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历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泰罗;科学管理;管理主义;经验管理;工具理性;社会理性
弗雷德里克·泰罗是古典管理时期的开山鼻祖,开创了管理学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原理学派。然而,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泰罗的经典管理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和挑战。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管理原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亚当·斯密以来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管理方式是一种“大棒加胡萝卜”的物本管理手法,已经适应不了新时期的要求。更有甚者,有人简单地把科学管理原理与人际关系学派思想对立起来,认为科学管理原理是一种冷酷的非人本管理,因此,在人本管理已经成为普适管理价值的今天,泰罗的思想更是显得格格不入。那么,泰罗的管理思想是否真的过时了呢?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看待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地位呢?本文从管理学说和管理学理论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它开创了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并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一、开创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家戴维·罗森布鲁姆认为,自伍德罗·威尔逊以来,公共行政学开创了三种研究途径,即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而管理途径又可区分为两派,即传统(正统)管理途径,以及当代以革新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NPM)。公共行政研究的传统管理途径可追溯至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的改革运动。当时为消除政党分赃和官僚腐败给美国联邦政府系统带来的祸害,改革者提出“政府事务中具有商业性质的部分应当以一种完全企业化的模式运作。”传统管理途径的思维和逻辑主要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之上的。任职于1913—1921年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应该用(企业)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认为“行政的领域是一个企业的领域”。因此,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我们应该以私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所谓行政问题就是管理问题。根据传统管理途径的观点,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能、效率以及经济的最大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普遍掀起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政府的机构膨胀、职能臃肿、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由此也推动了公共行政研究新的热潮,催生了公共行政研究的新管理途径。所谓新管理途径,一般又称为新公共管理(NPM)途径。与传统管理途径之发源相类似,这一新途径也主要是改革取向的,以期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新公共管理途径包含诸多改革假设,比如,公共行政的焦点应放在获取结果而非遵循程序上;公共行政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公共行政应强调顾客导向的观念,等等。与传统管理途径观点相类似,认为公共行政是非政治化的和企业化的,这是新公共管理途径的根本。在罗森布鲁姆看来,从价值、组织结构、对人的认识、认知模式、预算、决策观、政府职能等几个特征来说,尽管公共行政的传统管理途径和新管理途径之间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上看是殊途同归的,崇尚效率和系统管理是其不二法门的哲学基础。而追根溯源,管理途径作为现代公共行政学的一种主流研究途径,历史上滥觞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正是泰罗的学说,奠定了管理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合法性地位;也正是泰罗的思想,启发了威尔逊的研究灵感,从而触动他去吸收和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技术,写出了流传百年的《公共行政之研究》,进而创立了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共行政科学。
泰罗通过对时间动作制、职能工长制、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制的亲身体察,发掘出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法则———效率法则。在他看来,劳资双方都应崇尚科学管理工艺,追求生产率的提高,以实现双赢的目的。著名学者欧文·休斯认为,工厂装配线是体现泰罗思想的主要的社会领域,但政府运用科学管理的时间并不比它晚多少。因此,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泰罗当时就认为,科学管理可运用于公共部门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政府中官僚制组织形式的运作方式,是一种最佳方法,其系统控制的思想非常符合僵化的等级制、过程和惯例。标准化任务及按其操作的工人与传统的行政模式是吻合的。甚至利用秒表计时进行绩效测量的做法在庞大的官僚组织及其分支中也较为普遍。
在泰罗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尽管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决策学说、权变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各种管理学说和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然而,泰罗开创的传统管理研究途径,以及由其衍生的新管理研究途径,始终是公共行政学的正统研究途径,并未受到其它学派和研究途径的冲击而被边缘化。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所指出的,二战后管理学科领域出现所谓“理论丛林”现象,这使得泰罗等古典管理学者的观点被人发展得过于枝蔓,先后出现6个甚至11个学派的混乱局面。但很多学派其实是标新立异,只是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在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其科学性值得质疑。而惟独由泰罗开创的管理科学研究途径,其合法性一直经久不衰甚至有久尔弥坚之势。对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博兹曼提出过一个更具结论性的评论。他说:“科学管理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公共行政的实践和政府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对科学管理和科学原则的信奉迅速扩展并使其流行的正统做法,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人员的影响达到了顶峰。科学管理在1910—1940年期间一直对公共行政起着支配作用,它使公共行政具体化为一个学术领域。”
二、推动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的科学管理的转变
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它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倡导新的科学管理精神,推动了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关于这个问题,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中曾多次提醒人们不能只重技术而忘记了它的精神实质。他说:“科学管理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测量手段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根据实际而不是传统来决定所能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具体体现在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上。不仅是管理手段上的,更是管理理念上的。”因此,“他自己由于对大批的所谓‘效率专家’借用了他的方法而忘却了他的基本原理而感到苦恼”。管理学家邓恩评论道,“科学管理的‘措施’绝不等同也不应取代科学成本核算方式等等的管理技巧问题,而后者则是一种坚持收集数据、列表分析并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工业社会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倡导一种全新管理范式的‘思想革命’。”
为什么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而且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呢?这是因为泰罗一反传统的经验沿袭方法,采用科学的途径来解剖管理生活,探究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普遍原则。他把科学视为良好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他之前,没有数据,没有理论、原则或制度,就没有人会相信管理能出效益,人们也不会把管理看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比如,此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就意识到管理是土地、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生产力的“第四要素”,但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和重视。“只有泰罗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向社会的劳资双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阶层证明:真正的科学,那种能够导致充分掌握信息专业实践的科学不只是技巧、公式和规则,而是一种思想革命,一种世界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认为,“直到1885年泰罗开始探索之前,还从没有人对工人的日常工作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怎样工作被看作是一种想当然的事情”。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也指出:“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
罗伯特·丹哈特则从公共组织理论的角度评价了科学管理原理对于实现管理范式演变的贡献。他提出:“泰罗著作中的哲学含义对公共行政学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们有可能觉得泰罗的科学很粗糙,但我们不能否定他推进了将严格的科学性运用于组织研究的观念。这种方法不久便成为了管理科学的主流。此外,科学原则最先是被运用于生产,但随后便‘向上和向外’扩大到组织的更高层次,或许可以说普及到了社会。”欧文·休斯更是对泰罗的思想充满誉美之词,他认为:“泰罗所追求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用效率和科学取代了特定决策,当通过科学管理使雇主和雇员拥有相同利益时,它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变革。”
上述说明,正是泰罗把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精神应用于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才使人类社会的管理世界观和管理范式进行了一次哥白尼式的变革,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具体来看,这种转变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经验管理的主体是个人,主要是通过有经验者起“传、帮、带”的作用,把长期积累的管理常识和管理窍门传授给其他人。相反,科学管理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由领导群体或管理群体来控制,同时还外加了参谋机构和智囊团(外脑)来辅助决策和参与管理。
(2)经验管理的客体(对象)是单纯的物,属于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而泰罗的科学管理对象不仅有物(如机器、工场),更重要还有人,它是通过对人的有效管理来实现对人和对物有机统一管理。
(3)经验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智慧、经验和个人胆识与阅历;科学管理依据的则是科学的方法、理论、工具、技术和艺术,实现了我国古代提倡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境界。泰罗明确指出:“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管理。”
(4)经验管理的程序简单和随意,没有规则意识和制度观念,“谋”和“断”合而为一;科学管理是一种程序管理和规则管理,讲究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管理的过程是分阶段、按步骤进行的,避免了主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泰罗反复强调:“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其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法律、条例和原则上。”
