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

第1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一、选题阶段

研究性学习搞得好坏,或能否进行下去,关键是课题的选题是否恰当。课题应当具有典型性,难度要适中。课题难度小,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课题难度大,会使实习教学效果因不切实际而受到影响。同时,还要兼顾时间、设备仪表、材料、工具的配备等。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指导学生选课题,课题不要不着边际,离学生所学的知识很远,那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会持久,也不会有多大效果。例如,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实习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将自行设计电路图或电路故障点并确定有关技术要求的侧重点,作为实习训练课题。在学生选题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工艺分析,提出安装和训练的实施方案。当一个课题完成并达到一定效果后,再指导学生选择确定下一个课题进行训练。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师生双方面的学习和指导阶段,也是学生在努力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提高技能水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发现许多问题,如选题是否适宜,电路安装排故步骤是否合理,工艺要领是否掌握等等。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不仅仅是及时对学生在操作规范上进行指导示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人细致的思考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运用理论知识研究出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进一步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经过多次反复,学生在充分体会实践乐趣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增强了印象,操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三、检查阶段

检查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检查学生对设备仪表和工具正确使用的情况;二是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三是检查学生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四是检查材料消耗和设备的损坏情况。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某些项目就要引导学生自己来完成,以体现学生在实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 FIAS;课堂教学行为;差异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158-02

On Comparis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PENG Yingjuan, ZHAO Bo

Abstract The behavior categories in FIAS are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multimedia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two Netease open classes from China and United State is analyzed by FIAS to gain difference in teaching subjec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 State.

Key words FIAS;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difference

1 方法概述

弗兰德斯交互分析法(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简称FIAS)是美国教育家弗兰德斯20世纪60年代创设的[1]。FIAS主要将课堂上的师生语言互动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或混乱三大类别,并赋予1~10的10个编码。然后运用制定好的观察记录表对课堂实录每间隔三秒钟取样,依照分类表记录下相应的编码,按时间顺序将编码连接成一个序列,将全部的序列出现的频数填入对应的矩阵单元格中,构成弗兰德斯迁移矩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风格等教学情境或行为进行有意义的分析。

2 数据处理过程

2010年11月1日,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2];2011年11月9日,首次大规模推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截止目前已覆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不同学科。本研究以网易视频公开课中中国某大学的一节哲学导论课(样本一)和美国某大学哲学课第一讲(样本二)的实录课堂数据为案例,运用FIAS层层深入地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采集 在新教育背景下,FIAS的10个行为类别已不能完全地反映教学过程。为更好地分析教学过程,本研究在原有编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思考问题(行为11)和多媒体辅助讲解(行为12)两个类别,详见表1。

数据处理 样本一视频长度35分13秒,按照FIAS的记录方法,记录样本725个;样本二视频长23分39秒,记录样本473个。再进行数据序列对的个数统计,最后得到FIAS数据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3 数据分析

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模式 教师提问比率反映的是“教师利用学生的观念,立即使用问题的方式以响应学生话语的倾向。数据愈高,表示教师愈能实时追问学生的话语,常模约为44%”[3]。由表2可看出,样本一教师提问比率约4.14%,样本二教师提问比率约12.9%,比值均小于常模。这就可以看出两节课程教师都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相比较而言,样本二教师比样本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一些。

同时,FIAS可以分析教师提问的创新程度。由4-4、4-8、8-4、8-8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显示了由教师提问驱动学生回答的情况,代表了训练型提问的程度;3-3、3-9、9-3、9-9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则显示了由教师通过接受或采纳学生意见诱导学生主动发言的情况,代表了创新型提问的程度[4]。观察表3可知,样本一4-4、4-8、8-4、8-8四个单元格形成的闭环记录次数642(占总次数的88.67%),3-3、3-9、9-3、9-9四个单元格形成的闭环矩阵记录次数642(占总次数的88.67%);样本二4-4、4-8、8-4、8-8四个单元格形成的闭环矩阵记录次数373(占总次数的79.03%),3-3、3-9、9-3、9-9四个单元格形成的闭环矩阵次数为417(占总次数的88.35%)。显而易见,样本二教师的创新型提问程度明显高于样本一教师。

粒度分析二维矩阵不难发现,在样本一中,学生既无回答问题的记录,也没有思考问题(类别11)的数据,这就说明样本一教师和学生的问与答模式属于“有问无答”型。在这节课中,教师只是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教学流程,这是一节讲授型课堂模式。样本二的闭环说明在课堂中教师注重构建对话情境,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节对话型课堂模式。

课堂结构

1)根据表2数据统计,样本一教师语言比91.16%,学生语言比0,多媒体使用比8.84%;样本二教师语言比80.43%,学生语言比15.68%,多媒体使用比1.69%。由此可见,两节课中均是教师占课堂主导地位,以讲授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样本一教师语言与技术操作搭配较为合理。样本二教师与学生语言互动性较强。

2)样本一课堂的无效语言比率(行为10/总次数)为0;样本二课堂无效语言比率2.12%。说明这两节课教师教学组织能力都很强,课堂利用率很高。

3)样本一学生主动讲话概率(行为9/行为8-9)为0;样本二学生主动讲话概率占44.59%。说明样本一学生对知识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样本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课堂反应积极踊跃。

教学管理方式 通过数据分析,样本一积极整合格(1-3行和1-3列矩形相交区域)记录次数为0,缺陷格(6-7行和6-7列的相交矩形区域)记录次数为0,比值无意义;样本二积极整合格记录次数为12,缺陷格记录次数为1,比值12。由此可知,样本一课堂处于无管理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情感交互,教师仅仅在扮演着知识的传递者;样本二中,教师对课堂管理更趋向于间接管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以称赞、鼓励为主,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稳态模式 表4显示出,样本一中除了教师持续讲授的比例最高外,只有教师提问学生问题稳态格中含有数据,就充分说明在这节课中,教师只管自己将知识“传递”给学习者,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更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毫无涉及;样本二除教师持续讲话比例最高以外,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比例最高,这说明在样本二课堂中,教师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且在讲授中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

