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旅游研究方法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研究方法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研究方法论

第1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方法

生态旅游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缺少相关的规划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在当前我国的发展中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做出相应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也得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不仅仅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一、当前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旅游逐渐受到认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我国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逐渐对生态旅游进行详细地规划,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导致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概念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缺少一定的经验,生态旅游的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牺牲环境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人员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的本质,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建设。在当前的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前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原则,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需要首先遵循这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环境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针对这一原则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适度开发原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提出的旅游发展方式。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量将游客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三是保护生态的原真性原则。生态旅游要求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对于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对于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或者是原有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保护,保持资源的原生态。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当前的旅游业相比主要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协调性。生态旅游将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二是自然性。生态旅游的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做出旅游规划,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保持当地的原始传统。三是生态性。生态旅游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保护当地的生态性是当前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很多生态旅游的开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更应该好好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区。

二、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当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系统规划法

系统规划法主要是在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对当前的市场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和规划。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系统分析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系统理论引进旅游规划中,系统分析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判断。

(二)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分为内部和外部综合分析,内部综合分析主要是指对旅游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要,供给和制度建设。外部综合主要是将旅游发展规划到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旅游发展中进行分析。无论是从微观或者是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都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对生态旅游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和规划。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发展,综合考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环境和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之后做出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门槛分析法

门槛分析法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如果经济的发展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方法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近年来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旅游的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一些应用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方法也应该运用到生态旅游的规划中,提高生态旅游规划的水平,尽量减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理论对于分析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约束机制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为生态旅游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帮助。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测算方法对于生态旅游规划中如何了解游客承载量或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结语: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当前生态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要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规划中应该得到落实,确保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第2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直到2008年,武汉科技大学曹诗图教授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出版了《旅游哲学引论》一书,填补了国内旅游学研究学术专着的空白。该书首次对旅游哲学的概念、学科目标、研究对象、学科意义、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初步构建起了旅游哲学的理论体系。该书出版后不久,学界便有多篇书评发表,大多给予积极评价。其中,有学者认为该书“将旅游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旅游研究学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有学者在肯定该书“开创性和建设性”意义的基础上,认为该书未能很好构建起“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主体的旅游哲学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说,作为国内第一部旅游哲学研究专着,《旅游哲学引论》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对推动我国旅游哲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着者苦心孤诣、筚路蓝缕之功亦为学界所认同。但学界同时也认识到,旅游哲学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更加深人地探讨。

正是抱着对学术孜孜以求、认真负责的态度,曹诗图教授继续扎根旅游哲学研究领域不断探索,近年来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由学苑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的《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一书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着名学者、世界休闲科学院资深院士马惠娣女士为该书撰写序言,对该书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个层面的工作恰恰是近30年中国旅游研究最为缺失的东西。能做这样的研究,自然是旅游学界的一桩幸事……希望这部着作能为变革人的旅游观念、旅游行为、旅游目的而推波助力;希望借机让政策制定者、规划设计者、教书育人者、业界经营者、学术研究者、职能管理者有些发反思与批判”。

该书分为7章,共28万余言。第1章“绪论”提纲挈领,统领全书,在评述国内旅游哲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全书的逻辑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基本观点。第2章“旅游本体论”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作者从旅游哲学的元概念和逻辑起点-一…旅游的概念一一人手,深人探讨了旅游的本质,提出了“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求知等为主要目的,利用余暇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的旅行、游览和逗留的各种身心自由的体验”、“异地身心自由体验是旅游的本质”等重要观点。第3章“旅游价值论”全面分析了旅游所具有的文化功能、美育功能、认知功能、经济功能、德育功能、康体功能、成人成才功能、再生产功能、社会功能等,并从旅游与人、旅游与社会的角度深人分析了旅游的内在价值。第4章“旅游伦理论”分析了不同旅游利益相关者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与旅游道德,指出了旅游伦理建设的路径。第5章“旅游批判论”引人哲学中的“异化”概念,对国内存在的旅游异化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第6章“旅游矛盾论”提出了“旅游现象是一个矛盾复合体”的观点,指出了旅游现象中的诸多矛盾表象,并对旅游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化解之道进行了分析。第7章“旅游认识论”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旅游领域的认识与实践问题,构建起了旅游研究的哲学认识论框架。纵览全书,“旅游本体论”、“旅游价值论”和“旅游认识论”三章是该书的重点,所占篇幅最大,论述也最为充分。

《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以旅游概念为逻辑起点,重新构建了旅游哲学的理论体系。构建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是开展旅游哲学研究最为核心和重要的工作,“关乎整个旅游哲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W。然而,由于学界的旅游哲学研究严重不足,国内外几无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成果,因此按照怎样的逻辑思路和模块来建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成为旅游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学术命题。在第一章“导论”中,作者开宗明义,明确提出了“以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概念为逻辑起点,以旅游本质为核心,以旅游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将旅游学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等哲学领域”,系统研究旅游本质等旅游学基本问题,以此来构建旅游哲学体系的逻辑思路(见图1)。

鉴于作者先前出版的《旅游哲学引论》一书所构建的、按8个模块展开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有些欠严谨,某些内容安排欠妥当”w,该书对原有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的“纲”和“目”都进行了较大调整。作者按照“旅游本体论”、“旅游价值论”、“旅游伦理论”、“旅游批判论”、“旅游矛盾论”、“旅游认识论”等6个模块,重新构建起了以“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为基础框架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在该书中,作者将《旅游哲学引论》一书中的“旅游本体论”与“旅游本质论”归并为“旅游本体论”。旅游本体论的研究内容回归到旅游哲学的根基--旅游的概念与本质,避免了以前“用价值论的理解代替了本体论的理解”等问题,更加符合哲学意义上“本体论”的内涵。原来的“旅游实践论”和“旅游方法论”归并到“旅游认识论”。还有各个模块的研究内容也经过了较大幅度的删减、补充和调整。经过重新设计后,该书所确立的旅游哲学体系,既合乎了传统哲学的基本框架,又保留了原有理论框架的特色。新的理论体系更加严谨,内容安排也更趋合理。当然,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该理论体系“并不意味着这是哲学视野旅游研究或旅游哲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框架,或不能简单理解为旅游哲学体系含有这六个相等或并列的层级内容”。该理论体系仅是作者旅游哲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为一家之言。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尤其是理论与观点的创新。研究者要创新理论、观点,不能依靠主观臆断,而应该具备“问题意识”等学术素养、丰富的研究经验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学术过程,才能提出经得起学术检验、令人信服的理论与观点。《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包括《旅游哲学引论》)中的一些观点,如作者关于旅游的定义、旅游的本质、旅游的功能、旅游的异化、“旅游亟需从哲学的视角和高度进行研究”等,已经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学界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反响。在《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中,作者又提出了旅游概念的“圈层理论”、旅游本质的“樊笼理论”、旅游结构的“冰山学说”以及旅游层次或境界的“金字塔理论”。这些理论是作者经过长期思考后,对旅游现象和本质的高度概括,仔细品味,意蕴深远。在观点创新方面,该书将旅游的本质由旅游者的“异地愉悦体验”提升到了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的高度,更加切入 旅游本质,颇具海德格尔关于“人诗意地栖居”的哲学韵味。还有该书从文化、美育、认知、德育、康体等多角度对旅游功能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功能研究。如果用该书所提出的旅游多功能观点去反观国内对旅游经济功能的顶礼膜拜现象,我们很容易发现,仅从经济角度解释旅游功能的做法是何等的狭隘与短浅。又如,作者在论述“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中,提出“旅游真正价值则在于充盈并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观点,联系到作者还将旅游研究纳人到“人学”的范畴去认知并实践,这说明作者真正洞悉了旅游活动之于旅游主体的最高价值(马惠娣在该书“序言”中对作者关于旅游哲学研究的核心思想“旅游是人的自由境界”这一观点颇为欣赏)。这些观点将会对我国的旅游研究与实践起到警醒的作用,彰显了旅游哲学研究作为“警示平台”的意义。

