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生态环保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保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保的问题

第1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包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03

包装既指容纳商品的特定容器和材料,又指设计并生产容器或材料的一系列活动。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包装废弃物已占全部固体废弃物的1/3左右,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并且加强包装科技研究,以实现降低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1]。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化,绿色营销的日益兴起,生态包装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生态包装除了传统包装所具有的保护产品、便利运输和销售等作用外,还具有更加优良的环境表现,因而得到青睐。欧洲和北美洲已率先制定了“生态包装计划”[2]。我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晚,亟需加大研究力度。

1 产品包装的环境问题

1.1 环境污染

包装材料引起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大气、土壤、水体都处在包装物的污染之中。例如,PVC等高分子化学材料在焚烧时会污染大气;广泛使用的聚苯乙烯包装物废弃后埋入地下,自然分解时间超过100年,污染效应长期存在。

1.2 消耗资源能源

包装产业的不断扩大、包装材料的日益增多耗费了大量的各种自然资源,其中包括一些稀缺资源,如木材、金属等。在发达国家,各种包装物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所消耗的能源已经超过总能耗的5%[3]。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产品包装也难逃其责。

1.3 包装设计不合理

目前,还有很多包装容器因设计不合理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喷雾器中使用的化学推进剂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多层次的过度包装和体积过大的包装还常常出现,造成包装材料的极大浪费和消费者支出的不必要增加;某些包装食品仍然使用铅焊接罐,可能造成食品铅污染和人体重金属积累;有些化学危险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强力清洁剂等)包装容器的盖子无法保证安全性,很容易引起儿童的误饮误伤[4]。

1.4 包装标示不当

产品的包装设计标示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以不实说明(包括产品疗效、有效期、真实成分、生产日期、原产地等)进行欺诈性宣传的产品比比皆是;随意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包括假冒商标、假冒图案、假冒造型等)频频出现;包装设计毫不顾及进口国的风俗、宗教、禁忌和习惯等,以至于常常引起国际纠纷和经济损失。

2 生态包装的发展动态

1975年,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包装标识出现在前联邦德国,由双箭头(白色箭头和绿色箭头)组成,表示包装或产品是绿色的,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要求。1977年,前联邦德国又推出“蓝天使”生态环保标签,由双环(外环和内环)组成,授予具有绿色环保特性的产品,包括包装物。外环为产品类别和德文循环标识,中间是蓝色小天使双臂拥抱地球的图案,内环是由联合国的桂冠组成的蓝色花环[5]。

前联邦德国使用“生态标志”后,很多国家随后也开始实行产品包装的绿色标签,如日本的“爱护地球”、欧盟的“欧洲之花”、北欧国家(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的“白天鹅”、加拿大的“枫叶标志”、新加坡的“绿色标识”、美国的“自然友好”、中国的“环境标志”、葡萄牙的“生态产品”、新西兰的“环境选择”等。1981年,丹麦政府首先推出了《包装容器回收利用法》,以解决饮料、酒类容器空瓶增多带来的环境影响。1990年,欧共体在都柏林召开会议,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规定包装废弃物不可运往别国,各国应承担包装废弃物的处理责任。1993年,欧共体了《欧洲环境管理与环境审核》,并于1995年4月开始实施。与欧共体相呼应,日本、加拿大、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包装法律法规。1994年,日本成立了环境审核认证组织[6]。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是一种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技术,包括包装产品从原材料提取到废弃物最终处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定量化的计算和优化,以全面评价包装物的环境表现。这种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已经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成为ISO14000标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200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TC207)开始将ISO14000标准付诸实施。美国的企业界、包装产业界率先执行ISO14000标准,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报告卡片”,进行包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7]。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尝试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但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 生态包装策略

3.1 减少材料

随着包装科技的发展,包装材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少。具体包括:提高设计效率,如形状短而圆的包装瓶比细长的包装瓶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尽量简化包装,如牙膏出售时不带纸盒外包装,圆珠笔、自来水笔等出售时不带硬盒外包装等;将小包装集合为大包装,改变单个产品的包装方式,将较多数量的商品一起包装;降低包装材料的厚度,如欧洲20世纪90年代的铁听包装物比20世纪70年代的重量和厚度均减少40%以上[3];使用新材料进行包装,如PET容器在满足包装强度的前提下,比玻璃容器需用更少的材料,而且重量大大减轻,产品运输也更为快捷;更多地选择可重复充填的包装方式,如化妆品、日常生活用品(酱油、醋等)空瓶的再次充填。

