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特色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院坝文化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趋势之一
院坝文化也被称为坝坝文化,“坝”原指用于在河道的险要位置拦截水的建筑物。在重庆地区,“坝”通常被用来形容平地或平原,在实际生活中,当地人们经常把公园、社区、农家庭院、村镇广场等称为院坝,人们在此进行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等,当地群众称为院坝文化或坝坝文化。随着农村建设的深入以及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院坝文化已深入到当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和农民群众的心田,院坝文化已成为重庆乡土特色文化的代名词。院坝与休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庆地区独具特色的院坝文化,探其本质就是一种休闲文化,它从不同侧面深刻反映了当地群众淳朴厚重的民风,开朗豁达的性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目标,是普通大众健康休闲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发端于民间、由农民群众自创自编自演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在丰富当地群众的业余生活,增强体质锻炼,传播弘扬民俗文化,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促进邻里和谐,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基层院坝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立足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打造多种形式的院坝文化活动模式
重庆的院坝文化深深根植于当地特有的乡土文化之中,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日益成为人们大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显著特色就是发端于民间,涵盖城乡,是一种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文化。因此,要使院坝文化永远保持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应该立足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立足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项目众多、形式各样的院坝文化活动,丰富院坝文化的内涵。比如,积极推动坝坝舞、坝坝宴、坝坝球、抖空竹、跳滑板、转陀螺、太极拳等活动的开展普及工作,推动各种形式的院坝文化活动大发展、大繁荣。
(二)积极应对文化传承危机,加强对坝坝舞等活动的品牌建设
近年来,随着农村众多的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务工,当地农村的空心化、空壳化现象严重,对院坝文化的传承弘扬产生了不利影响。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间绝活手艺,如坝坝舞、抖空竹、竹编、版画,民间吹打等都出现了后继乏人,无人继承的现象。为应对这种文化传承危机,我们应该加大对当地院坝特色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继承。像起源于重庆地区的坝坝舞,现已发展成为参与群众最多,最受群众青睐的休闲健身活动,为此,应该在现有坝坝舞的基础上,创新内容编排形式,丰富表演内涵,将当地的一些民族舞蹈与坝坝舞相融合,打造集健身、休闲、观赏、表演于一体的特色品牌。
(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加对院坝特色文化的经费扶持
当前,困扰当地院坝文化大繁荣、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来源和保障。为此,当地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拓宽对院坝文化活动开展的筹资渠道。比如,对起源于本土并深受群众喜爱的坝坝舞活动,当地政府可以明确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对坝坝舞的群众锻炼点、设施设备、场地维护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借助新闻媒介,为坝坝舞等特色文化项目寻求社会力量的资助。此外,还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方式,鼓励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管理,相关组织管理机构以有偿服务、合法经营等手段增强造血功能,解决活动开展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为院坝文化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对当地文化工作者的指导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促进院坝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和考核指导,不断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各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点工作人员的报酬待遇,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将个人工资待遇与个人实际工作贡献挂钩,激发镇村文化站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加入到对坝坝舞、坝坝球等特色院坝文化的发展推广中来。三是由当地文化管理部门牵头,加强与高校、文化协会的合作,邀请专业人员进镇入村开展指导,提高文化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农村文化是公共文化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农村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和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大力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群众文化,对提高农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农村群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如何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群众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的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特色;群众文化;发展;社会进步
发展先进、积极的农村文化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也是农村群众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近年来,社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着手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农村文化活动,使得农民的业余生活得到丰富。但是,有些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仍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文化建设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一、农村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农村文化作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基层管理部门引起高度重视。相较于其他文化形式,农村文化是与农村群众的生活最为接近的,也是农民最容易参与其中的,其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农村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群众文化可以促进农村群众全面发展;第二,农村群众文化可以维护社会稳定;第三,农村群众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
首先,缺少文化资源。政府作为主导机构,对于人才的扶持切实影响着文化建设。现今,大力发展经济,将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很多基层管理部门最重要的目标。在“重经济,轻文化”的政策影响下,农村群众的文化诉求得不到满足,文化建设进程缓慢。文化资源包括很多方面,在对农村群众的文化培养中,人才资源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农村群众的文化基础本身比较薄弱,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形式单一乏味。资金支持和与外界艺术组织、团体的文化合作,以及引进大量、多种类的文化、艺术骨干,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其次,忽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人们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巩固发展。在农村群众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包含了文明与技艺双重精华的珍贵艺术品。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投入,让民间文化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发展。
三、如何发展有农村特色的群众文化
(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增加这方面的经济投入,要求各级政府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纳入本年度的财政支出预算中去,并确保该项投入额度能够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次,要拓宽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融资渠道,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当地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民间资本企业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来。最后,政府可以引导并鼓励公众人物以及明星参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募捐活动,将相关设施以捐款者的姓名命名。总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利用各界资源。
