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

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

第1篇: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

【关键词】交际性;有效性;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45-02

教育专家吕淑湘说过:“撇下语言教文字,是半瘫痪的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课作为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的一种新课型已经被大纲列入了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研究不够,大部分教师执教时仍然深感困惑、力不从心,实施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尤为重要,我觉得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走上辩论台》是一次操作性极强的口语交际课。例文向大家展示了一次辩论会的实录,通过主持人的发言以及正反双方的发言使学生们能了解什么是辩论,什么是辩论的语言,明白辩论会的具体过程,并且以此为根据,搜集相关资料,在班级里开展一次真正的辩论会。内容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谎言”。

对于辩论,小学学生接触得比较少,辩论前要适当讲解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明确正方和反方 ,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从不同角度分析,以理服人;运用反问,增强语气,辩论时说话要讲文明,懂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不失诙谐幽默。最好能组织学生观看辩论赛的录像。

辩论是一门充满思辩魅力的学问,辩手们鲜明的观点,严密的论证以及那 “三寸不烂之舌”都是辩论会的魅力所在。但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还达不到正规辩论会的水平,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只是借助于这种辩论的形式,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因此这次口语交际的目标设计如下: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 2、发展学生陈述、倾听、应对的交际能力; 3、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在辩论的过程中受到真情的感染,爱的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上。

目标的达成需要有合理的教法学法的支持,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点是“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模式的建构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交际,为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同时,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表达的方法。基于以上观点,我将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

教师活动特征:

创设情境、进入主题——交流资料、同桌试辩——师生互辩、小组学辩——引导互动、全班参辩——辨证统一、评价延伸

学生活动特征:

情景导入,唤起参与——寻找话题,积极试辩——小组学辩,相互促进——全班交流,互动提高——回顾总结,辨证统一

在这种“交际”、“互动”中,学生是主体,但也强调老师引导、参与,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 “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满着尊重与沟通,张扬着个性与智慧的课堂。

 为了使我的学生享受到这样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去实现两个重要突破。

突破一:增强学生的互动性,体现口语的“交际”性。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脱离“交际”的谈话只是一种自我表达。离开了交际性,口语交际的实施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互动化,努力在教学中体现出充分的交际性。

突破二:注重口语训练的有效性、实用性。

目前许多口语交际课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日常生活的简单模拟。学生在课堂上所说的话,都是原来就会说的话,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系不大。二是远离生活,随意找个什么话题来进行一下讨论,甚至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道德的灌输场。口语交际课,既不该是生活的简单模拟,也不该是远离生活的道德灌输,应该是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

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我安排了下面的教学环节:课前准备。

说到课前准备,我觉得口语交际课组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很重要,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所在。学生的资料准备不足,交流时可能就会出现只能磕磕巴巴地念自己带来的材料,或者许多学生想说,由于准备不充分而无话可说等情况。如果课前组织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搜集资料,课外的、课内的、生活中的,还有名言警句等。面对这些一手资料,老师最好还能指导他们整理加工,分门别类,将长文读短,长事说短,用三言两语概括下来。把“名言”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力求语言精练,运用方便。课堂上,老师再加以引导,点拨。渐渐增强学生搜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谈到教学评价,我想说两个方面。

1、评价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由敢说到爱说再到会说,激励善于表达的学生,让他们更加能言善辩,同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激励不善言谈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让他们感到“我能行”。

在运用激励性语言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你听得多专心哪!大家都像你这样就好了”“你的观点真新颖,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 “同学们,听到没有?漏洞就是这样抓的”。 “你这是在总结陈词,真好。”等等。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评语评价掌握更多的口语交际的技巧,如学会倾听,抓对方漏洞进行反驳,浓缩陈词等辩论方法。

第2篇: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高职学生 诚信教育

Integrity Honesty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Honesty education on children's life is an ethical investment, but also a social intangible assets.In view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ome good faith question, from the angle of Chinese course, rais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activities, reforming evaluation mod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honesty, integrity and quality.

