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和谐经济 内涵 特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四位一体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它们既有各自特殊的领域和发展规律,又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其中,和谐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从来都以经济为基础,经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和谐经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经济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会失去必要的物质支撑。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经济。
一、和谐经济的内涵
何谓和谐经济呢?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同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为经济和谐发展界定的内涵为“经济发展不仅要持续快速,而且要协调健康,这是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群众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构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①这是对和谐经济最深刻的解释。
二、和谐经济的特点
1、和谐经济要求经济协调发展
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主要是指经济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而协调的方向和重点,则主要包括产业之间发展的协调,区域之间发展的协调,城乡关系发展的协调,全局与局部发展的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协调,长期与近期发展的协调等等。协调发展,不是只对一方提出要求,只要求一方同另一方去协调。倘若一方的发展没有适应另一方的发展,就会失调。总之一句话,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发展要素互相满足对方发展的要求。
2、和谐经济要求经济健康发展
健康是和谐经济的根本要求,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促进速度、效益、结构和质量相统一,争取做到速度快、效益好、结构优、质量高;努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
实现良性循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和谐经济所要求的经济发展不仅仅只追求高速度或高效益,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不能像有些地方那样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掠夺性开采资源、污染再大的项目也要大干快上,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清楚地阐明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包括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的需要。我们不能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损害其他方面的需要,更不能为了GDP的增长而损害环境和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和谐经济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协调发展
和谐经济的一大特征就体现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上。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构建和谐经济的重要力量,它在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和谐经济要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和谐,主要体现在:第一,它们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承担义务,其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可以平等地发展、公平的竞争。第二,它们之间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投资、相互渗透、相互合作、相互贸易,追求良性发展,实现双赢互利。第三,相互学习借鉴,优势互补,在和谐相处中不断提升自己、壮大自己。总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经济贡献各自的力量。
4、和谐经济要求收入分配公平,效率与公平兼顾。
收入分配方式是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所以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会有深刻的影响,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利益冲突和嫉妒心理。收入分配的公平是和谐经济最典型的特征,因为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会对社会经济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如果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分配政策先进,分配依据准确,分配形成的差距合理,就会激发广大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反之,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平,结果就会使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损;有些人满意,有些人失落,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可是,一旦超出了人们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就会激起广大群众的不满情绪,影响广大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对改革的支持力度,也容易造成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势必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5、和谐经济要求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和谐经济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能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即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能科学预测、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地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处于均衡发展的状态。
6、和谐经济要求建立和谐的市场关系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连接着生产与流通,既是一切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以交换过程为纽带的现代经济系统中经济关系的总和。所以和谐经济要求建立和谐的市场关系。和谐的市场关系包括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的市场机制,规范的市场交易秩序,恪守诚信的市场主体,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在这种和谐的市场关系中,各种资源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各经济主体能机会均等、地位平等,在市场上通过公平竞争来实现优胜劣汰;交易双方都能规范交易,维护市场秩序,恪守诚信原则,讲求信用。这种和谐的市场关系是构建和谐经济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和谐经济的内在要求。
政治的选择题往往考察的是课本上一些细节、基础、定义性的内容,虽然在难度上比较容易,但是知识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需要同学们花费一些时间去记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1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5.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6.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7.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8.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9.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1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1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他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
16.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7.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8.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平等)。
19.集体经济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20.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归农民所有。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2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3.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6.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7.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8.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9.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1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个人所得税和财政支出)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3财政与税收
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4.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
5.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和分配政策。
6.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最重要的来源。
7.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8.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平衡、盈余(收入大于支出)、赤字(收入小于支出)。
9.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0.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11.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调节税收、经济建设支出、国债规模。
12.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与银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如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量等。
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4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调节的基本手段:计划(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得手)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4.市场调节局限性: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事后调节)。
5.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6.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7.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8.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9.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11.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5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3.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4.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5.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6.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7.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8.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必须强化“主导性”。从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分配制度的根本改革,并导致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萌生和成长。由此而来的另一结果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多种分配方式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拉开贫富差距,公平问题日益显现。人们在肯定按要素分配的积极效应的同时,不能否定其消极效应如两极分化、弱势群体、社会矛盾的产生,因此,要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调控其他分配形式。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必须警惕“代价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的流动,优化配置,提高使用率。但市场配置虽然可以增加财富,却无法解决社会不公。社会不公一旦超出了社会承受能力就会酿成社会动荡,发展的成果将毁于一旦,和谐社会将成为一纸空谈。有一些人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付出“代价”,把“效率”和“公平”对立起来,甚至为了“效率”牺牲“公平”,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不一致的。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理顺分配关系,才能有效化解矛盾,才能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必须建立“保障网”。政府保障制对实行按劳分配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力度,创建一个保障公开、公正、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外部环境。
