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情报分析与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情报分析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情报分析与研究

第1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虚拟企业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

[分类号]G352 G203

1 虚拟企业和竞争情报系统

1.1 虚拟企业概述

1.1.1 虚拟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到目前为止,虚拟企业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理论界通常从组织形式、运行技术、运作方式三个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公司组成的一种有时限的、暂时的、非固定的且相互依赖、信任、合作的组织,以便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或最短的反应时间)对市场机遇做出反应。为了共同的利益,每个成员只做自己的专长工作,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行知识产权、技能和信息等资源的有偿共享。一旦产品或项目生命周期结束,则虚拟企业自动解散或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动态组合过程。

与传统企业相比,虚拟企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①暂时性和动态性;②成员能力独特性及互补性;③企业形式虚拟性和成员经营实体性;④相互信任及合作竞争。

1.1.2 虚拟企业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 虚拟企业包括核心层(核心企业)和层(企业)两层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按照核心成员的数量与成员间的关系,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可分为联邦模式、星型模式和平行模式三种。

联邦模式由若干骨干企业构成核心层,以项目产品或市场机遇为中心选择合作伙伴,形成层;星型模式又称有盟主的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它与联邦模式的不同在于核心层只有一个企业盟主,其他合作伙伴则组成层;平行模式不存在盟主,没有核心层和层的区别,所有成员完全平等。现实中,联邦模式是最具一般意义的虚拟企业组织形式,它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建立一个共同的协调指挥委员会(AllianceSteering Committee,ASC)或类似机构来负责整个虚拟企业的构建、协调、决策等事宜。

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虚拟企业的运作和管理。目前研究认为,支持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包括知识/技能网络平台、信息网络平台、物流网络平台、动态合同网络平台和文化信任平台。此外,运行机制的建立也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合作信任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决策监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1.1.3 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及知识管理 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大致分为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竞争情报三类。虚拟企业在运作中,通过识别、搜集、组织、共享、学习、应用、创新等循环过程产生大量高价值的知识。虚拟企业也应充分发掘知识的价值。一个可靠稳定的技术保障、良好的沟通手段和学习氛围才有助于虚拟企业高效地管理知识。虚拟企业信息需求和知识管理结构图如图2所示:

1.2 竞争情报系统

1.2.1 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名誉理事长包昌火研究员指出: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竞争情报系统具有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开放系统、战略系统等方面的特点。

1.2.2 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模式 常见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模式包括分散式、集中式、重点式和独立式等。分散式竞争情报系统按照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和结构所建立;集中式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等工作均交给一个情报中心统一完成;重点式是将接触情报最频繁的重点职能部门作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而建立的一种竞争情报系统模式;独立式指设立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竞争情报部门来进行满足企业情报需求的工作。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特点来决定采用何种模式。

1.2.3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宏观环境下的变化信息,及早发现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机遇;能对市场作出早期预警,严密关注竞争对手动态信息,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以便于企业指定战略决策和调整经营方针。

1.3 竞争情报系统对于虚拟企业的重要意义

虚拟企业把不同地域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技术联系并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并通过信息的快速集成管理,发挥信息的整体效力,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多样化的新产品,从而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

竞争情报系统成为虚拟企业实现信息快速集成的良好平台,有利于虚拟企业实现信息集成;有利于虚拟企业成员间良好的沟通,建立互信的友好氛围;有利于虚拟企业整合资源,迎接全球化竞争。

2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2.1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虚拟企业各结盟企业具有地理上的分散性、职能自主性和充分的自治性的特点,使得虚拟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必须是分布的、可重构的、可重用的、可扩充的,能快速地集成信息,因此提出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竞争情报系统,其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由对应合作伙伴的竞争情报系统来实现,各个模块通过组合和协调,形成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功能完整、统一协调的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同时,各合作伙伴的竞争情报系统仍能独立运行,为企业自身提供竞争情报支持。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模式见图3。

2.2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特点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与传统竞争情报系统有显著的区别,其特点如下:①分布性。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在物理上是分布的,逻辑上是集中的。②可重构性。虚拟企业成员是流动的、动态变化的,这要求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具有动态的快速可重构性能。③可扩充性。虚拟企业成员数量是不确定的,可扩充性保证了新成员融入虚拟企业集成信息环境中。④独立性。各成员的竞争情报系统自身是相对独立的,可独立运行。⑤动态性和开放性。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之间应能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⑥安全性。虚拟企业各成员应更加注重核心资源的保密工作,应采用各种管理和技术上的措施,确保核心机密不被泄露。

2.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对虚拟企业的运行主要有以下功能:①快速获取各领域的核心竞争信息,传统企业不可能在收集信息时做到面面俱到,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性竞争情报系统使得企业全方位地获取各领域的信息成为可能;②利用先进的信息平台快速集成信息,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为快速、高效的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便利,提高了虚拟企业的反应速度,减少了反应时间,增强了虚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各成员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以增强虚拟企业互信的合作氛围,合作打造更为牢固的基础。

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策略

3.1 构建原则

构建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除建设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原则(针对性、经济性、客观性)外,还应遵循以下特殊原则:①信息一致性。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应保证信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时整个系统中信息保持一致。信息一致性不仅包括信息内容的一致性,还包括信息交流共享方式的一致性,以便于信息共享。②平台交互性。虚拟企业各成员在构建各自的竞争情报系统时所使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满足各成员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必须满足各成员系统异构平台的交互需求。③信息安全性。由于各成员的竞争情报系统中拥有本企业的机密信息和数据,在各成员系统互连条件下,信息必然存在着泄露的巨大风险,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在信息交换和共享过程中,不仅要采用防火墙、存取控制、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保证信息安全,还要建立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3.2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

3.2.1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模式选择 虚拟企业各成员常常在某一职能领域内(如生产、研发、设计、营销等)拥有核心能力,那么企业在核心职能领域方面必然拥有大量高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同时,此领域也必定是企业最关注、需求最迫切的信息源。由于各企业是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加入虚拟企业的,其核心能力必定是优先共享的资源,处于整个虚拟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正因为虚拟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散性,虚拟企业的成员在构建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时宜使用重点式模式,在涉及企业竞争优势的部门构建竞争情报系统,以突出企业优势,便于融入虚拟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和信息能力的集成。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集中式模式如图4所示:

3.2.2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平台的标准化虚拟企业要实现成员间及时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其信息平台应该是开放的、标准的或通用的通信协议和信息描述方法,以便实现信息共享。应用标准的分布式对象技术,集成异构的和分布的过程、数据和计算环境,以便各成员能够在不同的数据结构、过程及计算环境中进行协作。常用的标准化技术有:①XML(Extensible Marku 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基于XML的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可以使互联网上的各应用软件进行互操作,基于XML的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和UDDI(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规范)可以使不同企业能以标准方式描述自己提供的服务和查询其他企业提供的服务。②分布式对象(组件)技术,组件可以在位置透明、语言独立和平立的情况下互相发送消息,实现请求服务;目前主要的分布式互操作标准有Microsoft的OLE/COM/DCOM标准、SUN公司的Java RMI标准和OMG组织的CORBA标准。常用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应用框架包括SUN公司的J2EE平台和Microsoft公司的.NET平台。③Web服务,Web服务为程序到程序的交互提供支持,Web服务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SOAP、WSDL、UDDI。④中间件,中间件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跨硬件和跨操作系统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交互,支持标准的协议,互操作性强,可移植性好。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件。

3.2.3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平台的安全性虚拟企业在利用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时,也产生了各企业成员核心机密泄露的巨大风险。保证信息的安全,通常要从人和技术两个角度采取措施: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防范制度,并彻底贯彻执行;技术上应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来确保网络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等(见图5)。可以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病毒防范技术等。同时,还可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数字认证、PKI/CA等信息技术保证网络环境下的商务信息安全,确保企业间各种信息交流共享和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3.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构建

3.3.1 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模式选择 虚拟企业各成员对应于其运作的各关键职能部门,运作效率和信息沟通成为虚拟企业稳定运作的基本保证。因此,在构建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时宜使用分散式模式,按照各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领域(如设计、研发、制造、营销等)来建立。各成员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负责收集本职能领域的情报信息,同时又使虚拟企业运作中需要的有关本企业核心能力方面的竞争情报在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中得以交流和共享,给予虚拟企业决策支持。基于分散模式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如图6所示:

3.3.2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框架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是在成员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基础上构建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各功能子模块就是各合作伙伴独立的竞争情报系统。由于各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它们具有竞争情报系统的一般框架结构。但虚拟企业的分布性、不确定性、敏捷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还具有独特的框架结构:

・网络平台。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网络平台具有分布性、范围广、异构性、复杂性等特点。虚拟企业各成员通常分布广泛,各成员通过Internet实现互连,此外,不同企业的网络构架和平台也不尽相同,这就增加了系统信息集成的复杂性。

・ASC(协调指挥委员会)。由于虚拟企业组建的分布性及动态性,没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专职的虚拟企业情报中心,完全可以由ASC或在ASC中设置专人或小组负责。ASC在虚拟企业中的角色应该是虚拟企业的协调员、激励者、监督者、决策者及信息处理中心。此外,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三个子功能(收集、分析、服务),一般由组成ASC的核心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承担,各层企业将涉及自身核心能力领域的情报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核心层企业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核心层企业将收集来的各个领域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产生有价值的竞争情报予以在成员间共享,及时有效为虚拟企业的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和竞争情报服务。同时,由于虚拟企业信息的共享性,其他合作伙伴也可将各成员共享的情报信息为己所用,使用各自的竞争情报分析和服务子系统为本企业服务。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扩大了情报收集来源,增强了情报信息的准确性,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如图7所示:

