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外经营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铁工曾经是我国援助非洲最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坦赞铁路”的主力军。在国内先后参与了国家大秦、京九、青藏等百余条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及多项桥、隧和电气化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铁路干线55000多公里,大型桥梁3300公里,隧道3600公里,电气化铁路22000公里;修建城市轨道交通300公里,高等级公路4000公里,工业与民用建筑5300万平米;同时还完成了数千项机场、码头、水利、电力、通讯、信号等国内大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成了一大批标志性工程,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56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回顾总结我们过去走过的国际化道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最集中的体现。中铁公司自主研发了大量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机械装备、工业制造技术,有些已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施工建设上,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建成了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在客运专线施工上,采用自行研制的600吨架桥机架设大吨位箱梁,并在箱梁制造工艺、软土地基处理、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隧道挖掘中,先后采用了大断面、机械化、新奥法施工和8.8m大断面TBM掘进机施工先进技术,创造了一流的施工速度;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独创“浅埋暗挖法”施工工艺,成功应用多国先进供电技术,攻克了城市轨道以及地铁建设中的一批重大课题。
依靠这些技术创新,中铁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先后开辟了北美、东欧、西非、东非、南太平洋、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市场,积极与国际大型建筑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截至2007年底,共援建、承建境外工程项目550多项,项目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房屋建筑、城市轨道、市政工程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诸多领域,承建的“香港将军澳C602地铁”、“孟加拉帕克西大桥”、“港深西部通道后海湾大桥”、“澳门澳凼三桥”、“阿联酋棕榈岛-II”以及“伊朗德梅线I期”等重大国际工程项目均受到了业主和国际上业内人士广泛赞誉。目前,公司境外在建项目有152个,其中,上亿美元项目5个;500万美元以上项目60个。此外,在非洲科特迪瓦、马里两个国家还开办了“科中制药公司”和“马里纺织厂”,并在刚果(金)实施“三矿一厂”(绿纱铜钴矿、穆索诺伊铜钴矿和MKM铜钴矿)资源项目开发。2000年以来,公司海外经营累计合同额10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9亿美元。
中国中铁虽然在铁路公路总承包,在桥梁、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在工程设备研发与制造等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但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也历经十几年的不断探索,才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当初摸着石头过河、单打独斗,向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际商务合作、集中优势力量运作国际市场开发项目转变,走过了一条拼博进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二、“三大转变”助推国际化发展道路
第一,完成了从初期“三大经营格局”理念,向提高思想认识,构建长期海外经营发展战略体系的转变。
1996年,中国中铁为了积极稳妥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作为国有特大型工程承包企业,提出了“大经营、大政工、大科技”三大格局,其中大经营即全公司以市场开发为龙头,实施“多元化经营”、“集团化经营”、“品牌化经营”。多元化经营的内涵就是“内经、外经、多经,三经并举,”第一次明确了海外经营为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经营理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中央“走出去”战略方针出台,中国中铁海外经营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特别是2001年以后,面对国际工程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海外经营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公司上下坚定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决心,所属各集团公司领导对本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信心不动摇。对待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在摸索中前进,在探讨中发展,在实践中提高。2004年开始编制海外经营战略,2007年完成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编制,并制定出到2015年的股份公司中、长期国际化经营目标。
第二,完成了从单打独斗向全公司合理布局海外经营机构以及大力发展海外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转变。
为了落实总公司从“大外经”向国际化经营的转移,全面推动海外经营工作,在机构设立及重组上,一方面,中国中铁所属各集团公司相继成立海外部、海外公司并支持各集团在海外成立办事处、项目公司等机构;另一方面,对内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对外提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03年完成了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加盟重组工作,2004年2006年完成了中国中铁境外办事处、代表处、分公司等机构重新建立与整合。在外经队伍建设上,积极推行倾斜政策,从2003年开始,在政策上、人力、物力上向海外经营工作倾斜,所属各企业集团为海外经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海外经营人员待遇,确保了海外经营人员的稳定。
截至2007年12月底统计,公司境内外从事外经工作的人员有1964人,其中在境外工作的职工有1127人。公司在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96个办事处、公司、工厂、项目部以及技术组等境外机构(办事处20个,有限责任公司15个),分布在东西非、南太平洋、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四大区域。经过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支掌握多国语言、从事各类工程设计与施工专业技术的海外经营开发队伍,海外经营覆盖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建筑市场。目前,海外经营机构地区分布上的合理设立,外经人才队伍的逐步扩大,大大增强了中国中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了公司海外
经营战略区域的逐步扩大。
第三,完成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走国际化管理之路的转变。
为早日把中国中铁建成资本化、多元化、国际化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国际市场开发步伐,全面实现集约化管理,中国中铁在规范国内施工管理的基础上,近几年,狠抓海外经营业务、国际化商务运作与境外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先后制订出台了《境外机构设立及管理制度》、《境外项目评审办法实施细则》、《境外项目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境外项目经营管理办法》、《境外业务统计及综合信息汇总管理办法》等十几项制度。为加强海外经营风险管理和安全环保工作,建立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商务报价体系和安全环保防范制度,并且,大力推进国际化质量、安全和环保体系标准化管理工作。2003年12月,中国中铁海外综合管理体系通过了香港品质保证局质量/环保/安全综合管理一体化国际资格认证标准评审。2004年,又取得了香港政府工务局批准的中国中铁香港地区“道路/渠务施工”、“土木/房建专业分包”和“水务/土地平整”三项C级承建商资格(既香港C牌)。国际化质量、安全、环保体系认证的通过和C级承建商资格的取得,标志着中铁公司海外项目开发与管理,已开始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国际化管理的轨道。
在加强国际合作,防范各种风险,共同开发海外项目方面,中国中铁注意总结海外经营经验和教训,学会用科学的思维观、发展观指导工作,从研究、分析海外市场以及商务运作规律的发展与变化入手,加强海外经营活动的规范经营与管理。在重大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建设与开发上,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当地,合作经营”,属于自己公司技术优势的项目以自己干为主,属于非优势、生疏的项目,积极与国际上具有开发力量的公司组成联营体方式进行,全面实现了“优势互补、共防风险、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控制风险,稳步推进海外经营
公司在十年的海外经营风险管理方面,有过十分深刻的教训:一是注重项目投标,轻视项目施工管理;重视项目合同额,轻视合同管理和施工细节,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项目中、不同的成员企业里不断出现。二是信息不对称,对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内容研究不够,一些项目开始追踪时就缺少可行性理论支持和研究,导致项目中标后,出现项目投入超计划,利润很低,甚至出现亏损等问题。三是客观上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难以应对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四是初期缺少承包特大型国际大型项目经验,难以全面实施EPC、BOT、BT海外大型工程项目。
