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教育应用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应用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应用研究

第1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教育;应用研究

引 言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要注重游戏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学习的基础知识点改变简单的小游戏来辅助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为小学生成长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意识

当前,大部分的小学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接触的外界事物比较少,思想发展不成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老师充分利用教育游戏这种方法,巧妙的设置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小学生的思想发展,帮助小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利用教学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生活中的事物,提高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判断事物的能力,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听课注意力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对小学生的课堂知识灌输为主,课堂模式单一,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课堂上的听课注意力很难集中,从而降低了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教育游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老师将教学知识点融入游戏中去,让小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高度集中小学生的课堂听课注意力。因此,教育游戏与课堂知识的有效结合,将小学生做游戏的过程转化为课堂知识学习的过程,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增强小学生对小学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较弱,对于各种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较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集中小学生的课堂听课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渗透。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可以丰富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知识注入了新的活力,将较难的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对小学课堂教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方法

(一)增加教师与小学生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要想课堂教育游戏顺利进行,首先就是要增加教师与小学生的互动交流,提升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好感度,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如果小学生对老师的印象不好的化,就会降低对教育游戏的配合度,使课堂教育活动很难顺利进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2]。因此,老师要在学生面前表现的亲切一点,与小学生平等交流,引导小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提高课堂教育游戏的质量。

(二)老师对小游戏的设置要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兴趣

教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将小学课堂教学知识点与游戏相结合,丰富课堂模式,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去,丰富小学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如果小学教师对游戏的设置过于繁琐或者是缺乏娱乐性,让小学生感觉到乏味,那么小学生的游戏积极性就会降低,不利于小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小学教师在游戏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知识,将二者合理的相结合,同时对于游戏的设置也要简单化,重视游戏设置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课堂之间的游戏设置要有关联

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跨越能力较差,想法单一,对于问题的思考连贯性也比较弱,所以小学教师在课堂之间的教育游戏设置要紧密,跨度不能太大,降低小学生的理解难度。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教育游戏的设置要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可以通过教育游戏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同时开可以展开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并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育游戏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小学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3]。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游戏中可以很好的增强游戏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教育小视频,让小学生根据视频模仿游戏;播放相关情境图片作为小学生的游戏背景,增加画面感;或者是播放相关音乐,营造教育游戏的欢快氛围等等。

总 结

总而言之,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小学的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促进小学生生的全面将康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教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关联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育游戏氛围;同时还要增加与小学生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晴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第2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育游戏;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在教育部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学校及其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教育游戏实行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将教学内容和游戏内容结合在一起起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边玩边学习,边学习边玩,教育游戏出现以后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不但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育游戏受到的关注也与日俱增。所以,通过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分辨何种教育游戏是适合当前的教学内容的,使学习过程如同游戏一般有趣、有吸引力,从而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教育游戏的概念

《辞海》中对于游戏一词的解释是一种具有规则的体育或者娱乐方式,有利于发展智力或者体力。教育学家皮亚杰同样也认为游戏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游戏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而进行的,对于指导现实生活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所以,教育游戏作为教育和游戏结合体应允而生。教育游戏可以简单的分为单机版和联网版。单机版游戏是一种个人学习的游戏软件,无需联网便可以进行,具有快速、方便、无干扰性。联网版游戏相对来说复杂一些,需要借助网络进行多人互动的游戏。教育游戏是即拥有游戏的特性,又具有教育的特性,可以说是一个未来网络游戏的发展趋势。并且,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料,解决日常英语教学中无法充分练习的听力、发音问题,更是未来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头戏。

二、英语教育游戏使用现状

首先是现有的教育游戏过于单一化。现有阶段我国市面上可见的教育游戏大部分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使用的,比较简单。然而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的教育游戏研发的相对较少。其次是产品推广比较难。我国升学压力过大,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而教育游戏所提高的是学生的综合实力,见效周期比较长,所以升学压力下教育游戏的推广会存在很大的阻力。最后是产品使用困难。教育游戏还是游戏,容易偏离学习目标,不能保证正常上课时间和游戏使用的和谐相处,让学生不被其他信息所干扰。

