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摊经济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碳经济;“宜居”重庆;构建;路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概念,考察其概念的历史逻辑,发现:它本质上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了一种朴素的内在规定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正是对我国现在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不断拓展,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的否定。其中包括:人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时,所形成的非理性行为;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生产关系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异化特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便是从整体上试图纠正上述两个方面的偏差。
重庆作为我国最大的直辖市,受到自然条件与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方面中,或多或少的均有表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重庆作为山城,客观的地理环境,促使人们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而在资源稀缺的现状下,在重庆城市化与工业化不断推进的现实中,若无法合理把握二者之间的度,将无法实现重庆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逐渐从以血亲关系为纽带,走向了以“市民”的形态为主体、以市场交换为形式的存在方式。这种不断演化中的存在方式,此时,已经从另一面表现出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特征。由此可见,现阶段在构建和谐重庆的实践中,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则是构建起“宜居”重庆。或者说,“宜居”重庆的构建符合和谐重庆内在的要求之一。
考察“宜居”重庆又能发现,其在具体的构建中体现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正如上文所阐述的那样,关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合理构建。然而,就“宜居”重庆的构建而言,仍然存在着自身在实践中的逻辑起点。即,应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之中,从而实现上述构建的可能。因此,这里提出,构建“宜居”重庆的路径,应建立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来完成。
综上所述,构建“宜居”重庆在实践中,符合和谐重庆的内在要求;和谐重庆的构建,又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从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来实践“宜居”重庆的形成,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二、“宜居”重庆的内涵与要求
在具体构建“宜居”重庆时,应充分把握其内涵与要求。二者作为“宜居”重庆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为在具体构建过程中本身的规律性。
(一)“宜居”重庆的内涵
所谓“宜居”可以被理解为:适合居住,或是对居住的各个方面感到满意。然而,对居住感到满意则体现为居民的一种主观体验。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可知:居民的主观体验,便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观念上的反映。因此,在考察“宜居”重庆的内涵时,应植根于当地居民所处的现实物质生产与生活中。
1.现实的物质生产。可以进一步被具体化为:就业与工资收入水平。重庆在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中,一直走在西部省市的前列。在不断深化城乡统筹试点的基础上,重庆市在劳动力就业与工资收入分配上获得了长足进展。这些一并构成了“宜居”重庆的物质基础。然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不断拓展的今天,重庆与其他省市一样都共同面临着,由于资源的不断耗费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生态问题。如,空气质量下降、酸雨的形成、城市交通环境的恶化等等。这些也作为客观物质存在,在居民的观念中得到反映;从而,在他们的主观体验下,就弱化了对重庆“宜居”的认可。因此,现实的物质生产,应建立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下。
2.现实的物质生活。马克思在论述物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明确指出:生产是主体,而消费又作为生产的规定性而存在。由此可知:居民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所形成的主观体验,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态度。目前,由于受到商品房价格虚高,以及生活日用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使得重庆市的居民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这样,就在居民的观念中、在居民的主观体验中,弱化了重庆作为宜居城市的地位。
(二)“宜居”重庆的要求
正如上文所述,“宜居”可以被理解为:适合居住,或是对居住的各个方面感到满意。居民的这种体验,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第一位的;同样可以获知:“宜居”重庆的内在要求,也只有从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上寻找根据。
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具体的物质生产领域体现为:生产资料的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通过集约型的生产模式来进行生产。在具体的物质生活领域则体现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源的节约,以及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因此,“宜居”重庆的内在要求,其根源就在于:对上述物质生产与生活要求的实现。只有这样,作用于居民主观体验上的感受才能与重庆的“宜居”内涵吻合。
三、低碳经济与“宜居”重庆的内在机制分析
上文已经阐述了,“宜居”重庆的内涵与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下,考察了二者所建立的物质基础。同样,在对低碳经济与“宜居”重庆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时,也应在该逻辑起点上进行考察。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指出:由于资本的驱利性本质,使得资本的人格化替身—资本家,在组织生产时通过无节制的滥用自然资源,来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动力下,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设备,试图在竞争中,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工厂生产设备的不断改进,造成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使得大量工人被机器所排斥;工人的大量失业,使得商品消费的绝对量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完全吸纳由于资本驱利性而无限增长的产品生产量。最终,自然资源在大量耗费的同时;包括:工人生产、生活质量的不断降低,以及市场商品被大量浪费的现实,便一并发生了。舍像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与历史性,关乎上述商品的“生产一般”而言 ,仍然对我国具有警示作用。
因此,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规避上述风险,自然就成为“宜居”重庆的内在要求。
(一)低碳经济能改善人的物质生产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传统,来考察低碳经济可知:建立在集约化生产方式上的现代工业,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由于技术的提升而被节约;同时,也应技术的提升而被替代。这样一来,自然资源的代际传承才成为可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引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企业外部之间的和谐性相统一,有效避免了由于资本的驱利性而对自然资源的滥用。社会总劳动时间根据市场需要,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劳动部门。这样,就能克服因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所带来了“马克思就业陷阱”。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开展:首先,满足了重庆成为“宜居”城市,在自然资源代际传承上的内在规定性,从而,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后,又在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合理配置下,实现了就业环境的优化。
(二)低碳经济能优化人的物质生活
同样,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传统,可知: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却是生产的内在规定。上文,论述了低碳经济对于物质生产领域的要求;同时,该要求自然就决定着现实的物质消费。当然,物质消费对低碳的要求,又推动着生产的绿色演进。伴随着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绿色生活理念的推广。现实的生活状态,必然从观念上引起人们在内心世界的愉悦;内心世界的愉悦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有能通过群体间的互动,逐渐演化为总体的精神面貌。