《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彰显了哲学研究所秉持的“质疑、反思与批判”的学术态度,并将其一以贯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旅游哲学对旅游的一切问题都要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作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以接受的一切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的省察、质疑它的合理性和存在权力”作者在研究中很好地坚持了这种“质疑、反思与批判”的学术态度,在某些章节展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第五章“旅游批判论”。作者直面我国旅游领域的异化现象,提出了旅游异化的概念,分析旅游异化的表现并进行反思与批判,构建起了旅游异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异化现象广泛存在于旅游的学术研究、发展模式、思想观念、消费者意识和行为、消费环境等各个领域,旅游异化研究正是对“背离旅游本质和旅游业发展初衷”现象的批评与反思。这种批判性的声音在学术界犹如空谷回音,弥足珍贵。另外,作者对旅游概念和本质的研究也体现了这种批判性的学术态度。作者对旅游概念和旅游本质的探讨,正是建立在“批判性地反思国内外学界提出的旅游概念”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一书本身也是作者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批判性自省的结果,读者很容易发现作者对先前文章与着作中的某些理论、观点等方面做出的修正、完善与提升。

当然,任何一部学术着作都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依笔者浅见,《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在某些地方仍值得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首先,该书去掉了《旅游哲学引论》中的“绪论”和“旅游方法论”部分,笔者认为此种做法似有不妥。《旅游哲学引论》的“绪论”部分,论述了旅游哲学的概念、学术缘起、学术价值、研究内容、理论体系、学科性质、学科地位、研究方法等旅游哲学切关宏旨的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旅游哲学这门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应该是一本“教科书”式的旅游哲学着作不可或缺的。同样不可或缺的还有“旅游方法论”部分,因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属于旅游方法论范畴,是旅游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部分章节的内容稍显单薄,理论性还不够强,哲学味道也不够浓厚。例如,第六章“旅游矛盾论”所论述的矛盾皆为旅游实践中的具体矛盾,并引用大量实例。虽然这种做法能够让理论分析与旅游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但似乎削弱了文章的理论性与“哲学”韵味。

然而,瑕不掩瑜,尽管该书在个别篇章和具体研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但从总体上看,该书较之《旅游哲学引论》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弥补了《旅游哲学引论》存在的一些不足与缺憾”。尤其是该书对旅游哲学理论体系以及一些具体问题做出了新的、深刻的思考,提出不少令人耳0一新的观点和理论。《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一书的出版,将进一步地推动我国旅游哲学研究的深人和相关研究学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学术领域颇为深广,是旅游研究中的最高殿堂。曹诗图教授在此领域精耕十余载,为国内的旅游哲学研究开创了一片新局面,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但从整体而言,国内旅游哲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不揣浅陋,所阐发的仅是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第3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范式;能力;耦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84-02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大众旅游兴起,旅游业已经成为一种朝阳产业。为了满足新时期旅游业发展对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只注重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应当改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范式作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在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范式的内涵

范式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率先提出来的,是他整个科学哲学理论的核心。“范式”这一词汇一经提出,就迅速越出了科学哲学这一领域而被广泛应用。因为库恩旗帜鲜明地反对科学的发展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这一观点,在自然科学界里,范式理论受到了猛烈批判,而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则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不过,在《科学结构的革命》一书中,库恩并没有对“范式”做出一个规范严格的定义,只是叙述了范式的多种用法。因此也导致了“范式”一词的滥用而大大超出了库恩的本意。为此库恩后来还专门对范式一词进行了解释:“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见,范式是普遍认同的概念化和具有特殊经验的模式。接受一个范式不是理解和相信一个陈述,而是获得和应用一种技能。范式包含有多方面的技能:运用概念,使用数学方法,使用设备和其他仪器,以认识和改变具体的理论或实践。所以,对学生进行学科范式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较稳定的本领,或是人们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事实以及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旅游业正走向全面发展和繁荣。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柱,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了当务之急。现代旅游服务正走向高知识化、高科技化、个性化和人情化的趋势,因此对旅游服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旅游服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能力素质。具体来说要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素质正是旅游专业学生应该养成和习得的。另一方面,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从旅游专业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片面性。在望子成龙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常常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家庭教育偏重于子女的智力,忽视对子女人格的培养,使子女在科学作风、社会交往、创造能力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从旅游专业大学生过去受的教育而言,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中等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这种后遗症使许多大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过去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需要高校来矫正。还有,目前不少高校在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时,对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没有明确的内容和目标。不少旅游专业的学生虽然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以知识学习为唯一目标,只求学习上的高分数,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学生仍然习惯于听老师讲、授受知识,而不是授受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仍然严重。导致不少旅游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普遍不足。

三、范式教育与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耦合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服务性,涉外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既决定了研究旅游需要运用跨学科、多范式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进行学科范式教育,有利于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各种能力。目前,旅游研究的范式主要有:实证研究范式;解释社会学范式;功能主义范式;批评理论范式;女权主义范式;后现代主义范式等。每一种范式教育,都会相应地培养学生一种或者几种能力。实证主义范式植根于自然科学。它认为普遍规律统治自然和社会世界,这使世界成为一个稳定的封闭系统。在此系统中,行为和事件是可以预测的。科学调查应是客观的,保持价值中立立场,并使用定量方法论。实证主义范式是目前旅游研究的主要范式,采用这种范式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旅游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影响;市场营销;接待的满意度;等等。由于采用的是定量方法论,实证主义范式涉及到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释社会学范式植根于由社会活动者及日常生活组成的世界。此范式认为社会活动者的行为由自身控制,并受到社会赋予该社会成员的角色的束缚;社会成员对于人生的追求并不受社会普遍规律法则的调节。科学调查是主观的并且具有特定的立场。研究者主要使用的是定性方法。解释社会学范式适用于旅游体验、接待体验、主客互动、旅游从业人员的体验以及当地居民的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之间有着不同的交际规范、、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各自的地域文化背景等。而每个人在理解事物时,往往都是从自己的经历、文化背景来思考问题。这样就难免造成旅游中文化交流的障碍与冲突,旅游从业人员是不同旅游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中介,只有很好的应用解释社会学的理论,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才可以尽量避免这种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提高服务水平,让旅游者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进行解释社会学范式教育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服务意识与水平的重要途径。功能主义范式把社会比作有机体,认为社会是由各个相互储存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各个部分在整体中发挥着某种功能。社会整体的存在和整合需要一些功能的先决条件,而各个部分就是为满足这些功能而存在的。这种范式倾向于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系统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之一”。旅游也以系统的方式存在。旅游系统是一个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完整旅游经历,而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它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这些子系统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媒体和旅游环境等。同时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每一子系统都发挥着它特有的功能。旅游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进行功能主义范式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此外,混沌理论非常重视系统中的微小变化,认为这些微小变化过度集中和扩大,会产生重大影响。让学生熟知混沌理论,培养他们注重旅游活动中的细节习惯,也会很大程度提升他们的旅游服务能力。批评理论范式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认为世界是由规则控制的。这些规则可以被活动者及其行为改变。此范式研究的目的是改变所研究的问题和社会环境,主要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批评理论范式关注旅游活动中的弱势群体。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此种范式教育时,可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增权理论,让学生学会处理旅游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培养他们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旅游是人类社会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对这种现象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不是一种范式可以做到的。必须倡导一种多元的旅游研究范式来相互补充,互相融合。而旅游业要获得健康迅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旅游范式教育,促进他们能力的全面发展,是目前我国旅游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序4.

