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分析及规避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财务,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企业也必须正确的认识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最终都表现在财务上。财务风险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投放、资本使用、资本回收和资本收益分配。本文针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财务;财务风险;避免风险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风险是无时不在的,无处不有的,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关于风险的研究起源于德国,后来形成并发展于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才得到了广泛认识。1986年财务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在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状况,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财务风险给企业、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财务风险亦称筹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受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
一、财务风险综合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决策理论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风险广义的概念。其结果总共有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活动成果即收益;二是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能力。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财务状况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或损失性、激励性。只有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要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必须要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各种特征,在掌握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及控制。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财务管理人员不可能在事前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4.共存性(收益性或损失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呈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反之,风险越小收益越低。5.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应对性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财务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FrankH.Knight)在1921年出版的(Risk,UncertaintyandProfit)一书中认为:风险是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指不可度量的风险。风险的特征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来自所遵循的理论规律或稳定的经验规律。与可计算或可预见的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人们缺乏对事件的基本认识,对事件可能的结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进行预见和定量分析在财务控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有: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创立的控制论;1932年FitzPatrick开展的一元判定研究;Altman在1968年首先创立的zeta模型等。总体看来,国外对财务风险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体系完善,应用领域广,且研究成果多且系统。如:国外的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还出版较多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王继华在《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一文中说到,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文章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密切相关。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内部控制是手段,财务风险防范是目的。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从而制约和调整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最终达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杜芳修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研究》中,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危机发挥预警作用。文章以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为切入点,采用规范和实证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紧依托财务危机的诱发源,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探讨。我国学者对于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解决机会都离不开规避的防范,观点不一,本文会在此基础上对问题提出对策。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原因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主要指企业全部资源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资金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5)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6)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
2.内部原因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有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期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5)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会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和效益。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
财务风险的表现多种多样,在我国企业中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资产收益水平差,投资回报率低。
2.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具体表现为资金匾乏,负债过度;信用等级低,融资能力差。
3.经济能力不佳,不良资产比例大具体表现为资产质量差,沉淀下来大量不良债权和“残次冷背”存货,资产周转率低。
4.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和销售增长率下降,业务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技术方法
(一)分配法
分配法就是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一些方式来分散财务风险。
(二)转移法
转移法是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三)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和正确评估风险,是建立有效应对财务风险的前提。有以下几个方法:
(1)建立风险基金。就是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预备金。
(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二)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组织规模不断变大,组织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些都使得企业的管理也变得复杂多变,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的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已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暴露程度。
4.2.2财务风险的预警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部地反映出来。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3)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
(4)实施债务重组
在债务人陷入财务危机时,债务人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拖延,等到债权人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甚至宣告破产;二是债务重组,通过债务重组的收益减轻负担,获取生存发展的空间。而债权人同样有两种选择:一是强制执行债权直至债务人宣告破产;二是接受或提出债务重组。
(5)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拥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充足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能及时发现并且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五、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成因的复杂性、效应的双重性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加剧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财务风险控制得好,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如果一个企业对财务风险不重视,或财务风险分析出现错误,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当充分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发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熟练掌握财务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人员更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保证企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昌广勇.刍议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0(12).
[2]刘婧,王加青.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3]孙宁.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冶金财会.2010(03).
[4]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6).
[5]王晓晖.AH天然气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安徽大学2012.
[6]李雅凤.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7]沈隽.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0.
[8]韩志芳.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J].现代农业.2011(04).
[9]夏亚军.对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
[10]安菁菁.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11]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01).
[12]刘宁.论财务管理目标[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
[13]赵金燕,李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经济师.2010(06).
[14]赵艳欣.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河北企业.2010(05).
[15]陆春芬.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6).
