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科化服务;教学科研;军校图书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40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数字资源不断增多,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结构、人员组成等方面都要做出调整,深化信息服务功能。针对用户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学科服务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到用户的科研教学活动中,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搜索技能,为用户提供前沿信息的采集、加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军队院校图书馆(以下简称“军校图书馆”)应结合院校实际,充分发掘馆藏资源的潜力,开展融入教学科研之中的学科化服务,是其信息服务发展的方向。
1 军校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学科化服务的意义
1.1 满足用户需求
融入式学科化服务是军校图书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深化学科服务的举措,是传统学科服务的创新和延伸。信息资源环境下,用户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融入科研教学的全过程,可以通过图书馆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及时获得最新资源;同时也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保障,以确保文献信息的准确性、专业性。因此,图书馆必须深化学科服务,为用户提供咨询、查询、资料分析、新资源推送以及课题跟踪等服务。
1.2 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
军队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依托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院校图书馆的支持。因为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化程度较高,为满足当前学科发展的需求,图书馆要根据教学科研需要,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同时,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的经费支持,与重点系、教研室和相关人员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学科馆员和学科专家顾问,掌握和了解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以提供高质、深入的信息服务,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3 满足军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获取信息,而不仅限于通过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军校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主动融入用户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真正成为用户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局外人,从而实现图书馆应有的价值。
2 军校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模式
军校图书馆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根据本院校的学科特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其参与教学科研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1 融入教学过程,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融入教学是图书馆学科馆员作为教学助手,采取与相关学科教员合作的方式,在授课中预留一部分时间由图书馆员讲授,主要涉及教员课程中教学参考书的使用、作业的设计以及信息检索技巧等服务;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为学员拟定教学参考文献,培养学员的学习和检索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针对学员的作业、想定以及论文,为学员开展以文献检索为内容的相关专题讲座,并结合文献信息检索课,形成多系统、多类型的教学体系,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
2.2 融入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学科服务
融入科研是图书馆学科馆员以科研合作伙伴的角色参与到科研团队中,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准确地挖掘科研用户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全程服务。在科研项目申请之前,提供查新、咨询等服务,以保证项目的顺利申请;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利用自身优越的信息渠道,不断提供课题最新信息、数据分析和发展趋势;在项目收尾阶段,为其提供投稿、学术规范、课题跟踪等信息支撑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科馆员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负责项目的学科需求分析、信息检索、定题服务以及参考咨询等服务,通过当面、电话等方式及时解决科研人员的疑问。以二、三次文献的形式,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观点和潜在价值提供给用户,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军校图书馆开展融入式学科服务的对策和途径
融入式学科服务的本质是主动的、自觉的和有效的,馆员通过全程融入教学和科研,准确了解和掌握用户的动态和对信息的最新需求,从而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服务内容。军校图书馆是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融入式学科服务要以用户为核心,将文献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以及开发等过程融入到学院重点学科的建设、融入到学院发展的决策中,不断提高服务效果。
3.1 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和思维方式
数字浪潮对图书馆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图书馆已不是唯一的可供用户获取信息的场所,必须面对这一事实,进行转型和变革,由以馆藏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好学科服务的关键是要跟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时刻保持沟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想用户之所想,做用户的朋友。近年来,许多图书馆从本院校的实际出发,对服务理念、服务方式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接连推出了信息推送服务、定题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用户在信息资源建设和获取中的参与程度,增强服务的新颖性和灵活性。
3.2 加强融入式学科服务规划,建立新的图书馆业务流程
学科服务规划是军校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学科服务由相关学科的资源、用户和学科馆员组成,并不单是学科馆员的个人行为。因此,制定学科服务规划,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要从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科馆员的学历和能力状况,因地制宜制定服务策略和举措,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学科服务要改变以馆藏和馆员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建立以学建设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图书馆的采编、流通、技术、情报等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都要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服务来进行。通过学科馆员对相应学科的解读和分析,参与本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从而丰富特色学科资源,并建立各种专业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信息推送、参考咨询以及定题服务等业务活动,深入教学一线,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3.3 创新融入式学科服务模式,实施“分层服务”策略
根据对学科信息需求的迫切程度,军校图书馆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类:教授、专家、教员;研究生、培轮训学员。
第一,面向教授、专家、教员的融入式学科服务。教授、专家和教员是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军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点对象。这类人群通常承担着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和科研课题,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针对这类用户,要为其设立专门的学科馆员,一些精专的学科还要设立学科专家和顾问,以保证学科服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经常走访教研室,保证与用户的紧密联系和沟通,以便随时获得用户需求,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二,面向研究生和培轮训学员的融入式学科服务。研究生和培轮训学员由于其日常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较为迫切,是军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主要对象。军校图书馆通过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提高学员的信息素质,加强其文献检索能力,为其学术研究和写作查找资料提供便利条件;不定期与数据库商合作,开设相关讲座,使其能够全面熟悉数字资源和数据库使用;安排专门人员开设图书馆咨询窗口,实时解答学员在资源查找、论文写作、图书馆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开展定题服务、资源推送、邀请学科专家咨询等方式,深入为学员进行学科服务。
3.4 建立专题信息资源服务知识导航系统
学科建设是军队院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图书馆在院校学科建设中了除了担当文献保障的角色外,更应积极地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而开展资源服务知识导航是其参与建设的重要形式,要以专业网站或特色数据库等形式对学科专业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并加以揭示,方便用户使用和查找本学科资源。通过学科馆员对相关知识的搜集、组织和分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建立学科专题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持续的、一站式学科信息资源服务。学科信息导航网站收录的资源涵盖要尽可能全面,重点包含此学科的主要领域;收录的资源类型要尽可能多元化,包括电子书刊、视频等多种形式,除本馆已有的数据库、馆藏目录以外,还应囊括互联网上的数据资源,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知识导航系统。
3.5 培育优秀的学科馆员队伍
学科服务头绪多、需求面广,单凭学科馆员的个人能力很难胜任,需要团队的合作与支持,群策群力,以满足教学与科研团队的需要。因此,加强和完善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是军校图书馆开展融入式学科服务的关键环节。融入式学科服务要求馆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检索能力,熟悉馆藏结构、用户需求,还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能力和外语水平;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获取文献的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军事专业知识,能够为科研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馆要尽可能为学科馆员提供业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充分了解馆员的学科背景和能力,以发挥馆员的特长;采取效果评价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科馆员的潜能。图书馆要建立一支既能分工又能合作的学科馆员队伍,形成学科结构、专业结构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4 结 语
融入教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是军校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由被动转为主动,打破了图书馆与教学科研之间的隔阂,使图书馆成为促进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实现了图书馆的自身价值。与此同时,融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也使得教研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注:陈翡,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素清,艾春艳,肖珑.学科服务的多维拓展与深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聚焦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18-22.
