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德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新的考验,许多高校存在德育教育本质把握不准确,教育内容安排不科学的问题;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教育,这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的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教育有关。
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在网络等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交流情感的桥梁。大众传媒正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形成。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新方法,但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错误落后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迅速传播。“开放的网络环境,从质和量上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深受低俗文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德育产生消极甚至有害的影响,不利于其高雅情操的培养。”⑥
(二)、市场经济负作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趋于利益化,实用主义成为衡量人们之间关系的标尺,这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致使一些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出有悖于伦理道德的事情。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高度关注自我,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作风,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传统的优良中华美德被淘汰。做好事帮助他人是出于良知而是为了金钱或出名,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老太太”是对当前社会德育现状的一种揭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社会存在必然或多或少的产生及时行乐,唯我论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
二、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弱化的影响
(一)、德育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在很多高校中,德育教育的方法跟不上学生思想的变化,方法滞后,缺乏现代性、发展性和灵活性。众多高校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方法,而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佳,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需要,脱离社会现实。高校德育教育不能从实际出发,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纯粹理论的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在众多高校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首先,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不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理论知识的生硬枯燥,学生不能真正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教育自身。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过程抽象空洞,学生普遍缺乏道德实践,行为能力弱,进而出现道德认知与行为相背离的现象。此外,目标缺乏层次性,目标设定过于远大,严重脱离了学生自身状况和生活实际,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存在着德育教育目标理想化的问题,不能够对多元文化的负面作用做出理性的认识。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落后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不科学。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从小教育孩子把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一切的有效方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些家庭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包办一切,落后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走向社会的一大障碍。
(二)、家庭成员缺乏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方面家庭成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度直接关系到子女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家庭成员自身的不道德行为给子女的道德情感和认识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氛围、经济状况以及儿童经历等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在一些家庭,家长不注意自身行为和言行,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畸形的人格、错误的观念、扭曲的是非观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产物。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缺乏的影响
唯物辩证中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谐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受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但究其本质,能否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德育水平关键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当前的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体制已经瓦解,新的社会体制尚未形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当代的大学生把时间精力多花在专业知识上,参加各种考试,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出现情感冷漠症。
(二)、大学生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相分离。在高校中,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对现代社会的准则和规范熟记于心。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能自觉参与实践,使个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出现偏离。殊不知多数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是皮毛。道德意志薄弱,选择和判断能力不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时行乐等错误的价值观冲击着校园文化,侵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认识这一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教育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对于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和德育教育者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为高校德育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从而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目标,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角度的变化导致难以适应新生活的焦虑心理
作为大一新鲜人,在刚进入大学时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不适应。中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系使得学校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隐患。大部分的同学们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在家里通常是饭来张口,衣来张手。而进入校园后,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常束手无策,焦虑不安,日积月累极有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疲倦失眠等神经衰弱症。
2.恋爱的烦恼
经过了高中严酷的学习生活,进入大学后的学生们不再受到过多的限制,学校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文规定不准学生谈恋爱,而大学生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交往程度,很可能出现一些伤害他人或伤了自己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3.自我意识不正确而致的自卑心理
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中学的尖子。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自己总是受瞩目的,能干的,优秀的。而进入大学以后,环境改变了,原有的优势不再了,由于经验不足,屡遭挫折,进而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深渊。