・网络安全模块。传统的竞争情报系统所面临的外部攻击或威胁相对较少。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由于直接连入因特网,各成员竞争情报系统面临着内外双重的安全威胁。因此各合作伙伴需要为其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有效的安全模块,以确保企业内部核心机密信息的安全。

・开放的接口。系统需要有标准的、开放的接口,以便新成员的随时加入。

3.3.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运作机制 各成员本身的竞争情报系统可以单独为本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单独完成企业本身需要的信息项目,也可以与虚拟企业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共同的项目,提供信息支持。各企业成员之间通过标准化的、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实现各成员间信息无缝的交流与传递,为各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坚实的基础,为虚拟企业的运行提供全面有效的情报支持。

3.4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相关支撑技术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会随着虚拟企业的组建而组建、分解而分解、动态演化。可演化软件系统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①面向服务的构架(SOA),SOA是目前最具有能够满足系统的动态演化要求的柔性和松耦合特征的体系结构;②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管理技术作为现代企业实现过程管理与过程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企业的经营过程提供了一个从模型建立、管理到运行、分析的完整框架;③计算机协同工作,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建立了广泛的相互协作关系,为共同目标贡献本企业的力量,各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也应具有广泛协作功能。

第2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 情报学;硕士论文;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13-02

当前,世界各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都在加强对图书情报的研究,许多世界一流院校,比如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学教育体系。而比较而言,在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研究,明显要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有关情报学的招生和课题研究有所提升,并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然而由于研究内容相对较为高深,而且研究的靶场显得较为前沿化与多元化。基于关键词对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的范畴,是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即以学位文献或学位文献的某些特点为标的,以聚集梳理一定数量文献为基础,由此展开对某一时域某一领域科学技术基本状况与基本特征的研究,并由此论述和预测该领域科学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趋势与特点规律态势。基于独特关键词进行图书情报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是情报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是一种将文献资料中的众多核心要素关联起来,进行统计分析的引证分析方法,其可以较为科学地评价文献所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揭示学科当时研究的热点,较为准确地评价文献所代表的学术水平。

1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对象定位于对国内图书情报领域这一总体框架,并于此基础上将“靶向”集中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将“靶标”聚集到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趋势、重点、前沿以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而为我国情报学教育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集中于国内著名的学位论文收集库――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三大论文数据库”,以及国内高等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是国内收录学位论文最为全面的数据库,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研究的数据具有较高可信度与代表性,分析研究检索的数据源即来自该两个数据库,着重定位于“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分类”选项进行检索,而检索的时间区域定位于近10年,对于两个数据库检索出来的文献,对于相同的通过采用SQL 语句进行筛选,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

由此,以“情报学”作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得1640篇硕士论文,从万方数据库中获致1315篇硕士论文,通过SQL筛选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795篇,总共获得有效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论文2160篇。

2 基于高频关键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

通过对获取到的2160篇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论文进行研究,综合统计论文的关键词,累计关键词有13976个,经过分析研究,去除不能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关键词3645个,共得10331个,平均每篇硕士文献关键词数为4.78个,由此可说明该统计是科学的,与国外科文献资料对关键词的标引规则相符(国内外科技期刊要求的每篇关键词应标出 3-8 个),接着对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将关键词的频度大于60作为标准,将其定义为“高频词”,通过对“高频词”的统计分析,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有关“知识管理”这一主题的频次最高,多达126次。无疑,这也证实了近些年来,学术界对知识管理这个方向的研究热点。此外,“电子商务”为121次、“信息化”为118次、“信息技术”为112次、“竞争情报”为102次、“信息服务”为98次、“信息检索”为96次、“数据挖掘”为87次、“数字图书”为84次、“信息资源”为79次、“电子政务”为75次、 “知识服务”为71次、“知识共享”为68次、“数据仓库”为63次,从中也反映了我国对信息化建设、知识服务、数字化建设等关注在日益提升,也验证了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实效,表明了情报学与管理学之间渗透和结合日益加强,也可以折射出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仍然集中在情报学基础领域,并预示着今后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将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

3 基于聚类共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

通常来说,仅仅通过孤独地察看论文的某一关键词,通常是难以有充足的理由说明该论文所研究的主题,然而通过关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将可以给予人们更加充分的信息去把握论文的大致内容和论文的主题脉络。通过采取计算机数字高效处理作用,充分发挥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再次对出现次数高于60的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进行“聚类性”分析,统计在同一论文中两两同时出现的关键词,从而构建出60 × 60的“聚类共词矩阵”,通过这一矩阵的研究,非常清晰地显示出“聚类共词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其中位于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显示的是某关键词自身一同出现的频次,这个一同出现的现象就实质来说,就是论文之间的相关度,对于非对角线上的数据,则表示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频次。通过这个矩阵可以从另一个侧反题出,关键词分布既有交叉、相互渗透又具有群组分布的独立性。通过Excel的数据透视处理得到共现频次较高的有:“知识管理”为124次,“电子商务”为106次,“竞争情报”为101次,“高校图书馆”为98次,“信息服务”为92次,“数据挖掘”为87次,“数学图书馆”为83次,“信息资源”为81次,“电子政务”为79次,“知识共享”为72次,“数据仓库”为66次。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中,当前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是个热点,同时也说明我国情报学教育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拓宽。

综合以上,关注独特关键词下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学科结构特点,获得了基于高频关键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以及基于聚类共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较为充足理由支撑的结论,那就是从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得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知识管理与数据信息挖掘”。

参考文献

[1]曾学喜.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1).

[2]Miao Adam X,Zacharias Greg L.A computational situat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oper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2011(9).

第3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情报分析思维转换质疑假设

[分类号]G237.5

人的认知心理是影响情报分析质量的重要因素。情报分析人员从开始搜集信息到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分析、推理和利用,整个行为过程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认知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自己分析情报并作出判断的方式和思维模式。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会禁锢情报分析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影响情报分析的质量。转变思维观念、实现思维转换是提高情报分析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 思维模式对情报分析过程的影响

认知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它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思维定势是认知的固定倾向,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

在情报分析过程中,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需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储存;再经过推理、想象等创造性思维活动进行加工、解释,获得分析结果。这个情报分析过程自始至终都受到心理认知的影响与约束。这个信息加工系统有很多功能如执行和控制信息流动、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评估情报分析中的问题、确定分析策略与方法、评价策略效果并改变策略。

情报分析人员在情报分析中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形成其认知的固定倾向,进而影响到其分析、判断。思维定势对情报分析的影响既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情报分析效率,在需要依靠经验处理的常规问题情境中具有优势。因为保持认知的连贯性有助于形成对情报的思维敏感度,可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体现情报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思维定势也有可能导致情报分析误差。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情报分析人员在监测环境、选择对象、分析信息和做出解释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将使得情报指向出现巨大的偏差,并导致最终的情报分析结果失真。

2 情报分析的逻辑思维误区――肯定假设

肯定假设,即肯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特征的假设。肯定假设是分析人员根据直觉或先入为主的印象事先形成一定的假设,然后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加以证实的思维模式。肯定假设分析是许多情报分析人员共同存在的思维问题。

2.1肯定假设分析对情报分析的消极影响

2.1.1主观预设性 以肯定假设思维模式为主的情报分析人员在分析之前已经事先设定了答案,情报分析活动以他们的假设为背景展开,其分析过程只是试图证明自己假设的正确性。例如情报分析人员在进行一项是否投资建设新工厂的情报分析项目中,如果根据自己以往进行过的类似项目形成了“可以投资建新工厂”的假设(这种假设甚至情报分析人员自己都不一定清楚地意识到),那么整个情报分析过程就笼罩在一种“肯定”的气氛中,对数据的选择、分析方法的使用、分析结果的解释都可能倾向于支持分析人员的预先假设。如果采用情境分析方法,那么在是否建设新工厂这个问题上分析人员将主观放大出现好的情景的概率。另外,政府或企业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是剧烈变动的,当某一个情报分析课题正在进行时,政府或企业环境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这时就需要调整分析的方案、策略和目标,分析人员应改变已有的对政府或企业环境的假设体系,否则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2.1.2片面性 实际情报分析中常出现以下现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情报搜集环节所获得的情报资料并不是充分的,即对于某一决策问题来说,所获得的资料并不能充分地支持决策;对于某一决策问题需要多个分析方法进行配合;对分析结果的解释模棱两可。具有肯定假设模式的分析人员在以上现象发生时常会有消极表现,如默认搜集阶段数据的不充分;情报分析方法选择上的单一性,对自己偏好的方法情有独钟;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不够全面、客观等。情报失察就是对重要情报因素视而不见的结果,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贻误决策时机,肯定假设的惯性思维使得分析人员头脑迟钝,无法准确把握决策支持的恰当时间点,从而出现情报支持和决策时机上的错位。

2.1.3盲目性 情报分析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了达到特定决策目标而进行的信息搜集、提炼、服务活动,它是决策链条上的一个初始环节,辅助决策是情报分析的起点和落脚点,因此,情报分析人员必须有强烈的问题和服务意识。但当肯定假设思维模式占据分析人员头脑时,问题就产生了:面对新的决策课题时沿用原有的情报分析习惯,必将导致分析缺乏目的性和实用性,例如在为企业进行战略咨询时,如果继续使用“得心应手”的科技情报分析模式,那么分析结果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这是因为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在情报源、分析方法等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盲目搬用自己习惯或擅长的科技情报源或科技情报分析方法,即不能为了数据而数据,为了方法而方法。