[2]陈曦.高校图书馆嵌入教学服务要素分析[J].贵图学刊,2013(2):21-23,26.
[3]符之敏,王芳.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应用之中的学科化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8(5):58-60.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师科研能力 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都纷纷提出了创办一流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目标,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成为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随着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地方大学也将发展目标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由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五个特征:一是在办学理念上,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工作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工作,但不能忽视或弱化科研工作。二是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达到较高的规模。三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点培养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四是在学科建设上,突出重点学科,加强优势学科,体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五是面对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
总结起来,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相比有着更多的科研优势,而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则需要承担更多的本科教学任务。因此,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既要注重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的转型,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又要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和谐,避免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
1)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型,科研成为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但就大多数教师而言,科研经验不足,独自承担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成功申报课题的机会较少;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科研是教授的事,和自己很遥远,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没有深刻的认识,片面认为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无关。
2)知识结构不完善。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复杂化的趋势,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研究的学科,而且要对一些边缘交叉学科有所了解。对于高校教师来讲,除了受自身专业的限制、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外,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方面也存在不足。
3)科研协作与团队精神欠缺。随着知识代谢周期的加快,学科知识不断渗透和融合,而学科又在不断地生长,各学科知识在不断细化的同时,又在逐渐走向融合,一些重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撑。因此,科研中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显得特别重要。但是许多教师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团队协作攻关的能力较差,造成科研成本大大增加,而且难以争取到重大科研项目,不利于多学科教师参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提高科研能力。
2.管理因素。
1)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许多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科研评价与考核上,对不同类别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科研任务要求,有的学校即使有,也缺乏督促和考核制度,制度上的缺失使许多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不足。同时,对教师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小,在学习机会、职务晋升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向从事科研的教师倾斜少。这种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容易挫伤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使更多的教师不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搞科研,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
2)教师培训制度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缺乏针对性。教学研究型大学都加大了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但缺乏对教师培养的总体规划,没有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很少针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送到著名大学或研究所培养的。
3.环境因素。
1)科研环境欠佳。一方面,很多学校图书馆,因为资金问题无法提供充足的核心期刊,尤其缺乏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这导致了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课题及其最新动态。另一方面,缺乏学术带头人与课题组织者,学术氛围整体性差,无法形成集体合力,以取得科研工作的较高成就。
2)科研经费分配不均。在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中,大量的科研经费分向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这类教师在科研立项的申请中占主导地位。科研经费的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3)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发展导致了师资力量进一步紧张,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此外,随着教学方式的更新,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就使得许多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显然,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科研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没有足够时间静下心来搞科研,更不用说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了。
三、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1.完善知识结构,加强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科研经验。
科研能够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系统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结合教学工作,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理论,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的需要。同时,在申报课题时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提高申报成功的机率,也为自己积累宝贵的申报经验。
2.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由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因此,大多数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不强,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有效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对教师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分别提出要求和考核办法,并作为收益分配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3.创建灵活多元的培养机制,形成有创新活力的科研梯队。
高校科研梯队由老、中、青年教师组成,这三个年龄群体比例适宜、素质合理,是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是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生力军,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梯队合理生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首先,学校应尽量根据需要定期选派一部分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校进行进修学习,这对青年教师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其次,人事管理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支持有需求的青年教师进行学历深造,担心教师外流而阻碍教师深造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摒弃。再次,院系作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层单位,应做好科研“以老带新”工作。
4.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土壤。高校要努力提高硬件水平,如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科研群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教师对科研保持热情、充满信心。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把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人才上,在强调个人贡献的同时,还要抓好团队建设,鼓励素质好、潜力大、层次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重点学科建设,努力构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学科专业互补、内部凝聚力强、具有创新活力的学术团队。另外,高校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科研方便,确保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对教师评聘尽量做到评价标准量化,公正科学,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个公正而又充满竞争的制度环境。
5.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减少科研经费分配不均的现象。
为了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高校应帮助教师解决在科研工作开始阶段的经费困难问题,为他们申报市级和国家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途径有三:一是争取政府投入,保证各级政府财政经费对科技的投入;二是学校安排资金投入,加大对科研的支持;三是其他投入,要尝试与金融部门实行科技贷款合作,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6.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高校教师素质所不可分离的两个主要标准。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带动教学的发展,没有科研为支撑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教师如果不具备科研能力,就会缺乏知识创新的源泉,就不可能保持高水平的教学,就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高校教师应完成好教学和科研两项工作,并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大力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应避免出现轻教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黄建晔.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分类指导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2]戴文彬,纪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J].科学研究管理,2008,(3).