三、英语教育游戏的主要内容

英语教学中,学习内容主要是听、说、读、写的学习和使用。所以,英语教学游戏的主要内容是为词汇、听力、语法和发音四个部分。

(一)词汇

最常见的英语教学游戏是词汇游戏。因为记忆单词需要长时间记忆和反复练习,容易让学生对其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词汇教育游戏主要通过创建游戏环境,通过游戏的竞争机制来激励学生不断的进行词汇练习,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会加强词汇掌握的准确度和直接测试出学生单词的掌握程度。比如常见的打字游戏,通过设置规定时间和词汇拼写的正确率来达到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

(二)听力

听力和口语是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随着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提高,英语教学对听力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地提高。学习听力需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来辨析单词的发音,并且听力学习见效比较慢,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育游戏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游戏中竞争的心理,对学生的听力水平进行,最后根据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将听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组织竞赛,通过游戏中听力测试使组内成员进行内部竞争,根据同组内同学得分的高低决出胜负。

(三)语法

学习语法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如何学会使用,知道如何具体的语境下如何使用语法。语法教育游戏一般都包括了在线语法测试,语法选择游戏,看动画学语法等。语法教育游戏将枯燥的语法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最大,加强学生对于语法知实用性的掌握。

(四)发音

因为日常英语教学当中,发音的学习只是简单的单词跟读和对话练习,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哑巴英语。发音游戏中,比如游戏《乌龙学院》无论是打怪升级,还是做任务,都一直在帮助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力、发音、词汇、语法练习,还区分了学习等级,迎合了不同学习层次的人。或者是低级的《看动画学音标》可以充分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现在还出现与计算机进行英语对话的游戏,都能充分帮助学生锻炼发音技巧。

结束语:

教育游戏与英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还弥补了英语教学中疏忽的地方,取得了多元化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是,需要加强注意的是教育游戏一种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无法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教学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游戏的沉浸性都有可能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使用不当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负面的影响,日常教学中教师做好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云,李春晖.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2,02:117-120.

[2]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交通大学,2007.

第3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iPad自面世以来就以其强大的功能,小巧轻便,产品价格在普通消费者的承担能力之内而风靡全球,iPad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非常好,触控屏使得它易于学习和操作,而iPad中形形的应用程序更是受到很多儿童的喜爱,国外已有很多研究证明iPad可以应用于特殊教育,目前国内关于IPad应用于普通教学已有相关研究,但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还很少。

 

1 iPad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1 iPad特点

 

在乔布斯研发设计iPad最初,并没有设想iPad可以在特殊教育中应用并取得令人惊喜的成果,iPad体积小,便于携带,学习使用简单快捷。最重要的是iPad是触屏的,只有一个按键,操作简单,一根手指几个动作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操作,使用便利,不需要过多的精细动作,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可以让精细动作不佳的的特殊儿童很快熟练操作。iPad上有海量的软件开发可供用户下载使用,而万千应用程序中也有非常多专为儿童教育开发的软件和游戏。苹果的App Store(应用商店)拥有数以千计的应用程序可供下载,涵盖了从婴幼儿到高等教育所需的相关学习类软件;iTunes U(网络公开课)汇集了世界各地教育机构的350 000 多个免费讲座、视频、读物和博客内容,是让学生们获得教育资源的创新途径,内容范围涵盖演示文稿、教学大纲和校园地图等大量学习类资源。①相比普通儿童,特殊儿童本身的缺陷使其更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而使用iPad应用程序进行教学相对其他教学媒体更生动有趣,容易理解,从而更吸引儿童,儿童在使用iPad时更容易保持高度的注意力,iPad本身就可以成为特殊儿童的增强物。相对其他专门为特殊儿童使用的辅助技术产品,iPad作为通用产品,在一般家长的承受范围之内,更容易被特殊儿童家长所接受。

 

