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范文

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

第1篇: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设计艺术教学中理论性与实践性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大量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并深入体会设计艺术的理论性内容。在实践这一过程中,它包括身心体验这一环节。“体验型”课型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强化实践活动的体验性,更好地让学生有时间反思理论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论内容。教学中运用“体验型”课型来克服讲授式教学存在的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不足,实际动手能力差等一些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设计艺术师的诉求等诸多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设计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 

 

一、“体验型”教学 

体验也叫体会。抽象概念可理解为: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学生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实践过程,也因此对未来诸多方面有所预知和判断。“体验型”课型即是在设计艺术课程教学中,使学生以设计课程理论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的参与一种设计艺术理论的教学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运用眼、耳、鼻、手、脑的感官去体验设计艺术的创造过程,同时通过班级学生以及社会受众群体的反馈信息,从中获得各种新发现,继而进行对设计理论概念的重新而深刻的思考和思维创意活动的认识,最终能更好地指导设计艺术实践的创意过程。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门应用型较强且需要从全方位去认真考虑社会受众因素的社会性应用学科。其中直观性、创造性、交互性、体验性极强,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各个角度去体会其中的各种设计艺术元素的不同运用,以及运用后所产生的视觉及触觉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以后在设计艺术工作中的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体验型”教学的比较性优势 

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性以及系统性较强,但是学生只是通过抽象的概念以及理论的认识,缺少亲身体验的教学过程,学生无法很深刻地认识新时期的设计艺术学理论的教学任务和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设计艺术学科的教学发展趋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和实践能力,并且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能展示自我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设计艺术人才的诉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理论性的传授,缺乏了解社会性、体验性的细节内容。使学生在整体理论以及认知的过程中忽略受众群体反馈的信息,无法建立设计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孤芳自赏,为自己兴趣爱好“服务”,不能结合客观诉求的状态。设计艺术作品在社会中得到受众认可的比例不稳定,即没有一个整体把握受众心理与感官意识的客观角度。又形成了一种凭感觉、凭喜好的闭门造车的状态。没有体验型课程设置,学生之间无法实现充分而有效的互动,认知及评价设计艺术作品时,无法正确而全面的理解设计师的创意思路及深层次的内涵,设计艺术传达过程出现“断层”,实践及创意能力偏低,无法满足设计艺术服务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诉求。 

“体验型”课型能在教学中,使学生既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又可以转换视角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去完善全部设计艺术实践过程。在体验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学习成果,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并提高交流沟通以及谈判的技能。通过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引导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体验中的切实感受,并对设计艺术进行换位思考,使学生步入社会工作时拥有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各种实用技能,从而在社会实践中迅速实现自身价值。“体验型”课型能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设计师与受众群体的不同角度的互动。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的同时也要参与到体验活动中去,从更高的角度和层面提出设计艺术体验的目标和任务,并对学生加以指导以及受众心理的正确引导。更加深层次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创意能力,在规定的教学时段中使学生逐步具备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正确的认知定位,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快速成长。 

三、“体验型”课型与社会需求 

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更进一步的是环境对人们内心的作用和影响。人们自身需要适应这一变化的文化环境,同时也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周围人与人之间相互的诉求。有了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心理素质还需要有产业化的服务意识,社会需要高水平的设计艺术精英、设计大师,同时也需要一般的设计艺术人才、设计艺术领域中应用型人才和能够与相关领域衔接的复合型设计艺术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商品经济已成为了国家进步的主动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审美层次的诉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逐步进入了“泛审美时代”。公众在多种层面上对视觉环境的诉求愈来愈高。社会对高素质设计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只有具备先锋性且又能使受众群体接受的设计艺术师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符合市场诉求的设计艺术师才是真正有存在价值的设计人才。这也是对设计人才提出了要拥有市场的洞察力,以及受众群体审美心理等诸多要素。这也是“体验型”课型与讲授式教学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我们不能将理论学习还不够完善的学生草草推向市场,让他们以一种专业学习不够成熟的状态去强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只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再继续完善,可以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理论性的同时,适当地扩大知识面,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以“体验型”课型渗透,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社会视野同时都更加开阔。体会认知更加真切全面详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全才是没有的。因此,学生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更加重视学生在“体验型”课型教学中全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再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换位思考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通过“体验型”课型让学生深入了解理论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从受众群体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设计艺术作品。 