Key words college Chines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nets; honesty education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代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其诚信意识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状况。

1 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都认识到加强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倡导讲诚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是积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有研究者也指出:在如今就业竞争的态势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仅注重人才的知识、能力如何,也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将诚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2 高职学生诚信道德内涵、诚信问题现状及原因

诚信即诚实守信。一是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讲,要诚实无欺,信守诺言;二是从行为接受者的角度讲,要相信他人,对人信任,两者相辅相成。目前高职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1)学习作弊现象多。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厌学的现象,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乃至矿课。但是又想在综合考试里能够通过,他们想尽办法去医院等地方开虚假的证明,证明自己有很重要的事情或者生病不能继续上课,以此蒙混过关的现象;二是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据调查,在高校里每年考试中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取考试成绩的学生人数占70%,其中曾经作弊或者企图作弊的学生人数约占25%,从来都不看书和学习,每次都凭借抄袭和偷窥来获取答案的学生约占5%。

(2)人际交往中缺乏诚信。面对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诚信观念面临着严峻挑战。例如,古装电视剧《宫》、《步步惊心》、《甄嬛传》受到大学生的热捧,其间无不表明他们对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玩弄心计、尔虞我诈的处理方式认同。

(3)向家庭索取生活费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社会中各种诱惑增加,主要自身意志力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控能力。加之,想在同学面前摆阔气装大方,对奢侈消费人群羡慕,通常采用谎话欺骗父母要钱,以满足过度消费和过高的虚荣心。

3 将诚信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途径与对策

(1)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强化学生诚信道德意识。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德的首要环节,是品德形成的基础。诚信是一种职业道德,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应该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关诚信的正反面素材,从培养诚信道德意识做起。《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在这里将“信”说成是为人处世的必要条件:有信行于蛮貊,无信州里难行。教师在授课时不妨做一个“走进《论语》——诚信篇”的专题教学设计,通过学习孔子关于“诚信”的言论,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为人的道德品格,诚信也是人际交往的道德标准,诚信更是执政为民的基本法则。感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身、立业之道。关于诚信的故事还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灭身”“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结果前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后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校园文化是校园历史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隐形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亚文化系统。”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可以精心摆设诚信主题的标语,比如“人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

(2)以语文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班级、校园诚信氛围。大学语文课程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关于“诚信”主题的语文活动。辩论是广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围绕“诚信”这个主题,教师可以组织以下辩题的辩论赛:诚信行为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诚信是社会公德问题还是个人修养问题;善意的谎言是否违背诚信;效益优先还是诚信优先;解决诚信问题的根本手段是道德手段还是法律手段等等。通过辩论,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赛者都会对诚信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通过查找诚信的正反面材料,撰写关于诚信的演讲稿,最后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现自己对诚信的理解,从而在整个班级、整个校园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氛围。征文比赛、话剧表演赛等都是很好的宣传诚信的活动方式,虽然活动方式不同,但都是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诚信问题,加深对诚信的理解与认可,为培养诚信行为打下基础。

(3)以改革大学语文考评方式为契机,培养学生诚信行为习惯。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单一考评方式,要将诚信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学期初可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全班同学共同商议制订“诚信学习承诺书”,承诺书上可就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作业不抄袭做假、考试不舞弊)、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准备、上课听讲发言做笔记、课后完成作业、学期末考试)等方面做明确具体详尽的要求,每位同学签名。由班干部协助教师共同对上述项目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对违反的同学的平时成绩酌情扣分,并在班级公示,学生最后的学科总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相加而成,督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习惯。

(4)以建立奖励惩罚措施为抓手,鼓励诚实守信,增加失信成本。提高高职学生诚信品质,仅靠教育感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以相关的制度。需要在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内省自律的同时,建立健全必要的约束机制。对长期讲诚信的学生可给予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奖励,全班、全校可推选出“诚信标兵”作为模范供大家学习。更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有经常抄袭论文、借钱不还、恶意欠缴学费、信用卡恶意透支、考试舞弊等不诚信行为习惯的同学给予严厉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认错态度不端正、屡教不改的可上报学校,给予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记入个人档案,增加不讲诚信的成本。通过对讲诚信的奖励和对失信者的惩罚,形成“讲诚信者得益,失信者有损”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向学华.浅谈大学语文中的诚信教育.大学教育,2012(2).

