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

第1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路径构建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行,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既有利于大学生分析自我,发掘潜能,提高职业核心竞争力,又可以有效控制大学生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的无序性高流动的现状,对于促进个体和社会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只是近几年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及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才开始探索,根据笔者所作的调查,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国高校还没有看到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甚至把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使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季节性特征,学生入学之前的学习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甚至有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仍然缺乏理性。

2.高校的就业指导早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要求。尽管当前有部分大学生依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但在就业困难的重压之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欲加关注,从而增加了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再者,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局限性大,学生满意度不高。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践性。当前,很多高校视职业生涯规划随意性强,不规范,不能体现针对性。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不同,有的安排专职指导教师,有的则靠社会力量,虽然能促进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和理解,但会导致内容重复,资源浪费,不利于学生获取更多实用的资讯。

4.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专业人员,但当前很多高校的指导教师都由辅导员担任,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常常力不从心。部分高校有意培养专业的职业规划师资,但往往由于时间、经济等原因而搁置,致使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参差不齐,缺少规范的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对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独特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六大模块对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涉及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促进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成功更是具有重要作用。这里主要介绍具有重大影响的三个理论。

1.帕森斯特质因素论

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指导理论,也是用于职业选择的经典理论,1909年美国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焦点的观点。其基本假设是:个人和职业都具有稳定的特点,而适当的职业选择就是要在二者之间进行匹配。帕森斯讲解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特质,即应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因素,即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的条件、所需知识与在不同岗位上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上述两者的平衡。帕森斯认为选择职业的关键点在于个人的特质要与特定职业的要求相匹配。

2.霍兰德职业类型理论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提出了职业类型论。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影响最广泛的理论。主要原则有: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延伸与表现,个人的兴趣即人格;同一职业群体的人具有类似的人格,因此其对很多情境会有相似的反应方式,进而形成类似的人际环境;人可以分成六种人格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人所处的环境也可相应地分为六种: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功的基础。

3.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职业决策理论非常注重生涯决策的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即使个人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职业世界信息,也未必就能做好生涯决策,而人的整个生涯发展过程必须不断面临生涯决定的问题,因此决策在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这里简要介绍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它包含做出一个职业生涯选择所涉及的各种成分。金字塔的中部被称为决策技能领域,包括进行决策的五个步骤即:沟通、 分析 、综合、评估、执行。在金字塔的顶部是执行加工领域。最底层是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与职业知识。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决策,它展示了解决职业生涯问题的过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嵌入的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嵌入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理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并知行合一。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各个模块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进行职业规划理念和意识的教育。根据具体专业的特征及就业领域等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职业生涯,帮助他们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并初渐了解职业内容,认知自我。帮助大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思考未来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针对性、积极性。

2.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尤其是在培训与开发模块教学中要通过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技巧、专业分析等教育。如利用教材中的测评方法,让学生进行职业测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还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动机水平。引导学生根据其自身实际、社会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

3.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在教授工作分析、胜任力模型、培训与开发时可通过职场人物访谈、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会应用合理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程序与方法,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

4.加强对大学生求职过程的指导

教师在进行招聘与配置、劳动关系管理模块教学的时候要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训练、模拟面试、面试录像等手段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毕业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建立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提高面试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式,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抒解负面情绪。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淑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J].华章,2011,(04)

[2]刘亚蓓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概述 新疆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2011,12,09

[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印发)

第2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论文摘要:学校与教师的雇佣关系中存在内隐的、非正式的、未写明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在教师生涯不同阶段,会产生教师与学校之间各种正、负向相互关系。探析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对提升教师满意度、组织认同感,促进“有效”教师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同时,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保障,自身也必须面对生涯成长与发展的问题,它所涉及的将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和一种生命的行动,它与院校发展、学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反之,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促其生涯发展的现实迫切性与必要性。鉴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没有生涯教育和规划指导,对教师成长采取的是自然适应过程,在配套的教师始业教育、业务培训、教师专业定位辅导方面没有制度保障,使得高职院校教师自我提高动力不足,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工作积极性发挥受阻。而心理契约在教师生涯不同阶段,会产生教师与学校之间各种正、负向相互关系。因而,探析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对提升教师满意度、组织认同感,促进“有效”教师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高职教师心理契约内涵

雇佣关系中存在两种契约,即正式的、载明的契约和非正式的、隐含的心理契约,这两类契约同等重要,均包含权利、义务和期望。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契约的主体是教师在组织中的心理状态,而用于衡量这种心理状态的三个基本概念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其中,以工作满意度最为基本和重要。基于心理契约进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而实现教师对学校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热情。

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双向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教师心理契约形成是内部过程与外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契约永远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会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动,关键事件也是引起心理契约变化的影响因素。教师与学校心理契约存在四个层面的责任感知关系,即学校的责任感知、教师的责任感知、教师对学校的责任感知、学校对教师的责任感知关系。任何一方契约的破裂或违背都将会对另一方造成重要影响,如教师感知学校看待自己的工作表现的方式将影响他们对报酬的感知。

二、心理契约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心理契约内容包含成长和晋升的机会、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等,而职业生涯管理也包括成长和晋升、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等内容,因而,员工的心理契约与职业生涯管理存在密切联系,即组织若不能满足员工的心理契约,也将影响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同理,高职院校管理者更加有理由根据教师心理契约特点来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问题。高职院校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特别是示范性建设院校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综合素质则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面对着更多的压力与挑战,这也影响了教师与学院的心理契约。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价值取向,它包含教师在生涯过程中提升其工作的所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是职前培养、新任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直至结束教职为止的整个过程。

