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项目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项目学习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展开.首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学生项目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好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些需要他们自主进行的实验探究内容,透过项目学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任务.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要想独立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对于学生的实验水平显然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这是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的一种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各种障碍,实验的偏差,甚至误差,需要学生进行客观分析,这些都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透过项目的完成,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实验探究的学习项目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项内容,为学生提供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直接为这堂课的教学服务.例如,通过研究教室日光灯的控制原理实现“串联和并联”的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开水冷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或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完成“温度计”的教学任务.又如,“长度的测量”、“电磁感应”、“凸透镜成像规律”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项目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展开对于学生的实验项目的有效设计,要透过各种灵活的实验操作过程来展开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夯实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能够为知识教学提供铺垫,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识研讨中的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同样可以针对具体的知识研讨过程展开,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很多教学知识点,如果单纯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或者是课本中对于知识的简单介绍,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会十分浅显.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展开自主的项目学习,给学生确定相关的研究主题以及研讨方向,让学生课下自己进行资料的查找,并且通过有效的思考与探究来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这是典型的项目学习的展开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透过对于知识的研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以知识研讨为依托的项目学习形式,对于知识教学能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学生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知识.例如,在“能源”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课题指南的引导下,确立了“研究能源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预测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前景研究”以及“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期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研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是知识教学的一种灵活的渗透方式.
三、劳动技能中的项目学习
物理课程有实用性,学生接触到的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此,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劳动技能类的学习项目.这类项目的展开,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学过的知识为依托展开一些小发明,或者是借助学过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修理家里有故障的电路等.这种学习任务,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劳动技能类的项目学习,实质上是将物理学习寓于劳技教育、美术教育等课程中.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看说明书等方法,加上学生间的交流探讨,实现物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例如,教师可以将“电磁波”的教学整合成安装七管收音机的过程,也可以将“电磁铁”的教学寓于制作温控加热器、水位报警器之中.还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动手制作一些小产品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制作手电筒来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元件、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学会电路图的画法、了解电路通断的几种状态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训练形式,不仅是项目学习的直观体现,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项目学习;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教导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处世态度.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大多时候物理教学很生硬,以至于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对学习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项目学习法的运用,能够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选择和优化项目主题
项目学习法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基础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授人以鱼”,老师把老师懂的知识教给学生,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去理解掌握这些知识,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会用这些方法来解决.而项目学习方法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们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相关的调查,相互讨论,与同学们分享问题的答案.老师只负责掌控大局.细节部分由学生自主完成.这种学习方法养成了孩子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丰富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主题的选择影响整个项目的展开,一个好的项目主题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老师在选择主题时,要与生活息息相关,最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的一些事物.另外,选择主题时,要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选择并且能够符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潜能.比如,初中物理苏科版,学习电能知识时,老师在介绍电能知识之后,可以选择“如何进行灯泡安装,才能在保证灯泡的亮度时,节省电量”,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让学生选择自己家感兴趣的进行,或者同学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在项目主题选择时,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这也是项目学习最重要的特点.比如: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对于科学家,老师可以进行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在课下查找电学领域科学家的相关信息,下节课由学生进行课堂讲解.老师做好项目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学习.
二、设置项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提出问题是项目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探索科学的载体.所以,老师要依据教学的内容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问题的设置要切合教学内容,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要先进行体验观测,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说“小孔成像”原理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先动手实际去操作“小孔成像”,老师帮助学生做一些细节处理.然后再去探讨这其中的物理原理,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在探讨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时,一次试验完成后,老师要带领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汇总,然后再进行第二次试验,确保试验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可以使实验探究过程更加严谨,也培养了学生们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结果评定阶段
1.活动总结和评价交流
在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法完成知识学习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就学习的知识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精神进行总结.然后可以分小组或者是每个人为一组进行点评.这种学习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宝贵,既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也是他们吸取经验教训、向别人学习的好机会.老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可以在学校中,设置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是报告会、展览会等等,让不同班级的学生能够进行交流探讨.也可以制作成相关的网上视频或者电子报告等,进行大范围的交流,让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过程中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
2.扩展延伸阶段
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学生的情况,掌握教学方法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了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处,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在学习上,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适当的进行延伸扩展.比如:在初中物理学习光学时,老师讲解光的发射、发散等之后,可以结合实际,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展.比如:为什么车灯的颜色是黄色的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将实际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新的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新的教学要求下,许多老师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在现今的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项目学习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者,物理讲求对真实世界的探索,脱离实际、只是基于课本的学习,局限了孩子们的眼光和思维,项目学习方法的应用,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研究,使得对物理的学习返璞归真.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但是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很难懂.项目学习法可以让学生主动、有兴趣的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法中,老师要注重对主题的选择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把物理知识掌握透彻.
