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重要性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使高校学生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生产需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最终使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应用型人才对实现充分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实践学会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并且依托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还可以继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但能够为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而且还可以技术创新,可见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是符合市场人才需要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以市场为先导,以提高人才质量为重点,将原来精英式教育教学模式向大众化进行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这与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致的。
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狠抓专业知识理论教育教学工作
专业知识理论学习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高校学生如何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便操作能够再强,也是不可能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围绕着满足高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这一中心任务来抓,高校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为出发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整合更新专业知识内容,逐步构建出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理论教学体系。
(二)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教育教学要始终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展开工作,在狠抓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等形式,让高校学生能够动手实际操作,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尽最大可能的开展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技术操作能力。
(三)认真强化素质教育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教育教学要立足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认真强化素质教育,使高校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高校教育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思想和行为入手,帮助学生确定自己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好的道德感、责任心、身心素质和意志品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高校学生只有拥有较高的素质,才能实现就业,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大学生人才培养
现代化大学建设既需要一流的教学质量,又需要一流的科研水平。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大学的重要工作之一。
2012年,国家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科协同创新的新思路,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融合。坚持教科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方略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教科相协同发展的思路在一些高校已经实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对于占有很大比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将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有待深入研究。
一、高校教学与科研互促的现状及问题
作为高校两个重要的工作职能,教学与科研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密不可分。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个最基本职能,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高校科教存在脱节现象。
一方面,高校教学方式保持在教师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听讲、完成作业的灌输式教育,只要学生考试达到一定的积分就可以顺利毕业。这种模式下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有的学生到完成学业的时候都没有弄清楚科学研究是什么,更谈不上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另一方面,在体制激励下,部分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学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但没有将其应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评价科研成果的指标除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外,是否为教学带来新的生命力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二、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教学与科研互动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基本的科研素质,获得基本的科研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说,科研是教学成果的转化,只有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在大学生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研究性及应用性,而不仅是知识的灌输。因此,合理设置研究性前沿课程,根据需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增设一些科学研究型及创新性课程。
同时,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过程,尤其创新能力培养更重要,更能增强学生创新积极性及学习主动性。
2.科研反哺教学
教师需要转变大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消化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科研融入教学过程,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
将科研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把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设备作为教学原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练,特别对于理解较困难的理论性专业知识会更容易吸收,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达到课堂互动的作用,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另外,将科研研究过程中的试验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将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创新性新理论引入课堂,填补教学内容新理论的空白,为解决难题提供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冯鑫,李川.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4,15:003.
[2]杨慧.协同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J].理论界,2014,2:159-160.
[3]余建潮.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3-55.
【关键词】合作教学;专业发展;外语教学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未能摆脱“长时低效”的局面。原因之一是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不足、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导致改革不能有效实施,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管教育部已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到了改革的重点上,但是“我国在高教层次上对教师的职业培训远远无法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脱产进修的机会严重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本课题尝试构建一种以教师合作结合专家指导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以期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反思性教学为主线,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1.合作共同体:聘请一名教学法专家与教师一起参与实践教学和研究;2.运行平台:以《大学英语视听说》实践教学为平台;3.合作机制:各项合作教学活动,反思性教学实践;4.目标:通过合作教学和专家指导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学习教学研究的方法,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这四个要素相辅相成,彼此联系,合作共同体是根本,以平台为依托,合作机制为保障,目标为动力。
三、教学模式运行方式
这里运行方式是指主要的教学活动:1.课前由各位教师轮流主持备课活动,共享教学资源、教学心得,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话题展开讨论,协商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2.实行听课制度,听课不以督导、检查、评价为目的,仅记录授课教师在课堂中的具体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课堂决策等关键信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学习榜样;3.听课后及时组织教师展开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4.专家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活动,使教师能够学习到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课堂实践中;5.教学反思:教师以录音、录像及教学日志等方式记录并观察自己及他人的课堂行为,破译其心理轨迹,寻求理论依据。寻找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冲突、不协调的地方,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四、问卷设计和研究过程
