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经费保障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

第1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2008年,甘肃省印发了《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确定了“15项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和“18项保障措施”,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建立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充满活力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今年3月,甘肃省印发了《中长期专业技术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248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0%。

目前,甘肃省有各类高层次专家4746人,其中两院院士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3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2人。

9月20日,甘肃省政府举行全省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有关情况新闻会,通报该省人才支撑体系建设15项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的落实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开展情况。此前,9月15日甘肃省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论证会通过了15项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实施方案。

人才开发配置计划体现三大特点。从甘肃省15项专项人才配置计划总体上看,主要体现三大特点:一是突出了人才开发配置的针对性,突出了对工业强省、科教兴省重大领域、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的人才支撑。二是突出了人才开发配置的整体性,既突出了对领军人才、中高级人才等整体开发,又突出了人才资源整体动态开发,强调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三是突出了人才开发配置的有效性,坚持项目化管理的原则,根据现实岗位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类别、来源及解决的途径、方式等,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明确进度要求。

人才开发配置计划3年投入近20亿元。根据甘肃省政府通报的情况,目前15项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的实施方案已全部形成,其中部分计划已得到有序落实。尤其是在投入方面,3年来该省在领军人才工程、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等项目上投入约20亿元,保障了人才开发的优先投入。

甘肃省专项人才开发的18项保障措施

1、启动重点发展领域领军人才工程;2、扩大实施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制度;3、实施定单式人才培养制度;4、充分开发利用博士后人才资源;5、加强甘肃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6、建立急缺特殊引进人才政府投保制度;7、建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基金;8、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共享机制;9、实施离乡人才智力回归工程;10、建立重点发展领域企事业单位推介宣传制度;11、建立人才协调服务机制;12、健全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13、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14、创新人才激励机制;15、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16、实施全素质人才培训工程;17、努力形成人才开发的投入保障机制;18、实现人才开发制度化、法制化

[相关链接]

湖北首批重大人才工程启动

9月5日,《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13项重大人才工程中的首批6项重大人才工程正式启动。令人关注的是,湖北省推出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实施6项重大人才工程的优惠政策措施。

湖北省首批6项重大人才工程政策措施

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每人不少于100万元培养经费补助,其所在单位还要提供1∶1配套经费支持。

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按博士、硕士、本科及以下三个层次一次性给予10万、5万、3万元补贴。

“123”企业家培育计划:重点在汽车、能源、医药、新兴产业等产业和实力较强的投融资平台中选拔中青年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育。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以项目为载体,以培训为重点,以使用为根本,培养五大类10万名紧缺人才。

第2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1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现状与分析

虽然高职院校整体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的应用科研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主要表现为:学校科研氛围不浓,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的质量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缺乏高水平的获奖成果和高层次的项目,在权威期刊比重过低;科技成果转化少、横向项目到账经费少,缺乏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大项目;科研组织薄弱,大部分科研人员都是单兵独战,缺乏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模式以分散作业为主,缺乏跨学科、跨学院的综合研究能力,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还显不足。科研现有管理体制不完善,考核目标不清晰,奖励不科学等方面。

2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在巩固与深化已有的科技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注重应用技术研究能力的培育,逐步拓宽科研的领域和服务对象,加强引导,培养队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积累经验,彰显特色,拓展科研空间,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努力在高层次课题研究和横向技术应用方面有较大突破。经过努力,使高职院校科技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学校整体科研氛围不断增强,教师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指导水平和统筹能力不断提升,在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使科研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为显著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高职院校发展实际及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以政校企行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学校科研机构为平台,以创新团队为载体,以应用科研为重点,实施科技服务战略,服务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2.1 加强科研组织工作,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在科研工作上应着力于营造积极申报的学术环境,注重项目内涵,提升项目层次。打造精品成果,在重点形成一批有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研究成果的总量。

加强对已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支持教师为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开展的前期研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申报项目的辅导工作,可定期邀请资深项目申报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为教师课题立项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教师科研创新积极性。

2.2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 以学校现有科技平台为基础,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能承揽应用技术项目、能研究出企业急需的有一定水平的技术性科研成果的科技创新团队,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为申报高级别科技创新团队奠定基础。