高职院校教师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具有不一致的心理契约特点,从而影响心理契约违背与调整的行为指标。职业发展越成熟,心理契约越发关注个人、专业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教师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契约的破坏与离职率呈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率成负相关。可见,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加强教师的忠诚度和维护教师心理契约。高职院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要考虑如何维持教师组织承诺,从而降低教师的离职率,充分调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之关键是引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并通过提供培训、继续教育实践等途径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目标,依此学校及易得到教师的忠诚和奉献;同时,教师职业的成功和忠诚将带动学校自身的发展,有效促进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对心理契约相关责任的感知不同,对组织责任履行程度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实现教师与高职院校职业生涯管理之间的双赢,就要遵循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与心理契约动态匹配,使职业生涯管理活动始终切合心理契约的发展特点,在动态中保持平衡,最终实现教师与高职院校组织间心理契约的共同发展与良性循环。

首先,稳定教师职业心态。职初期教师多处于青年阶段,正在逐步获取组织环境的各方面信息加深对院校组织相关工作的了解。这一过程既是学校组织考察教师能力与品行的阶段也是教师考察学校组织的目标、环境与自身的目标、价值观是否匹配的过程。此阶段对教师生涯管理的核心是帮助他们稳定职业心态。具体做法是,通过书面材料传递新高职院校组织的历史与现状的相关信息,加深青年教师对学校的了解;通过领导与教师的谈话,加强双方了解与沟通,让青年教师感受到高职院校组织的重视,强化组织认同情绪;建立优秀教师或年长教师的帮带对子,让青年教师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与职业目标。

第3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关键词:主题教育月;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26-03

一、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特殊性

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对于一般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说,有其特殊的一面,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目标具有具体的指向性,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更多的限制线,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长期性。一般来说,他们在入校学习之前或入校之时,均已与当地教育局签署协议,由政府出资免费培养,学生学习期满毕业后,根据协议规定回原籍地农村小学任教。

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与高中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区别在于学生入学年龄小,心智不成熟,部分学生在选择接受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的时候比较盲目,导致入校后呈现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另外,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可塑性强。初招的学生入校大多为14、15岁,正处于可塑性非常强的年龄段,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明白以后工作中需要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将工作做好,并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学习和演练中培养职业情操,提升职业理念。

二、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职业情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情谊,笔者曾对所工作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1级1318名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还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职业情谊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下几点。

1.学生入学动机多样化,接受免费师范教育成因复杂。我省推行初招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旨在通过培养优秀的农村一线小学教师,继而推动我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更好实现。为了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就读,这一培养模式提出了“免费”、“解决就业”等优惠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决定学生选择接受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的主要决定者是学生的父母、亲人,比例占到了51.53%,其次是学生本人,所占比例43.17%。对于吸引学生接受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的具体原因,37.86%学生认为免费教育,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4.89%学生认为跃过高中阶段直接读本科不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只需参加对口升学考试,且学制缩短一年;21.47%学生认为是因为就业有保障,而仅有15.78%学生是因为立志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而选择接受六年免费师范教育。

2.学生学习自信心不够,自我效能感比较差。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觉知或信念。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对其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著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西蒙和班杜拉纷纷表示,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提升学生自己设定和实现学业目标的能力,会影响学生的职业情谊以及他们对于职业的承诺水平。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专业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吗”这一问题,分别有31.49%、55.24%、10.54%和2.73%学生选择“非常赞同”、“赞同”、“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选项。而对于是否能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以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37.41%的学生表示不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目标实现能力方面的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信念。

3.学生对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师范生教育政策理解不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选择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出于经济考虑。这使得有部分学生在心底里滋生了一种自卑情绪,认为“过来读书的都是家里条件差的”“我爸爸妈妈没工作,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要念书,如果家里经济情况好点,我是不会过来的”“本来是成绩很好才能考上,但毕业了必须回乡下教书,到时候别人会笑话我的”……(引号中内容均摘自对部分同学进行补充访谈时获取的信息)。总的来说,将“择优政策”理解为“扶贫政策”,将“为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公平服务”理解为“先占政策的便宜,再被迫赶回农村教书”,学生对于政策的不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情谊的发展。

三、以“主题教育月”为阵地,培养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职业认同感

所谓“职业认同”,是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相一致。2009年,《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教育部曾对近3万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只有18%的教师希望子女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有63%的农村教师不希望子女将来也做教师。这从侧面说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并不高。教师作为一个以教育人、培养人为己任的特殊职业,职业认同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甚至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如今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比较低是一个事实,尤其是农村教师。农村教师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承担着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其专业化程度的发展,影响着农村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1.紧扣一条主线,明确指导思想。所谓“主题教育活动”即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开展,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类型活动。它把学生视为行为的发动者、主动者,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的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每一月份均需围绕主题有侧重地开展相应的学生工作,并做好工作总结,最终构建有重点、有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体系。“主题教育”的主题涉及内容应尽可能广泛而全面。从理想到纪律,从责任到使命,内容体系应该涵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工程要求的各个领域。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每月突出主题,年度系统整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基本原则;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自己的职业理念。