2.2肯定假设在情报分析中存在的原因

导致情报分析过程中肯定假设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2.2.1盲目自信 情报分析人员必须自信,才能根据经验将支离破碎的信息构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证据逻辑链。成功的先例使得情报分析人员在实践中逐渐建立某一领域的自信心,甚至是盲目自信。这种自信在分析常规化问题时非常有效,但也是分析非结构化问题的障碍。

2.2.2保持认知的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习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高度的合理性,不愿意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理论和期望,尤其是非权威性信息,或者过滤掉与经验认知不符的信息,从而使认知保持平衡的状态。

2.2.3无最优方案决策思想影响 情报分析人员认为寻找正确答案的代价太高,所以一开始他们就规避对某些假设的求证,将分析活动扣紧他们认为最有可能成立的假设。在求证假设的过程中,也以方便、易操作等标准来选择证据,以最大程度地符合现有假设为前提,这就导致其形成了“满意的”的假设而非“科学的”假设。而针对可能成立的若干个假设,分析人员往往选择其熟悉的假设,从而回避分析的麻烦。

3 情报分析的逆向思维――质疑假设

如果说肯定假设即肯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特征的假设,否定假设即否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特征的假设,那么质疑假设就是指,并不从一开始就肯定或否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或特征,而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求证的假设。情报分析人员要具有质疑的精神。

3.1质疑假设的思维特点

3.1.1理性化 它强调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将思维角

度扩散开来,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不是局限于个人的第一感觉或者孤立地看待问题。情报分析是一项高度化的思维加工活动,力图描绘分析对象全方位的运动状态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式,这种活动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先入为主的成见或偏见,质疑假设的建立是一个减少消极因素对情报分析影响的途径。

3.1.2深刻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质疑假设就是对事物从正反两面进行思考,力图还原事物的本质特点。情报分析中有时需要对事物发展进行极端分析,即向一个方向发展到极端时事物是什么状态,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到极端时事物又是什么状态,以此来把握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这可以为预测和决策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准备,从而获得主动。

3.1.3批判性 表现在情报分析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进行监控,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反复验证已有的假设,对情报分析时形成相应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手段进行批判和自我批判,调节思维和活动方向,减少分析活动中的冲动和偏执。

3.1.4证“伪”性 质疑假设是情报分析人员由所掌握的信息所得出的多方假设,质疑就是寻找证据来已经得出的结论,通过带有这种对抗性的思维来证“伪”。在情报分析中不仅要分析对象现在的基本情况还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质疑假设所起的作用就是使预测工作能够集中在一个主要方向进行,对次要方向的证伪,也就凸显了主要方向,这提醒分析人员不仅要重视证实的作用,也要认识到证“伪”的重要意义。

3.1.5创造性 质疑假设注重独立思考,注重多维度看待问题,注重其结论假设与原有假设的区别。质疑思维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三方面:①独立性――即创造性强的分析人员,总是独立地、自觉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盲从;②发散性――即分析人员需要具备发散性的思维,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新颖性――就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而言,无论是判断、假设、方案或是结论,总是带有新的因素。

3.2质疑假设在情报分析中的作用

质疑假设在情报分析中将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突破思维的局限性,纠正肯定假设中的思维困境,避免肯定假设的一些负面影响。

3.2.1培养情报分析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 质疑思维强调思维过程中对自我意识的保持,它有助于形成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虽然情报分析工作是决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但组织关系上的隶属关系并不代表着情报分析工作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相反独立思考是情报分析人员完成自身使命的基本素质,亦步亦趋、畏首畏脚的情报分析工作是不会有什么意义的。质疑假设需要不断进行质疑的精神,以帮助分析人员形成观点独立、鲜明的情报,更好地服务于决策。

3.2.2突破情报分析思维的局限性 固化思维倾向于把以往的成功经验套用在当前的问题上,忽视了现实情况。固化思维与情报分析工作的特点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情报分析是面向决策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没有任何一项情报分析工作可以完全依靠过去的经验或方法就能完成。质疑假设要求情报分析人员具有批判性思维,辩证地思考问题,提出非常规假设。

3.2.3获得更多解决方案 质疑假设可以为情报分析提供更多的途径。质疑假设从事物的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得出不同的假设,各个假设成立的概率几乎相似,分析人员以质疑的态度去审视假设,反复验证和分析支持假设成立的条件,并寻求最有力的证据去证实,由此得到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2.4提高了情报分析的有效性 在基于肯定假设的情报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不断地在为自己的假设寻求证据,抵触或忽视与之相违背的信息,其结果或者证实了假设(事实上可能是片面的现象),或者根本无法证实原有假设,从头再来。质疑假设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降低分析成本的同时改善了分析效果。

4 情报分析从肯定到质疑的思维转换

4.1从肯定到质疑的思维转换压力

在证据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无论是证实式的肯定假设还是证“伪”式的质疑假设,总是能够找到相关的依据。事实上,能够证实的,不一定就不能证“伪”,证“伪”比证实更具有说服力。肯定假设忽视的细微证据也许正是影响情报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从情报分析工作面临的环境来看,动态竞争环境已经成为主流,静止、稳定的竞争环境已经随着计划经济的结束而成为过去。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下需要打破常规,多角度灵活分析情报,假如情报人员跟不上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市场变化的脚步,将很难把握竞争的态势。这些对情报分析人员的思维转换提出了要求。但同时需要指出,人类特有的思维定势导致的分析误差不可避免,即使最优秀的情报分析人员也是这样,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报课题在肯定思维和质疑思维模式之间进行具体的权衡。

4.2从肯定到质疑的思维转换过程

情报分析要想减少误差,必须从心理认知的根源上人手,也就是解决思维层面的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是思维的转换,从思想根源上堵住分析的漏洞,从而改进分析效果。其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

情报分析人员工作的三个环节――情报收集、情报分析和情报服务都是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报、经验、判断的肯定或质疑的条件下进行的,以上我们已经论述了质疑假设相对于肯定假设的优势,因此情报分析人员应该自觉地进行思维模式的转换,即从以肯定假设为主的思维模式转换为以质疑假设为主的思维模式。其具体实现过程包括6个方面:

4.2.1总结思维模式 情报分析人员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确定自己的思维模式:一个是自查,例如通过回顾自己以前的情报分析课题中的思维细节,发现隐藏在情报分析过程后的思维模式;另外一个是把自己在情报分析中有关的思维过程和模式和情报分析专家进行交流,从专家那里发现自己不容易察觉的思维模式。

4.2.2发现思维规律 对以往情报分析课题进行分析,剖析其分析方法、逻辑过程、成功情境及分析策略,形成思维脑图。特别要总结一些失败的经验,多思考为什么当时会采用那样的分析策略?为什么遇到不同的决策情境我仍然采取同样的分析思路?如何改进分析的结果?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确定自己在假设思维上的某些规律性。

4.2.3聚焦思维局限 如果确定自己是肯定假设型,那么在4.2.1和4.2.2两个步骤基础上分析人员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哪里,这仍然需要回顾之前的情报分析课题,不过这里主要是定位在过去课题中与思维局限有关的漏洞或不足之处,发现这些思维局限是克服这些局限的基础。

4.2.4重构求证方式 既然了解到自己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肯定假设思维局限,就要重新构建基于质疑假设的分析方式。

4.2.5固化质疑习惯 即在分析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质疑假设去思考分析,无论是对假设前提还是证据都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形成思维惯性,真正让质疑在分

析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4.2.6形成新的思维模式 质疑习惯养成后,对不同情报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不同分析对象、内容、阶段的常见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巩固质疑成果,使质疑内化为一种素质,变成分析人员的质疑能力,指导分析人员的分析行为。

4.3从肯定到质疑思维方式的转换训练

实现从肯定到质疑思维方式的转换,必须运用质疑思维对问题不断地进行重新解构和调整,并从不同角度验证假设,这种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来强化。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强调通过有效的训练来提升大脑智慧,它可以突破传统上从地位、直觉和经验出发进行思考的局限,让思维变得更快、更高、更强。思维训练应用于情报分析有很多方法,比较典型的有:

4.3.1换位思考 角度作为认识问题的起点,其合理选择对于认识过程意义重大。分析人员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在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时,不能只从自己一方的立场出发来判断对手的能力和反应模式,而要从对手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自己,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对手,博弈论、战争游戏法等均是促进、训练换位思考的情报分析方法。

4.3.2同中求异 即对同一问题不依常规、多方寻求答案的分析性思维方式。它鼓励人们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尤其是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打破思维框框,甚至是突破思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情景分析法等非常规分析方法不仅需要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有效地训练这种思维,因为分析人员需要对发生概率较高的集中情景进行精心描绘,各种人物、机构、资源等都要考虑在内,而且对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也要进行预测,就如同写一部电影剧本一样,分析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思维灵活度。

4.3.3

危机反思 情报分析人员在企业出现危机后的表现最能反映其思维模式和水平,因为危机是一个非线性、多目标、需要快速反应的决策情境,作为企业领导参谋的情报分析人员不可能像平时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工作,决策的艰巨性对分析人员思维模式是一个难得的锻炼,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发现平时不能够意识到的思维劣势。