Applestore中应用程序种类繁多。苹果商店里目前应用软件的类别有24类:游戏、儿童、教育、报刊杂志、摄影与录像、效率、生活、健康健美、旅游、音乐、体育、商务、新闻、工具、娱乐、社交、美食佳饮、财务、参考、导航、医疗、图书、天气、商品指南,主要根据涉及人们生活的面向进行划分②(App Store,2015)。 Therese Willkomm, PhD, ATP & Nicole Finch在研究中将可以为特殊儿童所使用的iPad软件进行分类:③生活管理、时间规划类软件,如乐顺备忘录、儿童时间表等软件,可以很好地改善儿童自我管理能力;沟通或辅助沟通软件,如语你同行,小雨滴等,可以让无口语或低口语孩子利用软件开口说话,提升其沟通能力;医学参考软件,如Learn Muscles等,帮助特殊孩子了解并认识自我,并对其生涯发展有益引导;评价评估类软件,如注意力指数软件, 这些软件可以对特殊儿童的当下行为进行评估,促进自我监督能力发展;生活技能类软件,如我的日常软件、宝宝穿衣软件等,可以让儿童学习一些生活常识、技能;社交技能软件,如看着眼睛软件,教导自闭症儿童看眼神,培养儿童的社交技巧;注意力软件,如Ambiance可以让高度紧张的人放松情绪,Brain Shaper 可以提醒使用者集中注意力;烦躁软件,可以舒缓特殊儿童的情绪;还有专门用于辅助低视力者,聋和重听者的软件如大眼镜软件等辅助软件。

 

1.2 iPad软件应用

 

国外研究中关于iPad软件应用于特殊教育主要集中于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认知障碍其中认知障碍主要是自闭症和智力障碍 ,软件主要集中于辅助沟通类软件 ,其次是帮助提升阅读与书写能力的软件。而目前苹果商店中应用于特殊教育的软件一般是英文软件,并且很多专业软件需要收费,且部分软件价格较高,因此,国内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很难直接下载使用这些特殊教育软件。国内可供普通儿童使用的软件数量很多,但是专门为特殊儿童设计研发的软件很很少,苹果商店中可下载的汉语版相关软件又数量有限,这就使得特教老师必须去思考怎样将通用软件应用于特殊教育,发掘通用软件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衍伸功能。例如可以通过iPad播放一些教育类视频,就像很多自闭症小孩都喜欢的巧虎系列视频,据特殊儿童家长反映很多自闭症儿童都喜欢并且可以安静地观看巧虎视频,从而模仿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仿说一些简单话语。还有唱歌软件、音乐软件,可以安抚特殊儿童的情绪,甚至可以引发孩子的语言,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还可以间接诱发孩子的主动分享行为,有研究者用大家常见的唱吧软件对脑瘫儿童进行干预。还有现在市场上的很多的识字软件、教育游戏软件等,都可以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学习教育。

 

2 iPad 软件选择适配

 

美国一州于1999年提出辅助适配的9个流程:确定学生学习任务;学生基本信息收集;学生与辅具的适应;辅具特征;试用;试用效果评估;提供可选择之辅具;长短期目标;相关人员的培训。④该流程iPad软件的选择和适配一样适用。先明确特殊儿童是否需要辅助技术,要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了解特殊儿童的的兴趣爱好,学习特质,全面评估特殊儿童的现有能力,包括认知方面,沟通方面,动作方面,社会情绪发展方面,此外还有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然后对比希望达到任务目标,明确特殊儿童自我发展所欠缺的领域以及希望通过软件达到的辅助功能,进而选择合适的软件。例如,对于手部力量不足、精细动作不佳的特殊儿童,可以选择Sketchers等绘画书写软件促进孩子的书写能力发展;对于有语言障碍的特殊儿童,如无口语、少口语,构音异常等,可以选择语你同行等软件促进孩子的沟通能力;在社交方面,可以选择绘本故事、视频故事等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互动、社交礼仪以及如何表达自我;儿童在使用软件游戏、学习的同时会获取不同的信息促进其认知发展,此外,还有拼图软件、配对软件、智力游戏软件都可以很好地促进特殊儿童认知发展。通常来说,学生优先需要改善的是对学生当前急需发展的,通过有效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生活的关键行为,并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通过干预可以取得进步的目标。明确特殊儿童需要的是哪种功能,然后在可获取的使用范围内进行初步的筛选。然后,通过备选的软件特征与个案的障碍、能力及环境中的任务进行匹配,选择出适合软件。最后,对软件进行试用,通过家长、老师的试用并评价及个案试用,确定最后的软件,最后使用软件并进行效果的评估,通过使用选择与适配出的软件进行使用并观察软件的效果,同时也反映出软件选择与适配是否有效。

 