关键词:教学研究
学科发展
主要途径
广义的教师学科专业应该包括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智能、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方面,其能力应该包括教师专业行动能力、专门学科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学科专业的发展,首先应从学科专业教学的历史研究着手,在这个基础上,确立21世纪学科课程教学的新理念。
古往今来,教师的学科教学工作主观上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客观上都没有超出“传道受(授)业解惑”这个最基本功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则是不尽相同的。近二十年来,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学理念与之前相比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们常说:“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要清醒而又深刻地了解现在,必须对历史有所了解。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人品品位和知识品位,不断地求得学科发展以适应时代要求。因此,我认为,要通过对学科教育教学的历史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可以知己知彼,方向明确、孰是孰非,了然于胸,方法对,是非辨,干劲足,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以至不走或少走弯路。有了这个起点,才能真正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科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进而改革落后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充分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这样,不断补充新知识,吸收新信息,创造新方法;不断跨越障碍,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由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转变,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科教学中的科研型教师或科学研究的行家里手, 并在学科教学中站稳脚跟,与时俱进,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其新课程、新理念无可争议的应该是: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学科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学科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新课程改革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回忆学科教学的过去,是为了憧憬学科教学的未来,而憧憬学科教学的未来则是为了把握现在:确立先进的学科教学理念,彻底转变教师的角色,真正卓有成效地促使学科专业的持续、有序和朝着更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这是21世纪所有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学科专业作专题研究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对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专家的指点和必要的培训,这是必须肯定的前提,但这又不是广大的普通教师能够心想事成的。因此,广大的普通教师必须走自力更生之路,而不能把学科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专家指点和短期培训之上,应该把希望建立在教师自身对学科专业作专题研究上。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不断地拓宽知识,积累经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我,以达到学科专业不断发展的目的。这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关键。
长期的实践经验让我体会到:要以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开路,坚定不移地始终如一地把学科教学与学科教科研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把学科教学的全过程都纳入学科教学科研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科教学研究课题化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本身不断学习、不断吸取、不断研究、不断运用、不断创造和不断收获的过程,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不断改善专业知识结构并趋于合理和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吸收新鲜知识与新鲜经验而又不断输出新鲜知识与新鲜经验的过程。学科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新教材处理,新的教材教法、研究性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应当是共同的研究方向。
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我们一定要冲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藩篱。在学科教学研究中,既要运用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鼓励学生超越老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把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学科教学带入21世纪的课堂教学。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自己的过程,是教师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知识和智慧的极限从而实现自我审美、自我创造的过程,以至最后达到学科专业发展的极致。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学者型教师起步、前进和最终达到目标的过程 。
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的成果要努力用教学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科发展成果得以展示。
自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在教育界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一所学校要创名牌,要靠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型或研究型的教师;一个教师要成为名教师甚至是成为特级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学科研成果。
我认为:作为一个强烈要求在学科专业方面不断得到发展的教师,总是以学科教学的最新理念为先导,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理性思维为中心,以学科教学创新为目标,以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学研究为手段,以撰写文章为工具;其研究起于学科教学思想研究和教材研究,从学科教学研究延伸到更高层次的学科发展研究,从教材研究延伸为学术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文章为载体,通过写作把学科教学成果与学科教学的研究成果固定下来,赢得时间和空间,展示学科教学水平和学科发展成果。
关键词:本科教学文化;选择与创建;大学精神;研究型大学
大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本质就是对人的培养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通过人的活动完成的。大学文化凝聚在大学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是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本科教学文化蕴含其中。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活动载体,其文化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选择与创建。
一、大学本科教学的物质性文化
大学是学生学习、教授授课和师生科研之地,必须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条件。本科教学设施需尽量齐全,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及宿舍等,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让全校师生安心学术研究,从而为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提供物质保障条件。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保障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足的本科教学场地。在我国大学,学生上课多以大教室为主,一般能容纳60人以上,这给定位于追求卓越、培养精英人才的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上大班课的教室不得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知识灌输倾向较为严重,师生课上研讨不足,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世界顶尖大学虽然也有几百上千人的大课堂,但是各个大学普遍规模较小,生师比较低,十分注重小班教学,采取研讨式教学方式,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二是购置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仪器,并提高利用率。世界顶尖大学无不拥有自己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而国内大学实验设备陈旧、更新不快或是利用效率不高等现存问题较为严重,亟待改善。三是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图书馆是大学师生学习、科研的重要物质保障条件,学校图书馆学习氛围是否浓厚、图书资源利用率情况往往是反映一所大学学术氛围浓厚与否的关键性指标。满足大学本科教学需求的物质保障条件还有很多,如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校园建筑、校园景观及校徽等,在这里不再逐一阐述。
二、大学本科教学的制度性文化
目前,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本科教学制度,但其科学性有待改善。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本科教学制度建设还有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制度文化未能符合真正的大学精神要求。因此,根据大学精神的要求,从多方面进行本科教学制度创新成为研究型大学科学性的本科教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是创建吸引世界一流教授的制度。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是大学文化理想的现实承载者与传播者[2]。在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位学术大师的到来,就有可能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甚至使之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因此,世界名校都全力以赴,以教授教学科研的自由、高额的薪金制度及科学的晋升制度等制度吸引全球顶尖师资,这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从而吸引世界一流生源,促进整个大学本科教学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教授教学、科研的自由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根本,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寻求真理的共同体”,这一思想是对大学精神本质的高度概括。在大学中,我们不但要推进教授教学、科研的自由,还要推进教授治校制度,让教授们决定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事务,决定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是彻底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学术的共同体;卓越学术大师的存在、高深知识的传授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授对卓越学术的追求和其卓越的学术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大学需要大师为本科生上课——传道、授业、解惑。在我国,大学内存在着大师上课的障碍性因素,比如常规化的本科教学要求。教授多为学术能力和地位突出的人,但教学能力并不一定强;大学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是将他们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思维方式及个人学术经验等传递给大学中优秀的青年学子,而不是简单的“在课堂上课”。为此,大学必须创新制度,赋予学术大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自由。在与年轻学子的交流中,学术大师也会由于不断的思维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同时,大师们也应当不断追求良好的教学功力,不断完善个人教学技巧,这有利于大师们的学术成就、思维方式及学术经验等更好地传递给青年学子,实现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是实现本科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历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但对于彻底实现教学方式改革这一问题,总是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敷衍塞责,未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实质性变革,比如:“学生规模太大,无法开展小班教学”,“师资水平有限,无法进行小班化教学”等。其实,解决的办法总是会有的,比如对于“学生规模太大”这一问题,从大学方面来讲就应该缩减招生规模,分流学生到普通本科院校,从政府方面来讲,就应该加强对缩减招生规模后的精英型大学的经费等办学条件的支持力度;至于“师资水平”问题,大学就应该彻底落实竞争机制,通过外引(全球引进)内培(内部培训)、优胜劣汰等制度激活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从而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我国,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克服三点困难:一是转变教与学的思维习惯。在中国,由于长期性受到中小学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也大多采用此种模式,反之,采用研讨式的小班授课,师生都很不习惯。二是研究型大学必须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学生个体享受到的学习资源急剧减少,削弱了研究型大学开展精英教育的能力;为了应付庞大的学生群体,大学不得不开设大课,致使精英式教育的小班化教学无法开展。三是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科学评价并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师教学水平。首先,研究型大学要区分两种类型的教师,即学术大师和教学能手;其次,要认清两种类型教师各自的工作重心。学术大师的教学应侧重于引领大学学术的发展及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适当改进教学技能即可;教学能手则需将个人工作重心放在系统知识的传授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上,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研究性教学水平。