2.抓好两支队伍,夯实组织基础。“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开展,重在引导,贵在落实,要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大要素,其中,教师中的关键在于学工系统工作人员,学生中的关键在于学生干部。第一,学工系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学院层面学工人员负责全盘把握,系部层面工作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就具体落实而言,系部层面学工系统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工干事、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始,应该向全体学工干事、辅导员和班主任发放学期“主题教育月”活动计划,明确每个月份的学生工作主题,并要求各位老师认真落实。各月主题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规划、有成效,并将“主题教育月”开展情况纳入对各位老师和各班级进行评比和奖惩的考核体系。第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主题教育月”各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干部的安排部署和直接参与。根据学院统一部署和系部学生工作实际,一般来说,系部均设立了学生团委和学生会,各班级设立了相应的团支部和班委。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可以考虑由学工队伍中的职业引导和就业管理专干在学生中选拔和培训部分干部,专门负责“主题教育月”活动的相关工作。

3.依托三个载体,增强工作实效。学生工作的开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需要紧密贴近学生生活与身心的实际,更需要抓方式、抓载体,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一,课堂教学载体。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中,让学生领会月教育主题。第二,课外活动载体。校园课外活动的发起者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组织和班级,通过校园活动的展开,高密度、高强度地宣传月教育主题,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第三,社会实践载体。通过与月教育主题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了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了解优秀农村小学教师;走进农村小学、走进农村小学学生。除了充分利用这三大载体,还应当做到:每一个月份都要重温上月主题、主抓本月主题、过渡下月主题,确保思想指导不断线、社会实践不断线、职业引领不断线。

参考文献:

[1]朱俊,石学云,刘芳,王亚宁.公费师范生职业倾向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2]刘屹.公费师范生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优势与不足[J].教育前沿,2009,(3).

[3]路正社.公费师范生就业定向化分析及对策研究―如何使公费师范生走向基层留在基层[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108-112.

[4]白显良,王华敏.加强公费教育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第4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服务体系;培养质量;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学习环境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越来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由政府、高校、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共同构建的综合体系,只有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建立起密切联系。齐抓共管,整体优化,才能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我们无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我们要以高校为着眼点。立足高校就业工作实际情况,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建立并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一、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的实质就是高校把培养的学生输送到社会,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既要培养学术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还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其关键是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能力结构能否满足社会实际需要。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首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增加一些应用型较强的专业,甚至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一入校就知道“出口”。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训练。其次,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变“被动式学习”为“研究式主动学习”。第三,要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快知识更新,以确保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本专业知识的前沿。第四,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有实践动手能力;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具备组织管理和沟通协作能力,从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完善就业指导模式。引导学生正确择业

(一)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培训,促进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

当前,我国各高校已经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但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加之其事务性工作繁多,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针对性、高效的就业指导活动。如果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那么无论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都难以取得就业指导工作所应取得的最好效果。因此,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培养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者,使就业指导人员形成一个专家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是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做到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不仅要加强学校就业指导职能部门的人员素质,同时还应在院系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调查研究、全校就业工作组织协调等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明确学校和院系的分工,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将就业管理及服务重心下移,在院系中设置就业指导人员,并使其分期分批通过“就业指导师资格考试”,获得就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专职就业指导师代替院系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职能,使院系在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中成为一个有机部分。

(二)实现就业教育与指导内容全程化、系统化

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职业观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全程化、系统化。

1.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本着实用性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大学生活各阶段特征、规划任务进行策略指导,分模块进行安排。一年级要重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并结合所学专业,制定出符合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目标,为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二、三年级侧重就业观念引导、就业心理素质指导、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和教育,同时开展就业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并引导学生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宽知识面,有针对性的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四年级要重点对学生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服务。

2.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教育活动

在开展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教育活动。可以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系列讲座,聘请相关就业指导专家、社会成功人士来校讲学,为同学们做就业指导方面的报告,畅谈其成长和创业的经验体会,激励大学生的成就感和创造欲。

此外,还可以开展与就业相关的系列培训课程,进行实战性就业指导。例如,可以尝试引进一些职业技能考试的培训课程,如全国计算机技术证书考试的培训、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培训、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考试的培训等,帮助同学们在学有专长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鼓励同学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便其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邀请多年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考研辅导的专家莳柬授课,举办公务员考试辅导班、考研辅导班等,帮助即将应试的毕业生增添成功的信心;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等学生群体组织,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优势,并以此作为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的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点燃学生就业、创业的激情。

3.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广泛开展个别指导,提供个案辅导,是未来大学生就业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引进“人才测评软件”,定期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方面的测评,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志趣的最佳结合点上规划自己成功、成材的道路,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生介绍各类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使他们对自己将来选择何种职业有所准备。在学生求职的过程中,还可以定期举办小型的模拟招聘会。给学生创造“实战”环境,进行“实战”性指导,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具体求职技巧的指导,指导毕业生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4.鼓励自主创业

目前,中国的创业教育还不成熟,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还没有把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需要在大学教育中获取的意识和行为特性。然而,大学生自主创业将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这样不仅使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多一种选择的机会,还可以帮助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因此,在创业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世界性潮流的同时,我们对创业教育应有积极的回应。高校要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设立创业咨询服务机构,举办创业讲座,开展创业活动,并尽力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创业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业技能;要把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有关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宣讲到位,充分利用好。如辽宁省政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的优惠政策涉及税费减免、贷款担保和贴息等目前已达20余项,2007年又实施了“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工程”,政府拨款设立“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资金”5000万元,并构建省、市、县、高校多层次大学生创业堵训和孵化体系。这些体现党和政府关心大学生就业,贴近大学生自主创业而设计的优惠政策,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坚实有力的“发射器”和“助力器”,如何让大学生们人人皆知、积极响应,并指导和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学和培训,改善创业教育的支持环境,是当前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