在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们还要妥善处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要深入研究剖析分配制度与解决现实矛盾的关联性。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能否得到妥善处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差别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避免最终导向社会两极分化。一个时期以来,之所以在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居民收入连年增加的情况下,社会稳定压力不断加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社会分配关系失衡、机会不均等及相应的社会心理失衡。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分配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要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原则的结合提供了存在的依据。从全社会范围看,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则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公有制经济范围看,在劳动者同时拥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场合,他们既获得按劳分配收入,也取得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以按劳分配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以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定按劳分配及其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时,决策人要把谋全局和谋一域、谋万世和谋一时结合起来,深入体察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注重兼顾到各方面利益。在分配的宏观格局既定之后,还要进入微观层次进行研究,即对个人如何分配,什么是生产要素,包括一切无形资产,如专利、品牌、广告等如何参与分配、获得回报。有利于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这些社会资源等等,都要有正确的分配关系。
【摘要】不健全的市场产权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安全。为了维护其经济安全,应利用市场所有权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博弈;利用市场使用权处理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利用市场占有权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市场收益权改善收入分配悬殊状况,使市场产权收益分配合理化。
【关键词】市场产权经济安全经济竞争力
市场产权是指一国中央政府对其所构建、所有、运作及管理的市场本身所拥有的排他性产权规则与制度安排。市场产权包括四个方面:市场所有权、市场经营权(使用权)、市场占有权(控制权)及市场收益权。
一般说来,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根本不受国内外因素威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力,这属于广义的国家经济安全范畴,是国民经济中长久存在的最基本的战略问题;二是国家经济系统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侵袭、破坏的能力;三是国民经济中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和国际环境。这后两个因素属于狭义的国家经济安全范畴,与市场产权制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的市场产权制度很不健全,这无疑会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就业难度增加,腐败现象难以遏制,并使外资轻而易举地占领我国较多的市场份额,干扰和破坏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削弱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力,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此,为了维护经济安全,应健全市场产权制度。
一、利用市场所有权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博弈
我国中央政府是市场产权的唯一主体,拥有市场所有权。市场所有权是指一个国家对于其建立在领土基础上的市场本身所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因此,拥有市场所有权的政府,就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安排的唯一提供者。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变已由“政策性开放”转为“体制性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运行制度对接,中国经济将更大程度地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如果在该体系中未能取得相应的地位和利益,就会受制于人,这可能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前提下,中国应积极参与制定和博弈新的“游戏规则”。国际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应该按照市场所有权原则来重新制定和调整国际贸易与投资等国际经济准则,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在全球市场中展开公平竞争提供市场产权规则。市场产权规则是指世界各国必须相互认可、尊重、维护并确保市场和市场分享有度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按照这一原则调整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意味着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在进入新兴市场,特别是在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时,不仅要考虑一般的市场进入约束,而且必须考虑市场所有权约束。市场所有权约束决定了西方跨国公司不能实施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垄断,扼制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成长与赶超的市场路径选择。
新“游戏规则”的形成过程是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之间相互博弈过程。第一,主导这一过程效果的将是以跨国公司为微观基础的经济力量,发展中国家应利用西方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技术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第二,以国家市场所有权为博弈,博取西方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第三,积极组建或参加区域经济集团,以区域市场共享制为博弈筹码,博取发达经济体的先进技术。总之,中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坚持市场所有权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新游戏规则制定与博弈。
二、合理利用市场使用权,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市场使用权是指一国政府在拥有市场所有权的前提下,国家把市场的经营权委托给与自身存在契约关系的企业具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国家或中央政府拥有市场所有权就应该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我国既然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应按照中央提出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方针进行改革,目的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府不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同时,还要政资分开,即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分开。政府对国有独资和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能时,只能当股东,不能扮演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角色。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家应放宽行业准入,在税费上对其进行优惠,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购买、参股、协议转让等方式,持有国有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当竞争性产业市场竞争机制确立起来之后,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的改革成为我国深化改革的紧迫任务。垄断行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社会资本,强化竞争机制。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要把其中的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开。对于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领域,只能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经营,保持国家控股,同时也要引入特许投标竞争、区域间比较竞争等竞争机制,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济效率;对于非自然垄断领域,国家应该放宽市场准入,对社会资本开放,允许新厂商进入,充分发挥竞争优势。
三、利用市场占有权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市场占有权主要是指市场发动机本身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作为资源配置过程和资源配置结果,是否是国内民族资本或民族工业在主要产品或劳务市场占据主导权,或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否对于本国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拥有绝对的市场控制力。我国政府拥有市场占有权就应该培养民族产业及跨国企业,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这一“硬实力”,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转变政府职能。首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作用,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其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为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政府应在引进大型成套技术设备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协助企业从事全球性信息收集和出口促销活动;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和促进进口出口多元化;减少和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等。再次,政府应干预对外经贸活动。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国内企业的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加强出口金融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2、统一国内市场。建立国内统一的市场,加强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既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其次,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统一的市场规则;再次,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3、加强企业管理和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关系大变革的环境之下,必须提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企业管理必须注重以下创新:市场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等。促使企业管理创新可依照的主要途径有:分析影响管理创新的因素(包括内外部因素);恰当进行管理定位;加强以名牌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完善企业伦理观念和市场观念等。
4、按市场经济要求,重组企业资产。中国加入WTO后,各类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要立足于企业发行重组,通过要素的优化重组和存量资产的流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组合,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利用市场收益权改善收入分配悬殊状况,使市场产权收益分配合理化
市场收益权是指市场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它主要解决国家市场产权在经济上的收益和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收益等问题。拥有市场收益权的我国政府应该实现市场产权收益分配的合理化。
收入分配过分悬殊,财富过多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使贫困人口扩大,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和国家经济安全极为不利,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改善收入分配过分悬殊状况。
1、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总水平,才能为最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奠定基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点解决贫富悬殊问题,要从不合理差距入手,力求实现社会公平。