四是进行本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首先,专业建设与否,应该大胆取舍。研究型大学不应该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办学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应该有所取舍,凸显自身优势学科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学科群及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美国的两所世界顶尖名校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榜样。同处麻省的哈佛大学因为紧邻世界上最好的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而选择不办工科;麻省理工学院为追求学术上的卓越,而舍弃了商科、医科等应用性学科。其次,要建设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需求。华东某高校曾邀请外国专家进行院校评估,外国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该大学学生世界一流,但是无法提供足够的、世界一流的课程。由此可见,多样化、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四川大学发展战略定位于地处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诺给予本科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熏陶,倡导全人、精英教育理念。以此为指导,学校十分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包括学术研究型课程、创新探索型课程及实践应用型课程三大类课程体系,这既符合学生的需要,亦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课程质量都能够达到国内甚至是世界一流水平,却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改革推进。
五是在本科教学中开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品质的示范和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会得到教授们的言传身教,同时教授、学生是社会中的人,这就使得教授与学生、大学与社会四者之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教授的学术观念、个人品质及学术道德操守等会直接影响学生,进而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教师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学者型、教学型和策略-结果型教师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反映了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由关注自身专业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基本走向[3]。我们的大学教授在本科教学中,教授的教育必须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引导,进而发展成全身心的投入对学生的全人教育,这种投入表现为对学生培养的“大爱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自发探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第二,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奉献精神;第三,引导学生诚实做人,不但具备卓越的学术道德,同样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性;第四,全身心投入到人的培养上,全身心投入到本科教学中,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关心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六是高度重视对本科学生评价标准和方式的科学性。在我国,评价学生的指标讲起来是德、智、体、美、劳、群,做起来却是只问分数而很少考虑其他[4]。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来开展,其弊端是评价标准偏颇、不科学,容易对人的评价造成一刀切的不良后果,无法选拔、培养真正优秀的学生,同时也抑制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倾向,有悖于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因此,研究型大学针对本科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必须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评价内容上来看,对本科学生的评价可以分为考生入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与水平的评价等。首先,是对本科学生的入学评价,即本科学生学习水平及能力的初次评价。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以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和个性特点,从而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效果、学习能力与发展潜质给予真实的评鉴。其次,对入学后学生学习效果与水平的评价,研究型大学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由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专家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及发展潜质做出最为确切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或是攻克难关,走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当然评价结果不是僵死的结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用作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的辅手段而已。
七是建设国际化的本科教学文化。大学历来是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人文、科技交流的关键领域。大学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国家对各自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大学的专家、学者通过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开展跨文化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观点[5]。作为研究型大学,必须在本科教学中不断提升国际化因素。提升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主要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科教学师资的国际化建设;第二,来华留学本科学生的招录;第三,本科学术知识、学术思维及教学方式的国际化;第四,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国际化等。
三、大学本科教学的精神性文化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根本性文化,即是大学本质的体现,同时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剑桥大学的拉丁文校训是: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剑桥大学还有一个拉丁文校训,引用的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由上述名校的校训可以看出,真正的大学精神突出表现在育人为本以及学人自觉的学术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大学本科教学精神的核心也是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以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为大学本科教学的使命。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精神恰恰是追求学术、具备批判精神的人才的核心特质。在耶鲁大学的课堂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教授在课堂上讲到:中世纪的时候曾经产生过这么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因为宗教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没有流行开来,很快就被禁止。正史没有详细的记载。这种理论是这样的……”下次考试时他就考了这个理论,于是学生按照老师讲的内容很自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试卷批下来之后,零分,零分,全是零分。学生大惑不解,纷纷质问老师“怎么会是零分呢?”教授反问“为什么不能是零分呢?”“我讲的就是正确的吗?”学生大惑不解:“我们不听老师的还听谁的?”这位教授分析说:我跟你们讲,这种理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流行开来,而且正史没有记载。为什么我知道的这么清楚,你们不打个问号吗?如果有疑问你们就应该查资料,或者找其他的教授去印证。你们为什么不求证啊?你们之所以受我的误导,说明你们对这个问题缺乏研究、判断[6]。管中窥豹,从这件课堂事件可以看出思辨的教育在耶鲁大学贯彻之深入。除此之外,大学本科教学还必须体现永恒的道德精神。大学是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与理性的凝聚之所,不仅以自身纯洁的德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更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改造社会、重塑德性的潮流中,领导着社会德性的发展方向,本科教学是大学永恒道德精神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第三,敏锐的时代精神也应该是大学本科教学的精神之一。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发展这一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并能够预见、感应到社会潮流的前奏,而成为推动社会潮流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徐跃,蒋婷轶. 和而不同——大学文化培育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
[2] 王霞娟. 学者精神:大学文化的精髓[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1).
[3] 王玉衡. 美国大学文化发展新趋向——教师发展从关注自身专业到关注学生学习[J]. 外国教育研究. 2008(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型科研促教学
引言
科研和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高等院校的两大主要职能,一方面,教学可以促进科研活动,通过教学活动会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可以展开教学研究,使科研活动有的放矢;另一方面,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科研能使教师拓宽专业知识,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思想、新方法,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播这些新思想、新方法,从而改进和丰富教学活动[1]。对于老牌本科院校,尤其是一些名牌院校师资力量强,生源基础好,而且有着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基础,在这样的院校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则不同,它们的本科办学在软硬件上与传统本科院校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这样的院校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结合各院校以及各专业师资队伍的实际认真的探索与研究,要在教学与科研之间找到结合的平衡点,把握好两者结合的最合理度,这是应用性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关键所在[2]。
二、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的历史状况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是经过专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或中等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虽形式上已经转本,但在本科教学与科研上存在诸多问题。昌吉学院是2001年由昌吉师范专科学校、昌吉师范学校及昌吉州体育运动学校合并升本的,从组建学校来看,它的科研与本科教学基础就很薄弱,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困难尤其大,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师学历层次低,科研起点底,起步缓慢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原有的师资队伍是专科教育的规格,大多数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在专科阶段教师的科研工作处于自发状态,科研意识淡薄,这就造成升本以后,科研起点底,起步缓慢。尤其像昌吉学院这样的新建本科院校地处西域边陲小城,受地域、学校知名度、教学环境、生活条件等原因的影响,高学历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困难,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整个就业市场人才紧缺,2005年以前大部分教师都是区内本科院校毕业,以本科层次学历进入教学岗位的,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与学缘结构存在各种不合理因素。本科层次学历的教师意味着既没有科研经历也没有明确的专业研究方向,进入本科院校就要提高学历层次来确定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目前大部分教师经过几年的学历进修拿到了硕士学位,通过自身造血,才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初步掌握了科研的方法,明确了研究方向。为了提高科研能力和学历层次,大部分教师又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由此可见仅学历层次的提高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再要科研出成果、上水平时间就更漫长。