(二)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建设过程。因此,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提起基层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尽快提上日程,将其作为与促进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工作来完成。这就要求村委会、村组确定专门的文化管理职位来落实文化建设工作。其次,市县级文化局要帮助农村解决文艺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成立专门的培训班来帮助农村培养文艺人才。最后,在每年召开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大会中,可以增加文艺队指导这一环节,组织并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加强对广大村民的艺术熏陶。
(三)挖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各地都埋藏着巨大的文化宝藏。尤其是乡村地区,更是保留着多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民间习俗,有着不可比拟的文化魅力。但是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民间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时,要将发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建设宗旨,打造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农村群众文化品牌,弘扬我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农村特色文化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开发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要依靠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同时也可以将当地的乡村文化以文艺表现的形式融入旅游建设中去,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第二,发展观光农业和家庭式农家乐。村民可以根据当地种植环境,适当扩大作物种植规模,让游客亲自到种植基地参观、采摘并品尝,还可以将收获的农作物带回农家,自主加工成食物。第三,组织民族文化产品展示活动。相关组织者可以将村民自家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具收集起来,组织一个稍具规模的产品展销会,在宣传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但很多乡村在建设群众文化时,因为盲目效仿其他乡村建设,而导致文化活动单调甚至低俗。如果相关建设者能够把握住文化建设的中心方向,坚持本地区特色,农村群众文化必将百花齐放、魅力十足。因此,我们要坚持建设先进的农村群众文化,促使基层文化建设道路越走越好。
作者:陈富平 单位:武定县环州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努力构建服务群众文化新模式[J].文艺生活(中),2016(1):205.
鹿乡文化是东丰县文化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东丰县是我国较早的人工驯鹿基地,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与魅力的鹿乡文明历史和鹿乡文化传统。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鹿乡文化为依托,以农村文化建设为已任,积极探索如何使农村文化融入市场经济中的途径,寻找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建设。为此,今年县委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议,围绕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就如何做好“鹿乡文化”这篇文章进行专题研究,从大局和长远着眼,制定了《东丰县“鹿乡文化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明确了以创建具有东丰特色的大文化为目标,以开发文化产品为目的,着力实施开发鹿乡文化系列工程,进一步包装东丰、宣传东丰、推销东丰、发展东丰,塑造东丰新形象,增强东丰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任务就是实施6大工程:文化建设工程重点是出版纪实文学《神州鹿苑》、《中国东丰农民画》画册,《知我鹿乡爱我家乡》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制作《春满鹿乡》电视专题片,举办鹿乡文化节等;鹿乡新风工作重点是结婚新人植纪念树、婴儿落户植希望树,建立集体婚礼服务中心,开发公墓等;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是设置县标和城镇雕塑,开发鹿乡文化天桥灯一条街和鹿产品一条街、建立展馆等;旅游开发工程重点是开发南照山、横道河水库、三合渡假村、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等5处旅游景点;广告开发工程重点是在东丰镇内外设置具有现代化意识和高科技手段的广告牌;鹿产品开发工程重点是依托“神州鹿苑”和“马记鹿茸”的知名度,开发鹿产品品牌,发挥名牌效应。这些工程预计总投资约2亿元,完成30个文化经济项目建设。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今年,为了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我县由政府“埋单”,为农民演戏75场,放映电影2249场。还举办了春节晚会、鹿乡大舞台歌手大赛、大秧歌比赛、元宵花灯展、五一“劳动者之歌”、“知荣耻,树新风”广场文艺演出、宣传《治安管理法》小品专场、“廉政之声”文艺专场、科普大集、书画摄影展览等10余次大型文化活动,中老年秧歌队、京剧票友协会等各类民间文艺社团日趋活跃,民间艺人在全国和我省纷纷获奖。
二、完善机制,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新格局
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农民画是我县重要的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国享有盛名。东丰农民画历经百年,以关东民俗为养分,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大量的形象质朴、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凝重和谐的农民作品。当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东丰农民画事业蓬勃发展。1988年东丰县首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东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东丰农民画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东丰县被中国美协评为“中国十大农民画乡”。县政府也始终把农民画创作队伍和骨干作者的培养作为推动东丰农民画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坚持给地位、给荣誉、给待遇、给条件。自2000年起,先后制定出台了《东丰县鹿乡文化综合系列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画发展的实施意见》、《东丰县农民人才奖励办法》和《东丰县农民画专业人员职称评骋办法》等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陆续聘用、录用了21名农民画骨干作者为国家事业单位干部。为加快东丰农民画产业化步伐,县政府于2010年建设了东丰农民画发展基地――“东丰・中国农民画馆”。画馆占地10000平方米,总投资3580万元,2011年10月投入使用。画馆建设以来,免费接待前来考察、学习、参观20余万人次,举办各种展会10余次,培训骨干农民画作者100余人。2012年9月8日,“2012年辽源东丰・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画展览”在东丰・中国农民画馆成功举办,本届艺术节,共有31个省、134个市县1000余名农民画作者参与,开创了东北地区举办全国农民画艺术节的先河。同时,组织1988名中小学生共画农民画,挑战世界最大规模艺术课,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东丰农民画已成为吉林省的文化品牌,东丰县也因此被第三届吕国巧取节庆创新论坛评为“2012最具投资发展潜力文化旅游县”、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评为“2012文化生态旅游县”。目前,东丰县农民画创作队伍已经达到52000人,其中学生作者40000余人,在农民画方面有收入的5000余人,能独立作画的2000余人,骨干作者400人,知名作者40人,东丰农民画已有580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185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600多件作品被联合国和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东丰农民画多次在瑞士、日本、德国、、阿根廷、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和联合国展出。
三、打造品牌,创造民间艺术繁荣新机遇
民间艺术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民间艺术根植于农民,农民需要民间艺术,农民也能够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县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中肯定了民间艺人的作用和民间艺术的功能,确定了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项目的任务和目标,激发了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75岁的民间微雕艺人王秉正先后参加了“吉林关东热闹节”、“河南郑州绝技艺博会”、“山西太原艺博会”、广交会等全国性才艺展示,2005年8月,被省文化厅授予“吉林省民间(微雕)艺术家”称号。65岁的马国臣以其踩刀提重(赤脚踩刀刃,双手各提一桶水,口中叼起一桶水)、钢筋刺喉、传统魔术满台献彩等参加省“关东热闹节”并获“民间绝技高手”称号。81岁的徐仁智的书法作品勒石存世于河南郑州的“黄河碑林 ”、辽宁铁岭的“中国观音阁碑林”、山东潍坊的“国际艺术碑林大观圆”和湖北鄂州的“元极碑林”。70岁的杨树有自1963年以来,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年画80余件110余幅(含四条屏)。65岁的吴强稼以鹿乡人物和历史为素材,创作出版了《解方将军传奇》、《皇家鹿苑传奇》等5部长篇小说。三合乡的“刘家唢呐班”、南屯基镇的“关家唢呐班”还上中央和吉林、浙江电视台。目前,以记述民间艺人坎坷经历、保护民族文化记忆的《中国鹿乡民间艺术人物・关东风情关东情》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吉林东丰卷》两部书已经编辑完成出版。农民画、漫画和民间文学被省文化厅誉为东丰文化“三绝”。