3.2 重复包装

采用可重复充填的容器进行产品包装,可以同时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省资源的双重效果,尤其适用于饮料、啤酒、白酒、矿泉水、酱油、醋等日常产品。玻璃的稳定性和易清洗性使其成为一种最理想的重复包装材料。从1989年起,德国的软饮料和啤酒零售商绝大部分都从塑料瓶装转为玻璃瓶装。瑞士的著名连锁超市Migros已经实行了数十年的瓶子回收制度,该公司包装瓶子的使用次数平均达到20次以上[3]。

3.3 再生材料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再生材料用于产品包装。德国为了保证纸箱回收效率,规定出口国的生产企业不能在纸箱表面涂油、涂蜡、涂沥青、涂塑料等防潮材料。法国以回收的废纸为原料生产的的瓦楞纸,能够满足本国90%的需要。每回收1t废纸相当于节约17棵树。美国的铝罐回收率可达95%以上。日本的废纸回收率已超过80%,相当于为造纸产业提供了一大半原料[4]。

3.4 可降解材料

可降解包装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使用。生态降解材料在日光照射下,化学结构遭到破坏而分解;生物降解材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碎解为小块残片,然后由微生物吞食,最后被消化。日本已经有一些百货公司开始使用“光分解”塑料袋,经历三个月后即开始脆化,随即溃裂分解[4]。

3.5 可食性包装

可食性包装是解决食品包装废弃物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理想途径。我们熟悉的糖果包装使用的糯米纸、香肠包装使用的肠衣、药物包装使用的胶囊、冰淇淋包装使用的蛋筒等都是典型而常见的可食性包装。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开发出很多种新型的可食性包装。英国一家公司制成了一种可食用的果蔬保鲜剂,是由淀粉、糖、脂肪酸和聚酯物调制成的半透明乳液,采用涂刷、喷雾或浸渍等方法覆被在柑桔、香蕉、西红柿、苹果、西瓜等水果蔬菜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密封膜,可防止氧气进入果蔬内部,延长熟化过程,使果蔬保鲜期长达200d以上。有趣的是,此种保鲜剂可与果蔬一同食用。澳大利亚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可食用土豆片包装,消费者吃完土豆片后还可食用其包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食性包装已具有多种功能和优良性质,如无色、透明、无毒、无嗅、具有韧性、耐折性、防水性、可选择透气性、抗油性等,在食品工业,尤其在果蔬保鲜和包装领域,展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8]。

4 结语

与传统包装相比,生态包装更加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生态包装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为了满足发达国家提出的有关绿色包装要求,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得不支付额外费用,有时甚至超过在进口国的销售利润。世界上日益兴起的生态包装热潮,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应该加大生态包装的研究力度,以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Brisson I. Packaging waste and the environ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993(8): 183-292.

[2] 王雪芳, 孔栋. 现代包装科技之生态包装[J]. 印刷工业, 2008 (3):79-81.

[3] 郭琼. 生态包装设计及技术研究[J]. 包装工程, 2004, 25(5): 59-62.

[4] 戴宏民, 戴佩华, 周均. 生态包装的生态设计原则及方法[J]. 包装工程, 2013, 34(17): 117-120.

[5] 李军, 石孝洪, 叶宏. 实施绿色包装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J]. 包装工程, 2002(4): 153-155.

[6] 尹兴, 孙诚. 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下的绿色包装[J]. 包装工程, 2008, 27(4): 104-106.

[7] 李蓓蓓. 绿色包装的评价手段:生命周期评价法[J]. 包装工程, 2002, 23(4): 150-152.

第2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主要探讨城镇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环节中所暴露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5-0046-01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推动城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几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却也暴露了种种损害生态环境的问题,对于农村生态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1]。只有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层面的现存问题,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制定出更符合城镇化发展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

1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方面暴露的问题

1.1水土资源流失严重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电力通讯网络建设,这些工程都会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产生大量消耗,这两类资源同样也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在工程开展前期缺乏科学的规划方案跟进的话,就会造成水土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负担。

1.2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城镇化带来的结果除了经济增长带动本地发展之外,人口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增加的人口也会对供水系统以及环卫系统带来压力[2]。为了缓解这方面的问题,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垃圾处理问题,如果缺乏周详考虑,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1.3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一些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发展较为传统,存在工业污染处理不力的问题,环保意识也较为淡薄,最终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城镇化进程中导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2.1环保意识淡薄

