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一体化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东北地区为我国“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基地,而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的主角深入,我国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已有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所留下的各种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到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各地区的各种资源予以整合,通过联合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样一来,能够使东北地区完全打破传统体制束缚,从而探索出一条新式发展道路。
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界定
通常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因共同利益需求,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发展的优势,在此区域当中,将各种生产要素予以合理化分配,协调合作,切实提升整体区域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三、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的形成
1.发展目标
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我们必须要制定诸多相关规范,利用诸多协调对策清除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因此,我们要制定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要求与目标都是有很大差别的。现阶段,从整体上来分析,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改造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问题还十分显著,所以,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突出重点工程,有计划、分阶段实施目标。
2.主要内容
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由于当前东北地区依然处在经济改革时期,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振兴东北战略影响下,东北区域经济体制改革速度逐渐加快,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增加就业机会,使东北地区经济呈现稳定增长。而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则为振兴东北战略的延伸,因此,在此区域中的各个行政主体既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又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主动性,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由两方面扩展区际间各个领域分工以及合作。
三、影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发展影响
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分工协作相对缺乏,尤其是产业同构现象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因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有很大相似特性,因此,使得东北区域的产业同构现象十分显著,但是,各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体是相一致的。一般来说,东北地区将发展重点放到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这样一来,将区域中优先资源都消耗到重复建设当中。另外,相同的产业发展重点又会浪费大量资源,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2.各种机制的影响
当前,在东北各个省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只是首先考虑到各自省份的眼前利益,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核心竞争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机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
四、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1.及时更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们要及时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首先由思想上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增强区域合作意识,各个区域间都进行要相互补充,以便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优势。并且,在合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以便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发展。
2.建立适合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系
政府部门以及其它部门要督促各个区域主体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并且要对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政策、保障机制等诸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产生影响影响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因此,要结合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创新区域协调方法,从而加快我国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涉及到的内容非多,但是,因受时间与能力限制,文章研究还存在大量不足,所以,在加快对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未来学习和研究当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国东北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董亚红: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4):47-48.
[2]林 森: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0):122-124.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世界贸易组织 促进作用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然而,“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是近年才出现的。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动因
与全球性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兴起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因――各类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设定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都要高于WTO谈判的目标,各成员从中获得的自由化利益也必将高于参与全球贸易体制的效果,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削弱或消除贸易壁垒,形成了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W T O的促进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区域经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根据WTO测算,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与GATT时期年均通报3个的速度相比,向WTO通报的新区域贸易协定以年均11个的速度增加,十年来间新通报增加的区域贸易协定共计有196个,其中仍然生效的有132个。从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国家和地区来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至少是一个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这样世界上有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的“双重成员资格”。从这点看,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但密不可分,而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构成双方相互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从长远和总体来看,集团化趋势所产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能阻止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相反,由于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水平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合作水平要高,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阶梯或中间环节。换句话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WTO健康良性发展的助推力,可以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具体如下。