选择适配软件对于特殊儿童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需要老师、家长应积极参与,且需要有一个明确和容易使用的标准,使用何种软件要依据学生的需要而定。在唐丹的研究中曾提到一种软件选择的标准:软件的质量、内容的递进、容易使用、互动性、有挑战性的游戏、不同难度的等级、使用常用语言、明确的特征、年龄适合、考虑游戏、练习及测验、团队协作、明确的菜单及数字、鼓励创造性、回馈、适合课程、集中性的游戏、设计良好、问题解决、娱乐、认真思考的技能、使用鼠标。参考以上标准,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软件选择的标准,主要集中于软件的内容、设计、年龄、游戏性、操作性、利于学生发展的可延续性和创造性。教育软件的选择要考虑文化因素,软件还应该具备其对象性,给予帮助的提示,明确的指导、有用的回馈及错误改正的选择,且容易使用,富含教育性和娱乐性,有价值,容易安装。⑤

 

种种现象证明,特殊儿童尤其是很多教养在家中的特殊儿童,没有同龄玩伴,有些甚至家长也没有时间与其互动游戏,信息录入太少,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正常发展。而iPad恰好可以充当陪伴者的角色,与他们互动游戏,提供大量信息刺激。iPad作为一种新的辅助器具,不仅影响着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iPad不需要学习使用键盘,不需要让学生的眼睛在屏幕和键盘之间来回转换,有很多特殊儿童的障碍使得他们很难甚至不能学会鼠标、键盘的操作,所以iPad比电脑更便于特殊儿童使用操作;苹果商店中数以千计的优秀应用程序可供特殊儿童选择和使用,并且孩子可以享受独立学习和休闲的时间和乐趣。iPad作为通用技术,使用它作为辅具不会标志着孩子与别人不同,减少不期望的注意,许多特殊儿童家长认为这是一个比传统的设备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综上所述,iPad作为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中应用势在必行,但是如何普及iPad在特教中的应用,如何为特殊儿童选择使用合适的软件,并将其功能最大化,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第4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工具得到了迅速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

>> 移动信息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探究 移动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服务有形化在继续教育中的整合应用研究 浅谈互联网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师继续教育当中的应用 层次式软件体系结构在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实现 交互式学习平台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紧密结合课程改革 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开展参与式培训 缄默知识视阈下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研究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柔性模式在化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教师企业实践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Keegan D.The future of learning: From e-Learning m-Learning[EB/OL],

[4] Paul Harris.Goin Mobile[EB/OL],

[5] Aleksand Dyeetal. Mobile-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 [EB/OL],/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6] 德斯蒙德・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4,(6):23.

第5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方法;高等教育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而在商学院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哈佛商学院率先把真实的商业案例引入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颇大实效,迅速受到重视,得以普及。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客观真实

案例教学中所引用的案例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没有加入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客观呈现,保证了案例被学生原汁原味地吸收。

2.实践性强

相较于课堂上大量知识的传授,案例教学法是学生接触社会最便捷的一个途径。大量的理论知识可以被直接进行实践验证,保证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3.趣味性强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学生检验真才实学的过程,各种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决定了学生必须全程集中注意力,自然由课堂的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学习兴趣浓厚。

4.深度启发

案例教学法中引进的案例没有绝对的正误,而是要通过思辨、讨论,验证想法。这就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和探索。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案例筛选

教学中的案例不能是信手拈来,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来说,案例的选取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否紧密,和所学专业的匹配是否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案例的学习是否能适应我国整体的外部环境等。因此,深入到一线收集案例,并进行不断更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旦选定案例后,要在课前把这些案例告知学生,让其充分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将所需知识融会贯通,为在课堂上的发挥做好准备。

2.案例讨论

这一步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前期大量的准备和师生合作要在这一步进行充分展现。教师在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设置讨论的界限与原则。学生则要围绕着中心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由议题决定。

3.案例总结

学生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析之后,教师要进行最后的总结归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升华讨论的主题,比如学生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要给予肯定,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要有具体的指导,这就等于把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又进行了一次强化。如果在讨论过程中有进行不下去的地方,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生把握好知识点。对学生不能深入讨论的地方,教师一定要重点讲解,并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吸取的教训。