[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7.

第4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都市旅游;历史演进;多维特质;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006(2008)01―0026―04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成世界旅游强国进程的推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大大促进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世界人口基金会《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指出,2008年起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将跨越这个门槛。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预测,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接近45%,2020年前后为55%-60%,2050年前后将达到70%左右,届时我国将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人口将有11亿,城市也将增至1200座左右。此时,都市将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承载着人类巨大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精神,都市旅游也就成为最重要的旅游类型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对都市旅游的深度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探究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一、都市旅游概念的提出

“都市旅游”是从“城市旅游”的研究中细化而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但“都市旅游”又不同于“城市旅游”。都市是指在城市体系中具有区位优势的那些工业化、商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地”大城市;那些规模较小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限,不能称之为都市心。在我国,直辖市、各省会首府城市以及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副省级以上级别的少数城市都属于都市。因此,都市有着一般城市所不具有的旅游资源,同时,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远比一般城市大得多。

对“都市旅游”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城市旅游研究。斯坦斯菲尔德(C.A.Stansfield)于1964年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的城乡不平衡》(An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 Research)中首次提出都市旅游的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都市旅游的重要性,但都市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都市不只是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成为旅游活动中心。

我国“都市旅游”的概念是上海最早提出来的,这是由上海的城市地位所决定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从这一城市特点出发,1997年上海市提出“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应该是都市型旅游;上海旅游发展的特色,应该是融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并具体指出形成上海都市型旅游特色的方向:“一要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经济中心城市资源的优势,二要充分发挥城市新景观的作用,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这些见解冲破了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问题的传统认识和狭隘理解,拓展了上海发展旅游业的视野,释放了城市蕴含着的巨大旅游资源潜力,使城市旅游有机地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从而推动旅游业向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都市旅游的历史演进

地理学家与旅游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在探索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为什么一些城市非常重要而其他的就逊色得多,这其中显然有一些常规的因素驱动。为了了解旅游在城市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首先,必须明白城市是如何转变功能的,并把旅游研究置于城市历史演绎的这个广阔背景之中。

早在18世纪下半叶,在工业革命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多,繁华的都市如伦敦、巴黎、柏林等凭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成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加深、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都市环境越来越恶化,都市问题不断出现并引发人们逃避都市拥挤、单调、污染的生活环境而回归自然的旅游开始成为主流,追求阳光、空气、沙滩的新旅游项目不断出现,并占据旅游市场成为主角,都市旅游开始衰退。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一些大都市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使都市具有了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吸引了众多商务、会议、国内外交流的客人,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这个年代是世界都市旅游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等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都市旅游在全球的发展也越来越普遍和成熟。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都市旅游的内、外部环境都已发生很大变化:首先,旅游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正走向体验经济。其次,新一轮城市建设给都市旅游提供了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专门设施,创造出了新的都市旅游资源。随着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向多样化、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及旅游业和其他各种产业的交互融合渗透越来越普遍,单纯的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已经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旅游新业态,也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扩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都市旅游的深度发展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其内涵和外延。在我国,北京申奥的成功与上海申博的成功,为都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借承办奥运会与世博会之机,使我国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如何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进行旅游形象的重新定位和旅游产品的更新?如何“通过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措施,将所有群体与都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合为一体,使都市成为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人人共有的城市’(A City for All)”?这些都是都市旅游发展中的新课题。

三、都市旅游的多维特质

过去,对都市旅游缺乏关注主要是由于当时流行的方法论。经济出口基地理论表明都市经济主要是制造业,制造业赚取了世界其他地方的外汇。后来,人们认识到部分长期被忽视的服务业能产生外汇,但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保险这样的生产型服务业。事实上,对城市而言,旅游是非常重要的出口行业,而且与相当多的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旅游的学者只把大城市看作是旅游客源地,而忽视了大城市也是一种旅游目的地。这种忽视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注意力都放在度假旅游上,在城市许多重要的区域,几乎从未意识到商业、会议、体育、事件等活动是都市旅游的一部分,于是对城市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强,以至到了长节假日有些地区出现了空城现象。对此,詹森・沃贝克(Jansen Verbeke,1988)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都市旅游的要素作了系统分 析:历史性建筑物、都市风光、博物馆、画廊、戏院、体育和其他各项活动,这些是都市旅游的第一要素,并把虽非核心、但也很重要的旅游活动要素,包括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和其他服务列为第二要素,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则被看作辅助因素。后来随着旅游产业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都市旅游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主要包括依托商务、会展、工业、农业、科教、体育、休闲、保健、度假、节事等开展的各项旅游活动。都市旅游的外延越来越宽泛,涉及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充分体现都市旅游活动的多维特质。

然而,詹森・沃贝克(Jansen Verbeke)的模式揭示了都市旅游外延的多样性,却尚未揭示都市旅游内涵的丰富性。都市旅游研究的许多任务之一是要弄明白发展都市旅游以及人们能被吸引到城市的更深层的原因。研究都市旅游需要从不同学科去观察它,需要运用新的方法论,从多维角度透视其内涵。

1.从经济学视角透视其经济内涵。旅游卫星账户证实旅游对其他相关行业具有强大关联带动作用。因此,都市旅游开发必须与相关产业结合,拉长旅游产业链,创新旅游产品,做大旅游产业群。如上海应加快都市旅游与金融、教育、汽车、钢铁、石化等行业的结合,培育和发展都市工业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型产品。而且我国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城市群,其创造的GDP几乎占据我国GDP的5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都市旅游势必要开展区域联动,形成“都市旅游圈”,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都市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2.从社会学角度透视其社会文化内涵。都市旅游的根基在文化内涵与特色。事实证明,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很难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缺乏文化品位的都市也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都市旅游必须要重视历史地段和古建筑的保护,挖掘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前提下利用开发,将其打造成精品,成为城市的代表。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入现代的元素、融合时尚的气息,不断提炼出新的内容。以传统文化为魂,现代文明为情,使之更符合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特征和趋势。都市旅游通过城市特定文化的整合和归纳,在趋同化中塑造城市特色,使人们对都市形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3.从生态环境学视角透视其生态内涵。现代化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病和种种弊端:污染、热岛效应、紧张的节奏、拥挤的空间等。发展都市旅游,要在促进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从人们生活、休闲、娱乐、便捷等方面的考虑。使城市道路景观化,城市设施完善化,通讯信息化,交通网络化,街道园林化。以“绿”为主题,构筑新型的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以旅游为工具再造都市和工业环境。在旅游产业内,可打造一批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旅游企业,创建绿色酒店、绿色景点的新模式,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4.从人类学角度透视其和谐内涵。麦克坎纳儿(Maccamell,1976)早已说明人们旅游为了验证他们的生活,为了体验“高质量生活”人们必须旅游。他们参观过这些地方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和世界历史联系在一起。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享受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新阶段的都市旅游要从“打造和谐社会”出发,强调以人为本,将“生活”提升为都市旅游的主旨。促进城市的人居(居住和游憩)环境优化,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以满足游客与居民对自然文化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的较高要求。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和谐城市”主要体现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四、都市旅游发展模式