三、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性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而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进行理性化的组织设计。为此,他提出了“官僚组织”(或称“科层制”)的概念。与此相对应,韦伯极力倡导工具理性,以适应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对组织管理的要求。由于泰罗与韦伯大体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因此很多人以为泰罗也效法韦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把工具理性发挥到了极致,并由此断定泰罗的管理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根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人”假设来断定泰罗的管理就是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恰恰相反,在泰罗的著作和思想中,始终闪烁着社会理性的光芒,充满了关注弱者和劳资共同利益的人本意识。
要研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区分工具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基本涵义。所谓工具理性,是指在人性的设定上,把组织人单纯看作“经济人”,诉求物质利益上的最大化;在管理的对象上,把人看作是机器的附件或依附物,实施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在管理的价值取向上,关注组织赢利的最大化,忽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而社会理性,则同时关注人的多方面需要特别是社会心理需要、社会的公共精神和国家的公共利益。从总体上看,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管理,见物不见人,纯粹把人看作是工具性附属物。泰罗的科学管理虽然是在科层组织场景下进行的,受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方式,因为其根本目标在于最大限度提高组织效率和生产能力。但必须承认,它同时也注重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1)泰罗的管理哲学的初衷在于高扬“提高全国性效果”大旗,配合罗斯福总统倡导的“保护国家资源,增进全国性效果”的呼吁。泰罗认为他自己写《科学管理原理》一文有三个目的,其中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简明的例证,指出由于我们日常的几乎所有行为的低效能使全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并因此在美国全社会宣传和灌输科学管理的精神,提高社会效率和全国性效果。但很显然,传统的基于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思路往往是狭隘的,它只重视组织个人或内部的效益,其目标诉求尚未升华到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层次。
(2)关注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双方的收益,实现了由瓜分既定蛋糕向做大蛋糕的理念嬗变。在《科学管理原理》第一章的开篇泰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必然是对立的,但泰罗认为,“科学管理则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基础在于相信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3)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是合作博弈而非劳工阶层的“囚徒困境”博弈。在论证《科学管理原理》时,泰罗明确地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把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亲密友好的关系,强调为是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4)关注人的价值而非完全的“经济人”取向。如泰罗在国会证词中说:“先生们,有很多人把工人看成是贪心、自私、贪婪,甚至更坏的人。我完全不同意这些在社会上散布的污辱工人的滥言。我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工人同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并不比其他阶层的人更加贪心、更加自私。他们也不比其他阶层的人少贪心、少自私。”当代美国管理学大师T·彼德斯则认为:“注重时间和动作模式的泰罗,以他特有的方式增加了人们的自由。他的确定工序最佳时间的方法,使一线工人从盲目的、反复无常的工头手中解放出来。人们往往忘记了科学管理革命的两重性,一是对上面的管理者的,二是对下层被管理者的。”
关键词:管理实践;工厂;现代企业
在管理学介绍中,比较一致的是从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时代开始。以泰勒的秒表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则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共同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石。但在科学管理之前,人类社会也存在着大量的管理活动和商业组织,这些社会商业事物是现代管理学和企业理论发展的渊源和演化的前身。对这些管理活动进行了解,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的管理活动和商业企业。
1 工业时代之前的管理
管理活动,自人类社会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了。社会本身,就是具有阶层性的,如何统治民众,如何安排宗教事宜,如何分配剩余物资,都是最早的管理问题。人类最早也是当时最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不约而同都是产生在河流附近,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河流泛滥的防范与治理,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来协同工作的任务。正是这种任务的挑战和不断实践,逐渐产生了协调与管理的需要,进而产生了文明社会。不论是埃及的治理尼罗河泛滥还是中国的大禹治水,都是这种活动的典型体现。
宗教方面,中东地区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很流行建立共同的机构来管理一大批寺庙。军事方面,公元前六世纪,孙子提出了管理军队的《孙子兵法》。政治方面,公元前五世纪的孔子,除了德育教育,也提出了国家管理和官员选拔的主张,并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中国政府官员管理。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考底里耶的《政事论》也阐述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思想。而且政治领域也诞生了最早的职业“宰相”,出现于公元前1750年,与法老实现了宗教事务与世俗事务的部分分权,并领导其下的官僚机构,以执行监测尼罗河水位、预测全国农业产量和实施分配等任务。
工业化前,组织主要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国家。这些古代的管理活动,取得了很多管理成就。埃及治理尼罗河泛滥时,已经形成了“以十为限”的管理原则,即一个监工只能管理十个奴隶,以保证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都意识到管理的普遍性,不论在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还是在国家管理和家庭管理中。公元前370年的色诺芬观察到社会分工的好处,到罗马时代已普遍实现了社会工种的职业化。在世界的东方,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考底里耶的《政事论》阐述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思想。公元前六世纪,孙子提出了管理军队的《孙子兵法》。公元前五世纪的孔子,除了德育教育,也提出了国家管理和官员选拔的主张,并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中国政府官员管理。中世纪,封建主义促使十字军产生,而又促使封建主义的消亡。此外,开辟了东西方的贸易道路,目睹了东方在各个方面的领先和繁荣,削弱了天主教的信仰,使欧洲社会生活更加世俗化,并且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不断活跃的商业活动,导致了记账技术的发展。复式簿记的记账原理自14世纪意大利商人就已使用,但规范的表述是在1500年的僧侣帕乔利,形成了第一个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2 早期的工厂管理
随着资本主义兴起,作为新商业阶段的代表——工厂及工厂制度广泛普及并发展开来。在早期的工厂活动中,经济活动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早期工厂的雇工通常不多,在伐木业中不多于12个人。在1840年之前,只有纺织业才可以达到40以上的固定雇工,可以常常以实物作为报酬。在1832年,美国财政部长路易斯?麦克莱恩批准对美国制造业进行调查,在不少产业中,只有1-2家企业能达到50人以上的雇工,只有六种工业能达到3-7家雇工大于50人的企业。其描绘的主要工业情景,是由许多不到50人的小单位。
早期工厂的规模比较小,实际上也是由于管理技术生产技术所决定的。以美国的工厂为例,在早期工厂内,面临着三个很大的问题:招募,培训和激励。早期的美国纺织工人独立性很强,反感工厂的强制性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此外,早期的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包括技术、管理和财务人员,因为没有成熟的学校体系来培养。会计制度当时依旧停留在帕乔利时代,而且除了记账,基本没有服务于管理。此外,监督手段落后、监督人力资源缺乏,懒惰和开小差的情况比比皆是。
因此,早期工厂的管理手段,也非常简单并具有针对性。首先是实行监工合同,其实质是一种包工制度,以详细的合同约定监工的责任,将监督的职能转移给监工,但这种制度会产生包工为短期利益牺牲企业主的长期利益,比如虐待工人和滥用设备。此外,对于工人实施计件工资,实施个人的成果激励,到1833年,47.5%的工厂都是通过计件工资来激励的。鉴于存在着很多需要监督的管理活动,资本家大量动用家族亲情,在工业革命早期,企业家常常让亲属担任管理职务。
3 现代企业的形成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技术和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不仅促使了大型商业组织的出现,更直接形成了导致现代企业诞生的商业环境。
在运输方面,随着铁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这种快速而廉价的物流手段促使了全国性的大市场的产生。19世纪40年代,铁路技术快速发展,包括铁路、桥梁、涵洞等的修建和T型铁轨的普及。在美国,至1870年代经济萧条来临,美国已经建成陆地的基本铁路网。此阶段铁路公司已成功管理者数千名员工,数千万美元的设备,以及数亿美元的运货,在美国具有规模城市,已经实现一车到目的地。至1910年代合并阶段结束后,美国铁路网形成了稳定的寡头局面,提供通遍美国的高速运输市场。
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和期货交易制度的形成帮助了企业的融资和成长。1840-1870年间,私人或小型投资团体为主的融资模式逐渐被政府资助、大规模公债、投资银行的权益资本等形成取代。大公司股票可以上市融资,投资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业教育方面,大学商学院已经形成体系。188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登商业和财务学院,教授会计和法律。1899后的十年,企业管理已经成为各大学的普遍课程。1908年,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专业化的企业管理研究生教育开始。管理咨询行业也随之发展。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职业化的管理顾问或管理咨询形成,从工程咨询中脱离出来。到1920年代,管理咨询已经提供职能咨询。
分销方面,铁路和电报提供了大量分销的可能,大规模分销出现。到了19世纪70年代,最大的纺织品经销商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美元,雇员2000人。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现代大型零售业,如百货公司、邮购公司和连锁商店发展。另一方面,农产品交易所出现,农产品交易标准化、等级化,并出现期货交易。由于铁路保证了运输,电报保证了通讯,期货交易取代了传统的寄售交易,并大幅降低了交易的风险。
4 现代企业诞生
0美国着名商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企业做出了经典的定义:现代企业是包含多个单位(多地域、多功能),以及支薪管理阶层(包括由高层和中层经理构成的管理体系)的经济组织。这种企业在1840年在美国尚不存在,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占优势地位。
科学知识的产业化催生了大量生产技术,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催生了全国大市场,两者共同提升了流通量。从外部的市场协调顶点到内部的管理协调顶点,一系列不同的位置,都代表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单位协调的方式组合,在不同的流通量下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性。当流通量增大到一个程度时,通过支薪经理来实现管理内部化更优时,支薪经理就取代了外部的市场协调,从此现代工商企业就在流通量的压力下产生了。进一步,继续扩大的流通量又促使了集中生产和纵向一体化,使得多单位结合在同一个管理机构下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而且,规模增大导致了巨额的资本总量,促使了高层经理的职业化,从而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至此,现代企业的建立才最终宣告完成。
