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训练的实际效果。

四、把握声乐学科特有的教学原则

1.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2.坚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是声乐教师应特别重视和严格遵守的教学原则。初学者往往容易犯急于求成的错误,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适当的发声练习和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比如,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歌唱艺术是实践性的艺术,有关歌唱经验、体验、理论方法是否正确、适用,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歌唱实践才能得到检查和验证,本文提出的几种教学方法均系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过的有效方法,值得声乐教育者尝试。

参考文献:

第3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方法;大学声乐教学;运用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在大学声乐教育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互动式教学法,能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助式学习。在现代教学环境影响下,整个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所以,在声乐教学活动中,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对于发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在大学声乐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自由、民主、和谐课堂氛围

作为声乐教学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自由、民主、和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之下,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学习,互动式教学能够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比较注重学生的感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学双方的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往往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在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始终居于主体的地位。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不仅解放了教师,还将学生从被动的位置解放出来。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互动式教学中,除了可以有效的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还需要完成自我探寻,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提升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互动式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互动式教学法精髓在于“互动”,也就是课堂教学时,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改变传统教学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好的状况。在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中,多数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根据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步骤,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对教师而言,互动式教学法是一个挑战。在互动式教学法中,教师需要掌控课堂节奏掌握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丰富教学经验,有效提高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容易被忽略,然而,如果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法,就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更好的体现教和学的双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在传统声乐教学中,许多教师比较喜欢使用讲解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于音乐理论比较偏重,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实施互动式教学法之后,比较自由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现状

近些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都有所改观。然而,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声乐教学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式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生思想意识比较活跃,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注重自我意识。如果教学缺乏创新,始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兴趣,久而久之,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二是教师主导了课堂,课堂教学以示范式教学法为主。大学声乐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发挥了一些成效,但是,作用是有限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做指导,采用示范式教学法,课程教学氛围的单一,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仅影响大学声乐教学的质量,很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容易引发学生的疲倦和厌恶情绪,逐渐变得消极应对,对声乐教学失去应有的热情。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必然会影响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三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历程是由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的,而教师的耐心程度和责任感,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当前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教师专业综合能力还不是很强,会使学生的声乐学习存在很多障碍,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倦心理,甚至抵触对声乐的学习,进而降低了整体的教学质量。所以,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学生从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寻,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有效的互动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印象在大学声乐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思想先行是一项客观要求。所以,要想有效实施互动教学法,必须要改变教师按部就班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有效的互动情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基本成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一板一眼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实施教学没有任何灵活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被动的学习,就会缺乏学习兴趣,最后演变成讨厌声乐学习。所以,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互动情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多媒体互动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意境,还可以传达作品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互动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歌曲欣赏等,为学生营造较为直观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然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通过互动式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交流是重要手段。在大学声乐教学中,互动式的交流,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信息输入模式。师生之间信息的流通,也是通过语言与肢体传递与反馈信息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所学的内容。在大学声乐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交流,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所学的内容,通过更直观形象地表达,让学生快速领会教师的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互动式交流,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只有师生不断交流与互动,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感受力,实现教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在课内进行,在课堂教学之余,也可以使用。因为在课后实践中,互动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够忽略。师生之间课后的实践与互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学生可以在课后向老师咨询不理解的问题,反馈当天课程学习的感受。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讨论学习效果。在课后的实践和互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一些共性问题,为学生指导,纠正其在学习中出现的偏差,同时,帮助学生改正理解上的错误,使学生达到有效的学习

三、结语

目前,在大学声乐教学中,传统教学法并没有被完全摒弃。相比传统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更利于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互动式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力.探究大学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4,16.

[2]高鸣.大学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2.

[3]林声.试论声乐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4]陈昕.大学声乐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4,07.