本课题采用定量分析法,以问卷调查为资料收集手段。问卷采用吴一安(2005)关于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框架的四个维度作为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这四个维度是:1.外语学科教学能力(简称维度A);2.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简称维度B);3.外语教学观(简称维度C);4.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简称维度D)。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河北省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综合问卷A/B》(简称《问卷A》、《问卷B》)作为调查工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分制,分值越高说明专业发展程度越高。对《问卷A》和《问卷B》进行信度分析,信度分别为0.7518和0.7690,符合试验要求。
首先选择30名教师作为实验组参加合作教学实验;另外选择30名作为控制组,以传统方式授课。实验前对两组教师进行《问卷A》前测,实验后再对两组教师进行《问卷B》后测,收集数据进行SPSS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问卷A》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方差齐性,A、B、C、D四个维度sig.值均大于0.05,说明两组在实验前专业发展情况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异,相关变量可控,符合试验条件。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问卷B》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方差齐性,四个维度的差异系数sig.说明,实验组的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方面要高出控制组,且差异非常显著。换言之,基于合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控制组《问卷A》、《问卷B》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但这既未说明传统教学模式是否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未能说明合作教学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此,本课题组又对两组《问卷A》、《问卷B》成绩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控制组《问卷A》、《问卷B》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表2显示,实验组四个维度分值在实验前后差异系数sig.从均值的变化来看,维度A、B、C提高0.4911、0.258、0.4808,而维度D提高0.6708,提高幅度最大。这说明合作教学模式在改善教师的学习发展观方面起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观及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而控制组在维度A、C、D均值有微弱上升,而维度B出现了微量下降,四个维度变化显著系数sig.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之所以合作教学模式能促进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因为合作教学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激发和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意愿。在合作教学中,大家彼此分享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法选择、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并予以实践,总结更适合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另外,教师由于自身的不足所导致的焦虑使他们意识到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性,激发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
六、结束语
实验表明,基于合作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能有效的促进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弥补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普遍不足的现状。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很多学校没有有效渠道聘请到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人员和专家,不能使教师得到专业的帮助。另外,合作教学模式下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如听课、教学观摩、写反思日记、参加讨论等都会占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普遍工作量较大,不良评价机制导致压力不断增大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下,这些耗时的活动可能会造成一些教师不愿意参加到这种模式的教学中来。但是,这种合作模式为我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应该成为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尝试和推广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燕.教师培训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
[2]夏纪梅.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J].中国外语,2006(1).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 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学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学校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在培养学生体育行为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育需求,更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一是重知识轻方法,二是重技术轻素质,三是重应试轻应用,四是重继承轻创新。这些传统的教学弊端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必须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课堂格局,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教师等,获得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产生创新的兴趣;在身体素质与心理、社会交往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院一年级学生800人,其中男生450人,女生350人。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发放800份问卷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分八个内容进行调查,回收率100%。
(2)问卷调查内容:学生对体育教学、自主性学习的意见,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参与情况及运动器材等。
(3)经验总结法:广泛征求、搜集第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科学研究的规范要求将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数据统计法:所有测试数据均用spss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问卷调查。
对调查问卷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学生对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概念有所了解,但不是很清楚,部分学生将自主学习与自学概念混淆了,对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模式及形式都了解甚少;学生对教学模式表现了不同的反应,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相当大一部分赞同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研究证明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比较喜欢内容新颖的课,教学手段要求多样,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自主锻炼,由于缺乏运动设施,挫伤了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
自主性学习和自主锻炼首先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教师和学生是创造和谐氛围的主体,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才能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才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学习兴趣的提高,关键在于恰当地激励学生。学生对体育教学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就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情绪,专心听讲解、看示范,认真参加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所选择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可多开展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体育小竞赛、游戏等活动。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只要学生对体育活动建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主动的学习动力,就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锻炼、自主学习。
2.认真做好“三备”,做到“精讲多练”。
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自主锻炼、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安排。首先,要做到认真备课,了解学生,课的结构合理,改变以往教师的“主讲”地位为“主导”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其次,师生所处的地位也是主要因素。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手段、精练的语言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活学活用,引导学生善学、会学、爱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机械接受为创造性学习,使老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依照运动教学规律,正确使用指导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否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方式的正确与否很关键。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老师的精心指导,使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从而创造性地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己学习和创新的空间,为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方便。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课堂组织形式,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