2、大力发展经济。只有把“蛋糕”做大,才有分配的物质基础,否则再好的分配方式,也是一纸空文。所以,应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投入,使经济尽快发展起来。
3、想方设法扩大就业水平。政府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强化信息手段,做好多种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鼓励自主创业,使失业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收入悬殊状况,还有助于社会稳定。
4、全面改革收入分配,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必须出台相关法律,严厉打击以各种方式获取的非法收入的行为;充分考虑对弱质行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问题,加强对个人收入调节机制;完善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对低收入者的保护机制,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居民个人创造平等的机会。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制度经济学双层制度安排
1问题的提出
对我国的非正规金融产生与兴起的原因,已有的文献大都从以下两个方向展开:一条思路是沿着麦金农的非正规金融源于金融抑制的观点进行拓展,如史晋川(1997)、张军(1998)等的研究;另一条思路是沿着Stiglitz和Weiss(1981)的信贷配给均衡的框架进行研究,如林毅夫(2003)、林毅夫(2005)等认为,信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非正规金融产生和广泛的根本原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应当说,这两种观点都可以用来解释我国的非正规金融的起源问题,但他们都无法解释非正规金融为什么会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后逐步壮大兴起。首先,金融抑制并非产生于改革之后,相反,改革前我国的金融抑制尤为突出;其次,不完全信息是银行信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不会因改革而有所改变;最后,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二重结构”的国家里,中央政府的强大控制力也不会因改革而失效,但非正规金融为什么会屡禁不止。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没有很好的解释我国非正规金融的产生问题。
根据诺斯和托马斯的双层制度安排假说,制度安排可分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和次级制度安排。前者一般由政府充当制度供给主体,通过引入法律、法规、政令等手段加以实施。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滞后性。
后者是个人或个人团体在获利机会诱导下自发倡导实施的,多表现为私人间的契约安排,具有非正式的特征。在渐进改革进程中。次级制度安排大体上是对现存基础性制度安排的弥补和修正,在某些范畴甚至是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导致对基础性制度安排进行根本性的修改。次级制度安排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性制度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作者认为,非正规金融是我国经济制度转轨过程,因正规金融制度供给滞后于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对制度服务的需求,由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在正规金融制度边际进行非正式制度创新的结果。因此只有从我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入手,才能找到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正确把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
2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1制度环境变迁:非正规金融的产生的制度需求因素
分析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从逻辑上讲,如果法律上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可能会使制度环境发生变迁,并导致利用现存的外部利润机会获利成为可能,那么与制度环境相关的制度安排就会处于非均衡状态,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或在其边界进行制度创新。
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制度选择从功能上使得金融实际上成了政府财政的一部分。社会资金大都通过财政手段进行分配,银行的作用只是充当政府的“出纳”,金融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此阶段,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被普遍禁止;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货币化水平低,人们在解决其基本生活需要后几乎没有多少货币剩余。因此,虽然我国存在深度的金融抑制,但在这种制度环境下,金融制度的供给与制度需求是相适应的,整个金融制度处于均衡状态,非正规金融根本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
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所有制结构和经济资源分配方式的不协调。我国的私营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经济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但在金融资源分配方面,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仍是我国正规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暇顾及,个私企业从正规金融部门融资变得十分困难。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当正规金融的进人变得更昂贵时,中小企业必然会寻找新的金融服务机会、形成相应的规则和约束并使之合理化,即从非正规金融部门筹集资金。
其次,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程度也有所改变。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政府利用其在政治、经济资源上的绝对的控制权,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管制。与此相适应的是政府在制度的供给方面长期居于垄断地位,未得到政府允许的任何制度创新都是非法的,以此将其他个人或团体排除在制度创新的空间之外。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将一部分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从政府手中转移到私人部门,为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最后,经济运行的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改革开放后,收入的货币化分配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制度下的实物分配,我国居民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之后,积累了大量的剩余货币。为使其货币资产保值增值,社会居民或组织在运用其货币资产时要兼顾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非正规金融正好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所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规金融的供给者或中介人,将小规模的短期储蓄集中起来,为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资金供给,促进货币或资本向投资转化,对正规金融产生“挤出”效应。
2.2正规金融制度变迁: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制度供给因素分析
虽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变迁中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对金融制度服务产生强烈的需求,但在我国,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只是正规金融制度的接受者。我国的正规金融制度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即它是由政府通过法令等手段进行的,政府在制度选择与制度变革中处于主动地位,是正规金融制度的决定者。由于制度供求主体的地位不同,两者的制度效益分析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对于作为制度接受者的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来说,只要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得其净效益不是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中最大的一个,就会使其产生对新的制度服务的需求和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以及新制度的潜在供给,即原有的制度安排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而处于非均衡状态。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其制度变迁的供给虽然也是建立在制度成本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之上,但所依据的不是制度的个别净效益,而是制度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由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中存在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差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因制度变迁的供给不足而导致的制度非均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点在我国的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改革开放后,国民收入的大部分以各种金融资产的形式,经过银行完成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原有的“大财政、小银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利用财政手段支持国有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使得国家在金融制度安排和变迁过程中必然要加强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控制,通过国有金融系统对金融活动垄断,从居民储蓄中获得大量的资金剩余,为公有制经济发展筹集所需资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采取制度性歧视政策,尽量少地满足其融资需求。由此可见,政府作为金融制度的供给者,由于受到自身偏好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进行金融制度安排时并不一定以国民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必然会导致制度供给结构扭曲。即使政府能够克服以上影响,但由于其有界理性、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建立金融制度安排所需信息的复杂性,它仍然不能校正制度安排的供给不足。此外,由于政府缺乏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对变革的金融制度供给采取“摸着石头过河”方式逐步进行的,对正规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存在着认识和组织、发明或引进、菜单选择、启动时间等四重时滞,因此这种强制性的金融制度变迁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需求。
在金融制度变迁中,即使政府放松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控制,金融行业的经营特点也会造成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首先,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正规金融机构逐步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兼顾成为其经营目标。商业银行按照商业化、市场化原则对贷款行为进行规范,信贷标准日趋严格。而民营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比大企业要高得多。正规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群体自然会抑制其贷款冲动。另外,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时间急、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正规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杂,不能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频率高、额度小”的资金需求也提高了银行提供单位贷款的交易成本。
由于政府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控制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使得我国的银行信贷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据资料显示,在我国整非国有经济部门从国家银行系统中获得的贷款不足银行贷款的20%,有组织的银行系统中80%多的信贷都被分配给了国有经济部门。而在直接投融资中,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被定位于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在股票发行中,有限的额度基本都被分配给国有企业,迄今为止,股票市场中,上市的民营企业不足10%,通过发行股票筹资的比重则更低。
3结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制度环境的变迁不仅生产出对非正规金融有着强烈需求的中小企业,也生产出拥有大量货币剩余的私人部门和允许多样化权利主体进行制度创新的基本的制度安排。由于正规金融制度的供给不足,金融制度供求失衡意味着现存制度下的巨大利益空间,因而孕育着巨大的制度变迁收益。为了争取现有制度安排下不能获得的外部利润,他们必然会在现有制度的边际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导致我国非正规金融最终得以产生,发展和壮大。由此可见,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具有内生性,因此对非正规金融不能采取简单的取缔态度,必须通过立法途径引导非正规金融合法化,正规化,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的现实,政府更应当充分发挥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杜朝运,许文彬.制度变迁背景下非正规金融成因及出路初探[J].福建论坛,1999,(3).
[2]曹洪军,窦娜娜,王乙伊.信息不对称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4).