三、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作为供方的大学毕业生”、“作为需方的用人单位”以及“作为服务方的高等学校”三大要素构成,是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就业有形市场、无形市场两个方面。

在建设有形市场方面,学校要保证经费投入,搞好就业基地建设,组织好校园就业双选会,不仅要保证每年至少举办一或两次大型的就业双选会,还要不定期地以院系为单位召开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小型就业双选会,确保学校及各院系都有自己的用人单位关系网,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双向选择的平台。

在建设无形市场方面,要建设好学校就业网站,制作“毕业生推荐网页”,同时实现与其他与就业相关的网站的链接,实现资源共享。还要畅通用人信息渠道,实现用人信息与学校就业网站、学生手机短信、学校食堂海报栏、学生寝室、教室、图书馆、校园广播站等连接,利用一切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可利用资源,使用人信息渠道畅通、高效。

鼓励与指导学生参与网上就业双选会。进行网络求职是一种新的就业工作方式,也是高校建设无形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利用网络快速、便捷的优点,具备传统就业模式所没有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就业职能部门、用人单位三者之间实现瞬问互动,成本低,效率高。

四、积极营造就业知识学习氛围,服务学生就业

第5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模块;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57-02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教学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改变休闲方式、丰富休闲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与之匹配的高质量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加快高校休闲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必然。虽然休闲专业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专业学科中并非新生事物,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学科类别、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于2008年,依托旅游管理专业群示范项目建设大背景,凭借与荷兰应用科学大学以及莱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项目教学模块设计与运用推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在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模块设计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模块的设计从休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多渠道开展行业与企业调研,收集休闲服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信息,由相关企业人员确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核心能力的要求后再由学院就知识、技能、态度进行能力整合,并制定专业教学能力体系,设置项目核心课程、项目辅助课程、个人发展课程、选修课程等四大类课程(见图1)。其中,项目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为直接服务于项目(既可以是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任务,也可以是源于教学需要而自行设计)的课程安排,旨在增强和锻炼学生高质量完成项目所需的能力;而个人发展课程与选修课程则可以自成体系,其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目前,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教学体系设有认知休闲行业、高尔夫服务与运作、休闲产品营销三个项目模块。在项目模块的设置上由面到点,有效实现了学生对休闲大行业、高端行业以及具体企业的认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态度的养成,创造性地将专业教学与学生集中实习、就业(创业)紧密衔接。

项目一:认知休闲行业 认知休闲行业项目面向休闲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选择某一休闲产业类型,通过对一定区域内这一类型相关休闲机构或企业的实地调研以获得对休闲行业和业态的认知,最终完成《休闲行业调研报告》。该项目核心能力分解整合后对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要素的基础要求及对应课程(见表1)。

项目二:高尔夫服务与运作 高尔夫服务与运作项目是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模块体系中针对高端休闲产业高尔夫方向设计的专业教学项目。学生在经过认知项目对休闲行业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以高尔夫产业为切入点,对高端休闲产业进行深入体验和接触。根据一般高尔夫球会球童服务与运作的特点和规律,高尔夫服务与运作项目为每个团队具体设计两项任务——编写《高尔夫服务手册》、准备并参加高尔夫球童服务大赛。与认知项目有所区别的是,高尔夫服务与运作项目不再由学生团队自由选择行业中的一个或部分企业(机构)作为调研和服务对象,而是要结合学院指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际,经过至少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实训后对实习俱乐部高尔夫球童服务与运作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编写的《高尔夫服务手册》突出实用性和适用性,并最终反馈至实习俱乐部。实习俱乐部对手册验收与评价将作为评定项目通过与否的重要依据。项目进入尾声后,各项目团队针对高尔夫球童服务大赛进行准备和策划,项目(专业)导师、企业兼职教师(实习指导)和实习俱乐部共同组成评委会,重点检验各项目团队的专业技能与对客服务情况。高尔夫服务与运作项目模块能力与课程体系(见表2)。

项目三:休闲产品营销项目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完成认知项目和高尔夫项目的基础上已经对休闲行业和高端休闲产业形态有所了解。同时,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后,无论是在对行业的认知方面,还是个人能力方面我们都有所提升,以便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为了加深休闲专业学生对休闲企业其他工作岗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结合休闲企业的营销工作需要设计了休闲产品营销项目。在此项目模块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与努力真实参与到某休闲企业中,完成休闲产品设计(选择)、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开发研究,并进行产品营销实践。项目进入考核阶段后,各项目团队不仅拿到销售成果与回报,更重要的是将营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提交到合作企业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真正实现学院、学生、企业三方共赢。与认知和高尔夫项目模块相比,休闲产品营销项目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更加全面。特别是营销策划、对客服务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学生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要注意将实用与应变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围绕项目展开课堂教学。休闲产品营销项目模块能力与课程体系(见表3)。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模块设计评价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模块设置基于专业整体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整体能力归纳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的基于企业真实任务或职业能力并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项目模块。项目中学院教师充当专业导师、项目导师角色,开发项目手册,规范项目教学的流程、角色与职责、运作模式。休闲专业项目教学模块设计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完成了教师和学生角色、作用的根本转变。在项目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中做、做中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促成了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不同项目模块中担任不同的团队角色,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任务。教师的角色则从“授人以鱼”转变成“授人以渔”,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项目教学模块设计改变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现象,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了专业基础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在三个项目模块有机串联的基础上,教师、学生不再闭门造车,冲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于企业,培养从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增强,从根本上实现了实用人才服务企业和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项目教学模块设计极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成为休闲行业实习、就业市场的抢手人才。实践证明,通过项目教学模块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较高自信,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特别是在沟通、协作方面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相比尤为突出。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与就业岗位密切结合,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工作时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具有较大的能力提升空间。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三个项目教学模块在设计上考虑到项目目标的层次递进需要,将教学活动置于开放的企业(社会)环境之中,项目任务和执行过程真实,项目成果和考核物化有效。但也应该注意到,项目模块功效的实现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譬如项目过程中教师角色的指导能力和监控力不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与项目关联度不够紧密、项目考核评价激励效应发挥程度较低等。专业项目教学模块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不断完善发展模块的内容与设计才能迎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张明洪.高职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1:121-123.