第4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德国四步教学法在众多的教学领域得以有效应用,在声乐教学中亦如此。四步教学法通过“讲、示、仿、习”四个步骤,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联结,并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辅以教师指导的方式为主要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渗透于声乐教学,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掌握声乐内容与技巧。

一、四步教学法概述

现在四步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类教育教学,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四步教学法的含义

四步教学法,顾名思义有四步,即“讲、示、仿、习”,来源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教学过程,是其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它在教学中强调的是提示型的步骤,通过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四个教学环节,有效地将“动”与“静”结合,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四步教学法的步骤

四步教学法的步骤,就是按照讲、示、仿、习的顺序,由教师带领学生逐步进行:教师借助于静态或动态的直观教学技术,首先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此后再通过多样且变相重复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并掌握教师的示范动作和过程,然后引导学生不断模仿示范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倾听、观察等形式能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通过感知对象与理解对象的过程加以练习,最终达到将所获得的表象、经验结合起来,进而有效地实现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三)四步教学法的作用及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四步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与其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这些作用对提高声乐课教学质量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讲”使学生有效巩固理论知识,为后面步骤打好基础

在四步教学法中,“讲”是基础,是理论前提,只有将“讲”的工作做好,后面的“示”“仿”“习”才能得到有效实行。在音乐教学中,“讲”的作用尤为重要,不可忽视,这是因为声乐教学是以“唱”这一实践行为作为中心教学内容的课程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以唱为中心,但没有巩固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这一实践行为的学习必定是无根无基,极不稳定的,这必将直接影响到声乐学习的整体效果。

2.“示”使学生得到初步的实践印象,为“仿”“习”做好前期引导

在四步教学法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步骤有“讲”和“示”,在这两者当中,更为重要的是“示”,因为它是建立在行为实践基础上的,对学生来说更具直观性,比理论易懂、易感知。教师对示范这一教学步骤做得到位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成功与否。尤其是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口型、发音动作等方面的示范对学生的演唱习惯形成至关重要,这就使教师的“示”必须到位、准确,不得有丝毫马虎。

3.“仿”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行动,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

“仿”的过程在四步教学法中即通常所说的“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教师的示范进行内化,将应当学习的内容要点掌握,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对于声乐教学来说,“仿”是十分关键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模仿,学生才能不断修正自己在声乐演唱技巧中的弱点与不足,并在修正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将新的适合自己的元素与“仿”的内容相结合,最终达到不断改进升华声乐表演技巧的目的。

4.“习”使学生将“仿”的内容不断巩固深化,是掌握技巧的重要保障

俗话说“熟能生巧”,四步教学法中的“习”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学生在“仿”的过程中已经把要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想使其长期保持,必须经过“习”的阶段。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更为重要,学生只有通过一次次的练习才能形成习惯,使声乐演唱这一行为由“自觉”转化为“自动”,以便随时能够合理有效地应用,达到预想的演出效果。

二、应用或实施

正是由于德国四步教学法对于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具体的声乐教学实践中需要正确有效地应用和实施。

(一)“讲”——教师讲解

“讲”即讲解,是四步教学法运用的第一环节,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往往采用的都是与以往相同的课堂集中讲解形式。具体来说,讲解分为三步:首先,教师应以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由此分析出学生在此方面已具备的知识结构等,便于对症下药,有效实施讲解;其次,教师要通过实践案例的展现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激起其认知动机;再次,在学生已具备相当的兴趣这一前提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等,适时适度开展相应内容的讲解。具体到内容方面,教师应当尽可能做到使其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要将应当做到的声乐表达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表达以及如何有效进行表达这3个关键点讲解清楚;在讲解的同时,教师还应当辅以板书,以保证学生听觉、感觉与视觉相结合,提升听讲效果及效率。如教师在讲解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方面的内容时,就应当将气息运用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讲解清楚,使学生对该内容有相应的了解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之后,教师应当采用专业术语将声乐气息运用的内容、技巧等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上得以理解和掌握,为后面的“仿”“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示”——教师示范供学生观察学习