作者:居佳佳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学校
参考文献:
本文通过对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方法。项目学习是一种十分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根本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项目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项目学习是现如今在西方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种新鲜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将是一种创新,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将项目学习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目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一、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起源于西方,具体是指学生通过制作某一具体的产品或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吸收知识,从而发展个人能力,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学会合作。项目学习可以辅助课本教育,通过项目选择、实验论证、结论总结这一流程,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我国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内容十分紧凑,逻辑性极强,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课程结构,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组织项目学习,就要把教材中的课程重新拆分、整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学习目标。
1.项目主题的选择和导入项目主题的选择是整个项目展开的基础。一个合理的项目主题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主题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结合教材中的实际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例如在电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家庭电灯连接方式的项目,让学生扮演电路工程师的角色,对卧室里的两盏灯进行电路设计。这种既贴近生活又充满实际意义的项目主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给学生一个自己动手设计的平台。
2.项目问题的设置项目问题的设置是项目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促进学生不断探索的载体。在初中物理的项目学习中,教师需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使项目学习能够顺利进行。我们通常将这些问题称作驱动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还应带领学生一起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对于“纸片为什么能够托起装满水的杯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做这个小实验,并观察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纸片能够托起水杯。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仔细观察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讨论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平台。
3.扩展延伸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并对一些学生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进行扩展和延伸。例如在《压强》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压强在火车、火箭上的一些应用,将初中物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项目评价在项目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对项目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后再由教师点评。在项目学习开展的同时,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结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教学资源。通过积极的项目评价,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并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项目学习是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这个小天地。同时,通过一些生活情境的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一些动手实验,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巩固了以往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通过相互协调合作,提高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项目学习中,教师从课堂主体变为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上的主人,既能突出新课标对现代教育的要求,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光显.项目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15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物理;科学素养
1 前言
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适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引入物理教学中,形成了与课改要求相吻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较密切、知识拓展空间比较大的物理问题的综合探究过程。它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为基础,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2 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2.1 践行三维目标,体现项目理念
学生通过自主进行项目设计,主动灵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掌握和运用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过程,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项目作品的展示又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2 教材贴近生活,提供项目来源
各版本物理教材中素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栏目的设置既贴近生活又富有时代气息,为项目选择提供丰富来源。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有一个“科学世界”栏目,向学生介绍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以此为来源,设置项目“超声波测距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亲自探究过程中体会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3 符合认知规律,提供项目动力
杜威认为教育是要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和技能,来适应生活环境,鼓励学生“从做中学”。初中生善于观察和实践,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义务教育阶段又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较长的探索时间,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并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为项目教学提供了驱动力。
3 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步骤:项目导入、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展示。项目导入是教师为学生创建项目学习的情境,采用开放性的问题、有争议性的话题或跨学科内容等作为项目素材。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后,明确项目目标和研究重点。项目设计是学生根据项目研究目标及重点,所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法和步骤,包括调研内容、研究或实验方案、时间分配、成员分工等。项目实施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项目实施是根据项目计划的执行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项目监管工作,可由教师或小组组长监管和控制项目进程,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项目展示采取作品展示、实验报告、演讲讲座、情景剧等形式。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实施项目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施策略:
3.1 知识迁移策略
将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等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以“串联和并联电路”为例说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首先项目导入,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拓展到生活中的哪些电路应用了串并联的原理?如何判断?主要从家庭照明电路、家用电器电路、楼道灯电路、路灯电路、马路边牌匾上的彩灯电路、电冰箱中压缩机和照明电路等入手,探究它们如何应用的串并联原理?由此引出项目主题。其次项目设计,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探究实际应用中的电路原理,自主设计研究方案、画出对应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实施步骤及任务、成员分工、时间安排。再次进行项目实施,学生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模拟实际电路组装,并反复调试,达到应用效果。最后项目展示,各小组展示项目研究成果,对项目设计思路、实物电路及应用进行讲解,主要突出创新点。如果没有实物条件也可以以PPT的形式讲解设计原理及应用方法。
3.2 专题探究策略
对于某些章节或教材中部分STS的内容,通常应用性和可拓展的空间较大,例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章,虽然学生对其中原理还不能做到透彻的理解,但是可以通过项目研究使学生对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开发、能源的利用,以及能源利用与环保的关系产生感性认识。
首先项目导入,针对能源种类、能源利用与环保,结合当今社会热门话题“雾霾”“低碳环保”等,主要从“能源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太阳能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入手,引出项目主题,重在引导学生探究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项目设计,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研、实地考察,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再次进行项目实施,找出现有能源使用过程保护环境的方法,找出利于环保的可行能源的开发。最后项目展示,学生以主题班会或演讲报告的形式将项目成果展示给大家,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亲自践行环保理念。
3.3 习题转化策略
某些具有探究性的实验题,通常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将这类习题转化成探究项目,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还能使学生领悟到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亲身实践的好习惯。下面以某道中考实验题为例说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首先项目导入,问题情境是“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但实验后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引导学生猜想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并设计方案验证猜想。主要从马铃薯本身是否变化、盐水的密度是否变化等入手,探究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引出项目主题。重在让学生明确物体的浮沉条件。其次项目设计,指导学生根据猜想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步骤、设计数据记录表格等。再次进行项目实施,学生根据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论证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形成实验报告。最后项目展示,各小组通过实验报告或PPT形式讲述实验过程及结论。教师还可以将此项目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查找该实验结论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领悟科学探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4 结论