无论是主导城镇化设计的建设单位,还是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这也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破坏环境的问题。政府管理层面如果环保意识较为淡薄的话,也会忽略对城镇化建设单位的监督以及管理跟进。

2.2法制建设落后

我国开始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实际具有指导意义和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出台,在没有针对性政策依托的情况下,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容易忽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很多工作也无从切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一些城镇化建设单位的不当行为,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3]。

2.3资金投入不足

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人口增加以及垃圾污水处理问题,都需要所在地区市政建设单位加大资金的投入,然而很多城镇地区在这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处理难度较大,无力购买污染处理设备,最终导致生活污水和垃圾处于直接排放状态,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3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

3.1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

在城镇规划的环节中需要将环保的标准以及绿化标准进行落实,针对不合理的设计及时调整,尤其是针对一些小城镇发展进行规划时,要避免闭门造车,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城镇所在地自身的资源承载能力以及环境容量,对城镇进行工业以及产业层面的布局,避免超过负荷,对城镇造成过大压力。其次,在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行工业布局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之外的社会效益,促进两者双赢。工业区的设置要集中,避免与住宅区和商业区连接,而且要通过增加绿化隔离带的方式,优化城镇生活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分离处理,这些规划都需要在城镇规划初期予以落实。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化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投入的资金是不断增加的,这些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缓解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然而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收费标准予以处理,同时在政府层面也要鼓励城镇化建设企业,主动朝向自主创新企业转型,转变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也要让这些传统的工业企业积极朝集约化方向发展[4]。政府的相关资金投入要扶持这些企业转变利润获取方式,从长远的角度上确保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发展。

3.3加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公众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参与到生态环境维护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协调发展。对此,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要加大宣传,尤其注重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普及,让公众能够正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并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实际动作内化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觉行为。

3.4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第3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土地的科学化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种方法。土地的科学化整治,能够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使其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我国土地整理缺乏完善的政策方法,整理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各种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应是生态环境问题。

2.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2.1 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对一些闲置地和坡度较大无法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比如:地改梯田、农林建设或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必须确保土地的生态条件不受影响。但是人类活动通过土地的整理活动,打破了生物和环境建立的长期相互作用,建立了一种人工生态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但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生态系统,使其变得更加脆弱,大大的降低了系统的缓冲性能,因此不合理的土地整理很有可能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2 影响生物多样性

根据影响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环境是影响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时,由于对高品位的设计过分追求,导致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在田间到处可见,大大减少了绿地地面、自然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区域性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2.3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问题

由于土地在整理过程中,虽然耕地与经济林的面积会不断的扩大,但更多的自然用地土地被开发成耕种,种植各种农作物。当前,人们过于追求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土地的肥力,在耕地中施加大量的有机或化学肥料。并且,为了提高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产量,还会向耕地中喷洒大量的农药。这些肥料和农业的过量使用,产生了严重的农业源污染,从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大幅度的锐减。这样不仅违背了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也影响了农业产品的安全性,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3.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 做好对土地整理对象的环境生态保护

土地整理对象包括:闲置土地和未利用水域、滩涂、迹地等。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扩大耕地面积、增强土地产出量是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土地的环境生态,并因此为基本出发点增强土地整理对象的保护力度,加强瘠薄土地湿地和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利用人下从新构建新型的土地和作物、生产和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新型关系,做到在进行土地整理中实现生态环境深层次的保护目标。

3.2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的变化发展过程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因此为整个社会创造出来巨大的生态、经济、美学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农业生态系统中对非目标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在促进农作物养分的循环利用、保护土壤有益生物,防止土壤侵蚀,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农业区域是人民频繁从事农业活动的区域,不可能完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途径来对生物的多样性加以管理和保护,只能是在不影响或尽量少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前提下,从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上加强对生态多样性从的保护。

3.3 土地整理和结构调整中的环保

保持生态平衡是土地整体的前提。因此,在对土地整理中,应兼顾后备资源的开发,合理统筹安排。注重目标的可行性、注重实施的实效性。注重措施的综合性,严禁盲目的扩大耕地指标。无论是对沙荒地进行开发、围湖造地,还是对各类废弃地进行复垦、农业用地的调整等,都需要对土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完善农田基本设施的配置,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责任制,将土地整理中的环境保护、修复和补偿成本纳入工程项目预算中。