2.3 政校企行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高水平、有特色”的理念,注重和产业界保持密切的互动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政校企行协同创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是推进技术链、产业链、服务链的协同。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促进技术与产业、成果与市场的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定期组织学校科研人员与相关企业的对接洽谈会,强化宣传学校的科技成果,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浓烈氛围。二是推进创新主体的协同。以研究所、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为创新主体,积极整合政校企行各种创新资源,促进跨边界的创新组织与研发合作。三是推进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协同。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探索政校企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产业升级的有效模式。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完善专利申报政策和服务方式,鼓励教师申请专利,保持授权量稳步增长,并协助教师进行成果转化。

2.4 着力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完善校企科研联动机制,引企入校,整合优势资源,共建校内创新基地。以大学科技园、职教集团、工程中心、创新基地等平台为依托,以应用性研究项目为重点,瞄准行业及区域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和公益性科技问题,积极承担生产服务一线面临的技术服务、升级换代、产品工艺改进的重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创新型、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成果。

2.5 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 大学科技园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发挥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载体作用,促进政校企行深度合作。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使得学校更易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企业亟需解决的各类技术性难题,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横向研究课题。通过大学科技园也可为学校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便利和条件,利于形成科技服务创新的良性循环。学校充分发挥的人才和科学研究能力优势,通过科技园孵化平台实现学校科技与地方经济的结合,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大学科技园下设创业孵化基地,创新高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体制机制,组建专兼结合的校内外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全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培训,建设高标准的高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拓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辐射带动功能。

2.6 面向区域扩大社会培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开展政校企行合作,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培训,扩大校外培训的范围和规模,充分调动学校二级院系、相关部门开展社会培训的积极性,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拓展企业培训。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培训;加强与省市区政府部门合作,拓展技能鉴定的渠道。

3 高职院校科技提升保障措施

3.1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实现由“管理”向“服务”,“事后统计”向“事前培育”的转型,在信息资料提供,课题申报等方面,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积极、主动、超前的服务。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促进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研团队和平台是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依托现有科研平台形成校企合作的科研联动机制,通过制度化的约束,促使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高层次课题的培育工程,使学校的科技服务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3.2 优化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高职院校应重视科研,逐步增加科研经费,每年保证增长百分之十的科研经费投入,同时要积极开拓校外科研经费增长点,以更好保证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一是在学校的预算投入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二是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科技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力度,拓宽申报领域,提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命中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科研经费,增加社会力量投入和企事业合作研究等横向经费的来源。

第3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关键词:肉羊产业;繁育体系;科研平台

中图分类号:S82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4-0082-02

1朔州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朔州市是一养羊大市,全市目前肉羊饲养量达480万只,其中出栏350万只。朔州市肉羊繁育体系和肉羊繁育体系方面的研究工作严重滞后。目前朔州市肉羊业存在的“两多两低”问题。“两多两低”指基础母羊数量多,产羔率低;越冬羊数量多,出栏率低。朔州市目前农村饲养羊品种主要为蒙古羊,全市存栏基础母羊120万只左右,年消耗饲草90万t,大约相当于全市作物秸秆的85%以上。朔州市当前每年约有150多万只羊越冬,每个越冬期需消耗饲草约4.5亿kg,相当于18万头奶牛的全年饲草量。目前,8~9月龄体重约30 kg左右,屠宰率48%~50%,净肉率36%左右。朔州市尽管养殖数量很大,却没有自己的品牌,曾引进小尾寒羊等,但不适合当地肉羊业的发展。因此,找出适合朔州市肉羊产业发展的路子成为当务之急。

2朔州市肉羊产业发展思路

2.1总思路――搭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科研平台

充分发挥省内专家技术合作优势,通过整合市域范围内有一定基础的种羊场,采用联合育种制种的方法,形成核心种羊场、繁育扩繁场和繁育基地三级制种体系,通过五年的努力,培育出适合朔州市需求的肉羊品系,最终实现母羊产羔率150%,一年三胎;只均肥羔羊胴体重增加5 kg。规划届时全市基础母羊200万只,年提供育肥用羔羊400万只,每个羔多产10 g肉,多产肉2 000万kg,增加收入8亿元,净利率增加4亿元。

2.2朔州市搭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科研平台具备的条件

(1)山西省、朔州市在肉羊繁育上技术力量比较强,拥有一支踏实苦干的科研人员,集中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省农业厅、朔州市县两级畜牧局和部分羊场,从技术力量上讲完全具备组建一个研发队伍科研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朔州肉羊繁育体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就肉羊良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2)朔州市一部分种羊场已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多年种羊繁育探讨,取得了部分成果,目前已在建设、准备运行的有8个种羊场,为搭建育种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朔州市优秀种羊需求量特别大,朔州市是华北乃至全国重要的肉羊基地,伴随发展,种畜需求越来越大。若按2020年羊饲养量800万只计算,全市每年需种公羊3万只,母羊50万只,因此种羊市场不成问题。