海外项目追踪时间长,投人大,变数多,经常受到当地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对于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的大项目,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项目发包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融资承包、EPC、BOT、BOO、BOOT等方式的普遍采用,造成运作程序越来越复杂,承包方式由过去的单一承包方式转变为跨行业的综合承包方式。承包商必须从设计、采购到建设、管理、运营等提供全程服务,业主对承包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是胜利之师”。针对所遇到的风险,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第一,坚持以国际工程承包、境外项目换资源及境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作为主业,适度开展相关多元业务,如国际贸易、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等业务原则,全面推进境外业务的开展。第二,加强对海外市场的研究,统一规划和协调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市场;对外经合作事务进行全面指导、管理、协调;积极做好外经专家库的组织建设,做好重大海外项目评审管理和境外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第三,合理定位境内外经机构,整合境外资源,在合理定位公司各级外经机构的基础上,强化国际化经营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目标清晰,信息流畅,协调配合。第四,立足发挥已有人力资源、市场资源、资产实力、商务经验的优势,强化工程承包项目开发和实施能力,增强投融资能力,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加快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步伐。第五,发挥和利用自身独特优势,集中有限资源,做好国际化经营开发过程中专业化经营,提升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第六,加快设计咨询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做好工程承包带动工业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工作。第七,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立项目经营预警机制,在运作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采取得力措施,强化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规避风险、监控风险职能,大力推进海外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公司国际化经营资料库和业绩档案库,全面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
四、明确战略导向,为全面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制度保证
在未来十年内,中国中铁的海外经营发展战略目标是海外业务要占全公司年新签合同额、年营业额的20%以上,进入世界最大国际承包商前十名。中国中铁在做好国内建筑市场工程项目的同时,在中央“走出去”战略指引下,全面树立国际化理念,继续坚持以“非洲为主,发展亚洲,恢复中东,开拓拉美,开发澳洲、兼顾欧美”的区域市场经营格局,加强与国际知名公司的经营联合,走互利共赢、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中国中铁的技术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其他领域海外业务的开发。
论文摘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现状出来,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我国银行海外经营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初具规模,为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银行作为第一家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的国有银行,到2000年底,拥有559个海外分支机构,其中包括18家分行,代表处、财务公司等7家。90年代以来,四大国有银行在国际化方面都己开始起步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为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几家较大的股份制银行都把国际化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2)资本实力雄厚,为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后发优势。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许多东西,包括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体制管理等等,我们不必从头走过,至少可以减少一些学习、开发成本。
(4)政府的支持
“走出去”战略是江总书记近几年来反复倡导的、我国在新形式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目前,我国官方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近几年来人民币币值稳定,同时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使政府有能力支持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二)劣势
不言而喻,外资银行的优势就是中资银行的劣势,这是从总体上和体制上而言的。
(1)员工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人才资源管理水平低,职业精神有待提高;
(2)外资银行拥有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手段和一流的装备,科学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强;我国银行正处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型之中,到2002年才开始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3)外资银行以客户为导向,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及不同客户的需求选择高效益、低成本,高回报、低风险的业务产品和服务手段,业务组合性强,易做到群体化和个性化服务。而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还处在创立期,产品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还未上升到客户关系管理层次;
(4)开拓、创新能力不强;
(5)外资跨国银行历史悠久,有成熟的银行文化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而且与跨国公司关系密切,具有全球性资源综合利用的便利条件,在客户竞争方面有相对优势。而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起步晚,建立关系网络有待时日;
(6)外资跨国银行经营范围广,广泛涉及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采用全能银行模式。我国银行跨国经营时主要从事传统银行业务,而对投资银行业务等涉及较少;
(7)我国银行跨国经营多采用行这种组织形式,而分行等高级形式偏少。行只是在其他国为自己行有关业务,本行对它无硬约束,但其形式简单,投资成本极少,所以成为最常见的形式。
(三)机遇
(1)按照《金融服务协议》,成员方对来自他方的金融服务商,应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予国民待遇。在市场准入方面,每一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不低于根据其承担义务计划表中所同意和规定的期限限制和条件。同时,还规定了透明度原则。我国己加入WTO,在开放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我们也有了新的机遇,在享受“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进入其他成员国;
(2)我国海外投资迅猛发展,客观上为银行跨国经营提供机遇。银行的跨国经营与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的海外经营需要本国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尤其是在海外投资经验不足时,我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更应努力为海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贷款、贸易结算、非贸易结算、保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咨询等方方面面,因此,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机遇;
(3)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银行跳跃性发展提供机遇。网上银行作为新鲜事务,同时来到中外资银行面前,中资银行虽有差距,但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条起跑线上。
二、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制订全球化战略目标
(1)股东国际化。股东既投入资本又可以成为客户,一举两得。同时,引入国外股东还可以硬化约束机制,对我国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争取到境外上市应该是国际化目标之一。但许多国家对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商业存在)有股权限制,目前完全自由化承诺的国家数量只有26个。所以采用合资的方式可以作为第二目标选择。
(2)客户国际化。服务于本国企业应成为首选目标,一是追随本国的客户,二是领先于本国的客户,帮助客户完成 进入该国市场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是服务于当地客户。
