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

第1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特征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多数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90年代,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而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其乡村旅游更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代欧美国家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如2003年,美国去农场度假的有1800万人次;法国的乡村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该国当年旅游总收入的1/4。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基本特征。其乡村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旅游景点的经营特征

1.1私营化

欧美国家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农场主同时也是旅游业经营者;其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则为家庭私营。在美国这样的“度假农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度假。他们可以住在农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度假农庄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农家空出来的房间或农舍稍加改建整理而开放经营。

1.2小型化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特征,既符合其乡村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同时也恰好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英国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就是如此。从旅游开发经营的面积看,虽然各个家庭农场的面积大小各异,但是,旅游者在其中活动的空间却都不大。政府为了防止农庄走上商业化经营,规定农庄了的民宿床位,一般为2~6个房间,可提供4~15个床位,低于这个限度可以享有免税优惠。从所雇佣的旅游从业者看,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其农场主平均雇佣全日制的旅游从业者大多数只有10名左右,农场主化在旅游上的投资,大多数平均也只有5万英镑左右。由此可见,其旅游经营规模是很有限的。

1.3兼营化

欧美国家的农场主,大都是一方面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在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时依托农业生产的支撑。在他们看来,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彼此双赢,和谐共进;即使是乡村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可对农业生产轻视、懈怠、甚至放弃,相反,要真真实实进行,一丝不苟经营;否则,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1.4分散化

欧美国家庞大的乡村旅游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多点式、分散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到2006年底,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意大利开展的“绿色乡村旅游”,其农庄已有6500家;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仅纽约就有1500家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则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乡村旅游群体,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受损。这种多点分散、小型化的布局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

2.旅游产品的类型特征

2.1观光参与性产品

乡村的观光参与性旅游产品,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观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风光,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其二是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是绝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地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了更好地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农场主往往有意将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呈现出来,让旅游者参与进去,借以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夏威夷的农场主就将自家咖啡加工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并让有兴趣参与咖啡加工的旅游者当一回咖啡加工工人。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旅游时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旅游活动。在秋收季节,或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到乡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农业经营活动。而农场主则成了旅游者的田园看护人。针对旅游市场的这种需求变化,许多农场都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参与、能够参与和乐于参与的游览项目,如家畜家禽饲养、成熟果实采摘、秋季庄稼收割和捕鱼生产活动……此举,既可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又能增加农场主的经济效益。

2.2娱乐休闲型产品

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等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许多农场就举办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而更多的农场则因地制宜,相继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徒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推出玉米地迷宫游览活动,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场制宜地推出娱乐休闲型旅游产品,虽然有的已超出了乡村旅游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十分有益。这不仅拓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产品,而且避免了农场资源的闲置浪费。

2.3住宿餐饮服务产品

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既是乡村旅游服务中最基本的服务,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更是能否接待旅游者和接待多少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保证。而且,这往往是欧美各国衡量其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目前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场旅馆,巴西有5000家,意大利有6500家,法国有16000家。这些农场旅馆为旅游者提供的旅馆及床位是当地的风格,为旅游者提供的饮食是当地风味,使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2.4旅游购品

欧美各国各个农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往往推出一些旅游购品以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并借此推销农副产品,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些旅游购品,首先是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粮食、咖啡、干酪、奶油等土特产品。其次是农场推出一些编织等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些旅游购品销售收入往往是全部乡村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威夷来自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竟占其乡村旅游总产值的1/3。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在同类产品中更愿意从农场直接购买。特别愿意购买自己直接从农场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和农场当面加工的奶油、咖啡及从农场酒窖中取出的葡萄酒等。

3.旅游市场的取向特征

3.1本地化

在欧美乡村旅游市场中,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者总人次中往往占七成以上。在英国,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2~3小时车程之内;在西班牙,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100~200公里范围内。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乡村旅游景点众多,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人们对乡村旅游景点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其二是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点的选择性并不很强,只要有较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相应情境,就可满足游客需求,他们不会对具体内容过分苛求,也就无需跨区旅游。

3.2城市化

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既是国家人口的主体,又是国家旅游人口的主体,更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乡村旅游市场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繁忙的工作生活压迫着城市居民的神经,他们更加向往重返没有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这就构成了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在乡村拥有一块土地,每年用于度假之用。

3.3家庭化

据英国一些农场的旅游景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乡村旅游客人占景点旅游者总数的40%左右。由此可见家庭游客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在欧美国家,近距离经常性地利用双休日进行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自驾车旅游也是较普遍一种的形式。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乡村旅游中的观光、休闲和参与性旅游更是如此。

3.4学生化

学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群体。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学生需要学习知识,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特别需要了解和认识农村、农业和农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或旅行社便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乡村旅游。农场也针对学生旅游市场需求,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德国、法国等许多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都开设农业课堂。生长在城市的学生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完全陌生。他们有着追新猎奇、求乐求知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因此,乡村旅游的学生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张文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第2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中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无序的开发

随着近年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呈现火热。开发者往往只是基于各种利益的考量,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出现。“缺乏政府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缺少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过度利益的诱发之下,在运营管理中,自为政的现象和普遍。任由经营者盲目投资与开发,以至于乱开发、乱建设、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非常突出。

各地的乡村旅游大都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设计和建设起来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局限性很大,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造成了浪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土地浪费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和小城镇用地规划多数相对滞后,用地规模布局功能定位不尽合理,导致了粗放低效利用土地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如此无序的开发,已经导致一系列的自然和社会问题的产生。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旅游的以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中国已经入工业化社会,但是,许多居民的思维还是处于农业社会。大量的工业垃圾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原有的自然生态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公共管理也相对滞后,虽然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发展当中,并没有保护好自然生态。

在乡村旅游区,生态系统本身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很低,其中许多地区目前仍旧沿袭大众旅游之路,一哄而上开发低层次粗放式的旅游产品,使乡村遗留给人类的许多珍贵自然遭到破坏,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具体体现在,遍地开花的小农场与民居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在日益下降。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扬起的尘埃、旅游区内餐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人为原因有几个,一是农民本身不重视,二是游客不注意保护环境,三是开发商利益至上。

(三)村落文化的破坏

村落文化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原因。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二是,经营者的原因。在同一片区域内出现众多雷同的乡村文化旅游区同质竞争也带来了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城市化倾向严重的现象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商业气氛的影响之下,在城镇化能够带来物质文明观念的驱使下乡村开始追随和模仿城市,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在格调和品位流行的今天出现了迷失,异化了的乡村文化渐渐失去了它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最终导致陷落。“城市化”现象严重,文化品味缺失。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景观,随着乡村社区城市化的进程而变得高度破碎化,并且失去了自身的特质,这些特殊的人文景观很多也渐渐消退。理论上,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原来“很土”的文化,往往被当地人主动改革,这种“土”文化,恰恰是乡村旅游的文化之根。