综上所述,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规定生产的内部矛盾作用下,重庆成为“宜居”城市,就从人们的精神面貌上,得到了内在规定。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具体构建途径探讨
根据上述逻辑,就“宜居”重庆的构建而言,应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并且,本文也已从:人的物质生产与人的物质生活,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因此,关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具体构建途径探讨,也就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集约化的生产模式
集约化生产模式,可以通过产业的集聚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而实现。根据《资本论》第一卷所论述的:将产品生产流程中的不同部分进行划分,将其集中在一定的工作范围进行分工、协作。此时,由于集中使用统一的生产资料,而促进了生产资料的节约。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可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节约。
因此,重庆在建构“宜居”城市时,就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在关联产业间,形成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同时,在产业布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产业集聚的内在需要。重庆市拥有诸如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在内的众多知名院校。由此,可以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促进产业部门在生产技术方面的改进与优化。最终,实现生产资料的节约。
(二)积极的就业引导
随着重庆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造成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一方面,通过单位劳动力推动更多的机器设备,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马克思就业陷阱”逐渐显现。因此,重庆市有关部门应通过“城乡统筹”试点的契机,大力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即,服务业。由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可知:失业所造成消费能力的限制,将极大的影响重庆市居民在观念上对“宜居”的体验;并且,消费的限制又作为生产的内在规定性,制约着重庆市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决定着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从观念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重庆市在推动集约化生产模式,以及积极的就业引导的结果,也将极大的推进居民在生活质量提升上的努力。然而,只是依赖上述自然的逻辑过程,时间将会漫长。因此,重庆市政府应合理运用公权利,在引导居民形成低碳生活的方式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小结
在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宜居”重庆的路径进行探讨,首先应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从现实的经济环境寻找问题探讨的逻辑起点。通过对物质层面逻辑起点的深入分析,才能在观念上形成重庆市居民“宜居”的主观体验。
本文抽象出: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这两个要素来展开论述。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传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决定商品的消费;同时,商品消费作为商品生产的内在规定性,而影响生产。在商品生产方面,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了:集约化生产模式的构建,以及积极的就业引导的开展。通过这一系列在生产领域的优化,最终就促进了重庆市居民对实现低碳生活的要求。并且,通过重庆市政府,在公权利上对实现上述生活的合理引导,最终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最后,在物质生产与生活领域的和谐发展,便在客观上形成了“宜居”重庆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在居民观念上的反映,自然也就形成了“宜居”重庆的主观体验。
参考文献:
[1]赵奕凌.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绿色演进的路径思考[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张凯兰.积累和培育社会资本:宜居城市建设新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2).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2.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3.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4.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5.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 万亿t的CO2,其中1.15 万亿t 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6.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建议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1.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2.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本文由收集整理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3.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4.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5.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 万亿t的co2,其中1.15 万亿t 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6.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建议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
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目前,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且逐渐成为继工业、农业、商业之后新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传统建筑业的发展大多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建筑业在增加GDP的同时。烙上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印记。这种传统的建筑业某种意义上代表一种高碳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全国建设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目前我国建筑能源已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我国现有城乡建筑面积近500多亿m2左右。都是高能耗建筑。据测算。大气中SO2浓度值采暖期平均为非采暖期的6倍。预计到2020年。建筑面积将达到800~1000m2,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耗能将达1.2万亿度电、4.1亿煤、水、油等。接近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可见。我们亟需发展适合人居环境的建筑。而绿色建筑正是遵循这个理念应运而生。据我国2006年6月起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尘的建筑。而低碳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减少。海平面上升等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气候现象背景下产生的。它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产生。而绿色建筑本质上也遵循了低碳理念因为节约能源从某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必将在中国各个城市掀起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也将会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因此在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的衡量就显得意义重大,而低碳经济中的碳排放交易思想为衡量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碳排放交易能够为CO2的减排价值的衡量提供依据。
2、碳排放交易下CO2的减排价值
