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规划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

第1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1.1研究背景与意义。城乡规划是指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社会人文条件,为实现合理安排土地等资源、协调城乡的发展空间与布局合理性、达成城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做出的综合部署与统一规划。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量剧增,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已愈发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造成低效率管理的同时也会引发信息重叠、资源纠纷、交通堵塞、社会矛盾迭起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造成财力、人力的大量浪费,而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便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城乡建设的发展,必须要发展城乡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更科学合理地利用城乡空间资源,实现城乡规划管理水平的提高。1.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2.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典型事例的经验与规律,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乡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建设规律的研究,充分学习其先进的设计经验与教训,并结合国内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环境要求,在理论上选择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1.2.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现场调研考察,以发现实践工程中的潜在问题与解决方案。该系统的设计需要对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对相关技术人员的采访等形式,完成问题与数据的采集。1.2.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并列对比实现最优化选择的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将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同时对相关技术选择予以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性能最优、功能实现最强、成本最合理的系统组合。

2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2.1GIS技术介绍。GIS技术是在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模拟、显示等具体操作。GIS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硬件设备、软件支持、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应用人员。基于这五大模块,GIS可实现如下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在保证数据采集的时空完备性与准确性的前提下,GIS可获取人工编码、数字化地图等数据,并实现采集过程的高效简便。2)数据储存功能。GIS可以将来源、属性等条件各不相同的数据储存在空间数据库中,并实现数据类型的合理划分,以便数据查询与分析。3)数据整理功能。一方面,GIS可以查询数据,并能在特定请求下再现数据信息;另一方面,其对数据的审查、纠错、格式化、转换等操作也是十分强大的。4)空间分析功能。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对数据进行地理操作和转换以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例如空间插值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GIS技术可与多种信息技术结合,如互联网技术、3S技术、VR技术等,其优良的使用性能与应用的灵活性对于城乡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而言是非常合适的。2.2城乡规划的理论介绍。城乡规划是各政府为实现该阶段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做到合理调控城乡资源、发展城乡建设、实现城乡和谐、保障公众利益而进行的统筹兼顾的具体计划。它主要包括两大工作,第一阶段是城乡规划编制,通过对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实现规划结果的可靠性与多样化;第二阶段是城乡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即完成对规划编制工作的严格落实与有效监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规模扩大与人口激增也对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系列要求只有转变传统的城乡规划方法才能满足,工作人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才能形成科学的城乡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更好地指导并进行城乡建设。

3系统的空间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运用了GIS技术,而GIS技术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城乡规划项目与地理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而这些因素的数据库数量很大且关系复杂,所以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对该系统而言至关重要。3.1空间数据库设计原则。3.1.1功能实现原则。数据库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功能:1)精准模拟功能。数据库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模拟实现真实情况中的信息联系,这个过程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作用:数据模型与设计质量。因此,在设计数据库时,设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设计需求与系统环境,充分利用良好的软件开发平台,以实现精准模拟功能。2)可接受功能。数据库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DBMS的特点,要建立起能够被DBMS所接受、支持的数据与处理模型。可以说可接受功能是数据库有效性与适用性的保障特点。3.1.2系统的管理设计原则。空间数据库具有大数据性、高复杂性等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可具体显示图形与数字信息,达到高效管理数据,因而数据库的设计需要做到以下管理原则:1)信息管理:数据库的设计覆盖面要广应包揽所有应用和管理的相关信息,且其反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必须要准确,一定要达到当地城乡规划的精度要求。此外,数据库中所储存的数据质量要高度保证,做好图形与属性数据间的合理匹配。2)数据分析管理:设计数据库时需确保储存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共享与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系统的可开发性提供拓展空间。3)用户界面管理:数据库应方便管理,数据可易于存取、查询、统计、分析、显示等。3.2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成。系统数据库由不同层次的规划图形数据和统计数据共同组成,可具体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种,例如城乡规划地形图及其层次划分的相关数据等均属于空间数据的范畴,而属性数据包括各种基础指标及其相关统计信息等。系统具体的层次表设计如表1所示:3.3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织。3.3.1数据集的创建。要求数据集由相同空间参考的要素组成,可用于存贮数据并对同范围内的不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组织。数据库的创建过程包括以下三部分:数据库工作区的获得、空间参考的定义以及新要素数据集连接的建立。其创建可在ArcEngine环境下进行,可使用IWorkspace等软件进行空间属性的收集,并将其结果回馈至IFeatureDataset接口生成。3.3.2矢量数据入库。在本系统的设计中,矢量数据可大致划分为地形底图、路线、规划红线、管道地线、铁路、地块标注、规划区界限、河流湖泊等图层。一般情况下,一个矢量数据等同于一个作用要素,需被存放到工作区的数据库中。以ArcGIS平台为例,ArcCat⁃alog将矢量数据调整好后,可通过ShapefiletoGeoDatabase命令将矢量数据由shape格式转化为GeoDatabase格式并存储在ArcSDE相连接的空间数据库中。3.3.3栅格数据入库。栅格数据包括遥感影像、三位地形、地质图等多种数据。在ArcEngine平台下,栅格数据将按照RasterSDE模式入库,在此过程中,RasterWorkspaceFactory表征栅格工作区工作,而RasterWorkspace则是栅格工作区,RasterSDELoader主要实现栅格数据的入库操作。3.4空间数据库的具体设计。考虑到地理要素收集的开放性、一致性与标准性,本系统的数据模型选择了Geodatabase。该空间数据模型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实现实际环境与数据模型的关系建立。在该系统的设计过程中,Geodatabase可依照层析划分将地理数据构造成数据对象,并表达要素之间空间关系,建立对象——关系模型,使行为、关系、属性等表征能力得以扩展,从而进一步扩展GIS技术的应用面。本系统采取由上至下的层次设计结构,地图上的任意要素均对应一条属性记录,且每个空间实体也对应着数据模型中的对象,继而实现图层与要素集合的对应,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4系统的功能性设计