教师语言动态曲线 从图1可清晰地看出,样本一教师的课堂语言占有率明显高于样本二教师,只有在媒体切换的间歇中有短暂的语言停留;样本二教师比较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思考,在课程进行的最后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

在具体地分析样本一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在短短的37分钟课堂给学生讲了4个哲学知识点,并列举了7~8个例子来佐证这些观点,但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却未做考查。而样本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学生知识点,而是通过假设、例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更多的是采用赞赏、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深化理解,形成观点。

4 中美公开课对比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形式,其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5]。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中美两国在教学中到底存在哪些差异呢?本研究通过运用FIAS对教学过程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六个方面阐述中美课堂教学差异。

教学主体差异 中美课堂教学理念的不同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差异。通过中美两节公开课的比较,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美国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是基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我国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以是否完成教学大纲为主,过分重视教师“教”的过程。

教学内容差异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视频案例可以看出美国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处理和组织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我国教师大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照本宣科,以致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需求脱节。

教学方法差异 FIAS分析发现,美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假设案例,和学生展开大范围的讨论和思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超越认知领域的局限,实现对问题本身的生命感受、价值判断和能力的形成。这一分析结果恰好印证了美国主流重视归纳分析、渗透综合的教学法[6]。我国教师却是在课堂上进行着“独角戏”,教授大量知识,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精神,而这一点正是高等教育中所必需的。

师生关系差异 FIAS分析表明,美国教师积极整合格内数据远大于落在缺陷格内数据,这说明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多采用正向反馈;即使在和学生有分歧的情况下,也能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提出建议,师生关系友好、坦诚。分析过程同时显示出我国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课堂上具有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亦在尊师重道的学习氛围影响下,鲜少表达个人观点,课堂讨论也往往是浅尝辄止;在新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有所进步,但还处于初步阶段。

课堂氛围差异 中美课堂教学的课堂氛围迥然不同。视频资料显示美国教师在讲台前停留的时间极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台上四处走动,甚至会坐在讲桌边缘。学生也显得比较自在,吃东西、跷二郎腿看似也是极普通的行为举动,却体现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我国课堂教学沉闷压抑,课堂中不允许学生讲小话、吃东西,课堂中往往是教师讲得“洋洋洒洒”,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评价标准差异 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中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专家[7]。文献查阅归纳出美国的课堂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即学生如何接受学习课堂知识,能否明确学习目的,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理解等。而我国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讲解质量,即教师如何引出话题、分配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布置作业等,并不过多关注学生的表现,这就直接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关这一点从前面的数据分析中虽然不能直观得出,但是仔细分析推敲却也是隐含其中。

5 结束语

本文运用FIAS粒度化地对中美两节哲学公开课进行分析,从师生问答模式、课堂结构、课堂管理方式、稳态结构及师生语言比五个层面进行对比,以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中美两国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和评价标准六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行为差异,使教师可以看到中美教育现象下的一些本质差异,以便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FIAS N A. 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r[M].MA: 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0:34.

[2]网易科技讯.网易启动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公益项目[EB/OL].[2014-05-18]..

[3]金建峰,顾小清.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9):82-86.

[4]张露丹,汪颖,潘玉霞.基于FIAS的中学信息技术专家教师课堂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6):39-43.

[5]李忻.数据挖掘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第3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线性泛函分析;自主探究;合作小组;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1]。《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建立健全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2]。《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高校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的整合衔接,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3]。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如何以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托,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欲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其寻找合理创新路径,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方式,最终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和提升,是目前研究生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泛函分析是南昌大学应用数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非线性泛函分析”是南昌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该专业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本课程现采用的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包括:马丁·谢克特(MartinSchechter)编著的AnIntroductiontoNonlinearAnalysis[4]、埃伯哈德·蔡德勒(EberhardZeidler)编著的NonlinearFunctionalAnalysisanditsApplicationsI:Fixed-PointTheorems[5]、孙经先教授编著的《非线性泛函分析及其应用》[6]和郭大钧教授编著的《非线性泛函分析》[7]等。长期以来,南昌大学“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教学面临以下突出问题。第一,学生在本科阶段习惯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尚不太适应以报告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第二,部分学生倾向于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自主思考能力薄弱,不善于挖掘现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与背景。第三,学生更注重对于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理论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研究方法的领悟和运用重视度较低。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期望解决以上问题,并使学生逐渐适应以自主探索学习为主、教师讲授和参与讨论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训练其严谨清晰讲解数学知识、准确到位总结归纳的能力。笔者以探究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契机,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的历史背景和演化逻辑,梳理知识体系的发展脉络,把握专业方向的发展态势,为下一步学习作好准备。同时,将学生从以知识为主要学习对象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引导其更多地挖掘知识背后隐藏的重要研究方法,深刻领悟解决不同具体问题的研究手段和技巧。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学生逐渐适应报告为主的授课方式

