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

第1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环境 大学 分析化学 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分析方法及其理论的学科。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对于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高等教育来说,在培养高校大学生量的概念、科研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分析化学还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科学,并且为学生今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分析化学学科具备了承前启后的中介桥梁作用。鉴于高等教育改革继续深化的新环境,传统上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已难以适应于高等素质教育以及满足大学生就业之需求,所以,改进分析化学学科的教学方法显得势在必行。

一、结合实际建立分析化学严谨的学科体系

在一个成熟的学科体系之中,往往需要结合学生和当前学科发展的实际,通过对内容进行更新,运用现代概念以取代经典概念。这样一来,就能让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内容用更加新颖和灵活的形式进行表达。比如,分析化学学科中的四大滴定内容就可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更为统一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适当地精简关于酸碱、络合以及氧化一还原滴定等内容,合理地压缩沉淀滴定部分的内容,同时,合理地增加一些关于仪器分析的内容,特别是要加入一部分目前已经成熟的先进分析技术与仪器,从而让教学更为贴近企业的生产一线。当然,教师还可把相关新进展巧妙地结合到教材的经典内容之中,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系统的学科体系。

二、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大学分析化学课程一般都是面向多个专业学生分别开设的,但是,该学科的大纲要求基本上是相同的。这样一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学到分析化学内容均完全一样,这就造成了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在专业针对性上明显不足。通过对不同专业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多个层次的不同教学计划,就能让教学工作更加容易展开。比如,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所学内容应当侧重于化学和环境保护有关的那部分内容。通过将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结合分析化学教材的内容分别传授给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将分析化学原理在不同学科领域当中的运用和交叉融入到教学之中,就能切实提升分析化学学科内容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的效率

分析化学课程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显得非常抽象。在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往往要引入大量图表,开展大容量的公式推导以及曲线绘制工作,这可以说是分析化学学科的重点与难点之所在,同时也是学习该课程一定要掌握的知识点。然而,假如对以上内容只是单一地应用课堂讲授的方法,是十分不利于大学生们进行理解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并茂,容量十分大,交互非常灵活,图形形象而且直观等特征。使用多媒体技术就可应用更少的文字与更多的图像、动态而直观地展现出各类比较抽象和难以进行理解的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理论学习内容,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从而活跃分析化学课堂的气氛,激发出大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成效。比如,分析化学教师在讲解关于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之时,就可应用动画,让学生们更为直观地观察到在滴定过程之中溶液pH值所产生的变化状况,尤其是在化学计量点的附近,滴定剂体积只要有微小的改变,即可导致溶液当中pH值出现显著的变化,从而深化了大学生们对于滴定突跃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四、切实规范大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

规范化的基本实验操作是大学生们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得出准确分析结果的重要前提,也是一名合格的检验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同时也是大学生们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中一定要掌握的内容。如果只是通过教师在教室中一边讲解一边进行操作,其手部的一些微笑动作,学生们就不容易看清楚,在听讲时十分容易走神,自然难以给学生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在操作过程中也往往容易出现差错。为切实解决该问题,分析化学教师在实验课中应当致力于让学生们亲手进行动手操作。为强化学生们的印象,教师应当在学生们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来回不断地巡视,对于错误的操作应进行及时纠正,并且用照相机拍摄学生们操作的视频,适时地播发给他们观看,并要求其找出其中的不规范之处,切实进行改正。由于视频中的形象正是本班级同学甚至是自己,因而大学生们往往兴趣高涨,纷纷发表意见,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并通过回忆自身的操作,将其和视频图片加以对比,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促使其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分析化学这门大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而言,假如不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实施改革,就十分容易让大学生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影响到其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为此,大学分析化学教师应当通过改进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以及大学生们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们的自学、创新以及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之能力,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刘瑟容,梁香.药学大专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

[2]王谦.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第2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化教学 缺陷 方法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速度。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教给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小学数学授课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缺陷分析

目前,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加注重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是非常正确的启蒙教育方法。传统的课程设计过于分化,而运用综合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能够贯彻所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综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一理念。下面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具体分析。