三、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思考

1.案例内涵的丰富不断考验着教育者的水平与能力

熟练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是要有成熟的教育者与稳定的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在不断更新,新旧交叠的过程本身对教育者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除了与教育相关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师还要及时掌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新闻,丰富案例的内涵。

2.倡导高校建立案例教学数据库

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有浩如烟海的案例,这些案例或是抽象的,或是具象的。要想高效、有针对性地寻找到合适的案例,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案例教学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有组建、筛选、甄别和使用的功能,各个具体案例以组块被存贮在数据库中,大大减轻了案例教学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助于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心环节。

3.案例的选择既要有普适性也要和受教育者的专业学习有衔接

社会案例现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案例的重要来源。我们应该承认,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要直面社会现实,那么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就要与社会新闻等相关。同时,选择、组织案例时要特别注意案例与专业知识的对口与衔接,尤其是能体现学习重点的地方,要突出理论与教育的关联性。

4.民主开放的评价制度与周全细致的考核体系

这里所说的评价制度与考核体系是针对案例教学法所专门设置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教育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这个设定的过程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进来,看一看师生关注的教育点有何异同。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劲松.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南教育,2006(Z1).

[3]张春林.对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标准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7).

[4]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第6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得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育模式,发现、挖掘和形成适合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甚至建立起新的教育理论。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 音乐形象

2002年11月,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

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特点是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

重大的改革,规模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结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逐步提高,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改革与创新,才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新局面,并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新的高教管理体制的框架已经形成,为了完善这一新的体制,不仅需要进一步理顺其体系结

构和布局调整,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等,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教蓬勃发展,一个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摆在了每一位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面前,而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又如何渗透“创新教育”:

一、我们应从培育创新性思维做起

一般地说,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已有认识和做法的强烈意识,包括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开拓

精神、勇担风险精神、科学求实精神等。有了创新精神,才有创新行为,进而获得创新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既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也离不开个人的创新性思维。培育创新性思维,往往是创新的起点。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性思维则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

前瞻性等特点。所谓首创性,就是想前人所未想、想别人所未想;所谓独立性,就是勇于和善于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唯上唯书,随大流、跟风走;所谓前瞻性,就是既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又能看到未来的发展,就像高手下棋,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四步甚至更多。创新性思维活动的产物,往往是过去没有或超越了前人的东西。

培育创新性思维,还应当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注意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重视

直觉和灵感的作用,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多种逻辑思维方式,等等。实践表明,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把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运用逻辑思维得出正确答案或寻找解决方案,这是聚合思维的作用;就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案或在多种解决方案中寻求最佳选择,这是发散思维的用处。而现代思维科学研究认为,直觉和灵感都是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在人类创造性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至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更是人们普遍运用、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真正把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运用好,实质上也就形成了创新性思维。具有了创新性思维,才能获得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就社会发展的本质而言,它是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客观外在世界和主观内心世界的创造性的发

展,这种创造性是人类生生不息、永往直前的本质所在。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富有生机和活力与持续发展的标志。在新世纪里,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融合一体高速发展的崭新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和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自身带来的精神文明,要求社会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除了要熟练地掌握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高新科技与先进手段,必须还要能够创造性运用这一切,更好地推动自身并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这种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教育的角度而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主体性创造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和培养,人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育模式,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与创造的社会主体。

三、培养创新精神的可能性

艺术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和创造出来的产物,而音乐则是一切艺术是最自由的艺术。它采用

的物质材料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转瞬即逝的声音,它的表现既不受造型艺术那种具有形象的限制,亦不受语言文字概念的约束,所以,这种自由的艺术为人们提供的创造空间最为广阔。

特别表现为它的情态空筐结构――可以容纳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的人们心中最微妙、最细致的各种

情感变化,以及理解的模糊性――某些听觉印象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使得人在音乐的审美中,所产生的想象与思索是最大限度和多向辐射的。具体论之,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的这种艺术特征,对学生主体分行能力的培养的可能性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的声波做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理能量,它能对人体的生理结构直接产生

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而人的听觉器官,从进化论角度看,在奉行与特征上相适应于外界声音的存在并受其影响的。当它受到外界声音的物质刺激时,必然要产生各种鲜活的、经过不断汇合和交织的主观感受。把二者统一起来看,音乐的有选择、有组织声音的存在和人的耳朵对这种声音的反映是一种必然的互动关系。