民间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自办文化项目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县有农民电影放映队13个,小剧团8个150余人,文化大院229处,村村都有秧歌队、广场健身舞队伍,并有剪纸、绘画、微刻、根雕、舞蹈、纺织、泥塑、儿童画等多个艺术活动组织。我们相信,这种文化活动不会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的文化现象,而是与农民生存活力和生活质量相生相伴与时俱进的文化潮流。
四、创新商机,促进文化产业新发展
2020年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课题论文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通过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文化宣传、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凝聚着x大地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我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重要价值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生态宜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明乡风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互促共进的孪生体。农村的生态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乡风文明蕴含着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劳朴实、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治理有效”创造有利条件。乡风文明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引领作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呈现。如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实现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仅彰显了乡风文明,还为农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能够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实现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x特色文明乡风的培育还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达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路径选择
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一是开展x乡村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并会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对全省乡村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现状进行登记造册。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护和传承规划,研究制定分类保护、分级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同时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进行相应划定,构建高效的联动机制。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资金支持、荣誉奖励、建立乡村博物馆等形式,让村民认识到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加强x优秀文化宣传。一是在农村地区大力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挖掘x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把乡风文明宣传融入农民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体现x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对标先进,反思错误或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用优良党风政风引领乡风文明。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的党风政风是关键所在。要以基层微权力腐败治理为抓手,通过制定微权力清单、规范村务运行流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培育多元监督体系等举措,实现正党风赢民心树新风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鼓励和监督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村规民约,以良好作风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公益性文化设施;地域特色文化
乡镇图书馆作为乡镇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它是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在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然而,目前我市的乡镇图书馆功能弱化,读者人数日益下降,图书借阅量不断减少,文献资料利用率逐渐走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变化翻天覆地,而乡镇图书馆却依然“三老”把门:馆舍老面孔,藏书老掉牙,服务老一套。这种局面即便是前些年浙江“东海明珠”工程乡镇的“万册图书馆”也未能幸免。当地领导不够重视、经费不足、读者的图书馆意识不够强、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这些种看法都不无道理,但我们认为乡镇图书馆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地域特色文化的缺失,也就是在与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地方文献资料藏书结构和体系缺乏,导致功能的弱化,服务的到位。
首先,从乡镇图书馆自身功能看。
第一,地域特色文化是当今乡镇图书馆的价值所在。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特色文化主要是指该地域比如某一乡镇区域内所独有的文化。我们说,特色文化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当代人把它称为一个地方的名片,誉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地域特色文化贵在一个特,一个乡镇图书馆这种特越是丰富多彩,就越能彰显它的独特地位和存在价值。
第二,地域特色文化是现代乡镇图书馆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传统的图书馆书刊的藏与借是个长久不变的主旋律,藏书的多少被钦定为评价图书馆优劣的唯一标准。传统的图书馆,藏书结构不合理,组织目标不明确,系统运行不顺畅,尤其是与现实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信息不够丰富,因此,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形势,与时俱进。变节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逐步建立起以地域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藏书结构和体系,使馆藏由单一的印刷载体转向多载体,是乡镇图书馆的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乡镇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偏面追求“小而全”。搞的千馆一面,特色全无。顾名思义,乡镇图书馆是某一乡镇的文化设施,它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乡镇。而一个乡镇的人口有限,财力有限,它的取胜法宝就在与“人无我有,人有我异”。使它所具备的新、特、异的馆藏特点,成为本馆中的一种垄断性特色文献,在当地的文化建设中独树一帜。
其次,从乡镇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看。
一方面,地域特色文化是乡镇图书馆从于经济建设中心的必然选择。
常听到一些乡镇图书馆的同志抱怨,乡镇一些领导对图书馆的观念陈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太少。俗话说,牢骚太盛防肠断。我们能不能在抱怨之余,来点逆向思维,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呢?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服从服务这个中心,是乡镇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那么,我们乡镇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吗?我们乡镇图书馆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多少贡献?
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最首要,最基本的原则是实用性原则。这就要求乡镇图书馆资源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把馆藏资源建设的重点和基本点放在本乡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特色支柱产业等的信息需求上。而这种信息资源,最大量的来自于富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有了这一特色资源,就能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造福于区域内的人民群众,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投入效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地域特色文化是乡镇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实际需求。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7-0011-04