(四)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鸡犬声相闻,小农经济被打破,农村体现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距。有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乡村旅游是农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是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现代农业转化的途径,是实现旅游行业中“高投入、低风险、高收益”经营策略的新选择[ ]。农民,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并不能做到高投入,投入者,往往是外来资方。当然,最后大部分的利益,流入到了资方。

城市化程度差异决定了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分布区位,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旅游用地成本存在着由市区向城乡交错带递减的趋势。开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大多落入外界投资者及旅游企业的手中,当地居民只能得到其中的极少部分,乡村旅游收益分配日益不公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地区上,人群上(资方、管理者)。

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乡村旅游倡导生态合理、经济可行、文化独特、社会适宜的发展理念,着重关注旅游者体验、社区居民利益和乡村发展进步,以人为本是其本质体现。可持续乡村旅游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乡村环境、经济、文化、社区四者的协同发展,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旅游环境的和谐性、旅游经济的循环性、旅游开发的扶贫性。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的延伸,使旅游有机会能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转换和升级,让农业焕发新的活力。最终目的,为了“三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规范的政策与法制环境

从产权上,通过制定规划确定其发展定位,做好项目和景观的合理布局,优化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梳理品牌,防止重复建设,为今后流村镇新项目的投资与方向确定提供指导,避免恶性竞争。产权行为归根结底是人的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合理的产权机制为基础。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就是一种功能状态,产权机制的调整是赋予产权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以符合人们的利益诉求。

在政策与法制环境上,要通过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前瞻性规划,实施有序开发;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乡村旅游进行引导和管理。政府监管组织要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旅游开发经营企业;监管经营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如果他们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要依法采取行政手段;对农户分散经营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培训。建立旅游区(点)的环境、服务质量指标数据库,使环境保护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二)优先保护环境

乡村旅游是一种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乡村具有的生态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以及环境资源优势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强势产品。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并重,强调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培育环保型、健康型旅游产业。旅游者应坚持和谐旅游伦理观,履行负责任的旅游行为,要与环境相和谐,与其他旅游者、旅游企业相和谐,杜绝旅游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减少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环境的冲击。

循环型旅游能有效缓解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重要发展途径,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可持续乡村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保护环境,不仅要求所有人,在保护环境自觉上,自行遵守。更主要的是如何采用严格的公共管理手段。

(三)保护村落文化

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故乡情节”、“怀旧心态”、“回归自然愿望”,这是人们对以往文化的留恋和不同文化的向往。运用乡村传统聚落的重建、改造、修复和维护等4种模式,建设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特色旅游村镇、产业村镇和生态古村古镇。乡村文化之所以对于城市居民有吸引力,就在于他们在乡村文化的感知中能够得到回归自然的满足。传统文化是现代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条件,如何将其转化为一种配置性资源,则需要进行重塑,即时间的形塑和空间的形塑只有经过重新包装和塑造,传统文化资源方才能有效地展现于现实生活中,并获得人们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重塑是转换传统文化时空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赋予传统文化一种新功能的实践。

乡村文化是旅游者进行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基础, 丰富的民情、风俗和民间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众多的采风素材。各种力量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建设新农村文化存在着利益可协调的结合点,多方利益的整合、协调、共赢,可以使旅游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少到最低。

在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中灌注文化的要素,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地结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然还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是地方特色的体现。开发、整合和包装地方土特产并弘扬和保护本土文化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要求。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悬殊,农业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经济状况等不尽相同,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民风与民俗、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展历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只有保护好村落文化,乡村旅游才具有文化的味道。

(四)让更多农民受益

乡村旅游业作为大容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载体,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既减轻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开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结果表明: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24个,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

合理分配收益。要保障村民的利益,必须设置内在的经济激励机制,即股份制,把村民的责任、权力、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旅游扶贫开发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效益,而应该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区发展、环境美化和基层文化建设,彻底实现旅游扶贫开发的目的。在乡村旅游资源的运营中,必须充分考虑村民对旅游利益的分配位。

农民不能在旅游当中合理地收益,也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三、小结

乡村旅游,成为各利益集团的肥肉。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当地农村虽然能够部分受益。但是,随着日益发达的交通,有组织的与自助的乡村旅游呈几何倍数地增长。诸多的环境与社会人文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了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公平有序的开发环境;其次,生态保护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是,村落旧有的文化,要有意识地保护;四是,农民合理的经济利益不容侵犯。

参考文献:

[1]李梅 苗润连.北京山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昌平区流村镇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06-208.

[2]杨载田,章勇,刘沛林.等湖南乡村旅游研究[M].北京言实出版社,2006.

[3]郭换成,郑健雄,陈田等.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4]马东跃.我国乡村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贸,134-135

[5]谷静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179

[6]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7):149-150

[7] 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J].中国商贸,134-136

[8] 蔡飞.浅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业考古,2010(3):251-253

[9]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古,2009(6):119-121

[10] 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古,2009(6):119-121

[11] 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察,2009(6):119-121

[12] 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7(7):149-150

[13]赵承华.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7(3):28-29.

[14]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7(7):149-150

[15] 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J].中国商贸,134-136

[16]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产业观察,127-130

第3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第4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居民能否妥善安置就业,这是中国保障民生计划中的重点。从近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就业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大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都有提高。这得益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长期坚持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中国的私人资本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体的企业单位快速成长,这消化了城乡人力市场上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的推动了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城乡就业人员的社会生活水平。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都有显著进步。城乡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更高了,城乡文化卫生机构覆盖的范围更广了,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了。尤其是在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保护了城市就业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切身基本利益,有效维护了城乡社会经济在人员调配上的交流互动,为城乡居民社会生活一体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城乡经济分割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在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是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并且,在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双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它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普遍存在,为我国区域经济打上了“落后”的印证。

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十分明显,并且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构成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

二、我国城乡经济分割的原因剖析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多重原因相互交错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对特殊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建国初期,我国5.5亿人口中4.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以封建、保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齐占绝对统治地位,衣不保暖,食不果腹,识字人数仅占十分之一、二,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步思维艰。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非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城市经济发展普遍与区域发展相脱节,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不是来源于区域经济基础,而主要来源于行政力量,这是我国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所决定的。

(三)市经济结构具有超稳定性,城市与乡村产业循环联系薄弱。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在传统体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城市经济形成“大而全,的结构特征,升级缓慢,具有典型的超稳定性。

三、加强城乡联合的对策

要加强城乡经济联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变革旧的观念,把发展乡村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部分;必须探化体制改年,建立开放的区域经济环境,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棚桥梁:最后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新型的乡镇企业队伍,新型的农村干部队伍,在更深一层次六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经济联合创造条件。