关键词:婚前协议
离婚
夫妻人身关系
夫妻财产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宪法确立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由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政策转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政策,私营经济也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公民个人财产极为有限,男女结婚成家后,夫妻财产在“过日子”之后所剩无几,财产关系极为简单,财产类型大多限于简单的生活资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长足进步,个人财产、家庭财产迅速增长,夫妻财产的种类、价值、内容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夫妻财产关系日趋复杂。夫妻的财产权利意识空前高涨。离婚案件中,夫妻财产纠纷已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和法院审理的重点、难点。据笔者2004年3月对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2003年所审理的5O宗离婚上诉案件调查发现,上诉请求和理由中,涉及到不同意离婚或请求判决离婚的仅7宗。对共同财产的认定与分割不服的有34宗,对夫妻债权、债务的享有、负担不服的有l4宗。法庭上,许多当事人指责对方有婚外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经常实施家庭暴力,把离婚的原因归咎于对方。试图获得损害赔偿或多分共同财产;或者指责对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毁损夫妻共同财产,伪造债务,试图达到对方少分或不分共同财产的目的;或者向法庭提交许多欠条,要求法院确认为夫妻共同债务,而双方对彼方所提交的欠条均矢口否认。
双方在法庭上互相攻诘对方,彼此视若仇敌,法庭气氛紧张,令人窒息,充满浓浓的火药味。法院判决后,双方对财产纠纷的处理均不服,要么对法院认定的共同财产和债权债务的范围、数量不服;要么对法院关于财产分割的方式、分配原则不满。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妻关系存在诸种矛盾。
一我国夫妻关系的内在矛盾
1、中国传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最重大的事情之一,人们对婚姻总是充满理想。当一对新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人们常常祝福他们白头偕老,幸福快乐地走完人生旅途。新郎新娘怀着无比喜悦、激动甚至紧张的复杂情感,迎接崭新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千百年来,结婚被视为百年好合的大事,夫妻乃人终其一生的伴侣。如果有人在即将结婚之前预防到以后有离婚的可能,进而基于离婚的心理采取一些预测性的措施,则难免受到社会的非议、道德的谴责,甚至被扣上心理不正常的帽子。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也得到婚姻法学理论的支持。法学教科书对婚姻的定义往往表述为: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结合。
根据<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9章所载,有法利赛人询问耶稣,是否出于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耶稣答道:“夫妻并非二人分立,乃是合为一体。上帝使之结合在一起者,不可人为拆散。”自公元1O世纪开始,婚姻一旦成立便不可离异成为数百年里遵行不渝的神圣信条。在中国古代,婚姻乃视为“天作之合”,新郎新娘被誉为“天生一对,地造一双,”提倡一旦结婚便终身不改,尤其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妇女一旦结婚,生便是夫家的人,死亦是夫家的鬼。今天,“宁拆十座桥,不拆-~-I婚”仍是国人普遍的信条。理想是美好的,美好的理想往往成为人们追求幸福、克服困难与挫折、忍受苦难与不幸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然而,理想并不等同于理性,片面强调理想的婚姻。反而不能使人们理性地对待婚姻,容易导致人们忽视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每天都有婚姻基于人为原因在解体,许多人基于各种原因不能相伴一生。美国每年有100多万对夫妻离婚,占当年婚姻总数的一半以上。我国1990年有8o多万对夫妻离婚,1995年有105万对夫妻离婚,2000年有121万对夫妻离婚。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深刻指出:“在自然界中,当任何存在物完全不再符合自己的职能时,解体和死亡自然而然地就会到来,当一个国家离开了国家的观念时,世界历史就要决定其是否还值得继续保存的同题。同样一个国家也要决定在什么条件下现存的婚姻不再成为婚姻”。【lJ恩格斯指出“如果感情确实已经破裂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沦对于双方或对社会都成为幸事了。这只会使人们省得陷入离婚诉讼的无益的泥污中。”r2](P79)
2、夫妻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矛盾
我国婚姻法律制度关于夫妻关系的冲突集中体现在夫妻人身关系的别体主义与财产关系的一体主义。对夫妻人身关系的规制,法律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元点是个人,即夫妻人格独立、平等、自由。婚姻法第l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l4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第l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对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制,法律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元点是夫妻两人,即婚后所得共同所有为我国夫妻法定财产制。婚姻法第19条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除法律明文规定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外,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虽然法律也规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但由于内容极其简略,操作性较差,又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予以配套、引导,长期以来,夫妻约定财产制形同虚设。据有关学者词查。我国9o%以上夫妻完全不曾涉足约定财产制。【3】
关键词: 宁夏 市场化程度 成因
对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效,但明显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从计划转向由市场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改革,其直接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地区间市场化程度不同,必然造成资源在地区间配置的不平衡,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和拉大地区发展差距。这一问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课题。1999年由樊纲和王小鲁主持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地区市场化程度测度指数体系。
该研究成果的完成有助于今后人们从发展的角度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做出连续的观察和研究。本文以《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2001年)》(以下简称《指数》)的测度数据为基础,对宁夏地区市场化程度及其在全国市场化进程排名中的次序,从主要影响因素方面做了理论分析。试图揭示宁夏地区城市化程度滞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于市场化进程指数及其
所谓“市场化”是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体制转轨的一个过程(描述)。 [1]由于转轨本身既是体制改革也是制度转型,对这一过程的观察和计量测度不是一个单项的变化,而是一个涉及经济、、、体制、文化以及观念的转变过程,《指数》一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这一较为成熟的计量经济学构建了一个指标体系,并在该体系指导下,对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调研数据做了处理。《指数》一书明确指出:由于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的限制,市场化进程的指数带有明显的相对性、近似性和动态性特征,它只是观察和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在转型过程中的进程绩效的相对指标。 [2]由于无法严格假定出“完全市场化”(即100%的市场),因此,《指数》一书提出的相对指数主要是从一些基本的市场原则出发,来测度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
《指数》一书构建的市场化指数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则:第一,由于指标只能从相对角度反映市场化程度,单个方面指标的测度一般采用2个以上分项指标进行度量。第二,所选指标必须是可以度量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可获得性。 [3]这两个原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指数体系的客观性和性。
指数体系的“方面”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非国有经济发展;3、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4、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5、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方面指标所需测度的详细分项指标参见图1-1。
图1-1: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图
整个指数体系共采用38个指标构成,指标形成方法如下:首先设定单个分项指标基期年份指标的最大得分为10而最小得分为0,根据各地区的指标值确定它的得分,从而形成该指标的单项得分;然后由几个同属一个方面的分项指标按照一定权重合成方面指数,最后由五个方面指数按照各自的权重合成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综合指数。 [4]
而负相关的指标得分则记做:
各个单项指标的权重由各指标得分与特征根最大的主成分的相关系数所确定的。 [5]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单项指数的得分确定后就可以在此方面进行地区比较进行排名,但不反映地区间总体差距;按照权重合成的方面指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间市场化进程中在该方面所存差距的差异性和具体特征,总体上用来说明地区差距的指数则需参照最后根据方面指数权重出来的综合指数(或称总指数)。
宁夏地区市场化进程现状及其成因
《指数(2000)》共采用20个指标进行分析,在全国30个省市中,宁夏地区市场化综合排名的分析结果如下:1997年得分2.17分,列全国第29位,;1998年得分2.58分,列第28位;1999年得分2.69分,列第29位。得分较低,名次有轻微波动。 [6]但在《指数(2001)》采用33个指数进行分析的结果中,得分变化幅度较大:1999年得分为3.89分,排名第28位;2000年得分为4.02分,排名第28位。名次较为稳定,市场化得分有明显提高。 [7]
以下我们从市场化评价的五个主要方面分析宁夏市场化程度的现状及其成因。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该方面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为0.231,是测度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用来反映转轨过程中政府角色转型和退出的幅度,共包含五个分项指标:1a.市场分配资源的比重;1b.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1c.减少政府对的干预;1d.减轻企业税外负担;1e.缩小政府规模。从该方面指标得分情况分析,宁夏自1997年到2000年得分提高1.85分(1997年得分为3.57,2000年得分为3.79),增幅为85%,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该项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得分增加值为-0.49(1997年平均得分为6.17,而2000年平均得分为5.68),降幅达8%。但从年份观察,方面指标和分项指标得分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参见表2-1)
分析表2-1数据可知:在1997年至2000年,宁夏地区在市场配置资源比重(1a指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政府计划性配置资源作用加强,排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减轻农民税负方面(1b指标)情况相对较好并有所改善,得分增幅为35%;在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方面(1c指标)改善幅度较大,得分增幅为157%;减轻企业税外负担(1d指标)和缩减政府规模方面(1d指标)仅在《指标2001》中采用,但分析显示情况相对稳定。