(3)雇员国际化。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从总行派出或从本国其他分支机构抽调外,其他的一般人员则可以录用当地员工,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4)机构国际化。目前,除了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较分散以外,其他几家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就近期目标,一是可考虑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等高级形式的分支机构;二是在与我国具有密切经贸关系的区域金融中心设立代表处的形式的分支机构;三是在独联体、中东、非洲、南美、东欧等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设立行或代表处等形式的分支机构,以备后期发展。
(5)业务国际化。由于我国银行国际化大致还处在国际银行向跨国银行迈进的阶段,有的还处在创立期,目标可定为批发业务的国际化,同时积极拓展业务品种。
(6)利润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其直接结果是改变了银行的利润形成结构,机构的国际化并不必然带来利润的国际化,所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一定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能任其亏损。
(7)管理国际化。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单从本土的角度出发,统一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而在具体操作上各国差异大,应该实行“本土化”。
(二)业务拓展战略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仅限于商业银行的国内业务,并没有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以及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加以限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境外发展全能银行业务。近年来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渐放松对商业银行参与证券和保险业经营的限制,同时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增强,混业经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银行如不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将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立足。
业务拓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看,银行必须扩张自己的业务范围,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获取范围经济效益。从目前从事国际结算和融资、外汇存贷款基础上拓展注入项目融资、证券经纪、国际并购咨询、衍生金融证券等新兴业务。从深度上看,银行应该在某个业务上获得全球或地区优势,通过专业化优势获取国际竞争力。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谋求综合化或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在综合化中突出专业化以作为银行的主导产品。在综合化和专业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获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合理规避的平衡。当然,对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银行,应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的国际业务,即专业化,例如仅从事地区范围内的传统银行业务。
未来银行是网络化阶段,所以应致力于推动业务管理与n.的全面整合,加强产品研发能力与系统知识管理能力。同时,通过Intemet教育手段,加速银行内部的培训与对客户的产品培训。
(三)组织战略调整
组织包括部门结构和制度安排。组织战略调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1)部门结构。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是银行的发展目标。如果是对目标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则应设立分行、附属行等高级层次的分支机构,如果只对目标市场涉足而己,则可选择代表处、经理处、行等低级层次的分支机构。二是业务量的大小和业务的性质。如果在目标市场业务量不多,发生业务的频率不高,可设行形式,如果业务量大,则可选分行形式。同时,业务性质也有影响,如果银行业务主要是零售业务,则分行或附属行较为合适,如果主要是批发业务,则可考虑设立附属行或行、代表处,如主要是服务性业务则可建立代表处、行等,如果业务复杂,则分行较为合适。三是银行本身的资金力量、管理力量和经验。如美银行本身实力较弱,则可选择行,随着实力的增强,经验的日益丰富,则可考虑代表处、附属行分行等形式,即由低到高的发展。四是东道国自由化程度。各国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承诺各不相同,如有些国家只允许外国银行拥有小部分股权,而不允许设立分行。
(2)分支机构的区位选择
一是根据区位优势理论选择海外机构的地区战略布局。区位优势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金融管制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与母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依存度、社会政治稳定性、进出口便利等等,我国银行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区位优势,在海外分支机构区位上有所倾斜:①向国际金融中心倾斜,这既可广泛地同其他国家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又可获得更多的关于国际金融业务和管理方面的信息;②向业务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倾斜,这与银行服务于国际贸易与投资相符合;③向东亚和亚太地区倾斜,东亚货币合作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前景看好,APCE和亚太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使得东亚和亚太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以大国身份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银行应积极发挥地缘优势,分支机构向这两个地区倾斜;④向华侨集居住地倾斜。
二是实施全球化战略目标,并分步骤进行区位拓展,第一步在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第二步在与我国具有密切联系的区域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第三步在东亚和亚太地区广泛建立分支机构,通过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第四步在中东、南美东欧等政治尚未稳定或发展程度不高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3)制度变迁
跨国公司的国际风险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生产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文化风险及技术风险。各种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可通过下表作一概述。
二、跨国公司国际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风险管理是跨国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的财产安全和经营效益。所谓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衡量、预测和分析,准确把握企业经营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多的安全保障,或使损失降至最低水平。风险管理一方面要控制、减少风险产生的影响和损失,另一方面也要控制那些被认为是产生风险的原因的行为与事件。跨国公司国际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有: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企业对付风险的最彻底的方法。有效的风险回避可以完全避免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其它方法仅在于通过减少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或减少风险的财务后果,来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潜在影响。例如,当跨国公司了解到A东道国存在着政治风险时,可将原定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该国市场的计划改为对B东道国的投资进入,从而回避A国的政治风险。但是,风险回避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它常常涉及到放弃某项经营计划或经营活动,从而失去与这一计划或活动相伴随的利益,或者回避了某一风险,又导致了另一风险的产生。国此,风险回避方法的运用有其适用条件:一是某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都相当高;二是应用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成本超过了其产生的效益。
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对企业不愿放弃也不愿转嫁的风险,设法降低损失概率或设法缩小损失幅度的控制技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时的损失程度。控制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损失发生前为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也就是设法消除或减少各种风险因素,以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如当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一定水平,再增加即会对东道国的民族工业构成挤压时,放缓在东道国的广告促销或其他风险因素的产生。在控制风险因素未能奏效的情况下,可通过控制损失程度,使损失降到最低点。如跨国公司遭遇东道国国有化,在局势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可通过公共关系、外交途径等措施,使企业财产等到尽可能多的补偿。
3、风险集合
风险集合是指将同类风险单位加以集合,以便于对未来损失进行预测并降低风险。例如大型百货商店通过经营商品的多样化来减少或避免经营上的风险,一种商品滞销,但其他的商品则可能很畅销;跨国公司的多角化经营、跨国公司的跨国兼并、跨国公司的合作或战略联盟也都具有同样的功能。