(一)“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目前很多数学教师在例题及习题解析的过程中,只是单一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也是现代教育中最为普遍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非常被动,小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产生抵触心理,并且跟不上学习进度。这样的方式就是我们所谓的被动教学,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应该改善教与学的关系设定,要通过综合化教学让学生爱上自主学习。小学数学之所以提倡实施综合教学法就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让小孩子享受并接受知识带给自己的愉悦感,这样的结果是非常难得的。一旦小孩子接受了这种学习态度,在日后更长久的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一股异于常人的自信心理。老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因为小学生对于未知的数学知识其实还是很有兴趣的,只要有了老师的鼓励,他们就会更加用心地主动学习。

(二)数学课程不集中、不分化

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小学数学的课程设计方面有很多不集中、不分化的情况,这样不仅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还会对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产生阻力。其实,数学综合化教学应当以数学基本特征为依托,结合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才能让小学生融入数学的学习中,促进数学教学顺利进行。

三、小学数学实施综合化教学的方法分析

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而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却无法解决。本文研究的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就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让小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更多的是能够真正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知识成为有意义的科学。下面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综合化教学进行分析。

(一)生活化教学方式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密切。在研究小学数学综合性教学方法和策略时,肯定要从生活中的数学入手,毕竟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运用,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数学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为其创造不同的情景,这就是综合化教学的通俗解释了。例如可以通过身边实例,为学生创设生活数学情景,然后让学生自己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学,通过不同种类的幻灯片和动态PPT将原本静态的知识和枯燥无味的架构进行活化,吸引和调动小孩子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使其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综合化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生动、形象,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这种讲课方式才是有效的综合化教学。

(三)多样化评估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凭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要多方位地评估学生的能力。教师在实施综合化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综合化地评估学生,从不同方面来考查学生的能力,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的综合化教学不仅包括学生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

本文对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后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3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 病理学 多元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4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med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pathology course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by the educator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for pathology study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carried o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athological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athology; diversified teaching; practice

病理学专业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极为广泛,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病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医学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病理学概念多、理论抽象等特点,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同时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到最低,甚至出现“厌学”心理。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局限及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极为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为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病理学知识以及改变不良教学状况,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打造多元化病理学教学模式,值得病理学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

1合理应用情景教学法,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并且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情景教学法指的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出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场景,并以此向学生直观展示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探寻出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情景教学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运用图画、实物等手段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同时利用极具探索价值和启发作用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发展脑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情景教学法,是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对学生的临床课程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教师利用具体教学案例向学生做出示范,以便调动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制作情景教学作品,比如胃溃疡、风湿病等案例。然后,为了让学生获得汲取知识的成就感,可通过授课比赛形式进行评选,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并将比赛所得分归为学生平时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有的学生还将自己的情景教学作品制作成情景剧,通过一系列表演形式,融入了疾病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等相关内容,从而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为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针对某一疾病案例向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比如在职业病矽肺介绍中,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一旦患有此病,患者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变化”的问题。如此一来,激发出学生对矽肺的学习兴趣,继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表现出众多的优势。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久而久之便能引导学生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无形中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根据情景教学作品创设出更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进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为往后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三,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2 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医学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对病理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类疾病理论知识和学会如何观察疾病形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疾病形态探索其发病机制、病程发展等方面,并且可以根据病理变化对临床现象作出有效说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为以上教学目的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并围绕其教学提出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相关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及提高学生在往后案例学习中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促进学生病理学学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选取难度适中且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的临床病例,同时保证病例具有真实性并通过网络或临床工作可快速找到。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内容需包括患者主诉、体检、临床表现等各个方面,以及设置的问题需符合学生的学习范围及所学知识点,如疾病的诊断?死亡原因分析?等。例如,在炎症章节中一例患儿因中耳炎而引发死亡的病例中,教师应首先梳理病例内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炎症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等内容,可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进行了解,并以书面报告形式完成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便能发现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且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优化教师的教学形式,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3 利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教学指的是通过多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完成教学任务以及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当前,合作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病理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一些教师虽然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首先应转变教学思想,并在合作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以此而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合作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这样一来便能有效发挥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例如,在冠心病章节学习时,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4~6人一组,成员按照男女搭配原则进行分组,并分散班干部,其次由学生自由选出组长,以及细化每位成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合作主题围绕冠心病病理学内容进行,包括疾病诊断、发病机制等多项内容,并要求每个小组在课上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在合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搜集资料,比如查找文献、网络视频等,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实物标本等,由此而看出每个小组分工十分明确。然后,在学生归纳及总结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作出适当的评价,以便让学生及时发现所在问题并得到更好的改进。最后,在讲解过程中,每组对冠心病内容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运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且不受实验时间及内容限制,一来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二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病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因此,也可以说开放性实验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病理教师可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实验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比如大体标本观察等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观察工作进行悉心指导。第二,组织学生参观病理科,由此让学生明白病理诊断的各项环节。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病理标本的实验过程,以便让学生清楚掌握标本的取材、制作、组织包埋、染色等过程。在参观过程中,便可发现学生在接触各类医学设备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并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在接下来的实验课学习中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病理学中病理学技术是极为关键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适当开展病理技能培训来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比如在组织切片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取材、浸蜡、包埋、染色等相关技能。总而言之,利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除了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病理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病理教学内容的印象,并让学生体会到病理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5 结合多媒体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形式已经成为教学工作中常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主要将教学目的和对象贯穿于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通过电脑、扩音系统等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④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法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能够将难以解释的重点及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进行详细说明。以此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肿瘤章节学习中,其生长方式、对人体组织的破坏能力等知识单凭讲授很难让学生明白,而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肿瘤的相关学习知识点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扩散,继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以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预留出讨论及思考的时间,以此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下,便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全面保证教学效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唐群,张秋雁.情景教学比赛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36-238.