4.3.4多维联想 在情报分析过程中,要将分析对象尽可能地与其他更加具体、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经验、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增加情报分析的广度。同时,利用一些分析者更容易接受的事物来帮助其提高情报分析的效率。

4.3.5头脑风暴 强调个人思考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创意思维策略,着重于团队成员的互相激发,适用于团队协作的分析机制。在这一方面,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是训练情报分析人员创造性和灵感的重要场所和机制。作战室是在个人情报分析逐渐丧失优势的情况下产生的,它通过供应情报、设计决策场所物理环境、应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有效地促进情报分析小组充分、自由地表达观点和发挥想象力。

改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实现从肯定到质疑的思维方式转换,是当代情报分析领域中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报分析中,质疑思维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这与成本有较大关系,比如,时间、经费的约束使得分析人员只能凭借经验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出分析结果。情报分析未来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肯定与质疑的结合,在质量与成本之间合理取舍以达到最终的平衡。从肯定到质疑――情报分析过程中的思维转换/王知津 张素芳 周鹏

[摘要]认为情报分析人员思维误区导致情报分析失误,克服思维局限是改善情报分析效果的重要手段。将肯定假设的特征及其弊端与质疑假设的特点及其在情报分析中的作用进行对比,设计思维转换的流程,并提出训练情报分析人员形成质疑假设思维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情报分析思维转换质疑假设

[分类号]G237.5

人的认知心理是影响情报分析质量的重要因素。情报分析人员从开始搜集信息到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分析、推理和利用,整个行为过程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认知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自己分析情报并作出判断的方式和思维模式。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会禁锢情报分析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影响情报分析的质量。转变思维观念、实现思维转换是提高情报分析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 思维模式对情报分析过程的影响

认知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它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思维定势是认知的固定倾向,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

在情报分析过程中,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需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储存;再经过推理、想象等创造性思维活动进行加工、解释,获得分析结果。这个情报分析过程自始至终都受到心理认知的影响与约束。这个信息加工系统有很多功能如执行和控制信息流动、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评估情报分析中的问题、确定分析策略与方法、评价策略效果并改变策略。

情报分析人员在情报分析中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形成其认知的固定倾向,进而影响到其分析、判断。思维定势对情报分析的影响既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情报分析效率,在需要依靠经验处理的常规问题情境中具有优势。因为保持认知的连贯性有助于形成对情报的思维敏感度,可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体现情报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思维定势也有可能导致情报分析误差。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情报分析人员在监测环境、选择对象、分析信息和做出解释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将使得情报指向出现巨大的偏差,并导致最终的情报分析结果失真。

2 情报分析的逻辑思维误区――肯定假设

肯定假设,即肯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特征的假设。肯定假设是分析人员根据直觉或先入为主的印象事先形成一定的假设,然后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加以证实的思维模式。肯定假设分析是许多情报分析人员共同存在的思维问题。

2.1肯定假设分析对情报分析的消极影响

2.1.1主观预设性 以肯定假设思维模式为主的情报分析人员在分析之前已经事先设定了答案,情报分析活动以他们的假设为背景展开,其分析过程只是试图证明自己假设的正确性。例如情报分析人员在进行一项是否投资建设新工厂的情报分析项目中,如果根据自己以往进行过的类似项目形成了“可以投资建新工厂”的假设(这种假设甚至情报分析人员自己都不一定清楚地意识到),那么整个情报分析过程就笼罩在一种“肯定”的气氛中,对数据的选择、分析方法的使用、分析结果的解释都可能倾向于支持分析人员的预先假设。如果采用情境分析方法,那么在是否建设新

工厂这个问题上分析人员将主观放大出现好的情景的概率。另外,政府或企业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是剧烈变动的,当某一个情报分析课题正在进行时,政府或企业环境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这时就需要调整分析的方案、策略和目标,分析人员应改变已有的对政府或企业环境的假设体系,否则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2.1.2片面性 实际情报分析中常出现以下现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情报搜集环节所获得的情报资料并不是充分的,即对于某一决策问题来说,所获得的资料并不能充分地支持决策;对于某一决策问题需要多个分析方法进行配合;对分析结果的解释模棱两可。具有肯定假设模式的分析人员在以上现象发生时常会有消极表现,如默认搜集阶段数据的不充分;情报分析方法选择上的单一性,对自己偏好的方法情有独钟;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不够全面、客观等。情报失察就是对重要情报因素视而不见的结果,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贻误决策时机,肯定假设的惯性思维使得分析人员头脑迟钝,无法准确把握决策支持的恰当时间点,从而出现情报支持和决策时机上的错位。

2.1.3盲目性 情报分析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了达到特定决策目标而进行的信息搜集、提炼、服务活动,它是决策链条上的一个初始环节,辅助决策是情报分析的起点和落脚点,因此,情报分析人员必须有强烈的问题和服务意识。但当肯定假设思维模式占据分析人员头脑时,问题就产生了:面对新的决策课题时沿用原有的情报分析习惯,必将导致分析缺乏目的性和实用性,例如在为企业进行战略咨询时,如果继续使用“得心应手”的科技情报分析模式,那么分析结果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这是因为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在情报源、分析方法等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盲目搬用自己习惯或擅长的科技情报源或科技情报分析方法,即不能为了数据而数据,为了方法而方法。

2.2肯定假设在情报分析中存在的原因

导致情报分析过程中肯定假设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2.2.1盲目自信 情报分析人员必须自信,才能根据经验将支离破碎的信息构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证据逻辑链。成功的先例使得情报分析人员在实践中逐渐建立某一领域的自信心,甚至是盲目自信。这种自信在分析常规化问题时非常有效,但也是分析非结构化问题的障碍。

2.2.2保持认知的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习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高度的合理性,不愿意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理论和期望,尤其是非权威性信息,或者过滤掉与经验认知不符的信息,从而使认知保持平衡的状态。

2.2.3无最优方案决策思想影响 情报分析人员认为寻找正确答案的代价太高,所以一开始他们就规避对某些假设的求证,将分析活动扣紧他们认为最有可能成立的假设。在求证假设的过程中,也以方便、易操作等标准来选择证据,以最大程度地符合现有假设为前提,这就导致其形成了“满意的”的假设而非“科学的”假设。而针对可能成立的若干个假设,分析人员往往选择其熟悉的假设,从而回避分析的麻烦。

3 情报分析的逆向思维――质疑假设

如果说肯定假设即肯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特征的假设,否定假设即否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特征的假设,那么质疑假设就是指,并不从一开始就肯定或否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作用或特征,而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求证的假设。情报分析人员要具有质疑的精神。

3.1质疑假设的思维特点

3.1.1理性化 它强调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将思维角度扩散开来,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不是局限于个人的第一感觉或者孤立地看待问题。情报分析是一项高度化的思维加工活动,力图描绘分析对象全方位的运动状态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式,这种活动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先入为主的成见或偏见,质疑假设的建立是一个减少消极因素对情报分析影响的途径。

3.1.2深刻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质疑假设就是对事物从正反两面进行思考,力图还原事物的本质特点。情报分析中有时需要对事物发展进行极端分析,即向一个方向发展到极端时事物是什么状态,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到极端时事物又是什么状态,以此来把握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这可以为预测和决策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准备,从而获得主动。

3.1.3批判性 表现在情报分析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进行监控,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反复验证已有的假设,对情报分析时形成相应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手段进行批判和自我批判,调节思维和活动方向,减少分析活动中的冲动和偏执。

3.1.4证“伪”性 质疑假设是情报分析人员由所掌握的信息所得出的多方假设,质疑就是寻找证据来已经得出的结论,通过带有这种对抗性的思维来证“伪”。在情报分析中不仅要分析对象现在的基本情况还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质疑假设所起的作用就是使预测工作能够集中在一个主要方向进行,对次要方向的证伪,也就凸显了主要方向,这提醒分析人员不仅要重视证实的作用,也要认识到证“伪”的重要意义。

3.1.5创造性 质疑假设注重独立思考,注重多维度看待问题,注重其结论假设与原有假设的区别。质疑思维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三方面:①独立性――即创造性强的分析人员,总是独立地、自觉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盲从;②发散性――即分析人员需要具备发散性的思维,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新颖性――就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而言,无论是判断、假设、方案或是结论,总是带有新的因素。

3.2质疑假设在情报分析中的作用

质疑假设在情报分析中将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突破思维的局限性,纠正肯定假设中的思维困境,避免肯定假设的一些负面影响。

3.2.1培养情报分析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 质疑思维强调思维过程中对自我意识的保持,它有助于形成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虽然情报分析工作是决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但组织关系上的隶属关系并不代表着情报分析工作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相反独立思考是情报分析人员完成自身使命的基本素质,亦步亦趋、畏首畏脚的情报分析工作是不会有什么意义的。质疑假设需要不断进行质疑的精神,以帮助分析人员形成观点独立、鲜明的情报,更好地服务于决策。

3.2.2突破情报分析思维的局限性 固化思维倾向于把以往的成功经验套用在当前的问题上,忽视了现实情况。固化思维与情报分析工作的特点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情报分析是面向决策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没有任何一项情报分析工作可以完全依靠过去的经验或方法就能完成。质疑假设要求情报分析人员具有批判性思维,辩证地思考问题,提出非常规假设。

3.2.3获得更多解决方案 质疑假设可以为情报分析提供更多的途径。质疑假设从事物的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得出不同的假设,各个假设成立的概率几乎相