(一)更新区域发展现念,审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很久以来,人们谈起区域发展,自然地要用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大项目的建设等概念取而代之,极少把乡村经济的发展放在应有的地位,以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二元经济结构难以钥转。乡村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遍落后的乡村中镶嵌着若干发达的城市决不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发达,相反这正是区域经济蒋后的标志 在二元结构普遍存在的我国,乡村经济的落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乡村经济应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长期的发展重点,在思想观念。投资分配、基本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必须灾出这一贯重点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

(二)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组织区域经济。城乡经济联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的计划体制人为地扼制了这种要求,割断了城乡经济联系。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区域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及各部门企业之间的多贡经济关系回归正常,按经济规律要求的轨道运转。在我国竞争制度尚不健全助条件下,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积极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其中包括纵向市场体系(含全同性市场、大区市场、省级市场、县教市场、乡镇市场等)和横向市场体系(含生产资料市场、消费的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这样“看不见的手’将地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协调省复杂多样的区域经济关系,解决看数以干百万计的区域经济问题,建立起正常的区域经济秩序,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乡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建立与加强刀至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创造必要的区域经济环境。

(三)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城乡经济联合的科学大道。市场机制是组织经济社会的一种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更不尽善尽美,需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其不足,以共同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主要是对微观经济活动作基础性调节,政府调节是对经济活动的高层次调控。一方面政府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财政、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及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各区域、各部门、备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促使大中城市调整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民加速产业循环过程,强化城市的扩散效应,并由此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合;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关济大循环的轨道,引导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健康、科学迅速地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经济,建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长极。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乡村经济中先进生产要素的集合,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本身即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核心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市化的主要力量。

(五)努力提高农村民众素质,转变农民封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差异最大的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差异,包括文化水平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其中前者决定后者,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就越追求个性,追求发展与进步,乐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勇于开拓。所有这些正是我们的农民所普遍缺乏的,也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第151页,重庆出版社.

[2]翟志成 方齐云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2第7期.

[3]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4]姜爱林;论城镇化水平的不同测算方法[J];天府新论;2002年04期.

[5]石正高;试谈城乡经济一体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J];理论导刊;1989年05期.

第5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休闲需求结构;休闲消费行为;休闲产业发展导向;休闲产品发展导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7-0013-05

一、基于休闲需求结构的分析: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导向

休闲需求是指人们对在休闲时间里所参与的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愉悦的休闲活动的需求,包括对在家庭里的休闲活动的需求,对在户外的休闲活动的需求和对离开自己居住地一定时间与距离的旅游休闲活动的需求。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将引导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变动,投资结构变动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因此,本文从以下3方面展开对休闲需求结构变化指引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方向关系的研究:第一是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人们需求结构变化带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视角展开;第二是运用有关统计数据对上述研究的结论进行验证;第三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说明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向。

1,经济发展阶段与休闲需求结构及其特征

依据美国学者沃伦・J・基肯(Warren J・Keegan,2002)的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前工业化、欠发达、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四个阶段,判断一个国家已经处在哪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依据美国学者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和莫娜・J・菲茨西蒙斯(James A・Fitzsimmons and Mona J・Fitzsimmons,2001)的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或三种社会类型:第一个阶段是前工业化社会。在前工业化社会里,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是维持生存。第二个阶段是工业化社会。在工业化社会里人们生活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更多数量的物质产品。第三个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在后工业化社会里,人们生活的基本特征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包括健康、教育和娱乐3大方面。各种社会类型的基本特征可以参阅表2。

从休闲需求结构变化带动休闲产业发展视角研究,我们可以将上述三位美国学者沃伦J・基肯和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及莫娜・J・菲茨西蒙斯的观点结合起来思考,得出下列基本结论:(1)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低于785美元时,它就处于前工业化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维持生存;(2)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在786美元到9655美元之间时(本文将中低收入的欠发达阶段与中高收入的工业化阶段归在一个阶段里考察),它就处于准备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追求更多的物质产品;(3)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大于9656美元时,它就处于后工业化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休闲产业就得到了巨大发展,休闲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健康产业、教育产业与娱乐产业的需求。这些休闲产业的特征就是能在休闲时光里,使人们的身心更健康、愉悦,能满足人类不断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的需要。当然,在上述每一个阶段里,由于存在拥有不同收入、文化与兴趣的社会阶层,因此,在社会上会出现不同的休闲生活方式。例如,维也纳人休闲时喜欢喝咖啡与欣赏音乐,德国人休闲时喜欢喝啤酒与旅游。

日本的发展历史为上述结论提供了例证。在日本,目前休闲产业已占国民收入的10%到15%。依据日本国民生活白皮书,日本国民对服饰、家用电器、饮食、住房以及休闲生活的关心度的动向看,1975年上述各个方面分别为3.1%、5.9%、20.7%、26.0%和6.5%,而1998年为1.3%、3.2%、19.3%、23.7%和35.1%。日本国民对休闲生活的关心程度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这是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的缩短以及收入增加成比例的。

2,美国居民休闲需求结构的验证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劳工部门的调查,美国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如表3所示。表3中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前面所提到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休闲需求结构关系的基本结论。

表3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随着美国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护理用品的绝对消费支出额在提高:从家庭收入1万到1.5万美元水平(以1.5万美元计)时的1320美元的消费额,上升到家庭收入3万到4万美元水平(以4万美元计)时的2240美元,再上升到家庭收入7万美元以上(以7万美元计)时的2590美元。同时,娱乐消费支出的比重与绝对额都在大幅度提高:从家庭收入1万到1.5万美元水平(以1.5万美元计)时的735美元的消费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9%上升到家庭收入3万到4万美元水平(以4万美元计)时的1920美元,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8%,再上升到家庭收入7万美元以上(以7万美元计)时的3780美元,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5.4%。

上述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也可以被看作是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家庭的不同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代表休闲需求的健身护理产品与娱乐产品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或绝对额及相对比例不断增加,基本验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与休闲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而教育随着家庭收入水平提高而普及化,则是公认的事实。

3,研究结论: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休闲需求主要是由健身护理产业、教育产业与娱乐产业构成的。因此,城市休闲产业应该重点发展健身护理产业、教育产业与娱乐产业。考虑到人们对娱乐需要既表现为对娱乐产业本身的需要,又表现为对其他相关产业增加娱乐体验价值的需要,因此,对其他相关产业增加娱乐价值的再开发,也是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上海建国中路8号原来是旧厂房集聚区,现在发展成艺术、休闲展览创意区,被称为上海8号桥。再如,以英国为例,当地政府实施推动创意产业的政策后,这一经济领域在1997年至2001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8%,远高于整体经济的增长率;同期,创意产业的总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3%,高于整体的1%的增长。