关键词:中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现在是金融危机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在企业外部,法律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原因使企业发生各种财务风险的机率加大。因高额负债、无序扩张、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发生而导致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Early waming lnstitution),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体系,它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2、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2.1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资本、长期债务资金,还包括短期债务资金。目前,许多公司借入大量负债,财务杠杆比率盲目扩大,使得企业负债大大增加,资本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导致危机四伏。
2.2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许多公司财务管理能力仍较低,没有健全的财务决策、财务控制、风险预警和财务监督机制,也缺少成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造成资金管理混乱,造成财务信息滞后、失真,未能及时传达准确企业风险状态。
2.3公司缺乏外部风险预测机制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在财务决策过程中,管理层需要充分考虑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更需谨慎实施财务决策。
2.4公司财务决策失误频发
我国公司运营中,普遍存在着管理者一人制决策制度。而这种主观决策方式往往受管理层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局限,易使公司遭受财务风险。没有注意科学方法,容易蒙受巨大的不确定财务风险。同时,决策失误可能会将资金投资到回报率较低的项目中,资金链断裂,容易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3、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原则
(1) 适用性原则。预警指标设计应根据企业实际,在能够及时预警的前提下,应易于取值、易于理解、易于计算。
(2) 动态性原则。根据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更新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准确性。
(3)可比性原则。选择评价指标时注意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4)敏感性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有侧重地选择能够揭示企业潜在风险的指标。
4、建立健全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化解并规避风险,将风险损失减至最小。就企业微观操作而言,方法如下:
4.1规避风险法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2分散风险法
企业可以采取多元投资策略,如企业联营,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结合,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结合等,分散投资风险。
4.3成本效益分析法
根据企业及行业经营内容和特点,有侧重地选择财务指标和风险数据点,估计潜在风险与收益,衡量财务管理方案实施效果。
4.4债务重组法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或将以上方式组合。
5、应加强公司财务风险的战略分析
5.1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提高防范财务风险能力的最基本措施。选取指标要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经营特点,并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指标包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净资产利率和产品成本比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权益负债比、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占用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指标(现金流入流出比和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比)等。
5.2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需要资本维持正常的运营活动,而筹集资本的主要来源有债券和股票。由于在筹集资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成本,所以合理地安排好债务和权益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增加公司的价值。
5.3实施灵活多变的政策
经济环境永远是瞬息多变的,企业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日常财务管理会受到外部信息变化的剧烈影响。对于不同特点的经济形势,公司应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及时调整财务政策,增强公司财务管理对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5.4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我国公司必须改变原有的领导决策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首先明确企业财务决策目标,然后通过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市场调研来确定最优财务方案。同时,在财务计划实施阶段,注意内部控制监督,从而合理控制公司总财务风险,保障公司决策顺利实施。(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牛怡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河南科技, 2011.
[2]李东杰.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管理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穆晓英. 浅议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商业经济, 2009.
[4]韦巍, 罗宏等,我国未来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风向;管理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依据风险责任结果的未来真实情况实际为临界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影响前目标和影响后目标。
(一)影响前目标
在风险引发不利影响之前,财务风险管理应该达成的口标主要有:
1. 经济合理目标。要达到以尽可能低的花费获得超额的经济利益这一最终日地,在风险引发的不利影响发生之前,就必须使整个投资开发方案最经济最合理。主要体现在:减少投资开发方案实施前不必要的人工招待等费用以减少支出;尽可能选择成本低、风险小而又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方案措施。
2. 项目安全目标。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不仅会引发项目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的毁损以及危害人的生命,同时还容易引起人们某种精神压力,无法专心工作,妨害项目相关人员的施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最终会拖延项目工期,造成项目的安全风险。
(二)影响后目标
即便是非常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也不会去除这科,不利影响的发生,所以,制定影响后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亦是三作常必要的。影响后I标大致包括:
1. 保持正常运营的目标。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开发方案}fu言,财务风险所引发的最为严重的损失,便是使项目丢掉继续施工建设的机会。囚此,在事前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足否能够对项目的持续运营起到反作用。
2. 实现预定计划的日标。则一务风险一月_发生,难免会带来一些经济利益_仁的损失,这时必然会与预期的财务收益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样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处理措施,以使其损失降到最低,如通过必要的保险措施获得的赔偿以及以其他有效合同形势取得的赔偿等,从而维护项目收益的稳定性。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起源于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对房地产企业而一言,巨大的资金流量决定了其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拥有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内容包含以下儿个方!面:财务风险的辨别、评估、防范以及管理。
(一)风险识别的内涵
风险识别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房地产项目汗发建设过程中收集的海量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筛选出诱发财务风险的因素,探讨其成因并总结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风险因素。
(二)风险识别的方法