对大多数国内高校而言,本科阶段的大部分课程仍遵循传统教学方式。与其形成反差的是,当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尤其是涉及专业课学习时,教师的讲授居次要地位,而学生的报告和与教师的讨论则需更多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在课程开始时,可以考虑先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本门课程进行一个宏观的介绍,讲授3~4次课,引领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并布置后期要完成的任务(通常是以学生轮流报告,教师参与点评和讨论为主)。每轮授课中,教师讲授和学生报告具体各占多大比例,应根据学生基础、接受和领悟能力来定,不能一概而论。教师要针对每一次课的内容,在学生报告时适时地进行提问,反复进行互动和正向反馈,达到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精髓的目的。教师的作用绝非只是简单评价讲解的好坏,而应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学生通过报告真正有所收获。具体来说,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应理解和掌握自己讲授的内容,教师可通过提问来检验,针对知识点可以连续提问,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应完善教材或专著上未能详细阐述的知识点,教师提问细节时学生可能会“挂黑板”,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对于学生既要适当鼓励,又要适当施加压力。第二个层次是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在报告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和发问,如为什么要这样引入定义?必要性是什么?合理性在哪里?相关定理条件为何要这样设定?可否更改?定理的妙处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后续环节中,除教师点评外,引入“合作小组学习”模式,让选课的研究生在课后互相交流报告经验,在报告中采用互评的方式,让他们相互启发,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课程报告后期,可视情况适当让学生报告1~2篇前沿科研论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某些内容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和驱动,带着问题去补基础、学工具、找方法、练本领,活学活用,避免学习过多的基础知识却不用于研究问题而做无用功。让学生正确处理好“读书”与“读论文”的关系。学生自主报告的另一个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用简明、清晰、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的能力。这不仅需要对所报告内容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还需要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梳理重点、分清主次,将问题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问题从何而来,研究思路是什么,方法有何特别之处和精妙之处,都是需要学生在报告时进行总结的。在南昌大学理学院的“非线性分析与方程”科研团队中有众多教授和副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除了单一教师授课外,也可借助团队的师资力量,邀请团队中其他教师共同听取学生报告,并给予点评和指导。不同教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和专长有所差异,这样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指导的优势,让学生博采众长,快速成长。此外,还可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扩大研究生的视野,促使其尽快进入学术前沿。

(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挖掘数学理论的历史背景与产生动因

学生在本科阶段大多是以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形式,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自主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较为薄弱。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要面临一定的科研创新工作,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的学习是实现这一转换的有利契机。华罗庚先生曾说:“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补足证明、完善细节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提炼升华、削枝强干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引导学生在彻底消化理解所有理论结果证明细节的基础上,提炼出所学内容的本质和精髓。要让学生思考数学定理和相关结果产生的背景和动因,这需要教师一方面熟悉和了解相关数学理论的历史和发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定义、定理是在研究什么问题时受到驱动而创立的。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深刻理解这些数学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实际需求的。要体会提出问题者和学科奠基人所处的大背景,才会有比较切实的体会。“非线性泛函分析”是研究生基础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以难度大、内容多为特点。受课时限制,本课程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1)赋范线性空间的微分学;(2)拓扑度理论及相关不动点定理;(3)锥理论与半序方法。比如,教师在介绍拓扑度理论时,要先介绍这一理论的缘起以及早期建立时所利用的代数拓扑方法,再说明如何利用分析学的工具重建这一重要理论。同时,要让学生知晓拓扑度理论可以导出一系列重要的不动点定理,这些不动点定理又可进一步解决大量非线性方程解的问题。再如,教师在讲解锥理论与半序方法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际中产生的大量非线性方程都是缺乏连续性或缺乏紧性的。半序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建立仅使用较弱的连续性或较弱的紧性条件(而这些紧性条件很多实际问题中通常是自然满足的)的定理,以解决更广泛的问题。另一方面,介绍一些对泛函分析应用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数学家的代表,其中重点介绍田方增和关肇直等人的生平和贡献。田方增和关肇直都曾在法国留学,他们同是中国泛函分析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田方增等人为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原有科研计划,结合数学物理、国防科技数学,开展泛函分析的应用工作,并与关肇直合作共同开辟了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领域中“粒子迁移理论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填补了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数学研究工作的一个空白,在中国成功地探索出应用泛函分析的一个重要科研领域[8]。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实际问题—理论—实际应用”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数学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方法,使知识掌握和方法

积累双管齐下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涉及到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习得。只关注知识的灌输,不重视研究方法的渗透,无法让学生体会前人如何在已有理论上进行创新,当然就更谈不上下一步自己进行科研创新了。“非线性泛函分析”的三个重要研究方法是拓扑度方法、半序方法和变分方法。这三个重要方法各有其优劣,是在研究不同的非线性问题时创立和发展出来的。在学习时,要体会不同方法的特色和亮点,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些方法还可以互相结合,形成更强有力的工具。如半序方法与拓扑度方法相结合,称为半序拓扑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得到经典的锥拉伸与压缩不动点定理等许多重要结果。拓扑度理论的内容体现了“化繁为简,由简至繁”地考虑问题的数学思想。为了建立无穷维空间中映射的拓扑度理论,可先考虑建立有限维空间中映射的度理论。要建立有限维空间中的结果,又可通过先建立n维欧氏空间Rn中相关结果来完成,而这又可以藉由先讨论R2中的度理论来推广。历史上,BrouwerLE于1912年对有限维空间中连续映射建立了度理论,现通常称之为Brouwer度。此后,LerayJ和SchauderJ在1934年利用有限维逼近的方法推广了Brouwer度,建立了Banach空间中全连续场的拓扑度,即现在所谓的Leray-Schauder度,这是拓扑度理论的重要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拓扑度理论相关定理证明过程中,还应让学生知道在利用拓扑度理论时重点在于如何构造同伦,在构造的过程中,利用的是“逆向思维”的方法。有的定理在讲解完之后,还可引导学生考虑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推广。比如,空间是否可以推广?映射类型是否可以推广?算子是否可以推广为随机算子?在让学生进行尝试之后,可以告诉学生已有文献中有哪些关于这一结果的相关推广,并推荐一些参考文献让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进行初步的科研尝试,作为后一阶段论文撰写的热身。针对传授事实还是传授方法这一问题,实际上,事实和方法不见得可以轻松拆分开来。侧重于任何一方,都可能影响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过分强调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而轻视对知识的传授[9]。事实上,方法须以知识作为载体。

