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音乐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儿童 音乐教育 现状 方法
儿童音乐教育在于通过儿童对音乐审美感染的过程达到对儿童人格的塑造,是对儿童实施整体、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在数字化的音乐环境下,音乐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儿童的音乐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当前儿童音乐教育仍存不乐观的状况和问题。
一、当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
在不同教育领导及任课老师眼中音乐教育的各个学科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很多校领导及任课老师并没有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更有甚者认为音乐课程不参与小升初升学考试,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学校及老师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甚至会停止或占用音乐课来进行其它科目的教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新课改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重点投入到文化课的教学上,一心主抓学校的升学率,而在音乐教学方面缺乏灵活的教育观念与重视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
(二)音乐课程教学活动过于简单片面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其教育活动在于培养儿童的各种综合能力,包括对儿童情感的培养、对儿童肢体语言创造力的培养及对儿童形象思维的培养。当年的学校音乐教育只是通过简单地在课堂上教儿童唱歌,基本上无法到达对儿童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都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乐理知识或教唱一些革命歌曲,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非但无法使学生领悟到音乐的美好,时间久了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二、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导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学校是否具备完善的音乐教学设备是音乐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学校对音乐教学工作所投入的人力及财力直接导致音乐教学设备的完善程度,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对音乐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资料显示,我国当前大部分学校对音乐教学设备欠缺应有的投资,仅有过半小学配有钢琴、手风琴等乐器,而且部分学校虽然配有乐器,但并没有让乐器真正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
学校领导是素质教育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首先要提升音乐教育的观念,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儿童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此外还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音乐教学设配的投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音乐教学的环境。
(二)音乐教师数量及质量匮乏
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但资料表明,一般学校在给音乐教师的职称评定上,大多处于中低级别,这就导致了部分音乐老师放弃原本职业而改行的现象。甚至很多音乐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根本不考虑从事音乐教育事业。
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音乐教师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修养不足,部分老师在声乐和钢琴等方面的技巧相对较好,但对于在课堂上为学生合唱指挥和舞蹈编排方面的技能相对欠缺。另外有些学校有音乐教师兼职带其他科目的现象或其他科目老师兼职带音乐课的现象。对此,学校应大大加强对在校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使其能教学相长,边提升边转化,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并且应适当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
(三)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薄弱
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日益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音乐也得以迅速传播,所以有部分儿童经常听一些思想颓废的、内容荒诞的流行歌曲,而对于中外经典作品却充耳不闻。研究资料发现,接近一半的儿童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和不认识五线谱等。而且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常见乐器或会演奏乐器。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母・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内容发生的兴趣。兴趣是儿童学习时的良师益友,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过于简单和片面,导致学术音乐基本素养薄弱,无法对音乐产生兴趣或是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儿童音乐课堂活动的片面性和儿童音乐素养薄弱的现象,在儿童音乐课堂上应该做到三点:1.教育部门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音乐教材。所选的音乐作品要旋律朴实且富有表现力、节奏简单且调式鲜明。此外,所选的作品的中心思想也要贴近儿童的情感心理。只有所选的作品是儿童能够接受和领悟的儿童才能创造性的表现出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情感。2.学校要改革儿童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除了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学校还要适当的开展音乐课外兴趣活动,以艺术教育为宗旨,培养儿童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儿童音乐学习的潜能。3.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充分引导儿童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表演出音乐,还要适当的引导儿童亲身体验音乐,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使儿童发挥音乐课堂主体的作用。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发掘音乐中蕴含的音乐美,要不断发现儿童的创造力,使儿童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三、结语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只有简单的音符和歌词就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儿童期是个体创造力萌发的时期,是培养审美能力关键的时期,是儿童素质教育奠基的时期。音乐教育是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来培养儿童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部门、师生、家长要高度重视音乐教育,让儿童能够全身心的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参考文献:
[1]周芳.关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问题;策略
一、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是当前我国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阵地,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且,音乐素养越来越被认为是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许多家长都乐于让小孩学习音乐。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形势来看,音乐课程教学仍存在这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同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育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当前音乐教育面临危机的症结。下文将对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首先在于大多数学校对音乐奇偶碍于的漠视,教学方针中并未对音乐教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在日常的音乐课程中,音乐教师并没能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美育特征。在各科中充当一个配角,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音乐教师一般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任。音乐课被当成是副课,动辄被取消和侵占。
2.教学方式的落后
除掉学校教育观念之外,教学方式仍是阻碍小学音乐教学前进的关键因素。在一些学校音乐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音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很多教师会在课上要求学生朗诵诗歌和散文来增加对音乐歌词的体会,或者是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仍不免出现偏差,这种偏差主要体现为:(1)课堂活动过多而使得正常的音乐素养培育缺位;(2)小学生在课堂中并未注意到音乐的存在,而只是营造出活动的气氛;(3)教师更多的是灌输一些文学性的教育,并非在课堂中运用音乐语言。所以,这一教学方式虽然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但仍使得教学效果低下。
3.师资力量缺失
小学音乐教学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音乐教学更具有难度,教师不仅需具有高端的音乐素质,而且需要在教学技巧上高人一等。教师需要将自身的音乐技能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增加小学音乐教育的效率。
但是现今小学音乐教师并未体现出这一综合素质,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大量的青年教师,但是青年教师又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就处于这一种尴尬的境地。
4.教学资源缺乏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音乐教学资源分布极其不平衡。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都缺乏音乐教学资源,而且即使是有条件的学校,他们的音乐教学资源也不免于单调。大部分音乐教师手上的资源只有书本、参考书、音乐光盘。多媒体设备仍未普及到小学课堂的每一个教室,这就时视听结合的音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学资源的缺乏使得音乐教师无法在课堂中施展所学,无法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甚至对教师的音乐教学积极性造成打击。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课堂仍显现出沉闷的气息是不应该的。
三、应对措施
1.提升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改善音乐教学现状的首要措施在于提升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对音乐教育资金的投入,而是增加人才的投入。音乐教育耗资巨大是不可避免的,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资金投入在所难免。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还能吸引到大量音乐人才加入小学音乐教育的阵营。学校应当禁止音乐课程被其他课程所挤掉,避免其他课程教师的“代课”行为。
2.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改善应当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下手,落实教学目标对教学方式起到决定作用,教学目标称的上是音乐课堂的教学精神。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具有操作性和形象性。改善音乐教学方式,制定教学目标应当中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审美欣赏以及情感表达入手。
这三个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中不能再固守传统,需要站在学生的情绪和立场之上,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警惕教学目标的缺位,防止学生在所谓的课堂活动中迷失音乐方向。
3.改善教师音乐素质
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必然能够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养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且,教师综合素质能够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除了会因为音乐而欣赏教师,还会因为教师的其他素质对音乐课程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学知识、美术知识等相关美学素养。
4.改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由教学资源构成,而且学习环境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所以,学校应当尽量合理安排教育资金的使用,多加改善学习的软硬件设施。对于基本的音乐课程而言,一套多媒体设备必不可少,不仅音乐课需要,其他课程对此也有要求。此外,教师需要对教室布置一番,以此来带动音乐学习的气氛。
四、结语
音乐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其教学主体必须均具备相关素质,教师应当具有必要的音乐文化气息,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因此,小学音乐教学状况的改善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改善,本文的分析即在于此。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而学校则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则需要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洪.架起一座通往审美艺术的桥梁——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4).