碳排放交易是在低碳理念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源于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其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低碳要求的CO2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碳排放权。政府在碳排放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碳排放权有偿出让给碳排放者。碳排放者购买到碳排放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出交易。碳排放交易能够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与经济利益达到有机结合。进而更有效地对企业产生激励。它是一种双赢的交易方式。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是目前国际碳交易机制的一种。对于绿色建筑实现的CO2减排价值的计算,可以参考目前CDM项目用于交易的“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参考合同价格。一般情况下当CDM项目参与实现CDM交易时。其CO2减排价值为8~12欧元/L,当然减排价值会随市场环境变化、项目差异、买卖双方谈判能力等而不同。绿色建筑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环境价值。但是如果能够将CO2的减排价值内在化。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去考虑的话。把CO2的减排价值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绿色建筑项目的收益。能够真正体现绿色建筑在低碳背景下的实际收益情况。因此,该文借鉴碳排放交易的理念。试图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将其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和价值计算引入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中。从而使得绿色建筑的一些隐性收益价值化,计算投资效益比,使得建筑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更为清晰明确。
3、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3.1传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传统的建筑经济效益分析中并未考虑到绿色建筑的碳排放减少的收益。其主要计算思路是把未来的现金收益以一个合适的收益率折现,以考虑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典型的就是对财务挣现值(NPV)的计算。
3.2基于CO2减排价值计算的经济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念,“绿色”的观念是贯穿于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次,“绿色建筑’注重与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包括对日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间。并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再次“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部存在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当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中引入碳排放交易的时候。
4、案例分析
在案例中,主要考察公用建筑,也就是民用建筑中的非住宅建筑。其建筑耗能一般分为建筑建材和建设能耗、建筑运行能源消耗两类。从总体来看,在建筑50~70年的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筑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左右,其能耗伴生于工业生产过程,其节能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而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的运行过程中,建筑运行能耗主要分为采暖能耗和非采暖能耗。建筑物的采暖能耗往往同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有关系,例如北方建筑能耗同夏热冬冷地区的采暖能耗是不同的,城市和农村之间采暖能耗也是不相同的。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与采暖能耗不同,公用建筑除采暖外的单位面积能耗随地域的变化不大,而与公用建筑的体量和规模成正比。当单栋面积超过2万m2,并采用中央空调时。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普通规模的不采用中央空调的公共建筑面积能耗的3~8倍,并且用能的特点与普通规模的公用建筑不尽相同。一旦公共建筑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就是从整个生命周期里面皆注重节约能源,其带来的能耗减少是值得去研究和深思的。如武汉建筑设计院科技大楼是武汉市第一个有资格获得绿色建筑授牌的区级公共建筑,属于民用建筑中的大型公共建筑范畴,其建筑面积为28763.4m2。该大楼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遵循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其外墙采用复合保温板,还安装有隔热窗等,而且在这栋智能化大楼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办公室白天一般可不用开灯,而且还能确保室温恒定。在案例分析中。建材和建设能耗参考平均水平20%,又查阅资料可知,武汉市附近地区公用建筑取暖能耗一般平均为1Qkg标准煤/(每平方*年)。而一般大型写字楼非采暖能耗分布如图1所示。整理所得,在上述绿色建筑项目中影响碳排放减少的因素。据悉,该楼建筑能源消耗比一般写字楼少56%,同样规模的传统办公建筑的能量消耗包括取暖、生活热水空调、照明等,约为121kwh/(m2a),可折合成41.26kg标准煤/(m2a)。数据皆来源于对2009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的分析[8]。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环境污染
遏制全球气候暖化,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己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尽管碳减排责任的分担会触及国家利益、发展权利等一系列复杂和敏感问题,但它从各方面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注入了活力。在此大背景下,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主流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低碳城市也因此成为城市建设研究的热点。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我国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后来付允、鲍健强、刘细良、金乐琴、潘家华等学者分别从低碳经济的特征、碳排放量、社会性、战略高度等方面入手对低碳经济概念加以论述。
总之,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低碳城市的建设应包括新能源的利用、清洁技术的使用、城市的科学规划、绿色建筑的建设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
总之,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二、兰州在城市建设中走低碳之路的必要性
(一)环境污染严重
兰州由于长期以来,工业结构和城市发展方面形成的原因,以及受特殊地理气象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大气污染和黄河过境段的水污染成为兰州突出的环境问题。由于煤烟、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加之兰州静风天气多、风速小、逆温层厚的气象条件,形成了严重的混合型大气环境,其综合指数在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排名倒数19位之后。兰州位于黄河中上游,黄河流经境内全长152公里,其中有45公里属于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地段,沿途接纳了大量的生活及生产废水。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兰州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高、部分企业和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等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工业结构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要实现工业强市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丰富的低碳资源
目前兰州境内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此外,兰州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低碳资源十分丰富。兰州特定的地理条件使水能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具有很大的潜力。
三、兰州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措施
(一)将“低碳”理念导入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节能减排的战略高度出发,转变经济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根据这一要求,建议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当中全面导入“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借鉴发达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二)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度