4.发扬拼搏精神,消除消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运动条件与学习结果的差异,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一方面由于客体的吸引作用和意义而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另一方面可能会由于挫折、失败、产生失望、自弃的消极情感。对于好的情感我们要保持、培养,而对于有损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消极情绪,则应尽量避免或帮助消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难度大、技术复杂的教材内容,采取精讲多练、循序渐进、减少运动量等方法,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克服困难,最终掌握动作要领。另外,加强学习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增强他们的安全感,这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5.重视个体素质差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个体发展。这样,能力较弱的学生能树立自信心,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能更迅速地提高,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差异性”的学习机会。
五、结论及对策
1.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随心所欲。
2.在自主学习、自主锻炼教学过程中,教师宜采用以启发式教育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控制局面,加强保护,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3.自主学习要求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技能,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经验,及时改进。
4.自主学习教学,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使每一个受教育的对象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拓展心理训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 教育引导 就业意识 机制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此我国很多高校开始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扩招,以期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但是一旦大量高校学生毕业,他们就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一般高校的学生相比,面临的就业压力更沉重,因此必须对他们的就业情况进行教育指导,摒弃传统的就业思路而积极进行就业转型,从等待就业到利用有效资源进行创业的改变,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推动社会更加和谐快速的发展。
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引导的意义
1.1 促进学生就业,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其他的高校学生一样,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的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还没有全面的、深层次的接触,对于就业的真实情况和相关要求还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需要高职院校进行就业的指导教育。一方面,通过就业报告会和交流会可以将最新的就业形势传达给高职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根据社会需求提升自己;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就业调查汇报,让他们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和适应的阶段,不至于一接触社会就手足无措。
1.2 转变传统思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传统的就业思路就是,学生等着社会的选拔和任用,在单位和企业中发挥自己才华。这种就业思路仍主导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为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就是以市场需求而设置的,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如今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可以将这些学习的知识用于自我创业,不是单纯地等别人发觉认可,而是用自己的创业成就让别人认可。这种就业思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通过学校的就业教育能够给予他们灵感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减少风险的产生。
1.3 培养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在学校生活,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责任感尤其是社会责任感方面还比较欠缺。而通过就业指导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即将踏上社会,就不再是简单的学生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知识阶层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不仅实现自己的自立自强还要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发展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与利益。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才能逐渐摆脱学生的思维以成熟的心态面临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
2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引导的措施分析
2.1 对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位 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强调了对敌我双方情况的准确定位,只有了解自己也了解敌人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进行就业教育指导时,首先通过试卷的方式,对到场的学生进行简单却常规的面试内容考核,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面试的初步流程和内容,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整;其次要将现代社会的就业形势向学生进行通报,包括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及就业岗位的供应情况、公务员的招考情况以及哪些专业方便就业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竞争力究竟如何。
2.2 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就业观念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正确的就业观念能够让学生轻松实现就业的愿望,而且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反之则可能将学生陷入就业困境中不能自拔。因此在进行学生就业指导时,一定要注重学生就业的信息指导和心理教育,通过信息指导让学生了解到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一些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当今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就业人员的待遇等等,让学生掌握这些信息后进行自主的选择;心理教育则主要是对学生创业顾虑的一种指导,让学生把自己担忧的心结解开,以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当中去。
2.3 完善就业服务机制,搭建就业平台 高职院校是毕业生成长的地方,对于他们的就业高职院校也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服务机制,在服务机制的作用下学生才能一步步的与社会进行良好的接触,一方面让学生顺利的完成社会的要求,包括毕业手续的办理、就业信息的反馈等,有了学校服务机制的辅助,学生可以减少大量因毕业程序带来的就业麻烦,顺利在单位或者企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初次接触社会,很可能经验不足而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进入传销团伙中害人害己,而完善的服务机制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就业的安全性。此外,学生还应该积极联系原先的校友,为同校的毕业生提供较好的就业平台,提高学校的就业成绩和综合影响力。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我国人才市场的重要成员,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承受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将更加严重。而高校通过对他们进行就业观念的指导培训,并成立健全有效的创业保障机制,来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宏坤.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与实践的发展性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9).
关键词:混合学习;高等教育 实施效果;应用研究
1. 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成效。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将混合学习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将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和讨论活动取代部分课堂的上课时间,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一些因特殊原因无法常到学校上课的学生更有时间上的弹性,且有助于减少学生和学校的开销,提高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比例。
何克抗教授认为[1]: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既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教师要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过程而也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这是把网络化学习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转变似乎说明当前教育技术理论是在回归,是在怀旧:但实质上是在按螺旋方式上升,说明人们的认识在深化、在提高,说明教育技术理论在不断向前发展。