[2]方承麒.插上想象翅膀 创造自由时空——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探索[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
一、当前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学理念陈旧。由于缺乏专门的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理念大都是对中师范教育理论体系的照搬挪用,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针对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幼儿师范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改进。课程内容以音乐教育为主,没有建立音乐教育和师范教育的紧密联系,造成教师只注重对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对学生教书育人能力培养。高校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教师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来完善自身教育理念,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缺少对幼儿师范音乐教学的思考学习、经验总结。
2.教学方式单一。当前的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还是沿用过去的老一套,教师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大多都是居于被动听课、学习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式的固化,缺少活力,让课堂氛围变得死板而沉闷,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产生,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同时在幼儿师范音乐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把教学重心放到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音乐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上,还是以基础的音乐技能训练为主。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绪的感知,不顾学生喜好和反应的一味的传授知识,使得幼儿师范音乐效果大打折扣。
3.教学实践缺乏。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的脱离,是当前教育的通病。毕业季,当很多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学生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满腔的热血准备投入光荣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时,才猛地发现自己的学有所长和学前教育岗位真正要求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学生们在学前教育岗位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前的高校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没有把学前岗位的实际需求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导致学生缺少与之相关的知识积累。同时高校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对教学实践的重视不够,导致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脱离。
二、创新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学理念。转变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是创新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推动幼儿师范教育向着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基础。高校的幼儿师范音乐教育,要主动挣开传统教学理念的枷锁,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以新课改为契机,实现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创新完善。针对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幼儿师范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课程的改进,在音乐教育和师范教育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学生在掌握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增长教书育人的能力。高校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来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幼儿师范音乐教学的思考学习、经验总结,以培养优秀的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最终推动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当前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的修正和完善,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幼儿师范音乐教学中教师从以往的绝对性主导位置上退下来,更多的做一个服务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教师对学生课程的喜好和反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来调整自己的日常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在幼儿师范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音乐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到和对学生基础音乐技能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多元文化,民族音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主流的音乐教学模式,其音乐教育突显了主流中心模式、民族附加模式、多民族模式及民族与国家模式,对于世界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学、艺术、音乐等多元文化角度进行音乐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多元文化的整体涵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以多国家及民族的角度看待音乐教育,颠覆了原本相对单一的音乐教育理念,对于各国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而言,迫切需要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汲取内涵,并以此完善和改革中国高校音乐教育。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学内容相对单一。音乐作为一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选择了较多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未突出形式多样化,很多音乐内容仍然延用了建国后部分音乐教材内容,彰显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但是较少涉及其他国家及民族文化。这种现状导致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面相对狭窄,不利于的学生去全面发展。
(二)灌输式学习为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向学生灌输很多知识,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探索音乐的热情。同时,由于教师主导教学,学生需要按照教师安排和指示学习某一方面的内容,因而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完全领悟音乐文化,这使得音乐教育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缺乏音乐文化交流意识。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普遍注重音乐文化交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音乐文化形式较为单一,多元文化交流的音乐形式较少,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为主,学生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了解音乐文化的视野是狭窄的。缺乏音乐文化交流意识,已经直接影响音乐教学效果,为此,应要求教师树立音乐文化交流意识。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高校音乐教育态度,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受教育阶段逐渐养成。音乐教育是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因而必须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教学理念。大学时期,学生乐于接受新的知识,探索世界的兴趣浓厚,对多元文化更加渴望,所以应在音乐教育加入多元音乐文化的内容和理念。东西方音乐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证实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在音乐教育中要将这种差异性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领略音乐文化的魅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西方音乐教育模式,我国高校应结合自身现状,借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音乐教育理念。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要学习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目标等,并结合现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完善。