4.1系统的开发环境。该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ArcGIS平台,该平台可运行在不同设备上,如服务器端、移动终端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该系统选择了ArcEngine嵌入式GIS组件工具库,可用于构建自定义GIS和制图软件,可支持多种开发环境并且实现跨平台部署。再次,本文选择了NETFramework技术,从而提供一个具备一致面向对象的、可消除脚本环境、具备更高安全性的代码执行环境。4.2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4.2.1图形编辑管理功能。该模块包括图形的输入、处理和图面整理修饰三大功能,图形输入主要是实现图像数据的导入,图形处理是根据实际环境与用户体验要求对图像进行调整与更新,而图面整理修饰则主要是达到美观的视觉目的。用户在使用图形编辑管理功能时,可以对图像数据进行导入、增加、删减、更新、调整、修改、转换等操作。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本系统采用了分幅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行选择不同比例、不同格式的图像,更为方便快捷。4.2.2控制规划管理功能。控制规划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图层管理模块、属性查询模块、空间定位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空间分析模块、距离测量模块、地理位置选取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实现信息的查询以及分析。图层管理模块可用于相关图层信息的查看与管理,属性查询则是充分利用了空间信息的交互性与搜索功能,从而实现对城乡规划具体地理位置的分析;统计分析则可实现相关数据的统计与计算,空间分析可以对具体的城乡规划建设的具体用地实施缓冲区分析并计算出其影响半径;距离测量主要是完成图像上两点的长度量取,而地理位置选区功能主要是用于查找符合要求的地块。4.2.3电子批复功能。城乡规划建设的实施必定会伴随着多种文件许可的批示与指令,因此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子批复功能十分重要。在该系统的设计中,电子批复模块主要负责意见书与许可证的批示业务,例如开发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发许可证等。电子批复功能可以GIS实现有机结合,进一步达到图像、文字、表格管理的高效性,进而实现图文办公的一体化发展。4.2.4用户交互功能。由于城乡规划需要面向大众进行展示,所以该系统的用户群体包括设计开发人员与城乡居民两大部分。基于上述需求,用户交互功能主要包括三大功能模块:透明公示模块、全景查看模块以及局部细查模块。透明公示模块主要是满足公众对城乡规划的基本了解需求,并依次为基础逐步利用信息平台实现城乡规划的高参与度与广面向性;全景查看模块主要通过城乡规划的平面图与结构总图以及各种数据指标,实现对城乡规划区的总体视图展示,从而使大众可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城乡规划的建设布局;局部细查模块更侧重于某一部分的细节处理,例如规划中某一地区的绿地建设,某一处的管道排线分布等。4.2.5辅助管理功能。辅助管理功能包括两大功能模块:辅助信息图的管理与服务器终端的管理。首先是辅助信息管理,主要可实现对信息图的操作,例如地理界限的划分、路线分区等;其次是对服务器终端的管理,可分为日志管理、权限管理、备份管理。日志管理可实现对用户每一操作流程的有效记录;权限管理是针对具备操作权限的使用者而言的,此模块可实现每一小项菜单的控制;备份管理可对数据生成相应的逻辑备份,以数据包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在必要时刻提供备份和数据的还原工具,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用户的体验感觉。

5总结

第2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Advances in urban planning”(城乡规划新进展) 外籍教师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48-0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在前期项目合作的基础上,聘请德国莱布尼茨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Isolde.Roch教授为“柔性教授”。受聘期间,I.ROCH教授于2011年秋季学期和2012年春季学期分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8级和2009级本科生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生讲授“Advance in urban planning” (城乡规划新进展)英文专业课程,课程总计32学时,课程同时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本人为助课教师,参与了全部的课程环节,深深感受到外籍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结合研究成果和多方建议,“定制”课程教案

“Advances in urban planning” (《城乡规划新进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双语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跟踪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吸收该学科领域理论与方法的前沿和代表性成果,同时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翻译城乡规划的科学类英文科技文献,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双语课程本身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和掌控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1]。

自任聘以来,ROCH教授以自身几十年的教学成果、研究成果和心得为主,用长达一年的时间编写了专门的课程教案。为了合理把握课程内容,借国际会议和项目合作之机,与多位专家就课程专题进行交流讨论。

最后,结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课程教案设计了以下七个专题:规划者所需具备的素养,中西方城乡规划理论和规划体系的发展与对比,城乡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有机集成,全球环境变化和全球城市空间网络形成背景下本土性的城乡规划与设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西方城乡规划与管理,矿区城市与区域的集成规划,中西方城乡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规划者的要求等。教案以学习理论、概念的思维技巧为主,融入了大量的不同时空尺度下主流规划理论以及不同流派规划理念指导下的中西方典型案例,极大地完善和充实了课程内容,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2.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课程的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专题报告、主题讨论、课外实践、课外交流等多种方式展开。

主题讨论(研讨课)的核心在于通过多层次互动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开展这种教学法之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就某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关注点”有深入的了解,并能总结和分析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在欧洲多国的教学经验、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中国的教学环境,Roch教授对主题讨论课的教学方法贯穿了“Seminar研讨式教学”和“Team Training团队训练”的基本思路。“Seminar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但又平等和自由的相对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2-3]。“Team Training教学法”是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团队对某一专题或案例分析、讨论的训练形式,其核心是充分挖掘每个课程参与者(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思维的认识互动,从而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目的[4]。而二者可以相互融合,主要方式是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对某一主题进行研讨训练。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第一,制定研讨内容与目标。通常根据课程内容中相关理论和实践涉,结合国内外城乡规划中某些热点问题展开。第二,设置重点并安排时间。在内容和目标下,确立2-3个核心的关注点,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开展资料的检索和讨论。一般提前7-10天的时间布置任务,保证学生有相对充分的准备时间。第三,确定研讨的可行方式。可以包括学生团队的主题报告、其他成员对主题报告补充报告,团队之间互相讨论或者正反方讨论,全会讨论,对核心或争议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后期安排等六个环节。第四,教师点评,表扬出色表现。Roch教授在研讨课程别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认真体会学生每一点的付出,并且毫不吝啬地对其进行表扬。第五,整理结果。师生共同整理研讨课的结论。第六,教师对整个研讨课进行最后评估。从每个团队所做报告的创新性、可理解性、对讲座补充性(合作意识和能力)、表达形式(口头和书面表达)等方面为评判标准给出研讨课的成绩。