2.在现代音乐美学的理论中,人们都接受这么一种看法,即认为音乐的运动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

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在这方面,美国的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就认为有物理世界、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三种力气结构中,人在进行音乐的各种活动的时候,除了物理能量与生理反应对应关系之外,更本质的是对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运动形式的自主把握和独特理解,就是音乐形象。

身处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师在音乐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还应具有不

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当前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兴起一股教育科学研究热潮,涌现出大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先进典型,在这样的一个新形式下,面对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已不应再是科研院所和专业技术专业的专利。我们广大的高校音乐教师不仅需要与时进俱进,全面的开拓进取。面向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实证性研究,研究解决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挖掘和形成适合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甚至建立起新的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大讨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究竟是什么》,《人民日报》,2005.11。

第7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关键词】 乡土教育资源 资源开发 资源应用

一、引言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还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有效的选择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二、乡土教育资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乡土教育资源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它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区资源;⑵指教育方法本土化、自然化、情景化、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直接互动,自主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三、乡土教育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

1、乡土教育资源的类型。⑴动植物资源。在农村,动植物随处可见,比如花草树木、蚂蚱、蝴蝶,还有家里养的小鸡小鸭、田间耕地的老黄牛,还有拉磨的驴子等;⑵自然物质资源。秋天庄稼地里的麦秆、收获的各种豆子,还有玉米身上的胡须等都是自然物质资源,它们可以被用来制作一些乡土的玩教具;⑶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即可以反映本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可以代表本地方特色的一些资源。如:蔚县的剪纸艺术、坝上的口蘑等;⑷传统的民间游戏和民间歌谣等资源。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形式各样,例如传统的民间游戏有抓石子、转陀螺、弹珠子、推铁环、捉迷藏、打宝等,民间歌谣有丢手绢、拉大锯等等。

2、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从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水平的内容,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体现出教育的启蒙性和趣味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选用乡土资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⑴生活化原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如有些家长休息时常会带孩子到草原、温泉、滑雪场、森林公园等地方游玩;春节时常会在每家窗玻璃上看到造型各异的剪纸艺术,因此我们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民间工艺品以及民间风俗活动,纳入了幼儿园课程内容;⑵经验性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家乡的土特产品往往有很多接触,因此我们围绕这些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展主题活动,以提升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社会情感体验;⑶目标性原则。当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内容之后,想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还必须考虑各领域的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季节变化,不断为幼儿提供创设新材料。

3、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⑴情感体验法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材,就很容易将幼儿局限在课堂上,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⑵探索发现法。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实地调查等活动,使幼儿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幼儿在大胆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增长各方面的能力;⑶尝试操作法。这是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等活动感知、认识事物,并在动手摆弄与操作中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

1、动植物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张家口尚义县绿荫幼儿园在园中创设乡土化的教育环境,比如园中栽种各种花草树木,使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园内开设种植园,幼儿可以亲手栽种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品尝丰收的果实,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在各班的自然角里,幼儿可以喂养小蝌蚪,小鱼等,观察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自然物质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利用。在对绿荫幼儿园进行访谈的时候得知该幼儿园乡土化的玩具有用高低不同的小树墩做的“平衡木”;长长的木板放在一个木墩上可以玩的跷跷板;自制的陀螺,用自制的木板拼图;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材料是否精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玩得快乐。

3、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的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利用。丰富的物产资源、特色产业、旅游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爱康育幼儿园的老师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在元宵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中,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带孩子们自制花灯、龙船;用糯米粉搓元宵等等。

4、传统的民间游戏和民间歌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非常丰富,是农村儿童熟悉的内容。例如绿荫幼儿园就很好的利用了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如:抓石子、跳绳、转陀螺等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传统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诣、简练易记,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五、结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是农村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策略。农村幼儿园教育存在经费紧张、设备条件差、保教人员少等各种问题,但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符合农村的实际,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论文仅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为例探讨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应用,可能不足以代表其他省市,但只要能够引起人们对乡土教育资源的重视,也就达到了研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 2009,1:81~84

2 袁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2008,5:22~23李波.让智慧从孩子指尖流淌出来[J].幼教园地,2006,8:51~52