实践证明,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特性的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可行的,能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激发兴趣、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希望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不断研究和实践,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进行式教学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45-02
前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动机,一切学习活动都应围绕自然事物规律而展开。”由此可见,面对复杂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式教学对提高教育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一、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受教育改革的影响,初中物理教育教材、教育内容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验教育、多媒体教育、互动教育模式等先进教育方法被引入课堂教学。因此,现阶段物理进行式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选编上,还是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其突出的教学宗旨在于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锻炼学生探究精神。
二、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案例分析
2.1重在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初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主动寻找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声的物体,如铃铛、纸盒、铅笔等。上课时,学生通过这些物品的发生特征感受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特点,探索其传播的奥秘。“发声实验”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随着课件中蝉鸣、人说话时的喉结震动景象的呈现,学生会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上述案例充分说明,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通过巧妙的课堂设置和实验探究感知物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探究活动与实验活动一样,学生在认知教育内容时,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预判,这时候老师应充当导引的人,让学生在有效、真实的实验和探究中感知物理学习的乐趣和奥秘。因此,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不仅要突出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性能,还应从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上入手,提高课堂师生交流的互动性。
2.2循序渐进的探究性启发
好奇心是影响初中学生学习心态的主要因素,所以物理现象是进行式教学应突出的核心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将教学内容进入生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初三物理《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内容中,老师先不要重点阐述导体电阻的相关理论,而是先让学生观察电阻定理实验演示器上的电阻丝的运行状态,以及电流、电压的变化。并提出针对性问题,如:“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导体通过电流、电压的影响如何?导体电阻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学生会针对这一探究性内容产生若干联想,这时候学生应采取控制变量法的方式分别对不同材质、长度、横截面的导体进行电阻阻值测验。
通过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会重新认识导体电阻的变化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引导方式,如果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项目,只在一旁做指导即可,如果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则老师应带领学生对教学课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2.3融合先进的探究思想
在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一课中,教材讲到冬天玻璃窗上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冰花,这些冰花是在玻璃窗的里面还是外面,引用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以创建一个特殊的探讨话题,让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针对这一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在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先进探索思想会融入其探究体系当中,帮助其完成多项探究任务。
将探究思想融合到现实教学中去,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其学习方式,优化其思维模式。因为,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过程都属于探究过程,都能表现出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价值。从未知探究中,老师利用探究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困难中找到突破口,在思维上确立正确的思考方法,这种创新性教育模式对进行式教学具有高度指导意义。因此探究式教学不一定非得要有实验活动,但是探究的思想,却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以实现。讨论式学习、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规避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弊端,丰富教学课题内容的设计结构,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与此同时,将探究式教学课题引入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中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多项开放式教学任务,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有效、快速地解决教育与学习问题。
结论
通过上文对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兴趣,将兴趣放在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首要地位,并根据教学课题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设置一些内涵丰富、思想先进的探究性课题。让学生在问题中找答案,在教师引导下发现学习物理知识的真谛。
[ 参 考 文 献 ]
[1]陆建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J].技术物理教学.2013(0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问题;教学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与配备的课时相矛盾
一般情况下,初中的物理课时是按照教育局规定课时标准执行的,但是,实际的教学内容往往要规定多余的课时。这就使得教学工作异常紧张,这样就会出现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物理课程的课时本来就少,加之各个班级的人数较多,物理教师根本就没有精力为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也不多,所以就造成了学生的物理成绩普遍偏低。
2.忽视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学科边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是以应试内容教学为导向,学校也是以此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这就为物理教学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物理学科考试分值较少,学生学习比较困难,所以,成绩普遍偏低。学校的领导将更多的关注放到了语数外这三门学科上面,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忽视。这就导致物理学科走向边缘化。
二、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策略
1.完善实验设施,强化实验教学
第一,学校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增强实验器材的配置要求,提高实验设施的配置标准,完善实验设施。第二,采用新课程教材,建设和改进实验室,增加实验课程,切实完成“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等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第三,加强对实验经验的总结归纳,提高实验创新能力,组织物理方面的骨干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改进实验,设计出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验方案。
2.以等级学科模式加强对物理教学的重视
一方面,对中考实行等级学科模式;另一方面,加强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采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防止物理学科被边缘化。
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时候,务必注意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不仅要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兴趣教学当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多开展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在自己亲自参与的情况下,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物理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出物理学科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应顺应当前的教育趋势,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贵,高红粉.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
杨勇诚:你好!2000年,我当时任职的学校成为“中德合作促进基础教育项目”的推广学校,在德国专家的几轮培训中开始接触到项目学习。此后,在德国专家和苏州教育学院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在劳动技术教育领域尝试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活动。2002年,苏州市整体进入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开始用项目学习打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个领域”。2005年,我们又在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综合性课程中实施项目学习。这些教学实践活动虽然搞得有声有色,但是没有涉及到中考课程,因此,项目学习能否提升教学质量仍缺少说服力。然而在一些中考课程中实施项目学习,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选择。遗憾的是,由于轮岗,我调任盛泽第二中学工作,一些基础性工作需从头开始,不具备在各学科教学中大规模推行项目学习的条件。2009年秋季起,我只是在自己任教的学科(初中物理)中尝试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
本刊记者:杨老师,您多年来一直研究项目学习,您觉得它有哪些优势?100年前杜威的教育改革已经形成了项目学习的雏形,100年后我们重拾项目学习,您觉得意义何在?