对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来说,教师的示范操作可谓是十分重要的,示范课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基础的指引下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头脑思路架构和切实感受,使其有效地进行观察和学习,便于理解和接受知识。声乐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与其自身的声乐演唱实践还有着很远的距离,只有在其清晰地观察并理解教师的操作示范之后,才能获得相对的感性认识,建立操作表象,为下面的“仿”与&ld quo;习”打好基础。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当按照以下步骤操作。第一遍,整体示范,让学生从总体感知需要学习的内容在行为上的展现;第二遍,教师在示范时应当做到清晰可辨、准确无误,并做到气息、动作等的到位,必要时应当在示范要点之后立即停止进行讲解,以强化学生的感觉,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示范做,并在此过程中选择几位做得比较标准的学生,让其进行示范并纠正,这有助于接下来的分组示范,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动力,同时提高示范效果。在这其中,应当注意的是搭配穿插分解示范,在许多学生难以掌握的声乐转折点处,教师应当进行分解示范,以“化微为宏”的手法放大难点,有针对性地示范,在这些难点问题解决之后,再将其联结,最终成为一个整体的示范过程。这样快慢有机结合的示范,能使师、生和教、学完整结合,教师的教学更有说服力,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方法与动力。

(三)“仿”——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模仿学习

模仿阶段是学生技能形成的起步阶段,是学生继“讲”“示”之后第一个自主的学习过程。当然,学生的自主是不能脱离教师的。在模仿阶段的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在教师讲解和示范后,应当立即将刚刚建立起的操作表象付诸实践、亲身模仿,并且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教师示范并强调的操作要领进行自我领会及逐步消化,以便逐步脱离教师的指导,达到独立、正确地完成技术动作操作的目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模仿阶段是最为重要的内化阶段,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此阶段,具体操作中,学生应当在教师示范正确的内容技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内化——主流内容保持,细枝末节的辅助配合自己的需要加以改进,采用自己能够理解掌握的、最顺手的方法对内容、技巧进行消化,以将教师讲解示范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四)“习”—— 学生在教师评价的监督下主动练习

这一阶段仍然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内化阶段,但相对于“仿”,其主要作用在于“延时性”,因此对于实践的影响更为重要。在模仿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该项技能,此时如配以相关的练习,就能由最初的准确、规范操作过渡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在声乐教学的具体操作中,学生也应当主动练习,但这一练习过程不是随时随地的,应当注重时效及场合。首先,在“仿”的过程刚结束时,学生即应当立即复习,并对自己在“仿”的过程中内化最为到位的技巧进行强化,以便为之后的“运用自如”打下基础;其次,声乐教学不需乐器工具,因此练习的场合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在任意适当的地方进行练习;再次,练习并不是学生完全自主的行为,对学生每次练习的结果,教师应当给予合理的评价,以指出学生的不足,纠正其不正确的方向。

三、应用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德国四步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实施策略也极为丰富有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这些具体策略进行应用及实施的时候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虽然他们只在讲解与示范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穿针引线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专业性的要求,还需要有“勤”的精神。首先,是腿勤,在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时,教师务必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尽量为每一位学生做好贴身的指导;其次,是耳勤,教师要注意仔细听取每一位学生的声乐模仿及练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瑕疵和不足;再次,是嘴勤,这对声乐教师要求更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过程中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要赞扬学生在模仿中取得的成绩,并在鼓励中指出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全程做好“示范”的准备。总之,教师的热情高,才会激起学生学习声乐技能的热情。

(二)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学”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在声乐的四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也应注意自我主体性的问题。具体来说,学生在四步教学法中,要注意自己是主体,即使在讲解与示范以教师为主体的阶段,学生也要注重自己主体的独立性,以免使自己丧失主体性完全走入教师模式,从而影响模仿与练习阶段的主导性以致达不到预想的学习效果。

(三)需要现代化手段作支撑

有人说,现代化技巧在不需要工具的声乐教学中不可取,这句话有失偏颇。对于四步教学法下的声乐教学来说,示范阶段除了教师示范,名师名家示范也至关重要,在此情况下,现代化高科技的逼真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录音、电脑纠错等方式的应用为声乐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使现代化手段进入了声乐教学的过程并有效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根据现实情况合理利用。

总之,德国四步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只要将其与声乐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合理加以利用,其必将会对声乐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侯秀兰.浅谈音乐课四步教学法.河南教育,1999(8).

冯弘.关于声乐教学法的探讨.艺术教育,2011(10).