② 叶劲松.病理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尝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26(2):134-135.

第4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一、因材施教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七年级阶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需要在八年级继续得到提高和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要把新课标落实到每课时的教和学上。对于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太好的同学,要采取妥善方式指出其不足,少批评,多鼓励。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听说训练,多创设情景,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二、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八年级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通过努力,他们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英语,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使他们有“成就感”,觉得“我还不错”,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大有帮助,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同他们交朋友,要多鼓励、常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第5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氨纶;标准;定量

在常用国家标准中,关于氨纶定量分析标准常用的有两个,即FZ/T 01095―2002与GB/T 2910.20―2009。这两个标准都现行有效,在实际操作中都会用到,但两个标准在范围、条件、所用试剂以及计算d值等方面略有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员容易混淆,本文将对这两个标准进行比较,以供参考。

1 标准的适用范围略有差异

GB/T 2910.20―2009中明确规定了聚氨酯弹性纤维(俗称氨纶)与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丝和羊毛纤维。不适用与聚丙烯腈纤维同时存在的情况。FZ/T 01095―2002中除适用上述的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丝和羊毛纤维外,还增加了维纶、麻、丙纶、腈纶、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

2 两个标准对同一种混合物试验方法不同

在GB/T 2910.20―2009中,无论哪种纤维,只要适用此标准,其所用的试剂都是二甲基乙酰胺,所用的试验条件也一样,即温度(60±2)℃、振荡20min。在结果计算中,除涤纶的d值为1.01外,其他纤维的d值均为1.00。

在FZ/T 01095―2002中,根据纤维不同,其试验方法也不同,d值也有所变化。具体情况见表1。

2.1 氨纶与涤纶

组分为氨纶与涤纶的织物,两种方法都适用。试验的原理一样,都是溶解氨纶,剩余涤纶。但所用的试剂与试验条件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当用标准GB/T 2910.20―2009时,其计算结果d值为1.01,而标准FZ/T 01095―2002的d值为1.00。

2.2 氨纶与棉、氨纶与粘纤、氨纶与蚕丝

组分为氨纶与棉、氨纶与粘纤、氨纶与蚕丝这三种织物情况相同。两个标准均适用,试验原理一样,都是溶解氨纶,剩余其他纤维,且剩余的纤维d值均为1.00。所用的试剂不同,分别是二甲基乙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在实际操作中,相应的标准选对相应的试剂与条件即可。

2.3 氨纶与羊毛、氨纶与铜氨纤维

氨纶d值为1.00,标准FZ/T 01095―2002中所用的试剂为氨纶与羊毛、氨纶与铜氨纤维这两种混合物情况相同。同样适用于两个标准,试验原理同为溶解氨纶,剩余其他纤维,只是在结果计算时不同,标准GB/T 2910.20―2009中所用的试剂为二甲基乙酰胺,其d值为1.01。

2.4 氨纶与锦纶

氨纶与锦纶在标准FZ/T 01095―2002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20%盐酸在常温下连续振荡15min,另一种是40%硫酸在常温下连续不断搅拌15min。与标准GB/T 2910.20―2009相比,其原理不同。标准FZ/T 01095―2002是溶解锦纶,剩余氨纶,氨纶的d值为1.00。而标准GB/T 2910.20―2009是溶解氨纶,剩余锦纶,锦纶的d值为1.00。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应引起注意。