杨勇诚:关于项目学习的优势,许多专家在贵刊已经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我作为一名具体实施者、操作者,再谈四点体会:一是推进两项整合,生成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课程,即推进了物理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强调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亲历、体验、感悟和建构,这样的整合具有独创性和合理性。通过项目活动推进了物理课程中相关知识点的重新整合,按照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来组织学习,打破了物理课程按照学科逻辑编制的传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架构起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的时空,将物理学习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中来。三是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在项目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融入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是学习共同体的一名成员,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促进者,从而构建起多元、立体、互动的交流形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四是改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方式。由于物理学习融于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之中,有了任务的驱动,有了行为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100年前美国的杜威进行的不能说是一次完美的教育改革,但是杜威的教育主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活动。今天,我们尝试项目学习,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杜威的做法,而是要结合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要结合人的发展,用杜威的教育主张和100年来好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来改善我们的教育,改良我们的课堂。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中国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不能盲目地、简单地用一种诞生于西方社会的教育方式取代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一句话,今天实施项目学习,就是给我们传统教育植入“新基因”,丰富教育的内涵,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
本刊记者:基于项目学习的初
中物理教学在实施中有哪些核心要素?在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您是否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否作一简单介绍?
杨勇诚:实施项目学习的核心
要素主要是四个:一是任务,项目学习是以任务来驱动学习的。任务即项目,它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制作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为内容来架构的。任务不一定直接指向课程学习的目标,但是它将课程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寓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它是项目学习中的最核心要素。二是活动,项目学习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的,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途径的。活动是项目学习的另一要素。三是情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物质层面,即教育环境,学生身处其间的物质的、外在的、客体的东西;另一个是精神层面,即学生的心境,是学生在与周边环境、教育资源和相关人员之间互动时的心理状态。既可以是显性的,如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学资源的呈现等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如人际关系、合作程度等等。这里说的情境主要指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环境,这种情境尽可能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或者是略加提炼的真实场景的“片段”,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具真实性的学习经历,又能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社团之间的合作。四是产品,即学生项目学习的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就是指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它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比如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实验方法、探究方式等等;二是形成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生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成果既可以是物化的东西,比如一件学生制作的物品、一份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一块展示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展板、一个专题网站或网页等等;也可以是非物化的东西,比如一场报告会、一台歌舞晚会、一次辩论会等等。既可以是总结性的汇报,又可以是体验性的实践,比如当一回报告会的主持人、展示会的讲解员等等。产品是项目学习标志性的要素。
我觉得,项目学习是将课程学习寓于完成具体任务的活动之中,具体任务的真实性就决定了项目学习过程的多样性,所以很难总结出一套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对项目学习的实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如图1所示),也算是教学规范。这个流程可能是一堂课的架构,也可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实施环节,还可能是一个阶段学习的安排。
本刊记者:刚刚您说到项目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项目任务,能不能谈一谈作为普通教师如何来设计项目任务呢?
杨勇诚:好的。学科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寓于学生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之中,所以设计项目任务是项目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项目任务要体现可行性,即学生通过同伴合作能完成得了的;其次,项目任务要体现真实性,来自学生真实生活的问题、现象和事例,通过活动要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项目任务要体现挑战性,要有一定的难度,太容易完成的任务,激发不起学生的挑战欲望;第四,项目任务要体现教育性,即必须包含学科课程的相应学习目标,否则就不是“基于项目学习的某某学科的教学”,而纯粹是学生的自由活动;第五,项目任务要体现开放性,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和教室之外的课程资源建立起了一种甚至多种联系,让学生的学习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项目任务可大可小。大的项目任务可以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编排,重新整合教育资源后展开教学活动,甚至可以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比如,“研究影响电烧水壶的电热转换效率的因素”,这个项目任务就包含了热学知识和电学知识。小的项目任务可以对一堂课的结构进行改造,乃至对一堂课中的某个环节进行优化。比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欧姆定律的应用》中有两道例题,一是串联一个多大的定值电阻,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分压原理);二是如何测量导体的电阻值(伏安法测电阻)。我们设计的项目任务就是“制作一个定值电阻,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再比一比哪组制作的定值电阻最精确,引导学生去探讨、寻找测量电阻值的方法,通过“产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伏安法测电阻”。我觉得作为普通教师,可以从“设计一个项目任务,优化一堂课”做起,既不难,又实用,易操作,趣味浓,慢慢地积累经验,逐步把项目任务做大。
本刊记者:你们在基层学校开展
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否谈谈具体的操作策略?