宁夏地区经济发展从统计数据观察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征:1998年至2000年,宁夏全区累计争取国债资金67.9亿元,主要用于一批着眼于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的、通信、水利、电力、环保、城市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宁夏全区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00.79亿元,占比63%,非国有经济投资60.03亿元,占比37%。按隶属关系分,中央项目投资28.18亿元,下降6.0%; 地方项目投资132.64亿元,增长27.5%。200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投资195.8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国有投资125.5亿元,占比64%;非国有投资70.2亿元,占比36%。2002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下,宁夏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33.59亿元,占比59%;非国有单位投资97.24亿元,增长35.6%,投资占比41%。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56.1亿元,占比49%;非国有单位投资162.1亿元,占比51%。 [8]
显然,受政府积极财政和积极投资的影响,宁夏地区经济发展对政府财政性投资依赖性较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宁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在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消耗大量财政投资;第二,自中央政府启动西部开发以来,中央财政的国债投资力度加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宁夏地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第三,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制约,宁夏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受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预期影响,民间投资流入量较低,强化了经济发展对国债和政府财政的依附性。从绩效来看,政府在宁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1997年以来,宁夏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方面又明显改善,提升了民间投资者信心,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正在逐步提高。但长远来看,过分依赖政府国债和财政投资将弱化宁夏地区经济的竞争力,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非国有的
该方面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为0.282,也是测度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反映经济主体多元化的程度和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共包含三个分项指标:2a.非国有经济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2b.非国有经济在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2c.非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总人口比重。从该方面指标得分情况,宁夏自1997年到2000年得分提高1.44分,增幅为91%,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该项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得分增加值为0.14,(1997年平均得分为5.20,而2000年平均得分为5.34)平均得分增幅仅为3%,宁夏在非国有经济发展方面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年份观察,方面指标得分增长稳定,但分项指标得分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参见表2-2)
分析表2-2数据可知:1997年到2000年间,宁夏地区非国有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幅达23%,明显高出全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分项指标中2a出现明显波动,非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总体改善不大,且出现明显下降。从实际统计数据来看,2000年宁夏全区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82亿元,其中非国有经济投资6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投资占比仅为37%; 200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投资195.8亿元,其中非国有投资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投资占比为36%,较上年下降一个百分点;2002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下,宁夏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0.83亿元,其中非国有单位投资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5.6%,投资占比41%,而到2003年,非国有经济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已达到51%。非国有经济占比上升迅速。据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仅占23.3 %,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而非公有制经济则以其灵活的经营迅速占领市场,全年实现零售额72亿元,增长16.3%,所占比重提高到65.8%。当年全区城乡从业人员282.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5万人,上升1.24%。其中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7.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占就业总人数比重为6.2%。 [9]
分析显示:宁夏境内非国有经济发展明显存在以下特征:企业规模小,资本规模有限,融资困难,经营风险和破产率较高。得分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宁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基础薄弱,民间资本积累匮乏,由于受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总体实力较弱,非公有制经济扩张能力不强。2003年以来政策管制的放松,使非国有经济发展获得了较大空间,政府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导向是导致宁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增速较高的重要原因。长远来看,由于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减弱和积极财政政策负担加重,国有经济在宁夏地区的比例还会继续下降,而非国有经济成长则空间较大,并必然成为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当地政府应未雨绸缪,加大力度,及早鼓励当地非国有经济发展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省和外商的民间资金进入。
三、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该方面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为0.148,是测度市场化程度指标中权重相对较低的一个方面,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化中价格机制的作用程度,共包含两个分项指标:3a.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3b.减少商品市场上的地方保护;从该方面指标得分情况分析,宁夏自1997年到2000年得分提高2.58分,增幅为101%,但距离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该项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得分增加值为0.39,提高幅度为5.5%(1997年平均得分为7.05,而2000年平均得分为7.44)。宁夏在区域产品市场发育方面改善明显。从年份观察,方面指标和分项指标得分都明显呈现稳定增长特征。(参见表2-3)
分析表2-3数据可知:宁夏地区该方面得分增长稳定,产品市场日趋成熟,其中分项指标3a得分较高,说明宁夏地区产品价格由市场形成方面较为完善,但分项指标3b得分较低,说明宁夏地区在商品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这是该方面指标得分的主要原因。
产品价格市场决定程度较高和宁夏地区主要产品结构直接相关。输入型商品比例高,而输出型商品比例低是宁夏地区产品结构的突出特征。宁夏本地商品产出种类主要集中于:稀有金属、乳制品、发电、羊绒、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原煤、化肥、机制纸、水泥和特产类。据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宁夏全区发电量150.3亿千瓦时,原煤1635.7万吨,化肥69.2万吨,机制纸23万吨,水泥311万吨,铝锭15.8万吨。年度增幅均在15%以上。 [10]但明显带有输出性特征,由于受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现实困扰,政府对当地该类企业采取较为明显的保护倾向,地区市场内意识较重。从短期来看,这无疑有利于保持宁夏地区的地方竞争力,但从长远来看,这不符合我国加入WTO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趋势,当地政府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提高地区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竞争度,为当地企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四、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该方面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为0.242,也是测度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点反映地区市场要素商品化程度及其流动性,共包含四个分项指标:4a.银行业竞争;4b.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程度;4c.引进外资的程度;4d.劳动力的流动性。从该方面指标得分情况分析,宁夏自1997年到2000年得分提高1.03分,增幅为97%,平均年度增幅近24%,增速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得分增加值为-0.11,(1997年平均得分为3.71,而2000年平均得分为3.60),出现3%的降幅。从年份观察,方面指标增长相对稳定但分项指标4b得分降幅较大,4d得分出现波动。(参见表2-4)
分析表2-4数据可知:在要素市场发育方面,宁夏地区改善较为稳定。其中得分较高的分项指标4a表明,宁夏地区在银行业竞争方面进步较快,1999年以前改善幅度近100%,1999年后指标得分增幅降趋缓,说明当地银行业结构趋于稳定;分项指标4b得分在1999年以前较为稳定,但2000年出现大幅下降(排名从1999年第15位将至2000年第25位),说明2000年在信贷资金分配方面受到明显的政府干预,这和当地地区发展计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分项指标4c得分相对稳定,说明宁夏在引进外资方面增长稳定,外资进入的投资预期稳步提升;分项指标4d得分也表现为稳定增长,表明宁夏地区在劳动力流动性方面改善显著,但统计数据表明,该流动性带有明显的输出特征。
要素市场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构成是衡量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宁夏地区的得分情况表明当地的要素市场正在稳定发育,但尚欠成熟。2000年宁夏全区实际利用外资9091万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项目42个,新签利用外资投资额11067万美元。2001年宁夏实际利用外资5086万美元,2002年宁夏实际利用外资3166万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项目39个,新签利用外资投资额14717万美元。截至2002年末全区拥有注册的三资企业454个。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7186万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170万美元。 [11]在劳动力流动方面,1999年以来,宁夏地方政府加大了当地政策的力度,鼓励引导并出面组织当地劳动力输出。截至2004年8月,仅宁夏固原一县,劳动力输出人数就达到17.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14亿元。其中,6个月以上的稳固输出5.18万人,占输出人数的30%,实现劳务收入1.14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27.5%。在稳固的劳务输出中,政府直接组织的劳务输出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262人。 [12]