似,分析人员以质疑的态度去审视假设,反复验证和分析支持假设成立的条件,并寻求最有力的证据去证实,由此得到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2.4提高了情报分析的有效性 在基于肯定假设的情报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不断地在为自己的假设寻求证据,抵触或忽视与之相违背的信息,其结果或者证实了假设(事实上可能是片面的现象),或者根本无法证实原有假设,从头再来。质疑假设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降低分析成本的同时改善了分析效果。

4 情报分析从肯定到质疑的思维转换

4.1从肯定到质疑的思维转换压力

在证据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无论是证实式的肯定假设还是证“伪”式的质疑假设,总是能够找到相关的依据。事实上,能够证实的,不一定就不能证“伪”,证“伪”比证实更具有说服力。肯定假设忽视的细微证据也许正是影响情报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从情报分析工作面临的环境来看,动态竞争环境已经成为主流,静止、稳定的竞争环境已经随着计划经济的结束而成为过去。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下需要打破常规,多角度灵活分析情报,假如情报人员跟不上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市场变化的脚步,将很难把握竞争的态势。这些对情报分析人员的思维转换提出了要求。但同时需要指出,人类特有的思维定势导致的分析误差不可避免,即使最优秀的情报分析人员也是这样,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报课题在肯定思维和质疑思维模式之间进行具体的权衡。

4.2从肯定到质疑的思维转换过程

情报分析要想减少误差,必须从心理认知的根源上人手,也就是解决思维层面的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是思维的转换,从思想根源上堵住分析的漏洞,从而改进分析效果。其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

情报分析人员工作的三个环节――情报收集、情报分析和情报服务都是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报、经验、判断的肯定或质疑的条件下进行的,以上我们已经论述了质疑假设相对于肯定假设的优势,因此情报分析人员应该自觉地进行思维模式的转换,即从以肯定假设为主的思维模式转换为以质疑假设为主的思维模式。其具体实现过程包括6个方面:

4.2.1总结思维模式 情报分析人员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确定自己的思维模式:一个是自查,例如通过回顾自己以前的情报分析课题中的思维细节,发现隐藏在情报分析过程后的思维模式;另外一个是把自己在情报分析中有关的思维过程和模式和情报分析专家进行交流,从专家那里发现自己不容易察觉的思维模式。

4.2.2发现思维规律 对以往情报分析课题进行分析,剖析其分析方法、逻辑过程、成功情境及分析策略,形成思维脑图。特别要总结一些失败的经验,多思考为什么当时会采用那样的分析策略?为什么遇到不同的决策情境我仍然采取同样的分析思路?如何改进分析的结果?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确定自己在假设思维上的某些规律性。

4.2.3聚焦思维局限 如果确定自己是肯定假设型,那么在4.2.1和4.2.2两个步骤基础上分析人员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哪里,这仍然需要回顾之前的情报分析课题,不过这里主要是定位在过去课题中与思维局限有关的漏洞或不足之处,发现这些思维局限是克服这些局限的基础。

4.2.4重构求证方式 既然了解到自己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肯定假设思维局限,就要重新构建基于质疑假设的分析方式。

4.2.5固化质疑习惯 即在分析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质疑假设去思考分析,无论是对假设前提还是证据都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形成思维惯性,真正让质疑在分析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4.2.6形成新的思维模式 质疑习惯养成后,对不同情报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不同分析对象、内容、阶段的常见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巩固质疑成果,使质疑内化为一种素质,变成分析人员的质疑能力,指导分析人员的分析行为。

4.3从肯定到质疑思维方式的转换训练

实现从肯定到质疑思维方式的转换,必须运用质疑思维对问题不断地进行重新解构和调整,并从不同角度验证假设,这种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来强化。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强调通过有效的训练来提升大脑智慧,它可以突破传统上从地位、直觉和经验出发进行思考的局限,让思维变得更快、更高、更强。思维训练应用于情报分析有很多方法,比较典型的有:

4.3.1换位思考 角度作为认识问题的起点,其合理选择对于认识过程意义重大。分析人员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在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时,不能只从自己一方的立场出发来判断对手的能力和反应模式,而要从对手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自己,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对手,博弈论、战争游戏法等均是促进、训练换位思考的情报分析方法。

4.3.2同中求异 即对同一问题不依常规、多方寻求答案的分析性思维方式。它鼓励人们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尤其是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打破思维框框,甚至是突破思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情景分析法等非常规分析方法不仅需要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有效地训练这种思维,因为分析人员需要对发生概率较高的集中情景进行精心描绘,各种人物、机构、资源等都要考虑在内,而且对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也要进行预测,就如同写一部电影剧本一样,分析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思维灵活度。

4.3.3

危机反思 情报分析人员在企业出现危机后的表现最能反映其思维模式和水平,因为危机是一个非线性、多目标、需要快速反应的决策情境,作为企业领导参谋的情报分析人员不可能像平时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工作,决策的艰巨性对分析人员思维模式是一个难得的锻炼,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发现平时不能够意识到的思维劣势。

4.3.4多维联想 在情报分析过程中,要将分析对象尽可能地与其他更加具体、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经验、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增加情报分析的广度。同时,利用一些分析者更容易接受的事物来帮助其提高情报分析的效率。

第4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竞争情报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和分析与预测行业发展态势、制定科学战略决策的依据。目前,已被公认为除资本、技术、人才之外的企业“第四核心竞争力”[1]。随着Web2.0和语义Web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并逐渐成为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和获取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Google、微软、百度等企业纷纷提出“Internetisdatabase”的观点,即未来企业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情报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信息资源分析与获取的能力[2]。然而,由于网络信息资源通常具有高维、海量、异质异构和动态等特征,传统的竞争情报分析和获取方法,如SWOT分析法、定标比超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法,虽然可以对结构化数据信息实现自动排序、筛选和去重,但对于海量的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异构分布式数据还不能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此外,当前的情报分析与获取主要依靠人工方法,速度慢、效率低,无法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和动态变化,而且人工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分析结果随机性较大。主流的竞争情报系统,如TRS竞争情报系统、天下互联竞争情报系统以及赛迪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等[3],虽然借助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竞争情报挖掘和自动分析,但由于这些统采用类似搜索引擎的网页搜索与分析技术,其自动分析与挖掘功能局限在信息采集和有限的数据挖掘上,仅仅实现了浅层信息的统计分析,无法获取深层情报内容和挖掘情报的潜在价值,严重影响了竞争情报的质量和情报获取的效率,并且最终分析结果是以网页或文本块的粒度来描述竞争情报信息,而企业竞争情报需要的是关于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的完整描述,两者之间存在认知上的极大不匹配[4],从而制约了竞争情报的实用性和应用效果。面对网络环境下持续增长的海量信息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传统的竞争情报分析与获取方法逐渐难以适应复杂竞争环境的动态变化和企业对大规模、高质量、深层次的情报知识需求。面对纷繁芜杂、结构类型多样的海量网络动态信息,如何利用多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最新成果,实现竞争情报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高效化地分析挖掘,获取高质量、深层次的竞争情报,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分析、比较和综合国内外竞争情报分析与获取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本体和上下文知识从情报语义和应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语义层面的深层竞争情报挖掘和情报分析,研究了本体与上下文知识的融合实现,设计了一种基于语义决策树的竞争情报归纳学习算法进行竞争情报语义挖掘和情报知识发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情报挖掘的智能性和情报分析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竞争情报语义挖掘和情报知识自动分析与获取。

2本体和上下文知识的融合实现

本体对共享概念形式化的明确表示,通过提供对数据信息的一致性理解使得计算机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语义,解决相同信息不同含义和不同信息相同含义之间存在的差异[5]。上下文知识是在对数据信息一致性理解的基础上解决由于应用环境和对象的不同所导致的对数据信息及其分析挖掘结果上的理解差异,提供针对具体应用环境和特定对象的特例化知识。融合本体和上下文知识进行情报分析可以实现面向特定应用环境的、更准确的深层次分析,如在情报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本体知识来精确情报语义,使用上下文知识来约束情报分析的应用环境空间,实现面向具体应用环境的高效分析。融合本体和上下文知识进行情报分析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本体和上下文知识的有效融合。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情报分析中,本体提供的主要是领域内通用的知识,而上下文提供的是关于特定环境的特例化知识,可以认为上下文知识是本体知识在特定环境下的扩展。目前,关于本体知识的表示方法与技术,如:RDF(Res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DAML(DARPAAgentMark-upLanguage)、DAML-S(DAML-Service)、DAML+OIL(DAML+OntologyInfer-enceLayer)、OWL(WebOntologyLanguage)等非常成熟,通过在本体知识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扩充上下文知识是进行本体与上下文知识融合的有效途径。根据文献[6]的方法,本文采用一个三元组来表示本体与上下文知识的融合模型:M={O,C,R}其中O表示本体集合,C表示上下文知识集合,R表示本体间、本体与上下文间、上下文间的关系。本体集合O={o1,o2…on},其中o1,o2…on表示本体知识;上下文集合C={c1,c2,c3…cn;kc1,kc2,kc3…kcn},其中c1,c2,c3…cn表示上下文标识,kci表示属于上下文标识ci的上下文知识集合;关系R={roo,roc,rck,rkk},其中roo=(oi,oj)表示本体知识间的关系,roc=(oi,cj)表示本体知识与上下文标识间的关系,rck=(ci,kj)表示上下文标识与形成该标识的上下文知识间的关系,rkk=(ki,kj)表示上下文知识间的关系。在该融合模型中,通过在本体知识表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上下文标识来表征一个由附加的多个上下文知识构成的具体应用环境,如图1所示。在情报分析过程中,通过上下文标识来识别和调用相应的上下文知识进行面向具体应用环境的情报分析,提高情报分析的针对性和分析结果的实用性。