三、结语

第4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一、研究数学问题的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研究数学问题学习,即是强调从具体数学问题出发组织学习和教学,教学过程其实是以一系列数学问题而展开的数学活动过程,由一个由问题引出的情景、实验或悬念,启导学生去动手、动脑,并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发现、产生新的问题,进一步思索、猜想、反思、寻求方法……使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教学程式为:问题情景——假设推测——活动验证——作出结论。显而易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器,是维系数学活动的纽带。因此“问题”的呈现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点,尽量超出学生的预期,体现出一定的“最近发展区”。

要具体把握这里所涉及的“问题”的特点,可以从它一般教学的“问——答”式中的“问题”之间的显著区别来加以认识:①“问——答”式中的提问问题只要求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课堂数学问题是唤起一个连环的数学探索活动,要求的不仅仅是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活动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而获取相关的“过程知识”。②“问——答”式的问题一般不留出进一步展开的余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属于“完整性”或“封闭性”问题;而课堂数学问题除了引出系列活动外,往往有很多答案,甚至在学生的活动中派生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或诘问,因而具有明显的“可再生性”和一定的“难以预测”性,属于“开放性”问题。

二、课堂数学问题学习的目标

课堂数学问题学习旨在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⑴建构灵活的数学基础知识。由于课堂数学问题的学习使数学基础知识都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从而赋予了生动、丰富的意义。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要提取、分析、整理相关信息,亲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知识的概括出自个人化的深层理解。这样的知识由于融入了个体特定教学活动场景中的特定心理体验,对数学学习者本人而言是鲜活的、有生气的、是能够灵活加以迁移的。而不再是惰性的、呆板的不能或很难迁移到复杂的实际问题情景中。

⑵发展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向来被看作数学思维训练的主要标志,但这种思维训练却往往局限于模仿式的操作训练,充其量不过是沿着别人的思维作推理。课堂数学的学习力求克服这种缺陷,着眼于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即要求学习者本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拓展思路,提高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

⑶提高自主从事数学学习的意识。课堂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焦点启动数学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了问题的独特诱导力,往往能使学生不自觉的融入问题的情景,首先成为一个无意识的参与者。但在一次次的识别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智力参与,逐渐成为自我激励、自我引导的学习者,并在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过程中,渐次发展为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从事数学学习的意识。

三、课堂数学问题学习的设计实施策略

课堂数学问题学习的实施主要集中在数学问题的设计和展开上。毫无疑问,问题是展开教学的内在动因,规定着教学的方向和特点。因此,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问题的成败,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问题,或引导学生探究、提出问题。本文仅就问题的设计和选择提出一些有待发展的建设性策略。

⑴设计课堂情境的问题。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景而构建与发展的,设计情景性问题作为学生“再创造数学”活动的依托,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策略,且由于是在近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的活动,学生不仅乐于参与,而且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也为学生建构知识搭建了“脚手架”,弗莱登塔尔的“数学化”思想是一致的,例如几乎所有的几何教学都可以利用学生的操作模型的个人体验,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出活动。而对于代数的活动问题设计虽然相对困难些,但只要细心挖掘,也是容易实现的。如学习“同类项”,教师发给每个学生写有不同单项式的卡片,然后提出问题:你能找出和你“同类”的朋友吗?从而引出一场有趣的活动。这种创造性设计问题的方式,就是对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的结果,是数学活动教学不可缺少的。

⑵使问题尽可能的吸引力。一个能唤起学生活动积极性的问题不仅应具有明确的活动指向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需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自然生成一种问题探索活动的心向。通常的策略是要使所设计的问题超出学生的预期,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

⑶设计具有较强“再生力”的问题。能再生其它问题的问题,本身就蕴盖了丰富的信息,是对材料总体把握的结果。

第5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番禺区教研室,提出对中小学“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小学科学“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为此我校以信息利用课为切入点,提出“任务―研读―分析―运用”教学模式研究,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学习,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无疑具有变革教学过程的意义。

本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教师情境创设、学生研读、合作分析交流、解决问题等环节,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阅读能力的一种科学教学模式。

二、模式操作基本流程

“任务―研读―分析―运用”教学模式操作基本流程是:创设情景,确定任务―明确目标,自主研读―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典型课例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经过近两年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们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的掌握文献研究方法和分析能力为宗旨,以在教师指导下给出一定的任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创设情境、学生研读、合作分析、尝试交流、解决问题等环节,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阅读能力的一种科学教学模式。下面以《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课为例,对“任务―研读―分析―运用”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创设情境,确定任务

学习任务是教学活动的前提性环节或准备性环节,在组织学生以此目标为任务起点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并在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系统地了解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以及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对我们的重要作用。科学知识:认识食品具有保质期,实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人体有害。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选择食物的能力。

(二)明确目标,自主研读

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时所需要的课堂学习场景。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实际上也就是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有关场景进行描绘、设计和美化,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课,老师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话虽这么说,可也得当心病从口入呀!(播放课件)一个小朋友吃了个不合格的面包,肚子痛……猜测可能引起这个小朋友的肚子痛原因是什么?看来小小的食品包装上,蕴藏着不少信息,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师板书课题)

这样的引入,既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产生亲近感,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学生将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趣盎然地进入了下一步的探究活动。

(三)小组合作,讨论分析

自主性探究学习并不等于是学生自己的自由学习,而是一种引导性或指导性的教学。在上课时,教师将准备的材料(螺丝卷面包、麦香堡小面包、罐装旺仔牛奶、袋装蒙牛酸牛奶等)让学生进行观察,让他们通过阅读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小组观察并记录在食品包装上发现的信息,学生交流汇总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初步了解食品的配料:学生自主看教材,^察这种牛奶饼干的配料。指导学生分别找出熟悉和不熟悉的配料。