最早的现代企业诞生于美国的铁路业。铁路业的管理非常之复杂,因此必须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担负管理任务。这些管理任务远非资本家所能负担,所以必须聘请外部的支薪经理,从而就诞生了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阶层。
比如在技术方面,铁路公司的复杂性体现在调度的复杂。经常性的协调与控制是铁路管理的基本原则,此前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协调需求。铁路行使具有排他性,自从快速的蒸汽机车出现后尤其如此。到了19世纪40年代,铁路公司发现自己拥有火车,协调工作量和成本会更优,直到后来复杂的管理和计费系统诞生之前都是如此。时间安排也是如此,一个可供参考的铁道线是每天两端对开三趟列车,相对的列车每天交会12次,在没有电报的条件下极易出现事故。
此外,在会计方面,铁路公司也非常复杂。首先是资本量巨大。1815至1860年间,美国修建运河的总费用约为1.88亿美元,其中73%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筹集。而私营铁路公司的股票投资至1860年已达到11亿美元。当时干线铁路的投资额在数千万美元,相比之下,只有少数的纺织厂和炼铁厂的投资额超过100万美元。而且会计,相对于传统的纺织厂和运河,铁路公司的列车、采购、维修等多方面人员都会直接处理相当数量的资金流转。而且,会计内容相对复杂。19世纪50年代时,最大的纺织工厂会计账目仅有5组,而铁路公司达到144组。纺织厂会计半年编制一次,而铁路公司每月编制一次。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丰富,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从而出现了工厂、企业等复杂的现代商业组织。进一步,技术的演变、社会消费的扩大使得这些商业组织经济规模量持续扩大,竞争的加剧也迫使商业组织采用更加复杂的管理技术。这些动因推动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继续进步,终于在20世纪初,孕育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从而创建了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其后的管理学发展广为人知,而了解前科学管理时代的管理活动和商业组织的发展,则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管理学创建和演进的脉络。
(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手段也不同,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迟早会随之进行调整。根据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2“.角色模拟”教学法。这一方法在于在课堂上人为地营造某种行政管理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从事相应的具体工作。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去感受、领悟所涉及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涉及大量常规细节和现象、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方法技能训练的场合。行政司法、行政执法、公文处理、会议管理、机关物产材管理等内容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方法。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是在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学生通过充分准备,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既可以达到形成共识、的目的,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针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历史沿革及其启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路径“”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应该运用讨论的方法。
4.换位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师生身份互换,老师随机点名,让个别同学以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讲解,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通过备课、讲课,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学懂、学透,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进行成绩评定。“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使教师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的转变。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指导性自学。这一方法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自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布置学生阅读与行政管理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经典著作、重要文献、高质量的专业论文等,其目的是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教材中的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章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如行政管理学当中的“行政决策”这一章,关于行政决策的定义、程序、类型以及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在管理学等课程中基本的东西都学过,因此,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自学,教师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讲,只是提示学生在把握的过程中注意决策同行政决策的区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行政决策体制以及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教授上。自学不仅达到了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主要的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2.科学研究法。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这种职能不单纯是要求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科研工作。如以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选拔基础好的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体等,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和展示个人的才华。
3.模拟实验。在校内建立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行政管理场景和运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某种管理角色中,从而增进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方法的认知,培养综合管理能力。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真实的社会中去,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印证和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把学到的理论向实践转化,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社会调查。针对行政管理要解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专题调研,在调查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如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这一章,可以布置“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以绥中为例“”辽宁省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等。人事制度这一章可以布置“辽宁政府雇员制”“辽宁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等。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袋徇卷、撰写调查报告等,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2.参观教学法。为了使行政管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化,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验证已学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到政府等部门去实地参观。参观法资源鲜活、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学空间被极大地拓展,教学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参观访问作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参观一般由校外实践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参观笔记,撰写参观报告。
3.实习。顾名思义,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锻炼工作能力。对于应用性极强的行政管理学这一课程而言,实习具有一切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用。为了保证实习的实效,最好应在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进行。
三、问题思考
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和形式表明了《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多,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为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讲的,而在实际上,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不是说在每个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对每种方法都要采用,也不是某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每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方法中,从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基础实践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如实验、参观、自学;二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中层实践手段,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法等;三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而设置的高层综合实践手段,如项目驱动、科学研究法、调研、实习等。因此,应加深对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合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组合,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二)系统地规划和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从总体上看,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类。作为两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更多地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法,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等方面具备了许多经验,理论讲授比较规范和系统。而实践教学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或者变形走样。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系统地安排和规划。如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与实践性手段相适应的内容;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改变实践学时随意性的情况;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考试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以贯彻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机制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了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行政管理学科比较常见,在其他学科也司空见惯。实践教学经验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成为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如有计划地让从事该课的教师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吸引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加盟等。实践教学方法的成本比理论教学要高得多,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前提,无论是实验设备的配置、实践基地的建立和使用,还是调查、参观以及实习方法的使用都需要必备的资金物材的支撑,没有这些条件,实践教学无法开展。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投入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学校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必须在教学的硬件环境上下功夫。