3 只适用标准FZ/T 01095―2002的混合物

3.1 试验原理为溶解其他纤维剩余氨纶的情况

氨纶与腈纶、氨纶与醋酯、氨纶与三醋酯、氨纶与维纶这4种情况在标准GB/T 2910.20―2009中未提及,只适用于标准FZ/T 01095―2002,其原理均为溶解其他纤维,剩余氨纶。

氨纶与腈纶混合物是在(72±3)℃、65%硫氰酸钾溶液中搅拌10min,溶解腈纶,氨纶的d值为1.00。

氨纶与醋酯混合物有两种溶解方法。一种是在75%甲酸中常温下连续不断搅拌20min,溶解醋酯,剩余氨纶,氨纶的d值为1.01。另一种方法是将混合物放入100mL丙酮中,充分摇动烧瓶30min。溶解醋酯,剩余氨纶,氨纶的d值为1.01。但当对结果有异议时,应采用75%甲酸法作为仲裁试验方法。

氨纶与三醋酯混合物同样采用75%甲酸法,其原理、计算与醋酯一样。

氨纶与维纶的情况与锦纶一样。

3.2 试验原理为溶解氨纶剩余其他纤维的情况

氨纶与丙纶采用80%硫酸法,其试验方法与氨纶及涤纶一样。

氨纶与麻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氨纶,将混合物在沸腾的水浴搅拌20min,剩余麻纤维,其计算d值为1.01。

4 只适用标准GB/T 2910.20―2009的混合物

氨纶与莱赛尔纤维、氨纶与莫代尔纤维两种混合物在标准FZ/T 01095―2002中未提及,适用于标准GB/T 2910.20―2009。其操作方法与上述一样,其计算结果时d值为1.00。

5 优缺点比较与建议

氨纶与其他纤维混合物在定量化学分析时,两个标准各有优缺点。标准GB/T 2910.20―2009操作简单、易记,但其适用范围较小,而标准FZ/T 01095―2002适用范围较大,但所涉及的方法较多,容易混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每种纤维的具体情况,选择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对纤维进行定量分析。如溶解氨纶与涤纶时,个人认为标准FZ/T 01095―2002的方法更简单、省时,且涤纶在硫酸中没有损失,计算所得的数据一致性会更好一些,且二甲基乙酰胺为有机溶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相比较而言,采用硫酸法也更环保一些。

第6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使学生的情感及思维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更好的启发并培养更好的审美情趣。新课标中的这一要求为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建议。下面,笔者就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及探讨。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过于单一

高中语文包括5本必修教材16本选修教材,数量听起来虽不少,但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仍然显得过于单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若仅凭教材来实施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合理地选择一些课外阅读教材,作为教材的补充,从而提高教材的丰富性,使学生的阅读面变得更加丰富。

(二)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十分陈旧,这在目前来说是一项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其中的白话课文也基本选自于上个世纪的文章,很少牡贝文学中选择合适的文章作为教学内容,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阅读面上的滞后性。教师因适当地选择一些现代作家创作的优秀文章带入课堂中,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结合现实的更具生命力的课文。

二、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利用课外阅读来开拓学生视野

现阶段,有很多高中生所接触的书籍基本停留在课本上,很少接触其它课外书籍,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视野的开拓。课外阅读本来就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固然要全面掌握牢固,但是课外阅读也不能落下。这主要是由于课本中文章内容及体裁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拓展,极大地满足高中生的语文阅读需求,通过进行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色彩斑斓的世界。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也逐渐成为了学生获取课外阅读资源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书友会、读书报告会、小百家讲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交流以及情感互动的平台,使学生的阅读上升至更高的高度。

(二)以文本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案设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必须做好带头作用,因此语文老师也应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虽然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语文都是我们的母语,但是语文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心服,那么他最基本应该在阅读上有所优势,此外在阅读教学中也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独特的思考意境当中,对于文章中的不同内容展开不同形式的讲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材中的价值与意义,依托文本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本意,同时再现出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人生阅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讲解,不断地将学生引向阅读探究的。