2.3肉羊繁育体系研究平台的设立

(1)机构设立。拟在朔州市畜牧局成立肉羊繁育体系研究室,研究室下设:①肉羊生产配套系父系培养项目组;②肉羊生产配套系母系培养项目组;③生态型肉羊育肥配套技术研究项目组;④肉羊产业化发展项目研究课题组――组织领导、科研团队。

a.组织机构。内设名誉组长、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b.科研团队。拟实行首席专家制,聘任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山西省牧草站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教授为首席专家。以上专家分别负责肉羊生产配套系父系培养、肉羊生产配套系母系培养、生态型肉羊育肥配套技术研究、肉羊产业化发展项目研究。

(2)肉羊繁育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肉羊繁育体系拟采用核心种羊场、肉羊配套系种羊场和肉种羊扩繁场三级繁育体系。

①核心种羊场:选择2~3个核心种羊场配套系培育所需纯种羊的繁殖和培育,为配套系种羊场提供羊源,培育纯种。

②肉羊配套系种羊场:拟初步选择20个,其中父系培育种羊场5个,母系种羊场15个。

③肉羊扩繁场:拟初步选择50多个。

(3)建设目标。

年提供生产用种公羊1万只,母羊10万只。

2.4肉羊配套系培育思路

按照配套系育种的技术思路,拟进行以下育种方案。

(1)核心种公羊群培育,选择杜泊羊为核心种公羊,采用纯种选育办法选育提高。

(2)父系种羊培育,蒙古羊、乌珠穆沁羊母羊作为母本、杜泊公羊为父本。经过复杂杂交、横交固定、选育提高的办法,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体质结实、肉质好、产肉率高、板皮质量高、可收性强的父系种公羊品系2~3个。

(3)母系种羊培育,小尾寒羊、京白羊、大尾羊作为母本、蒙古羊、乌珠穆沁羊作为父本。经过复杂杂交、横交固定,选育提高的办法,培育出双羔率高、沁乳性好、体格大板皮质量好、生长速度快、耐粗饲、可牧性强的母羊品系2~3个。

(4)配合力测定,选出最佳父系、母系组合推广使用。

3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搞好协作。肉羊繁育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才能有效协调,市级成立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班子,相关县区以副县长、畜牧局局长组成相关领导班子。

(2)整合项目和资金,增加市县两级投入,确保肉羊繁育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顺利推进。整合国家、省、市、县项目用于肉羊繁育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市、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专家队伍的科研经费、工作经费等,用五年时间完成全部任务。

(3)建立种羊销售发放补贴机制。种羊的生产成本较高,价值大,群众在心理承受和实际经济能力都是有限的,销售中给予相应补贴,种羊价格不能高于商品羊价格的120%。

第4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关键词:SWOT法 中医药 科技 创新 现状

应用SWOT法重点分析影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内部、外部因素,系统阐析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优势分析(S)

1.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逐步健全。随着“健康中国”、“健康甘肃”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法》、《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甘肃省“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颁布实施,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逐步健全。

2.中医药科技创新需求日渐增长。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激发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迫切需要释放中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健康的潜力和活力。当前,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满足群众简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加快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目前,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2014年,全省中医从业人员达到9914人,占全省卫生人员的19%,同时,中药医务人员获得了更多的进修、培训等受教育机会。

4.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I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医疗机构相应增加,从事中医药服务的人员随之上升(含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由于设备经费投入较大,省市两级中医药医疗设备相对齐全。

5.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甘肃省获批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521项,争取科研经费1.4亿元。省级投入1043万元,资助科研课题412项。取得中医药授权专利3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1项。评选出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150项。

二、劣势分析(W)

1.中医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甘肃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全省中医医院普遍存在投入少、欠账多、规模小、设备不齐全、功能不配套、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缺乏资金。虽然当地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仍然偏小,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2.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不完善。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绝大多数市州缺乏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甘肃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诸多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市县仍然没有实施。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目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低、职称比例不合理等方面。由于进修培训数量有限,补充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且相关科技人员素质偏低,能力有限,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能力不够。

4.中医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甘肃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药产业集中度低、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健康需求,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机会分析(0)