“Advances in urban planning”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课外实践的主旨是以实践和接触现场的形式来强化课程中某些重点内容,了解本专业的某些实际工作环节,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中,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5]。Roch教授的实践课程主要安排在徐州市相关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单位,包括城市规划局、城市规划设计院、交通运输局、环境保护局等。整体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实践和总结三个方面。前期准备主要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和课程实践主题来确定实践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要求包括对实践单位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对实践单位的要求包括主题讲座,学生可能参与的实践项目,资料收集等。受课时的限制,现场实践主要以现场单位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的方式进行。

课外交流一方面是关于课程内容以及所布置常规作业的检查,另一方面是课余的交流,内容非常广泛,关于中西方文化、生活习惯、教育方式、就业、饮食等方面的交流。方式和时间都很灵活,邮件、Skype、校园草地上的座谈,课间、食堂、散步时……

3.教学效果及师生感受与体会

从两个学年的教学效果来看,整体的教学方式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都普遍反映真正接触到了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系统理论和前沿思想,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主题讨论课和课外实习等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感觉专业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中西方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流变、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对比,学生比较客观地认识了中国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下城乡规划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现实困难,也理解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乡规划发展所面临的来自于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生态意识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前途的信心,有效激发了学生努力投入专业学习、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I.ROCH教授也非常认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取得的成绩,对学生在所有教学环节中的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谢,并称赞学生为“有思想的中国未来的规划学家”。

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现实存在的。其一,全英文的授课环境和教学模式对中方辅助教师和所有学生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语言限制、文化背景不同、新专业知识、新教学方式等都需要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去接受和适应,学生自身英文水平不同更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其二,主题研讨课程中,学生对研讨主题的理解与把握、文献阅读与材料的准备、英文表达报告,以及一个学生陈述观点之后的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等方面都对学生的专业掌握、英文表达(书面和口头)、时间投入等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深入引导以及师生的努力程度考验着每一节课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目前主要采取了本校教师辅助、协调的方式。具体而言,包括课前中文预习,课中随堂难点翻译,课后重点中文复习的辅助方式。课前,指导学生预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英文教案和课件,对于专业难点进行必要的中文讲解。课堂,辅助调节掌控教学节奏,在学生听不懂、不太理解而又无法与外教良好沟通的情况下,给学生以中英文提示,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与外教沟通交流。课后,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和外教进一步交流,强调学习的重点难点,确保学习效果。

4.结语

外籍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鲜空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带动我们思考自身的教学设计思维及教学构架。取长补短,合理吸取其教学过程的思想精华融合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与之接轨,又维持我们自身特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姚兰. 面向全球化的双语教学实施的探索与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

[2]陈潭.“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3]沈文捷.“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

第3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1.1加强实践,面向市场

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做到设计题目与规划设计市场紧密结合,鼓励教师将工程设计的真实题目或者科研成果的最新内容引入到实践教学中。

1.2倡导开放,鼓励交流

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倡导开放课堂,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设计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开阔视野,活跃思想。

1.3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库

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化零为整,积少成多,科学合理地建立相关的教学资料库,为教学活动的规范化,高效化打下基础。

1.4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重课内轻课外、重校内轻校外、重知识轻能力、重绘图轻写作的教育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新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必须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能画”(方案设计)“,能写”(文本编制)“,能说”(汇报解说)的综合素质。

2课程体系的调整

2.1实践学时调整

根据修规教学改革的需要,增加设计实践类课程学时,丰富设计课的教学内容,例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课程设计在由64个学时改为80个学时,一个规划设计变更为了一大一小两个规划设计,意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的教学特点,对接市场的人才需求。

2.2课程内容调整

增加了空间尺度介于建筑设计和居住区规划之间的建筑群设计,通过这个过渡设计帮助学生完成小尺度思维到大尺度思维的过渡。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素应包括建筑要素与城市要素,但又不能比居住小区规划复杂,而应是学生可以在短时期内把握的规模和尺度。

2.3课程大纲优化

对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大纲中的课程考核指标进行规范统一,明确设计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分为考勤、草图、方案、表达、成果等因子,并设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在相关设计类课程的课程评价上,要求统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并采取集体评阅的方式以避免过度主观化判断现象的出现。

3教学手段的优化

3.1教学阶段的重构

在此次的教学改革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课程教学参考了传统建筑设计实践教学中“抄绘-测绘-设计”这一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中同样将教学内容分为三阶段:通过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通过实地调研感受居住区规划的现场尺度,发现当前居住区规划的问题;最后通过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一般方法,探索居住区发展的未来趋势。

3.2善用多媒体,分阶段汇报答辩

将传统的一对一改图模式调整为“改图+汇报”的形式,将整个设计课程的教学无缝对接到每个学生。在改图过程中对学生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共性的问题及时总结并通过多媒体向全体学生演示讲解。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做阶段性汇报并答辩,同步组织学生的课堂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设计交流,促进其主动思考。

3.3打造案例库和设计题库

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上,拓展案例来源,鼓励资源共享,把握“熟、新、趣、精”的原则,即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选择近期的案例、选择有吸引力的案例、选择经典的案例。课程设计题库的建立则是根据授课年级及要求的不同,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题目分类建档,并统一拟定设计任务书。

4结束语

第4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国内外经验 城乡统筹 发展模式 合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omestic first-tier cities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formulation and practice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revival of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rural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related measures.Throug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clear QuanJiao county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odel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fast and reasonable.