第3篇: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策略;方法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依据、原则、策略及方法

(一)文化导入的依据

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靠语言传承和传播。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导入和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开阔学生视野,使他们掌握跨文化交际策略,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相互尊重是基础。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比较客观的、无偏见的态度来审视异族文化,以平和的心态去吸收异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

2是关键。“存异”相对“求同”来说不太好把握,对待与我们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我们需仔细认知,提高鉴别能力。比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又如,“龙”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而西方人却认为它是邪恶的象征。这两种价值观念就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

3去粗取精是途径。在中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必然有部分文化内容具有时代局限性,教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摒弃落后的、不健康的文化信息,重视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信息的引导。

(三)文化导入的策略

1从词汇的角度入手,挖掘词语的意义及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词义,避免望“词”生义。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以单词“white”为例。英语学习者对“whitelie”就容易产生误解。难道谎言是白色的?显然说不通,正确意思是“善意的谎言”。同样道理,许多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也感到费解。此外,汉语中的““(idiot);“白费事”(allinvain,awasteoftimeandenergy),其对应的英语词汇都与“white”无关。

2从习语的角度进行文化教学,能帮助学生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英汉两种语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征,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比如,我们用成语“味同嚼蜡”表达“对事物了无兴趣或文章(讲话)枯燥”的意思,而在英语中用“asdryassawdust”(像锯末儿干巴巴的)。教师平时就要指导学生多收集素材,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从风俗习惯角度进行文化教学,可帮助学生增加对中西方人行为习惯差异的理解,从而减少交际障碍。比如: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呀”,西方人则说“Godblessyou”。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事实上在某些场合并不适用。如在餐桌上请客人吃饭喝酒一般都用“Helpyourself”;让别人先上车或先进门时应说“Afteryou”。西方人也很少用“please”表示礼貌的请求,一般只在“Couldyouplease…?”句型中使用。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并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邀请外籍教师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和互动,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真正体验到中西文化差异。

鼓励、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作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报刊、影像、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以及语言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同时还可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写影评或者从电影中找出NativeSpeaker对话中的用词习惯和表达特点。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信息,与NativeSpeaker面对面交谈,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西方文化的资料,如报刊、图片或影视等,鼓励他们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制作英文名片;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陶冶情操。课外活动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读或者泛读英语教师应该多找一些原版文章。近些年,英语教育界不断提倡运用真文教学。原汁原味的AuthenticText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选择真文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英文原版小说、国外的英文报刊等以及网络上的电子原版文章。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面分析一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导入内容不够丰富

由于受教材中文化内容含量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课堂输入的文化内容十分有限。有些教师仅在导入环节依照教参进行一点文化背景介绍,之后又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和语法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语言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因素。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输入成败的关键是确定内容及其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仔细挖掘教材,发现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①词汇的文化内涵。②结合语篇有关内容引出相应的文化信息。教师要善于灵活取舍或不断补充、更新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文化气息浓厚、反映社会发展和我国文明进步的语言材料,突出语言的时代感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单一

多数教师在文化教学中采取“旁白”的方式,学生缺乏自我体验,尤其缺乏对诸如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社会关系等深层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恰是导致语用失误,致使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对文化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适当关注学生在文化输入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参与程度。可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其相关内容的介绍与训练,同时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围绕主题展开的交际活动中,并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巩固和提高。同时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语言教学相脱节

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难,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却不简单。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均有所涉及,却未将二者有机结合,甚至可能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是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承,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意义;要么是脱离异国语言的文化知识堆砌,偏离了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文化和语言在学生的思维中多为孤立的现象,学生很难体会到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作用,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了。

现代课堂英语教学倡导互动模式(Interactiveteaching),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要给学生全方位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的机会。教师应注意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比较、讨论、辩论等开放式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渗透,也就是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中英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文化导入需要教学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需要硬件设施与教师文化素养的共同提高。本文所述原则、策略及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