李克东教授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有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目的是不同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而企业培训则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商业利润,企业通过培训员工使得他们熟练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是自己的员工更能掌握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绩效。这也是混合学习在对网络学习和建构主义的认识以后首先在企业内部实施的教学方式。其实混合学习模式在个体之间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能够在个体之间形成真正的互动。在企业培训中,通过混合学习能够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开支,所以很多培训机构和企业都会选择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培训。而李克东教授更加强调,如果能把混合学习模式和远程教育相结合,那么混合学习则具有更深入的内涵,更能达到教学效果。
2. 混合学习的应用模式
2.1技能驱动模式
技能驱动模式是将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6]。在该种模式中,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Email、论坛进行沟通、交互。Masie中心是一个研究人们如何学习和工作的国际性智库,它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学习的调查,该调查显示,88%学习者和91%的教学管理者认为,在自定步调的远程培训中,培训人员的指导作用尤其重要,是产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培训人员监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同学习者保持沟通交流、培训人员通过对远程学习过程的评价、为远程学习者建立和促进远程学习社区形成以及利用Email或者论坛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指导方式是获取评价最高的方式。由此可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同培训人员的主导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混合性学习模式,它有利于消除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孤独感,增强自律性,促使学习者圆满完成学习过程。
2.2态度驱动模式
态度驱动模式指的是把传统的面对面学习形式和网络协作学习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学习。该模式是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先把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属性以及最后的输出成果以及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协作的相关方法向学习者说明。这种模式是要求学习者在网络的环境中,利用在线协作学习的方式尝试学习某种新的行为。
2.3能力驱动模式
能力驱动模式指的是学习者与教育教学专家共同通过在线互动的活动形式,从而获取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方法。决策过程部分受基本事实和工作原则指导,但还需要具有通常专家才具备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学习非常适合采用能力驱动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学习者和教师在线沟通、交流、讨论等非正式交流而获取知识。因此,这种模式包括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实时在线交流活动,并通过在线交流工具进行探讨互动,对问题进行反思,从中感悟到的知识。
3. 基于WEB的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指导混合学习的实施,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开发流程,构建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型。该模型借鉴了多种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想,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混合学习的特点,加入了实施混合学习一些必要步骤,对某些步骤进行细化,增强混合学习活动的可操作性。
3.1混合学习活动教学模型
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教师以及他们之间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习活动的设计则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学习活动的设计,不仅仅是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包括学习基本流程与步骤、过程监管和评价机制的设计,对学习活动进行流程控制,规定各阶段活动的成果形式、时间进度、奖励和惩罚机制,同时还应该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引入必须的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使学习活动高效有序进行。混合学习活动教学模型可以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阶段,这部分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期分析阶段,是基础。第二部分是实施阶段,该部分是实习混合学习的核心。
3.2分析阶段
3.2.1制定教学目标
在整个混合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在混合学习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具体的学习行为,不仅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的一部分,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如果制定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必将导致混合学习活动的偏差或失误。教学目标的正确、有效制定是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基础,是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准。所以,在混合学习活动中必须非常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这项工作。
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即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学科知识和技能。第二是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策略和技能。第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主要是发展学习者非智力方面的因素。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接受教学后可以做到的行为的明确性描述,是在需求评估过程中产生,针对那些可以通过教学达到有效解决的问题而确立。同时教学目标的选择和求精是一个推理过程,通过回答一系列的问题,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关于行为和教学内容知识的一般性描述,所以必须明确化描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明确教学目标:
(1)列出教学目。
(2)根据教学目标写出学习者要做的,而且可以证实学习者达到这些目标的行为。
(3)分析列出的行为,选择最能够表达、反应目标完成情况的行为。
(4)将筛选出来的行为完整的表达出来,形成文字,说明学习者要能做什么。
(5)审查修改后的教学目标陈述,判断能表现这些行为的学习者是否算达到了目的。
经过以上步骤,就可以产生明确的、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进行后续的分析活动。
3.2.2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目的分析法确定教学目的主要成分,二是进一步分析教学目的的每一步,确定从属技能。确定教学目的的主要成分就是进行目的语句分析,即如何精确知道学习者能够做什么。
目的分析包括两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按照所要发生的学习类型对目的进行分类;
第二步是确定并顺序化完成目的所需要的主要步骤,这些主要步骤既包含行为,也包含相关的内容,并且要按照最有效的顺序安排。把目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心智运动技能、态度技能。目的分析要可视化的显示学习者完成教学目的的过程中要做的每一步,最后的产物是技能流图,它给出了学习者完成教学目的的过程中要做什么的总体框架,这是从属技能分析的基础。
教学分析的第二步就是确定从属技能和入门技能,确定在教学开始前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知识和态度,可以用一张图表示己确定技能之间的关系,最终的产品是完成教学目的每个主要步骤所需要的的从属技能框架。整个教学分析的结果包括教学目的、完成目的的主要步骤,完成每个主要步骤所需要的从属技能和入门技能。这是设计混合学习活动的基础。
3.3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描述混合学习活动具体的设计、实施的过程,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内容。
3.3.1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教学策略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目标、特定的教学内容,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2)结构功能的整合性。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必须统观教学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要素。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进程和师生相互作用方式作全面的安排,并能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反馈、调整。
(3)可操作性。教学策略是达到教学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并且可以转化为教师的外部动作,最终通过外部动作来达到教学目标。
(4)应用实施的灵活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表现在教学策略的运用要随问题情境、目标、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5)调控性。教师能够根据对教学的进程及其各种要素的认识反思,及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的进程及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推进教学的展开,向教学目标迈进。
(6)层次性。教学具有不同的层次,加涅把教学分为课程级、科目级、单元级和要案级四种水平。不同的教学层次就有不同的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有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制定首先要考虑的是将教学内容顺序化,将教学分析中的技能按逻辑分块。可以按照如下顺序制定、开发教学策略:
(1)安排教学目标的顺序,为学习者分组。
(2)指出教学前的活动、评测和增强活动应该如何做。
(3)确定计划呈现的内容和制定学习者参与策略。
(4)为各节课安排活动。
(5)统一媒体,确认或选择传递系统。
在完成教学策略的制定之后,邀请领域专家和目标学习者共同审核教学策略,并指出其中的潜在的问题,随时修改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9)37.48
[2]李广圣.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3]汪燕,郑兰琴.实践、反思与交流:聚焦国际混合式教学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5):7.11.