二、基于休闲消费行为分析:城市休闲产品的发展导向

在认识了经济发展阶段与人们需求结构关系,特别是休闲需求结构以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1)由休闲消费行为的共同特点所决定的一般休闲活动及休闲产品谱系;(2)由不同地区的目标休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所决定的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消费活动与产品的类型;(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认识城市休闲产品的开发导向。

1,休闲消费者共同的休闲活动需求及休闲产品谱系

依据美国学者查克・Y基(Chuck Y・Gee)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休闲消费者的共同的休闲活动需求与相应的休闲产品谱系概括为:(1)各种娱乐活动产品;(2)美食产品;(3)舒适与整洁的住宿设施;(4)出色的和个性化的服务;(5)具有吸引力的地点,这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具有不同的含义;(6)组织的活动;(7)在胜地度假期间逛街选购物品,正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行为,但要求物品的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显示出具有良好的性价比;(8)拥有与自己类似的或较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物见面的机会;(9)文化吸引物与观光活动;(10)家庭的气氛;(11)有吸引力的自然环境;(12)宜人的气候。

休闲产业或产品的分类,与传统的产业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前者是基于休闲需求的视角,后者是基于产品供给特征的视角。基于休闲需求的视角,参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所倡导的旅游卫星账户对旅游产业分类的原理,可以将休闲产品分为两大类:(1)特征休闲产品,是指受休闲需求影响大的休闲活动产品,如娱乐产品与健身产品,像在上海马戏城演出的时空之旅表演产品,在上海黄浦江上的夜游产品。(2)关联休闲产品,是指人们平时也需要,但是增加了休闲元素或气氛以后人们需求更大或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休闲活动产品,如热带雨林咖啡厅、主题购物街、中央商务游憩区等,像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购物街、新天地中央商务游憩区、8号桥创意产业区等。事实上,第二类关联休闲产业或产品的开发比第一类特征休闲产品开发的潜力更大。

2,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活动需求与休闲产品类别

我们选择美国居民、到欧洲旅行的游客、到香港旅行的游客与上海的休闲消费者为研究的典型样本,说明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类别。

(1)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

美国人口调查资料发现,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如表4所示。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主要是健身活动与成人再教育活动。

(2)对到欧洲旅行游客的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的调查

表5的调查统计数据反映了前往欧洲旅行游客的休闲活动与对休闲产品的需求情况。与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健身与再教育活动不同,前往欧洲旅行游客最喜欢的前十项活动是:①在餐馆就餐,占游客总数的86.2%;②购物,占76.2%;③参观历史遗址,占67.5%;④参观小镇,占53.6%;⑤城市观光,占47%;⑥游览乡村,占47%;⑦参观艺术馆或博物馆,占40.1%;⑧参观文化遗产遗址,占38.3%;⑨参观夜总会或舞蹈表演,占21.4%;⑩参加有导游解说的游览,占21%。这些活动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对异域独特的历史、生活、文化、建筑、艺术的欣赏;第二是能将上述元素融入餐饮美食中、融入旅游纪念品中将受到更大的欢迎。

(3)对到香港旅行的游客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的调查

香港旅游发展局对世界各地前往香港旅行的游客最喜欢的休闲活动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参阅表6。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①对前两位的选择,各国与各地区的游客都是一致的,即选择购物与到太平山顶登高远望,在免税的自由港购物和纵览异域美丽景色;②对第三位的选择,美洲、欧洲、北亚、南亚、日本、中国台湾的游客是相同的,即逛露天市场,他们喜欢观赏中国式的集市贸易市场;③中国内地游客第三位选择的是海洋公园,他们喜欢观赏海洋动物;④中国内地游客的第四位选择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这说明他们喜欢参观现代化的设施;⑤南亚及东南亚游客第四位的选择是海洋公园,他们也比较喜欢观赏海洋动物;⑥美洲与澳、新及南太平洋游客的第四位选择是赤柱市场,欧洲、非洲及中东游客第五位的选择是赤柱市场,这说明他们对中国式的廉价购物市场比较感兴趣;⑦欧洲、非洲及中东游客第四位的选择是夜总会酒吧,美洲游客第五位的选择也是夜总会酒吧,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爱好相近;⑧北亚游客选择的第四位,南亚及东南亚游客、日本游客选择的第五位,是前九广铁路总站钟楼,说明他们对历史性建筑感兴趣;⑨中国内地游客与日本游客对浅水湾都作为第五位选择(日本游客有两个项目并列第五位),这说明他们喜欢有山有水的景色环境;⑩中国台湾游客第五位的选择是兰桂芳,这说明他们喜欢中外酒吧集聚的主题街区。

(4)对到上海旅行游客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的调查

在对到上海来的游客在上海“最喜欢的”休闲场所调查中,发现游客的休闲消费具有下列特点:①选择旅游风景点者最多,占游客总数的50%。②仅次于风景点的是“步行休闲街”,占34%。③以下分别是“观光+娱乐+饮食+购物的场所”,占29%;自由市场,占27%;综合性商店,占26%。这说明除观光外,游客在上海的旅游活动中的主要部分是购物。④选择各种类型文化娱乐设施的排在购物之后,选择影剧院、音乐厅、歌舞厅者,占21%;选择博物馆的,占20%;选择公园和园林专类公园者占19%;游乐园的占13%。⑤在文化娱乐中,对体育和杂技的兴趣度比其他类型小,选体育馆的,占8%;选杂技馆的,占7%。⑥游客对上海度假区的兴趣度也很低,选择度假区的占8%。

有代表性的旅游风景点仍是上海休闲旅游的主要支撑点,国内游客和海外游客对休闲娱乐场所共同的偏好是“旅游风景点”,选择这一项的人数最多。

海外游客对风景点、博物馆和自由市场的偏好大于国内旅游者,而国内旅游者对步行街、综合性的商店和公园与游乐园的偏好大于海外游客。

国内旅游者对专类公园的兴趣要高于入境旅游者,而入境旅游者对杂技馆和博物馆的偏爱要高于国内旅游者。这个结果与上海旅行社与导游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对于公园和游乐园之类的休闲娱乐场所,国内游客偏爱的程度是大于海外游客的。对于上海的度假区,中外游客的偏好程度都很低,这说明上海郊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对游客还未产生较大吸引力,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及上海周边地区。

总的来说,海外游客较偏爱能反映上海传统文化的休闲景点,而国内旅游者更倾向欣赏能体现上海现代化特点的旅游景点,表明相对于海外游客来说,上海是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上海的特色表现就构成了对他们的吸引力。