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压力是无形的,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紧张感。大一新生刚进入校园,还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如果所学的专业并非自己感兴趣的,就很容易在学习上感到些微压力,更不用说加各类证书考试等等带来的应试压力了。
5.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二、解决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社会化程度高,且十分紧迫的工作,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推动。高校应当对学生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在校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内容体系,把职业心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整体规划加以实施,具体有以下几点对策。
1.采用多元化心理教育方式
心理教育工作应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心理辅导网站、热线电话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并懂得当靠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4.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
学校可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定期性地进行学生的必理健康调查,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来源进行分类,做到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系统化的了解,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6.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心理上的专业知识,在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解决。学校也可以开展并提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让大学生了解情况,找到倾诉的对象,受到正确的引导,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7.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化 思考 对策
1 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自然人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技能,形成社会观念,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教育和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成为能自觉履行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的终生发展,大学生社会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不断成熟时期,是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逐步养成时期,是人的社会化一个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次,大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大学生知识层面丰富,属于社会高知群体,本身具有的精英素质和文化使得他们能够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完成社会化过程。
2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从大学生整体思想素质来看,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能够理性地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体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弱化,价值观念扭曲,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膨胀,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问题也很突出,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2.1 政治社会化不够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常被忽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多地承担着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任务,德育工作主要由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辅导员承担。而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一名辅导员平均要带几百名学生,失衡的师生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德育的倾向。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丧失了政治信仰,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淡化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道德观念弱化。
2.2 生活社会化不足
首先,思想功利化。受西方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目的和职业选择的功利化倾向日趋明显,许多学生过分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逐,急功近利,缺少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其次,生活散漫化。许多学生对人生和职业没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和规划,生活中得过且过,随遇而安,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和光阴。第三,感情庸俗化。爱情本是圣洁而伟大的,可是有的学生却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近年来,由于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而导致的犯罪案件不胜枚举。
2.3 技能社会化不强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够。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把时间过多地用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许多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同时由于高校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不够深入,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下转第99页)(上接第50页)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在创造就业创业实践的机会方面组织得不够,从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业能力欠缺,岗位适应能力不强,以致无法适应工作岗位;其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缺乏自我决择的独立意识,迈入大学校门后,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有的同学不知所措,不懂得自我调适和自我解压,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第三,人际关系淡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较为突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许多学生把精力过分注重于学习,忽略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3 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途径
3.1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基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与信念;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手段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心理调解能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前提。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3.3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认识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各个行业,参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能够不断优化职业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及社会各部门要努力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和内涵。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调查和学习职业技能,还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投身社会、报效社会、服务社会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净化心灵,升华认识,提高觉悟。