(四)防止实践性教学方法目的化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的提出,实践性教学方法被许多学者和专家所关注,从而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性教学方法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极端化的现象,就是为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被异化为目的。而在客观上,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教学,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方法再重要,也必须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否则,过分地抬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忽视其实效性,就会使这一教学手段极端化。因此,正确发挥实践性这一教学手段的功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区分在教学内容上哪些内容适合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实践性教学;其次,实践性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条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检验实践性教学方法效果的唯一标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脚步的加快,国家不仅要求高校要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质量,还要求高校在大学生管理中要实施人性化管理。高校想要切实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断增强自身的教育实效性,大学生管理工作是核心问题之一。当下,高校必须树立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科学的生活方式得以快速发展。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基本内涵
人性化管理是指高校在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遵从学生的个人意愿,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及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来说,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情感要素
情感要素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重视学生的情感、情绪。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非正式师生沟通途径,让大学生在被管理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愉悦的心情。第二,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规模及培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2],所以大学生在面临各种竞争时肯定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在各种压力面前,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解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学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环境。
(二)民主要素
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的核心内容是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责任感,让他们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所以高校在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培养每一位大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个人责任感,以此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及科学性。此外,大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要基于高校发展的基础之上,制定与此一致的计划及实施细节,逐渐将参与管理视为自觉管理的过程。
(三)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认可。相应的,优良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于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可以科学地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待人接物,如何更好地发展健康的身心。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管理水平较落后
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结合所有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整体性、层次性地开展,这就要求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有更加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与管理实战经验。虽然很多高校对于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有很多切实的奖励机制,但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还是不高。而且,许多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与教学人员有重叠现象,即工作人员有兼职的形式存在,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细致的沟通,导致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二)规章制度过于传统
高校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所以高校中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都习惯研习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下,大部分高校中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都将大学生定为监管对象,导致其个人特性往往无法充分发挥;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处于主导地位,管理模式比较片面。而且,由于中国具有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大学生都有惯性思维,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实,对大学生具有实效性的管理应该以服务为主,但较多高校都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如此情况之下,大学生很难发展成创造性思维强、具有较高主观能动性的优秀人才。
(三)管理重形式轻成效
在高校中倡导人性化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已有一段时日,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开展人性化管理的工作还仅仅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切地领会人性化管理的实质。由于高校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日常工作比较繁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又比较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再加上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现象,一个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面对几百个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就变成了学生的后勤工作者,忙于处理各种琐碎的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谈不上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分析与研究。
三、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的对策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都发展较快,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已经被全球各地的教育学理论所广泛接受。高校管理工作中到底如何将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对学生的服务,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当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人性化管理实施要求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服务性质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高校在组织与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时,其宗旨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办法,始终将学生的切实利益置于管理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中。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使学生的困难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自己的关心,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
(二)人性化理念和大学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快速发展成熟的阶段,高校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他们的行为举止进行一定的约束。但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与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人情感、个人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本着越严厉越好的原则。由于大学生处于“准社会人”的特殊阶段,高校中的制度不仅要对学生的行为有所约束,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制度对于他们个人人格的尊重。高校平时还应该在学生群体中做好调研工作,不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不断根据调研结果修改与完善制度,这样才能修订出真正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三)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管理中
高校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实施需要将民主参与和法制管理融入其中。虽然大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概念已经出现了较多时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其中,所以实施过程并不顺利,甚至没有任何成效。高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要坚持“依法治校”“依德治校”。若偏重于“依德治校”,就会使管理过于民主化而没有纪律可言;若偏重于“依法治校”,就会使管理工作缺少人性化的理念。由于人的特性使然,人们都喜欢追求有利于个人利益的事务,但是这种追求也需要有个“度”,即通过“依法治校”可以量化这个“度”,可以在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中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工作[3]。
(四)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团队