1. 专家调查法。这是一种运用专家的理论和经验进行风险识别、发掘隐形风险并分析其成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原始资料不齐备的的形势下得出相对精准的结果。它主要有以下两种:头脑风暴法和德尔非法。其中头脑风暴法[33]是通过专家间(5-10人)的相互交流,引发智慧的争鸣,新的思路和想法,找出个局风险因素的一种技术;德尔非法则是对专家(20-50人)意见多次汇集、整理、反馈、再探讨、再总结直到达成一致的技术,不仅仅是风险的识别,在风险评估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2. 故障树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直观的图形结构将大的复杂的风险细化成小的简单的风险。它首先将某一个问题在财务、组织、技术、政府和社会环境这几个大类之间进行划分,直至到最后归结为预算不足或者管理不善或者技术水平低下等等。它几乎包含了全部的故障因素,分析问题精准独到,一般用于对技术要求较高,相对复杂的工程的风险识别。
3. 财务报表分析法。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财务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各种费用都会从三大报表中加以反映,正是因为这点我们通过会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来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为例,通过报表我们可以看出其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进而可预测出其利息保障程度,观察出其是否能按期的还款,进而确定其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等等。这也是本文着重运用的一种。
三、评估指标的筛选原则
(一)能够反映偿债能力的原则
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是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力,而财务风险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分析房地产企业的中长期偿债能力,以此预测面临的资金压力以及如何协调筹资与运营的问题。所以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房地产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在选取财务评估指标时必须能够考虑到这一点。
(二)统筹性原则
本次的财务风险评估是针对整个房地产行业而言的,因此在指标的选择上不应只局限于财务指标,只要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影响的,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1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02
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整个并购过程的相关决策不当而对企业财务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源自于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汇率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本文系统分析跨国并购各阶段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 并购前财务风险分析
并购前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目标企业定价上,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交易价格。如果对目标企业定价太低,就有可能错失并购机会导致并购失败。如果对目标企业估价太高,并购的成本就会偏大,会给企业的现金流等方面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如何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定价是企业在并购前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1.1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并购企业所获得的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与其真实信息存在差异,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目标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或信息公布不透明而产生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使其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从而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高的成本。并购企业可能由此产生资产负债率过高、现金流不足等财务风险。
1.2 中介机构缺乏
由于目前我国缺乏独立的、为并购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使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的信息收集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可能由于缺乏专业的判断使其所搜集信息的实用价值不大而增加信息成本,进而增加并购的交易成本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成本。
1.3 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而预测不准确。我国目前的价值评估方法还不够完善,常用的是成本法,这种方法没有考虑资产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方案整个寿命期间所产生的全部现金净流量。
2 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2.1 并购的融资风险分析
从来源角度讲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主要包括企业自有资金,这种融资方式最明显的优点在于没有偿还债务的压力,筹资阻力也相对较小,但由于此种方式会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运营,进而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是外部融资最主要的两种方式,权益融资又主要分为换股并购和发行新股两种方式,但易稀释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债务融资主要包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发行企业债券,这种融资方式相对于权益融资的成本要低一些,因为债务融资的利息可以税前列支。但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债务偿还压力,倘若企业并购后经营不佳很可能会导致财务危机。
跨国并购一般所需的资金数量比较大,融资相对复杂,如果到期筹不到并购所需金额,并购就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另外,所筹资金的结构合理与否同样与并购的财务风险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对并购后的企业运营方面,比如以自有资金为融资方式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流动性还可能会增加机会成本,以债务作为融资方式可能会提高企业的还本付息压力进而产生财务危机。因此,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是否恰当也成为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2.2 并购的支付风险
并购的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及股权稀释方面的影响。并购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杠杆支付和混合支付。
现金支付方式是指并购企业通过支付现金来获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或控制权的一种并购交易支付方式。通过这种支付方式能迅速完成并购,相比其他支付方式而言,大大缩短并购交易时间,有利于交易的尽快完成。对于并购方而言,现金支付最大的好处是现有的股权结构不会受到影响。然而,选择全额现金支付会增加企业的现金负担,给企业带来较长时间的现金流转压力,即存在流动性风险。因此,并购公司在决策是否采用这种支付方法时应该考虑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资本结构和融资能力等问题。另外,跨国并购涉及外汇,现金支付也会受汇率的波动影响而产生汇率风险。
股票支付是指并购方用股票作为支付工具来支付并购价款的一种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对并购方而言,不用支付大量现金,能有效缓解资金流动性风险。但新股发行成本高,且由于相关手续繁琐会耗费很长的时间。另外,发行新股会导致原有股权比例发生改变,从而稀释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杠杆支付是指主并购企业为筹得并购所需资金,以目标企业的资产为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同时以并购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偿还债务的方式,这样并购方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取得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权。但这种方式会使企业面临较高的债务压力和偿债风险。
混合支付是将多种金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使用,这可以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其缺点。但假如使用不当,这种支付方式同样也存在风险,比如可转换债券,如果发生有利于目标企业股东行使转换权的情况,就可能发生上面提到的稀释原有股东控制权的风险。
2.3 并购的汇率风险分析