3.4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保障。职业技能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才能立足社会,为社会做贡献。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社会技能的锻炼,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2]李辉.“现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2).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失范 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敏感的群体,社会生活中的每一变化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受整个社会对主体的追寻的影响,主体意识逐渐萌发,他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我”与“个人利益”,但是由于其思想上的不成熟,尚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道德失范问题。面对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深度分析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是目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论文造假;上网成瘾、浏览、散播虚假消息;恋爱关系畸形、过于开放、非正常性关系;不讲文明礼貌、不爱护公物等等。这些不道德现象不禁令教育工作者感叹,今天的大学校园着实充满着危险的“道德危机”。
(一)学习行为道德失范
经历过高考重压之后,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上降低了要求和标准。经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较差、理想缺失,这导致他们学习行为失范现象日趋严重。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国家助学金,就虚构贫困证明;为了获得辅导员的批假,就编造各种谎言欺骗老师;为了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就买答案作弊或者找人代替考试。大学生群体中暴露出的学习行为道德失范问题举不胜举,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认为这有什么过错甚至是不妥,他们认为学习只是个人的事情,就算违反了纪律也上升不到道德层面。
(二)网络行为道德失范
在大数据新媒体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新时代,几乎每位大学生都拥有一台电脑和一部智能手机,随处可发现“低头族”、“手机控”,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对于这样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又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的青年群体,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在公众平台上随意发表不满言论、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健康内容,偷窥他人隐私、制造和传播电脑病毒、甚至充当电脑黑客进行违法活动等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三)恋爱道德失范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生理心理普遍早熟,思想开放,但是他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却常常体现出随性、盲从、动机复杂、受挫能力较弱等特征。在恋爱中,有的学生举止不文明,在公众场合做出过分亲密的动作;有的学生失恋后视对方为仇人,肆意诽谤或做出极端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有的学生整日沉迷于恋爱之中,不能平衡好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逐渐荒废了学业。
(四)社会公德失范
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表现令人担忧,随手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涂乱画、随地吐痰、损害公共财物等行为,说明他们缺乏道德的约束,道德行为已失范。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从社会、家庭、学习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整个社会面临着不少新的道德问题,特别是既有的道德观念与规范遭遇到严重挑战。大学生面对社会上存在的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其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尚缺乏抗诱能力,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单纯追求物质性和感官性的及时行乐倾向。在社会转型之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与精神面貌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与生长,部分学生似乎在偏离既有的道德轨道上走得越来越远。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得到反映,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气氛以及家庭期望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道德价值观的养成,甚至关系着养成结果的好坏。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地方。但目前高校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急需解决:道德教育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视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对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道德教育内容陈旧、保守,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道德教育方法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注重道德认知教育而轻视道德行为的培养。
(四)学生自身因素
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还是大学生自身。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对政治理论学习和团组织生活缺乏兴趣,道德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认为学校教育缺乏现实意义,加上自身的自制力较差,导致他们面对道德观取舍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针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想提高道德认识,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思想上武装头脑,从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划清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高素质大学生。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二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和高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才能,更重要的是在参加与人交往、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道德情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觉悟。
(三)树典型立榜样,锻炼大学生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一个典型一根标杆,一个楷模一种导向。榜样示范是德育过程中,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大学校园先进文化的有力体现,又是在大学生中间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其先进事迹更容易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使广大学生从中汲取榜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参加社会实践,塑造大学生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评价一个人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了什么,而是看他做到了什么,更多的是依据这个人的道德行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检验和提高品性的重要途径。只有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才会体会到道德对于社交、工作、学习甚至是家庭的重要性,才会去反省、发现和自我革新。因此,大学生想要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必须要勤于社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自己的“行”变为一种道德习惯,才会真正形成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格。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大学生 成人 成才