1.2 科研追求数量,课题立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升本初期,科研还处在起步阶段,科研课题数量少,层次低。为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立项,很多院校无暇考虑科研项目的质量,只要教师愿意申报课题,就允许立项,许多项目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例如,升本初期,由于科研数量较少,昌吉学院的教学研究课题和学术研究课题在研究性质与管理分类上都没有做严格的区分,由科研处统一管理,在课题立项审批中对这两类课题立项的数量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一方面,专家评委门对教学研究课题往往重视不够,能够立项研究的教研课题很少;另一方面,一些立项的教学研究课题也没有和本科教学相结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其研究成果最终也不能很好地指导本科教学,有些甚至被束之高阁,造成经费与精力的浪费。随着学院的发展,科研数量逐步增加,科研与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种 “一锅煮”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科研促教学活动的开展,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1.3 科研追求高水平,与本科教学相分离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与老牌本科院校是有区别的,这些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提高办学水平上本来应该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本科教学与管理,是有利于本科教学的。但在我国一直以来社会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科研数量与水平,而高校衡量一个高校教师也主要看他的科研数量与水平,并不看他的教学水平。高水平的科研不但会提高学校与个人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而且又与教师的职称、工资待遇以及住房等密切挂钩,所以追求高水平的科研也就成了大多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长期以来,在高校能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课题恰恰就不被认为是有什么水平的课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就不认为这是科研工作,在职称评审上,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往往也得不到专家的认可。另外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大多需要实验,这种课题做起来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学院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开展教学研究等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这导致在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时在科研层次上有不切实际的高攀趋向。为此,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为了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证明自己的水平与能力,也不愿意做教学研究型课题,而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纯粹的科研上,以追求科研的高效、快捷。这种现象对提高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
1.4 科研促教学处于盲目自发状态
在高校许多教师都会尝试着指导学生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这样可以发挥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这也称得上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但这种行为往往处在一种自发状态,随意性较大。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对导师的研究工作了解不多,在导师的研究方向上确定研究内容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的、必要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这给完成论文造成一定的困难。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毕业生论文选题时,就有一部分学生摸不清研究方向,盲目选导师,在导师的指定范围内选题,导致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较低。
二、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促教学的实践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是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在本科教学上存在底子薄、经验少等实际问题,所以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本科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工作。要贯彻好教学中心地位,保证教学质量长久而稳定的提高,就必须以科研促教学。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转型过渡期,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普遍追求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大环境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手段,建立一定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把教师的研究兴趣转移到这些问题上来。为此,昌吉学院在升本以后,在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上一直在不懈地努力,许多院系在实践中做了专门的研究与探索。
2.1 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为解决学术科研与教学研究的管理问题,更好地让科研为教学服务,2008年昌吉学院成立了教学研究管理机构,由教务处教学研究科负责组织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与管理,并制定了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及资助管理办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每年按时学院的教学研究课题指南,教师根据课题指南申报课题进行研究,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同时也解决了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又使得教学研究有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在我院各系院为了提高教师科研的积极性,都拿出一定的经费来资助已经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例如,数学系为支持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专门制定了科研资助奖励办法,对已经立项的教学研究课题与学术研究课题以同样的配比进行资助,这样就更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2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打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师团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的师资有很大的不同,这类院校以前在学科建设上要求不高,也没有专门的学术科研团队,广大教师大都以教学为主,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学院升本以后,首要任务就要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为知识的系统传播与应用做准备。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以升本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根据科研方向与教学任务的相近性、同质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聚合性、统一性,将课题组与课程组有机结合,打造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将教学与科研统一在同一个学科建设框架内,统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3]。昌吉学院在升本以后,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重视学科群体的建设,提倡各学科专业组建学科群体,并对符合学院顶层设计的学科群体的建设给与重点资助,帮助快速发展。数学系围绕昌吉州地方新型工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基础教育以及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的需求,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利用本系自身的优势组建了运筹学与金融数学两个学科群体,确立了应用数学学科发展方向,在原有数学教育专业的办学基础上,继续巩固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优势,办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努力发展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学科专业,今年申办了金融数学专业,在时机成熟时再申办应用统计专业。这一办学思路将教师的科研有机的结合到学科专业建设中,也必将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
2.3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构建与科研相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系
选修课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由学校根据培养方案、学科发展及专业需要,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而设置。为进一步加强专业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规范选修课教学,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研究专长,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积极性,昌吉学院数学系根据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借鉴其他一些院校开设选修课情况,并结合数学系的实际状况和师资条件,对任意学修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结构与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师范专业与金融数学专业的技能培养,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学科教学法、基础数学以及金融学知识扩展。例如,利用运筹学与金融数学团队的科研优势对图论与金融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方向)开设图论选讲与金融学选讲课程,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方向)开设银行、证券以及期货等行业从业基础课程,让学生在职前就了解金融行业基本业务知识,将数学系科研团队的成果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并指导毕业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教学是研究成果得到检验提炼,教学与科研浑然一体,相得益彰[4]。 这种选修课程设置既体现了师资队伍的专业优势,又为科研与教学相机和搭建了平台。
2.4 以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导向,构建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职称评定制度
多年来,大多数高校在评定职称时,采用对科研与教学工作量量化考核的办法,而教学评价难以量化,科研成果较易量化[5],这种职称评定办法致使许多教学一线的教师由于没有足够的学术研究成果而评不上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在职称评定中也往往不受评审专家的青睐,许多教学成绩很好的教师不能安心教学,不得不花时间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学术研究,这对教学与学术研究都只有百害无一利。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运行多年的的职称评审办法进行了改革,各级职称评定都针对教学型、教学科研型与研究型做三种区分,对每一类型的评审条件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参与教学型职称评定的人员就以教学与教学研究成果为主要条件,而学术研究只作为辅助条件。这种职称评定办法使辛苦在教学一线有教学专长与教研优势的教师看到了希望,也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潜心研究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吃了定心丸,昌吉学院是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是本科教学型院校,这类院校的数学学科在各个方向的学术研究上都不占优势,申报课题与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级别都不高,教师要靠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评定高级职称困难较大,而职称评定办法改革后,在今年全区数学类高级职称50%的通过率中,昌吉学院的数学类高级职称4人申报通过3人,通过率是75%,这几位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多,成果的级别也不高,但他们都是多年在教学一线工作,有丰富的教学成果,在教学中获得过各种奖励,教学评价多为优秀。职称评定条件的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成果得到了认可,教师的教学成绩从根本上得到了肯定,新的职称评审办法将是我们构建教学型师资的制度保证。
结束语
应用性本科院校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对高等院校来说,科研是提高办学水平,巩固办学质量的基础。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教师更应注意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科研对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能源大开发与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宏图下,基于科研的教学改革与研究问题很多,要善于创新,敢于开拓思路,促进边疆地区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大发展,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英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2):115-118.