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持有或运用外币的过程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跨国并购的汇率风险主要是指在并购过程中因汇率的变动而使不同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与折算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主要由货币和时间两个因素构成,跨国并购必定会涉及外币,同时跨国并购从筹划到并购结束一般会经历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跨国并购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性极大,预防和化解汇率风险对于跨国并购来说尤其重要。
3 并购后的财务风险分析
并购后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并购的其他阶段所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是并购后企业的管理失当所引起的风险。
首先,如果在并购前期对目标企业的估价过高,相应的支付对价也就偏高,进而会影响并购的融资和支付方式,从上文分析可知,融资和支付方式的选择与并购的财务风险息息相关。其次,由于并购后企业规模变大,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改变,如果公司管理层的能力跟不上或管理方法不当,使公司的运营出现问题,就会使并购后的企业效益达不到预期期望,从而使企业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
4 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4.1 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
首先要通过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来寻找目标企业,尽量选择与本企业经营范围相近、产业关联度较高、企业经营能力较强、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这样更有利于并购动因的实现。其次,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就目标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做必要的财务分析。可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估,以做出更加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估报告。最后,要结合评估结果,从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和合适的并购时机。
4.2 选择适合的融资渠道和支付方式
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是企业融资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内部融资是指收购企业运用企业自有的资金来进行并购支付。外部融资主要指是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以及债券等。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会影响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产生相应的融资风险。同样,不同的支付方式也会使企业面临不同的财务风险。
尽管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着相当大的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但企业可结合多种融资方式,合理制订资金支付预算,利用混合支付方式,保证资本结构合理化,规避或减轻并购过程中的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4.3 注重防范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跨国并购中面临的系统风险,要通过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防范手段有以下几点。一是套期保值,主要通过远期、期货、期权及互换等衍生产品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汇率波动方向和幅度的不确定性。在跨国并购的财务活动中这些套期保值工具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二是保险。国际上现在已有多种与汇率风险有关的险种,如汇率波动险、利率波动险等,企业可通过购买保险把汇率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对跨国并购企业来说,购买保险是省时省力的汇率风险防范手段。三是合理确定、调整计价和支付货币。这需要并购双方协商,使双方都尽量减少因汇率变动而带来的损失。
4.4 充分考虑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购后的整合阶段,很多并购案例的失败都是由后期整合失败造成的,而财务整合失败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并购后,若没能将两个企业的财务资源有效整合、合理配置,将会降低并购后企业的效率,违背并购动机。这就是财务整合风险。因此,在后期整合过程中应以企业整体财务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财务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
[1]兰天,郭有钦.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12).
[2]孙喜云.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探析[J].商业会计,2012(19):97-103.
[3]杨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张璐,仲秋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9-52.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风险会降低企业的价值。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应与财务目标具有协同性,而不应仅仅以降低税负作为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只有当纳税筹划取得收益而不会引发更大的财务风险时,方案才是可行的。
案例一、某企业与某国外大公司联合出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假设其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注册资金为人民币3000万元,在注册资金中中方占40%投入资金1200万元,外方占60%投入资金1800万元。中方企业打算以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评估价值1200万元)和房屋建筑(评估价值1200万元)投入。在选择投入方式上该企业做了如下两个方案:一是以机器设备作价1200万元作为权益资本投入,房屋建筑作价1200万元作为实物债权投入;二是以房屋建筑作价1200万元作为权益资本投入,机器设备作价1200万元作为实物债权投入。
(一)两个方案的税负分析
方案一:企业以设备作为权益资本,参与合资企业利润分配,同时承担投资风险,不缴纳增值税和相关税款及附加。房屋建筑作为新企业的实物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不承担风险,此种行为应视同房产转让,依照相关税法规定应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契税,其各种税种具体数额为:
营业税为1200×5%=60(万元);
城建税为60×7%=4.2(万元);
教育费附加为60×3%=1.8(万元);
契税为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承担。
方案二:房屋建筑作为权益资本投资,参与利润分配,承担投资风险,按相关税法规定,可以不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但需缴纳契税。另外,税法规定企业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售价不超过原值的,不缴纳增值税。在方案二中企业把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作为实物债权投资给另一企业,视同转让固定资产。由于其售价一般达不到设备原值。因此可以不缴纳增值税。其最后的税负负担为:
契税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缴纳。
对照上述两方案可以看出,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税负减轻66万元,扣除所得税影响,实际税负减轻66×(1-33%)=44.22(万元)。
(二)对纳税筹划方案的财务风险分析
1.经济内涵分析:(1)商品内在经济价值:机器设备价值最终取决于特定的生产经营,并随着经济和技术折旧转移、损耗其价值。由于缺少活跃的交易市场,其变现价值往往不等同于评估价值,且变现将承担较多的交易费用;而房屋建筑可以脱离生产经营体现其价值,并且只承担经济折旧,通常增值超过折旧。(2)投资方式经济价值:方案一,房屋建筑以实物债权投资方式投入企业,资产价值得以保全。方案二,房屋建筑作为权益资本投入,取得合资企业份额的同时,资产价值作为新合资企业价值的一部分而被虚拟化。
2.财务风险分析:(1)资产贬值风险:作为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一般来说,经营风险较大。而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房屋建筑作为区别于在生产运营中体现价值的机器设备而具有独立市场价值的商品,有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和稳定的资产升值率(只承担系统风险)。在方案一中,房屋建筑作为实物债权投资参照市场增值率约定投入资产报酬的情况下,当房地产市场增值率超过合资企业资本报酬率时,很显然,方案二面临更大的资产贬值风险(同时承担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2)价值变现风险: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作为非上市公司,缺乏资本转让的畅通渠道。通过企业经营收回房屋建筑投资在创业初期具有较长过程,使其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而作为负债,企业则具有刚性的偿债义务。因此,方案二比方案一具有更大的价值变现风险。(3)资产保障风险: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实物债权对企业剩余财产有比普通债权更优先的受偿权而比所有者权益更有保障。因此,方案二比方案一承受更大的资产保障风险。