都市是个现代概念,它是从City(城市)扩展到Urban(都市),再从Urban提升到metropolis(大都市)的过程,发展都市旅游无固定模式。各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社会文化背景、市场潜力、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但是,都市旅游发展模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无论哪种类型的都市旅游发展模式,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都市旅游的发展与经济、文化、自然相协调,营造一个以旅游、文化、生态和城市为一体的发展局面;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都市生活图景。对此,对都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项深度开发的对策:

1.深挖文化内涵。文化是都市旅游的底蕴,任何都市旅游产品都有其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但是蕴含其中的文化因素却使都市以文化整体的形象长存于人们的心中,维持了一种持久吸引力。如提到上海,人们就会想到东方明珠、石库门、新天地、南京路、外滩,还有名人轶事――这就是上海,一个融汇中外文化和历史的地方,它永远令人顾盼神往,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当前,在城市面临雷同化和“通俗化”的危机中,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己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精心构思和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的风貌更具内涵和底蕴,使都市旅游更加凸显出文化特色。

2.融入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必须将城市旅游考虑进去,并作为城市功能和建设的重要因素加以设计规划。强调规划布局与城市设计的园林化、建造风格与立面造型的环境协调性、标志系统的规范化和艺术化等,大力营造城市综合环境,把旅游开发融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这不仅能为发展都市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转变政府职能。旅游的综合性导致都市旅游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它要求政府管理是全面的,能覆盖各相关行业;要求管理是全方位的,能触及市场各个层次;要求管理是权威的,能扫除各种市场和非市场障碍。另一方面,旅游的综合性导致其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管理部门又不能包揽其他管理部门的职能,只能实施联合管理。要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由管理企业转向管理市场,研究制定旅游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增强对旅游发展全局的统驭能力。

4.提升旅游形象。都市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独特、鲜明、有招揽性的旅游形象,将城市整体而非独立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因素推向市场,从而帮助游客把该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实施形象工程,提升城市整体旅游形象,不仅是旅游行业的事,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尤其是需要政府制定规范并组织实施。包括良好的绿色环境质量,如独特的建筑设计、宽敞的道路、明快的轮廓线和整齐而又五光十色的街面;良好的购物环境质量,如美食街、购物街、步行街、绿化区、咨询服务中心、散客服务中心、交通车辆换乘站;高品位的旅游文化环境,如有特色、独具创意的都市标志,宣传做热情、诚信、文明、礼貌的城市居民等,由全社会共同来营 造都市旅游的好客形象。

5.创意旅游产品。现代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休闲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对都市旅游产品的主题、类型、结构、功能等进行创新和再造。主题创新使原缺乏主题的都市旅游产品焕发生机,使新开发的产品更富有内涵,如各地举办的都市旅游节庆活动应有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每年(每季)都有新奇、流行和时尚,令人常游常新。对传统观光型都市旅游产品要进行修缮改造和优化更新,如在工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充分开发近郊的新景点,重新包装老景点,观光景点的合理布局、连点成线上下工夫,并有效利用废弃的厂房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会展、商务、文化、休闲将在都市旅游产品结构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应尽快建立全市性的会议展览中心机构,担负全市的会议及展览的信息联网、协调、整体促销等业务;组建以会议展览为中心的运输公司、翻译公司、接待公司、旅游服务中心,提高整体接待水准。对市郊的农业可采取走“农旅结合”的道路,把发展都市旅游与发展城市周边郊区等地的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多元化地开发都市休闲旅游产品项目。功能创新可借助现代科技对其综合产品功能实现提升,从交通、接待、景区、娱乐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彰显都市旅游的高科技含量。

第5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试论清代白族政治家杨名飏的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

江南周庄与云南和顺:古镇旅游的比较视窗

贵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门户网站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变迁

清代满族文学家铁保素描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的对应关系

唐标铁柱背后的话语

以赋为诗:“白战体”对《雪赋》写作方法的规避与继承

北魏女官补校

清末民初中央地方关系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型——以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法治史研究为背景

从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二元对立”到理论综合——试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试论明清时期丽江的城与墙

中国传统凤纹图像与现代设计

室内设计中的绿化设计探析

欧美英文流行歌曲演唱方法探析

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

西部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探讨——以大理学院图书馆为例

晏阳初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

二维泊松方程的交替方向迭代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度征稿征订

解非线性方程的修正牛顿法的一个注记

蚁群算法在车间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2009年优秀论文

150个银河系球状星团的空间分布研究

13个球状星团的单星和双星星族合成研究

多层掺杂对一维声子晶体缺陷模的影响

飞机平尾前梁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

高校实验室废水的调查及处理方法

洱海水中氨氮含量和化学耗氧量检测分析

褪色光度法测定Fenton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

新鲜鹿粪便中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洱海底泥絮凝剂产生菌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小鼠剖腹产净化方法研究

温度对神仙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苍山东坡雉类分布初步研究

大理产甜玉米与糯玉米中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比较

贡山棕榈资源及生态调查

鸡枞菌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二维泊松方程的交替方向迭代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度征稿征订

解非线性方程的修正牛顿法的一个注记

蚁群算法在车间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2009年优秀论文

150个银河系球状星团的空间分布研究

13个球状星团的单星和双星星族合成研究

多层掺杂对一维声子晶体缺陷模的影响

飞机平尾前梁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

高校实验室废水的调查及处理方法

洱海水中氨氮含量和化学耗氧量检测分析

褪色光度法测定Fenton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

新鲜鹿粪便中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洱海底泥絮凝剂产生菌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小鼠剖腹产净化方法研究

温度对神仙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苍山东坡雉类分布初步研究

大理产甜玉米与糯玉米中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比较

第6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一、缘起

我国旅游学科发展多年,但一直归属于其他学科而没有独立的学科位置,这与旅游学科的基本问题、普遍性问题及本质性问题等研究不到位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又关系到旅游哲学研究。曹诗图先生的《旅游哲学引论》一书(以下简称《旅哲》,对该书中的引文只注明页数)的出版[1],填补了国内旅游哲学的学术空白。作者在书中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明确提出:“理论基础的薄弱和旅游哲学思想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旅游学科和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不建立旅游哲学,旅游学科研究的层次就上不去。”(第3页)为此,作者对旅游概念、旅游本质、旅游的价值和功能,以及旅游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的意义等旅游学科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国内第一本旅游哲学的研究著作,该书的意义无疑是开创性和建设性的。笔者对作者的很多真知灼见深表赞同,尤其是旅游学科的健康发展更是离不开旅游哲学。但什么样的旅游哲学才是我们需要的?《旅哲》一书展现的内容是否合乎哲学逻辑?笔者认为尚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旅哲》的概念、思路和逻辑框架等内容做一简要述评,以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二、旅游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走向