(三)落实学生主体 呵护个性解读

个性化阅读属于自主性阅读范畴,它是指阅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以及认知来把握文本的内涵思想及作者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去发现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文本并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从而产生自己的独特体会。此外,个性化阅读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征,我们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家庭背景以及人生经历,因此在进行阅读时对文本产生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猜想到学生在阅读结束后所得到的结论也会千差万别。对于这些截然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否定或批判,而应怀着宽容包纳的胸怀,给予学生肯定的目光,并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理解,使学生的心境得到有效净化。

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提到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些学生会认为文章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而有一些学生完全无法理解这种忧伤之情,并向老师提出质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抓住这一契机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深入探究来寻找正确答案,例如经济上的困难、身体上的问题、工作中的失意、家庭中的不如意等。学生的解答多彩斑斓,教师应给予赞赏及指导,同时要求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来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也不能完全偏离文章的核心内涵与思想,不能任由学生进行胡乱发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种教学方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能拓展学生更开阔的视野,引导学生形成更强的阅读能力。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高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其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耐心解决,引导学生朝着个性化阅读的方向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武兰.问题与改进阅读教学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片断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02

:87-92

[2]刘h.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鉴于12则《老人与海(节选)》课例的比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10:101-102.

第7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分析方法和手段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辩证统一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及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广泛应用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有长足的进展,在理论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化学分支学科。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其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化学实验的考查方式倾向于“定性加定量”,这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经常会遇到。例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由于二氧化碳的通入量不同,导致反应现象及产物均不同;又如催化剂的量不同,导致反应速度的不同;反应温度的不同,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溶液浓度的不同,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2011年苏州中考化学第35题以鸡蛋清为研究对象,分别考查硝酸溶液的浓度对蛋白质化学反应和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硫酸铵溶液的浓度对蛋白质盐析的影响;这个题目充分反映量对化学反应现象和结果的影响,值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思考和借鉴。

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周期表,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原子量大小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地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数(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以原子序数排列,原子序数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这就为化学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问题奠定了基础。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方面的分析。具体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定性分析是一种最根本、最重要的分析研究过程。

在对溶液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学习中,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如何区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是溶液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在讨论溶质溶解性大小时,我们适时学习溶解度――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有了溶解度,我们就可以把物质的溶解性分得很细致。

表1 常温下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因素属于定性分析,其定量表示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所以,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再如在分析工业冶铁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量变引起质变,量变质变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尤为明显。化学变化是千变万化的,而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同样会遇到量变和质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何定性和定量。

化学变化从本质上讲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新物质,即不一样的物质,这可以从新物质的颜色状态等角度加以分析,属于定性分析问题。例如:面粉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其中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黑色固体,产生了新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和。其微观解释是: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这一些又属于定量分析问题。例如: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蓝色)里,当反应结束(会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将严格等于铁钉的质量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之和。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具有不变性。不论如何分割或溶解,质量始终不变。在任何化学反应中质量保持不变。例如,燃烧前碳的质量与燃烧时空气中消耗的氧的质量之和准确地等于燃烧后生成物质的质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有区别的。首先是手段不同,定性分析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定量分析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例如:在研究溶液的酸碱性时,采用酸碱指示剂,300多年前,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化学实验中偶然捕捉到一种奇特的实验现象,为洗掉花上的酸沫,他把花用水冲了一下,一会儿发现紫罗兰颜色变红了。他推断,不仅盐酸,而且其他各种酸都能使紫罗兰变为红色。为了获得丰富、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采集了药草、牵牛花、苔藓、月季花、树皮和各种植物的根……泡出了多种颜色的不同浸液,有些浸液遇酸变色,有些浸液遇碱变色,不过有趣的是,他从石蕊苔藓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酸液能使它变红色,碱液能使它变蓝色,这就是最早的紫色石蕊试液,波义耳把它称做酸碱指示剂。其次是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表达。例如:用酸碱度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是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相关的考题有:我省苏北有些滩涂地区的土壤被称为“盐碱地”,当地农民常用引进内河淡水浸泡再排水的方法改良碱性土壤。若以土壤pH为纵坐标,浸泡水次数(m)为横坐标,下列能正确表示土壤pH变化的图像的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虽然有高有低,但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更科学、准确,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第8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归思想 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20-0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中也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喜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的的应用比较普遍,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通过化归思想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思维能力,能够将数学学习中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1 化归思想概述