结论:一方面,如果仅从税收负担来看,方案二优于方案一。但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则应视情况而定:如果新合资企业所从事的是低风险或成熟行业,同行业平均资本报酬率高于房地产增值率,则无疑选用方案一。但如果新合资企业所从事的是高风险行业,则以多纳税44.22万元的代价换取1200万元房屋建筑资产的保全,并且将机器设备连同所承担的风险一并转移给新合资企业以获取股份,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方面,如果案例一的实物债权投资改为普通债权投资,无疑应采用方案二。因为在此情况下,债权投资的实物风险已提前被“货币资金固态化”,选择税负轻的方案是必然。但如果把这看作独立纳税筹划方案(即方案三)的话,仍要考虑方案一与方案二的财务风险比较。
案例二、甲公司欲将一幢房产出售给乙公司,双方约定的售价1200万元。
方案一:甲公司按出售方式交纳营业税:
1200×5%=60(万元)
方案二:甲公司前期以该房产对乙企业投资,后期再将其股份按比例全部转让给乙企业股东。
根据税法规定,以房产对企业投资,并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在投资后六个月内将投出房产过户至乙公司的情况下,不需缴纳营业税。
方案三:甲公司以该房产对乙企业投资,投资时私下签订合同,在约定时间内将其股份按固定价格全部转让给乙企业股东。表面上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同样不需缴纳营业税。
对纳税筹划方案的财务风险分析:
前两种方案比较:从税收负担来看,方案二少纳税60×(1-33%)=40.2万元。从财务风险角度看,如果被投资企业近三年平均资本报酬率较高,资本结构适宜,企业产品市场反应较好,在可预见的将来无亏损的风险,则作为投资的房产无较大幅度贬值的风险,应采取方案二。如果被投资企业近三年平均资本报酬率不佳,而且企业正处于成长期,则可预见企业风险较大,最好采用方案一,以保证房产资产的安全性。
至于第三个方案,因投资时签订了某个时点的固定转让价格的合同,投资企业并不实质承担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属于对税收政策的恶意规避,极易遭致国家税收权力严厉的反避税制裁,导致企业财务资源加倍流出,是纳税筹划的高风险区域。纳税筹划的财务风险高于纳税筹划的收益,违背了风险控制的财务目标。
结语:以上两起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为:
(一)正确理解税收内涵
作为利益博弈的强势一方,国家作为税收主体之一,对企业的纳税行为始终处于导向地位。企业应善意利用税收政策,降低纳税筹划风险。
(二)正确实施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要求行为人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纳税筹划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对企业都有利。
(三)纳税筹划应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关键词:银行 财务管理 风险
全球经济的市场化、金融化、虚拟化加快了银行金融的发展,同时对于银行的发展创新提出了各种要求。银行在面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及全球的经济融合的“利润最大化”中,往往忽视了规避各类的财务管理的风险。
一、财务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银行的财务管理从其定义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广义上,主要是银行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及发展需求,对各类资金来源及运用进行计划、核算、监控和考核等工作,是经营目标得以实现。一个是狭义上,银行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了成本管理、费用管理、预算管理等内容。
财务管理风险则是银行在对财务进行管理是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对于风险的管理也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尤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财务管理风险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在银行的各种财务运动过程中,资本风险、资产质量、流行性、利率及汇率等风险,都是财务管理风险要面对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财务管理风险的问题才能有效的完善财务管理的体系,利用资本提高银行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银行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
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很多,尤其在银行的各种财务活动中,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不恰当的财务管理都会给银行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具体表现就是资本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和表外业务风险等。
那么,具体分析一下银行财务管理风险形成的原因。一,不完善的宏观环境促进了各地金融机构组织混乱,违规经营出现一些非法的金融活动,是银行面临比较大的财务风险。特别对于有些宏观监管力度不够的地区,更是容易出现“地方性”的特点,不利于银行财务管理。第二,不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面对“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时,总会介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财务管理风险。就其本身来看,银行系统缺乏一个灵活应变市场特征的管理体系,面对复杂的金融状况,没有一个完善、灵活的体系对其进行风险引导。第三,银行的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现阶段,各类银行都开始展开业务PK站,推出各种适合大众消费者的业务,但是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意识普遍不够,不能全面的认识到财务的总体效益,片面的管好资金,忽视对于银行经营的各项新业务的财务风险管理。第四,银行资本结构比重不合理。我国银行目前普遍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筹资负债的规模比较大,而资本的充足率比较低,产权比例高,银行很难保持高资本充足率,使银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降低。银行本身如果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便会导致财务危机,存款挤兑,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第五,不科学的财务决策。我国银行的财务决策往往存在着经验和主观性,导致失误频发,产生财务问题。决策者没有从真实的经济活动中,搜集全面的信息资料,缺乏科学的分析及判断,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及主观想法对各类投资和业务项目等进行决策,导致银行财务损失,带来财务风险。尤其,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工作重心总放在存款额上,也揽储论英雄,硬性划分指标,严重的违章操作,难免不出现财务管理风险。
三、如何应对银行财务管理风险
首先,完善金融监管,加大外部审计的力度。目前,我国外部审计对于银行的监督管理的作用比较弱,不能很好的督促银行完善内部的管理、弱化银行风险。在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上不能做出有效的变化趋势规律。因此,应该委托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银行进行专门的审计,制定各种应变措施,根据银行的具体情况调整其财务管理政策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对整体经济金融环境的适应力。其次,建立健全财务预警和管理体系。财务预警,主要是要其事前监测为主,对银行的财务控制、考核、分析中,结合实际建立一整套切实有效的体系,监控银行的各项指标,识别评价各类风险信号,加强银行财务管理风险的抵抗力。第三,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认识,培养风险意识。财务管理人员是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力量。银行应该开展专项培训、集中学习提高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风险才能对各项业务做出风险评判,即使估计和识别出银行是否面临财务风险。最后,努力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一项科学的财务决策直接会影响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上我们分析了,经验性及主观性的决策会导致银行财务管理工作进入危机。因此,银行必须考虑各种也是,采用科学的计算分析方法,建构合理的决策模型进行认证,摆脱主观臆断。在银行各种业务及项目的决策过程中,要综合评判各种决策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管理风险,已达到减小风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综上,我们对于银行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过程的防范的分析上,可以得出作为以经营货币信用的银行,其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各种风险,银行经营管理中最重要核心的问题就是规避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因此,我们通过对银行财务管理风险的分析,找出风险的主要成因,从根本和源头上规避风险,提高银行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提高银行的竞争力,特别商业银行,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我国银行在全球经济化、一体化中,适应市场及金融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冉苒.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8 (3)