杨勇诚:在操作层面上的实施策略,我们总结了五条:一是师生共建的课程。项目学习的最大资源就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二是动态管理的课时。项目学习是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不会只局限在45分钟,学习空间不会只局限于教室,学习的内容不会只限于教材上罗列的东西。所以,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根据活动内容需要,课时合合分分应该是十分平常的事。这就要求学校对课时实行动态管理。三是立体感知的课堂。通过项目来调动学生的眼、耳、嘴、手、大脑等器官,让学生整个身心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四是师徒结对的课型。吸收了在传统师徒制中那种师徒在真实的劳作中边干活儿边授艺的做法,构建多向立体型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一个“产品”的制作,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组织师生、生生多边活动,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五是多元激励的评价。因为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经验在项目学习中承担不同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是多元的,是发现学生长处的,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扬长补短式的评价。
本刊记者:杨老师,实施项目学习究竟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了什么变化?中考物理成绩得到提升了吗?
杨勇诚:我们尝试项目学习的宗旨不是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品质。我们做过一些师生访谈、问卷调查、教学观察等工作,实施项目学习后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比较有三大显著差异:一是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且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能持久保持。因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有展示自己智力强项的机会,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可能,都有彼此分享经验的条件。二是学习情绪更加积极主动,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他们的智力强项、已有经验和兴趣热点领取任务,承担角色,在活动中人人有事可做,个个手脑并用,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环境都激励着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当前的学习之中。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每个项目任务都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实际问题展开的,实施项目学习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深刻性、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我们也跟踪了学生的考试,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项目学习虽然没有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没有因为实施了项目学习而下滑,就考试而言还是属于正常状态。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学习对学习后进生的激励效果比优等生更为明显。
本刊记者:在现行教学评价制度下,将项目学习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最大的困难和短板在哪里?如何补救?
杨勇诚:在现行教学评价制度下,我们尝试项目学习确实很难。我们每次与专家、同行交流,总会被问及:你们是不是整个物理课都是以项目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每个学期开展几次项目学习活动?实施了项目学习,教学秩序怎么保证?教学质量怎么保证?等等。我个人认为:世上找不到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同样也找不到能解决教育教学所有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项目学习,对于人的认知过程而言体现出整体性。但是对于学科而言,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是碎片化的。所以,我们在实施项目学习的同时,也不排斥其他教学方式。适合项目学习的,就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适合讲授的,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精讲细辨,不做因噎废食的事。其次,对于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通过阶段性复习等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整体化。我个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实施项目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应排斥其他的教育方式。一是任何教学方式都有“短板”,扬长避短,力求教学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二是并非不是所有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都能找到合适的项目任务,牵强附会往往是事倍功半。
本刊记者:教学实践表明,项目学习可以被成功地引入初中物理教学。您认为,项目学习能否进一步向其他学科推进?如果可以,哪些学科可以优先考虑?
杨勇诚:根据我们10多年的教学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必要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单独赋予课时,完全可以通过项目学习,将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和社区服务统整起来。最近,我们着手设计有关“水环境的研究”,统整一学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课程艺术、体育等,可以通过合班上课的方式,让学生选择项目来学习。比如,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周课时为3节,其中一节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项目学习,将阅读、课文赏析和二次作文统整在一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中语文课每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只要教师设计好活动,用项目学习来实施也是得心应手。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和历史、社会等人文课程,我们也借鉴了物理学科的经验,尝试开展项目学习。同时,为进一步推进项目学习,学校在管理上也做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和阅览室,学校的阶段性活动也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分配给教师和学生等等。我个人是因为对项目学习感兴趣才积极实践,但是基于当前的教育环境,不是所有教师都乐意尝试,因为实施项目学习,毕竟要让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有更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校长的意志不能强加给教师,否则,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刊记者:说到教师,请您介绍一下参与项目学习教学的教师的发展情况。
杨勇诚:教师的工作本来就是一件创造性的劳动,但是为了应付高考、中考,教师的工作就沦为简单劳动。年复一年的重复劳作,容易使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很多人产生职业倦怠。参与项目学习教学的教师,面对的是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参考的教学,一切教学资源都需要自己去寻找,所有项目任务都需要自己去设计。一句话,项目学习是教师重返创造性劳动的平台。教师的每一项设计都是一次创新,这就给了教师无穷的成功体验,使教师的生活更加充实。课堂变得越来越亮丽了,论文接二连三地出来了,赞誉接踵而至了……教师在“玩转课堂”的时候,也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在我们的团队中,就出了两个江苏省特级教师。套用一句话――“改革才是硬道理”,只有教育改革,教师才能找到专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本刊记者:您在今后的教学中,准备如何进一步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或者您还有什么好的研究方向?