近来引起社会热议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又一次将大学生的成才与成人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所谓大学生的成才就是通过高校的培养等使大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可用之才。所谓大学生的“成人”,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的道德意识、人格健全、有修养的社会人。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是可以同时实现的,这也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社会、家庭、高校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关系逐渐走向对立面,成为一对矛盾体,也成为了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焦点。本文尝试从家长、教师与高校几个方面就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孩子,每位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态,从孩子的幼儿期开始就会展开各种各样的早教工作,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更是变本加厉,很多家长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或兴趣,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导致很多孩子真的都没有“童年”。到了中学阶段更是关键时期,中学结束之后要面临考大学的考验,家长的神经变得更加紧张,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重点班”,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不用管,成为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大学阶段,孩子通常不在父母身边,多数家长已经没有办法再对孩子进行中小学阶段那样的约束。但是,之前长时间的在学习方面的“过度教育”,以及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长期忽视,这些所造成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危害也慢慢凸显出来。一方面,由于父母长期扮演“权威”角色,在权威暂时缺位的情况下,孩子终于“自由”了,而变得异常叛逆,我行我素。如无视校规校纪,长时间的泡在网络上打游戏,长期旷课或上课不听课等等。另一方面,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个性与成长,使得孩子只会考试,不会做事,不会做人。如有的大学生学习很优秀,但是就是不能与同学好好相处,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等等。
二、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状
《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以看到,“传道”被放在了第一位。所谓“传道”就是要求教师要言传身教,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人格力量的培养。良好的品行、品格、人生观是每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然而,我国高校教师中存在较严重的“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很多高校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教育中的“育人”环节,缺失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国情教育和心理交流等等。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教师自身的原因之外,主要的应该还是政策导向问题。因为目前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完成方面,使得教师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书”上,而更重要的“育人”工作却被遗忘在角落里了。从根本上讲,教师要正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高校要调整相应的教师考核标准,要给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行。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专才教育,而非通才教育。我国长期施行的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为实现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相关专业知识开展,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等都很少。例如,我国很多高校的理工科培养方案中都不设语文或相关课程,笔者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作为我们的传统语言文化和交流工具,这门课程的缺位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弥补的。2013年国家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还提出“削枝强干”的理念,简单的说,就是删掉或削弱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枝蔓”课程,强化专业主干课程。从我们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更注重大学生的“成才”,而非“成人”。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种以“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例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严重分离,学生个性的发展得不到重视等等。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忽视人文素质和个性发展的现状,杨叔子先生曾提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西外的林敏校长也曾说:“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承,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唤起生命的火花和潜能。”我们应从这些话语中得到启发和警醒,让教育更好地让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一名合格的未来社会公民。
总之,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关系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家长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子”心态,我们首先应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修养的社会人,然后再考虑孩子的“成才问题”,且不可急功近利,适得其反。高校教师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注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培养。高校要审视自己的培养目标,可以考虑由培养专门人才,向培养有鲜明的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专门人才转变。
参考文献:
[1].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2]汤永春.优化德育环境确保大学生成人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包括珍爱自己生命与漠视非己生命的反差、混淆虚拟生命与现实生命的界限以及过分张扬工具理性价值忽视价值理性。优化生命意识教育应以回归生活与德性为起点,着力于90后大学生幸福感受力的培养,改善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构成的教育生态循环系统。
论文关键词:虚拟生命;幸福感受力;教育生态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便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苏格拉底通过呼吁“认识你自己”将哲学研究的主题从自然回到人自身,这也蕴含着以人的生命为目的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则大大发展了“人是目的”的思想,他们把目的王国从哲学理念转回到现实的可能性生活之中。他们要求人不再围着其他东西转,而应围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因此,生命意识教育内含着对每个人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关系的重要纽带。当前高等教育已经面对90后群体,社会高速发展不断彰显物质财富与技术的力量,生命延展的长度以及拓展的领域可以依赖科学改变,但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却在成功与财富的局限空间里无法突破,由此导致生命意识教育问题演变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焦点。
一、技术与虚拟的共谋: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探析
1.珍爱自己生命与漠视非己生命的反差
马克思曾指出,人追求幸福的行动并不一定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控制自然的欲望与能力。“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90后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国家技术革新、人与自然关系由征服到和谐转变的历程,社会飞跃式的发展不断印证工具理性的适用而忽视价值理性,由此导致90后大学生强化了自私的个性,习惯站在自己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忽视他者,形成道德冷漠与漠视旁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其一,为个人小的利益获取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90后大学生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抚养过程中无意识将其置于中心位置使其自我中心主义不断膨胀,部分家庭不惜代价地满足子女需要的教育行为更加剧了其自私的德性。他们融于集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后,作为社会组成成员的部分,从而失去了家庭王子、公主式的备受关注的骄傲。集体与社会中难免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冲突,在此冲突中,部分大学生采用极端的剥夺对方生命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例如药家鑫交通肇事后持刀将受伤妇女捅死的理由仅是主观上个人觉得农村妇女太难缠。其二,漠视动物生命与自然界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不断膨胀,人定胜天的思想不断得到科学飞速发展的支援。这使得90后大学生中存在两种危险的倾向。首先是漠视动物生命,虐待动物。90后大学生由于家庭常有饲养宠物的习惯,部分大学生在校园内也饲养宠物,但目的显然只是为了消解空虚与寂寞,所以出现了高校校园每到毕业的季节,校园遗弃宠物激增的现象。此外,环境责任意识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的淡薄本质上珍爱自我生命漠视非己生命反差的表现。