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区在要素市场发育方面改善明显,但存在政策周期,如利用外资方面2002年的大幅扩张和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改革直接相关,银行业竞争的改善则直接和1996年宁夏银川市城市商业银行的成立和进入竞争有关。受宁夏地区范围和经济规模限制,银行业新竞争者的进入会导致地方市场竞争度的大幅提高。2002年信贷资金分配受政府干预表明,宁夏地区金融业的独立性相对较弱,资金信贷一定程度上仍然受政府政策左右。劳动力流动方面,应该充分肯定宁夏地方政府在劳动力输出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和引导当地劳动力输出是符合宁夏本地区情况的,但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吸引外地人才和用好本地人才。综合来看,宁夏地区要素市场的改善是明显的,但存在规模较小和开放性不够的弊端,在未来发展中应当注意“入网”全国乃至世界要素市场的流动,才能真正实现要素配置的优化和高效。
五、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制度环境
该方面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为0.097,是测度市场化程度中权重最低的一个方面,但从长远来看,该方面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和发动机制,共包含四个分项指标:5a.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5b.对生产者合法权益的保护;5c.知识产权保护;5d.消费者权益保护。从该方面指标得分情况,宁夏自1997年到2000年得分提高2.59分,增幅为101%,该指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而该项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得分增加值为2.69(1997年平均得分为2.57,而2000年平均得分为5.26),增幅也高达104%。从年份观察,方面指标增长稳定,但分项指标5b得分出现轻微的波动性。(见表2-5)
分析表2-5数据,结合《指数》排名可知: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方面,是所有方面指标中宁夏地区得分最高和排名最好的一个方面(1997年排名第8位,1998年排名第11位,1999年排名第11位,2000年排名第15位)。其中方面指标得分增长稳定;分项指数5a变化不大,表明宁夏地区中介组织成长缓慢,基本进入成熟期,当地律师人数、师人数与人口比率变化不大;分项指标5b得分较高表明宁夏地区在对生产者权益保护方面工作相当到位(1999年和2000年该项指标排名均为全国第一),案件的收案和结案率差距较小;分项指标5c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当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对滞后,但改善幅度较大宁夏地区在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批准量与人员数量比项目上的得分1999年全国排名第25位,2000年排名则上升到第15位。是所有分项指标中年度改善幅度最大的。分项指标5d在《指数2000》中未采用,但从《指数2001》的数据看,存在明显改善,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正稳步提高,消费维权的投诉和结案比例明显上升。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04年年3月,宁夏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96544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宣传法律知识11000多场次,受人数达到499万人次。民事、行政等诉讼、非诉讼事务8803件,解答法律咨询92894人次,协助办理法律援助5152件,为当事人挽回损失3299万元……” [13]“宁夏全区共设有28家县级法律援助机构,有法律援助专职工作人员138人,法律援助执业律师仅有35人,承担的法律援助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更好地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打官司请不起律师的,自治区司法厅决定依托基层司法所,在设有基层法庭的偏远乡、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自04年5月以来,我区先后成立了26家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3件,解答法律咨询923人次。” [14]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方面得分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宁夏地区国土资源有限,人口较少,且市场存在明显的城市区域集征。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是城市化的重要,因此,该方面宁夏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宁夏地区经济有经济比重较高,而非国有经济比重低的特征导致经济类诉讼案件数量明显较小,这也是方面指标得分较高的原因。其不足在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到位,这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劳动密集性和资本缺乏性相关,技术输入特征明显,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规模有限等现实是直接相关的。未来发展中,当地政府应该考虑走“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发展道路,发挥地方大学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鼓励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企业的技术水平,并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环境以应付加入WTO后地方市场的发展需求。
结论:改善宁夏市场化程度的相关策略
针对以上宁夏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现状及其成因,我们认为,宁夏作为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尽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在目标选择上应当放弃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总量扩张,而应该转向人均量的改善和提高,从当地的小市场出发,利用“小”的灵活性优势,充分利用全国和全球的大市场,从而实现宁夏地区经济的发展。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宁夏在今后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当地政府和民间机构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地方政府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从着眼长远考虑,要同时深化政府职能的改革。受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和现实制约,短时期政府作用仍然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争取较多的国债资金和优惠贷款以及针对性较强的联合国扶贫基金贷款,弥补宁夏当地资金匮乏的缺口,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通过政府项目投资,拉动投资需求,并争取以此实现扩大内需和活跃市场的目的。从长期发展考虑,政府职能改革的深化是一个理性的发展选择,过分依赖政府政策性投资会大大降低当地经济在全国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导致优质人才和资源的大量流失。政府职能改革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精简政府机构,淘汰冗员;(2)依法行政,减少干预;(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从干预型政府逐步转向引导和服务型政府;(4)利用宁夏地区“小和灵活性强”的优势,大胆改革,率先示范。
2.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要进一步支持和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成长。非国有经济本身具有产权明晰,责权对称的优势,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形态。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明显可以概括为“民进国退”的过程。改革20多年来,非国有经济成分比例稳步上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宁夏地区在未来必须适应并融入这一潮流。应中部和东部浙江、福建等省份的发展经验,加大对当地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方面的主要障碍包括:(1)非国有经济的国民待遇问题;(2)非国有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3)政府行政审批制的高交易成本问题;(4)行政垄断造成的进入障碍等。当地未来改革应针对性地尽快解决以上问题,为非国有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在产品市场发育方面,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减少地方保护。受输入型经济,宁夏地区商品市场价格决定程度仍会较高,可以利用这种优势,进一步丰富当地产品市场种类,扩大产品市场竞争,提高交易产品质量。需要改革的主要方面在于当地存在的地方保护问题。地方保护在市场化改革日趋成熟的今天不是宁夏政府本身自愿选择的一种理性行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被迫保护的特征。必须承认地方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独立性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水平。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统一和开放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市场障碍越来越少,宁夏未来发展也必然要适应这一趋势。因此,改革的方向应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提升地区企业的竞争力。
4.在要素市场发育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建设,提高要素的流动性。宁夏应发挥当地领域高竞争性的优势,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尽快优化当地资本结构。并以金融业和当地上市公司为通道,接入资本市场,以此盘活本地存量资本,并吸引外部资本进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特征影响,宁夏本地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这将成为宁夏未来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阻力。解决途径在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组织引导性的劳动输出,并注意吸引外部人才的进入,让要素市场成为宁夏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5.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方面,要进一步巩固服务型中介组织的发展成果,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发挥宁夏地区在市场中介组织方面的优势,尽快实现市场中介组织的化和信息化,提升宁夏地区市场的服务水平。法律制度方面,应当指出宁夏当地在法律援助和维权案件方面的集中性特征,未来改革应当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让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入民间,从而为宁夏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社会秩序。
6.此外,市场化程度的评价还涉及地方居民的教育水平、市场意识、道德观念、开放程度和地方文化等多种因素。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文化是当地文化的宝贵财产。但受当地发展条件限制,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十分有限,当地政府应当利用市场化改革的契机,加大宣传开发力度,通过文化传播、、会展、国际交流和网络信息化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宁夏的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市场化改革是和观念转变相伴随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除了硬件环境的条件之外,软环境的影响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进一步加大地区教育投入,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和市场化意识,树立开放发展的观念更是宁夏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必备条件。