3,研究结论:城市休闲产品发展的导向

基于上述对休闲消费者共同的休闲活动需求与休闲产品谱系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活动需求与休闲产品类别的分析,有关城市休闲产品发展的导向,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第6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15日-11月30日

调查方式:纸质问卷调查

重点发现: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周边地区老年人休闲娱乐场所太少”是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其中84.8%的农村地区受访者做出此选择。

对于老年生活环境,“乡村的形态,城市的设施”为更多受访者所青睐。

当前“家庭养老”仍为八成多以上的受访者所青睐,但同时,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害怕孤独和寂寞,不愿独守空房”,九成以上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给儿女添负担”,这说明构建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保障的“居家养老”社会服务模式非常重要。

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在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医疗、保健”方面的建设。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于即将步入老年阶段和已经步入老年阶段的社会人群而言,养老方面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层次、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准确把握和了解这部分人群的诸多养老需求,成为加快构建完善的、符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现实情况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本特征的养老模式的根本导向。基于此,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围绕养老需求这一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50位调研员历经半个月,深入华北地区北京市、辽宁省,华中地区山西省、安徽省,西部地区陕西省、甘肃省,期间共向6省、市50岁及以上社会群体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228份,回收有效问卷112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1%。

调查对象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全部为50岁以上人群,共分为两个年龄段。其中,50-60岁之间的受访者占42%,60岁以上的受访者占58%。

从日常居住地来看,城市/城镇地区的受访者占48%,乡村地区的受访者占52%。

从居住方式来看,独居的受访者占36%,与子女和家人同住的受访者占32%,居住在养老院的受访者占32%。

“休闲娱乐场所太少”是老年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我们设计了如下选题,请受访者做出选择:“据您了解,您身边的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或困惑有哪些”,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近七成(68.1%)受访者选择了“周边地区老年人休闲娱乐场所太少”。进一步地,从交叉分析结果来看,与城市/城镇地区的(50.0%)受访者相比,对于农村地区的受访者,其中84.8%都做出了此选择。

排在第二位的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行动上不便”,有49.9%的受访者做出此选择。“‘老伙伴’太少,经常感到孤独和寂寞”排在了第三位,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人数,占到了受访者总人数的28.3%。

总体调查结果在我们预料之中。当前,我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还相对落后,所以对于多数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庞大老年人群体,确实面临着休闲和娱乐设施不足、休闲和娱乐活动太少等问题。

“乡村的形态,城市的设施”是更多受访者青睐的老年生活环境

当问及“您理想中的老年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时,调查结果显示,“乡村的形态,城市的设施”为更多(44.3%)受访者选择。进一步地,从交叉分析结果来看,对于农村地区的受访者,选择“乡村的形态,城市的设施”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6.7%。对于城市/城镇地区的受访者,选择“城市的形态,城市的设施”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6.5%,这说明,对于即将步入老年阶段和已经处于老年阶段的社会群体,对当前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有较强的归属感。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在总受访者中,对于该问题,有39.8%的受访者选择了“城市的形态,城市的设施”。相比之下,选择“乡村的形态,乡村的设施”和“人迹稀少的‘世外桃源’”的受访者人数,分别仅占受访者总人数的7.9%和5.9%。

但是我们又发现,在50-60岁的受访者中,有70.8%的受访者选择了“乡村的形态,城市的设施”, 在6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有61.5%的受访者选择了“城市的形态,城市的设施”。

总体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老年人,对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和设施条件有着更高的需求和期待,而对于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社会群体,则对保持农村形态和风貌,但设施条件相对完善的生活环境有着更高的需求和期待。因此,总体的调查结果无疑说明了,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养老”模式供需之间严重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老年人口结构日趋复杂,“未富先老”、“高龄化”、“空巢化”、“农村先老”、 “少子老龄化”等问题突出,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逐年增多,以致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我们的调查却显示,当前,“家庭养老”仍是多数(81.3%)受访者最理想的养老模式。特别地,与城市/城镇地区的(62.5%)受访者相比,农村地区(98.7%)的受访者普遍对“家庭养老”更加青睐。相比之下,两个年龄段的受访者群体之间,在养老模式的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相对较小。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认为自己最理想的养老模式为“集体养老”、“储蓄养老”、“保险养老”、“其他社会养老方式”的受访者人数,分别仅占受访者总人数的4.2%、2.1%、4.2%和8.3%。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上“4-2-1”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的日益普遍,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依托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为我们的调查所证实。例如,当我们问及受访者“您觉得在自己步入老年时,会有哪些看法或想法”时,64.0%的受访者都表示“儿女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

一方面,“家庭养老”为多数受访者所青睐,76.0%的受访者认为,“只要和儿女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7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害怕孤独和寂寞,不愿独守空房”,并且高达90.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给儿女添负担”,7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渴望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这意味着,“家庭养老”作为最理想的养老模式,今后既要坚持和巩固其基础地位,又要弥补其在人口深度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所面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建立起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保障的“居家养老”社会服务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完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为七成以上受访者所期待

在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了解这一点,是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更为全面的养老服务的根本前提。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请受访者做出选择:“在您看来,社会各界应更多地关注老年人晚年生活哪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医疗、保健”为更多的受访者所选择,占到了受访者总人数的71.4%。特别地,74.3%的农村地区受访者做出了此选择,而对于城市/城镇地区的受访者,则有67.4%做出了此选择,说明在现阶段,农村地区的老年人面临的医疗保健问题更为普遍。相比之下,两个年龄段的受访者群体之间,对于这一问题的选择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另外,对于这一问题,还有11.9%的受访者选择了“休闲、娱乐”方面,11.9%的受访者选择了“精神生活”方面。相比之下,仅有4.8%的受访者选择了“物质生活”方面。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乡地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高龄老人因行动不便、无人陪护等原因,当前在乡村卫生机构和社区医疗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并未有效解决自身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此,在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完善乡村和社区医疗保健体系,无疑应成为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事情。

小结

本次调查显示,当前老年人在生活中普遍面临休闲娱乐设施太少这一问题,而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普遍。与此同时,在更多的受访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受访者)看来,“乡村的形态,城市的设施”是最为理想的养老环境。特别是对于未来几年将要步入老年阶段的受访者群体,持有这种看法所占的比例更高。说明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动,特别是发挥新型城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必须抓紧研究的课题。

本次调查还显示,当前,“家庭养老”模式仍受到多数老年人和逐渐步入老年阶段的社会群体的青睐。然而在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两方面的现实背景决定了今后必须逐步弱化“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继而也使得构建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模式成为必然。进一步地,从本次调查来看,完善的城乡(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健全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则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重点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建设。