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涉及面比较广,需要高校按照自下而上原则分层次地开展工作。从高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所以,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队伍是开展人性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校领导不仅要有宽阔的胸怀,还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高校领导不仅要坚持服务理念,还要培养教师的服务促进发展理念,让教师能够虚心为学生服务并愿意接受学生的意见及建议;第二,高校中的规章制度、组织建设等内容的确定需要高校各个层次人员的共同商榷,其中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在综合参与人员所有意见之后再确定最终的方案;第三,高校要积极考虑教师的利益及发展,使教师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当下社会发展较快,高校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师的要求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高校给教师带来的发展机遇;不仅要培养教师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还要为教师创造提升其实践能力的机会。基于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较落后、规章制度过于传统、管理重形式轻成效的现状,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人性化理念和大学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管理中,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团队,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薇,王征兵,姜羽.农村籍女大学生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实证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
[2]卢黎歌,王福益,周辉.遵循大学生思想成长规律推进高校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论文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学 案例 案例设计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因其独特的作用而受到教育实践界的广泛青睐,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反思案例教学法能在哈佛取得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哈佛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案例中心,良好的支持系统等。但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案例设计。正如亨利.艾伯斯指出的:“案例讨论可以弥补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案例这样一个工具,连接起老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连接起理论与现实。因此,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因此要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成适应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必须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另外,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办学历史不长。如果从1999年正式开始招生算起,到现在不过13年的办学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相关的社会实践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的《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的选择与设计也就尤为关键。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案例选择与设计的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案例选择与设计应具备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应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进行精心编写。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同时也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二)时效性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加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书本中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可能产生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在开展案例教学时既要求教师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了解社会改革的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的方向,选择相关的热点话题,帮助学生更改地了解我们的社会,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三)鲜活性原则
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应采用多种方式来展示案例,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共同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案例相关的背景和情况解释清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激发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案例的兴趣。
(四)启发性原则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必须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或者和学生直接相关的,这样让学生在看过案例之后能够有所感悟。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五)难易适中原则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案例时,应该注意案例应该难易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理论基础,也要考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都能够有话可说,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二、《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案例选择与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外公共事业管理的先进案例;二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案例教材;三是任课教师自己根据时事编写的课程案例。任课教师基于这三个渠道所选择与设计的案例,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国外引进
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历史短,加之公共事业管理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因此国内公共事业管理教材基本上是介绍国外原理,并且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教材也非常少,主要是引进国外公共事业管理案例。这必然就导致一些问题:西方国家的国情和我国国情不一致,这些案例在应用时必然会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因无法了解国外的国情,而导致不感兴趣,案例讨论无法进行。
(二)国内学者自己编写的教材
目前,我国一些知名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有专门的NPO研究所,致力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一些学者在开展研究工作过程中也编写出版了一些关于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的教材。但是,传统的教材编写到最后出版成册,需要花费比较长的周期。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阶段,公共事业组织生存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实践中总会有许多新的动向、新的问题出现。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必须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在课堂上提供热点性比较强的案例给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实践。显然,传统的纸质媒介——教材,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对教学案例的时效性要求。
(三)实例改写
实例改写,即从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摘录改写的实例。这种方法具有比较强的时效性及鲜活性。教师可以把新闻媒体报道的相关案例进行综合整理,能够体现近期焦点和热点。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全方位展示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案例并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在采用这种案例设计方法时,基本上是单枪匹马,往往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而且可能最后制作的案例质量并不高。
三、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案例选择与设计模式
目前,我国案例来源主要有国外引进、国内学者编写、实例改写,任课教师基于这三种案例,并不能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案例选择与设计,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案例选择与设计模式。
(一)以教研室为依托,形成以教学团队为主的案例选择与设计队伍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传统的依靠任课教师自己选择与编写案例显然力量过于单薄,效果有限。我们可以以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为依托,形成以教研室任课老师共同参与的格局,发挥集体的力量,多渠道多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的收集整理与设计工作。这样保证编写的案例既有针对性、时效性,又具有比较高的质量。
(二)鼓励学生参与案例选择与设计工作,扩大案例来源渠道
过去我们的案例选择与设计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完成,这样教学中采用的一些案例可能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现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智慧,鼓励学生积极提供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案例给任课教师。比如,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许多学生假期都会到各个社区实习或进社区开展服务工作。他们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碰到的感兴趣的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提供给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的案例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也能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一、“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长执两校”是一种校际的深度联盟战略,是指让重点学校的校长一人担当两所学校的校长、法人,负责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北京市的相关政策为例,2008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东四七条小学在东城区教委的领导下结为“深度联盟校”。2010年7月,西中街小学、北新桥小学成为东城区深化学校联盟,探索“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第一批试点学校。史家小学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组织的成员之一,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而东四七条小学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大多是非京籍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硬件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也有限。西中街小学是东城区重点小学,而北新桥小学却由于办学规模比较小给其带来了软实力的缺失。总体来看,这两组学校有着类似的特征。
在“一长执两校”这一学校间的深度联盟政策之下,史家小学和东四七条小学提出了“教育广场”概念,即建立一种基于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空间。在物理形态上,表现为共享的课程、活动、场馆等。在制度内容上,表现为联盟学校、学区制、蓝天工程等。在精神实质上,则聚焦为教育均衡、共享成长,两校在师资、课程资源、德育资源和硬件资源方面共享共进。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史家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深度挖潜,七条小学的固有教育资源得到了迅速扩充,从而有效提升了每个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实际拥有率和利用率。