第5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摘要:语文教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是当今的一大弊端。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欣赏课;并注重阅读效果,从数量和质量上为他们制定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悟,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阅读 拓展 方法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写字潦草,错别字多;理解概括能力差,语言表述不正确,基本要领含糊;区分不清,如常把说明方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混淆;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思维闭塞,认识肤浅。

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种:①教师在教学中,阅读课多为考试做准备,哪些段落常考,就重点讲;迫于考试,热衷于短期效应。②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读一遍课文了解大意,浅尝辄止,认为语文成绩与阅读无关,不把语文列入复习计划之中。③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学生不堪重负,无暇旁骛,没有时间去读课外书。④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于考试不能立竿见影,于发展则长期有效的课外书。

中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面是狭窄的,封闭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识、应对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终极的意义读解为目标,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体系。根据新大纲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跳不出课文的阅读教学方式,积极拓宽课外阅读范围,做到课外与课内相结合,让更多的红杏出墙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针对性地选择文章,拓宽阅读范围

课堂上完成了课文教学目标以后,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要求从各类报刊杂志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与课文有一定关联的文章或读给学生听,或打印成页给学生看;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收集,寻找与这单元类似的文章,然后再到班上或朗读给学生听,或相互交换看,把这类文章与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这样,有助于巩固课文学到的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多方面的素材。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途径。

2 每周辟出一节课外自由阅读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搞好这节阅读课,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多读爱读。要经常涉猎一些学生刊物和各种类型的文学刊物,选取贴金文学上生活,又文质兼美的短小精悍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我认为读学生刊物,可以发现中学生的优秀习作,而读这些作品给学生听,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看,这些作品内容往往与他们的心灵有相通之处。因此,他们能够静下心来领悟,从而体会到美文的魅力,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这节课中只能起导读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读一小篇美文,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而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自由阅读。鼓励学生选取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有助于分清善恶是非,或信息量大而且新颖,写法上有可取之处、文采斐然的文章读。

3 每周抽出一节“说”课,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节课是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开设的。这节课可以作为讲故事、讲新闻、讲笑话等专题课。由学生自己分组轮流主持,并由学生轮流讲。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锻炼阅读能力的机会。“万事开头难”,教师在刚开设时,要大力做鼓动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这节“说”课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参与。为了“说”好,他们会积极地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筛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最精彩的篇章或片段。这样,学生的阅读面就多了,知识面也就广了,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时又由“说”带动了读和听,可谓一举而三得。

4 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拓展阅读面

暑假、寒假的时间较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看新大纲补充附录――“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并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或读后感,或鉴赏文章,让学生初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发展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现在有的教育局正在推行一年四假制,我认为这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学生毕竟在学期内学习任务繁重,要学的科目多,要迎接的考试名目多,所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极其渴望能多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让他们心中的红杏能更自由地出墙来,而一年四假制将为他们的这种希冀提供便利的条件。

第6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3. 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4. 收获激情。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水平低的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等的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水平的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 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 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第7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在旧教材中,发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教材中几乎每一课后的综合训练中都有“发声练习”这一内容。这是因为当时的音乐教材是以学科的知识技能体系为中心来编排的,强调的是音乐知识体系的完整与演唱演奏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方法是当时音乐课重点训练的一个内容。因此,发声练习在原来的音乐教材和音乐课中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音乐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审美为核心了。因此,音乐教材的编排体系也转变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了,现在的音乐课少见发声训练也就可以理解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发声练习真的不需要了,发声练习还是需要的,只是不再单纯地为了练习发声而发声,而应注重联系的方式方法,尽量结合歌唱实践,做到科学、自然、合理、有效,并充满趣味性。

一、创设情境法

歌唱发声时,看不见、摸不着,只凭感悟。教师在讲解时,如理论性、实践性太强,学生听了往往感到抽象、枯燥、深奥难懂。教师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形象逼真的语言,创设学生容易想象的情境,使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从而找到正确的感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科学的、美妙的声音。教学前老师可引导学生练习发声。具体步骤如下:

1.师导:春游时,走到山上,你的面前出现了一大片火红的映山红,你的感觉怎样?(生:特别惊喜)你情不自禁地叫出声:咦(yi)……呀(y)!(师的表情、声音较为夸张)这样学生便很自然地随着教师的引导将笑肌抬起,鼻翼张开,用高位置发出“yi”,牙关自然打开,声音从眉心间发出“y”。