第7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001-06

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

地理学对城市化的解释,代表性的是日本著名地理学家山鹿域次的解释,他说:“现代的城市化概念,据我看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1)原有市街地的再组织、再开发,(2)城市地域的扩大,(3)城市关系的形成与变化,(4)大城市地域的形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周一星强调城镇化,给出一个简洁的定义:“简单地说来,城镇化是乡村变成城镇的一种复杂过程。”

经济学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

社会学对城市化的认识较为丰富,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L.沃思给出的定义。他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全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认为,城市化概念应该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特点,把城市化分解为“形态的社会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美、日社会学家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情况而对城市化作出了这种含义深刻的定义。

也有一些学者超越学科界限,力图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定义。比如,当代著名城市地理与区域规划学者约翰・弗里德曼认为,城市化作为国家或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即物化的实体陛城市化过程,又包括城市化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即抽象的、精神上的城市化过程。弗里德曼称前者为城市化I,或狭义的城市化,后者是城市化Ⅱ,或广义的城市化。

前苏联学者库采夫也从社会形态转变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定义作出一种综合性表述。他说:“城市化是社会从一种形态转向另一种形态的世界一历史性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型的人口分布逐步变成地区型为主的人口分布。”库采夫的这个解释提出了“地区型人口分布”的概念,对城市化含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给出这样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农村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型转化,而且还强调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既着眼于农村发展,又着眼于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城市化定义。

上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种经典表述,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国度而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城市化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化深刻内涵的认识也应该不断丰富。上述几种经典表述,是对发展中的城市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给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呢?这里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区域的城市性。

所谓区域的“城市性”,表示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管理及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很小,“二元”结构不突出。在这样的区域,人们住在乡村也能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是一个具有“城市性”的区域。

与区域“城市性”相对应的是区域的“乡村性”。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聚落,而乡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制度、管理与观念等方面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乡村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乡村性”,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城市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集聚高地,“城市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在对腹地农村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同时又改造农村地区的“乡村性”,农村地区会逐步退化“乡村性”、生长“城帝性”。这样,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城市化程度也就不断提升。

显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含义,给城市化定义作出新的表达:所谓城市化,就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定义城市化可以看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城市性”都处于不断提高的发展状态。在农村地区,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重要的是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会发生逐渐转型,“乡村性”会逐步弱化乃至消失,“城市性”会逐渐生成乃至不断提升。在城市地区,城市本身的“城市性”也会逐渐提升,既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又表现为对周边区域带动力和辐射力的持续增强。这样,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形成包括乡村和城市在内的城市化地区。

以“城市性”反映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对更新城市化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城市化理论所主张的是城市的“极化”发展,由此而出现了两

个重大缺陷:一是只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忽视农村地区提高“城市性”的可能性,有人甚至提出“农村消亡”的主张。实际上,只要有农业的存在,农村是不会消亡的,农村所消亡的是它的“乡村性”,成长的则是它的“城市性”。二是只强调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忽视了城市本身“城市性”的提升,有人甚至认为,当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很高程度,比如80%以后,城市化就会中止。实际上,即使到了这个程度,城市化还会持续的,因为经济社会总是要不断发展的,“城市性”的提升就不会中止,中止的应该是追求城市“极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实际上,中外学界已经注意到城市化发展的这种特征,不同学科的不同学者或是强调农村向城市的转型,或是强调城市的持续发展,与提升“区域的城市性”很有相似之处。从前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个经典表述中,也能看出这种相似之处。

二、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将“城市性”引入城市化的内涵,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就会有新的认识。概括起来说,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产业革命推进城市化的起步以来,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这种发展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是原发型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是这种城市化的基本推动力。由于工业化催生了工业,而工业布局又集聚在城市,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农村劳动力比较收入低于城市工人,就会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家庭人口也会随之进入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就会逐步上升。而工业化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也就持续发展。

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普遍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城市规模快速扩展,城市数量逐步增加,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发展很快(见表1)。如在1900-1980年间,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增长9.7倍,人口增长14.9倍,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数和人口数则增长更快,分别达到15.3倍和32.4倍。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虽然会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却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现,发达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深刻思考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开始转型,出现了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二)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标志是区域的“城市性”。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达50%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大面积地出现。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过程中孕育的,如果说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道路,那么,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

考察率先进入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发展史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哨然发生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比如英国,从1760年开始,到1851年,经过90年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城市化率由10%上升到50%,正好达到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起点,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走上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的国家。1850年,英国铁路通车里程就达9650公里,1870年上升到21720公里,20年间增长2.25倍,密集的铁路网将全国的城市联系起来,又扩大了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乡村城市化”。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根据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发展深刻地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与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做王公的营垒,看做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的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马克思在人类城市化研究史上第一次提出的“乡村城市化”,就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既是对英国这个时期城市化发展的概括,也是对城市化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

又比如美国,城市化由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的转变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1920年,美国人口城市化率为50%,达到了城市化道路转型的起点。美国城市化发展道路转型出现了与欧洲不同的景况,即郊区城市化。进入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化的中心,汽车制造、电气设备和房屋建筑三大产业发展很快,而这三大产业又与城市化向郊区城市化的转型密切相关。以汽车制造为例,在1914-1925年的15年间,汽车生产处于第一次扩张时期,汽车产业工人达400多万人,据美国历史学家的估计,这些产业工人可以养活3倍的人口,仅此就增加城市人口1700多万。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汽车进入家庭创造了条件,大批中产阶级已有汽车购买力,到1920年,全国登记汽车总量达2650.14万辆,占世界产量的5/6,大约每5个美国人就有一辆汽车。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美国的公路建设大发展,仅乡村公路就达300万英里,逐步形成了联结城乡的全国公路网。汽车和公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郊区生活更方便,建筑商们在郊区开发大批条件更好的住房,大批中产阶级也陆续从市区转移到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或“逆向城市化”,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相比,这是一种典型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公路运输和信息化的发展,美国城市化进一步向乡村拓展,乡村的“城市性”增强,出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乡村城市化”,城乡差别基本消失。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展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城市之间空间结构的变化,出现了都市区、城市群等城市化地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发生了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由于交通运输快速化、经济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发展,以更便捷的方式密切了相邻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经济发展联系,形成了规模不等但“城市性”程度很高的城市群或城市化地区。比如,地域广阔、人口流动自由度很高的美国,到1960年就形成了

24个人口稠密的都市区或城市化地区,每个都市区都有一个核心城市、数十个中小城市,以及几十个在核心城市1小时行车距离范围内的郊区,覆盖了美国大陆的全部国土和全部人口。由表2可见,在1960-1990年间,除了匹兹堡和布法罗两个都市区的人口负增长外,其余22个都市区人口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无论增长快慢,中心城区人口比例都很低。人口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区之外,说明美国的区域城市性程度高,是典型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除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乃至不少发展中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样的城市群、城市带或都市化地区,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已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的普遍现象。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明显提升了区域的城市性,与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时,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开始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这个特征表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结构转换型城市转变的必然趋势。