任何哲学或某学科的体系一定是建立在元概念及相应的逻辑起点之上的,“旅游”这一概念无疑是旅游哲学和旅游学科的元概念和逻辑起点。《旅哲》对旅游研究、学科建设和旅游行业发展中,由于概念失当导致诸多消极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指出:“一个基本概念不清的学科,肯定很难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目前旅游学科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旅游’的概念不清有关……为了促进旅游学科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旅游’的概念进行科学辨析和准确定义。”(第15页)作者将旅游概念作为逻辑起点进行旅游哲学框架的构建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旅游哲学研究的指导思路同样是符合哲学精神的:“旅游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批判的旅游人生态度。它对旅游的一切问题都要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做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很难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以接受的一切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的考察,质疑它的合理性和存在权力。”(第15页)(“权力”换做“权利”似乎更准确一些)如果作者紧紧扣住旅游概念的逻辑起点,并按照上述的研究思路走下去的话,可以说旅游哲学的体系构建就会合法展开。但是,笔者认为,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没有很好地坚持和贯彻自己提出的逻辑思路,导致了《旅哲》的旅游哲学构建和逻辑走向出现了偏差。例如,在对旅游概念进行评述时,作者并未对概念本身进行“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做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第15页),在列举了六种旅游概念后,便直接做出了判断:“除其一、其四中谢彦君教授的定义这两种定义外,其他大多没有抓住旅游的目的和本质———以审美、消遣为主的游览活动与愉悦体验。”(第18页)①为了论证这一点,或者说补充逻辑分析过程的缺失,《旅哲》给出了旅游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作为立论的支撑。但通观下来,这些所谓的基本属性和特征,除了“异地性”之外与休闲概念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没有任何差异。所以,作者自然得出“旅游是‘休闲型旅行’或‘异地休闲性活动’”这样的结论(第34页)。哲学研究的逻辑走向,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追本溯源、寻根究底的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即意味着对概念界定时,要进行前提性的逻辑清理,而不仅仅是对现成结论的逻辑归纳和总结。在哲学意义上,理论中的概念罕有孤立存在的情况,每个概念后面都会有一个概念群或者概念框架的支撑。对这些概念群或概念框架的追问,是哲学逻辑的本有之意。从《旅哲》来看,旅游的概念显然是建立在休闲的概念框架之上的,而这种建立是未加追问和逻辑清理的。至于为什么旅游概念要建立在休闲概念框架上,作者没有给出逻辑上的追问和必然性原因。按照书中的逻辑,旅游既是一种休闲,那么将旅游的理论放在休闲学中论述就可以了,还有必要单独建立一门旅游学吗?如果对旅游概念向前进行逻辑清理,我们会看到:休闲本身是否成为一门学科?休闲概念本身是否能够界定清楚等问题,还处在商榷之中。再看旅游概念中“异地”的概念。

什么是异地?异地概念是地理学概念、社会学概念、日常生活概念还是行政辖区的位置概念?是从空间还是时间(如24小时的移动距离)的框架之上进行界定?如果说异地是针对居住地而言,那么离开居住地多远算是异地了?异地与居住地有没有必然性的联系和划分?例如,故宫、十三陵或近郊等景点是否可以成为北京人的旅游目的地?北京人到这些地方从事休闲活动或娱乐体验是否算是旅游?再如,以居住地和工作地为对应而谈异地的话,那么飞机或者火车交通行业的乘务人员,到了异地之后,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与朋友一起去休闲一下,上咖啡馆喝咖啡聊天,或者到当地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这些活动是符合“异地休闲性活动”的,也符合《旅哲》中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求知等为主要目的,到日常生活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和逗留的各种愉悦体验。它是人们的一种短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以及高层次消费活动。”(第34页)但是,这些符合前述定义的异地休闲活动难道也算是旅游?按照《旅哲》的思路,“旅游的目的和本质”是“以审美、消遣为主的游览活动与愉悦体验”。但是,在现实中的红色旅游和黑色旅游的目的和本质显然不符合作者对旅游概念的判定尺度。《旅哲》中虽然肯定了“红色旅游”“对于传承革命精神和对旅游者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都十分明显”(第70页),但从本源意义来讲,“红色旅游”的目的和本质,已经脱离了审美、消遣和愉悦的体验,更多地要求的是政治性体验和意义。例如,人们游览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时,旅游的目的是追忆和体验先烈们为了追求自己崇高的信仰,敢于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甚至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当我们游览纪念馆、731部队遗址或者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带给旅游者的是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震撼心灵的体验,其目的意义指向是倡导人类和平、拒绝战争。如果硬要说这种体验会变相或升华出审美、消遣和愉悦的体验,则实在牵强。因为这不仅辜负了红色旅游倡导者的良苦用心,而且也亵渎和歪曲了这些旅游目的地的神圣性。显然,这些现实中存在的旅游现象与《旅哲》中给出的旅游概念的界定逻辑是相悖的。因此,这种从目的、属性和特性来描述的思路是无法准确界定旅游概念及内在逻辑的。最终,作者对于旅游概念的处理,不得不放弃自己提出的“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做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第15页)这种哲学逻辑上的努力,提出:“鉴于对旅游下一个公认的权威性的定义非常困难,我们认为在进行旅游研究时也没有必要以一个公认的概念或定义为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就像‘文化’的概念和定义有数百种却并未妨碍文化研究的发展一样。”(第35页)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一个概念有多少种定义,而在于放弃和违背了对“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的追问和清理———最基本的哲学原则和逻辑思路———的旅游研究是否还能称得上“旅游哲学”?虽说像“文化”、“自由”和“正义”等概念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其概念的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的追问,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中,这些概念和学科的内容才得以日渐丰富和清晰。旅游哲学所要做的恰恰是要追问和反思旅游概念或定义的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唯此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哲学的逻辑走向。孙正聿先生指出:“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批判性是哲学的根本特性。哲学的批判性是由它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反思的哲学,不仅以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并且要寻找构成思想的根据、尺度和标准,把思想的前提作为考察的对象。”[2]这意味着旅游哲学的研究思路的逻辑走向是要走向旅游概念和旅游理论的逻辑前提和根据,而不只是对现有的研究结果的梳理、归纳总结和判断。只有建立在这样逻辑走向的旅游哲学研究成果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旅游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按照什么模块来建构,关乎整个旅游哲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旅哲》中,作者按照“旅游本质论”、“旅游价值论”、“旅游伦理论”、“旅游批判论”、“旅游矛盾论”、“旅游本体论”、“旅游方法论”和“旅游实践论”八个模块来构建自己的旅游哲学体系,颇具新意。在“旅游价值论”中对“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旅游功能”和“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容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意义;“对旅游异化和旅游功利主义的批判”、“对旅游矛盾的哲学分析”和“旅游伦理道德建设”等内容,针砭现实中的旅游负面现象,更具批判性和启发性。然而,作为学术研究来讲,开拓与创新固然可贵,但不意味着可以抛弃传统而不顾。旅游哲学作为应用性的创新哲学,在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时其依托思路还是要参照哲学原有的成熟框架。《旅哲》的八个部分很容易使读者理解为旅游哲学体系含有八个相等的层级内容。对应哲学的基本框架,笔者认为《旅哲》框架划分方式及内容还是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其内在逻辑。从现代西方哲学的角度来讲,哲学基本框架大体分为三部分:本体论(或存在论、形而上学等)、认识论(或知识论等)和价值论[3]。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主要是指关于研究对象存在本身的理论或研究。没有本体论就没有认识论和价值论,以及其他哲学分支的延伸。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也被解释为形而上学或者存在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哲学家那里的称呼方式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按此逻辑,关于旅游本体论的内容应该是旅游现象存在的研究。从现实世界来看,生活中是否存在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被称作“旅游”的实体性事物?从哲学视角来看,“旅游”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符号,这个概念符号是指向现实中存在的现象还是指向思维中存在的现象?旅游现象是如何出场,出场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如果这种概念符号既在现实中存在又在意识思维中存在,这种意识思维又如何能够与现实中的旅游现象达到同一的?其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是什么?如果这个对应的事体在世界中是不存在的,那么探讨和研究旅游的所有问题都是伪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伪问题,背后是否还藏着什么样的真问题?换言之,我们如何认识旅游现象才会有本真性或真理性的反映?……这些都是旅游本体论不可回避、不可不追问的问题。《旅哲》在“旅游本体论”中虽引用了孙正聿先生关于“本体”和“在”的论述,但对本体论的引用理解上似乎发生了偏差:“哲学的‘本体’观念和哲学的‘本体论’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是与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作为改造世界的实践—认识主体,其全部活动(包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指向与价值,都在于使世界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把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第160页)。作者在此用价值论的理解代替了本体论的理解,用“旅游的真善美”代替旅游存在问题的研究,这就直接导致旅游哲学成为无根的研究。在“论旅游之真”中再次涉及旅游本体论问题时,作者对本体论理解的偏差遮蔽了对旅游本体(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追问:“‘真’就是‘有’或‘存在’。旅游在这点上没有质疑和讨论的必要。因为从旅游的起源、发展的历史和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产业的现实来看,旅游之‘真’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第161页)在人们最该追问的地方,旅游这个看似最明显的概念反倒成了旅游哲学中最晦暗的概念。要知道,无论在现实还是在哲学意义上,“存在”和“存在者”都是迥然不同的概念。我们以在现实中存在了亿万年的物体燃烧现象为例进行说明。在几个世纪前,当科学家们研究物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很多人认为燃烧现象的本质是因为物体存在着“燃素”。大量的科学家投入毕生精力对此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炼出“燃素”。但科学研究发展所揭示出的最终事实是:燃烧现象是存在的,但“燃素”这个“存在者”是不存在的。此外,历史上还有地心说的理论、光传播现象和“以太”的理论等研究理论都是如此。海德格尔(Heidegger)不无深刻地指出:“不能把‘存在’理解为存在者,令存在者归属于存在并不能使‘存在’得到规定。存在既不能用定义的方法从更高的概念导出,又不能由较低的概念来表现。”[4]《旅哲》中显然没有辨析这一点,作者就以所谓的“旅游的起源、发展的历史和旅游业”认定为旅游之“真”的存在,并将“旅游的真善美”本来归属为“旅游价值论(认识论)”的内容来当做了旅游的本体论内容,这不仅遮蔽了旅游的“存在”,而且直接导致了旅游“本体论(存在论)”的真实的缺失。