2.混淆虚拟生命与现实生命的界限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生活的巨变,出现了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即“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90后大学生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而且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网民超越了地理、时间、对象等的限制。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扩大了生活的圈子,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一方面,网络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形态;另一方面,网络也正在为生命意识教育的社会生态制造一个新的难题,它使个体的发展出现无序状态。
首先,多元异质道德文化对中心——边缘两级框架的瓦解对生命伦理规范的冲击。网络的无中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异质伦理文化,不同时段、不同类群的道德文化都能在网络上共存,这样,大学生就有机会去领略多样的异质的道德文化,并激起他们进行比较与评判。在这个过程中主流的道德语境框架很难控制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反而为受教育者道德价值的无中心化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其次,网络游戏不断升级暴力张扬不仅导致大学生群体网络游戏成瘾的病态,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甚至把虚拟世界中杀人的游戏复制到现实生活中来酿成悲剧。过多地迷恋网络游戏给生命意识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淡化责任意识。虚拟世界所为游戏者编制一套可以为所欲为的程序,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游戏的过关可以忽略生命伦理规范。
3.生命价值教育存在的误区
马克思·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以追求效用为目的,而价值理性则强调目的、意义和价值的合理性。现行的生命价值教育过多的强调工具理性,掩盖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缺失,以及其急功近利的心态。于是个人功能给社会功能让路,社会本位代替了个人本位。由此,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存在以下误区,其一是过多关注生命的索取价值忽视奉献价值、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90后大学生家庭经历了财富趋同到贫富悬殊的变化,加之社会转型期间由于国家政策调控不当所引起的“非常态致富”,在导致物质基础极大差异的同时,所激发的多元意识不断瓦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基础。在这样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与奉献社会相比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其二是过分强调成功标准而忽视善恶标准。90后大学生背负着家长成龙成凤的殷切希望,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革命开始被竞争的丛林法则所裹挟,加之择校、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让孩子成功几乎成了家长唯一的要求,由此忽视了德性的养成与历练,忽视成功的道德方向。 转贴于 二、回归与优化: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1.回归生活与德性:生命意识教育的起点
生命意识教育从目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与幸福能力;就其过程来说,它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幸福。虽然不能说生命意识教育偏离了它的轨道,但不能否定的是在今天的生命意识教育中,这种背离生活与漠视德性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生命意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自己的本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正如威廉·格拉斯尔博士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中所描述,在学生心目中,他们在学校所做的事与他们的课外世界完全分离了。生命是非常有限的,生命意识教育之初衷是想花上一段时间,让受教育者理解生命的可贵并自觉升华生命的价值。生命意识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让大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理解生命的本质,从而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只有回归到生活过程中大学生才能从社会整体系统的视角理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从自我感受的视角对事情做出武断的决定。正如刘次林在《幸福教育论》中指出的,一个自杀的大学生如果能体会父母从十月怀胎到含辛茹苦抚养子女到大学阶段的曲折经历,以及该行为带来家庭社会的伤害,他就不会把自己的痛苦看做是越不过的大山。
此外,生命意识教育必须回归到德育为先的轨道上来。当前生命意识教育将生命意识的核心价值张扬为成功与致富,这使得道德修炼的衡量标准显得空洞,放弃自我生命与剥夺他人生命的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其仁爱与爱人之心的缺失正揭示了生命意识教育对道德修养的忽视。
2.幸福感受力的培养:生命意识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幸福虽然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但是它对个体的生命质量、对社会的进步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如果说幸福观教育主要是提升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水平,为培养大学生感受幸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的话,那么,对大学生追求幸福能力的培养更应是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使命。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追求幸福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一种潜能,这样潜能的开发与唤醒必定是需要生命意识教育作用的发挥。
生命意识教育要培养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受力。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激发大学生产生幸福感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然而一些大学生却缺乏幸福的感受,或者说因感受幸福能力的低下而丧失幸福感。就今天的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生活在比父辈优越得多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中,生活几乎能够提供其所需的一切,然而许多大学生不仅不能感受自己所处的幸福情景,有的反而滋生郁闷、沉重与负担感,原因是多方面的,幸福感受力的待提高是其中原因之一。正如赵汀阳深刻的指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敏锐感到幸福之所在,在这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感受力可以通过生命意识教育来形成和改善,幸福感与对幸福的感知及感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关联,弗洛姆指出:“幸福和生命力、情感强度、思想及生产性的提高相关联;不幸则与这些能力和功能的衰退相关联。”现代生活中物质主义、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金钱关系、钱权关系等畸变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当代大学生对真的幸福生活的感知,钝化了大学生的幸福感,这在“生在福中不知福”的90后身上尤为明显。生命意识教育有责任担负起彰显90后大学生幸福生活的重任,使学生形成感受幸福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去追求幸福。
3.优化教育生态:改善生命意识教育的环境
杜威认为,“一个人的活动和别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他就有一个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通过个体活动,塑造个体行为、智力和情感倾向。对于生命意识教育而言,它也存在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生命意识教育社会生态环境循环互动可以看做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循环互动体系。
(1)家庭环境:生命意识教育的细胞。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生命意识教育的结果,不同的家庭环境对生命意识教育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家庭环境由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和家风构成。优化影响生命意识教育的家庭环境一方面要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另一方面不能仅为了经济条件的改善而忽视家庭团结和睦,要营造完整友爱的和谐家庭。家庭的分崩离析往往是子女生命意识偏激的源头。此外要维持家庭成员至少一家三口基本的结构,减少长时间的家庭成员的距离隔离。要营造民主平等议事且内含社会道德的家风。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义务;教育
[作者简介]谢松岭,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谢红岭,呼伦贝尔学院学工处副处长,法学硕士,内蒙古海拉尔0100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87―03