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培养人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而培养人的过程又离不开文化的熏陶作用。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校文化,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大力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一、全面总结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2013年10月,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出《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管理措施等。这个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地坚持行政推动与专业指导相结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已经通过省、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答辩的学校和共建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加强领导,专项拨款,过程监测,成果辐射。各学校在这种舆论和学术研讨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对学校文化重建、课程改革、质量提升的强大力量,主动融入这场小学教育界的“静悄悄的革命”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进行顶层设计,确立学校文化的灵魂。许多学校借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这一东风,对办学历史和传统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反思,把它作为学校文化寻根和核心价值确立的过程。通过梳理和反思,进一步明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哪些是必须坚持不变的,有哪些是需要发扬光大的,又有哪些是亟须改进甚至抛弃的。许多学校结合地域的地理特征、人文气象、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等,寻找学校教育的生长点,让学校文化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影响。有些学校在理性分析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哲学、文化主张、发展愿景、人才培养标准、校本课程、特色项目等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找到学校特色文化的灵魂。这既是一种核心价值的确立与建设项目的确定,也是学校作为文化集聚地的向心力的凝聚。学校找到生长点的同时,全校师生也找到个性发展的方向。
二是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我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的,旨在通过改变学习环境,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许多学校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细化,在统一领导下,分组块、分条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最大魅力在于课程生活化、活动课程化、学习趣味化。在各种物型文化和专用教室里,课程得以充分展开。而活化的课程,自然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并形成主题化、序列化、探究性,这就使得学习能够真正发生,并时时发生、处处发生。在教学方式变革中,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充分调动资源,发挥智慧。有的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把学习放在博物馆、古河边、乡野上,依托专业技术人员或民间艺人,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教育;有的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开拓线上课堂的空间,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有的利用物联网思维,构建校园云数据平台,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微平台,大教育”;有的利用办学联合体、名校联盟等资源,借力借智,高位走强。这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做法,有效地解放了孩子的手脚,促进了自主成长,较好地让教育适应孩子已经变化的接受信息、学习新知、生长智慧的方式。
三是改变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幸福成长。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协同的过程,如果我们还是延续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那我们只能做做表面文章,建几个场馆,修几条长廊,挂几幅字画而已。许多学校能够站在文化立校、立德树人的高度,重新调整教育评价方式。有的利用电子档案的形式,全面地、实时地、多维度地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有的以差异化发展的眼光,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特长,走向自信;有的以志愿者、研究会会员、活动小组成员等形式,让学生在团队生活中,在主题研究中,在户外活动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文化的生长方式与教育的发展方式在内涵上是相同的,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走向大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学习之美、学科之美、成长之美,过幸福而完整的学校生活。
我们在看到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有些地区还存在地方经费配套不到位,省里经费挪作他用的现象;有些学校还存在申报时轰轰烈烈,通过后冷冷清清,简单敷衍,做表面文章,甚至做不实材料的现象;有的校长还存在文化建设就是物态建设的狭隘理解。这些现象,不仅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也极大地阻碍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希望引起各地各校的重视。
二、深刻把握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关键要抓住“特色”和“文化”这两个关键词。有特色就是要与众不同,具有独到之处。有文化就是既有物质又有精神,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既能传承又能创新的育人因素总和。从各地实践经验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全省有4000多所小学,有的有百年以上历史,有的是新建学校;有的在城市,有的在乡村。它们的办学历史、人文环境、办学特色、现实基础各不相同,因此,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切勿生搬硬套,埋没个性。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等资源进行特色文化建设;结合本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学科特长、现实基础条件等进行特色文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不求外表豪华,而求内涵丰富;不求标新立异,而求文脉相传;不求假大空,而求真善美。城市和农村有不同的文化特色,立足实际,能起育人作用的学校文化就是好的特色文化。
二是体现以人为本。我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是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我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是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本”。我们经常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这既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小学特色文化建设一定要眼中有人,建设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脱离孩子实际需要的文化,最多只能是没有小学特色的文化。
三是努力贴近生活。文化源于生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深厚的生活基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营造生活场景,介绍生活习俗,体验实际生活,使特色文化更接地气。
四是注重人文素养。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来,继1972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和1996年的《学习:内在的财富》(简称德洛尔报告)之后第三份重要的报告。《反思教育》报告说: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世界各国普遍的价值追求,人文素养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和幸福,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教育传承、环境熏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养成。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摒弃教育功利主义倾向,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属性,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设计人文素养的内容,创造培养人文素养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
三、全面理解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多样性。每所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不可能也不需要涵盖所有的文化领域,必须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形成亮点。根据省里的指导意见,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有特色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的有形文化,是育人的重要环境。物质文化不同于物质,只有当物质具有一定标识、内涵、一定故事并且具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传承作用时,才能发挥文化作用。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应当赋予校舍、场地、景观、教室、场馆、走廊、过道等有特色的文化内容,使得一栋房子一面墙、一片绿地一盆花、一个景观一棵树、一个教室一条道都有艺术美感、人格寓意和人文故事,都能起到审美作用和教育意义。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应当体现本地特点和反映本校特色,城市有城市文化,农村有农村文化;历史长的学校有文化,历史短的学校同样可以建设文化,关键要设计、挖掘和创造。总之,校园要有校园的样子,校园既不是公园,也不是田园,应当对物质赋予更多的人文内容。