4 彭爱莲.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J].教育艺术研究,38~39

5 李桂芳.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J].教育导刊,2005,9:18~20

6 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研究会“十五”课题优秀成果选登,2006,1:19~20

7 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J] .早期教育,2004,12:21

8 钱庆红.乡土资源――农村孩子自主游戏的瑰宝[J].学前教育, 2009,1:47~48

9 郑亚男.野趣、农趣、童趣[J].科教论坛,2005,7:89~900兰一心.农村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势[J].幼教园地,2005,9:58

第8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3D打印技术(简称3D打印)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塑料、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粘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的技术。

3D打印这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已从工业制造逐渐扩展至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我国也紧跟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大研发力度。随着3D打印设备体积日趋小型化、打印精度不断提高、可用材料逐渐丰富,3D打印也将逐渐走进教室、迈入课堂,从而对教学乃至整个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3D打印将促进实装化教学的发展

实装化教学是院校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相关单位开展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是院校培训体系中提升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这种集观看、研讨、训练于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兴起,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和突破。它使教学活动与实际装备紧密结合,帮助学员消化课堂理论知识,开阔眼界、激发求知欲望,有利于学员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取教学实效。但是目前实装化教学的开展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主要表现在:1.学校与实习单位不在一地,实装化教学的组织实施受限。2.学校教学进度与实习单位的不一致,实装教学的计划制定、课目设置、评价考核等受限。3.装备更新速度快,实习单位有些系列和型号不全,不能提供全面的实装。

而3D打印能让工厂走进课堂。3D打印这种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学术界也称为增量制造、增材制造、快速原型、快速制造。它具有许多优点。首先,3D打印节省原料、缩短时间、降低费用。从3D打印的原理和过程可知,3D打印是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叠加成型,从而制造出实体产品。其制造过程被形象地称为“加法”过程。而传统制造业是把模具裁切出需要的产品,被称作“减法”过程。因此,3D打印比传统制造要省时省料,节约成本。其次,3D打印擅长制造个性化、复杂化和高难度的产品。对3D打印来说,打印一个复杂得难以想象的特殊产品,也并不比打印一个外形简单的长方体消耗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因此更适合制造单件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换句话说,3D打印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制造出特定剖面、缩放比例大小的模型,满足上课需要。此外,3D打印不受场地和环境限制,还能实现远程制造。3D打印只要有适宜的原材料,不用专门的环境和场地,就能根据图纸打印出实物,可以在教室甚至坐在家中完成打印。3D打印的这些优点,使得可以在教室制造实装满足教学需要,而且废弃的产品可以用于再生产,循环利用,从而使工厂走进课堂。

二、3D打印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利普森先生在其专著《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中,写了一个用3D打印机制作橡皮泥飞机引起小学生兴趣的实例。三分钟的橡皮泥飞机制作过程,吸引着课堂上的小学生,他们纷纷发言,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还有个颇具企业家潜质的孩子做了计算,按现有的橡皮泥原料市场价格,计算出每架飞机的售价成本。可见,学习兴趣的产生与教学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教师使学习活动有兴趣。一位优秀教师曾经说过:“如果能抓住学生的想象力,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歌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学习产生兴趣,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点。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动手操作。随着3D打印技术的引入,将工厂搬进教室,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随着合理地使用3D打印,课堂教学将“是令人愉快的”。

三、3D打印会改变教学模式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斥于教学的各个角落,极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不论是授课常用的课件,还是视频等,都是通过眼睛和耳朵获取信息。有研究表明,通过眼睛和耳朵获取的信息会被遗忘的比例高达70%。3D打印引入的“边做边学”工程,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另一个器官――手,通过触觉感知,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多媒体和3D打印相结合会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必定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回顾计算机应用教育的方式,最初仅应用于和计算机有关的课程上,如编程或数学课。但现在每门课都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一样,3D打印将打开教授和学习的全新方法的大门。