能源结构清洁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现阶段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无好处 按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可循环、可持续、可再生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利用低碳资源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碳素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真正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
(三)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发展低碳产业,逐步建立低碳经济结构
兰州市要坚持“高科技、低能耗、零排放”的产业发展导向,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把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视野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要大力进行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建立一批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产业,尤其是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
(四)完善市场机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 低碳经营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在私人消费中要大力倡导使用节能型、低碳型的产品和服务,以公共服务来替代过多的私人消费,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以便用较少的能源消耗和碳基排放达到较高的生活满足。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开展环境公益项目,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营造低碳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大力发展培育城市森林
要把培育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氧补偿”和气候“降温” 的重要措施,全面实施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多渠道拓展绿化空间,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和碳汇能力。从兰州的具体情况看,要建设兰州城市绿地系统首先要加大资金与科技投入,搞好南北两山的绿化,在两山范围内建成城市森林,同时还应在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绿化林带,从而使南北两山的森林与城市连成一体。在城市中尽可能的增加绿化面积,让森林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城市污染。
参考文献
[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关键词:节能减排;演化博弈;复制动态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11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吕荣胜等: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管理政企博弈分析
一、引 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消费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2011年11月,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意味着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企业作为低碳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其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促进节能减排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市场手段,主要通过征收能源税或碳税等价格调控方式,逐步形成以市场价格为主导的新机制;通过行政手段或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政策,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经济结构以及进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如Christopher J. Cowton和Paul Thompson\[2\]提出的绿色信贷政策,贾敬全\[3\]、许景婷\[4\]及周波\[5\]等对我国节能减排税收制度的研究。其次,对实施节能减排项目进行评价研究,如安金朝\[6\]、吴耀武等\[7\]及储莎等\[8\]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建立了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通过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来推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如姚伟\[9\]和黄建欢等\[10\]通过分析节能服务产业的运营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从供需两方面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首先,企业之所以实施节能减排策略,一方面是为应对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是为减少向政府缴纳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额度,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次,政府代表公众的利益,有必要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进行适当干预,以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缓解能源供给压力。因此,本文将演化博弈理论应用于节能减排管理的研究,引入复制动态方法,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分析双方在不同情况下的策略选择问题。
二、政企博弈研究的基本前提与假设
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谋求收益最大化。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并不能够完全达到政策法规的要求,政府有必要对其实施监管。政府和企业相互博弈的结果决定企业是否开展节能减排管理。由于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和企业在作出策略选择时,要确定自己的最大化收益。因此,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本文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政府作为监管主体,代表公众的利益,其监管部门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监管机构。对于市场上实施节能减排管理水平不同的企业,政府对其行使监督职责,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一是检查企业是否实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考察企业的单位资源能源消耗,与行业内的节能降耗标准进行比较,是否标注能源效率标识,以及是否符合环境排污标准等)。二是不检查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假设二:由于节能减排管理水平不同,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力度不能详细划分,因此只考虑其是否达到政府规定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一是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策略,如采购节能装备,改善原有设备以促进节能降耗,积极开展节能管理培训,对员工进行节能管理绩效考核,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开展节能工作,重视清洁生产,废物回收再利用,排污符合标准等。二是不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策略。
假设三:若政府检查企业后,确认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管理,将会给予企业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优先采购、推荐贷款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等。若政府检查发现企业未实施节能减排,则会对其施行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向企业收取罚金、增加赋税等。
其中,在政府的成本与收益方面,设假定政府检查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所付出的成本为Cg,包括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当政府检查发现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策略时,会给予奖励性财政补贴或转移支付S;反之,当政府检查发现企业没有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策略时,政府可以强制其缴纳罚金F。此外,由于政府代表公众利益,还承担着企业不节能的负面影响,将此成本设为Ec。在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方面,设企业选择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策略所付出的成本为Cs,包括采购节能设备,改善原有装备,对员工的节能培训,清洁生产以及为环境保护所承担的费用;增加的收益为Rs,包括降低能源消耗费用、材料采购费用、废物回收费用以及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含义,