4、风险保留与承担
当某种风险不能避免,或因风险收入超过风险损失,能获得较大收益时,企业可采取风险保留与承担方法进行风险管理。这一方法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一是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二是预计某一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企业本身可以安全承担;三是不可能转移的风险,或者不可能防止的损失;四是缺乏风险管理的技术知识,以至于自身愿意承担风险损失等。
5、风险保险
风险保险是跨国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法。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其跨国公司的利益,针对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等为企业进行保险,包括外汇险(不能自由汇总风险)、征用险(由于东道国政府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致使海外投资的全部或部分遭受损失)、战争险(因战争、动乱等导致海外经营的损失)等,跨国公司可向政府有关部门投保,以分散其国际经营中的风险。另外,一些保险公司也开设了海外经营风险的保险业务,跨国公司可有选择地加以投保。
三、跨国公司国际风险防范的策略
跨国公司国际风险防范的策略是指为减少国际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包括为适应东道国要求而进行的经营方式的调整和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法等一系列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一方面使得国际投资和经营活动更为顺利而有效,另一方面让东道国技术水平提高和国际收支的改善所作出的贡献。总之,将使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减小甚至是消除。跨国公司国际风险防范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创办合资企业,建立合作企业
与东道国建立合资合作企业经常被认为是通过采取与东道国居民分享所有权、管理权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方式来减少风险的措施。通过在合资企业内建立一种多方面的权力平衡调节机制来实现持久而高效的合作。许多成功的合资企业通常有一种协议:东道国居民承担动作职能,外方提供方法指导。
2、积极适应东道国对外来投资的业绩要求
积极适应东道国对外来投资的业绩要求是跨国公司防范风险的又一重要策略。东道国通常对外来直接投资提出业绩要求,如国产化比率、出口比率、技术贡献等,这些又表现为东道国对外来直接投资的政策限制。对跨国公司来说,重要的是通过满足东道国政府的业绩要求,实现对东道国政策限制的跨越。如通过谈判在东道国的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设立工厂,直接满足东道国的地区发展战略要求和出口要求,从而突破东道国的政策限制。IBM在日本的子公司就实现了完全的日本化,使得IBM公司在日本这样复杂的市场上得以适应其独特的文化和管理要求,从而避免了风险。
3、扩大项目的出口水平
就东道国而言,一个项目挣得外汇的潜力对项目的成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很多为外债和贫穷所苦恼的国家都将把出口当作是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这种出口导向政策存在于大多数东道国的产业政策之中,因而具有高度出口潜力的项目在其与东道国谈判时将获得有利的谈判地位。
4、保持项目的技术贡献
保持高出口水平的另一个重要的风险防范策略是不断向项目注入新技术。这是因为那些含竞争性技术的工业制成品在高需求的出口市场上易于出售。同时在东道国的进口替代市场,先进技术亦趋于得到一个有利的谈判地位。投资项目引进了那些在各部门和产业能够带来效率和进步的技术,这些技术将并入东道国经济和产业结构中。
5、提高项目的附加值
提高项目的附加值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经营时尽可能多地作出贡献,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业绩要求、技术贡献外,还应在人才培养、劳动就业、财政收入、国际收支、使东道国融入国际社会等方面作出贡献。这也是改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技术风险管理 内敛型 母国中心化 战略联盟 风险
21世纪,当达国家纷纷步入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跨国公司已认识到技术优势对于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大作用,并对其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战略作了相应的调整:从通过资产控制向通过技术控制过渡,跨国公司对其核心技术扩散的防范及其风险管理出现了新的特点。
跨国公司战略目标的选择与风险管理的策略是紧密相连的。围绕技术优势的控制,当代跨国公司的战略导向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利润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利润导向型突出利润回报率,强调应尽快收回资金,改善流动资金周转,强调通过降低各生产要素成本、运输成本及规模经营等以降低经营风险。市场导向型要求在风险管理中以最小的市场动荡,避免市场暴力,以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当代技术导向型则强调在风险管理中应把技术控制作为首要目标,通过海外投资以取得专有技术,强调产品多样化,以获得和发展新的产品和生产线;强调在风险管理中对专有技术实施严格的控制,防止技术的泄露。与此相适应,在技术风险管理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实施技术风险管理策略
跨国公司在技术控制上既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又要防止技术过早地泄露,在技术风险管理上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1.国家类型策略。跨国公司一般首先向发达国家转让技术,经过若干年后再将同一技术向新兴工业国(地区)转让,最后才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让。
2.转让时机策略。当技术处于创新阶段时要实施严格控制,一般不宜转让;在技术发展阶段,处于优势、有利地位的跨国公司也不予以转让;对成熟阶段的技术,大多数跨国公司会予以转让;当技术处于衰退阶段时,跨国公司则千方百计地寻找买方。跨国公司所采用的这种技术管理策略旨在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防止技术的失控。
3.母子公司差别策略。跨国公司将尖端科学研究开发、关键技术、产品品牌、技术标准、全能实验室、优秀人才等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重大科研成果必须交回母公司,不得自行转让,以确保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扩散的风险防范。
4.转让方式策略。跨国公司在向发达国家转让技术时,往往采用联合研究与开发或技术互换等方式,而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以技术投资较多,而且往往转让的是成熟的技术或衰退的技术。
为了进一步防范核心技术的扩散,当代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研究与开发一般采用母公司中心化的动作模式。即其分支机构虽分布于各东道国,但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在母国研究与开发总部。总部主要从事基础技术研究和把开发的新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而其海外分部则以技术当地化为主要任务,负责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母公司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各研究与开发分部技术转移的机构,有利总部研究与开发的规模经济和对核心技术的严格机密的控制。
二、提高核心技术的内敛型成分
作为跨国公司技术优势的载体主要有四种:一是物质资源(如厂房、场地、存货等);二是无形资产(如品牌、版权、专利、信誉等);三是人力资源(如员工个人智力、经验等);四是组织资源(企业文化、组织技术、控制程序、公共关系等)。作为跨国公司的领先技术不仅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人文属性。从社会人文属性角度看,蕴藏于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中的先进技术往往具有偶发模糊性,即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与其可控技术资源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往往是隐晦的,从而不可能被竞争对手完全理解和掌握。一般而言,跨国公司的领先技术由两种成分构成:一是外显型;二是内敛型。前者可以符号化显示为图纸、外观设计和技术说明等,后者却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一项技术的复杂程度越高,其中内敛型成分所占比重越大。内敛型成分的非符号化保证了复杂性很强的核心技术不易扩散。
三、依据技术因素,选择风险管理模式
跨国公司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跨国公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时,为了不泄露技术,一般倾向于采用控制性较强的风险管理模式,如采用独资形式以加强技术的控制。当然,在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产品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如果单靠独资的形式来防范技术的外露的泄漏,势必影响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张,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合资形式下的风险管理策略。
为降低区域性性风险和防范核心技术的扩散,跨国公司开始较多地转向通过协议合同等契约式的风险管理。例如,跨国公司通过向海外协议方企业提供管理、技术、专门知识(技能)、商标和向协议方企业提品或企业形象设计等从而获得海外经营权。这种契约式的经营战略较以往海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风险防御能力。其中,许可证转让、专有权转让和分包合同是最基本的形式。当前每年全球许可证转让费高达1200亿美元。可口可乐、麦当劳等是全世界转让专有技术或专营权有成功典型。美国耐克公司的鞋和服装和生产分包给了4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上述公司主要采用合作、合同为核心的契约化风险管理方式,对技术风险的控制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对跨国战略联盟的技术风险管理