一、问题的紧迫性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的基本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社会责任,这是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所决定的。当代大学生权利义务观的主流是好的,面对自身的基本权益,权利意识都很强。调查资料显示,70.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承担学生在校意外伤害的赔偿责任;58.8%的大学生认为校方不可因学生在校期间有严重不道德行为而对学生给予开除学籍或勒令学生退学的处分;78.3%的大学生认为学生有在校方所安排的宿舍和校外出租房之间的自由选择权。但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大学生在权利义务观的认识上还有偏差,存在着明显的“缺位”或“越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大学生权利“觉醒”,具有明显的自利倾向。在权利觉醒的时代,就大学生来说,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违犯校规而随便予以开除;大学生有自由选择是否住校的权利,学校不能以方便集中管理为由禁止学生到校外租房;大学生有达到婚龄选择自由结婚的权利,学校不能以结婚妨碍他人和影响学业为由禁止在校学生结婚等等。合理的利益诉求、正常的主张是权利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生正当权利的回归。但是,面对自身利益的不合理“诉求”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一些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弹性,对现有法定权益扩大化,或者是“法无规定即为允许”。有些大学生以自己为中心调低自己的道德甚至法律底线,提出对于国家、社会、家庭的“非分”要求和不合理的利益主张,哪怕自己的行为与现有法律和社会必须的合理的基本道德底线相抵触,危及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公序良俗。
2.大学生义务“休眠”,应有的义务观没有树立。目前一些大学生在权利“越位”的同时,又存在义务和责任的“缺位”。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义务观,头脑中缺乏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意识,认为享受权利是理所当然,负责任是社会和学校的事,尽个人义务是傻瓜,甚至认为校纪校规妨碍了个人自由和权利。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的在校生意外伤害案件纠纷,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导致的诉端。一些大学生不仅认为父母应该承担其读书期间的费用,而且拿父母的钱高消费一点不心疼,没有形成应有的自立和责任意识。
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偏差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不仅学生对自己的约束放松,违反校纪校规甚至法律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且高校的管理成本和风险日益增加,正常的办学秩序容易受到影响,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责任意识和社会协调能力欠缺,也难以及时适应法治社会和责任社会的需要。所以,如何加强大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亟待探索研究。
二、问题的复杂性
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存在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为社会调控机制转轨导致的利益规制机制失范和我们的教育存在瑕疵。所以,目前加强大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问题趋于复杂化。
1.教育的环境发生变化。我国正处在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过渡的时期,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依附观念、平均观念、螺丝钉观念正在让位于自主观念、竞争观念、自我设计观念等,人们的价值取向由一元走向多元,各种价值观交错并存。另外,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原有的法律也在调整,如原来不允许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更不能擅自结婚,现在允许了;原来学校可因学生在校期间有严重不道德行为而对学生作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处理,现在则不行了,等等。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经济效益意识、法制意识,但又导致一些学生重知识的应用性、重实惠、重权利,而轻道德修养、轻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不仅受到了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也受到了一些法律的“约束”。如一些大学生不讲道德或不尽责任和义务被批评或受处分,动不动就以诉诸“法律”相威胁。而一些老师为“明哲保身”,对学生不道德、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视而不见,特别是在课堂之外,或八小时之外,更不爱管“闲事”,大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姿态。
2.教育的内容受到冲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特别是实行大学生自费上学和自主择业,以及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不断“人性化”,赋予了大学生作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公民所享有的各种基本权利。大学生思想活跃,民主意识、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对法制教育中民主和权利问题较感兴趣,而对纪律和责任义务问题却不够重视。如一些老师在强调大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及按规定缴纳学费等责任义务性的问题时,一些学生以消极的方式,如不听或议论甚至提出“质疑”等对待。一些老师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口味”,在法制教育中也主要是谈民主和权利问题,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些纪律和责任义务的内容。大学生权利义务观教育内容失衡。
3.教育的方式面临挑战。随着大学生观念的转变及相关法律的调整,大学生权利意识增强,传统的重外部灌输、轻自我教育的教书育人及重规范、轻引导的管理育人方法不太受学生欢迎,教育效果欠佳、作用不明显。如目前一些大学生对法制教育强调概念、原理、规范的灌输及注重考试分数等方法感到郁闷;为了应付教育,一些大学生只是争取做理论上的“巨人”或考试成绩的合格者。所以,如何根据形势发展及大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将权利义务教育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并与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探索灵活多样、更加有效的方法,将是加强大学生权利义务观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问题的基本对策
大学生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青年群体,加强大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应以理论说服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为主。
1.依托法律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理性的权益和责任意识。现在我国高校都开设有法律课,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开设公共法律基础课,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的主渠道。由于我国几
千年传统的“息讼”、“贱讼”乃至“无讼”的观念影响,人们对权利的认知、主张和要求仍然不够,在法律课教学中应强化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教育学生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甚至为权利而斗争。同时,也要强化学生个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要教育大学生履行遵守法律、法规、学校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社会公德及尊敬他人、努力学习、缴纳学费等义务,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观念,还应教育大学生勇于承担维护法律公平和社会公正的责任,承担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大学生个人素养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进步和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近年来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素质,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人格,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然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撞击,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文素养的缺失在高校校园中普遍存在。一些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经历过中学的文理分科之后,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就被束缚在划分更细致的专业学习中。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忙于外语等级考试、考研、各种技能大赛而很少顾及人文知识学习。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过于强调专业化,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课程,限于师资力量和学生自身意识等因素,听课的人数也较少,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高校教育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和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当前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能体现人文性的方面很少。英语课大多是以老师讲解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为主,其次就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巩固这些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是一个载体,承载着知识、文化和文明。许国璋先生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学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要教怎样做人,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研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一、调整培养目标,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中