[2]张玉峰.高职旅游类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模式的探索——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43-48.

[3]姜大源.职教课改:从“做加法”到“做积分”[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Z3):3.

[4]郝俊.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项目课程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11):181-182.

[5]齐洪利,董玉菊.荷兰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借鉴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25):99-102.

第6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6S管理体系;华润集团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7日

平衡计分卡是1992年由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罗伯特·开普兰与诺朗诺顿研究所的大卫·诺顿共同创立的,创新性的提出了从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和学习成长角度来衡量企业的业绩,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它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华润集团作为一家多元化企业集团,身处市场前沿,不断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平衡计分卡为导向的业绩评价体系较好地适应了多元化控股集团的管控要求。它的成功为我国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华润集团简介

(一)华润概况。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21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1,200多家。华润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其中,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华润旗下“蓝筹三杰”。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

(二)经营管理理念

1、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为合理配置资源,形成行业竞争力,华润确立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经营方针。集团在有限领域内建立起相关联的多元化业务,由此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整体业绩平稳增长;而旗下利润中心则以竞争战略为导向,开展专业化经营,努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地位的专业化企业。

2、华润特色的6S管理体系。6S是6个System的简称,即:业务战略体系、全面预算体系、管理报告体系、内部审计体系、业绩评价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6S体系是华润从自身特点出发探索的多元化控股企业管理模式,是华润的核心管理体系。6S将华润的多元化业务与资产化分为战略业务单元,并将其作为利润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

6S中的业绩评价体系是以平衡计分卡(BSC)为总体框架,以关键业绩指标(KPI)为构成要素。华润的业绩观不仅包括财务指标的改善,还要包括资产素质的提高、组织能力的提升、业务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各个方面,是均衡、全面、高品质的业绩。

二、平衡计分卡应用实例——以华润集团为例

(一)财务层面。在财务层面,华润集团以提高股东价值为最终目标,从收入增长和生产率提升两大战略层面,将财务指标分为增加收入、提升客户价值、改善成本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四个方面的细化指标。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4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截至2010年底,拥有总资产5,859亿港元,净资产1.143亿港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13.4%,同此上升3.66个百分点。集团资金状况良好,现金流充裕,获利能力继续增强,整体资产素质继续改善。

(二)客户层面。在客户层面,华润集团把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在此基础上,从产品特征(如:价格、质量、可获得性、可选择性、功能)、客户关系(如:服务、伙伴)企业形象(如:品牌)三大层面讲指标细分。主要评价指标有: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量、客户保持度、新客户的获得率、客户获利能力、市场份额等。在实际中,华润集团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1、产品质量保证。2010年华润集团科技投入6.2亿元,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产品品质,推出了新产品,提高了企业竞争力。2010年华润万家在全国所有门店开始推广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硬体设施、设备,人员管理,到现场操作,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规范体系。华润五丰下属利润中心均通过了IS0220册或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了食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安全风险可控。华润置地通过发展高品质产品,赢得了市场赞誉,树立了绿色企业的形象。

2、售后服务。2010年华润雪花啤酒通过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和售后服务制度,将客户投诉降到最低。华润五丰完善了售后服务体系和应对客户投诉的体系建设,通过800、400免费电话收集处理顾客意见和投诉,公司总体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100%。华润北药建立了药品退货管理制度,设专人负责产品召回工作,建立药品召回操作规程。本年度华润连续第8年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推动了10家利润中心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品牌资产调查项目,促进结果与战略评价对接。

3、市场份额。雪花啤酒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单品销量第一的桂冠,截至2011年底,集团在中国啤酒市场拥有超过20%的市场份额。超市业务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连锁超市第一位。华润万家已进入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100多个重点城市。2011年实现销售827亿元,全国门店总数超4,000家,员工人数超过20万人。

4、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华润与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使其与五大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额已达到2,900亿元,这些举措,扩大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为华润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3年度,华润与中国电信、中国石油、湖南华菱钢铁等中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投资合作协定18份,密切与地方的合作关系,支持集团在各地业务发展。

(三)内部流程层面。在内部流程层面,华润集团提出三大要求:不断创新、高效的运营管理以及良好的客户管理。涉及到的主要指标有:创新方案实现率、新产品开发周期、主力客户获得率、供应商淘汰率、客户要求反应时间、良品率等。