Keywords :Foreign and domestic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development pattern , reasonable

建国以来,我国为快速推进工业化,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实行城乡差别政策和城乡分割体制,由此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拉大,并引发了许多难以回避的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因此,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然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城市化时间较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日益认识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大量措施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趋向一体化,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些成功的实践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相关案例分析与借鉴

1、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借鉴

①英国城乡统筹的实践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城镇化速度大大加速,英国的乡村迅速向城镇转化,农业用地被城市大量侵吞,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日益荒凉,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显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将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合并解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论――田园城市构想。到二战前,英国形成了在全国范围进行城乡规划的共识,为促进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的解决。1948年英国制定了《城乡规划法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并设立了从地方到中央的独立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同时,英国还通过立法为政府干预和指导城市问题的治理、引导城乡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与行动框架。

②日本城乡统筹的实践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片面追求发展工业,引发了工农收入和城乡差距拉大等倾向,导致了农村人口急剧流向城市,地域间差距扩大,传统的村落社会迅速崩溃,乡村人口迅速减少。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日本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主要有:

一是制定和实践扶持农业和振兴农村的法规政策;二是实施政策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投入;四是大力发展各种农民组织。

③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时间较早,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早期。由于重城市、轻乡村,这些国家大都出现过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协调多带来的各种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采取了大量措施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制定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法律,通过立法扶持弱势地区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运用“政府干预”手段,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实行多种支农经济措施,减少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完善的政府和民间组织,发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2、国内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借鉴

①嘉兴城乡统筹的实践

从2003年开始,嘉兴市就全面筹划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城乡空间布局、城乡产业、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劳动保障、城乡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城乡环境保护等“六个一体化”同时推进。2007年底,按《规划纲要》要求,该市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2008年年初,嘉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嘉兴市2008年到2012年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利用5年时间,在原先“六个一体化”基础上再加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组织保障机制,形成“1+6”体系,有力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在城乡基础建设设施方面,嘉兴主要构制“路网”、“公交网”、“电网”、和“信息网”五大网。在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方向,城乡就业一体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②成都城乡统筹的实践

成都市从2004年开始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并将其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成都市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三见六,以一化二”。这里,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二是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六是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经验借鉴

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步虽晚,但一些地区结合中国国情,从自身条件出发,成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宁波、嘉兴和成都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对全椒县城乡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坚持规划先行和实施科学系统的城乡规划,建立和完善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整治规划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制度创新,改革城乡行政区划和二元户籍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1、新时期全椒发展目标取向

强化区域互联互通,重塑城镇空间形象,成为安徽宜居宜业宜游的东部门户城市,新滁城(滁来全城镇密集区)南部副中心城市,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滁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基地”,依托四位一体网络,成为区域性现代流通体系的“枢纽节点”,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成为滁州魅力山水特色的“世外桃源”,塑造良好城乡空间,成为让居民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幸福家园”。

2、全椒发展目标定位与职能方向

区域层面上,提升全椒功能、产业、品质。将全椒打造成“江淮靓门户,宜居宜业城,滁城新高地,金陵后花园”。

具体功能组成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皖江城市带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路径

1、城乡发展模式评价

各地在城乡统筹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典型,其中以合隆镇、二春莲花山和长东北核心区等最有代表性。分析和进一步总结他们的经验与教训,对本次全椒县合理、全面地统筹城乡发展定会有较大的裨益。

①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依托中心城镇和工业园区发展的农村地区。以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发展、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为发展重点,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农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化、机械化发展,积极向本地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

②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位于城乡结合部,但城市建设区尚未扩展至此的乡镇。这类乡镇一级纳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可共享城市相应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延伸提供的便利,培育自身特色产业,壮大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动力,其主要职能是为近域城市提供综合服务。

③城市扩展的“变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紧邻城市建成区的乡镇。城市向外扩展和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延伸至这些乡镇,致使农业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及工业用地转变、农村地域景观向城市地域景观转变、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对于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失地农民,应加强社会保障和补偿力度。

④村企共建的“新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域内有与农业生产联系较为紧密的企业的乡镇,是一种典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以企业和乡镇共建为基础,以村企融合或企业+农户的合作方式,实现原材料本地供应和农村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变,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⑤城村互联的“带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城乡功能联系较为紧密的乡镇。该类村镇距中心城市较远,发展相对独立,但是城乡之间联系紧密,且配置较为均衡合理。城乡分工明确,城镇作为带动中心,强化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向外辐射能力,乡村则以供给和服务城镇为主要职能。

2、全椒县城乡发展模式选择

在全椒县的城乡统筹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尊重县域经济的客观现实,注重“城乡差异”的原则,借鉴以上几种典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针对县城不同区域分别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策略,根据城区、山区、湖区、洲区的不同区域发展情况,合理选择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3、全椒县城城乡统筹发展路径

基于合理规划发展模式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径:

第一,城市通过新型工业化扩大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空间,这是统筹发展的起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流”的问题。

第二,“三个集中”谋求规划经济效益,这是统筹城乡高效有序发展的关键。解决富余劳动力及乡村入口“哪里流”的问题。

第三,通过城乡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改革,使进入城镇的人口及其家属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解决富余劳动力如何“留”的问题。

第四,为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解决“不流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居民的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县统计局.2013年全椒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OL].

http:///include/web_content.php?id=25447,2014-02-24.

[2]乔森.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实践与经验借鉴[J].中国城市化,2009.