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土地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循环再生的原理,并对系统工程进行优化,利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特征,选择优良树种,人工建立植物群落,并对群落的物种结构的均匀性进行优化,加速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相互制约的过程,改善工程建设过程中破环的生态环境。

3.4 做好土地整理的环境生态评价工作

土地生态是土地整理中进行环境生态评价的主要因素,确保土地整理建立在环境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建立土地整理环境生态调查机制,做好环境生态的保护T作。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区域进行划分,同时在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环境生态保护目标,进而实现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对具有环境生态功能的土地进行筛选和优化,将地整理中对环境生态的风险降低到最低,进而提升土地整理的环境生态效益和价值。

4.结语

第4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边,是我国仅次于鄱阳湖和洞庭湖的第三大淡水湖泊,不仅担负着为太湖地区居民提供饮水的功能,而且还担负着农业灌溉、蓄水调水和旅游养殖等职能,在太湖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治理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使得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安居乐业。因此,加强对太湖生态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一、太湖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现象严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其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未经处理、任意排放的工业污染;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农业污染;未经净化或精华不达标的生活污水污染和缺乏污水处理装置的船舶污染等。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影响了太湖地区居民的安居乐业,阻碍了太湖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太湖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给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渔业资源的枯竭趋势明显。渔业资源的丰富为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也是维护太湖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围垦造田工程的实施、过度捕捞与不合理渔具的使用和不良的引种措施使得太湖流域的渔业资源已经呈现逐渐枯竭的趋势。这既对太湖地区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又影响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其水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给有效治理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难度。

3.水生植被被破坏情况严重。太湖的水生植被可以吸收沉积物中的营养盐,提高水体对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的净化能力,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维持太湖流域的营养平衡,防止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污染和营养盐的过度输入,使得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被破坏,导致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严重,以蓝藻为代表的藻类过度生长,使得太湖生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其水质状况、渔业资源和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收到的影响十分严重。

二、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太湖流域的治理,减少和消除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首先,要完善和改革太湖流域的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治理的模式。地方政府要坚持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行政决策和治理决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及各治理部门行动的统一性和规划性,做到有效的经验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搭建信息化和系统化的交流平台,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监管,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可以顺利的贯彻执行。

其次,注重市场调节,建立和完善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拓宽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融资渠道,以利于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银行信贷、出台优惠政策和吸引投资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既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又有效的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使太湖生态环境治理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作保障,对于改善治理的设备和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与手段都大有裨益。地方政府还要做好太湖流域水污染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对于太湖流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的检测,一旦发现存在污染的问题,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将污染的情况降到最低。

最后,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太湖流域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加大对太湖流域污染状况的执法力度,强化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使治理工作在行动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于有高污染风险的企业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监控和监测,并及时的公开有排污行为的企业单位,使其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2.坚持走生态渔业的发展道路,维持渔业资源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要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协调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坚持发展生态渔业是唯一的可行性道路。这样既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又可以维持地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长期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对养殖基地的建设。地方政府可以对水产品采取证明销售的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水质的安全管理,并由国家政府、省市地方和直管部门等不同级别检测部门对太湖流域水质实施定期检测,确保水质质量始终处于监管体系之中。同时,地方政府要严格控制药品和养殖饲料在渔业作业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的管理制度,并对养殖基地做好卫生监测登记和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中的数据及时向社会公布。此外,地方政府还要促进养殖基地的发展壮大和水产品产业的升级,以利于渔业养殖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技术化管理。

地方政府要指导养殖户应用生态养殖的技术,对渔业作业采取轮养的制度。地方政府可以指导养殖户采取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手段,既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同时,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太湖流域渔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年度性轮养制度和季节性轮养制度相结合的策略,让太湖的生态环境始终处于良性的休养生息循环状态,在丰富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长久的发展。

3.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水生植被,发挥其净化水质和抑制藻类的作用。水生植被对太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地方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依据水生植物生长需要充足光照条件的特点,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降低水位的方法,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光照条件,以利于水生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减少太湖流域悬浮物的浓度。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制造较小风浪的措施,以去除附着在水生植物叶片与根茎上的生物,避免其对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并增加水生植物的叶片和水体之间碳交换的频率,从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得到强化,促进其有力生长,进而净化太湖流域水质。