在深度联盟建设中,史家小学与七条小学拥有共同的校长和书记,并专门成立“联盟指挥部”负责调度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以及后勤工作。同时,两校的领导班子在学校发展规划、办公流程、相关制度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构建了管理共促、研训互动、质量同进、项目合作等深度联盟的长效机制。
二、“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制度基础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为“校长负责制”,它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大会民主参与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我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是一种带有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成分的一长制,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一长制,是由列宁提出并科学论证了的社会主义下实行的一种领导体制,它是由一名长官享有组织的最高管理权、决策权等权力,并且负担组织的一切责任。
从“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来看,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内部各项工作,也就是说,重点学校的校长在某种程度上是重点学校的一个标志,他对于家长、受教育者以及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些校长中很多有着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管理着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由两所学校中优质学校的校长担任两所学校共同的校长,不但可以提升薄弱学校的美誉度,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使薄弱学校分享优质学校的管理经验和资源,并提升其教育理念。
三、“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1.一种新的学校战略管理模式
所谓战略,就是指一个组织所制定的关乎全局的计划,它的实质是创新。战略本质上是一个随着环境变化和组织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建构的过程。战略管理的使命就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集合优势力量最大程度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逼近理想中的目标。
“一长执两校”的模式是一种深度的学校联盟战略。学校联盟战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校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利益,形成不同程度的联合体,从而共同发展的战略模式。该战略可以使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共享管理经验、优秀教师、校舍场地、资金和生源等资源,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
2.一种新的学校法人代表关系
“一长执两校”,作为一种深度联盟战略,与普通的联盟战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校长同时代表并管理着两所学校,对两所学校负有法律责任。从教育法学的角度看,校长是学校的直接管理者和经营者,他应该掌握着校内机构的设置权、人事管理权、经费使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校舍校产管理权等一系列权利,而这些权利的合理运用都有可能缓解基础教育领域重点学校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
3.一种对学校效能要求的回应
“一长执两校”的政策尝试体现了对于学校效能的重视。学校效能是指学校选择目标的适宜程度及实现学校功能的程度,是学校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的发展的特征和有效作用。学校目标及功能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当前,教育公平是政府、社会、公众广泛重视的问题,在基础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基础上,由于人们的观念变化、社会发展多元化,社会结构分层,利益分层,长期的历史和政策原因,以及现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原因,教育公平已经越来越成为学校不可回避的一个目标和功能,“一长执两校”政策即是对于这一学校效能要求的一种回应。
4.一种教育管理现代化趋势的体现
“一长执两校”符合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以下五个特点:首先,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到学校的效能管理。这就是说管理的作用不仅仅是应该做些什么,而是要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成效。学校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能够招生,有教学实验室、教师,教师能够按时上课,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办学资源的效能,减少对人、财、物的消耗。其次,由重视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化管理转到整体优化管理,以整体目标为依据,减少部门之间因利益矛盾而产生的整体“内耗”现象。第三,由重视对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为主转到以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为主的管理。第四,由强调教育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为主的管理,转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第五,在教育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法为主,转到行政方式和科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正是基于上述一系列教育管理理念、方式、方法上的转变,“一长执两校”这一灵活的管理方式才能应运而生。
5.追求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一长执两校”符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本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规模经济是指“考虑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的或复合的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那么就可以说这里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单个企业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其成本要比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企业生产要节省,这种生产方式也被称为联合生产。现阶段我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较为有限,故更应该注重通过应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原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
6.权变的组织形态与协作的组织系统
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开放的、有机的、权变的系统,它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要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对不同的组织来说,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对同一组织,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组织总在具体的环境下运行,没有一种适用于一切的组织结构模式,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社会系统理论将组织看作活动的协作系统,认为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协作系统,任何组织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由有限成员组成的孤立系统,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发挥作用,一个协作系统的效率尺度就是它满足其成员需要,从而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能力。结构决定功能,组织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内部张力,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以教育公平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情况下,开放、协作、资源共享的学校组织结构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不二选择。
四、“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1.“一长执两校”模式的优势
“一长执两校”作为一种学校间深度联盟的新尝试,具有其特殊的优势,这在北京市东城区几所学校的试点中已有所体现,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设施设备的共享改善了基础薄弱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条件,使学校快速发展。仍然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东四七条小学的“一长执两校”深度联盟为例,通过联盟机制,史家小学的操场、游泳馆、图书馆、科技馆、录课室全部对东四七条小学开放,学生们在史家小学的运动场召开运动会,在科技馆开展实践活动,在改善了七条小学孩子们学习条件的同时,使相对弱势的非京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得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人力资源的共享,提升管理水平,使教师专业发展。史家小学与东四七条小学联盟以来,史小校长多次选派学校干部或市区级骨干教师到七小任教,他们给七条小学的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宝贵的教学经验、最直接的帮助和支持。两校之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生来源及他们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也给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对两校教师队伍素养的整体提升起到了极大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两校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教师的成长,两校开放周计划工作全部相互开放,研活动时间。
第三,课程资源、教育活动共享,使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资源中心的运行,为两校课程资源的共享搭建了平台。数学实验、英语阅读、家艺、茶艺、围棋等17门课程的自主选课、走校走班制教学、套排课表实现了两校学生共同学习。校本课程资源的共享,不仅为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提供了可能,使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课堂,也为教师们相互学习搭建了切磋研讨的平台。由两校教师组成的教学与学习团队在探索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推进了两校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推动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四,提升了基础薄弱学校的学校形象。基础薄弱校也由重点学校的校长进行管理,并且两所学校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联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薄弱校的学校形象,在办学理念、师资、学校硬件等各方面,“一长执两校”政策使基础薄弱校在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定位度方面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一结果缓解了广大教育消费者对于重点学校的“择校热”,使教育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均衡。
2.“一长执两校”模式的不足
任何政策都有一定的实施条件,对于“一长执两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试点,现阶段主要呈现出了其优势的一面,但对其今后可能出现的弊端,其使用的条件与范围,以及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首先,以其作为一种联盟战略的角度看,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第一,缺少思想准备,贸然联手。贸然联手是指,对对方的利益要求不清楚,没有明确的契约,造成彼此猜疑,陷入被动。对于对方和自己的优、劣势没有分析清楚,合作抵消。对对方的管理层不了解,不能以诚相待。自己心理准备不足,期望过高,不能承受磨合过程中的矛盾。