随着跨国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结构上逐步演变为“全球网络公司”。它具体表现为两个互相交错网络的拓展与延伸:一是由跨国公司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海外子公司所组成的公司内部网络;二是跨国公司通过全球性战略联盟与合作而与其他竞争公司建立的公司网络。跨国公司内、外两大网络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构成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基础和经营体系。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日本公司55%的生产物资供应是来自公司外部合作网络,40%是来自公司内部网络,只有5%是来自非合作易。
跨国公司的网络化结构大大增强了其抵御技术风险的整体实力。国际竞争要求参与竞争的企业必须实现经营范围的地区多样化、全球化,通过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广泛的市场上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加速技术创新的成本回收,有效地补偿了局部地区的风险损失。
战略联盟既作为当代跨国公司技术风险防范的新形式,同时又面临着技术扩散的风险因素。一般而言,决定战略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有:合作伙伴的选择,联盟的组织结构以及对联盟的有效管理。
1.合作伙伴的风险防范。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是建立战略联盟的首要关键环节。合作伙伴必须能分担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获得至关重要的技术、技能等资源;合作伙伴不能是机会主义者,否则要冒失去技术、市场等巨大风险。
2.联盟组织结构的风险防范。在选定合作伙伴以后,战略联盟的技术风险管理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
(1)在设计联盟的组织结构时要防止不应转移的技术发生转移。在风险管理中一般通过签订协议,严密组织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保护技术秘密,防止发生泄露。
(2)在联盟协议中加入有关保护性条款,禁止联盟企业与本公司竞争。通过制定合同条款排除合作伙伴通过结盟而进入本公司原有市场并成为竞争对手的可能性。
(3)在结盟时,要求双方实际投入一定的资源,以减少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例如,施乐和富士结盟时制造复印机以供应亚洲市场的过程中,尽管富士起初要求双方签署一项协议或某种非正式安排,而施乐则坚持要求双方成立一个股权对待(50∶50)的合资企业,从而使双方都做出了实际投入。为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双方便会努力合作。同时,施乐向富士转让复印机技术时,也减少了风险。
3.战略联盟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在选定了合作伙伴并建立了适当的联盟结构后,战略联盟的风险管理便集中在核心技术的控制及其管理上。战略联盟的技术风险管理涉及到许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文化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联盟在技术风险管理中彼此缺乏信赖并难以协调。管理人员在与合作伙伴交往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加盟各方管理人员之间的私人友谊和互相依赖能减少他们在核心技术控制与协调中的摩擦和冲突。这种私人关系网可以在公司之间形成一种非正式的管理网络,它常常有助于解决各方在技术合作中产生的问题和冲突。
参考文献:
[1]熊小奇: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控制[J].跨国公司论坛,2002.9
国际投资又称“境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其资本投放到本国之外,以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国际投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经营企业,通过直接控制或参与其生产经营管理以取得利润的投资活动;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外国股票、债券等,获取证券投资的股息或债息等。本文主要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文化风险及其风险评估与管理。
二、文化及文化差异
1.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具有民族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2.文化差异
荷兰文化大师吉尔特·霍夫斯塔德在对IBM公司50种职业、66种国籍雇员的11.6万份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四项描述各种文化差异的指标,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
中国学者在对世界各地的23个国家的学生的研究中得出文化差异的第五个指标: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以上研究表明,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即包含真理的差异也包含德行上的差异,且这种差异性根植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很难轻易被改变。文化差异是由各国的历史传统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所导致的,表现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这种文化的差异和企业文化类型的多样性相兼容。
三、文化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在异地、异国开展经营活动,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也日益多样化,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投资风险也成为企业在国际投资上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地控制文化风险成为国际投资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国际投资中的文化风险因素
1.1信息理解差异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对同一信息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国际投资中,经常出现由于双方沟通障碍,导致在工作方式、人员配置、市场开发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从而无法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营。例如,在亚洲的企业文化中一般都将员工加班加点视为工作积极的表现,但在西方国家则把员工加班加点看作其违规或无能的表现。当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处于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沟通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导致误解,这些误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文化误解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轻则会带来误会,重则会导致冲突,使跨国经营目标难以实现,导致国际投资以失败告终。
1.2种族、民族差异
种族和民族的差异会使进入东道国进行国际投资的跨国企业管理人员,具有较为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从而固守本民族文化和传统,有偏见地对待他国的文化和传统,这种民族优越感、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是跨国企业管理文化风险存在的普遍根源。
持有民族优越感的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常常倾向于采用单一的、以母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移植或照搬母公司在本国或他国的成功经验,忽略或不能充分考虑本土文化斥求,也不能改造产品以使其适应特定市场的特殊需求,国际投资只以盈利为目的,本土员工既得不到接触核心技术的机会,又享受不到升迁的待遇。这种倾向在海外经营中不利于国际投资的跨国经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国内母公司和海外公司难以统一,同时也不利于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无法及时针对东道国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1.3管理差异风险
管理差异风险是由于不同文化导致的管理方式、管理风格以及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之间不能协调工作而带来的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国际投资经营时遇到的最大障碍。跨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东道国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管理行为能否为当地的雇员所接受,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和能否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如果不了解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采用以母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往往会带来管理上的风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等,在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1.4产品需求差异风险
文化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欲望和消费行为,并最终决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和消费行为,这种差异决定了市场需求的差异。如果忽视文化差异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仅从自身文化出发来进行国际投资经营,跨国经营企业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例如德国人比较偏重产品的质量,而日本人则注重产品的外观样式,在两国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就有很大的不同。