在研发创新流程,华润水泥研发的利用水泥窖协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项目,荣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技术改造类评比二等奖。华润信托不断致力于打造符合客户需求,有市场发展前景、能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效益的产品。2010年公司研发投入68万元,增加研发人员比例,推出的“托付宝FOF-1号”、“消费信贷信托”等创新型信托产品深受市场好评。

(四)学习与成长层面。在学习与成长层面,华润集团重点专注于建立创新的企业文化、关键员工的能力提升以及以客户为导向的IT支持。在创新企业文化方面进行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再造,进行员工创新文化调查;在提升员工能力方面对员工能力予以培训和评估,设置关键员工达标率;在建立IT支持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建设。

华润集团在规范用工、改善薪酬福利、维护身心健康、关注职业发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了员工价值,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首先,集团高度关注员工的健康安全,贯彻“以人为本,创造气氛活跃和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方针,加强健康安全管理,积极实施健康安全计划;其次,集团注重在员工发展方面形成体系,把集团的人才发展与培训工作系统划分为领导力发展中心、测评中心和华润大学三个层次,并推进其专业化建设。华润继续推进2009年2月份启动的高级人才发展计划,形成了集团多层次的高级人才发展体系。

三、小结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使平衡计分卡难以推行。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运行要求企业战略管理、预算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激励系统之间要相互协调。如果企业高层管理者无法就战略达成共识,企业上下无法形成同心协力的合作氛围,恐怕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战略导向也难以实现。如果预算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激励系统相互之间无法协调一致,战略主导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也难以有效运转。而华润集团6S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运行,得益于它与其他5个S形成了一个相互协调、一体联动的集成化管理体系。它的成功为我国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蒋伟,魏斌.如何进行企业业绩评价与考核——华润集团6S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践[J].财务与会计,2004.1.

第7篇:职业生涯规划三大要素范文

[关键词] 区域性;创业教育;地方高校;“四位一体”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06?05

党的十报告指出: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随着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成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风生水起。

一、区域协同创新的本土化视野

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从区域协同创新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着手,结合区域定位探究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有效机制与实现途径,以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建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以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高校个体挖掘较多,对区域整体性关注甚少,区域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超越高校个体特色模式的建构,基于区域统筹视野关注地方创业教育的校际协同创新,探究区域定位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从创业教育集体行为与特色范例中进行理论抽象与经验总结,改变以往分析单位存在单一高校的局限,对区域高校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与整体配合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一方面,在形式上呈现一组基本假定图示,使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的思路、模式、命题公开化,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主旨。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侧重于对原有创业教育模式变量的突破与改革,突出高校创业教育区域协同创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

二、区域缘起的“四位一体”

地方高校伴随区域发展应运而生,但目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区域性关注严重不足,创业教育本土话语缺失,建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势在必行。

(一)区域竞争的重要性

随着区域经济的崛起,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引发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重要。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在教育。作为浙江三大区域经济中心之一的温州市,曾今凭借家庭能人的创业模式在区域发展中一马当先,形成地域独特的家庭培育创业型人才机制,塑造一人创业全家就业的择业理念,塑造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当前随着温州人经济的崛起与温州产业空心化的加剧,以往家庭培育创业能人的方式难以为继,温州在区域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区域竞争的资本、土地、人力资源三大要素中,温州有雄厚的民间资本与充足的地域发展空间,最为紧缺的

是创业型人才。温州的科教支持系统是其创业系统中最为薄弱的部分[1](45)。

(二)区域整合的必要性

区域协同创新需要区域内外要素的整合,即是把以往零散与冲突变量通过统筹调节的方式相互串联,实现资源协作共享与合理配置,这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必要。当前温州提出“三生融合”的奋斗目标,突出区域融合发展。温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业教育资源,地方高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依托民营经济的区位优势、传承永嘉学派的创业文化、利用地方政府的创业扶持、把握区域民间资本的创业导向,不断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区域定位的现实性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只有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并凸显地域特色,才能保证创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并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这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现实。温州被誉为“创业之城”,植根于这片创业沃土的地方高校,发扬温州人“特别能创业”的区域精神,以区域创业特色引领学校办学特色,改变单一的专业学

科设置以及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建设创业型院校匹配温州“创业之城”的区域定位,将创业教育的地方特色模式打造作为迎接教育部评估的重要抓手,教育部明确指出评估结论为优秀的院校必须特色鲜明,办学特色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极其重要。

(四)区域转型的紧迫性

区域转型是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迫切需要创业型人才的智力支撑,引发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构建的紧迫。当前温州正在实施“两创”战略――创新强市与创业富民,提出“赶超发展、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推动温州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进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温州高校及时将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相对接,积极开辟创意产业教育基地,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园,助推创业教育模式转型升级。

三、功能定位的“四位一体”

目前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互动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对区域发展最为敏感的创业教育研究则显得较为单薄,尤其是功能定位的关注甚少。

(一)本位化的目标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孕育地方高校的诞生,地方高校要在更加有效地推动服务于区域发展方面下足功夫,根据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以本位化的功能定位来审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所谓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就是说大学能够主动应答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出的问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42)以温州为例,当前温州产业结构的“低小散”状况依然严重,加上温州人经济的外向型引发温州产业空心化的加剧,温州创业型人才外流现象十分突出,温州高校创业教育为地方培养创业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二)本土化的途径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对接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温州高校依托区域民营经济与商会发达的地缘优势,坚持服务区域发展立创业,依托学科优势助创业,借助行业引创业、强化校企合作育创业的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与策应区域产业发展,创业教育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专业课程优化为支撑的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业与产业对接、与就业相连、与岗位衔接、与企业合作的互利、互补、互通、互融的运行机制。