第二,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主要包括管理模式、工作习惯、被管理者的权威意识、竞争心理、对于公平的理解和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彼此之间文化的沟通、理解、调适、磨合和重构,就不会有真正的联盟。
第三,缺乏信任。王安石在人的任用问题上说过:宁可艰于择人,不可任用而不信。选择联盟对象时应当谨慎从事,详细考察对方的优劣势、目的和诚信品质,而一旦形成联盟,就要在制度基础上互相信任和支持,并形成一套增强互信的机制,有了问题,不要互相指责,而要针对问题拿出办法去解决。
第四,独断专行。一些学校在联盟中优势比较大,可能会以“盟主”自居,免不了颐指气使,引发冲突。
第五,业绩风险。包括业绩失败和业绩高速增长两种风险。业绩不良,会导致管理层的争吵和分裂。业绩高速增长,也会出现争功争利,要求利益重新分配,或者强势成员打压弱势加盟成员,造成联盟分裂。
其次,从权力的授予和权力的行使角度来看。“一长执两校”后,优质学校的校长身兼两职,作为两所学校的共同法人代表,他对于两所学校的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而教师资源的流动、硬件设施的共享、两所学校发展的规划、学校的日常管理等等都需要校长去统筹协调管理,工作量和责任都明显增大。因此,一方面在选择联盟学校的校长人选时,必须对校长各方面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被选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并且,在选择联盟学校时,要考虑两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条件。另一方面,“一长执两校”联盟战略的实施条件以及其是否具有大范围推广的意义都有待进一步论证。比如: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贫困地区是否适宜此政策,是否可以扩大这种深度联盟战略学校的数量,可以试想如果“一长执两校”变成了“一长执多校”,可能会影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并且很可能会引起学校内部管理上的混乱,故这一政策必然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约束的。
再次,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看,对于“一长执两校”政策下的联盟学校和联盟学校校长应该在必要的监督、引导之下充分放权。作为一种政策尝试,只有给予联盟学校和校长充分的自才能观察到其政策效果,也才可以使联盟学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交流沟通,根据各自以及联盟整体的各种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当然,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于联盟学校校长的授权范围和监督,如果联盟中优质学校的校长对于劣势学校采取消极的管理政策,就会极大地影响到“一长执两校”的政策效果,也会背离其促进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公平的初衷,这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对其进行处罚。
均衡发展是治理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最终缩小学校发展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源头上遏制重点学校择校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李乐夫,文雯.中国的教育公平与发展(1990-2005).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后雄.“重点学校”问题及其背后之坎.中国教育学刊,2009(8).
[3] 刘宇舸,李丽霞.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分析.教育探索,2002(10).
[4] 苏少洁.校长负责制的内涵解析.科教前沿,2009(5).
[5] 王德清.学校管理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6] 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张国庆.人事与决策.行政管理中的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 管理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一切高校工作的基础,而且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要主动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就必须与时俱进,改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做法,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与模式创新。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其实就是要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前提,即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要尊重人的需要,凡是涉及人性展示的方面,都要被理解和尊重;要肯定人的价值,一切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以实现人的最高人生价值为目标。高校是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育人育贤的重要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其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制定和实行科学的育人制度与模式。而在高校树立育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使师生员工都成为育人的主体,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确立只有人的发展才是事业发展的全新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重任。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和一切发展都是为了学生的科学发展理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乃至整个高校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适用性
(一)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适应形势发展的现实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一直采用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以“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模式为主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大多是站在以高校为利益主体的视角下,重视对学生的硬性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柔性导向。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单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模式在实践中日渐显露弊端,难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尽快改变原有学生管理模式,努力建立一种以适应时展要求,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新型管理模式成了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之举。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的多样化日趋明显,大学生的群体意识结构渐趋复杂,显现出多层次的特点。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成才的愿望非常迫切,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大大增强。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要求尊重、理解和关怀,要求与管理者站在平等、互动的平台上,一起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
同时,目前大多数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要使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充分唤醒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从而能够有效地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早就指出,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是自我管理。高校学生管理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破以管理者和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必须摒弃“保姆式”、“警察式”的管理方法,重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参与精神,真正把管理和大学生的需求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一)转换管理者角色定位
引导是方向,服务是根本。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人员仍然没有意识到管理的理念要变革,管理者的角色要转换,他们依然根据以往的经验,把管理当作是一种手段,要求学生严格服从管理、服从约束,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教育等方面却做得不够。长此以往,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方法,使学生和管理者的矛盾和对立日益加大,缺乏学生的信赖与支持,无法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服从管理,管理工作难度增加,并且效果不佳。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转换传统的训导者或领导的角色定位,站在服务者的角度,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以人为本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既是高校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所以,改变传统的强势、僵硬,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做法,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因势利导,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自身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鼓舞学生有效地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最终实现“无为而治”。
同时,培养、鼓励学生实行自我管理,不是让其随意发展,更不是放任自流。学生工作者必须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和培养的态度、方法,时刻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避免走上教育管理的另一个极端。
(三)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高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制度,确保学生自我管理顺利进行。同时,注重引导并扶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组织的建立,重视和支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活动的开展,通过实际的参与管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在学校提供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作用,让学生建立运转正常的自我管理机构,如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评议联席会、学务助理等。这种自治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在学生组织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仅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广大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社会实践教育,学到课堂里所学不到的知识,得到难得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机会,从而坚定走入社会的自信心,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达到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
(四)营造学生自我管理氛围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借助校园文化的渲染和烘托,在建立以良好教风和学风为基础的校园文化的同时,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列入校园文化的范畴。通过讲座、演讲、辩论、竞赛等形式,借助广播、电台、刊物、网站等途径开展自我管理为主题的讨论,加强学生对自我管理能力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倡导学生自觉加入自我管理行列。
参考文献:
[1]徐锋,郭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与体制创新的思考[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
[2]汪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江苏高等教育,2006.