四、“体验型”课型的教学意义 

“体验型”课型可以丰富并层次化教学的过程,丰富教学手段,加深教学深度,拓展学生的体验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丰富其思维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体验型”课型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度出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体验型”课型的授课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以往讲授课型的基础上,从更高层面引导同学对设计艺术作品进行实际体验,更重要的是要将受众群体的体验经过和反映都能真实正确地传达给同学。教师还要重视同学之间的体验以及学生和社会受众群体之间微妙的感官差异所形成的不同信息反馈。这就要求教师要比以往更加重视“体验型”课型的过程研究以及感受分析,还要研究设计艺术中受众心理以及随着时展受众心理变化的实时趋势。这样的过程自然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授课过程的深度及难度,丰富并层次化了教学各种细节体验的过程。 

教师通过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互动理念,实现对艺术素养,大众心理的正确认知,达到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通过学生设计艺术的体验,获得灵活驾驭理论知识的能力和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实践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社会责任感,掌握多方位的审视设计艺术作品的能力。学生在掌握教师教学意图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创意思维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设计艺术交互体验,实现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以及相应的社会沟通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这也是对教师的课程准备提出的更高授课要求和新目标。 

五、总结 

全新的社会环境诉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合理化的改革,在分析当今社会诉求的同时,我们更要看重的是教学课型能否真正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共同诉求。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践过程的体验,不难发现,体验型教学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其一具备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适应社会发展的诉求,深化教学意义和教学效果等诸多的发展优势。在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和社会环境中,突显出“体验型”课型在设计艺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它将对设计艺术学科教学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作用。“体验型”课型对设计艺术学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深度、厚度、广度、难度也提出了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社会性和专业性及广泛性的诉求。 

[参考文献] 

[1]《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捷]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 

[2]《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朱铭.山东教育出版社 

[3]《艺术设计教育展望(上下)》陈汉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篇: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 产业梯度转移 污染转移 可持续发展 原料药

当前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产业梯度转移的深入实施,污染转移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环境学家等一直对自由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关系保持着密切关注。他们注意到在目前盛行的南北贸易模式中,从表面上看发展中国家似乎呈现出比较优势,而实际上却潜藏着“环境成本转移”和“专业化陷阱”等隐患。这种局面的继续和蔓延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原料药生产正处于承接国外向国内的产业转移,同时也面临国内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如何保持产业梯度转移中我国原料药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人民所关注。

一、环境污染转移原因与影响

1、环境污染转移原因。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积极承接国际以及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但是国际产业转移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这给我国的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造成环境污染转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存在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众环保意识有明显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跨国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存在差距;环境成本的外部化。

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区际产业转移,企业是转移的主体,而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及生产经营活动取舍,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因素。这种成本,除了直接的生产费用之外,至少还应包括因环境外部性内在化而由企业承担的那部分开支。根据庇古模型,环境外部性内在化过程也就是“边际私人净产值”不断趋近“边际社会净产值”的过程,其实质是让生产污染的企业或个人而不是社会或他人来承担相应的污染治理费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也就是污染控制的实现过程。

2、环境污染转移的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不但促进双方经济发展,有时会导致“环境成本转移”,甚至可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大量生产资源密集型产品陷入“专业化陷阱”,虽然污染转移可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符合交换的自愿性和当事人共享“帕累托改进”的双赢性,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并非所有的比较优势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些缺乏动态比较优势的国家甚至会陷入经济停滞。除此之外,环境污染转移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经济、非持续、低效率和不道德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环境污染转移加剧了世界的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下尤甚;二是其低效性表现在“重复落后”和“倒退现象”上,即一个社会已经拥有更高效率包括对环境更珍视的技术,却弃之不用,硬要在落后地区采用更落后的技术,包括重演已被发达国家淘汰的技术发展过程。造成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减弱;三是把污染转移到劣势或弱势群体身上,使其后代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从生存机会和事实上来讲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家非再生资源的出口是有联系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以下特点:越来越多地消费发展中国家的非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发展中国家由于陷入“专业化陷阱”,其承担的环境成本没能内部化到产品价格中,发展中国家因而出现福利损失和环境损失,而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者无形中得到了补贴。发达国家得以以低于产品实际成本的价格进口消费非再生资源产品,发展中国家被迫承担了不合理的环境成本。目前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收入差距和发达国家相去甚远,陷入了“专业化陷阱”当中,而目前的国际贸易体系对此还起到强化的作用。在国际上,关税保护使制成品的关税一般高于初级产品和半成品,由有效保护率EPR=(Vj-Vi)/Vj-(ti-Oyti)/(1-Oy)(其中ti表示半成品关税税率,tj表示最终产品的关税税率)可知,当tj一定,ti愈低,最终产品的保护作用愈大,对进口国愈有利;反过来会阻止产出国对初级产品的深层次加工,造成出口国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因此,从关税结构上看,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干预的结果导致畸形贸易,阻碍了资源对环境的有效配置。