化归思想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让学生利用相应的学习技巧将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将学生感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化归思想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化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可以让学生在解决相应的问题时不断的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从而提升其教学效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掌握在数学学习中知识的基本规律,争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化归思想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数学学习知识的一种高度概括,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 中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方法的应用

2.1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挖掘其中的知识。在中学数学学习中隐藏着很多的数学学习的思想以及方法技巧,但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时学生往往不能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潜在知识进行挖掘,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实数的相关运算,在减法教学时可以转为为加法,除法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转化为乘法。解方程知识的学习,方程组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最后都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不规则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学习都可以转化为三角形的知识。通过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化归的思想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2 在解题中进行化归思想的强化

在中学数学中可以渗透化归思想,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归思想的渗透,学生就会在无形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外,更为重要地是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理论的应用就是在解题过程中。为此,教师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中学数学知识时会先学习到相关的理论,在学习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时,在学习时就会先学习到相关的定理,然后在解题的过程中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达到巩固的目的。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可以内化到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相关知识,其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学生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在解面积的相关问题时,可以将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归纳到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中,例如,在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中一般都可以划归到三角形全等或者是平行四边形等的计算中。在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不熟悉的知识化归到熟悉的知识,从而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在教育教学中也被广大的教师所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化归思想的应用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以简单的形式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挖掘其中的知识。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理论的应用就是在解题过程中。为此,教师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文艳.初中数学化归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13:47-48.

[2]李海智.基于化归思想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

2015,16:106.

第9篇: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转化;学习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00-01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一些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形成的学习障碍,经过观察与分析,我逐渐找出了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缘由。虽然他们大部分都很聪明,但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的智力水差很大,这说明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确存在障碍,而造成这种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与家庭密切相关

首先,这些学习障碍的学生中有些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因从小受父母溺爱,养成了心血来潮时就学习、心情不好时就不学的毛病,学习语文更是三分钟的热度,而他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及时矫正这种习惯的必要性。现在他们长大了,其父母才把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习惯提到日程;但改变一个人的习惯绝非易事,他们既嫌麻烦,又没有恒心,于是他们把转变孩子的希望都寄托于学校和教师。其次,农村相当部分的学生家长迫于生计,整天奔波在外,无力、无心顾及孩子。家庭配合、监督教育的缺失和空白以及本身语言能力的有限使这些孩子从小就没养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再者,部分家长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这些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顾和优待,把一腔的“热情”交给了老师,然而教师往往给予每个孩子的只能是均等的关注。

2、学校对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比如,有些老师在授课时有意、无意忽视了一些接受能力弱、对知识再运用能力差的学生,加之学校的不够重视,造成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教育不均衡;有些学生有问题向老师求教时,老师不是和颜悦色、极富耐心地解释讲解,而是讽刺、挖苦、甚至厉声叱责。有些老师也深知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但却无心或不愿一对一地辅导等等。

3、个人因素是学生学习障碍的直接诱因:过分紧张,学习效果不佳

这些学习障碍生成绩不如其他同学,在同学面前总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他们也想学习上与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感。同时他们还担心自己学习不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责骂,过度的焦虑又使他们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去帮助这一部分语文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尽快地走出学习的误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小学生的思维基本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记忆。直观教具如教学卡片、实物、多媒体展示等。

2、多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及时肯定和表扬学困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可以产生其要求进步的动力。因此在语文课堂内,多留给学困生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让他们朗读事先读过多遍的课文,句子和对话;叫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表演……让他们感觉到“我也行”。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

小组合作学习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最大的优点是面向全体,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缺点是优等生是“亮点 ,学困生是“陪衬”,较少受关注。所以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如果能把眼光更多的放在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身上,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提高自信;多让同学在小组内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来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学习的成功,相信效果一定非常的显著。

二、指导给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科学的方法

1、指导学生科学的词语记忆方法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词语、古诗和简短的小文章是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此,低年级学习词语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困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其实,在词语记忆过程中,运用每天记一个或几个的方法,相信日积月累下来,学生的词汇量会越来越多,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帮助学生养成预复习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只重视课堂上老师的听讲,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却忽视课前课后的预复习工作。相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复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要求学生回家读通课文,并挑出不懂的词句,记录在作业本上。对于刚学过的知识,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并鼓励学生勇敢克服学习当中的困难、战胜遗忘,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复习、记忆和操练。

3、养成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