杨勇诚:过去,我们主要的关注点是项目学习的方式怎么来架构。刚刚我说过,我们不能照搬杜威他们现成的东西,那么我们自己的东西又是什么呢?通过几年实践,我们有了一些经验,当然这些东西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目前,我们的学生在项目学习的环境中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换了其他的学习环境,还不能将项目学习中的状态迁移过来。后续实践与研究的重点
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可能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做总比不做要好。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本刊记者:杨老师,您可能知道山西省在晋中市的榆次、太谷和灵石三个区县开展项目学习教改实验,对此,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杨勇诚:当然可以。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首先要向山西的同行致敬!由于山西的教改实验是区域整体推进,所以在教育大环境上应该可以扫清障碍。但是最关键的是教师,要让安于现状、重复简单劳动的教师跃上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舞台”,还要在这个“舞台”上舞枪弄棒,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要培育教师整合资源创编教材的能力。项目学习是基于学生经验展开的教学活动,不会有结构化、逻辑化的现成教材,需要教师自己去设计创编。叶圣陶先生说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精彩的例子应该在教师的实践中孕育生成。二是要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项目学习的教学空间不再是传统的教室,教学过程不再是“师讲生听”的单一形式,课堂如何做到“形散神不散”,需要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能力。三是要有善于发现学生智力强项的能力,促进学生扬长补短,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智力强项往往是潜藏着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合适的角色、承担适合的任务,各种智力强项就会显露出来,教师要善于发现、充分利用,让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绪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
摘要:物理是初中的一项重要教学项目,既是一门实用学科,又是一项实验学科,也是一项研究学科,做好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的错误以及教师对于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一定的认知感,致使初中物理一直处于一个“副科”的地位,教学效果一直不好。在笔者看来,想要做好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观念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 物理 教学 有效性 积极性 培养 兴趣
一、教师要重视物理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笔者看来,初中时期学校教学的任何科目都不是毫无目的的设置的,也不会存在“主科”与“副科”的差异,所有的学习科目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而设立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设置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课时较少而忽视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反而应该积极的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由于课时较少,大部分教师都是一人带3到4个班,所以很多教师为了图方便,在备课的时候只做一份教案,在各个班级进行同样的授课。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一种失职。班级之间纵然有很多共同性,学生学习的知识也都一样,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比如学生综合素质、班风班纪以及课时的不同,这都会对于教学产生各种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时间,定制不同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进而更好的进行学习。所以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教学科目,重视自己的所教班级,在日常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学习、多总结,以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教师要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新课改确立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由此造成了很多教师就放弃了自己的教学主动地位,大部分时间都由学生自己学习,这就造成了“教学的课堂”成了“自习的课堂”,学生由于没有自己的学习目的,对于课本的知识大多是茫然失措,不知该怎么办,不知道该如何学起,甚至还造成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兴致不高,在物理课上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纵然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更要重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的培养,如果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学习其他的知识,那么这个教师无疑是失败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在笔者看来,除了日常重视课堂的导入技巧之外,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不断的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科目的趣味性以及教师的魅力。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显得比较随和,经常在课上课下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对于教学给出自己的评价,或者采用小纸条的形式对教学的建议进行阐述,以便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兴趣点,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初中物理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整体,是由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构成的,每节课所讲的知识、所做的实验其实都是在一点点的构建这个知识体系,而在大部分学生眼中,物理知识是比较零碎的,而如果放眼看来,从大的角度讲,就可以发现物理的知识体系是相连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知识体现,以便学生能够从大局出发,着眼于全局,实现学习的有效进行。物理知识既形象具体又抽象模糊,学习和应用既需要感性又需要理性,需要培养观察、联系、设想、推理、动手能力,强调思想方法、技巧,现象多、概念多、公式多、研究对象和问题千变万化是它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中学物理的知识缺陷主要出在“现象、概念、规律和应用”四个环节,主要在于学习不得要领,基本知识要点理解不到位,物理思想方法掌握不到位,应用方法技巧训练不到位。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知识技能,我给学生构建了一张知识总表,表中围绕现象、概念问题,主要划分现象、结构、状态、过程进行罗列;围绕规律问题,不但列出基本公式,而且划分特例、力、功和能、图象进行单列;围绕应用问题,则主要是收集平时教学训练强调的一些解题方法技巧及分组实验进行罗列。通过这一梳理罗列,物理学的现象、概念、规律和应用的要点及纵横关系得到了概括,所谓“力学是基础,力学和电学是重点”也一目了然。
四、教师也要采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启发式教学法,也有现代的如多媒体教学法等。传统的不代表落后和低效,现代的不代表先进和高效。每一种教学方法总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关键在于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只有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物理用语,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对于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物理实验,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对于物理计算,可以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对于许多微观的物理领域、物体运动的动态变化过程,很难通过语言、挂图等一般的教学媒体来达到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微观世界运动,借助多媒体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使以往复杂的、难以做到的事,一下子就变得简单和容易了。
五、教师也要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初中物理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促进有效物理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生从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有效的物理教学活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新教育认为,课程即生活,课程即环境,课程即机会。初中物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但实际教学中,我们远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生活经验,缺少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实验性、探究性,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基于对当下物理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我校提出了初中“情智物理”的教学观点,让学生过一种情智交融的物理学习生活,开启了初中物理“1+X”课程的研发之旅。
二、“1+X”课程目标
让物理学习融入生活;让物理知识拥有温度;让物理实验触发好奇;让物理探究启迪发现;让物理课程丰富经历。
用心感知世界,用手触摸科学,
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深刻共鸣。
三、“1+X”课程架构
初中物理“1+X”课程,“1”是义务教育物理国家课程,“X”是校本课程,“1+X”是指在卓越实施初中物理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养成科学思维,进行实验探究,具有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提升、拓展,生发出校本课程,有“文学中的物理知识、地理中的物理知识、生物中的物理知识、体育中的物理知识”等学科渗透类课程;“趣味物理实验、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课外实验创新活动、科技作品创新活动”等实验拓展类课程;“学科拓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实践类课程;“物联网下的比特实验室、STEM教育实验项目”等研究性学习类课程。
四、“1+X”课程实施
(一)初中物理国家课程的卓越实施
1.实施原则
①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融合
学科立场,就是指尊重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物理教师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教好了吗?注重了观察、实验、思维活动了吗?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符合学习物理知识的实验环境了吗?学生实验,为学生能力发展和科学方法的建立提供重要途径了吗?