[2]胡立章.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财政监督.2008 (3)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财务风险,努力提高财务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的风险由多种因素构成,财务风险是其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其特征归纳起来主要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共存性、激励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就客观原因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二是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三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与方法
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因为财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一)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以期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决策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例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该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的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三)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切实依照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原则,确保决策科学化。
(四)动态地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金负债率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总体规模,与之对应的是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在确定资产规模时必须考虑六个方面的因素:1.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2.企业的管理能力;3.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4.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5.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6.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企业在重视规模的同时,也应重视规模的质量。资产规模的机构调整主要采取下述措施:在资产结构方面,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以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加快存货的周转,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加快货币资金回笼,确保销售资金的安全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在负债方面,动态地根据企业的经营实际,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负债比率,要动态地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物指标。
优化企业的现金流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由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与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以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五)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主要方法
1.分散法
通过企业之间的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的方法就是分散法。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回避法
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
3.转移法
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就是转移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降低法
就是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分散法、转移法、回避法、降低法等防范财务风险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但是,这些方法难以防范与化解道德风险。为扬长避短,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动态地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分析;预警;防控
一、医院财务风险表现类型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能够影响医院的经营过程,可使实际收益与预期利润目标发生偏离,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的因素。财务风险不仅影响医院的正常资金运转,也会损害医院的经济效益。其风险主要表现在医院的财务投资、财务经营和财务筹资等方面。
1.财务投资方面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稳步推进,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也逐年提高,相应地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更新速度也需有序进行,致使医院大规模地建设和大批量地购买基础设施、增置先进的医疗器械成为必需,这都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然医院在现有国家规划投入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募集资金,寻找投资的机会,从而产生的一些财务风险,即为财务投资风险。医院财务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医院将大宗的资金,在项目调研不实、预期不明的情况下,仓促间投入到预定的项目建设中去,其结果是要么项目不能如期投入使用,要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者该项目运营不能盈利或盈利太少等现象发生,造成医院效益整体下滑,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经营方面
许多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不到位或资金难以充分运用的现象,甚至会出现资金闲置的问题,这是由于医院在竞争发展中,不同医院的决策者所关注的重点不同,所持的发展方向有偏差,致使其发展步调不一致造成的。其结果是有的医院得以迅速发展,有的则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入不敷出,效益急剧滑坡;另外,在管理理念方面,一些医院过于强调资金的安全,将大量闲置资金存放于银行,资金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结果是医院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也有医院对资金的增值性期望过高,大量用于投资,甚至举债经营,其结果是医院出现资金短缺、经营亏损,医院财务在经营方面产生巨大风险。
3.财务筹资方面
为使医院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医院经济效益稳步上升的目的,一些医院绞尽脑筋,想尽一切手段多方募集资金,甚至不惜借债经营,大搞基础建设,大肆购买大型、新型医疗设备而深感资金压力巨大,无奈为保证医院发展,采取信用筹资、租赁、贷款等方式筹资,使医院财务产生了极大的筹资风险。
二、财务风险产生原因
医院为保证发展,加大投资、经营和筹资力度的同时,致使医院产生了很大的财务风险,剖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外部原因
总所周知,任何医院的发展都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与决定其发展的资源环境如所处的位置、服务对象、地方政府、药品供货商,以及医院所处的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些因素都能对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是政策风险,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医院发展和管理的政策就必须随之改变,对已制定的项目发展就会产生可行性风险;其次是利率风险,由于国家金融利率的调整,加之医院在考虑项目上马时不能充分考虑自身偿债能力,或通过不适当筹资方式筹措资金,而使医院支付了高于其利润率的借贷成本遭受的经济损失;再次是技术风险,在医院引进高端医疗设备时,由于对设备技术、设备服役寿命、以及购买周期长等因素论证不充分,而引起设备价值下降所造成的财务风险。
2.内部原因
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很多,分析其成因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医院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够,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待加强;其次是医院财务内控机制不健全,对一些不利于风险防控的行为监督不够;第三是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第四是部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论是专业方面或是综合素养方面,仍需要加强学习;第五是个别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还存在分工不明、不能从全局的利益分析问题,不能有效屏蔽风险等。
三、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医院可在对以上风险成因的分析基础上,牢固树立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做好潜在风险的防控措施,具体为:
1.科学融资