2.国际投资中的文化风险控制
2.1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国际投资者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认真分析其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以及不同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在进行跨国投资之前,要充分认识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对东道国的文化特征、惯例、风俗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两国文化的差异,最终确定在东道国的经营方式和需要提供的产品类型,根据差异分析制定出一系列的经营方法和经营目标。
2.2加强跨文化沟通
为了更好地控制文化风险,企业应加强跨文化的沟通和培训,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跨文化沟通与冲突的处理能力培训;大力提倡、推广应用国际化工作语言,并进行语言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与使用多种语言的风气;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适应性等。这些工作可以促进跨文化沟通技能的提高,改善管理人员与当地员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1有助于管理者更快地适应新文化和新环境。
2.3制定风险控制战略
文化风险是企业国际投资经营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跨国企业应积极制定风险控制战略。综合比较母国和东道国的文化差异,确定一种优势主导文化,并以此为主导制定企业文化战略,调整经营战略,积极适应当地文化,降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投资应该是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通过不断吸收外部文化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调整企业的经营,适应环境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当然文化适应并不代表要被动、消极地妥协或服从,有时也要采取文化融合战略,利用企业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推动文化互动,在吸收当地文化的同时,向当地市场传递企业自身的经营思想和理念。
2.4实施本土化战略
本土化是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讲就是入乡随俗。在国际投资经营中反映出的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以消费者为核心,而不是以商家的喜好、习惯为准绳,企业规范必须随地区性变化引起的顾客变化而改变。本土化经营是企业避免文化冲突,降低文化风险,顺利进行国际投资经营的重要保证。企业经营本土化战略带给跨国公司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包括确立在东道国长期发展的“合法”地位;奠定低成本扩张的基础;增加了当地劳工的就业机会等,企业本土化经营可以有效避免当地企业、员工的抵触行为,减少母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时所产生的文化冲突。
四、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投资逐步深入到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其所面临的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过程中不仅要对投资的政治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分析,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风险更不能忽视。企业在从事国际投资经营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文化上差异,运用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手段,才能在国际投资经营活动中将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不同文化的撞击、冲突和融合中,只有契合文化的经营才是最佳的经营。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M·霍杰茨弗雷德·卢森斯.文化战略与行为(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尔科姆·沃纳.跨文化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王涛生,许南.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对策研究
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难以预料或者难以控制因素影响造成的,从而致使与预计目标背向而驰,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受财务财务风险影响较大,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对其进行全面充分的理解、分析和研究,掌握其规律和方法,预测其影响大小,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要想降低风险,施工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多种多样,存在于企业决策的各个环节,并渗透企业发展全过程。站在施工企业项目角度分析,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其一是施工项目异常收款条件下的资金风险。正常工程款的资金结算方式是按照工程形象进度工作量收取,但是存在没有按照此方式进行资金结算,我们称之为异常收款条件下的资金风险。主要表现有为业主的采购设备、垫付工程款、置地等提供信用担保等;其二是建设单位拖延工程进度款的风险。施工正常有序进行需要工程款及时到位,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拖延的现象,建设单位以各种理由不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从而致使施工生产不能保持持续进行;其三是建设单位拖延工程结算的风险。为了达到拖延工程款的目的,一些建设单位以各种幌子为借口,制造出超预算和投资不足的假象,对递交的工程结算,进行多头审重复审;其四是工程投标让利的风险。建筑施工单位工程投标让利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承包工程项目技术竞争和价格竞争两个方面。价格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措施费让利、开办费让利、工程总造价的让利、材料中准价让利、一类工程二类收费以及承担应由建设单位支付费用等。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抓好财经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认真研究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并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努力构筑好“防”“堵”“责”三道防线,切实防范企业风险。
(一)发挥职能作用,提高财经贡献
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学习与研究,促进与财政、税务等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继续用好、用足政策,做好税务管理与筹划工作,努力争取各项财政补贴。二要加强资金管理,减少财务费用支出。要深化银企合作,尤其是要保持与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尽可能多地争取用其低息贷款,节省利息开支。三要积极主动,努力化解审计风险和官司诉讼。审计部门要全力做好铁路项目等外部审计配合工作,切实避免项目投资审减情况的发生。法律事务部门要及时掌握和密切关注各诉讼案件的进展情况,加强同主审法院、法官、债权人的沟通,争取理解,努力实现诉前和庭外调解,减少诉讼损失。
(二) 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风险管控要“防”字当先。在做好财经制度建设和完善财经内控制度的同时,成本中心要认真执行好标前成本测算制度,科学测算每个预投标项目的盈亏点,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依据,把好项目源头关;法律事务部门要坚持做好合同评审制度,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合同的谈判和拟定,把好合同签订关;财务部门加强会计核算和发票管理,做好“营改增”的应对工作,规避审计、税务风险;资金中心要强化融资、银行账户开立审批流程,做好账户和资金日常管理,保证企业资金安全。
(三)建立以“堵”为辅的监控防线
财务部门要在总结今年财务监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科学制定2013年财务监察计划,重点抓好问题整改、集团公司内控手册和会计基础达标工作的落实,逐步实现财务监察的常态化,切实发挥财务监察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成本中心要加强对各单位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督导,及时评价和总结各单位责任成本管理开展情况,帮助查找不足,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切实提高责任成本管理效果;审计部要安排好内部审计工作,做好资金收支审计和在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强化海外经营风险监控,逐步推行内控与风险管理审计,关注审计建议的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法律事务部门要重视法律事务督导检查,强化“四项法律审核”,做好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控,逐步建立海外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全集团法律风险基本可控。
(四)建立以“责”促防的监控防线