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目标一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协调各成员之间的立场和利益,消除成员间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以实现区域内各国福利的最大化,促进自由贸易。这一目标与多边贸易体制――消减贸易壁垒,促使贸易尽可能自由流动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热潮强化了目标的一致性,突出表现在:一是以APEC为代表的新兴区域经贸集团公开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强调以亚太区域为基础推动全球经贸自由化。二是RTAs(区域贸易安排)与WTO共同应对非关税壁垒。目前,RTAs的迅猛发展,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和经济全球化一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截至2007年7月,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并已生效的区域或双边贸易安排达到205个,一定程度上实现了“RTAs驱动下的贸易措施自主自由化”,这本身促进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动一致性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RTAs构建基础的拓展和深化使得更多的国家在诸多方面都有了共同利益。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多为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涉及成员的数量要远远小于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各成员之间就贸易自由化进程达成一致的难度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在小范围内更快地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如果世界各国首先在小范围内达成一致,那么坐在WTO谈判桌前的代表的数量就可以下降,从而有效地降低多边贸易谈判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反之,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规模较大,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程度的进展必然会有很大难度。而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组织由于参与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的成本较低,可以相对顺利地启动实质性的合作进程。这实质上也是一种降低广义的交易费用的过程。这种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本身就是多边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以迂回推进多边贸易谈判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AFTA和APEC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加、日、欧在关税和市场准入等议题的谈判,使得历时近10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在1993年得以圆满结束。
3.区域经济作为多边贸易的先行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奉行“最惠国待遇原则”,而实行“非互惠原则”,并体现“授权条款”的精神,这样的理念使得经济合作组织内的国家更易于达成协议,开展自由化贸易,从而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发展。当前,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难度较大,前进步伐缓慢,因此,越来越多的WTO成员国开始尝试通过RTAS来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应该说,在推进贸易领域的自由化方面,RTAs是WTO的先导。区域安排可以为全球行动提供准备和经验,同时容易协调各参加方的立场和利益,使有关参加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时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在小范围内予以实现,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有益的经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漓高,郑昭阳,齐俊妍.全球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吴朝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张莫,王云.多边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良性互动[N].经济参考报,2009-07-06.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1.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被广泛引用并得到首肯的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在1961年提出的定义: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而经济学家弗历次・马克鲁普则批评:它的主词是经济一体化,都只说明不同国家加入一个经济集团;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后者又分为区域性的和次区域性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也不同意经济一体化作为过程和状态的解释。
2.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念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是比较全面的总结国外关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并且阐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个层次是运用相关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较全面的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或者对OPEC或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进行效应分析。
二、欧盟和APEC特征比较
1.动力机制比较――制度与市场
欧洲国家的相对同一性是建立制度性一体化框架的关键因素。欧共体成员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近,贸易政策基本一致,相对容易就融合。欧盟拥有紧密的制度性联合和较强的组织机构,成员国政府通过签署条约对其在一体化集团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应的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超国家机构共同决定一体化的发展。
与欧盟相比,亚太地区包括众多经济体,它们不仅社会制度不同、经济运行体制相异、发展水平悬殊、贸易政策难协调,而且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非经济障碍,难以寻求统一的“价值”或“理念”。A P E C 以自发形成的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而产生,这种以市场为动力的一体化,绕过了影响贸易、资本流动和其他经济交流的制度和法律障碍。A P E C 成员在保留自己的前提下消除各种壁垒,形成市场的扩大和客观的融合,其一体化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成员之间以松散的形式进行经济合作。
2.运行机制比较――开放与封闭
如果一体化组织的运行通过谈判机制来完成,该组织往往以对内的开放和对外的封闭为特征。在谈判机制下,欧盟给各成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以成员间彼此消除壁垒、开放市场、甚至出让一部分为代价的,因此具有排他性。这将减少成员国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经济往来,从而产生了封闭性。
相反,如果允许成员通过特定的协商机制来确定经贸合作的共同目标,并在实现这些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那么一体化组织在对内开放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外开放。
3.组织机构比较――紧密与松散
以谈判机制为基础而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一套紧密的制度性组织机构为各成员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谈判和仲裁场所。欧洲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色彩较浓,因而其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强度在各成员国的主动认可下远远强于A P E C 。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欧盟要求各成员让渡部分经济,由超国家机构统一调控。从关税同盟开始,随着一体化的深化,各成员让渡的相应增加,欧盟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结构紧密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法院和欧洲中央银行等。
在APEC协调的单边主义机制下,成员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虽然这种合作模式客观上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协调合作目标、合作进程和相互利益关系的场所,但A P E C 的组织机构完全不同于欧盟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它强调功能性合作,不需要让渡,是比较松散、约束力较弱的合作机构。A P E C 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它只设有一个秘书处,除财务管理外,主要是联系和协调各方面的活动。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展望