2.接着师再示范yi到y的发音口型变化及气息要求,并重点讲解中间的换气记号“∨”,可以想象成爬山累了中途停下歇口气的感觉――急吸缓呼。

3.在移调练习时想象上山(上行)和下山(下行)的感觉,鼓励学生不泄气,坚持到底。

这样学生便会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轻松地学习,不枯燥,不乏味,为新歌曲的练唱打好基础。

二、对比示范法

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简洁明了的示范讲解理解得较好,但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距,仍有个别学生唱得不理想,教师便可请课堂中学得好的学生上台来示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唱的积极性,以有机会上来当“小老师”范唱为荣,又能锻炼他们的胆量,更重要的是能让学得较慢的学生努力去模仿同龄人好的歌唱方法,取长补短。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在课堂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还需要教师有灵敏的耳朵来听辨,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适时给予鼓励。

三、游戏法

良好的歌唱习惯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培养其正确的唱歌姿势和状态,培养正确的唱歌观念,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习母音的正确发音,用正确的口型唱歌,以获得良好的“头声”并学会控制音量,要轻柔。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理论性的讲解更难以领会,游戏法便是很好的练习方式。如笔者在教唱《小雨沙沙》时以游戏的形式:小朋友们,自然界的现象非常奇妙,它们千变万化,如果人们能正确地利用,它们就能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今天让我们扮演“风”,去帮助人们做事吧!(师在前,生有秩序地排在后面)

师:风儿,出发吧!(边伸开两臂当做“风”边唱)

师:风来了。

生:呼呼呼。(要求:嘴唇成圆形撅起,唱时自然,力度中弱)

师:我们来到风力水电站上空了,来,快帮帮忙吧!

师:大风吹。

生:呼呼呼。(要求:力度强,发声位置高,集中,气流通畅,但不喊叫)

(继续前进)师:我们来到海边了!瞧,那边,渔船里有个小宝宝正在睡觉呢,我们用轻风摇着船让他睡得更香吧!

师:小风吹。

生:呼呼呼。(要求:力度弱、轻柔)

然后连起来,可变速或作升高或降低曲调的移调练习。此时,教师丝毫不用担心课堂的秩序混乱,因为此时学生早将自己当做乐于助人的“风”,非常投入地在练唱,对老师提出的发声要求也容易接受,师生皆处于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

第8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摘要】声乐是高校艺术型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科目。近年来,随着声乐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加,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迫切的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以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教学实践的分析,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探讨了提高声乐教学效率的措施,旨在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声乐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实践需求高、专业特色鲜明等特点,是一门技巧性很高的学科,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很高=在声乐教学中,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客观条件及努力程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教学设备、设施等。要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效率,就要以这三方面为切入点,逐个击破各方面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以学生为切入点

现代教学中,必须始终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真正实现高校声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声乐学习的难度很大,技巧性很强,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产生各种困惑。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惑,适当的进行心理干预,从正面激励学生

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乐观的心态,遭遇困难时要面对困难,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不要一味地逃避。学生只有建立起了积极心态,才能投身学习中获得跟多的知识”。

(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每个教学对象的学习效率,进而实现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1.使用区别对待的教学法,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客观条件和声乐基础有所不同,所以并非所有学生的学生都在统一起跑线上,在前进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进步也有较大的差异。为缩小这些差异,教师要有意识的使用区别对待的教学法,因材施教的实施教学。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策略。比如,采用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加练习,从而弥补学生原有的不足,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出自己学习的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

反复声乐练习比较枯燥,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师要适时的改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在发声练习的环节中,可以运用比喻教学法来启发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运用演示法让学生能近距离的观察到呼吸与歌唱肌肉群的外在表现,并能够使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在听觉上明确对与错。在练唱歌曲时,可以运用语音教学法将母音说“圆”,训练咬字吐字;然后,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感悟声乐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灵活的使用教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的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在实践课程中,要对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借助于课堂、校园演出、课外活动等各种实践活动,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对声乐作品的表现力与情感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延伸舞台的方法,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去锻炼,在舞台上运用所学的声乐技能技巧来完整的演绎每一首歌曲。教师要指导学生,但是不要过分干涉学生,让学生探索演唱时声音、情感应该如何表现出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演唱技巧。