3D打印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还没有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受制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制作材料等原因。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解决,3D打印必定对教学乃至整个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9篇:教育应用研究范文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可视化教育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w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for practical production and life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visualization, model, the present situ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in the field of the study, further explore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theory and enhance cognition,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Keyword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Visualiz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今正处在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每天要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数据。对这些繁杂的抽象信息的复杂关系进行探索的努力,促使了信息可视化这一新科学领域的出现,它是一个边缘的学科,结合了科学可视化、数据挖掘、图像技术、人机交互、图形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1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可视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一种视觉形式,充分利用人们对可视模式快速识别的自然能力。目前对可视化技术可以描述为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可视化最早应用在科学中,形成了科学计算可视化。主要应用在各工程和计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近年来,伴随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的发展,提出了信息可视化概念,使可视化技术不仅用在科学数据中,而在数据仓库中大量使用,作为一个基本工具,应用于抽象信息,揭示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信息中隐藏的特征。它的研究范畴为“除了如何绘制关心的对象的可视化属性的问题以外,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非空间抽象信息映射为有效的可视化形式。”

可视化将人脑和现代计算机这两个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联系在一起。信息可视化是研究人、计算机表示的信息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技术。

2信息可视化参考模型

图2-1 信息可视化参考模型

我们可以把可视化认为是从数据到可视化形式再到人的感知系统的映射。如图2-1所示是这些映射的一个图示,它是信息可视化的一个简单参考模型。在该模型中,从原始数据到人,中间过程要经历一系列数据变换。图中从左到右的每个步骤表示的都可能是一连串的变换。从人到每个变换(从右到左)的箭头,表明用户操作的控制对这些变换的调整。数据变换把原始数据映射为数据表(数据的相关性描述);可视化映射把数据表转换为可视化结构(结合了空间基、标记和图形属性的结构);视图变换通过定义位置、缩放比例、裁减等图形参数创建可视化结构的视图;用户的交互动作则用来控制这些变换的参数,可视化和它们的控制最终服务于任务。

通过可视化的参考模型,我们可以感受到信息可视化从更新的视角发现统计数据所呈现的更多含义和更丰富的趣味。感受信息变化和发现规律。

3信息可视化发展现状

3.1可视化技术应用的标准

随着可视化新技术与工具的出现,使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与可视化信息之间的交互。新的可视化技术应用的标准包括如下要求:直观化:直观、形象地呈现数据;关联化:挖掘、突出呈现数据之间的关联;艺术化:增强数据呈现的艺术效果,符介审美规则;交互性:实现用户与数据的交互,增强用户对数据的控制。

3.2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趋势

在人们的信息可视化中,想要允分利用数据的复杂性来提供有意义的呈现数据的方案,须对统计学、数据挖掘、图形化设计以及信息可视化多个学科领域有足够的了解。

本弗雷将可视化数据的流程归纳为以下7步骤:获取、分析、过滤、挖掘、表述、修饰和交互。因此,鉴于信息可视化如此高端的技术要求,其用户群仅局限于数据可视化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然而,在这个信息时代,需要进行可视化数据应用的普通人群迅速扩大,促进了新的、更加智能的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出现,为更大范围的人们提供了接触可视化思想的机会。

不同的用户需求必然导致可视化工具的发展,从发展技术专业的、过程分散复杂的可视化工具逐步开始派生发展到跨专业的、功能集成的“傻瓜式” 可视化工具。新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提供了快捷方式,从编制数据到阐明数据一条龙实现。最简单的可视化工具仿佛一个黑箱。较新的技术工具允许非技术用户在不必学习就可以使用复杂的模型和多媒体软件,能够对任一学科或多个学科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3.3信息可视化领域当前研究的问题

(1)层次信息的可视化

抽象信息之间的关系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层次关系,如磁盘目录结构,图书分类,文档管理等。层次关系到处可见,在某种条件下任意的图都可以转化为层次关系。

(2)多维信息可视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物理空间世界中。我们的视觉感知在前后、左右、上下的三维空间定势。四维信息都很难直观地理解,更何况是更多维的信息。而绝大多数抽象信息又是三维以上的多维信息,如金融信息、股票信息、数据仓库等。因此多维信息的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3)文档(文本)信息可视化

大量信息中,绝大多数是文本信息,如电子邮件、因特网文档、科学论文、报纸文章等等。文档信息是我们记忆的延伸,我们需要经常和文档信息进行交流。各种文档信息堆积如山,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快捷地从文档信息中获取我们需要的内容和知识。文档信息可视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单个文档本身的可视化,另一类是对大型文档集合的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