(三)本地化的保障

地方属性是地方大学的重要特征,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有命题是保障本地化。“地方高校为区域转型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地支持地方大学创业教育。”[3](135)基于温州本土创业人才外流的严重以及产业空心化不断加剧的事实,当地政府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的物质投入与政策保障,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行业联动――民间扶助”的本地化保障模式,将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意创业实践,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同时也易于获得社会各方的扶持。

(四)本色化的定位

地方高校不同类型的设置以及特色鲜明的办学特点,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各类创业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温州高校为了避免创业教育的趋同化,突出创业教育的层次本色化。一是从类型上看,以温州大学为代表的本科院校优化第二课堂普及创业理念,2008年与2009年分别成为省级与国家级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标杆的高职院校强调第一课堂提升创业技能,学校在2007年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以创业教育为切入建立完整的职教育体系赢得教育部专家高度赞誉,成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二是从定位上看,温州高校创业教育重视独立学院子体与创办母体差异,母体院校推行创意创业教育,按公司创业模式组建创意精品园;独立学院推行商贸流通创业教育,按店面营销模式打造创业商贸园。三是从特色上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构“三园三体系”创业园模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三进四出”的创意园模式,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原为温州农科院)积极创设农业创意园成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四、范畴建构的“四位一体”

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建构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必然涉及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创业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创业型课程的体系打造与创业型实践的组织保障。

(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落实,区域转型发展急需众多创业型人才不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如何与这种时代要求相衔接彰显地方高校育人功能的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以往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忽视从区域战略定位审视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规划。温州作为我国创业实践最为活跃的区域,在区域“两创两富”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超越区域性的专业学科设置以及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模式,更多地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创业型院校的建设

知识资本化与研究成果产业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地方高校探索办学模式从教学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转向创业型院校是一个巨大触动。温州高校以温州人创业特色引领学校办学特色,提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重视区位创业的地缘优势,结合自身的人才科研积累,凭借温州非公经济雄厚的优势、复制温州人特别能创业的精神、争取政府创业政策的扶持、利用民间创业人脉的关系,打造创业型院校。

(三)创业型课程的开设

创业型课程是培养创业型人才与建设创业院校的基础性工程。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如何从整体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目前高校课程体系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建,创业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开设几门相关创业课程的初级阶段上。温州高校在这一方面迈开实质性步伐,从顶层设计切入,构建专业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分别从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两个维度打造以培养岗位创业意识为主的创业课程体系。

(四)创业型实践的强化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创业教育,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温州高校利用地方独特创业地缘优势,积极搭设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打造“学做合一、校企合一、教研合一”的创业实践模式。一方面,利用自身科研优势与专业基础,建设校内创业孵化园,建立多方引导与评价机制,评估与考量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将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引入孵化园,进行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依托工学结合的平台,按照专业与行业特点组建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策划与推广过程,积累创业技能与锻炼创业品质。

五、资源整合的“四位一体”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区域资源整合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的历史传统、区域政治的行政绩效以及区域社会的交往方式。

(一)经济资源

温州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温州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1.9%。民营经济作为民本经济的表形式,其本质是一种创业经济。温州高校在创业教育中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依托,借助民企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创设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主动与地方企(行)业合作,形成共建专业、共创课程、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培人才与共同研发的长效机制,使高校成为区域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文化资源

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是影响区域发展的无形资源,温州人“特别能创业”区域精神与地方创业文化息息相关。温州是永嘉学派的诞生地,该学派提倡“讲实事、究实理、求实效、谋实功”[4](338)。在历史上温州人十分重视发展工商业,特别强调“工商皆本”与“利义并重”的价值主张,这种务实的经商文化孕育浓厚的地方创业氛围,当前温州地方高校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通过教育方式复制与传承温州人“善于创业、敢于创业与勇于创业”区域精神。调查表明,温州大学生约有83%表示会考虑创业,约有30%在校大学生正在进行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与其它地区不到3%比例形成鲜明对比[5](30)。

(三)政治资源

温州地方政府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视为区域发展所需人力资源的蓄水池,将其视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工程之一,积极成为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推动者与主导者。温州市政府2011年印发《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方案》提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体系,优化专业服务,吸引高校师生以及地方的各类科技创业者创办科技企业,充分满足高校院所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创业需求;提供企业管理、投融资以及其他企业发展必需的各种创业服务,提高创业和孵化成功率,不断培育和孵化新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社会资源

温州是中国熟人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讲关系、重人情是推动温州人经济崛起与温州人经商成功的重要社会因素。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在重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开发过程中,十分关注利用普遍民间信用与特殊人脉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本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一是争取海外温州资源,目前温州在全球130多个国家经商置业的华侨有60多万,地方高校通过各种人脉渠道争取他们以各种形式支持家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二是争取市外温州资源,温州人在国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温商群体,据资料统计温州人在全国200多个地市成立温州商会,开办专业市场2000多个,温州高校充分认识温商回归在加快打造创业教育升级版中的重要作用。三是争取校友资源。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大力打造“校友品牌”,杰出创业的校友既是提高学校创业教育知名度、扩大美誉度的忠实而有力的实践者、传播者,又可以通过校友慷慨无私资助反哺母校创业教育。

六、机制运行的“四位一体”

运行机制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温州高校从纵向科层视角与横向系统视角建构“四位一体”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一)纵向科层视角