这种缺失并不因为把某些章节内容归到“旅游本体论”的名下而得以完整。旅游本体论的缺失,使得《旅哲》中认识论和价值论都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成为无根之。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和“现象”是属于哲学中“看”,即认识论要涉及内容。当然,这种认识论是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之上,并紧密结合的,也就是认识论是否能达到与本体论相统一的问题。认识论或称知识论,在哲学中是讲关于人类认识来源、能力、内容、限度和真假等问题的研究或理论。从哲学的字面意义上看,《旅哲》中的“旅游本质论”、“旅游批判论”、“旅游矛盾论”、“旅游方法论”和“旅游实践论”似应归属这一部分。但从作者表述的内容来看,“旅游批判论”和“旅游矛盾论”更多讲的是旅游的负面价值和消极价值的内容,这部分归到旅游价值论中比较适当。《旅哲》把“旅游方法论”当做认识论来阐述,罗列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理论”和“旅游产业互动与整合理论”等十多种理论,这些应是对旅游研究和认识的不同视角。如果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哲学方法的运用”还算涉及旅游哲学的认识论的话,那么“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相结合”、“表现学方法的运用”和“比较文化研究方法的运用”等则是完全跳出旅游哲学自说自话了。笔者认为,在旅游研究中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促进旅游研究的发展的确是必要。但是,若把这些内容当做旅游哲学中认识论的必要内容,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旅游哲学的认识论是要考察我们关于旅游认识的来源是主体还是客体,认识方法是怀疑的还是独断的,认识理论是实证的还是经验的,认识内容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认识反映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如此等等。从哲学角度讲,认识论与本体论是紧密联系的,缺失了本体论的认识论,是无法完成认识论乃至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任务。同样原因,在《旅哲》中我们无法达到“透过(旅游)现象看(旅游)本质”的效果。因为,从逻辑上来看,将“电影”、“电子游戏”或“听音乐会”等若干现实中的词汇替换成“旅游”一词,都可以得出“经济是……的表象”,“文化是……的内涵和核心属性”和“体验是……的本质”结论。在这种泛用普适的逻辑结构中,旅游认识论被彻底遮蔽,如何认识旅游的本真性已经遥不可及。价值论主要是研究事物是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问题,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哲学理论。现代西方哲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将伦理学和美学包括在价值论中。价值论应用在旅游哲学中,主要应体现为研究旅游现象是否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旅游价值的性质和构成,旅游为什么给人们带来正面价值、积极价值或者负面价值、消极价值,以及如何评判其价值标准等。