二、对我国原料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原料药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目前世界上原料药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和印度,呈现向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势趋。发生原料药生产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欧美地区生产成本不具竞争优势,一是短期内技术不难有大的突破,另一方面欧美地区环保要求逐渐提高,环保成本较高。伴随着国际原料药产业向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转移,我国国内的原料药生产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转移,那就是走向西部。除了环保问题,煤、电、油、运的紧张也是促使这些原料药企进行搬迁的原因之一。全球原料药产业链转移导致了中国基础型大宗原料药国际市场的销量大增,甚至供不应求,奠定了我国基础型大宗原料药生产大国地位。但同时也应看到:原料药生产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原料生产种类多、量大,原料利用率低,一般10―40多公斤原料收1公斤产品,有的产品甚至上百公斤原料生成1公斤成品。由于化学合成工艺比较长,反应步骤多,最终成品只占原料消耗的5%―15%,而绝大部分辅原料等却转化为“三废”造成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环保标准较低,环保意识薄弱,国外的原料药环保成本一般占到总成本的1/3,而国内只占到1/6。产业转移的背后隐含着原料药企业难以承受的环保成本,在原料药饱受能源、原材料涨价导致利润下滑的状况之下,环保成本更为突出。以出口为利润主体的化学原料药产业,可以说是我国医药制造工业中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其产品以出口为主,在其他国家消费产品维护人体健康的同时,却把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双重代价留在了中国。

2、原料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料药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摒弃原料药生产国际、国内转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原料药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竞争优势导向的跨越式产业发展战略,在充分发挥原料药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培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途径推动原料药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实现扬长避短与优胜劣汰的有机结合,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避免“环境成本转移”和“专业化的陷阱”的负面影响。

三、原料药企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

1、加快对传统原料药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抓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化学原料药一直是生产粗放、出口量大、技术含量低,靠规模和低价格取胜。我国化学原料药走的这条粗放增长之路,很难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原料药将受到出口受阻、低碳经济发力、传统领域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和低碳产品认证的推进,高污染、高消耗的化学原料药产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产业转型或升级。在原料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的数量规模型粗放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节约型,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率,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新工艺,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同时,针对原料药项目转移过程中要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有效防止高能耗、重污染的项目向西部转移。

2、延伸产业链,自产原料制剂化与制剂原料自产化。制药企业从单一原料药生产向制剂出口加工延伸,提升在国际制药工业产业链中的位置,改变盈利模式,参与全球竞争是制药企业发展的趋势。从全球的制药产业格局来看,欧美和日本的大型原研药企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全球性仿制药企处于整个医药产业链的中段,而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分工中相对处于低端,向欧美、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我国生产的大量原料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毛利率也因同质化竞争被一再压缩,而毛利率较高的制剂却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也导致我国医药产业的利润水平大幅低于国外。原料药企业应该逐渐像国外那样转向生产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放弃一些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原料药产品,开发原料药的下游产品、制剂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原料药企业几乎都面临着加快制剂发展的严峻考验与重要任务,加快自产原料药的制剂化发展,做足做强完整产业链,这是加快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自产原料药制剂化好处有两方面: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完善品种结构,从根本上克服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与低碳生产的瓶颈;二是把原料药的高附加值榨干吃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毛利率,打造极强的产能协同效应和产业链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3、应完善大宗原料药出口的管理机制,要限制产能过剩,避免反倾销调查。我国许多企业走“产能规模决胜”的不归路,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同一种仿制药品大家都生产,重复建设生产原料药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原料药产量增长幅度大大超过需求量的增长。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目前涉及医药行业的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绝大多数为反倾销,且数目和金额越来越多,使得中国医药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阻力不断加大,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下,中美之间关于贸易顺逆差、汇率操纵国、反倾销关税等各种摩擦的威胁时刻存在,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影响,原料药的出口改为配额管理是抑制日益恶化的原料药产业低价竞争的一个重要办法。出口配额管理是我国商务管理部门针对部分重要产品、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实行的一种管理方式,例如煤炭、纺织品、稀土等产品皆实行出口配额管理。对重要产品实行出口配额管理,有助于从国家及整个行业层面加强对出口产品的统筹管理,制衡国内企业的异常经营行为,避免国际市场恶性竞争出现,确保国家及行业利益最大化,同时有效保护出口企业的正当权益。原料药的出口改为配额管理其好处有以下几方面:拥有出口配额的原料药骨干企业,可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及企业生产库存情况灵活出口,实现出口盈利最大化;加强出口企业的沟通协调,避免淡季时蜂拥而出价格走低、旺季时竞相出口产供求关系被人为破坏;企业掌握了出口主动权,辅之以协会等有关部门有力协调,可有力制衡国际买家的联手打压,提高国内企业的话语权;避免大宗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反倾销。