其二,有特色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隐性文化,具有非物质属性,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物质文化可以转化为精神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校史馆等都是物质文化转化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是精神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学校的优良传统,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以及仪表言行等都是有特色的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人为本,凝练和创造有特色的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努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三,有特色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建设要在提高课程文化品位、丰富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等方面下功夫。要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开发课程资源,探索有特色的课程文化,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式学习,提升课程实施水平。要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文化,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形象观察、体验感悟,在实际动手中注重发现、努力探究,提高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
其四,有特色的制度文化。制度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部分。建设有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要全面实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要根据不同学校特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管理。要提高学校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将办学特色寓于管理之中。校长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创造者和践行者。一位好校长能够带出一所好学校。校长对特色文化理解的深度决定着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高度。要重视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校长管理能力,培养校长文化情怀,创造更多有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
四、大力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方法步骤
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把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以统筹规划为先导。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富有文化内涵,追求教育价值。要把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注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文化建设更有根基。要以县为主统筹布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统筹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统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使不同项目合理布点,防止重大项目重复雷同,同时也可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要加强校园文化整体规划,使校园环境有特色、有美感、有品位,突出主题文化,营造文化氛围。要发挥社会参与建设的作用。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往往根植于民间,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教育服务,调动社会参与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建设水平。
以特色建设为追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有没有成效,关键要看有没有特色。而特色文化建设又有赖于学校办学特色,没有办学特色就很难有特色文化。已经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要重点建设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特色文化;没有形成办学特色的学校要总结凝练办学特色,通过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我省有一批有特色的学校,走进校园就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几年,我省也新建了一批学校,有的文化气息还不浓。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希望各地各校以特色建设为追求,逐步建设和积累,创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重点围绕小学课程基地的建设展开,围绕一门课程或一个项目,通过创设文化的课程环境,建设动态性学习载体,呈现趣味化教学资源,实施合作式做中学习,以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能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可以是单科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课程专用教室的建设,也可以是特色场馆的建设;可以是课程资源等软件建设,也可以是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可以是教室的课程环境建设,也可以是校园课程物态文化建设等等,提倡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实施。课程基地建设要创设鲜明的教学环境,开发有趣的课程资源,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运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实际体验、动手操作、研究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
以社团活动为形式。现代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有助于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率,为实现教育普及找到了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和组织架构。但是,班级授课制的严重缺陷是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影响了人的个性发展。学生社团是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培养合格学生基础上培养有特长学生的有效载体,是发挥教师特长、调动社会资源为培养学生服务的新颖平台。学生社团要以兴趣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内容课程化为方向,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在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建设丰富的学生社团,开展经常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不同潜质、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
以培养学生为根本。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这个根本任务,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文化建设都是不可取的。培养学生要执行教育方针,执行课程标准。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重视思辨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教育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学生可以学到科学方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第五步是写报告或者文章。我以为,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种真正体现以培养学生为根本的教育,也是我们需要着力创造的学习文化。
一、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激发村民对其文化和历史保护的积极性。通过对乡村旅游开发成功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能够增强乡村居民对其文化和历史的自豪感,进而激发其对所处环境的保护。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时,乡村中比较典型和特色的文化很少有人知道,并且逐渐消失。通过乡村旅 游项目的开展,不论是乡村居民,还是当地政府都认识到了其文化需要不断进行传承和保护,逐渐提高其知名度。
乡村旅游的开发还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对当地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还能够帮助农民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情况的影响,其生活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良生活习惯,给其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农村居民的卫生和安全意识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餐饮环境。地方政府部门也会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投入,加快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改建、垃圾处理以及给排水建设等。