地方政府要将营养盐对太湖流域的注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其既能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又不使太湖流域富营养化,从而使得藻类的过度繁殖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损害。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围网养殖的措施,调节太湖水底沉积物的状态,使其不再处于悬浮的状态,可以有效提高太湖水域的透明度,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为了避免水生植物和藻类的过度生长破坏水质,地方政府可以放养适量的草鱼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数目以30条/公顷为宜。

三、结束语

第5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1.1 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林业发展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果片面追求林业经济效益而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就会导致林业产业陷入昏乱状态,林业生态环境被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这显然是违背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而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和作用。我国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需要依靠林业经济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调动林业经营者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林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1.2 充分发挥人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善于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创造良好的林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林业生态科技研究,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去,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益,始终坚持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从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林业经济活动必然涉及到林业生态环境,人类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守自然规律,如按照林木的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时间和方式,人类活动不能超越林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1.3 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普遍联系

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资源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林业生态环境不仅与林业经济关系密切,而且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人们的居住环境、气候变化紧密联系。林业建设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使林业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关于群众观点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作用,天然林、公益林的养护和经济林的推广和种植都离不开林区群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林业生态环境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保障农业生产,同时改善林区周边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们的生活的幸福指数创造了条件。

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发展观。因此,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党的十报告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关系,是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关系,是大厦与基础的关系。人类要提升生态伦理关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能够共同发展,在拥有优美的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在增加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推动林业服务于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1.5 蕴含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蕴含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古代人在利用林业资源中也有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如儒家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其中就要求遵守林木的生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林木采伐。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林业环境保护的生态智慧可以借鉴,在当前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林业发展状况,按照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研究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可以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产业管理等方面来完善和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期的发展林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不断探索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生态与经济双蠃式林业发展战略,妥善处理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林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资料显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年造林57.16万hm2,森林改培3.33万hm2,森林抚育175.13万hm2,1.15亿hm2森林得到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制约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2.1 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哲学认为,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部分地区和群众尚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建设意识,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这就阻碍到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一是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宣传不够,使林区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偷砍滥伐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林业具有商品生产的属性,部分地区为了获得林业经济效益,对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重用材,轻护林”的现象没有加以引导。二是对林区的生物多样性重视不够,有些地方采用单一林木品种培育模式,缺乏林下经济意识,因此浪费很多林地空间,没有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结构,森林增长量与消耗量比例不合理,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三是利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的意识不强,我国对林业生态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不够到位。

2.2 群众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努力使群众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实际的情况是贯彻不力。一是目前林区群众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上是由政府的号召和行政力量的推动,但是按照林业的发展规律,这样的群众参与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部分林区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部分林权所有者不能按规定获得国家的生态补偿,林农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严格依法实施管理经营,导致公益林建设效果不佳。三是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林场职工应该既是森防工作者又是森林的保健工作者,然而对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较少,不利于他们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2.3 未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合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较快,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是林木生长量较低。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这种供需的不平衡是人类活动造成林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的发展的阻碍因素。二是林业生态保护科技的研究仍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较低,林业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水平尚待提高。三是林业产业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后劲不足,林业生态保护激励机制不健全。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但要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还需要以林业产业为支撑、全社会共同努力繁荣林业生态文化。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所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针对当前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优质、稳定地持续发展。

3.1 增强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是强化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通过政府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增强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大力宣传生态林业的重要性以及内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意识,是建设好生态林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要获取长远的和宏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单纯地追求提高经济效益转为追求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使产业与生态相互促进,同步提高。所以,要转变传统林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林业生态保护的观念。在农村中推广新能源的应用,降低农村生产生活对于林木的需求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林业资源的破坏。二是重视林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林区的生态平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形成以林木为主体,其他物种共同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近自然林业的发展。三是增强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增加林业生态科技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强林业科技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安排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林间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使林业生态科技在森林有害病虫防治、防护林信息化建设、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3.2 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林区群众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因素。一是保护森林资源要从保护利益主体开始。林区群众既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又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收益的主体。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业群众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提高林区群众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增加公共财政对林农的生态补偿,保障林农的利益,促使他们依法进行林业经营管理。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9。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保障公益林建设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对林业工作者的生态保护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做好以生态伦理观和现代生态保护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保护教育,壮大精干高效的林业科技保护工作队伍,为林业建设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3.3 推动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要做到统筹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的发展,保障林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林业资源,利用科技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益,以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严格做到维护生态系统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在当前造林绿化的中,要改变那种只求数量的造林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应大力发展工程造林,确实做到“造—片,成一片,管一片”。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天然林养护,打造品种多样、层次复杂、结构稳定的公益林,另一方面加强经济林科学的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林业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绿色无公害培养,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要合理,增强森林资源的接续能力。二是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切实保障维持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经费,建立基层林业生态科技推广机构和壮大从事林业生态保护的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科技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三是繁荣林业生态文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要广泛地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和观念,体现不同地区的生态文化特色,处理好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关系,完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鼓励林业生态文化的艺术创作,推动林业生态文化蓬勃发展,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结语