4、打破标准与认证等国际技术壁垒。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与其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等领域均实施了严格的技术和行政监管,设置愈加严峻的国际市场准入障碍。我国原料药进入国际市场面临越来越多限制与壁垒,我国原料药企业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必须要加快技术进步,要快速实施新标准,加快认证步伐以规避贸易壁垒、技术壁垒。世界各国的药典与标准等越来越严是大趋势,获得欧洲EDQM或美国FDA的相关认证与审计,意味着企业产品拥有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对以外向型为主的我国原料药来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范文

【摘要】 简略地介绍了德尔菲法,结合“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及“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的研究,肯定了德尔菲法作用,探讨了德尔菲法在中医学中运用的优缺点,认为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在运用德尔菲法的同时应注意与循证医学方法相结合。

【关键词】 德尔菲法;诊疗指南;中医

1 指南制定的常用方法及现状

一般而言,科学编写的临床指南可分为两大类,即基于专家共识的指南(consensus based guide|line)和循证指南(evidence based guideline)[1]。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是按照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研究方法制定出的一组临床指导意见,是目前指南研究发展的主流,在1996—2006年间国际上颁布的20个指南中,就有12个为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像任何科学程序一样,制定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是基于证据的方法学,其结论(推荐意见)须有可靠的证据支持[2]。

2 德尔菲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Delphi法,中文译为德尔菲法。它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它是由主持机构以书面的形式征询各专家的意见,背靠背反复多次征询意见与汇总,依据多位专家的知识、经验、综合分析能力和个人价值观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判断并主观赋权值的一种多次调查方法。我国称之为专家评分法或专家咨询法。随着德尔菲法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方法本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尔菲法开始在医学领域中有所应用,之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我们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ZYYS—20060013)”及“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ZYYS—20060014)”就采用了德尔菲法。其实施主要分4轮进行:①针对本研究主题提问,请专家提供该病的最佳诊疗指南的初步意见;②课题组就第1轮专家意见汇总统计分析,提出第2轮征询表,请专家就其中各个问题做出选择与评价;③课题组就第2轮专家意见汇总统计分析,提出第3轮征询表,请专家再一次判断并提出修改意见;④在第3轮的基础上,专家们再次判断和论证。通过4轮调查,形成初步诊疗方案。最后将诊疗方案提交给专家论证会,经过专家论证定稿,形成该病的诊疗指南。

3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德尔菲法是一种匿名的专家问卷调查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专家的横向联系,只与调查者发生联系,专家之间不能相互讨论,经多轮的归纳、总结、修改,最后形成一致意见。避免了权威专家对结果的干扰,反映了专家的真实想法。

单纯的专家经验集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可靠性较低。本课题组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结合循证医学开展文献研究,将循证医学与德尔菲法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对比,最后形成诊疗指南。

德尔菲法为专家问卷调查,专家组的组成对问卷的实施和最终诊疗指南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具体实施中选取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的专家(兼顾年龄、地域、科研、医疗、教学等因素)组成专家调查组,进行问卷调查,较为全面地采集到专家意见,对指南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咨询表的设计应简明扼要,咨询答案除必须用文字表述外,应尽量用数字或符号表述。在问卷选项的设计上既要忠于专家意见,又要较好地提取语言,避免表达模糊的选项出现在下一轮问卷上,避免因此产生分歧,降低专家集中趋势。