学生立场,就是尊重初中学生的生理、年龄、心理、思维特点,尊重差异,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否学会了、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兴趣与信心,活动参与是否主动。
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的融合,就是要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统一,学科立场服务于学生立场,在学科教学中确立学生立场。思考学生懂什么、怎么懂、是否悟
懂了。
研究教材的“知识序”,研究学生的“认知序”,整合成为教师自己的“教学序”。遵循教学认知规律,进行科学教学,带领学生进入享受物理学习的境地。
②情感与智慧融合
把自己当学生。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出发,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走进学生的心田,不用成人的思维包办和代替。
把学生当自己。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具有一定的学习思维能力的人。凡是学生能够做到的,就放手让学生在设计中、探究中发现问题,突破障碍,解决问题。
把学生当学生。学生毕竟还是学生,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稚嫩的,教师要关乎学生的心理感受,以表扬、肯定、鼓舞为主。
把自己当自己。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具有灵魂、有信仰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憧憬未来,有梦想追求的人,进而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成功的一面。面向他人的教育与朝向自我的教育相互转化,到达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做最好的自己!
2.课时安排
按照初中物理课程实施每周基本课时3节。教材、教参、课标预设的课时都是基于所有学生的基本现状而定的,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对教材中的课程、课时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以学生最熟悉的水为例,讲自然界中冰、水、水蒸气的三态变化,让学生整体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系统,进而再去学习每一种物质的物态变化发生的条件、特点。再如,电学教学,我们一改“原来先讲概念,再去实验室”的做法,变为直接走进实验室,相信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做中学,做中悟,生成概念,增加实验的机会。
我们拿出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用于开展物理知识的拓展延伸。同时,对物理爱好者,另外开设每周一课时自主选修的物理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双休日在家时间,不作统一规定。
3.方法变革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方法显性化,学生优先化。”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实验情境中,让他们主动去经历智力的探险。
学生思考“五个点”:
起点:衔接学生的已知,架起学习的“心”桥;
趣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做中学”生成知识;
难点:琢磨学生的难点,回归学生思维的起点;
重点:注重学生的能力,多变“教”与“学”的方式;
盲点:关注学生的差异,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情境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核心引导思维,情境与思维同步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
情境创设“五突破”:联系生活,创设学科情境;引发冲突,创设愤悱情境;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激活知识,创设应用情境;学生参与,创设生成情境。
在情境中,给予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学生做对了,说不定只是模仿;学生做错了,绝对是他的原创。学生的错误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太顺的课不一定是好课。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还学生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全班学习。
课堂教学五个“真”:创设真情景;引发真问题;进行真探究;投入真情感;追求真智慧。
例如,磁场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可以这样教学:
第一步,直观演示,引出概念
教师演示:磁体靠近系着棉线的回形针,回形针被吸引并悬在空中不会掉下。当用铁板隔开磁体与回形针,看到磁体对回形针没有作用,回形针掉下来;再做实验,当用薄木板或玻璃隔开磁体与回形针,看到磁体对回形针还是有作用,没有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比实验中,引出磁体周围实际上存在着特殊物质――磁场。
第二步,类比迁移,认识概念
有学生不理解,就用学生明白的话类比学生不明白的道理。运动的地方叫什么?运动场。买菜的地方叫什么?菜场。这种“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老师喜欢学生,学生喜欢老师,师生之间有没有情感?有,我们称之为――师生“情感场”,师生“情感场”确实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磁场”同样如此,看不见、摸不着,但在磁体周围确实存在这种特殊物质,学生一步一步心领神会――磁场概念。
第三步,学生实验,理解概念
千言万语说不清时,亲自实验,眼见为实。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动手操作,将条形磁体放在桌上,然后把小磁针依次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位置,观察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并把此时小磁针指向画下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发现不同地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是不同的,顺理成章生成“磁场它是有方向的”。这一切不是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学得有“据”有“证”,有“情”有“理”,有“知”有“味”。