1.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起点和基点,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又有在当地经济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华侨。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盟关系得到了迅速改善和全面发展。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根据协议, CAFTA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CAFTA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CAFTA虽然已启动,但在8年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制度又不同,现阶段中国采取先让利与东盟的做法,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双方的全方位合作。
2.以中日韩与东盟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最终发展方向,积极推动“10+3”的经济合作进程
所谓“10+3”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就东亚地区的合作所进行的对话。当前中国与东盟在20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情况下,日本由于害怕中国在东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会加速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的谈判进程,促使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大市场形成。由于东盟国家的国民收入较低、市场较小,也只有当日本和韩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情况下,才能建立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相匹配的经济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组织的影响力和存在价值。日本虽然在这个问题上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但日本决不会在中国与东盟持续增强的经济政治合作中甘于寂寞,日本对中国一定会亦步亦趋。从长远看,整个东亚地区都具备逐步走向贸易自由化的基础和发展前景。
3.积极推动和参与亚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
一、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效果的判断依据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容是西安和咸阳两地对经济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整合两地资源,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和经济的共同发展。西咸经济一体化是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市场融合的一体化。判断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就是从两市各自产业优势是否得到更大发挥、两市作为一个完整区域,是否使不同地方市场主体的行为受到同一供求关系调节来判断,即从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来判断。
各地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市场后,会产生市场扩大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规模经济的利益,增强企业的实力。另外,市场一体化也会产生竞争效应,即促进区域间的竞争。市场分割与市场高进入壁垒的存在必然导致垄断的产生。在形成统一市场之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地方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据本地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不利于区内资源的配置和技术进步。各地区相互开放市场后,各企业面临着来自区域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压力。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发投入,进行科技创新,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市场一体化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判断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成果究竟如何,可以从西咸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着手。通过分析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是否得到加深,就会了解两市间的资源是否得到更该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两市间的经济一体化是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分析方法及实证研究
市场一体化与地方市场分割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目前,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中国地方市场分割程度。一是从贸易流量的角度,即利用区域间的贸易流量的变化来反映区域间市场的整合状况,可简称为“贸易流法”。二是从生产效率与产出结构等角度来研究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可简称“生产法”。三是从商品价格的角度来衡量市场的整合程度,可称为“价格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价格始终是影响市场供需与要素流动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无障碍的市场体系下,同质商品价格趋于一价。因为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即使要素流动存在障碍,若商品能够自由流动,商品的价格会趋同;而当商品流动存在障碍的时候,只要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商品的价格最终也将趋同。因此,可以用价格信息构造指标,以衡量市场一体化程度。
测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Samuelson 的“冰川”成本模型。模型的基本思想为:若两地的相对价格取值不超过一定的区间,则可以认为两地间的市场是整合的。这个模型表明,两地的价格Pa与Pb。既可同升同降也可一升一降,只要相对价格Pa/Pb的取值不超过一定的区间,可以认为两地之间市场是整合的。因为存在交易成本与历史的、偶然的因素,所以两地的价格最终不可能完全相等,而是在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基于这一基本思想,设Pat、Pbt是a、b两地的t时间某商品价格,p为t时间该商品的平均价格,不考虑交易成本,则两地的价格趋于平均价格时,两地之间市场趋向整合。换言之,若数列
(1)
随着时间变化而趋于收窄,则反映出相对价格波动的范围在缩小,两地间的贸易壁垒与障碍在减少,市场一体化程度在提高。
由于逐个研究单个商品的情况特别繁杂且资料庞杂,所以我们选取反映整个商品价格变化状况的价格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若没有地方壁垒、商品能够完全流动,则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将是一样(同升或同降),并会逐渐趋同,表明市场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我们选择西安、咸阳两市签署《西咸实施经济一体化协议书》的2002年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1996~2012年)两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来进行比较。之所以选择这么长的时间段来进行分析,是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西咸两市签署经济一体化协议前后两市的市场融合情况。为了更为科学的表示两市的平均价格指数,我们将两市GDP占西咸区域经济总体的比重作为权重。
首先,我们对两地历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做一个初步的对比。计算的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西咸两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较为一致。即使在两市未签署推进一体化的协议之前的很多年,西咸两市就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虽然两市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率上经常出现差异,但西安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时候,咸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上涨;西安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的时候,咸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下降。这表明两市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当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步”变化,并不能充分表明两市的市场具有较高的融合水平,不能充分表明两市就实现了市场的一体化。我们将两市GDP占西咸区域经济总体的比重作为权重,加入到西安和咸阳两地市场一体化的分析中来,看看VAR(Pij)的值究竟如何变化,这才能更进一步、真实的反映两地的市场一体化水平。
表1表示了西安、咸阳两市在两地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及两地的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更进一步的,我们计算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其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西咸市场一体化水平