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财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管理者的绩效考评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过程管控,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要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和项目过程审计的联系,既要通过过程审计来监控各级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合规性,又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来客观评价管理者的管控效果,将两者有机结合;要将责任成本管理效果纳入管理者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各级管理者重视程度,强力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清欠考核工作,通过严格奖罚提升清欠效果,防范坏账风险;要推行法律事务工作考核,加快企业法制工作建设步伐。总之,要通过强化对财经管控效果的考评,促使各级管理者更加重视“防”和“堵”,有效预防和降低企业风险。
(五) 加强培训教育,提升队伍素质
一要完善部门设置,配备配足人员,强化岗位职责,健全部门职能,尤其是要加强各级法律事务部门建设。二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监督惩戒机制,倡导高尚职业道德修养,坚决抵制不良风气侵蚀,表彰宣扬先进典型,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营造良好执业氛围。三要加强业务培训与交流,通过定期办班、以师带徒、岗位轮换、观摩学习、高校送培、鼓励参加职称和专业资格等社会考试、召开研讨会和以会代培等方式,努力提高人员专业水平。四要加强工作绩效考评,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定期进行人员工作情况评价,对重要岗位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胜劣汰,奖优罚劣,优化用人机制,并建立人才档案,推进人员绩效管理,促进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门来说,既是管理部门,更是服务部门,因此要以“热忱、周到、及时、高效”为宗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拖拉,不推诿,不扯皮,要尽职尽责,积极作为,彰显服务本色。要积极参与企业各项管理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部门职能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为所属单位提供科学指导和满意服务,推动企业建设不断前进。
(七)搞好协作配合,提升部门形象
一要对口负责,各部门要加强与外部主管部门、上级业务部门之间的互动,确保沟通顺畅,联系密切,增强互信,内外和谐,为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做到财经口各部门之间、财经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增加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和谐一致,共同推动企业发展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形势,建筑施工企业面临较大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规避财务风险可谓任重而道远。对此,施工企业首先需要找出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其次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未来建筑施工市场,只有较好规避财务风险,才有可能处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一、公司理财理论针对税收影响的发展
税收问题作为公司财务政策研究的一个方面,是经过一个认识过程的。早期公司理财的权威见解MM定理是将税收排除在公司财务政策之外的。MM定理的前提假设抽象掉了税收。按照MM定理,对于没有税收和破产的既定投资政策而言,公司财务政策是不相关的,公司股东对负债权益比率或股利分派率不感兴趣,其结论是公司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在这种理论框架下,公司现金流量的改善不能改变其证券的总价值;一家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不动产而非其所发行的证券,以致完全可以将其投资与财务决策分离开来。
然而,在现代经济中,税收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伴随现象。在特定的税制下,公司财务政策的作用与MM定理的前提假定相冲突。一方面,由于利息支付额一般可以从税前收益中扣除,因而公司税提供了举债理财的强劲激励;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公司收益上的其他税负,公司也往往试图使这些税负最小化。由于利息收益和股利属于个人所得税的课征对象,同时,资本利得一般适用于较低的税率,股东个人和债券持有者在其税负地位上也就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其对公司理财政策的期望可能会有不同。在实行对某些机构减免税规定和实行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的国家,股东因其持股种类、份额和分得股利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税级上,因而对公司的理财政策可能有不同的立场:享受免税待遇机构的股东更愿意使公司通过举债筹集新的投资;处于较高税级上的股东则更愿意公司通过留存收益来筹集新的投资,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举债经营是一个普遍现象,公司负债权益比率的一般情况的理财意义超越了MM定理,涉及税收问题的最优资本结构的学术探讨从不同方面证实了税收是公司财务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税收、投资与财务政策之间在现实上存在密切关系。
有关从税负与投资决策关系方面发展公司理财理论的研究,朱利安·奥沃斯列举了一些重要学术成果。Miller1997年指出,包含对权益收益(资本利得)优惠处理的累进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会导致公司总体上最优负债权益比率的分割均衡。然而,对每个个别公司而言,该负债权益比率则是不确定的。迪,安格鲁和马苏里斯1980年就利得和损失的税务处理方面的不对称现象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由于负债的纳税利益因公司的应税额耗尽而减少(例如因为有利的备抵折旧——即公司为纳税目的而做出的会计亏损),作为公司税盾的预期亏损可以导致一个最优资本负债率水平。奥拜克和金1983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则表明,税收与风险的联合影响导致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政策是相关的。回报形式的变化与本质情形相交叉影响投资者的效用,导致多样化并且决定内部解决方案。戈登和毛克尔1981年提出的模型可以清晰地显示降低边际债务融资优势的破产成本,并鼓励公司进行权益融资。詹森和麦克林1976年的研究解释了在投资项目上最优债务权益比率在股东与债券持有者之间利益冲突方面的差异。
上述研究从权益投资的角度揭示了股东累进个人所得税负对财务决策的作用,说明了公司预期亏损的税盾作用,提出了公司财务决策来自税收与风险的交织影响和回报形式与本质情形的交叉影响,并讨论了破产成本和最优债务权益比率的财务后果。这些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涉及税收的财务理论的发展,为进一步研究财务决策与税务相关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既然税收对财务决策相关且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方面,税收对权益投资的财务政策选择的影响便不言而喻。在实践中,税收对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关经营地点、经营形式和筹资渠道的选择、投资决策、资本成本、股利分派政策、转移定价政策和外汇及通货膨胀因素及其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本文后面各个部分将扼要探讨这些问题。
二、基于税收利益考虑的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在税收方面的考虑主要集中在节税、经营成本和政治及经营风险的权衡方面。长期股权投资必须在经营地点和经营形式方面进行选择,而税负通常也因投资地点和投资所形成的经济主体的纳税身份不同而异。因此,在投资地点可以在不同税收管辖区之间进行选择并且投资对象的组织形式不是惟一限定的情况下,经营地点及形式的选择和税负权衡就成为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
经营地点的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是税负总水平以及主要税种、税收优惠、产业政策导向、特区等可能导致节税的方面。经营形式的选择则主要涉及设立子公司和设立分部的抉择。在拟设子公司的情况下,因为子公司是独立经营的经济主体,因此需要重点考虑扣缴税率以及扣缴税的实施范围、税收优惠的种类和力度、母国的立法有否对海外控股公司管制和外国收入的税收优惠条款、转移定价及外汇的管制法规、第三国税制及税收协定等因素。在拟设分部的情况下,由于分部是母公司经营活动的延伸,所以要密切关注是否在收益上有税负、是否在费用支付上有税负、两国有否税务协定等方面。筹资渠道的考虑则因子公司是自治型或依赖型而有所区别。
税负是经营的一种伴随现象,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投资决策的制定,首先是从企业经营战略出发的,税负的考虑一般服从于经营战略,因而也应服从于投资决策。
三、关于与税负相关的资本成本问题
从资本来源国和接受国的税制差异的角度,探讨跨国投资资本成本,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企业价值的评估和竞争力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从理论上说,税制应当是中立的,即不具有激励股东选择筹资方法的作用。然而,在不同的税收管辖区之间,特别是在跨国投资领域,税制中立则几乎是无法企及的,因为国际层面的税制的充分中立是以每个国家本国税制充分中立为前提条件的。如前所述,税制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激励动机和约束动机,从而具有宏观调控作用,因而税制的中立便成为一种理想状态。这样,在国际层面和不同税收管辖区之间,基于税负的资本成本考虑便具有财务决策意义。
朱星君认为,由于逐渐增强的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缩小了国家之间资金成本的差异,税收法规将在已经确定在国外市场投资的公司的资本成本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于国际投资而言,资本成本的国际比较由于重复征税的可能性、在不同国家筹集投资资金的可能性和这些资金在母子公司之间的转移而复杂化。因而,将本土投资的资本成本与在国与国之间投资的资本成本相比较,可能导致对跨国公司竞争力的严重误解。君的此项研究旨在估计国际税收法规影响美国公司在国外经营的子公司资本成本的程度,以及若干其他可能增加美国在海外经营的公司的竞争负担的因素。君的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当源于美国的权益资本被用作投资资金的边际来源时,美国关于海外投资公司的税收规定使美国在主要海外市场经营的公司的资本成本,较之在美国国内经营的公司的资本成本大约高20%。进而,美国涉及国际投资的税收法规显著地提高了对外投资的资本成本,而与对外投资有关的税负成本易于把国外子公司置于相对于当地公司而言的不利地位。他指出,就主要投资国而言,美国来自国外资源收益的本国税负免除或递延和外国税贷项的规定比较严格。因为美国的税收法规使由母公司提供权益资本的国外子公司更可能较之主要外国市场当地公司面临较高的资本成本,以致影响美国国外子公司在外国市场上与当地公司和其他国家的公司在当地的子公司的竞争能力。