3基于本体和上下文知识相融合的竞争情报分析算法

决策树归纳学习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种数据驱动的、无优先级别的归纳学习算法,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挖掘出以决策树为表示形式的隐含规则指导情报分析,具备很高的运算速率和准确率。其中最具影响的决策树归纳学习算法是R.Quilan设计的ID3算法及其改进版C4.5算法,具有简单易懂、易于实现等优点。常见的决策树归纳学习算法还有CHAID算法、CART算法以及为了适应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要求和提高海量信息中知识获取的效率而设计的SLIQ算法和SPRINT算法。这些算法在进行情报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计算特征的信息熵来选择特征,信息熵大的特征被优先选取构造决策树。但是,在计算信息熵时仅仅考虑语法层面关键词的简单匹配,没有涉及数据的语义信息和上下文环境对数据的影响,缺乏对其所包含的语义信息和具体环境的理解,导致算法缺乏一定的智能性和语义处理能力,使得情报挖掘和分析结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7]。针对传统决策树归纳学习算法的不足,借鉴当前本体和上下文知识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8-11],设计了一种融合本体和上下文知识的归纳学习算法(InductiveLearningAlgorithmbasedonSemanticDecisionTree,ILASDT)进行语义层面的情报挖掘和知识发现。利用企业竞争情报本体提供背景知识,上下文知识提供约束机制进行自顶向下多层的知识引导和搜索过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的语义知识挖掘。具体来说,该算法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构建语义概念树。利用本体知识对语义元数据库进行概念规范化和泛化处理,借助本体丰富的层次结构和抽取的概念及其关系或实体及其关系进行语义概念树的构建。

(2)获取基于本体的决策规则。利用构建的语义概念树,对语义元数据库中的概念或实体结点进行初步划分,并利用本体知识进行语义推理,得到基于本体的决策规则。

(3)获取基于上下文知识的决策规则。在上述获取的决策规则中,利用上下文知识进行特化,以本体知识结点为根结点,上下文知识为子结点,进行概念或实体结点的二次划分,得到基于上下文知识的决策规则。

(4)语义决策树的构建与优化。将上述两步获取的决策规则进行语义整合,选择其中没有语义重复的结点及其关系和获取的语义规则进行语义决策树的构建,并利用本体和上下文知识提供的层次结构和背景知识进行决策树的优化和完善。

4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实验分析法来验证算法的优越性。

(1)实验数据。选自UCI[12]网站提供的Monk、Bal-anceScale和BreastCancer三种数据集作为实验分析的原始数据。

(2)实验环境。处理器为Inter(R)Core(TM)2CPU44002.0GHz,内存2G,硬盘120G,操作系统为WindowsXP,编程语言为Java(JDK1.6.2)。

(3)实验过程与结果。在上述相同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环境中利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领域两种经典的决策树归纳学习算法C4.5和SPRINT作为参考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选择决策树归纳学习算法评估中常用的四个重要标准———复杂度、可理解性、效率和准确率来检验本文模型和算法的性能。其中,复杂度利用算法生成的节点数来衡量,可理解性利用算法生成的规则数来衡量,效率利用算法的执行时间来衡量,准确率利用算法的分类精度来衡量。

(4)实验结果分析。从表1~表4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算法在复杂度、可理解性、效率和准确率等方法均优于现有的算法。主要因为融合本体和上下文知识的语义分析算法利用本体提供的普遍知识和上下文提供的特定知识来选择分析的特征及特征间关系,约束分析算法的执行层次和遍历空间,所生成的决策树由本体和上下文知识共同决定,整个过程只产生企业所需要的、针对性强的、具有综合性的深层关联规则,消除决策树中语义重复节点和“空枝”现象,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和可理解性,同时也降低了算法的执行时间和复杂度。

第5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国内移动预订市场情报分析研究

平台经济的特点、现状及经验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战略管理研究

成飞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管理建设

微博分析工具的比较与评价研究

以自己的眼睛来发现技术和产业趋势

情报研究的有效性问题浅析

专利申请流程中的专利查新检索与专利情报分析

金融攻击:一种全新的隐型战争方式

基于广告信息的竞争对手分析研究

GE多元化发展中的关键举措分析

一家大型研发机构的竞争情报系统建设

民用飞机客户服务竞争情报工作初探

TRIZ理论在企业竞争情报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企业竞争情报实践的另类思考

上市公司年报用于产业竞争情报分析

国际视野下青岛科技创新评价研究

共享经济开始改变世界

大数据思维与企业竞争情报变革

从竞争情报人员的年龄结构谈起

国内技术预见研究卓越机构及研究热点可视化描绘

企业“全员”情报体系运作与反思

共享经济开始改变世界

大数据思维与企业竞争情报变革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兴产业发展动态

国内技术预见研究卓越机构及研究热点可视化描绘

企业“全员”情报体系运作与反思

对我国实施竞争情报应用示范工程的回顾及反思

基于专利地图的全球甲壳质竞争态势分析

深度解读日本竞争情报的现状和特点

成熟期企业竞争情报机构业务重构方法研究

项目管理在竞争情报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设想

情报工作如何面对众多“利好政策”

竞争情报信息源及其搜集策略研究

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竞争战略分析

大数据对竞争情报研究的影响分析

产业竞争情报的动态跟踪与监测研究

探析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能力的提升

SCIP2013年欧洲年会参访纪要及感受启示

大数据及其对科技情报工作影响的探讨

区域性企业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基于熵权分析的珠三角知识竞争力状况研究

论台湾IT产业技术竞争情报的发展及其运行机制

基于关键词共现和词频统计的学科研究热点及趋势

论国家竞争情报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施中的应用

第6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竞争情报是1980年代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业务,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近20多年来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包昌火,2001)据美国未来集团对其国内竞争情报研究作用的调查,2000年竞争情报活动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微软为18%;摩托罗拉为12%;IBM为9%;与2001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竞争情报的应用之间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彭靖里等,2005)?竞争情报是企业逐鹿市场、抢占商机、以智取胜的基本战略。

随着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在企业地位的突出,以提升企业营销竞争力为根本目标的营销竞争情报就成为企业竞争情报的核心。从营销实践来看,营销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企业营销战略决策和行动方面的情报需求。(2)主要市场参与者的描述和动态监控,指竞争对手、顾客/客户、供应商、新进入者、替代者和营销合作联盟伙伴等方面的监控情报需求。涉及到主要竞争对手的档案及深入分析报告;识别新的正在崛起的竞争者;行业和客户对企业的品牌产品、服务等价值的观点、态度和感觉;新技术或新产品开发者的战略;企业营销联盟伙伴的财务、竞争意图等方面的情报。为企业营销战略决策及行动决策提供的情报和主要市场参与者的描述和动态监控的情报构成了一系列杂乱无章的信息数据,专门为决策部门提供的营销竞争情报正在通过系统的情报信息组合将营销市场中的各不相关的数据汇集成为专门的报告,由此形成了营销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

相对于传统的企业营销信息系统,营销竞争情报系统在情报产品、组织、人际网络等多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为营销战略规划与战术决策提供支持。营销竞争情报系统为企业把握营销战略动态,评估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营销战略规划、营销战术决策提供支持。(2)对竞争市场的预警和监控。针对变化莫测的竞争市场,营销竞争情报系统建立起全面的市场参与者的动态监测,跟踪市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变化,对可能出现的营销机遇和危险提供早期预警。(3)对竞争对手监控。主要是对竞争对手的动向进行监控和评估,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营销能力和方向,并提供情报资料和情报分析报告,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4)跟踪产业发展的新动向,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对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影响等。由此,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竞争情报系统是指使公司主管用以获得日常的关于营销环境发展的恰当信息的一整套程序和来源。(菲利普•科特勒,1996年),这成为我们研究的基础。

二、营销竞争情报系统构建

营销竞争情报系统为营销管理人员提供正在发生的数据,为企业营销管理者提供企业在当前市场中的营销关键发展趋势,跟踪正在出现的不连续性变化,把握市场结构的进化,以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动向而出现的,目的是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营销竞争优势。因此,一个完善的营销竞争情报系统应包含这几方面(如下图):

(一)营销数据收集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和营销竞争情报需求的确定与关键课题选择。关键情报课题的选择使情报工作的高效计划和指导成为可能,它将管理融入情报课题的选择,有效地保证了用户对生产出来的情报的兴趣。营销竞争情报的课题需求包括三个方面:(1)营销战略决策和行动需求,包括营销战略计划和战略开发等方面的情报。(2)早期预警课题,包括竞争动机、新的营销策略及外部营销环境的变化。(3)主要市场参与者的描述和动态监控。企业就要根据具体的任务来确定关键营销竞争情报课题。