从图2可以看出,两地在签署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之前,值较大,1997年时甚至达到10.2的最高值,说明两市的市场融合情况较差。直至2002年,两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都较差。2002年之后,在西安经济发展增速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西安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迅速增强,带动了咸阳经济与西安经济的快速相融。
三、结论与建议
上文的分析表明,西咸经济一体化在市场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西安和咸阳两市的市场融合水平很高,已经演变为一个统一的区域大市场。那么,西咸经济一体化还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制度与体制层面的问题了。这才是西咸经一体化中的深层次问题。
1.建立一个能够驾驭两市经济一体化的高层次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能够协调驾驭两市经济一体化的高层次组织领导机构,是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关键,也是解决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和利益分配博弈的重要条件。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中,应尽快成立相对独立的、能够驾驭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行政机构,以解决西咸经济一体化形成中存在的诸如利益风险、政府角色、目标不明确、制度性约束、资金投入等问题。
2.西安的建设及规划必须建立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上。关中—天水经济区获批之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因此,西安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西安的事情了,必须站在新的平台上重新审视自己,西安的建设首先要和大关中的建设结合起来,要放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背景上来,放在以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咸区域经济发展上来。新的形势要求西安必须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不仅西咸新区,包括曲江、浐灞、未央等西安城区的发展,都必须要放在这个平台上去考虑。今后10年、20年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工业现代化进程,都必须要站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去思考,然后再去规划西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作用;政府合作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55-02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政府作用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在于消除限制经济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通过协调和统一,形成最适宜的经济地域结构”。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并逐渐发展为互为补充、彼此依赖的发展系统,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地域之间由于内在的联系、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文化的交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二是指在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通过要素的流动实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作用机制就是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机制,是指政府为了应对各个经济体市场在配置资源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失灵”旨在通过政府行为管理区域公共事务、形成统一高效的市场而对区域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手段、行政措施、机构组织的功能及关系。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作用
(一)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尽管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区域经济体之间市场的条块分割、市场壁垒等仍然存在,市场无法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区域政府和地区单元政府的经济职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政府能够准确地掌握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发展现状,把握区域市场机制的缺陷,能够更好地以大局意识统领整个区域的发展,通过制定适合本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中长期战略规划,加强对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和经济主体发展的统一指导,从而实现区域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区域各经济单元政府也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规划细则,并能有效地在区域政府协调和指导下积极与区域内其他经济主体进行互通互联。
(二)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流通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统一开放的市场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区域范围内通常包含了多个行政区划主体,代表不同地域市场的利益主体,这就需要政府在各经济单元基础上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规范相关政策法规,适当取消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制度和政策规定,实施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规则,从而打破地域间市场壁垒,协调各经济地域单元的经济行为。
政府能够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构建适合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生产要素市场机制,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营造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注重市场契约精神的市场环境,为区域内生产、消费、流通、吸引投资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趋同,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经济单元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中的产业结构的雷同。这容易造成区域性重复建设和区域资源的浪费,并产生恶性竞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布局。
政府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政府能够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一体化政策,针对不同的地域单元具体分析其生产要素优势,加大对其产业发展规划的力度;其次,政府可以平衡区域内各单元的国民待遇,协调各主体的土地、税收、补贴、投资等政策,使其能在该区域内享受同等的待遇,进而避免了因为利益分配不合理造成的矛盾和恶性竞争;第三,政府能够建立起区域内经济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产业的整合与分工、集中与扩散,实现各主体间的优势互补。
(四)投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在区域内形成相对统一的市场,由此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和商品、服务的自由贸易,在统一的市场形成过程中,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政府能够运用自身的公共资源和行政能力,通过建设区域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起将各个地域单元整合起来的产业链,为区域要素的合理集聚与扩散提供发达的“绿色通道”。同时,政府通过建设一体化的信息网络设施,构建综合性的共享信息互换平台,为不同经济主体获得对等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保证。
(五)治理区域生态环境
政府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治理与保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这使得区域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不断增大,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带来巨大挑战。
政府能够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有效的责任分工,建立起区域生态协作机制、生态法制体系、生态治理协调机制,从而推进生态治理的成效性。制定有约束力的区域生态发展规划,强化区域内政府的生态协作意识,使区域内各主体达成生态合作共识,有效地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保证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部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利益交往愈发密切,每个行政主体都需要与其他主体进行生产要素的流通,同时与其周边主体共享公共资源与服务。由于资源环境与市场条件的不同,区域间的政府合作成为了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政府形成合作机制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家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不断完善和推进,我国的区域一体化模式由封闭式区域化向开放性区域化转变,这一方面带来了区域经济协作的不断深化,各区域主体之间逐渐发展成为相互依赖共存的战略伙伴,地区间的资源共享与协作分工所带来的依存关系不断加强;同时,这也使得区域主体之间的“综合优势竞争”更加激烈。政府之间形成的合作机制可以将政府竞争内部化,通过协调协商使区域内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合理地竞争与合作将竞争成本有效地转化为社会收益,政府通过共同分享收益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进一步协同发展,共同致力于“综合竞争体”的打造。