根据以上假设,共存在以下四种策略组合:一是检查,不实施。即政府采取检查企业是否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策略,但是企业选择不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策略。二是检查,实施。即政府选择检查企业的策略,企业也采取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策略。三是不检查,不实施。即政府采取不检查企业的策略,企业也选择不实施的策略。四是不检查,实施。即政府选择不检查企业的策略,而企业选择实施的策略。根据上述情况构造政企博弈的收益矩阵,
三、节能减排管理中政企演化博弈之分析
演化博弈起源于行为生态学和生物进化论,是把博弈论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Smith与Price\[11\]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演化稳定策略(ESS)概念,这标志着演化博弈理论的诞生。该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博弈群体中,博弈方进行反复的博弈活动。由于有限理性,博弈方不可能在每一次博弈中都能找到最优均衡点。于是,其最佳策略就是模仿和改进过去自己和别人的最有利策略。通过这种长期的模仿和改进,所有的博弈方都会趋于某个稳定的策略。
假设政府检查企业是否实施的概率为α,不检查的概率为1-α;企业选择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策略的概率为β,不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策略的概率为1-β。则政企双方的博弈过程见图1。
节能减排管理中的政企博弈过程
根据政企博弈的收益矩阵,对于政府而言,其选择“检查”策略的期望收益为:U11=β(-Cg-S)+)1-β)(-Cg+F-Ec)=
β(Ec-F-S)+F-Ec-Cg选择“不检查”策略的期望收益为:U12=(1-β)(-Ec)=βEc-Ec 政府的平均收益为:U1=αU11+(1-α)U12=
αβ(Ec-F-S)-α(Ec-F+Cg)+
(1-α)(βEc-Ec)=α(F-Ec)-
αβ(F+S)+(α-1)Ec构造政府“检查”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F(α)=dαdt=α(U11-U1)=
α(α-1)(βS+βF-F+Cg)复制动态方程反映了博弈方学习的速度和方向,当其为0时,表示博弈在此时已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12\]。
当β=F-CgS+F时,F(α)=0,即所有水平均是稳定状态。当β≠F-CgS+F时,令F(α)=0,得:α=0和α=1是α的两个稳定状态。
对F(α)求导,得:F'(α)=(2α-1)(βS+βF-F+Cg) 第一,当F-Cg
第二,当0
当 β>F-CgS+F时,F'(α=0)
当β
因此,政府复制动态演化轨道如图2所示。
政府的复制动态演化轨迹
对于企业而言,其选择“实施”策略的期望收益为:U21=α(-Cs+Rs+S)+
(1-α)(-Cs+Rs)=αS-Cs+Rs选择“不实施”策略的期望收益为:U22=α(-F)=-αF企业的平均收益为:U2=βU21+(1-β)U22=
β(αS-Cs+Rs)+(1-β)(-αF)=
αβ(F+S)+β(Rs-Cs)-αF构造企业“实施”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F(β)=dβdt=β(U21-U2)=
β(1-β)[Rs-Cs+α(F+S)]当α=Cs-RsF+S时,F(β)=0,即所有水平均是稳定状态。当α≠Cs-RsF+S时,令f(Β)=0,得:β=0和β=1是β的两个稳定状态。
对F(β)求导,得:F'(β)=(1-2β)[Rs-Cs+α(F+S)] 第一,当Cs-Rs
第二,当Cs-Rs>F+S时,Cs-RsF+S>1,α
第三,当0
当α>Cs-RsF+S时,F'(β=1)
当α0,所以β*=0是ESS。
因此,企业复制动态演化轨道,
政府群体与企业群体的演化博弈轨迹
在此复制动态演化博弈中,(α,β)=(0,0),(α,β)=(1,1),(α,β)=(0,1),(α,β)=(1,0),无演化稳定策略。当初始状态落在A区域时,该博弈将收敛于ESS:α*=1,β*=1,即(检查,实施)成为两个博弈群体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当初始状态落在B区域时,该博弈收敛于ESS:α*=0,β*=1,即(不检查,实施)成为博弈群体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当落在C区域时,该博弈收敛于ESS:α*=0,β*=0,即(不检查,不实施)成为两个博弈群体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当落在D区域时,该博弈收敛于ESS:α*=1,β*=0,即(检查,不实施)成为政府和企业群体的必然选择。
通过该演化博弈模型,比较不同的均衡结果,可知:若F-CgF+S+Rs,则β=0是演化稳定策略,即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成本大于企业实施所增加的收益,加上政府给予的补贴再加上企业不实施节能减排时向政府缴纳的罚金的三者之和时,最终企业群体会采取“不实施”的策略。
四、政策启示
通过对节能减排管理的政企演化博弈分析,政府对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企业给予的财政补贴,应当高于企业采取节能管理或治理污染措施的费用,同时政府对企业不实施节能减排的罚金应当远远高于其不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收益。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相关节能减排法律法规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能源测评、用能设备技术监察、重点耗能企业的限批政策等工作。加强节能减排环境立法机制,强化执法力度,健全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利用环境管制来激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管理的积极性,引入并鼓励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既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又有效治理污染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二)完善节能减排相关财政政策
灵活运用经济激励措施,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应当加大节能减排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财政扶持政策,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环保项目进行重点推广。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制定并落实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对使用节能环保设备,实行节能服务建设项目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税收减免,放宽征税标准,并对存在严重能源浪费和排污超标的企业实行高额征税的惩罚性措施。
(三)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和政府监督管理
首先,以激励型环境经济政策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进行有效引导,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其次,借鉴德国节能减排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特点,采用第三方检查的先进经验,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检查成本,而且能够保证检测的普遍性和权威性,从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四)完善服务体系,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继续加大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高水平的节能减排专业服务机构,鼓励重点耗能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充分发挥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方式,节能产品认证,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对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促进结构调整,鼓励产业聚集,突出区域优势,改善产品结构,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五、结 语
本文认为,现有的关于节能减排管理的研究在创新方法与工具方面较为缺乏,通过引入演化博弈理论的复制动态方法,构建政府和企业的群体演化博弈模型,最终得到博弈双方的群体演化稳定策略,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应的促进节能减排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和方法支持。
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以后的研究方向将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演化博弈理论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理论,如何将这一理论与节能减排管理已有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效结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二是节能减排管理的实施需要结合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战略因素,如何实现企业的战略先导机制,是接下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杨 俊,鲍泳宏,刘 芊.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及策略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5):1114.