1.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是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条件。甘肃不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例如,甘肃庆城是岐伯故里,甘肃灵台是皇甫谧故里(针灸文化发祥地),敦煌医学。历经千年,在甘肃留下了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造就了许多优秀名医,这些医学典籍为中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2.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甘肃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基层群众看病时,普遍选择中医。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甘肃就建成了省级中医药医疗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又建成甘肃省中医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专业人才。除此之外,甘肃还出现了许多中医制药企业,其中兰州佛慈药业更是闻名中外。而全省乡镇卫生院也更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疾病,向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理念也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这无疑是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良好的社会基础。

3.《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使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更高层次的法律保障。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专门条款规定中医药科技创新等内容,这为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法律保障。此外,还有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人大和省政府颁布实施的涵盖中医药科技创新等内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第5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高职 系统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中职类学校普遍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专业知识,没有进行整体规划,更没有建立协调机构。如何对数字化校园进行规划与建设,是升格后的高职学院面临的困惑之一。

我院2013年由两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高职学院,学校借助国家示范校项目进行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中高职转型期的高职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中高职转型期高职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1.1 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

转型期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原中职阶段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部门大多使用本部门各自的系统,各管理系统功能单一,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

1.2 信息系统缺乏标准的数据接口

多数业务系统彼此孤立,不同系统之间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定义,导致多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互用必须重新输入。

1.3 信息系统技术落后、亟待改造

原先的中职学校,由于受到经费等的限制,各个信息系统采用的技术较为陈旧,数据库和开发平台参差不齐。

1.4 数字化校园缺乏管理机制

由于许多中职学校的信息中心在建设和管理数字化校园没有足够的权限,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导致在统筹全校数字化建设时遇到各种阻力,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无章可循,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2 中高职转型期高职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

(1)统一规划。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必须组织相关人员与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的技术人员,从整体建设要求出发,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

(2)分步实施。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是一个建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涉及到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推广应用、修改完善等多个过程。整个项目建设须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进度和质量。

(3)安全可靠。数字化校园建设要利用先进的技术,保证系统的运行不受故障、病毒、恶意入侵和其他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4)整合资源。平台建设必须考虑保护前期购置、开发的应用系统,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因此,项目建设须整合原有信息资源并开发新的资源。

(5)共享数据。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解决原有的应用系统不能共享数据,重复工作,各自为政的弊端。

(6)加强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要以应用为主导,确保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校内各部门之间简便快捷的沟通,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3 数字化校园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了加强组织和领导,新疆铁道职业学院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小组”,由院长亲自统领,信息中心主任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学院充分发挥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指挥作用,实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快速、顺利地实施。

(2)制度保障。学院完善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运行和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学校还完善了各种激励政策,包括薪酬激励政策、成果奖励政策、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数字化校园。

(3)技术保障。在建设过程中,由“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小组”提出方案,由专业的软件公司和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联合开发,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4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

4.1 建设目标

通过对学院数字化建设需求的分析,结合当前疆内各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为: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技术规范,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的数字化校园综合门户,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学生提供了完善的数字化支撑平台, 实现办公自动化、学习网络化、图书数字化,进一提升学院的办学综合实力。

4.2 建设内容

(1)无线网络建设。根据学校现有校园网络结构和设备,考虑一定的可扩展性,设计全覆盖的学院无线局域网结构。所有的智能无线接入点全部受到智能无线交换机的统一管控,实现对整个无线局域网的整体管理、集中认证等管理功能。

经过建设,无限信号覆盖整个校园,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2)数字化校园门户建设。学校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进行了数字化校园门户建设,搭建应用平台,整合各类应用系统之间的缝隙, 具体内容包括:

①构建统一的信息门户,集中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管理。

②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集中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

③构建安全可靠的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

④建设先进实用的应用支撑系统(包括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设备资产管理、实训基地管理、实习就业跟踪管理、教研管理、教学评估管理等),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⑤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建成重点专业共享型资源库,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3)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在校内建成拥包含工具书的6万册有电子图书及工程科技电子技术、信息科技、社会科学三个专题期刊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构建了满足学院教学、科研、行政、学生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开放性运行支撑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集中化,信息共享化,硬件集群化,流程规范化。