[3]贾海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学管理 机构设置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办学之初高度集中统一的教学管理机构已难以适应当前独立学院事业发展,不少独立学院开始设立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但调查发现,由于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特殊性,致使很多独立学院院系两级改革只是停留在名称上的简单改变,而没有实质上的变化,特别是院系两级实体教学管理机构基本没有建立起来。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突出了不断提高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并把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如何结合当前独立学院办学实际,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决策机构、教学管理保障机构、教学管理运作机构、教学管理监督评价机构等四个教学管理子机构,是关系到独立学院成功转设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存在的现实问题
独立学院发源于1993—1995年,产生在一些公立高等学校内部以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形成规模于1999年高等学校的持续扩招,命名定位于2003年教育部的8号文件,并要求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2008年2月4日经教育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自2008年4月1日起实行,对独立学院重新作了规范,要求在5年内成功转设向教育部提出验收,并把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此时母体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也由原来的指导监督关系转变为协助配合关系。
近年来,独立学院为适应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带来的教学管理任务繁重的形势,开始进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改革,但由于独立学院发展历史不长,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管理机构功能不健全。
在独立学院初创时期,办学规模不大,教学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人数较少,因此普遍采用了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一级管理模式,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深度广度的逐步增进,原先一级教学管理模式使得许多教学管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2.教学管理重点职能不突出。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教学管理理念正在逐步形成,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式处在不断尝试和改进过程中,这些问题表现在教学管理机构上,就是部门工作职责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或者发挥作用的方向出现偏差,因此,独立学院需要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系统的职能。
3.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不灵活。
某些教学活动是常规的,某些教学活动是非常规的。对于常规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管理机构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于非常规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而目前大多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弹性与灵活性不足,致使非常规教学活动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难以得到发展。
4.教学管理队伍思想不稳定。
当前多数独立学院二级学系教学管理工作繁重,系级教学管理队伍构成复杂,系内工作分工不合理,多数独立学院系务秘书整天疲于奔命,思想压力过大,效率低下。此外对教学管理人员考核培养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还没有成熟或刚成熟就已经离开了。
二、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现实意义
1.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是我国独立学院转设发展期面临的紧迫课题。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近十年来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母体高校完全或半托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并积极推行院系两级实体教学管理机构改革。现代管理学认为,在一个组织体系内,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总是有限的,当组织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在管理层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上级给下级授权,使管理重心适当下移,管理幅度可以加大,反之,管理幅度应适当减小,否则就会影响管理效率[1]。在当前独立学院转设发展期院级教学管理部门应以宏观管理为主,通过加强二级学系的教学管理职责,扩大二级学系的教学管理自,落实二级学系的教学管理实体地位,使管理控制在有效幅度内,并适时对二级学系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以提高独立学院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是我国独立学院转设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一,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就是实行独立的教学管理工作,搞好教学管理,必须有一个结构合理、机制健全、运转自如、功能高效的教学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应包括教学管理决策机构、教学管理保障机构、教学管理运行机构和教学管理检查与评价机构等四个子机构。他们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以下逻辑关系。首先,教学管理决策机构就教学管理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并将决策指令分别发往教学管理保障机构与教学管理运作机构。其次,教学管理保障构按照决策指令的要求,为教学管理运作机构配备必要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并提供相关服务,教管理运作机构则按照决策指令的要求编制具体的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最后,教学质量检查评价机构就教学管理运作机构执行决策指令的情况及成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常规或非常规的检查与评价,并将检查与评价结果分别反馈给教学管理运作机构与教学管理决策机构[2]。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现实选择
1.健全学院教学管理决策机构是完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
建立高效合理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决策机构体系包括教学业务决策机构和教学行政决策机构,教学业务决策机构可由院系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院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教学业务事项中作出决策;系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决策。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般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和懂得教学工作、有管理专长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研究和决定各级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教学行政决策机构可由独立学院院长全面负责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并通过职能部门的作用,统一调动全院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统一管理教学工作进程及信息反馈,实现各项教学管理目标,同时在董事会的统一领导下,由院务会议讨论决定,有关教学及管理的指导思想、政策、规划、重大改革举措等。
2.教学管理保障机构是完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有力保证。
任何教学管理活动要想顺畅、有序、高效地进行,都离不开人、财、物、信息、技术等条件的保障与教学管理研究成果的支持。教学管理保障机构体系由教学资源配置机构、教学管理技术机构、教学管理信息机构和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机构四部分组成。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机构,下设人事处、财务处、资产设备管理处,分别行使人、财、物的配置职责。校教育技术中心,作为教学管理技术机构,一般下设多媒体中心、网络中心与教育技术开发中心,主要为教学管理提供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服务。教学管理信息处理中心,作为教学管理信息机构,主要为各级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与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处理与信息查询服务。高教研究室与高教研究期刊编辑部作为高校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机构,可视情况,或者隶属于教务处,或者独立设置。然而,无论如何设置,都不能漠视其作为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保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存在。
3.院系两级教学管理运作机构是完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关键举措。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运作机构一般包括院、系两级:一是院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职能作用,明确各职能处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协调好各种工作关系。教务处是独立学院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的工作状态反映一个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状态。独立学院应健全教务处的科室结构,配备较强的管理干部队伍,明确组织教学改革和建设的责任,保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二是在系级教学管理运作机构中,由系主任全面负责系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工作,分管教学管理的系副主任主持系教学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并从事教学状态、质量信息的经常性调查了解工作。另外,各系要按专业教学研究组织学科组建设,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他环节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组织师资的培养提高及提出补充、调整的建议,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相关专业实验室、资料室的基本建设等,学科组要重视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4.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机构是完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基本要求。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质量危机”问题,独立学院应以政府评估为主导的外部评估的管理模式中构建出适合本院特色的内部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机制,成立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专家督导组、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各系及教研室负责人组成的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领导小组。建立“纵向四级”:即“学院管理人员+院专家督导+专业同事同行+学生”的监控组织,在不同的层面,不同角度上实施监控。重点做好三种评估和三类评价,即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教学管理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估、专业建设评估、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另外,在横向上,教师之间互相评教,互相听课,互相帮助,二级学系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集体讨论、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