\[2\] Christopher J.Cowton,Paul Thompson.Do Codes Make a Difference? The Case of Bank Lending and th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0:165178.
\[3\] 贾敬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6):174178.
\[4\] 许景婷,张 兵.我国节能减排税收制度研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1(7):93132.
\[5\] 周 波.中国的节能减排困境和财税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6):7982.
\[6\] 安金朝.企业节能减排执行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5):138140.
\[7\] 吴耀武,陈 瑞,娄素华,陈 伟.基于熵权的电网节能减排潜力多级模糊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115118.
\[8\] 储 莎,陈 来.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安徽省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12516.
\[9\] 姚 伟.合同能源管理催生节能服务产业\[J\].资源与发展,2010(1):3943.
\[10\] 黄建欢,杜静谊.发展能源服务业推进节能减排:国外的经验与借鉴\[J\].统计与决策,2011(5):130133.
一、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
1.国际贸易新壁垒的解释。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贸易壁垒阻碍和制约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国际贸易新壁垒,它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贸易壁垒而言,与传统的贸易壁垒相比,新贸易壁垒所包含的壁垒类型更多,不仅是指技术方面,还包括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随着环保、节能减排意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普及,当低碳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时,位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必然会有所调整,而在这调整过程中,新的贸易壁垒的产生概率将大大增大,进一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原因。在最近几年中,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中还出现了新的壁垒形式,即碳足迹、碳关税。碳足迹和碳关税等新贸易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全球低碳经济的倡导和发展。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碳足迹”越大,碳耗用量就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越多。
碳关税,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碳关税的提出,与不容乐观的国际气候变化形势密不可分。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为了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在商品贸易格局中,高能耗、高污染逐渐被低能耗、新能源产品淘汰;低碳技术、低碳制度、低碳标准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到国际贸易中,推动国际生产力发展。对于达不到低碳标准的商品进口时则征收碳关税。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低碳经济尽管为各经济体带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但其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和推动,也尤其明显。英国是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美国和日本在低碳经济中也是投入巨大资金,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希望通过本次变革获得该领域的发言权。目前,由于低碳经济发展时间不长,低碳经济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低碳经济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各国均希望自身模式能成为全球模式,经济角力从而演变为政治博弈。另外,各个国家的低碳标准因各国生产技术的不同而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低碳制度、低碳标准的不同导致国际贸易商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易时,引发各国在贸易领域的争端和冲突,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引入了碳税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制度等控制碳排放,这种单边主义的国际贸易壁垒行为极易造成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引起国家间的经济甚至政治问题。
此外,碳关税容易变相成为各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不利于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有机融合。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来看,碳足迹也将是长期存在,且可能引发技术革命和营销革新的非关税壁垒。
二、我国对国际贸易低碳壁垒的应对策略分析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得知低碳经济背景下所形成的国际贸易新壁垒主要是碳足迹和碳关税,也就是低碳壁垒。就我国而言,我国想要获得更多的对外贸易机会,以及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就必须排除万难,努力克服低碳壁垒对贸易行为制约,领导低碳经济。下面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四点当前可采取的国际贸易低碳壁垒应对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更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世界第一大国,不管是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还是在国内完成降耗减排的重要历史使命,均具有极大意义。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已经进入全国“十二五”规划,其分解出的具体定量指标也进入各省“十二五”规划,成为指导我国及各省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目标。我们应借此政策优势和历史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优化,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加强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2.制定相应的开发。我国应在国家层面对于碳足迹核查、权威认证机构的设置、咨询服务行业的建设与发展、碳标签的核证与颁发等进行相关指导,通过建立国家标准实施约束,并通过建立碳标签计算机构、结果核证机构和颁发机构来执行。
3.提倡全民低碳消费。树立低碳意识、提倡低碳消费。要营造社会参与低碳发展的政策氛围,加大了低碳消费理念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培训企业进行有效的能源消耗管理,培训企业进行有效的排污控制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并结合政策激励,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大家的低碳意识,逐步形成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共识。截至目前,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低碳生活社区,提倡建设低碳建筑,将低碳消费观念贯彻并落实到了实际生活与实践活动中。
4.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自力更生。政府转变职能,通过财政政策投资建设设备,投资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技术,帮助企业充分降低生产、运输、存储、消费等各个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企业自身也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熟悉低碳标准,通过对能源、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选择,减少产品的碳排放;实行“走出去”战略,到外国直接投资,产品就地销售,回避碳关税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种国际贸易新壁垒层出不穷,碳关税和碳足迹为低碳经济下主要的国际贸易新壁垒。为了缓解低碳经济所带来的贸易压力,减少贸易冲突,我国必须纵观全局,提早做好应对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国际贸易新壁垒带来的贸易压力,切实避免由低碳经济带来的贸易风险,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积极发展,并对世界公平贸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将以实际的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下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响应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式;管理实践方法;土地经济效益;不同与差异
土地利用指的就是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使用各种方法和行为针对土地资源的长期或者周期性的经营活动,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获得相应的产品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必然会带给土地资源不同的产品收益和经济收益,其甚至对土地资源自身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也会造成相应的改变,通过相关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并且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