(二)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课程,开展多元化课程设置。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在其理念下,重新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体系,使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在强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时,我们不能将各民族音乐文化全部添加入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而应该选择其中的精华将其融入音乐教育中。高校音乐教育不是教授世界民族音乐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学生们仅需要学习和了解部分民族的音乐文化精华,并通过教学中互动和交流来体验各种文化的风采。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情感体验等各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并在其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本民族音乐课程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混搭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并通过音乐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为进一步满足学生探索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如宗教音乐、民族音乐、音乐剧等选修课程,给予学生自由学习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三)突显音乐教学本土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我国高校要学习和借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但是不能忽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大学生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普遍呈现出“重洋轻中”的文化风气,因而音乐教育要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人类音乐文化的精华。因而,我们既要注重多元音乐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交流和沟通,也要使其与本民族文化鲜明的区分开来。
作为音乐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多元文化的交流性。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为文化交流内容,并给予学生自由交流的机会。教师自身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进行文化体验和交流,同时也要积极解答学生的疑惑,让学生体验到各民族文化的特色。
结束语: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其教学过程中,应打开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一个宏观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进而对音乐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现代大学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真正使我国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尚未完成,广大教育 者充分吸纳世界各国文化养分,不断探索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形成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桂珍.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邓兰.“质”“量”平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深度理解I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关键词 高校 音乐教育 素质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加快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在这个发展迅猛、一日千里的信息时代,教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强调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已迫在眉睫。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普通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作为整体素质教育突破口的音乐教育,为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中外的教育史都证明,音乐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色彩,它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总是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进取精神,具有更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因此,音乐教育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家长排除万难,力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同时造就孩子适合社会生存、社会发展的本领。此次调研对象为普通高校学生,他们基本上是通过选拔录入高校,而且更接近社会。我们将从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入手,通过实例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来具体的说明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和我国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根据音乐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教学特点进行的音乐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通过调查分析阐述普通高校现阶段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就如何将音乐教育在高校普通教育中进行合理运用的教育策略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通过分析当前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了解其不足,以音乐理论知识论述音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最终就分析结果对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当前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现状
与其它课程的教学相比,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受到忽视。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分配 、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识以及学生对于普通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都反映出这一问题。当前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与缺陷。
首先,尚未完善的音乐素质教学环境,直接影响了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的。“孟母三迁”为的是找寻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其子完全融入其中,达到学的精、学的勤、学的活。学习音乐也是一样,提供一定的基础环境让学生完全融入其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目前,普通高校音乐学习环境建立并不完善,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尚未形成。这个环境应该是切合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学生的角度建立,并易于为人民所接受,将复杂简单化的音乐素质的体现。而现在的教学环境主要是针对专业学科建立的,并不能完全发挥环境对音乐素质学习的影响力
其次,存在轻视或不重视教学资源分配于非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倾向。教学资源指的是师资力量、图书的数量、硬件设施的建立等。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标准之一就是这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如何。无论是老师还是硬件设施,二者缺一不可。但音乐教学的资源在分配上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以下调查数据说明了这种情况:
通过分析总结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大三学生的问卷调查,一组数据值得我们关注:在学校音乐设施满意度和上课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上,两者的不满意度均大于75% ,这也就说明普通高校在音乐教学的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导致了老师同学对它的否定。这只是一个倾向性问题,不是学校实力问题。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发展与学习上,必会导致优秀的教学资源永远不会被用在”娱乐”上。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也非常低。其实这并不是老师学识的问题,而是老师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不够到位。他们面向的是非音乐专业的普通文化生,这类学生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因此如果一味的用传统教学方法只会是事倍功半。
再者,对音乐的错误认识影响了音乐的教学。当前的学习氛围将学习音乐的学生扣以不是好学生的帽子。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而且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音乐的,而且对它是感兴趣的,但对音乐只属于学习不好学生的错误认识的存在,导致了他们不敢或者浅尝则止的接触了音乐。
从上图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缺乏音乐素质的学生家长或其直系亲属也是喜欢音乐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是喜欢音乐的,只是学校忽视了引导学生跟家长深入认识音乐,这就导致了社会对于音乐教育的不重视。
最后,普通高等学校的的学生对基本音乐素质的掌握情况说明了当前音乐教育的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的学生对基础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低,竟然低于20%,这就反映学生根本无法适应音乐的应用的条件。
二、开展基础音乐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基础音乐素质教育理论主要是针对非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开展的,目的是使其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素质,掌握一定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乐的教育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 实践证明:音乐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色彩,它培育出一代代更富有创造力、精神进取、胸襟开阔,拥有远见卓识、健康人格、深刻人生体验和高远精神境界的优秀学子。