在研读过程中,教师务必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越俎代庖。学生很多的设计都是教师事先不曾料想的,虽然有些设计可能不够严密、不够科学,但是也总比单纯的直接或间接的模仿要好。呵护孩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督促其从挫折中进行反思等才是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根据汇总的信息,让学生合作讨论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最关注的信息,教师用PPT打出阅读文本内容。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有8项。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规定:进口食品标识必须有中文解释。使学生知道合格的产品、安全的食品的含义。

研究分析食品的保质期:

1.小组共同研究桌上的食物,并填写好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单。

2.探究保质期限的计算方法。

保质期限的计算方法=生产日期+保质期。

3.比较保质期,探究影响食物保质期的因素。

(1)包装方法;(2)食品用料;(3)保存方法;(4)食品特点。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生活,科学购物。“假如明天要去春游一天,面包店里有保质期分别为3天、1个月、3个月三种面包,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购物小提示:如果是短期内能食用完的,一般应考虑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如果是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食用的,则可以选用保质期长的食品。

经过“任务―研读―分析―运用”的流程展开,整堂课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在课堂的结束部分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指导学生利用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进行合理购物,使学生关注食品信息,切实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生活,很好地发挥科学课的真正的教育价值。

第6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层次性教育走进人们的视野中。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在应用型本科中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把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相关方案进行的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应用型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方式一直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大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要想从根本意义上将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做好,就要将当前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加以重视。

一、对高等数学科目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重要性

高等数学在大学所有专业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高等数学能为今后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拥有高等数学能力,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相关能力上,所谓数学相关能力指的就是和高等数学科目相关的一切能力。例如对数学的观察想象能力,推理数学的逻辑能力与运算能力,将这些能力对学生加以综合性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只有提高了相关能力,才能将高等数学题目顺利解决。我国当前推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将学生提高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数学基础不同,决定了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基于上述原因,必须将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的是为了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相关方案

(一)针对学生专业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我国在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达到了教育部对不同高校高等数学科目的相关要求。但一些文科类专业学生反映高等数学教材偏难。理工类专业相比,文科类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要求相对偏低,因此,现有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应该对原本不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专业增设高等数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在高等院校中增设数学实验类课程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学软件这个时代的产物被开发出来。由于该软件的使用原理相对复杂,为了使学生学会使用该软件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高等院校中应该增设高等数学实验类相关课程。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科目进行有机结合,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增设数学实验类科目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三)优化原有高等数学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采取应试教育的老办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种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时代要求了。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凸显出来的弊端还体现在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等方面。基于上述原因,对原有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处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指引学生通过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温故而知新”,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高等数学学习方法

俗话讲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的指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只有学会了学习方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学好高等数学。

3.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在很多专业中,数学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个学科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没有以前严格。很多专业知识都是相同的。在很多专业中都离不开数学。所以说,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一定要与专业课程进行穿插式教学。

4.在课堂中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理论和实践是相结合的,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理论的提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验证该理论的准确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专门留出时间,开设一堂与高等数学相关的讨论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充分的展现自我,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后数学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为学生布置数学建模作业,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深入性的研究

高校教师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行组织到优秀院校中,观察高等数学教学活动。并在课时结束后,与兄弟院校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研究高等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制定出一个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

(五)对高等数学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

在以前,教师想了解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知识情况时, 就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是有很多弊端存在的。学生为了能够运用公式,往往单纯的将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对其中的含义并不过多的进行参透。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就要求教师制定出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方式,来检验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知识的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利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摸底。其目的是为了让考试这种检验性手段转变成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应用型本科这种新的教育层次,加强应用本科生的高等数学相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最大限度上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调动,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学好高等数学。

参考文献

[1]陈华锋,李君.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10(08)277——280.

[2]樊孝菊.高等数学教学与工科专业相结合模式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8)121——123.

[3]周元明.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1(09)150——156.

【作者简介】

第7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 肝素抗凝血浆;生化检验;急诊;可行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8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科学技术渐渐的与检验医学进行相应的挂钩并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新的应用于医院急诊病症上的生化分析被不断的使用在临床医学界,可以迅速的检测出相应的结果。在一般的传统的急诊生化分析中常常使用的是血清样本,并通过一定的技术进行血清的分离,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分析需要20到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但是目前新的技术和医学相结合,应用肝素抗凝血浆进行检测,不仅能够使报告结果的速度得到极大提高,做到即刻就能够进行离心测定,还提高了相应的检测质量,这种检验方法获取的实验值精确性比较大,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治疗的依据。所以为了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相应的可行性,本文对相应的急诊患者的生化检验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进行就诊的患者进行随机的选取,选择60例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大体处于2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3±1.56)岁。本文对患者的选取在年龄和性别以及其他相应的因素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血样的抽取,每一位患者抽取6ml的血样,并分别注入到不同的试管中待用,即观察组试管,和对照组试管,其中每种试管中注入3ml血液样本,并统一在对照组试管中不加任何抗凝血剂,在观察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肝素抗凝剂,并充分的进行摇匀,并把对照组试管进行37℃温浴30分钟左右,立刻进行离心操作。观察组试管不用温浴加热,半小时后血液进行离心,离心后再对血清与血浆进行提取分别进行相应的检测(钾、钠、氯应用PSD_15B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测定)。此次试验使用的仪器是美国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仪,离子部分试剂为广州标佳,其他试剂为北京利德曼。对这些样本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且每次测定都重复相应的操作两次,并在最后的结果中去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方面的分析,并把所有组间数据应用t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P