第5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指标 协调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大规模城市开发与建设的快速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问题逐渐暴露并突显出来。文章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其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及图件,发现在编制背景、用地指标、空间用地布局、规划系统、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协调现象,提出加强部门合作,统一口径等宏观建议,以及建立有效衔接平台、引入年度计划手段、划定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等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2 “两规”协调性分析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与苏州、上海两市隔江相望,西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接壤,市辖3个市辖区以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南通市面积8001平方千米,人口729.8万人(2013年),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038.9亿元,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50美元。

本文所取的是南通市国土资源局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编制的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以及南通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2.1 基于基础数据的“两规”协调性指标对比分析

整理南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得到指标数据。见表1。

从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得到规划区控制指标,见表2。其中规划区范围包括港闸区、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海门市的三星镇、江心沙农场,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

通过对“两规”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两规”编制规划的起始时间不一致,致使基础数据资料和统计口径等不一致。其次,由于规划范围不一致,城市规划区并非城市整个行政辖区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则是整个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因此基础资料、各项用地指标和分类体系也存在差异,导致很多数据无法对比。

从表3可看出,城市总体规划中,2020年南通市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总量控制在1553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在822平方公里以内;而南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1582.09平方公里,农村居民点用地1116.52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另外,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也存在少许矛盾。最后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规划的全市总人口数也存在差异。

2.2 基于规划地块案例分析

为便于更好的分析比较南通市“两规”存在的不协调情况,本文选取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中心城区规划地块,通过Auto CAD软件做出“两规”各自主要规划建设区域图,然后对两图进行叠加对比分析。

通过多图对比发现,城市总体规划图中的主要建设区范围超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图1中叠加对比图中标号为1的主要矛盾区域为港闸区的城北大道以南唐闸公园以东,该地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中为耕地,而在城市总体规划图中被规划为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标号为2的主要矛盾区域在狼山镇的啬园路以南,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为规划铁路和耕地,而在城市总体规划图中为居住用地;标号3与4处的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都为农业发展区,其中标号3为竹行镇靠近海门镇的边界区域,其在城市规划中被规划为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标号4为通吕运河以南的开发区,其在城市总体规划图中主要被规划为工业用地。

3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不难发现,两规在技术层面存在规划范围和期限不同、基础资料和统计口径不同、土地分类体系不同等不协调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体制上的规划体系不协调、行政体系不协调、编制体系不协调。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宏观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变革规划思路,加强法规管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使规划编制审批同期、同步、同级,统一分类体系及统计口径,推进公众参与;微观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衔接平台,引入年度计划手段,划定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等。

参考文献

[1]韩青,顾朝林,袁晓辉.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管制空间研究[J].城市规划,2011,35(10).

[2]屈援,王雪莲,汪波.城市土地利用及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问题,2007(3):36~39.

第6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方法 土壤与植被系统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pproachto

Teaching Course of Soil and Vegetation System"

ZHOU Hongyi, LI Huixia

(Departmen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Use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s in soil and vegetation systems teaching, through carefully designed teaching content to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theory to guide target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is teaching method, received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pproach; "soil and vegetation system"; teacher

土壤与植被系统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地理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很多,需要记忆掌握的信息量很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往往是死记硬背,不能学以致用,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在20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始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通过2011级、2012级和2013级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土壤与植被系统课程的运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该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教学形式。参与式教学过程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具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归纳为: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讲故事、辩论、与他人在特定环境内练习生存技能、音频或视频活动,比如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决策图或者问题树。②

2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活动”中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③④在土壤与植被系统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在第一次课,给全班同学介绍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并要求全班3个人一组分组参与课程教学。每一次课选择一个组进行下一次课的参与活动,每次活动控制在15~30分钟。下面就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设计做简要介绍:

2.1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主要针对某些社会现象或问题,让学生尽量提出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联想,让学生在轻松而有趣的气氛中理解和吸收知识,也是一种拓展思维的好方法。比如在要讲解“土壤污染”这一章节时,提前一周布置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应用电视节目采访的形式,去采访至少5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看看不同专业学生对“看见污染的土壤,你想到了什么?”的看法。在上这一章节的时候,其他学生通过看这一小组的视频采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土壤污染严重,政府、企业、个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做,才能治理好污染的土壤?”通过实践表明,学生最终明白了政府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责任和建立一个土壤污染治理的企业想法。在土壤与植被系统课程中,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2 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针对该案例进行讨论,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土壤分类”时,采用俄罗斯道库恰耶夫土壤发生分类的故事为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分解诊断,归纳总结出土壤形成的影响因子,引导学生明白学好土壤地理需要善于观察,并走进大自然,才能发现自然科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它。通过这样的案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完成 “佛山市土壤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分析”。在上“植被系统”之前,先给学生介绍趣味植物相应的案例,提高(下转第89页)(上接第79页)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植物的各种功能。老师在提供案例的时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或是音频、视频形式,都必须具有适合逻辑分析的信息,选择好的案例是该种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2.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要求学生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况,改编成剧本并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来。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避免因教师的“满堂灌”而产生的疲劳感。如在讲到“植被保护”时,让学生扮演森林公安和盗伐人员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让学生讨论总结他们是否充分运用了植被保护的相关知识点,并补充其他的有效解决途径。

2.4 辩论式教学法

针对课程出一些辩论主题,引导学生在争辩中学习,比如:辩题“土壤比种子更重要”,让学生明白土壤的重要性及其主要作用;辩题“生态环境保护以人(自然)为主”,让学生明白生态环境保护中要注意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些辩题,让学生在争辩中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

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评价。笔者在2010-2013级发出问卷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调查表150份,收回150份。调查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传统课堂教学更能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更为明显:91%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总体效果好,98%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调动课堂气氛,99%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锻炼思维能力,81%的学生更喜欢参与式教学方法,95%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帮助,96%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对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

可见,参与式教学模式运用在土壤与植被系统的理论教学中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相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基金项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研课题资助

注释

① 本书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三联书店,2001.