:
1. 樊纲,王小鲁主编:《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出版社,2001年
2.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3.顾自安:《劣势致优,优势最大化——论宁夏经济的自我定位》,载《西部》,2002年第3期。
4.宁夏统计局:《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9,2000,2001,2002,2003)》
5.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政府工作报告(1999,2000,2001,2002,2003)》
Analysis on the Marketization Degree of NINGXIAand Its Improving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NERI INDEX of Marketization of China’s Provinces(2000,2001)》, this dissertation theoretically analysed the main causes induced the lag of NINGXIA development. Besides, this dissertation offered some improving countermeasures, contraposing to the sequence of NINGXIA’s marketization among China’s provinces.
Keywords: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Marketization Degree of NINGXIA
Causes
Improving Countermeasures
注释:
[1]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P7。
[2]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P8。
[3]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P15。
[4]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P139。
[5]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P139。
[6]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P131。
[7]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P221。
[8] 以上数据来自:《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0,2001,2002,2003)》。
[9] 以上数据来自:《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0,2001,2002,2003)》。
[10] 以上数据来自:《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0,2001,2002,2003)》。
[11] 以上数据来自:《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0,2001,2002,2003)》。
[12] 数据来源:《宁夏日报》2004年9月16日财经新闻。
1.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
(1)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商品价值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也受成本(主要由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者工资组成,此外,银行利率、税收也影响成本)变化的影响。
(2)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卖方市场――物价上涨;供过于求――买方市场――物价下跌。
(3)其他重要因素。
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贬值,商品价格上涨;反之,纸币升值,价格下跌。②汇率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本币升值,外汇汇率跌落,国内市场上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国外市场上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反之,则国内市场上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国外市场上的出口商品价格下跌。③国家政策影响价格。国家制定市场指导价及限价、补贴等政策也影响价格。④市场不健全情况下的非法垄断、地方保护、强买强卖、囤积居奇等违背市场规则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
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为什么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4.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5.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6.我国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7.我国为什么重视效率与公平?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②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⑤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过低,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
8.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④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9.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为什么重视消费?
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其中,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③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不足,我们应把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来。
10.我国宏观调控为什么重视货币政策?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②利率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国家调整基准利率,可以发挥利率“经济杠杆”的功能。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④货币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国家利用信贷、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能够引导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
11.我国宏观调控为什么重视财政政策?
①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国家通过财政征收和财政支出(表现为财政计划)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②具体来说财政有三个作用:财政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财政向某些行业、某些地方倾斜);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的调控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12.我国为什么要保持财政收入合理增长?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3.我国为什么要控制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胀处于居民承受力之内,可以促进消费和生产,双向拉动经济增长;但超过一定限度,会导致通胀,引起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所以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4.我国为什么重视税收?
①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证。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为物质基础。③税收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国家通过征与不征、征多征少调节生产与消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15.我国为什么必须参与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对我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16.我国为什么重视劳动者权力地位?
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③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④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17.我国为什么重视劳动者就业?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18.商品生产者为什么重视科技?
①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市场上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出售。②商品生产者只有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19.企业为什么重视自主创新?
①按照价值规律,企业要保持领先地位,必然对外封锁技术机密,所以单纯依靠引进只能导致落后,必须进行自主创新。②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创立自主品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应对“怎么办”类试题的知识
1.如何治理通胀?
①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投放量、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②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③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
2.如何治理通缩?
①实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投放量,降低存贷款利率,以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②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③调整经济结构,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刺激消费,引导投资。
3.如何刺激消费?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国家要搞好社会保障,提高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预期。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④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因此,要稳定物价,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④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⑤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⑥维护劳动者权益,增加劳动者收入,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5.如何扩大就业?
(1)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2)具体措施: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就业规模(发展非公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以及微型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劳动者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本领;③加强就业引导,完善就业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④通过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吸纳劳动力;⑤完善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6.如何调整货币政策?