[2]解飞厚.非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3):20-22.
[3]王长峰.知识经济背景下应用性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 教学研究,2011,34(3):12-15.
[关键词]科研 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科研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活动。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创造新理论。
从以下几方面详细深入论述:
1 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两项最基本最常规最重要的工作。科学研究立足于创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理论;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直接推动知识进步。教学和科研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有人认为是正相关、也有的认为是负相关,还有认为不相关的。从科学发展来看,科学研究和教学关系始终围绕着科学是源头,教学是传递科学知识,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大学有育人的功能,传承文化、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社会服务,这是大学的基本任务,其他功能应该以此为中心展开,科研促进教学是由大学的存在属性所决定的。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科学理念,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高校教师值得思索的问题。
2 充分认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大学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只有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学;搞好教学,关键在教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
作为职业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认为科研应该是重点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任务,地方性一般本科院校应以教学为主,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但是科研对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对教学元素的扩充、对学生求知欲的满足都有着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科研是生产力,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催化剂,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力。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自我知识结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充实,以及对知识前沿的把握和学科知识的理解,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良好基础。科研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可以培养教师的开拓创新和顽强拼搏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表达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强烈进取心,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与领航作用。教师通过科学研究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创业能力的要求,深入了解社会对职业、专业等的新需求。教师们通过科研创新去探索、去掌握教学中的许多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进而去思考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3 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能力成为教师素质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成为推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重视和加强教学工作;同时不可轻视教学本身是一种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具有科研才能。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老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如果只是呆板知识的教书匠,这和时展的需要是有距离的的。教师只有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重视科研,而且联系教学实际搞科研,通过科研来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对每个教师的正确发展之道。
在实施科研活动中,应该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在科研同时关注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致力于人才培养。围绕着所授学科的教学需要开展科研,并重视教改课题的研究,如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怎样设计和实施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实验改革等的新举措;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应用技能、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协调培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绩效与教学质量。
3.2 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通过对本专业及有关学科的科研活动,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加深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知识。避免照本宣科,增强新的见解。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例如经管学院教师团队、基础部教师团队利用研究成果编写了相关教材与辅导书系列,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经管学院、信工学院利用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作品经过加工升华,做出了很好的纵向科研课题。
教师要将国内外学术成果尤其是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只有具备科研经验的教师才能把生硬的课本知识教活,用长期研究中所形成的感悟,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科学前沿,并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3.3 重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提高学生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实力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教师也可能会从学生的研究中得到启示,促进教学相长。
4 结语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根本途径,是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的源动力。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摆正教学和科研的位置,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作为高等学校本身要建立教学科研良性互动机制,如何更好的以科研带动和促进教学,提高促进的效果和有效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我们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进程中坚持不懈地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探讨;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8;4期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roduces cultural education into college English class, makes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achievement, and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integrate cultural education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文化;语言;文化教学
Key words: culture; language; cultur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83-02
作者简介:李燕(1983-),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
0 引言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交流,同时也是文化交流;英语教学不只是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7]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合,把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文化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真正实现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相结合。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在《语言》(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它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4]可见,E.Sapir的观点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言是话语方式的一个方面,是“在文化中具有社会价值的、语篇特定的符号功能。”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存在的环境。[2]语言学家克里拉姆齐(Claire Kramsh)指出语言是在文化环境也就是交际的内在和外在环境中学到的,她主张教师创造课堂文化环境,把语言教学融入到社会大舞台中。[3]
英国最杰出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Tylor Edward Bernatt)对文化的定义具有很大的影响,他是第一位对文化概念进行人类学定义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类从社会中获取的各种能力与习惯。”[6]萨默瓦和波特(Samovar& Potter)文化是一个大的人群在许多代当中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获得的知识、经验、信念、价值、态度、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的积淀,以及他们获得的物质的东西和所有物。[5]这个定义不但扩大了文化的外延,而且加入了语言的模式。
理论研究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①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的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1]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的符号代表,包括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语言中的句子结构、话语结构、篇章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③语言不是一种文化的无源反射。文化特征的改变不仅在不同言语社区之间平畴发生,还在同一个言语社区内历时改变,这种改变反映了语言的变化,能够积极配合社会改变。
由此可见,外语教学不能脱离目标语文化而独立存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师还应结合目标语文化教学,向学生展示其独特的社会风貌,通过本国与异国文化的对比,揭示其民族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加深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2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验分析
本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2008级化学系的60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08-1班为控制班,共30人;08-2班为实验班,共30人。这60名学生均接受为期18周的实验培训,实验班学生的课堂导入了文化知识教学,而控制班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实验前后他们分别参加了测试(前测和后测)。笔者采用SPSS(16.0)软件对这60名学生前后测试成绩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方法参考韩宝成和刘润清主编的《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8]分析结果如下:
表1中的数据表明:①被试者在入学考试中的成绩高于在文化测试中的成绩;②被试者在语言测试和文化测试中成绩的区别明显地在数据中表现出来;③在语言测试中被试者的成绩变化与在文化测试中的成绩关系很小。
根据皮尔逊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2)可知:文化测试中的分数和在语言测试中的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85<197(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有意义),可得出他们的相关系数不具有统计意义,但显然他们之间实际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得出,文化测试和语言测试的分数之间的相关程度很低,即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低于本身的语言能力。
表3可看出,实验班的标准差高于控制班,这表明实验班的分数在分布上偏离中心点较远。这是因为实验班的学生已经开始对目标语的文化有了一种乐观的看法,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文化学习中,因此在这方面才有了迅速的提高。相比之下,控制班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文化教学,因此他们的标准差相对低,也就离中心点近。同时可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69.500)明显高于控制班(64.633)。由此可知,实验班和控制班在文化测试中的分数差异很明显,这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表4可看出,实验班学生的期末成绩平均分(66.3000)远高于控制班(61.6000)。这是由于文化知识教学激发了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外语学习当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实验班教学当中的所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好更多的提高英语能力的机会,例如:用英语读文化资料,在课堂中做口语读书报告等。
根据皮尔逊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5),文化测试分数和期末测试分数的相关系数为.271(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有意义),因此,文化测试分数和期末测试分数是正相关。
从以上的图表和数据分析得知:被试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关系不是很密切,在教学当中应该分别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文化教学是唯一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的方法,这表明对于实验班学生进行的目标语文化教学是很正确和及时的。
笔者认为,将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将文化目标和和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包括在内;设计考试题时,应设计一些与所学习语言国家文化相关的题目;在强调教学形式的同时要加强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体验文化;在讲授文化内容是,应该将目标语作为主要工具;教师应该认识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将文化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目标。
3 结论
语言教师不仅是语言表演的指挥者,也是不断提高关键的文化能力的促进者,在英语教学中要把文化导入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就要求英语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渊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适应能力,将文化教学融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Goodenough,W.H.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M].New York: McGraw-Hill,1964.