5 结束语

高职学院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更深入地依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高职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去为之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第6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一、区域经济支撑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1.区域经济水平决定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影响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高等教育属于地方管理,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必须负责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越好,就越有能力支持当地高等教育;反之,区域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必然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另外,区域经济状况决定居民的经济实力和投资结构,也决定着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2.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我国严峻的国情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社会的经济建设,并以此作为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高校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怎样发展,都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准和要求为中心,发展和创新管理方式要和区域的整体形势相适应。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发展的方向、重点、规模、层次结构、学科种类等,高等教育的发展设计只有以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标准,才能达到互利共存的目的。3.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前景。区域经济水平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再发展。调查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安徽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从1978年至2011年,安徽省GDP逐年增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1年,安徽省GDP达15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在全国31个省份中,安徽省GDP增幅居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2位;人均GDP为25340元,比“十一五”末年增加4452元,比上年增长12.6%,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全省从业人员达4120.9万人,比上年增加70.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5.3万人,第二产业增加22万人,第三产业增加33.6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0640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底达44.8%。全年进出口总额313.4亿美元,增长29.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亿美元,增长32.2%,高于全国增幅22.5个百分点[1]。

(二)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1998年至2011年,普通高校数量从34所增加到107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3.5万人增加到27.3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从10.5万人提升到91.2万人,这三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居全国前列。省属普通高校占地面积达到4964.3万平方米,图书4613.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达36.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02.1亿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3%。与1998年相比,高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固定资产总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图书资料等办学资源增长了5倍多。省属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1.16万人增加到4.64人,全省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17.95。高校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也更加适应安徽省经济发展需要,本科专业点数所占的比例达66.1%,高职高专现设专业覆盖国民经济的类,电子、制造、材料、环保、旅游等与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类专业点比例达70%[2],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服务能力也逐步提升。

三、安徽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2011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3%,而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十一五”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制订了“双百工程”的战略计划,如今“双百工程”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一个拥有6700万人口的大省,一百所高校、一百万高校在校生的规模仍然偏小,还远远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期待。

(二)高等教育地区分布、科类结构制约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首先,安徽省高校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种非均衡集中布局的状态。高校集中分布在合肥、蚌埠和芜湖三市,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主要是师范院校或由师专升格为“学院”的高校,亳州、宣城两地尚无本科高校。这种不均衡的高等教育地区分布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不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并加大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地方产业为支撑、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需求相悖。其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匹配。近十年来,安徽省高校本科专业由121种241个专业点增加到195种1014个专业点,高职高专专业由212种404个专业点增加到342种2274个专业点[3],专业布点数虽有较大发展,但专业点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文学和管理学四大类。理工科和各类应用型学科专业仍然偏少,学科设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总的来说,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安徽省经济社会结构的符合度不是很高,还不适应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安徽高校科研成果呈现出“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局面。十年来,安徽省高校科研成果与科研经费在数量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每年科研项目超过3000项,但是多数都没有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很多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没有产生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据近期不完全统计,全省企业从安徽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或联合开发的科技成果仅占18%[4],这与高校日益完善的科研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极不相称。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尚待提高。

(四)高等教育投资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学杂费、其他教育经费等构成。目前安徽省高等教育投资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政府来提供,社会投资相对较少,其他辅助渠道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安徽属欠发达省份,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能力相当有限,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甚大。近五年安徽省高校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一直处于全国倒数前三位,2007年排在全国各省市的倒数第一。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基建投资需要导致各高校债务负担沉重(债务累计超过80亿元),加之安徽学生学费收费标准过低,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全面进步。

四、安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高等教育要根据现有经济水平,适度超前发展安徽现已有普通高校107所,但校均规模为8000人左右,达不到应有的规模效益。因此,应着力提高规模过小高校的规模水平,达到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现有高教资源存量的效率。要继续实施“双百工程”,并着力加以巩固、充实、完善、提高,每个市应至少拥有1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力争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国前列[5]。