第6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56

前言

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生态农业的构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对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但是却发现在该制度中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对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工作人员的重点任务之一。

1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概述

生态补偿指的是在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重建或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以及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费用进行补偿[1]。简单的说就是对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奖励与扶持,从而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农业的环保生态补偿是所有生态补偿中比重最大的,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与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的理论性较强,却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2]。而且由于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所涉及到的部门众多,在确立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难以形成一致性,各种法律法规之间缺少协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顺利实施。

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规定的补偿方式过于简单,而且运用的经济手段相对单一。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大多是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或是进行转移支付,没有对市场经济加以利用,另外对于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所收取的税费又没有起到生态建设的作用。而且通过政府对农业环保生态进行补偿的费用往往要多于市场机制下的补偿所使用的费用。

政府在进行补偿时,只是将财政资金用于补偿金,但是国家的财政资金有限,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所需要的资金是无限的,因此政府只能将有限的资金分散的补偿给各个地区,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补偿的目的,还会造成补偿资金的浪费,不能对农业环保生态补偿的正常运作做出保证。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缺少科学性[3]。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所涉及到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农业的生态利益以及农村社会的社会利益,但是由于生态利益与社会利益属于无形的利益形式,因此计算来相对复杂,所以我国在制定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时候缺乏对二者利益的考量,导致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另外,补偿标准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当地具体的经济状况,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补偿,这就很难实现补偿制度的合理性。

3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针对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利用该制度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减少交易成本的投入,监督人们合理的进行资源的配置,从而实现对环境的质量、资源的利用的有效控制;对农业环境资源的价格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改变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态度,减少人们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有利于农业工作人员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从而促进农业环保生态制度的完善;对农业生态的税收进行严格的控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确规定农业环保生态的税收标准,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从而为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提供充足的补偿资金[4]。

运用多种形式的经济手段进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促进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形式的多元化。这就要求政府在使用宏观调控进行生态补偿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市场经济对农业生态补偿的作用。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实行政策补偿,通过政策对农业生态建设者进行扶持,帮助他们进行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农业生产活动。另外,政府也要对其进行经济补偿,可以通过发放生态补偿资金、生态保证金等方式进行经济补偿。同时也可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补贴,这里所说的补贴指的是实物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农业生产者所需的农业生产要素,满足他们的生产需求,这样做可以提高实物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促进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合理化、科学化。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者应该借鉴国内外有关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相关理论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随机评估、效果评价、收益损益的方法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完善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

4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形式的经济手段进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等方面对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参考文献

[1]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刘尊梅.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实现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4(03):99-104.

[3]李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建设可行性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06):58-61.

[4]张燕,庞标丹,马越.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67-72.

第7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88-02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治理对策,以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却较为欠缺,由此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无法为我国环保型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治理对策,以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

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环境是人类生存及进行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资源和条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发展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进步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对于资源能源的消耗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农村环保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发建设了多种绿色工程,并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且政府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农村环保建设已经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对于农村环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并获得了较为成熟的环境保护及治理经验,对于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仍有一定欠缺,从而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存在较大缺陷,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提升,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动力。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

当前,虽然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大程度提高,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这与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薄弱有直接关系。很多农村居民缺乏环保教育,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对于污染后的生存与发展没有任何危机感,由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此外,很多农村居民污染环境后缺乏污染治理意识,虽然觉得环境污染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但却认为自己有心无力,也就任由污染越发严重,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满足的居民生活需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是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却较少,由此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较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也深受环境污染的危害。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确保其渗透农村居民当中,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2.2 环境设施落后导致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环境设施的建设能够对农村居民的日常环保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促进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城市的各种环境设施也就难以在农村中出现,大量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乱倒,从而导致河水污染、河道堵塞,不仅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有些农村居民虽然对于环保有所认知,也希望减轻农村环境污染,但却由于农村环境设施欠缺,也只能将自家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由此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很多城镇都建立了工业区,生产污水及垃圾大量排放,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中心,致使大量污染严重的污水渗透到地下,对农村的耕地种植产生了巨大危害,有些污染不仅会对农村耕地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耕地中,给人们的后续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对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生制约。