[4]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话教育研究.2004,(7):7.10.
[5]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和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I-6.
[6]赵国栋.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7]倪浩.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研究——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叶纪林.国外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6):53.56.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问题 对策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研究和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普遍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导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全面,认识程度不深入。其中有部分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适合全部同学参与学习,只适用于少数能力强、学习优异的学生。也有部分观点把创业等同于创办公司,也有的误认为学生的勤工助学就是创业[2]。由于高校和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很多学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一部分,没必要单独开设一门专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一门创新创业课程,也只是初步的课堂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明显欠缺。
高校和政府部门的沟通缺少有效性,使得高校的创业政策的宣传会滞后,对创业政策的理解不深入,不全面。这样会导致很多有创业意愿的同学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政策,错失了很多的良机,也使得很多创业的同学未获得相应的国家政策的扶持。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机制落后、教育模式单一、学科体系不完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机制多数比较陈旧、教育模式单一,基本多以课堂教学和讲座为主。特别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重视不够,形成了很多“纸上谈兵”的空洞理论。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和制度,难免会造成授课教师成为中心,成为主体,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的客体的局面。这种模式难免使教学脱离实际,学生为了完成学分而应付学习,会限制很多同学的发散思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同时,也有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到正式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造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零乱,授课教师各自为政的情况。
(三)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加强。大学生由于受到个人能力、专业水平、家庭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对创新创业活动缺少积极性,仅仅是由于学校的学分规定而被迫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而高校的创新创业大赛,覆盖面太窄,能参与其中的学生人数不多。这些因素都使得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理解,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四)高校缺少一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
高校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不健全,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由于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为选修课,很多授课教师是从其他专业临时抽调过来的,多数是理论型的教师,真正有过创业经历的教师为数不多。使得学生无法从课堂上获取创新创业的最真实的感受和实战管理经验。
(五)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过于形式化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把理论转化为应用的最好的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但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过于形式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建设质量参差不齐。这是因为高校和政府没有形成开放的、互动的合作模式,社会支持不足,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参与企业管理和经营。(2)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课时少,时间短,安排也不规范,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也只是“走马观花”的参观为主,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实际操作中。(3)很多高校有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但多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不会真正将比赛的成果应用于实际。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应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高校要理顺领导机制、统筹安排、明确分工与职责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实践基地教育和创业政策扶持等工作的有条不紊的开展。高校应加强与产业界的沟通与合作,力争获得人才支持、实习岗位和资金的帮助。同时,高校也应加大理论研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要定期召开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调研会,互相学习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总结推广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二)高校应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急需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高校制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应贯穿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应围绕以下三个层次建立:(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通识课程体系,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其中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创新思维和方法、创业学原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2)针对有较强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同学开设专门课程,其中包括创新创业技术和方法、市场营销、法律法规、沟通管理能力等。(3)针对有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的同学开设的各类实践课程,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帮助这部分同学进行指导教学。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团队组建于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实训指导等课程。
(二)高校要努力培养过硬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是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应坚持“专兼职结合”,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高校要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创新创业的兼职教师。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授课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进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达到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水平。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训活动环节
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采取校内创业基地、校外示范基地相结合的模式建设,来确保大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即掌握了创新创业的知识又能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校内基地的建设主要依托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科学研究相结合。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训时,可以引入“模拟公司制管理”模式,引入“创业导师”,引入“孵化器”。在校外要依靠政府和产业界的支持,高校应积极加入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园和社会的商业活动中。
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民国创业精神,提升国家及地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能否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因此,高校要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过硬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训活动环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2]屠火明,刘吕高等.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和突破[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48-51.
[3]刘丰安.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2-14.
[4]唐根丽,王艳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26):76-78.
[5]曹剑辉,周合兵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96-197.