(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适应安徽经济发展需要1.科类结构调整。要加强理工农科类本科院校的建设,除加强现有理工类本科高校建设外,应选择几所位于工业产业集中的城市、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好、理工科学科专业具有优势的地方学院,逐步改造成为理工类学院。除加强安徽农业大学建设外,在皖北地区选择一市的现有本科学院,改造转型为农科类学院。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在黄山市增加建设1所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安徽旅游产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2.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是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要提高安徽省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紧贴安徽省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加快理工科学科建设与发展,增设工科本科专业,包括针对安徽省经济发展与新兴产业需要增设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之外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应巩固提高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加强经济、法学、管理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相对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发展基地。3.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经济发展越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教育事业发展就越快,从而打破原有教育结构,形成教育区域结构的新布局。安徽省高校多数集中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无论是高教资源还是经济资源都过分集中在皖南经济带,这种布局不利于安徽省整个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优化安徽高校的布局结构,鼓励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开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本区域经济服务,同时间接地提高了就业率,缓冲了就业压力,促进安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1.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目前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极其缺乏,应继续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施“皖江学者”计划,并纳入安徽省人才强省发展规划[6]。从国内外引进招聘高层次教学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发挥其高校创新团队的骨干作用,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学科研人才,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以保证创新团队稳定健康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2.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是安徽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科研服务社会、提高成果转化率、贡献率的载体。安徽“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依托合肥、芜湖等市已建或待建的自主创新平台,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及沿江城市带地区的高校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使创新平台成为高校教师科研实验基地、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培养有知识、善创新、能动手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创业人才。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发的直接动力。要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鼓励和支持高校以科技成果为资本创办科技企业,创办一些高科技产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及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大推广转化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当地高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企业,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有目的地开展科研攻关工作,实现技术发明的“订单式”生产,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7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战略;做法;存在问题;对策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是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的果树专业机构。“十五”以来,根据科技和产业发展要求,进行了学科结构调整,基本确定了以下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一是果树资源与育种,其学科的研究方向为苹果、李、杏、树莓、蓝莓等果树资源与育种研究;二是果树栽培,其学科研究方向为苹果、梨、葡萄、李、杏、树莓、蓝莓、枣、榛子、板栗等果树栽培、设施栽培(李、杏、葡萄、桃、甜樱桃)、果树植保、果树土肥;三是果品加工与贮藏,其学科研究方向为果品加工、果品贮藏;四是观赏园艺,其学科研究方向为观赏果树及林木资源利用研究;五是干坚果研究,其学科研究方向为枣、榛子、板栗等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六是设施蔬菜研究,其学科研究方向为国外优良蔬菜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在上述研究领域中,果树资源与育种、果树栽培、果品加工与贮藏为重点学科。

1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一是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在全所人才资源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科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了《辽宁省果树所“十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辽宁省果树所“十一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根据辽宁省果树科研所科研、开发、管理工作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分学科、分层次进行不同形式人才培养,既要突出科研人才,又要重视经营开发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既要开发现有人才,也要培养后备人才。二是将人才培养与所重点学科的建设结合起来,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人选,必须是重点课题或重点研究领导的优秀青年,引导人才的走向。三是选派一些政治素质好、有事业心、专业拔尖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到国外进修,或到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九五”以来,已选送6名同志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进修,6名攻读博士学位,已有2名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0名,在读10名,学费等相关费用由所、课题、个人按比例承担,先以个人借款形式支付,毕业后按规定报销,签定协议并由经济担保人担保。四是设立“青年科技基金”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申请所自选项目,经过个人申请,所学术委员会对论证报告把关,由35岁以下优秀青年主持,给科技人员提供脱颖而出的条件和环境,课题人员组合上,明确规定在科研项目执行中要有青年科技人员担任课题主持人,副主持必须是青年科技人员。五是注重学历层次,把好进人关。为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层次,建立起一支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队伍,除鼓励在职人员继续进行学历教育外,重点把好进人关。规定今后新进人员原则上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实行考试、面试评议制度,严格把好入口关。六是创造用好人才的环境。在职称的聘任上按照科研、科技服务、科技开发、管理各岗位的不同特点,制定各岗位的聘任标准,单独打分排序,同时将指标数按同比例分配到各岗位中,在职称聘任上创造同等机会;对学术造诣较高、承担国家重点课题的博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提供楼房1套;对新分到所大学生安排食宿,每人每月给100元生活补助,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关心人才成长,营造一种环境的亲和力。对于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能够推动“三农”发展的优秀科技人员,不拘一格让其脱颖而出,在职称晋升、奖励措施等方面给予倾斜[1]。七是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党政班子共抓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人才培养、引进、优化人才结构的工作机制;制订人才激励政策,在优势学科中筛选出学风正派、学术造诣较高、熟悉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把握学科研究方向、具有组织和指导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级科技人才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对获得国家、省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的科技人员进行重奖。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每项奖励5万元,获二等奖每项奖励3万元;获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每项奖励2万元,获二等奖每项奖励1万元;获国家其他各部委一等奖,每项奖励1万元,二等奖每项奖励5 000元。成果鉴定每项奖励2 000元;取得专利的技术(或产品、品种)或保护权的品种每项奖励2 000元。品种鉴定并登记备案后,通过杂交自育的品种每品种奖励5 000元,芽变选种每品种奖励3 000元,引进品种每品种奖励2 000元。获院科技创新一等奖,每项奖励5 000元,获院科技创新二等奖,每项奖励2 500元,获院科技创新三等奖,每项奖励1 000元。不断完善培养、引进、使用等激励保障措施;创造人才施展才华的科技发展平台,促进人才团队优势的集聚;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创业环境[2]。通过实施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的总量和结构得到了优化,质量得到了提升,科技人员的内在动力极大地得到了激发,“十五”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开发、推广等项目143项,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42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35万元,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1项。其中,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政府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省农业科技贡献一等奖3项。18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品种备案登记,获专利2项,产生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