②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7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随着城镇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济南的“7-18”暴雨事件(图1)等,导致城市道路被水浸,交通几乎瘫痪,城市雨水排放模式的改善受到高度的关注,结合实际案例的推敲与总结,构建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表1)。

(二)LID优点

1.LID定义

LID是一种生态化的土地开发(或再开发)技术,它将雨水管理尽可能地模拟成自然状态下的排放,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小规模的、分散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同属综合利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多项技术手段来减少径流排水量,控制暴雨所带来的径流和污染问题。

2.LID与传统的对比

相比于传统的雨水管理技术,LID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环境效益(表2)。

二、低冲击开发( LID)技术的应用

(一)LID技术体系

LID技术体系(表2)包含两种措施,即非结构性措施和结构性措施。其中,所谓结构性措施就是通过小型落地辅助设施将雨水回收利用起来,雨水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渗漏、过滤、存储、收集、处理、存储等手段。

1.雨水滞留系统

当径流较大时,LID雨水滞留系统主要通过降低流速、延长汇集时间、延迟峰流量等技术措施来降低洪峰流量,通常以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生态草沟、绿色屋顶的形式存在。

2.雨水渗透系统

透水性路面(图2)是通常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使得暴雨径流能够很快地渗入下一层的土壤中,从而减少雨水的流失以及河流污染问题。

渗透管渠:作为雨水渗透设施,对于材料和管径坡度的进行十分严格的设设计,这样可以提高渗透管内的流速,避免沉积物在管道内聚集,通过水体的自重来缓解其他设计和造价的供应。

渗透井:主要包括集水渗透井和渗透溢流井,前者指具有汇集雨水口和雨水下渗功能,后者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向外溢流雨水的作用。

3.雨水贮存系统

屋面蓄水池:屋面蓄水系统的两种存在形式:单体建筑物的分散式系统和小区的集中系统,流程包括集水区一输水系统一过滤系统一储存系统一配水系统,需要时还可与储水池相连。

地面蓄水池:在已有的天然池塘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工程技术处理,形成地面蓄水池,也可以在现有地块的基础上,人工开凿蓄水池。

地下蓄水池:可以在地表加入砾石材料,使雨水暂时储存在砾石间,在减少降雨径流的同时,还能通过自然渗透回补地下水,减少水体流失。

(二)LID技术应用与创新

1.LID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LID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全新理念,在环境景观设计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在充分利用园林景观的观赏性的同时挖掘其隐藏的生态手段,例如雨水花园、屋顶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草沟、树盒、过滤带、蓄水池等多方面的LID技术措施,结合相应的景观构筑物的设计,从每个环节中利用现有的资源体系,结合植物的自身的净化特点与多样性特征,使园林绿地在美观的同时还具备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功能。

2.LID建筑单体运用

单体建筑作为构成整个城市运作的实体单元,在对城市雨水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筑的外表面(通常指屋顶及立面)是雨水的主要接受面。其中,建筑屋顶尤为重要,它是降雨过程中与雨水垂直交接的主要界面,可通过屋顶花园以及相关的储存材料来达到收集雨水的作用。

同时,雨水在屋顶形成径流的过程当中,溶解出屋顶中沉淀的许多污染物,使屋顶雨水成为了重要面源的污染源之一,在雨水管理过程中可将单栋建筑作为一个循环单元,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

3.LID城市居住区运用

通过对居住区进行场地的功能划分、确定不同材料所具有的自然特点不同,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居住区作为人群聚集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量单栋建筑的聚集地,对城市雨水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组图3)。

在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过程中,通过对居住区雨水生成的源头以及住区径流排放的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居住区内部宜人的绿地景观(包括建筑周边绿化、宅间绿地、组团绿地、综合绿地等),将雨洪管理景观设施与居住区景观设计整合于一体。

三、LID技术案例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示范区

(一)光明新区LID技术的具体运用

201 0年,深圳市光明新区被确立为低影响开发( LID)技术示范区,对于低冲击技术的运用及绿色城市的营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规划先导

总体规划层面基于“LID技术”及“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确立三方面的实践项目:公共绿色建筑、市政排水道路及公园绿地项目。涉及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水系湿地、居住小区以及工业园区等层面的应用。

2.完善新区生态环境基础_严格控制新区河道蓝线以及水生系统修护

深圳市光明新区(约1 50平方公里)在原有生态保护线的调整优化基础上(约83平方公里,超过全区面积的50%),划定全区河道蓝线(组图5),全面保护区内山一水环境、湿地、低洼地等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技术示范项目引导

详细规划层面实施落地,照新区管委会所编制的《光明新区雨洪利用规划》、《启动区低冲击开发详细规划》、《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等要求,规定了年径流控制在70%、初期雨水污染总量削减控制不低于40%的强制指标,同时,细化具体的控制指标: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必须配套雨水综合设施;对新建项目,在两年一遇24小时降雨条件下的,不需增加雨水外排总量。对改建项目,不替换现有雨水管网基础上,排水能力提高到三年一遇。项目类型细化落实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水系湿地、居住小区以及工业园区等层面的应用。

(二)光明新区LID技术运用的思考

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技术上优化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在规划过程中主体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技术操作,从源头上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问题。

但是,低冲击开发基于宏观层面的量化分析较弱,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指导,实施政策不够完善,技术的推广缺乏政策支持,后期应充分借鉴、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让低冲击技术被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的规划设计中。

四、结语

低冲击开发模式作为一种生态化、景观化、低成本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在城市未来的绿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引入低冲击开发理念是一次重大改革,该理念应广泛运用到如今的建设当中,如景观设计、市政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规划等相关学科,结合相应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城市绿地、园林景观、绿色居住、单体建筑、城市道路等不同类型以及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成功地将雨水作为城市的生态之“源”、景观之“源”,尽不是城市的废水之“源”、污水之“源”。

参考文献:

[1]高莹,基于LID雨水管理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C].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周轩浅谈低冲击开发(LID)技术在绿色建造中的探索与应用

[J]技术与应用,2 014:7

[3]张善峰.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问题解决的景观学方法[J].城乡规划·园林景观,2012

[4]叶启明.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应用探讨[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

[5]赵林波,李龙,陈新等,城市雨洪管理新模式——低影响开发[J].Value Engineering, 2013

第8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绿道;规划设计;地域特征;佛山新城

1 绿道综述

1.1 绿道概念

“绿道”源自英文单词“greenway”, 由“greenbelt”和“parkway”拆解而成。Green表示自然存在,包括自然或半自然的环境;way则表示通道,包括动物和人的生活廊道。