[关键词]行动研究 教学互长
[作者简介]赵丹(1980- ),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理论研究。(辽宁 锦州 12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促进高校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lslktzijy-0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75-02
1966年,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即“专业”,此后出现了各种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其中,行动研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进而,基于教育研究者的实践研究,行动研究也迅速受到理论研究者的关注。行动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成为教师反思教学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得到了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一致认可,因其适合于实践工作者,也颇受实践工作者的欢迎。接下来笔者将就行动研究的源起、如何开展行动研究及其意义展开论述。
一、行动研究的源起及概念
“行动”和“研究”这两个概念原本是用来描述两种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行为活动,但20世纪初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首次提出。在1945 年刊发的《行动研究和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关于“行动研究”这一个理论,美国心理学之父Kurt Lewin提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结合社会现有的实际问题,并且设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而解决这些社会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定义的雏形来自于“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的理念。对于“行动研究”这一理论, 澳大利亚凯米斯教授从教育的角度做出了解释:行动研究法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加者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下列三个方面的合理性和正当性:(1)他们自己的社会实践或教育实践;(2)他们对这些实践的认识;(3)施行这些实践的所在情境。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行动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颇受青睐,也逐渐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并且在改革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大成效。行动研究于80 ~90年代间介绍到我国,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行动研究还具有“双主体性”和“合作性”。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经验,笔者对行动研究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首先,行动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范式,它以教师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目标。以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为例,合格的教师不会机械地遵循既定大纲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时时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对教学内容的增删或对课程设计的改进以及教学方法的更新,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事实上,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是行动研究,不夸张地说,教师每天都在进行行动研究。它结合了改革行动和研究工作,实现了教与研的同步发展;行动研究重在自省,即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因此,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有效范式,有助于高校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二、高校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路径
行动研究法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法是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上所从事的研究。从研究目的来看,行动研究更有针对性,而不是偏离实践教学的著书立说、理论阐释。行动研究从实践出发,将课程改革、课内外教学、校本教材开发、评估体系与教师职业发展紧密结合,是遵循“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这一螺旋上升模式的探究性研究。相对于升学压力过大,教育模式固定的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而言,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更能体现其适应性与实效性。如何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寻找教育行动研究的起点。目前在我国,很大一部分高等院校都在鼓励基础课程的改革、校本教材的开发,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行动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尽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仍然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所教知识不感兴趣、如何将教材编写得深入浅出以便学生学习、如何使专业知识更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等。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依靠纯粹的教研理论专家,还是工作在教育前线的老师做行动的研究者。教育行动研究注重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因此,应该由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第一线教师来推进课程改革、开发校本教材以及商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性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他们才能更清晰明确地找到教育行动研究的切入点,并将其联系到实际要解决的问题中来。此外,他们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对解决实际问题也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制订行动计划。在高校中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盲目行动很有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因此,在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之前,应该制订一份科学详尽、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在制订行动计划时应以以下原则为基点:以教学理念为先导、教师参与制订、方案具有可行性,三者缺一不可。计划既要包括行动的“总体计划”,也要对每一个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规划,还要与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结合。例如,开发校本教材的计划应包括下列四个步骤:首先,选定开发校本教材的专业教师;其次,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查询文献、实地调研,来制订计划雏形并限定相关行动范围;再次,考察初步形成的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需资源以及需要注重的环节,保证其可行性;最后,合理安排计划实施进度。此外,外界环境是动态的、研究者的想法也会有变化,因此教育行动研究者要注意计划的灵活机动性。在践行计划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要积极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难题。同时,就计划本身而言,也会因为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而需要变更,因此在制订教育行动研究计划时,要保证它的包容性,允许随时随地地合理修正。
3.将行动方案付诸实际。行动研究的重点就在于“行动”,实际付诸行动的技术路线则可描述为“参与―改进―公开”:“参与”,即高校教师应作为行动主体积极参与教育行动研究。“参与”强调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高校教师在和企业合作项目、做技术顾问、带领学生做实验以及指导学生实习就业等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实践―思考”的参与。