社会学家韦伯在谈及社会管理类型时,认为法理型与科层制是最合理的组织类型,它以工具合理性与非人格化满足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温州高校创业教育自上而下的蓬勃开展,从学校内部结构的科层视角审视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内部建构,以学生趣愿为基础,结合专业学科的特点,按科层制建构立体动态的四级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班级创业营(组、队)――专业创业室――院系创业场(坊、中心)――学校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机制保障。

(二)横向系统视角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温州高校建构“四位一体”校外运行机制。第一,政府主导。政府将创业教育视为是汇集区域创新的源泉,推行大学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统筹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第二,学校主体。温州高校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以评促建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创业型大学、培训创业型队伍与开设创业型课程。第三,企业参与。温州高校重视创业教育的企业孵化优势,通过产学合作路径审视企业所需要素在大学内部积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与人才优势互通。第四,行业联动。温州充裕的民间资本孕育组织程度较高的行业协会(商会),为本地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本。如创业论坛的主讲资源、创业项目选择的信息研判资源、比单一企业更加多元的实践平台资源以及各种创业基金扶持资源等等。

七、结构优化的“四位一体”

区域性视角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需要剖析创业教育结构,分析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结构整合与变量优化。

(一)主体的优化

区域协同创新需要地方高校打破长期“关门式”创业教育格局,积极拓展创业教育主体资源的丰富性。温州高校基于区域特点构建创业教育主体的“四位一体”。第一,政府主体。从温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审视温州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不足与流失,从政策与投入方面注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第二,学校主体。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审视建设创业型院校、开设创业型课程、打造创业型师资与搭设创业型平台的落实者。第三,企业主体。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第四,行业主体。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促进功能,审视行业具有的信息、服务、资金与组织优势。

(二)客体的优化

温州高校基于大学生教育客体特质实现创业教育有教无类。一是普适教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二是融合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业教育,革新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精英教育,通过设立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以“创业先锋营”形式组建创业班级,挑选部分创业素质高、能力强与动力足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个性化打造。

(三)介体的优化

介体是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以课程为例,温州高校创业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第一,从案例教材走向校本课程。起初温州高校编写温州人创业实例辅助专业教学,随着温州人经济的崛起温州高校越发注重创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第二,从单一课程走向综合课程。温州高校改变以往象征性地开设几门相关创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渗透、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统一、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相支持的创业教育课程群。第三,从专业课程走向基础课程。温州高校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公共课程为拓展,创业教育走出一条“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的课程演绎路径。

(四)环境的转型化

当前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温商是温州赶超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温州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努力把“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加快推进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这为温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转换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一,市场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家族创业模式,创业人才主要是通过家族创业氛围的熏陶,随着区域市场体系日益完善,高校越发重视市场化机制培养创业型人才。第二,引导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自发创业模式,缺乏政府的有效介入,导致产业层次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块状经济积重难返,如今温州高校以“建设创业型大学”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创业课程、创业师资与创业平台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第三,创意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商贸创业模式,如今温州高校依托温州轻工与商贸发达的区位优势,以文化自觉的姿态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三进四出”为理念创意产业园建设作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第四,岗位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能人创业模式,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当前温州高校提出“岗位创业”这一崭新理念作为区域转型的积极回应。2012年4月9号中国青年报用一整版篇幅集中报道温州大学构建培养岗位创业者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

八、路径依赖的“四位一体”

在区域整合背景下温州高校创业教育逐渐形成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实践活动的主旋律与网络平台的主动权。

(一)教学活动的主渠道

温州高校创业教育逐渐从第二课堂回归第一课堂,改变以往将创业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活动延伸与扩展,一是以院系为基础开设“共同但有区别”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元素,扩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内容突出时代性,方法体现创新性,过程强调实践性;三是探寻创业教育与基础课程的契合点。作为国家级创业人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温州大学,2010年将创业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成为高校创业领域热点话题[6]。

(二)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温州高校努力打造创业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不断移植区域创业基因与复制地方创业传奇。一是通过校园传播媒介加强创业带动就业的宣传,使自主创业成为就业方式的新时尚;二是以创业典型作为切入,创业论坛邀请成功创业者到校讲座,尤其是校友典型的真实性、起点的相似性与教育环境的相同性更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三是构建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组织模式成为温州高校创业文化的一大特色。

(三)实践活动的主旋律

温州高校大力开展特色鲜明的创业竞赛活动,通过创业竞赛选拔提升学生创业技能,评选优秀项目进行奖励与市场化运作;如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等,通过以赛代练激发当代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预设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活动空间。

(四)网络平台的主动权

《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94亿,网购渗透率提升至37.8%,全年网购金额达到7566亿元,较上年增长44.6%。温州高校结合区域商贸发达的优势,大力拓展网络创业教育空间,在严峻就业情势下网络创业成为温州高校大学生最青睐的创业方式之一,例如2009年4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成立淘宝网创业培养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区域协同创新要以“四位一体”模式建构回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区域缘起、功能定位、范畴建构、资源整合、机制运行、结构优化与路径依赖,打造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区域协同创新模式的升级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郭元源.创业支持:杭甬温三地比较[J].浙江经济,2009(21):45.

[2] 王洪才.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规定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5 (11):42.

[3] 左雪松.论温州模式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区域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35.

[4] 陈安金,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地区文化崛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 中国教育报.思政理论课开讲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12-28.

[收稿日期] 2013-11-15;[修回日期]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