2 结 果

通过分析发现60例患者血清及血浆中氯、钠,钾、钙、二氧化碳及尿素的浓度大体上基本相同;但是与血清中钾元素的平均浓度相比,相应的血浆中钾元素平均浓度相对比较低,同时对两项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使用肝素抗凝血浆不仅能够将血液的凝固过程避开,获得更加准确的测定值,还能够使急诊患者等待检验结果所需的时间有所减少,还可有效对抗凝血酶及阻碍血小板凝集产生抗凝的功效。为使临床能够快速地得到生化检验的结果,检验人员应经常选择肝素抗凝剂,以缩短处理标本的时间。通过本文的研究还可以发现,血浆与血清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的相应的检测结果基本上是相同;钠离子的值稍有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血清钾=0.715*血浆钾+0.499,r=0.749)与校正,血清钾和血浆钾浓度不一样,钾离子存在更明显的差异;至于其他检测项目结果差别不大。造成血清钾和血浆钾差异较为显著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血小板在血液凝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破坏,使得血小板中所含的钾离子释放出来。血浆中的葡萄糖的浓度相应的比较低,不过差异较小,主要是因为红细胞在进行血液凝固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糖作为能量。

总的来说在急诊过程中使用肝素凝血浆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的效率,可以更快地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方法,为医疗安全提供了保证,并且其测定值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患者体内真实的状况,保证安全性。肝素抗凝剂具有抗凝能力强,使用过程中不易溶血,可明显减少放置出现的误差的特点,比较适用于急诊生化检查项目,值得临床上进行使用和借鉴,并且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覃坚.肝素抗凝检测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1).

第8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供给;需求;投资;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40-03

近年来,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顺势呈“井喷”式发展,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为例,2008年成立的“安徽省行知联盟”14所应用本科高校中就有13所为新建本科院校。其实,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来分析,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现象与问题:诸如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办学基本条件急需改进;人才培养类同化,不能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教育供求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校企合作不真,产教研结合不实,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足;等等。应对教育发展过程的诸多挑战,是学界的责任与义务。近几十年来,如何科学地发展教育?如何更好地推到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自然受到了教育学界的重视,也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少。

一、国外有关研究

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相比而言,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早在六十多年前,西方学界就已经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关联性进行学术争论:一是以巴洛夫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学派,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人力预测,主动培养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以福斯特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不能主动供应人才引领经济发展,只能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而新兴产业部门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资格要求,因此,更高层次教育的经济意义越来越凸显。在此期间,以舒尔茨(1990)[1]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对个人收入和国民经济分析后,得出了“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活动,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的结论。随后,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西方产生了教育经济学,于是,不少学者从经济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诸如教育成本与收益、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等教育问题,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有学者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性而系统地分析了韩国高等教育的扩张历程,总结出高度依赖私人资本、政府高度管制、高等教育的等级结构等是韩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成功经验。研究后指出:政府支持未必是高等教育扩张的主要动力,开放的办学模式、多元的高等教育投资(主要是个人教育投资)及其良好的教育回报才是韩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动力[2]。这些理论成果或典型经验,对于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科学地发展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有关研究

教育经济学经过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近20年的逐步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学科。相对于西方研究,我国学界对教育的经济学研究稍晚一些,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才结出成果。厉以宁(1984)[3]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等,认为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学范畴,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界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全面展开,主要研究有: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二是教育投资短缺问题及教育经费效益问题研究;三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研究,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关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正趋向完善、走向成熟。如:王培根(2004)[4]运用了经济学理论、方法和计量模式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的需求、供给、成本、投资及其收益等问题是该学者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经济现象与教育问题,该学者力图寻求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便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等问题。至于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正如舒尔茨曾指出:“教育远不是一种消费活动。”更是一种投资活动。可见,我国关于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从萌芽期、初创期,现已经进入发展期,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层出不穷。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提出在我国仅有十多年的历史,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是当前一个新的热点课题。十多年来,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所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有关研究主要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研究成果也集中在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界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属性与特征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等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等等。其中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较多,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等等。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内容或方法大同小异。

三、经济学角度有关研究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高等教育(包括应用型本科教育)问题,研究涉及面较窄,相关文献资料也较少。有关成果主要体现在:

1.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的经济学研究自然离不开对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问题的研究,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是高等教育经济学分析的两个要素,是经济学分析的微观基础。(1)有关教育供给研究。研究高等教育的供给问题有不少成果:有学者们首先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界定高等教育供给这一概念,在此前提下,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诸多因素,即教育资源、规模、师资、教育需求和外部政策等是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六大重要因素[7];也有学者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存在供给量相对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难能可贵的是,该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坚持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并重的应对原则[8];等等。(2)有关教育需求研究。有学者在对个人的高等教育服务需求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盲目性现象,认为,我国个人的高等教育服务需求结构需要优化,并提出了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需要形成理性的有效需求的建议[9]。(3)有关教育供求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研究。有学者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特点,对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进行经济学分析,该学者探讨的高等教育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如何形成问题,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提出的“加强宏观调整促使现代高等教育供需平衡”主张是一个现实针对性较强的建议[10]。实际上,高等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一直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矛盾。化解矛盾、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发展,是当前学者们的心声,是学界的共识。在我国教育的供求关系中,教育结构性矛盾问题较为凸显,不同类别教育供求不均衡、不同层次的教育供求不均衡,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关于如何调节教育供求结构性矛盾、引导高等教育理性的需求与有效供给,是一个亟待学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关于投资与就业效应的研究。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实际上我国的教育投资长期不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是如此。有学者采用比较静态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有关教育投资的两个问题:一是当前中国产业转型时期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二是产业转型对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要求[1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教育部明确了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方针。“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是我国现政府的教育战略部署。研究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投资与就业效应问题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于2008年,就有学者研究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回报问题[12]。还有学者基于匹配模型理论分析了引进政府的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对劳动就业效应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与就业之间呈倒“U”关系[13]。可见,投资促进就业,就业引致投资,可以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的互动模式,能影响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这是学者们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之一。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突破性进步已经带动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学界也在争论中开始了一般性探讨,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研究,等等。当前,伴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长足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逐步成为又一个研究热点,相比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经济学分析的研究意义较大,更值得学界去研究。近年来,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经济学意义已经有学者们猎及,正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如《应用型本科教育社会需求导向论》、《基于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等。以上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表明:其一,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其二,如何处理好应用型本科学院教育教学与实际需要、市场就业的关系?它们是制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两个“瓶颈”问题。