(二)营销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际上是营销竞争情报信息加工的阶段,包括情报分析与研究和营销竞争情报知识库。情报分析与研究功能主要是指对数据进行评价、将数据转化成情报、数据分析类型确定、形成情报分析报告以及实现情报数据传递等。建立营销竞争情报知识库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定位目标消费者群,并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合适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主要包括:(1)框架设定部分。包括营销竞争情报知识库界面和营销竞争情报定义两个部分。主要是知识库的使用方法、相关链接以及关于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竞争情报等术语的概念等内容,使用户在使用系统前清晰的了解。(2)研究部分。在知识库研究部分中,储存着大量关键性营销竞争情报课题,以及基础性的情报信息,这些是情报分析师长期研究成果的积累,涉及到营销竞争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情报研究成果和未来分析报告,对企业营销竞争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主要包括:营销竞争情报新闻快报;竞争对手文档;客户管理文档;供应商文档;商及渠道网络文档;企业内部资料等。(3)情报管理部分。在这个部分中主要展示的是关于情报组织部门、营销情报信息数据的巩固、更新与维护、使用的技术、营销竞争情报管理原则、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问题。

(三)营销竞争情报应用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营销决策应用和营销竞争情报的绩效评估两个部分。营销决策应用是建立在营销竞争情报基础上的战略规划与策略选择。营销决策基于产品开发、市场价格信息、分销渠道以及促销方面的情报需求,从而识别和评估竞争对手的产品及新开发的产品特点,并评估竞争对手对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反应并做出应对方案;识别和评估市场中相关产品及替代产品的价格信息并作出应对策略;识别和评估分销商及渠道网络并做出适当的分销策略;针对企业经营理念、公关对象、促销原则、目标做出适当的促销策略。

营销竞争情报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形成企业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实现对企业管理及企业目标市场的竞争态势实施动态控制与分析;考核营销情报人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情报质量;对营销战略情报和战术情报的运行进行监控;借助绩效评估强化企业员工和情报人员的职业准则、岗位道德的企业文化氛围。在既定的营销战略框架下,设计情报绩效评估体系,首先在于评价指标设计。一般包括:有效情报的数量,即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的营销竞争情报数量;数据质量,既营销竞争情报被采用的可能以及对营销战略、战术的指导效果,通常通过销售和营销业绩反馈;改进和创造,改进和完善本职工作流程或工作内容的效果,积极采用新思想、新方法的表现。教育和指导,对企业员工包括企业领导层竞争情报意识的教育、培训与指导的效果测定。在设计中,应注意指标要简单、明确、并要找到评估内容的平衡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指标要平衡等问题。

三、营销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及发展

(一)建立营销竞争情报部门

营销竞争情报部门是营销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保证,通常有两种架构:一是专门的情报部门,负责确定营销竞争情报的需求和关键情报课题的选择,搜集、储存加工以及分析,生产情报产品或服务,通常组织内有情报分析师等专业人员,这对大型企业比较适用;二是临时性的情报小组,通常将情报任务分解到具体的部门中,有需要就共同组成的临时性部门,适用于中小企业。营销情报部门的任务主要包括营销战略决策和营销战术实施;早期市场预警;关键企业营销案例——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分析三个方面。情报组织应是一个能够相互配合、行动保持高度一致和连续性的团队。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层的支持方面、情报人员的资源配置方面、人际情报网络的构建等方面予以考虑,使营销竞争情报组织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

(二)构建营销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机制

从营销竞争情报角度看,作为营销战略的情报主要涉及竞争对手战略目标、战略控制、市场渗透以及客户开发、营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报,而营销战术情报则是从操作层面上来界定情报的内容的,如竞争对手的当前行动、营销策略、产品定位、价格策略、促销方式等方面的情报,企业应通过建立有效的指标和运行机制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在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前,营销战略和战术层面的营销竞争情报经过权衡、评价和整合进入决策制定过程,各种计划过程的结果被各级组织用于进一步协调情报的搜集和分析。因此,在推动营销竞争情报运行时,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进行恰当的工作设计和配置是保证系统运行成功的关键。其次,强化部门的沟通与对话。在竞争情报人员、销售、营销以及高层管理之间对话形式的互动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通过持续的对话产生的互动是关系导向型的,这种形式的互动增加了竞争情报团队和营销部门之间的信任,因为它们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目标、角色和限制。最后,建立有效的人际情报网络也是营销竞争情报战略开发过程的重要内容。

(三)灵活应用营销竞争情报知识库

第7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信息的保障体系是保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信息保障体系中,文献信息、信息技术、需求分析、经营管理、情报研究这五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于对方,接下来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1.需求分析:第一点,保险公司要对自身和保户的信息进行归总;第二点,要想明白公司的发展方向、利弊等关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就必须由专门的情报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的资源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不但可以及时的解决问题,而且也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2.文献信息:文献信息的建设发展有赖于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在保险公司内部应当设立档案室或图书馆,目的是为了向情报分析工作人员提供分析材料,及时的了解保险行业的动态,以便让大家开展深入的分析工作。

3.信息技术:关于信息技术的主要工作是加强信息共享的机制,在系统开发的工作项目中应当具备长远的目光,在对IT工作进行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

4.情报研究:情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国际竞争。因此要求情报机构具备宏观的商业性咨询要求,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定时对情报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保险行业提供发展和竞争相关的研究成果。

5.经营管理:注重信息战是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信息战不仅仅作用于信息化建设,而且信息战还对信息化建设有着导引作用,因此,信息战略就是长久的发展计划。信息战的战略部署需要具有精准、深广的信息为第一基础工作。信息战略部署这项工作,必须依赖情报研究,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三项工作。在信息战策略得到运用以后,还需要进行分析、调整以及确立发展的方向。

二、信息保障体系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1.信息保障这个体系里,需求的分析是基础,也就是说需求分析是信息保障的前提。分析专家或者说是情报员必须了解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此之后再了解本公司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才能很好的解决核心问题及其相关的诸多问题,才能够使得情报工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在整个体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2.就经营管理和情报分析以及需求分析三方面来讲,信息技术建设和信息资源是它们三者的支撑。需求分析这个环节中间,保险公司要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已经获取的信息资源,为情报研究机构提供具有实际作用的需求,为情报分析工作打下基础。情报研究工作期间,通过分析研究机构,以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对保险公司现有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经营管理这方面工作来讲,保险公司必须及时的了解最新的信息,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总体来说,情报研究、经营管理、需求分析三方面如果脱离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将无法开展工作,更无法与外来保险企业进行竞争。

第8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赛立信竞争情报认为,现阶段食品企业除了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应对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外,还应该对竞争对手运营状况加以关注,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情报体系,利用情报分析得出最优市场运营策略,避免因为信息封闭落后导致被动挨打。因为整个食品行业运作涉及到生产工艺、物流体系、生产销售人员培训和激励、营销推广等众多方面,所以对于食品行业的竞争情报研究并未有非常完整的体系,更多的是聚焦于市场公开情报获取和对市场反应进行解读。诚然,对于情报研究人员来说,因为该行业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广,如食品的配方和生产等这些情报非专业人士一时间也不能够很直观地理解,这样即使获得了该方面的情报也难以下手进行研究。所以在进行行业情报研究之时往往需要相关专业人士配合。赛立信竞争情报先构建出食品情报分析运作链:

在明确整个情报运营过程和方面,接下来就是针对由生产到销售整个运营过程的细分研究。

1.对手基本状况

为了对竞争对手有一个基本认识,令整个情报研究有明确参考方向,对手的供应商状况、资产规模、厂房数量、设备与人员数量、渠道数量与分布等等这些能够反应企业根本状况的信息都应该是第一时间需要掌握的,而且要持续监测,建立长期监控资料与数据库。

基本面分析虽然没有特定方法,强调更多的是信息收集和整理,但赛立信竞争情报认为这是整个情报研究的起始部分,如果情报有误或者出现偏差,那么将会对以后的分析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使到情报研究被误导、进入死胡同,所以对手基本状况信息务必要保证准确。

2.食品生产情报

食品生产情报分析涉及到配方、制造流程、用料参数等关键内容和指标,也是产品核心,企业必然会作为机密内容,尤其是拳头产品,所以要想在合法途径获得这些关键情报有一定难度。然而产品终究是要流通到市场上的,从市场上获取产品却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可以通过产品成分分析,再结合其供应商输送的原料与设备采购情况来研究其生产工艺。而对于产品方面可以利用基本的产品对照法和单产品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对于单产品研究,需要多参考消费者反馈以及食品生产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样能够提升对产品评析的准确度和客观性。

3.生产和销售人员培训与激励

这方面的情报属于内部管理范畴,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人力资源运作体系,通过比对吸收对手管理上的优秀手段,对自身运营作出调整、优化。

这方面主要可以运用对比法、管理制度关键要素排序等方法进行研究。

管理制度关键要素排序法:

采取管理关键信息和要点提取,再进行影响力量化排序,以此找出特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可以实行的关键因素。例:

4.物流与分销体系

食品物流与其他行业物流有着几个根本区别,首先要保证运输过程中食品的卫生,然后是某些食品需要在特定温度湿度下保存,所以物流要求高。加上生产一样产品需要用到不同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有可能来自于不同供应商,这样产品从来料到分销整个物流体系相对于其他行业物流复杂许多。

赛立信竞争情报研究发现,通过了解研究对手物流监体系,一方面既可以清楚对方原料来源、产品流向、侧重地区、营销覆盖,另一方面也能够探索如何改善自身物流体系、中间过程哪里可以提升效率,而通过研究产品由出厂到达最终销售场所(超市、商铺等)这个完整的运输链条,也能够从中发掘出自身产品未覆盖的渠道、经销商等,有效扩大自身产品覆盖范围。