活动: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通过瓶盖上扎的小孔均匀撒一些细铁屑在条形磁体周围,当学生亲自实验看到此景,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惊讶声,为什么铁屑会出现这种分布?再请学生把感知到的情景画下来,给画出的曲线加上箭头。这些带有箭头的曲线,就可简单而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和方向。这样的曲线给它一个名字――学生异口同声说出“磁感线”,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心里已有准备接受这个新名词。
如此一来,顺理成章,融会贯通,知识就有了生命,它就不再仅是一个枯燥、死板的概念,它就会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
概念规律建立得有“知”有“味”;实验探究过程得有“据”有“理”;知能体系复习得有“感”有“悟”。不管哪类课型,其基本流程都可以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互动生成、反馈检测、总结提升”来进行总结,但对成熟优秀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不强求统一模式。
(二)基于校本的课程拓展开发
1.学科渗透延伸,拓展物理学习内容
学科拓展延伸,分两类,教材内容上未涉及的,但现代科技发展更新的内容要作相应补充,如《家用电路与安全用电》中“熔断器”增添了“空气开关”等;有些问题教材未作深入阐述或未阐述,但在学生探索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如光学中我们补充了“3D眼镜”是怎么回事。
以班级为单位,自选班级物理达人和计算机兴趣小组成员共同组成编辑组,自编物理小报,有物理论坛、决胜千里(学法指导)、思维体操(物理实践与思维训练)、物理大观(物理学前沿与物理学传略)等栏目,同学兴趣盎然,激起了学生探索物理的浓厚兴趣。有手抄报,更有电脑绘制版的,信息技术支撑、网络学习,为学生打开了自由学习的创作空间……
我们干脆在每一章学习结束后,布置学生小论文写作。《声》学完后布置了“掩耳盗铃”、“隔墙有耳”;《热学》一章完成后布置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机械运动》一章教完后,布置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力学学完,布置了“假如没有重力,假如没有摩擦力,世界会怎样”……从谚语、古诗词、成语中的物理知识,又发展到运动场上的物理知识,厨房里的物理知识,地理地形地貌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论述。学生所表现出的探索和写作的热情连老师都会刮目相看,从物理到其他各学科的渗透、融合,到对自己学习态度的再认识,最后同学们甚至还上升到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只要你给孩子一个支点,他就能用杠杆撬起整个地球。
2.主题性活动,丰富物理学习生活
每周安排一节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书本上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例如,初二的小孔成像、望远镜与显微镜;初三的简单电路设计、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组装电动机模型等。从教室走向校园,从校园走进开发区热电厂、自来水厂,走进身边的企业家、科学家等,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收获,如《能源环保与科技进步》《煤宝宝在环保电热厂的一生》《探究身边的水》《国际最先进的电焊技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关节》《仪表数据的实质解密》等。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整理,学生基本确立了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与技术四大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每一个活动领域内设计了相关的活动,提供了一些成型的可供老师、学生参考的活动案例。部分案例也入选了《南通市初中科学活动课程》。
每周社团活动时间,物理兴趣爱好者自己选课走班,其中物理学科有学科知识拓展学习类,趣味物理实验拓展类等。
3.研究性学习,培养物理探究能力
经过上述两项课程拓展活动的培养与熏陶,物理爱好者慢慢脱颖而出。对于学有余力,且痴迷于神秘的物理世界的同学,我们物理特色教师还给他们量身定做了“研究型学习”的方案。
一种方案是让喜欢走进比特实验室的学生,自由想象,研究创造自己的物联网传感电子理想
作品。
另一种方案是从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出发,活动设计
的素材要紧扣教材进度,尽量要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型化的试题。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主要利用课余时间,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延续综合实践活动或社团活动的相应话题作深入研究学习。并把研究过程都记录下来,通过电脑技术制作成视频影像资料。如学生作品有《水垢的克星》《有趣的实验――瓶子赛跑》《探究衣服布料保温性的差异》《生活中的静电》等。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家长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4.举办科技节,搭建学生展示大舞台
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邀请中科院院士、教授专家走进校园,为全体学生作科学报告、讲座。学校成立校级少年科学院,设立“学校 ― 年级 ― 班级”三级管理制度。组织科技爱好者,参观省市级科技馆;组织物理小达人,参加国内外的科技活动。利用当地资源组织孩子们做一些适合初中学生自行探索研究的物理课题、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及主题竞赛等活动,在科技节的闭幕式上,一展学生的各类活动成果,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扩大学生学习物理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启迪学生的思维,感受生活的美好!
五、课程研发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