乡村旅游的开发能够实现农民素质水平的提升。去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部分为城市地区居民,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论是科学文化水平,还是素养文化水平都较高。在和当地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农民会受到其思想的熏陶,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旅游业的开发也能够激发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如很多农民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实现其经营效益的提升,自觉的学习了普通话、计算机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导游知识等。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会出现乡村村民跟随城市文明建设发展的步伐,使得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趋同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一种损失。城市文化不同与乡村文化,两者之间发展的本质各部相同,城市文化是工业文化发表的代表,而乡村文化则的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两种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城市文化中表现在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对于乡村落后封闭的群众具有一定的诱惑。城市市民在乡村发展中趋同化后也没有权利限制或封闭村民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长此以往下去,乡村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将被村民丢失忘记,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无法估量的损害。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需要村民和当地正付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中,政府和村民可能会把重点发展方向偏离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样导致特色文化将逐渐消失,对特色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乡村旅游开发要能保证不同与城市旅游特点,为城市旅游文化的互补和鲜明的差异,这也被称为是反向性,使乡村旅游文化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当前,国家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这种标准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村文化的特色,使其跟城市或者其它农村地区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不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要想实现其管理质量的提升就必须要采取标准化建设方法,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其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的建设,最终降低乡村文化的特色,影响旅游业的开发。所以,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标准化和本土化之间关系和矛盾。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强的利益性,农民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或者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旅游服务。特别是农村中的年轻人,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是乡村旅游开展的主要力量。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乡村旅游特色的保持,影响当地文化的传承,导致其乡村特色受到较大的削弱。另外,乡村旅游的开发会导致各种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村民为了扩大经营乱搭乱建,导致乡村住宅结构以及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最终影响其人文特色。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业的开发还会增加村民之间的竞争,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利益纷争。如一些通过旅游业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公共资源使用或者其它方面会跟其它农户之间产生矛盾;旅游经营者内部之间的相互竞争以及旅游经营者和游客之间的矛盾等都会增加乡村居民之间的冲突,影响村民邻里关系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文化需求 特色文化产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广大农村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舞台,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因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更应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获得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得这些地区的村民不仅忍受物质上的贫困,还因文化需求缺乏相应供给,从而面临民族文化流失及农村文化贫乏的问题。
因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在充分了解村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复合供给模式,同时利用自身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以实现文化产品供需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文化需求的特点
渴望文化产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城市相比,农村落后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落后,更是文化上的落后。当前,农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提供的商业性文化产品及服务、社会力量包括农民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和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明显不足。经济落后导致消费水平尤其是文化消费水平低下,进一步抑制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而农民自办文化的能力又相对缺乏,“私性文化活动”(吴理财等,2007)中上网成为除了看电视之外的主要文化活动(孙政,2013)。其他自办文化生活形式,如扭秧歌、集体健身舞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但是活动的次数和范围十分有限,偏远农村地区因为条件受限更是难以开展。因此,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的文化生活都相对贫乏和单调,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广大村民迫切期望改变目前这种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
存在被迫性文化需求。文化需求实质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精神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如同其他商品一样,需求量大小受到价格、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预期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健全的人和健康的社会生活来说,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不可分割的需求整体,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相互补充共同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因而只有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生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文化方面的需求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变得紧迫而突出。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要的这种特殊属性,使得文化需求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之外,还取决于公众文化素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闲暇时间等其他因素。
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来说,经济的落后导致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就业机会不足、劳动的边际效益低下,从而增加了村民的闲暇时间。某种程度上说,农民文化需求主要源于闲暇,农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也即文化需求的增加。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的这种闲暇属于缺乏充足就业机会条件下的被迫性的闲暇,由此产生的文化需求是一种被动需求,掩盖了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真实需求。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必然会致使许多不良文化信息乘虚而入,从而导致封建迷信盛行,赌博斗殴、偷盗抢劫以及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的产生,对农村文化阵地构成严重威胁。正如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所强调的,“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随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中的被迫性部分必将被逐渐挤出,村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会随之相应地提升。