总之,综述以上相关研究成果,旨在借鉴大家智慧,总结成功经验,发现不足,力图创新。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现象描述多、本质揭示少,深度不够;单学科研究多、跨学科少,系统性不强;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多、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少,动态分析欠缺。研究成果大多从教育学的视角描述诸如教育需求、教育的投资等某一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而提出几点意见或建议,等等。目前,从经济学的角度、跨学科动态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确实相对滞后和贫乏,专门针对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经济学研究极少。这正是《基于供求理论模型的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投资与就业研究》项目的价值所在,值得去研究。在下一步研究中,就是要借鉴学者们的智慧,试图弥补先期研究成果的某些不足,力求有所突破与创新,因此,本课题组计划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例,基于一个供求理论模型,把供给、需求、投资、就业等四个教育要素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和结构优化原则结合起来研究,从而为高等教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结构等提供理论基础。这应该是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商务印书馆,1990.

[2]Sunwoong Kim,韩梦洁.韩国高等教育扩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6).

[3]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出版社,1984.

[4]王培根.高等教育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胡少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6]崔瑞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硕士论文,天津工业大学,2012.

[7]申培轩,陈世俊.论高等教育供给及其影响因素[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

[8]张珑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

[9]申燕玲.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0]陈鑫.现代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3).

[11]周晓蒙.产业转型视角下人力资本高等教育投资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5).

[12]邱美凤.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回报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13]王文甫.公共教育支出对劳动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5).

The Economic Analysis o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search Status Review

YANG Zhu

(Anhu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Art,Hefei,Anhui 230002,China)

第9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科技投资;经济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63-03

一、R&D贡献的经济学概念

对R&D行为的经济评估,可以利用经济学中一般商品的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S0代表R&D 引起的技术变化之前的商品供给函数,商品初始的价格和数量是P0和Q0。假设R&D产生 了使产量增加或投入减少的技术,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K下降,结果就表现为供给函数平 行下移到S1。这种R&D引起的供给曲线移动,导致了生产量和消费量增加到Q1(Q=Q1 -Q0),市场价格下降到P1(P=P0-P1)。由于R&D使消费者在较低的价格上消费更多 的商品,因此消费者的状况有所改善。

尽管采用新技术后的单位产品价格下降了,但是由于单位成本的下降K大于价格的下降幅度 ,所以,该产品生产者的状况也有好转。消费者剩余等于面积P0abP1,即,长方形P0 aeP1(=Q0*P)加上三角形abe;而生产者获得的生产者的剩余等于面积P1bcd,即 长方形P1ecd(=Q0*[K-P])加上三角形bce。R&D产生的总经济利益就等于生产者和 消费者剩余之和,近似地等于单位成本的节省量乘于产品初始生产量,即K*Q0。市场的 大小用初始存量Q0表示,R&D引起的单位产品成本节省K就构成估计R&D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的关键因素。K估计得越精确,对R&D带来的利益估计越准确。

图1是对R&D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静态模型。然而,由于开发研究的初始投资和其结果的最终 采用及开发研究利益的获得之间有一个时间滞后,所以,评价R&D的经济效益要包括收益和 成本的时间价值。图2表示一种新技术投资成本和收益的时间价值。纵轴是特定年份的成本 和收益流,横轴是R&D投资开始以后的年份。

初始阶段R&D项目只有支出没有收益,因此在R&D应用的滞后期内,比如3~10年,只考虑R&D 的成本(负收益)。在新技术全面采用之前仍然有一个滞后,这个采用滞后期可能包括几年。 最后,采用新技术每年的收益流变为正值。大多情况下,当新技术变得过时(出现更加先进 的技术)或贬值(比如有害物的进化)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变得不经济时,其收益流最终将下 降。因此,一种特定R&D投资的完全评价必须考虑其投资和将来收益流的动态关系(如图2所 示)。

二、R&D贡献分析方法

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经济作用,可以利用经济剩余法进行分析,该方法有以下假设:(1)多个 地区;(2)生

产一种同质产品;(3)在每个地区都是线性的供求;(4)线性供求具有指数(平行 )外生增长性;(5)由R&D引起的供给变化,在一个地区或多个地区平行移动;(6)由R&D引起 的供给在其他地区具有连续的平行移动;(7)在一定的市场扭曲政策范围内;(8)交易费用为 零;(9)研究滞后紧跟着一个线性采用曲线直到最大采用;(10)最终将呈线性下降;

(一)供求的一般形式

假设地区i在t年,特定商品的线性供求方程为

第一个下标i表示地区,第二个下标t表示评价的初始点。对于每个地区所有时期,假设斜率 为常量,截距可以随着时间而增加,反映了供求的增加是随着要素而不是R&D而增加的。

(二)初始参数的设置

在供求方程中,定义初始值t=0,则:每个地区的消费量Ci,0;每个地区的生产量Q i,0;每个地区的生产者价格PPi,0;每个地区的消费者价格PCi,0;每个 地区的供给弹性εi,0;每个地区的需求弹性ηi,0(

(三)供求的外生性增长

引入平均指数增长率以反映需求的增长(由人口和收入增长所引起的)和供给的增长(由劳动 生产率增长或种值面积增加所引起的),这种供求的增长与研究开发项目的采用与否无关。