一、具体的实验内容
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对土地资源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进行试验,首先应该选取土地资源性质相同的土地范围作为试验田,同时选择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式对其进行试验、查看、采样以及分析并且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来讲,本次实验中选取了某一丘陵地区的某一范围内的土地作为试验田,其中试验田所在范围的每年平均温度在18 度、日照时间在12 个小时左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春天、夏天以及秋天三个季节,同时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试验田范围中的以往种植习惯和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条件,本次试验在试验田中分别采取了五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其分别是
粮食、豆子、粮间、套作,其简称为FBF;
蔬菜、经、菜间、套作,其简称为VEV;
粮食、经、菜间、套作,其简称为FEV;
单一的粮食、经,其简称为MONO;
果树、粮食、菜间、套作,其简称为FFV。
此外,在本次试验的进行过程中首先会针对马铃薯、蚕豆、小麦、榨菜、油菜、玉米等相关类型的蔬果进行不同种植田的分配,在分配结束以后才会投入到实验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上述蔬果种子使用的实验肥料类型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是针对其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控制了施肥的比例。在相关农作物成熟以后,本次试验采取了多点混合采样的方法对已经成熟的果蔬物品进行采样,同时使用水土比方法测定相应种植田的pH值范围、使用重络酸钾滴定方法完成对种植田有机物质含量的测量、使用半微量开氏方法完成对种植田全氮含量的测定以及使用碱解扩散方法完成对种植田中碱解氮的测量工作。
二、实验结果的分析
针对本次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采用了spss 软件对相关蔬果的成熟数据进行采集并且配对分析,同时有效的结合土地利用环节结束后土地资源的有机物质含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本次试验成果中粮食、经、菜间、套(FEV)的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影响是最大的,而果实、粮食、菜间、套(FFV)的土地利用模式对于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影响居于第二位,蔬菜、经、菜间、套(VEV)的土地利用模式居于第三位,粮食、豆、粮间、套(FBF)的土地利用模式则居于第四位,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则位列最后一位。因此本次实验结构可以有效的证明,针对土地李元的不同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会造成土地资源中土壤有机物质含量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同时本次试验结果中针对土地经济效益的响应参数进行计算,采用了的公式完成了对土地经济效益响应系数的计算。其中代表的是第种指定产物的产量与成本的经济效益之差、代表的是第种指定产物的单产产量经济效益、代表的是第种制定作物的实际综合种植成本、A 代表的则是当地以往种植的农作物的产量与成本之差的最大参数值。
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清晰明确的得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地造成的经济效益参数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土地经济效益的参数海域土地资源中土壤性质的参数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其相互之间呈现出互相递进的关系。因此本次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内容: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中,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投入的成本较小、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其最终产生的土地经济效益参数值也较小。而在复杂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在同样的土地管理实践方法作用下,土地资源中的土壤施肥情况和土地经济效益的参数差别是比较大的,在上述结果中的VEV土地利用模式获得的经济效益系数最好的,其土壤的肥力条件也是最好的。
三、实验结论的分析
经过对本次试验中相关结论的分析,本次试验可以针对实验结论得出以下结果:
首先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对土地资源中的土壤性质产生相应的影响,其在土地利用模式的过程中会使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情况。
而如果想要使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丰富的程度上,相关人员需要有效的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度,同时有效的配合科学合理的管理实践方法以达到这一目的。在土地利用模式中,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是最低的、粗放式的管理实践方法则会使外界环境对于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的影响情况减少到最小,同时间、套类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与其相匹配的管理实践方法则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同时增加外界环境对于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的影响,使土壤肥力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健康和充足的状态。因此在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中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是保持土壤肥力并且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法。
其次是土地经济效益的参数与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在本次试验结果中上述土地利用模式都能够对土壤肥力产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在土地经济效益参数上的变化却是不同的。综合来讲,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所获得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参数的数值是最低的,而菜、经、菜间、套的土地利用模式所取得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参数的数值则是最高的,也是最适宜于当前试验田的种植方法,同时其对于土地资源中的土壤性质的影响也是最有利的。
综上所述,本文对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下的土地经济效益效应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和分析,加强对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的实验并合理的分析相应的实验结果能够有效的帮助农户选择最优化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有效的提高农户经济收益的同时提高农户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使土地资源始终保持在较为健康的状态中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文化;办学特色;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01-01
1.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我校是一所由原靖江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季市中学合并成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全校3000多名学生, 300多名老师。要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需要融合三校的文化优势,需要共同的校园文化凝注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于是便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课题。
国内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的现状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较多,针对中小学的研究很少。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共有文献17000多条,主要集中在高校。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只有86条;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对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规律、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与方法的深层次研究较少,对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如何促进办学特色的研究更少。