第二,区域城市『生的提升是广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小城市及郊区的扩散,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变动趋向和城市化的“极化”发展完全不同。这个特征反映了城市化的社会进步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实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历史的“乡村城市化”,提升了国家和区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居民不论是居住在城市区、郊区还是乡村地区,都能从事现代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变化,从而推进了社会发展。

第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工业化,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不仅有工业化,还有信息化。因为信息化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可快速、广域地通达要素的空间联系,比工业化更有力度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将呈上升趋势。

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0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为47.5%,“十二五”中期会达到50%,已达到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转换型城市化转变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选择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渐进过程。在我国,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还会大规模地持续,但将逐渐弱化,不再成为城市化的主流。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在我国还会大规模地持续:第一,是因为我国乡村人口比重还很高,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大多超过75%,若以这个水平为我国的目标,我国还会有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第二,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加之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对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产生巨大的拉动力。第三,从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看,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又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按农民人均耕地不低于1公顷计算,保持全国1.2亿公顷的耕地总面积只需要1.2亿农民,201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4亿多,会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

然而,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会逐渐弱化:第一,农村人口过多、过快地向城市集中,会超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造成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出现的“城市病”,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有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第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因素,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会产生“黏性”,一些已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农村的“回流”。这种现象目前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一一种重要的趋向,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会逐渐趋缓。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也在发生,从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减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基本标志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这种城市化已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并会逐渐强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一般说来,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0%时,就会出现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由于我国区域差异明显,城市化水平也同样存在着区域差距(见表3)。

由表3可见,2000年,城市化率超过50%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黑龙江、广东6省市;到了2009年,又有吉林、浙江、内蒙古、江苏、福建、重庆、山东、海南等8省(市)区的人口城市化率超过或接近50%。显然,尽管我国人口城市化率在总体上未达到50%这个“转折点”,但局部地区在2000年就进入了这个“转折点”,开始出现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区域范围会逐渐扩展,发展水平会逐渐提升。

从对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城市化道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乃至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两种城市化道路会在我国并存,显然,这是一种“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相对于我国过去那种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今后及未来时期应该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也可称“转移”与“转型”同时推进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与“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三者相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城市化的推动力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单一推动的。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当然信息化与工业化也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从人口流动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方面,农村人口会就地实现城市化转型,另―方面,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会向郊区或农村地区流动。“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较为复杂,既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又有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流动和就地转型并存。

第三,从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集中而“极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泛化”;“双轨”发展型

城市化则两者兼有,空间结构既有集中而“极化”,又有分散而“泛化”。

第四,从城市化率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高的情况下,50%的城市化率一般是这种城市化的起点;“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生时才可能出现,一般也是出现在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阶段。

第五,从区域的“城市性”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因为是集中而“极化”的空间结构,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因为是相对“泛化”而相对均衡的空间结构,并且出现城市化地区,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高;“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因为具有两者的共同特征,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高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但又低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总体上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由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第一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结构大体上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后进地位;由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有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大体呈现出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也会出现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相同特征。

第七,从就业结构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发生在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多数的情况下,就业结构也具有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的特征;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会大幅度上升,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会大幅度下降,就业结构出现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就业结构虽然也保持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某些特征,但是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为主,所以,就业结构大体上是与后者相似,即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

从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转移和结构转换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方向将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取代“双轨”发展型的城市化,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形式。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将会出现逐步升级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从1949到2000年的50年间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大体也是50年左右;第三阶段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在2049年前后可能进入这个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城市化率将会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进入新的、更加高级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阶段。

[参考文献]

[1]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40

[2](美)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52

[3](日)山鹿域次,城市地理学[M]泽,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1986:41

[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0一61

第8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综合城市化;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郑佳(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10-03

关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人们普遍使用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人口城市化这一指标。这一测量指标直观且数据易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的需求。但受城乡户籍的严格管制和城乡就业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单一的使用人口城市化这一指标难以完全反映城市化的内涵,甚至可能低估某一区域的城市化的实际水平。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以多项指标、从多个方面综合衡量城市化进程,即建立综合指标体系,以多项社会、经济指标替代单一指标,其适用于统计数据口径一致、数据可比的地区间的比较分析。本文分析北京市1978-2008年城市化发展状况时,结合使用人口城市化法及综合指标法,以便全面考察北京市城市化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城市化概念及内涵

对城市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塞尔达在《城市化概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术语。

在城市化研究初期,学者们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即“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比如,赫茨勒(1963)指出,城市化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①;威尔逊(1986)将之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②。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定义显得过于狭隘,忽视了城市化中社会、经济、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变迁,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有学者指出“人口城市化”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即“经济城市化”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③比如,赫希(1990)认为城市化是以人口稀疏、空间上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④。还有学者认为城市化同时是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转变的“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历史过程。沃思(1989)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这里的生活方式不仅指有别于农村的日常生活习俗等,还包括制度、规划和方法等结构方面的内容。⑤

可见,城市化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涵包括:(1)人口城市化,即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聚集的过程;(2)空间城市化,即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上的扩大、功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优化;(3)经济城市化,即第一产业人口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增加,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要素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经济总量扩大;(4)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城市化,即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向城市方式的转变。

二、北京市城市化水平分析⑥

(一)人口城市化水平

目前,我国常用的是以人口指标来测度城市化水平,即人口城市化率,主要有两种方法:(1)城市人口比重法,其公式为:Y=U/(U+R)=U/N。其中,Y为城市化水平、U为城市人口、R为农村人口、N为区域总人口。(2)非农业人口比重法,即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公式为:Y=V/(V+W)=V/N。其中,Y为城市化水平、V为非农业人口、W为农业人口、N为区域总人口。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性增强,特别是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存在大量常住的、从事各种非农产业的人口,但由于户籍等原因,这部分人口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被统计到城市人口总数中,使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被低估。非农业人口比重法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北京市在人口结构统计过程中采用了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种不同的统计口径,但由于两种数据计算的城市化率相差不大,因此本文对非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未加以严格区分。在下文中,笔者将统一使用城镇人口这一统计口径,采用城市人口比重法来衡量北京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按此计算方法,北京市1978-2008年各个时期人口城市化水平如图1所示。

从图1可见,北京市的人口城市化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1978-1988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保持在60%左右,呈现缓慢增长趋势;1989-1992年,城市人口增速急剧加快,这一期间各年份的城市化水平与前一阶段相比,高出近15个百分点;1993-2003年,人口城市化增长速度开始稳定下来,并保持在75%-80%的水平;到2008年末,人口城市化总体水平达到84.9%,这说明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向高度化发展,未来几十年,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将逐步趋缓。