这里,πC1表示需求的增长率,πQ1

表示供给增长率,由此可以确定没有R&D情况下每一年每个地区供求方程的参数。

(四)R&D引起的供给移动

1R&D的当地效应:令地区i采用一种开发研究项目,该研究项目有以下特征:(1)成功用于 生产的概率为pI,如果研究成功,结果将完全被采用;(2)每单位产出节省的成本等于初 始价格PPI,0的cI百分比;(3)地区i的最大采用率为AMAXI百分比。

因此,地区i的供给函数最终将以每单位数量等于KMAXI向下移动(在价格的方向上) ,

在任何特定年份,实际供给的移动是最大供给移动KMAXI的一部分;为了定义实际 供给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最大供给变化与随着新技术采用以及贬值、过时而导致的Ki,t的时间变化轨迹的形状结合起来。假设梯形的采用曲线,为了定义供给随时间变化的完整 状况,需要定义以下参数:(1)λR:以年表示的研究滞后期;(2)λA:采用滞后期(即 从开始采 用到最大采用的年限);(3)λM:最大滞后期(即最大采用到最终下降);(4)λD:下降 滞后期(即开始下降到结束采用的年限)。

2R&D的扩散效应:从地区i到其他地区j的扩散效应表示如下(其中假设每年地区具有相同 的采用曲线):

这里,θji表示由于i地区R&D引起的商品供给变化而带来的j地区商品供给变化(θji=1)。

(五)包括R&D行为的供给和需求

将所有的相关变量和参数都加上上标R表示包含R&D的商品供求。用不含R&D的供给方程的截 距加上供给移动的效应,便可以得到包含R&D行为的供给曲线,其供给方程如下:

与不含R&D的供求方程(1a和1b)的最大区别表现在供给的截距。价格和数量也分别用R作为上 标进行了区别。即:每个地区的消费量为QRi,j;每年地区的生产量为QRi,j;每个地区的生产者价格为PPRi,t;每个地区的消费者价格为PCRi,t。

(六)市场出清规则

对于所有的情况,都有一个总量出清原则,即每一年的供给总量等于需求总量。,考虑到n 个地区,则有

1自由贸易。最简单的情况就是自由贸易。这里,对于所有的地区i和j以及任何年份t,均 有:具有R&D行为的价格为

用这些价格对n个地区的每个供求方程进行替代然后代入(8)式,得出每一年的均衡价格。为 了简单起见,对每一年t定义下列总参数

因此,在自由贸易下,具有R&D行为和没有R&D行为的产品市场出清价格分别为

用方程(9a)和(9b)的结果对地区供求方程进行替代,以计算具有R&D行为和没有R&D行为的地 区生产和消费数量,然后计算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效应。

2税收和补贴。假设每单位税收是从各个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上征收的,TcI表示地 区i的单位消费者税收;TQI表示地区i的单位生产者税收。假设一个没有税收和补贴的 地区,其生产者和消费者价格分别为

Pt=PCt=PPt和PRt=PCRt=PPRt。 因此,Pt就是出口者或进口者的边界价格,其内部生产者或消费者价格等于没有任何价格 扭曲时的国内价格。对于所有地区i和j以及任一年份t,由于市场间的套利原则使得所有地 区的价格均等于

将其代入n个地区的每个供求方程,然后再代入(9)式,得出每一年的均衡价格。对于自由贸 易,我们可以对每一特定年份t定义下列总参数:

由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税收所导致的总供求在数量方向上的变化为

所有地区的产品税将增加世界贸易的均衡量价格Pt,它等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没有生产者税 收的生产者价格和没有消费者税收的消费者价格。所有地区的消费税则降低世界贸易的均衡 价格Pt。当然,这种假设的价格Pt也可能不被采用。

为了计算任一地区的实际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可以用方程(10a)和(10b)的结果替代上 述的套利(市场出清)规则,那么,单个价格能够用作单个供求方程(方程(1)和(7)以计算具 有R&D行为和没有R&D行为的供求数量,由此计算剩余效应。自由贸易模型是一个特例(即所 有的税收和补贴均为零)。

3小国情况。小国情况下,该模型可以不作任何修改。为了得到一些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 和消费数量的信息,可选择的方法是确定方程(10a)和(10b)的生产出清价格,作为外生参数 :

也可以定义一个Pt的增长率以获得一系列P0基础上的外生世界价格。然后代入相关的供 求方程可以得到相应的数量。

(七)福利效应

对于大多数政策、类型,下列福利效应方程都是正确的:

这里,PSj,t表示t年j地区生产者的R&D收益;CSj,t表示t年j地区 消费者的R&D收益;GSj,t表示t年j地区政府的R&D收益。

三、R&D收益的确定

截至目前,该模型可以用来计算不同地区、特定税收和补贴政策下,不确定时间序列中的价 格、数量和经济剩余。但是如何把各种测量方法汇总起来对开发研究的收益进行分析?在给 定的政策环境下,可以对每一个地区,每个时期内的收益PSi,t、CSi,t、 GSi,t进行测量。

实际贴现率用来计算未来收益流的现值,假设对于所有的地区、所有的研究项目和年份固定 一个单一值,则有

同时需要定义一个R&D的收益范围,如果采用5%或大于5%的年贴现率,假设收益年限为30年 ,R&D的收益现值即为

A Theoretic Model about Investment Contribution of R&D

LIU Guo-yan1,KONG Fan-shi2,GUO Qiang3

(1.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2. Henan Education Bureau Zhengzhou 450003, China;

3. Management Bureau of Henan Sha-Ying River Project,Luohe 462000,China)

Abstract: It has already been an irrefutable fact that R&D promo tes to the econ omic growth. But there is yet not a standard to evaluate economic function for e ach scientific finding. This essay attempts to confirm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R&D investment based on analyzing general economic function of R&D.

Key words: R&D investment; 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