传统的德尔菲法专家问卷多采用邮寄的方式进行,这种邮寄的形式造成了反馈意见较慢的缺点。鉴于现在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兼顾部分地区上网仍然受到一定制约的现状,课题组对本课题的实施采用了纸质和电子问卷同时发送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问卷回馈的速度,提高了调查的效率。

经典的问卷调查均采用的是不见面的方式进行,但这种匿名的调查方法在实际中还是造成了对部分问题存在差异的现状。考虑到问卷调查目的最终是要形成共识,本课题组在4轮问卷调查后又举行了专家论证会议,在会议上将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形成共识。

4 讨论和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全球化的进程在加速。中医药学起源于中国,也正在加速向世界传播,为各国人民健康服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药学科包括中医儿科学,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尽管中医、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在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却经常存在无章可依、有章难循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学科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医学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加速标准化的进程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循证医学是国外制定诊疗指南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专家经验在中医药学术中较之西医有独特的作用和较高的地位。对中医药的标准化研究我们认为不应该照搬循证医学方法,应该根据中医学自身的特点,合理地运用德尔菲法,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结合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研究。

探讨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学成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关键,客观量化、科学合理地提取中医、中西医专家的医疗经验和临床诊疗方案成为影响诊疗指南水平的关键。德尔菲法具有定量和定性的特点,应用德尔菲法对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为数不多。本课题组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形式,制定出较为科学规范的“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及“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为进一步全面进行儿科疾病的诊疗指南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范文

以色列研究人员找到一种让截瘫人士和“闭锁”综合征患者与外界沟通的方法,甚至还能利用他们的鼻子操控轮椅。

研究小组利用一个可以将鼻压转化为电子信号的设备,成功地令“闭锁”综合征患者在不依赖刺激物的条件下书写信息,并能令截瘫患者有效地操纵电子轮椅。

这种“鼻息控制器”通过一条橡皮管戴在鼻子上,这与医院病人用于吸氧的管子没有什么不同。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使用这种鼻压装置,因为研究发现在健康对照组中有1/4的人对软腭的控制不足。软腭是鼻腔通道的一部分,可以让你控制吸气强度。但对那些有着足够软腭控制能力的人来说,鼻息控制器能让试验对象享受到新的自由度。

研究者先对36位健康者通过控制鼻压来玩电子游戏的反应时间和精确度进行测试,同时测试他们使用鼠标和游戏控制杆的能力。研究小组发现,对软腭拥有良好控制的人,其鼻息控制的可靠度与熟练使用鼠标和游戏控制杆的可靠度相当。

研究小组对3名“闭锁”综合征患者进行试验,这种疾病使患者只能通过眨眼睛来和别人交流。其中2人很快就学会利用字母选择和组词程序进行沟通和表达。

对那些有着行动或交流障碍的人来说,鼻息控制器能为他们提供一种使用各种设备的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小腿粗老人患心脏病几率低

法国科学家发现,小腿粗并非坏事,这可能预示着心血管功能良好,发生血栓和心脏病的危险也越小。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的・苏里克博士及其同事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

专家调查了法国第戎蒙彼利埃及波尔多的6200多名居民,其年龄在65-84岁。

结果发现,与小腿细的老人相比,小腿粗的老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几率要低29%。

专家指出,小腿的粗细与向大脑供血的关键通道颈动脉密切相关,小腿越粗,颈动脉出现斑块或阻塞的危险就越小,发生血栓和心脏病的危险也越小。

专家已将小腿周长作为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新指标。

上班路途遥远易出现疼痛焦虑等健康问题

上下班路途太远,耗时太长,是许多大城市上班族面临的问题。一项调查指出,上班路途远近,与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者调查了近千名公司雇员,结果发现,上下班时间单程多于90分钟的人,超过1/3经常出现脖子疼或背疼。而交通时间短于20分钟的人,只有不到1/10的人会出现此种情况。此外,上班路途遥远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失眠等问题。对此,研究者建议,上下班时最好先步行一段路,再乘坐交通工具。(李姜)

英国研究发现重色轻友是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