“改进”就是指问题的解决。埃利奥特(Elliott J.)认为,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和特征是“改进实践”,而不是构建理论。理论的构建和利用从属于且依赖于“改进实践”。高校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具有丰富的可“改进”内容,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规划、校本教材、实习内容、实训方案等;另一方面,还具有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教职队伍整体结构水平进行“改进”的深层意义。而且,“改进实践”就是要做到彻底改变现今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现状,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提升专任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职能;另一方面也要使兼职教师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知识缺乏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从而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双师”结构的健全和完善。此外,行动研究在校企合作时应该更为灵活、机动,要随时关注校企合作实际情况的变化,通过其他合作者、参与者的监督、评价与建议,做到适时地“改进实践”。
所谓“公开”,首先,高校教育行动研究者在行动进展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公开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其次,开展的教育行动研究不能脱离实际,而应与相关的企业、机构进行合作。调整实训方案,确保学生实习效果,促进课程知识与实际职业需求的成功接轨。与哪些企业机构进行校企合作,以何种方式进行合作,则需要进行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研究。
4.细化观察,注重行动研究的过程管理。“观察”是行动研究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即教师或研究团队作为观察主体,对行动的背景信息、执行过程、研究结果以及行动执行者进行观察与监控。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有效的工具手段对实际的行动进行观察记录,该过程要求搜集和整理有关行动研究的数据的研究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使自己收集到的证据在论证研究成果时具有说服力。
“观察”是修订行动方案、进展下一步研究的前提条件。可以采取“中立主席法”,即组织参与教育行动研究的成员进行讨论,大家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发表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成员可以对已提出的观点给予补充和完善,但不提倡否定他人观点,也禁止使用领导者的权威地位强迫他人接受某个观点。“中立主席法”的使用对高校教育行动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中的“合作性参与者”大多是接受教育的学生或合作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此时,研究者保持中立的态度来看待讨论过程中产生的多元化观点显得尤为重要。
5.深入反思,保证教育行动研究的螺旋上升态势。高校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还应主动对实际的研究行动进行反思,确保其具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严谨性。从总体上,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在行动研究“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经典步骤中,“反思”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上升到另一个螺旋圈的桥梁。教师行动研究的反思可以概括为下面三个环节:
首先,行动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整理、描述。即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归纳整理有关行动研究计划的信息、资料,多角度地描述出执行过程和相应的结果。其次,解释与评价。对行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状况要给予解释、对行动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地发现计划与实践的不一致性,进而形成是否需要修正计划的判断和构想。最后,撰写研究报告。不同的行动研究模式、具体实施步骤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断并改正,从而实现教育行动研究的循环上升,因此,应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分阶段的研究进程与结果。
三、开展行动研究,促进教学互长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践者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我国全日制高等教育系统中,绝大多数院校具有充足过硬的师资储备,然而高校教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教学科研方面更是感到无从下手。笔者认为,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或许可以为解决高校教师的诸多困惑提供参考。
1.行动研究实现教学和科研相互结合。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样,科研能力也是考察大学教师综合能力的主要因素,能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教师才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传统的教育科研对实验环境、过程及基本入门条件要求较高,使许多教师望而却步,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之间难以兼顾,因此多数教师缺乏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行动研究主张从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教学直接指导科研,这使一线教师看到了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希望。从教育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仅仅研究教育理论,无异于闭门造车,所谓真知出于实践,通过教学活动,研究者能够得到第一手研究资料,激发创作灵感,有助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发现新颖的研究课题,激发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对于实践者来说,科研活动又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及时代感。
2.行动研究促进教师反思教学。传统教师常常忽略教学反思,对教学的自我意识能力比较薄弱,以至于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仅能凭借经验和直觉艰难摸索,走了大量的弯路而且解决效果不太好。教学行动研究的尝试使得一些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行为、课堂管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刻思考,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的研究加以解决,从而指导实践教学。这种由问题到研究,再从研究到解决方法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教师进一步细化教学流程,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魅力和反思能力。
3.行动研究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空间。从20世纪60年代“行研”的提出到而后的20年间,教育行动研究的应用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这些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更加客观、理性地审视自身的教育行动,能够像真正的“研究者”那样进行研究,进而促成了反思教学、启迪自我,并最终达到改进自身教育行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完善了自我,开辟了自主发展空间,并将逐渐形成一整套基于自我指导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四、结语
现如今,大学教师普遍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他们完全有能力开展行动研究,大学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也非常有利于行动研究的开展。对从事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开展行动研究不仅能够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的主观能动性、唤醒教师参与实践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师的自主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旨在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使教师作为实践者的同时能够进行科学研究,进而优化教学效果。通过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听到来自教育实践者的不同声音,一线教师可以与同行分享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协作解决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研究不是专业研究者的专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发现的问题往往更真实,了解得更透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做研究的重要性,要善于运用行动研究的成果来完善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来面对当前语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柴华丽.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顾泠沅,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6).