本课题的切入点是,在实践中探索中学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过程,以及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这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2.课题界定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注和外化。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形成"尚德、博、雅"的校园文化。
办学特色是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突出特点和风格。我校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德能双馨、和谐发展"。"德能双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有口皆碑;学生道德品质好,文明程度高,基础扎实,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誉满三湘。"和谐发展"是指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3.研究目标
(1)形成"尚德、博、雅"的校园文化。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形成。
(3)探讨校园文化形成的过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
4.研究内容
(1)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2)物质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3)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4)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5)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5.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校师生。
(2)研究方法。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6.研究实践
6.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开展原三校校园文化调研,引发校园文化建设需求。查阅三校管理资料,调查走访三校的管理人员,对三校合并到我校的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
(2)开展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引导启发制度文化定位。先后与桃源县九溪中学等七所中学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的交流与探讨,到常德市几所中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学习和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在全省名优校长论坛上,就"如何唤起老师的工作热情,创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进行了交流。
(3)管理制度的修订、宣传、学习与实施,实现制度文化的引导、体验与认同。让师生参与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制度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理念。
6.2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校园景观彰显"和谐"之美和"发展"的生机。如富有"万众一心,远航"诗意的中心花坛,文化氛围浓郁的勤思园、笃行园、修身园,100余盆高品位的盆景,色彩搭配和谐,高低层次和谐,布局疏密得体的树木花草,整个校园显得优美和谐、生机盎然。
(2)校园宣传展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6.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教师的师德、教风和专业技能开展教师德能文化建设。通过师德标兵评选、奖励与宣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校内外优质课观摩、参加校内外教学比武、承办教学研讨会、评选教学能手、评选德能双馨教师、教学骨干的奖励宣传等,营造重师德、重教学能力、重教风、重教师自我发展的文化氛围,让"德能双馨"成为教师的追求,成为我校的师风。
(2)加强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
首先,以规范引领学生文化。制定《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行为规范》等多项规范,规范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其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法制教育,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诚实守信做人教育,健全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等六大主题教育。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与训练。运用榜样激励,开展周送喜报、月评小明星、期末评"三好"、班风评比等活动。利用校主题活动、班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正面教育与训练。
再次,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建立了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建立心理档案。学校还在各班设立了一名心理委员。
(3)校园文学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指导学生走进名家,品味经典,提升文化品味;其次是以校刊为阵地,开辟校园文化专栏、出版校园文化专刊,弘扬以四大主题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再次是开展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比赛;最后是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园文化"栏目,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
(4)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将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
其次。将我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校将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开发,编成校本教材。
再次,优化艺术节,体育节,大课间活动等传统活动。校艺术节,我们力求学生以班为单位自编自演节目。
(5)家校协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家长学校每年对家长进行2次面授,创办2期家长学校简报,组织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家长完成2次面授作业。评出优秀家长、优秀教育理念。家长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写信等交流方式与教师交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7.研究结果与分析
7.1"尚德、博、雅"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尚德、博、雅",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师生崇尚美德,十分注重道德品质修养;师生器重能力和特长的发展,才能突出;师生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突显的文化氛围。
7.2办学特色正在形成。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学生道德品质好,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全省名优校长论坛在本校召开。
7.3探明了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基本过程。
(1)校园文化的形成机制。
(2)校园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
7.4探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2)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7.5探明了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校园文化是如何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我们认为其内在机制主要是结构--功能机制、同化--顺应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
(1)结构——功能机制。
(2)同化——顺应机制。
(3)文化引领机制。
7.6形成了"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是指,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七个要素为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这一模式遵循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突出了发展性。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8.研究结论
8.1校园文化的形成一般要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阶段。
8.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确定为三个维度七个要素,即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学活动、校本课程、家校协作)。
8.3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应以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推行"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8.4文化引领机制。
8.5"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具有实效性,明显促进了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高韦芳.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基于苏州市金阊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苏州大学,2010.