(二)区域经济体应对公共危机的必然选择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更是向全党发出的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动员令。实施西咸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产物。西咸两市地处关中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特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决定了西咸两市在关中经济区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0年以来,西咸两市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思路,突破思想羁绊,创新发展理念,敞开胸怀,主动融入,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西咸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产业一体同构,城市功能互补”的新阶段。两市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层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联一体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产业融合步伐明显加快,西电集团等百余家企业入驻咸阳;城建、交通、旅游、电信、环保、科教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扩大,开创了我国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实施电话升位并网的第一例。西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响亮品牌,被国家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日渐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不断深化合作交流,西咸两地才能优势互补,共生共荣。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的新形势,加快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我们应继续推进解放思想,以长远的目光审视未来、以开阔的眼界谋划发展、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合作,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两市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互惠互利的双赢格局。
一是在统筹规划管理上解放思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动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际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优势资源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合作的瓶颈制约,是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经过两市的共同努力,两地交通路网、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交通运输一体化初具雏形,但一体化之初确定的连接若干条断头路的目标仍未实现,致使一些核心路网至今没有完全连接,一些早期规划路段至今仍无法达到规划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注重前瞻性,超前把握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把两市作为一个完整的利益共同体来看待,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西咸一体概念”,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着眼整个关中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标等方面协同作战、统筹协调,打通产业开发、资源开发、旅游开发通道。加快接壤地带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控制修编,对西安未央区三桥镇、长安区高桥乡、咸阳沣河新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开发,同步建设道路、通信以及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无缝联接”,达到同城化效应。坚持把交通道路建设作为突破口,整合高速公路、航空、公交等多种资源,加快城市轻轨、地铁等项目建设步伐,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的规模和布局,促进区域道路同网、地铁同轨、交通同制、乘车同卡,推动形成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民间和企业的作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在加快产业对接上解放思想,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有效实现产业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是西咸两市实现一体化的核心所在。西咸两市应树立世界眼光,按照“依托西安、服务西安,开放咸阳、发展咸阳”的思路,科学利用西安发展的扩散、溢出效应,加快空港产业园、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等园区建设,积极打造西安三桥、高桥与咸阳沣河新区新的城市板块,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一是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支点,促进“经济强省”建设。利用国家“十一五”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在重点领整合引进一批大项目,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依据两市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有所为有所不为,甘当配角,主动补缺,大力发展下游产品、配套产品和关键零配件,把咸阳建成西安的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能源建材供应基地。二是以文化产业集群为龙头,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加强古都文化品牌的打造,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西咸文化产业应以文化旅游为主,树立“大旅游”的意识,构建与西安线路对接、客源互通的旅游网络,推动影视、媒体、出版、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再上台阶,把西咸地区打造成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三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加速“科教强省”建设。围绕培育高技术支柱产业,重点推进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高效农业的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和突出,主要表现在:(一)资本的国际化。其标志是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以国际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资本国际化,以国际信贷为重要内容的货币资本的国际化等。(二)生产的国际化。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拥有不同资源、工艺和劳动力的国家在更多更细的程度上进行分工协作,国际分工也日益深化:各国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整合中,更加紧密地与国际产业的更新和转移相结合,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统一经营网络。(三)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它表现在:跨国公司间的相互控制逐渐增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联盟更加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同类产品中更具竞争力的显然已是那些经过国际合作与支持的项目;国际技术转移、高科技产品的国际贸易以及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增多。在此以前,更多地从政治角度来探析国家主权的涵义也许是天经地义的,而如今,经济的触角已经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间的关系也从以战争手段掠夺领土转向以经济手段争夺市场。
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迅速崛起,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单元世界体系正在演变成为多元层次的世界体系。国家主权就是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管理自己的国家,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权。主权是国家属性的主要特征。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是开放、合作、互相渗透。由此,国家主权的排他性和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发生了碰撞。