(三)总结学习方法

声乐学习需要学生形成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所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适合其自身的技能训练的方法(包括呼吸、发声、咬字吐字、共鸣等),反复练习后,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印象深刻;最后,学生在教师教授的学习习惯中,加入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特点,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二、以教师为切入点

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也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声乐教学的专业性极强,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作为一名大学声乐教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掌控整个教学活动,发挥典范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积极为自己营造提升的空间。第一,积极参与学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和讲座等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第二,教师要珍惜每一次提升自己素养的机会,充分利用好比赛、交流、演出等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发现声乐学习中的一些很好的技巧,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第三,积极与其他音乐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探讨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在交流中发现教学规律,并指导日常教学的进行;第四,教师应该关注自身综合性能力的发展,在不断扩充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教育能力、心理分析能力等;第五,使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引领和激励学生积极的投身学习中。

三,学校的切入点

学校为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学习提供了环境,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声乐教学中,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对教学效率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各种软、硬件设施。首先,学校必须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积极开展各种比赛,进行学校间的交流,聘请专业音乐家讲课等;其次,要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包括良好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等;再次,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结束语

高校中的声乐教学是一个庞杂的工程,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比较复杂,短时间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明显提升,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的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教学中潜在的问题,最后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教师要发现教学的规律,并充分利用这一规律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虹羚关注声乐教育发展,提高声乐教学效率——谈高中声乐教学的有效途径[J].家教世界,2013(07): 160-161.

[2]金鹃飞,营造课堂良好气氛提高声乐教学效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150-151

[3]付文娟,刘克利声乐教师洞察力的重要性与有效教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1):1 43-151.

第9篇: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提升 方法

一、强调自主体验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启发和讲解都需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得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且进一步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只有保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自主体验,这样的教学才能收获较好的效果。自主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独立性,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创造新的知识,教师一定不要直接把结论传输给学生,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思维,发挥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独立判断和表达,彻底实现自主性学习。所以,教师要从阅读教学设计入手,改变传授标准答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眼界、释放心灵、强化感受、增强感悟、独立质疑、总结见解,让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吸收知识并将其转化成自身的财富。

二、转化课堂模式

新的教育环境下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也顺应教育环境的发展努力实现课堂时间的最大化效率。首先,改变之前肢解式的讲解方法。一般初中语文课堂都重视对文章的细致讲解,但是很多文章一经肢解往往就会失掉原来的韵味。学生虽然掌握了生僻的字词,了解了文章的句意,感受了故事的含义,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但是对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和内涵美却没有足够的理解。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要从专题阅读教学形式入手,教师首先要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教学的基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进一步展开系统化、有重点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目标,在灵活、适当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在开展专题教育的同时,要总结重点课文内容,逐个突破,帮助学生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章内容,通过朗读、点评、讨论多种方法带领学生理解文章,教师要从文章入手点拨学生的思路,让其感受文章的词句堆砌和情感抒发,让其进一步体会作者真实的情感。

三、展现创新思想

语文学习主要包括对文章篇章结构的了解和对文章深意的探究两部分,想要实现阅读的根本作用,就要深入了解文章含义,强化思考,获得新的思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掌握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获取语文能力,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剖析锻炼学生的全方位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并表演具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把握,分析人物特征,掌握文章内涵,最终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信息的获取和筛选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让其在开放思维和独立能力的支撑下掌握新的学习技能。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结合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主要分为精读、略读和快读几种,信息时代环境下要侧重略读和快读,研究性教学要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经过独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自己的见解。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到主动获取知识的模式上来。新的教育模式下,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是今后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分析不同文章的特点,设定整体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和创造能力为重要目的展开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各具特点的几篇文章展开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掌握作品的形式、内容和特点几方面的理解,强化对作品的理解。

四、落实阅读积累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机,当学生的实践能力到达一定的阶段后,想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就会变得很困难。很多学生长时间保持优秀的语文成绩,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成绩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现象出现。深入分析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性较高,阅读积累比较少,如果单纯地学习课堂内的知识,不能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积累,自然会限制其发展。初中语文教师除了要面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外,还要通过课堂改革带领学生实现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实现阅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