[2]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London: Edward Arnold,1978.
[3]Kramsch,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5]Sarnovar,L.A.& 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6]Taylor,D.Inauthentic Authenticity or Authentic Inauthenticity?[J]. TESL-EJ(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1994:Vol.1.No.2.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对教学和科研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有必要探究一种有效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的运行机制来解决此方面的问题。具体包含了树立牢固的教学科研融合观、组织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健全完善激励评价机制等相互融合策略, 以及高职院校微化教科研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科研;融合;机制;微化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照搬本科院校,“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申报、经费申请、、专著出版以及奖励的获得上,对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则相对关注不多;二是停滞在中专学校层面,“重教学,轻科研”,受经济状况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只需要将教学做好即可,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去搞科研;三是将教学与科研截然分开。归结起来看其根源便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科研融合运行机制。
一、高职场域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育功能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虽然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和促进。两者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当德国教育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后,当时的柏林大学第一次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大学自此便承担起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责。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科研重心等方面都不同于原有的高等院校。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高职院校强调实践应用性,强调“产学研”的一体化,特需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建立适合其发展的运行机制。在高职场域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应该处理好“两个学术”,第一个是“教学学术”,目的在于“通过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来看待和改善,从而提高教学的地位和教学质量”;第二个是“产业学术”,通过对接产业行业,研究运用现代技术或手段解决产业行业的技术难题和企业的现实困难。要实现“两个学术”势必要通过一些策略去实现。
二、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的策略
1.树立牢固的教学科研融合观
从理论上看,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其同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承担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等功能。高校教师参与科研,既能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研究的项目,又能从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等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者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高职院校在历史背景下决定了其培养定位、社会需求、现实境况等方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因此其更需要树立牢固的教学科研融合观念,以促进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具体来看需要做到:一是在观念上必须重新去认识和梳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是坚持从“教学”中形成“学术”的观念,通过学术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树立“教学”与“科研”协同为产业社会服务的观念,“教学”是为产业和社会培养人,“科研”是为产业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现实困难。
2.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经验和人员不足,在“教学”、“科研”方面多表现为单打独斗, 但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势必需要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对高职院校来说,可组建“校企教学科研团队”和“师生教学科研团队”两种类型的团队。校企教学科研团队主要为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组成,主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学研究改革,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教学改革,校企合作育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推进实验实训室建设;二是共同推进技术应用研究,实现产学研,为产业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和现实困难,带动生产力。师生教学科研团队由教师和学生组成,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项目研究,通过真实的项目促进完善对学生的培养,或者开展项目化的毕业设计研究。同时,为保障教学科研团队的有效运行,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积极选择确定攻关方向,搭建好团队平台,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任务绩效、工作成效绩效及态度绩效等多元化团队考核激励机制。
3.健全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要促进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激励约束机制;二是评价机制。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需要融入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标和任务,如,双重评价机制,双份工作量计算,教学和科研融合的职称评选通道等。评价机制方面,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质量评价、重视课程改革、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学术研究”等;一方面建立教科研一体化的评价机制,评价考核要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来考虑,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工作,所以教师评价体系中要加大教学工作的分量。
三、构建高职院校微化教科研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均达不到研究型本科院校,实现不了大程度的“产学研”,更需要从微观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去改造,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高职院校微化教科研模式,关键是使教学和科研得到有效组合,有机融为一体。具体来说需要做到:
第一,树立微化的教学科研融合观。微化是作为探索教学与科研融合的一种手段或者方式方法,或者是教学与科研融合机制创新的一种探索,其强调从细小实际入手,着力解决“教学学术”和“产业学术”等问题。其表现为有四种特性:针对性、灵活性、应用性、实效性。针对性强调教科研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是有所指具体化的;灵活性强调运行的机制要灵活,能实现灵活的转化,便于工作的开展;应用性强调研究指向是实际生活或者现实生活可操作性的;实效性强调教学工作开展或者研究工作实际取得的效果。
第二,从微化角度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提倡从微化角度去改革,基于某门课程、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具体项目,探索研究型教学、开放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各类教学模式。如,研究型教学,一方面教师将研究成果带上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研讨,精细化设计课题和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又如,项目化教学,教师可根据工作任务划分若干项目,成立项目小组,以研究和真实工作情境的方式推进项目完成,或者从社会企业获得真实项目,教师在带领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完成了课程相关知识的教学。
第三,完善微化课题立项机制。强调从微化的角度去加强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把教学专题转化为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这种形式来提高教学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将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条件改善等细化出诸多事项进行立项改革研究。又如,教材建设也可以通过课题立项方式进行推进。
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其不仅符合其自身的办学定位,也是适应了产业行业发展的需要,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通过不同模式的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科研融合运行机制,对改变高职教学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任何行之有效的机制或模式都需要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去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琦.高等教育中教学和科研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才勇,周志高,南旭光.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融合互动机制探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调查对象为甘肃省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大一到大四),采用调查问卷,从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一到大四五个班级中,各班抽取25人,抽查学生人数占总数的50%。本次调查共发学生问卷125份,回收12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20份,问卷有效率为96%。
(一)对大一到大四学生的调查结果
1.小学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学生认为教师是一个值得自豪的职业,但同时又有4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职业不值得让人自豪。经过问卷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期望认识不足,而且对职业声望的自我评价较差,他们还认为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经济收入很低,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投入也很低。但是从整体调查问卷中看出有55%的学生仍然愿意在毕业后踏入教师的行列。因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值和认可度还是很高的。2.学校培养力度调查结果表明:有77%的学生认为,学院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环境一般,有11%的学生认为学院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环境很差,仅仅有12%的学生认为学院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环境很好。3.学校课程设置调查结果表明:有70%的学生认为学校关于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的设置理论过多,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1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合理。而且从调查上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专门的说课评课技能训练只是偶尔的开办一两次。4.教学软件熟悉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三大基本软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掌握程度有50%的人一般熟练,基本可以进行简单地操作,对于制作课件没有大的问题;有30%的学生对于这三大软件不熟悉。