改变医院传统发展策略,适度融资推进医院发展。制定融资策略要充分考虑医院竞争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比较分析医院发展各个时期的财务数据,确定本单位最佳负债额度,使医院的经营效益和融资风险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制定医院合理负债警戒线和债务风险,让医院享受财务杠杆带来收益的同时,有效规避融资风险。
2.有效评估投资
建立项目投资评估制度, 确保投资科学、可控。在制定项目方案时,要严格按照项目投资制度要求,召集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领导,设置合理的项目程序,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调研分析周密的调研报告和可行性报告,制定最佳投资方案,同时要建立投资项目风险追究的问责制度,确保项目投资决策权力和责任的平衡,提高医院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3.建立风险预警
为有效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者要建立科学有效地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首先管理者要有效收集相关财务信息,动态跟踪各类敏感性预警指标;其次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及时测算风险指标,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控,将风险降至最小。
四、总结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不可避免,管理者只有科学分析风险的成因,制定科学有效的预警和防控措施,将风险禁囿于可控范围之内,医院方可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忠坚.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3):125-126.
[2]杨魁.加强医院财务分析 有效规避财务风险[J].会计师 ,2011(1):312-313.
[摘要]旅游饭店财务风险是指在饭店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为了搞好财务风险管理,宏观上应优化外部环境,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微观上可从机构设立、风险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技术应用和加强信用管理等方面采取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加剧和经营活动日益国际化,旅游饭店作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管理日益受到管理者重视。资金是旅游饭店的血液,资金的运动即财务活动贯穿于饭店经济活动全过程,是资金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各环节的有机统一。而财务活动各环节由于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使饭店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所有者利益。因此,必须加强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最小的成本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控制和处理的一种管理行为。财务风险管理是旅游饭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饭店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其他风险提供条件和可能性。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机会和损失扩大的可能性,提高饭店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减少收益的波动性,为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财务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风险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饭店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促进饭店与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投资人之间互信合作,减少外部因素对财务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为饭店提供相对安全、稳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环境,增强自身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质量。
一、旅游饭店财务风险分析
造成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是指外部宏观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对旅游饭店理财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旅游饭店自身经营不善、理财不当、决策失误而产生风险。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饭店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由于负债筹资使饭店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目前我国饭店既存在现金性风险,又存在收支性风险。现金性风险是由理财不当和资本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筹资成本费用过大、负债比例高(许多饭店超过50%)、从资本市场上筹资能力差、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资金结构、期限结构和债务规模不合理)等。收支性风险主要是源于经营不善。主要表现为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亏损严重,如不加强管理,就会给饭店再筹资和经营带来困难。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源于旅游饭店缺乏信息以及经营效率低下。饭店固定资产投资标准高,资金占用量大,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强,再加上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投资的风险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饭店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缺乏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造成市场预期不正确,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为饭店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旅游饭店经营具有经营范围广、营业项目多、提供的产品时间性和季节性强的特点。我国大多数旅游饭店管理水平低、经营不善,竞争力弱,再加上债务负担沉重,经营风险大,而经营风险最终会表现为财务风险。另外,缺乏回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也是导致旅游饭店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相比相差甚远的重要原因。
资金回收风险。旅游饭店资金的回收风险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风险。从实质看,应收账款是饭店流动资金的投放,其风险主要是收回时间及金额不确定所导致的现金流量风险。它的拖欠将会严重影响饭店的获现能力和收益质量。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与信用政策和信用环境有关。目前,由于竞争的压力,我国旅游饭店的业务销售中赊销比重大,而不合理的信用政策常使饭店对应收账款缺乏应有的控制和管理,造成追讨欠款工作困难重重。宏观上,我国信用环境差,缺乏社会化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风险大,再加上结算方式落后,使得旅游企业间拖欠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饭店的实际收益。
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饭店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风险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收益确认的风险,即由于会计方法的不当,虚增当期利润,导致提前纳税,大量资金提前流出饭店而引起财务风险;或者虚减当期利润,影响饭店声誉。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的把握不当而产生风险。对饭店而言,如果过多的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配收益,会大大降低自身的偿债能力;但如果饭店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回报,又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降低饭店的信誉。因此,饭店无论是否进行收益分配,也不论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旅游饭店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宏观对策
政府有关部门应为饭店的财务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必须进一步深化旅游饭店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机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政府应继续深化金融、投资、外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优化信用环境,为饭店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目前的信用状况,政府应从税收和政策上鼓励社会化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完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饭店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为饭店的经营和理财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其尽量规避外部风险。