引用Charles E. Little著作 《Greenway for 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1]。

在美国,绿道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为1860~1900年代,早期的绿道,如波士顿公园系统;第2阶段为1900~1945年代,主要为风景园林师规划的绿道,如国家公园管理署(NPS)的公园道(Parkway);第3阶段为1960~1970 代,生态学影响下的绿道规划;第4阶段为 1980~1990 年代,此阶段兴起绿道运动,强调绿道的多样化游憩需求及可达性。第5阶段为 1990 年代至今,绿道在理论和实践全面展开[2]。

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始建于1867 年,是Frederick Law Olmsted设计的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该公园绿道系统通过林荫大道将绿地和各类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就像一条翡翠项链环绕在城市周围,因此也称之为波士顿翡翠项链(图1,2)。

由于认识到了绿道网络在环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的巨大价值,美国各州从20世纪中叶开始对各类绿地空间进行了连通尝试。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了“greenway”的概念,但是其正式提出还是在1987年的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该报告对21世纪的美国作了一个展望:“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居民能自由地进入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现上将整个美国的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一直延伸至城市和乡村”。此后,绿道这一概念开始被广为接受。

1.2国内绿道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我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引入介绍绿道是1992年的《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ys)简介》,文中直接使用“绿道”作为“greenway”的翻译[3]。最早较为详细诠释这一概念的是张文和范闻捷的《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一文,对国际上很早就提出的“greenway”进行了介绍[4],此文将“greenway”翻译成“绿色通道”,国内后续研究普遍使用了“绿道”和“绿色通道”。

经过了十几年的相关研究,国内的绿道研究已逐渐趋于成熟,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案例大量涌现。目前,国内绿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包括国外绿道理论介绍、国外绿道实践案例介绍和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介绍[5]。而国内绿道理论的研究又主要包括:①俞孔坚教授从景观生态学和文化遗产角度进行的绿道生态和文化保护功能的研究;②刘滨谊教授从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角度进行的绿道生态和游憩功能的研究;③金云峰教授从我国绿道规划整合到城乡规划体系尤其是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法定规划及实践中进行了研究[6];④吴必虎教授的“环城游憩带”理论研究;⑤余青教授从风景道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区域绿道中的旅游开发功能的研究。

在实践方面,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实践之前,国内绿道的实践还停留在绿道理论的利用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阶段,而没有实质性的实践成果。随着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络实践的成功,这一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内多个城市已经或者正在规划建设绿道网络。如嘉兴市的“两环、八放射、三连”的生态绿道网络;无锡市的“三环、三带、八滨水、十六沿路”的绿道网络体系。

目前最受关注也是建设最为成功的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络建设,在建或已经建成2372km的珠三角省立绿道网,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新建8条省立绿道,使省立绿道总长度达到8200km。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就是位于广东省立4、6号绿道之间的佛山东平新城绿道,是沟通2条省立绿道的城市型绿道。

1.3 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以传统增长方式为特征的快速城镇化和非农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已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冲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促使政府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开始对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进行反思,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绿道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试图扭转这种困境的尝试之一。目前虽然国内多个城市提出绿道建设计划,但缺乏系统完善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佛山新城绿道的实践为规划设计方法的归纳和提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 佛山新城绿道规划案例分析

2.1 项目及基地概况

佛山新城规划区面积约31km,被列为佛山九大社区绿道示范区之一。在佛山绿道网建设规划中,根据目标功能不同,将绿道分为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级。佛山新城绿道属于连结4号和6号省立绿道的城市绿道,其主要起到沟通省立绿道和丰富新城内部绿道网络的作用(图3)。

2.2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①在珠三角绿道实践之前国内相关的绿道建设经验基本空白,因此需要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②东平新城位于佛山市“2+5”组团的中心组团,是佛山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地区。由于区内城镇化进度十分迅速,因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景观特色面临被现代快速消费式文化所吞噬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在绿道规划设计中如何保护和体现地区文化也将是一个重要议题。

③规划区内现状用地关系复杂,用地破碎度较高,而绿道是一个对系统性要求很高的绿色网络系统,因此在规划中协调绿道沿线的各类用地,保证绿道的连通性是本次工作的一个重点。

④规划区内大量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严重制约了新城环境的整体提升。随着新城的发展这些用地必然会变更用地性质,但原先工业活动遗留下来的问题,如土壤贫瘠,水体污染,植被缺失等势必会影响绿道系统的布局走向。

⑤规划区内及周边过境交通繁多,容易对绿道网络形成分隔,如何处理好绿道与道路之间的关系是又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⑥规划区内自然条件总体优良,东平水道穿城而过,东平水岸植被资源丰富,区内水系众多鱼塘密布。区内已经建成世纪莲体育场,体育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建和绿地,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环境基础。但是,局部如厂库区,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2.3 解决思路及方法

由于绿道实践案例在国内很少,所以项目组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对欧美及日本的若干城市型绿道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美国波士顿公园系统(图4)、美国丹佛大都市区绿道系统(图5)、美国休斯敦廊道规划、英国伦敦东南绿链、德国鲁尔区绿道系统、日本横滨绿道(图6)以及日本琦玉绿道(图7)。

在对美国几个较为成功的绿道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美国的城市型绿道建设实践将游憩功能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和亲水亲自然的场所,同时也兼顾了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伦敦东南绿链绿道建设侧重于将各类包括公园、湿地、游憩园、名胜古迹、各类公建等在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进行连通,通过绿色空间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伦敦的公共开放空间。伦敦东南绿链的路线与公共交通路线相互交织,具有很好的可达性,无论是乘坐公共汽车或是地铁,都能方便地进入绿链。绿链内部标识系统也十分完善,民众可以根据标识明确方向或避免危险[7]。