2.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仍有待革新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先进的环保技术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但是,当前虽然对于农村环境技术发展有所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旧有较大缺陷,相关的科研队伍较为薄弱,而且素质较低,对于农村环境如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应用的现状及基本规律都缺乏充分分析,由此也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从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对此应当加大对环保科技发展的投资力度,以确保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更好的满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3.1 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对于农村居民,应当加强其环保教育,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定期组织环保工作人员到各个城镇广泛宣传环保教育理念,并张贴环保教育横幅,以强化人们的环保认知。同时还可以开展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不断强化人们对于农村垃圾的污染认知,确保对垃圾分类,并回收有用的垃圾,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了解。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各种环保知识竞赛及环保科技发明,以鼓动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创新,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发明新的环保技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差异较大,而且地理气候较为复杂,由此导致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较为复杂,对此,开发部门可以深入到农村地区,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勘察和探究,并鼓励当地农村居民就环境污染给予建议,以建立符合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发展需要的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农村居民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为自己生活环境的治理出谋献策,这必然能够增强其责任意识,以不断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更好的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做出贡献。

3.2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从而导致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此也就无法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而且严重匮乏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也导致一些具有环保理念的居民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只能听之任之。对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设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号召居民将垃圾倒在垃圾站和垃圾桶中,以逐步改善其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农村居民自己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以弥补能源不足现状。此外,政府还应当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建立相应的生态模式,通过实行典型示范,逐步将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农业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并根据生态模式的发展情况对农业发展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如创办大型的生态农场、草坪公司、花卉公司等,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发展的投资力度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开展,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借助于先进的环保科学技术,才能够弄清楚农村环境的发展规律,以采取针对性的环保措施,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首先,应当不断壮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队伍及科研机构,加强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组建高水平的生态专家队伍。其次,应当不断加强对于环境基础科学的研究,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的研究力度,对于农村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同时还要做好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研究力度,并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流域综合治理等技术的研究,以不断促进农业防灾能力和抗灾能力的提升,促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进行。最后,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应当采用最佳的实用技术,同时加强推广和评价,以确保此项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无论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还是技术方面考虑,都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应当确保规模较小,或者采用集中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确保污染治理技术的可操作性,从而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

4 结 语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综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使其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以为我国构建环保型社会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 宋言奇,赵秋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的辩证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 高伟宽.浅析区域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技,2009,(S1).

[3] 宋言奇,段进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忽略的六大环节[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

[4] 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经济,2007,(3).

[5] 何学松.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第8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一、保定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定的乡镇企业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建筑、采矿、造纸等产业排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近期,保定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严重超标,长居全国前十,保定的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社会,随着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业生产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了面源污染、过度开采、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河流及地下水水量减少等问题。

同时,城镇化进程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匮乏,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城镇污染进而向周边农村转移,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产业升级,部分污染企业转移搬迁到农村,这些企业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污水、废气直排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2.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普遍不强

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限制,多数农民在追求利益增长的同时,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抵御病虫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土地板结,农产品污染及质量下降等问题。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农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焚烧为主;或把田头、路边、河道当做天然垃圾箱;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随意排放到河流和农田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污染防治工作长期以来重城轻农,对农村环境保护扶持力度较小,难以从财政渠道获得专项建设资金;因其公益性特征,对社会资金又缺乏吸引力。正是农村环保资金的匮乏,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投入少,科技水平低,缺乏经济实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进一步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环保秩序差。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环保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用塑料薄膜污染等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制度、政策和技术等条件与之配套。

1.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氛围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以意识提高为前提。环保部门可以将环保成效与农民收入相结合,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通过树立典型,打击违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不予办理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将环境可持续目标加入到地方干部的考核中去,改变唯增长论的政绩观。

2.加强投入,确保资金支持与技术扶持

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筹资机制,可以通过对污染大户缴纳税金、罚款,社会捐助,民间集资,企业投资等多渠道筹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等机构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农村环保资金的利用效率。

大力扶持农村环保科技创新和推广。开发研究资源节约、新能源利用等环保技术,推广成熟的农用技术。如净化污水技术、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废物资源化再生利用,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3.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建设规划

首先要加强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工业园区布局。对农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并按企业规模与类型,建设相应的“三废”处理设施。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