①通过货币的投放与回笼,调控市场货币流通量,治理通胀或通缩。②适时、正确地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控制通胀时防止通缩,治理通缩时防止通胀。③通过发行或买进政府债券,投放或回收货币。④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高是在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是在增加货币供给量。
7.如何调整财政政策?
①制定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②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③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④国家应该合理确定税率,依法征税。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⑤政府可以发行国债,为弥补财政赤字或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8.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9.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一方面,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另一方面,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③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人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④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0.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②完善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③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④教育经济活动参与者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使其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要教育经济活动参与者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11.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
①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对市场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1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3.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②掌握和运用WTO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与冲突,维护我国权益。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⑤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14.公司应怎样经营?
(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2)总体来说,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3)具体来说: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做到战略定位准确;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依据实际,搞强强联合,兼并劣势企业,增强企业实力和规模效益。
15.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①企业要有世界眼光,面向世界制定经营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②企业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③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以质取胜,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④企业应抓住全球化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16.如何做一个理智的,能守法、用法的消费者?
(1)正确消费。①做理智的消费者,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②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在市场活动中,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树立维权意识,了解消费者权益争端的解决途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7.劳动者如何就业、维权?
(1)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择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政治思想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
(3)学会依法维权。①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②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益,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③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18.投资者如何科学投资?
①必须懂得预期收益与投资风险成正相关关系。②必须了解投资品种以及该品种的利润来源。③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及对投资品种的了解选择投资品种。④安排资金时首先考虑当前生活必需,其次是保证未来生活必需和家庭发展需要,在保证生活必需前提下进行投资。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流失;对策研究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性质呈现多元化态势,国有企业与民营、私营、合资、独资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质量、产品品种、新产品开发等多方面,企业间的竞争重心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企业与企业,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逐渐发展成为组织的“第一要素”。大多数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管理体制僵化、产权模糊、机制不健全、员工个人需求无法满足,致使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人才流失严重。而国有企业流失的人才,相当一部分是企业的技术和业务骨干,他们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构成了企业应对各种竞争与挑战的一套完整系统,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中的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专业型以及拥有企业技术机密人才的流失会导致企业关键生产环节及技术操作的商业秘密的流失,企业无形资产将遭受巨大损失,可能对企业以人才及知识为基础塑造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2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2.1社会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市场的建立,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可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的竞争相当激烈,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等都可以加入人才的竞争。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存在的负债率高、冗员多、社会负担大、经济效益差等不良状况,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灵活性,企业竞争的主动性,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逐渐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还加剧了国有企业的人才外流。
2.2企业因素: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产权模糊,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竞争的加剧,这些弊端严重地危害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损害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造成国有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首先,由于国有企业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虽然国有大中型企业大部分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将原来的企业改组成了集团公司,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这就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非国有企业。随着外企“高薪”招聘人才等措施的出现,一些在企业未受到重用或认为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员工,便纷纷跳槽,离开企业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其次,体制问题是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深层次原因。用人机制死板、人际关系复杂,企业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不合理、不科学,缺乏健全完善的培训和选拔机制,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人才大多数生存在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缺乏竞争、限制流动的管理环境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资源效能,严重地损害了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使人才的个人价值的得不到充分体现,对企业逐渐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动力。
2.3员工因素:待遇问题是国企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利益实际是人类社会得以连接的纽带,也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驱动器。马克思曾指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恩格斯也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国有企业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就是福利待遇较好,企业提供的劳保、医保、退休金制度等能相对满足员工的安全和稳定的需要,进入国有企业意味着捧上了“铁饭碗”。但目前,随着“产权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住房、医疗、教育及企业自身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国企员工的“身份”已逐渐失去其“资源”优势,与非公有制企业在福利待遇上已无明显差别,有的甚至还不如非国有企业。企业员工的就业观念也发生很大的转变,不再求稳怕变,更强调待遇的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能力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提供的丰富报酬、优越的工作条件,灵活的发展路径等,又恰好能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要,使更多有能力的人倾向离开国有企业,去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因此,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
3国有企业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
3.1转变观念,营造“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企业不仅是物质资源的集合体,更是人的结合体。国有企业要留住人才,前提是要营造“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氛围,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紧密融洽的群体心理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使人精神愉悦,工作舒心,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得到提高。通过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切实建立起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用人机制,让各类人才通过合理、公平的竞争获得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岗位,同时也对人才竞争产生了一种无形压力,使其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和个人抱负。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健全一个吸引吸纳人才,适应人才生长机制,让良好的内部环境留住人才。
3.2提高员工的物质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据调查,国有企业中50%的离职原因是对收入状况不满意,因此,提高员工待遇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留住人才,必须提高工资待遇,要使其薪酬有竞争性,员工就不必为物质生活的匮乏而担心和奔波,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一项科学研究,一个关键环节的突破,一种营销理念,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而带来这种变革的,往往是为数极少的顶尖人才,国企的经营者必须明白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树立“企业发展,人才第一”的观念,为员工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在实现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3.3改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留住人才:
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国有企业应大力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选拔和约束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积极努力工作和勇于创新的动力。只有当人才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国有企业要大胆选拔创造型、开发型人才,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注重个人的工作实绩,不要“唯出身论”、“唯文凭论”,要以实绩论英雄。真正把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挖掘出来,委以重任。实行市场化选拔机制,克服管理者官本位的思想弊端,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扩大人才选拔范围,使人才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配置,让优秀人才将逐渐成为国有企业人才选拔的主流形式。
3.4加快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
国有企业留住人才的根本出路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相比,人才流失的病根在于经济效益差,机制不灵活,人才感觉在企业里没有发展前途。因此,企业自身的发展是留住人才的前提。积极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技术改革和技术创新,转变机制,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地位和知名度,从而根本改变国企人才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国有企业要迅速发展壮大,要打造一流企业,创造一流品牌,企业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保持稳步增长。同时,企业要通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来激励人才努力工作,使人才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乐观,充满信心,感到留在企业有奔头,留人先要留心。
总之,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国有企业在实施人才战略时应以人才资源的吸纳、储备、培养和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避免人才流失,为把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人才的聚集,可使企业得到发展,而企业的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又可形成良性的吸引人才的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祈蕾蕾.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研究[J].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报,2006.06
[2]何淑明.国有企业难以吸引人才的原因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2006.08
[3]黄攸宝.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7.03
[4]章洁.关于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人才的思考.[J].四川农机,2007.07
[5]胡玉芬.国有企业留住人才的对策[J].辽宁经济,2005.07
[6]蔡宏图,郑华章.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留住人才的突破点[J].现代企业,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