美好的音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培养人类优良品德的重要工具。优美的音乐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美好的品行修养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都起到独特的作用。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从心灵深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爱国之情,培养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情感,使其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形成互助友爱等优良品德。
1.音乐能影响人的心情
在古埃及,巫医除了给病人服用一些拥有疗效的药以外,还经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办法如:对着病人手舞足蹈,并哼着一些怪异的小曲。它会给病人以心理暗示,使病人在心理上得到很大的安慰,心情变得舒畅,病情也自然好转。因此,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可以使人心胸开阔,拥有更强的心里承受能力。
2.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
《乐记》中记载:“乐者,心之动也”,意思是:“音乐是人们内心思想感情的反应,音乐家把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丰富感受予以情感的概括,再以有组织、具体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音乐。所有的音乐都包含一定的情绪,他也能影响听者的情绪。
三、音乐素质教育的改革基本措施与方法
改革是进步的表现,而音乐素质教学改革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心理环境教学设施等着手改变当前现状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重新定义音乐的作用
要实现音乐教育的顺利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对音乐拥有一个全方面、新领域的认识。要让他们知道音乐可以陶冶人的灵魂,培养人的情操,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拥有良好的音乐基本素质是可以让其拥有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
2.建立优良的音乐学习环境,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音乐环境
当前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影响最大,在学校学风、学气的建设上注入音乐的概念,全面建立一个立体化的音乐文化氛围无疑是改变当前音乐被动教育格局最好的方式。当然,音乐环境的建立要与当前会热点或学生热点相结合,才能更容易的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可。
3.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做到完美配合教学
音乐教学不同于普通的教学,他的实践要求更高,要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小小改动资源分配格局作,扭转现有倾向。对老师进行相应的音乐基础教学培训,教学方法必须切合实际情况,符合当前学生发展的心理要求.。
4.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学生音乐兴趣培养上
关键词: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肩负着为中小学培养音乐教育师资的重要任务。音乐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专业素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小音乐教育目标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师范院校的音乐师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究如何改变当前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现状,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音乐教学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师范院校音乐教育
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而教师则是以音乐为手段,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来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具体要求是:通过教学及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事业的精神,具备适应中小学和其他学校音乐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
2.音乐教育的地位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3.音乐教育的形式
音乐教师是以音乐为手段进行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在具备良好师德的前提下,音乐教师在专业方面突出的共性特征是对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音乐教育的从教人员不管其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多大差别,都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善于运用一切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音乐艺术内容,来激发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
二、当前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现状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较强的音乐专业技能,掌握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这都要求师范院校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状况与社会需求却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
长久以来,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方面就存在着过分重视专业素质而轻视文化素质的现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设置的主修课程中,音乐理论和技能课程占据了90%以上的课时,教育教学课程以及其他综合文化课程比重极少,形同虚设。学生入学后,精力也主要放在了演唱、弹奏、舞蹈等专业课程和技能技巧的学习上,对文化课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偏重技能与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
2.学生的综合素质缺乏
新时期,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应包括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其中的专业素质包含着音乐专业理论素质和技能素质,还包含着作为教师必备的音乐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当前的师范院校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单一、思想观念上对音乐专业以外的素质和能力的忽视,造成基础素质教育失衡和总体素质的偏低,无法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面对社会变革时期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有待正确的引导。
三、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和完善教学方法,建立正确的声乐教学观念
声乐教学好比是制造乐器、完善乐器、正确使用乐器的过程。它的难点是:在制造乐器的一瞬间又必须正确使用乐器。教师对于学生发出的声音,在用听觉去进行判断的同时,还要用视觉去观察学生是否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深刻领会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辩证统一的教学思想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要去伪存真、化繁为简,建立一套既符合生理条件又符合心理规律的教学方法,并且和学生一起对歌唱内部结构规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真正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创新的重点。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含义是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性。音乐教学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育中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法、对比法和创造表现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想标新立异,这就反映了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教师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就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进而培养创新意识。
3.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到基层学校任教的,目前中小学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师的整体要求提高了。所以师范院校音乐在优化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知识面方面要全面展开,在专业技巧课方面,除了要开设必要的技巧训练课外,还要开设相应理论课程。另外,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修,减少理论课,加强实践与操作课,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强文化素养课。除传统的选修课外,应增设反映当代音乐发展新领域、新方向的跨学科的边沿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情况进行选修,既开拓了专业视野,又具备了多项专业技能,增加了今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就业选择。
总之,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快速提高上来,作为专业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积极探索声乐教学和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在教学中,不但使学生掌握歌唱生理机能、技巧的灵活运用,更要使学生学会心理、心态的调控,不仅是歌唱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柳青.对中国音乐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云梦学刊,2004(3).