最明显的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跨国公司以及国家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侵蚀”到国家的主权,使得国家在处理本国内外事务的时候,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都受到了制约。以跨国公司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飞速发展,到1995年,世界上已有约3.9万家跨国公司,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万家,国际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7万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拥有资产3.4万亿美元,一些跨国公司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和运营范围比有史以来任何帝国的地域更加浩瀚。跨国公司在各个领域向主权国家的经济主导权发出严峻挑战:由于拥有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庞大的管理组织体制,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已经并正在继续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趋向,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并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同时,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转移也被牢牢地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发达国家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着这些国家90%的生产技术,在跨国公司内部所发生的技术转移占全世界的80%。跨国公司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基础影响到主权国家的决策和利益,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更大的利润。无论对母国还是东道国都是如此。比如一些美国的大公司在把资金和技术向海外转移的时候,为寻求生产的低成本和销售的新市场,也不拒绝把部分产品“返销”到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会从中得益,在国与国的争议中,这些有利益关系的大公司未必会站在美国一边。同样,由于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严格而有效的控制,往往使得技术落后的发展中东道国处于被动的依赖地位,形成经济依附性发展,削弱了国家经济主导权。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通过经济手段涉入政治领域。远的,如1953年,英国石油公司在帮助推翻伊朗摩萨德政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的,如韩宝事件在韩国掀起的政治经济危机等。
众所周知的是,区域性组织以及一些国际性的经济机构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日益不可分割,这些国际性机构实际上已经深深地介入世界政治的运行轨道,对国家主权产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欧盟、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由此,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全球性问题将不可能由单个国家或国家间的合作来解决,那些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肯定会积极参与。这就必然导致国家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国际利益势必出现多样化和分散化。
当然,主权国家在面临这些矛盾与冲突时,并非是束手无策。首先,在当今,经济一体化趋势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符合时展规律和主权国家利益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单一的主权国家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经济实惠。其次,为了巩固国家主权,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国家宁愿付出某种代价——让渡部分经济主权,这种“让渡”是有条件的,即以不构成对国家主权的损害为前提。如跨国公司为母国带来可观的利润,同时,为东道国提供了急需的资本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国家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享有自主权,即经济一体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家之间仍以主权平等为原则。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以及相互依存的国家仍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这种主权让渡的“契约”。因为任何导致主权国家对“侵蚀”其主权行为作出反弹的因素都会反过来“侵蚀”他们自身的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第四,经济的联合毕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主权国家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它的因素除经济外还包括文化、传统、语言等更为深层次的方面。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逐渐趋同,才有可能在政治上达到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经济的联合,将欧盟国家联结在一起的,是其相近的文化观念,在这个层面上,主权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创新体制也越来越引起更多的国家、政府及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国家创新体制是指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
,各个国家也更加注重具有民族特征的多样性的发展。国家创新体制的兴起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同步性。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等的发展部分地“侵蚀”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才为国家创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基础。
世界经济一体化似乎正在与国家创新体制构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都应当纳入世界轨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交流,与其他国家保持合作与协调。这同时意味着,要想发展也必须保持本国民族的特色,这也是国家主权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方面。
概言之,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为了共同的更多的利益,国家宁愿让渡部分主权,而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也不得不让渡部分利益而尊重民族国家的主权,从而实
一、经济全球化的界定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实质。在理论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这一概念的准确界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2.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一体化的区别。首先,经济国际化不等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是指经济要素的跨国流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输出,是国内经济活动的对外扩展。经济国际化强调的是“国际”这一特征,即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以国家为基点的,而经济全球化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国家的概念,强调的是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相关规则的趋同。虽然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内涵有所不同,但这两个概念间却存在一定的联系。具体而言,二者都是国际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只是二者所处的阶段有所不同:经济国际化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初级表现形式,而经济全球化则是国际经济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和初级形态。其次,经济一体化也不等于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实现经济一体化首先需要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实现劳动力、资本、商品的全球自由流动。其次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协调机构,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消除各国经济立法及政策方面的差异,逐步实现经济活动规则的统一。总的看来,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及经济一体化是各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三者代表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经济活动大致是从经济国际化开始所,并经由经济全球化而最终将发展到经济一体化这一最高阶段。