第8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一)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促进医疗技术迈上新台阶

一是完善名医培养机制。继续实施县名医工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健全医院对学科建设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激发临床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卫生系统更加注重医疗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水平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是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加大医务人员进修、到大医院实习力度,积极开展县内学术交流活动,使中青年医生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优质学科更加凸现。

三是完善医务人员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收入,保证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效率。

(二)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

一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强化县公共卫生委员会和办公室的领导与协调作用,增强县疾控、卫监、妇保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能力;规范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协查和慢性病健康促进与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体系。

二是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在原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加强子预案制定,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针对我县常发的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开展卫生应急管理培训和实战演练,着力增强卫生应急的综合性、战备性和实战性。制定实施全县院前急救规划,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争院前急救机构和网络布点、设备配置和人员编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确保全县院前急救任务顺利完成。

三是扎实做好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根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要求,加大对重点场所和高暴露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力度,尽力遏制艾滋病疫情较快上升势头;继续做好血吸虫病、肺结核病和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加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全面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继续推进餐饮业量化分级和“五常法”管理;加强医疗机构质量和安全的依法监管;重点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深入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确保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继续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和卫生单位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健康促进行动。

(三)完善医疗争议处置机制,建设和谐就医环境

一是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介入的协作机制。加强与县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和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沟通与协作,将重大医疗纠纷移至院外,公开、公正、公平地处理好医疗纠纷,使医院有更多的精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二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坚持依法行医。强化“三基”、“三严”(即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严格要求)培训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责任制,实行院控、科控和自控三级质量安全控制。

三是实施医疗过失行为责任追究。认真实施市医疗质量提升工程,依托医疗纠纷处置新机制,建立健全医疗过失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并督促落实,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四)加快实事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一是加快在建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与镇乡、街道和公建中心等有关部门的联系,确保妇保院、西店卫生院迁建工程建设按时动工建设。

二是持续开展乡镇卫生院第二轮标准化建设。根据市卫生局给予南三县的优惠政策,加快前童、岔路等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改造,努力使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迈上新台阶。

(五)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增强“六位一体”服务功能

一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大力推行一体化管理并积极争创“星级站”。

二是强化绩效考核。根据上二年的工作情况,深化社区责任医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制,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效能。

三是抓好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引进、培养、使用与稳定”环节,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求,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完善招聘人员上岗前到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轮训制度;继续实施县属医疗卫生单位支援乡镇卫生院活动。

(六)打造过硬的服务队伍,不断改善行业作风

一是全面推进卫生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卫生中心工作,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凝聚全系统团结、和谐、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工作动力。

二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加大权力运行和经费拨付的监督力度,深入开展反腐纠风工作,以党风和反腐纠风建设的成果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巩固*年卫生行风评议成果,扎实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组织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继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法纪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严格实施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建立行风工作长效机制。

第9篇: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

关键词:教育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资金使用

一、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背景和意义

(一)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二)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发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进一步提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的任务,拉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基于以上1.2背景条件,国家对高职教育资源方面的保障措施势必进一步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势必日趋增加。教育经费逐年增多,高职教育专项资金作为特殊经费在申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如何加大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力度,做好专项资金在预算申报使用管理绩效管理方面等基础工作,确保专项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变得日益重要。

二、教学资源库专项资金实例分析

现以广东某示范高职学校教学资源库项目为例(以下简称该项目),从主持单位资金使用与管理的财务情况,联建单位资金投入与使用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概述并总结经验。希望对“双高计划”项目资金管理有所启示,助推“职教20条”成功落实。