(二)综合城市化水平

借鉴宋红风(2006)、黄小青(2005)等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从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生活方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5个方面入手,本着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可比性的原则,确定北京市综合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方法,对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运算,提炼出两个主要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96.844%,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4.402%,第二个因子的贡献率为12.442%,见表2。首先,计算上述各类指标的因子;然后,采用回归法计算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据此计算出1978-2008年各年份北京市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因子得分F(其中,Fl和F2分别是公因子1和公因子2的得分)。即:F1=(84.402*F1+12.442*F2)/96.844

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市综合城市化水平得分时间序列,见表3。

(三)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比较分析

将北京市历年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综合城市化水平按照时间序列通过线图方式加以描述,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并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通过比较两者图形走势的“拟合程度”,可以看出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所承载和要求的城市化水平是否相适应。从图2看,1978-2008年,北京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综合城市化水平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人口城市化明显高于综合城市化水平所要求的程度。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上升的速度基本同步,但差距一直处于近40个百分点的高水平;第二阶段(1989-1992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加快,综合城市化水平仍然保持缓慢上升速度,1991年两者的差距达到最大;第三阶段(1993-2005年),综合城市化水平指标上升速度加快,这期间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04年两者的差距达到最小;第四阶段(2006-2008年),人口城市化和综合城市化两者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差距逐年减少,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逐步趋向合理,体现了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所要求的城市化水平。

三、人口城市化和综合城市化间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灰色关联度衡量法

第一,根据采集到的指标计算n(n3)年的城市文明值,这个值可以用主观赋权法计算得出,本文使用的是因子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综合城市化水平得分值。第二,将得到的两个序列,即城市文明序列和人口城市化水平序列的序列值分别记为x(t)和y(t),其中序列为研究所选取的年份区间。第三,求两序列在同一时刻t的绝对差值,找出最大差值max、最小差值min,并由公式L(t)=计算两序列的关联系数。第四,由公式r=L(t)/n计算两序列的关联度。当关联度r≤0.6时,两系统处于不协调状态;当0.6

(二)北京市城市文明和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根据上述方法,将已计算出来的两列数据进行测算,计算得到两序列的关联系数,如表4所示,进而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得到北京市城市文明和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灰色关联度r值为0.672,两者之间处于轻度不协调状态,即人口城市化进程轻微不适度。

四、结 语

当前北京城市化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人口城市化过快,人口城市化水平已明显高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所承载和要求的水平,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陷入“过度城市化”困境,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且以机械增长为主。200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8%。2008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7.4%,较2000年上升了13.2个百分点。第二,北京郊区城市化发展滞后。1978年以来,北京市城镇人口增加了960.1万人,其中北京郊区乡村人口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14.23%。这说明北京的高城市化率主要是由外埠进京人口提升的,郊区人口转移所占份额很小,郊区农民城市化转移严重滞后,因此,今后北京城市化的重点应大力推进远郊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北京城郊一体化建设,不仅会推动远郊区和近郊区的均衡发展,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北京市中心流动人口的压力。(责任编辑:云 馨)

注释:

[1] [美]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 CHRISTOPHER WILSON. The Dictionary of Demography[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6.

[3] 许成安、戴枫.城市化本质及路径选择[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444-449.

[4] [美]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9篇: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城镇一体化;和谐;绿色;低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自然、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而新型城镇化正是达到这一要求的主要途径之一。自2003年提出新型城镇化,我国就迈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多年来,党和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强调“稳中求进”,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之路,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们在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这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的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式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从而消除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其核心在于不易牺牲环境、农业等为代价,着眼于整体,覆盖农村,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见,新型城镇化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推动了各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生态城市

从狭义上讲,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理念和原则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建立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们聚居环境。从广义上讲,是基于对社会、自然、经济三者之间关系的生态认识,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一种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而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既包括狭义也包括广义上的,显然人们要为此不断努力和付出。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速道,所谓的“城市病”问题日渐突出,遂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意义重大。

二、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虽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最终目标都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生态城市必然要有明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设计,以及可靠的付诸实践活动,三者缺一不可。

(一)明确定位

确定城市定位时,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第一,自然环境条件,即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第二,地理位置,是指城市所处的区域位置,如位于交通枢纽地带,一个区域的中心地区等;第三,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渊源。我国是文化古国,现代城市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地,更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担。倘若一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在确定定位时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因素;第四,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是其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基础。如处于东北老工业区的城市就要以工业建设为重点,同时考虑如何维护生态平衡、搞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然后再看是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

(二)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城市功能设计,更要有人文设计、景观设计,既利于美化环境又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人为本”,加快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经过多年建设,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最大问题是农民市民化的速度低于城市化,说白了就是农民跟不上城镇的发展速度。面对这样情况,必须“以人为本”,全力解决城乡间的“分离”问题,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例如,统一社会福利、统一户籍、统一资源税收机制和分配机制等,让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上升。虽然这一点目前很难实现,但它可能城镇化未来趋势之一。

第二,“城乡统筹”,全速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了符合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发展,需要按照城乡基本特色进行合理规划,遵守相关的原则或要求,以此来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维护生态环境。第一,保护地方特色;第二,乡村生产和生活要在地理空间上合理的混合存在;第三,尊重自然;第四,维护生态循环正常;第五,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

第三,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镇功能完善,统一布局城乡的基础设施,以降低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同时促进城镇化建a设由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型,实现“低碳”发展。

第四,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难题。一直以来,城市作为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既是各种利益的汇集点也是各种矛盾的集聚地。例如,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快速与生态之间矛盾的反应。对此,要通过城乡统筹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去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社会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活家园。

(三)建设实践

1、景观。将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群完美结合起来,让城市充分生机活力。现代城市都是由各种建筑结构组成的,如果没有绿色的自然景观,生活在高楼林立中的人们将如同置身于沙漠一样。所以要适当在建筑、道路周围安置绿化带,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建设街心公园以发展园林式城市,既可以柔化城市建筑线条,又可以减少噪音、美化环境。

2、生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体系,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例如,以节水、节地为中心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为中心构建城市产业生产的生态化体系等。尤其要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化建设中逐步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经济,切实建立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另外,促进城市交通规划建设,降低地理空间紧张。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各方人员要不断为此付出努力,争取早日构建和谐家园,实现小康社会,还我们子孙后代一个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颜丽杰,王国恩.城市规划行政的制约机制―――公众参与[J].规划师,2009(9):57-59.

[2]卢华翔,茅海容.从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J].城市规划,2010(9):27-31.

[3]邱跃.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市规划委内部运行机制的调整[J].北京规划建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