其次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未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在环境监测、统计等工作上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甚至根本没有监测和统计资料,使得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因此,环保部门应抓紧研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特点的监测网络建设问题,逐步建成并完善农村环境监测、检验与预警机制。

4.建章立制,努力走生态农业之路

首先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立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之路的法律保障。目前已颁布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应继续加以完善,尽快制定一些地方性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加强环境执法,重点抓好秸秆禁烧,畜禽养殖以及资源开发的执法监督工作。

其次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倡导走生态农业之路。根据当地农村生态环境与产业特色,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发挥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村向生态文明转变。积极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农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促使农业生产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第三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配备有专业水平的环保专职人员,并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做到农村环保有人管,环境问题有人抓。

参考文献:

[1]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科学之友,2011(12).

[3]浅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作者简介:汤红娜(1978-),女,保定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讲师。

第9篇:生态环保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投资 环保投资 生态补偿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 生态问题是颇费物力和经历的。建设时不考虑生态问题, 省了小钱, 待日后产生了问题再去治理, 就要花大钱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 节约生态投资, 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 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国内研究综述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著,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 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 (1) 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 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 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二、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进入现代化比我国要早很多,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早已经历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加以保护。其中对于生态的投资,也较之我国早了很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中,已经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美国的莱斯特R布朗在其《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中就在分析了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之后,提出了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并最终得出要通过降低生育率以稳定人口、调整经济的手段(包括财政引导、税负转移、补贴转移、许可证交易和对财政调整的支持等)、加速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转变等来改善现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地球。书中其实就涉及到了生态投资的主要议题:生态投资的来源,生态投资的多样性和生态投资的方向。加拿大学者布莱恩纳特拉斯, 玛丽奥特梅尔著有《与虎共舞:环保导向带来企业成功》一书,介绍了公司、政府、非营利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如何在满足持续财务绩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同时,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投资于生态环境,承担更大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而具体的关于生态经济的学说,国外和国内一样,也是从环保投资中引申出了生态投资的概念或是就认为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是同一个内涵。如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环保投资包括:(1)环保设备的投入;主要是指“三废”处理和污染控制设备的投入,用于自然保护和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投资;(2)环保服务投入;(3)洁净技术和洁净产品的生产投入。而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包含于生态投资的诸多领域。西方国家对于生态投资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去体现,发达国家中,瑞士生态环保投资主要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家庭三部分承担,三者的比例大致相当。在投资方向上,废弃物的管理花费最大,占整个环保投资的1/3 强,空气和水污染的防治费用次之,各占25%左右。而加拿大则设立了环保开支账户(EPEA) 作为环境和资源账户体系(CSERA) 的一个分支,其范围包括发生在污染治理和控制、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环境监视、环境评价和环境审计、土壤改造等方面的费用,但是,提高健康水平、美化环境等方面的费用则不包括在内。其投资的主要方面有:(1)关于环保的家庭开支。家庭环保开支是指居民对控制和减少日常生活对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而支付的费用。(2)政府对环保的现金和资本支出,包括中央政府之间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3)商业资本运营对环保的支出。而意大利对环保投资的分析以账户的形式反映在区域和地方两个层面上并影响着环境政策。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已着手对环境税进行研究和实践。美国生态环保产业通过联邦和州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发行市政债券进行市场融资、企业自筹和公私合作(PPP)模式筹集更多的资金。而日本则通过建立财政投资于贷款项目基金、政府金融机构支持融资、会计预算和非政府组织(NGO)的融资来满足其生态投资的需求。

目前已有的研究认为生态投资概念是由环保投资概念演化而来,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环保投资的范围界定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活动;忽视了生态产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难以真实反映生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我国新时期生态投资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而,本文的着重点之一就在于剖析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扩大生态投资的多元投资体系加以探讨。

从以上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理论讨论来看,生态投资的范围并不统一,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角下,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为了保证我国社会沿着这个方向顺利发展,必须深入对生态投资的研究,进而能够准确反映生态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综合生态投资的研究现状不难看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开始的时间并不长,对于生态头的定义众说纷纭,还没有统一定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课题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国内研究只是单纯的理论研究,缺乏对现实社会指导作用的研究,对于这些都有待更多学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萧琛等译:《经济学》[M] (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龚玉荣 沈颂东:环保投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2.2

[3]陈克新:环保投资:筑就金融海啸防波堤[J].中国经济导报. 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