德国鲁尔地区的绿道实践则偏重于棕地的更新恢复和地区植物群落和物种的恢复。

日本横滨以及琦玉的绿道则主要以城市河流为依托建设,侧重于滨水环境的保护利用,偏重于滨水游憩功能。

在综合研究国外绿道案例的前提下,确定了本次规划设计的目标“活力水城,生态绿城,飘香花城”。明确了此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本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连通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人性化原则、适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2.4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①针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文化的缺失,规划提出要充分挖掘和突出基地的人文特色,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民族景观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来展现地方风情。

②结合现有水系、地形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尽可能地使绿道均衡分布于规划区域,为地区的生物物种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提升提供条件。

③将规划区域的绿色廊道进行连通,使其形成稳定的网络体系,提高其抗扰动能力。优选绿道节点与路径,以加强自然、历史和人文节点的沟通和联系。

④针对不同职业、年龄和文化层次人群的需求,打造功能形式多样的绿道及节点。通过对绿道类型的划分和后期管理方式上的差异,体现各类绿道的价值。

⑤区内绿道交通主要以步行、自行车、观光车、游船等慢行交通为主,同时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照明系统、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系统,以保障游人的安全。

⑥绿道选线充分考虑包括自然生态、地理气候、经济发展、用地权属在内的各类制约因素,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及建设量,以达到高质量的建设目标。

⑦规划应综合生态环境、政策要素、城镇布局和地方意愿等因素,协调各方需求,综合确定规划方案,制定总体与阶段发展目标。

⑧最后应统一规划思想与工作方法,坚定地贯彻规划原则,合理规划设置各类绿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衔接良好、系统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

3 结语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绿道能够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应,为城镇居民提供慰藉和绿荫的场所,促进身心健康,并降低卫生成本,并为保护和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提供承载介质。而这就要求我们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绿道选线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尊重地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总结出具有地域性规划设计方法,并将其贯彻落实带绿道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的全部活动中去,最终构建起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绿道网络。

(收稿:2013-12-14)

参考文献

[1]Charles E. Little. Greenway for American [M]. JHU Press,1995.5.

[2]金云峰,周煦.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模式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2011(3):33-37

[3]叶盛东.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ys)简介[J].国外城市规划,1992(3):44-47.

[4]张文,范闻捷. 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5]胡剑双,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0(12):88.

[6]金云峰,周聪惠.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3):4-12

[7]张云彬,吴人韦.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7(8).36-37.

第9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8-0081-02

傳统教学模式中,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记,这样满堂式的灌输法,单纯地强调知识的积累,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材知识,但却不能活学活用,很难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能单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结合一定的社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参与式教学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向以学生的参与教学设计为主转变,通过互动学习、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实践,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法是强调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以教学互动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通过互动学习、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实践,运用形式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富有趣味、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深刻领会所学知识[2,3]。

参与式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共同讨论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问题,实现教学各个环节的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创新课堂教学形态,推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而且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开展创造性底教师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4]。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强调师生地位平等

与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平等性主要体现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体验式学习,尤其是面对师范类的学生,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设计问答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5]。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

长期以来,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主动参与性较少。参与式教学模式是突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直接教授学生为主向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转变,教学活动从以往的师生单向交流向教生与生生等多向交流转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参与性学习更受授课者关注。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参与式教学模式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即兴讨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参与式教学模式,也可以分小组讨论或分小组设计某一教学内容,正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拓展学生参与教学的空间。

三、高校人文地理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策略实施

(一)参与课前准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指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通过对知识传授和内化的颠倒反转,对课堂时间与教学环节进行重新规划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7,8],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教学活动中,参与式教学可以翻转课堂为形式,围绕教学主题,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主题讨论、协作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地理学教学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视频资料与人文地理学相关的视频资料种类繁多,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或自己制作。如电视媒体可从CCTV-3的“文化大百科”;CCTV-4的“城市1对1”、“走遍中国”、“远方的家”;CCTV-7的“乡土”;CCTV-9的“人文地理”;CCTV-10的“地理中国”、“文明密码”;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等电视节目中学习诸多与人文地理学紧密相关的知识。

(二)参与小组讨论,实施探究式教学

分小组讨论法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性最为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根据人文地理学的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探讨性的问题,以分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例如,在“汉语的发展”的教学中,可先将来自不同语言片区的学生按七大方言分成七个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用自己的方言交流,然后再进行各语言片区相互交换交流,了解彼此的方言特点、语言习惯,再进一步分析为何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方言、语言的传播特性与传播机制是什么等深层次的问题。在“地理环境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地理环境与物质民俗的关系”、“地理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教学中,可以让每个小组讨论并记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进而分析人地关系在不同人文事象中的表现,小组陈述讨论结果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9]。

(三)参与实践活动,实施体验式教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很多人文现象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调查,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及人文现象的空间特点和空間规律[9]。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与参与机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引导学生结合日常活动分析人文现象。如“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教学中,可从学生校内通学行为入手,分析通勤活动行为空间的决定因素;结合学生网购与实体店购物的体验,分析购物行为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究互联网对人类行为空间的影响。

(四)参与开展微研究,实施案例教学

作为地理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人文地理学通常设置在第二学年开设,尽管第一学年已对自己的专业有基本认识,但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系统的地理研究思维与分析能力还尚未形成[10]。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内容给学生布置某方面的研究课题,分组开展微研究。如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可结合教师的相关课题详细讲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展开课题微研究,学生调查研究的成果经讨论总结后可作为后面章节的典型案例,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案例情景中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从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深刻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相关原理、概念,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引导学生把探索理论运用于实际的问题,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四、结束语

参与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强调师生地位平等、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教学重心由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从封闭性为主向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转变,使课堂教学呈现平等化、社会化、开放性的新常态。

作者:曾群华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184. 

[2]林羽翔.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海峡科学,2011(2):90-91. 

[3]陈时见.参与式教学的内涵特征[J].教师教育学报,2014,4(1):109-111. 

[4]于波,李秀双.参与式教学的目标设计[J].教师教育学报,2014,4(1):111-124. 

[5]毛彩菊.参与式教学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选择[J].理论观察,2015,12:171-172. 

[6]单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6,4(44):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