[3]金辉.高职院校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关键词:高校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12-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涉及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的诸多领域,而重点是教学的信息化。对高校而言,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使命之一,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教学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的所有环节信息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现代化的过程。教学的环节涉及教学的外部环境、教学基础设施与设备、教学人员、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教学信息化不仅要使教学各环节实现信息化,而且要将信息的理论、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人员(包括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的作用。
目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教学信息化应用,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金教”工程;要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提升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信息服务教育的水平;要继续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二、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2001年7月,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正式提出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战略要点, 2004年2月,教育部又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基础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同时,有关高校启动了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的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成并正在逐步完善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系统,为高校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数字化平台、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科学的数字化管理手段。例如,高校校园网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其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许多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高校的多媒体教室数量逐年增加,基本上能够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高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建设发展迅速,初步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构建了优质课程共享平台,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及在线教学、在线讨论等功能。部分高校切实加强了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实现了跨校区图书借阅及校外访问与下载。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不但能够实现选课、排课、成绩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也能够实现学生、督导、领导的评教和教师的评学等功能。
但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各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平衡。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无论在组织领导、环境建设、资源建设还是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规划,在资金投入方面有保证,在应用方面成效显著,而部分高校的领导却不够重视,没有真正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方面,根据江苏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开展的全省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有近1/4的高校还没有成立教学信息化领导小组,许多高校还缺乏统一的教学信息化的相关发展规划与策略。调查显示已经制订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标准的占39.3%;制订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标准的占24.6%;制订教学信息化共建共享机制的占23.0%;制订和实施教学信息化建设激励政策的只占21.3%;制订教学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的占18.0%;制订教学信息化资源评价标准的占14.8%;制订教学信息化环境评价标准占8.2%。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设方面,虽然网络基础设施和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硬件建设比较到位,但无线网络建设与覆盖方面还不够普及,有的高校还没有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大多数高校校内网络教学平台是购买的商业软件,自己自主开发的不多。在已经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中,许多高校缺少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标准,在一个校园内使用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系统,不便于后期的技术维护和管理。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建设方面,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低水平建设现象严重,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资金投入也未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信息资源的统筹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根据对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虽然2010年比2009年用于教学资源建设的经费增加幅度较大,但与用于多媒体硬件环境建设和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经费相比仍然不足,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共享相对落后,建有统一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的高校只占50.8%。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队伍建设方面,一部分高校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工作,将信息网络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整合为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统一管理,技术人员相对集中,不但对教学信息化相关系统、设备进行操作、维护,并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还能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自主设计、开发相应的系统,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另一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人员则相对分散,各自为阵,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扯皮,垄断资源,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影响了所在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高校的教师虽然经过一些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但总地说来,其信息化教学的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能不精。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软件的版本持续更新,而高校教师原有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教学信息资源,即使获取了一些教学信息资源,也不能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水平不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主要还是在形式上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没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把计算机当成简单的演示工具的现象比较普遍,制作的课件绝大部分是PPT课件,主要用于课堂演示,缺乏交互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许多高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而作为信息化教学主体的大学生,其信息素养也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满足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而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热情不高。
另外,在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和软件平台建设,而轻视教学实际应用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等相继建成,而实际使用率却不高。还有一些项目的建设纯粹是花架子,主要是为应付各种检查、评比,没有真正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三、促进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1.统筹规划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教学信息化环境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化校园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基础工程,需要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保证。对于尚没有成立校信息化领导机构的高校,要尽快成立校(院)信息化领导机构,以统一领导和协调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学信息化建设。要整合高校的各类教学信息化资源,包括信息化技术人员、设施、设备、软件等,组建教学信息化工作的办事机构,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专业建设队伍,具体规划、落实教学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2.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促进优质资源的普及共享
教学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教学信息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数字资源,如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程、专题教学网站等。另一类是间接为教学提供服务的数字化资源,如各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工具书、软件等。
高校要建立直接为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中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教学资源,也要为教师应用这些资源提供指导、帮助,如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不但要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直接的资源,也要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获取教学资源的方法。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要充分利用各种免费的教学资源进行下载、存储,然后再提供给师生,以避免网络出口带宽的限制,对于互联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建立有效的网络链接,以方便师生的查找和下载。
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网站资源。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共有本科精品课程资源本科课程14344门, 高职精品课程5919门,教学录像34300段,教学课件318494个,教学案例49389份,电子教案309603份,教学大纲51405份,实验实践内容84779个。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教学资源库。
高校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为教学信息化提供更多的共享资源,并为开展研究性教学、交互性教学创造条件。由“天空教室”开发的中国数字大学城是面向大学教师的免费的互联网教学服务平台。这一平台不仅解决了一般教师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问题,提高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效率,而且通过短消息、日志、微博、个人空间、社区讨论等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在作业批改方面,设计了高效率的作业批改功能,实现了学生作业的高效批改,系统也能自动长期保留学生作业,拥有自己的教学档案。
3.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信息化,关键是要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学信息化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有明确的信息意识,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如何查找和获取信息,善于用信息技术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教学信息化要求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研活动丰富,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贡献度显著提高。一句话,教学信息化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因此,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校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沙龙、研讨会来介绍新的信息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交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也可以通过教育技术部门的短期培训,集中学习某个软件的操作、使用,或者某个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参观、学习有关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师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和愿望。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应该讲求实效,培训结束应组织考核,颁发证书。要把参与信息技术应用学习与培训作为教师和学生重要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也要积极学习和应用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积极利用高校已有的信息化环境条件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与过程中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2]郭宝增,王培光.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