一、课题参与模式
课题参与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定向――引导参与――主动参与――拓展。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刚入学的研究生。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各种研讨活动,为其以后的独立研究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索研究模式
探索研究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探索选题――定向研究――做出结论一交流升华。探索选题是研究的前奏。研究生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来选择课题。制定研究的计划。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选题师生共同探讨,确定更适合的选题。在定向研究时,教师应指导研究生对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随时关注并了解研究的进展,适时提供指导,促进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几位研究生共同对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总结、评价,一同完善研究成果,积累研究经验。
三、教学实践模式
教学实践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定位――中等学校教学实践――高师或高校教学实践――迁移。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转化为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定位是让研究生明确音乐教学实践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计划落实的目的、任务、内容、时间、方式。教学实践可以采用分段实践的方式进行。在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实践通常安排在一、二年级。研究生在这里可以观摩、研究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优秀课例,并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教学实践。二年级时,可以让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学生在中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实习工作,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三年级时,可以安排研究生担任高校的部分音乐教学工作。通过以上各个层次和各种途径的实践锻炼,研究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可获得较大提高。
[关键词]军校音乐 教育功能 实践活动
自古以来,音乐都是战争的一件特殊武器。中外战争的历史表明,音乐与军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且音乐始终是激发军人战斗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军校音乐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我国军校转型的不断推进,军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将逐步备受重视。现如今,我国军校音乐教育需要将音乐文化课与育人进行有机联系,并将军校文化与学术教育相融合,从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逐步培育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不断激发其爱国情怀。
一、军校音乐教育的艺术风格及特色
1、军校音乐教育的艺术风格
军校音乐有别于其他音乐形式,带有浓郁的军旅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军校音乐都被当做为一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具体来说,其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一,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在军旅艺术创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现实题材,更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升华,进行浪漫主义修饰,从而使浪漫主义的表达形式与现实主义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受众的目的。例如,《过雪山草地》就是一个典型;第二,民族元素与西洋元素相结合。一般我国军旅音乐创作融入了我国传统的民歌、曲艺、戏曲等演唱艺术形式,但是由于这些艺术家也不同程度的接受了西洋音乐唱法的训练和熏陶。因此,在军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势必会在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融入西洋音乐元素。例如,宋祖英、等优秀的军旅音乐歌唱家都采取了这种演唱方式;第三,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军校音乐的教育题材会根据军旅文艺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会融合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抒发以及对破坏者的杀伐之声。从美学角度来讲,军校音乐是军威、军魂所在。例如,《军歌》、《战斗精神组歌》等都是典型曲例。
2、军校音乐教育的特色
军校音乐教育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其与普通音乐相比,具有浓郁的军旅特色。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用性和教育性。音乐是传播文化、认识、教育、科学的一种媒介。而军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学员的爱国情怀和战斗精神。不仅如此,军校音乐教育也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军对军事学员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这些学员拥有较高文化素质,其到基层以后才能迅速的展开工作;第二,战斗性。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校音乐教育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这主要是因为弘扬革命精神是我军文化建设的基本旋律,只有在音乐教育中融入高昂、激烈的战斗精神,军校学员才能在感受音乐之时体会出军人的信念;第三,知识性和愉悦性。军校音乐教育对知识的包容性非常大,这样不仅可以使学员的思想得到解放,更能够使其掌握许多音乐文化知识,在修德于乐、陶情于乐、成才于乐的愉悦气氛下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音乐教育对军校的激励作用
1、音乐教育可以培育战斗精神
音乐是战斗精神的灵魂,是军队奋进的号角。我国军事文化经过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浓郁的武德文化,例如“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千百年来,军人树立的一直都是所向披靡、舍生忘死、驰骋疆场的英雄形象,也铸就了军人为民族救亡图存不断奋进、为祖国统一繁荣勇于奉献的战斗精神。而军旅音乐来源于军旅生活,是军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音乐要么展现出军人冲锋陷阵的果敢、要么展现凯旋归来的喜悦、要么展现军人情思等,在音乐本质上就有一种纯朴之美、雄浑之美。因此,自古以来,我军都会以音乐来鼓舞官兵战斗精神。尤其是进入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当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遗忘,而是铭记战争的残酷、向往美好的生活。尤其是对于军校学员而言,必须要通过音乐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军人勇往直前、朝气蓬勃的精神,从而带着饱满的热情,锻炼自身能力,并成为保卫祖国的未来栋梁之才。
2、音乐教育可以激发爱国情怀
音乐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利用音乐作品可以表达对祖国美好生活、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歌颂和赞叹,将理想、信念融入音乐当中,从而培养学员们的爱国情怀。而且,古往今来,中外许许多多的作曲家、演奏家们都会选择民族文化及民族理念作为音乐创作的基础,例如《南泥湾》、《黄河颂》等,都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中国的歌颂,也激励了学员们的民族自豪感;例如《黄河大合唱》等,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顽强不息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无疑会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军校音乐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相关领导也要对此投入足够的重视。
3、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据权威数据统计,世界上各领域中的杰出贡献人物中,有七成以上都受到过良好的艺术教育。由此可见,天才并不仅仅指的是一个人的智商,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音乐正是启迪人智慧和思维创造力的一个利器,音乐教育可以使学员的思维更加活跃。军校可以利用音乐教育促使学员充分发挥自身的幻想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
三、军校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当前,军校音乐教育方式有很多,综合来讲,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1、专题式音乐教学现状
专题式音乐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军校教员首先拟定好音乐教学方向及大纲,并根据大纲扩展教学内容。而在内容设置之时要将音乐教学联系客观现实,开设有针对性的专题,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热点及难点,有突出性、重点性的讲解,以开发学员的认知潜力。例如,一些军校相应的开展“古风音乐教学专题”、“革命音乐教学专题”等。
2、案例式音乐教学现状