文化致富需求强烈。文化需求与经济增长互为影响,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的落后抑制了村民文化需求的提升,而文化的落后对于经济发展无疑又是一种掣肘,文化与经济的双重落后阻碍了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普遍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便,教育程度偏低。但也正是这些地区,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民族文化资源最为富集。众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与优良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较大挖掘潜力的文化资源富矿。
当前,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步认识到相对于城市文化、现代文化而言,类型丰富多样、表现形式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是农村和民族群众极具差异性竞争力的资源禀赋,更是农民富裕、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当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凭借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逐步开展民俗游、农家乐等文化旅游,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成为创业致富的新亮点,更进一步刺激了村民文化致富的需求。
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强烈。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形成的,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各民族通过各自的民族文化来实现身份认同、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导向等功能,同时,民族文化的这些价值和意义又常常是被符号化、系统化,以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活动等各种象征方式表达出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通过长期的浸染,已经内化于广大村民的日常活动中,而且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对于民族文化相关活动,村民普遍信得过、学得来、接受快。原汁原味、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使文化魅力四射,成为村民所乐于享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与传承,既是国家丰富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的强烈愿望。
制约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文化需求满足的因素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地方政府始终把经济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忽视了文化发展需要经济保障、经济发展需要文化促进的辩证关系。许多乡村地区只抓经济,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只有0.4%,其中,投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比重不足30%,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只有城市的20%左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政府基本运转都非常困难,能够投入文化建设的经费更是微乎其微,导致一方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而且由于资金匮乏,下乡演出难,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难,许多贫困乡村常年不开展文化活动,村民文化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对既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偏低,只重“建设”,忽视“运转”和“维护”,致使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形同虚设,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错位。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诉求及其参与程度,决定着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内容和发展方向,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新建了大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施了大量的文化惠民工程,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满足其文化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一方面无法准确获知村民的文化需求,导致政府公共文化供给针对性不强,采取统一标准“送”文化,提供给农民群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必然是点少面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另一方面,即使村民能够通过正式渠道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但是由于在制定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相关决策中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同样导致公共文化产品供需无法实现对接,从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错位或脱节,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文化的热情,使农民文化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满足文化需求的内生动力不足。
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程度不够。所谓市场化是指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和效率最大化的机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其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一开始就处于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在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经营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文化消费水平更低,难以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从而需求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000美金是一个重要的拐点,此时不仅文化消费支出的总量会稳步增长,而且文化消费占整个消费的比重会明显提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构成有利条件。
其次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结构单一。现代农业所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尚未建立起来,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产业人才更是缺乏。尽管一些农户具有文化艺术专业特长,偶尔会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传统节日、村户大事的时机,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自己和乡亲们带来了快乐,但却因为不懂经营而无法转变为具有市场行为的文化经营活动。
再次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地方政府普遍比较穷,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相当有限,无法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因而需要具有经营自的企业积极参与,由企业来推动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但正是在这些贫困地区,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不多,对于新产业的支撑和培育能力十分有限,这成为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弱项,制约着村民文化需求的满足。
满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文化需求的几点建议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和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满足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以需求表达机制、民主参与机制为保障,以城乡联动机制为补充。
第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不能把民众简单视为消极被动的服务对象,而是要强化其文化参与的主体意识。通过建立相应的渠道,方便村民表达文化诉求。第二,在认真倾听村民的文化诉求的同时,赋予村民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让村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来。第三,围绕村民的合理需求,设计或者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第四,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构建应有城乡统筹的整体思路,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
总之,只有建立健全村民的文化需求表达和民主参与机制,才能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不偏离村民的要求和期待,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农民分享文化发展成果。