具体到每一个步骤可以考虑到的研究方法有分销点分布图对比法、区域出货量分布图法、经销商出货价格分析等。

通过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对方我方在产品分销上覆盖范围对比,可以看出哪些区域覆盖到位、哪些区域竞争度高等。当然随着情报数量增加和细分,还可以把分销点细分到零售店、批发店、大型超市。

通过类似的方法还可以绘制出出货量分布、价格分布、销量分布等图像,进行直观分析。

5.营销政策

产品的市场定位、宣传口径、销售激励(抽奖、赠品等)都是需要监测的内容。营销优劣对比:

6.资金流

分析对方资金流动状况,以了解对方运营成本和盈利状况。在进行资金流向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各项资金的细分占比状况、有效利用率(产品价值/投入资金)等。

其他资金监测分析方法,如历史资金投入规模曲线、各方面资金投入比例变化、投入产出比曲线、原料分类支出分析等。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资金运用这个核心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得出对方整个资金流动过程是否有效利用成本、资金利用是否有值得借鉴之处、对方原料采购是否有更廉价途径这些问题的结论,避免出现对手类似资金利用不当的情况,同时对于对手更优秀的资金使用方案可以进行移植,更可以清晰地以资金状况配合其他方面问题如营销推广投入、设备投入、人员激励投入等深入分析,使到综合分析有更充分依据支撑。

7.综合分析

在得到对手全方位情报后,通过细分情报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由于涉及情报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所以综合分析需要用到分析方法是最为复杂的,可以是其他细分部分的方法交汇融合,也可以是单一的全行业通用的分析方法,如SWOT、CMT三维分析、五力分析模型、价值链分析等。

对于食品行业情报研究许多方法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探讨补充阶段,所以在进行情报分析时不需要拘泥于固有模式,应该结合专业人士意见和其他行业情报研究已有方法,配合食品行业特点探索,深化挖掘,相信随着研究深入和方法演变进化,食品行业情报研究方法一定可以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赛立信竞争情报事业部 胡家耀)

【欢迎与赛立信竞争情报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赛立信研究集团旗下,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竞争情报事业部,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竞争对手调研、行业分析研究、竞争情报整体解决方案、竞争情报管理系统等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文章联系:E-mail:2427205941@qq.com;电话:020-22263632。更多竞争情报文章,请登录赛立信竞争情报网:sinoci.com.cn】

第9篇: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专利情报;高新技术企业;情报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30-02

一、专利情报的概念

专利情报是指从发明申请说明书和发明专利说明书,包括申请、批准有关发明的其他类别的文件及专利局出版的各种检索工具书、外观设计公报、专利权登记底册、审判判决公报和其他法律方面的文件等专利信息源上搜集到的零散专利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综合和归纳,形成有关专利申请概况、技术内容、功效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1~2]。

二、专利情报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的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而企业要取得技术上的优势,通常有两种途径: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专利情报就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的侦察兵、千里眼,为高新技术企业确立其技术竞争战略提供了情报依据。

(一)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可分为前期调查研究、中期进展分析以及后期投产实施三个阶段 [3]。

1.前期调查研究主要是确定研发项目。确定研发项目必须了解本行业技术和相关行业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决策。而专利情报分析可以让企业决策者和研发人员准确了解到:其一,现有技术所处的成长阶段;其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可能应用的领域;其三,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其四,竞争热点技术领域;其五,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其六,新产品的可能寿命、潜在市场和经济价值。如果企业决策者对这些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技术开发战略、最佳的研发计划[4]。

2.中期进展分析需对前阶段搜集的专利信息作整理、删增、分析,专利情报分析可以为研发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情报,为新技术开发提供支持。由于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该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及其的价值,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此通过对同族专利数及专利被引次数进行专利情报分析,可以让研发人员站在国际相关技术的前沿,不但使其研究处于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而且研发人员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专利情报分析还可以避免技术开发中易出现的技术重复问题,避免人力、财力、时间的巨大浪费和可能带来的侵权问题。

3.专利情报在后期投产实施中为新技术提供了保险,使申请了专利的新技术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使企业规避“专利潜水艇”的袭击。

(二)技术贸易

技术贸易又分为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

1.技术引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在引进国外先进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外商常以该项目拥有多少专利技术来标榜其技术水平之高,索要高额技术使用费。利用专利情报对于外商所称的专利技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真实水平、法律状态等,就可避免出现引进失效的、落后的、无关的专利和技术,确保引进先进的、适用的专利技术。

2.技术出口:出口技术前必须检索出口国(或地区)有无相同技术已获得该国的专利权,以免侵权受损。专利技术的出口往往包含在产品的出口中,如中国出口一个产品到某国,生产这个产品所需要的一项技术在中国不拥有专利权而在某国拥有,那么这个产品在中国生产销售就没事,但出口到专利拥有国不支付专利费那就侵权了。这种情况常有,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出口产品时,查明所涉技术领域在进口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文献,没有专利保护则可,否则就要采取措施 [5]。

各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明活动的活跃程度,具体表现为专利申请量以及拥有有效专利量的多少,因此,各企业提出的专利申请量和目前拥有的有效专利就成了衡量其技术水平的标准。通过对竞争对手所有的全部专利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分类排序,并考察其分析情况,可以从中获得竞争对手企业的技术开发及经营策略等方面的数据,由此可逐步判断出竞争对手研究开发的重点、技术政策及发展方向[6]。

三、专利情报的主要来源――专利数据库

正是专利情报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证明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情报工作的必要,而专利情报来源及专业的专利情报人才无疑是开展专利情报工作至关重要的因素。

1.专利数据库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利的数量骤增,由于专利文献数量庞大,传统的专利检索方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据相关统计表明,企业由于没有使用专利,重复研究而多花了60%研发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 [7]。专利数据库的搭建有效的解决了专利情报源的问题。

目前各国知识产权部门在网上建立了大量的专利数据库,主要国家的专利基本上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检索,而且收录年限较长,且大多界面友好,检索灵活,内容丰富,更新迅速。全球免费数据库主要有: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Derwent专利数据库、USPTO(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数据库、IBM Patent Server(美国专利库)、PCT Datahase(专利合约数据库)、EPO(欧洲专利局)等[8]。主要的商业专利数据库有:QPAT―US(qpat.corn ),该站点是Questel―Orbit(奎斯特―奥比特)公司推出的美国专利检索系统网站、Micro-Patent(micropat.corn)及Knight-Ridder(奈特瑞德)公司的Krscience Base (Krscience.dialog.corn)。

2.专利数据库突显企业对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合理利用专利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查询专利文献、监测和预报重点行业及竞争对手有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状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全面提高企业预防和解决专利争端的能力和水平。但无论是网上免费专利数据库,还是商业专利数据库,都对检索者检索经验、技巧的掌握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专利情报数据库,将专利情报应用于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专利工作人员。然而,随着担任检索工作的人员经验的不同、了解技术领域的不同,针对相同的技术特征往往是不同人检索出不同的结果,检索经验及结果均无法累积。这就要求企业专利情报人员不但要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利情报知识。而目前,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连全世界的1%都不到,就是国内的高新技术专利也有60%属于外国人 [9],高新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与中国专利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企业开展专利情报工作的瓶颈,我们急需加紧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专利情报人才队伍,在企业中开展专利战略规划、专利技术攻坚、专利权利申请、专利产品保护、专利危机应急等一系列的工作 [10~11]。

四、专利人才培养对策

根据专利工作的特点,虽然各类专利人才由于其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运用的专利知识有所侧重,但专利工作的学科复合和交叉性等特征,要求专利人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语言能力等四方面知识素养[9] 。其主要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

1.通过高校系统教育培养专利人才。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不仅义不容辞,同时也正面临一个大好发展机会,不论是专利知识还是专利文献检索知识的教育对提高专利情报在企业竞争中的应用均显得非常重要。各高校在教学条件、师资结构、学生生源和办学特色等方面有很大的相异性,针对专利人才的专业背景要求高的特点,所以在专利人才培养上,各院校应充分发挥院校优势,根据专业学科设置特点培养不同特质的专利人才。在做好专利转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在高校开展专利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其专利情报意识。

2.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培养专利人才。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定向、定量人才培训,负责向企业对口输送所需专利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针对性强,效率高。

3.企业内部培养专利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在职员工实施内部培训。内部培训,不但成本低,比较容易开展,而且将理论与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培训效果明显,但内部培训适用于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及业务骨干易选择高校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五、小结

中国专利情报工作慢慢步入正轨,但整体水平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要缩小这种差距,最终使中国的专利情报工作处于世界前列,不仅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人才机构(包括高校)的人才输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国家如何引导社会的注意力、企业如何增强社会的关注度、人才机构如何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利人才,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戴建波,王天寿,杜红雁.专利情报及其利用[J].齐鲁石油化工,1994,(4):326-334.

[2]侯延香.专利情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51-54.

[3]李红.一种重要的企业情报源――谈企业专利情报工作[J].情报杂志,1991,(3):81-83.

[4]程兴华.专利情报分析在企业研发中的应用研究[J].竞争情报研究,2007,(4):107-109.

[5]吴峰梅,.基于Internet网的专利情报分析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10):69-72.

[6]刘焕成.洞察对手了如指掌――专利信息在分析竞争对手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2002,(9):14-15.

[7]丁宪杰.专利数据库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2,(4):52-53.

[8]蓝雪花.Internet网上专利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J].情报探索,2003,(3):39-46.

[9]刘平,吴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人才工程――专利实务人才需求与培养[J].企业经济,2005,(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