二、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对于国际经济法原则的具体构成,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根据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将国际经济法的原则概括为国家经济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及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
1.国家经济原则。国家经济原则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永久,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并得以自由地行使此项权利。
2.公平互利原则。公平互利原则是指所有国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并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充分和有效地参加解决世界经济、金融和货币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公平地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属于形式公平。公平有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之分,形式公平是指简单和抽象的公平,即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形式公平只是公平原则最基本的要求。现代经济条件下,各国家的实力差异较大,单纯的形式公平往往意味对弱小国家实质上的不公平。因此,国际经济法不仅追求形式的公平,还追求实质公平,这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应该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些优惠待遇和特殊照顾。单纯的形式公平是无法实现互利的目的的,只有实现了实质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互利和双赢。
3.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各国间只有进行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国际合作以谋发展是所有国家的一致目标和共同义务。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要求各国间加强合作,严格尊重各国的平等,同时,这一原则还要求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过程中,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而不能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因基本原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概括而言,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弱化、经济公平的深化和经济合作的强化。
1.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原则的影响———国家经济的弱化。国家经济的弱化,是指在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因合作与发展的需要都会接受国际社会对国家的适当约束,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的需要,所接受的对国家主要的约束往往要多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弱化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单方面有利于发达国家而对其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不懈努力。但是,这种旧的经济秩序在短期是无法根本改变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维护了发达国家国际资本的全球利益,从多方面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他们继续丧失本国的国家经济,并根本上导致南北经济差距和扩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比较优势 “M”型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遵循经济系统的自增强机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广西在推进“M”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导入产业集群战略,是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和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区域,通过基础设施和产业资源共建共享、企业间共有技术集中开发、产业市场共同培育和开发,形成稳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从而获得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市场效果。经济区域化则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也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则,对于区域来说也适用。区域间存在比较效益差异,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原则的指导下,产业将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随着集群的发展,分工专业化的演进,各地区最初选择发展的产业集群的外生比较优势,将演变成内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体现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基于发展的需要,各地区之间必然加快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
此外,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上的基础。产业集群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别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中间机构和企业问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也会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产业集群之间这种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产业集群有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不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下,各区域利益主体独立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不可避免地放大了整个区域分工贸易格局的不合理性,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现象严重。
根据比较优势,有重点的选择发展不同的产业,将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和技术、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扩大产业内相互投资,优化出口分工,避免重复布局和恶性竞争,形成相互渗透、合理分工的产业集群格局。因此,产业集群形成后, 同构化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产业集群有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市群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 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来后, 由于这些集群分属于不同产业,彼此间互补性很强,就在横向上加快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加速流动。而在纵向上, 由于集群的发展, 联系了上游产业元器件、机构、服务等专业化投入品供应商以及特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其次延伸到下游产业如客户的分销渠道;最后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公共机构如研究机构一一大学、职业培训所、贸易委员会等等。集群之间的作用导致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
2.区域一体化的形成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改进产业集群的效率,对抗产业集群的风险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要求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加强分工与合作,这将促进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 同时,要求地区根据区位优势,加入全球生产价值链,使集群企业吸收外商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知识,使产业集群的效率得以改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产业集群具有结构性风险和周期性风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产业集群的风险不再由单个地区来承担,由于一体化形成的合理,单个地区也增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对于产业集群来说,由于跨地区之间的集群合作,效率的改进,集群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进一步得以提高。
二、广西面临“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