由于一些军校学员在毕业以后可能会被分配到基层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因此,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岗位的实际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案例式音乐教学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方法,其可也让学员更直观的思考问题,并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锻炼学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仅如此,一些教员也会有针对性的对某一代表性音乐进行案例式讲解。例如《黄河大合唱》,从音乐本身、音乐创造背景、创造形式以及背后隐喻等出发进行讲解,从而让学员充分了解到该音乐的真实内涵。
3、针对性音乐教学现状
每个学员对音乐的偏好是不同的。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员的音乐偏好进行不同分组,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置,尤其是对于那些有专项音乐技能或希望拥有某一音乐技能的学员,只有不断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点,才能让音乐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当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军事院校开始针对学员的特长、兴趣及程度进行合理化分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训练,这样的音乐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员技能的快速提高,还可以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且,许多院校还积极的开展诸如指挥竞赛、演唱会、演奏会等比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员的校园生活。
4、创新性音乐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音乐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军校音乐教育也要充分认识到人创造力和创新性的重要性。当前,许多军事院校都十分注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融入创新精神,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例如,一些教员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及水平,开设即兴演唱、即兴演奏课程,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并自己进行实践和探索。不仅如此,一些教员也会设定一个欣赏范围,并让学员在这一范围内进行发散性思维联想和创作,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该欣赏内容的感受。例如,曾有教员为学员播放了《野蜂飞舞》,然后让学员通过自己的理解写出对该音乐的理解,这种引导学员反复感受音乐作品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员们的音乐想象力。
参考文献
[1]黄芊.对军校音乐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艺术百家,2008,(S2).
[2]胡冠男.关于加强军队院校音乐教育问题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
关键词:音乐教育 现状
音乐是广大青少年最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是开发青少年身心潜能的最好途径,音乐教育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素质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意志力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培养创造力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作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
由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文中所说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
(二) 造成音乐艺术教育现状的原因
1.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国民音乐艺术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普遍重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中,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庸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圣洁的艺术殿堂被浓厚的“铜臭”所污染;大众艺术被裸的商品艺术所侵占。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冲击着学校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部分人审美素质低下、美丑不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在学校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的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由于不少教育工作者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确立。有的地方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使音乐教育有名无实。一些开设音乐课的学校也因缺乏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对教育质量关注较少。安排专门师资、课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的学校不多,学生的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
3.在家庭教育方面,对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逼”孩子学习艺术,努力向专业人才发展,导致孩子心灵留下创伤,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将孩子的音乐学习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视为“不务正业”,这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音乐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方面,音乐艺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和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突破口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将以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为按照教育规律,以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并不断进行革新的教育,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加快发展
(一)深化教育改革
要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艺术素质,就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加强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法规及配套的规章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确立音乐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音乐艺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之中,使音乐艺术教育逐步法制化、规范化。
2.改革音乐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和方法。在评价上,将学生合格率与学校升学率分开,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以及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针对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之中。
3.转变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方式。要改变中小学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如在校内外定期举行演唱比赛、开展校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等。
(二)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1.加强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当前,音乐教育的薄弱环节是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师队伍合格率低,且流失现象严重。要解决该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高、中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结构,加大音乐教育的比重,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小学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在岗音乐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学历、学位水平,从而提升音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使现有音乐师资力量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稳定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岗位晋级、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平等对待。
2.改进音乐艺术教育教材。如中小学音乐教材除继续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要适度增加作品欣赏、键盘练习以及单旋律创作等方面的内容。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音乐教材、教法的研究,加大教学实验的力度,推广应用科研新成果,使音乐教育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唤起更多人关心音乐艺术教育。
1.引入高雅的音乐艺术。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经常组织、邀请文艺团体与音乐工作者深入学校,为学生表演优秀的作品或开设各类艺术讲座,让学生从中领略、欣赏和感受高雅艺术的真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