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行业,易受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防范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专业机构,建立和完善行业的预警、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对全行业进行不间断的景气监测,保证信息收集、分析、公布渠道通畅,及时向旅游饭店和其他旅游企业传递市场信息和环境信息,提高全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另外,政府应从财政上引导和支持建立旅游行业风险基金。设立风险基金既可以减少危机发生时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可以帮助旅游饭店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使其一旦发生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就能够通过风险基金的发放渡过难关。
(二)微观策略
强化风险意识,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在饭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饭店的所有员工都应有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就是既要重视风险的存在又不畏惧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始终,寻求最优的管理方法,减少财务风险给饭店带来的损失。饭店内部应成立一个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机构,从组织上保证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大中型饭店企业可设立风险经理一职,或由财务总监兼任;中小型旅游饭店可以在财务部门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饭店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合理运用风险管理技术,促使风险管理制度化;认真分析理财环境及其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饭店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加强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人事部门和各个服务部门的协调。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第一,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饭店财务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财务状况的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正是通过这种不间断的跟踪监测,饭店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财务风险情况。饭店内部的预警系统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保持与行业预警系统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第二,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饭店应规范和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以现金流量监控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其次,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对有风险的财务活动明确风险的责任者,加强对财务活动的各环节风险的防范。饭店业务部门众多,实行的是集中领导、分级归口管理的财务制度。因此,饭店应建立健全必要的原始记录,加强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工作,理顺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
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饭店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饭店控制和处理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这种方法是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饭店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二是分散法。即通过饭店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金结构、负债期限等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饭店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的方法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饭店的财务风险。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饭店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饭店可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稳健性原则,在饭店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如偿债基金、坏账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预防风险损失,增强对风险的抵抗力。
重视饭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是指饭店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水平,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过程。管理信息化可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保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置于严密监控之下,尽量减少内部因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饭店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通过对财务信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应用,保障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管理信息化可使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速度,节约占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饭店可以考虑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把财务信息化作为突破口,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加强对饭店信用风险的管理。目前,我国饭店业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巨大。为了防范信用风险,饭店应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饭店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收账政策等内容。饭店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不同信誉情况制定信用政策,加强信贷管理。可考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设立信贷部,认真作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针对会议、旅游团队、旅游人和个人的不同信用情况,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科学的赊销审批制度,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二是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饭店应对与自己有经常业务往来的客户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三是建立销售—回款责任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监控,及时催收货款,并把回款情况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收入挂钩,从而把应收账款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在已有应收账款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正确核算坏账损失。
风险管理最终的目的是提高饭店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资金运行和业务经营是饭店经营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良好的资金运行能促进业务经营活动向实现高效益的方向发展,高效益的经营活动能使资金运行向着有效循环的方面转化。因此,饭店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和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强化风险管理职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将饭店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构筑科学的内部组织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国平,于丽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统计与咨询,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