1.“M”型战略为广西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1)为广西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提出将会给广西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外部条件,为广西的发展拓展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广西沿海地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所背靠的西南地区正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加速发展,而广西所面向的东南亚在政治和边界上又将要和我们更加信任,关系更加稳定,这为广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大环境。此外,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这将是广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2)有利于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随着广西经济总量的逐步增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呈上升的态势,不利于维持和增强广西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北部湾经济合作区”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强调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单纯的地理界线,重点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快产业对接与分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合作架起了桥梁,使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延伸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延伸到广西的北部湾地区,使湄公河流域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的同时,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
(3)为广西发展通道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1992年以来,广西经过十多年建设,陆海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及西南出海大通道已初步或基本形成。现已形成三条出海大通道:一条由防城、钦州、北海3个出海口的出海大通道;一条是由经梧州方向下珠江三角洲,通往粤港澳东向的“黄金”内河大通道;一条是由凭祥通向东南亚的最大最便捷的西向出边陆路大通道。“M”型战略的提出,将提升广西出海大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使这条出海大通道由西南地区出海便捷途径提升为西南、华南乃至全国走向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的国际大通道,通过吸引产业、投资、物流、专业市场的聚集,增加经贸、技术往来,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发展通道经济。
2.面临机遇的同时,存在挑战
首先,对广西而言,有些机遇仍然存在一些约束瓶颈,使其应有的价值未能体现出来。如西南出海大通道,一方面其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总量不足,导致物流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广西的港口条件,航线班轮条件、管理服务水平、集疏运体系等的不足,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限制了这一机遇的发挥。其次,有些机遇虽然很重要,也很现实,但广西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和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如果不积极主动创造一些条件,实现与珠三角的对接和融合,广西参与泛珠合作可能走向“空洞化”。最后,在将优势转化为机遇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可作。广西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也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现实机遇和现实推动。化优势为机遇,化优势为推动需要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开拓思路,谋划格局,制定措施。这些对广西将是现实的挑战。
三、广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新构想
1.发展地区经济,培育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依据其比较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发展该地区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地方特色,错位发展”的局面。在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镇,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发展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城镇,大力发展规模开发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例如,以产业集群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带动食品加工业、运输业、生产资料及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大力推行旅游集群式发展战略,鼓励包括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在内的有竞争实力的新企业的形成,鼓励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和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在业务拓展、关联产业开发上形成有效的战略合作,在产品创新和产业延伸上加强合作;避免集群内部旅游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打造百色成为铸造业基地,把丰富的铝、锰、铜等有色金属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并通过右江、平果和靖西这个集聚了铝工业、锰工业、石化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交通等优势的三角地区与“4+2”城市对接。
2.构建与广东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
从实践上来看,相关省区中,广东经济发达,制造业技术先进,高端人才储备充足且具有很强和人才引力,在出口产品深加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东地区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一块国际性生产基地,具备了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造纸、制药等方面强大的生产能力与高新技术开发能力。区域内其他地方,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广西还具有物流区域优势和政策的叠加优势,也已经显现出在生产上快速非凡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构建出一个广东与区域内其他地方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形将成区域内生产贸易互动、协调、健康发展的局面。
3.与云南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
广西、云南作为传统的农副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大省,发展资源型经济具有竞争优势。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金属资源总量为7357万吨。在10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锡、铅、锌、铜、镍和钴的储量居全国前3位。广西亦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是全国10个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尤以铝土矿最为突出。广西、云南作为资源型功能区具有天然优势。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云南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烟草、生物资源开发、矿产业、磷化工和旅游等产业,而广西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机械、制糖、建材、钢铁、化工、日用品工业等产业。云南和广西两省均属于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均具有相似性,可以通过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和整合共赢的目标。
4.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
以资本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加强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不同层次的区域中合作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共同整合旅游产品,共同组合包装特色旅游线路,合作建设旅游接待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共同分享旅游市场,共同推进旅游便利化,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形成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全方位合作格局,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2]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3]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4]宋健坤吴金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彤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陈剩勇马斌:区域政府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
[6]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18~21
[7]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