在《旅哲》中,“旅游价值论”、“旅游伦理论”、“旅游批判论”和“旅游矛盾论”主要阐述的是这方面的内容,但缺少了独立成章的旅游美学或“旅游审美论”部分,书中“旅游本体论”中的“旅游的真善美”论述也应属于旅游价值论内容。《旅哲》的这部分内容,按照旅游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归纳描述了和旅游价值相关的流行观点,并对现实中旅游现象的负价值和消极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批判。应该说《旅哲》这部分理论联系实际,用的工夫比较大,写的比较精彩,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失却哲学性的分析和反思。从哲学角度看,价值并不是一个实体性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性范畴。“价值是表示:客体(一切客观事物)与主体(人)的需要关系,是表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5]进一步讲,价值意味着客体对主体的需要有效应。这表明,价值不存在于单独的主客体任何一方,而是存在于两者关系之中。这就意味着研究旅游价值,要从旅游现象中的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功效),以及二者的关系入手研究旅游的价值关系和价值。《旅哲》没有对认识价值的本质和其概念内涵进行辨析,从而造成旅游价值研究的偏离,进而混淆了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和价值,造成旅游价值评价研究的简单化。把旅游现象中主体的内在需要当做内在价值,把客体的功能(功效)当做外在价值来研究了。在现实中,价值关系与价值是要注意区分的。价值关系是产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价值则是价值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价值关系的运动结果之一。《旅哲》中引用荣格(Jung)的“原始意象”和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推导出:“以消遣、审美为主要属性的旅游则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好方式”,“人外出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远离家中的表面化、不真实的生活,寻求更为本真的体验作为在家生活的补充”(第55页)。而在现实中,对于一个有饥饿需要的人来讲,用米饭满足吃饱肚子的生理需要,远比旅游需要更真实,其体验也更具本真性。即使在现代,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只是在自己的小镇或者生活社区休闲娱乐生活,而不去旅游,因此无法建立起所谓旅游价值关系,更无从实现旅游价值。对常人的生存或生活来讲,旅游未必是必然的需要。换言之,旅游只有对发生需要的主体才有价值。我们要追问的是,什么时候主体才会出现旅游这种必然的需要?旅游价值对主体需要是偶然性的还是必然性的?如果产生了旅游需要,那么这种需要在主体内又是以什么方式构成?不同的旅游价值主体和客体,旅游价值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旅游价值客体是如何满足不同旅游主体的需要?等等。按照社会中人们的正常生活逻辑,旅游价值必然是建立在人的生存需要和价值满足基础之上的[6]。

在人的内在需要机构中,旅游需要与生存需要的结构关系和演变是比较复杂的。把旅游价值判定为:“旅游是生命对外部世界的渴求,是对现实生活羁绊或人生枷锁的挣脱,是精神的放飞”,“旅游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是灵魂的洗礼”,“旅游是充盈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是灵魂的升华”等内容(第56至58页),则有点失之简单。没有对旅游价值关系等前提清理的论述,无疑会遮蔽旅游价值生成的基础。《旅哲》中讨论的“旅游层次或境界”问题(第61页)从哲学层面讲本质上是旅游价值评价问题。价值评价是价值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表明评价者(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及其现实结果或可能性后果的反应,以及对价值客体的态度。《旅哲》借鉴冯友兰先生的四种“人生境界说”,提出“俗游”、“物游”、“知游”和“神游”四种旅游境界说来评价旅游价值的高低(第62页),是颇有新意的。但是,产生旅游层次的原因不在于旅游者“在旅游中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精神的自觉不同”(第62页),或者对旅游本质的认识程度深浅而划分,而是由于旅游者对旅游价值不同层次需要认识和满足程度的评价而产生。旅游者的需要不同,对旅游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以“俗游”为例,某个人参加旅行社去旅游,旅游对他来讲实现的价值只是觉得大家都去旅游了,自己也要去旅游一下才能找到某种社会认同感或归属感。或者,某人旅游就是为了向大家显示一下自己有钱或有经历的虚荣心。我们并不能因此评判他是“盲目的”和对“旅游的内涵与价值之于他的意义是很小的”(第62页)。因为,从这个旅游者的角度来讲,他对旅游的内涵和价值是很明确的。旅游过程完成后,旅游价值对他来讲就得到了实现。《旅哲》中也认识到了主体需要对价值评价的影响,“不能说只有追求‘神游’境界的旅游才是最完美的,而应当说,只有个体生命尽其兴,在旅游中各得其所才是最完美的”(第64页)。价值评价实际上要遵循两方面的标准:一是主体的需要标准;二是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因为它制约着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实现的可能性。现实中,以满足主体饥饿需要的性质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燕窝鱼翅的价值就高于米饭的价值。从量与质的变化上来说,价值对需要的满足是有边际效应的,同样满足饥饿的需要,第一碗米饭和第二碗米饭对主体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从空间来讲,同样的一瓶水,对于一个日常生活的人和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的价值又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涉及主客体两方面的具体情况。即使是同一旅游客体,对同一主体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旅游需要和价值都是不同的。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旅游需要和旅游价值实现更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对具体历史进一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即使是《旅哲》中推崇“神游”的历史名人,虽说留下不少关于旅游的璀璨经典的文献,但又有多少人能达到作者所设想的“对旅游本质与真谛的认识最为透彻”的境界。这些人类历史上的旅游名人,除了徐霞客、达尔文等极少数人是为了求知和高级精神的需要而旅游,绝大部分不过是为了谋生(包括负有政治使命或经商)的需要而附带产生的所谓的旅游现象。谈到旅游的功能问题,《旅哲》将之视为“旅游的外在价值”(第65页)。虽说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说某物的功能,是强调它自身所固有的作用特性或单方面的能力。价值强调的是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效应。事物的某种功能是否有价值只有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才有意义,并不取决于功能自身是否存在。如千斤顶有顶起重物的功能,但我们不能说它对重物有价值。稻米在大自然中具备种子功能,只有被人食用时,才有食用功能和价值。

第7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基本概述

我国的旅游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旅游产业具有高关联度,决定了它能带动其他有关联产业共同发展的特征,整体促进整体经济的飞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同工业、农业、会展、医疗等行业相互融合,体现了旅游的新型产业功能。例如,旅游景区可以同时实现医疗、会议组织、展览、养老等新型功能。这些新型产业的形成证实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互相融合的形成。

虽然我国旅游产业融合仍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思想和方法论。但是,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的不断革新,另一方面,它对于旅游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和发展,各个旅游产业之间相互竞争求发展,最终促进了旅游产业整体的进步。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促进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旅游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现有的旅游产业融合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单一性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包括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产品、影响等,研究成果不多。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产品研究

不同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容易实现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从而有利于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多样性。例如会展旅游,将会展行业同旅游行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同时满足了社会群体对于旅游和会展两方面的需求,促进了会展行业和旅游行业的共同发展。农业旅游将农业和旅游相互融合,一方面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创新性,另一方面增强了社会群体对于农业的深入了解。此外,目前还有将医疗养生与旅游融合的医疗旅游,历史和旅游融合的红色旅游,体育运动和旅游融合的体育旅游等多种旅游产业融合产品。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和技术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多样性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融合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将动漫行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两个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达到融合。这样的旅游产业融合受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的推动。将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两个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达到融合目的,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旅游产业融合的推动力主要是旅游具有休闲性和体验性,以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等。而旅游产业融合也会收诸如经济管制、需求和产业功能等的阻碍。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大部分学者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都借鉴了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旅游产业融合加强了人们对于旅游产业的认识,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分布,强化了旅游的功能性。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诸如文化、体育、历史等进行融合,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创新性,增加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还有利于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最终有利于社会经济利益的增长。

三、旅游产业融合启示

旅游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具有必然性。社会的整体发展对于旅游业中产业融合的产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社会经济不断发生,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渐由物质需求上升为精神需求,因此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得到提升,人们对于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具有更高的热衷度。为了提升企业利益,企业需要持续的开发创新产品,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体效益的提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

由于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不成熟阶段,它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不具有系统性,成效甚微,未来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系统化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体系

之前的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资料均注重针对旅游产业融合特定领域进行探究,研究内容不成体系,不利于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学习。因此,未来应当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系统化,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