引导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村民就业机会缺乏,导致存在大量的被迫性闲暇以及被迫性文化需求。当文化的欠缺来自经济的不发达时,经济上的解决之道才是文化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为了消除被迫性文化需求所带来的腐朽文化入侵、不良文化消费等消极文化现象,不断净化农村文化消费环境,有必要结合村民文化需求特点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村民大力挖掘民族特色资源、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加就业,从而减少村民的被迫性闲暇,还原村民对于文化活动的真实需求。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应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由于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消费市场规模小,民族贫困地区迫切需要强劲的外来文化消费市场拉动当地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在对自身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之后,“请进来”的主要途径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即通过将特色文化资源整合进文化旅游的具体服务和产品之中,展示给观光者或者让观光者进行体验。在坚持“请进来”原则的同时,必须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地区文化形象的营销,才能实现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者进来,拓展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也才能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助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民族文化营销与“走出去”战略是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民族文化产业的低门槛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广大村民有了参与的途径和新的创造财富的机会,从而带动了村民共同发展。
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复合供给模式。满足村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协调合作。第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要由政府提供,但在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和公共文化具体服务中可以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以优化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第二,商业性文化产品的供给则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丰富以及村民文化致富需求强烈的特点,鼓励企业投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企业来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运作,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第三,拓宽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途径。通过建立灵活高效、多元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大力支持农民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促进社会文化团体、非营利公益性文化组织发展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总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积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多元治理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以政府供给为主的单一供给模式,建立政府主导、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复合供给模式。
结语
文化与经济互为影响,经济滞后抑制了文化的发展,文化落后对于经济发展无疑也是一种掣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面临经济滞后与文化落后的双重困扰,唯有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实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在充分了解村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才能不断满足村民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产品供需的良性循环,助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特色文化;幼儿园;办园特色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幼儿的成长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农村幼儿园如何打造办园特色。
一、凝练特色文化,提升幼儿园办园理念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潜移默化,滴水石穿。凝练特色文化,从幼儿园的自身实际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以科研促发展,不断凝练文化核心内涵,提升办园理念。例如,从特色课题“幼儿园日记画”着手,让幼儿亲近自然,走进实际生活去体验,创设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开阔幼儿视野,启发幼儿想象,让幼儿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凸显“环境熏陶,快乐生活,习惯养成,个性健全”的办园特色,多举措开展特色教育“幼儿日记画”活动。首先,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和地方特色,设立目标明确,取材源于生活的课程,设置园本教材――试用读本;其次,专项活动分层分类开展,家园共育;第三,文化环境打造彰显特色。在教室、走廊、办公室张贴科学探究方法、名人名言等;开展主题活动,利用纸板、纸、布头、布头巾、箱包边角料、草绳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展示幼儿活动精彩瞬间及家长参与活动图片;最后园外开展实地画展,产生社会效应。
通过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绘画技能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有了较大提高;教师组织活动能力、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家长积极参与活动,并在社会上进行有效宣传。
二、充分利用身边已有丰富的乡土自然资源,创建让幼儿喜欢的、有创意的乡土化环境
(一)以民俗为载体,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农村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幼儿园可以结合各地风俗民情,充分运用民间艺术,物以自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如雕塑、剪纸、编制、踩高跷、舞狮子、打连枪、扭秧歌等。
(二)依托乡土特色资源,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创建“整 体和谐,彰显大自然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1.教学楼道可以“四季”为主题创设会说话的楼道墙饰。春天可以“春姑娘来了”为主线,春姑娘吹出五彩斑斓的花朵;夏天可以“夏”为主题,结合“夏日气候特点”简介天气;秋天可以“秋日丰收”为主线,以民间手工剪纸为特色,把秋天农民辛勤耕耘、丰收的画面呈现出来;冬天可以“冬”为主题,用代表冬日特征的雪花和梅花做吊饰,墙面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日幼儿的吃、穿、住、行生活画面来装饰。
2.班级设置独具特色。各班用农村的自然材料布置独具个性的幼儿活动室、保教室,如,小班的区角“生活益智区”“数学小天地”,创设可供幼儿操作的玩具和游戏;中班的“创艺工作室”,利用墙面呈现幼儿的作品;大班幼儿可利用家长提供的资源制作环保表演的服装。
3.小区域角呈现大社会。发动家长和幼儿到生活中寻找与课程相关的物品,创设公共区域角,如:“开心超市”“邮政银行”“医院”“农家乐餐馆”等。教师带着幼儿亲自实践,引导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等。
三、以人为本,丰富幼儿活动
充分开辟种植园,老师和幼儿根据季节变化,一起翻土,一起种植玉米、大豆、花生、大白菜、冬瓜、丝瓜等植物,一起管理,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并在这里观察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充分利用动物饲养角,让幼儿参与饲养小动物,观赏小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家园共育,搭建互动桥梁
家长的支持对我们幼儿园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搭建家园互动桥梁。首先,每周认真填写家园联系册,定期向家长公布幼儿学习的内容,让家长及时了解教学安排;介绍一些育儿的经验和一些先进的信息,也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经验,摘取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对没时间到园的家长利用电话家访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其次,亲子活动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完成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我园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如,“三八”妇女节为妈妈洗脚,端午节“包粽子”,春节和小朋友一起“包汤圆”等,这既让幼儿了解了传统的节日习俗,又让幼儿体会到了节日气氛带来的生活快乐。
总之,只要我们建立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开发乡土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就能让大家认识到过去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让农村的幼儿和城里的幼儿一样获得最大的发展。让我们亲近自然,拥抱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的办园之路,打造出农村幼儿园的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