英语课程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发展思维能力和个性的过程。
基于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外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中的良好生存能力、协作能力,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等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国际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接纳、关心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立足英语教材,发掘潜在人文教育资源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把语言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就必须利用现有的教材,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兴趣和知识水平,向学生推介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等文化背景知识,或让学生网上查找格言警句、文学作品、社会热点问题等,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并进行摘录、整理。
课前的充分准备促成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此时课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互动。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调整教材,使语言学习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同时了解文化内涵。同时进行外延性拓展,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国外文学读物,让他们通过大量阅读增强对中外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等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思考、品味,提高认知水平,促使学生将语言及人文等方面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英语文化氛围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活动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融思想性、学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各类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英语活动课程;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英语文化讲座,文艺演出,征文、英语演讲等竞赛。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大英语知识面,锻炼演讲与口才,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各类英语文化活动,能进一步思考、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和自我,培养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既要在英语技能方面有扎实的功底,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强的教学驾驭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自觉充实人文知识,注重消化吸收和陶冶情操,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付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从而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实质上是造就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人文修养背景,树立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一种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心智,塑造人格,确立人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找到适合个性的、正确的生活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育工作者要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培养出人格健全、语言技能及其他各种能力均衡发展的通识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许艳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07-210.
[3]刘明琼.语言教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3,(3).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79-02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和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从事工作的这几年中总结了一些当代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道德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公德知行脱离
当前的大学生,虽然能明确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而且也对社会上一些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持有相当抵触和反感的情绪,但是一转身自己却不自觉地成为这些不道德行为的行动者。例如,很多学生都清楚地知道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是自己却在教室里乱扔用过的纸屑,在草地上随地吐痰;很多学生也知道讲话谈吐应该文明、礼貌,但在说话的时候却不时冒出脏话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知行脱离的具体表现。
2.学习道德状况堪忧
(1)功利化和模糊化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当今社会,人们认同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提倡极端个人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实际上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国家和社会以及文化科学事业的需要,应该把为社会作贡献放在首位,并把为社会作贡献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相结合,不要只是把上大学、学习知识作为一种自我增值的手段。但是现如今的大学生,在学习目标的选择中短浅的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进大学只是在混日子,部分大学生对于高尚的学习道德理想已经不同程度地采取淡漠和否定的态度,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2)失范的学习道德行为。虽然一再重申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行为是可耻的,随意迟到、旷课也是不对的,这些都违反了学习道德。但是还有部分学生要以身试法。在大学中,上课迟到、旷课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考试作弊更是大学生中盛行的歪风邪气。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班级和学习的学风建设。严格地说,这都是违背学习道德的一种行为表现。
3.就业道德正确认知匮乏
(1)自我化的就业道德意识。虽然现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使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遇到诸多阻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确实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压力。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背后,部分大学生在对工作的选择上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过分注重金钱和强调个人利益,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完全忽视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2)不诚信的就业道德意识。大学生就业道德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诚实守信,这是就业道德中的基石,但是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并没有遵守这一点,与用人单位随意地毁约、求职简历造价、灌水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原则,值得教育者们重视。
4.性道德观念开放,但责任意识淡薄
虽然当代大学生性道德观念普遍比较开放,但是却有部分大学生对性道德缺少正确的认识,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更有甚者,错误地把性与婚姻的分离作为一种时髦的性自由追求,破坏了性与婚姻的统一和社会的道德风尚之余,也给自己的身心成长带来了恶劣影响。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大学生未婚同居不是不道德的,如果高校周围都是一些大学生在租房同居,将会给这所高校的校风乃至社会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如果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问题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难保证会出现更多的性道德问题。