(二)研究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研发过程

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开发过程应当以经济理论思想为主要方针。旅游产品开发阶段与产业融合理论要相辅相成,对该阶段中产业融合现象进行透彻分析。例如,在市场调研阶段,要深入的了解消费者对于旅游融合产品的需求。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技术和产品融合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确保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建立坚强的理论基础,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对旅游产业融合的途径和模式进行深入化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形态,因此旅游产业在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时应当以具体实际的案例为参考,实现融合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通过对于现有的融合模式和方法的调研,分析和总结,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模式建立坚强的理论基础。

(四)对旅游产业融合和企业经营战略的结合进行进入化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仅仅有理论支持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进行相互结合,这样才可以保证旅游行业能够持续的发展。此外,应当加强对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学习,进而对于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实施实证研究,完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体系。

(五)研究方法需要保持不断创新

第8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一、质疑教学过程,探究教法应该是高效课堂改革的第一步,并应贯穿始终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的第一步是“怀疑一切”。做学问需要质疑,教学问也需要质疑。我的第一次质疑是:怎样教古文学生才不会觉得昏昏欲睡?第二次质疑是:怎样才能改变一言堂的死气沉沉,让他们都动起来?我就是从这两次质疑走上课改之路的。每当解决一次疑问,都能给我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说前面说的“古文问题”,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但不再觉得苦不堪言,反而觉得乐趣无穷,偶尔还来几句之乎者也。因为尝到了甜头,所以我在后来的教学中不断地质疑着、改变着,虽然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思路却越来越清晰。可以说“质疑给我带来了课改的动力,改变了我原有的教学方式,促进我的课堂更有效、更高效”。

二、直面问题,改变教法,个个击破应该是高效课堂改革的第二步

因为有了前两次质疑的经验,在那之后的教学中我总爱问个“为什么”,问题也随之多了起来,比如:小组合作在什么时候出现合适,什么情况下需要的是独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体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学生学的过程如何指导?等等。这疑问多了,我也应对不过来了,感觉好像搅了一锅粥,理不清、斩不断,怎么办?这时候我想到了方法论。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指出“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先从容易的入手解决。”经过思考,我将一系列问题分解为以下几部分:学生学法问题,教师教法问题,课堂组织结构问题,然后逐一解决。

下面我先谈谈“学生学法问题”:学习方法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法问题。学生的学法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我只从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这一角度谈一谈。比如:

1.从课题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读完课文后觉得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若瑟夫全家去旅游这一内容,这时候我提醒学生看题目,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全文肯定是围绕于勒来写的,而不是围绕若瑟夫全家来写的,这么一点拨学生马上明白了全文主要写了“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2.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学习散文时,我告诉学生要根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来学习。例如八年级上册楚楚的《草原散章》,在学习时,根据“形散”明确本文是写了草原的胖草、矮云、笑花、薄虹等各独立的事物,但同时要明白它们之间又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而学习小说就不同了,要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文章。如根据小说的情节结构概括内容,根据情节的变化分析小说主题。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从一个“盼”和一个“躲”两个情节的对比中,就可以解析出主人公金钱至上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一课的主题,学生的理解只是浅层的,至于什么小人物的辛酸,社会根源和作者对真情的呼唤,教师还得从细节入手,教给学生深入理解的方法。我认为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一种学习的规律,使其获得一种学习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我想谈谈教法的问题。用怎样的教法能更高效呢?语文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要训练目标的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即要求学生能“读得懂”还要求学生能“说出来”。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说出来”呢?1.给学生充分地读懂文本的时间,学生才有话说。2.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学生先是自己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接着组外交流,最后在班内单独发言。3.给学生胆量。在教学中,我常告诉学生,发言不在于对与错,目的是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从不说他们谁对谁错,多是肯定他们好的方面,学生交流后有教师总结发言,对与错一目了然,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这个做法既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9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参与;社区旅游

1.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的概念核心是"社区"。由于社区旅游概念的特殊性,不同学者在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上各有不同,关于社区旅游的概念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解释。社区旅游突破了传统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只关注旅游发展,无心关照社区居民的缺点,将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作为衡量社区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最优化、最大化的基础上,从社区互动、进化和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旅游开发,居民参与是核心。

2. 诸葛八卦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诸葛八卦村客源市场在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周边,扩展到更大的三级市场。游览形式也从简单的观光到休学、度假等方式,呈现出多样化。1994年门票收入2.2万元;经过十年发展,2005年门票收入突破500万元。然而,依然存在人均旅游消费低,典型的门票经济,餐饮、娱乐、住宿、购物所占比重小的特征。

3.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现状调查

从参与形式,参与意识、参与经营活动情况三个方面分析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情况。

3.1参与形式

首先,参与热情高涨化。有近90%的居民殷切希望政府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为更多的人解决就业。

其次,参与方式多样化。主要有家庭酒店、旅馆、商铺、交通运输、零售小摊、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等。

最后,参与制度明朗化。政府支持居民参旅游业,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为繁荣社区旅游多做贡献。

3.2参与意识

经过调查,60.4%的居民愿意参与旅游发展规划,55% 的居民认为能参与到旅游开发与规划当中,近40%的居民认为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村民无任何关系。近60%的人愿意到旅游行业工作,多是在家待业或者年纪大的男性居民。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开发的意识不成熟。分析如下:一,居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旅游开发与规划不甚了解;二是全职性从事旅游工作工资少,待遇差。

3.3参与经营活动

调查显示,近90%的居民表明愿意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主要形式有家庭旅店、饭店、旅游纪念品制作、旅游交通等;74%的居民直接或者间接从旅游发展中获益;由于年龄、资金等原因,26%的居民无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40%的居民表示旅游经营活动收益占家庭年收入的25%左右,20%的居民表示旅游经营活动收益占家庭年收入的26%-50%,10%的居民表示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收益占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

分析原因,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意识相当强烈,已有部分具名从中受益,且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受资金短缺、无心经营、地理位置差等客观因素影响,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涉及面窄,获利面有限。

5.结论

5.1存在问题

诸葛八卦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处于发展阶段。参与现状表现为:1.形式单一。多是经济性参与--经营饭店、旅馆、商铺等。2.目标直指经济利益。居民参与旅游的目的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很少考虑景区文化环境的塑造。3.参与能力弱。大多数居民受受文化素质与经济来源不足的影响不能参与到旅游行业当中。4.收入不均衡。在少数参与者当中,由于地理位置、人员性质等原因,使得利益分配产生不均衡现象。5.机制不完善。居民缺乏参与旅游正确的引导,缺少参与平台,相关政策制定不能与村民积极的参与意识相配套。

5.2建议

如何改善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及提高参与能力,结合现状提出以下机制。

5.2.1建立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机制

社区居民是旅游目的地的主人,有权参与到旅游规划和决策当中。让更多懂旅游、想干旅游的居民参与到旅游整体规划当中,能更好的反应居民心声。

5.2.2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有权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可以采取直接分配与间接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模式。争取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对于地理位置偏僻、无力经营等居民则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

5.2.3 落实业务培训,提高参与能力

建立旅游教育培训组织。定期邀请景区、酒店等相关行业培训师,组织开展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规范旅游服务标准,为树立旅游良好形象做好保障。

居民作为旅游文化的继承者,他们是村落文化旅游资源的参与者,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程度越深、社区旅游发展才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保继刚等.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