关于海外投资资本成本的确定和比较,也有比较具体的可资量化的成果。朱利安·奥沃斯就考察了海外子公司在不同财务政策下的资本成本,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但是,应当指出,这样的计算方法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市场条件和税收背景为前提的。由此可见,基于税负的资本成本考虑不但在国际层面和不同税收管辖区之间具有财务决策意义,而且对公司的价值和竞争力的评价具有修正意义。
四、基于税收考虑的股利分派政策
股利税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通过公司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表现反映出来,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股利税负资本化。根据股利税负资本化的传统定义,如果资产上的税负较高,则其价格就会较低。因此,股利税负资本化会影响公司的价值,进而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汉伦、默耶斯和谢乌林认为,股利税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资本化进入股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股利税资本化对涉及权益的负债的纳税利益、组织形式的选择、公司的资本成本、税务和公司股利政策有潜在的影响。然而,关于股利税负资本化的上述影响程度的探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目前,在股利税负资本化是否影响留存收益的问题上,学术界尚存在争议。哈里斯和凯姆斯里的研究发现,留存收益的估价因其会作为股利分派存在税负而减少,因而留存收益对账面价值的比率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有决定性作用。但是,汉伦、默耶斯和谢乌林的研究则发现,留存收益对账面价值的比率对公司价值没有作用。然而,笔者认为,虽然关于股利税负资本化影响的研究尚无定论,甚至某些研究结论截然相反,但公司的股利分派政策必然与确定的股利税相联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显然有必要从公司价值和理财的角度深入探讨有关股权投资问题。
五、基于税收考虑的转移定价政策
转移定价政策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政策。在基于税收考虑的投资决策中,对转移定价政策必须一并予以考虑。安永会计公司对1997年全球转移定价的调查表明,转移定价涉及经营战略问题、审计准备问题、税务服从问题、财务效率问题和业绩激励问题。由于转移定价是一项重要而敏感的商业秘密,因而针对转移定价进行的调查通常不受欢迎。受访者即使接受调查,也往往由于种种顾虑而不愿提供转移定价的真正动机。安永会计公司的调查显示,多数公司将经营战略放在首位,节税问题往往置于其后。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否受答卷人有关道德风险方面的顾虑影响,则不得而知。
但是,中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集团公司普遍存在利用转移定价降低税负的强烈动机,在长期股权投资决策方面的情形也不例外。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长期股权投资决策中,市场和资源是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之后才是税负问题。虽然确实有一些公司为了避免税收检查的成本和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出现问题,而选择在成本的基础上采用一个固定的比率作为上下游产品转移定价的基础,但从集团内部激励和税收利益来看,这种做法未必适宜。然而,借助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税制的差异,利用转移定价政策规避纳税义务的情形并不少见。特别是在税收管制效率低的地区和国家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存在滥用转移定价策略的可能性。
六、基于税收的外汇损益和通货膨胀影响的处理
目前,由于跨国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发展,外汇风险管理的问题随之成为投资理财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币值比较不稳定或外汇管制特别严格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尤其如此。外汇风险主要来自汇率变动。涉及汇率的最相关的理论依据是购买力平价,因此汇率变动实际上依存于通货膨胀在两个相关国家的预期。
一般来说,由于记录和报告以及纳税的需要,各国对于涉及不同币种的业务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都有外币业务会计处理和外币报表折算的规定。由此,在企业的账簿系统和对外财务报表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汇兑损益。对于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又往往涉及递延与不递延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而往往又会波及到计税问题。与汇兑损益的情形相类似,在恶性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和物价变动比较剧烈期间,有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确定购买力损益或现行成本损益。这样的损益基于多层次不同环境和情况的大量比较和估计,因此往往掺杂大量的主观判断因素。相应地,税收法规也有将之纳入计税基础的可能。但是,一旦将汇兑损益和购买力及物价变动损益纳入征税范畴,几乎必然导致资本消蚀。这是因为,汇率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而且最近几十年来大多数国家一般物价指数总体趋势走高,出口政策激励和本国经济刺激也要求一个适度的通货膨胀率,因而产生汇兑收益和购买力收益的机会显得较多。
应当指出,从生产经营的角度看,在市场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主要决定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在国外特定的货币购买力环境下,所经营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通常不会因为通货膨胀或汇率上行而扩张,也不会因为通货紧缩和汇率走低而缩减,其生产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在特定的货币购买力和汇率条件下,与当地处于同一竞争环境下的公司保持相对的关系。然而,一旦对汇兑损益和购买力损益及现行成本损益课税,则在大多数场合下会导致企业资本的消蚀。同理,在企业的收益分配环节,也应当充分考虑汇兑损益和购买力损益的名义性质,因为它们不能导致实际上的现金流入,因而也就无法为现实的股利分派等财务安排提供相应的现金流出。
有鉴于此,在投资理财决策环节,就应当仔细考察拟投资环境下的外汇损益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的纳税规定,并基于本企业在拟投资环境下的市场因素和资源因素等方面的考虑,从战略全局出发,在投资的组织形式选择、投资所形成主体的功能货币的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以及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同理,在投资评价方面,也应当注意剔除相应的影响,注重被投资主体的实际生产经营能力和竞争力的评价以及经营业绩在其经营环境中的相对表现,而非基于简单折算和调整后的数据的程序性结果。同时,在制定股利分派政策时,也应当注意剔除汇兑收益和购买力利得以及现行成本利得,以防止发生超收益分配及其导致的现金短缺。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长期股权投资理财领域,特别是在跨地区、跨国投资的情况下,对外汇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应当予以充分考虑。因此,投资收益的预期必须以对这些风险的充分调查和论证为前提。同时,对于东道国外汇管制的派生风险也应当早有准备,以便对日后的股利分派及遣返、资金调拨及费用收取进行合理预期。
七、结语
以上从税收与理财的联结面探讨了长期股权投资财务决策的若干问题,尽管这些讨论在税收理论和财务理论以及相应的技术方法上只是初步的探索,但希望能够在与税收筹划相关的财务理论的研究上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手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相关分析对于提升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决策水平、有关税收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纳税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JulianS.Alworth,1998.TheFinance,InvestmentandTaxationDecisionsofMultinationals[M].BasilBlackwellInc.NewYork.
[2]Hanlon,Miehelle,JamesMyersandTerryShevlin.2001.DividendTaxesandFirmValuation:ARe-Examination[N].WorkingPaper.TaxResearchSymposiumVIIProgram.UnivesityofIllinois:Champaign.
[3]Jun,Joosung.1995.TheImpactofInternationalTaxRulesontheCostofCapital.InMartinFeldstein,JamesR.Hines,Jr.,andR.GlennHubbardEditedTheEffectsofTaxationon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A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ProjectReport.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hicago.
[4]Miller,MertonH.andFraneoModigliani.1961.DividendPolicy,GrowthandValuationofShare[J].JournalofBusiness,34(October):411-433.
[5]Modigliani,FrancoandMertonH.Miller.1958.TheCostofCapitalCorporationFinance,andtheTheoryofInvestment[J].AmericanEconomicReview,48(June):26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