(二)对大三和大四学生的调查结果
由于大一和大二学生还未试讲和实习,尚不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技能,因此只对大三和大四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调查。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导入新课的技能大部分学生普遍掌握得较好;课堂实施技能、结课技能、课堂评价技能的掌握程度则不甚理想:提问技能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比例最高(占80%,即良级28%+中级52%=80%),语言表达技能和板书技能的学生比例分别为73%和75%,讲解技能和体态语技能的学生比例均为70%。也就是说,掌握一般的是讲解技能和体态语技能,处于中等掌握程度的是语言表达技能和板书技能。还有,从汇总调查数据来看,3/4的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即处于教学技能“良”级和“中”级的水平。总之,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大四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仍不容乐观,部分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在部分技能的掌握上同学们做得还不够好。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中的存在问题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有40%的学生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不值得让人自豪,并且有50%的学生在毕业后是不愿意从事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由此可以看出有很多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认识不足,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投入很低。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小学教育专业在校生无奈地选择了本专业而非出于本人意愿。伴随全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尽管如此,教师的总体待遇相比其它行业仍然不高,特别是担当时代使命的小学教师为繁琐复杂的工作而付出的辛劳与其囊中薪酬相差悬殊。从近来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选向的研究可知,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未来愿意担任一名小学教师。这就是为什么本科生入校后,学习兴趣不浓和动力不足导致专业技能欠缺的原因。尽管他们都毕业于正规的高级中学,但多年来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受就业市场选择多元化影响,如有些学生欲考研或考公务员等,致使他们一踏进大学门槛后就应付各种等级考试,还剩多少时间专注于教学技能的训练方面?极少的训练时间投入必然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二)培养方式偏重理论
新世纪初的课程改革大力调整了课程结构比例。在传统学科课程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加强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小学开设大量综合课程,课程内容趋于综合化。而且从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70%的学生认为学校关于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设置上理论过多,都只是纸上谈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充斥着大量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课程比例不得不下调。缺乏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导致的结果是:实践性课程太少,见习实习时间较短,学生来不及反思自身教学技能缺陷且错过了修补的最佳时机;即便是学科教学内容,也陈旧不堪,远离小学实际内容,特别是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亟需完善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的建构方式。只有1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合理。而且从调查上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专门的说课评课技能训练只是偶尔的开办一两次。实践方面的课程很少,导致学生所学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对教学软件重视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教学软件掌握程度较低。学生对三大基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掌握程度有50%的人一般熟练,基本可以进行简单地操作,对于制作课件没有大的问题,而又有30%的学生对于这三大软件不熟悉。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爆炸,老师不仅仅要熟悉必须的科目和教学方法,而且也要有一定的获取、处理和选择各种信息的素养和能力。
(四)课堂训练缺乏指导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比对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高。因此,在小学“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共识决定了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比中学和大学教师有更为特殊的要求。而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平时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力度。
(五)实践技能训练不足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三大四学生在板书技能上的掌握程度还需加强。不管是粉笔字的书写还是板画的创绘,都是教师职业的“硬功夫”,都必须下大力气才可能有所提高。但很多学生经常用电脑打字而模糊了字的正确写法以及大部分学生钟情于多媒体课件制作而轻视了粉笔字的练习。这些因素都导致板书技能有待提高。同时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体态语技能而言,大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也不高。调查发现主要有两种原因导致:一种是因紧张而缺乏自信,教学过程被动且缺少活力;还有一种是学生过于散漫,或不注意仪表,或存在其它一些的不良习惯而显得毫无修养。缺少实践机会的学生要想克服上述困难、高水平地掌握体态语技能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的提高策略
(一)树立教学技能培养意识
其实,师范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生源。令人振奋的是,关于免收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提案也在“两会”中得以产生。对当地一所市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教育,特别是针对小教专业师范生的免费教育,将会大大提高初等教育的整体师资水平。当然,还须通过职业理想教育途径,加强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建议采用以下方式:抓住新生入学的契机,通过邀请杰出小学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做报告、观摩教学技能展示、观看作品展览和汇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思想教育,从而尽早明确教师职业要求;要求学生翻阅教学技能的相关文件,知晓教学技能不同阶段的培训目标和实施安排,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然后加以引导;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团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氛,创设有助于教学技能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空间。比如,开展教学技能基本功竞赛,鼓励学生申报各类教学科研项目等活动,许多活动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它们确实激发了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并获得了发展。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周元清同志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获得教学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它是在不断积累和完善中形成的。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多元开放的方式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可秉承如下原则,即统一要求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精炼相结合、基本技能巩固与专业技能加强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技能与课外教学技能相结合、校内训练和校外实习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训练与环境陶冶相结合等,通过多元方式建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制订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培训计划的拟订是保证培训过程顺利实施的前提。首先,在计划中应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学时、培训内容以及合格要求。其次,要做好教学技能培训的组织和管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最好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学生等组成。最后,要制订和完善小学教师技能培训规程,从而保障培训工作按部就班完成。
(三)加强现代教学技能训练
娴熟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保证。充分并恰当使用教学媒体,有助于教师高效快捷地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正因为此,利用教学媒体教学才被视为一项教学技能。尤其是当下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使用多媒体的教师带来了严峻挑战,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为此,建议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加强自我学习,尤其是多学习计算机及多媒体方面的知识和使用方法,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要求;二是主动探索优质高水平的课件制作方法,从视觉上吸引学生以增强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效果;三是提高板书技能,认真研究黑板分块使用、粉笔色调搭配等方面的技巧,使板书能够美观大方,受学生欢迎。
(四)促进课堂教学技能提高
创造有利条件,创新教学手段,变革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教育学生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技能的高低至关整个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第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摸清学生的兴趣爱好、熟知学生的知识需要再进行教学。第二,运用提问、课堂作业教学等手段以促进学生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认真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辩论、演讲、让生讲课等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动力。第四,注意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隔一段时间适当改变教室桌椅布局,采用半圆形或环形的桌椅布置方式,对学生进行普遍和更多的关注,以促进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好地开展。
(五)创造教学技能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