二、大学生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1.社会舆论和监督机制过于乏力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有时经济的发达并不能与人们道德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在大学生眼里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去损害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最后反而得到了好处;一些人为了工作应聘弄虚作假,不仅没有受到谴责,反而找到了好工作……这种不道德行为与所应受到的惩罚成反比的现象,日复一日混淆着大学生们的视听,这对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无疑是一种阻碍。
2.家庭道德教育弊端重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句话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作为家庭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家长个人的人格、品行、为我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习惯等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在一些家庭中,有些父母自身文化素质或者道德觉悟不高,其低俗的言行举止给子女造成了负面影响。还有些家长对于自己的子女太过溺爱和保护,在生活中一味迁就自己的子女,就算子女犯了错误也不舍得批评和责备,而这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大学生往往自私、懦弱。遇到事情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意识里也根本没有“责任”和“义务”这两个概念。还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一味的简单、粗暴,孩子一旦犯了错就不问原因的责备,甚至是拳脚相加,长此以往,有的大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和家长对着干,明知道对的不去做,知道是错的却乐此不疲。由此可见,家庭道德教育一旦存在弊端将会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道德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高校道德教育目中无人
如今的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着目中无人的现象,并没有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致使当前大学生的道德问题一直存在,且并不能通过教育得到及时改善。有学者曾经说过,“二十世纪最大的教育误区是道德教育与世俗生活相剥离。”①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讲,几乎与大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脱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口号过于空洞,与大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关注的话题相差甚远。而这种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内容除了无法引起大学生们对道德学习的兴趣之外,也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和困惑;其次,现在的高校道德教育所使用的方法比较生硬,多数仍是课堂知识点的强制灌输。在课堂中,使用这种道德教育的方法使道德教育缺少了应有的感彩,不仅不能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来解决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反而使大学生们产生了厌烦的学习情绪,使道德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在这种状况下,课堂道德教育的效果实际上是大打折扣了。再次,有的高校虽然开展了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来锻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活动的组织者没有慎重考虑到大学生们的整体情况和活动的可行性,使道德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一来,即使开展的活动再多对大学生也起不到实际的锻炼效果,从而使知行不一的问题仍然存在或者更加严重。而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产生不同寻常的影响。”②但纵观当前部分的道德教育工作者并不能担负本身应有的责任,对待本职工作和大学生都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不能为人师表,而这些情况给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反思。
4.大学生自身存在不足
当前大学生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正是他们产生道德问题的内在因素,比如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于对自己要求过分宽容或者过度严苛;又比如有些大学生在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的时候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使做了也不会被发现。但事实证明,在道德修养的养成上抱有侥幸心理去做事反而会害了自己。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教育对策
1.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如果高校的道德教育只是沿袭老旧的、与时代和现实生活相脱离的道德教育内容的话,是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此,不断改进和完善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势在必行。要充实和完善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就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更要加强和重视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教授,以便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价值观念,防止他们道德行为的失范。
2.深化和改革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
“据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是:学识丰富、学术精良、专业知识扎实的人;认真负责、敬业守信、道德高尚的人;幽默风趣、宽容乐观、能理解支持学生的人。”③因此,要深化和改革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首先就要使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和发挥自身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以达到师生关系的双赢。同时,要不断改进课堂道德教育方法,努力培养大学生参与道德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打破课堂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垄断的局面,使大学生在参与学习和讨论的同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并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课堂道德教育能够事半功倍。再次,要开展切实可行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道德认知行为的和谐发展,保证大学生的道德实践锻炼能够扎实稳定且富有成效。最后,要加强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高校与家庭之间的德育联合,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和学习氛围、社会道德氛围以及家庭道德教育氛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改革、不断完善,把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大学生要努力开展自我教育
高校、社会和家庭在对大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大学生应该不断审视自身,加强对自身的道德教育,只有这样,道德规范才能被真正的内化和吸收,自身道德水平才可以得到稳步提升。大学生要摆正自我教育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自我教育意识,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努力锻炼道德行为,对于自己做错的地方不要想着遮丑,要积极、勇敢地予以改正。只有这样,经常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勉励、自我教化才能一步步地、坚实地迈向自身道德的成熟。
正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和纠正,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各界长期共同的关注和努力。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用积极的态度寻找更适合的教育渠道和途径,努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0.
②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5.
③何秋敏.高校教师的道德责任[J].求实,2004,(4):84.
参考文献:
[1]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贺希容,罗明星,朱美华.等.道德的选择――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张世杰.道德与人生[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