(一)该项目概况及取得的成效

该项目启动申报建设阶段为2015年1-5月,建设共享阶段(2015年5-2016年11月),项目完善补充推广阶段(2016年5至2017年6月,项目维护持续期为2017年6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素材中心,课程中心,微课中心,培训中心,专业园地,实训基地,行业动态七部分,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实现资源整合,资源重构和资源共享,强化应用为最终目的。该项目资金来源共计1300万元,主要构成分三部分:1.第三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教育部专项资金奖补590万元(央财);2.省属教育厅承诺给予的300资助(省财);3.社会协会企业单位提供的素材案例折合人民币100万元(非财政专项);学校自筹配套310万元(自筹)。资金到位率均为100%,企业投入到位率为123.51%。该资源库项目2018年5月通过项目审计,2018年7月一次性通过教育部验收。

(二)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1.主持单位业务费开支情况:该教学资源库项目经过建设中期即2017年调整后,对应项目建设内容及任务书,其财务预决算开支明细包括:素材制作费用395万元,企业案例收集制作费310万元,课程开发345万元,特殊工具软件及制作为80万元,应用推广40万元,调研论证60万元,专家咨询30万元,其他支出40万元。该项目实际支出1323.47万元,较预算1300万元超支23.47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01.81%。对应建设任务书七方面业务开支内容,我们财务核算上基本对应着预算支出科目所有的“款”“项”“目”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一方面,在进行财务核算项目分类及会计经济分类归集时,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交叉进行管理。我们既考虑实际开支会计业务事项性质,也考虑了其实际开支目的及形成结果。2.联建单位资金投入与使用项目开始建设阶段,项目负责人大都通过借款形式支付联建单位款项,联建单位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刚开始对联建资金支出监管相对较为宽松,后来发现联建单位的资金使用出现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比如说有些联建单位把主持单位拨给他的资金,作为横向科研课题进行管理,按照横向科研课题来说要提取工作经费,这是明显不符合项目的管理,这个项目不是科研经费,是建设经费。如果提了工作经费,势必投入项目上的资金是不足额的,而且预算工作经费和当初的预算不符合的。发现这种情况后,我们发挥了主持院校监管责任,实施了对联建院校的经费使用合理性、筹措资金的及时性进行监管及跟进:(1)首先落实各项资金足额到位,特别是筹措资金要由出资方按照预算安排足额拨付到位。联建单位自筹经费要按照预算安排足额到位。牵头院校要对预算差额进行筹措补齐,保证预算资金的筹措到位。(2)规定不能计提管理费。(3)必需按要求开支有关支出,考虑管理成本等原因,我们大多是要求联建单位通过扫描开支附件对其实现审核管理,基本达到管理要求。至2018年5月结题项目审计,我校该资金专项有17个参建单位,拨付参建单位专款350万元,其中13家参建单位资源库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经相关中介机构审核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其中四家单位提供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及绩效情况的报告等资料,提供的专项审计报告及取得的资料均显示使用情况不存在违规情况。

(三)该项目资金顺利通过项目审计及验收的经验总结

1.在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我们做到如下三性:(1)政策的相符性①符合国家财务政策和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②项目任务符合专项定位和专项经费支持方向③项目各项支出符合有关财经政策(2)任务的相关性①以项目任务为依据,项目预算的总量、额度与结构等符合项目任务的规律和特点②各项支出分配合理,符合任务的性质、工作量等特点,有利于项目总体任务的完成。经济的合理性①应与同类项目任务的支出水平相匹配,在考虑创新风险和不影响项目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②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合规,严格实行制度控制与预算控制,将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纳入相关院校年度预(决)算③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使用规范。

(三)项目资金案例分析中对“双高”资金管理启示及推广价值: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2019〕8号)》明确了“高水平专业群”的基本条件共三款九个方面。“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包括“双高计划”“1+X”“产教融合”等,专业群内专业要求有共同的服务面向,既要在教学资源、合作企业等方面共建共享,还要分工协作、特色发展。从这一角度看,与该案例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教育部专项建设要求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双高计划”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与该案例的项目立项资金来源构成也是高度统一,可以说该案例的高职院校专项建设提升计划就是“双高”计划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双高计划资金使用管理是教育专项资金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以上原因,在接下来的“双高”资金预算申报中不论是“1+X”“产教融合”等专项资金,财务部门必须一如继往强化配合这项工作开展,这是合理配置资金的一项有效举措。一方面,学校在申报教育专项资金预算时需强化计划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杜绝立项不严谨,随意性强;另一方面对资金将投项目一知半解,只在乎多申报项目,而不切合实际选择合理项目,缺乏全盘打算,缺乏安排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